地下水水源地保护项目实施方案
水源地保护方案(二篇)
水源地保护方案为保障我镇饮水安全,确保群众喝上方便、干净、安全的自来水,特制定水源地保护实施方案如下:一、严格实行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制度,合理划定饮用水水源保护区。
在饮用水地表水源取水口附近、地下水开采井周围规定一定的水域或路域作为饮用水源保护区,竖立醒目的标志牌。
清除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水源保护区水域的水面污染物。
需移动取水口时,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水源保护区范围要进行相应调整。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水源保护范围为:(一)水井以每个水井为中心,半径___米范围内的区域为保护区。
(二)其它饮水安全工程保护区为取水点以上___米的范围。
二、加强饮用水水源保护工作,水源保护的总体目标是。
确保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水源水质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保障饮用水清洁、卫生、安全。
在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水源保护区内,应当遵守下列规定:(一)禁止新建、扩建向水体排放污染物的建设项目,改建项目应当削减污染物排放量;(二)禁止向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水源水域排放污水;(三)禁止堆放、填埋、倾倒、使用___、高残留农药等危险废物及工业废物、生活垃圾、粪便、建设工程渣土和其他废弃物;(四)禁止设立___物品仓库、废物回收场、加工场和堆栈;(五)禁止破坏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水源涵养林、护岸林以及与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水源保护相关的植被;(六)禁止从事破坏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水源的开山采石、采砂和围水造田的活动;(七)禁止新建、扩建、改建规模化畜禽等动物养殖场、屠宰场;(八)禁止使用___、有毒物品捕杀动物;(九)禁止从事洗涤和其他可能污染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水源的活动。
(十)法律、法规有关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水源保护的其他规定。
三、对现已存在的不符合规定的设施和生产活动,根据实际情况限期拆除或停用。
四、如果水源被破坏或者被污染的,应当按照谁破坏、谁恢复和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由责任者负责治理恢复;给他人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情节较重,将申请执法部门予以相应处罚。
五、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将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水源保护区的土地、建(构)筑物及其他设施出租给他人从事本办法禁止的生产经营项目和活动。
我国地下水水源地保护措施与法案
我国地下水水源地保护措施与法案摘要:我国由于水源地污染而引起的社会问题相当突出,饮用水水源保护问题已成为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本文就我国地下水水源地保护措施与法案方面浅谈我国对于对于地下水源地保护方面的现状与不足。
关键词:水源地保护实施措施现状法案1 为什么要进行水源地污染与地质调查:水污染源调查包括污染源类型、污染来源及时空分布。
污染源分为点污染源、面污染源和内污染源。
其中,面污染源及内污染源调查主要针对湖泊、水库型水源地。
调查成果分级分类反映我国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基础情况,满足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规划的需求。
调查突出可操作性,采用“自下而上”的方式,以国家、省市总体指导,以县级市为单位,向地级市、省、全国汇总。
充分利用现有资料,适当补充监测。
水源地保护是保障饮用水安全的最后、也是最关键的屏障,是地下水环境保护的落脚点。
受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影响,饮用水源地地下水环境状况发生了明显地变化,突出地表现为:因地下水超采等原因,地下水的补给来源和范围发生了深刻变化;受强烈地土地利用活动的影响,地下水水质以发生了深刻变化。
详细的水源地分布情况与水源地水文地质情况调查是制定《全国地下水污染防治规划》的基础。
2. 我国已经开始的水源地保护工作与相关法案:基础性工作:20世纪60-80年代,开展了以1:20万为主的区域水文地质普查工作1981-1984年,完成了全国第一轮地下水资源评价1998-2002年,以盆地和平原为单元,启动了区域地下水资源及其环境问题调查评价,完成新一轮全国地下水资源评价工作,以及全国地下水功能区划定和《全国地下水利用与保护规划》编制工作2006-2010年,开展了“全国地方病高发区地下水勘查与供水安全示范工程”工作1999年以来,中国地质调查局组织开展了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淮河流域、华北平原等地区的地下水污染调查评价2009年,启动了国家地下水监测网工程。
据统计,我国地下水监测点23,800多个,其中,国家级地下水监测点1,925个水源地保护工作:2005年,国家环保总局组织完成了56个环保重点城市206个重点水源地有机污染物的监测调查工作,建立了113个环保重点城市饮用水水源地水质月报制度2006年,国家发改委、水利部、建设部、卫生部对120个城市152个典型饮用水水源地有机污染物进行了调查同年,国家环保总局开展了县级以上城市(含县级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环境基础状况的调查评估工作,编制完成了《全国城市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规划(讨论稿)》,并实施《全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十一五”规划》2007年10月,国家发改委、建设部、水利部、卫生部和环保总局联合印发了《全国城市饮用水安全保障规划(2006-2020年)》,对全国城市和县级政府所在地城镇的饮用水安全保障工作做了全面的部署2011年,国务院通过了《全国地下水污染防治规划》相关标准、规范、导则等:《地下水环境质量标准》(GB/T 14848-93)《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479-2006)《供水水文地质勘察规范》(GB50027-2001)《供水管井技术规范》(GB 50296-99)《地下水环境监测规范》(HJ/T 164-2004)《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规范》(HJ/T338-2007)《地下水污染调查评价规范》(DD2008-01)《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HJ610-2011)3. 已经采取与即将采取的措施必须有完整的水源地地质、水文地质、取水井结构及运行监测资料,这将为可能污染事件的特征提取及污染确认,加强水质监测力度,特别要加强水环境中出现的未知致病微生物及一些新型污染物检测。
阜新市地下水保护行动实施方案
目录第一章开展地下水保护行动的必要性 (1)第一节水文地质条件 (1)第二节地下水资源量 (2)第三节地下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现状 (3)第四节地下水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5)第五节加强地下水资源保护的必要性 (7)第二章实施方案的范围、依据、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目标 (9)第一节范围和水平年 (9)第二节编制依据 (9)第三节指导思想、基本原则、思路和行动目标 (10)第三章合理配置水资源有效保护地下水 (13)第一节阜新市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13)第二节2010水平年水资源供需分析 (17)第三节地下水保护方案 (22)第四章地下水保护行动实施方案 (23)第一节地下水保护行动具体计划 (23)第二节地下水保护行动的措施 (24)第三节地下水保护行动计划实施安排 (29)第五章投资估算与效益分析 (30)第一节编制依据 (30)第二节投资估算 (30)第三节投资方案 (32)第一章开展地下水保护行动的必要性阜新市位于辽宁省的西北部,地理位置东经121°01′~122°56′,北纬41°41′~42°56′,东邻沈阳市,南靠锦州市,西与朝阳市接壤,北与内蒙古毗邻。
全市东西长170km,南北宽84km,总面积10355km2。
总体的地貌格局为西部低山丘陵区和东部柳绕平原区。
地貌类型大体呈“六山一水三分田”。
山地沙丘、平原、水面占全市土地面积的比例分别为64%、35.6%、0.4%。
地势北高南低。
阜新气候受东南亚季风影响,属北温带大陆型季风气候,多年平均降水量480毫米。
全市水资源总量为9.73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资源量5.04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量6.06亿立方米,地表和地下之间的重复水量为1.37亿立方米,全市水资源可利用总量为8.33亿立方米。
2002年,阜新市实际总供水量3.71亿立方米。
在总供水量中,地表水供水量0.70亿立方米,占总供水量18.9 %;地下水供水量 2.82亿立方米,占总供水量76.0 %;其他供水量0.19亿立方米,占总供水量的5.1 %。
水源地保护工程 (2)
水源地保护工程1. 简介水源地保护工程是指针对水源地的特点和问题,通过采取一系列措施来保护和改善水源质量的工程项目。
水源地是指供应城市、农村和工业用水的自然水体,包括河流、湖泊、水库和地下水等。
保护水源地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直接影响到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健康。
2. 工程目标水源地保护工程的目标是确保水源地水质符合国家和地方的相关标准,并能满足人们的生活和生产用水需求。
具体目标包括:•遏制水源地污染源的排放,保持水质稳定;•减少水源地面临的风险,防止水源受到污染;•提高水源地的生态环境,增强自然净化能力;•积极开展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水源地保护的意识。
3. 工程措施为了实现水源地保护的目标,需要采取一系列的工程措施。
以下是常见的几个方面:3.1 水源地环境监测水源地环境监测是保护水源地的基础工作。
通过定期对水源地的水质、水量和生态环境进行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调整和改善。
3.2 环境规划与管理为了保护水源地,需要进行环境规划和管理。
这包括确定水源地的保护区域,划定禁止开发区域,制定环境保护政策和法规,建立环境保护管理机构,加强对水源地的管理和监督。
3.3 污染物治理针对水源地的污染物,需采取相应的治理措施。
这包括建设污水处理厂,推行农田污水治理,加强工业废水处理,防止污染物进入水源地。
3.4 生态修复通过生态修复,可以增强水源地的自然净化能力。
这包括植树造林、湿地恢复、草地保护和水土保持等措施,提高水源地的生态系统功能和稳定性。
3.5 宣传教育宣传教育在水源地保护工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通过宣传教育,可以提高公众对水源地保护的意识,引导人们形成环保的生活方式,积极参与水源地保护工作。
4. 评估与改进水源地保护工程需要进行定期的评估和改进。
通过对工程措施的效果进行评估,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来提高工程的效果和可持续性。
5. 结论水源地保护工程是一项重要的工程项目,对保护和改善水源地的水质至关重要。
建设水源保护工程方案
建设水源保护工程方案一、项目背景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和城镇化进程加快,水资源保护成为当前一个日益突出的问题。
受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影响,水资源的供应和质量问题日益凸显。
因此,为了保证水资源的长期可持续利用和水质的改善,需要开展相关的水源保护工程。
二、项目内容1.水源保护区划根据地表水、地下水、饮用水水源地的特点和受威胁的程度,对水源保护区进行划分,确立各项保护管理措施。
2.农业面源污染治理针对农业活动中可能导致的面源污染问题,通过优化农业生产结构和技术,推广有机耕作和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技术,减少化肥农药使用和农田径流,降低农业对水源的污染风险。
3.城市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加大城市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投入,提高污水处理率和水质达标率,减少城市生活污水对水源的污染。
4.工业废水治理加强工业废水排放的监测和管理,建设工业废水处理设施,推动工业企业实施清洁生产,减少工业废水对水源的污染。
5.生态修复和保护加强水源地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修复工作,保持或增加水源地的植被覆盖,改善水质环境,减少水源地的人为破坏。
6.水土保持工程通过梯田、坎田等水土保持工程,减少土壤侵蚀、水土流失,改善水土保持和生态环境。
7.水资源监测和预警系统建设建设水资源监测和预警系统,通过实时监测水资源的数量和质量,及时预警水资源可能出现的问题,及时采取措施保护水源。
8.宣传教育工作加强水资源保护宣传教育力度,提高社会公众对水资源保护的意识和责任心,促进全社会共同参与水资源保护工作。
三、项目优势1.生态效益通过水源保护工程的实施,可以有效改善水资源环境,提高水资源的数量和质量,确保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保护水源地的生态环境。
2.社会效益水源保护工程可以减少水源地的污染和破坏,降低水资源的治理成本和环境风险,提高全社会对水资源的依赖性和利用率。
3.经济效益通过水源保护工程的实施,可以改善城市和农村的生活用水环境,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促进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水源地保护管理办法
水源地保护管理办法水源地保护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保护水源地,维护水资源安全,保障人民饮水安全,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水源地保护管理范围包括河流、湖泊、水库、地下水、山泉等供水的水源地。
第三条水源地保护管理工作应遵循科学规划、统筹协调、依法管理、源头控制的原则。
第四条水源地保护管理工作的目标是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和输入,保护水质、水量、生态环境,确保供水安全。
第五条水源地保护管理工作实施的主体是水源地保护管理机构,具体工作由相关部门负责。
第二章水源地划定与保护第六条水源地划定工作应基于水资源分析、环境评价等,科学确定水源地的边界。
第七条水源地保护区划分为核心区、缓冲区和过渡区。
核心区应严格控制污染物排放,限制人类活动。
缓冲区应控制污染物排放,限制开发建设。
过渡区应控制污染物排放,合理利用土地资源。
第八条对水源地周边的开发建设项目,应进行环境影响评价,评估其对水源地的影响,并制定相应的保护措施。
第三章污染物排放与整治第九条各类污染源和单位应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设置并运行污染物治理设施,确保排放达标。
第十条污染源设置在水源地附近的,应加强监管,对严重污染源依法取缔。
第十一条对于污染物超标排放的单位,相关部门应责令其立即采取整治措施,并处以相应的罚款。
第四章水资源监测与评估第十二条建立水源地水质和水量监测网络,对水源地的水质进行定期监测,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第十三条对于监测结果发现水源地受到污染的,应及时采取措施消除污染源,防止继续蔓延。
第十四条对水源地的水资源进行评估,制定合理的供水方案,确保供水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第五章罚则与奖励第十五条对于违反本办法的行为,将依法予以处罚。
对于积极参与水源地保护工作,表现突出的单位和个人,将给予适当奖励。
第六章附件本文档涉及附件,请参阅各附件内容。
附件一:水源地保护区划图附件二:水源地保护设施建设规划第七章法律名词及注释⒈水源地:指供水的主要来源,包括河流、湖泊、水库、地下水、山泉等。
水污染防治(地下水)总体实施方案参考大纲
附件XX市水污染防治(地下水)总体实施方案参考大纲一、项目背景及概况包括项目基本情况、项目符合的支持重点和申报条件、实施范围与期限、项目实施后重要意义等项目背景;地理位置、地形地貌、地表水系分布、水文地质条件、气象气候条件、植被覆盖情况等自然环境状况;项目实施区域人口情况、产业类型、土地利用情况等社会经济状况;已开展的地下水污染防治和地下水环境保护工作情况(对于前期已经得到中央资金支持的,需要介绍以往中央投入资金支持的地下水污染防治项目工作进展、已完成工作量等;对于前期没有得到中央资金支持的,需要介绍项目实施区域已经开展的地下水环境保护工作进展、取得的成效等)。
二、问题诊断描述项目实施区域地下水环境现状(包括地下水监测点位分布情况,监测频率及监测指标,近3年区域地下水水质变化情况,以及项目实施场地地下水水质现状)和地下水污染源及潜在风险源状况(包括污染源类型、位置、运行状况、污染物排放量及排放方式、—1—地下水污染监测情况及污染源周边地下水水质状况)。
紧紧围绕《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以下简称《水十条》)分解落实到各省(区、市)和地级城市的总体目标和考核指标、《地下水污染防治实施方案》,结合行政区内的地下水环境历史与趋势变化、地下水污染现状和已有的工作基础,分析诊断影响行政区内地下水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成因,为后续目标确定和治理措施选择提供依据。
三、绩效目标以拟实施项目为单位,分别就生态环境效益、投融资效率、管理效力、社会效应等四方面提出目标和具体的考核指标。
本方案提出的年度绩效目标的设定应科学、合理,且可量化、可考核,须支撑本行政区落实《水十条》《地下水污染防治实施方案》总体目标、具体任务的实现。
(一)生态环境效益目标与指标拟实施项目生态环境类的绩效目标与考核指标包括拟实施项目特征污染物削减量(重金属、有机物、“三氮”及其他特征污染物等)、地下水污染羽面积削减率、地下水水质改善程度、潜在污染源防控程度等。
水源保护工程施工方案
水源保护工程施工方案引言水源是人类生产生活中至关重要的资源,为了保障水源的安全和质量,水源保护工程不可或缺。
本文档旨在制定一个完善的水源保护工程施工方案,以确保水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
施工目标本水源保护工程的施工目标如下:1.确保水源的安全和质量。
2.防止污染物进入水源。
3.保护水源周边的生态环境。
4.保障水源的可持续利用。
5.提高水源供水能力。
施工步骤1. 环境评估和规划在开始水源保护工程时,首先需要进行环境评估和规划工作。
这是为了了解水源的自然环境特征和潜在的危害源,以制定相应的保护措施。
评估内容包括:•水源周边的地形、水文地质特征;•水源周边的生态环境;•可能存在的潜在污染源和排放物。
2. 施工现场准备在施工现场准备阶段,需要进行以下工作:•清理施工区域,确保施工区域干净;•建立围栏和警示标志,禁止未授权人员进入施工区域;•安装临时设备,如施工道路、水源临时采水设备等。
3. 施工过程管理施工过程是水源保护工程的关键阶段,需要严格控制污染源和排放物的产生和流动。
在施工过程中,应采取以下措施:•对潜在的污染源进行排查和监测;•控制施工废水的排放,采用垃圾分类和无害化处理措施;•避免施工材料和设备对水源造成污染;•注意施工工艺和操作规范,减少对水源的影响。
4. 施工后的复检和监测施工完成后,需要进行复检和监测,以确保水源的安全和质量。
具体步骤如下:•对施工区域进行清理和整修,恢复自然环境;•进行水源水质监测,检测是否符合相关标准;•随时关注水源周边的环境变化,及时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
监测和控制措施为了保障水源的安全和质量,需要进行监测和控制措施。
具体措施包括:•定期对水源进行水质监测,确保水质符合相关标准;•建立水源保护区,禁止非法进入和活动;•安装监测设备,定期监测水源周边的环境变化;•加强对水源附近污染源的监管和管控。
总结水源保护工程施工方案的制定和实施对于保障水源的安全和质量至关重要。
本文档基于环境评估和规划,提出了施工步骤和监测措施。
地下水水源地保护项目项目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
地下水水源地保护项目项目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地下水是重要的水源之一,对于保护地下水水源地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保护地下水资源,实施地下水水源地保护项目是非常必要的。
本报告旨在对地下水水源地保护项目的可行性进行研究,以指导项目的建设。
一、项目背景和意义二、项目目标本项目的目标是保护地下水水源地的水质和水量,达到以下效果:1.提高地下水水质,保障饮用水安全和环境可持续发展;2.保持地下水水位稳定,防止地下水过度开采造成的地陷和环境破坏;3.提高地下水资源的利用效率,确保可持续发展。
三、项目内容和方法本项目的主要内容包括:1.地下水水质监测和评估:通过采集地下水样本,分析水质参数,评估地下水水质状况,制定相应的保护对策;2.地下水水量监测和控制:建立地下水水量监测网络,实时监测地下水水位和水量,制定地下水开采计划,控制地下水开采量;3.地下水保护措施:采取一系列的保护措施,包括建立地下水保护区、加强对污染源的监管和治理、推行节水措施等;4.宣传和教育:通过宣传和教育活动,提高公众对地下水保护的认识和意识。
四、项目实施计划本项目的实施计划如下:1.第一年:收集地下水水质和水量数据,评估地下水水源地的现状;2.第二年:制定地下水水质和水量保护计划,并实施地下水保护措施;3.第三年:继续监测地下水水质和水量,并评估保护效果;4.第四年:根据评估结果,调整保护策略,并继续实施保护措施。
五、项目预算和资金筹措本项目的预算为XX万元,具体资金将通过政府拨款、企业捐赠和社会捐款等方式筹措。
六、项目预期效果本项目的预期效果如下:1.地下水水质得到明显改善,水源安全得到保障;2.地下水水位得到有效控制,地下水过度开采得到遏制;3.地下水资源利用效率明显提高,实现可持续发展。
七、风险分析与对策本项目面临的主要风险包括资金不足、居民对地下水保护的意识不强等。
针对这些风险,可以通过增加宣传力度、争取更多的资金支持等措施进行应对。
八、项目评估与监督本项目的评估和监督工作由相关部门负责,定期进行项目进展情况评估和效果评估,并进行必要的调整。
2024年水源地保护方案范本
2024年水源地保护方案范本____年水源地保护方案1. 引言水源地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资源,对水源地进行科学保护和合理利用是维护生态环境、保障社会持续发展的重要任务。
为了更好地保护水源地,确保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制定本方案。
2. 水源地保护目标- 提高水源地水质,确保供水安全;- 保持水源地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稳定性;- 减少污染物对水源地的威胁;- 促进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节约;- 增强公众对水源地保护的认知和参与。
3. 水源地保护措施(1)水源地环境监测和评估加强水源地环境监测网络建设,定期对水源地进行水质、水量、生态系统等方面的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
(2)水源地保护区划制定水源地保护区划,明确不同区域的水环境功能区和保护目标,根据不同区域的特点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和限制条件。
(3)加强污染物治理加大污染物治理力度,建立健全污染物排放监督体系,对污染源进行排查和整治,提高污染治理效果。
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控,推广节水农业和绿色农业技术。
(4)加强生态修复根据水源地生态系统状况,采取适当的生态修复措施,如湿地恢复、植被修复等,增强水源地生态系统的抗干扰能力和自我修复能力。
(5)加强水资源管理制定科学合理的水资源管理方案,推行水资源定量管制制度,加强水资源的监控和调度。
提倡节水意识,推广节水设备和技术,引导社会各界合理利用水资源。
(6)加强公众参与和宣传教育加强公众对水源地保护的认知和参与,开展水源地保护知识宣传活动,推动形成全社会共同关注和参与水源地保护的良好氛围。
4. 水源地保护成效评估定期对水源地保护工作进行评估,综合考虑水质改善情况、水量利用情况、生态系统恢复情况等指标,及时发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
5. 经费保障加大财政投入,合理分配资金,确保水源地保护工作的顺利开展。
同时,引导社会资本参与水源地保护项目,形成多元化的资金支持机制。
6.法律法规支持制定和完善水源地保护相关的法律法规,提高水源地保护的法制化程度。
如何保护和维护地下水资源
如何保护和维护地下水资源如何保护和维护地下水资源地下水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然而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经济的发展,地下水面临着严重的威胁和利用压力。
为了保护和维护地下水资源,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降低地下水的污染、合理开发和利用地下水,并提高地下水资源管理的效能。
一、降低地下水污染地下水受到人类活动和自然因素的双重影响,所以我们需要采取措施来降低地下水的污染。
1. 加强监测和预警体系建立健全地下水污染监测和预警体系,及时发现和掌握地下水污染的情况,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应对。
2. 完善废水处理设施加强工业和生活废水的处理,建设完善的废水处理设施,确保废水达标排放,避免废水对地下水的污染。
3. 加强农业面源污染的治理加强农业面源污染的治理,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量,改变传统农业方式,推广有机农业和生态农业,减少地下水受到农业污染的风险。
4. 加强工业污染源的管理严格控制工业污染源的排放,加强对企业的环境管理监督,推动高污染、高排放企业的淘汰和整治。
二、合理开发和利用地下水地下水是重要的水资源,我们需要合理开发和利用地下水,以满足人类生活和经济发展的需要。
1. 制定合理的地下水开发和利用方案制定科学合理的地下水开发和利用方案,合理安排地下水的开采量,避免过度开采导致地下水位下降或地下水源枯竭。
2. 提高供水设施的效能提高供水设施的效能,优化供水网络,减少供水的损失,确保供水稳定和安全。
3. 加强节水意识和技术应用加强节水意识的培养,推广节水技术和设备的应用,降低水的使用量,减少对地下水的需求。
4. 加强地下水保护区的建设建立和完善地下水保护区,限制灌溉用地、工业用地和生活用地的开发,保护地下水水源地的完整性和水质的安全。
三、提高地下水资源管理的效能地下水资源管理是保护和维护地下水资源的重要措施,我们需要提高地下水资源管理的效能。
1. 建立地下水资源管理制度建立健全的地下水资源管理制度,明确相关部门的职责和权限,加强对地下水资源的保护和管理。
水源地和总干渠环境保护实施方案(最新)
水源地和总干渠环境保护实施方案为深入贯彻落实《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和《X省碧水工程行动计划(水污染防治工作方案)》,坚决打赢水污染防治攻坚战,保护好X 中线工程总干渠水质,改善饮用水水源地环境质量,保障广大人民群众饮水安全,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全面贯彻落实《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X省碧水工程行动计划(水污染防治工作方案)》,坚决打赢水污染防治攻坚战,确保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和X中线工程总干渠水质良好。
根据省政府对全省城市、县城及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划的批复要求及X中线工程保护区划分,结合国家《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规范化建设技术要求》(HJ/T773-X)、《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标志技术要求》(HJ/T433-X)等有关规定,全面推进保护区规范化建设,加强保护区环境污染综合整治,强化饮用水水源地突发环境污染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建立完善的饮用水水源地环境基础状况评估和环境监管体系,保障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稳定达标,不断提高饮用水水源地的环境安全保障水平。
二、工作目标X年年底前,市级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全部达到规范化建设要求,水质达标率达到96%以上,县(市)级和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稳步提升,地下水环境质量保持稳定;X中线工程总干渠出市境水质稳定达标。
三、主要任务(一)开展保护区勘界,规范保护区建设X年年底前,要通过现场勘查和遥感监测,勘定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边界走向和实地拐点坐标,核定保护区边界,绘制完成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边界矢量图和图集,作为保护区各项管理工作的基础。
根据《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标志技术要求》(HJ/T433-X),对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设标立界,标识保护区范围;设立饮用水水源保护区交通警示牌和宣传牌;在一级保护区周边人类活动频繁的区域设置隔离防护设施。
各县(市、区)政府要于X年9月底前完成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标识、标志和隔离防护工程建设。
X年6月底前,要对保护区内有道路交通穿越的地表水和潜水型地下水饮用水水源地,建设防撞护栏、事故导流槽和应急池等设施;对穿越保护区的输油、输气管道采取防泄漏措施,必要时设置事故导流槽。
保护地下水活动方案
保护地下水活动方案1. 引言地下水是地球上重要的水资源之一,对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由于人类活动的不当,地下水面临着严峻的保护挑战。
本文将介绍一系列的活动方案,旨在保护地下水资源,并提供了一些实施的指导。
2. 研究背景地下水是通过地下渗透和地下水循环而形成的水资源。
它贮存于地下的岩层中,被地表水、降雨和降雪所滋养。
然而,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的加速,地下水受到污染的风险也在不断增加。
各种人类活动,如工业生产、农药使用和生活污水排放,都可能对地下水质量产生负面影响。
3. 活动方案3.1 污水处理和回收利用城市生活污水是地下水污染的主要源头之一。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建立污水处理厂是非常必要的。
污水处理厂可以对生活污水进行有效处理,去除其中的有害物质,从而减少对地下水的污染风险。
此外,回收和利用处理后的污水也是一种有效的手段。
通过将处理后的污水用于农业灌溉或工业用水,可以减少对地下水资源的依赖。
3.2 合理利用化肥和农药农业使用的化肥和农药也是地下水污染的重要因素。
使用过量或不当使用化肥和农药,会导致这些有害物质渗透到地下水中,从而对地下水质量产生负面影响。
因此,我们应该鼓励农民采用合理的使用方式,并提供培训和指导材料,以帮助他们正确使用化肥和农药。
3.3 加强监测和报告加强地下水的监测和报告工作是保护地下水资源的关键。
通过建立地下水监测站,并定期对地下水进行采样和分析,能够及时发现地下水污染问题,并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
同时,建立信息发布平台,及时向公众通报地下水质量状况,提高公众对地下水保护的关注度。
3.4 加强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制定和执行相关的法律法规是保护地下水资源的基础。
政府应当出台相关的法规,对地下水保护工作进行规范,并制定相应的处罚措施,对违反地下水保护法规的行为进行惩罚。
同时,政府部门应加大对法律的执行力度,确保法规能够得到有效落实。
4. 实施指导为了顺利实施上述的活动方案,我们需要采取以下的指导措施:•加强政府部门的组织和管理,确保活动方案的顺利实施。
四水四定实施方案
四水四定实施方案一、水资源四大保障1.水源保障:采取多元化水源供应策略,包括地下水、河流水、湖泊水等。
提高水源储备能力,建设大型水库、水源地保护区等基础设施。
加大治理工作力度,保护水源地环境,禁止污染源的建设。
加强监测和预警能力,及时排查水源地潜在风险。
2.水质保障:建立健全水质监测网络,加强监测和评估工作,及时掌握水质状况。
严格落实水源地防护区内禁止污染源建设的措施,加强水源地保护和治理。
加大水污染治理力度,加强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提高处理效能。
加强农业面源污染的防控,推广节水农业技术,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
3.水量保障:制定科学合理的水资源配置方案,根据各地实际需求进行合理调配。
加大水资源节约与再利用力度,提高用水效率。
推广节水器具的使用,加强节约用水宣传教育,提高公众水资源意识。
加大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力度,探索新的水资源获取途径,如海水淡化等。
4.水灾保障:建立完善的水灾监测和预警体系,及时发布预警信息,提高灾害应对能力。
加强水利工程的建设,改善排涝能力和防洪能力。
加强防汛抢险力量的建设,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加强水洪灾害的科学研究,提高灾害防治水平。
二、水资源四大节约1.节约用水:加强用水管理,建立健全用水计量和用水资费制度。
推广节水技术和设备,如节水灌溉系统、节水型农业设施等。
加大宣传教育力度,提高公众节约用水意识。
加强工业、农业和家庭用水的管理,减少浪费和滥用行为。
2.水资源再利用:推广水资源再利用技术,如污水再生利用和雨水收集利用等。
加大再利用设施建设力度,提高再利用水的质量和利用率。
制定相关政策和标准,鼓励各行业进行水资源再利用。
3.水资源保护:加强水土保持工作,减少水土流失,保护水源地。
推行耕地水利化,提高农田水资源利用效率。
建立水资源保护区,加强对水资源的保护与管理。
加强河流湖泊的保护,减少水体污染。
4.节约管理:加强水资源管理机构建设,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和政策。
加大监测和评估力度,及时掌握水资源状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下水水源地保护项目实施方案地下水水源地保护项目实施方案(说明: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直接使用)目录第一章总论11.1项目概况12.2项目编制依据1 1.2.1相关法律法规1 1.2.2相关已经批准实施的规划1 1.2.3技术标准1 1.3项目编制范围2 1.4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污染源状况2 1.4.1生活污水排放量及污染物质量2 1.4.2农田径流污染物流失量3 1.5饮水工程建设与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4 1.5.1饮水安全技术方面的问题4 1.5.2工程建设管理方面的问题4 1.5.3运行管理方面的问题4 1.6解决饮水安全的必要性和可行性5第二章 XX县地下饮用水源保护背景分析5 2.1项目区概况及自然条件5 2.1.1地理位置5 2.1.2气候特征6 2.1.3地表水资源7 2.1.4地下水资源8 2.2社会经济状况11 2.3饮用水水源地基本概况11 2.3.1甘泉水厂(主水源地)12 2.3.2五台山水厂(第一备用水源地)13 2.3.3东峡水库(第二备用水源地)13 2.3.4各饮用水水源地基本信息14 2.4水源地水质评价14 2.4.1甘泉水厂14 2.4.2五台山水厂15 2.4.3东峡水库15 2.5水源地可供水量开采前景17 2.6主要污染源、污染物及污染影响途径172.6.1工业源17 2.6.2生活源19 2.6.3总体情况及评价21第二章项目实施方案及建设内容23 2.1方案设定原则及方案确定23 2.1.1项目工程内容设定原则23 2.1.2项目实施方案23第三章投资估算及资金来源253.1编制依据及说明25 3.2投资估算25 3.3资金来源26第四章后期管理与保障274.1组织管理27 4.2资金管理28 4.3质量管理28 4.4水源保护29第五章效益分析和环境影响评价295.1社会效益分析29 5.2经济效益分析30 5.3环境影响评价30第六章结论31第一章总论1.1 项目概况项目名称:xx县地下水水源地保护项目项目实施单位:xx县给排水公司2.2 项目编制依据1.2.1 相关法律法规(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12);(2)《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2002.10);(3)《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2008.02);(4)《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污染防治管理规定》(1989.07);1.2.2 相关已经批准实施的规划(1)《xx县城市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规划》(2)《xx县“十一五”规划和远景目标规划》1.2.3 技术标准(1)《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2)《生活饮用水水源水质标准》(CJ3020-93)(3)《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4)《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5)《水资源评价导则》(SL/T238—1999)(6)《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规范》(HJ/T338—2007)(7)《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标志技术要求》(HJ/T433—2008)1.3 项目编制范围本项目建议书论述了xx县地下水水源地保护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工程建设内容、工程规模确定、环境效益分析及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等方面进行技术分析和合理规划。
1.4 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污染源状况1.4.1 生活污水排放量及污染物质量xx县甘泉、东峡和五台山水厂均处于农村,一级保护区内均未居民居住,其中甘泉水源地二级保护区有居住人口8042人,东峡水源地二级保护区居住人口4861人;五台山水源地二级保护区有居住人口8399人。
按照《甘肃省行业用水定额》,并结合当地实际,确定农村生活用水定额为25L /人·d,按照计算各水源地一级保护区和二级保护区人口需水量。
生活综合排放量,可根据城市周边河流分布情况、管网分布情况、污水处理厂分布情况等,估算排放系数和排水量。
公式为:生活综合排水量=生活综合用水量×排放系数生活污染物量=生活污水平均浓度×生活综合排水量污水排放系数依据《室外排水规范》(GBJ14-1987)确定污水排水量为用水量的80%。
生活污水平均浓度,根据xx县第一次污染源普查资料、农村生活污染源源强系数及相关资料分析,参考农村人口数,确定人均污染物浓度,COD为200mg/L,氨氮为40 mg/L。
1.4.2 农田径流污染物流失量按照《全国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规划技术大纲》给出的标准农田源强系数为COD10kg/亩.年,氨氮2kg/亩·年。
根据当地具体实际和一二级保护区的农作物种植面积,对该系数进行坡度修正、作物类型修正、土壤类型修正、化肥施用量修正、降雨量修正等,确定一、二级保护区的农田径流污染物流失量。
据此推算,一、二级保护区的污染物排污量和污染物质量,见表1-1,表1-2。
(1)由于部分原始报表中农村人口数未按照保护区级别分开,故该数据是按照保护区人均面积数计算不同级别保护区面积中人口数所得排废水量及污染物量。
(2)由于分散养殖畜禽产生的有机肥不外排,故未统计其污染物排放量。
(3)由于一级保护区未居住居民,没有废水排放量及生活污水排放量,只有农田径流量。
表1-1 一级保护区内非点源主要污染物排类型及排放量表1-2 二级保护区内非点源主要污染物排类型及排放量1.5 饮水工程建设与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1.5.1 饮水安全技术方面的问题“十一五”之前,饮水工程没有制定总体解困的目标,项目大多由群众自发组织的,缺乏对现状进行系统调查分析,对水源的可靠性和安全性认识不足,同时没有水质意识,因为资金本来就缺乏,没有足够的财力来上水处理设施,运行管理的专门人员也相对缺乏。
1.5.2 工程建设管理方面的问题农村饮水解困工程实施的规模小,涉及的范围不大,其建设管理模式正在推广,在群众自建、社会投资等小型饮水工程上还有待加强。
1.5.3运行管理方面的问题其中甘泉、东峡饮用水源在古城乡、司桥乡内,其保护区边界周围有部分村民,易产生生活污水;其次,三个饮用水源地二级保护区内的农业面源污染排入,及其生活垃圾,对饮用水源安全都造成威胁。
此外,少数工程没有落实专人管理和维护,工程处于无人管护运行状态,这样既造成了成本浪费,又容易造成工程损坏。
1.6 解决饮水安全的必要性和可行性饮用水水源地是直接关系人民生命和身体健康的重要基础,是人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根本保证。
目前,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不断加大,水体污染日趋严重,水源水质环境安全受到威胁。
尽管各地对水源的保护工作都已经开展,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由于受地域、经济发展水平和水资源总量的影响,饮用水水源保护工作在立法、执法水平和管理手段上差别很大,缺乏统一的保护规划和管理。
因此,科学合理的划分饮用水源保护区、保障饮用水源的水质安全显得极为重要和迫切。
2006年2月28日,国务院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饮水安全问题,形成了《研究饮水安全有关问题的会议纪要》(国阅〔2006〕22号),要求加强饮用水源地污染治理力度,努力改善水质。
2006年10,国务院批准实施《全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十一五”规划》,为农村安全饮水提供了保障。
2007年10月,国家发改委、原建设部、水利部、卫生部和原环保总局联合印发了《全国城市饮用水安全保障规划》(2006-2020),对全国661个城市和县级政府所在地城镇的饮用水安全保障工作做了全面部署。
第二章 xx县地下饮用水源保护背景分析2.1项目区概况及自然条件2.1.1 地理位置xx县位于甘肃省东部,东经105°20′-106°05′,北纬35°01′-35°45′,地处华家岭以东,六盘山以西。
东、北与宁夏回族自治区的隆德、西吉县接壤,西、南与我省的通渭、秦安县毗连,西北与会宁县为邻,东南同庄浪县相依。
东距平凉110km,西至兰州220km。
县境南北长81km,东西宽68.75km,土地总面积2193.9km2。
xx县地理位置见下图。
xx县属渭河流域,典型的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海拔在1340-2245m之间。
全境梁峁起伏,沟深坡陡,植被覆盖较差,水土流失严重。
土壤以黄绵土为主,分布较广,其次为石灰性新积土,黑麻垆土分布量较少。
2.1.2 气候特征xx县地处内陆,属中温带、半干旱气候,气候特点是春旱少雨,夏、秋季多东南风,且雨量多而集中,冬季多西北风,干旱少雨雪。
年平均气温8.6℃,最高37.8℃,最低温度-25.7℃,年平均降水量432.8mm,年最大降水量为690.4 mm(1964年),最小降水量为228.8mm(1971年),降雨分布不均匀,6—9月降水量占全降水量的69.6%,年蒸发量为937.0mm(E-601), 干旱指数2.2。
年平均日照总时数达1948h,全年无霜期180d,最大冻土厚度0.83m。
年平均风速1.5m/s。
2.1.3 地表水资源根据平凉市水资源开发和利用保护规划,xx县水资源总量为5269万m3,其中地表水水资源总量为5108万m3,地下水资源总量为2914万m3。
(1)葫芦河葫芦河发源于宁夏回族自治区西吉县月亮山,河源处海拔高程2550m,由北向南流经平凉xx、庄浪两县入秦安至天水市南河川汇入渭河。
河流全长300.6 km,流域面积10730 km2,河床平均比降2.93‰。
河流在本县内河长53.5 km,控制流域面积3718 km2,多年平均径流量3.06亿m3。
根据北峡水文站资料,最大年径流量为191195万m3,最小年径流量为139万m3,多年平均输沙量776万t。
1991-2009年,葫芦河径流量锐减,估算其减少量在2/3以上,枯水期年断流天数在60d以上。
(2)渝河渝河属葫芦河的一级支流,发源于宁夏回族自治区隆德县杨家店,河源处海拔高程2600m,流经xx县司桥乡至城川胡家河汇入葫芦河,河长56 km,流域面积606.2km2,其中境内面积171.29km2。
多年平均径流量0.30亿m3,多年平均输沙量128万t 。
(3)高界河高界河属葫芦河的一级支流,发源于会宁县党家岘,于会宁县口子川流入xx县高界,经张家小河汇入葫芦河,河长51km,流域面积400 km2,多年平均径流量720万m3,其中区内自产水量0.069亿m3,多年平均输沙量93万t 。
(4)甘沟河甘沟河属高界河的支流,发源于xx县四河乡上硷沟,河源处海拔高程2200 m,与高界河汇合后入葫芦河,河长47.6 km,流域面积270km2,多年平均径流量0.041亿m3,多年平均输沙量57万t。
(5)甘渭河甘渭河属葫芦河一级支流,发源于六盘山西麓的宁夏隆德县山河乡,经张家新庄流入xx县曹务乡,在威戎新华汇入葫芦河。
河长50km,流域面积259 km2,其中本县境内面积151.59 km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