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新高考地理第一章地理基础第2讲等高线地形图教学案

合集下载

(完整版)《等高线地形图》电子教案

(完整版)《等高线地形图》电子教案

《等高线地形图》教课设计授课人:安静教课目的:1、知识与技术:(1)认识海拔、相对高度、等高线和等高线地形图的观点;(2)能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辨别出山岳、山脊、山谷、悬崖、鞍部等山地的地形部位;( 3)能在等高线地形图中判断坡度的陡缓。

2、过程与方法(1)经过利用自己身旁的事物(比方:手)绘制等高线地形图;(2)经过读图,在等高线地形图中判断地势的高低起伏,提高读图、析图的能力。

3、感情态度与价值观经过读图、自己着手制图、剖析地图,培育学生的着手实践能力,激发学习的兴趣,感觉科学知识的作用。

教课重、难点1、教课要点:(1)等高线地形图中,等高线形态与地势高低、坡度陡缓的关系;(2)在等高线地形图中,经过等高线的形态辨别山体地形中山岳、山脊、山谷、悬崖、鞍部等不一样的地形部位。

2、教课难点:在等高线地形图中,经过等高线的形态辨别山体地形中山岳、山脊、山谷、悬崖、鞍部等不一样的地形部位。

教课准备:多媒体课件、署名笔、直尺教课方法:解说法、演示法、实践学习教课安排: 1 课时教课过程:一、复习检测1、地球自转的中心、方向、周期以及产生的地理现象;2、地球公转的中心、方向、周期以及产生的地理现象。

二、导入新课察看我们四周的山,有的高有的低,那么我们在研究它的时候,怎样把高低起伏表此刻平面地图上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等高线地形图。

三、解说新课学生以《学法大视线》 P18 课前预习一为基础,预习书籍第 24 页至 25 页。

(一)地面高度1、海拔:地面某个地址超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

2、相对高度:某个地址超出另一地址的垂直距离。

算一算:珠穆朗玛峰海拔约为8844 米,新疆艾丁湖在海平面以下155 米,两地的相对高度为多少米?8844-( -155)= 8999米(二)等高线学生阅念书籍第25 页图 1.36 等高线表示图,思虑并回答:1、等高线:(1)观点:在地图上,把海拔同样的各点连结成线,就是等高线。

“等高线地形图”教学设计(人教版)

“等高线地形图”教学设计(人教版)

“等高线地形图”教学设计(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了解等高线地形图的概念和作用;2. 掌握等高线地形图的绘制方法和相关符号的含义;3. 能够通过等高线地形图分析地形特征和地势高低;4. 培养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和实际应用能力。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 导入(5分钟)老师出示一张等高线地形图,向学生提出问题:“你们知道等高线地形图是什么吗?它有什么作用呢?”通过提问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出本节课的教学内容。

2. 概念讲解(15分钟)通过PPT讲解等高线地形图的概念和作用,让学生了解等高线地形图是地图上连续连接等高点的线,它可以反映出地形的高低起伏和地势特征,对规划、建设、农业生产等有很大的指导作用。

3. 符号解析(15分钟)介绍等高线地形图的常用符号,如等高线、斜面等,让学生理解这些符号代表的含义,为后续学习打好基础。

4. 绘制实例(20分钟)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在课桌上绘制一个小区域的等高线地形图,引导学生掌握等高线地形图的绘制方法和技巧。

第二课时1. 复习(5分钟)通过简单的问答和小测验复习上节课的内容,巩固学生的基础知识。

2. 地形特征分析(20分钟)展示不同地形特征的等高线地形图,让学生分析地形的高低起伏和地势特征,并学会利用地形图寻找山脉、河流、湖泊等地理要素。

3. 实际应用(20分钟)讲解等高线地形图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城市规划、农业生产等,让学生了解等高线地形图的实际意义。

4. 拓展延伸(15分钟)展示一些真实的等高线地形图案例,让学生通过分析和解读地形图,了解不同地区的地形特征和地势高低。

四、教学设计理念1. 本教学设计以“启发式教学”为主导思想,通过提问、探究和实际操作,激发学生的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2.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理解,通过符号解析和实际绘制等高线地形图,巩固学生对地理知识的掌握;3. 通过地形特征分析和实际应用,帮助学生了解等高线地形图的实际意义和应用价值;4. 通过拓展延伸,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地理学科的拓展能力。

等高线地形图学案

等高线地形图学案

第一章地球与地图
第2讲等高线地形图
【课程标准】
1.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识别山峰、山脊、山谷;
2.判读坡的陡缓,估算海拔与相对高度。

【基础知识】
1.海拔和相对高度
(1)海拔高度:某点高出的垂直距离,图中甲、乙两地点的海拔高度分别是米、米。

(2)相对高度:某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图中甲、乙之间的相对高度为米。

2.等高线地形图
(1)等高线的概念:地面上的各相邻点所连成的。

(2)等高线的特点:
【活动探究一】组团旅游——以“缙云山”等高线地形图为基准,完成下列要求。

(1)根据“旅游行程安排”,在“缙云山”等高线地形图上分别指出合适的地点;
(2)说出此处的地形部位名称,以及这种地形部位的等高线特征;
(3)“轻松登山”项目的小组,需要在图中的C、D两条粗实线中选择线路,并说明原因;(4)“寻水做饭”的小组,需要在图中的A、B两条虚线中选择,并说明原因。

A B
C
D
(1)判断此陡崖的崖顶高度的取值范围;
H
大≤H

<H

+d
H
小-d<H

≤H

(n-1)d ≤△H <(n+1)d
【小试牛刀】完成资料P10——冲关演练3(3)小题【课后作业】完成资料P13——即时检测。

《等高线地形图》教案

《等高线地形图》教案

等高线地形图教案
射埠镇土桥中学刘亮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六种局部地形及其地形图。

2、理解等高线疏密程度与实际坡度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图片,认识局部地形,并会辨识局部地形。

2、绘制地形图,辨识并说出六种局部地形。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局部地形的丰富性,热爱自然,逐步树立因地制宜、人地和谐的科学发展观。

教学重点: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认识六种局部地形。

教学难点: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及计算问题。

教学用具:多媒体
教学用时:1课时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导入新课。

通过多媒体展示图片后提问:
你游览过南岳衡山吗?你是怎样登山的?
你玩过蹦极吗?蹦极通常在什么地方?
你想当一名山区经济的综合设计师吗?
二、教师出示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1、理解海拔、相对高度的概念。

2、掌握判读等高线地形图坡度的方法。

3、掌握六种常见的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方法,并会综合应用。

三、讲授新课
1、讲授基本概念
海拔: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

相对高度:某个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

即两地的海拔高度之差。

教师强调:地图上出现的高度一般情况下都是海拔。

学生练习:教师展示两山高度,让学生填写海拔、相对高度。

2、讲等高线地形图的绘制原理
第一步,要确定山的高度;
第二步,根据山的高度确定等高距;
第三步,根据等高距将山分成若干个平行的平面;
第四步,把每个面利用正投影把投影线的边缘画成闭合的曲线。

3、等高线的基本特征。

《等高线地形图》教学设计

《等高线地形图》教学设计

《等高线地形图》教学设计《《等高线地形图》教学设计》这是优秀的教学设计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学习主题介绍学习主题名称:《等高线地形图》教学设计主题内容简介:该主题是高二《区域地理》学习中的一个基础、重点内容。

在高中的地理学习中,等值线这部分知识一直是高考的重点。

等值线图由于其类型多、善变化、综合性和能力要求高,能够比较好的体现实体的创新性和梯度性,所以一直备受高考命题者的青睐。

而等值线中,等高线是最常见也是最基础的一种类型。

可是在高中的学习中,学生对于等高线这一知识的掌握却不是很理想,所以通过对等高线地形图的学习有利于学生掌握这方面知识,更进一步的为后边其他类型的等值线知识打好基础。

学习目标分析1.知识目标:通过对等高线地形图的归纳讲解,使学生掌握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方法,进而掌握等值线类型图的判读的一般规律;2.能力目标:通过合作探究的方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团结合作的能力;3.情感目标:通过等高线地形图的学习,认识局部地形的丰富性,逐步树立因地制宜、人地和谐的科学发展观。

学情分析前需知识掌握情况:在高中的地理学习中,等值线这部分知识一直是高考的重点,也是地理学习中的一个基础点。

而等值线中,等高线是最常见也是最基础的一种类型。

可是在高中的学习中,学生对于等高线这一知识的掌握却不是很理想,具体表现在头脑里不能够将平面的等高线地形图与现实中的立体具体地貌对应起来。

学生只是很机械化的记住等高线地形图中等高线该怎么表示才是山脊、山谷、鞍部等,等高线的疏密代表地形的陡缓等等,对于为何要这么表示,其中的因果不能理解,造成对基础知识的理解不到位,进而影响到对其它知识的学习。

对微课的认识:在先前的课堂教学中,学生虽然没接触过教师应用微课进行教学的,不过对于教师在课堂上根据需要展示的相关视频和资料,学生是比较了解和熟悉的。

所以教师运用微课教学,学生对其接受程度以及学习兴趣应该是较高的。

另外,利用微课除了能够在课堂上更好的进行知识讲解,在课后学生也可以对微课视频进行反复观看,如此更加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回顾与掌握,这样一来,学生对微课教学的期待性自然更高,更容易接受。

“等高线地形图”教学设计(人教版)

“等高线地形图”教学设计(人教版)

“等高线地形图”教学设计(人教版)教学目标:1.了解等高线地形图的基本概念和特点;2.掌握阅读和解读等高线地形图的方法和技巧;3.培养学生观察和分析地形特征的能力;4.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图解地形的能力。

教学重点:1.学生对于等高线地形图的理解和运用;2.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图解地形的能力。

教学过程:一、导入(10分钟)1.教师出示一幅等高线地形图,引导学生观察并回答问题:你认为这是什么图?你能解读出这张图上的信息吗?2.师生共同讨论等高线地形图的特点和作用,确保学生理解等高线地形图的基本概念。

二、讲解(30分钟)1.教师讲解等高线地形图的基本概念和特点,并结合实际地形图示例,指导学生理解等高线的含义和作用。

2.教师讲解如何阅读和解读等高线地形图:从等高线间隔、等高线的间隔越近,表示地势越陡峭;等高线的相互关系,表示地势的起伏和形状;等高线的闭环和V字形表示山峰和山谷等。

三、示范(20分钟)1.教师示范如何解读等高线地形图,引导学生观察地势特征,并用合适的词语描述地势的起伏和形状。

2.学生跟随教师一起解读一个简单的等高线地形图,并进行讨论和互动。

五、总结与反思(10分钟)1.复习等高线地形图的基本概念和特点;2.总结学习等高线地形图的方法和技巧;3.学生反思本节课的学习情况和问题。

教学资源:1.教师准备一幅等高线地形图,并给学生分发等高线地形图练习题;2.学生课本。

教学评价:1.观察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和表现;2.检查学生练习题的完成情况;3.学生反思本节课的学习情况和问题。

教学扩展:1.组织学生实地考察,并使用等高线地形图的知识观察和描述地势特征;2.拓展学生对于地形图的理解和运用,如地形剖面图等。

“等高线地形图”教学设计(人教版)

“等高线地形图”教学设计(人教版)

“等高线地形图”教学设计(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了解等高线地形图的基本概念。

2.掌握等高线地形图的读法,能够关注地形图上的高低起伏。

3.善于利用等高线地形图,推断出山地,河流等地貌特征。

二、教学重点1.等高线地形图的基本概念。

2.等高线地形图的读法。

四、教学方式1.导入:用经验探究等高线地形图。

2.呈现:分组分析等高线地形图,并用实物配合图解。

3.操练:让学生进行小组竞赛和角色扮演模拟地图导航等训练。

4.归纳:对学生的学习所得进行梳理,让学生自己总结等高线地形图的读法。

5.拓展:让学生自主研究等高线地形图在不同科目领域的应用,例如地理、生物学等。

五、教学准备1.等高线地形图实物。

2.学生分组用的等高线地形图。

3.小组竞赛题目和扮演角色的海报等素材。

4.PPT等教学设备。

六、教学步骤1.导入(15分钟)导入部分主要是为了让学生了解等高线地形图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让学生回忆较为熟悉的位置和地形,然后归纳地形和位置的联系和因果关系。

2.呈现(15分钟)呈现部分主要用于加深学生对等高线地形图的认识,将等高线地形图与实物相结合,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图中代表的高低起伏。

并且要在学生掌握读图基本技能之后,让学生分组分析等高线地形图,通过讨论和图解等方式,加深对地图各部分的理解。

3.操练(20分钟)在操练环节中,我们可以利用小组竞赛和角色扮演模拟地图导航等训练方式,让学生在实战中去掌握等高线地形图的读法,加深对地图上的地貌特征的把握。

既提高对地图的认知水平,又锻炼了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4.归纳(10分钟)在归纳部分中,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所得,对等高线地形图的读法进行梳理,形成自己的总结,以巩固在体验、分析和实践中所积累的经验,同时,教师也可以点拨学生常见的误区和易混淆点等问题,加深学生对等高线地形图的认识。

5.拓展(15分钟)在拓展环节中,让学生自主研究等高线地形图在不同科目领域的应用,例如地理、生物学等,进一步扩展学生的知识面,促进多学科知识的融合和交流。

《等高线地形图》电子教案

《等高线地形图》电子教案

《等高线地形图》电子教案第一章:等高线地形图简介1.1 等高线地形图的概念解释等高线地形图的定义强调等高线地形图在地理学和户外活动中的重要性1.2 等高线的表示方法介绍等高线的画法和特点演示等高线的标注和读法第二章:等高线的绘制原理2.1 海拔和相对高度解释海拔和相对高度的概念举例说明海拔和相对高度的计算方法2.2 等高距和等高线分级介绍等高距的概念和作用讲解等高线分级的方法和原则第三章:等高线地形图的解读3.1 地形特征的识别指导学生识别不同地形特征的等高线图案举例分析地形特征的判断方法3.2 地形变化的分析教授如何通过等高线地形图分析地形的变化趋势练习解读地形图中的坡度、坡向等信息第四章:等高线地形图的应用4.1 户外导航与探险讲解等高线地形图在户外导航和探险中的应用方法示范如何利用等高线地形图确定行进路线和判断危险区域4.2 土地利用和资源规划探讨等高线地形图在土地利用和资源规划中的作用举例说明等高线地形图在农业、城市建设等领域的应用第五章:等高线地形图的绘制练习5.1 绘制简单地形图指导学生绘制简单的等高线地形图练习使用比例尺和海拔数据进行绘制5.2 分析复杂地形图提供复杂的等高线地形图样例指导学生分析地形特征和变化,并解读地形图中的信息第六章:等高线地形图与实际地形的对应关系6.1 地形图与实际地形的差异解释地形图上的等高线与实际地形之间可能存在的差异分析造成差异的原因,如地形复杂性、绘图方法和比例尺等6.2 地形图的校准与修正教授如何将地形图与实际地形进行校准和修正的方法演示如何利用地面测量数据来优化地形图的准确性第七章:现代地形图绘制技术7.1 数字高程模型(DEM)介绍数字高程模型的概念和应用解释DEM如何用于现代数字地形图7.2 遥感技术与地形图绘制探讨遥感技术在现代地形图绘制中的应用展示遥感图像如何转化为地形图的过程第八章:地形图在各个领域的应用案例分析8.1 地质勘探与地震研究分析地形图在地质勘探和地震研究中的应用实例解释地形图如何帮助科学家分析地震波传播和地质结构8.2 环境保护与生态监测探讨地形图在环境保护和生态监测中的作用举例说明地形图如何帮助评估生态环境变化和生物多样性第九章:地形图的获取与处理软件9.1 地形图的获取方法介绍获取地形图的不同途径,如政府机构、学术机构和商业服务强调在使用地形图时应遵守版权和使用规定9.2 地形图处理软件介绍概述常用的地形图处理软件及其功能演示如何使用这些软件进行地形图的编辑、分析和打印第十章:综合实践活动与评估10.1 实地考察与地形图绘制设计实地考察活动,让学生亲自测量并绘制地形图强调安全意识和团队合作在实地考察中的重要性10.2 地形图绘制技能评估制定评估标准和方法,对学生的地形图绘制技能进行评估提供反馈和建议,以促进学生的进一步学习和提高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环节1:等高线地形图的概念和重要性重点关注学生对等高线地形图的基本理解,包括定义和应用场景。

等高线地形图教案

等高线地形图教案

等高线地形图教案教案标题:等高线地形图教案教案目标:1. 通过本课程,学生将了解等高线地形图的基本概念和使用方法。

2. 学生将能够解读和绘制简单的等高线地形图。

3. 学生将能够利用等高线地形图分析地形特征和地势变化。

教学资源:1. 等高线地形图的实例和练习材料。

2. 地理教科书和参考书籍。

3. 白板、黑板或投影仪。

4. 笔、纸、尺子和绘图工具。

教学步骤:引入:1. 引导学生思考地形图的作用和重要性,并与他们讨论地形图的不同类型。

2. 引入等高线地形图的概念,解释等高线的含义和用途。

讲解等高线地形图的基本概念:1. 解释等高线是连接相同高度点的线,高度间隔相等。

2. 展示实际的等高线地形图,并解释图中的元素,如等高线线条、等高线间距等。

3. 讲解等高线的基本规则和表示方法,如等高线的间距、闭合等。

解读等高线地形图:1. 给学生提供一张简单的等高线地形图,并要求他们解读地形图中的地势变化和特征。

2. 引导学生注意等高线的密集程度和形状,以及它们表示的地形特征,如山脉、河流等。

3. 分组讨论,学生分享他们对地形图的解读和观察结果。

绘制等高线地形图:1. 向学生展示如何绘制等高线地形图的基本步骤和技巧。

2. 提供一些简单的地形图练习材料,要求学生根据给定的高度信息绘制等高线地形图。

3. 学生互相交换绘制的地形图,并互相评估和纠正。

应用等高线地形图:1. 提供一些实际的地形图案例,要求学生利用等高线地形图分析地势变化和地形特征。

2. 引导学生思考等高线地形图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规划建筑、导航等。

总结:1. 回顾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和学习成果。

2. 强调等高线地形图的重要性和实用性。

3. 鼓励学生继续探索和应用等高线地形图的知识。

评估:1. 设计一些练习题和问题,测试学生对等高线地形图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2. 观察学生在绘制和解读等高线地形图时的技巧和准确性。

拓展活动:1. 鼓励学生在实地考察中观察和记录地形特征,并尝试绘制等高线地形图。

(完整版)等高线地形图教案

(完整版)等高线地形图教案

(完整版)等高线地形图教案等高线教案一、【教学构思】地图及等高线内容是高考考查的重点知识,主要包括等高线的基本特征及其应用,高考题注重能力考查,往往以变式图出现,讲解过程重点讲一般规律去推理特殊规律。

二、【教学目标】1.区分绝对高度(海拔)和相对高度,并能熟练读出海拔,计算相对高度。

2.了解等高线,能够在等高线图上,根据等高线的形状、疏密正确判读地形名称和坡陡程度,识别山谷、山脊、山顶和悬崖。

3.学会等高线地形图中的高度计算:两地间气温差、某地形区的相对高度、估算陡崖的相对高度。

三、【教材分析】重点: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及计算问题。

学会绘制等高线地形剖面图。

难点:运用等高线进行选线、选点、选面等人类实际活动。

四、【教学方法】自主合作探究,讲练结合五、【教具学具】:多媒体,地图册六、【课时安排】3课时七、【教学过程】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地图三要素,三要素都包括什么啊?(学生回答)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地形图的一种——等高线地形图等高线地形图不仅是地理学习的基础内容,也是高考的重点内容,而且在实际的应用非常广泛,比如战争,水库选址,公路,铁路的线路选择。

一、等高线地形图(1)海拔(绝对高度)和相对高度的区别1、海拔高度:即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我国的海拔是高出黄海海平面的距离。

珠穆朗玛峰8844.43(中尼边境)。

死海(陆地最低点,-415米,约旦与巴勒斯坦边界)。

2、相对高度:地面某个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

(2)等高线地形图的基本特征1、同线等高2、同图等距3、等高线均为闭合曲线4、等高线疏密反映坡度陡缓5、等高线一般不相交,不重叠,但在陡崖峭壁处重合6、示坡线表示降坡方向,它是垂直于等高线的短直线,指向坡度降低的方向。

(在手上标出示坡线)7、等高线地形图中,山脊线称为分水线,山谷线称为集水线。

(右手上标出山谷线与山脊线,并演示说明它们为何被称为分水线和集水线)二、等高线地形图的计算问题1、计算两地间的气温差2、估算某地形区的相对高度3、坡度的计算如何计算海拔(绝对高度)和相对高度根据等高线的特性即标高为海拔、同线等高、等高距全图一致等,判断该地形区的:最大海拔:H高<H大<H高+d;最小海拔:H低-d<H小<H低;相对高度:H相=H大- H小;注:地形区最高处注记高程为H高,最低处注记高程为H低,等高距为d。

“等高线地形图”教学设计(人教版)

“等高线地形图”教学设计(人教版)

“等高线地形图”教学设计(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1)掌握等高线地形图的概念和作图方法。

(2)了解等高线地形图的符号表示及其含义。

2. 过程与方法目标:激发学生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和空间想象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培养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增强对地球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二、教学重点:1. 掌握等高线地形图的概念和作图方法。

2. 了解等高线地形图的符号表示及其含义。

四、教学步骤:Step 1 导入新课(5分钟)教师出示一个等高线地形图,让学生观察图中的各种线条。

引导学生思考,这些线条代表了什么?Step 2 导入新知(10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等高线地形图的概念和作图方法。

解释等高线是指连接地球表面上具有相同高度的点而构成的线条,等高线地形图是用等高线来表示地球表面的高度变化的地图。

然后,教师向学生演示如何根据地形图的等高线来画出地理实物图。

Step 3 学习与讨论(20分钟)教师要求学生拿出教材,学习等高线地形图的符号表示及其含义。

学生们在小组内讨论,总结等高线地形图的常用符号,并且解释这些符号所代表的地理实物。

Step 5 拓展延伸(10分钟)教师提供一些特殊的地形图样例,让学生试图解读这些地形图,并画出相应的地理实物图。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推测,进行创造性思考。

Step 6 总结与评价(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总结,回答以下问题:1. 什么是等高线地形图?2. 等高线地形图有哪些作图方法?3. 等高线地形图的符号表示及其含义有哪些?通过讨论,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并鼓励学生继续深入学习地理知识。

五、教学资源:1. 等高线地形图样例2. 教材3. 板书工具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让学生观察等高线地形图,并结合实际进行绘图实践,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提高了他们的地理思维和空间想象能力。

在进一步的探究中,可以引导学生通过野外考察等方式,更深入地了解和应用等高线地形图的知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讲等高线地形图一、等高线地形图中地形部位及特点地形等高线特点图示山峰等高线闭合,等高线数值内高外低盆地等高线闭合,等高线数值内低外高山谷等高线向数值增大的方向弯曲山脊等高线向数值减小的方向弯曲陡崖多条海拔不同的等高线重合鞍部两侧均为闭合的等高线,山谷的最高处,山脊的最低处1.概念:沿地表某一方向的直线所作的垂直剖面图,它是在等高线地形图的基础上绘制的。

2.比例尺:地形剖面图有水平比例尺和垂直比例尺,水平比例尺往往与原图比例尺一致,垂直比例尺可根据要求确定。

3.意义:它在平整土地,修建渠道,修建铁路、公路和其他工程时,可作为计算土石方量的依据。

微点1 海拔和相对高度的区分(1)海拔:地表某地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

(2)相对高度:地表某两点之间的垂直距离。

如图,甲地海拔为1 500 m,乙地海拔为500 m。

甲地与乙地的相对高度为1 000 m。

微点2 等高线地形图的五个基本特征(1)同线等高。

(2)等高距一般全图一致。

(3)等高线一般不能相交(D处等高线重合处形成陡崖)。

(4)等高线的疏密反映坡度陡缓,密陡疏缓。

(5)示坡线指示地势降低的方向,如图中C处附近的短线。

微点3 相邻两条等高线的数值可能相等,也可能相差一个等高距。

微点4 地形剖面图的判读规则(1)确定剖面线两端点的海拔。

(2)确定剖面线经过地区海拔的极大值和极小值。

(3)为了使地面高低起伏更明显,垂直比例尺一般要比原图大。

等高线地形图中的计算与判断(高考新课标全国卷)下图示意某小区域地形。

图中等高距为100 m,瀑布的落差为72 m。

据此回答1~2题。

1.Q地的海拔可能为( )A.90 m B.230 mC.340 m D.420 m2.桥梁附近河岸与山峰的高差最接近( )A.260 m B.310 mC.360 m D.410 m【图解思路】【尝试解答】 1.D 2.C等高线地形图的相关计算1.两地间相对高度的计算公式:H相=H高-H低或(n-1)d<H<(n+1)d,其中n为两点之间等高线条数,d为等高距。

2.陡崖高度的计算(1)陡崖崖顶的绝对高度:H大≤H顶<H大+d。

图示崖顶为400 m≤H顶<500 m。

(2)陡崖崖底的绝对高度:H小-d<H底≤H小。

图示崖底为0<H底≤100 m。

(3)陡崖的相对高度:(n-1)d≤ΔH<(n+1)d。

图示陡崖的相对高度为300 m≤ΔH<500 m。

(说明:n为重合的等高线条数,d为等高距,H大为重合等高线中海拔最高的,H小为重合等高线中海拔最低的。

)3.闭合等高线的计算闭合等高线计算遵循“大于大的,小于小的”规律。

条件判读举例若闭合曲线数值与其中的高值相等则曲线内的数值高于这个高值,且不超过一个等高距图中A点的海拔为200 m<A<300 m,符合“大于大的”若闭合曲线数值与其中的低值相等则曲线内的数值低于这个低值,且不超过一个等高距图中B点的海拔为100 m<B<200 m,符合“小于小的”已知某地的气温和两地间的相对高度,根据对流层气温垂直递减率(0.6 ℃/100 m)可计算两地间的气温差异:T=(0.6 ℃×H相)/100 m。

5.地形坡度的计算与判断坡度由垂直相对高度/水平距离来确定。

两点相对高度可根据两点等高线计算,水平距离可根据图中比例尺与两点图上距离计算。

(1)同一幅等高线地形图上在同一幅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稀疏的地方坡度较缓,等高线密集的地方坡度较陡。

原因:同一幅图中,等高线密集的地方,单位距离的高差大(相同距离内高度差大),坡度陡。

等高线稀疏的地方,单位距离的高差小(相同距离内高度差小),坡度缓。

(2)不同的等高线地形图上①如果比例尺和等高距都相同,则等高线越密集,坡度越大;等高线越稀疏,坡度越小。

例如,下图中(单位:m)的坡度大小为C>A>D>B。

②如果等高距的大小和等高线的疏密都一致,则比例尺较大的地图上的坡度较大,比例尺较小的坡度较小。

例如,下图中的坡度大小为A>C>D>B。

③如果比例尺的大小和等高线的稀疏都一致,则等高距较大的坡度较大,等高距较小的坡度较小。

例如,下图中(单位:m)的坡度大小为B>D>A>C。

④比例尺和等高距都不相同,则可用tan α=H/L的值进行比较。

H表示坡高(相对高度),与等高线地形图中等高距有关系,L表示坡宽(坡宽=图上距离/比例尺)。

(2020·南昌一模)下图是我国西南某地的等高线(单位:m)地形图。

据此回答1~2题。

1.E地海拔可能是( )A.1 170 m B.1 190 mC.1 210 m D.1 230 m2.甲、乙、丙、丁四地最可能形成较大瀑布的是( )A.甲B.乙C.丙D.丁解析:第1题,图示E地位于1 200与1 220两条等高线之间,则其高度介于1 200~1 220 m之间,故C正确。

第2题,图中甲、丙、丁位于谷地、乙地为山岭,且甲、丙处于陡崖位置;而瀑布多出现在陡崖位置,则甲、丙可能出现瀑布;甲位于鞍部与谷地的结合部,汇水面积小而不可能出现较大瀑布;丙位于较大的谷地中,汇水面积大而可能出现较大瀑布。

答案:1.C 2.C根据等高线地形图判读自然地理特征(高考上海卷)等高线图可以反映一个地方的地貌特征。

下图为某地区等高线(单位:m)图。

据此回答1~2题。

1.图中主体部分表示的地表景观最可能是( )A.新月形沙丘B.山地梯田C.三角洲平原D.滨海沙滩2.图中河流的流向及河流与水渠的关系是( )A.河流自南向北流,河流水补给水渠B.河流自北向南流,河流水补给水渠C.河流自北向南流,水渠水汇入河流D.河流自南向北流,水渠水汇入河流【图解思路】【尝试解答】 1.B2.C1.判断地势地形特征判断地势高低主要根据等高线数值的大小来判定。

数值大,地势高,数值小,地势低。

若图中没有数值注记,可根据示坡线来判断,示坡线总是指向坡度降低的方向宏观地形判读陆地平原:海拔在200 m以下,等高线稀疏,较为平直丘陵:海拔在500 m以下,相对高度小于200 m,等高线稀疏,弯折部分较和缓山地:海拔在500 m以上,相对高度大于200 m,等高线较密集高原:海拔较高(1 000 m以上),相对高度小,等高线在边缘十分密集,而顶部明显稀疏盆地:海拔没有一定标准。

四周等高线较密集,数值大;中间等高线较稀疏,数值小海洋海岸线:0 m等高线表示海平面,沿海地区一般表示海岸线大陆架:海水深度不超过200 m,且等深线稀疏大陆坡:海水深度超过200 m,且等深线密集海沟:海水深度大,且两侧等深线密集水系特征山地常形成放射状水系盆地常形成向心状水系山脊常形成河流的分水岭(山脊线)山谷常有河流发育(山谷线)等高线穿越河谷时向上游弯曲,等高线在山脊处向低处弯曲水文特征等高线密集的河谷,流速大、水能资源丰富,在陡崖处形成瀑布河流流量除与降水量有关外,还与流域面积(集水区域面积)有关河流流出山口处常形成冲积扇(洪积扇)判断流向由海拔高处流向低处。

发育于河谷,河流流向与等高线凸出方向相反判断流域面积根据山脊线作为河流的分水岭,确定河流的流域面积判断气候特征气候特征应结合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势高低、坡向(阳坡气温高,蒸发强;阴坡气温低,蒸发弱)等因素判断气候差异气温差异求出高度差,再用气温垂直递减率0.6 ℃/100 m计算温度差,地势越高,气温越低降水差异迎风坡降水多于背风坡光照差异阳坡多于阴坡,同一种植被在阳坡的分布上界高于阴坡(2020·河北五个一名校联盟一诊)2018年11月3日,突发山体滑坡形成的堰塞体阻断了金沙江。

下图示意金沙江某段河流及附近等高线(单位:m)地形图,据此回答1~3题。

1.山体滑坡之前,河流①②段( )A.①处流向②处西南流向东北B.①处流向②处西北流向东南C.②处流向①处西南流向东北D.②处流向①处东北流向西南2.若堰塞体上游河流流量稳定,在堰塞体自然崩溃之前,①处水位变化为( )3.山体滑坡发生后,在等高线地形图中滑坡处的相应等高线( )A.没有变化B.向高海拔处凸出C.向低海拔处凸出D.趋于平直解析:第1题,由河流流向与等高线凸出方向相反可知,图中河流由①处流向②处;结合指向标,可确定由西北流向东南。

第2题,①处位于堰塞体上游,在堰塞体自然崩溃之前,①处水位持续上涨;结合沟谷下窄上宽的特点,在河流流量稳定的前提下,①处河流水位上涨先快后慢。

故A正确。

在上游来水稳定的前提下,河流水位上涨速度与河道形态相关。

图示河流位于高山峡谷中,则河道形态为“V”形;相同来水量,前期因河道下部窄而水位上升快,后期因上部较宽而水位上升较慢。

第3题,山体滑坡发生后,滑坡处地势较两侧低,则相应等高线向高海拔处凸出。

答案:1.B 2.A 3.B凸面镜又叫广面镜,主要用于各种弯道、路口,它可以扩大司机视野,使司机及早发现弯道对面车辆。

下图为某地局部等高线地形图(图1)和司机小王看到的凸面镜里的画面(图2)。

据此回答4~5题。

4.该凸面镜最可能设置在( )A.①B.②C.③D.④5.司机小王驾驶的车辆正驶向( )A.东方B.西北方C.西方D.南方解析:第4题,③位于山脊,山脊两侧的司机无法直接看到对方,故需要凸面镜,①②④处司机的视线没有阻挡,能看清附近路面状况。

故选C。

第5题,结合上题可知凸面镜在③处。

观察图2可发现,镜面中车辆正靠近山体一侧行驶,结合靠右行驶的原则,该司机驾驶的车辆刚到拐弯处,还未转弯,车辆正驶向南方。

故选D。

答案:4.C 5.D等高线地形图的实践应用(2019·高考江苏卷)下图为某地地形与甲地建筑物布局示意图。

读图回答1~2题。

1.与乙地相比,将建筑物布局在甲地主要考虑的因素是( )A.地形B.水源C.植被D.坡向2.与甲地地形平整方式相符的剖面是( )【图解思路】【尝试解答】 1.D2.B等高线地形图与生产实践1.选点点的类型区位要求图示水库坝址坝址①选在两侧等高线密集的河流峡谷处(因该处筑坝工程量小、造价低、库区容量大);②应避开喀斯特地貌、地质断裂带,并考虑移民、生态等问题库区宜选在河谷、山谷地区,或“口袋”形的洼地或小盆地,以保证有较大的集水面积和库容续表点的类型区位要求图示港口①应建在等高线稀疏、等深线密集的海湾地区,避开含沙量大的河流,以免引起航道淤塞;②要建在经济发达、腹地广阔的地区(右图中丙地适合建造港口,因为丙地位于海湾内,可避风浪,且等深线较密集,水深;陆上地势平坦利于建港)宿营地①应避开河谷、河边,以防暴雨造成的山洪暴发;②避开陡坡、陡崖,以防崩塌、落石造成的伤害;③应选在地势较高的缓坡或较平坦的鞍部宿营(图中宿营地选在C地)航空港①应建在等高线稀疏、地形平坦开阔、坡度适当、易排水的地方;②地质条件好;③跑道与盛行风向平行;④气象条件好,多晴朗天气;⑤离城市较远(图中D地适合建飞机场)疗养院应建在地势坡度较缓(等高线稀疏)、向阳坡、背山面水(河流、湖泊、海洋)、气候宜人、空气清新的地方,且有交通线经过,交通便利(图中③地适合建疗养院)气象站应建在坡度适中、地形开阔的地方2.选线线的类型区位要求图示公路、铁路线一般要求坡度平缓、尽量在等高线之间穿行,线路较短,尽量少占农田、少建桥梁,避开陡崖、陡坡等,通往山顶的公路,往往需建盘山路等(图中公路选线为EHF)引水路线首先考虑水从高处往低处流,再结合距离的远近确定(图中①线更合理)输油、输气管道路线尽可能短,尽量避免通过山脉、大河等,以降低施工难度和建设成本面的类型区位要求图示农业生产布局根据等高线地形图反映的地形类型、地势起伏、坡度陡缓,结合气候和水源条件,因地制宜提出农、林、牧、渔业合理布局的方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