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朗月行小班教案
《古朗月行教案》
《古朗月行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古朗月行》。
(2)理解《古朗月行》的诗意,体会诗中的意境和情感。
(3)分析诗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排比等。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古朗月行》。
(2)学会欣赏古典诗词,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古典诗词的兴趣和热爱。
(2)感受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熟读并背诵《古朗月行》。
(2)理解诗意,体会诗歌意境和情感。
(3)分析诗中的修辞手法。
2. 教学难点:(1)诗中某些生僻字词的理解。
(2)诗中意境和情感的感悟。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诗的背景、诗意和修辞手法。
2. 互动法: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合作探讨。
3. 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乐等创设情境,帮助学生感悟诗的意境。
四、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简介《古朗月行》的背景,激发学生兴趣。
2. 朗读诗歌:指导学生正确朗读《古朗月行》,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3. 解读诗意:分析诗的意境和情感,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歌。
4. 分析修辞:讲解诗中的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
5. 应用拓展: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对诗歌的感悟。
五、课后作业:1. 熟读并背诵《古朗月行》。
2. 写一篇关于《古朗月行》的赏析文章。
3. 搜集其他描写月亮的诗词,与同学交流欣赏。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和积极性。
2. 作业完成评价: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包括熟读背诵、赏析文章等内容。
3. 小组讨论评价:评估学生在合作探讨中的表现,如交流互动、合作态度等。
七、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内容:检查教学内容是否适合学生的认知水平,是否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
2. 反思教学方法:思考教学方法是否有效,是否能够帮助学生理解和感悟诗歌。
《古朗月行教案》
《古朗月行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古朗月行》。
(2)理解诗中的字词含义,体会诗的意境。
(3)了解诗人李白及其创作背景。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2)通过小组合作,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诗歌的美,培养对古典文学的兴趣。
(2)理解诗人对月亮的热爱和向往,激发学生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二、教学重点:1. 诗文内容的掌握。
2. 诗中关键字词的理解。
3. 诗人李白及其创作背景的了解。
三、教学难点:1. 诗中意境的体会。
2. 古典文学鉴赏能力的培养。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古朗月行》的原文及其注释。
2. 准备与诗歌相关的背景资料。
3. 准备教学课件或黑板。
五、教学过程:1. 导入:(1)利用课件或黑板,展示月亮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月亮在诗歌中的寓意。
(2)简要介绍诗人李白及其创作背景。
2. 朗读诗歌:(1)学生朗读诗歌,注意语气、节奏的把握。
(2)教师引导学生体会诗歌的韵律美。
3. 解析诗歌:(1)学生结合注释,理解诗中的字词含义。
(2)教师针对学生的疑惑,进行讲解。
4. 体会意境:(1)学生闭目聆听朗读,想象诗中的画面。
(2)教师引导学生分享对诗中意境的感受。
5. 小组合作:(1)学生分组讨论,总结诗中的意象特点。
(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6. 诗歌鉴赏:(1)学生举例说明其他诗歌中月亮的寓意。
(2)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对比分析,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7. 情感体验:(1)学生分享自己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2)教师总结,强调诗歌对心灵的滋养。
8. 课堂小结:(1)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教师强调诗歌的美,激发学生对古典文学的兴趣。
9. 作业布置:(1)背诵《古朗月行》。
(2)写一篇关于月亮的作文。
10. 板书设计:《古朗月行》李白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古诗古朗月行教案幼儿园小班
古诗古朗月行教案幼儿园小班教案名称:古诗《古朗月行》教学活动一、活动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初步了解《古朗月行》这首古诗,知道这是一首关于月亮的古诗。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对古诗的兴趣,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记忆力。
3. 情感目标:让幼儿感受古诗的韵律美,培养幼儿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二、活动准备:1. 教学材料:古诗《古朗月行》的图片、音频、视频等。
2. 教学工具:投影仪、音响等。
三、活动过程:1. 导入部分:教师播放《古朗月行》的音频,让幼儿聆听,激发幼儿对古诗的兴趣。
2. 基本部分:1)教师出示《古朗月行》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图片内容,并提问:“你们看到了什么?这是一幅关于什么的画?”2)教师带领幼儿一起朗读《古朗月行》,让幼儿感受古诗的韵律美。
3)教师逐句讲解古诗内容,帮助幼儿理解诗句的意思。
4)教师组织幼儿分组讨论,让幼儿分享自己喜欢的原因,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3. 活动延伸:1)教师播放《古朗月行》的视频,让幼儿观看,进一步感受古诗的意境。
2)教师带领幼儿进行角色扮演,让幼儿扮演古诗中的角色,提高幼儿的表演能力。
3)教师组织幼儿进行古诗朗诵比赛,评选出最佳朗诵者,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四、活动反思:通过本次教学活动,幼儿对《古朗月行》这首古诗有了初步的了解,感受到了古诗的韵律美。
在活动中,幼儿积极参与,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
今后,教师将继续开展类似的活动,让幼儿更多地了解和喜爱传统文化。
五、活动评价:1. 幼儿对《古朗月行》的了解程度。
2. 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度。
3. 幼儿对古诗的兴趣和喜爱程度。
教案名称:古诗《静夜思》教学活动一、活动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初步了解《静夜思》这首古诗,知道这是一首关于思念的古诗。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对古诗的兴趣,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记忆力。
3. 情感目标:让幼儿感受古诗的韵律美,培养幼儿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二、活动准备:1. 教学材料:古诗《静夜思》的图片、音频、视频等。
《古朗月行》绘本教案
《古朗月行》绘本教案一. 教学目标1. 了解古朗月行的故事背景及文化内涵;2. 让学生了解个体与集体的关系,体验团队合作的重要性;3. 通过绘本阅读,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4. 给学生提供一个创作的机会,鼓励他们自由发挥,开展想象力。
二. 教学内容1. 介绍古朗月行的故事背景和文化内涵;2. 分析绘本内容,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故事表达的主题;3. 听读并讲解古朗月行绘本,掌握绘本阅读技巧;4. 开展对故事的讨论和分析,理解个体与集体的关系和团队合作的重要性;5. 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创作自己的故事。
三. 教学方法1. 演讲、分析、讨论;2. 直观教学、示范、启发式教学;3. 听读、朗诵、阅读理解;4. 创作、发挥想象、互相交流。
四. 教学过程1. 介绍古朗月行古朗月行源于美丽富饶的云南西南部地区,据云南原住民神话传说,藏匿在这些天山之间的美丽月亮古镇--古朗这里有一位名叫阿萨的天才猎人,他拥有十分尖利的眼睛和超强的身手,在附近的山林中狩猎取得了很高的声望,也恰恰是因为这样以致于阿萨骄傲自满、独来独往,最终让他陷入了一段意想不到的事件之中……2. 讲解古朗月行绘本在讲解绘本内容之前,您需要给孩子们一个动笔画画的机会,让他们把自己对古朗月行的想象力发挥到极致。
您可以用自己的话向孩子们讲述古镇,猎人,月亮,老妇人等角色的故事,引导他们感受故事内核。
如果孩子们对野外生存与冒险感兴趣,您也可以涉及一些云南原住民的野外技能(如箭术和拉珠),让孩子们更加感受到古朗月行的文化内涵。
3. 绘本的听读与讨论让孩子们轮流朗读绘本内容,让其感受到文字和图画的气息,理解故事情节与主题。
通过听读,您可以指导孩子们分析故事表达了什么主题,如感恩,合作,自信,勇气等。
4. 制作复述绘本的口头讲解用几张卡纸和带子帮助孩子们制作一本“古朗月行”绘本,要求孩子们除了绘画外还要写上一些简单句子,复述故事情节。
5. 创作给孩子们展示一张图画,让孩子以之为蓝本,编写故事概要。
古朗月行小班语言教案及反思
古朗月行小班语言教案及反思教案标题:让孩子感受古朗月行的美丽——小班语言教案及反思教学目标:1. 通过阅读《古朗月行》使孩子了解诗歌的美丽和情感表达。
2. 培养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他们的朗读和表演技巧。
3. 激发孩子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培养他们对诗歌的兴趣和热爱。
教学准备:1. 《古朗月行》的诗歌文本。
2. 大字卡或投影仪,用于展示诗歌文字和插图。
3. 学生绘本《古朗月行》。
4. 音乐播放器和古朗月行的音乐背景音乐。
教学过程:1. 导入 (5分钟)向孩子们介绍《古朗月行》这首诗歌,简要介绍作者和他的作品特点。
教师可以播放古朗月行配乐的背景音乐,让孩子们感受诗歌的韵律和情感。
2. 阅读和讨论 (10分钟)将诗歌文本展示给孩子们,一起读一遍诗歌。
然后与孩子们讨论以下问题:- 诗歌讲述了什么故事?- 作者用了哪些词语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你觉得这首诗歌有什么有趣的地方?3. 音乐表演 (15分钟)播放古朗月行的音乐背景音乐,让孩子们在音乐的伴奏下朗读诗歌。
教师可以示范一次,并鼓励孩子们跟着一起朗读。
然后,组织孩子们进行小组表演,每个小组选取一个小节进行表演。
鼓励他们使用表情和手势来展现诗歌的情感。
4. 创意绘画 (15分钟)发放学生绘本《古朗月行》给孩子们,让他们观察绘本中的插图。
要求孩子们用彩色画笔或蜡笔画出自己对诗歌的想象和感受。
鼓励他们在画中表达自己的情感和理解。
5. 教师与学生互动 (10分钟)教师与学生进行互动,提出问题,鼓励他们分享自己的画作和对古朗月行的理解。
教师可以适时引导学生思考,例如:- 你画的画中有哪些元素是和诗歌中的描述相符的?- 这首诗歌带给你的感受是什么?- 如果你要把这首诗歌告诉给别人,你会怎么描述它?反思:本节课在导入环节通过播放背景音乐引起了孩子们的注意,成功激发了他们对《古朗月行》的兴趣。
阅读和讨论环节有助于孩子们理解诗歌的情感表达。
音乐表演和创意绘画活动则让孩子们更加亲近诗歌,提高了他们的语言表达和创造力。
《古朗月行》教案
《古朗月行》教案《古朗月行》教案《古朗月行》教案1活动目标1 、喜欢听、读古诗《古朗月行》,乐意参加模仿游戏。
2 、了解古诗的主要内容,能演唱并表演古诗《古朗月行》,在演唱与表演的过程中,体验唱古诗词的快乐,感受音乐的旋律美。
3 、识字认识古诗当中的“古、时、玉、团、台、足、成、问”等字。
4 、安静倾听同伴的讲话,并感受大家一起谈话的愉悦。
5 、鼓励幼儿敢于大胆表述自己的见解。
教学重点、难点1、活动重点是背诵古诗,演唱和表演古诗《古朗月行》。
2、活动难点在于认识古诗当中的“古、时、玉、团、台、足、成、问”等字。
活动准备1 、古诗《古朗月行》的音乐曲。
2 、小月亮、云朵、星星的贴纸和带有字宝宝的小花贴纸。
活动过程一、谜语导入1 、师:“小朋友们好,今天老师带了许多小礼物送给大家。
小朋友想要吗?那老师可要考考大家了,请小朋友猜一则谜语,看谁最先猜出来。
‘有时圆圆挂天空,有时弯弯挂枝头。
白天看不见,晚上才出来。
’”生:“月亮”2 、当小朋友猜出月亮时,教师及时表扬小朋友的聪明并且出示月亮贴纸,请小朋友吹一阵风把月亮公公送回天空。
利用月亮公公的话引出今天的学习内容《古朗月行》。
二、讲授新课1、揭题,教师出示预先准备好的古诗《古朗月行》。
2、教师首先范读古诗《古朗月行》。
师:“小朋友们竖起你们的小耳朵,看谁的小耳朵听得最认真最仔细”。
3、读完之后小朋友有了疑问,老师读的是什么意思呢?教师以讲故事的形式让幼儿了解诗词的大意。
师:“小朋友们知道这首诗的意思吗?”生:“不知道”。
师:“老师来告诉小朋友,从前有位诗人,名字叫李白,他小时候不认识月亮,就把它比作白色的盘子,他又觉得月亮像挂在天空的镜子,月亮上的仙人垂着两只脚,很高兴很悠闲。
月亮上还长有桂花树,很是茂盛。
旁边有一只小白兔天天在捣药,那李白就想,小白兔把药给谁吃了呢?”4、教师带领幼儿拍手读古诗。
第一遍逐字逐句的读,读的时候要求小朋友读准字音。
第二遍的时候要求小朋友声音洪亮,有朝气。
古朗月行古诗教案小班
古朗月行古诗教案小班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古朗月行这首古诗,使学生了解中国古代文化和诗词鉴赏。
2.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提高其语感和表达能力。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升团队合作能力。
教学准备:1.教材:《古朗月行》课文2. PPT或黑板3.录音机或音频设备4.所需小组活动资料教学过程:Step 1:导入(10分钟)1.引导学生通过问题导入:你们知道什么是古诗吗?你们读过哪些古诗?2.教师简要介绍古诗的定义和特点,以及古诗在中国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Step 2:背景知识介绍(10分钟)1.教师通过PPT或者黑板上的图片和文字,简要介绍《古朗月行》的作者李白,以及这首诗所描绘的背景和意境。
2.给学生播放《古朗月行》的朗读音频,让学生感受诗歌的语感和表现力。
Step 3:课文学习(20分钟)1.教师分段向学生解读《古朗月行》的内容和意义,并让学生跟读整首诗。
2.教师逐句解释并引导学生体会每句诗句的含义和修辞手法。
Step 4:语音练习(15分钟)1.教师指导学生朗读《古朗月行》中的重要句子,注意语调和停顿的处理。
2.教师进行示范朗读,并要求学生模仿。
Step 5:合作创作(20分钟)1.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段诗进行创作。
2.学生可以修改或变换选定的诗句,创作出符合自己想法的新译文或新句子。
3.每个小组准备好后,进行小组间分享。
Step 6:诗歌朗诵表演(15分钟)1.将学生分成朗诵组和伴奏组,朗诵组负责朗读诗歌,伴奏组负责配乐或伴奏。
2.学生可以自由选择角色,进行诗歌的朗诵表演。
Step 7:总结(10分钟)1.教师与学生一起总结今天的学习内容和体会。
2.学生可以发表自己的感想和收获。
步骤重点解析:1.第三步中,教师应注重指导学生理解诗意,特别是一些词句的引申意义和抽象的意象。
2.第四步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口语表达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和训练。
3.第五步中,学生在合作创作时应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不拘泥于原诗的形式和结构。
古朗月行小班教案
四、情景导入
1.利用故事、图片等手段,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结合学生实际生活,让情景导入更具贴近性,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教案反思:
一、教学内容方面
1.是否充分讲解生字词,确保学生掌握基本用法?
2.是否深入解析古诗意境,让学生感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到诗人的情感?
(1)课文原文。
(2)例:朗(朗读)、明(明月)、清(清楚)等。
(3)例:皎洁的月光洒在湖面上,如梦如幻。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
1.反思:关注学生对古诗意境的理解,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2.拓展延伸:让学生收集其他关于月亮的诗词,进行欣赏和分享。组织一次“月亮诗词大会”,提高学生对古典诗词的兴趣。
重点和难点解析:
一、语言语调
1.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古诗意境,增强学生的代入感。
2.适当调整语速和语调,突出重点内容,引导学生关注。
二、时间分配
1.合理安排教学环节,确保每个环节都有充足的时间进行。
2.在讲解生字词和诗句解析时,适当延长教学时间,确保学生充分理解。
三、课堂提问
1.设计具有启发性和针对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思考。
2.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体会作者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3.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各自对诗句的理解和感悟。
二、诗词的朗读与背诵
诗词的朗读与背诵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教师应注意以下几点:
1.示范朗读:教师应以标准的普通话进行示范朗读,注意停顿、重音、语调等,让学生在模仿中掌握朗读技巧。
2.逐句指导:针对诗句中的难点,如韵律、平仄等,进行逐句指导,确保学生能够正确朗读。
《古朗月行》教案
《古朗月行》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古朗月行》。
(2)理解诗歌中的意象和意境,体会诗人的情感。
(3)分析诗歌的韵律和节奏,感受古诗词的音乐美。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反复朗读,让学生感受诗歌的韵律和节奏。
(2)引导学生通过联想和想象,进入诗歌的意境。
(3)通过小组讨论和分享,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古典诗词的热爱和兴趣。
(2)引导学生关注自然美,培养审美情趣。
(3)通过学习诗人李白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诗歌的朗读和背诵。
(2)诗歌意象和意境的理解。
(3)诗歌韵律和节奏的把握。
2. 教学难点:(1)诗歌中生僻字词的理解。
(2)诗歌深层含义的解读。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熟读并理解《古朗月行》。
(2)准备相关的历史文化背景资料。
(3)准备教学课件和教学素材。
2. 学生准备:(1)预习《古朗月行》。
(2)收集有关李白的相关资料。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回顾李白的其他诗词,激发学生对李白的了解和兴趣。
(2)简介李白的生平事迹和诗歌风格。
2. 朗读感悟(1)学生自读《古朗月行》。
(2)教师示范朗读,学生跟读。
(3)分组朗读,互相评价。
3. 解析诗意(1)引导学生理解诗歌的基本意思。
(2)分析诗歌的意象和意境。
(3)讨论诗歌的深层含义。
4. 品味诗韵(1)分析诗歌的韵律和节奏。
(2)学生尝试作诗,体会诗歌的音乐美。
五、作业布置1. 熟读并背诵《古朗月行》。
2. 写一篇关于《古朗月行》的鉴赏短文。
3. 收集其他李白的诗词,进行比较学习。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小组讨论等方面的表现,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合作精神。
3. 知识掌握评价:通过课堂提问、小组讨论等方式,检查学生对诗歌内容、意象、意境等方面的理解程度,评价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古朗月行教案》
《古朗月行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古朗月行》。
(2)理解《古朗月行》的诗意,体会诗人对月亮的赞美之情。
(3)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2)通过解析诗句,培养学生的文学分析能力。
(3)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诗人对月亮的热爱和赞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2)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继承,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 正确朗读和背诵《古朗月行》。
2. 理解《古朗月行》的诗意,体会诗人对月亮的赞美之情。
难点:1. 诗句的深入解析,理解诗人的写作意图。
2. 生字词的学习和运用。
三、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古朗月行》的全文及注释。
2. 生字词卡片。
3. 朗读录音。
四、教学过程:1. 导入:(1)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过的古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提问:你们对月亮有什么印象?月亮在古诗中通常象征着什么?2. 新课内容展示:(1)出示《古朗月行》全文,让学生自由朗读。
(2)讲解生字词,让学生跟读。
(3)解析诗句,引导学生理解诗意,体会诗人对月亮的赞美之情。
3. 课堂练习:(1)让学生朗读并背诵《古朗月行》。
(2)进行生字词测验,巩固所学知识。
五、课后作业:1. 抄写《古朗月行》全文,加强记忆。
2. 运用所学生字词,写一篇关于月亮的小作文。
3. 预习下节课的内容,准备进行课堂讨论。
六、教学评价:1. 学生能够流利地朗读和背诵《古朗月行》。
2. 学生能够理解《古朗月行》的诗意,并能够解释诗句中的比喻和象征。
3. 学生能够正确运用所学生字词,并在作文中运用描写月亮的技巧。
七、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观察学生的反应,了解他们在学习中的困难和不理解的地方。
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确保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古诗。
在课后,反思教学效果,根据学生的表现和反馈,调整教学计划和方法。
《古朗月行》小班教案
《古朗月行》小班教案活动目标:1.运用丰富优美的词句表述四季特征及自己的感受。
2.体会诗歌的意境,学习诗人借物抒怀的写作方法。
3.了解我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激发幼儿热爱祖国的情感。
4.学会有感情地朗诵诗歌,大胆参与讨论。
5.引导幼儿在故事和游戏中学习,感悟生活。
活动准备:1.与诗歌内容匹配的课件。
2.搜集有关四季景物的图片、照片,或利用假日郊游时拍摄的照片。
3.水彩笔、画纸。
活动过程:一、导入新课,点明主题1.教师引导幼儿用完整的语句描述四季的景象,如:春天,小草绿了,花儿红了;夏天,蝉儿在树上鸣叫;秋天,枫叶变成了红色;冬天,雪花飘飘。
2.提问:小朋友们,你们喜欢四季中的哪一个季节?为什么?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古代诗歌《古朗月行》,它是唐代诗人李白所作,其中一句诗为:“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这首诗用美妙的诗句来描绘了四季的景色。
二、欣赏诗歌,感受意境1.教师播放课件,展示与诗歌内容匹配的四季景色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描述各个季节的美丽景象。
2.教师朗诵诗歌《古朗月行》,让幼儿初步了解诗歌的内容和情感。
3.分段讲解诗歌,引导幼儿理解每段诗句所表达的意思。
同时,借助图片或实物展示,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诗歌中的意象和意境。
4.欣赏配乐诗朗诵《古朗月行》,感受诗歌的韵律和美感。
三、拓展延伸,自由创作1.教师引导幼儿用绘画的方式表现自己对四季景色的感受和印象。
可以画出各个季节的代表性景物,如春天的花朵、夏天的太阳、秋天的枫叶、冬天的雪花等。
2.鼓励幼儿在画纸上自由发挥,用色彩和线条来表现自己对四季的感受。
同时,提醒幼儿注意画面的布局和比例。
3.展示幼儿的绘画作品,并邀请个别幼儿分享自己的创作思路和心得。
2024年古朗月行小班教案
2024年古朗月行小班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古朗月行教材第三单元《月亮的变化》第57节。
详细内容包括:月亮的形状变化、月亮与地球的关系、月相的形成原理。
二、教学目标1. 了解月亮的形状变化及其规律,掌握月相的基本概念。
2. 理解月亮与地球之间的相互关系,认识到天体运动的奇妙。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激发他们对宇宙探索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月相的形成原理。
教学重点:月亮形状变化规律及与地球的关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月亮形状变化模型、地球仪、月相演示仪。
学具:观察记录表、画笔、彩纸。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月亮形状变化模型,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大家知道月亮的形状为什么会发生变化吗?”2. 例题讲解(15分钟)教师结合地球仪和月相演示仪,讲解月亮形状变化规律及月相形成原理。
学生跟随教师演示,观察月相变化,加深理解。
3. 随堂练习(10分钟)教师发放观察记录表,学生分组观察月亮形状变化模型,记录月相变化。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4. 小组讨论与分享(10分钟)5. 创作环节(10分钟)教师指导学生用彩纸制作月亮形状变化图,加深对月亮变化规律的理解。
学生展示作品,教师点评。
六、板书设计1. 月亮的形状变化2. 月相的形成原理3. 月亮与地球的关系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月亮并记录月相变化。
答案:根据观察到的月亮形状变化,绘制月相变化图。
2. 作业题目:简述月亮形状变化的原因。
答案:月亮形状变化是由于月球绕地球公转,地球、月球、太阳三者相对位置不断变化所致。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掌握了月亮的形状变化、月相形成原理以及与地球的关系,教学目标基本达成。
但在讲解月相形成原理时,部分学生理解不够深入,需要在下节课加强巩固。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关注天文新闻,了解我国探月工程最新进展,激发他们对宇宙探索的兴趣。
组织学生参加天文知识竞赛,提高他们的天文素养。
古朗月行小班教案
古朗月行小班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古朗月行》一文。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诗词的朗读、生字词的学习、对诗句的理解以及诗词背后的文化内涵。
具体章节内容为:《古朗月行》全诗,包括对“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等句子的详细解读。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朗读《古朗月行》,理解诗句的含义,掌握生字词。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比、联想等方法,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他们对古诗词的欣赏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古诗词的热爱,培养他们的文化自信。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诗句的意境理解,如“疑是地上霜”的寓意。
教学重点:诗词的正确朗读,生字词的学习,诗句的理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PPT课件,包含《古朗月行》的全文、生字词、图片等。
学生准备:课本、笔、练习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月亮的图片,引导学生谈论月亮,引入课题。
2. 朗读:教师示范朗读《古朗月行》,学生跟读,注意停顿、重音等。
3. 学习生字词:讲解生字词,让学生在课本上标注,并口头组词。
4. 理解诗句:引导学生逐句解读诗句,如“床前明月光”,通过对比、联想等方法,帮助学生理解诗句的意境。
5. 背景介绍:讲解《古朗月行》的作者李白以及诗词背后的文化内涵。
6. 随堂练习: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诗句的意境,并进行小组交流。
六、板书设计1. 《古朗月行》2. 内容:a. 生字词b. 诗句解读c. 作者及背景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用生动的语言描绘《古朗月行》中的画面,不少于100字。
2. 答案示例:床前明月光,犹如白玉盘。
疑是地上霜,抬头望月明。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以及他们对诗句意境的理解程度,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课后收集李白的其他诗作,进行欣赏和解读,提高学生对古诗词的兴趣。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诗句的意境理解2. 教学重点:诗词的正确朗读、生字词的学习、诗句的理解4. 作业设计:作业题目的答案示例一、诗句的意境理解1. 图片展示:展示月光照射在地面的图片,让学生直观地感受诗句所描绘的景象。
【收藏】幼儿园趣玩古诗《古朗月行》教学活动方案
幼儿园古诗启蒙课程
趣玩古诗-《古朗月行》
- 教学活动方案–
【古诗原文】:
《古朗月行》
唐·李白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古诗注释】:
呼作:称为。
白玉盘:指晶莹剔透的白盘子。
疑:怀疑。
瑶台:传说中神仙居住的地方。
小时候不认识月亮,把它称为白玉盘。
又怀疑是瑶台仙镜,飞在夜空青云之上。
一、活动目标
1.通过古诗游戏,加深对古诗《古朗月行》的理解和记忆。
2.通过古诗美育活动,提升幼儿想象力及绘画表达能力。
3.通过对月亮的观察活动,引发幼儿对大自然的探索兴趣。
二、活动内容
(一)内容一:古诗游戏卡(古诗连线、找一找)
1.教师可在过渡环节组织微型课程中,和幼儿一起进行古诗
游戏卡的游戏。
2.可将古诗游戏卡投放到班级语言区,引导幼儿在区域游戏
时进行合作游戏、小组游戏、师幼互动。
(二)内容二:画月亮
1.和幼儿一起讨论月亮的样子,说一说:你觉得月亮像什
么?
2.请幼儿用画笔画出自己心目中的月亮创意画。
(三)内容三:月亮观测记录
1.引导幼儿每日观测月亮,并记录下月亮的形状和变化。
2.组织幼儿一起分享讨论,自己观测到的月亮的变化。
(四)内容四:古诗表演
1.教师带领幼儿学习或者创编《古朗月行》古诗诵读的肢体
动作,幼儿进行古诗创意表演。
2.按住ctrl键,点击链接,观看参考视频:。
古朗月行幼儿园教案
古朗月行幼儿园教案教案标题:《古朗月行》幼儿园教案教案目标:1. 帮助幼儿了解并感受古朗月行这首古诗的美丽与韵律。
2. 培养幼儿对自然景物的观察和表达能力。
3. 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1. 理解古朗月行的基本意境和情感表达。
2. 掌握古朗月行的基本内容和韵律。
教学准备:1. 《古朗月行》的诗歌文本。
2. 幼儿园音响设备。
3. 月亮、星星等相关视觉教具。
教学过程:引入活动:1. 利用音响播放《古朗月行》的音乐,让幼儿感受音乐的美妙和节奏。
2. 展示月亮、星星等视觉教具,引导幼儿观察,激发他们对夜晚自然景物的兴趣。
主体活动:1. 朗诵古朗月行:教师朗读古朗月行,引导幼儿一起跟读,并注意把握句子的停顿和节奏感。
2. 想象绘画:教师引导幼儿想象古朗月行中的景物,例如“疑是地上霜”的画面,然后让幼儿用彩色纸、彩笔等绘画工具表达出自己的想象。
3. 诗歌填空:教师将古朗月行的部分诗句留空,让幼儿根据诗句的意境和韵律填写合适的词语,培养他们对韵律和词汇的感知能力。
4. 合作表演:将幼儿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段古朗月行进行表演,可以配合简单的动作或舞蹈,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表演能力。
结束活动:1. 教师与幼儿一起回顾整个教学过程,让幼儿分享自己的收获和感受。
2. 播放《古朗月行》的音乐,让幼儿跟着音乐舞动,欢快地结束本节课。
教学延伸:1. 鼓励幼儿在家里或户外观察夜晚的自然景物,并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和表达。
2. 给幼儿提供更多的古诗韵文资源,让他们进一步感受和欣赏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教学评估:1. 观察幼儿在课堂活动中的参与度和表现。
2. 收集幼儿绘画作品和填空练习,评估他们对古朗月行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3. 观察幼儿在合作表演中的配合和表演能力。
教学反思:1. 教师应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和表现,适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确保教学效果的达成。
2. 教师应及时给予幼儿肯定和鼓励,激发他们对古诗文化的兴趣和学习动力。
幼儿园古朗月行教案
幼儿园古朗月行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古朗月行的内容和故事背景•能够正确地发音和朗读古朗月行•理解并表达古朗月行中的情感表达能力目标•培养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提高幼儿的朗读水平和自信心•培养幼儿的情感表达能力,增强幼儿的情感体验和情感认知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对祖国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的热爱和认同感•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增强幼儿爱国主义情感二、教学内容1.学习古朗月行的内容和故事背景•通过教师的讲解、图片展示等方式,向幼儿传授有关古朗月行的文化知识和历史背景,让幼儿理解和认识古朗月行的重要性和意义。
2.学习古朗月行的节奏和韵律•教师通过反复朗诵和示范,让幼儿熟悉古朗月行的节奏和韵律,培养幼儿正确的语音和语调习惯。
3.加深情感体验,感悟文化内涵•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幼儿感受古朗月行的情感表达,理解其中的意蕴和文化内涵。
并引导幼儿自主表达、发挥想象力,感悟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感受。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学习古朗月行的内容和韵律,掌握正确的朗读方式。
•加深幼儿的情感体验和情感认知。
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和认识古朗月行的文化内涵和情感表达。
•培养幼儿自主表达和想象能力,让幼儿能够自由地表达情感和感受。
四、教学方法1. 图片讲解法通过图片展示的方式,让幼儿观察、感受和理解古朗月行的文化知识和历史背景,引发幼儿的兴趣和好奇心。
2. 情感体验法让幼儿通过自由画画、表演、游戏等方式,自由表达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情感认知,增强幼儿的情感教育和认知能力。
3. 朗诵演练法通过教师的引导和示范,让幼儿认真朗诵和演练古朗月行的节奏和韵律,为幼儿提供良好的语言环境,提高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五、教学过程第一步:激发兴趣,导入学习通过教师的讲解、图片展示,引导幼儿了解古朗月行的背景,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
第二步:学习古朗月行的基本知识和韵律教师要求幼儿认真听讲,记住古朗月行的基本知识和韵律,并反复练习古朗月行的节奏和韵律,让幼儿熟练掌握古朗月行的发音和念诵方式。
幼儿园教案古朗月行
幼儿园教案 - 古朗月行教学目标1.学习古朗月行这首儿歌的歌词,培养幼儿的语感和语言表达能力。
2.能够唱出整首古朗月行,提高幼儿的音乐素养。
3.通过欣赏和探究月亮与星星的关系,激发幼儿对自然界的兴趣,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好奇心。
教学内容知识点1.歌曲:古朗月行2.指法:手指轻轻弹动,手掌向上翻动。
教学步骤第一步:引入歌曲1.播放古朗月行的音乐,安静地聆听,感受音乐的节奏和情感。
2.轻轻拍打节奏,引导幼儿一起跟随节奏拍打。
第二步:学习歌词1.白天鹅飞过山 / 幼儿模仿鹅飞的动作,表现白天鹅的优雅。
2.红太阳走远方 / 观察窗外的天空,描述太阳逐渐落下的过程。
3.藏起它的光芒 / 手掌捂住眼睛,模仿太阳隐藏的样子。
4.黑夜便来到 / 用手比划明暗变化,感受黑夜的到来。
5.可爱的小星星 / 模仿星星眨眼的样子,表现小星星的可爱。
6.闪呀闪的眼睛 / 模仿小星星在夜空中闪烁的样子。
第三步:唱歌练习1.向幼儿展示歌曲的歌词和指法。
2.分段教唱,逐句教唱,再整体回顾,加深记忆。
第四步:游戏互动1.观察窗外月亮的变化,描绘月亮、星星等自然景象。
2.游戏:幼儿围成一个圈,一人被选为“月亮”,其他幼儿被选为“星星”,围绕“月亮”唱《古朗月行》,“月亮”招呼“星星”唱歌,唱到“闪呀闪的眼睛”时“星星”们就要比划闪烁的动作。
教学反思古朗月行这首儿歌,描绘了自然界的景象,含有雅致的情感和音乐美感。
在教学中,通过声乐课和美育课的有机结合,使幼儿在欣赏歌曲的同时,培养了听力、语言表达和想象力等多方面的能力。
此外,在游戏中,幼儿通过互动和角色扮演等方式,深化了对歌曲和自然景象的认识,增强了合作意识和情感沟通的能力。
通过本次教学,幼儿对月亮、星星等自然景象有了更多的了解和认识,也提高了幼儿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
小班古朗月行教案
小班古朗月行教案教案标题:小班古朗月行教案教案目标:1. 通过古朗月行教学活动,培养幼儿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了解。
2. 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3. 促进幼儿的团队合作和社交技能。
教学内容:1. 古朗月行的背景知识介绍。
2. 古朗月行的相关传统文化元素。
3. 古朗月行的歌曲和舞蹈。
教学准备:1. 古朗月行的相关图片、视频或实物。
2. 古朗月行的歌曲和舞蹈音乐。
3. 手工制作的月亮、兔子等道具。
4. 绘本或图片书籍,介绍古朗月行的故事。
教学活动:1. 导入活动:播放古朗月行的视频或展示相关图片,引发幼儿对古朗月行的兴趣。
2. 背景知识介绍:通过绘本或图片书籍,向幼儿介绍古朗月行的故事背景和相关传统文化元素,如中秋节、月亮、兔子等。
3. 歌曲和舞蹈学习:播放古朗月行的歌曲,教导幼儿歌曲的歌词和动作。
引导幼儿跟随音乐节奏,一起唱歌和跳舞。
4. 制作道具:引导幼儿使用纸板、颜料等材料制作月亮、兔子等道具,以增加他们的参与感和创造力。
5. 分组表演:将幼儿分成小组,让每个小组准备一段古朗月行的表演。
鼓励幼儿在表演中展示他们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6. 表演展示:每个小组轮流进行表演,其他小组观看并给予鼓励和赞扬。
教学评估:1. 观察幼儿在学习过程中的参与程度和表现。
2. 评估幼儿对古朗月行背景知识的理解程度。
3. 评估幼儿在歌曲和舞蹈学习中的准确性和表现力。
教学延伸:1. 组织家长参与古朗月行的庆祝活动,加深幼儿对传统文化的认识。
2. 继续探索其他传统节日和文化活动,拓宽幼儿的文化视野。
3. 制作古朗月行的手工作品,如月饼模型、中秋灯笼等。
希望以上教案建议和指导能对您有所帮助,祝您教学顺利!。
古朗月行幼儿园教案
古朗月行幼儿园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并掌握古朗月行的歌曲内容;
2.能够跟随节奏唱出古朗月行;
3.通过活动,加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
教学重点
1.歌曲内容的学习;
2.节奏感的培养;
3.通过活动,加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
教学内容与时间分配
教学内容时间分配
歌曲学习20分钟
音乐活动25分钟
手工制作20分钟
教学过程
歌曲学习 (20分钟)
1.教师向孩子们介绍古朗月行这首经典的民歌;
2.教师边唱边教孩子们跟唱,要求孩子们注意语调和节奏;
3.导师根据孩子们的表现,进行适当调整,并加强孩子们的发音。
音乐活动 (25分钟)
1.教师播放《古朗月行》的音乐,组织孩子们围成一圈随着音乐旋转跳
舞;
2.在音乐结束后,教师带领孩子们模仿着音乐中的节奏进行击掌和手拍;
3.接着教师带领孩子们模仿着音乐的走路节奏,在大厅或教室进行走路
活动。
手工制作 (20分钟)
1.教师引导孩子们制作各自的传统灯笼或剪纸;
2.孩子们制作完成后,教师鼓励他们在灯笼上或剪纸上画上自己喜欢的
图案;
3.最后,教师巡视各个小组,帮助他们完成剩余的细节。
材料准备
1.古朗月行的音频文件;
2.适合幼儿园的传统灯笼或剪纸制作材料。
教学反思
1.古朗月行这首民歌是一首非常优秀的传统民歌,它既流传了几百年,又深受人们的喜爱,是非常好的传统文化素材;
2.适当的音乐活动和手工制作能够让孩子们在更多的角度理解古朗月行这首歌曲的内涵,加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朗月行小班教案【篇一:《古朗月行》典型课教案】《古朗月行》典型课教案实验小学西校区马淑兰教学目标:1、认识“朗”、“识”“玉”三个字,会写“识”、“玉”两个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读出诗的韵味和情感。
3、在理解古诗的基础上,感受月亮的美妙和神奇。
重点难点:如何读出古诗的韵味和情感,如何在理解古诗的基础上,感受月亮的美妙和神奇。
资源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贴出图片(一个宁静、美丽的夜晚,众星下一轮玉盘似的月亮高悬夜空)你看到了什么?看到这个月亮,你想到了什么?激发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
唐朝的大诗人李白像你们这么大的时候,也喜欢抬头望着天上圆圆的月亮,在他眼里,圆圆的月亮像什么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李白写的《古朗月行》这首古诗。
二、初读诗文,找出生字宝宝1.大家自己先来读读古诗吧,有信心读好吗?如果遇到困难,我们应该怎么办?2.学生在古诗中找到生字宝宝,读读它们,并想办法记住它们的样子。
三、检查学生自学情况,并适时指导朗读,相机理解诗意(一)指名学生读诗,读后及时评价指正。
(二)检查生字的学习,并指导朗读,理解诗意。
认识“朗”,并理解题目:古朗月行1.你怎么记住这个字的?你能给“朗”字组词吗?2.引导理解“朗月”。
什么样的夜晚才会有明月?(晴朗)古时候有个叫鲍照的人在一个晴朗的夜晚看见了月亮,于是写下了“朗月行”这首古诗。
几百年以后,李白也看见了这样的朗月,他也特别想为月亮写首诗,所以他就借用古人鲍照写过的《朗月行》的题目,并在前面加上一个“古”字,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古朗月行。
学生接读题目。
认识和书写“识”这个字,并理解“小时不识月”。
1.这个字你是怎么记住的?在田字格里怎么写这个字呢?2.学生观察田字格里的“识”字,(什么结构?每个笔画在田字格里的位置?)然后告诉老师该怎么在田字格里写这个字。
学生再书空,然后在书上写这个字。
3.给“识”字组词。
4.李白小时候不认识什么呢?齐读第一行诗:小时不识月。
认识和书写“玉”,并且朗读和理解“呼作白玉盘”。
1.出示“玉”,这个字和哪个字很相像?(区分:玉王)怎样在田字格里写好这个字呢?学生自己观察,自己书写。
2.给“玉”字组词。
3.李白小时候不认识月亮,他把月亮称呼为什么?齐读第二句诗:呼作白玉盘。
想象白玉盘是一只什么样的?如果你见到了这样的月亮你会怎么样?李白小时候和你们一样,见到如此美丽神奇的月亮,可是却不知道是什么,他忍不住大声呼唤:呀!天上有个白玉做成的盘子!4.那这句诗该怎么读呢?指名学生读,在不断评价中引导学生读出惊讶赞叹的语气,然后再齐读。
学习剩下的两行诗1.天上的圆月还让李白想到了什么呢?学生自己读读剩下的两行诗。
再指名回答。
2.这面镜子是从哪里来的?瑶台是个什么样地方?镜子本来应该放在什么地方?可是现在它飞到哪里了?想象一下从这面镜子里,我们能看到什么?如果你见到这样的月亮你会怎么样?3.我们该怎样读这两行诗才能读出月亮的神奇与美丽呢?在指名读后的评价上引导学生读出惊叹的语气。
在必要的时候,老师也可示范读。
四、整体感悟,指导背诵。
1.学生闭上眼睛,随着老师的描述展开想象的翅膀:一个晴朗的夜晚,圆圆的月亮挂在天空,一个小孩子抬头望着它,他不知道那是什么。
啊,它那样洁白,美丽,一定是最好的白玉做成的盘子吧?不对!不对!它那样明亮,那样神奇,一定是王母娘娘的镜子飞到了云朵之上。
2.你喜欢这样的月亮吗?喜欢它的什么?那让我们边读诗,边展开想象吧!配乐齐读古诗。
3.想不想把这么美的诗背下来呢?指导背诵。
五、拓展延伸1.在这首里,李白给我们展现了一个美丽神奇的月亮,我们还学过他的一首关于月亮的诗,它是?指名人背诵《静夜思》。
在这首古诗里,看到天上的月亮,李白想到了什么?2.我们还学到了一首关于月亮的儿歌,指名人背诵《小小的船》,在儿歌里,弯弯的月亮像什么?3.你还知道哪些关于月亮的诗或者是儿歌?六、课堂小结:从古至今,许许多多的人都喜欢月亮,也喜欢月亮不同的样子,他们描写和赞美它,还把它当成懂得感情的好朋友,把快乐的事告诉它,也把烦恼的事向它诉说,同学们,一个晴朗的夜晚,我们也抬头静静地望着天上的月亮吧,那个时候你会对它说些什么呢?【篇二:古朗月行教案】《古朗月行》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认识“朗”、“识”“玉”三个字,会写“识”、“玉”两个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读出诗的韵味和情感。
3、在理解古诗的基础上,感受月亮的美妙和神奇。
教学重难点:如何读出古诗的韵味和情感,如何在理解古诗的基础上,感受月亮的美妙和神奇。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贴出图片(一个宁静、美丽的夜晚,众星下一轮玉盘似的月亮高悬夜空)你看到了什么?看到这个月亮,你想到了什么?激发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
唐朝的大诗人李白像你们这么大的时候,也喜欢抬头望着天上圆圆的月亮,在他眼里,圆圆的月亮像什么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李白写的《古朗月行》这首古诗。
二、初读诗文,找出生字宝宝。
1、大家自己先来读读古诗吧,有信心读好吗?如果遇到困难,我们应该怎么办?2、学生在古诗中找到生字宝宝,读读它们,并想办法记住它们的样子。
三、检查学生自学情况,并适时指导朗读,相机理解诗意。
(一)指名学生读诗,读后及时评价指正。
(二)检查生字的学习,并指导朗读,理解诗意。
认识“朗”,并理解题目:古朗月行1、你怎么记住这个字的?你能给“朗”字组词吗?2、引导理解“朗月”。
什么样的夜晚才会有明月?(晴朗)古时候有个叫鲍照的人在一个晴朗的夜晚看见了月亮,于是写下了“朗月行”这首古诗。
几百年以后,李白也看见了这样的朗月,他也特别想为月亮写首诗,所以他就借用古人鲍照写过的《朗月行》的题目,并在前面加上一个“古”字,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古朗月行。
学生接读题目。
认识和书写“识”这个字,并理解“小时不识月”。
1、这个字你是怎么记住的?在田字格里怎么写这个字呢?2、学生观察田字格里的“识”字,(什么结构?每个笔画在田字格里的位置?)然后告诉老师该怎么在田字格里写这个字。
学生再书空,然后在书上写这个字。
3、给“识”字组词。
4、李白小时候不认识什么呢?齐读第一行诗:小时不识月。
认识和书写“玉”,并且朗读和理解1、出示“玉”,这个字和哪个字很相像?(区分:玉王)怎样在田字格里写好这个字呢?学生自己观察,自己书写。
2、给“玉”字组词。
3、李白小时候不认识月亮,他把月亮称呼为什么?齐读第二句诗:呼作白玉盘。
想象白玉盘是一只什么样的?如果你见到了这样的月亮你会怎么样?李白小时候和你们一样,见到如此美丽神奇的月亮,可是却不知道是什么,他忍不住大声呼唤:呀!天上有个白玉做成的盘子!4、那这句诗该怎么读呢?指名学生读,在不断评价中引导学生读出惊讶赞叹的语气,然后再齐读。
学习剩下的两行诗1、天上的圆月还让李白想到了什么呢?学生自己读读剩下的两行诗。
再指名回答。
2、这面镜子是从哪里来的?瑶台是个什么样地方?镜子本来应该放在什么地方?可是现在它飞到哪里了?想象一下从这面镜子里,我们能看到什么?如果你见到这样的月亮你会怎么样?3、我们该怎样读这两行诗才能读出月亮的神奇与美丽呢?在指名读后的评价上引导学生读出惊叹的语气。
在必要的时候,老师也可示范读。
四、整体感悟,指导背诵。
1、学生闭上眼睛,随着老师的描述展开想象的翅膀:一个晴朗的夜晚,圆圆的月亮挂在天空,一个小孩子抬头望着它,他不知道那是什么。
啊,它那样洁白,美丽,一定是最好的白玉做成的盘子吧?不对!不对!它那样明亮,那样神奇,一定是王母娘娘的镜子飞到了云朵之上。
2、你喜欢这样的月亮吗?喜欢它的什么?那让我们边读诗,边展开想象吧!配乐齐读古诗。
3、想不想把这么美的诗背下来呢?指导背诵。
五、拓展延伸2、我们还学到了一首关于月亮的儿歌,指名人背诵《小小的船》,在儿歌里,弯弯的月亮像什么?3、你还知道哪些关于月亮的诗或者是儿歌?六、课堂小结:从古至今,许许多多的人都喜欢月亮,也喜欢月亮不同的样子,他们描写和赞美它,还把它当成懂得感情的好朋友,把快乐的事告诉它,也把烦恼的事向它诉说,同学们,一个晴朗的夜晚,我们也抬头静静地望着天上的月亮吧,那个时候你会对它说些什么呢?【篇三:《古朗月行》教案设计】古朗月行》教案设计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6个生字。
认识“朗、呼、疑、镜、碧”5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掌握本课生字的音、形、义,背诵古诗。
教学过程:一、谜语导入1.同学们,今天这节课老师先请大家猜一则谜语,看谁能最先猜出来。
“有时圆圆挂天空,有时弯弯挂树头。
白天见不着,晚上才出来。
”(月亮)2.出示朗月的画面。
我们知道,弯弯的月亮我们可以把它想象成小船,圆圆的月亮像什么呢?启发想象。
同学们说得很好,那么唐代大诗人李白把它想象成什么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下。
(板:古朗月行)二、揭题,范读课文。
1.学生自读课文,初步读通课文。
2.范读古诗,注意读准字音。
3.指名读,教师随机指导生字读音。
4.相机出示生字:古、行、时、识、作、台、朗、呼、疑、镜。
三、理解诗句,熟读成诵。
1.读古诗,谈认识。
读了这首诗,你知道了什么(1)古时候的小朋友把月亮当成“白玉盘”。
又当作“瑶台镜”。
(2)“呼”的意思是叫。
(3)“识”的意思是认识。
(4)“端”的意思是云彩的上面。
(5)这首诗的意思是什么呢?(小时候不认识月亮,把明月叫做白玉盘。
又怀疑是瑶台仙镜,飞在夜空云彩中间。
)2.借图想象,感情朗读。
(1)出示幻灯片:图上画的都有什么?谁能把图意说一说?(2)听描述,想象诗的意境。
晴朗的夜空,一片碧蓝,一轮圆圆的明月高高地悬挂在上面。
月光如银,洒落在房前屋后,多么宁静、美好的景象啊!(3)边想象边诵读诗句。
(4)指名读诗文,大家评议。
3.背诵古诗。
先同桌互背,再指名背诵,齐背。
四、识记生字字形。
1.自学生字。
2.小组内交流。
3.班内交流,指导“作、台”。
五、指导书写生字。
六、扩展:画一幅有关月亮的图画。
板书设计知道了什么?从哪句诗句知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