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数学课程纲要
数学选修课课程纲要
![数学选修课课程纲要](https://img.taocdn.com/s3/m/606d9509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11cf4c9.png)
《趣味数学》多样化课程纲要一.基本项目课程名称:《趣味数学》授课教师:xx授课对象:高一年级学生授课材料:自己组织二.课程目标1、课程开发目标:激发和培养学生新的兴趣和爱好,要求和鼓励学生投入生活,亲身实践体验2、学生素养目标:提高学生主动探究意识和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和科学方法分析和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三.课程内容和课时安排.第一讲:让数学帮你理财1课时第二讲:导航的双曲线1课时第三讲:对称——自然美的基础1课时第四讲:斐波那契数列1课时第五讲:集合与生活1课时第六课:把握或然,你会更聪明1课时第七课:顺水推舟,克“敌”致胜——例谈反证法的应用1课时第八讲:几何就在你的身边1课时第九课:生活中的立体几何1课时第十课:排列组合处理问题1课时第十一课:算法妙用1课时第十二课:世界数学难题欣赏1课时四.课程实施数学是打开知识大门的钥匙,是整个科学的基础知识。
学生学习数学就是要解决生活问题,只有极少数人才能攻关艰深的高级数学问题,我们不能只为了培养尖端人才而忽略或者牺牲大多数学生的利益,所以数学首先应该是生活概念。
在生活中学数学,以学生生活中实实在在的鲜活材料来吸引学生对科学的兴趣。
我们选取的都是从学生生活实践中取材,将数学知识巧妙地运用于生活之中,增加了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实现新课改所倡导的情感体验,培养良好的科学态度和正确价值观的目标。
五.课程评价出勤10%,(考勤)课堂表现40%(学生互评20%,教师评价20%)课后作业30%(教师评价)活动参与20%(教师评价)评定等第: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六.开设条件需要多媒体支持,活动需要学管处年级部支持,以及购置需要的用品。
二年级上册趣味数学课程纲要
![二年级上册趣味数学课程纲要](https://img.taocdn.com/s3/m/588cac85763231126edb11ca.png)
课
程
内
容
及
课
时
安
排
第一周
数学广角 2课时
第二周
火眼金睛-------观察家 2课时
第三周
变形金刚 2课时
第四周
数 螃 蟹 2课时
第五周
我长高了 2课时
第六周
小小故事会 2课时
第七周
除 法 应 用 2课时
第八周
剪 一 剪 2课时
课程
实施
1、以新课程的理念和新课程纲要为指导思想,以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现有知识水平为依据,采用丰富多彩的形式,让学生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愿意主动去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现象,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敢于质疑,乐于讨论、探究各种现象,喜欢和他人合作解决问题。
评价的方法很多,内容也很广。也可以由学生自我评价,觉得自己对这种学习是否有兴趣,有没有一种成就感;可以学生互评,特别是实践操作方面,学生互评,其实也就是一个学生合作学习的过程;还可以由家长来评价,评价自己的子女、评价训练的方式,方法和取得的成绩;当然辅导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是至关重要的,辅导教师可以通过考勤、考核、课内外的表现,学习的兴趣,多层次多方位地给予评价。
课程
目标
(4—6条)
1、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爱好,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建立自信心。
2、使学生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学习技能。
3、使学生获得一些初步的数学实践活动经验,能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问题,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
4、培养学生与人合作、与人交流的意识和能力。
5、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敢于质疑、独立思考、不怕困难等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通过解答例题引导学生的思维方向,让学生学会善于思考。
《趣味数学社团》课程纲要
![《趣味数学社团》课程纲要](https://img.taocdn.com/s3/m/bea3b797e2bd960591c6770f.png)
根据本课程上课周期长,容易遗忘等特点,特制定以下学习方法:
做笔记、合作学习、实践活动、社会调查
㈢实施对策
1、将数学知识寓于游戏中,联系生活实际,使学生积极参与。
2、组织数学竞赛。
3、汇报交流。让学生将自己的所学所悟在班里与其他同学做一汇报。
有
效
性
评
价
(一)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
首先学生参与课堂的程度,所谓积极参与是指心理上、情感上对参与的体验,学生的参与应是积极活跃的、主动的和自觉自愿的,而不是消极和应付地参加。其次思维度,课堂上有没有缜密的思维并且反馈,往长远看,是否对数学成绩有效的刺激提高。愉悦度,对课堂有兴趣,或者跟平时的上课纪律相比较,有没有更加的热情。
在教学中我们根据学生特点和来源差异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案尽力挖掘学生对学习数学的兴趣爱好根据家庭教育和学生实际情况以生活化的方式呈现数学使学生知道数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生活离不开数学从而激发出学习数学的兴趣
五年级数学学科2017-2018第一学期《课程纲要》
学校名称
课程类型
选修课程
设计教师
适用年级
进度安排表
周次
时间
内容
课时
备注
1
9.8
用假设法解题
1
2
9.15
猜、凑问题
1
3
9.22
解决问题
1
4
9.29
数列问题
1
5
10.13
倒推转化巧拿硬币
1
6
10.20
倍数关系问题
1
7
10.27
行程问题
1
8
11.3
用多种方法解题
1
9
(完整word版)《趣味数学》校本课程纲要.docx
![(完整word版)《趣味数学》校本课程纲要.docx](https://img.taocdn.com/s3/m/4c2062b0cc17552706220891.png)
《数学小故事》校本课程纲要一、课程开发原则与开发背景1、开发原则:《数学小故事》课程就是要通过讲故事的方式让学生轻松学到数学知识,本课程让孩子在趣味化、生活化的数学教学活动中,自主地建构数学知识,创设轻松、活泼的教学氛围,使教学活动源于孩子生活,源于孩子好奇之事,引导孩子积极运用自己有的生活经验去探索、去发现、去体验,让他们亲身感悟数学知识。
根据自己对小学数学节本的了解,设计出有趣的数学课程,对学生进行无痕的引导,降低学生接受的难度。
通过学生的探究和发现感受到有趣有用的数学。
同时体会我们中国古代光辉的数学成就,有信心学好数学。
游戏是儿童最好的学习方式和途径,而数学语言却以简练和逻辑为特点。
为了把抽象的数学符号变为生动活泼的形象符号,让儿童更乐于接受,更容易掌握,《数学小故事》将寓教于乐的传统教学理念移植到单调枯燥的数学教学中,让孩子在看图朗诵、动手动脑中潜移默化地掌握操作学习法、阅读学习法、迁移类推学习法、发现学习法、尝试学习法等众多学习方法,让孩子通过饶有兴趣的认知方式轻松掌握所学的知识。
2、开发背景:“数学是思维的体操”。
作为一门研究数量关系与空间形式的科学,数学不仅具有高度的抽象性、严密的逻辑性,而且具有广泛的应用性。
数学以高度智力训练价值以及学科本身所具有的特点,为培养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品质提供了极大的空间。
数学是学习现代科学技术必不可少的基础和工具,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数学思维训练,不仅使学生能够掌握渊博的数学知识,也使那些数学尖子有发挥自己特长的用武之地,更重要的是可以训练他们的思维,增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促使学生发展,形式健全人格,具有终身持续发展能力的力量源泉。
开展教学思维训练活动,对于扩大学生的视野,拓宽知识,培养兴趣爱好,发展教学才能,提供了最佳的舞台,未来的数学家、科学家、诺贝尔奖金的获得者就在他们当中诞生。
二、课程主题与内容课程主题:数学思维训练课程内容:1、通过趣味数学故事了解数学历史知识;2、通过学习掌握数学速算技巧;3、通过学习掌握时间的一些知识;4、掌握生活中的等量代换趣味问题;5、通过学习了解转化的相关知识;6、通过学习了解逻辑推理的知识,提高推理能力;7、通过学习了解数学中一些有趣的规律;三、课程目标1、数学思能使学生接触各种型的数学,使学到的知融会通,灵活运用。
趣味数学课程纲要
![趣味数学课程纲要](https://img.taocdn.com/s3/m/70287daeba0d4a7303763a25.png)
课程
目标
1、数学思维训练能使学生接触各种类型的数学题,使学到的知识融会贯通,灵活运用。
2、学生通过解答比平时学习难得多的数学题,培养学生克服困难,解决困难的精神和能力。体会攻克难题后的喜悦和成就感,从而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爱好。
3、通过数学思维训练,发挥学生的特长,培养具有一技之长的学生。
《趣味奥数》课程纲要
课程名称
趣味奥数
适用年级
五、六年级
总课时
16课时
课程简介(200字内)
数学是一个色彩缤纷的万花筒,美丽而奇妙。数学是神奇的世界,肯定有不少学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为此,训练学生的思维活动是重中之重。在数学教学中探求问题的思考、推理、论证的过程等一系列数学活动都是数学教学中实施思维训练的理论依据之一。因此,趣味奥数能更好的促进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发展。这学期通过趣味奥数校本课程的学习,提高同学们的学习兴趣,训练学生的数学思维、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学生通过学习深入地理解数学知识,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分析能力。
4、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更要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方法和创造性思维品质。
学习主题/活动安排(请列出教学进度,包括日期、周次、内容、实施要求)
教学进度:
第一周(—) 课程纲要分享课 1课时
第二周(—) 巧用数学 1课时
第三周(—) 购物中的数学 1课时
第四周(—) 神奇的扑克 1课时
第五周(—) 估算黄豆粒数 1课时
共分为四个等级:优(≥95分)、良(85-94分)、合格(60-84分)、不合格(<60分)
主要参考文献
[1][中]:《“趣味数学”对创新意识的培养》李秀玲,[J],内蒙古出版社,2003年03期
《趣味数学》课程提纲精选全文完整版
![《趣味数学》课程提纲精选全文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cf3bd7a3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ef7133d.png)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趣味数学》课程提纲课程名称:趣味数学开设专业:幼儿师范任课教师:一、课程目标这门课程的目的不是给同学们提供做好算术题的锦囊妙计,而是拉近同学们与数学的距离,使同学们喜欢数学。
.为什么世界各国都使用阿拉伯数字呢?在遥远的古代,也有数学书籍和数学家吗?圆周率是什么意思?在同学们思考这些问题的时候,就会不知不觉地沉醉在数学王国里了。
数学是培养正确思维方式的学科,因此,他具有特殊意义,是所有学科的基础。
.趣味数学这门课的主要任务就是把平时比较理论和枯燥的数学知识用比较有意思的形式重新表达,比如以生活中的场景抽象出来的一些数学原理等。
数学教学不仅仅是让学生去熟记一些公式、概念、性质、法则,去应付考试,他应该有更广阔的内涵。
数学是科学,是艺术,是语言,数学蕴涵着人类文化的美。
我们给孩子的数学应该是那些孩子利用自己的个体经验能够学习的数学。
只有链接生活,把教科书上的知识激活,把无声的“数学文本”演绎成鲜活的“生活文本”,才能为学生打造一把开启魅力数学的“金钥匙”,让同学们在充盈生命活力、呈现灵动色彩的课堂上,生成智慧,促进发展,提升数学的价值。
二、课程内容要使学生学数学、爱数学,一定要使学生对数学感兴趣。
趣味数学课的内容要安排很多趣味性强的活动,在动手操作或创设情境中自主探索,使学生在多种感官、多种媒体的作用下学中用、用中学,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趣味数学课的内容应以数学学科的知识体系为依托,充实、吸纳一些新的数学信息。
内容的选取强调广泛性、多样性和综合性,体现出源于教材而优于教材,有以下几类:1、益智趣味园地。
设计些数学幽默趣题、图形或与数学有关的、相近的“自由问题”。
例如玩火柴棒、诡辩题等,这些内容有思考性,突出活动性,有利于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
2、数学艺术。
数学里有很多文学、艺术的成分,在趣味数学中可设计数学墙报、数学手抄报、数学相声、数学饶口令、数学对联、数学谜语、几何艺术造型、家居装潢等内容,使学生深化对数学的认识,灵活应用数学知识,丰富美学教育,使数学与文学艺术有机地结合起来。
趣味数学课程纲要
![趣味数学课程纲要](https://img.taocdn.com/s3/m/1a353b63b90d6c85ec3ac672.png)
趣味数学课程纲要一、开发原则与开发背景1、开发原则:《趣味数学》课程就是要把“数学有趣,数学不难”的理念放在第一位,故名“趣味数学”。
本课程让学生在趣味化、生活化的数学教学活动中,自主地建构数学知识,创设轻松、活泼的教学氛围,使教学活动源于学生的生活,源于学生好奇之事,引导学生积极运用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去探索、去发现、去体验,让他们亲身感悟数学知识。
根据自己对高中数学基本的了解,设计出有趣的数学课程,对学生进行无痕的引导,降低学生接受的难度。
通过学生的探究和发现感受到有趣有用的数学。
同时体会我们中国古代光辉的数学成就,有信心学好数学。
游戏是最好的学习方式和途径,而数学语言却以简练和逻辑为特点。
为了把抽象的数学符号变为生动活泼的形象符号,让学生更乐于接受,更容易掌握,《趣味数学》将寓教于乐的传统教学理念移植到单调枯燥的数学教学中,让学生在看图朗诵、动手动脑中潜移默化地掌握操作学习法、阅读学习法、迁移学习法、发现学习法、尝试学习法等众多学习方法,让孩子通过饶有兴趣的认知方式轻松掌握知识。
2、开发背景:“数学是思维的体操”。
作为一门研究数量关系与空间形式的科学,数学不仅具有高度的抽象性、严密的逻辑性,而且具有广泛的应用性。
数学以高度智力训练价值以及学科本身所具有的特点,为培养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品质提供了极大的空间。
数学是学习现代科学技术必不可少的基础和工具,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数学思维训练,不仅使学生能够掌握渊博的数学知识,也使那些数学尖子有发挥自己特长的用武之地,更重要的是可以训练他们的思维,增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促使学生发展,形式健全人格,具有终身持续发展能力的力量源泉。
开展教学思维训练活动,对于扩大学生的视野,拓宽知识,培养兴趣爱好,发展教学才能,提供了最佳的舞台,未来的数学家、科学家、诺贝尔奖金的获得者就在他们当中诞生。
三、课程目标1、通过学习趣味数学题目,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2.开拓学生的知识面,开阔学生的数学视野3.通过利用数学知识进行数学社会实践活动,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
兴趣数学校本课程纲要(推荐五篇)
![兴趣数学校本课程纲要(推荐五篇)](https://img.taocdn.com/s3/m/1d850ecc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5275f9c.png)
兴趣数学校本课程纲要(推荐五篇)第一篇:兴趣数学校本课程纲要《兴趣数学》校本课程纲要课程名称:兴趣数学课程类型:数学思维拓展授课教师:李雅梅授课对象:我校各年级段学生开设办法:选修课,低、中、高四个年级集中教学一、课程开发原则与开发背景1、开发原则:《趣味数学》课程就是要把“数学有趣,数学有用,数学不难”的理念放在第一位,故名“趣味数学”。
本课程让孩子在趣味化、生活化的数学教学活动中,自主地建构数学知识,创设轻松、活泼的教学氛围,使教学活动源于孩子生活,源于孩子好奇之事,引导孩子积极运用自己有的生活经验去探索、去发现、去体验,让他们亲身感悟数学知识。
根据自己对小学数学节本的了解,设计出有趣的数学课程,对学生进行无痕的引导,降低学生接受的难度。
通过学生的探究和发现感受到有趣有用的数学。
同时体会我们中国古代光辉的数学成就,有信心学好数学。
游戏是儿童最好的学习方式和途径,而数学语言却以简练和逻辑为特点。
为了把抽象的数学符号变为生动活泼的形象符号,让儿童更乐于接受,更容易掌握,《趣味数学》将寓教于乐的传统教学理念移植到单调枯燥的数学教学中,让孩子在看图朗诵、动手动脑中潜移默化地掌握操作学习法、阅读学习法、迁移类推学习法、发现学习法、尝试学习法等众多学习方法,让孩子通过饶有兴趣的认知方式轻松掌握所学的知识。
2、开发背景:“数学是思维的体操”。
作为一门研究数量关系与空间形式的科学,数学不仅具有高度的抽象性、严密的逻辑性,而且具有广泛的应用性。
数学以高度智力训练价值以及学科本身所具有的特点,为培养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品质提供了极大的空间。
数学是学习现代科学技术必不可少的基础和工具,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数学思维训练,不仅使学生能够掌握渊博的数学知识,也使那些数学尖子有发挥自己特长的用武之地,更重要的是可以训练他们的思维,增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促使学生发展,形式健全人格,具有终身持续发展能力的力量源泉。
《趣味数学》课程介绍
![《趣味数学》课程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9b7cffb3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4318f8f.png)
一、课程理念数学是抽象性、思维性很强的一门学科,而小学阶段正是学生形成抽象、逻辑思维的关键时期。
但是抽象的数学思维会显得苍白,而趣味数学社团课旨在用有趣的形式、创新的角度切入教学,让学生在趣味活动中收获数学知识。
小学阶段的学生,数学文化、发散数学知识掌握得较少。
因为在教材学习数学的基础上,有必要增加课外数学知识的摄入,因此用数学社团课的形式呈现拓展性的数学知识,是非常合适也非常独特的。
二、课程目标1.在探究活动中训练学生的数学思维,提高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发展学生的数学视野。
2.在操作活动中训练学生的表达能力、动手能力以及组织能力,让学生学会用标准的数学语言表达数学概念和数学问题。
3.发展学生的数学文化、课外数学知识储备,增加学生视野,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热情。
三、课程内容本课程涵盖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以及统计与概率三个模块。
在学生学习课堂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延伸拓展,以趣味、丰富的小组活动为依托,开展热身游戏、头脑风暴、知识竞答、动手操作、创作比拼等等活动,全面带动学生学习热情,巩固学习成果。
本课程目前有21个课时,1-6年级均可选择对应年级使用,联结数学课堂与课外,遵循学生思维发展规律,能有效拓展学生的数学眼界。
四、课程评价(如需要可自己制定具体评分体系)1.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有明显提升,能用简洁、精炼、准确的数学语言提出问题、分析过程、解决问题、总结提升以及学习反思。
2.学生学会熟练使用每节课相应的学具,并知道并说出学具的使用场景、使用方法。
完成每节课课堂练习的要求,并维持好的纪律,在课后教师的提问中准确解答。
能够把所学知识传授或者转达给同学。
3.学习社团课后数学课堂上,专注力和倾听力明显提升,具体表现为纪律进步、回答问题人数增加。
学习数学的热情大大提升,表现为平时数学课、数学作业也更加认真、仔细,课后和教师的交流增加。
对下一次的课充满期待,希望老师布置相关社团课练习作业。
五、学情分析小学生活泼好动,喜欢直观、具体的事物。
趣味数学课程标准
![趣味数学课程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e34b4a08c281e53a5802ff35.png)
趣味数学课程标准一、课程名称:趣味数学二、建议课时:30三、课程定位数学是一门很难学习却又很重要的科目。
不掌握数学的思想方法,不了解数学与生活是紧密联系,就不能找出生活中数学的成分,趣味数学这门课的目的就在于:充分挖掘源于孩子生活、源于孩子好奇心得数学资源,创设轻松、活泼的教学氛围,引导孩子积极运用自己有的生活经验去探索、去发现、去体验,让孩子在趣味化、生活化的数学教学活动中,自主地建构数学知识,亲身感悟数学知识。
用有完成数学学习,感受数学的乐趣与数学的美;四、设计思路趣味数学以谜题、游戏、趣味题、小课题等形式引出各类数学问题,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巧妙的解答,深入浅出的分析和引人入胜的讨论,引导学生探索奇妙的数学世界,避开烦琐的数学计算与冗长的形式化推导,注重问题的分析,数学本质的解释,数学方法的运用,数学想象力与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从学生的兴趣和生活经验出发,研究各种实际问题,鼓励学生运用数学工具更加深入的了解显示世界。
五、课程目标1、数学思维训练能使学生接触各种类型的数学题,使学到的知识融会贯通,灵活运用。
2、学生通过解答比平时学习难得多的数学题,培养学生克服困难,解决困难的精神和能力。
体会攻克难题后的喜悦和成就感,从而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爱好。
3、通过数学思维训练,发挥学生的特长,培养具有一技之长的学生。
4、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更要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方法和创造性思维品质。
7.课程内容1、通过趣味数学故事了解数学历史知识;2、通过学习掌握数学速算技巧;3、通过学习掌握时间的一些知识;4、掌握生活中的等量代换趣味问题;5、通过学习了解转化的相关知识;6、通过学习了解逻辑推理的知识,提高推理能力;7、通过学习了解数学中一些有趣的规律;六、课程框架第1讲倒过来推算第2讲反过来想问题第3讲找出无形的砝码第4讲画图分析找重叠第5讲镜子里的时间第6讲计算经过时间第7讲合理安排时间第8讲找准“一周”是关键第9讲巧转化求周长第10讲找规律数图形第11讲分清类型解植树问题第12讲抓住题眼一点突破第13 讲骰子中的数学第14讲逻辑推理第15讲游戏中的取胜策略五、课程实施过程本课程建议教师讲授和学生自学想结合来实施教学活动。
【免费下载】趣味数学校本课程纲要
![【免费下载】趣味数学校本课程纲要](https://img.taocdn.com/s3/m/33dde278ff00bed5b9f31d6d.png)
《数学小故事》校本课程纲要一、课程开发原则与开发背景1、开发原则:《数学小故事》课程就是要通过讲故事的方式让学生轻松学到数学知识,本课程让孩子在趣味化、生活化的数学教学活动中,自主地建构数学知识,创设轻松、活泼的教学氛围,使教学活动源于孩子生活,源于孩子好奇之事,引导孩子积极运用自己有的生活经验去探索、去发现、去体验,让他们亲身感悟数学知识。
根据自己对小学数学节本的了解,设计出有趣的数学课程,对学生进行无痕的引导,降低学生接受的难度。
通过学生的探究和发现感受到有趣有用的数学。
同时体会我们中国古代光辉的数学成就,有信心学好数学。
游戏是儿童最好的学习方式和途径,而数学语言却以简练和逻辑为特点。
为了把抽象的数学符号变为生动活泼的形象符号,让儿童更乐于接受,更容易掌握,《数学小故事》将寓教于乐的传统教学理念移植到单调枯燥的数学教学中,让孩子在看图朗诵、动手动脑中潜移默化地掌握操作学习法、阅读学习法、迁移类推学习法、发现学习法、尝试学习法等众多学习方法,让孩子通过饶有兴趣的认知方式轻松掌握所学的知识。
2、开发背景:“数学是思维的体操”。
作为一门研究数量关系与空间形式的科学,数学不仅具有高度的抽象性、严密的逻辑性,而且具有广泛的应用性。
数学以高度智力训练价值以及学科本身所具有的特点,为培养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品质提供了极大的空间。
数学是学习现代科学技术必不可少的基础和工具,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数学思维训练,不仅使学生能够掌握渊博的数学知识,也使那些数学尖子有发挥自己特长的用武之地,更重要的是可以训练他们的思维,增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促使学生发展,形式健全人格,具有终身持续发展能力的力量源泉。
开展教学思维训练活动,对于扩大学生的视野,拓宽知识,培养兴趣爱好,发展教学才能,提供了最佳的舞台,未来的数学家、科学家、诺贝尔奖金的获得者就在他们当中诞生。
二、课程主题与内容课程主题:数学思维训练课程内容:1、通过趣味数学故事了解数学历史知识;2、通过学习掌握数学速算技巧;3、通过学习掌握时间的一些知识;4、掌握生活中的等量代换趣味问题;5、通过学习了解转化的相关知识;6、通过学习了解逻辑推理的知识,提高推理能力;7、通过学习了解数学中一些有趣的规律;三、课程目标1、数学思维训练能使学生接触各种类型的数学题,使学到的知识融会贯通,灵活运用。
二年级上册趣味数学课程纲要
![二年级上册趣味数学课程纲要](https://img.taocdn.com/s3/m/ff58c61f6c175f0e7cd137e6.png)
教学难点: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思考和回答问题的积极性。
学情
分析
(包括学生已有知识基础、学习方式、学习习惯和学习态度)
这学期担任二年级趣味数学的教学,大多数学生在学习方面能够做到上课专心听讲,积极思考、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能基本掌握老师所讲的基础知识;课下,能够按时、独立、认真地完成作业。趣味数学的开设,为了使学生更好的学习好数学,更好的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开阔学生思路和视野。在本学期活动课的教学中,应特别注重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经过本学期的努力,学生的各方面的能力都应有所提高。
评价的方法很多,内容也很广。也可以由学生自我评价,觉得自己对这种学习是否有兴趣,有没有一种成就感;可以学生互评,特别是实践操作方面,学生互评,其实也就是一个学生合作学习的过程;还可以由家长来评价,评价自己的子女、评价训练的方式,方法和取得的成绩;当然辅导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是至关重要的,辅导教师可以通过考勤、考核、课内外的表现,学习的兴趣,多层次多方位地给予评价。
南池小学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学科课程纲要
科目名称
小学趣味数学
课程类型
校本课程
适用年级
二年级上册
设计教师
邵长娥杜成成
需要课时
18课时
编制时间
2014年9月
教材
分析
(包括本册教材在本门课程和年级段的地位与作用,及教学重点和学习难点)
《趣味数学》课程就是要把“数学有趣,数学有用,数学不难”的理念放在第一位,故名“趣味数学”。本课程让孩子在趣味化、生活化的数学教学活动中,自主地建构数学知识,创设轻松、活泼的教学氛围,使教学活动源于孩子生活,源于孩子好奇之事,引导孩子积极运用自己有的生活经验去探索、去发现、去体验,让他们亲身感悟数学知识。通过一系列数学活动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把数学与儿童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让学生看到生活中处处充满数学,学生学起来也亲切、自然,可以通过自己的认知活动,实现数学观念的构建,促进知识结构的优化。学习内容以数学游戏、数学故事、数学实践活动为主。
一年级趣味数学的教学大纲及教案
![一年级趣味数学的教学大纲及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c2394ac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46a276f.png)
一年级趣味数学的教学大纲及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在现实生活中感受数的有趣,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数感,为以后学习数学打下基础。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勇气。
二、教学内容1. 第一课时:认识数字0-10教学重点: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认识数字0-10,理解它们的顺序和大小。
2. 第二课时:认识数字11-20教学重点: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认识数字11-20,理解它们的顺序和大小。
3. 第三课时:比较大小教学重点: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学会比较数字的大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4. 第四课时:认识货币教学重点: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认识各种货币,学会简单的计算。
5. 第五课时:有趣的图形教学重点: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认识各种简单的图形,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三、教学方法1. 采用情境教学法,以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采用游戏教学法,通过趣味游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3. 采用分组合作教学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
4. 采用问答法,教师提问,学生回答,引导学生主动思考。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情况等,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作业评价: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情况,了解学生对知识掌握的程度。
3. 单元测试评价:通过单元测试,了解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
五、教学资源1. 教材:一年级趣味数学教材。
2. 教具:数字卡片、货币模型、图形模型等。
3. 教学课件:根据教学内容,制作相应的课件,辅助教学。
4. 教学游戏:设计一些趣味数学游戏,增强课堂的趣味性。
六、教学安排1. 第一课时:认识数字0-10(第1-3页)2. 第二课时:认识数字11-20(第4-6页)3. 第三课时:比较大小(第7-9页)4. 第四课时:认识货币(第10-12页)5. 第五课时:有趣的图形(第13-15页)6. 第六课时:20以内的加减法(第16-18页)7. 第七课时:认识时间(第19-21页)8. 第八课时:简单的几何图形(第22-24页)9. 第九课时:有趣的概率(第25-27页)10. 第十课时:总结与复习(第28-30页)七、教学建议1. 针对一年级学生的特点,教师应采用生动形象的语言,简明扼要地讲解。
趣味数学课程纲要》资料
![趣味数学课程纲要》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02904497aa00b52acfc7cab5.png)
五、六年级学生已具备良好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趣味奥数》为孩子们提供了一系列数学故事、益智问题和数学游戏。这些问题和活动为学生提供探索数学奥秘的机会,学生在参与这些数学游戏和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价值,锻炼数学智慧,运用所学的知识与技能,学习解决问题的方法。
资源分析:
1.教师编写的教材,互联网上的课程资源。
趣味数学课程纲要》
《趣味奥数》课程纲要
课程名称
趣味奥数
适用年级
五、六年级
总课时
16课时
课程简介(200字内)
数学是一个色彩缤纷的万花筒,美丽而奇妙。数学是神奇的世界,肯定有不少学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为此,训练学生的思维活动是重中之重。在数学教学中探求问题的思考、推理、论证的过程等一系列数学活动都是数学教学中实施思维训练的理论依据之一。因此,趣味奥数能更好的促进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发展。这学期通过趣味奥数校本课程的学习,提高同学们的学习兴趣,训练学生的数学思维、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学生通过学习深入地理解数学知识,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分析能力。
第十一周(4.28—5.2) 神奇的莫比丝乌带 1课时
第十二周(5.5—5.9) 数学与生活 1课时
第十三周(5.12—5.16) 数学与生活 1课时
第十四周(5.19—5.23) 身上的计算器 1课时
第十五周(5.26—5.30) 火车相向的问题 1课时
第十六周(6.2—6.6) 抛硬币公平吗 1课时
背景分析
(500字内)
目的和意义:
1、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爱好,让学生在探索解法的过程中亲身体验到了数学思想的博大精深和数学方法的创造力,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产生了进一步学习数学的向往感。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建立自信心。
趣味数学(一下)课程纲要
![趣味数学(一下)课程纲要](https://img.taocdn.com/s3/m/79767b58fe4733687e21aa84.png)
课程名称
趣味数学
单位
特钢中学
设计人
杨永胜
课程简介
本套趣味数学教程,充分展示数学的神奇智慧和艺术般的魅力,激发学生的数学兴趣和探索求知的欲望,在不知不觉中将学生引入奇妙的数学世界之中,使学生能够在玩中学,在学中玩,在学与玩中开发学生的思维。
背景分析
背景分析:
一年级新生入学,没有系统的学习过数学知识,为了体现“启智”的教学理念和实现“个个成材,成材个个”的育人目标,我校开展了该校本课程。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与空间形式的科学,数学不仅具有高度的抽象性、严密的逻辑性,而且具有广泛的应用性。数学以高度智力训练价值以及学科本身所具有的特点,为培养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品质提供了极大的空间而开展趣味数学教学,对于扩大学生的视野,拓宽知识范围,培养爱好方面,提供了发挥的舞台。
5.30-6.3第十五周
口算竞赛
6.6-6.10第十六周
火柴棒游戏
6.13-6.17第十七周
趣味应用题(2)
6.20-6.24第十八周
口算竞赛
课程评价
评价时间:第十七周评价方式:试卷测试
测试后,针对测试结果做出分析,并对课程做适当调整。
备注
注:标题:宋体小二号内容:宋体小四号,每一项内容都首行缩进个字符,每两行之间为1.5倍行间距。
课程内容
本趣味数学课程在周密的计划下,以新课标为依据,围绕对应的数学教材而编写的,以学生为本,难易结合,以启智为教学理念,体现“个个成材,成材个个”的育人目标。
课程实施(课时安排、上课教师、教材、教案)
日期周次
教学内容
3.14-3.18第四周
移多补少
3.21-3.25第五周
几与第几
幼儿园趣味数学教学大纲
![幼儿园趣味数学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b01bcfc8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1665b50.png)
幼儿园趣味数学教学大纲幼儿园趣味数学教学大纲引言:幼儿园阶段是儿童学习的关键时期之一,为了培养幼儿对数学的兴趣和初步的数学概念,我们需要设计一套趣味数学教学大纲。
该大纲不仅要满足教学目标,还要注重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下面是一份全面的、详细的幼儿园趣味数学教学大纲,旨在为幼儿提供有趣且充实的数学学习体验。
一、教学目标:1. 培养幼儿对数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2. 培养幼儿基本的数学概念和技能,如数字、形状、大小、位置等。
3. 培养幼儿的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培养幼儿的逻辑思维和推理能力。
5. 培养幼儿的合作与沟通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数字认知:- 教授数字的基本概念:从1到10,每个数字的读音和书写形式。
- 让幼儿通过游戏和实践活动,加深对数字的理解,如数数小球、贴数字等。
- 教授数字的顺序和大小关系,帮助幼儿建立基本的数值概念。
2. 形状与空间:- 教授基本的平面图形,如圆、三角形、正方形等,并让幼儿进行观察和认知。
- 引导幼儿观察周围的物体,分辨它们的形状,并进行分类比较。
- 进行简单的几何拼图活动,让幼儿锻炼空间想象与手眼协调能力。
3. 大小和比较:- 帮助幼儿学习比较大小,如通过比较不同长度的木棒、不同大小的水果等。
- 运用有趣的游戏和实践活动,让幼儿掌握比较大小的基本概念,并进行简单的排序和分类。
4. 计数与运算:- 通过数物品、数人、数声音等活动,让幼儿进一步熟悉计数操作。
- 引导幼儿进行简单的加减运算,如通过游戏和实践活动,让幼儿理解加法和减法的基本概念。
5. 时间与顺序:- 教授幼儿基本的时间概念,如早上、中午、下午、晚上等,并让幼儿进行日常时间的观察和认知。
- 进行有关时间和顺序的活动,如按照时间顺序排列图片、安排每天的活动等,培养幼儿的时间管理能力。
6. 数据与图表:- 进行数据收集和统计活动,如通过观察统计每天天气、统计幼儿拥有的不同颜色的玩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