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社会功能

合集下载

第六讲班级社会体系

第六讲班级社会体系

(三)艾习黎等人的班级教学理论模式
以教师为中心,基本通过社会化过程灌输给社 会的所有成员。
以教材为中心,强调学生系统学习知识的重要 性。
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的学习过程,教学过 程完全是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教师只站在 辅导地位,启发诱导。
第二节 班级社会体系的功能
一、社会化功能
班级履行社会化职能,就是教育者按照 一定的社会要求,在班级教育、教学过程 和交往、人际关系中,以班级的组织目标 为导向,借助课程、集体规范、班级文化 等载体,让儿童从一个自然有机体转化为 社会成员。
三、班级社会气氛的测量与改善
不同的班级气氛有不同的特征表现,是 可以测量的,分为两种:
1、通过班级人际关系的测量,间接反映班级社会气 氛的状态。
2、通过确定一些反映班级社会气氛的指标,对班级 气氛进行直接的测量。
改善班级气氛,以提高班级活动的 效率,可从下列几方面着手:
1、提高教师威信,扩大其自然影响力 2、强化民主意识,协调师生之间的关系 3、采取多种措施,处理好学生之间的矛盾
初三*班学生物理期中考试分层成绩
分层情况 优 良 中

学生数 16 23 7
2
%33.3 48 14.6 4.2
N:56 分层手段:全面客观评价
“班级社会——成绩名次地位”
“社会——经济地位”
班级选择功能实现的途径是各种各样的, 它可以是公开的,也可以是隐蔽的。
公开的选择表显示通过各种考试、考查与 考核,做出分班、分组、分专业、分科与 升留级的决定。
(一)利皮特和怀特分类:
专制型气氛、放任型气氛 、民主型气氛
(二)日本学者片冈德雄根据吉布的分 类:
支持型气氛:其特征是“自信与信赖”、 “宽容与互动”、“自发性与多样性”。

班级管理的社会功能

班级管理的社会功能

班级管理的社会功能一、引言班级管理是指学校对班级进行组织、管理和指导的过程,其目的是为了保证班级的正常运转和学生的全面发展。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班级管理不仅仅是一种教育行为,更成为了一种社会功能。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探讨班级管理的社会功能。

二、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1. 建立良好的班级氛围班级作为学生在校园中最基本的组织形式,其氛围对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至关重要。

通过加强班主任工作、开展各类活动等方式,建立和谐、积极向上的班级氛围,有利于提高学生自信心、减轻压力,从而促进身心健康发展。

2. 提供全面素质教育以德育为核心的素质教育已经成为当前教育改革的重点。

通过加强班主任工作、开设各类课外活动等方式,提供全面素质教育,有利于培养具有人文精神和创新意识的人才,为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三、促进班级和谐稳定1. 建立班级规范制度班级规范制度是班级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建立规范的班级制度,明确学生的权利和义务,维护班级秩序和稳定,有利于促进班级和谐发展。

2. 加强家校沟通家长是学生在家庭中的第一任教师,与学校之间的沟通联系对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至关重要。

通过加强家校沟通、建立互信互助的关系,有利于促进班级和谐稳定。

四、提高社会责任感1. 加强志愿服务教育志愿服务教育是一种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奉献精神和团队合作精神的有效途径。

通过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活动,如义务劳动、环保宣传等方式,有利于提高学生社会责任感。

2. 培养公民意识公民意识是现代社会中一个人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之一。

通过开设公民教育课程、加强班主任工作等方式,培养学生公民意识,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五、促进班级之间交流合作1. 加强校际交流校际交流是促进学校和班级之间交流合作的重要途径。

通过开展各类文体活动、组织教育考察等方式,加强校际交流,有利于促进班级之间的合作和共同发展。

2. 建立班级联谊制度建立班级联谊制度是促进不同班级之间交流合作的有效途径。

班级社会功能

班级社会功能

第一节班级组织的社会属性班级是什么?从社会学的观点来看,一般有三种理解。

一,班级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群体,主要以沃勒(W.Waller)为代表;二,班级是一种特殊的社会体系,主要以美国教育社会学家帕森斯(T.Parsons)为代表;三,班级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组织,国外学者主要以J·W·盖哲尔(J·W·Getzels)和H·A·谢仑(H·A·Thelen)为代表,国内学者主要以吴康宁为代表。

一、班级作为一个社会群体教育社会学研究表明,班级,首先是一个受班级制度及其宏观社会关系制约的现实的社会群体。

1它是一个以儿童、青少年学生为主体的社会群体,其形成和发展由一定的社会分工和特定的社会职能所决定。

沃勒是这一观点的提出者。

而将这一论点发展、提升的则是苏联教育学家克鲁普斯卡娅和马卡连柯,他们将班级作为一种“儿童集体”来理解。

马卡连柯分析了“儿童集体”的特征:(1)具有社会价值的目标。

“真正的集体,并不是单单聚集起来的一群人”,马卡连柯写道,“而是在自己面前具有一定共同目标的那种集体”。

2(2)为实现目标而组织的共同活动。

“集体只有当它显然是用有益于社会的活动任务来团结人的时候,才可能成为集体”。

3(3)集体成员之间相互负责的关系。

他指出“集体成员之间的关系不是个人对个人的关系,而是同志关系,是集体的一个成员对另一个成员的关系”。

4(4)组织起各种自治机构。

马卡连柯认为,集体的自治机构是“为实现共同目标协作活动的形式”。

(5)纪律、制度、舆论。

马卡连柯指出,纪律是达到集体目的的最好方式,而制度则是组织集体活动和确定集体成员行为标准的形式,“有很高威信和值得敬爱的学生集体的社会舆论的监督,能够锻炼学生的性格,培养学生的意志,能就学生个人的行为培养起有利于整体的习惯”。

5除此之外还有工作作风和传统。

诺维科娃在其主编的《集体教育学》一书中将班级集体的社会本质特征概括为三点。

对班级管理社会化功能的认识

对班级管理社会化功能的认识

对班级管理社会化功能的认识班级,就像一个小小的社会缩影。

在这里,孩子们不仅学习知识,更在不知不觉中体验着社会化的过程。

你看啊,班级里有各种各样的角色。

有成绩好的“学霸”,就像社会中的精英,备受大家羡慕和学习;有调皮捣蛋的“小魔王”,这不就是社会里那些让人又爱又无奈的角色嘛。

大家在相处中学会如何与不同的人打交道,这不就是为进入真正的社会做准备吗?在班级里,有各种规章制度。

上课要认真听讲,不能随便说话,这和社会上要遵守法律法规不是一样的道理吗?通过遵守这些班级规则,孩子们逐渐养成遵守规则的习惯,明白什么是可以做的,什么是不可以做的。

这对于他们以后在社会中立足是多么重要啊!还有啊,班级里经常会有各种活动,比如小组合作完成任务。

这时候,大家要学会分工合作,发挥自己的长处,共同为了一个目标努力。

这不就是社会中团队合作的体现吗?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学会了倾听他人的意见,学会了妥协和包容,这些都是在社会中生存的必备技能呀!而且,班级也是一个培养责任感的地方。

当轮到自己值日时,就得认真打扫卫生,这是对班级环境的责任;当担任班干部时,就要为同学们服务,这是对同学的责任。

这种责任感会伴随他们成长,让他们在社会中也能勇于担当。

再想想,在班级里和同学发生矛盾了怎么办?这就考验孩子们解决问题的能力了。

是争吵不休,还是心平气和地沟通解决?这可关系到他们以后在社会中处理人际关系的方式呢!班级管理的社会化功能真的太重要啦!它就像一个无形的手,推动着孩子们不断成长,让他们逐渐适应社会的规则和要求。

难道不是吗?我们不能小看了班级这个小小的天地,它可是孩子们成长的重要舞台啊!在这里,他们学会了尊重、合作、责任、规则,这些都是他们未来在社会中立足的基石。

所以啊,我们要重视班级管理的社会化功能,让孩子们在这个温暖的大家庭里茁壮成长,为他们走向广阔的社会做好充分的准备。

难道我们不应该这样做吗?。

小学班级管理复习测试有答案

小学班级管理复习测试有答案

小学班级管理复习测试有答案1.班级的社会功能是()A、教育人、培养人B、引导人、塑造人C、教育人、启发人D、控制人、利用人【正确答案】:A2.()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为改进和完善教学而进行的对学生学习过程及结果的评价。

A、形成性评价B、差异性评价C、诊断性评价D、终结性评价【正确答案】:A3.课堂纪律的类型有教师促成的纪律、集体促成的纪律、任务促成的纪律和()。

A、自我促成的纪律B、自我教育C、自我管理D、家长促成的纪律【正确答案】:A4.影响品德发展的因素有家庭、同伴交往、教师态度、()和儿童的自我意识水平。

A、大众传媒B、道德实践C、班级活动D、课外活动【正确答案】:A5.下列不属于班级生活中规范教育的是()A、体罚教育B、课堂教学C、班会教育D、晨会教育【正确答案】:A6.《教育—财富蕴藏其中》现代教育的“四大支柱”错误的是()A、学会包容B、学会求知C、学会理解D、学会共处【正确答案】:A7.以下不属于少先队活动的阵地形式的是。

()A、少先队室B、少先队报C、红领巾广播站D、瞻仰烈士陵园【正确答案】:D8.班级管理中座位编排不合理的原则是()A、学生主体原则B、学生开心原则C、公平公正原则D、集体教育原则【正确答案】:B9.班级成员在服从班集体的正确决定和承担责任的前提下,参与班级管理的方式叫做()。

A、常规管理B、平行管理C、民主管理D、目标管理【正确答案】:C10.活动设计是对主题班会活动进行策划并撰写活动方案,它是开展主题班会的()A、形式B、基础C、内容D、前提【正确答案】:B11.小学班级行为管理的方法中哪种方法本质是观察学习()A、行为观察法B、行为强化法C、榜样示范法D、纪律约束【正确答案】:C12.教师专业发展的核心是()。

A、自我反思B、向优秀教师学习C、读书D、演讲【正确答案】:A13.以下对“班级”一词的理解错误的是()A、班级是现代学校制度的产物B、从学习者的学习活动看,班级是一种学习组织C、从学习者的一种社会生活经验学习看,班级是一种利益关系的存在D、班级是一种正式组织【正确答案】:C14.有利于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启发学生在短期内获得大量的系统的道德知识的途径是()。

幼儿园班级管理功能

幼儿园班级管理功能

3.社会服务功能 (1)解放父母劳动力 (2)宣传科学教育理念
4.归属功能
归属感:个人自觉被别人或被团体认可与接纳时的一种 感受。
马斯洛提出的“需要层次论”
5.个性化功能
个性:一个人的精神风貌。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
幼儿园教育应尊重幼儿的人格和权力,尊重 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以游戏为 基本活动,保教并重,关注个别差异,促进 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
幼儿园班级管理
幼儿园班级管理的功能
1.生活 功能
2.教育 3.社会 4.归属 5.个性 功能 功能 功能 化功能

1.生活功能
(1)具有一日生活引导功能 (2)具有卫生保健实施功能
班级卫 生保健
生理问题保健 心理卫生保健
(1)可以促进幼儿认知发展
2.教育 功能
(2)可以促进幼儿情感和个性化发展 (3)可以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
(1)幼儿认知发展的主要特点: 具体形象性和无意性占主导,抽象逻辑性和有意性初 步发展。
教师要用直观、具体、形象、丰富多彩的教学形式和方法,发展幼儿 智力。
(3)社会性发展
不同班级社会性发展培养重点不同 大班
小班
(2)幼儿情感发展的主要特点: 易冲动性、不稳定性、外露于幼儿生活以及各项活动之中。

中学班级管理第一章

中学班级管理第一章

班级管理第一章班级概述学习目标:1.了解班级的结构与特点。

2.掌握班级的基本属性。

3.理解班级的社会功能。

班级是学校实施教育教学工作的基本单位,也是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重要场所。

作为未来的教育工作者,应该对班级的性质、作用、结构、特点、功能以及其产生与发展的历史沿革进行认真细致地学习探究,为将来做好教育教学和班级管理工作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班级的定义、结构与特点班级是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的产物。

随着近代西方社会经济发展不断加速,教育普及要求越来愈迫切,传统的学校教育形式——个别教学已经无法满足时代要求,班级授课制便应运而生。

班级授课形式使学校的教育功能大为加强。

班级授课标志着学校教育职能向社会的渗透和扩大,同时也意味着教育本质和教育目的在学校教育活动方式和组织形态上向班级的凝聚和强化。

原先学校层面的教育教学活动任务与责任直接下移到了班级。

班级由此成为教育领域中最受关注而又最活跃的教育教学组织。

因此,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班级是缩小的学校,学校是放大了的班级。

一、班级的定义“班级”对于现代社会里的我们而言并不陌生,以至于有人认为不应该把它作为一个问题进行研究。

事实并非如此,班级的产生与发展是有其特殊的历史渊源的。

班级教学最早产生于16世纪的欧洲。

班级最初形态不是现在的状态,最早是按年级进行划分的,粗略地将一个年级作为一个授课单元,这恐怕是班级的萌芽。

1538年,德国斯特拉斯堡市督学J.斯图谟创立了第一所文科中学,主要培养封建君主国的统治人才,是为贵族、律师、牧师和医师等上层社会子弟所建的学府。

起初,学习年限为8年,后增至10年。

课程几乎全是拉丁文和希腊文。

在管理方面分设九个年级,并进行了班级教学与管理的尝试。

耶稣教会办的学校也进行了班级教学改革。

率先使用“班级”一词的是文艺复兴时期的著名教育家埃拉斯马斯。

不过人们较为一致地认为17世纪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是班级的真正提出者。

他在1632年出版的《大教学论》一书中,对班级及其特点、功能等问题,第一次从理论上作了概括性的阐述和论证,从而奠定了班级的理论基础。

班级管理学

班级管理学

填空题1、班级具有以下特点:学习性、不成熟性、教育性、社会性2、班级管理的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社会化功能、选择功能、个性化功能、保护功能、调整功能。

3、班级授课制是社会教育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班级管理随班级授课的产生而产生。

4、夸美纽斯的考试制度认为学校的考试分为六种:学时考查、学习考查、学周考查、学月考查、学季考试、学年考试。

同时,他认为维护纪律的办法有不断地监视、谴责、惩罚。

5、思想教育本身也是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

实习思想管理,须注意:在班级管理中要伴之以必要的思想教育;要了解学生在不同学习阶段中的需要及需要结构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教育工作,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

1、科学的思维方式一般具有较强的独立性、严密的逻辑性、准确的预见性、深刻的批判性、全面的广泛性、机智的灵活性、巧妙的敏捷性。

一个人的思维方式直接决定了他认识问题的方式,也制约着人们解决问题的方式。

因此,科学的思维方式是班主任重要的业务素质之一,主要包括:“求同”与“求异”并存的思维方式、“分析”与“综合”并存的思维方式、“集中”与“发散”并存的思维方式、“慎独”与“开放”并存的思维方式。

2、班主任劳动具有以下几个特点:⑴班主任劳动的积累性⑵班主任劳动的事务性⑶班主任劳动的消耗性⑷班主任劳动的持续性⑸班主任劳动的创造性。

3、班主任选用的原则是:⑴方向性原则;⑵民主性原则;⑶合理性原则;⑷有效性原则;⑸发展性原则。

4、集中思维是根据已有条件,遵循单通道和唯一方向的思维方式,其特点是单向性和集中性。

发散思维则遵循多通道方式,沿着不同的方向选择不同的道路去寻找答案,其特点是思维活动的多样性和变异性。

5、慎独是指在思维活动中有个人的主见,不受外界影响和左右的一种思维方式,其特点是思维活动的内倾性和封闭性。

开放是指在思维活动中与外界频繁交流信息并吸收其中有益成分的一种方式,其特点是思维活动的开放性和外倾性。

6、幽默是一种有价值的思维品质,变现为机智处理复杂问题的应变能力。

第七章 班级组织的社会学分析

第七章 班级组织的社会学分析
(1)班级的奖惩 (2)正式的教诲 (3)模仿 (4)认同作用
个性化功能
• 定义:班级的个体个性化功能是指班级社会组织在帮助学生获得社会 属性,成为合格社会成员的同时,还可以促进个人形成独特的人格价 值、自主的目标追求和特殊的创造才能,成为具有独特性的社会成员 • 个体个性化功能的主要内容: 培养学生的独特性 培养学生的自主性 培养学生的创造性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从教师来看,首先需要具有明确角色定位 从学生来看,要树立正确的教师观 从家庭和社会来看,家庭要教育和引导孩子尊重、信任教师;社会对教 师职业更需要有正确的认识
• 班级生生关系
非正式小群体 以共同的兴趣、爱好、观点和志向为基础,自愿结合 而成的学生群体,其形成是自发的,不可避免的。其特征有:组织无 形性、有密切的情感联系、意识和行为一致性。
小群体类型:
亲集体型 中性型 偏集体型 反集体型
改善学生人际关系工作:
引导学生端正人际交往态度 培养学生善于进行人际交往的能力 因势利导作好非正式小群体的工作
第四节 班级社会组织的社会气氛
• 班级社会组织气氛 涵义:班级社会组织气氛亦称班级精神文化,包括着相
互影响、相互制约的三个层面:即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 精神文化 影响班级社会组织气氛的因素 1、教师的领导方式与权力运用 2、学生“领袖”人物的作用与群体影响 3、班级中的交往模式与人际关系
参照群体论 片岗德雄
• 个体将群体规范作为自己思考与行为的参照准则,并努力将个人融入 其中的群体,目的在于强调参照群体对于课堂教学的重要性
活动共同体论 毛景焕
• 班级文化学的角度,论述了班级的社会属性与功能以及班级内部的精 神、文化和伦理
班级社会属性多元分析的意义

班级组织的社会化功能

班级组织的社会化功能

班级组织的社会化功能班级是学校教学组织的基本单位,其社会化功能可以影响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班级组织的社会化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一,培养成员之间的人际关系班级组织是学生在学校最重要的社会组织之一,是学生在学校生活中最密集的社交场所之一。

班级组织为学生打造了一个共同的学习和生活环境,成员之间经常进行同学关系和情感等方面的交流。

通过班级活动、班委组织的集体活动等活动,学生之间相互了解,建立了良好的人际关系,这对学生日后的人际交往和社会适应具有很大的帮助。

二,维护班级纪律和秩序班级组织是学校管理学生行为的重要渠道之一,班委需要负责协调班级的各项事务,促进班级秩序与纪律的维护。

通过班级规章制度,班委规范班级内部的行为,在保证正常教学秩序基础上,还可以制定一些有利于班级发展的政策措施。

三,组织开展一系列班级活动,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班级组织是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的有效手段,班委需要根据班级特点和需求,组织开展各种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动。

例如:举办文艺汇演、班级联合义卖、品德讲座等等,这些活动可以增强学生的身心健康,也可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通过更广泛、综合的教育内容和方法,班委可以助力于学生全面发展和品德提升。

四,激发班级内部学生教育的潜力班级组织内部拥有班长、团支书等学生骨干,他们可以发挥自身的领袖作用,带领全班同学通力合作,共同努力。

通过宣传班级目标、组织班级活动等方式,班级骨干可以激发学生发挥其所长,厚植学生的领袖意识和素养。

总之,班级组织的社会化功能涵盖了班级内部的许多方面。

班级组织是学生融入学校生活和社会的重要桥梁,班级组织的良好运作,将会对班级的学习、行为、心理和成长等各个方面产生积极的影响。

班级组织的管理者要以学生为本,注重启发学生,激发学生内在潜能,在班级内部帮助他们获得更多的成功体验,为学生获得更多的成果和收获打下坚实的基础。

班级社会化功能的主要内容

班级社会化功能的主要内容

班级社会化功能的主要内容班级的社会化功能,真的是个大话题,听起来高深,其实说白了就是我们在学校里,跟同学们相处、互动、学习的那些事。

想想啊,咱们从小到大都是在这个小小的班级里摸爬滚打的,班级就像个小社会,里面包罗万象。

你看,班级不光是上课的地方,更是我们社交的“温床”。

同学们、老师们,甚至那只爱闯祸的班级吉祥物,都是我们社会化的一部分。

先说说同学之间的关系。

咱们在一起,每天吃喝拉撒都混在一起,这种亲密感可不是随便找的。

就像是隔壁老王家那只摇头摆尾的狗,跟邻居之间的互动就能拉近关系。

班级里,大家一起做作业、一起参加活动,这种共同经历可让人感情倍增。

你是不是发现,班级活动时那种团结合作的气氛,真的是很让人振奋。

仿佛大家都是同一条船上的人,互相帮助、一起拼搏,生活中各种小事的互动,也让我们逐渐学会了沟通和合作。

其实这就像我们吃火锅,大家围着一锅汤,各自夹菜,互相分享,特别温暖。

再来聊聊老师,真心觉得老师们在班级中的作用无可替代。

他们就像是我们这艘小船的船长,指引着我们走向更广阔的海洋。

老师们不仅教知识,更多的是教我们怎么做人。

想想那些课堂上的小故事,老师常常用幽默的方式让我们明白一些深奥的道理。

比如,有次老师说,“做人就像炒菜,火候掌握得当,才能美味。

”这不就是教我们要学会把握机会吗?老师的教导就像是那根看不见的绳子,把我们这一群小伙伴紧紧连在一起。

还有那些班级活动,简直是我们成长的加速器。

运动会、文艺汇演、班级联欢,每一次活动都让我们绽放出不同的光彩。

比赛的时候,大家齐心协力,就算是累得满头大汗,心里也乐开了花。

特别是看到同学们为了一个目标努力拼搏的样子,心里不禁为之感动。

就像一场大型的真人秀,大家都在拼尽全力,期待能在舞台上展现自我。

这个过程,让我们学会了奋斗、拼搏,甚至是失败后的勇气。

没错,班级活动就是让我们学会面对挑战的最佳舞台。

再说说班级的文化氛围。

班级里的各种小传统,真的是让人倍感温馨。

有的班级会在每周五举办小分享会,大家轮流讲述自己的故事。

7班级组织的社会学分析

7班级组织的社会学分析

班干部 小组长 成员
(二)班级非正式结构

三、班级的群体分析 (一)班级集体的形成与类型 熟悉程度 1、班级群体的 形成受制因素
任务
座位

性别
游戏群体 兴趣性群体
2、学生群 体的类型
倾吐性群体 互助性群体 冲突性群体

(二)班级中典型的群体行为: (1)反抗行为
(2)大众行为
(3)时尚趋求行为
(4)嫉妒行为

3、班级组织的功能:
归属功能;
管理功能; 角色社会化功能; 选择功能。
班级的社会化功能的主 要内容: 1、传递社会价值观、指 导生活目标; 2、传授系统的科学文化 知识,使青年一代获得 社会生活的基本技能; 3、教导社会规范、训练 社会行为; 4、培养社会角色。

二、班级的结构分析 (一)班级正式结构
第七章

班级组织的社会学分析


教学要求: 1、掌握班级组织的含义、特点及功能; 2、了解班级的结构分析; 3、掌握班级的群体分析。

一、班级的组织分析
(一)班级组织的含义、特点及功能 1、班级组织的含义: 班级组织是指学生组织,因而它是一 个“准社会性”的社会组织。

2、班级组织的特点: (1)班级是由成年人指导和未成年人的 组织; (2)班级内部存在各种群体; (3)班级的外部表现是“人格化群体”; (4)班级具有发展性和可塑性;
(5)竞争行为
(6)冲突行为

(三)班集体的建设
1、班集体的发展过程
(1)班级诞生期:班主任是社会工作者
(2)班级成长期:班主任是领导者
(3)班级成熟期:班主任是艺术家
(4)班级衰落期:班主任是诊断和治疗者

学校社会工作的功能是什么

学校社会工作的功能是什么

学校社会⼯作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具有三⼤功能:
(1)补救传统班级教学的缺陷,提⾼学⽣的综合⽣存能⼒。

学校社会⼯作是现代学校⼤量班级教学制度的产物。

与私塾、家庭教学等传统教育相⽐,现代学校的班级教学制尽管符合经济性的原则,但却忽视了教育中重要的个别需要与⽣活指导。

忽视个别需要导致了天才贻误和低能等现象的产⽣;忽视⽣活指导则可能导致个别学⽣社会适应不良症。

社会⼯作者在专业服务体系下开展学校社会⼯作,可以完善教育功能,协助学⽣在班级教学制度中得到个别化与⽣活化的教育,使学⽣健康茁壮成长。

(2)增强学校与家庭的沟系,统⼀教育⽅向。

现代教育制度的专业化程度越来越⾼,学校内的教师与⾏政⼈员各司其职,教师单纯在课堂上传授知识,⾏政⼈员负责在校内管理学⽣与教师,导致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严重脱节。

学校社会⼯作有利于增强学校与家庭、社区的沟通联系,确⽴统⼀的教育⽬标。

(3)适应现代社会分⼯合作的需要。

现代社会的职业分⼯越来越细,服务所需的技术也越来越精。

在学校教育⼯作中,教师除传授专业知识外,不可能在⼼理、⽣活和社会关系上给予学⽣更多的专业指导。

因此,完善的现代学校教育不仅需要任课教师与⾏政⼈员,还需要⼼理⼯作者和社会⼯作者的参与与配合,为学⽣成长提供全⾯的服务。

从社会功能角度看大学班级管理

从社会功能角度看大学班级管理
练社会行为 ; 培养社会角色 , 使学生在班级学习和生 活中体验不同的教育情境 , 积累交往经验 、 学会承担 不同角色。总体 而言, 班级 的社会化功能注重培养 学生足够程度 的社会同一性 。
收稿 日期 : 0 8 6 3 2 0 —0 —2
鲁洁和吴康宁教授认为 , 班级不仅仅是完成对 儿童知识技能的训练 , 还应该提供 良好 的班 级学 习 生活环境、 合理 的课业 负担 、 适当的生活指导 , 承担 “ 对儿童身体保健 、 心理保健 和生活服务 的教养任 务” 。
某一学科或专业领域 , 注重对学生职业发展的指导 , 帮助学生形成 比较明确的职业定位 , 为他们提供 了 通 向不 同职业 方 向 和职 业 阶层 的途径 。而 且 , 学 大
的课 程 丰 富 , 同课 程 的教学 目标 灵活 多变 、 不 差异 性
强, 尤其不同类型 的选修课、 社会实践活动等颇多 , 能满足学生不同的兴趣、 爱好和职业倾 向。
2 大学班级社会功能的表现 笔者认为 , 鲁洁和吴康宁教授对于班级社会功
能 的论 述 虽 然 大 多 是 以 “ 础 教 育 ” 前 提 、 “ 基 为 以 儿
作者 简介 : 宝媛 (9 0 , , 李 18 一) 女 助教 , 士, 硕 河北省 廊坊市 人 , 研究方 向为高等教 育管理 、 思想政治 。
2 3 大学班级 的 个性化 功 能 .
同时更强调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养 。作为班级主体 的大学生 , 身心发展更为成熟 , 追求独立、 平等和 自
习活动为基础 , 以师生问、 学生间的交往为纽带建立
起来 的社会组织 , 具有一定 的社会功能。对于班级 社会功能 的研究始于 2 世纪 5 年代 , 国社会学 0 0 美 家帕森斯在《 班级是一种社会系统》 一文 中最先论述 了班级的社会功能 , 之后各 国学 者逐渐开展相关研 究。我国学者鲁洁 和吴康宁两位 教授在其 主编 的 《 教育社会学》 中对班级的社会功能进行 了较为全面

简述幼儿园班级的功能。

简述幼儿园班级的功能。

简述幼儿园班级的功能。

简述幼儿园班级的功能
幼儿园班级是提供孩子们基本知识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的最重要的成长场所,由于幼儿经验和能力表现的差异,班级也分为不同的年龄段,以满足不同年龄段的儿童成长所需。

一般幼儿园班级的功能主要有四个方面,分别是:
1、学习功能。

通过玩耍,教学,讨论等活动,教师全方位的指导,学生掌握基本的学习能力,丰富词汇量,提高阅读,写作,计算,数学等能力,以此推进孩子们在学习中的进步。

2、社会互动功能。

通过社会活动,让孩子们学习社会行为规范,从而培养出孩子们的礼仪、礼节和社会文明意识。

3、体育活动功能。

通过幼儿园的游戏、活动,让孩子们体验健康的出汗乐趣,培养孩子们的运动习惯,从而让孩子们在身体上有健康的成长。

4、艺术涵养功能。

通过丰富多彩的艺术活动,激发孩子们的想象力,培养孩子们的创造力,同时也可以塑造出孩子的审美情趣。

总之,幼儿园班级是提供孩子们基本知识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的最重要的成长场所,负责让孩子们在学习,社会交往,体育活动,艺术涵养方面得到全面的培养,从而让他们健康成长。

幼儿园的班级功能

幼儿园的班级功能

幼⼉园的班级功能2019-08-30⼀、⽣活功能(⼀)⾝体锻炼功能幼⼉进⾏⾝体锻炼应遵循以下⼏⽅⾯要求:1.全⾯性。

在幼⼉⾝体锻炼过程中,安排全⾯多样的活动内容和⽅法,选择有头部、上下肢、腰部、背部等全⾝锻炼的活动内容,⼜要考虑各种活动之间的相互关系,并灵活运⽤多种形式与⽅法,维持幼⼉的兴趣,保证⾝体的全⾯发展。

2.适量性。

幼⼉⾝⼼发展不完善,具有⾻骼软、关节易脱⾅、⼼肺功能弱、神经系统控制能⼒差等特点,在⾝体锻炼中需要承受⼀定的⽣理负荷和⼼理负荷。

所以在锻炼中要遵循幼⼉⾝体机能适应性规律和⽣理机能活动变化规律,保持适量的运动负荷和适量的⼼理负荷。

教师需要合理安排各种锻炼形式,动静交替,缓急结合,并根据季节和场地器械等调节运动量调整组织活动形式。

3.简易性。

幼⼉阶段的⾝体锻炼主要是增强幼⼉对体育活动的兴趣,掌握基本的动作技能,如⾛、跑、跳、投掷、平衡等,以及基本的体操动作。

幼⼉⾝体锻炼的动作要适合幼⼉年龄特点,简单易学。

4.渐进性。

不同年龄段的幼⼉发展⽔平差异较⼤,在组织⾝体锻炼时要符合其年龄特点和⾝体发展顺序,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

教师安排体育活动内容要由易到难,由简到繁,逐渐深化;运动量要根据幼⼉⽣理机能活动变化规律由⼩到⼤,使幼⼉在学习基本动作的同时,不断提⾼⾝体素质。

5.游戏性。

幼⼉⾝体锻炼不同于其他阶段的⾝体锻炼,不搞专业化训练,没有达标测验,主要是将⾝体锻炼的各项活动游戏化,这不仅有助于培养幼⼉的活动兴趣,⽽且能够发挥幼⼉练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有效地锻炼⾝体。

(⼆)习惯养成功能班级是幼⼉就餐、盥洗、睡觉、游戏、学习等活动的重要场所,幼⼉的各项活动需要合理有序安排,使⼀⽇⽣活常规化。

这需要教师在⼯作中对幼⼉耐⼼指导,使其养成良好的⽣活习惯(饮⾷、作息、卫⽣等)、交往习惯、学习习惯、安全习惯等。

幼⼉良好习惯养成需坚持以下⼏点:1.科学安排幼⼉⼀⽇⽣活。

教师根据幼⼉年龄特点,对幼⼉⼀⽇⽣活各环节的时间、顺序给予合理安排,并提出具体的指导要求,有利于幼⼉知道什么时间做什么事情,逐步形成动⼒定型,使各种活动有规律,减少神经细胞的功能消耗,同时也保障了班级活动有条不紊,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班级组织的社会属性班级是什么?从社会学的观点来看,一般有三种理解。

一,班级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群体,主要以沃勒(W.Waller)为代表;二,班级是一种特殊的社会体系,主要以美国教育社会学家帕森斯(T.Parsons)为代表;三,班级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组织,国外学者主要以J·W·盖哲尔(J·W·Getzels)和H·A·谢仑(H·A·Thelen)为代表,国内学者主要以吴康宁为代表。

一、班级作为一个社会群体教育社会学研究表明,班级,首先是一个受班级制度及其宏观社会关系制约的现实的社会群体。

1它是一个以儿童、青少年学生为主体的社会群体,其形成和发展由一定的社会分工和特定的社会职能所决定。

沃勒是这一观点的提出者。

而将这一论点发展、提升的则是苏联教育学家克鲁普斯卡娅和马卡连柯,他们将班级作为一种“儿童集体”来理解。

马卡连柯分析了“儿童集体”的特征:(1)具有社会价值的目标。

“真正的集体,并不是单单聚集起来的一群人”,马卡连柯写道,“而是在自己面前具有一定共同目标的那种集体”。

2(2)为实现目标而组织的共同活动。

“集体只有当它显然是用有益于社会的活动任务来团结人的时候,才可能成为集体”。

3(3)集体成员之间相互负责的关系。

他指出“集体成员之间的关系不是个人对个人的关系,而是同志关系,是集体的一个成员对另一个成员的关系”。

4(4)组织起各种自治机构。

马卡连柯认为,集体的自治机构是“为实现共同目标协作活动的形式”。

(5)纪律、制度、舆论。

马卡连柯指出,纪律是达到集体目的的最好方式,而制度则是组织集体活动和确定集体成员行为标准的形式,“有很高威信和值得敬爱的学生集体的社会舆论的监督,能够锻炼学生的性格,培养学生的意志,能就学生个人的行为培养起有利于整体的习惯”。

5除此之外还有工作作风和传统。

诺维科娃在其主编的《集体教育学》一书中将班级集体的社会本质特征概括为三点。

一,高度的社会倾向性,即班级集体作为社会的组成部分,不是一个封闭的体系,而是包含在社会关系的整个体系之中,并反映出社会的政治、道德、美学等思想;二,高度的组织性,即马卡连柯所讲,集体是“那些组织起来的,拥有集体机构、以责任关系彼此联结在一起的个人有目的的综合体”;三,高度的社会主体性,即为了共同的目标,有着共同的集体意识而相互作用的人的共同体。

6二、班级作为一个社会体系所谓体系,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因素,彼此之间相互依赖与相辅相成的一个紧密的整体。

所谓社会体系,乃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产生比较稳定的交互关系所构成。

对于社会体系的分析,最具代表性的是美国当代著名社会学家帕森斯。

社会系统是帕森斯在分析了“单位行动”动机和价值取向的基础上提出的。

他认为,当各种不同取向的行动者(根据他们的行动和价值取向的配置)互动时,1唐迅.班集体教育实验的理论与方法.广东:广东教育出版社,2000.232[苏]马卡连柯.论共产主义教育.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54.334-3353[苏]马卡连柯.马卡连柯教育文集(上卷).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154[苏]马卡连柯.马卡连柯教育文集(中卷).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1135[苏]马卡连柯.马卡连柯教育文集(下卷).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92便逐渐产生了约定,并维持互动模式,这就是“制度化”,而这种制度化模式就可以称之为社会系统。

7同时,他指出,任何社会体系的存在和发展必须具备以下四个功能必要条件:(1)适应性功能,即对外调适的功能。

任何社会体系,应与社会文化系统保持协调,以求平衡发展。

对于班级体系来说,这表现为适应社会的变化而调整其内在功能。

(2)目标达成功能,即从环境中取得资源实现系统的目的,并确定一组目的的优先次序。

对于班级体系来说,师生在教学中,应实现程序化的教学目标。

(3)整合功能,即协调各部分体系,达到一定的和谐状态。

对于班级体系来说,就是使教师与学生,以及学生与学生配合起来,以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

(4)模式维护功能,即使系统内部各要素具有动力机制,并按一定的规范和秩序活动。

对于班级体系来说,就是采用一定的结构和手段来维持班级团体的秩序。

8美国教育社会学家帕森斯在系统考察美国中小学班级的基础上,从社会行为理论分析框架出发,把班级明确的作为一种社会体系进行分析。

他的观点主要体现在1959年发表的《作为一种社会体系的班级:它在美国社会中的某些功能》一文中。

帕森斯按照教育社会学的观点,把班级看成是一种社会系统,这一社会系统具有如下特征:(1)它包括两个人或两个以上人群的交互作用;(2)一个行动者与其他的行动者处在一个“社会情境”中;(3)行动者之间有某种互相依存的一致行为表现——此种表现是由于彼此具有共同的目标导向(或共同的价值观念),以及彼此在规范与认知期望上的和谐。

9他认为,班级既是一个由师生组成的正式组织,又是一个学生群体,每个学生成员的个人情意、认同感与归属感都影响着班级正式组织的活动。

能否把个体的行为与组织的行动统一起来,取决于教师的指导,而教师的指导又与他的价值取向有关。

于是,帕森斯制定了一系列关于价值取向的模式类型10。

他认为,在班级社会中,教师指导学生行为时,要特别注意处理好下列五种配对形式的价值取向模式的选择问题:(1)情感性/情感中立性。

即在特定的互动情境中,多少情感是恰当的?应该表达许多情感还是表达很好的情感?(2)扩散性/专一性。

指在特定的互动情境中,双方的义务应该有多大?义务应当狭小和具体,还是应当广泛而扩散。

(3)普遍性/特殊性。

指的是在特定的互动情境中,他人的评价和判断是否适用于所有行动者?换句话说,是否应用同一标准来评价所有的行动者?(4)自致性/先赋性。

指的是如何评价某一行动者的问题。

是根据表现还是根据先天的特质,如性别、年龄、种族和家庭地位去评价他?行动者是应当根据成就,还是应当根据与成就无关的先天特质去评价他人?(5)个人/集体。

指的是行动追求自我利益及个人目标或者群体利益及目标的程度。

行动者是否应该考虑将个人的或与其有关的目标置于他们所在的大群体目标之上?“角色”是社会系统的基本概念单位,它代表个人在社会团体中的地位和身份,也包含着众多社会人们所期望于个人表现的行为模式。

班级就是以学生为主体,以社会化的学习和交往为特征的儿童社会,教师在班级中与学生维持多种角色关系。

奥瑟(英文名字?)在分析师生社会角色时,曾指出师生之间建立良好关系的思想基础:(1)教师对学生有某些行为方面的期望;(2)学生对教师也有7[美]乔纳森·特纳.社会学理论的结构.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338唐迅.班集体教育实验的理论与方法.广东:广东教育出版社,2000.66-679T.Parsons&E·A·Shils.ed. Toward a General Theory of Action.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51.55某些行为期望;(3)教师对适当的教师行为的看法;(4)学生对适当的学生行为的看法。

11三、班级作为一个社会组织国外将班级看成是一种社会组织的学者主要有J·W·盖哲尔(J·W·Getzels)与H·A·谢仑(H·A·Thelen),他们在《研究作为一个社会组织的班级团体的概念结构》一文中认为:“从另一个意义上来看,学校本身或学校内部的单个班级,就其本身的名义来说可以认为是一种社会组织。

”12通常有两种因素,影响班级社会组织中的行为,。

一是体现着社会文化要求的制度因素,表现为社会对个体的角色期望;另一种是受个体生理因素影响而形成的个人因素,表现为个体的需求倾向。

因此,班级社会体系中个体的行为变化,也必然沿着两个方向发展:一是约束个人倾向使个体行为与社会文化的要求相适应,达到“人格的社会化”;二是调整社会的角色期望,使一般的社会化要求与个体的性格特征、能力倾向相适应,达到“社会角色的个性化”。

国内学者吴康宁、郝京华等也提出班级是一种“规范性的”、“正式的”社会组织。

班级之所以是社会组织,是因为班级具有社会组织的基本要素:一是班级工作目标,班级具有内在目标和外在目标、共同目标和具体目标;二是班级文化,班级中存在着制度文化和素质文化、统合型文化和离散型文化;三是班级中的人际关系,班级中的人际关系可分为工作交往和人格交往;四是班级的功能,班级具有社会化功能与个性化功能,以及正向功能与负向功能。

13吴康宁认为班级社会组织具有特殊性,这种特殊性反映在班级活动具有特殊的场所——课堂;特殊的社会组织——班级与小组;特殊的社会角色——作为权威的教师与有着不同背景的学生;特殊的社会文化——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人际交往;特殊的社会规范——课堂规章制度,以及由此而发生的各种基本的社会行为,诸如控制与服从、对抗与磋商、竞争与合作等。

14从班级管理的角度看,将班级视为一种特殊的社会组织更能体现出班级中制度和规则的作用,也有利于实现班级的目标与功能。

也就是说社会组织是班级的第一社会属性,班级社会群体和班级社会体系是在此基础上形成的。

当社会群体具有了明确的目标、严格的组织规范、健全的组织机构和组织活动时,就成为了社会组织。

班级正是由特定的目标所组织起来的社会组织。

那么,班级组织是如何形成的呢?社会群体是如何向社会组织转化的呢?苏俄心理学家把群体分为从低级到高级的各种水平:松散群体、联合群体、集体。

中国社会心理学家发现还存在着一种本位群体的水平,这与集体有相似之处,西方社会心理学中所说的集体实质上属于本位群体的范畴。

15在松散群体阶段,尚未形成为成员所认同的统一的价值目标和具有参照性的规范,群体成员彼此缺乏充分的交往,只是由于好感而接近,而不是以共同活动的内容、目的和意义为中介的。

联合群体是指人们在共同活动基础上由松散群体发展起来的聚合体,是社会群体发展过程的中级阶段,具有以下特点:(1)群体的共同活动不仅对个人,而且对整个群体有意义;(2)群体的价值目标及行为规11吴立德.班级社会学概论.四川:四川大学出版社,1996.412J·W·盖哲尔、H·A·谢仑著. 王秉译.研究作为一个社会组织的班级团体的概念结构.福建:福建师范大学教育系编,国外教育参考资料,1985.2-413郝京华. 1988.班级的社会学分析.教育研究,03:1314吴康宁.课堂教学社会学.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3范已部分地内化为其成员的行动动机;(3)群体的自我管理结构水平进一步提高,已部分地反映了成员的意志;(4)人际关系除个人的情绪关系外,每个人在群体中的角色地位由参加群体共同活动的程度与贡献及所得评价决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