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 01.行测逻辑判断:假言命题知识点详解
公务员行测逻辑推理知识点总结
公务员行测逻辑推理知识点总结在公务员行测考试中,逻辑推理是一个重要的板块,对于考生的思维能力和解题技巧有着较高的要求。
下面就来对逻辑推理的常见知识点进行一个系统的总结。
一、直言命题直言命题是表达对事物直接判断的命题。
比如“所有的苹果都是红色的”“有的花不是白色的”等。
1、直言命题的种类分为全称肯定命题(所有 S 都是 P)、全称否定命题(所有 S 都不是 P)、特称肯定命题(有的 S 是 P)、特称否定命题(有的 S 不是P)、单称肯定命题(某个 S 是 P)、单称否定命题(某个 S 不是 P)。
2、直言命题的对当关系(1)矛盾关系:“所有 S 都是P”与“有的 S 不是P”;“所有 S 都不是P”与“有的 S 是P”。
这两对命题必然一真一假。
(2)反对关系:“所有 S 都是P”与“所有 S 都不是P”。
两个“所有”至少一假。
(3)下反对关系:“有的 S 是P”与“有的 S 不是P”。
两个“有的”至少一真。
(4)从属关系:全称真则特称真,特称假则全称假。
二、联言命题联言命题是指多个命题同时成立的情况。
比如“小明既聪明又勤奋”。
1、逻辑形式:A 且 B2、真假判定:A、B 都为真时,“A 且B”为真;只要 A、B 中有一个为假,“A 且B”就为假。
三、选言命题选言命题分为相容选言命题和不相容选言命题。
1、相容选言命题逻辑形式:A 或 B。
只要 A、B 中有一个为真,“A 或B”就为真;A、B 都为假时,“A 或B”为假。
2、不相容选言命题逻辑形式:要么 A,要么 B。
A、B 中只有一个为真时,“要么 A,要么B”为真;A、B 都为真或都为假时,“要么 A,要么B”为假。
四、假言命题假言命题是反映条件关系的命题。
1、充分条件假言命题逻辑形式:如果 A,那么 B(A→B)。
A 为真且 B 为假时,“A→B”为假;其他情况都为真。
2、必要条件假言命题逻辑形式:只有 A,才 B(B→A)。
A 为假且 B 为真时,“B→A”为假;其他情况都为真。
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假言命题解题技巧
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假言命题解题技巧一、常见关联词及关键词的推理形式假言命题常常涉及一些关联词或者关键词,当出现了这些关联词或关键词的时候,我们要去找准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这样才能写出一个正确的推理形式来。
1.关联词(1)如果A,那么B;若A,则B;只要A,就B;要想A,就必须B(AB)(2)只有A,才B(BA)(3)除非A,否则B(非BA;非AB)2.关键词A是B的充分条件(AB)B的充分条件是A(AB)A是B的必要条件(BA)B的必要条件是A(BA)A是B的前提(重要条件、必不可少、不可或缺、缺一不可的)(BA)二、假言命题中涉及真假话问题当假言命题涉及真假话问题的时候,要去找假言命题的矛盾命题。
假言命题(AB)的矛盾命题写成(A且非B)。
矛盾是一真一假,根据矛盾的这个特性去解决真假话问题。
【例题】某煤矿发生了一起瓦斯爆炸事故。
煤矿人员有以下断定:值班主任:造成事故的原因是操作问题。
矿工1:确实有人违反了安全规程,但造成事故的原因不是操作问题。
矿工2:如果造成事故的原因是操作问题,则有人违反了安全规程。
安全员:造成事故的原因是操作问题,但没有人违反了安全规程。
如果上述断定中只有一个人的断定为真,则以下哪一项可能为真?A.值班主任的断定为真B.安全员的断定为真C.矿工1的断定为真D.矿工2的断定为真,没有人违反安全规程【答案】D。
解析:根据题意,将四人说的话,用简单的逻辑形式表示出来:值班主任:操作问题矿工1:违反安全规程且非操作问题矿工2:操作问题违反安全规程安全员:操作问题且非违反安全规程由此可知,矿工2和安全员所说的话是一对矛盾命题。
由于题干说“只有一个人的断定为真”,因此值班主任和矿工1的话均为假话。
值班主任的话为假,可以推出“造成事故的原因不是操作问题”;矿工1的话为假,可以得出“没有人违反安全规程”。
由于安全员的话是一个联言命题,它要为真必须两个联言肢都为真,因此安全员的话为假。
那么矿工2的断定就为真。
行测80分秒杀技——假言命题知多少
行测80分秒杀技——假言命题知多少“如果我爱你,我就嫁给你!”VS“只有我爱你,我才嫁给你!”两者表达的逻辑关系一样吗?NO!那两者有什么区别呢?希望通过下面的介绍,你可以区别它们之间的不同之处。
一、假言命题是什么?假言命题就是带有假设条件的命题。
形式为“如果A则B”的复合命题,又称条件命题。
假言命题通常包含两个肢命题:反映条件的肢命题在前,称为前件;反映结果的肢命题在后,称为后件。
假言命题陈述一种事物情况是另一种事物情况的条件。
二、假言命题的一般形式1、充分条件假言命题如果有A,则必然有B;如果没有A而未必没有B。
则称A是B 的充分而不必要的条件,简称充分条件。
充分条件:A→B表达的关系是A是B成立的充分条件(即只需要这一个条件就可以得到结论B)。
除了关联词“如果……则”外,还有“如果……就”、“如果……那么”、“若……则”、“一……就”、“只要……就”、“所有(凡是)……都…… “等都表示充分条件假言命题。
2、必要条件假言命题如果没有A,则必然没有B;如果有A而未必有B。
则称A就是B 的必要而不充分的条件,简称必要条件。
必要条件:A←B表达的关系是A是B的必须具备的条件(即为了得到B的结论除了具有A 条件还需要具备其他条件),即必要条件。
常见表示必要条件假言命题的关联词“只有……才”、“不(没有)……不(没有)……”、“除非……否则不……”等。
3、充要条件假言命题如果有A,则必然有B;如果没有A,则必然没有B。
则称A就是B的充分必要条件,简称充要条件。
在假言命题推理关系中主要讨论充分条件假言命题和必要条件假言命题。
三、快速解决假言命题1、假言命题推理规则无论是充分条件假言命题还是必要条件假言命题,推理规则都是:充分条件→必要条件。
根据逆否命题与原命题之间关系可以得出:非必要条件→非充分条件。
其他结论都不必然推出。
2、例题讲解例1:如果长跑爱好者没有经过科学的训练,那么参加马拉松运动就会使膝盖受到伤害。
公务员考试行测技巧:巧解逻辑中的假言命题
“我爱你,可以是我非你不爱,也是若不是爱你的,则不是我”你会想说“等等等,最后一句您是怎么得来的?”其实这就涉及到了我们逻辑中假言命题的逆否命题这一知识点。
逆否命题考查难度相对来说不是很大,但是在我们考试卷中经常出现。
那么拿到一道假言命题的题目我们如何区分是不是考查逆否命题这个知识点?如果确定是考查这个知识点我们该如何解题呢?跟着学习一下吧1. 什么是逆否命题如果两个命题中一个命题的条件和结论分别是另一个命题的结论和条件的否定,则这两个命题称互为逆否命题。
原命题为:若a,则b;逆命题为:若b,则a;否命题为:若非a,则非b;逆否命题为:若非b,则非a。
2. 原命题和逆否命题的真假性原命题:若是我,则是人;逆命题:若是人,则是我;否命题:若不是我,则不是人;逆否命题:若不是人,则不是我;原命题是正确的.所以逆否成立。
原命题与逆否命题是等价关系3. 假言命题中逆否命题的作用(1) 正向筛选当题干问题问到"题干为真,选项哪个为真",就说明这道题目在考查假言命题的逆否命题。
因为只有逆否命题与原命题是等价关系。
【例1】你若不离不弃,我便生死相依问:如果上述陈述为真,则下列哪项必定为真?A.如果你离开我、抛弃我,我便不和你生死相依B.你如果不抛弃我,我就嫁给你C.只有我生死相依,你才会不离不弃D.除非你不离不弃,否则我生死相依【参考解析】答案:C。
题干中的联结词“若…”提示我们,题干是充分条件假言命题。
写出推理式为“不离不弃→生死相依”。
通过问法,我们可以知道是在考察我们假言命题的推理规则。
所以整合选项,发现,A项为“离开我抛弃我→不生死相依”为否命题,排除;题干中没有提到“嫁给你”的问题,所以B排除;C项为必要条件假言命题,故写成“不离不弃→生死相依”,与题干一致。
D项,写出推理式为“不生死相依→不离不弃”,与题干不一致。
故选C。
(2) 反向排除因为当题干问法是"除了哪项,均为真"时,那说明在四个选项中,有三个选项推理出来的形式是一样的,有一个推理出来与其他三个不一样。
公务员行测知识点
公务员行测知识点一、数量关系1. 数字推理- 等差数列、等比数列- 数列求和- 数字规律识别2. 数学运算- 四则运算- 百分比- 比例与相似- 单位换算- 利润与利率- 速度与时间- 工作问题二、判断推理1. 逻辑判断- 直言命题- 假言命题- 选言命题- 假言推理- 逻辑等价2. 定义判断- 概念定义- 概念分类- 概念关系3. 类比推理- 词语类比- 事件类比- 逻辑关系类比三、资料分析1. 图表阅读- 柱状图- 饼图- 折线图- 散点图2. 数据分析- 数据趋势分析 - 数据对比分析 - 数据综合分析3. 材料分析- 文字材料分析 - 数据材料分析 - 图形材料分析四、常识判断1. 政治常识- 国家政策- 法律法规- 时事政治2. 经济常识- 宏观经济- 微观经济- 财政税收3. 历史常识- 中国历史- 世界历史- 历史事件4. 科技常识- 科学技术发展 - 信息技术- 生物科技5. 地理常识- 地理知识- 环境科学- 自然资源五、言语理解与表达1. 阅读理解- 文章主旨- 段落大意- 细节理解- 推理判断2. 语句表达- 语句连贯性- 语句完整性- 语句表达准确性六、判断推理题型解析1. 逻辑填空- 词语搭配- 语境分析- 词语辨析2. 判断推理题- 判断推理题型介绍 - 判断推理解题技巧 - 判断推理题实战演练七、备考策略1. 知识点梳理- 知识点总结- 知识点串联2. 练习题训练- 基础题训练- 提高题训练- 模拟题实战3. 考试技巧- 时间管理- 心理调适- 答题技巧八、附录1. 常见问题解答- 行测常见问题- 知识点疑惑解答2. 参考资料- 推荐书籍- 在线资源- 学习小组请注意,以上内容是一个概要性的框架,具体的知识点和题目解析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和最新的考试大纲进行调整和补充。
备考时应结合历年真题和模拟题进行针对性的复习和练习。
【行测技巧】判断推理之“真假命题”精讲!
【⾏测技巧】判断推理之“真假命题”精讲!今⽇考点逻辑判断 · 选⾔命题逻辑判断题其实并不困难,尤其对于必然性推理来说,只要掌握了相应的推理规则,那么问题就迎刃⽽解了。
话不多说,开始今天的内容:选⾔命题。
其中相容选⾔命题和不相容选⾔命题的推理规则是最容易混淆的。
⼀、不相容选⾔命题 不相容选⾔命题是指所定义的⼏种情况不可能共存,必须⽽且只能有⼀种情况存在。
由逻辑联结词“要么,要么”、“⼆者不可得兼”、“不是…就是…”等连接⽽成。
符号:p∨q(∨号上要加上•)(读作“要么p,要么q”)。
不相容选⾔命题存在的真假关系是:⼀真则真,全假(真)则假。
即选⾔⽀有且只有⼀个是真的,则由它们所组成的不相容选⾔命题是真的;如果选⾔⽀都是真的或者都是假的,则由它们所组成的不相容选⾔命题是假的。
⽐如:1.张三要么是男⽣,要么是⼥⽣;2. ⼀个三⾓形,要么是钝⾓三⾓形,要么是锐⾓三⾓形,要么是直⾓三⾓形。
即⼀定是两者多者其中的⼀种,不可能存在都不选或都不是的情况。
⼆、相容选⾔命题 相容选⾔命题的“相容”,即是所定义的⼏种情况⾄少有⼀种情况存在,是可以共容的。
由逻辑联结词“或者”、“或…或…”、“可能…也可能…”、“也许…也许…”等连接⽽成。
符号:p∨q(读作“p或者q”)。
相容选⾔命题存在的真假关系是:⼀真即真,全假才假。
即如果选⾔⽀⾄少有⼀个是真的,那么,由它们所组成的选⾔命题是真的。
如果选⾔⽀都是假的,那么,由它们所组成的选⾔命题就是假的。
举个例⼦:【题⽬】副经理:我主张在⼤连和沈阳⾄少⼀处地⽅进⾏投资。
经理:我不同意。
以下哪项最准确地表达了经理的意见?A.⼤连和沈阳都不可以进⾏投资B.⼤连和沈阳中⾄少有⼀处可以进⾏投资C.⼤连和沈阳都可以进⾏投资D.如果⼤连可以进⾏投资,那么沈阳也可以【⼈事⽹密析】副经理的意思为⼤连、沈阳⾄少⼀处进⾏投资,即⼤连或沈阳,经理不同意,那么答案是副经理的⽭盾命题,即不在⼤连且不在沈阳投资,故本题选A。
公务员行测逻辑推理高频知识点解析
公务员行测逻辑推理高频知识点解析公务员考试中的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简称“行测”)是一项综合性的能力测试,其中逻辑推理部分是很多考生感到头疼的模块。
逻辑推理题不仅考察考生的思维能力,还对考生的分析和判断能力提出了较高要求。
在这部分题目中,有一些高频知识点经常出现,掌握这些知识点对于提高逻辑推理的解题能力至关重要。
接下来,我们就对这些高频知识点进行详细解析。
一、直言命题直言命题是逻辑推理中最基础的知识点之一。
它是表达事物具有或不具有某种性质的简单命题。
例如,“所有的公务员都是为人民服务的”“有的学生是勤奋好学的”等。
直言命题的种类包括全称肯定命题、全称否定命题、特称肯定命题和特称否定命题。
在解题时,需要熟练掌握直言命题之间的对当关系,如矛盾关系、反对关系和下反对关系等。
矛盾关系是指两个命题不能同时为真,也不能同时为假。
例如,“所有的公务员都是为人民服务的”和“有的公务员不是为人民服务的”就是矛盾关系。
当其中一个命题为真时,另一个命题必然为假;当其中一个命题为假时,另一个命题必然为真。
反对关系是指两个全称命题之间的关系,即“所有的 A 都是B”和“所有的 A 都不是B”。
这两个命题不能同时为真,但可以同时为假。
下反对关系则是指两个特称命题之间的关系,即“有的 A 是B”和“有的 A 不是B”。
这两个命题不能同时为假,但可以同时为真。
二、三段论三段论是一种常见的推理形式,由两个包含着一个共同项的性质命题推出一个新的性质命题的演绎推理。
例如,“所有的公务员都要遵守法律,小张是公务员,所以小张要遵守法律。
”在三段论中,要注意其推理规则,如中项在前提中至少周延一次、在前提中不周延的项在结论中不得周延等。
三、联言命题与选言命题联言命题是指若干个命题同时成立的复合命题,常用“并且”“既……又……”等关联词来连接。
例如,“小明既聪明又勤奋。
”只要其中一个支命题为假,整个联言命题就为假。
选言命题则分为相容选言命题和不相容选言命题。
行测逻辑判断必考知识点总结
行测逻辑判断必考知识点总结在对联考逻辑判断部分真题深入分析和研究的基础上,公务员考试逻辑判断的考查可能会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必考知识点一:假言命题的推理必然性推理部分必然考查的是假言命题的推理,除了比较明显的充分条件或必要条件假言命题的推理之外,部分直言命题也可以转化为假言命题进行推理,因此一定要牢牢掌握相关的推理规则。
创新预测1野生动物保护组织:没有买卖就没有杀戮;没有杀戮,人与自然才能和谐相处。
如果以上陈述为真,以下哪一项陈述一定为真?A.只要有杀戮,就一定有买卖B.只要禁止了买卖,人与自然就会和谐相处C.只有禁止了买卖,人与自然才会和谐相处D.人与自然之所以没能和谐相处,是因为存在杀戮解析:题干命题可转化为:①没有买卖→没有杀戮;②没有杀戮←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根据充分条件假言命题推理规则,否定后件则否定前件,A项正确;由①②推不出B、C两项;由②只能得到“如果有杀戮,人与自然就不能和谐相处”,D项表述错误。
因此答案为A。
必考知识点二:削弱程度最弱历年真题中一般会出现要求选择最能削弱或加强题干论证的选项,但是也有可能出现要求选择削弱程度最弱的题目。
当然,这两种问法的实质是一样的,都要进行削弱或加强程度的比较。
需要提醒考生注意的是:首先一定要看清题目要求,不要想当然地认为选最强的一项;其次按照选项比较原则进行比较。
创新预测2缺少睡眠已经成为影响公共安全的一大隐患。
交通部的调查显示,有37%的人说他们曾在方向盘后面打盹或睡着了。
因疲劳驾驶而导致的交通事故大约是酒后驾车所导致的交通事故的1.5倍。
因此,我们今天需要做的不是加重对酒后驾车的惩罚力度,而是制定与驾驶者睡眠相关的法律。
如果以下陈述为真,哪一项对上述论证的削弱程度最小?A.目前,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制定了与驾驶者睡眠相关的法律B.目前,人们还没有找到能够判定疲劳驾驶的科学标准和法定标准C.酒后驾车导致的死亡人数与疲劳驾驶导致的死亡人数几乎持平D.加重对酒后驾车的惩罚与制定关于驾驶者睡眠的法律同等重要解析:注意,此题要求选择对题干论证削弱程度最小的。
行政能力测试复习资料:判断推理题之假言命题
行政能力测试复习资料:判断推理题之假言命题
【导语】在事业单位行测考试中,想快速回答好判断推理题,有些命题推理不得不知。
中公事业单位考试网为考生带来行政能力测试复习资料:判断推理题之假言命题。
一、假言命题推理规则
形式是A→B,意思是有A必有B,但是没有A未必有B,其推理规则有下述几条:
(1) A→B,则非B能推出非A;(逆否命题)
(2) A→B,则A且非B不成立;(矛盾命题)
(3) A→B,则非A不一定推出B;
(4) A→B,则B不一定推出A。
当然,这里还要明确几点,什么是A,什么是B:
前→后:如果……那么……;只要……就……;要想……必须……。
后→前:只有……才……;除非……否则不……。
二、例题精选
【例题】有人对“不到长城非好汉”这句名言的理解是:“如果不到长城,就不是好汉。
”假定这种理解为真,则下列哪项判断必然为真?
A.到了长城的人就一定是好汉
B.如果是好汉,他一定到过长城
C.只有好汉,才到过长城
D.不到长城,也会是好汉
【解析】B。
“如果不到长城,就不是好汉。
”为真,根据充分条件假言推理形式的否定后件式,可以推出“是好汉,所以,到过长城。
”“如果……那么”关系属于充分条件,只能由前项推出后项,所以选项B符合题意。
A、D两项属于无效形式,故选B。
以上内容来自中公事业单位考试网为考生提供行政能力测试复习资料,供大家参考借鉴!
推荐河南招教网 /
发布河南最新的招教考试和教师资格考试招聘信息。
河南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网,发布河南事业单位考试信息和备考资料。
微信号:hesydw。
公务员行测之逻辑判断推理技巧
一、【肯前必肯后,否后必否前,否前推可能,肯后推可能】1.充分条件假言命题(即逻辑词前推后)(1)如果……那么……例:如果我考上了公务员,那么我肯定通过了笔试。
(考上了公务员→通过了笔试)(2)只要(倘若)……就(则)……例:只要(倘若)你考上了公务员,我就嫁给你.(考上公务员→嫁给你)(3)凡是……都……/所有的……都……例:凡是我不认识的字都不是字。
(我不认识的字→不是字)【这里要注意一点,做这种题不要考虑题本身是否正确,就像上面这个例子,本身是错的,但这里只要根据逻辑词去推断结果就好。
】(4)为了(想要)……一定要(必须)……例:为了老婆以后能穿迪奥,女儿能吃奥利奥,自己能开奥迪,我现在一定要努力.(老婆穿奥迪,女儿吃……→努力)(5)……离不开……例:鱼离不开水.(鱼→水)2。
必要条件假言命题(即逻辑词后推前)(1)只有……才……例:只有老婆不生气,才有幸福小生活。
(幸福生活→老婆不生气)(2)不……不……例:不当家不知柴米油盐贵。
(知道柴米油盐贵→在当家)(3)除非……否则不……(注:题干中如果没有“不",在转换答题时需自己把“不”添加上)例:除非今天发工资,否则不能买海鲜。
(买海鲜→今天发工资/不买海鲜→没法工资) (4)……是……必不可少的例:奶粉是提高婴儿营养必不可少的.(婴儿有营养→有奶粉)(5)……是……的基础例:乐观的心态是生活幸福的基础。
(生活幸福→乐观的心态)(6)……是……的前提/关键例:类似于上面一个(7)没有……没有……例: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新中国→共产党)二、递推公式【A→B,B→C,即A→C】例:如果给老婆买包,老婆就不生气了,老婆不生气,我就不用跪搓衣板. (买包→不生气,不生气→不跪,即:买包→不跪)三、联言命题(推理题)1。
“且”关系:表并列A且B,A、B需同时满足或存在;A且B为真,则A、B必须都为真;A且B为假,则A、B中至少一个为假就为假命题。
省考备考之假言命题简介
一、假言命题简介宁夏华图王丹一、假言命题考情说明假言命题,又称翻译推理题,是历年国考、省考常见题型,属于形式推理,但很多考生根据自己的主观臆断选择了错误答案,所以在做翻译推理题的时候,切记不要根据自己的常识或者猜测做翻译推理类题目。
二、假言命题知识点此类题型根据关联词分两种形式,一种是“如果……那么”类的连接词,另一种是“只有……才”类的连接词。
关联词的类型不同,做题方法有所区别。
对于假言命题需要掌握两个知识点,一是翻译,另一个推理。
翻译:把题目中所给的语言转化成推出形式,用“→”表示,如果把前一个关联词的内容叫“前件”后一关联词的内容叫“后件”,做题是遇见“如果……那么”类关联词,就事前件推出后件,遇见“只有……才”类关联词,就是后件推出前件,牢记口诀“如果那么前推后,只有才后推前”。
(如果那么,前→后;只有才,后→前)推理:对于翻译后的推出形式如果为真,推出符号前的内容为真,则箭头后内容肯定为真,推出符号后的内容为假,则前面的内容页必定为假。
(注:此前后为箭头前和后)同样牢记口诀“肯前必肯后,否后必否前”,其他的情况则不确定。
三、例题讲解例题1、如果天气晴朗,小刘就去郊游,如果老婆不与他同去,小刘就不去郊游;如果单位有急事,小刘就不去郊游;如果今天不是星期六,小刘就不去郊游。
假设以上说法正确,那么,如果小刘去郊游,则不能判定下述哪项正确?()A.老婆与小刘同去郊游B.天气晴朗C.小刘单位没有急事D.今天是星期六【解析】:根据题目信息可以翻译得到:晴朗→郊游;不同去→不郊游;有急事→不郊游;不是周六→不郊游,并且所给信息都为真。
那么,小刘不去郊游不能得到什么结论,根据推理规则,对推理符号后的内容进行否定,能得到后3个推理形式前面内容的否定,也就是老婆与他同去、没有急事、是周六,所以只有B选项是不能推出的结论,故正确答案为B。
知识点补充:在做题过程中不仅会出现“如果…那么…”和“只有…才…”两个关联词,还会出现与其性质相同的关联词。
中公 逻辑判断 假言命题知识点
中公逻辑判断假言命题知识点《深度解读中公逻辑判断:掌握假言命题知识点》在考试备考中,逻辑判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而中公逻辑判断作为备考指南,主要围绕假言命题知识点展开。
接下来,我们将从浅入深地探讨这一主题,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逻辑判断的重要性和假言命题的知识点。
1. 了解中公逻辑判断中公逻辑判断是在备考过程中非常有用的工具,它涵盖了很多考试相关的知识点,帮助考生提高逻辑分析和推理能力。
在这里,我们首先来了解一下中公逻辑判断包含的内容和形式。
2. 假言命题的基本概念假言命题是逻辑判断中的重要概念之一,它是指由“如果……,那么……”这样的形式构成的命题。
在解题过程中,我们需要灵活运用假言命题的知识点,准确分析命题的真假,从而得出正确的推论。
3. 掌握假言命题的特征和形式假言命题具有一定的特征和形式,其中包括充分条件、必要条件等重要内容。
通过深入了解假言命题的特征和形式,我们可以更好地应用逻辑推理和判断能力,提高解题效率和准确度。
4. 中公逻辑判断的实战演练除了理论知识的学习,中公逻辑判断还提供了大量的实战演练题目,帮助考生加深对假言命题知识点的理解,并提高解题能力。
在实战演练中,考生可以通过大量的练习,逐步掌握解题技巧,提高应试能力。
5. 个人观点和总结回顾在学习和掌握中公逻辑判断的过程中,我个人认为假言命题知识点是非常重要的,它关乎逻辑思维和推理能力的提升。
通过对假言命题的深入理解,我们不仅可以在考试中取得更好的成绩,更可以在日常生活中运用逻辑思维,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结语中公逻辑判断作为备考指南,着重介绍了假言命题知识点,通过深入学习和实战演练,我们可以更好地掌握逻辑分析和推理的能力。
希望本文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中公逻辑判断和假言命题,提高备考水平和思维能力。
逻辑判断在考试备考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逻辑推理和分析能力是考生在应考过程中所必备的技能。
而中公逻辑判断作为备考指南,主要围绕着假言命题知识点展开,无疑是帮助考生提高逻辑思维和分析能力的利器。
公务员考试 01.行测逻辑判断:假言命题知识点详解
一、什么是假言命题?(一)定义:假言命题是陈述某一事物情况是另一事物情况的条件命题,假言命题亦称条件命题。
可将假言命题分为3种:充分条件假言命题、必要条件假言命题和充要条件假言命题。
(二)题型判别:题干、选项中出现逻辑联结词,如“如果……那么……”“只有……才……”“且”“或”等逻辑联结词。
二、考点“前推后”和“后推前”(一)“前推后”*(A—>B则A是B的充分条件)1.关键词:如果……那么……,只要……就……,为了……一定……,……必须……,所有……都……,……离不开……,一……就……2.举例:(二)“后推前”(B—>A,则A是B的必要条件)1.关键词:只有……才……,不/无/非……不/无/非……,……是……的基础/前提/必不可少的,除非……否则不……2.举例:三、考点“逆否”与“连锁”推理。
(一)逆否推理1.“逆否”即是将一个命题的前后“逆”过来再分别“否定”,得到原命题的逆否命题,逆否命题和原命题等价。
2.举例:A—>B,则-B—-A记忆法则:先翻译,肯前必肯后,肯后否前得不出必然结论。
例如:如果下雨—>地会湿正确推理:地没湿—>没下雨错误推理(肯后):地会湿—>下雨错误推理(否前):没下雨—>地没湿(二)连锁推理1.给出两个命题,A→B与B→C,这两个命题有一个相同的项B,且该项分别在第一个命题的箭头后、第二个命题的箭头前,则可以推出A→B→C,这就是命题的连锁推理。
【特殊点】“除非……否则……”的翻译在“除非……否则……”和“除非……否则不……”命题的翻译中,考生经常会产生疑惑。
我们知道,“除非……否则不……”是典型的后推前命题,如果出现“除非……否则……”又该怎么翻译呢?其实,只需在“否则”后面添加两个“不”即可,两个“不”相互抵消,变化后的命题与原命题等价。
即“除非A,否则B”等价于“除非A,否则不(不B)”,翻译为:﹣B→A。
四、假言命题秒杀技巧【重点】:判题型—>翻译题干—>翻译选项对比—>选择正确答案。
公务员行测考试判断推理模块解读
公务员行测考试判定推理模块解读又是一年备考时,多年来教学进程中发觉,很多同学在备考进程中抓不住重点,不知道怎样才能高效的复习。
下面作者给大家带来关于公务员行测考试判定推理模块解读,期望会对大家的工作与学习有所帮助。
公务员行测考试判定推理模块解读一、逻辑判定(一) 必定性推理必定性推理重点考察真谎话问题、假言命题的推理规则和朴素逻辑1. 真谎话问题:真谎话问题主要思路是①找矛盾关系;②没矛盾关系,找反对关系;③既没矛盾关系,也没反对关系,需要进行假定法去做。
真谎话问题是逻辑判定中比较基础的题型,期望同学们一定要多加掌控。
2. 假言命题的推理规则:假言命题推理规则的题目一直是省考、国考考察的重点,需要考生们不仅要掌控假言命题的推理规则(A→B为真,若A真,则B真;若B假,则A假)。
还需要把联言命题和选言命题的相干知识点进行掌控,使考生们能够镇定的应对综合推理的题型。
3. 朴素逻辑:朴素逻辑是近几年考试中比较重点考察的题型,作答朴素逻辑的题目,关键要找好题目的突破口,包括肯定项和关联项。
同时要结合解题的方法,排除法、假定法等。
需要考生们多加练习,保证做题效率和做题正确率。
(二) 可能性推理可能性推理包括了5种题型,削弱型、加强型、说明型、评判型、结论型。
其中削弱型和加强型一直是考察的重点1. 削弱型题目:削弱型题目需要考生们掌控一样削弱型题目的答题方法:加上一个条件使结论不成立,如果同时显现几个选项同时能削弱的情形下,需要结协力度比较去做。
2.加强型题目:加强型题目需要考生们掌控一样加强型和隐含假定型题目的做题方法:加上一个条件使题干结论成立,如果同时显现几个选项同时都能加强的情形下,需要结协力度比较去做。
另外的三种题型:说明型,评判型和结论型题目比较简单,大家只要分析好题目,掌控好答题方法就可以有很好的准确率。
二、定义判定:1.题型类别:主要考核单定义和多定义为主2.知识点考核:考核法律、经济、社会学、心理学等多个学科,需要考生对于学科专业知识具有一定的知道能力。
公考【学霸笔记】判断推理
1、有的A是B
有的-A不是B 大多数A是B
推不出 少数A是B
某个A是B
2、有的A是B = 有的B是A
有的A → B:只等价换位,不能逆否
举例
【有的迟到的学生】【不是党员】=【有的不 是党员的】是【迟到的学生】
第一节 形式逻辑
考点5:模 态命题
必然/可能
不必然=可能不,-必然A=可能-A 不可能=必然不,-可能A=必然-A
1、方法
考加强 考削弱
直接肯定原有论点 解释原因再说论点成立 直接否定原有论点 解释原因再说论点不成立
(1)论点是被证明被支持的观点结论
多用结论词、观点词总结引导 多是“总句”
(对论点不起作用)
2、拓展 (2)与论点无关,不加强不削弱
如何判断无关?
主语对象改变 语意话题改变
(3)与论点越直接越接近,越有力度
不必然失败=可能不失败 不可能成功=必然不成功
1、-所有A = 有的-A
2、-有的A = 所有-A
一、基础
3、-必然A = 可能-A 4、-可能A = 必然-A
5、-(A或B)= -A且-B
6、-(A且B)= -A或-B
混合命题否命题分析
二、秒杀思维
否定词+混合 命题,等价于
1、先找到否定词,看其后被否定 的对象,
举个例子
【满18岁】是【有选举权】的【必要条件】
2、只有锻炼,才能减肥
【锻炼】是【减肥】的必要条件;【减肥】是【锻炼】的充分条件 减肥→锻炼
①只有A,才B B → A
②A,才B B → A
B→A
3、逻辑词
③没有A,就没有B/无A,无B
如:无风不起浪
【起浪】的【必要条件】是【有风】 起浪→有风
广东乡镇公务员考试行测判断推理考点:假言命题
一、假言命题的概念及分类所谓假言命题就是陈述事物情况之间条件关系的命题,亦称条件命题。
根据肢命题间条件关系的不同可以分为三种:充分条件假言命题、必要条件假言命题和充分必要条件假言命题。
充分条件假言命题是陈述某一事物情况是另一件事物情况的充分条件的假言命题。
所谓A是B的充分条件是指一种“充足但不必需”的条件,即由A这个条件就能得出B结论;但没有这个条件却不一定得不出这个结论。
充分条件假言命题最常用的联结词是“如果……那么……”;“如果”后面的肢命题称为前件;“那么”后面的肢命题称为后件。
其他常用的还有“只要……,就……、一……,就……、若……,则……、……必须……”。
必要条件假言命题是陈述某一事物情况是另一件事物情况的必要条件的假言命题。
所谓“C是D的必要条件”含义就是:“C是D的必需但不充足的条件,C 与其他条件一起才能得到D,没有C就一定得不到D”。
“只有……,才……”是必要条件假言命题最常用的联结词。
其他常用的还有“不……,不……、除非……,否则不……、没有……,没有……”。
充分必要条件假言命题是陈述某一事物情况是另一件事物情况的充分必要条件的假言命题。
逻辑联结词通常为“当且仅当”。
日常词项中通常还用:“只要而且只有……,才……、若……则……,且若不……则不……、当且仅当……则……”。
充分必要条件的含义是“充足且必需”的意思。
“E是F的充分必要条件”的含义是:“E是F的充足且必需的条件”。
二、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的转化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之间存在着密切联系,这就是:如果p是q的充分条件,那么q就是p的必要条件;如果p是q的必要条件,那么q就是p的充分条件。
所以,“如果p,那么q”等值于“只有q,才p”;“只有p,才q”等值于“如果q,那么p”。
例如,“如果小红不吃饭,那么小明吃饭”等值于“只有小明吃饭,小红才不吃饭”。
“小红不吃饭”是“小明吃饭”的充分条件,同时,“小明吃饭”是“小红不吃饭”的必要条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什么是假言命题?
(一)定义:
假言命题是陈述某一事物情况是另一事物情况的条件命题,假言命题亦称条件命题。
可将假言命题分为3种:充分条件假言命题、必要条件假言命题和充要条件假言命题。
(二)题型判别:
题干、选项中出现逻辑联结词,如“如果……那么……”“只有……才……”“且”“或”等逻辑联结词。
二、考点“前推后”和“后推前”
(一)“前推后”*(A—>B则A是B的充分条件)
1.关键词:
如果……那么……,只要……就……,为了……一定……,……必须……,所有……都……,……离不开……,一……就……
2.举例:
(二)“后推前”(B—>A,则A是B的必要条件)
1.关键词:
只有……才……,不/无/非……不/无/非……,……是……的基础/前提/必不可少的,除非……否则不……
2.举例:
三、考点“逆否”与“连锁”推理。
(一)逆否推理
1.“逆否”即是将一个命题的前后“逆”过来再分别“否定”,得到原命题的逆否命题,逆否命题和原命题等价。
2.举例:
A—>B,则-B—-A
记忆法则:先翻译,肯前必肯后,肯后否前得不出必然结论。
例如:如果下雨—>地会湿
正确推理:地没湿—>没下雨
错误推理(肯后):地会湿—>下雨
错误推理(否前):没下雨—>地没湿
(二)连锁推理
1.给出两个命题,A→B与B→C,这两个命题有一个相同的项B,且该项分别在第一个命题的箭头后、第二个命题的箭头前,则可以推出A→B→C,这就是命题的连锁推理。
【特殊点】
“除非……否则……”的翻译
在“除非……否则……”和“除非……否则不……”命题的翻译中,考生经常会产生疑惑。
我们知道,“除非……否则不……”是典型的后推前命题,如果出现“除非……否则……”又该怎么翻译呢?
其实,只需在“否则”后面添加两个“不”即可,两个“不”相互抵消,变化后的命题与原命题等价。
即“除非A,否则B”等价于“除非A,否则不(不B)”,翻译为:﹣B→A。
四、假言命题秒杀技巧
【重点】:判题型—>翻译题干—>翻译选项对比—>选择正确答案。
【例】一个人如果是智者,那么他一定是一位谦虚的人;而一个人只有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他才会谦虚。
但是,如果一个人听不进别人的意见,那么他就不会认识到自己的不足。
由此可以推出:
A.一个人如果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他就是一位智者B.一个人如果听不进别人的意见,他就不是一位智者C.一个人如果听得进别人的意见,他就会认识到自己的不足D.一个人如果认识不到自己的不足,他一定听不进别人的意见
【题型定位】
题干中出现了“如果……那么”“只有……才”,可知这是一道翻译推理题。
【题干剖析】
“一个人如果是智者,那么他一定是一位谦虚的人”翻译为:①智者→谦虚;“只有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他才会谦虚”翻译为:②谦虚→认识到不足;
“如果一个人听不进别人的意见,那么他就不会认识到自己的不足”翻译为:③-听进别人的意见→-认识到不足。
命题③的逆否命题为:④认识到不足→听进别人的意见。
①②连锁推理可得:⑤智者→认识到不足,⑤和④连锁推理可得:⑥智者→听进别人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