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必修一经济生活知识点汇总
高一政治必修一经济生活必背知识点总结
必修一经济生活必背知识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1.汇率(1)汇率又称汇价,是两种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
(2)汇率升高和跌落的判断标准:如果用100单位外币可以兑换成更多的人民币,说明外币的汇率升高,外币升值(或人民币汇率降低,人民币贬值);反之,则说明外币汇率跌落、外币贬值。
(3)汇率变化的影响人民币升值,有利于进口,对外投资,本国居民外出旅游购物、求学,利于偿还外债不利于出口、吸引物资,外国居民到中国旅游、留学,不利于收回外债2、影响价格的因素(11——14页)(1)供求影响价格:当需求增加,供给减少时,价格升高;需求减少,供给增加时,价格降低。
(2)价值(成本、社会劳动生产率、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价格。
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
商品的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当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时,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减少,其决定的商品价值量降低,价格下降。
(3)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价格受供求影响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3、价格变动的影响(1)对生活(即对消费者、对需求)(第15页)①一般说来,商品价格上升,人们对他的需求减少;价格下降,人们对他的需求增加。
②对不同商品: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的需求量影响较小,对高档耐用品需求量影响比较大。
③对相关商品:一种商品价格上升,人们对其替代品需求增加,对其互补品需求减少;一种商品价格下降,人们对其替代品需求减少,对其互补品需求增加。
(2)第16页(对生产即对企业、对供给)调节产量——价格影响供求;调节生产要素的投入;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需求曲线,表现的是价格变动对需求量的影响,即需求量随着价格的变化而变化(价格和需求量的成反向变化)。
价格为自变量,需求为因变量。
供给曲线:表达的是价格变动对供给量的影响,即供给随着价格的变化而正向变化(价格和供给量同向变化)。
价格为自变量,供给为因变量。
生活必需品(图一)、高档耐用品(图二)的需求曲线请自绘曲线平移的情况:4、运用影响消费的因素回答如何扩大内需,扩大消费:(第17页)(1)影响消费水平的根本因素是经济发展水平。
高中政治必修一经济生活知识点总结
高中政治必修一经济生活知识点总结研究必备精品知识点:高中政治必修一《经济生活》复知识点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第一课:神奇的货币1、商品的基本属性和含义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而商品的基本属性包括使用价值和价值。
使用价值是指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而价值则是指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2、货币的含义、本质和基本职能货币是指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其本质是一般等价物。
货币的基本职能包括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其中价值尺度是指货币具有表现和衡量其它一切商品价值大小的职能,而流通手段则是指货币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职能。
3、纸币的含义及其发行规律、通货膨胀、通货紧缩纸币是由国家(或某些地区)发行的、强制使用的价值符号。
纸币的发行量要以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而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则是指流通中的纸币数量过多或过少。
通货膨胀表现为物价总水平的持续上涨,需求旺盛,物价上涨,纸币贬值,经济过热;而通货紧缩则表现为物价总水平的持续下跌,需求不足,物价下跌,纸币升值,经济衰退。
适度的通货膨胀可以刺激消费,扩大内需,推动经济发展,但过度的通货膨胀会导致纸币贬值,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经济秩序。
适度的通货紧缩可以挤去经济泡沫,抑制投资过热,但过度的通货紧缩会导致恶性的价格竞争,对经济的长远发展和人民的长远利益不利。
总的来说,纸币的发行量要控制在适当范围内,以维护经济稳定和社会发展。
当某种商品供过于求时,就会出现货多不值钱的现象,形成买方市场。
反之,当某种商品供不应求时,就会出现物以稀为贵的现象,形成卖方市场。
商品的价值量越大,价格越高;商品的价值量越小,价格越低。
商品价值量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与个别劳动时间无关。
生产某种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越短,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就越低。
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与个别劳动生产率无关。
因此,企业需要提高个别劳动生产率,以提高市场竞争力。
高中政治必修一《经济生活》知识点总结
《经济生活》知识点高一《经济生活》知识点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第一课神奇的货币1、商品(1)商品的含义: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2)商品的两个基本属性:使用价值和价值。
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就是商品的使用价值。
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就是商品的价值。
(3)商品交换的实质是商品生产者之间的劳动交换。
2、物物交换成功的前提是交换双方恰好都需要对方的商品。
3、交换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1)物物交换:商品——商品( 2)商品——大家都乐意接受的商品(一般等价物)——商品一般等价物:它表现其他一切商品的价值,充当各种商品进行交换的媒介。
( 3)商品——货币——商品货币和商品比较,货币出现得晚。
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货币:从商品中分离出来的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
4、历史上充当过一般等价物的商品很多,比如:牲畜、布匹、贝壳等。
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只有金银。
贵金属金银由于体积小、价值大、易于分割、不易磨损、便于保存和携带等特点,逐步地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了一般等价物。
5、价值尺度(1)货币所具有的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大小的职能,叫价值尺度。
(2)货币能够成为价值尺度,是因为货币本身是商品,有价值。
(3)通过一定数量的货币表现出来的商品价值,叫做价格。
(4)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职能时,并不需要现实的货币,只需要观念上的货币。
6、流通手段(1)货币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职能,叫做流通手段。
(2)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叫做商品流通。
其公式是:商品—货币—商品(3)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时,必须用现实的货币,不能用观念上的货币。
7、在“商品—货币—商品”的流通过程中,“商品—货币”阶段的变化既重要又困难,“是商品的惊险的跳跃” 。
这个跳跃如果不成功,摔坏的不是商品,而是商品所有者。
如何理解?商品生产者只有把商品卖出去,并且卖出好价钱,才能生存和发展。
如果商品卖不出去,就意味着他白白付出了劳动,他所需要的商品也买不回来。
高中政治必修一经济生活知识点汇总
高中政治必修一经济生活知识点汇总经济生活知识汇总第一单元第一课、神奇的货币1、商品①含义: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②必须具备的条件:A、必须是劳动产品,不是劳动产品不一定是商品。
B、必须用于交换,不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不是商品,交换是商品的基本特征。
C、凡是商品都有使用价值,但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不一定是商品。
D、商品一定离不开流通领域,一旦进入消费领域就成为消费品,不再是商品。
③商品的两个基本属性:自然属性使用价值: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社会属性价值:凝结在商品中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注:1、劳动产品不一定有价值,因为价值是商品特有的属性。
2、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不一定有价值,因为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不一定是商品。
3、有价值的物品一般有使用价值☆两者关系:对立统一统一:同时存在商品中,商品是两者的统一体。
对立:任何人都不能同时拥有两个属性。
2、①货币产生:偶然物物交换--扩大的物物交换--一般等价物--一般等价物固定在金银上→货币产生。
(注:偶然的物物交换不是等价交换。
)②货币的本质--一般等价物(本质)是商品。
③货币的职能:A、基本职能:流通手段,只需现实货币,价值尺度,只需观念上的货币。
B、其它职能:(1)贮藏手段,足值的货币(2)支付手段,交钱与交换时间不同。
例:到银行取工资。
(3)世界货币,指货币具有在世界市场充当一般等价物的职能。
3、纸币:①纸币的含义:由国家(或某些地区)发行的,强制使用的价值符号。
②产生:③职能:流通手段,支付手段(有些国家的纸币还具有世界货币的职能)(注:纸币没有价值,有使用价值。
)④发行: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
4、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不平衡引起的通货膨胀:供小于求,物价上涨,纸币贬值(物价上涨,购买力下降,生活水平下降,商品销售困难,经济秩序混乱。
)通货紧缩:供大于求,物价下降,纸币升值(物价下降,在一定程度上对人民有好处,但长时间大范围下降会影响企业生产与投资积极性,使经济萧条,影响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导致市场消费不振,对经济长远发展,人民长远利益不利。
2023年高中政治经济生活知识点
《经济生活》常考知识点归纳1.影响价格旳原因(1)直接原因——供求影响价格。
(2)决定原因——价值决定价格。
①价值是价格旳基础, 价格是价值旳货币体现。
在一般状况下两者成正比。
②单位商品旳价值量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旳, 两者成正比。
③单位商品旳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④价值规律旳基本内容和体现形式。
商品旳价值量由生产该商品旳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商品互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互换, 这就是价值规律旳基本内容。
商品旳价格受供求关系旳影响, 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这就是价值规律旳体现形式。
2.价格变动旳影响(热点: 高物价、高房价等重点掌握)(1)对人们生活旳影响:①价格变动对需求旳一般影响:一般来说, 当某种商品旳价格上升时, 人们会减少对它旳购置;当这种商品旳价格下降时, 人们会增长对它旳购置。
②不一样商品对价格变动旳厦应程度不一样: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需求量旳影响比较小, 对高档耐用品需求量旳影响比较大。
③有关商品价格旳变动影响消费者对既定商品旳需求:A.互为替代品。
在可以互相替代旳两种商品中, 一种商品价格上升, 消费者将减少对该商品旳需求量, 而对另一种商品旳需求量增长;反之亦然。
B.互补商品。
在有互补关系旳商品中, 一种商品旳价格上升, 不仅使该商品旳需求量减少, 也会使另一种商品韵需求量减少;反之亦然。
(2)价格变动对生产经营旳影响(价值规律旳作用):归纳到一点, 就是增进资源旳优化配置和经济效益旳提高。
详细体现: ①调整生产规模。
②提高劳动生产率。
③促使企业生产适销对路旳高质量产品。
3.影响消费水平旳原因(l)主线原因: 国家经济发展水平。
(2)重要原因:居民旳收入(目前、未来、居民之间收入差距旳大小)和物价水平(物价高, 消费水平低)(3)其他原因: 商品旳性能、质量、外观、包装、广告等。
4.我们应树立什么样旳消费观?(怎样做理智旳消费者?)(1)量人为出, 适度消费。
既要反对超前消费, 又要反对克制消费。
高中政治必修一经济生活考点梳理
考点 2 我国现阶段公有制主体地位的体现 A 第一,就全国而言,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这是就全国而言,有的地方、有的产业可以有所差别。 第二,国有经济控制国家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即
体现在控制国民经济发展方向、控制经济运行的态势、控制重要稀缺资源的能力上。在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 业和关键领域,国有经济必须占支配地位。)
价格变动对生产的影响是价值规律发生作用的重要体现。 考点 10 影响消费水平的主要因素 A
影响消费水平的主要因素是居民的收入。 收入是消费的前提和基础 ① 一般说来,居民的可支配收入与居民消费成正比。——要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必须保持经济的稳定增长。 ② 居民消费水平不仅取决于当前的收入,而且受未来收入预期的影响;——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③ 社会总体消费水平高低与人们收入差距的大小有密切关系,收入差距过大,总体消费水平会降低。——公平 的措施。 考点 11 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C (1) 人们的消费行为受消费心理的影响。具体有从众心理、攀比心理、求实心理等。
共同点
都是投资行为,都可以给投资者带来收益;都有利于国家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投资注意点:兼顾收益与风险;兼顾多元与重点;兼顾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根据自己的实际经济情况,量力而行。
高中政治必修一经济生活 考点总结汇总
一、商品的基本属性专题一 生活与消费考点 01 货币的本质注意 1.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不一定有价值,有价值的东西一定有使用价值。
2.判断一种物品是否属于商品的方法:(1)定义法,凡是商品都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2)属性法,使用价值和价值是商品的两个基本属性。
凡是商品都有使用价值和价值,并非有使用价值的物品都是商品。
(3)根据所处的具体环节来判断。
劳动产品只有处于流通领域才是商品,一旦离开流通领域而进入消费领域,劳动产品就不再是商品。
二、货币的本质 1.货币的含义和本质:货币是从商品世界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货币的 本质是一般等价物。
2.货币的产生: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物物交换→扩大的物物交换→以一 般等价物为媒介的交换→金银固定为一般等价物的交换→货币的产生。
3.货币与一般等价物的区别与联系 (1)区别:一般等价物品比货币出现得早,不固定;货币出现得晚,能够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
(2)联系,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二者都是商品,都有使用价值和价值。
注意 ①金银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成为货币,但金银饰品不可以成为货币。
1②金银纪念币也是货币。
金银纪念币是由国家发行的,是一种法定货币,纸币也是国家发行、 强制使用,但金属纪念币相对于一般纸币而言,又具有其特殊性,其既是法定货币,又具有 一般商品的属性。
4.货币的基本职能与其他职能的比较职能含义产生作用结果货币所具有的表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职能,一切表现和衡量其价格 现 和 衡 量 其 他 一 随 着 货 币 的商品的价值都由货币来表现,他一切商品价基 尺度 切 商 品 价 值 大 小 产生而产生通过一定数量的货币表现出值的大小本的职能来的商品价值,叫做价格职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原来能 流通 货 币 充 当 商 品 交 随 着 货 币 的 充 当 商 品 交 换 的商品交换(商品—商品)变手段 换媒介的职能产生而产生 的媒介换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商品—货币—商品)在赊销赊购中,货 随 商 品 赊 账 支 付 债 务 、 地 支付币 被 用 来 偿 还 债 买 卖 的 产 生 租、工资、利息、手段务而出现税款等。
(完整版)高中政治必修1经济生活知识点总结
( 1)价格变动对消费者的影响:
一般来说,当某种商品的价格上升时,消费者会减少对该商品的购买;当某种商品的价格下降时,消
费者会增加对该商品的购买。(需求定律:价格与需求呈反比例变化)
( 2)价格变动对需求量的影响:
①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需求量的影响较小,对高档耐用品需求量的影响较大。(需求弹性理论)
2. 供求影响价格
①供不应求,价格升高。(形成卖方市场,由卖方起主导作用的一种市场类型。)②供过于求,价格
降低。(形成买方市场,由买方起主导作用的一种市场类型。)
思维拓展:
1. 价值决定价格和市场形成价格是否矛盾?
① 价值决定价格,价值是价格的基础
②由于受市场上供求关系的影响,价格会围绕价值上下波动,这是“市场形成价格”。所以,二者是相
一般等价物 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的,可以与其他一切商品交换并表现其他一切商品价值的商品。 第四阶段:一般等价物固定在金银上,货币产生。 (在货币产生之后,也并不是所有的金银都是货币,只有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金银才是货币。) ( 4)货币的本质 ------ 一般等价物 3. 货币的基本职能 ( 1) 货币职能的含义
经济生活知识点归纳
第一课 神奇的货币
考点一 货币的本质 1. 商品的基本属性: ( 1)商品的含义:
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一样物品要成为商品,必须同时满足两个条件:一必须是劳动产品;二 必须是用来交换的那部分劳动产品。 ( 2)商品的两个基本属性:使用价值和价值 ①使用价值概念: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即与生俱来的),反 映了人以自然的关系。 ②商品的价值: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价值是商品的独有属性,社会属性。 ③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④ 二者关系 :
高中政治必修一经济生活知识点汇总
高中政治必修一经济生活知识点汇总高中政治必修一经济生活知识点汇总一、经济生活的基本概念1.经济生活的含义:经济生活是人们为满足自身经济需求而从事的一系列经济活动的总和。
2.经济生活的目的:满足人们的经济需求,提高生活质量。
3.经济生活的特点:社会性、历史性、复杂性、多样性。
二、经济生活的基本组成1.物质方面:商品、货币、资本、劳动、土地等。
2.社会方面:经济制度、经济组织、经济规律等。
三、经济生活的需求和满足1.人类经济需求的特点:多样性、程度差异、动态变化。
2.如何满足经济需求:改善生产要素、提高生产效率、科学合理布局和发展,扩大消费规模等。
四、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1.经济增长:指一定时期内国民经济总量的扩大。
2.经济发展:相对于经济增长,强调民生改善、产业结构优化、生态平衡等方面的综合发展。
五、资源与经济1.人类需求的资源基础:物质资源(包括自然资源和人造资源)和人力资源。
2.资源的基本特征:稀缺性和有限性。
3.资源配置的基本原则:公平性和效率性。
4.资源配置的方式:市场配置、计划配置和混合配置。
六、市场与价格1.市场的基本概念:市场是指供求双方进行商品交换和财富转移的场所和手段。
2.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社会分工与合作、私有制、市场竞争、经济自由和政府干预等。
3.价格的基本概念:价格是市场交换商品和服务时所支付的货币表现形式。
4.价格的决定因素:供求关系、成本、政府政策等。
七、分配与再分配1.分配的基本概念:分配是指经济收入在经济主体之间按一定原则进行的财富分割。
2.再分配的基本原则:效益优先原则、平等原则、社会保障原则等。
3.再分配的形式:市场再分配和政府再分配。
八、经济周期与经济景气1.经济周期的基本特征:周期性、波动性、渐进性。
2.经济周期的形成原因:内外因素的综合作用。
3.经济景气的反映指标:GDP和GNI的增长率、固定资产投资、居民消费等。
九、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1.经济增长:指一定时期内国民经济总量的扩大。
高中政治必修一经济生活知识点总结
高中政治必修一经济生活知识点总结《经济生活》复习指南(标示★的为复习的运用内容)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第一课神奇的货币1、商品的含义及其基本属性含义: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劳动产品不一定是商品,但商品一定是劳动产品。
商品的基本属性:商品的使用价值是指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
不同商品使用价值不同,所以才需要交换以满足人们的不同需要。
商品的价值是指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不同商品都有价值,所以才能够按照一定比例相互交换。
2、货币的含义、本质和基本职能含义:货币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
当贵金属金银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时,货币就出现了。
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
货币的基本职能:是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
价值尺度是指货币具有表现和衡量其它一切商品价值大小的职能。
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职能只需要观念上的货币。
流通手段是指货币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职能。
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则需要现实的货币。
3、纸币的含义及其发行规律、通货膨胀、通货紧缩纸币是由国家(或某些地区)发行的、强制使用的价值符号。
国家能决定纸币的发行量、纸币的面值,但不能决定纸币的购买力或者纸币所代表的价值。
纸币的发行规律:纸币的发行量要以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
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商品价格总额/货币流通次数。
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通货”就是指流通中的纸币。
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就是指流通中的纸币数量过多或过少。
通货膨胀通货紧缩含义物价总水平的持续上涨。
物价总水平的持续下跌。
表现需求旺盛,物价上涨,纸币贬值,经济过热。
需求不足,物价下跌,纸币升值,经济衰退。
本质社会总供给小于社会总需求,流通中的纸币量过多。
社会总供给大于社会总需求,流通中的纸币量过少。
成因①纸币发行过多;②社会需求旺盛;③成本上升等。
①纸币发行过少;②社会需求不足等。
影响适度的通货膨胀可以刺激消费,扩大内需,推动经济发展;但通货膨胀直接使纸币贬值,而居民收入水平没有提高,就会导致人民生活水平下降,社会经济秩序混乱,影响经济发展。
高中政治必修一经济生活知识点总结整理(知识主干)
《经济生活》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第一课神奇的货币1. 商品: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2. 商品的基本属性:使用价值(商品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和价值(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3. 货币的产生: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众多的商品中,金银具有体积小、价值大、便于携带、质地均匀、容易分割的天然属性,因而最适宜充当一般等价物。
贵金属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标志着货币正式产生。
4. 货币: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本质:一般等价物。
5. 货币的职能:基本职能:价值尺度(标价格)和流通手段(买东西)。
其他: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的职能。
6. 纸币:由国家发行的、强制使用的价值符号。
(国家可以决定纸币的发行量、面值,但不能决定纸币的实际购买力。
)7. 纸币发行规律: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
通货膨胀(发行量>流通需要),全面、持续的物价上涨。
通货紧缩,反之。
解决方法:通货膨胀: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和量入为出(紧缩性)财政政策。
通货紧缩:积极的(扩张性)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
8. 银行信用卡是商业银行对资信状况良好的客户发行的一种信用凭证。
优点:集存款、取款、结算、查询为一体,能减少现金的使用,简化收款手续,方便购物消费,给持卡人带来诸多便利。
9. 支票:活期存款的支付凭证(转账支票和现金支票)10. 外汇:用外币表示的用于国际间结算的支付手段。
汇率:又称汇价,是两种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
A、一国货币汇率下跌(即货币对外贬值),通常会引起出口扩大和进口减少,国内物价上涨,国际储备增加,就业增加和国民收入增长和资金外逃。
B、一国货币汇率上涨(即货币对外升值),通常会引起出口减少和进口扩大,使一国对外贸易环境恶化,国际储备减少,就业和国民收入下降。
但可以提高该国货币的信誉,提高该国的经济地位,吸引外资流入。
11. 保持人民币币值稳定的意义:即对内保持物价总水平稳定,对外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对人民生活安定、经济社会持续将抗发展,对世界金融稳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高中政治必修一《经济生活》核心知识点总结
《经济生活》核心知识总结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第一课神奇的货币1、商品的含义和基本属性(1)商品的含义: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2)商品的基本属性:使用价值和价值。
①使用价值是指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
价值是指凝结在商品中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②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不一定有价值,因为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不一定是商品。
*2、货币(1)货币的含义: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2)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
(3)基本职能:①价值尺度:货币具有的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大小的职能。
要求:只需要观念上的货币。
②流通手段:货币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的职能。
要求:必须用现实货币。
(4)其他职能:支付手段、贮藏手段、世界货币等职能。
3、纸币的含义及发行规律(1)含义:由国家(或某些地区)发行的,强制使用的。
(2)发行规律:货币的供应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
流通中所需要货币量的计算公式:商品价格总额二(待售商品数量×价格水平)/货币流通次数。
(3)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的含义、表现及对经济的影响①通货膨胀是指经济运行中出现的全面、持续的物价上涨的现象。
表现:物价上涨,纸币贬值。
影响:对居民:纸币贬值,物价上涨,购买力下降,生活水平下降,经济秩序混乱。
对企业:生产成本提高,影响生产和销售。
对国家:影响经济的健康发展。
②通货紧缩是与通货膨胀相反的一种经济现象。
它表现为物价全面持续下跌,通常伴随经济衰退出现。
表现:物价下降,纸币升值。
影响;物价下降,短期对人民有好处,但长时间大范围下降会影响企业生产与投资积极性,经济萧条,影响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导致市场消费不振,影响经济长远发展和人民长远利益。
4、信用卡的含义及功能、支票的含义及种类①信用卡:是商业银行对资信状况良好的客户发行的一种信用凭证。
信用卡具有集存款、取款、贷款、消费、结算、查询为一体等功能。
②支票:是活期存款的支付凭证,是出票人委托银行等金融机构见票时无条件支付一定金额给持票人的票据。
高一必修1政治经济生活知识点总结
高一必修1政治经济生活知识点总结高中政治必修一经济生活知识点总结一、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1、商品的基本属性:商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基本属性(1)价值的含义:价值是指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不同的商品所以能进行交换,就是因为它有价值,价值是商品交换的基础。
)(2)使用价值的含义:使用价值是指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
(商品的使用价值千差万别)。
(3)两者关系: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
价值离不开使用价值,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使用价值也离不开价值,否则就不是商品。
生产者和消费者不能同时拥有使用价值和价值,生产者为实现价值必须让渡使用价值,消费者为得到使用价值必须支付价值。
2、货币的产生与本质:(1)货币的产生: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目的是为了克服物物直接交换所遇到的困难。
货币的产生经历了四个阶段:①偶然的物物交换阶段;②扩大的物物交换阶段;③一般等价物的产生阶段;④货币的产生阶段:在众多的商品中,金和银因具有体积小、价值大、便于携带、久藏不坏、质地均匀、容易分割等天然属性,因而最适宜充当一般等价物。
于是贵金属用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这便标志着货币正式产生。
(2)货币的本质:货币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货币的本质仍然是一般等价物。
3、货币的基本职能:货币具有价值尺度与流通手段两大基本职能。
(1)价值尺度:①含义:指货币作为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大小的职能。
②价格:用一定数量的货币表示出来的商品价值。
价值是价格的基础,决定价格,价格反映价值。
③作为价值尺度的货币并不需要现实的货币,只需要观念上的货币。
(2)流通手段:①含义:指货币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职能。
②商品流通: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
公式:W--G――W’③需要现实中的货币。
(3)货币的其他三种职能: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的职能。
4、金属货币与纸币:(1)纸币的含义:由国家发行的、强制使用的价值符号。
高中政治必修一经济生活知识总结
高中政治必修一经济生活知识总结高中政治必修一经济生活知识总结必修1(经济生活)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第一课神奇的货币1、商品的含义?商品的基本属性?(1)含义: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商品必须符合两个基本条件:一、用于交换;二、劳动产品。
(2)基本属性:使用价值(商品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和价值(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价值是商品的本质属性。
2、货币的含义?货币的本质?货币的基本职能?(1)含义: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就是货币(所以说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这里讲的货币是指有价值的金属货币。
贵金属金银具有体积小、价值大、易于分割、不易磨损、便于保存和携带等特点,从而固定地充当了一般等价物。
(2)本质: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
一般等价物是指能够和其它一切商品相交换的商品。
一般等价物与货币的区别是:是否固定(3)基本职能:货币的基本职能是价值尺度、流通手段①价值尺度含义:货币具有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大小的职能。
原因:货币本身有价值、是商品,才能充当价值尺度的职能。
形式:货币执行价值尺度的形式是只需要观念上的货币,并不需要现实的货币②流通手段含义:货币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职能形式:货币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货币执行流通手段的形式是只能用现实上的货币,而不能用观念上的货币。
商品流通: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公式是W-G-W(4)其它职能:货币除了基本职能外还充当支付手段(支付手段是随着赊账买卖的产生而出现的,被用来支付地租、利息、税款、工资等)、贮藏手段、世界货币的职能。
P53、货币流通规律流通中实际所需要的货币量受货币流通规律支配①其内容是: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同商品的价格总额成正比,与货币的流通次数成反比②货币流通规律公式商品价格总额待售商品数量×价格水平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货币流通次数=货币流通次数4、纸币及其本质?通货膨胀、通货紧缩及危害?(1)纸币含义:是国家(或者某些地区)发行的、强制使用的价值符号。
思想政治必修一 经济生活 知识点总结
《思想政治》必修Ⅰ经济生活复习提纲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第一课神奇的货币一、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1.商品(1)含义: 商品时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一种物品要成为商品,必须同时具备两种条件: 一是劳动产品,二是用于交换。
[提示]①商品必须是劳动产品,而劳动产品不一定是商品;②在商品经济条件下,服务、无形的技术也可以成为商品;③商品的身份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商品一旦离开了流通领域进入消费领域,就再也不是商品了。
④捐赠品不再是商品;废品收购站收购的废品仍然是商品。
(2)基本属性: 使用价值和价值。
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
①使用价值含义: 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就是商品的实用价值。
地位:自然属性, 与其他有用物品的共同属性。
意义:商品的使用价值不同, 所以不同商品之间才需要相互交换, 以满足人们的多种需要。
②价值含义: 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就是商品的价值。
地位:社会属性, 商品的特有属性。
意义:所有的商品都有价值, 所以能够按一定比例进行交换。
价值是一切商品相交换的基础。
商品交换实质上是商品生产者的劳动交换。
③关系: 对立统一统一性: 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
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一个物品如果没有使用价值, 也就没有价值, 因而不可能成为商品;一个物品仅有使用价值, 也不可能成为商品。
(没有使用价值东西, 一定没有价值;有使用价值的东西, 不一定有价值;没有价值的东西, 不一定没有使用价值;有价值的东西, 一定有使用价值。
)对立性: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不能同时属于生产者和消费所有者。
生产者生产商品的目的是要实现商品的价值, 为此必须让出商品的使用价值;消费者购买商品的目的是要获得商品的使用价值, 为此必须支付价值。
2.货币(1)产生①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货币的产生经历了四个阶段: 偶然的物物交换——扩大的物物交换——以一般等价物为媒介的交换——一般等价物固定在金银上, 货币产生。
高中政治经济生活知识点
高中政治经济生活知识点经济生活是政治必修1的内容,高中学生需要理解哪些知识点?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高中政治必修1经济生活知识点,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中政治必修1经济生活知识点(一)1、市场调节 (1)配置资源①合理配置资源的必要性:资源配置是由资源的有限性和人的需求的无限性,这一矛盾决定的。
(人的需要是多种多样的,永无止境的,但在一定时期和范围内,社会能够加以利用的资源总是有限的。
如果用于生产某种产品的资源增加,用于生产其他产品的资源就会减少。
为了尽量满足多方面的需要,社会必须合理配置有限的资源。
)②资源配置的基本手段:计划和市场是资源配置的两种基本手段。
(2)市场经济: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的经济。
(3)计划配置资源的实现(途径)及优点:(略)(4)市场配置资源的实现(途径)及优缺点。
①实现:市场配置资源主要通过供求,竞争等来实现的。
②优点:A.市场能够灵活地反映出供求变化B.能够及时、准确地传递市场供求信息。
C.能够给市场主体以压力和动力,调动积极性,推动科学和经营管理的进步,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资源的有效利用,并实现优胜劣汰。
③缺点:即市场调节的局限性:A、市场调节不是万能的(即市场失灵):a. 不能调节:市场不能调节的领域有国防、治安、消防等公共物品的供给问题。
b. 不让调节: 枪支弹药惯用语危险品,麻醉品等也不能让市场来调节。
(因为如果听任经营者自由经营这些产品,会严重危害公民的身心健康,败坏社会风气,影响社会安定。
)B、市场调节存在固有的弊端:a.自发性。
由价值规律的作用是自发实现的→人们追求经济利益的行为是自发的,不是在政府引导下进行的→可能会出现不利于经济和社会健康发展的经济现象。
b.盲目性。
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各自独立,分散的地位→不可能准确掌握市场信息→决策必然带来盲目性→结果必造成经济波动和资源浪费。
c.滞后性。
市场经济的自发性,盲目性和资源配置的实现方式决定市场调节的一般过程是:供求不平衡→价格变化→作出决定→实现供求平衡→必然有一定的时间差→必然导致经济波动和资源浪费(特别是在农村及大型建设项目上影响更大)注:导致后果、表现及联系①后果和表现A、自发性[制假售假,环境污染等不正当市场行为的发生,造成经济混乱,收入差距拉大,甚至可能导致两极分化]B、后两者[资源浪费,经济波动,社会经济不稳定]②联系:都是市场调节固有的弊端,都给经济的健康发展带来不稳定因素和负面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济生活知识汇总第一单元第一课、神奇的货币1、商品①含义: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②必须具备的条件:A、必须是劳动产品,不是劳动产品不一定是商品。
B、必须用于交换,不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不是商品,交换是商品的基本特征。
C、凡是商品都有使用价值,但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不一定是商品。
D、商品一定离不开流通领域,一旦进入消费领域就成为消费品,不再是商品。
③商品的两个基本属性:自然属性——使用价值: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社会属性——价值:凝结在商品中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注:1、劳动产品不一定有价值,因为价值是商品特有的属性。
2、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不一定有价值,因为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不一定是商品。
3、有价值的物品一般有使用价值☆两者关系:对立统一统一:同时存在商品中,商品是两者的统一体。
对立:任何人都不能同时拥有两个属性。
2、①货币产生:偶然物物交换--扩大的物物交换--一般等价物--一般等价物固定在金银上→货币产生。
(注:偶然的物物交换不是等价交换。
)②货币的本质--一般等价物(本质)是商品。
③货币的职能:A、基本职能:流通手段,只需现实货币,价值尺度,只需观念上的货币。
B、其它职能:(1)贮藏手段,足值的货币(2)支付手段,交钱与交换时间不同。
例:到银行取工资。
(3)世界货币,指货币具有在世界市场充当一般等价物的职能。
3、纸币:①纸币的含义:由国家(或某些地区)发行的,强制使用的价值符号。
②产生:③职能:流通手段,支付手段(有些国家的纸币还具有世界货币的职能)(注:纸币没有价值,有使用价值。
)④发行: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
4、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不平衡引起的通货膨胀:供小于求,物价上涨,纸币贬值(物价上涨,购买力下降,生活水平下降,商品销售困难,经济秩序混乱。
)通货紧缩:供大于求,物价下降,纸币升值(物价下降,在一定程度上对人民有好处,但长时间大范围下降会影响企业生产与投资积极性,使经济萧条,影响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导致市场消费不振,对经济长远发展,人民长远利益不利。
)通货膨胀: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和量入为出的财政政策。
通货紧缩: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发行国债,投资环境设施建设,扩大出口。
5、信用工具:方式:现金结算转账结算信用卡本质:信用凭证。
发行:商业银行优点:方便、安全支票本质:支付凭证,种类:转帐支票、现金支票6、外汇:含义:是用外币表示的用于国际间结算的支付手段。
汇率:含义:又称汇价,是两种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
影响:本国货币升值,利于进口不利出口,本国货币贬值,利于出口不利进口,国内物价上涨保持人民币币值稳定的意义:即对内保持物价总水平稳定,对外保持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稳定,对实现扩大就业,经济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第二课、多变的价格1、影响价格的因素:①影响价格的因素:各种因素对商品价格的影响,是通过改变该商品的供求关系来实现的。
②供求影响价格。
市场表现:A、卖方市场:卖方供不应求,价格上升,物以稀为贵B、买方市场:买方供过于求,价格下降,货多不值钱③价值决定价格:价格最终是由价值决定的。
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价值量。
商品价值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
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④价值规律Ⅰ内容: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Ⅱ表现形式:商品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则是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
⑤价格变动的影响Ⅰ价格变动对生活的影响必需品和高档耐用品互补品和代替品Ⅱ价格变动对生产经营的影响(1)调节生产规模(2)提高劳动生产率(3)促使企业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商品第三课、多彩的消费1、影响消费的因素居民的收入物价总体水平(1)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措施:发展经济,保持经济稳定增长,增加居民收入居民消费水平的高低与人们的收入差距的大小有密切联系(2)商品价格高低,措施:稳定物价,控制物价上涨,这需要国家的宏观调控。
2、消费类型:(1)产品类型:有形商品消费和劳务消费。
(2)交易方式:钱货两清,货款消费,租货消费。
(3)消费目的:生存资料消费,发展资料消费和享受资料消费。
3、消费结构:(1)消费结构指人们各类消费支出在消费总支出所占的比重。
(2)特点:不是一成不变,会随经济发展,收入变化而变化,方向遵循由生存需要到发展需要再到享受需要的顺序。
5、消费观。
从众心理、求异心理、攀比心理、求实心理。
6、消费原则:量入为出,适度消费。
避免盲从,理性消费。
保护环境,绿色消费。
勤俭节约,艰苦奋斗。
综合探究:金钱的重要性:起源:货币是商品交换长期发展的产物。
本质:它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职能:具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两个基本职能。
从在社会初级阶段,仍然存在着商品一定意义上,金钱是财富的象征,各种经济活动都离不开金钱。
正确的金钱观:要取之有道、用之有益,用之有度。
第二单元、生产、劳动与经营第四课、生产与经济制度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生产的目的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1、生产与消费分配与交换是生产与消费的桥梁和纽带(1)生产决定消费(对象、方式、质量和水平)为消费创造动力。
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2)消费反作用于生产:拉动经济增长、促进经济发展、对生产起着导向作用,一个新的消费热点的出现,往往能带动一个新产业的出现和成长;为生产创造出新的劳动力,提高劳动力的质量,提高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消费是物质资料生产过程的最终目的与动力2、生产力(1)必要性:①解决主要矛盾②社会主义本质要求③体现社会主义的有优越性④增强综合国力⑤提高我国国际地位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⑦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赶超发达国家(2)如何发展:①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②必须通过改革,调整生产关系中与生产力不相适应的部分,调整上层建筑中与经济基础不相适应的部分。
改革是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要通过改革,完善社会主义的各项基本制度,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③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④加快科技发展,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加快科技进步和创新3、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经济制度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基础、社会主义的根本经济特征——生产资料公有制国有经济:国有经济国民经济的支柱,掌握国民经济的命脉,在国民经济中起主导作用(主导作用--国有经济,主体地位--公有制地位)(1)公有制主体地位:1、主要体现:①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就全国而言)②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即体现在控制国民经济发展方向,控制经济运行的整体态势,控制重要稀缺资源的能力上。
在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国有经济必须占支配地位。
2、为什么坚持公有制为主体:①现行的经济制度,适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不平衡、多层次的状况②符合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③有利于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有利于增强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④毫不动摇的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3、怎么增强:①深化国有制公司制股份制改革②健全现代企业制度③优化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推进集体企业改革,发展多种形式的集体经济、合作经济。
)第五课、企业与劳动者1、企业——市场经济活动的主要参与者,是国民经济的细胞。
在我国,国有企业、集体企业、私营企业、外资企业等多种所有制企业并存,共同构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
国有企业发挥主导作用目的:盈利,本质:经济组织2、公司制——是现代企业主要的典型的组织形式。
公司本质:以营利为目的的企业法人。
(1)组织形式: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各自特点:(2)组织机构。
决策机构(股东大会、董事会)、执行机构(总经理)和监督机构(监事会)。
(3)优点:有独立法人地位、有限责任制度和科学管理结构(4)公司经营成功的因素。
①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
②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依靠技术进步、科学管理等手段,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③诚信经营,树立良好的信誉和企业形象。
企业形象是企业的产品、服务在社会中留下的印象,以及所受到的评价和认同。
企业的信誉和形象是企业的一种无形资产。
公司是否诚信经营,关系到企业的成败。
3、劳动和就业(1)劳动和就业的重要性。
①劳动是人类文明进步发展的源泉。
光荣属于劳动者。
②就业是民生之本,是劳动者谋生的重要手段,对整个社会生产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③就业使得劳动力与生产资料相结合,生产出社会所需要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④劳动者通过就业取得报酬,从而获得生活来源,使社会劳动力能够不断再生产⑤劳动者的就业,有利于其实现自身的社会价值,促进人的全面发(2)我国的就业形势严峻,如何缓解就业压力。
①党和政府:从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加强引导,完善市场就业机制,扩大就业规模,改善就业结构②劳动者: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
Ⅰ自主择业观。
根据个人的兴趣、专长和条件,自主决定干什么。
Ⅱ竞争就业观。
要通过劳动力市场竞争来实现自主择业。
Ⅲ平等就业观。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Ⅳ多种方式就业观。
Ⅴ整体择业观。
符合社会需要。
4、维护劳动者权益(1)实现和维护劳动者权益,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
(2)我国劳动法规定了劳动者享有的权利。
这些权利是保障劳动者主人翁地位的前提,是充分调动和发挥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之成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主力军的保证。
(4)劳动者享受权利,是以履行劳动者义务为前提的。
自觉地履行劳动者的义务,是获得权利、维护权益的基础。
(5)劳动者要增强权利意识和法律意识。
当权益受到侵害时,以合法手段、法定程序进行维权,是每个劳动者的正确选择。
第六课投资理财的选择1、各种投资方式(1)储蓄存款——便捷储蓄机构—商业银行(以利润为目的,以国家控股银行为主体)存款业务——基础业务贷款业务——主体业务结算业务(2)股票——高风险、高回报(3)债券——稳健{国债金融债券企业债券}(4)规避风险——保险{人身保险、财产保险}第三单元收入与分配第七课、个人收入的分配1、为什幺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1)生产决定分配,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决定分配方式,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相应地就此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2)按劳分配的性质:是在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
2、为什么实行个人消费品按劳分配①现实经济条件决定②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③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基础④社会主义条件下人们劳动的性质和特点,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⑤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⑥对以往几千年的剥削制度的根本否定3、多种分配制度并存按生产要素分配:土地、资本、技术、劳动、管理4、公平:(1)表现:收入分配的相对公平(2)如何保证收入分配的公平:①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②保证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占合理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占合理比重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举措③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加强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节,保护合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强化税收调节,整顿分配秩序,控制收入差距,防止两极分化)5、处理好社会公平的关系:效率和公平并重:①效率和公平具有一致性②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基础③公平是效率的保证6、如何处理好公平与效率的关系①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既要提高效率又要促进公平②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既要反对平均主义又要防止收入差距;既要落实分配政策又要提倡奉献精神;在鼓励人们创业致富的同时,倡导回报社会和先福帮后富第八课、国家收入的分配1、财政:国家的收入和支出国家预算,国家决算2、财政的作用:①国家财政是促进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