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中“其他绿地”规划的探讨
绿地系统分析范文
绿地系统分析范文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发展,人口的快速增长和城市建设的迅速扩张,城市环境问题日益突出。
其中,绿地系统作为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优化和管理对于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增强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至关重要。
本文将对绿地系统进行分析,并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绿地系统的定义与特征绿地系统是由城市中的公园、花园、绿道、绿化带等组成的空间系统,是城市绿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绿地系统具有以下几个特征:1.空间连续性:绿地系统包括城市中的各种绿地元素,这些元素之间通过连续的绿地组成一个整体,并且与城市其他功能区域相连通。
2.绿地多样性:绿地系统包含多种不同类型的绿地,如公园、庭院、绿化带等,能够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提供各种休闲、运动和生态服务功能。
3.生态功能:绿地系统通过植物的吸附、调节作用,可以净化空气、调节气温、吸收雨水等,对于改善城市环境质量、缓解气候变化具有重要作用。
4.社会功能:绿地系统不仅为居民提供休闲娱乐的场所,还可以提供社交、文化、教育等多种功能,促进人们的身心健康和社会交流。
二、绿地系统的优势与问题绿地系统的建设和管理在城市可持续发展中有着重要作用。
绿地系统具有以下优势:1.生态环境优化:绿地系统可以改善城市空气质量、增加湿度、调节气温,减少城市热岛效应,提供居住环境的质量。
2.生物多样性保护:绿地系统提供了适宜的生境条件,使得各种植物和动物得以生存和繁衍,促进城市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3.水资源调节:绿地系统可以吸收雨水,减少洪涝风险,并通过地下水补给和植被蒸腾维持城市水平衡。
4.社会文化价值:绿地系统不仅是人们休闲娱乐的场所,还是城市文化的载体,提供方便的社交和文化活动空间。
然而,当前城市绿地系统面临一些问题:1.绿地空间不足:城市绿地总体面积较小,无法满足人们对自然环境的需求,且分布不均衡。
2.绿地质量差:部分绿地面临土壤污染、水源不足、生物多样性丧失等问题,无法发挥应有的生态功能。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中功能的拓展——以绿地与慢行交通功能结合为例
—
A a e S u y f r mbn t n o e n S a e a d Slw vn a i C s t d o Co ia i fGr e p c n o Mo ig Trfc o
区 内 部 , 盖 了 城 市 公 交 所 不 及 的 最 后 一 公 里 ”, 涵
接, 形成方 便 、 连续 的公共 交通 网络 。
以上 三 个城 市在 慢 行交 通 建设 方 面 各具 特 色 , 在 改 善 交 通 与 环 境 方 面 也 卓 有 成 效 。 发 展 慢 行 交 通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2 杭 州 经 济 技 术 开 发 区绿 地 系统 规 划 概 况
2 1 规 划 背 景 .
杭 州经 济技术 开 发 区是 19 9 3年 4月 经 国 务 院 批 准设 立 的国家 级 开发 区 , 下 沙 副城 的核 心 组成 是
集游憩 、 闲 、 休 生态 、 社会 文化 、 护等多 种功 能于一 保
须 满 足 现 代 社 会 与 时俱 进 的生 活 需 求 , 与城 市规 划 其 他 相 关 体 系 协 调 , 引导 城 市 可 持 续 发 展 。 在此 以 杭 州 经 济 技 术 开 发 区 绿 地 系
统 规 划 与 慢 行 交通 功 能 的结 合 为 例 , 讨城 市绿 地 空 间的 功 能 拓 展 。 探 关 键 词 : 地 系统 规 划 ; 地 兼 有 功 能 ; 行交 通 绿 绿 慢 中图 分 类 号 : U 8 . 1 T 9 5 1 文 献 标 识 码 : B 文章 编 号 :0 8—3 0 ( 0 1 0 10 7 7 2 1 ) 4—0 1 0 0 2~ 4
城市规划中的绿地系统规划与生态城市建设
城市规划中的绿地系统规划与生态城市建设在当今城市化进程飞速发展的时代,城市规划中的绿地系统规划成为了打造生态城市的关键环节。
绿地系统如同城市的“绿肺”,不仅为居民提供了休闲娱乐的空间,更在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绿地系统规划是一个综合性的规划体系,它涵盖了城市中的公园、广场、绿化带、街头绿地等各种绿色空间。
这些绿地通过合理的布局和连接,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发挥着多种生态功能。
首先,绿地能够吸收空气中的有害气体,释放氧气,净化空气。
随着城市中车辆和工业的增加,空气污染成为了一个严重的问题。
而绿地中的植物通过光合作用,能够有效地降低空气中的污染物浓度,提高空气质量,为居民提供一个清新、健康的呼吸环境。
其次,绿地在调节城市气候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在炎热的夏季,绿地能够通过蒸腾作用降低周围环境的温度,减轻城市的热岛效应。
同时,绿地还能够增加空气湿度,改善城市的干燥状况。
此外,绿地能够减少雨水的径流量,降低洪水的风险。
当雨水降落到绿地时,一部分会被土壤吸收和储存,另一部分则会缓慢地渗入地下,补充地下水资源。
这有助于缓解城市在雨季的排水压力,减少内涝的发生。
在生态城市建设中,合理的绿地系统规划需要充分考虑城市的地理、气候、人口等因素。
对于不同规模和特点的城市,绿地系统的规划也应有所差异。
例如,在大城市中,由于人口密集、土地资源紧张,绿地系统的规划需要更加注重空间的高效利用。
可以通过建设立体绿化,如屋顶花园、垂直绿化等方式,增加城市的绿色空间。
而在中小城市,可能有更多的土地可用于建设大型公园和绿地,从而形成更广阔的生态景观。
同时,绿地系统的规划还需要与城市的其他功能区域相协调。
例如,将绿地与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等有机结合,既能够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又能够为商业区和工业区提供良好的环境支撑。
此外,在规划过程中,还需要充分考虑居民的需求,设置多样化的绿地类型,如休闲公园、运动公园、植物园等,以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与建设的可行性研究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与建设的可行性研究城市绿地系统是城市环境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能够美化城市景观,提升居民居住品质,还具有重要的生态和环保功能。
绿地系统规划与建设是保障城市可持续发展、提高城市生态环境质量的一项重要工作。
本文旨在探讨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与建设的可行性问题,并提出相应建议。
一、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必要性城市化进程快速推进,城市人口与用地规模不断扩大,城市绿地的重要性与必要性也日益凸显。
首先,城市绿地可以改善城市气候环境,缓解热岛效应,提高城市空气质量。
其次,城市绿地可以改善城市生态系统,增加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例如,城市公园、绿地可以提供休闲娱乐、体育健身场所,也为城市花鸟、昆虫等生物提供了宜居的生存环境。
最后,城市绿地可以提高城市品质,维护城市居民身心健康,促进城市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既然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具有这样重要的意义,那么对于城市绿地系统的规划与建设也就显得尤为重要。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应综合考虑城市的社会、经济、环保等多方面因素,提出合理的规划方案,确保城市绿地资源的全面合理利用与保护,维护城市生态平衡和文明和谐。
二、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中存在的问题在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实践中,往往会遇到一些问题。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绿地资源分布不均,部分地区缺少绿地在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中,应该充分考虑城市的逻辑结构,城市市民的休闲娱乐需求等因素,向城市缺乏或分布不均的地区合理调配绿地资源。
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很多城市仍存在绿地资源分配不均的情况,部分城市因为城市扩展迅速,导致绿地资源不足,出现城市区域绿化率低,部分社区没有公共绿地的情况。
2. 城市绿地系统设计不合理城市绿地系统的规划应该充分考虑城市的气候、生态环境、社会需求等多方面因素,而在实际操作中,设计者常常缺乏对于设计的基础理论,设计方案不够科学合理。
此外,在设计方案上多数纯粹为实现审美价值和经济利益而进行,没有从用户的需求出发,导致城市绿地系统出现单调、缺乏活力的现象。
以景观生态学的角度探讨城市绿地建设的研究方向
以景观生态学的角度探讨城市绿地建设的研究方向城市化进程中,城市环境问题越来越严重,城市绿地被认为是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重要措施。
绿地作为城市(生态)系统中的重要部分,除了提供观赏、休闲等功能外,更具有调节气候、净化空气等生态服务功能,对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高居民生活质量、促进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等方面具有积极作用。
因此,城市绿地建设被广泛地提倡和引入。
然而,在城市绿地建设中,生态环境问题常常被忽略,大面积铺设草坪、种植树木等对于生态系统的影响、城镇建设过程中的碎化化、城市绿地规划和设计中的缺陷等问题,已经影响到了城市绿地的生态功能和社会经济效益。
为此,景观生态学的理论和方法,正在逐步地应用于城市绿地建设和规划中。
景观生态学是连接生态学和景观学的一门学科,将生态学理论运用于景观规划、设计和管理中,强调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存。
它提供了一种崭新的、系统性的视角,将城市绿地视作生态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应用景观的理念和方法,探讨城市绿地建设的研究方向。
一、景观生态学的基本概念景观生态学是以景观为基础的生态学,景观是物质、能量、信息等的整体,是我们观察到的一段空间组成的复合物。
景观生态学研究的主要对象是人类与自然环境的相互关系和互动作用。
它强调人类要与自然环境协调、和谐相处,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景观生态学将景观分成空间、时间和生态过程三个层面。
在空间层面,景观是指一定空间内的物质和非物质构成的总和,包括各种地形、植被、水体等自然元素和建筑、道路、设施等人造元素;在时间层面,景观具有历史性和动态性,需要分析景观的演变历程;在生态过程层面,景观是一个由各种生态元素组成的动态生态系统,如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生物种群变化等。
二、城市绿地建设的研究方向1. 建设具有生态适应性的城市绿地城市绿地的建设需要考虑城市基础设施、道路交通和建筑风貌等人工要素的影响,除此之外,还需考虑自然要素如地形、气候、地质等因素的影响。
生态适应性是指绿地及其物种对自然环境的适应能力,包括生长、适应新环境、繁殖、抗压、抗病等方面。
城市绿道的规划与建设
城市绿道的规划与建设城市绿道是城市里的一条绿色走廊,它是一种类似于公园的城市绿地,以绿色植物为主,它与公园不同的是,它可以形成一条贯穿城市的绿色带,可以与城市其他文化设施、商业设施等联系起来,构成一个完整、生态、环保的城市绿色生态系统。
城市绿道的优势城市绿道作为城市绿化的一种形式,在城市发展中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重视。
城市绿道有以下优势:一、绿色环保城市绿道通过植物的吸纳和净化空气,保护土壤水质等方式,为城市环境提供了一个生态保护的绿色通道和廊道。
二、文化建设城市绿道可以有助于城市和社区的文化建设,通过举办一些文化活动,让更多的人了解到绿道的存在和作用,形成“绿色文化”的共识,加强市民环保的意识。
三、提升城市形象城市绿道是城市的一道风景线,可以为城市的形象加分。
通过建设城市绿道,可以有助于提高城市的含金量,吸引更多的人来到这里游玩、购物等,给城市带来宣传效果和经济效益。
四、促进健康城市绿道为市民提供了一个休闲、娱乐的平台,使人们能够走出家门,享受大自然的美景和新鲜的空气,促进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
城市绿道建设的注意事项城市绿道的目的是为了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健康着想,因此,在建设城市绿道时,应该有一些注意事项:一、提前做好规划在建设绿道之前最重要的工作就是规划工作,应该有一套完整的规划方案,包括建设的地点、建设的时间、建设的范围及建设的经费等方面的内容,都要有一个明确的规划方案,以便后续的工程实施。
二、选择合适的地点城市绿道的建设地点应该是市民比较集中的地区,在交通便利和人口密集的区域开辟城市绿道,这样可以为市民带来更多的便利和福利。
三、选择适宜的绿化植物城市绿道的建设需要选择适宜的绿化植物,这样可以保证绿化效果更好。
在选择绿化植物时,应该考虑到目标人群的差异,来选择不同的植物类型和数量。
四、统筹规划在城市绿道建设过程中,不要忽略了其他的设施配套建设工作,应该与公共交通、城市文化设施、商业设施等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生态、环保的城市绿色生态系统。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指标体系若干问题探讨
中图 分 类号 :T 9 5 1 U 8 .2
文 献标 识 码 :A
文 章 编 号 :10 —6 1 (0 8 1- 6 - 0 813 20 ) 00 90 0 4
Dic s in o e e a o lm so h a n n n x S se ft ba r e pa e S se su so n S v r lPr b e ft ePl n i g I de y tm o heUr n G e n S c y tm
问题 。其中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指标体 系作 为城市绿 地
系统 规 划 T作 的衡 量 标 准 ,在 指 导 和评 价 城 市 绿地 质 量 和绿 化 水平 方 面 起 到 了指 向标 的 作用 ,但 现 行 的城 市 绿
K e r s Ur a r e p c y t m ; Gr e ln l n i g; I d x s s e y wo d : b n g e n s a e s se e na d pa n n n e y t m
随 着 中 国城 市 化进 程 不 断 发 展 ,城 市 与 自然 相 互 融
维普资讯
河 北 农 业科 学 ,20 ,1 (0 :6 7 0 8 2 1 ) 9— 2 Ju l f ee A n utr cecs oma o bi gc l a S i e H ul n
责 任 编辑
李 占东
城 市 绿 地 系 统 规 划 指 标 体 系若 干 问题 探 讨
面积 占城市面积 比率。20 0 1年 2月召开 的 “ 国城 市 全 绿化工作会议 ” 上提 出的 《 国务院关 于加 强城市 绿化 建设的通知 ( 讨论稿 ) 中,对城市绿 地指标作 了以下 》 规定 :到 2 0 0 5年 ,全 国 城 市规 划 建 成 区绿 地率 达 到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存在的问题及建议摘要:本文通过介绍城市绿地的发展过程进行并进行分析,介绍了几点城市绿地系统存在的问题,并对于相关问题提出了几点建议以供参考。
关键词: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存在问题;建议Problems in Urban Green Space System Planning and Suggestions (Abstract: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development of urban green space and analyzes were introduced a few urban green space system problems and related issues for some suggestions forreference.Key words: urban green space system planning;problem;suggestion绪论不同的历史阶段,人与自然的关系经历了不同的历史演变过程。
人类社会作为自然界的一个生物种群,在自然的发展过程中不断进行着自身的组织结构的发展演变,从而不断适应和利用自然。
在原始社会,人类崇拜和依附于自然。
农业文明时期,人们敬畏和利用自然进行生产。
在工业文明以后,人类对于自然的控制和支配能力急剧增强,自我意识极度膨胀,开始一味地对自然强取豪夺,从而激化了与自然的矛盾,加剧了与自然的对立,使人类不得不面对资源匮乏、能源短缺、环境污染、气候变化、森林锐减、水土流失、物种减少等严峻的全球性环境问题和生态危机。
在中国古代哲学中,和谐意味着对待一切事物适度而平衡的态度,这是一个古老的社会理想。
今天和谐被赋予了更多的现代思想,如社会平等,环境永续性、性别平等、包容和善治等。
城市绿地是城市用地的重要组成部分。
城市绿地系统是城市生态系统中自然子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绿地的组成是否合理会直接影响城市的景观效果、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
城市规划区中的绿地系统规划分析
城市规划区中的绿地系统规划分析摘要:随着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在城市规划中,已将绿地规划作为重要内容之一。
因此,关于城市规划区中的绿地系统规划分析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首先对城市规划区绿地系统内涵进行了概述,详细探讨了城市规划区绿地系统规划的研究,旨在指导城市绿地规划和建设。
关键词:城市规划;绿地;系统规划在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指导下,城市通过绿化保护人与自然相互依存的关系,改善城市的环境质量,为居民创造适宜而有益的生活环境,美化城市景观、改善投资环境,因此绿地系统规划很大程度地影响着一个城市的发展前途。
1 城市规划区绿地系统内涵由于历史原因,绿化、绿地、城市绿地的含义演化及相互关系的理解存在分化,《标准》的条文解释中称“城市绿地是指以自然植被和人工植被为主要存在形态的城市用地”。
城市规划绿地系统的内容主要包括2方面:一方面是指在城市的建设过程中被划分于绿化的用地面积;另一方面是指对于城市的整个生态环境及居民的生活品质提升具有促进作用的绿化区域。
我国城市规划区绿地系统应该是指将自然原生植物以及人工植被作为自身存在的主要形态,主要功能作用为对城市生态环境进行有效改善,由各部分绿化用地所组成的一个整体。
城市规划区的绿地规划系统的针对范围主要为属于城市规划范围内,城市规划空间管制所划定的“四区”绿地。
主要工作是对相关区域的绿地进行深入的分析研究,并进行全面化的布局设定。
对绿地系统进行规划研究的主要目标,是对城市绿地系统在生态环境,以及休闲功能上的缺陷进行弥补解决,并对其今后的良好发展进行科学的指导,有效推进城乡绿地统一化的进程。
2 绿地系统规划原则2.1系统分析原则城市生态绿地系统其实就是从当地整个区域的生态系统衍生出来的一个子系统,首先应对该子系统的地位关系以及意义予以了解掌握后,才能很好地融入到绿地系统之中,并同其他部分相结合,保持绿地系统的整体性,确保发挥绿地系统应有的作用。
2.2因地制宜原则加强对以往所呈现的原始状况进行分析汇总,对未来的发展趋势予以掌握,进而有效的把握城市的建设情况,准确的把控好预测分析工作,很好地将预测工作、措施工作以及实际情况很好地结合起来。
城市规划设计——阐述城市规划中的绿地系统规划
阐述城市规划中的绿地系统规划摘要随着社会经济与城市建设的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绿地在整个城市的作用正越来越显现和突出。
本文对在城市规划中绿地系统规划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城市规划,绿地系统规划1两种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一种是根据《城市规划法》,作为城市总体规划的一个专业规划,是城市总体规划文本的组成部分。
《城市规划法》中提到“系统”的只有交通体系、河湖系统和绿地系统。
这种绿地系统规划的范围是城市规划建设用地,规划的绿地类型是依照国家标准《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中的“绿地G”,包含公共绿地和生产防护绿地两个种类。
这种绿地系统规划的作用是指导编制下一个层次的详细规划,作为城市规划管理和划定“绿线”的依据。
经过批准后具有法律效力。
这种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在规划覆盖范围和绿地类型方面,还不能满足申报和创建国家园林城市的要求。
另一种是根据建设部《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编制纲要(试行)》。
这种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专项规划)的覆盖范围是全市域,即:公园绿地、生产绿地、防护绿地、附属绿地(含居住绿地、公共设施绿地、工业绿地、仓储绿地、对外交通绿地、道路绿地、市政设施绿地、特殊绿地8个种类)。
这种绿地系统规划符合申报和创建国家园林城市的要求。
但是必须和城市总体规划协调,纳入城市总体规划,经过批准后才具有法律效力。
2规划区范围《城市规划法》规定的“城市规划区”,“是指城市市区、近郊区以及城市行政区域内因城市建设和发展需要实行规划控制的区域”。
一般城市总体规划中绿地系统专业规划的范围仅是“城市规划建设用地”,即在城市规划期内(通常为20年)城市建设发展到的用地,也就是规划预期的建成区,连城市规划区的范围也没有达到。
这个范围,对城市规划用地管理是够用了,但是远不能满足维护城市生态和市民游憩的需要。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为了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扩大规划区范围是必然的趋势。
在1996年编制的《肇庆市城市总体规划(1995-2010)》中,就已跳出“城市规划建设用地”的局限,从可持续发展角度,通过保留现状端州、鼎湖之间的湿地将两区有机联系起来。
新背景下的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探索——以《无锡市绿地系统规划(2018-2035)》为例
新背景下的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探索——以《无锡市绿地系统规划(2018-2035)》为例十九大国家提出生态文明战略和新型城镇化理念,为城市园林绿化发展拓展新思路,更加强调城市园林绿化的人居服务功能。
新的国土空间规划注重多规合一和城乡统筹,综合国土、城市、环保、农林、风景名胜区等多类规划,统筹城市绿地和乡村绿色空间,构建涵盖山水林田湖草的生态安全格局和绿色空间游憩体系。
新颁布的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相比老规范,对各级生活圈居住区配建公共绿地要求更高,强化绿地服务居民日常活动的功能,使市民在居家附近能够见到绿地、亲近绿地。
探索新时期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策略和方法,是一项战略而紧迫的工作。
本文以《无锡市绿地系统规划(2018-2035)》实践为例,探索新背景下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编制思路和方法。
1无锡基本概况和绿化现状无锡拥有丰富而优越的自然风光和历史文化,是全国十大旅游观光城市之一。
长期以来,无锡在社会与经济建设飞速发展的同时,十分重视生态绿化和人居环境建设。
自成功创建为国家园林城市之后,无锡站在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战略高度,以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为目标,全面推进“绿色无锡”建设,城市绿化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公园绿地建设有序推进的同时也存在许多问题,突出的是总量偏少、空间分布不均衡。
公园绿地在空间分布上存在南多北少、西多东少、中部不足的情况。
另外还存在公园绿地对居住用地的服务覆盖率偏低,公园重绿化轻功能、内涵不丰富等问题。
沿湖沿山沿河建设的生态多位于城市边缘,交通可达性较差。
2规划策略:1、绿地网络化。
加强区域结构绿廊和公园绿道建设,营造无锡生态网络,加强绿色空间整体保护和系统建设,使生态空间与城市空间相互融合。
2、提倡公园+。
增强公园教育、康体、文化陶冶等功能,丰富主题公园类型与建设,强化公园人文内涵。
综合公园、郊野公园的建设上,应增强郊野公园的文化、科普、生态等教育功能;综合公园、社区公园的建设可以公园绿色空间为基底,融合城市文化设施、体育设施、应急避险、地下社会停车场等建设“绿色综合体”,以增强公园功能的复合性。
城市规划区绿地系统规划探讨
城市规划区绿地系统规划探讨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绿地建设也日益成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
本文从分析《城乡规划法》及城乡一体化对绿地系统规划入手,结合笔者的工作经验,详细探讨了城市规划区绿地系统规划的目标导向,并提出了城市规划区绿地系统规划分析与评价方法、分类体系、规划布局对策,以期能为所需者提供借鉴。
关键词:城市规划区;绿地系统;规划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自《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编制纲要(试行)》和《城市绿地分类标准》(下称《纲要》和《标准》)以来,我国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工作逐步走向正轨,但其在应对当前快速城市化及城乡一体化方面明显不足。
为此,本文结合规划实践,尝试在《城乡规划法》下,通过增加城市规划区绿地系统规划层次来统筹中心城区与外围绿地建设,从而实现城乡一体化绿地系统目的。
一、城市规划区绿地系统内涵及规划目标导向《标准》中城市绿地是以自然植被和人工植被为主要存在形态的城市用地。
其有2个层次内容:一是城市建设用地内绿化土地;二是城市建设用地外,对城市景观、生态和居民休闲生活起积极作用、绿化环境较好的区域。
结合规划实践,城市规划区由未来城市化空间扩展城市建设区、经调整控制乡村建设区、基本城乡人居生态环境保存与保护区、基础设施廊道及区域性公共设施控制区、基本农田区以及可能存在的自然与文化景观资源或遗产保存区等区域组成。
城市规划区绿地系统是上述区域内以自然和人工植被为主要存在形态,用于改善保护环境、城乡生态、为居民提供游憩场地、起到美化城乡作用的各种类型和规模绿化用地组成整体。
城市规划区绿地系统规划主要针对城市规划范围内、城市总体规划中空间管制划定的“四区”绿地进行深化与细化、并进行统一布局和安排。
主要目的应是从城乡一体化角度出发、构建支撑乡村区域与中心城区的绿地体系框架与结构、弥补中心城区内城市绿地系统在生态与游憩功能上的不足,引导城市规划区范围内绿地健康有序的发展,促进城乡绿地一体化的实现。
规划方案中的城市绿地系统规划
规划方案中的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是城市规划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涉及到城市绿地的布局、设计、管理和保护等方面。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目标是为城市居民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改善城市生活质量,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从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意义、原则、方法和案例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意义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意义在于提供城市居民休闲娱乐、健身运动、社交交流、生态保护等多种功能。
首先,城市绿地可以提供人们休闲娱乐的场所。
在城市快节奏的生活中,人们需要一个可以放松身心的空间,城市绿地就是这样一个理想的场所。
其次,城市绿地可以提供人们健身运动的机会。
城市绿地中的公园、花坛、健身器材等设施可以满足人们日常锻炼的需求,有助于提高居民的身体素质。
此外,城市绿地还可以成为人们社交交流的场所。
人们可以在绿地中举办各种活动,如野餐、聚会、户外演出等,增进邻里之间的情感联系。
最后,城市绿地还具有生态保护的功能。
绿地可以吸收二氧化碳,净化空气,缓解城市的环境污染问题,保护城市的生态平衡。
二、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原则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应遵循以下原则:多样性原则、连续性原则、可达性原则和可持续性原则。
多样性原则是指城市绿地系统应包括多种类型的绿地,如公园、绿化带、广场等,以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
连续性原则是指城市绿地系统应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各个绿地之间应有联系,形成绿色走廊,方便人们的出行。
可达性原则是指城市绿地应该便于居民到达,不论是步行、骑车还是乘坐公共交通工具,都应该方便快捷。
可持续性原则是指城市绿地系统的规划应该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减少对环境的破坏。
三、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方法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可以采用多种方法,如遥感技术、GIS技术、景观生态学等。
遥感技术可以通过卫星图像获取城市绿地的分布情况,为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GIS技术可以对城市绿地进行空间分析,确定绿地的布局和面积,优化绿地系统的结构。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中的建设方案设计与优化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中的建设方案设计与优化引言:城市绿地系统是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改善城市环境质量、提升居民生活品质具有重要意义。
在城市化进程中,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建设方案设计与优化成为了一个关键问题。
本文将探讨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中的建设方案设计与优化方法,以期为城市绿地系统的规划与建设提供一定的参考。
一、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背景与意义城市绿地系统作为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可以提供人们休闲娱乐的场所,还能够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提升城市的形象和品质。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建设方案设计与优化,可以有效地提高城市绿地系统的效益,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二、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建设方案设计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建设方案设计需要考虑多个因素,包括城市规划、生态环境、社会经济等。
首先,需要对城市的整体规划进行分析,确定城市绿地系统的布局和组成。
其次,需要考虑城市的生态环境,包括植被类型、水资源利用等。
最后,需要考虑社会经济因素,如绿地的利用方式、管理机制等。
建设方案设计应综合考虑这些因素,以实现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目标。
三、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建设方案优化在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建设方案设计过程中,需要进行方案的优化。
优化的目标是提高城市绿地系统的效益,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
具体而言,优化的内容包括绿地的布局、类型选择、功能设置等。
在绿地布局方面,应考虑城市的整体规划和生态环境要求,合理确定绿地的位置和面积。
在绿地类型选择方面,应根据城市的特点和需求,选择适宜的绿地类型,如公园、广场、绿化带等。
在绿地功能设置方面,应根据城市的需求和居民的需求,确定绿地的功能,如休闲娱乐、健身锻炼、生态保护等。
通过优化建设方案,可以提高城市绿地系统的效益,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四、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建设方案设计与优化方法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建设方案设计与优化需要采用科学的方法。
首先,可以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进行城市绿地系统的规划与设计。
规划方案下的城市绿地空间优化策略
规划方案下的城市绿地空间优化策略城市绿地空间是城市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对于城市生态环境的改善、居民生活质量的提升以及城市可持续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然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城市人口的不断增加,城市绿地空间面临着日益严峻的挑战。
为了优化城市绿地空间,制定合理的规划方案是至关重要的。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城市绿地空间的意义和价值。
城市绿地空间不仅是城市的“肺”,也是城市的“心脏”。
它可以有效吸收污染物、净化空气、调节气候、保护水源等,对改善城市环境质量起着重要作用。
同时,城市绿地空间也是居民休闲、健身、社交的重要场所,有助于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因此,在规划城市绿地空间时,需要充分考虑到这些方面的需求。
其次,我们应该注重城市绿地空间的合理布局。
城市绿地空间的布局应该符合城市发展的总体规划和方向,既要满足居民的基本需求,又要保护和利用好城市的自然资源。
在城市中心区域,可以建设一些大型的公园和广场,为居民提供休闲娱乐的场所。
在城市的边缘区域,可以规划一些自然保护区和生态园区,保护和恢复生态系统。
此外,还可以利用城市内部的空地和屋顶空间,建设一些垂直绿化和屋顶花园,增加城市的绿化覆盖率。
第三,我们应该注重城市绿地空间的多功能性。
城市绿地空间不仅仅是一片绿色的土地,还应该具备多种功能。
在规划城市绿地空间时,可以考虑将其与其他城市设施和设备相结合,形成多功能的综合体。
比如,可以在公园内建设运动场馆、文化中心、图书馆等,为居民提供更多的文化娱乐和学习的机会。
同时,还可以在绿地空间中设置自行车道和步行街,鼓励居民使用非机动车出行,减少交通拥堵和空气污染。
第四,我们应该注重城市绿地空间的保护和管理。
城市绿地空间的保护和管理是城市绿地空间优化的关键环节。
在保护方面,可以加强对城市绿地空间的法律法规和政策的制定和执行,加大对违规建设和破坏绿地的处罚力度。
在管理方面,可以建立健全的绿地管理机构和管理制度,加强对绿地的巡查和维护,确保绿地的正常运营和管理。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中环境保护绿地的构建
些, 防 护 绿 地 的布 局 要 充 分 与 整 个 城 市 的 绿 地 布 局 相 融 合 , 二、 防 护 绿 地 在 环 境 保 护 中 的 作 用 城 市防护绿 地是城 市 中( 一 般 指 建 成 区 范 围 内的 ) 具 有 卫
更 好 的保 护城 市环境 安全 。
方式形 成城 市环境保 护 的生态廊 道 ,与 其他 城市绿 地共 同组
成生态 保护 网络 , 充分 的发挥 绿地 的防护功 能 , 从 而 构 建 环 境 保护 的绿色 屏障 。 4 . 防护绿 地植物 的选择 。 城市 中防 护绿地对 环 境 保 护 功 能 的效 益 与 植 物 选 择 也 有 密 切 的 关 系 ,一 般 应 选 择 能 正 常 的 长 期 生 活 在 一 定 污 染 的 环 境 中 ,植 株 本 体 基 本 不 受 伤害 . 抗污染 能力 较 强 的树种 , 同时 在受 污染 后 , 植 物 生 理 机能 伤害较 小或在 受害后 生长恢 复较快 , 能迅速 萌发 新枝 叶 , 形 成 新 的树 冠 。在 防 护 绿 地 植 物 配 置 时 还 需 要 根 据 树 种 的 吸 污、 抗污 能力 强弱搭 配 , 以吸污 、 抗 污能力 均强 的树种 为 主 ; 以 吸 污 能力 弱 , 抗 污 能力 强 的为 辅 ; 以吸 污能 力 强, 抗 污 能 力 弱 树种 作远距 离配合 , 从 而形 成合理 的格局 。 还 需 要 根 据 不 同 的
城 市 的 发 展 与 运 转 需 要 好 的 环 境 ,愈 发 突 出 的 环 境 污 染 问题 已制 约 着 城 市 经 济 的 发 展 . 日前 我 国 对 环 境 污 染 问题 多 采取行 政 的 、 法律 的 、 经 济和 技 术处理 等 方式 处理 . 并 末 考 虑 列 较 为 有 效 的 宏 观 层 次保 护 方 式 。城 市 建 设 首 先 要 考 虑 可 持 续 发展 的生态环 境建设 , 把 它看作 一个生 态系统 , 遵 循 生 态 规 律, 在 生态学 的指导 下合理 进行规 划 , 圜 此 我 们 需 要 在 城 市 建
规划方案中的城市公园与绿地系统
规划方案中的城市公园与绿地系统近年来,城市化进程加速,城市面积不断扩大,人口数量不断增加,城市发展对于城市绿地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
城市公园与绿地系统作为城市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生态、环境和社会功能。
本文将探讨规划方案中的城市公园与绿地系统的重要性、设计原则以及实施策略。
一、城市公园与绿地系统的重要性城市公园与绿地系统对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城市公园与绿地系统可以提供人们休闲、娱乐和健身的场所。
在现代城市生活中,人们的工作压力和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城市公园与绿地系统为人们提供了一个绿色的休憩空间,可以缓解压力,增加幸福感。
其次,城市公园与绿地系统对于改善城市生态环境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城市化进程中,大量的建设活动和人口增加导致城市生态系统遭受破坏,城市公园与绿地系统可以恢复和保护城市的生态系统,提高城市的生态环境质量,减少污染物排放,增加空气质量,改善城市气候。
最后,城市公园与绿地系统对于社会和文化的发展也具有重要的作用。
城市公园与绿地系统可以成为社区居民进行社交活动、文化交流和艺术表演的场所,促进社会和谐与文化繁荣。
此外,城市公园与绿地系统还可以提供教育和科普的场所,为市民提供学习和娱乐的机会。
二、城市公园与绿地系统的设计原则在规划城市公园与绿地系统时,需要遵循一些设计原则,以确保其功能的实现和效果的最大化。
首先,城市公园与绿地系统的设计应该充分考虑周边环境和社区需求。
不同地区的自然环境、人口结构和社会文化差异都会对公园与绿地的设计产生影响,因此设计师需要在规划过程中充分了解和考虑这些因素,以满足当地居民的需求。
其次,城市公园与绿地系统的设计应该注重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在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生态系统的保护和恢复,合理利用水资源、土地资源和植被资源,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
此外,设计师还应该考虑公园与绿地系统的可持续发展,确保其长期运营和管理的可行性。
另外,城市公园与绿地系统的设计应该注重功能的多样性和灵活性。
长春市生态绿地系统规划之主城区公园绿地规划建设浅析
2018年第9期现代园艺长春市生态绿地系统规划之主城区公园绿地规划建设浅析惠大东(长春市儿童公园,吉林长春130041)摘要:从长春市宜居城市、生态城市和森林城市等方面浅析了绿色宜居森林城的内涵,对主城区构建“一轴、两环、线网、多园”的主城区绿地系统结构,逐步增加市级大公园、区级公园、微绿地、滨水带状公园、林荫道数量,建设亲近自然的城市森林绿地网络进行了分析与研究。
关键词:生态绿地;规划;建设1研究的背景及目的1.1研究背景十八大提出“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确立了生态文明在建设中的突出地位,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
长春市市委十二届二次全会上确定,要全力推进城市森林、绿地、水域和湿地建设,加快建设城市森林,让城市走进森林,让森林拥抱城市,真正把长春打造成天蓝、地绿、水净、城美的宜居森林城。
1.2研究目的十八大后,长春市提出“绿色宜居森林城”建设,通过实施“百百千”工程,加大主城区绿地建设力度,相继启动建设了清水音公园、北海公园、芳草公园、福园、英俊公园、沿河社区公园、富强公园、力旺湿地公园、雾开河公园、百花园、湿地园等24座,截止2017年底,全市对外开放的公园绿地133个。
2主城区绿地系统规划建设浅析主城区绿地系统是人工化的生态空间,也是绿色宜居森林城建设最主要的空间载体,是城市实现500m公园绿地、塑造城市空间特色的基础。
将城市公园等绿地斑块结合城市水系、道路绿地体系,构造“点、线、面”相结合、多层次、多样化的亲近自然的城市森林绿地网络。
2.1长春市主城区绿地统计分析将长春市主城区公园绿地按面积分为6类:小于2km2、2~5km2、5~10km2、10~20km2、20~50km2、大于50km2。
公园绿地规模呈“杠铃型”,缺少中小型规模。
主城区公园绿地总和30.14km2,其中规模小于2km2绿地数量最多,其面积占城区公园绿地面积的22.78%,居6个等级的第2位;大于50km2的大公园有6个,其面积占城区公园绿地面积的35.69%,总面积最大,局6个等级的第1位;2~5km2、5~10km2、10~20km2和20~50km24个等级面积较少,且远低于其他2个等级。
城市绿地系统生态建设的探讨
2 0
T AN I Cl NCE ECHN OGY I JN S E &T 0L
环保前线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钱锋
( 天津市海河公司 天津 300 ) 01 0
城 市绿地系统 生态建设 的探讨
【 摘 要 】 市绿地作为“ 城 城市的肺 ”一 直是美化城市环境 和维持 生态平衡的 关键所在。以城市绿地产生的 ,
空 气 中的 烟尘 和 工 厂 中排 放 出来 的粉 尘 , 污 染 环 境 的 主 是 要 有 害 物 质 。绿 色植 被 叶 面 多 绒 毛且 能 分 泌 粘性 油脂 , 成庞 形 大 的吸 附 面 , 够 阻 截 和 吸 附大 量 的 尘 埃 , 到 了 降低 风 速 , 能 起 对 飘 尘 进 行 阻挡 、 滤 和 吸收 作 用 , 这 些 枝 叶经 过 雨 水 的 冲 洗 过 而 后 , 又恢 复其 吸附 作 用 。
用 。 市 绿 地 通 过 光合 作 用 , 断 吸收 二 氧 化碳 , 空 气 中 负离 城 不 使 子 的 数 目得 到相 应 提 高 。
12 改 善 气 候 _
少 的部 分 。各 种 因 素 相互 作 用 , 互 依 存 , 同形 成 一 个统 … 、 相 共
开 放式 的绿 地 生 态 系 统 。…
生 态 效 应 和 绿 地 生 态 系 统 的 构 成 为 背 景 , 对 城 市 绿 地 现 状 , 调 了 生 态 转 型 是 城 市 绿 地 建 设 的 一 种 必 然 针 强
趋 势 , 提 出 了相应 的“ 态化 ” 施 。 并 生 措
【 关冀词 】 市绿地 城
生态化
措施
基地 ; 防护 绿 地 是 指 城 市 中具 有 卫 生 、 离 和 安 全 防护 功 能 ③ 隔 的绿 化 用 地 , 括 城 市 卫 生 隔离 带 、 包 道路 防护 绿 地 、 市 高 压走 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中“其他绿地”规划的探讨2002年9月1日起施行的国家行业标准《城市绿地分类标准》(CJ J/T 85- 2002)(以下简称《标准》)提出了“其他绿地”(Other Green Space)的概念[1],同年10月16日颁布的《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编制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则明确规定必须进行“市域绿地系统规划”,即“阐明市域绿地系统规划结构与布局和分类发展规划,构筑以中心城区为核心,覆盖整个市域,城乡一体化的绿地系统[2]”。
而市域绿地系统中的绝大多数绿地,在《标准》中都属于“其他绿地”,相应的,在《纲要》中专列了“其他绿地”一节。
“其他绿地”概念的提出,将过去城市绿地的概念从仅限于城市建设用地拓展到按当时《城市规划法》划定的城市规划区;而《纲要》所作的规划要求,则将城市绿地系统的规划范围进一步拓展到市域。
这无疑对我国城市“能够在一个良好的生态、景观基础上进行可持续发展”起到重大的作用,是构建我国城乡一体化的完整的生态系统路程上的一步重大推进。
然而,由于对“其他绿地”概念理解得不够透彻、规划的目的任务不甚明确等原因,目前“其他绿地”的规划往往只停留在分述城市周边的生态景观绿地的阶段,没有明确的规划范围,也没有从宏观上把握“其他绿地”在构建城市绿地系统中的作用。
针对这种情况,本文试图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界定的概念出发,剖析“其他绿地”的概念,分析现行相关规划中“其他绿地”规划的状况,探讨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中“其他绿地”的规划编制问题。
1“其他绿地”概念的剖析从我国相关的行业标准对绿地的定义看,不同学科对绿地相关概念的界定略有差别;不同专业人士对绿地相关概念的表述也不尽相同;再加上人们长期以来形成的对绿地约定俗成的理解的影响,使得绿地相关概念的表述错综复杂。
正确理解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中“其他绿地”概念的外延与内涵,是做好整个城市绿地系统大环境规划的前提。
而要正确理解“其他绿地”的概念,必须首先弄清“城市绿地”和“市域绿地”概念以及它们的相互关系。
1.1“城市绿地”的定义按约定俗成理解,“城市绿地”指城市规划建设用地范围内的绿地(不妨称“市区绿地”)。
而《园林基本术语标准》(CJ J/T91- 2002)将其表述为:“以植被为主要存在形态,用于改善城市生态、保护环境,为居民提供游憩场地和美化城市的一种城市用地。
”它包括城市建设用地范围内用于绿化的土地和城市建设用地之外对城市生态、景观和居民休闲生活具有积极作用、绿化环境较好的特定区域。
在该标准的“条文说明”中进一步解释为:“广义的城市绿地,指城市规划区范围内的各种绿地”[3],2008年1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界定的“规划区”是指“城市、镇和村庄的建成区以及应城乡建设和发展需要,必须实行规划控制的区域”[4]。
也就是说,它包含了城市建设用地与城市规划区2个空间层次的绿地。
这就是“城市绿地”概念的外延。
如此界定,更有利于我们在更大的背景下科学统筹“城市绿地”的规划控制。
1.2“市域绿地”的界定《纲要》将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分为“城市各类园林绿地的规划建设”和“市域大环境绿地空间的规划布局”2个空间层次。
其中市域绿地系统规划是《纲要》明确要求编制的内容,然而对“市域绿地”的定义和分类并未做出明确的解说。
《城市规划基本术语标准》(GB/T 50280-98)将市域界定为“城市行政管辖的全部地域”[5]。
由此,“市域绿地”则可理解为城市行政管辖的全部地域内的绿地,涵盖了市区、市郊所有自然或人工的绿化区域。
当然,这仅仅是从行政管辖范围得出的一个推论。
现姑且将广义的“市域绿地”概念视为包含了“城市绿地”,即它们的关系是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图1)。
然而,笔者认为,园林学要讨论的“市域绿地”应该有其特指的外延与内涵。
《汉语大字典》解释:“域,区域也。
”指“在一定疆界内的地方,如……海域、流域”。
而且“市域”在使用中往往是被用作与城市相区别的一个地域概念,如市域生态环境、市域生态规划等。
现行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中的市域绿地系统规划,指的就是城市规划区以外的大环境绿地规划。
所以,就“市域绿地”概念的外延说,它应是指城市行政管辖区域内、城市规划区范围以外的全部绿地,是与“城市绿地”概念并列的概念,且称为狭义的“市域绿地”(图2)。
1.3“其他绿地”的定位《标准》将城市绿地分为公园绿地、生产绿地、防护绿地、附属绿地和其他绿地5大类。
其中,把对城市生态环境质量、居民休闲生活、城市景观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有直接影响的绿地,包括风景名胜区、水源保护区、郊野公园、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风景林地、城市绿化隔离带、野生动植物园、湿地、垃圾填埋场恢复绿地等,直接划归到城市绿地系统的“其他绿地”这一大类中。
该标准在“条文说明”中进一步指出,其他绿地“位于城市建设用地以外、城市规划区范围以内”“它与城市建设用地内的绿地共同构成完整的绿地系统”。
《城乡规划法》确立了“城镇体系规划、城市规划、镇规划、乡规划和村庄规划”的城市规划体系,按此体系类推,“其他绿地”应是城市、镇、乡和村庄建设用地以外,相应的规划区范围内的所有绿地。
这就清楚地界定了“其他绿地”概念的外延。
可见,“其他绿地”是城市规划区范围内的绿地,它包含在“城市绿地”内,它是连接“市区绿地”与“市域绿地”的桥梁,是以“市区绿地”为核心向“市域绿地”辐射拓展的纽带,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重要作用(图3)。
2“其他绿地”的规划现状2.1宜春市绿地系统规划中“其他绿地”规划①编制时间:2003年10月江西省宜春市是中国第一个生态试点城市,绿化基础较好。
“其他绿地”规划的重点是将市规划区范围内具有城市“绿肺”功能,且对生态环境、居民生活、城市景观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等有直接影响的绿地,根据其自然生态特点,确定面积、划定类别,并提出规划控制要求。
主要内容有:1)规划控制目标。
第一,制定总体规划控制目标;第二,在合理定位的基础上,对各种绿化类型的用地提出了具体的规划目标和指标。
2)规划内容。
第一,确定“其他绿地”的用地类型;第二,明确了各类绿地规划的指导思想和原则;第三,调查拟定了绿地现状面积和拟规划面积;第四,提出了对各类型用地的规划构想。
2.2遵化市绿地系统规划中“其他绿地”规划①编制时间:2006年5月河北省遵化市素有“畿东第一城”之称,自然条件优越,旅游资源丰富。
“其他绿地”规划根据其自然生态特点,在建成区边缘及外围规划建设,总面积达830.75hm2。
主要内容有:1)总体布局。
运用岛屿生物地理学原理,在市区内各生境岛(公园绿地)之间,利用城区对外交通疏散通道,把市郊的各类防护绿地和景观生态绿地与市区内分散的绿地连接起来,把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联系起来,创造“城郊山林绿野、城中绿廊串珠”的远景蓝图。
2)规划内容。
第一,确定城市规划区范围内“其他绿地”的用地类型;第二,调查了各绿地的位置、现状面积和拟规划面积;第三,提出了各类型用地的规划构想;第四,限定了各类绿地规划的建设期限。
2.3关于“其他绿地”规划现状的分析除以上实例外,笔者还研究了不少不同编制单位编制的“其他绿地”规划,这些规划的编制建立在对“其他绿地”的详细调查的基础上,一般都科学严谨,切实可行,对各城市的绿化建设起到了较好的指导作用,但也存在着一些倾向性的问题。
首先,对“其他绿地”规划的通常做法是,先一般性地提出规划的主旨、目的和重点;进而确定各块具体绿地的规划目标、任务和面积;最后提出规划的构想和实施方法。
这种规划方式只注意了一般城市绿地规划的共性,而没有突出市郊“其他绿地”的个性特点。
其次,“其他绿地”的规划定位、分类、目标要求、规划深度等的差距较大,尤其是不同编制单位编制的规划分类大相径庭,在一些专业技术性要求上似乎缺乏统一的行业标准。
再次,“其他绿地”规划往往多从景观游憩角度进行考虑,而忽略了城市主导风向的影响。
最后,规划几乎都不大注意强调“其他绿地”与“市区绿地”,特别是“市域绿地”的有机联系。
有的甚至根本没有将与市域绿地系统规划的联系作为“其他绿地”规划考虑的因素之一。
这种规划很可能给“市域绿地”的规划建设留下隐患,难以在构建城乡一体化的绿地系统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究其原因,主要有5点:一是我国目前对“其他绿地”规划建设尚无统一的国家标准与行业标准;二是专业设计人员对“其他绿地”概念的理解各有差异,对“其他绿地”在城市绿地系统中的定位不够明确一致;三是“市域绿地”规划目前主要任务是解决空间布局的问题,还没有更深的技术层面的规划,所以往往出现忽视“其他绿地”规划与“市域绿地”规划的衔接问题;四是或许与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参编人员结构单一有关;五是地方投资开发部门过多注重规划建设后的经济效益,而忽视了生态防护类型绿地的规划建设。
3“其他绿地”规划的探讨《标准》指出,“其他绿地”虽“不参与城市建设用地平衡”,但“它的统计范围应与城市总体规划用地范围一致”,这就给“其他绿地”规定了明确的外延。
《标准》还指出,“其他绿地”规划应“与城市建设用地的绿化共同构成完整的绿地系统”,这又给“其他绿地”概念的内涵作了原则要求。
总之,“其他绿地”规划要与整个城市(包括所辖乡村)的绿地系统统筹考虑,这是我们探讨“其他绿地”规划的出发点与归宿。
3.1规划指导思想的探讨3.1.1以城市总体规划为指导作为城市总体规划专业规划的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是对城市总体规划的深化和细化,它必须在城市总体规划的指导下进行。
具体到“其他绿地”规划部分,就是要结合城市发展形态、产业结构调整、土地利用规划等内容,将城市规划区内的城市发展形态布局和绿地空间形态布局相结合,使城市规划区的自然结构与市区绿地结构融为一体,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城市绿地”的生态效益,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3.1.2与市区、市域绿地规划相结合《纲要》中规定,市域绿地系统规划是从宏观上“阐明市域绿地系统规划结构与布局和分类发展规划,构筑以中心城区为核心,覆盖整个市域,城乡一体化的绿地系统”,是用以协调市域内社会、经济和生态协同发展的战略性绿地系统规划,它主要是解决空间结构布局的问题。
而“其他绿地”作为“城市绿地”的外围和“市域绿地”的紧邻,其规划必然要与市区、市域绿地规划相衔接,逐步完善从市区绿地向市域拓展的大格局,构筑城郊一体化的绿地系统。
3.1.3把“其他绿地”规划作重点市域绿地系统规划是《纲要》明确要求规划的内容。
在我国经济蓬勃发展的今天,在园林学科由古典园林逐渐发展成绿地系统、并逐步走向大地景观规划的时代,市域绿地系统规划势在必行。
所以,作为联系“市区绿地”与“市域绿地”的纽带的“其他绿地”的规划就显得尤为重要,应当成为现阶段城市绿化工作,特别是城市规划建设用地外围绿地规划建设的重中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