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步高 学案导学设计》2013-2014学年 高中数学 人教B版必修5【配套备课资源】第二章2.3.2(二)
步步高学案导学设计20132014学年高中数学人教B版必修5第一章正弦定理及余弦定理习题课课件
∴△ABC 为等边三角形.
研一研·题型解法、解题更高效
习题课
题型三 利用正、余弦定理解关于三角形的综合问题
例 3 在△ABC 中,a,b,c 分别是角 A,B,C 的对边,
本
cos B=35,且A→B·B→C=-21.
课
(1)求△ABC 的面积;
时 栏
(2)若 a=7,求角 C.
目 开
解 (1)∵A→B·B→C=-21,
习题课
研一研·题型解法、解题更高效
习题课
方法二
a2+c2-b2 右边=b2+2ca2c-a2·2ac
2bc ·2bc
本 课 时 栏 目
a2+c2-b2
=b2+2ca2c-a2·a=ccooss
B sin A·sin
A B
2bc ·b
开 关
=csoins
A cos A·sin
BB=ttaann
AB=左边,
关
1
(1)S= 2aha (ha 表示 a 边上的高);
(2)S=12absin C=
1 2acsin B
=
1 2bcsin A
;
(3)S=12r(a+b+c)(r 为三角形内切圆半径).
试一试·扫描要点、根底更结实
习题课
1.在△ABC中,内角A,B,C的对边分别是a,b,c,若a2-
b2= 3bc,sinC=2 3sinB,则A等于
C 2 ,cos
A+2 B= sin
C 2
.
试一试·扫描要点、根底更结实
2.正弦定理及其变形
a (1)sin
A=sinb
B=sinc
C=
2R
.
本 课
(2)a= 2Rsin A ,b= 2Rsin B ,c=2Rsin C .
《步步高 学案导学设计》2013-2014学年 高中数学 人教B版必修5【配套备课资源】第三章3.3(一)
研一研·问题探究、课堂更高效
①方程-x2+4x-3=0的解集是 ②不等式-x2+4x-3>0的解集是 ③不等式-x2+4x-3<0的解集是
本 课 时 栏 目 开 关
§3.3(一)
问题2 作出函数y=-x2+4x-3的图象,根据图象完成下列问题: ; ; .
答案 y=-x2+4x-3的图象.
①{1,3};
集之间的联系,请补充完整. Δ>0 Δ=0 Δ<0
本 课 时 栏 目 开 关
4ac 二次函数y= ax2+bx+ c(a>0)的图象
有两不等实数 一元二次方程
根x1,2= ax2+bx+c= -b± b2-4ac 数根x1=x2 b 2a =- 0(a>0)的根 2a (x1<x2)
有两相等实 没有实 数根
或者小于小根 ____________的实数的集合;ax2+bx+c<0 (a>0)的解集,就 大于小根,且小于大根 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实数的集合.
一元二次方程的根是对应的一元二次不等式解集的端点值.
研一研·问题探究、课堂更高效
典型例题 例1 求下列不等式的解集: (1)2x2-3x-2≥0; (2)-3x2+6x>2.
作出函数y=x2-x-6的图象,根据图象完成下列问题:
①方程x2-x-6=0的解集是 ②不等式x2-x-6>0的解集是 ③不等式x2-x-6<0的解集是
研一研·问题探究、课堂更高效
§3.3(一)
答案
函数y=x2-x-6的图象.
本 课 时 栏 目 开 关
①{-2,3};
②{x|x<-2或x>3};
③{x|-2<x<3}.
《步步高 学案导学设计》2013-2014学年 高中数学 人教B版必修5【配套备课资源】1.2(一)
即舰艇需1小时靠近渔船,此时AB=10 3,BC=10,
本 课 时 栏 目 开 关
§1.2(一)
在△ABC中,由正弦定理得 BC AB =sin 120° , sin∠CAB 3 10× BCsin 120° 2 1 所以sin∠CAB= = = , AB 10 3 2
研一研·问题探究、课堂更高效
§1.2(一)
dsin α2 sinα1+α2 甲方案:第一步:计算AM.由正弦定理AM=___________;
dsin β2 sinβ2-β1 第二步:计算AN.由正弦定理AN=___________;
第三步:计算MN.由余弦定理
本 课 时 栏 目 开 关
AM2+AN2-2AM×ANcosα1-β1 MN=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 在△ABC中,
本 课 时 栏 目 开 关
§1.2(一)
∠BCA=90° +β, ∠ABC=90° -α, ∠BAC=α-β,∠CAD=β. AC BC 根据正弦定理得 = , sin∠ABC sin∠BAC AC BC 即 = , sin90° -α sinα-β
研一研·问题探究、课堂更高效
练一练·当堂检测、目标达成落实处
3.如图所示,为了测定河的宽度,在一岸边选定 两点A、B,望对岸标记物C,测得∠CAB= 30° ,∠CBA=75° ,AB=120m,则河的宽度
本 课 时 栏 目 开 关
§1.2(一)
为
.
解析 在△ABC中,∠CAB=30° ,∠CBA=75° , ∴∠ACB=75° .∠ACB=∠ABC. ∴AC=AB=120(m).
《步步高 学案导学设计》2013-2014学年 高中数学 人教B版必修5【配套备课资源】第三章3.3(二)
(x- 1)(x- 2)(x- 3)>0.我们可以列表如下:
本 课 时 栏 目 开 关
研一研·问题探究、课堂更高效
§3.3(二)
把代数式 (x - 1)(x - 2)(x - 3) 的符号规律“浓缩”在数轴上 得:
本 课 时 栏 目 开 关
据 此 , 可 写 出 不 等 式 (x - 1)(x - 2)(x - 3)>0 的 解 集 是 {x|1<x<2 或 x>3} 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一般地,利用数轴穿根法解一元高次不等式的步骤: (1)化成形如 p(x)= (x- x1)(x- x2)„(x- xn)>0 (或 <0)的标准 形式;
f x · g x≤0 f x g x≠ 0 (2) ≤0⇔________________ ;
本 课 时 栏 目 开 关
g x f x- ag x f x (3) ≥a⇔ ≥ 0. g x g x
研一研·问题探究、课堂更高效
§3.3(二)
探究点一 问题
小结
解答 ax2+ bx+ c>0或 ax2+ bx+ c<0恒成立问题时,不
本 课 时 栏 目 开 关
要遗漏二次项系数为零的情况,当 a>0时,可以由开口方向 和判别式来确定参数范围;当 a= 0时,要单独检验.
研一研·问题探究、课堂更高效
§3.3(二)
跟踪训练1 不等式ax2+2ax-(a+2)≥0的解集是∅,则实数 a的取值范围是 (-1,0] .
研一研·问题探究、课堂更高效
§3.3(二)
(2)将每个因式的根标在数轴上, 从右上方依次通过每个点画 曲线; (3)奇次根依次穿过,偶次根穿而不过 (即不要改变符号 ); (4)根据曲线显现出的 p(x)的符号变化规律,标出 p(x)的正值 区间和负值区间; (5)写出不等式的解集,并检验零点是否在解集内.
《步步高 学案导学设计》2013-2014学年 高中数学 人教B版必修5【配套备课资源】第二章2.3.1(一)
2.3.1(一)
本 课 时 栏 目 开 关
a=3 或 1 . q= 3
当a=8,q=2时,所求四个数为0,4,8,16; 1 当a=3,q= 时,所求四个数为15,9,3,1. 3 故所求四个数为0,4,8,16或15,9,3,1.
研一研·问题探究、课堂更高效
a=4, 解得 d=4, a=9, 或 d=-6.
所以,当a=4,d=4时,所求四个数为0,4,8,16; 当a=9,d=-6时,所求四个数为15,9,3,1. 故所求四个数为0,4,8,16或15,9,3,1.
研一研·问题探究、课堂更高效
2a a 方法二 设四个数依次为 -a, ,a,aq(q≠0), q q 2a q -a+aq=16 由条件得 , a+a=12 q
研一研·问题探究、课堂更高效
2.3.1(一)
本 课 时 栏 目 开 关
小结
利用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求各项时,要注意选取的首项
a1与项数n的对应关系,计算各项时注意防止序号出错.
研一研·问题探究、课堂更高效
2.3.1(一)
8 27 跟踪训练2 在 和 之间插入三个数,使这五个数成等比数 3 2 列,则插入的三个数的乘积为 216 .
本 课 时 栏 目 开 关
解析 设这个等比数列为{an},公比为q, 8 27 4 a5 81 a1=3,a5= 2 ,则q = =16, a1 2 9 ∴q = . 4 ∴a2·3·4=a1q·1q2·1q3 a a a a 83 93 3 3 6 =a1· =(3) ×(4) =6 =216. q
本 课 时 栏 目 开 关
等比中项
请你类比等差中项的概念,给出等比中项的概念.
《步步高 学案导学设计》2013-2014学年 高中数学 人教B版必修5【配套备课资源】1.1.1(一)
第一章 解三角形§1.1 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1.1.1 正弦定理(一)一、基础过关1.在△ABC 中,下列等式中总能成立的是( ) A .a sin A =b sin B B .b sin C =c sin AC .ab sin C =bc sin BD .a sin C =c sin A2.在△ABC 中,若A =30°,B =60°,b =3,则a 等于( ) A .3 B .1 C .2 D.123.在△ABC 中,sin 2A =sin 2B +sin 2C ,则△ABC 为( ) A .直角三角形B .等腰直角三角形C .等边三角形D .等腰三角形4.在△ABC 中,若3a =2b sin A ,则B 为( ) A.π3B.π6C.π3或23π D.π6或56π 5.在△ABC 中,已知a ∶b ∶c =3∶4∶5,则2sin A -sin B sin C=________. 6.在△ABC 中,若b =5,B =π4,sin A =13,则a =________. 7.已知在△ABC 中,c =10,A =45°,C =30°,求a 、b 和B .8.在△ABC 中,A ,B ,C 的对边分别是a ,b ,c ,求证:a 2sin 2B +b 2sin 2A =2ab sin C .二、能力提升9.在△ABC 中,角A ,B ,C 所对的边分别为a ,b ,c .若a =2,b =2,sin B +cos B =2,则角A 的大小为( ) A.π2 B.π3 C.π4 D.π610.在△ABC 中,sin A =34,a =10,则边长c 的取值范围是 ( ) A.⎝⎛⎭⎫152,+∞ B .(10,+∞)C .(0,10) D.⎝⎛⎦⎤0,403 11.在△ABC 中,若tan A =13,C =150°,BC =1,则AB =________. 12.在△ABC 中,已知a 、b 、c 分别为内角A 、B 、C 的对边,若b =2a ,B =A +60°,求A 的值.三、探究与拓展13.在△ABC 中,角A ,B ,C 所对的边分别为a ,b ,c ,如果c =3a ,B =30°,求角C 的大小.答案1.D 2.B 3.A 4.C 5.25 6.5237.解 ∵a sin A =c sin C, ∴a =c sin A sin C =10×sin 45°sin 30°=10 2. B =180°-(A +C )=180°-(45°+30°) =105°.又∵b sin B =c sin C, ∴b =c sin B sin C =10×sin 105°sin 30°=20sin 75° =20×6+24=5(6+2). 8.证明 因为左边=4R 2sin 2A ·sin 2B +4R 2sin 2B ·sin 2A =8R 2sin 2A sin B cos B +8R 2sin 2B sin A cos A =8R 2sin A sin B (sin A cos B +cos A sin B ) =8R 2sin A sin B sin(A +B )=8R 2sin A sin B sin C=2·(2R sin A )·(2R sin B )·sin C=2ab sin C =右边,∴等式成立.9.D 10.D 11.10212.解 ∵b =2a ∴sin B =2sin A ,又∵B =A +60°,∴sin(A +60°)=2sin A , 即sin A cos 60°+cos A sin 60°=2sin A , 化简得:sin A =33cos A ,∴tan A =33,∴A =30°. 13.解 ∵c =3a ,∴sin C =3sin A =3sin(180°-30°-C )=3sin(30°+C )=3⎝⎛⎭⎫32sin C +12cos C , 即sin C =-3cos C .∴tan C =- 3. 又C ∈(0°,180°),∴C =120°.。
《步步高 学案导学设计》2013-2014学年 高中数学 人教B版必修5【配套备课资源】第一章习题课
习题课 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一、基础过关1.在△ABC 中,若a =18,b =24,A =44°,则此三角形解的情况为( )A .无解B .两解C .一解D .解的个数不确定 2.在△ABC 中,BC =1,B =π3,当△ABC 的面积等于3时,sin C 等于 ( ) A.23913B.1313C.2393D.213133.△ABC 的内角A 、B 、C 的对边分别为a 、b 、c ,若c =2,b =6,B =120°,则a 等于 ( )A. 6 B .2 C. 3 D. 24.若△ABC 的内角A 、B 、C 满足6sin A =4sin B =3sin C ,则cos B 等于( ) A.154 B.34 C.31516 D.11165.在△ABC 中,若a 2=bc ,则角A 是( )A .锐角B .钝角C .直角D .60° 6.在△ABC 中,AB =2,AC =6,BC =1+3,AD 为边BC 上的高,则AD 的长是________. 7.已知△ABC 的面积为23,BC =5,A =60°,则△ABC 的周长是________.8.在△ABC 中,求证:a 2-b 2c 2=sin (A -B )sin C. 二、能力提升9.在△ABC 中,已知a 4+b 4+c 4=2c 2(a 2+b 2),则角C 为( ) A .30° B .60°C .45°或135°D .120° 10.在△ABC 中,角A ,B ,C 所对的边分别为a ,b ,c ,若a =2,b =2,sin B +cos B =2,则角A 的大小为________.11.在△ABC 中,a ,b ,c 分别为内角A ,B ,C 的对边,且2a sin A =(2b +c )sin B +(2c +b )sinC .(1)求A 的大小;(2)若sin B +sin C =1,试判断△ABC 的形状.12.已知△ABC 中,A ,B ,C 所对的边分别为a ,b ,c ,已知m =(sin C ,sin B cos A ),n =(b,2c ),且m ·n =0.(1)求A 的大小;(2)若a =23,c =2,求△ABC 的面积S 的大小.三、探究与拓展13.在锐角△ABC 中,角A 、B 、C 的对边分别为a 、b 、c .若b a +a b =6cos C ,求tan C tan A +tan C tan B的值.答案1.B 2.A 3.D 4.D 5.A 6.3 7.128.证明 右边=sin A cos B -cos A sin B sin C=sin A sin C ·cos B -sin B sin C·cos A =a c ·a 2+c 2-b 22ac -b c ·b 2+c 2-a 22bc=a 2+c 2-b 22c 2-b 2+c 2-a 22c 2=a 2-b 2c 2 =左边.所以a 2-b 2c 2=sin (A -B )sin C. 9.C [由已知有a 4+b 4+c 4-2a 2c 2-2b 2c 2=0, ∴(a 2+b 2)2-2(a 2+b 2)c 2+c 4=2a 2b 2,∴(a 2+b 2-c 2)2=2a 2b 2,∴a 2+b 2-c 2-2ab =0或a 2+b 2-c 2+2ab =0. ∴c 2=a 2+b 2-2ab 或c 2=a 2+b 2+2ab .∴cos c =22或cos C =-22. ∴C =45°或135°.] 10.π611.解 (1)由已知,根据正弦定理得2a 2=(2b +c )b +(2c +b )c , 即a 2=b 2+c 2+bc .①由余弦定理得a 2=b 2+c 2-2bc cos A ,所以cos A =-12,故A =120°. (2)由①得sin 2A =sin 2B +sin 2C +sin B sin C ,又sin B +sin C =1,故sin B =sin C =12. 因为0°<B <90°,0°<C <90°,故B =C .所以△ABC 是等腰的钝角三角形.12.解 (1)∵m ·n =0,∴(sin C ,sin B cos A )·(b,2c )=0.∴b sin C +2c sin B cos A =0.∵b sin B =c sin C,∴bc +2bc cos A =0. ∵b ≠0,c ≠0,∴1+2cos A =0.∴cos A =-12.∵0<A <π,∴A =2π3. (2)在△ABC 中,∵a 2=b 2+c 2-2bc cos A ,∴12=b 2+4-4b cos 2π3. ∴b 2+2b -8=0.∴b =-4(舍)或b =2.∴△ABC 的面积S =12bc sin A =12×2×2×32= 3. 13.解 由b a +a b=6cos C 得b 2+a 2=6ab cos C .化简整理得2(a 2+b 2)=3c 2,将tan C tan A +tan C tan B 切化弦, 得sin C cos C ·(cos A sin A +cos B sin B ) =sin C cos C ·sin (A +B )sin A sin B =sin C cos C ·sin C sin A sin B=sin 2C cos C sin A sin B. 根据正、余弦定理得sin 2C cos C sin A sin B =c 2ab ·a 2+b 2-c 22ab=2c 2a 2+b 2-c 2=2c 232c 2-c 2=4. 故tan C tan A +tan C tan B=4.。
《步步高 学案导学设计》2013-2014学年 高中数学 人教B版必修5【配套备课资源】1.1.2(二)
1.1.2 余弦定理(二)一、基础过关1.在△ABC 中,若b 2=a 2+c 2+ac ,则B 等于( )A .60°B .45°或135°C .120°D .30°2.若三条线段的长分别为5,6,7,则用这三条线段( )A .能组成直角三角形B .能组成锐角三角形C .能组成钝角三角形D .不能组成三角形3.在△ABC 中,sin A ∶sin B ∶sin C =3∶2∶3,则cos C 的值为 ( )A.13B .-23C.14D .-144.在△ABC 中,已知b =3,c =33,A =30°,则角C 等于( )A .30°B .120°C .60°D .150°5.在△ABC 中,a ,b ,c 分别为角A ,B ,C 所对的边,若a =2b cos C ,则此三角形一定是( )A .等腰直角三角形B .直角三角形C .等腰三角形D .等腰三角形或直角三角形6.在△ABC 中,角A 、B 、C 的对边分别为a 、b 、c ,若a 2+c 2-b 2=3ac ,则角B 的值为________.7.已知△ABC 的内角B =60°,且AB =1,BC =4,则边BC 上的中线AD 的长为________. 8.△ABC 的内角A 、B 、C 的对边分别为a 、b 、c ,a sin A +c sin C -2a sin C =b sin B . (1)求B ;(2)若A =75°,b =2,求a ,c . 二、能力提升9.在钝角△ABC 中,a =1,b =2,则最大边c 的取值范围是( )A .1<c <3B .2<c <3 C.5<c <3D .22<c <310.在△ABC 中,AB =3,AC =2,BC =10,则AB →·CA →=________. 11.在△ABC 中,B =45°,AC =10,cos C =255.(1)求边BC 的长;(2)记AB 的中点为D ,求中线CD 的长.12.在△ABC 中,角A ,B ,C 所对的边分别为a ,b ,c ,已知cos 2C =-14.(1)求sin C 的值;(2)当a =2,2sin A =sin C 时,求b 及c 的长. 三、探究与拓展13.某人要制作一个三角形,要求它的三条高的长度分别为113,111,15,则此人能否做出这样的三角形?若能,是什么形状;若不能,请说明理由.答案1.C 2.B 3.A 4.B 5.C 6.π6 7. 38.解 (1)由正弦定理得a 2+c 2-2ac =b 2, 由余弦定理得b 2=a 2+c 2-2ac cos B ,故cos B =22. 又B 为三角形的内角,因此B =45°. (2)sin A =sin(30°+45°) =sin 30°cos 45°+cos 30°sin 45° =2+64. 故a =b sin Asin B =2+62=1+3,c =b sin C sin B =2×sin 60°sin 45°= 6.9.C 10.-3211.解 (1)由cos C =255,得sin C =55.sin A =sin(180°-45°-C )=22(cos C +sin C )=31010. 由正弦定理知BC =AC sin B ·sin A=1022·31010=3 2. (2)AB =AC sin B ·sin C =1022·55=2,BD =12AB =1.由余弦定理知 CD =BD 2+BC 2-2BD ·BC ·cos B= 1+18-2×1×32×22=13. 12.解 (1)∵cos 2C =1-2sin 2C =-14,0<∠C <π,∴sin C =104. (2)当a =2,2sin A =sin C 时, 由正弦定理a sin A =csin C,得c =4.由cos 2C =2cos 2C -1=-14及0<∠C <π,得cos C =±64.由余弦定理c 2=a 2+b 2-2ab cos C , 得b 2±6b -12=0(b >0), 解得b =6或26,∴⎩⎪⎨⎪⎧ b =6,c =4或⎩⎪⎨⎪⎧b =26,c =4.13.解 此人能做出这样的三角形.理由如下:设高线113,111,15分别对应的边为a ,b ,c ,△ABC 的面积为S ,S >0,则由S =12×a ×113得a =26S ,由S =12×b ×111得b =22S ,由S =12×c ×15得c =10S .∵b 2+c 2-a 2=(22S )2+(10S )2-(26S )2=4S 2(112+52-132)<0, ∴能做出这样的三角形且为钝角三角形.。
《步步高 学案导学设计》2013-2014学年 高中数学 人教B版必修5【配套备课资源】第三章3.5.1
研一研·问题探究、课堂更高效
3.5.1
x+2y-1≥0, ∴△ABC区域可表示为x-y+2≥0, 2x+y-5≤0.
本 课 时 栏 目 开 关
小结 在已知平面区域前提下,用不等式(组)表示已知平面区 域,可在各条直线外任取一点,将其坐标代入Ax+By+C,判 断其正负,确定每一个不等式.
别表示直线Ax+By+C=0 (A2+B2≠0)两侧的平面区域.例如,
x+y+2>0 不等式_____________表示直线x+y+2=0右上方的平面区域;
x+y+2<0 ______________表示直线x+y+2=0左下方的平面区域.
研一研·问题探究、课堂更高效
探究点二 问题 二元一次不等式(组)表示平面区域的确定
y-6中,因为2×0-1×0-6=-6<0,所以在直线2x-y-6=0左 上方的所有点(x,y)都满足2x-y-6<0,故直线2x-y-6=0右下
本 课 时 栏 目 开 关
方的区域就是2x-y-6>0,因此2x-y-6≥0表示直线右下方的区 域(包含边界);
图1
图2
研一研·问题探究、课堂更高效
3.5.1
本 课 时 栏 目 开 关
异侧异号,异号异侧”. 2.准确、规范、熟练地画出二元一次不等式(组)所表示的平面 区域是学好本单元的关键所在.熟练掌握“直线定边界, 特殊点定区域”的要领.
填一填·知识要点、记下疑难点
3.5.1
1.二元一次不等式(组)的概念
两个 1 含有______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____的不等式叫
表示的平面区域.
解 不等式x<3表示直线x=3左侧点的集合;不等式2y≥x即x- 2y≤0表示直线x-2y=0上及左上方点的集合;不等式3x+2y≥6,
《步步高-学案导学设计》2013-2014学年-高中数学-人教B版必修5PPT优秀课件
1.1.1 正弦定理(二)
学习要求
1.熟记正弦定理的有关变形公式.
本 2.探究三角形面积公式的表现形式,能结合正弦定理解与面
课
积有关的斜三角形问题.
时
栏 3.能根据条件,判断三角形解的个数.
目
开 学法指导
关
1.已知两边及其中一边对角解三角形,其解不一定唯一,应
注意运用大边对大角的理论判断解的情况.
5
研一研·问题探究、课堂更高效
1.1.1(二)
探究1 在△ABC中,已知a,b和A,若A为直角,讨论三角形
解的情况.(请完成下表)
关系式
a≤b
a>b
本
课 时
图形
栏
目
开 关
解的
无解
一解
个数
2021/6/3
6
研一研·问题探究、课堂更高效
1.1.1(二)
探究2 在△ABC中,已知a,b和A,若A为钝角,讨论三角形
2.三角形面积公式:S=_12_a_b_s_i_n_C___=__12_b_c_si_n_A___=__12_a_c_s_in_B___.
2021/6/3
2
填一填·知识要点、记下疑难点
1.1.1(二)
3.在△ABC中,若sin A>sin B,则角A与角B的大小关系为( A )
A.A>B
本
B.A<B
=12acsinB=12absinC.
本 课 时
同理S△ABC=12absinC=12bcsinA.
栏 目 开
∴S△ABC=12absinC=12bcsinA=12acsinB.
关
2021/6/3
1.1.1(二)
《步步高 学案导学设计》2013-2014学年 高中数学 人教B版必修5【配套备课资源】1.1.1(一)
1.1.1(一)
b+c=4k 则c+a=5k a+b=6k
本 课 时 栏 目 开 关
.
∴sinA∶sinB∶sinC=a∶b∶c=7∶5∶3.
答案 B
研一研·问题探究、课堂更高效
a-ccos B sin B 例2 在△ABC中,求证: = . sin A b-ccos A a b c 证明 因为 = = =2R, sin A sin B sin C 所以 2Rsin A-2Rsin Ccos B sinB+C-sin Ccos B 左边= = 2Rsin B-2Rsin Ccos A sinA+C-sin Ccos A sin Bcos C sin B = = =右边. sin Acos C sin A
小结
a b c 综上所述,对于任意△ABC, = = =2R sin A sin B sin C
恒成立.
研一研·问题探究、课堂更高效
典型例题
1.1.1(一)
例1 在△ABC中,角A、B、C的对边分别是a、b、c,若 A∶B∶C=1∶2∶3,则a∶b∶c等于 A.1∶2∶3
本 课 时 栏 目 开 关
(
)
B.2∶3∶4 D.1∶ 3∶2
C.3∶4∶5
解析 ∵A+B+C=π,A∶B∶C=1∶2∶3,
π π π ∴A= ,B= ,C= , 6 3 2 1 3 ∴sinA= ,sinB= ,sinC=1. 2 2
研一研·问题探究、课堂更高效
a b c 设 = = =k(k>0),则 sin A sin B sin C k 3 a=ksinA= ;b=ksinB= k;c=ksinC=k; 2 2 1 3 ∴a∶b∶c= ∶ ∶1=1∶ 3∶2,故选D. 2 2 答案 D
《步步高 学案导学设计》2013-2014学年 高中数学 人教B版必修5【配套备课资源】第二章2.2.2(一)
整理得n2+13n-420=0.解之得n=15,n=-28(舍去). 第2次相遇是在开始运动后15分钟.
小结 建立等差数列的模型时,注意相遇时甲、乙两人的路程 和是两个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
研一研·问题探究、课堂更高效
2.2.2(一)
跟踪训练3 现有200根相同的钢管,把它们堆成正三角形垛, 要使剩余的钢管尽可能少,那么剩余钢管的根数为( B ) A.9
解之得n=4. 又由an=a1+(n-1)d,即-512=1+(4-1)d, 解之得d=-171.
研一研·问题探究、课堂更高效
例2
2.2.2(一)
(1)等差数列{an}的前m项和为30,前2m项和为100,求数列{an} Sn Tn =
的前3m项的和S3m; (2)两个等差数列{an},{bn}的前n项和分别为Sn和Tn,已知
研一研·问题探究、课堂更高效
2.2.2(一)
例3 甲、乙两物体分别从相距70 m的两处同时相向运动,甲第1 分钟走2 m,以后每分钟比前1分钟多走1 m,乙每分钟走5 m. (1)甲、乙开始运动后几分钟相遇? (2)如果甲、乙到达对方起点后立即返回,甲继续每分钟比前
本 课 时 栏 目 开 关
1分钟多走1 m,乙继续每分钟走5 m,那么开始运动几分钟 后第二次相遇?
2.2.2(一)
2.2.2 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一)
学习要求 1.理解等差数列前n项和公式的推导过程. 2.熟练掌握等差数列的五个量a1,d,n,an,Sn的关系,能够由
本 课 时 栏 目 开 关
其中三个求另外两个. 3.掌握等差数列前n项和公式及性质的应用. 学法指导 1.运用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的关键在于准确把握它们的结构 特征,这样才能根据具体情境(已知条件和待求目标)选用恰当 的公式解决问题. 2.要善于从推导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中,归纳总结出一般的 求和方法——倒序相加法.
《步步高 学案导学设计》2013-2014学年 高中数学 人教B版必修5【配套备课资源】1.1.2(一)
填一填·知识要点、记下疑难点
1.1.2(一)
1.余弦定理
平方 平方 三角形中任何一边的______等于其他两边的______和减去这两
本 课 时 栏 目 开 关
夹角 b +c 两倍 边与它们______的余弦的积的______.即a2=____________ 2 2 -2bccos A a2+b2 a2+c2-2accos B ___________,b =______________________,c =_________
解 ∵c>a,c>b,∴角 C 最大.由余弦定理,
本 课 时 栏 目 开 关
得 c2=a2+b2-2abcosC,
1 即 37=9+16-24cosC,∴cosC=-2,
∵0° <C<180° ,∴C=120° .
∴△ABC 的最大内角为 120° . 小结 已知三边求三角时,余弦值是正值时,角是锐角,余弦 值是负值时,角是钝角.
我们知道已知两边和一边的对角,或者已知两角和一角的对边
定理及其应用.
研一研·问题探究、课堂更高效
探究点一 问题 利用向量法证明余弦定理
1.1.2(一)
如果已知一个三角形的两条边及其所夹的角,根据三角
形全等的判定方法,这个三角形是大小、形状完全确定的三
本 课 时 栏 目 开 关
角形.如何利用已知的两边和夹角计算出三角形的另一边呢? 探究 如图所示,设 CB =a, CA =b, AB =c,
研一研·问题探究、课堂更高效
1.1.2(一)
跟踪训练 3 在△ABC 中,acosA+bcosB=ccosC,试判断三角 形的形状.
解 由余弦定理知 b2+c2-a2 c2+a2-b2 cosA= ,cosB= , 2bc 2ca a2+b2-c2 cosC= , 2ab 代入已知条件得 b2+c2-a2 c2+a2-b2 c2-a2-b2 a· +b· +c· =0, 2bc 2ca 2ab
《步步高 学案导学设计》2013-2014学年 高中数学 人教B版必修5【配套备课资源】1.2(二)
研一研·问题探究、课堂更高效
§1.2(二)
本 课 时 栏 目 开 关
在△BCD中,由正弦定理得 BC BD = , sin∠CDB sin∠BCD 16sin 30° ∴BC= sin 135°=8 2.
研一研·问题探究、课堂更高效
例2
§1.2(二)
一条直线上有三点 A,B,C,点 C 在点 A 与点 B 之间,P 是 sin(α+β) 此直线外一点, 设∠APC=α , BPC=β .求证: ∠
时 栏 目 开 关
b c a 2R 2R (2)若sin A= ,则sin B=______,sin C=______. 2R
b +c -2bccos A 2.余弦定理的公式表达为a2=________________等,它有其它
b2+c2-a2 2bc 变化形式,如:cos A=________________等.
sin α sin β = + .
研一研·问题探究、课堂更高效
§1.2(二)
本 课 时 栏 目 开 关
小结
面积法是证明平面几何问题的常用方法之一.面积等式
S△ ABP=S△ APC+S△ BPC是证明本题的关键.
研一研·问题探究、课堂更高效
§1.2(二)
跟踪训练2 如图,A,B是海面上位于东西方向相距5(3+ 3 )海里 的两个观测点,现位于A点北偏东45° ,B点北偏西60° 的D点有一 艘轮船发出求救信号,位于B点南偏西60° 且与B点相距20 3 海里 的C点的救援船立即前往营救,其航行速度为30海里/时,该救援
PC
本 课 时 栏 目 开 关
PB PA 证明 ∵S△ABP=S△APC+S△BPC
1 ∴ PA· PBsin(α+β) 2 1 1 =2PA· PCsinα+ 2PB· PCsinβ 1 两边同除以 PA· PC, PB· 2 sinα+β sin α sin β 得 = + . PC PB PA
《步步高 学案导学设计》2013-2014学年 高中数学 人教B版必修5【配套备课资源】第一章章末复习课
设为警戒水域.点 E 正北 55 海里处有一个雷达观测站 A.某时 刻测得一艘匀速直线行驶的船只位于点 A 北偏东 45° 且与点 A
本 课 时 栏 目 开 关
相距 40 2海里的位置 B,经过 40 分钟又测得该船已行驶到点 26 A 北偏东 45° 其中sin θ= +θ ,0° <θ<90°且与点 A 相距 26 10 13海里的位置 C. (1)求该船的行驶速度(单位:海里/小时); (2)若该船不改变航行方向继续行驶,判断它是否会进入警戒 水域,并说明理由.
π π 5π 5 3 (2)当 θ- = ,即 θ= 时,ymax=2+ . 3 2 6 4 5 3 所以四边形 OPDC 面积的最大值为 2+ 4 .
本 课 时 栏 目 开 关
研一研·题型解法、解题更高效
题型三 例3 构建辅助圆解三角形问题
章末复习课
在一个特定时段内,以点 E 为中心的 7 海里以内海域被
章末复习课
2.在△ABC 中,内角 A,B,C 的对边分别是 a,b,c.若 a2-b2 = 3bc,sinC=2 3sinB,则 A 等于 A.30° C.120°
本 课 时 栏 目 开 关
( A )
B.60° D.150°
解析 ∵sinC=2 3sinB,∴c=2 3b, b2+c2-a2 - 3bc+c2 - 3bc+2 3bc 3 ∴cosA= = = = , 2 2bc 2bc 2bc ∵A 为△ABC 的内角, ∴A=30° ,故选 A.
研一研·题型解法、解题更高效
方法二 利用正弦定理求解. 3 ∵csinB= 3,∴c>b>csinB. 2 ∴△ABC有两解.
本 课 时 栏 目 开 关
《步步高 学案导学设计》2013-2014学年 高中数学 人教B版必修5【配套备课资源】第二章2.1.2
a2 a3 an-1 an 解 an=a1· · · „· · a1 a2 an-2 an-1 1 2 n-2 n-1 =1··· 2 3 „· · n n-1 1 = . n
研一研·问题探究、课堂更高效
探究点三 问题 数列的周期性
2.1.2
已知数列{an}中,a1=1,a2=2,an+2=an+1-an,试写出
典型例题 例1 已知数列{an},a1=1,以后各项由an+1=an+
2.1.2
本 课 时 栏 目 开 关
1 给 nn+1 1 1 1 出,试用累加法求通项公式an.(提示: = - ). n n+1 nn+1 1 解 ∵an+1-an= , nn+1
∴an=a1+(a2-a1)+(a3-a2)+„+(an-an-1) 1 1 1 =1+ + +„+ 1×2 2×3 n-1n 1 1 1 1 1 - =1+1-2+2-3+„+ n-1 n 1 =2- . n
小结 形如an+1=an+f(n)的递推数列,常用累加法求其通项公 式,关键是不断变换递推公式中的“下标”.
研一研·问题探究、课堂更高效
跟踪训练1 已知a1=1,an+1=an+n,求a100.
解 ∵an+1-an=n, ∴a100=a1+(a2-a1)+(a3-a2)+„+(a100-a99)
本 课 时 栏 目 开 关
研一研·问题探究、课堂更高效
2.1.2
(2)若每年损失树木量为5%,则第n年后的树木量与第(n-1)年的树 木量之间的关系为: 1 1 19 an=an- 11+ n-2(1-5%)= 1+ n-2an-1(n≥2). 2 20 2
本 课 时 栏 目 开 关
《步步高 学案导学设计》2013-2014学年 高中数学 人教B版必修5【配套备课资源】第二章2.3.2(一)
研一研·问题探究、课堂更高效
2.3.2(一)
小结
本 课 时 栏 目 开 关
本题利用了等比数列的“子数列”性质,若等比数列的
项的序号成等差数列,则对应项依次成等比数列.另外,两个 等式之间的除法运算体现了“整体消元”的方法技巧.
研一研·问题探究、课堂更高效
你补充完整.
2.3.2(一)
探究2 下面提供了两种推导等比数列前n项和公式的方法.请
方法一 由等比数列的定义知: a2 a3 a4 an = = =„= =q. a1 a2 a3 an-1
本 课 时 栏 目 开 关
当q≠1时,由等比性质得: a2+a3+a4+„+an =q, a1+a2+a3+„+an-1
本 课 时 栏 目 开 关
(S =a1+q· n-an)
从而得(1-q)·n= a1-anq . S 当 q=1 时,Sn=na1.
a1-anq 当 q≠1 时,Sn= 1-q ;
研一研·问题探究、课堂更高效
2.3.2(一)
探究点二 错位相减法求和 问题
本 课 时 栏 目 开 关
教材中推导等比数列前n项和的方法叫错位相减法.这种
求和方法是我们应该掌握的重要方法之一,这种方法的适用范 围可以拓展到一个等差数列{an}与一个等比数列{bn}对应项之 n 积构成的新数列求和.下面是利用错位相减法求数列{ n }前n 2 项和的步骤和过程,请你补充完整.
研一研·问题探究、课堂更高效
1 2 3 n 设 Sn= + 2+ 3+„+ n, 2 2 2 2
研一研·问题探究、课堂更高效
2.3.2(一)
《步步高 学案导学设计》2013-2014学年 高中数学 人教B版必修5【配套备课资源】1.1.2(二)
研一研·问题探究、课堂更高效
1.1.2(二)
解
本 课 时 栏 目 开 关
5 a+c= , 4 (1)由题设并由正弦定理,得 ac=1, 4 1 a= , 或 4 c=1.
a=1, 解得 1 c=4
研一研·问题探究、课堂更高效
(2)由余弦定理,b2=a2+c2-2accosB 1 2 1 2 2 2 2 =(a+c) -2ac-2accosB=p b - b - b cosB, 2 2 3 1 2 即p = + cosB. 2 2 3 2 因为0<cosB<1,所以p ∈ ,2, 2 6 由题设知p>0,所以 <p< 2. 2
本 课 时 栏 目 开 关
跟踪训练1 已知△ABC的三边a、b、c,且△ABC的面积S= c2-a2-b2 ,求C. 4 3 1 解 ∵S= absinC,a2+b2-c2=2abcosC, 2
-2abcos C 1 ∴ absinC= ,∴ 3sinC=-cosC. 2 4 3 3 5 ∴tanC=- .∵0<C<π,∴C= π. 3 6
研一研·问题探究、课堂更高效
同理可证(2)b=ccosA+acosC;
(3)c=acosB+bcosA.
方法二 (1)由余弦定理得 a2+c2-b2 cosB= , 2ac a2+b2-c2 cosC= , 2ab ∴bcosC+ccosB a2+b2-c2 a2+c2-b2 =b· +c· 2ab 2ac a2+b2-c2 a2+c2-b2 2a2 = + = =a. 2a 2a 2a
当C=60° 时, c2=a2+b2-2abcosC =42+52-2×4×5×cos60° =21, ∴c= 21.
研一研·问题探究、课堂更高效
《步步高-学案导学设计》2013-2014学年-高中数学-人教B版必修5第一章正弦定理及余弦定理习题课课件
故sinB=
30 6.
答案 D
习题课
试一试·扫描要点、基础更牢固
习题课
3.在△ABC中,内角A,B,C的对边分别是a,b,c,若cosB
=14,ssiinn AC=2,且S△ABC= 415,则b等于
(C )
本 课
A.4
B.3 C.2 D.1
时 栏 目 开
解析 依题意得,c=2a,b2=a2+c2-2accosB=a2+(2a)2- 2×a×2a×14=4a2,
时
a
b
c
栏 目 开
(3)sin A= 2R ,sin B= 2R ,sin C= 2R . (4)sin A∶sin B∶sin C= a∶b∶c .
关
习题课
试一试·扫描要点、基础更牢固
习题课
3.余弦定理及其推论
(1)a2= b2+c2-2bccos A .
b2+c2-a2
(2)cos A= 2bc
3bc+c2 2bc
- =
3bc+2 2bc
3bc= 23,
∵A为△ABC的内角,
∴A=30°,故选A.
试一试·扫描要点、基础更牢固
习题课
2.在△ABC中,a、b、c分别为角A、B、C的对边,若c·cosB
=b·cosC,且cosA=23,则sinB等于
()
本
A.±
6 6
6 B. 6
课 时 栏 目
且 sin A=2sin Bcos C,试确定△ABC 的形状.
解 由(a+b+c)(b+c-a)=3bc,
本
得 b2+2bc+c2-a2=3bc,
课 时
即 a2=b2+c2-bc,
栏 目 开
《步步高 学案导学设计》2013-2014学年 高中数学 人教B版必修5【配套备课资源】第二章2.3.1(二)
解 每一轮被感染的计算机台数构成一个首项为a1=80,公比为 q=20的等比数列.
则a5=a1q4=80×204=1 280×104 =1 280(万台).
答 到第5轮可以感染到1 280万台计算机.
练一练·当堂检测、目标达成落实处
2.3.1(二)
1.已知各项均为正数的等比数列{an}中,lg(a3a8a13)=6,则
本 课 时 栏 目 开 关
a1·15的值为 a A.100 C.10 000
解析
( C ) B.-100 D.-10 000
3 ∵lg(a3a8a13)=lg a8=6,
∴a3=106⇒a8=102=100. 8
又a1a15=a2=10 000. 8
练一练·当堂检测、目标达成落实处
2.3.1(二)
研一研·问题探究、课堂更高效
2.3.1(二)
跟踪训练1 设{an}是由正数组成的等比数列,公比q=2,且 a1·2·3· a30=215,求a2·5·8· a29的值. a a „· a a „·
解 a1·2·3· a30=(a1a30)· 2a29)· (a15·16)=(a1a30)15=215, a a „· (a „· a
公比为2,首项为2. ∴an+1=2n.∴an=2n-1. 小结 an + 1 利用等比数列的定义 =q(q≠0)是判定一个数列是等比 an
数列的基本方法.要判断一个数列不是等比数列,举一组反例 即可,例如a2≠a1a3. 2
研一研·问题探究、课堂更高效
2.3.1(二)
跟踪训练2 设{an}、{bn}是公比不相等的两个等比数列,cn=an +bn,证明数列{cn}不是等比数列.
本 课 时 栏 目 开 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b1=2 1 2 当 1 时,q =16, b3=8 1 1 ∴q= q=- <0舍去, 4 4
填一填·知识要点、记下疑难点
2.3.2(二)
1.等比数列{an}的前n项和为Sn,当公比q≠1时,Sn=
本 课 时 栏 目 开 关
a1-anq a11-qn 1-q 1-q na1 ____________=__________;当q=1时,Sn=______.
2.等比数列前n项和的性质: (1)连续m项的和(如Sm、S2m-Sm、S3m-S2m),仍构成
1 ∴数列{bn}是等比数列,公比q= d. 2
1 1 3 ∴b1b2b3=b2= ,∴b2= . 8 2 17 b1+b3= 8 ∴ b1·3=1 b 4 1 b1= 8 ,解得 b3=2 b1=2 或 1 b3=8
.
研一研·问题探究、课堂更高效
若{an}是等比数列,它的前n项和为Sn=3n+t,则t .
若{an}是等比数列,且前n项和为Sn=3n 1+t,则t . 显然q≠1,此时应有Sn=A(qn-1),
-
答案 -1
本 课 时 栏 目 开 关
问题2 = 解析
1 1 又Sn=3·n+t,∴t=-3. 3
答案 1 -3
研一研·问题探究、课堂更高效
研一研·问题探究、课堂更高效
探究点三 问题 分期付款问题
2.3.2(二)
在分期付款问题中,贷款a元,分m个月付清,月利率为
r,每月还x元,想一想,每月付款金额x元应如何计算?
本 课 时 栏 目 开 关
下面给出了两种推导方法,请你补充完整: 方法一:每个月还款x元后的剩余欠款按月份构成一个数列, 记作{an},则有:
探究点二 问题1 等比数列前n项和的性质
2.3.2(二)
等比数列{an}的前n项和为Sn,公比为q,
左边=Sm+n=(a1+a2+„+am)+(am+1+am+2+„+am+n)
求证:Sm+ n=Sm+qmSn.
本 课 时 栏 目 开 关
证明
=Sm+(a1qm+a2qm+„+anqm) =Sm+(a1+a2+„+an)qm =Sm+qmSn=右边,
a11-q9 1-q 1-q9 1-23 7 S9 ∴ = = = = . S6 a11-q6 1-q6 1-22 3 1-q
填一填·知识要点、记下疑难点
2.3.2(二)
4.已知数列{an}的前n项和Sn=an-1(a是不为零且a≠1的常 数),则数列{an} A.一定是等差数列 B.一定是等比数列
6 3 3
∴a2+a5=2a8. ∴a2,a8,a5成等差数列.
研一研·问题探究、课堂更高效
例2 设{an}是等差数列,bn=
1 2
2.3.2(二)
,已知:b1+b2+b3=
21 , 8
1 b1b2b3= ,求等差数列的通项an. 8
解 设等差数列{an}的公差为d,
本 课 时 栏 目 开 关
a11-q3 a11-q6 a11-q9 当q≠1时,S3= ,S6= ,S9= . 1-q 1-q 1-q ∵S3,S9,S6组成等差数列, ∴S3+S6=2S9, a11-q3 a11-q6 2a11-q9 ∴ + = . 1-q 1-q 1-q
研一研·问题探究、课堂更高效
[问题情境]
本 课 时 栏 目 开 关
一件家用电器,现价20 000元,实行分期付款,每期付款数相同,每 月为一期,一个月付款一次,共付12次,购买后一年还清,月利率 为0.8%,按复利计算,那么每期付款多少元?要解决上述问题,需 要了解复利的计算方法,这正是这一节的主要内容之一.
研一研·问题探究、课堂更高效
2.3.2(二)
2.3.2 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二)
学习要求 1.熟练应用等比数列前n项和公式的有关性质解题. 2.能用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本 课 时 栏 目 开 关
学法指导 1.解决与等比数列前n项和有关问题的关键在于“基本量”以及 方程思想方法的灵活运用. 2.运用等比数列前n项和解题时要注意“整体思想”方法的灵活 运用. 3.利用等比数列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需要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 等比数列模型,明确首项a1,公比q,以及项数n的实际含义, 切忌含糊不清.
a(1+r)3-(1+r)2x-(1+r)x-x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本 课 时 栏 目 开 关
„
经过m个月,还款x元后,剩余欠款为am=am- 1(1+r)-x a(1+r)m-[(1+r)m-1+(1+r)m-2+…+(1+r)+1]x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由于经过m个月后,欠款还清,故am=0,从而有a(1+r)m=
研一研·问题探究、课堂更高效
2.3.2(二)
跟踪训练1 已知Sn是等比数列{an}的前n项和,S3,S9,S6成等 差数列,求证:a2,a8,a5成等差数列.
证明 若q=1,则S3=3a1,S9=9a1,S6=6a1,
本 课 时 栏 目 开 关
S3+S6=9a1,2S9=18a1,a1≠0 ∴S3+S6≠2S9矛盾,∴q≠1.
a(1+r)-x 经过1个月,还款x元后,剩余欠款为a1=___________;
经过2个月,还款x元后,剩余欠款为a2=a1(1+r)-x=
a(1+r)2-(1+r)x-x ___________________;
研一研·问题探究、课堂更高效
2.3.2(二)
经过3个月,还款x元后,剩余欠款为a3=a2(1+r)-x=
探究点一 探究 等比数列前n项和Sn与函数的关系
2.3.2(二)
当公比q=1时,因为a1≠0,所以Sn=na1,是n的正比例
函数(常数项为0的一次函数).当q=1时,数列S1,S2, S3,„,Sn,„的图象是正比例函数y=a1x图象上一些孤立
本 课 时 栏 目 开 关
的点. 当公比q≠1时,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是Sn= a1 (1-qn) 1-q
1 b1= 8 当 b3=2
本 课 时 栏 目 开 关
2.3.2(二)
时,q2=16,
∴q=4(q=-4<0舍去)
1 n-1 - 此时,bn=b1q =8· =22n 5. 4 15-2n 1 由bn=2 =2 ,∴an=5-2n.
n-1
2 2 ∴S2+S2n=S2+[Sn(1+qn)]2=Sn(2+2qn+q2n), n n
本 课 时 栏 目 开 关
Sn(S2n+S3n)=S2(2+2qn+q2n). n
2 ∴S2+S2n=Sn(S2n+S3n). n
小结 运用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要注意公比q=1和q≠1两 种情形,在解有关的方程(组)时,通常用约分或两式相除的方 法进行消元.
∴Sm+n=Sm+qmSn.
研一研·问题探究、课堂更高效
2.3.2(二)
问题2 在等比数列{an}中,若连续m项的和不等于0,则它们仍 组成等比数列. 即Sm,S2m-Sm,S3m-S2m,„仍组成等比数列. 请你证明上述结论.
本 课 时 栏 目 开 关
证明 ∵在等比数列{an}中有am+n=amqn, ∴Sm=a1+a2+„+am,
r
a(1+r)m 另一方面贷款a元,m个月后应偿还本息和为___________;
由于m个月后,贷款全部付清, ar1+r m [1+r m-1] 1+r m-1 a(1+r)m 所以有 x=___________,故x=______________. r
研一研·问题探究、课堂更高效
典型例题
∴(1-q3)+(1-q6)=2(1-q9), ∴q3+q6=2q9,
∵q≠0,∴1+q3=2q6.
本 课 时 栏 目 开 关
2.3.2(二)
1 3 ∴2q -q -1=0,解得q =- (q =1舍) 2 a2 3 ∵a2+a5=a2(1+q )= , 2 12 a2 6 2a8=2a2q =2a2×- = , 2 2
等比 ______数列.(注意:q≠-1或m为奇数)
(2)Sm+ n=Sm+qmSn(q为数列{an}的公比).
填一填·知识要点、记下疑难点
2.3.2(二)
本 课 时 栏 目 开 关
S6 S9 3.设等比数列{an}的前n项和为Sn,若 =3,则 等于( B ) S3 S6 7 8 A.2 B. C. D.3 3 3 S6 6a1 解析 q≠1,否则 = =2≠3. S3 3a1 6 a11-q 1-q S6 3 3 ∴ = 3 =1+q =3,∴q =2. S3 a11-q 1-q
2.3.2(二)
一方面,每月付款x元,共付m次,m个月后各期付款到期后的本 息和为: m-1 ___________ _________ „ x(1+r) x x(1+r)m-2 x(1+r)m 3 课 ___________ ______ 和 时 栏 目 从而到期后(m个月后),银行共收到付款及利息为: 开 [1+r m-1] 2 m-1 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x+x(1+r)+x(1+r) +„+x(1+r) x;
本 课 时 栏 目 开 关
( B )
C.或者是等差数列,或者是等比数列 D.既非等差数列,也非等比数列
解析 当n≥2时,an=Sn-Sn-1=(a-1)·n-1; a 当n=1时,a1=a-1,∴an=(a-1)·n-1,n∈N*. a
an+1 ∴ =a. an
研一研·问题探究、课堂更高效
2.3.2(二)
2.3.2(二)
例1 已知等比数列前n项,前2n项,前3n项的和分别为S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