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农村生活的散文
《游山西村》赏析
![《游山西村》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78e5314c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300f7bd.png)
《游山西村》赏析
《游山西村》是明代文学家杨慎所作的一部描写中国农村和农民生活的散文作品。
全文用独特的写作手法,生动地描绘了一个美丽的山村,展现了农民的勤劳、智慧和乐观。
该文章以描写自然风景为起点,以形容村庄雄浑壮丽的山水为开端,作者运用丰富的艺术语言,描写了山村的壮丽景色。
他写道:“远远望去,夹峙如屏;近近看看,分明如人。
”这一描述既揭露了山村的峻峭和奇特,又表达了对自然的赞美之情。
接着,文章描绘了山村的林木繁茂、土地肥沃,表现了自然的灿烂和慷慨。
作者写道:“从绿柳、青桐,顺着天长日久,相
传自轩至蔚,又从蔚至郁,再从郁至翠,并排敷锦,蓝翠岂动?”这段文字所描述的景色如诗如画,让人仿佛置身其中,
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妙。
此外,文章还生动地描写了农村里勤劳善良的农民形象。
作者描绘了农民们辛勤劳作的场景,以及他们的智慧与勇敢。
“农者,见他翻土,闭门谢客;择日正犁,约期烧山。
杀鸡煮鸭,搭桃其次;请君耕种,桃其尾。
”这段文字既揭示了农民的辛
勤与勇敢,又展示了他们的善良与淳朴。
同时,文章还表达了农民对生活的积极、乐观态度。
作者写道:“上天未漏,下泉显色;天不坠奚,地不厌矣。
”这句话体现了农民无论遭遇多少艰难,都能以豁达的心态面对生活。
他们凭借勤劳和智慧,始终保持着对生活的乐观态度。
总体来说,《游山西村》通过描绘自然风景、农民形象以及农民的乐观态度,表达了作者对农村生活的赞美之情。
通过这篇文章,我们能够更好地了解农民的辛勤、智慧和乐观,认识到他们对国家和社会的巨大贡献,也能够感受到山村的美丽和宁静。
我们在农村烧柴火的日子最温暖散文(63篇)
![我们在农村烧柴火的日子最温暖散文(63篇)](https://img.taocdn.com/s3/m/b74d51b0d0f34693daef5ef7ba0d4a7302766cef.png)
我们在农村烧柴火的日子最温暖散文(63篇)我们在农村烧柴火的日子最暖和散文篇1生活在农村的人都知道,小时候每到做饭时,在泥土砌成的柴火灶旁,听着炒菜、烧柴声,是我们最美好的时刻。
喜爱给妈妈打下手,坐在灶门前给母亲添柴烧火,然后时不时吞着口水,伺机偷上几嘴。
烧柴火的生活好像如今已渐行渐远,只有那入口醇香的味道让人难以忘记……灶屋四壁被烟熏得黑漆漆,灶房墙上挂着一串串辣椒和腊肉。
柴火有干的树枝也有麦杆,抓一把塞进灶膛,噼里啪啦地燃开了,大自然的美味充满开来。
灶膛里闪耀着火苗,舔着锅底。
也衬托着妈妈慈爱的脸颊。
火烧得旺时,在灶膛口窜动着,扑向早已被熏得幽黑的墙面。
烟熏火燎的灶房,系着围裙的母亲,正在大铁锅里熬着一锅稀饭,这便是家最暖和的味道。
记忆里的炊烟总是跟烤红薯联系在一起,放几个红薯到灶膛里,等飘出饭香时,红薯还在接受火的熏烤,酝酿美味。
待红薯出来时,满满一层黑灰也抵抗不住它迷人飘香,顾不得很多,直接掰开就吃了,满口生香、回味无穷。
时间转变容颜,却转变不了情怀,柴火老灶保存下来的记忆,照旧回味悠长。
一方灶台,烧柴火煮饭菜,传达着暖心至深的饮食原味。
我们在农村烧柴火的日子最暖和散文篇2老家原来是一个农村,是个好地方,但这好日子过得快了些,留给我的只剩下怀念。
春天摘花拔草;夏天摸鱼捉虾;秋天收集落叶;冬天堆雪打仗……农村,那风一样的日子哟。
在农村,我们玩的东西许多,邀上三五个伙伴,玩上几个小时,都不是什么问题。
我们都穿上自己的旧衣服,也不怕玩脏了回家挨骂,被打。
就算真的玩了一身泥巴,被家长训斥两句,也从来都是乐呵呵的。
夏天,对我们小孩来说是一个玩闹的好季节。
我们在地上摸爬滚打,弄了一鼻子灰,又去河里游个泳,洗个澡,顺便捞几只虾玩玩,真是痛快!冬天也很有意思,我们套上皮靴,戴上手套,开头玩雪。
我们女孩喜爱堆雪人,还会找两粒葡萄和一根胡萝卜,做成雪人的眼睛和鼻子。
男孩比较猛些,喜爱玩打雪仗,还时不时地砸烂我们的雪人。
农村夜晚乡土散文
![农村夜晚乡土散文](https://img.taocdn.com/s3/m/4da8bbba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78a3b3f.png)
农村夜晚乡土散文
农村的夜晚总是让人感到特别安静。
晚上,整个村子都沉浸在一
片寂静之中,只有偶尔传来一两声狗叫或者鸡鸣。
透过窗户,可以看
到明月高挂天空,星星闪烁。
此时,一股淡淡的清香从窗户传来,那
是刚收割下来的稻草的味道,弥漫在整个夜空中。
在田野边,荧荧的灯光在微风中晃动,是农民晚上干活用的露天灯;而在远处,则传来远古的木鱼声,是寺庙里的和尚在念经。
所有
这些声音,构成了一首田园夜曲,让人感到一股心灵的宁静。
如果您在农村村庄生活过,则一定知道,夜晚的农村是多么和谐的。
在这里,你会看到每一栋房屋都散发着温暖的黄色灯光,小孩子
们笑声不断,奶奶们坐在院子里讲起了年轻时的趣事。
而如果你走进
村庄深处,你会发现许多大自然的美景,在这里可以看到古老的乡间
小桥,听见淅淅沥沥的小溪声。
夜晚的农村,除了给人们带来宁静安
逸的感受,也能在某种程度上激发出人们对大自然的向往和保护意识。
总的来说,农村夜晚的宁静是珍贵的,也是难得一遇的。
在这里,你可以感受到真正自然和纯粹的美好,让人远离城市喧嚣的同时,也
更加懂得珍爱自然环境,从而珍惜生命。
散文:描写乡村的优美散文_描写美丽乡村的散文
![散文:描写乡村的优美散文_描写美丽乡村的散文](https://img.taocdn.com/s3/m/f7d87e40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332fa96.png)
乡村相对于城市有它独特的优美,有它的僻静淳朴。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描写乡村的优美,希望能帮到大家!描写乡村的优美散文:乡村雨巷轻轻地,走过老家的小巷。
轻风细雨,抚慰着脸颊,也抚慰着乡愁。
没有油纸伞,也遇不上一位丁香一样结着愁怨的姑娘。
但我明白,北方的巷子最能让你走在现实,走回历史,走向未来。
有人说,江南的小巷是心灵的圣地,我说,北方的小巷是圣地的心灵。
要想体味到这种境界,还是应该走进乡村,走进带着雨的小巷。
在这里,你失去温情的双眸能变得清澈,柔和,善睐。
在这里,你沾满尘埃的心灵能变得清新,柔软,温暖。
城里,也有小巷,可惜,头上的天是灰的,身边的墙是灰的,脚下的路是灰的,心情自然也是灰的。
即使下着雨,也是硬的。
乡村的雨巷中,绵绵的细雨在矮的墙头上跳跃,溅开一朵花,跟墙头上的小草嬉闹着。
然后,跳到你的脚背上,臂膊上,鼻尖上,你能听到她们的欢快。
脚下是软软的沙土,在细雨的滋润下,便有了诗意,“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便是这时节的事儿吧?有时候,不必打伞,最好是戴上一顶草帽,那种用麦秸编成的。
这种草帽不像竹笠那样坚硬,被雨水滋润后,倒显得柔软。
雨水打在上面,噗噗有声,很像跟你窃窃私语。
记起哪部电影里有一首《麦秸草帽》:“妈妈,我的那顶草帽怎么样了?在那夏日去客里米兹的路上,落在溪谷里的草帽!”草帽之下,充满了哀怨,我不太喜欢。
在我们的草帽之下,当然也有躲不过去的悲,更多的是捧在手心里的喜。
你可以呼吸着漫天的清新,你可以品尝雨丝的甜美,聆听绝伦的天籁。
你可以驻足,可以彳亍,尝一尝岁月落下来的味道,凝视一下祖先离我们远去的背影。
乡村似乎不太在意盛世与繁华,握在手心的是一种宁静与安详。
特别是在这有着雨的小巷,铅华尽失,像缥缈而温柔的梦。
静谧,从红的房瓦上滴沥着,滴成幽梦一帘。
最好是小巷深处那像是幽梦一样的草房上,长出了青青的草,甚至一两棵小树苗,在风雨的抚摸下张望着。
雨燕,在空中轻轻掠过。
我的小巷,并不很深,但很幽。
走进美丽的乡村散文
![走进美丽的乡村散文](https://img.taocdn.com/s3/m/fb735c7b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9e8ed82.png)
走进美丽的乡村散文走进美丽的乡村散文乡村是指乡村地区人类各种形式的居住场所(即村落或乡村聚落),乡村一般风景宜人,空气清新,较适合人群居住,民风淳朴。
下面请欣赏小编整理了走进美丽的乡村散文,供大家参考!春天,是个美丽的季节。
鸟儿们纷纷飞回来了,也纷纷的寻找筑巢的稻草去了。
花儿开始怒放他们美丽的花蕾了,小草也忍不住着这春意的诱惑,偷偷地从地下探出了头。
太阳升起来了,一个美丽的日出,金黄色的阳光唤醒了大地。
所有的沉睡着的动物、植物们也苏醒了。
阳光照射到水中,水面上便呈现出徐许许多多的光斑,闪闪发亮,十分美丽。
还没走到田野,就有一股清新的泥土的气息扑鼻而来,那是春风送来的啊!!!站在田野上边,一眼望去,那是一片茫茫的绿啊!那时候,我有种错觉。
我甚至怀疑,“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动见牛羊”中的“野”是指这儿的田野。
虽说它没有牛和羊,但是它有茫茫的绿啊。
仔细的聆听,会有一阵“呱呱呱”的叫声。
那不是庄稼的“守护神”青蛙吗?闻声走去,拨开草丛,一个池塘的岸边有几只小青蛙正一唱一和呢!!嘘!别去惊着他们了,免得打扰了他们的兴致。
站在高处望田野,这一个片的田野变成了一条绿地毯,没有一丝的缝隙。
微风一吹,那绿色的稻谷轻轻摆动着细腰,似在与我致敬!“雨是最寻常的”。
傍晚下了场小雨,那雨滴细细的,像细针。
它不像夏天的暴雨,疯狂地怒吼。
而这春雨,像朱自清先生的《春》中的说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很温柔。
不过雨后的小路更显得光滑,光着小脚丫踩在上面,你会感觉凉丝丝的。
因为这场雨已将大地冲洗得干干净净了。
不过雨后的乡村更显得娇美清新,树上挂满了水珠,一不小心碰到就会哗啦啦的落下来。
不过雨后的空气是清新的,人们纷纷出来了,老老小小,男男女女都急着出来了,似乎怕慢来享受不到什么。
老人们做起了早操,舒展筋骨:小孩们做起了纸船,放在河面上漂流着:妈妈们边三三两两地凑在一起买菜去了:爸爸们也三三两两地干农活去了……开始了,人们的乡村生活开始了。
农家小院春意浓散文随笔
![农家小院春意浓散文随笔](https://img.taocdn.com/s3/m/23a1fc86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b4e86e1.png)
农家小院春意浓散文随笔农家小院春意浓散文随笔(通用38篇)农家小院春意浓散文随笔篇1阳春三月,走进我家小院,你会目睹:虽说没有参天大树,没有鲜花盛开,然而,那各种各样的绿油油的蔬菜,刚刚长出叶片的香椿树和葡萄树,让你看了却大饱眼福赞叹不已!我家的小院位于县城中心地带。
东依县第一高级中学,西靠二中,南临机关幼儿园,北位凤城湖畔,环境优美,交通方便。
两个孩子从上幼儿园,一直到高中毕业,都是徒步上学去放学回,从来没有骑过车子。
我和妻子特别喜欢种菜。
在乡下工作的时候,就养成了种菜习惯。
进城以后,仍和种菜结下了不解之缘。
我家的小院虽说不大,充其量不到二分地,而且,栽上了香椿树、葡萄树、枣树和石榴树。
头几年,果树小,不影响在树下种菜。
“清明前后,种瓜种豆”。
每年到了这个季节,妻子就开始育菜苗了,譬如黄瓜、辣椒、苦瓜等。
荆芥、跟打菜、香菜,不需要育苗,直接播种。
就这样,种植的各种新鲜的无公害蔬菜,供全家一年四季吃不完。
后来,果树长高了,根深叶茂,几乎把小院遮盖得不见阳光,菜无法种植了,我们就想方设法在二楼平房上种。
二楼平房上没有种菜的地方,我们就用铁皮做成菜池子,还用水泥和大沙做了许多个菜盆子,又找了些塑料筐子种菜,整整齐齐地把整个平房上摆放得满满的。
从此,我们又有了种菜的地方了。
春暖花开正当时。
时值三月,当你步入我家小院,那一棵棵吐出嫩芽的香椿树,那一串串露出小脸的葡萄穗子,立刻映入你的眼帘。
站在庭院之中,抬头上望:你会看到二楼平房上青枝绿叶的各种蔬菜,不得不吸引你的眼球和脚步。
一池池粗壮的蒜苗,一盆盆绿盈盈的菠菜,一筐筐青滋滋的跟打菜、荆芥,还有那一杯杯(纸杯)待移栽的黄瓜、苦瓜和丝瓜苗子,长势喜人,看了,让你拍手称道,留恋往返。
妻子非常勤快。
每天清晨,太阳还没有冒出地平线,她早早地就上到了平房上,给菜浇水施肥。
到了夕阳西下的时候,妻子又爬了上去,不是移栽菜苗,就是给菜浇水管理。
我劝她说:“菜也不能天天浇水呀!”她抿嘴一笑说:“你不懂嘞,菜喜欢大水大肥,一天两遍水。
描写80年代农村生活的散文
![描写80年代农村生活的散文](https://img.taocdn.com/s3/m/a67f7054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0eb2030.png)
描写80年代农村生活的散文心灵的港湾我是土生土长的农家子弟,在我的内心深处,珍藏着我浓厚的恋乡情结,它将伴我走过我漫长的风雨人生。
岁月无情,把孩童变成青年,又把青年变成老人,也改变着我难以割舍的乡村。
那些曾经的如诗的画面,那些曾经的如画的风景,一度淡出了人们的视野,却永久地镌刻在我的心灵深处,成为永恒的记忆。
(一)耕田的号子每每回到家乡,立于一望无垠的田头,父辈们那铿锵有力的耕田号子,似乎穿越时光,从远方缓缓传来,由模糊而渐清晰,由微弱而渐浑厚。
那号声是飘在空中最美的音符,是发自内心喊出的不可战胜的坚强。
它划过长空,穿透我们的身体,震撼我们的心灵。
它走过黎明,走过黄昏,与朝霞相拥,与落日同行。
它让空中的鸟儿也不敢歌唱,路过的歌唱家也羞愧难当。
它透过笔端,凝结为美丽的诗篇。
那号声里写满了憧憬,诉说着渴望。
拉犁的牛也心领神会,伴着号声,合着节拍,走出整齐有力的步伐,于是,平整的土地上泛起了均匀的犁花,这不是他们在这深情的土地上创作出的最美的画卷吗?(二)午收时节又到了一年一度的午收时节。
放眼望去,波浪滚滚的金色海洋占据了我整个视野。
儿时的麦收情景又一幕幕在我眼前浮现,恍惚中,我又回到了儿时。
黄金铺地,老少弯腰。
辛勤的汗水终于换来了丰硕的收获。
大人们挥起闪亮的镰刀,一把把收割成实的麦子。
而我们则在田里或路上捡拾丢落的麦穗。
看着金灿灿的麦穗,籽粒饱满,在风中摇曳,多像胖墩墩的孩童在调皮地玩耍。
大人们挥汗如雨,但似乎并不显得怎么疲惫,面庞洋溢着幸福,眼神中写满对美好生活的憧憬。
他们用平板车把割好的麦子拉到场上,散匀,晾晒,然后赶着牛,拉着石磙碾压,一圈,一圈,一圈,又一圈。
麦秆在不知不觉中被碾得平坦了。
这时候就是我们的一番天地了。
我们小伙伴在平坦的麦秸上打滚,翻跟头,打螃蟹(侧翻)。
玩得不也乐乎,全然不觉得麦秸扎人。
场打好了,挑去麦草,把有麦糠的麦粒聚起来,用木锨扬去麦糠,一堆喜人的麦粒就呈现在我们眼前了。
散文:表达乡情的随笔文章(精编版)
![散文:表达乡情的随笔文章(精编版)](https://img.taocdn.com/s3/m/6fa24b42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c4fe38e.png)
散文:表达乡情的随笔文章当我们在漫无目的走在城市的街头,当我们为了追逐梦想而离家前往远方,家乡也在不断的改变,那儿时的回忆不经意间就从你身边划过改变。
下面是为你整理的关于表达乡情的随笔文章,希望对你有用!关于表达乡情的随笔文章1:忆乡情一片落叶,是一缕乡情,把记忆归根在故土里化为永恒。
乡村老家,是一幅水墨画,淡雅而隽永,洗尽铅华呈素姿。
题记在农村生活过的人,是幸福的。
无需挂画,窗外便是一幅最美的写生。
不用养鸟,每天皆有鸟语盈耳。
就连野花芳草的气息也能悄悄飘满屋子的每个角落。
老家的房子,虽建得粗糙,却开阔明亮。
正大门一向敞开着的,随时有着熟悉的乡音,可以随意互串门,嬉笑打闹。
不像大城市里的房子,乱蹦乱跳,必然遭来一番投诉。
一扇扇冰冷的铁门后面是一张张陌生的脸,周围的人有着四面八方的语言,是陌生。
前几日和老总一起吃饭,席间还聊了些许童年在农村的趣事。
如他的话所说:我们这代人,还能对老家有份浓浓的乡情,而下一代人慢慢都变成了城里人,已然没有了老家的概念。
小时候,相约小伙伴,抓泥鳅,捏泥巴;再长大些,便下田插秧,打下手,对田间农作习以为常再熟悉不过,而今的孩子只当一种新奇。
再后来,水稻改成了茶园,茶叶开始兴起,便见证了一段小小的繁华而这些难能可贵的就是有同一批村里人共同成长着,经年之后,回到老家都还能有相同或相近话题拉进情感,那是一份无法说得出的亲切。
乡村的早晨,是被雄鸡啼醒的,接着便是房屋上空袅袅炊烟开始飘起。
哪家的猴孩子,要是跑远去玩耍,吃饭的时间,便是家人扯开了嗓子到处喊到处找人。
餐毕,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一天就开始了;到了晚上,则是早早地睡去。
良好的作息习惯,日以继夜的循环着。
老家,没有灯红酒绿的生活可以享受,也没有热情似火的时尚可以追随,甚至连买个东西都不方便。
没有教育及医疗设施的完善,这也是造就近年来大部分人为了孩子,慢慢辗转留在了城里的原因。
于是,原本宁静的小山村,越发的清幽。
而过年,是每家每户最狂欢的日子。
乡村生活散文
![乡村生活散文](https://img.taocdn.com/s3/m/db43e48d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0111c1f.png)
乡村生活散文乡村生活散文范文乡村生活散文(1)闲下来的时候,总觉得该做些什么,沏一杯茶,或者不抽烟也该把烟点起来,任由思绪乱飞:人生到底是为了什么!一成不变的周一到周五,记得好久周末不在成工作日,每逢周末要回距离100公里以上地方才觉得安心,周末很简单过去!人生总想天天是周末的感觉,一来一往可贵的是在不断的坚持,周末对于远离家的人来说如甘露,因为这一来一往似觉得此生真的缺点什么?此一来一往能弥补缺少的东西吗?一来一往,周复一周,年复一年,在这已过两个年度,这样的日子于是乎在昏昏沉沉中一天天的流逝了。
然后,我就想人生到底是为了什么?莘莘学子,苦苦求学,然后步入官场功成名就?茫茫商海,驱名逐利,香车豪宅收入名下?推杯换盏,灯红酒绿,美女艳丽左右相拥?古人云:钱色乃身外之物,我想必有其中的道理吧!大家(朋友、同学、同事、同龄)有没有以下感受呢?每天早上都睡不醒,即使让你再睡个一两个小时,你也会昏昏沉沉;每天早上起来都腰酸背疼,哪怕是睡再软不过的床垫;即使再惬意的生活也有厌倦的时候;即使你很喜欢喝酒,偶尔你也会觉得喝酒真的没有意思;即使你再孤单,终究有一天你也会讨厌灯红酒绿的生活。
这一切到底是怎么了?于是乎,我开始观察我自己:每天食欲下降;强烈的感觉到喝酒没有意思(以前认为能喝点会如痴如醉);打乒乓球总喜欢想杀球或被杀的感觉;一到办公室或者家里就想出去走走或者就不出去一直坐在那里;一到还贷的时候就想骂我党我军;一到该交税的时候就想骂和谐社会坑爹我开始寻找答案,我百思不得其解:从农村里出来,大学毕业后不断的努力,如今有自己的家了,我这是怎么了?独自一人坐在灯下电脑前,开始觉得找到了答案!在追寻主流价值观的道路上,我们失去了好多多!半夜十分,多少朋友不愿放下酒杯,感觉这个冬天该喝点身体更暖和,走出了那酒屋却还是感受到一丝丝夜风的清凉,夜不会孤独,我却还要一来一往,思绪被拉回了小时候我想我是怀念那过去的生活了!一切都是那么的原生态,没有钢筋水泥的冰冷,更没有现代化电器设备的辐射,然而一切那么健康,那么令人怀念!早上起来,天是蓝的,一起床就能感受到扑面而来的清新空气,连闹铃都不用定,因为在原生态的生活方式里根本就不需要闹铃,你会被早起的鸟儿叫醒!然后在房前那块地里,伸伸懒腰,用从山洞中引来的水刷牙洗脸,洗脸的时候你甚至都能把水喝下去,因为水是甜的,用那水洗刷完可以精神一整天。
写农村生活的散文
![写农村生活的散文](https://img.taocdn.com/s3/m/a7a619d9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c1cefba.png)
写农村生活的散文农村生活处处都充满了情趣。
下面是店铺精心为您整理的写农村生活的散文,希望您喜欢!写农村生活的散文一:乡村的早晨雄赳赳的公鸡用激扬的叫声报晓着黎明的到来,在此起彼伏一遍遍地歌唱声中,乡村慢慢地睁开睡眼惺忪的眼睛。
几声狗叫,打破了村庄的宁静。
清晨,一阵清脆悦耳的鸟雀的呼唤将我从睡梦中催醒,一片无色的光线透过窗帘,照射在脸上。
拉开帘布,推开门,清风拂面而来,夹杂着丝丝泥土幽香,一股凉凉的空气,随着深深的呼吸沁入心肺,让人满心舒畅。
一种说不出的舒服慢慢驱尽身体里都市里的混浊!眺目远望,乡村沉浸在一片雾霭朦胧、烟海扬波的境界里。
一座座山峰躲在雾纱后面若隐若现。
整座山被植被覆盖,山顶上云雾缭绕,山岚氤氲之中,雾气笼罩着小山村,晶莹透亮。
一轮朝阳从田野那边冉冉而起,绿色的缝隙中洒进一道道金光。
村子里一排排的瓦房,依山坡而建,互不相邻且较远,有的向东有的面南,散落在绿树丛中,俨然像一幅写意味道极浓的图画一样,气韵生动,和谐又自然。
户户的房屋都是,白色的墙体,红色的或青灰色的琉璃瓦,家家的屋顶都装上太阳能热水器。
小山村,富足,宁静、安详,朦胧中透出简朴的美丽,犹如仙境一般。
在晨雾中醒来的村庄,炊烟四起,隐身在树林丛中的农家小院若有似无,袅袅的炊烟在村中环绕,把乡村的清晨装扮得如仙境一般,一层层薄雾更是增添了几分天上人间的感觉。
山村的房屋周围都是树,房前屋后,一片片绿幽幽的青菜在清晨显得格外清爽,绿幽幽的菜叶上面躺着一些露珠儿,或大或小形状各异,轻轻一碰,便滑落进土壤中消失不见,唯留一片湿润的痕迹。
农村的早晨是大地早晨最富有色彩的一角,金黄的麦穗、飘飞的黑红玉米缨络,还有乳白的炊烟、亮光闪闪的舞动镰刀以及古铜色的皮肤,一起在早晨的篇章上喧闹,奏鸣色彩之歌。
微风轻起,庄稼叶子细细碎碎的声响,一波一波不断撞击着树木即将飘零的枯叶儿,乡村的清晨是纯净的,乡村的生活是与世无争的、是轻松写意的,忙时日出而作,日落而歇;闲时做做田间管理,看看电视,打打小牌,日子轻松随意;乡村没有城市的喧嚣,没有城市的高楼大厦,有的只是一间间瓦房,鸡鸣鸟叫狗犬,还有不知名的虫儿日夜歌唱;乡村没有山珍海味,有的只是自己家种植的绿色蔬菜与五谷杂粮,人们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和平相处,互帮互助……写农村生活的散文二:我的农村生活十月的金秋,万里无云;十月的金秋,弥漫着菊花的香气;十月的金秋,大雁向南飞去;十月的金秋,硕果累累。
此刻正是插秧时散文(一篇)
![此刻正是插秧时散文(一篇)](https://img.taocdn.com/s3/m/591b77a2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009a38c.png)
此刻正是插秧时散文(一篇)此刻正是插秧时散文 1天刚蒙蒙亮,布谷鸟儿扬起嘹亮的歌喉,一声声催促着农人们掀开被子,提着秧马(一种扯秧坐的凳,下面挨泥的是一个拱形木板,移动时滑动比较方便),踏着清润的露珠,呼吸着天然清新的空气。
来到秧田边挽起裤管,急匆匆地走进绿油油的田洼,弯背坐在秧马上,双手摸着挨泥的秧苗,左右摆动,秧苗随手而起用秧草一系,一个秧个便完成。
这时,天边已泛起红晕的彩霞,一轮红日冉冉升起,曙光映在扯秧人的脸上开出一朵朵希望的花!秧苗扯得差不多的时候,便有一些人用竹折(用两根蔑片弯折成的)挑着秧个,赶往提前耙好的水田,把秧个一个个撒在水田里。
经验丰富的栽田人看田型排列,一般是从田的宽头开始栽起,每个人纵向是左右手的宽度,倒退着往后移,栽秧苗的手与水面接触发出簌簌的声响,伴着欢声、笑声汇集成一曲田野交响曲。
在争先恐后的倒__伍中,如果不努力加速跟上,一不小心就会被关“笼子“。
这时整人的婶子和嫂嫂们就把你后面的路“堵”死,让你进不来、出不去,茫然失措的你,引来大家一阵嘻嘻哈哈的笑声。
欢声笑语在广阔的田野上飞扬,片片云霞随着回荡的笑声悠然飘移,躬身弯背的疲劳瞬间荡然无存。
要是在阴雨天插秧是最好的,虽然人辛苦,披衣戴帽极不方便,但秧苗不会脱衣,经过一夜露水的温润,便扎根成活。
若是艳阳高挂,手脚不受捆绑,插秧速度比雨天至少快三分之一,但秧苗被太阳晒得焉哒哒的,需要三四天露水的'安抚才能苏醒站直。
站在一望无垠的田野,看着面对黄土背朝天的农人们,在水稻田里移动,脚在稻田的泥泞中淌出两道长长的辄迹,刷刷的插秧声与自己佝偻的身体相互对应,这时才能深刻领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的意境。
空荡的田野,在他们一颗颗细小的秧苗分拨间,娴熟利落的插秧声,宛如明快的音符跳跃银弦之间,一畦畦田畴披上了绿装。
这时秧田主人望着一株株秧苗,笑容铺满脸颊,田间一排排整齐的秧苗朝着主人频频点头,好像他们之间在默许些什么,这个答案只有在金秋之后才会揭晓!如今,这样欢乐的插秧季在乡村很少能见到。
描写乡村的散文 名人名家
![描写乡村的散文 名人名家](https://img.taocdn.com/s3/m/a209fe6f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1850ded.png)
描写乡村的散文,名人名家之作,往往充满了对乡村生活的热爱与怀念。
以下是一些经典之作:
1. 鲁迅的《故乡》
这篇散文以作者对故乡的深情为主线,通过对故乡的回忆和描绘,表达了对农村生活的感慨和对农民命运的关注。
2. 沈从文的《边城》
沈从文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乡土作家,他的《边城》以湘西乡村为背景,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乡村的美丽与人性的纯真。
3. 汪曾祺的《人间草木》
汪曾祺是中国当代著名作家,他的散文作品以清新自然见长。
在《人间草木》中,他对乡村生活的描写充满了诗意和哲理,让人感受到乡村的美好与宁静。
4. 贾平凹的《秦腔》
贾平凹是当代中国文坛的重要作家,他的作品具有浓郁的地域特色。
《秦腔》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陕西乡村的生活场景和人物形象,展现了乡村的生机与活力。
这些名家的散文作品,通过深入挖掘乡村生活的内涵,展现了乡村的美丽与人性的美好。
他们的作品不仅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也是我们了解乡村生活的重要窗口。
描写山村的散文
![描写山村的散文](https://img.taocdn.com/s3/m/3bea7c44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02dae46.png)
描写山村的散文
山村之韵
山村,那是一个远离尘嚣、静谧而美丽的地方。
它没有城市的繁华与喧嚣,却有着独特的宁静与和谐。
在这里,大自然与人类生活融为一体,形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
山村四周环绕着连绵起伏的山峦,山上的树木郁郁葱葱,仿佛给山峦披上了一件绿色的外衣。
清晨,当阳光透过薄雾洒在山林间,整个山村都被笼罩在一片金色的光晖之中。
夜晚,月亮高挂天空,星星点点,给人一种安静而又神秘的感觉。
在山村中,有一条蜿蜒曲折的小溪,它从山上缓缓流下,穿过了整个村庄。
溪水清澈见底,石头上的青苔显得格外鲜绿。
偶尔,几只鸭子在水中嬉戏,溅起一片片水花。
溪边,几株古老的柳树垂下枝条,轻拂着水面,仿佛在诉说着古老的故事。
山村里的房屋都是用土和木材建造的,显得古朴而自然。
每逢春天,房屋的四周开满了各种野花,红的、黄的、紫的……五彩斑斓,给山村增添了几分生机。
而到了秋天,房屋周围的树叶变得金黄,与土色的房屋相映成趣,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
在这里,人们过着简单而淳朴的生活。
他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与大自然和谐共处。
他们用双手耕耘土地,收获粮食和果实。
虽然生活节奏缓慢,但他们的内心却充满了满足和幸福。
山村的美景和人们的淳朴生活让人流连忘返。
这里没有城市的喧嚣和繁忙,只有大自然的宁静和和谐。
对于那些渴望远离城市喧嚣的人来说,这里无疑是一个理想的归宿。
描写农民朴实年幼生活的散文
![描写农民朴实年幼生活的散文](https://img.taocdn.com/s3/m/aed6786a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1eb2057.png)
描写农民朴实年幼生活的散文农村是一个神奇的世界,也许你对它有太多美好的憧憬。
可以在春天时去看漫山遍野开放着的鲜花;夏日里感受山林中那带着些许凉意的微风;秋天,坐在田间用心聆听蛙声,静观天上北归的大雁……但我想说:“还记得当年的你吗?”农民很朴实,他们每天过着最简单平凡的生活。
所谓的自由、浪漫都只存留在幻想中,没有物质作为基础的爱情根本算不上什么。
农村孩子更是懂事早熟,或许连早恋也与他无关吧!生活在这里的人们从小就和土地结下了不解之缘。
童年时期与泥巴打交道是他们必修课程,走出校园的他们,除了读书之外,做得最多的便是帮父母干农活。
记忆中,每次跟随父亲去往集市买东西,必定会挑选几样水果然后快步奔向爷爷奶奶家。
不同季节里他们种植的蔬菜各式各样,似乎每种食材背后都藏匿着一段精彩而又丰富的故事。
曾经因采摘成熟的瓜果不慎被毒蛇咬伤手指,原本疼痛难忍的手却因手掌处的皮肤不像其他部位容易愈合且不能再沾染一丝尘埃便得此殊荣;也曾因玩耍将鸡蛋磕破,因此变身超级“煮蛋器”整整三天没能进餐……习惯了乡村的宁静,便觉得城市里喧闹吵杂。
我想每个人都会喜欢这份属于农村独特的安逸祥和,哪怕是在今后一辈子远离它。
也正是因为它所给予我们的这种归属感,让我们对未来充满信心。
回到家后,奶奶总会叫我洗澡、刷牙等,直至傍晚才允许吃饭,且要求吃完饭后把碗筷收拾好。
我知道她担心我在外面吃零食吃坏肚子。
我当时问她:“妈,为何要等那么久呀?”奶奶笑着告诉我:“现在的零食虽然健康,可是加工技术比较落后,很多细菌不能被杀死。
如果一顿不注意,极有可能拉肚子。
”望着在厨房忙碌的奶奶,嘴角勾起幸福的弧度。
现在每每回味那美好的场景,依旧唇齿留香。
闲暇之余,我常常陪伴爷爷,爷爷很勤劳,大清早拿着锄头去田里干活儿,我则在旁边搬着小凳子津津有味地看电视。
夜晚,奶奶喜欢睡前喝杯牛奶,这时我也爬到床上开始阅读自己心仪已久的《简·爱》。
朦胧之际,时针滴答滴答的转动,透过窗户月光倾洒下来,映照着屋内暖黄色的灯光,真希望时间永驻。
出生在五十年代的我回忆农村生活艰辛散文
![出生在五十年代的我回忆农村生活艰辛散文](https://img.taocdn.com/s3/m/87012af0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0e76e04.png)
出生在五十年代的我回忆农村生活艰辛散文我出生在五十年代,那会儿日子可比现在苦多了。
在农村,生活就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每天都得跟老天爷斗智斗勇,就为了能吃上一口饱饭。
天刚蒙蒙亮,公鸡还没打第二遍鸣,咱就得从热乎乎的被窝里爬起来。
那时候家里穷,没有闹钟,连块手表都是奢侈品。
叫醒我的,是娘的轻声呼唤,还有肚子里的咕咕叫。
一睁眼,就能看到窗外那片黑黢黢的田野,仿佛在告诉我,今天又是忙碌的一天。
咱家离村头的大田不远,几步路的事儿。
一到地里,露水打湿了裤脚,冰凉冰凉的。
但咱顾不上这些,爹娘已经开始挥舞着锄头,一下一下地刨着土。
咱也跟着学,虽然力气不大,但咱知道,多刨一锄头,就能多种一粒粮食。
那时候的人,劲儿都使在庄稼上,心都操在家里。
到了中午,太阳晒得人直冒汗,田里的虫子也嗡嗡地叫。
娘会从家里带几个红薯来,咱们就坐在田埂上,大口大口地啃。
红薯皮儿都不舍得扔,得留着喂猪。
那时候没有零食,红薯就是咱最好的“下午茶”。
娘说,红薯是好东西,吃了耐饿,还能长力气。
傍晚时分,夕阳西下,咱们得忙着收工回家。
田里的活儿干不完,但家里的事儿也得操心。
娘得忙着做饭,爹得修修补补,我呢,就得去喂猪、捡柴火。
家里养的几头猪,可是咱家的宝贝疙瘩,到了年底,卖了猪才能换点年货。
所以,咱对这几头猪可是上心得很,天天都得去瞅瞅它们吃得好不好,长得壮不壮。
晚上,家里点的是煤油灯,那光线暗暗的,但咱觉得挺温馨。
爹娘会坐在桌子旁,算计着家里的开销,盘算着明年的收成。
咱就趴在桌子上写作业,有时候写着写着就困了,娘就会拍拍咱的背,说:“孩子,再坚持一会儿,把书念好了,将来才能过上好日子。
”那时候的咱,虽然不懂啥叫“好日子”,但知道爹娘说的都是对的。
农村的生活,虽然艰辛,但也有乐趣。
到了夏天,咱就去河里游泳、摸鱼;到了秋天,咱就去山上摘野果、捡板栗。
那时候的孩子,不像现在这么娇气,啥都得自己干,但也因此锻炼得皮实、独立。
冬天就更难熬了,北风呼呼地刮,吹得人脸生疼。
田园生活散文
![田园生活散文](https://img.taocdn.com/s3/m/f57a032f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518ce97.png)
田园生活散文篇一、田园生活散文陶渊明因不愿为五斗米折腰,毅然弃官归隐,人生的转折却成就了一代田园诗人。
从四十一岁到六十三岁,他皈依大自然,回归心灵的淡泊宁静。
过着与世无争、洁身自好、乐天知命的田园生活。
春天里,陶渊明在燕子的呢喃声中,心儿随渔翁一起顺流而上,乘一叶小舟,飘然来到一片桃花林。
溪流的两岸,桃花被温暖的春风一吹,绽开了粉嫩的笑脸,阵阵清香,醉人心脾。
小草嫩绿,花朵妩媚,偶尔有桃花轻轻飘落身上和水中。
小舟穿过幽美的桃花林,越过一个山洞,展现在眼前的是一个人间仙境。
这里树木成荫,阡陌纵横,土地肥沃,人人耕种劳作,自得其乐。
村里人热情招待了渔翁,和他聊聊外面的事情,然后渔翁告辞了。
陶渊明依然过着早出晚归的日子。
不觉间夏天已经来临,凉爽的清晨,陶渊明扛着锄头,走在窄窄的田埂上,道上茂盛的野草结满了露水,打湿了他的衣和鞋,他来到南山下的一块田地,这里有他种下的豆苗。
抬眼望去,草儿一片葱茏,豆苗却很稀疏。
齐腰深的草打湿了衣服,但是这有什么可惜的呢?他心里想到,好在我逃离了污浊的官场,迷途知返,在田园劳作中找回了自我。
直到月亮升起,他才拖着疲惫的身子,和明月相伴回家。
虽然是几间陋室,陶渊明却不受俗世的烦扰。
因为他的心已远离闹市,心中怡然平静。
秋天里,东边的篱笆下菊花怒放,艳丽多姿。
有雪白的、金黄的、深紫的、粉红的,一团团、一簇簇五彩缤纷,散发出淡雅的芬芳。
陶渊明悠然徜徉其间,弯腰准备采一朵,无意间看见了南山,山气氤氲的黄昏时分,成群的飞鸟返回山林。
面对此情此景,他还有什么可说的呢?寒冷的冬天,外面白茫茫一片。
陶渊明闲居家中,冬天的夜晚也越来越长,偶尔得到一瓶好酒,他定会独酌大醉,然后写写诗。
感叹着人生就如一粒尘土,随着命运漂泊无依,历尽艰难,回不到原来的样子了。
高兴的时候,他会邀上邻里一起痛饮,如同兄弟一般,及时行乐。
人生如流水,过去的不会再来。
年轻时要多做些自己喜欢做的事。
公元427年,陶渊明去世,给后人留下了珍贵的文学作品,流传下来的有一百二十多首诗,十来篇散文。
农村情怀散文
![农村情怀散文](https://img.taocdn.com/s3/m/c0a607f8c0c708a1284ac850ad02de80d4d806be.png)
农村情怀散文
在农村长大的我,对于这片熟悉的土地和淳朴的人民,总是有着一份特别的感情。
每次回到农村,我总是能够感受到那份纯真、自然和舒适。
在这里,每一个人都是邻居,相互之间有着深厚的感情。
每天早晨,我会看到村民们匆匆忙忙地赶路去田里劳作,微笑着打招呼,这种简单而真诚的交流,让我感到心灵上的暖意。
农村的美景也是让人心醉神迷的。
春天的田野一片翠绿,夏天的稻田里金灿灿的稻穗在阳光下摇曳生姿,秋天的果园里满地黄金色的果实让人不禁想要一咬。
虽然生活不如城市那么便利,但是这里的人们依然过着平和幸福的生活。
他们或在山间或在水边,或在田野或在村庄里,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
在这片美丽的土地上,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
有的是勤劳的农民,从日出到日落都在田间劳作,有的是老师、医生、警察,他们默默地为这个社区奉献着自己的力量,有的则是年老的爷爷奶奶们,他们用他们的智慧和经验传承着这个村庄的文化。
农村情怀,是对这片土地和这里的人民的一份热爱。
虽然我已经不再生活在这个村庄里,但是每次回来,我总是能够感受到这份情怀在我内心深处的回响。
- 1 -。
农民朴实的散文
![农民朴实的散文](https://img.taocdn.com/s3/m/9bab5c0b42323968011ca300a6c30c225901f0c9.png)
农民朴实的散文农民朴实的散文我曾在一部关于中国农村题材的电影中,看到了一个农村老汉在田里忙碌的身影。
他戴着一顶草帽,脸上布满了皱纹,双眼布满血丝,脸上显露出一种坚定和满足。
他身上穿着一件破旧的衬衫和一条褪色的裤子,手里拿着一把镰刀,一边耕作,一边低声诉说着自己的故事。
这位老汉,就是中国农村中无数像他这样的普通劳动者。
他们辛勤劳作,为了家庭,为了国家,为了社会。
他们默默付出,用双手创造着美好生活的基础。
正是这些普通人的努力,汇聚成了今天繁荣昌盛的中国。
中国农村的故事,是关于勤劳与奋斗的。
在广袤的田野上,农民们挥舞着镰刀,挥洒着汗水。
他们用双手,将这片土地变得更加肥沃。
他们的故事,是关于希望与梦想的。
他们怀揣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勇敢地追求着。
在改革开放的进程中,中国农村的发展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城市化进程加快,农村人口逐渐向城市转移。
农民们的生活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他们的收入水平也不断提高。
他们用勤劳和智慧,为自己和家人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
然而,在这个过程中,农民们也面临着许多困难。
如土地流转问题、农业生产成本上升、农村劳动力市场的波动等。
这些困难,对他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压力。
但是,他们始终保持着对生活的信心和对希望的坚持。
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向世人证明着中国农村发展的强大潜力。
总之,中国农村的故事,是一部关于勤劳与奋斗、希望与梦想的史诗。
他们用自己的双手,书写着属于他们自己的辉煌篇章。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看到了中国农村的繁荣,也看到了中国农民的伟大。
牧羊儿的读后感
![牧羊儿的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69b14fbd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80268f9.png)
牧羊儿的读后感
《牧羊儿》是一篇描写农村生活、反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散文。
读完这篇文章,我深有感触。
文章通过对牧羊儿的生活描绘,展现了农村生活的宁静与美好。
在现代社会,人们追求物质生活的同时,往往忽略了与自然的亲密接触。
而牧羊儿的生活,让我们看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画面。
他们在大自然中放牧、劳作,享受着阳光、空气和水,这些都是城市生活中难以体验到的。
这让我想起了小时候在农村度过的日子,那时候的生活虽然简朴,但却充满了美好回忆。
文章通过牧羊儿的形象,传达了勤劳、朴实、善良的品质。
牧羊儿们每天都要早起晚归,辛勤地放牧,他们的生活虽然辛苦,但却充满了希望。
这种勤劳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同时,牧羊儿们对待自然的态度也是值得我们借鉴的。
他们尊重自然,保护环境,与动植物和谐共处,这种朴实的品质让我们感受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
文章通过对牧羊儿生活的描绘,引发了我们对现代生活的反思。
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我们是否已经忘记了与自然亲近的乐趣?我们是否还能像牧羊儿那样,保持一颗善良、朴实的心?这些问题都值得我们深思。
总之,《牧羊儿》这篇文章让我深刻体会到了农村生活的美好,也让我反思了现代生活的种种问题。
我们应该学会珍惜自然,保护环境,让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共同创造美好的未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写农村生活的散文一:乡村的早晨雄赳赳的公鸡用激扬的叫声报晓着黎明的到来,在此起彼伏一遍遍地歌唱声中,乡村慢慢地睁开睡眼惺忪的眼睛。
几声狗叫,打破了村庄的宁静。
清晨,一阵清脆悦耳的鸟雀的呼唤将我从睡梦中催醒,一片无色的光线透过窗帘,照射在脸上。
拉开帘布,推开门,清风拂面而来,夹杂着丝丝泥土幽香,一股凉凉的空气,随着深深的呼吸沁入心肺,让人满心舒畅。
一种说不出的舒服慢慢驱尽身体里都市里的混浊!眺目远望,乡村沉浸在一片雾霭朦胧、烟海扬波的境界里。
一座座山峰躲在雾纱后面若隐若现。
整座山被植被覆盖,山顶上云雾缭绕,山岚氤氲之中,雾气笼罩着小山村,晶莹透亮。
一轮朝阳从田野那边冉冉而起,绿色的缝隙中洒进一道道金光。
村子里一排排的瓦房,依山坡而建,互不相邻且较远,有的向东有的面南,散落在绿树丛中,俨然像一幅写意味道极浓的图画一样,气韵生动,和谐又自然。
户户的房屋都是,白色的墙体,红色的或青灰色的琉璃瓦,家家的屋顶都装上太阳能热水器。
小山村,富足,宁静、安详,朦胧中透出简朴的美丽,犹如仙境一般。
在晨雾中醒来的村庄,炊烟四起,隐身在树林丛中的农家小院若有似无,袅袅的炊烟在村中环绕,把乡村的清晨装扮得如仙境一般,一层层薄雾更是增添了几分天上人间的感觉。
山村的房屋周围都是树,房前屋后,一片片绿幽幽的青菜在清晨显得格外清爽,绿幽幽的菜叶上面躺着一些露珠儿,或大或小形状各异,轻轻一碰,便滑落进土壤中消失不见,唯留一片湿润的痕迹。
农村的早晨是大地早晨最富有色彩的一角,金黄的麦穗、飘飞的黑红玉米缨络,还有乳白的炊烟、亮光闪闪的舞动镰刀以及古铜色的皮肤,一起在早晨的篇章上喧闹,奏鸣色彩之歌。
微风轻起,庄稼叶子细细碎碎的声响,一波一波不断撞击着树木即将飘零的枯叶儿,乡村的清晨是纯净的,乡村的生活是与世无争的、是轻松写意的,忙时日出而作,日落而歇;闲时做做田间管理,看看电视,打打小牌,日子轻松随意;乡村没有城市的喧嚣,没有城市的高楼大厦,有的只是一间间瓦房,鸡鸣鸟叫狗犬,还有不知名的虫儿日夜歌唱;乡村没有山珍海味,有的只是自己家种植的绿色蔬菜与五谷杂粮,人们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和平相处,互帮互助……二:我的农村生活十月的金秋,万里无云;十月的金秋,弥漫着菊花的香气;十月的金秋,大雁向南飞去;十月的金秋,硕果累累。
在迎来伟大祖国六十华诞之际,我和爸爸、妈妈回到了老家----临汾。
推开院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密密麻麻结满了黄澄澄的、像灯笼一样的柿子树;绿油油的白菜像列队整齐的士兵一样,一排排的站在地上,准备接受着检阅;一个个细长的丝瓜攀着藤依偎在墙上,快乐的生长。
还有一大片不知名的像槐树叶一样的植物,种在墙角。
妈妈告诉我说:“这是花生。
”我将信将疑的走到跟前,抓住上面的叶子,用力一拔,一串串带着泥土芬芳的花生出现在我的眼前,太神奇了!次日,天还没亮,公鸡早已耐不住性子,不断地催我们起床。
走出小院,一阵阵混着花香、草香和泥土的香气扑鼻而来。
我们漫步来到田里,我惊呆了!满山遍野长满了深红色的酸枣,到处盛开着蓝色、白色、黄色等不知名的小花。
我们来到了果园。
一个个红彤彤的苹果像一张张娃娃害羞的脸上绽放的笑容;一串串紫莹莹亮晶晶的葡萄像黑珍珠般透射出诱人的色彩,一颗颗枣像红宝石一样,长满了枝头,在赏心悦目之余,你会禁不住垂涎欲滴。
我顺手在了一颗,放进嘴里一咬,真甜!我迫不及待的把他们摘下来,恨不得把所有的水果都塞进我的嘴里。
农村生活处处都充满了情趣,让我学到了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小朋友们如果有机会,你们也到新农村看一看,去感受一下我们伟大祖国日新月异的变化!三:农村生活的记忆我虽然出生在农村,但那是个铁路的小火车站。
在真正农村生活,只有两次。
一次是在“社交运动中”,在农村搞社教当工作队员。
那次虽在农村,但是没做农活,是工作队的一个副组长。
真正做农民是在毕业后,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那是实打实的干农活、当社员,整整干了一年的农活、当了整整一年的农民。
那年刚毕业分配到一个县城,一共有60多的大中专毕业生分两个点到后头公社去劳动锻炼。
我们点是在一个叫做“王大院”大名叫做“红光”的大队,,有30多人。
另一伙到八百垧的大队,也是30多人。
我们当时是拿工资,但却不交伙食费,就算用劳动“交伙食费”。
我当时是头儿,有两个副手,那时叫做勤务组,我是组长,两个副组长。
那些人基本都是黑龙江大学、哈尔滨南师范学院即现在的哈师大、齐齐哈尔师范学院现在的齐齐哈尔大学、肇东师范学校等学校的毕业生,记得那是在春节之后到达的。
我们在没出发之前,就开了动员会。
大意是要认真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好好劳动,要尊敬当地的社员,向他们好好学习,接受再教育,为新农村建设做贡献。
我们到达的时候,农村已经开始搞备耕了。
我们刚开始劳动时,男同学主要是刨粪、往地里送粪,跟着车装粪、卸粪。
“种地不上粪,全是瞎胡混”,那个年代没有化肥,全靠农家肥。
刨粪是个力气活,不能着急,得先打出个镐眼,再把镐眼刨深,然后一鎬镐地震,才能刨出大块来,这样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着急反而不行。
天气虽然还很冷,也是汗流夹背的。
女同学主要是选种子、扒麻、和搓苞米,选种子之类的活,从劳动强度上说那要轻得多。
我们住宿在老乡家,吃饭有自己的伙食点,生产队给弄来玉米面、白面、苞米餷子、小米等粮食,菜就是大罗卜、大白菜、土豆。
后来就是大豆腐、干豆腐、粉条之类的。
做饭是轮流做,有的同学根本就不会做饭,就派会做的同学贴班。
记得蒸馒头他们都弄不好,我就给他们做示范,把发好的面先使上碱,揉好后,弄一块先在炉子上烙烙试试,看看起不起。
要是起来了,就上屉蒸。
结果一锅又白又渲的大馒头让大家惊喜不已。
到了清明左右,我们开始到包米地去刨楂子。
那时的地也就刚化了不深。
把锹头磨得很锋利,带半尺左右的短杆绑在一米半左右的锹杆上,再用绳子镖好,咔、咔、咔,走一步刨一下苞米槎子距离差不多正是一小步。
一垄一垄地刨。
然后弄到一起,等分给的农户往家拉,做柴禾。
到了耥地的时候,我们主要是把已经融化的土粪用锹扬开,然后社员们赶着马犁耥地起垄,备耕也就算是完成了。
我觉得这耥地很有意思,不过是用一只臂不变距地支着犁把杆,形成一个等距离。
耥出的垄自然就直。
我好奇地试了试,也还行。
谷雨前后,开始种“大田”了。
所谓“大田”,就是黄豆、谷子、玉米、高粱、糜子之类的主要粮食作物。
我们能干的活主要是种玉米,三人一组,一个刨垵就是用刨楂子的刨镐刨坑,一个施肥用手把土粪抓到垵里一个撒籽一垵四五粒玉米籽和埋土埋上土后,还要踩一脚,就是踩格子防旱,以防不出苗。
这样分工,是合理的。
劳动强度都差不多。
点籽的最轻,可是得埋垵踩格子。
抓把粪的除了往垵里撒,还要到粪堆去收装粪,也轻快不着。
至于耲黄豆、耲高粱、耲谷子、耲黄豆,除了我们能踩踩格子,一般用不着我们。
但在选种的时候,那是少不了我们的。
因为那几种大田的耲种很关键,都是马拉农机具弄,我们的水平不行。
“芒种开了铲”,到了芒种前后,我们就开始铲地了。
看到那绿油油的秧苗,就像是看到了一颗颗新的生命在茁壮成长一样,心里充满了喜欢、怜爱、和寄托。
铲地我不外行,因为小时候在家里侍弄园田地时就干过。
但铲“大地”还是很累的。
民谚俗语中就说“和大泥、铲大地……”是属于“四大累”的活。
一般铲头遍地时要留两颗以上的幼苗,这就需要在那些幼苗中铲掉几颗。
这种选择,是令人珍惜的。
特别是几颗苗都很茁壮的情况下,觉得那颗也舍不得铲掉。
但是,也得铲掉,只留两颗,那一棵在铲二遍地时也要淘汰,最后只能剩一棵最强壮的苗。
铲地,最累的是铲三遍地。
那时,已到了大夏天。
一般是天一亮就起来下地,先干一气活,再回去吃早饭,吃完早饭再铲两起地,铲完三气吃午饭,然后午休,躲开中午炎热的太阳。
下午两点多钟出工下地。
特别是下午,一到第二气歇气一开始,把锄头一扔,躺在垄沟里就睡着了。
起来排垄时,有的人得叫好几次。
割地,也很有趣。
虽然是简单的劳动,但也是乐在其中。
我们主要是割苞米,腿下跨两个垄,左右各揽两根垄,一次就拿六根垄。
嚓嚓嚓,左右开弓,一手用镰刀割,一手掰玉米杆,很像勇士在摧枯拉朽一样。
除了地里的活,我在冬天也铡过喂马的谷草。
那是两个人合作,一人铡,一人入草。
得两人很好的配合,否则容易铡到手。
尤其是入草的人,绝对要注意,最必须的原则是手不能超过铡刀的底座的木座,一只手用小臂把草拢紧,一只手掐紧草束,伸到铡刀下。
两人的动作还得协调。
做豆腐也很有意思,那是几个人一起配合。
洗黄豆的,磨豆浆的,过包的,煮浆的,点卤水的,泼豆脑的,是连续的工序。
磨豆浆是马或驴拉磨,有人跟着磨,随时添加泡好的黄豆。
主要的工序是煮豆浆,不能过火,更不能糊锅,开锅就好。
最主要的环节是点豆脑,用多少卤水,点脳的速度,要恰到好处,让豆腐脑的块小而均匀,做出来的豆腐才能鲜嫩可口。
其中,过包是最累的活,那要把磨好的豆浆舀到豆腐包里,把豆腐渣过出去,为了把豆浆过滤得彻底干净,需要用大木夹子每包都要夹几次,所以很累,会使人大汗淋漓。
当土豆收回来之后,那些长得比较小的要选出来,漏粉条,那时候一般不是去卖,而是分给社员家。
漏粉就是做粉条,也很有趣,但也挺复杂,那是很多人的劳动。
首先是把土豆放进大木槽,把土豆彻底洗净。
然后是把它磨得很碎,像过豆腐包一样,过包挤压,为的是把土豆里的淀粉尽量挤出来。
然后是把土豆浆放到大缸里沉淀,大约过一天一宿,淀粉就沉淀下来成一个大砣了。
然后,把粉砣用攃子类似于攃土豆丝的工具但是比较粗大一些再攃碎,用明钒打欠。
这是技术的关键。
打好欠,再加粉面子羼揉好。
把大锅填上水,烧开。
锅上方用吊钩拴着绳子,绳子末端一个小吊钩,上边拴着粉瓢金属的瓢状,带有像筛子似的眼,把打好欠揉好的湿粉砣弄成小砣,放进瓢里去,用手掌在上面有力拍打,让初成的生条,落到水开着的锅里去。
等锅里的生条煮熟捞出,搭在长木杆上,拿到外面凉半干,弄成小把或捆成捆。
再凉干入库。
每当这个时候,我们的伙食就会得到很大的改善,甚至根本就不用做饭吃主食了。
因为那烧水的大锅里,过一阵子就得清理一下。
那锅里折的粉条头子,一清理就不少,这些东西就归我们了。
午间或晚上,我们把那些粉头用水桶拎回食堂,撒上点盐巴、再浇点酱油、加上点调料,干脆吃水煮粉条头,每个人吃两碗,就吃得饱饱的了。
在乡间,也有好多的事是属于冒险。
可那时年轻,胆子大,不怕危险,身手也灵巧,所以什么都敢试试。
看见老板子赶车,两只脚在车板上叉腿站着、很稳当,我就也把长鞭子拿过来,在老板子的指导下,叉开腿,赶六驾马的车,也很得意。
那时,队上生产队,一个生产队几十户有一匹马,很烈性,不让骑,我就不信邪,总想试试。
有一次,我突然跳上这匹马背上,手抓住它前颈上的马鬃,两只脚勾住它的前腿,它又是狂奔,又是旋跳、又是转圈,企图把我弄下来,但我抓得实、脚也勾得紧,它硬是没甩掉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