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力和意识管理程序(含表格)
能力、意识和培训管理控制程序
![能力、意识和培训管理控制程序](https://img.taocdn.com/s3/m/c9d35094caaedd3382c4d349.png)
能力、意识和培训管理控制程序1 目的对公司所有员工进行适当的培训,使其具备胜任本职工作的能力,并提高对质量、环境保护、职业健康安全的意识,认识其重要性,促进公司方针及各项目标的实现。
2 适用范围本程序适用于本公司所有员工的教育培训工作。
3 职责3.1 人事部负责制定公司年度培训计划并组织实施,负责培训记录的管理和对培训效果的评审和处理;负责公司的集中培训及跨部门、跨系统培训的统一组织教学管理,外培人员的培训管理;建立并保管员工培训档案;建立公司重要的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岗位及操作岗位的清单。
3.2 职能部门参于培训管理工作并负责确定本系统工作人员培训需求。
3.3 分支机构人事部门负责本单位工作人员业务培训需求的汇总,报公司人事部审核,并会同有关部门组织实施。
负责本单位有关培训记录的管理。
3.4 项目部负责实施对分包方的培训;建立并保存项目重要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岗位清单及人员的培训记录;查验分包商从事特殊岗位、特种作业的资质证明和操作人员的上岗证(或操作证),收集并保存其复印件。
能力意识和培训管理控制程序4 工作程序人事部门根据不同的岗位明确岗位所需学历、经历、培训的任职条件,根据任职条件招聘员工。
4.1 工作流程图4.2 过程表过程名称 责任者过程输入 (工作依据) 工作内容过程输出产品/活动需要的记录 确定培训需求 各职能部门岗位需求(包括教育、技能和经验)现有人员的能力根据现有人员的能力与岗位需求的差距确定培训需求培训需求部门、分支机构培训计划制定培训计划 人事部 培训需求 公司领导要求 确定培训内容、方式教师、时间、人员等培训安排 年度培训计划 培训实施 组织培训单位 培训计划 培训通知 授课、交流、操作演练、交底等经过培训的人员 培训通知 培训记录培训效果评价各职能部门培训效果调查培训考核记录评价培训是否按计划完成?是否满足岗位需求?培训效果 评价年度培训总结改进 人事部 培训效果评价对未能按计划完成的培训实施纠正及纠正措施针对不能满足要求的培训制定并实施改进措施人事部依据公司的方针、目标、管理体系相关的标准及有关的法律法规,结合公司整体人力资源需求情况,制定培训计划,会同有关部门组织实施。
能力﹑培训和意识控制程序 模版
![能力﹑培训和意识控制程序 模版](https://img.taocdn.com/s3/m/170a0045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1b77815.png)
c)管理評審﹑內部審核﹑糾正/預防措施活動所提出的人力資源需求﹔d)6.1.3所述的各種需求。
6.3.2環境意識教育的體系文件的培訓,使全體員工都能理解本公司的環境方針,提高其保護環境的持續改進的自覺性。
6.3.3對可能產生重要環境影響的崗位人員進行培訓,使用明確自己的職責及個人工作效果對環境的影響,并熟悉本崗位應急準備與反應的能力。
程序文件
版本/次
1.2
能力﹑培訓和意識控制程序
頁碼
第1頁共4頁
1.目的:策劃並實施對其工作可能對環境產生重大影響的所有人員的培訓﹐確保其具備能力和意識﹐
保證人力資源的提供﹐促進公司環境管理體系的有效運行。
2.範圍
適用於其工作可能對環境產生重大影響的所有人員和其他旨在提高人員能力和意識之工作。作為培訓的人員包括﹕各級部門負責人、工作人員﹑新員工﹑兼職人員、臨時人員﹐以及現場工作的承包方人員。
6.1.3以上能力要求標準所規定的能力要求會隨著科技進步﹑標準與法規變更﹑市場競爭﹑公司發展﹑承擔新任務等需要而變更﹐管理財務部適時組織修訂。
6.1.4現場工作的承包方人員應具備必要的知識、技能及意識﹐確保能以對環境負責的方式履行工作。公司採購和供應商管理過程的執行部門會同管理財務部對此進行驗證﹐並保持能證實的記錄。
6.4管理財務部組織各單位每年12月根據6.3制定培訓的方案編寫《年度教育訓練計畫表》﹐經核准後實施。
6.5培訓計畫的實施
6.5.1培訓分內部培訓和外部培訓﹕
a)培訓方式包括﹕內外部課堂授課﹑內外部研討交流﹑參觀觀摩﹑帶教實習﹑技術訓練或競賽﹑公告或內部刊物宣傳教育等。
b)各部門以每週召開早會的形式向員工說明工作重點﹑作業活動的相關性和對環境目標實現的相關性﹔
能力意识和培训管理程序
![能力意识和培训管理程序](https://img.taocdn.com/s3/m/cfd41aceaf45b307e97197a9.png)
订正简历版第二天期订正内容纲要订正人备注会签部门□□□□□署名日期同意审察制( 修) 订宣布实行日期:一、目的对从事影响产质量量的人员进行教育、培训,并进行评论和管理,保证全部岗位的人员胜任其工作,具备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好的能力。
二、范围本程序合用于高创事业部全部职工的各种培训教育及能力评论三、职责事业部总经理负责对高创事业部整体教育训练兼顾工作。
人力资源部负责组织拟订本公司各级各种人员的岗位职责和能力要求。
人力资源部成立公司的人力资源档案,并对各岗位的人员进行评论和查核。
事业部各部门负责人负责本部门新进人员的教育训练。
事业部各部门负责人负责提报本部门任职人员《年度教育训练计划》,任职人员训练应含管理技能和专业技术两个方面。
提报交由事业部总经理同意。
四、内容职工能力确实定人力资源部组织编制各部门负责人、管理岗位及特种作业人员的职责权限及能力要求。
各部门负责人依据实质需求编制《岗位说明书》,报事业部总经理同意。
《岗位说明书》经同意后作为人力资源部选择、招聘、安排、查核人员的主要依据。
当各部门因业务需要增添人力资源时,由各部门主管填写《人员需求计划表》,经事业部总经理同意后交人力资源部,人力资源部依据申请的需要,进行人力资源配置人员培训管理与培训计划凡从事影响产质量量的人员包含:各级管理人员、新职工、特种作业人员均应进行培训。
对将调入岗位的人员,依据其教育、培训、工作技术和经历,比较质量管理系统岗位意识与能力要求准则,由责任部门确立其胜任工作的能力,不足之处将限时供给培训或采纳其它举措以知足岗位的能力要求。
各部门每年年初依据本部门人员能力的评论结果确立培训需求,提报《年度教育训练计划》经事业部总经理同意后报人力资源部。
各部门《年度教育训练计划》所规划的教育训练总课时应不低于文创公司所要求的教育训练KPI 课时。
每个月月尾,各部门应依据需要调整本部门下月培训计划培训方式培训方式内部培训:依据事业部内部生产、质量管理工作的需要由各部门组织有关人员培训内部培训可采纳在事业部内组织专业人士讲课、新职工的岗位查核等方式。
能力培训和意识教育管理程序(含表格)
![能力培训和意识教育管理程序(含表格)](https://img.taocdn.com/s3/m/baedfcdeaa00b52acfc7ca39.png)
能力、培训和意识教育管理程序(ISO14001-2015)1、目的组织应当确保所有为它或代表它工作的人员意识到符合环境方针和环境管理体系要求的重要性。
通过培训提高全员环境意识和工作能力,确保环境管理体系的持续有效运行。
2、适用范围适用于本厂各部门、车间岗位员工提高能力进行培训和意识教育的各项工作。
3、职责3.1管理者代表负责组织制定岗位和审批环境培训计划能力需求。
3.2办公室负责各岗位能力需求提出环境管理体系培训需求,制定本厂培训计划,并组织实施。
3.3各部门及车间提出本部门、车间的能力需求和培训需求,按照本厂培训计划,配合办公室积极落实培训工作。
4、内容与要求4.1能力需求确保所有为本厂或代表本厂从事具有实际或潜在的重要环境因素或环境影响的工作人员应当具有承担相应工作的能力,从而符合环境管理体系的要求。
对于环境因素管理最重要的那些活动,组织应当确定承担这些工作的人员所需的知识水平、理解能力、技能或素质,且应确保相关人员能达到这些要求。
4.1.1 管理者代表组织相关部门制定相关岗位工作人员应具备的知识水平、理解能力、技能或素质要求。
4.1.2 能力是基于适当的教育、培训、技能和(或)经验。
办公室会同相关部门识别和评价对某活动的能力要求需求和实际个人能力之间的差距。
4.1.3 办公室负责在招收或培训为组织或代表它工作的人员,或培养他们的技能和素质时,应对照相应的能力需求进行培训和考核,并保存相关的记录。
4.1.4 相关部门在选择合同方和为它或代表它工作的其它人员时应会同办公室考量能力需求。
4.1.5各相关部门根据个人能力差距提出相应培训需求。
4.2培训计划4.2.1办公室制定环境管理体系培训需求,报送厂长批准。
4.2.2各部门及各车间根据培训需求,制定培训计划,上报办公室,办公室汇总各部门及各车间的需求和培训计划,制定“本厂年度培训计划”,发放到各相关部门及各车间。
4.3培训内容4.3.1 组织根据各类岗位确定它培训类型4.3.2培训内容4.3培训实施4.3.1办公室负责组织、协调、落实和监督实施培训计划4.3.2高级管理层和内审员培训由环境管理者代表提出培训需求,由办公室组织实施。
能力意识和培训控制程序
![能力意识和培训控制程序](https://img.taocdn.com/s3/m/3d3c562c0066f5335a8121e2.png)
能力意识和培训控制程序1 目的和适用范围为了确保从事影响产品要求符合性工作的人员是能够胜任的,特制定本程序。
本程序适用于质量管理体系中承担任何职责的人员的能力、意识和培训的控制活动。
2 职责2.1综合部负责能力、意识和培训控制的策划与归口管理。
负责组织制定公司内各岗位的能力和意识要求;组织制定公司培训计划、组织培训工作,检查培训计划的实施情况。
2.2各职能部室负责确定本部门主管业务所需的培训需求,保证本程序的实施。
3 程序内容3.1 确定相关各岗位人员的能力和意识要求3.1.1综合部应根据公司实际情况和管理体系的要求建立《岗位工作人员任职要求》(ZS/ GL 6.2-1),明确从事影响产品要求符合性工作的人员所必需的能力要求,明确岗位的职责、权限、任职资格、能力和意识要求, 报总经理批准,作为招聘、选择、安排人员的主要依据。
由综合部组织在一季度对上年岗位工作人员任职要求的苻合情况进行评审,並填写《员工能力评价记录》(ZS/JL6.2-04)。
3.1.2 在确定能力要求时,应根据岗位要求,明确所需的教育、培训、工作经历和技能;岗位所需的专业知识等。
3.1.3 在确定岗位意识要求时,应根据管理体系对岗位的要求,明确各个岗位的相关性和重要性、在管理体系中的作用和职责、工作的目标、如何为实现目标作出贡献,以及偏离规定的运行程序和规范的后果。
3.1.4 综合部应建立“员工情况登记表”(ZS/JL6.2.2-01)记录各个岗位的实际情况, 并通过提供培训或采取其他措施(如招聘、任免、轮岗等)使影响产品要求符合性工作的人员获得所需能力。
3.2 综合部在安排和使用人员时应确保:3.2.1 特殊岗位工种,按国家有关规定实行专业培训,考核和持证上岗。
3.2.2 招收新员工必须经岗前教育后方可上岗,培训内容包括:有关法规要求、规章制度、岗位的作业指导书、岗位的质量意识等。
3.2.3 换岗人员和各种情况的复工人员,结合其实际情况,进行岗位的作业指导书、岗位的质量意识及安全技术教育等,在新岗位考核合格后方可独立作业。
2.1 能力、意识和培训管理程序
![2.1 能力、意识和培训管理程序](https://img.taocdn.com/s3/m/2591ea3983c4bb4cf7ecd14f.png)
能力、意识和培训管理程序1 目的公司对岗位人员进行认真选拔,确认其HSE称职程度,广泛开展HSE培训,以提高全体员工的HSE意识和专业技能。
2 范围本程序适用于本公司所有员工的HSE培训管理。
3职责3.1 组织人事科3.1.1是员工HSE培训工作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制定、修订本程序,负责公司年度培训计划的制定和组织,并监督、检查各个基层单位/项目部培训工作执行情况。
3.1.2组织新入厂员工的三级HSE教育、员工的日常HSE知识教育与HSE技能训练。
3.2生产安全科3.2.1负责特种作业人员的获证、复审。
3.2.2负责各基层单位/项目部的HSE业务培训。
4 工作程序4.1 培训目的4.1.1 使员工具备良好的HSE意识,自觉遵守各项HSE管理制度;4.1.2 充分认识岗位职责和HSE要素,认真履行HSE职责;4.1.3 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具备处理本岗位HSE事务的能力;4.1.4 能正确使用消防、救护器材等设施,具备处理事故的能力及应急技能;4.1.5 经过必要的HSE技术培训,资质证件齐全、持证上岗。
4.2培训要求4.2.1 公司所有领导和部门负责人应首先接受培训。
4.2.2 所有施工作业人员、项目管理人员及HSE监督员,上岗前必须进行HSE培训,考核合格者才能上岗。
4.2.3 按国家、集团公司及管理局规定进行三级HSE教育及领导干部、专业管理人员、新员工入厂、特种作业人员、复工及转岗、外来人员进入现场前等各类专项HSE培训。
4.2.4 培训教师应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参加过认可的正规培训,并经考核合格。
4.2.5 所使用的培训教材应经公司HSE主管部门批准认可。
4.2.6 各类培训应坚持基本知识教育与实际操作(演练)相结合的方式。
4.2.7除正式培训外,还应充分利用班组每周HSE活动进行学习,通过多种方式进行HSE 的宣传和教育,提高全员HSE意识。
4.2.8各类培训结束后应及时填写进《HSE教育台帐》。
ISO50001能力培训和意识管理程序
![ISO50001能力培训和意识管理程序](https://img.taocdn.com/s3/m/9d0151f0700abb68a982fb15.png)
ISO50001能力培训和意识管理程序1 目的通过多层次、多形式的培训,不断提高员工的节约资源意识和业务能力,确保人员能够满足岗位要求。
2 范围适用于公司与能源管理体系运行有关的所有人员,为公司工作及代表公司工作的主要耗能设备的操作人员及能源管理人员的控制。
3 职责3.1 人力资源部是培训工作的归口管理部门,根据各单位的培训需求情况,负责公司年度培训计划的制定、组织、实施及培训效果的考核评价。
3.2 各职能部门及相关部门是培训工作的协助部门,负责搞好具体的培训工作,必要时做出培训效果的考核评价。
3.3 各单位根据公司年度培训计划和工作需要编制本单位培训计划,由人力资源部汇总并组织实施。
4工作程序调查了解并确定工作程序→制定培训计划→实施培训→评价培训效果→保存教育、培训的相关记录4.1 培训的内容:4.1.1 为公司或代表公司工作的、与主要能源使用相关的所有人员都要参加培训。
4.1.2根据人员的不同职能、层次和岗位,进行相关内容的培训,具体包括:节能法律法规、政策、标准及其他要求;能源管理体系建立、实施、运行和审核;能源管理体系及标准体系文件;能源计量、统计;节能技术;用能设备操作;相关方的要求等。
4.2 培训需求的确定4.2.1 各单位根据《岗位任职资格》要求、法律法规要求和具体工作需要,于每年12月31日前向人力资源部呈报下年度培训需求计划。
4.2.2 各单位除年度培训计划外,需要额外培训时,需经分管经理批准。
4.3 培训计划的制定4.3.1 人力资源部根据各单位确定的培训需求,综合归纳后制定公司《年度培训计划》,经管理者代表审核,总经理批准后下发到相关部门。
4.3.2 各单位根据年度培训计划结合自身特点制定部门《培训计划》,分阶段确定具体培训时间、人员、内容等,由人力资源部或其他专业部门综合后统一组织或各自组织实施。
4.3.3 计划外培训由分管经理批准后实施。
4.4 培训的实施4.4.1 人力资源部根据公司《年度培训计划》组织相关单位实施。
培训、意识和能力控制程序
![培训、意识和能力控制程序](https://img.taocdn.com/s3/m/75c70a8b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2167caf.png)
培训、意识和能力控制程序1目的为有效实施职业健康安全培训,增强员工的职业健康安全意识,确保员工具备完成与职业健康安全相关工作的能力,特制定本程序。
2适用范围适用于本公司全体员工的职业健康安全培训。
3职责3.1人事行政部负责培训及考核工作。
3.2各部门于每年年底向人事行政部提供下一年度的培训需求信息,人事行政部根据培训需求信息制定培训计划并负责组织实施。
3.3员工之家、人事行政部等部门负责利用各种媒体进行职业健康安全知识的宣传。
4控制程序4.1培训范围4.1.1职业健康安全法律、法规知识培训。
4.1.2全体员工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知识培训。
4.1.3与员工岗位作业有关的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含应知应会)。
4.1.4负责对新工人上岗前安全知识的培训。
4.1.5转岗员工的安全知识培训。
4.1.6新工艺、新设备、新技术安全知识培训。
4.1.7应急准备和响应措施的培训。
4.1.8员工日常安全教育。
4.2培训要求4.2.1对全体员工都应进行有关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知识培训。
4.2.2所有与风险控制相关的岗位人员,都应明白自己的职责,并熟悉本岗位应急准备措施。
4.2.3员工日常安全教育要利用会议、安全简报、板报、安全知识竞赛等方式,使员工在良好的企业安全文化氛围中接受教育,提高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
4.2.4其他培训按《年度员工培训计划》文件要求进行。
4.3培训准备与实施4.3.1各部门每年年底上报培训需求计划。
4.3.2人事行政部根据上级有关精神、各部门上报的培训需求计划制定年度职业健康安全培训计划,经总经理审批后下达到各部门。
4.4实施年度职业健康安全培训计划4.4.1人事行政部按照年度员工培训计划,制定具体的培训班计划。
人事行政部做好培训记录,纳入培训档案,考核结果反馈到相关部门。
4.4.2各部门按培训计划要求,安排人员参加培训。
4.4.3当培训计划因生产、安全或安全管理体系运行的变化需要变更时,由人事行政部提出更改意见,经总经理批准后再具体实施。
能力 培训和意识管理程序
![能力 培训和意识管理程序](https://img.taocdn.com/s3/m/60b0a4588e9951e79b8927f4.png)
能力、培训和意识管理程序1 目的为确保员工具有与HSE和质量管理体系要求相适应的能力,通过培训和其它措施提高全体员工的专业技能和素质,增强员工的HSE和质量管理意识,满足HSE和质量体系运行要求,制定本程序。
2 范围本程序适用于公司及所属单位在岗员工的HSE和质量管理能力、意识水平评价,以及HSE和质量管理培训。
3 术语和定义3.1 HSE和质量管理培训:为提高员工质量管理意识和岗位风险辨识与控制能力,满足公司相关质量要求及岗位安全生产需要,公司所进行的以管理规范、程序和操作规程为主要内容,以在岗辅导、演练为主要形式的灵活多样的持续学习行为或过程。
3.2 培训计划:对培训活动的安排,包括培训的时间、地点、师资、内容、方式及考核等。
3.3 直线领导:对员工的工作负有安排布置、监督和考核责任的直接管理者。
4 职责4.1 人事处是能力、培训和意识管理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组织公司及所属单位制定员工上岗条件、实施员工能力评价、制定年度培训计划、协调培训资源、组织员工HSE和质量管理能力、知识或技能方面的培训。
4.2 质量安全环保处协助或参与本级及所属不同岗位的HSE和质量管理培训需求的识别,对HSE和质量管理培训的实施提供咨询、支持,并监督检查实施情况。
4.3 相关职能部门负责识别本部门主管业务范围内HSE和质量方面的培训需求,参与培训的实施。
4.4 所属单位人事部门负责本单位员工上岗条件的制定和能力评价的实施,负责下属员工培训需求的识别与更新、培训计划的编制与实施、培训效果的评价与跟踪。
5 管理内容与要求5.1 人力资源配备5.1.1 人事处组织所属单位人事部门编制本单位《岗位职责》,明确岗位人员学历、培训及工作经历、资格的具体要求。
5.1.2 批准后的《岗位职责》应作为人员选择和安排的主要依据。
人事部门根据《岗位职责》为各部门、岗位配备与之相适应的人员。
5.2能力评价5.2.1 评价对象a) 承担HSE和质量管理的工作人员;b) 在应急预案与响应中起关键作用的管理者、指挥者、现场应急反应人员;c) 特种作业及关键岗位人员;d) 临时组建的项目组成员;e) 相关方人员。
能力培训和意识管理程序
![能力培训和意识管理程序](https://img.taocdn.com/s3/m/a135425d580216fc710afd19.png)
能力培训和意识管理程序1目的为了对公司内各部门、各层次相关人员进行必要的培训,提高其环境、职业健康安全意识和能力,用任其所担负的环境、职业健康安全工作,保证管理体系的顺利实施,特制定本程序。
2适用范围适用于公司所有从事对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有影响的相关人力资源管理。
3职责3.1 企管部是公司教育培训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制定公司职工教育培训的有关规定、年度培训计划的编制和培训工作的组织、实施及培训效果的评价工作。
3.2 企管部负责全公司职工法律、法规、环境、职业健康安全技术培训、特种作业人员及相关方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工作。
3.3 各部门负责提出本业务范围内的培训需求。
4工作程序4.1 确定培训计划需求的依据;4.1.1 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需求;4.1.2 现有人员的能力;4.1.3 公司发展规划。
4.2 培训范围4.2.1 国家、行业所要求的培训;4.2.2 适合本部门现场工作需要的业务知识培训、操作技能培训及职业安全健康教育;4.2.3 适合部门发展需要的各类培训。
4.3.1 国家、地方、行政部门有关环境、职业健康安全方面的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4.3.2 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审核规范知识;4.3.3 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三级文件;4.3.4 事故预防和应急方面的知识和技能;4.3.5 特殊工种所需的知识和技能;4.3.6 其他有关环境、职业健康安全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4.4 培训形式4.4.1 公司集中培训;4.4.2 送外培训;4.4.3 自学;4.4.4 其他。
4.5 制定培训计划4.5.1 各部门确定培训需求各部门在每年12月制定本部门的《培训需求计划》,注明每一项培训的计划时间和内容,特别应注明是各部门能够独立完成的常规培训,还是需要企管部协助或完全承担的培训;《培训需求计划》完成之后,送交企管部汇总确认。
4.5.2 确认每年1月企管部在汇总各部门培训需求的基础上,根据体系运行需要,对各部门培训计划予以确认,根据对重要环境因素及重大风险因素进行控制的要求,增加对有关部门的培训工作安排,并反馈给各部门必要时各部门根据反馈情况对原培训计划进行补充和完善。
RBA能力、意识和培训管理程序
![RBA能力、意识和培训管理程序](https://img.taocdn.com/s3/m/1fe01a44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300f7b8.png)
文件制修订记录1、目的对公司教育培训进行有效管理,以满足职业健康安全和社会责任管理体系(EHS&SA,下同)的实施、保持与改进对人力资源的要求。
2、适用范围适用于本公司从事影响公司EHS&SA管理体系活动的人员的培训和管理。
3、职责3.1人力资源部负责制定全公司岗位任职要求;人员的聘用和入职教育培训;员工档案的建立与保管。
3.2人力资源部负责员工培训需求的识别;负责公司培训计划制订、检查和落实;负责公司教育培训资料和记录的收集和保管。
3.3各部门负责部门人员教育培训的实施,负责岗位技能培训。
4、工作程序4.1教育培训需求识别4.1.1人力资源部负责根据岗位职责,包括与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有关的职责和要求;组织制定全公司岗位任职资格;主管经理审核后,由总经理批准。
见《岗位职务说明书》。
4.1.2主管部门负责识别与质量、环境、安全有关的关键岗位,建立《特殊岗位人员台账》,并规定关键岗位的能力要求、职责权限。
人力资源部负责收集保管特殊岗位人员的相关资料。
4.1.3人力资源部培训主管根据岗位任职资格要求、现有人力资源状况及管理体系要求要求确定人员教育培训的需求。
4.2教育与培训4.2.1教育培训根据培训时间及内容分为:岗前教育培训、岗位技能培训和业务发展培训。
人力资源部负责将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以及社会责任内容纳入公司《培训计划》。
4.2.2人力资源部负责EHS&SA相关内容的培训实施,填写《培训记录表》。
4.2.3岗前教育培训4.2.3.1岗前培训内容:介绍公司组织结构,熟悉环境;岗位职责;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教育;员工手册:包括公司规章制度、劳动纪律教育等;有关劳动防护、职业禁忌方面的教育;劳动人事、职业道德;其他。
4.2.3.2岗前教育结束后进行考核,新员工应在试用期内掌握技能,并且通过考核方可上岗,考核方法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主管业务部门负责实施。
4.2.4在职培训4.2.4.1根据不同工作岗位,人力资源部组织主管业务部门依据岗位描述中规定的培训内容和实际工作需要编制培训教材,实施培训。
能力,培训和意识管理组织程序
![能力,培训和意识管理组织程序](https://img.taocdn.com/s3/m/46fa08bc6294dd88d0d26b85.png)
1 目的对从事HSE管理有影响的人员进行能力评价和培训,提高其健康、安全、环境意识,使其能够胜任相应岗位的工作,确保承诺、方针、目标的实现和HSE管理体系有效运行。
2 范围本程序规定了公司需要进行HSE能力评价员工的范围,能力评价的职责、内容、计划及培训。
本程序适用于公司对HSE管理可能产生风险与影响的员工的能力评价管理工作。
本程序规定了HSE管理过程中培训的职责、人员培训要求、培训目标的制定及培训计划的实施。
本程序适用于公司全体员工以及分包方员工。
3 职责3.1人力资源处是本程序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组织对公司承担HSE管理职责的人员和应急组织机构中起关键作用的人员进行能力评价,负责公司HSE教育培训规划、计划的编制,负责配合安全环保处开展HSE培训实施活动,并对培训效果进行监督。
3.2安全环保处负责提出HSE培训建议,参与HSE教育培训规划和计划的编制,负责各类HSE培训项目的具体组织实施和考核,建立HSE培训相关台帐,并对出勤等相关培训记录进行保存和保管。
3.3分公司、项目部负责本单位管辖范围内相关人员的HSE能力评价和培训工作,保存原始文档记录并将员工HSE能力评价结果汇总表、员工培训汇总台帐报公司人力资源处备案。
4 工作程序4.1 能力评价管理4.1.1公司需要进行HSE能力评价的员工范围a)从事影响HSE管理工作的公司各类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
b)各级应急机构人员、现场应急反应人员。
c)特种作业人员、特殊工种人员。
d)相关承包方人员等。
4.1.2能力评价的内容a)能力评价应从教育、培训、技能和经验四个方面进行。
b)人员能力评价的内容包括个人基本素质、政策理论水平、原则纪律性、工作质量、工作效率、工作成果、创新和独立工作能力、职业道德、健康安全与环境意识、身体健康情况等。
c)需要持证上岗的人员应对其持证情况按规定进行定期考核、评价。
4.1.3评价依据以公司《聘用制员工管理办法》、《中方员工考评试行办法》、《公司员工专项考核管理暂行办法》、《公司专业分公司领导人员管理办法、公司人事管理暂行规定》、《公司总部机关组织机构设置、“五定”方案及配套实施办法》为评价依据,对人员进行能力评价。
能力、培训和意识管理程序
![能力、培训和意识管理程序](https://img.taocdn.com/s3/m/0441dd960b1c59eef9c7b464.png)
能力、培训和意识管理程序1目的和范围为了做好公司培训管理工作,确保员工具备与岗位相适应的能力,特制定本程序。
本程序规定了公司培训管理的范围、职责和内容。
本程序适用于公司和各单位的培训管理。
2术语本程序采用Q/SY1002系列标准规定的术语。
2.1入职培训:是指新聘员工到岗前由公司统一组织的企业概况、企业文化、管理制度、行为规范、岗位基本知识和技能、上岗证考核等方面的培训。
2.2岗前培训:是指新聘员工到岗后,由所在单位统一组织的分公司管理制度、岗位职责、业务知识、岗位技能以及管理流程等方面的培训。
2.3岗位培训:是指在岗员工根据工作需要接受的管理制度、业务技能以及知识更新培训,岗位培训包括理论学习、技能演练、岗位练兵等多种形式。
2.4转岗培训:是指为转换工作岗位,使转岗人员掌握新岗位技术业务知识和工作技能,取得新岗位上岗资格所进行的培训。
2.5职(执)业资格培训:是指按照国家及集团公司或地方有关规定,由公司统一组织或经公司同意开展的任职资格、职(执)业资格及特种作业上岗资格等认证培训。
2.6专业技能培训:是指根据集团公司职业技能鉴定以及专业技能上岗证考核有关要求,由员工所在单位或公司统一组织的专业操作理论和实际操作技能培训。
2.7从业人员包括单位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和其他从业人员。
2.8安全环保履职考核,是指对员工在岗期间履行安全环保职责情况进行测评,测评结果纳入业绩考核内容。
2.9安全环保履职能力评估,是指对员工是否具备相应岗位所要求的安全环保能力进行评估,评估结果作为上岗考察依据。
3职责3.1人事处为本程序的归口管理部门。
负责公司培训管理和员工安全环保履职考评工作。
3.2公司机关部门负责本部门(系统)的培训管理工作。
3.3各单位负责本单位的培训管理和员工安全环保履职能力评估工作。
3.4公司培训机构负责公司指定培训项目的具体组织实施、日常管理和培训效果评估等管理工作。
4程序内容4.1培训及能力要求4.1.1公司机关部门和各单位应按照《XX公司岗位HSE培训矩阵实施方案》(运安全函〔2013〕4号)的相关要求,编制《岗位HSE培训矩阵》。
能力、培训和意识控制程序
![能力、培训和意识控制程序](https://img.taocdn.com/s3/m/1d1f7742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58d1dc1.png)
能力、培训和意识控制程序1目的和范围为提高本公司全体员工的素养,满意影响产品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平安岗位的上岗要求,在适当的教育、培训、技能、阅历的基础上,对相关工作人员进行教育、培训、考核、评价,以确保本公司管理体系有效运行和产品质量符合规定要求,特制定本程序。
本程序适用于本公司全部从事与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平安有关的人员的配置、教育培训。
2职责2.1总经理批准公司职能结构。
2.2办公室依据公司职能结构,合理调配人员。
2.3办公室确定岗位职责和岗位任职资格。
2.4办公室依据培训需求编制《年度培训方案》,并负责员工教育培训的组织、实施、评价,并保存相关培训记录。
3定义无4工作程序4.1办公室依据公司经营的需要,制定《岗位任职资格》,并提出公司部门设置和定员定岗的方案,交总经理批准后实施。
4.2办公室依据公司组织结构和定员定岗状况,组织公司各单位对人员资格力量进行考察和评价。
4.2.1员工上岗前都要进行培训,经培训评价合格后才能上岗。
评价实行:测试(书面、实际操作)、对培训状况的审查、培训后实际取得的业绩评价等方式。
4.2.2对评价不合格人员进行二次培训后再评价,仍不合格的新进厂员工予以辞退,原在职员工进行合理调配岗位。
4.3依据人员资格力量考察和评价结果及公司定员定岗的确定,办公室合理调配公司内人员,并依据公司人员需求制定人员聘请方案。
4.4依据公司的产品特点和企业需要,对人力资源的需求从教育培训、技能和阅历的力量予以识别。
需用的人员应是技术和综合力量强的复合型人才,并具备以下的基本要求:⑴有肯定的专业学问,身体健康。
⑵有开拓意识,努力向上。
⑶遵守国家法律法规。
其中对设计人员要求达到设计要求的力量,且娴熟把握适用的工具和技术。
4.5培训需求的识别及培训方案每年年初,各相关部门依据公司进展状况、岗位职责和《岗位任职资格》考评状况及顾客的特别要求等,向办公室提报本部门培训需求,办公室依据各部门的需求编制《年度培训方案》,临时培训由部门提出,办公室报总经理批准后实施。
培训意识和能力管理程序
![培训意识和能力管理程序](https://img.taocdn.com/s3/m/53ca3134856a561253d36fcf.png)
程序文件文件名称:培训、意识和能力管理程序文件编号:Hy/(OHS)CX.4.4.2-A人事教育处编制:陈晓玲日期:20040630科技保障处审核:周燕斌日期:20040630党群工作处会签:徐箐日期:20040630保卫保密处会签:潘国辉日期:20040630行政基建处会签: 徐航日期:20040630管理者代表批准:韩万荣日期:20040630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三十三研究所实用文档1目的和适用范围对员工进行职业健康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员工职业健康安全意识和能力,胜任其所担负的职业健康安全工作,保证三十三所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有效运行。
适用于三十三所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所涉及的单位。
2 引用标准和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程序的引用而成为本程序的条款。
《三院职业技能鉴定实施办法》院人(2004)454号《三十三所社会招聘人员管理办法》所人(2003)307号《上岗资格管理规定》HY/SC01-101-2002-A3 职责分配3.1 所教育委员会3.1.1完善、制定、修改所教育培训工作制度,对职工教育培训工作中的重大问题进行决策;3.1.2审定所教育培训规划和年度计划;3.1.3评审确定优秀指导教师、工程师进修论文等级、改变学历学习人员的学历待遇等。
实用文档3.2人事教育处3.2.1负责审核职业健康安全教育培训年度需求,制定“年度教育培训计划”;3.2.2负责新员工和转岗员工的任职资格、能力的审核;3.2.3负责组织新入所员工的职业健康安全的教育培训;3.2.4负责特殊工种培训与资格认定证书的组织管理;3.2.5负责组织对员工职业健康安全教育、培训效果的评估与考核。
3.3科技保障处负责编制年度职业健康安全及职业卫生教育培训计划。
3.4行政基建处负责编制年度职业健康安全交通教育培训计划。
3.5保卫保密处负责编制年度职业健康安全消防教育培训计划。
3.6党群工作处负责职业健康安全管理工作的宣传。
3.7各单位3.7.1负责提出本单位的职业健康安全教育培训的需求;3.7.2负责组织实施本单位承担的员工职业健康安全意识教育与相关技能培训;3.7.3所属公司负责自行社会招聘员工和临时工的职业健康安全意识教育与相关技能培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能力、培训和意识教育管理程序
(ISO14001-2014)
1.目的
组织应当确保所有为它或代表它工作的人员意识到符合环境方针和环境管理体系要求的重要性。
通过培训提高全员环境意识和工作能力,确保环境管理体系的持续有效运行。
2.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厂各部门、车间岗位员工提高能力进行培训和意识教育的各项工作。
3.职责
3.1管理者代表负责组织制定岗位和审批环境培训计划能力需求。
3.2办公室负责各岗位能力需求提出环境管理体系培训需求,制定本厂培训计划,并组织实施。
3.3各部门及车间提出本部门、车间的能力需求和培训需求,按照本厂培训计划,配合办公室积极落实培训工作。
4.内容与要求
4.1能力需求
确保所有为本厂或代表本厂从事具有实际或潜在的重要环境因素或环境影响的工作人员应当具有承担相应工作的能力,从而符合环境管理体系的要求。
对于环境因素管理最重要的那些活动,组织应当确定承担这些工作的人员所需的知识水平、理解能力、技能或素质,且应确保相关人员能达到这些要求。
4.1.1管理者代表组织相关部门制定相关岗位工作人员应具备的知识水平、
理解能力、技能或素质要求。
4.1.2能力是基于适当的教育、培训、技能和(或)经验。
办公室会同相关部门识别和评价对某活动的能力要求需求和实际个人能力之间的差距。
4.1.3办公室负责在招收或培训为组织或代表它工作的人员,或培养他们的技能和素质时,应对照相应的能力需求进行培训和考核,并保存相关的记录。
4.1.4相关部门在选择合同方和为它或代表它工作的其它人员时应会同办公室考量能力需求。
4.1.5各相关部门根据个人能力差距提出相应培训需求。
4.2培训计划
4.2.1办公室制定环境管理体系培训需求,报送厂长批准。
4.2.2各部门及各车间根据培训需求,制定培训计划,上报办公室,办公室汇总各部门及各车间的需求和培训计划,制定“本厂年度培训计划”,发放到各相关部门及各车间。
4.3培训内容
4.3.1组织根据各类岗位确定它培训类型
4.3.2培训内容培训内容一览表
4.3培训实施
4.3.1办公室负责组织、协调、落实和监督实施培训计划
4.3.2高级管理层和内审员培训由环境管理者代表提出培训需求,由办公室组织实施。
4.3.3各岗位人员培训由各部门、车间按照培训计划自行组织进行,并填写“培训记录”。
4.3.4当相关方不能满足本厂的环境要求时,由供销科与之联系,办公室负责对其有关人员进行适当培训。
4.3.5负责组织培训的部门按年计划在培训前填报“职工培训申报审批书”4.4培训方式
外请教师授课、本厂逐级授课、岗位练兵、生产淡季集中培训和有关人员外出培训等。
4.5培训管理
4.5.1本厂机关及各部门负责建立保存本单位“职工培训记录”,并根据培训情况及时填写。
4.5.2对经培训合格的持证上岗人员,应填写“岗位合格证书登记表”。
4.5.3办公室会同各部门将新开展的培训形成文件,并对培训进行监控4.5.4各负责培训的部门要依据新确定的培训需要和要求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价
5.相关文件
a)环境因素识别、评价和更新程序;
b)信息交流控制程序;
c)对相关方环境施加影响管理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