贷款损失准备的会计核算.
2021年自学《银行会计学》试题及答案(卷二)
2021年自学《银行会计学》试题及答案(卷二)1、贷款的种类(按期限、风险程度、自主程度、核算方法、质量和风险程度划分)2、信用贷款的发放、收回、展期、逾期的核算3、应计、逾期、非应计的概念(应计转非应计,利息的处理)4、贷款损失准备的会计核算a)损失准备的种类及计提比例b)提取贷款损失准备进的会计核算c)贷款损失准备的核销与收回5、担保贷款、抵押贷款、质押贷款性质;抵押贷款的核算6、票据贴现与一般贷款的区别;贴现利息的计算;票据贴现及收回的会计核算7、贷款利息的种类及计算练习题一、单选题1、东方纺织厂贷款到期不能归还57000元,转为逾期贷款,在一红两蓝特种转账凭证登记的会计分录为()A.借:短期贷款——东方纺织厂贷款户57000(红字)借:逾期贷款——东方纺织厂逾期户57000(蓝字)B.借:逾期贷款——东方纺织厂逾期户;57000(红字)借:短期贷款——东方纺织厂贷款户57000(蓝字)C.借:短期贷款——东方纺织厂逾期户57000贷:短期贷款——东方纺织厂贷款户57000D.借:逾期贷款——东方纺织厂逾期户57000贷:短期贷款——东方纺织厂贷款户570002、计提贷款损失准备金使用的成本、费用科目是:()A.其他营业支出B.资产减值损失C.营业外支出D.营业费用3、银行对抵押物拍买、变卖,其价款(扣除有关费用)超过贷款本息部分,应:()A.返还借款人B.作为营业外收入C.作为其他营业收入D.作为利息收入4、银行对借款人提供的按国家规定的利率和期限还本付息的货币资金的业务是:()A.信用贷款B.保证贷款C.质押贷款D.贷款5、期限为两年的抵押贷款应使用的会计科目是:()A.短期贷款B.中长期贷款C.抵押贷款D.贴现6、银行发放的到期(含展期后到期)不能收回的贷款是:()A.损失贷款B.逾期贷款C.催收贷款D.呆账贷款7、保证当贷款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时,应承当责任的是:()A.保证人B.债权人C.贷款银行D.借款人8、银行按借款合同约定的期限,于贷款归还的同时计收利息的计息方法是:()A.余额表计息法B.利随本清计息法C.在账页上计息法D.定期结息计息法9、借款人因故不能按期归还贷款时,短期贷款须在到期日()以前,申请展期。
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印发《银行贷款损失准备计提指引》的通知-银发[2002]98号
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印发《银行贷款损失准备计提指引》的通知正文:---------------------------------------------------------------------------------------------------------------------------------------------------- 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印发《银行贷款损失准备计提指引》的通知(银发[2002]98号)中国人民银行各分行、营业管理部,各政策性银行、国有独资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为了增强银行抵御风险的能力,鼓励银行逐步与国际通行标准接轨,配合《贷款风险分类指导原则》的实施,经商财政部同意,中国人民银行制定了《贷款损失准备计提指引》(以下简称《指引》)。
各银行应根据《指引》规定,及时足额提取各类贷款损失准备。
国内银行无法一次提足贷款损失准备的,应根据自身的经营情况,制定贷款损失准备的计提及核销方案,采取分年平均或逐年递增(递减)的方式,分年逐步提足各类准备,但最晚不超过2005年。
各银行制定的贷款损失准备分年计提及核销方案应上报中国人民银行。
请中国人民银行各分行、营业管理部将本通知转发至辖区内各城市商业银行和外资银行。
特此通知中国人民银行二00二年四月二日银行贷款损失准备计提指引(2002年4月26日)第一条为了提高银行抵御风险的能力,真实核算经营损益,保持银行稳健经营和持续发展,制定本指引。
第二条银行应当按照谨慎会计原则,合理估计贷款可能发生的损失,及时计提贷款损失准备。
贷款损失准备包括一般准备、专项准备和特种准备。
一般准备是根据全部贷款余额的一定比例计提的、用于弥补尚未识别的可能性损失的准备;专项准备是指根据《贷款风险分类指导原则》,对贷款进行风险分类后,按每笔贷款损失的程度计提的用于弥补专项损失的准备。
特种准备指针对某一国家、地区、行业或某一类贷款风险计提的准备。
从时间价值视角谈贷款损失准备的核算
—— 利息调整 3 3 2 676
贷: 贷款—— 本金
舢 龇 舢
设面值 为 P 票面年利率 为 i , , 实际利率 为 R 计算 结果如表 1 。 、
L. 也.喜L. . 电. 止. S . I S . | 喜 S . . SL 工 . . 址 址
50 0
姒 j止 姐
续确认。与上年所不同的是 , 上年确认时 , “ 贷 所得税 费用”本年确 ,
认时则应 , “ 贷 年初未分配利润 ” 。
② 本年的 :
暂时性差异计算表( 2) 表 。 期初账面价 值 :20 00 0~5 00 0+2 00 0=17 00 0 0 0 0 0 0 0 0 0 期初计税基 础 =20 00 0 0 0
2 1 00
账面价值 期初
O 17 O0 O O 0
计税基础 期初
O 20 00 0 0 0
可抵扣暂时性 差异 期初余额
0 3 00 0 0 0
期 末
17 00 0 0 0 16 O0 O 0 O
2 00 0 0 0
( 合并报表 中递 延所得税 资产 的确认 2 ) ①上年 的:
借 : 延 所 得 税 资产 递 7 0 50 0
上 年 乙 公 司计 提 的 存 货 跌 价 准 备 。本 年 编 合 并 报 表 时 要 继 续
贷: 未分配利润——年初
7 0 50 0
期末
2O O0 O 0 O 16 00 0 0 0
期末余额
3 00 0 0 0 O
本期( 发生或转 回 )
3 00 0 发生 ) 0 0 ( 3 00 0 转 回 ) 0 0 (
③借 : 存货跌价准备
银行集体贷款损失准备的会计处理
银行集体贷款损失准备的会计处理一、背景介绍在银行业务中,借款人的逾期和违约是常见的情况。
为了应对这种风险,银行会收取一定的贷款利息,并且设置贷款损失准备。
当贷款出现逾期或违约时,银行可以通过使用贷款损失准备来弥补预计的亏损。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银行集体贷款损失准备的会计处理。
二、何为银行集体贷款损失准备?银行集体贷款损失准备指的是银行对其分布在多个贷款组合中的潜在债务损失所做出的一种预防性措施。
银行将一部分利润分配给贷款损失准备以应对贷款信用风险,确保偿付能力和减少债务损失。
银行集体贷款损失准备通常分为两类,包括:1.一般性贷款损失准备:针对所有贷款。
具体而言,银行通过分析现有贷款组合的默认率、回收数据以及信用风险等因素,用以保护银行的未来收益。
2.特定贷款损失准备:针对某些高风险贷款(如不良贷款)设置的贷款损失准备。
单独设置损失准备以应对这些贷款的风险。
三、贷款损失准备的会计处理贷款损失准备的会计处理是银行业务的关键组成部分。
为此,银行必须按照以下方式确定其贷款损失准备:1.评估贷款组合的信用风险银行通过评估贷款组合的信用风险,包括对信用评级、资产质量和贷款违约率的分析,以确定应该向贷款损失准备进行多少资金的拨备。
这个评估过程可以帮助银行做出准确的决策,以确保其偿付能力不会受到威胁。
2.进行贷款损失预测银行通过对每个贷款进行详细的分析,包括贷款金额、违约概率等,来预测未来可能发生的损失。
这项预测基于贷款违约率、回收数据以及近期经济状况等因素。
3.设立银行集体贷款损失准备一般来说,银行将准备金转移至集体贷款损失准备中。
银行会根据或贷款组合的信用风险、贷款违约率等因素来决定向集体贷款损失准备中拨备多少资金。
特别的,对于高风险贷款(如不良贷款),银行将设立特定贷款损失准备。
4.调整银行集体贷款损失准备银行会不断评估其贷款组合的信用风险并根据评估结果调整其集体贷款损失准备的金额。
为了确保贷款损失准备的准确性,银行通常会根据其实际损失拨备资金。
贷款损失准备金如何计提?[会计实务-会计实操]
贷款损失准备金如何计提? [会计实务, 会计实操]问:1、《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金融企业涉农贷款和中小企业贷款损失准备金税前扣除政策的通知》(财税[2009]99号)文件, 对涉农贷款和中小企业贷款进行风险分类后计提的贷款损失专项准备金, 是按当年发放贷款金额计提, 还是按发放贷款余额计提贷款损失专项准备金?2、财税[2009]99号文件与《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金融企业贷款损失准备金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有关问题的通知》(财税[2009]64号)文件计提贷款损失准备是否并行?3、财税[2009]64号文件中“本年末准予提取贷款损失准备的贷款资产余额×1%-截至上年末已在税前扣除的贷款损失准备余额”, 是否将涉农贷款和中小企业贷款余额剔除?答:1、《银行贷款损失准备计提指引》(银发[2002]98号)第二条规定, 银行应当按照谨慎会计原则, 合理估计贷款可能发生的损失, 及时计提贷款损失准备。
贷款损失准备包括一般准备、专项准备和特种准备。
一般准备是根据全部贷款余额的一定比例计提的、用于弥补尚未识别的可能性损失的准备;专项准备是指根据《贷款风险分类指导原则》, 对贷款进行风险分类后, 按每笔贷款损失的程度计提的用于弥补专项损失的准备。
特种准备指针对某一国家、地区、行业或某一类贷款风险计提的准备。
参照《江苏省国家税务局转发〈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金融企业涉农贷款和中小企业贷款损失准备金税前扣除政策的通知〉的通知》第一条规定, 金融企业应根据《贷款风险分类指导原则》(银发[2001]416号), 对其涉农贷款和中小企业贷款进行风险分类。
2008年首次执行时, 对涉农和中小企业贷款年末余额按《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金融企业涉农贷款和中小企业贷款损失准备金税前扣除政策的通知》(财税[2009]99号)规定比例计提的贷款损失专项准备金, 减去当年已按规定在税前扣除的贷款损失准备中涉农和中小企业贷款计提的部分, 准予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 金融企业进行补充申报时, 对调整的所得税抵减下一年度的应纳税额;以后年度对上述每类贷款年末余额按财税[2009]99号规定比例计提的贷款损失专项准备金, 减去上年末已按规定在税前扣除的涉农和中小企业贷款损失准备余额, 准予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 会计计提比例低于税收计提比例的, 按孰低原则税前扣除。
商业银行贷最新款损失与财务知识分析核算(DOC 17页)
论商业银行贷款损失准备与坏账准备的核算会计学05-2班林燕萍指导教师:王广辉内容摘要:本文通过对现在商业银行放贷业务的综述,分析其对商业银行的重要意义和作用,特别是在当期世界金融危机的情况下,我国采取的宏观政策对我国商业银行放贷业务的影响,并叙述了目前放贷业务的现状及风险管理。
然后再叙述我国商业银行放贷减值准备的核算,介绍了提取贷款损失准备的重要性及其制度的演变,通过着重论述现在新企业会计准则下我国商业银行贷款减值准备和坏账准备的会计处理,再讨论目前放贷减值准备会计处理存在的一些问题,最后针对上述问题提出改进的建议。
关键词:商业银行;贷款损失准备;坏账准备;未来现金流量1导言1.1 写作目的众所周知,贷款业务是商业银行的主要资产业务之一,也是银行资金运行的主要形式。
商业银行通过发放贷款业务,将一定数量的资金进行循环使用,充分发展资金的使用效能,满足社会再生产过程中对资金的需求,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
由于贷款具有一定的风险,根据《金融企业会计制度》的规定,要求商业银行在期末分析各项贷款的可收回性,并预计可能产生的贷款损失,计提贷款损失准备。
商业银行贷款损失准备是商业银行为抵御贷款风险而提取的用于弥补银行到期不能收回的贷款损失的准备金,用来应对未来对银行资本的潜在需求,具有防范银行信用风险与补充银行资本的特性,是目前我国银行监管当局对商业银行监管的一个重点。
银行应当按照谨慎会计原则合理估计贷款可能发生的损失及时计提贷款损失准备。
1.2 相关研究现状全球的经验表明,恶劣的资产质量和薄弱的信用风险管理是导致银行破产和银行危机的最主要原因。
规范国际银行业务活动的权威机构如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都十分重视贷款损失准备确认与计量方面的规则建设与完善,认为通过提取充足的准备金,及时确认损失并予以核销,可以有效避免严重的信用风险积聚所可能引发的各种问题。
提取贷款损失准备金已经成为国际通行的贷款风险管理惯例,其计量最基本的标准是准备金余额能否覆盖实际贷款损失。
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印发《银行贷款损失准备计提指引》的通知 (银发〔2002〕98号)
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印发《银行贷款损失准备计提指引》的通知银发〔2002〕98号颁布时间:2002-4-2发文单位:中国人民银行中国人民银行各分行、营业管理部,各政策性银行、国有独资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为了增强银行抵御风险的能力,鼓励银行逐步与国际通行标准接轨,配合《贷款风险分类指导原则》的实施,经商财政部同意,中国人民银行制定了《贷款损失准备计提指引》(以下简称《指引》)。
各银行应根据《指引》规定,及时足额提取各类贷款损失准备。
国内银行无法一次提足贷款损失准备的,应根据自身的经营情况,制定贷款损失准备的计提及核销方案,采取分年平均或逐年递增(递减)的方式,分年逐步提足各类准备,但最晚不超过2005年。
各银行制定的贷款损失准备分年计提及核销方案应上报中国人民银行。
请中国人民银行各分行、营业管理部将本通知转发至辖区内各城市商业银行和外资银行。
特此通知二○○二年四月二日附件银行贷款损失准备计提指引第一条为了提高银行抵御风险的能力,真实核算经营损益,保持银行稳健经营和持续发展,制定本指引。
第二条银行应当按照谨慎会计原则,合理估计贷款可能发生的损失,及时计提贷款损失准备。
贷款损失准备包括一般准备、专项准备和特种准备。
一般准备是根据全部贷款余额的一定比例计提的、用于弥补尚未识别的可能性损失的准备;专项准备是指根据《贷款风险分类指导原则》,对贷款进行风险分类后,按每笔贷款损失的程度计提的用于弥补专项损失的准备。
特种准备指针对某一国家、地区、行业或某一类贷款风险计提的准备。
第三条贷款损失准备的计提范围为承担风险和损失的资产,具体包括:贷款(含抵押、质押、保证等贷款)、银行卡透支、贴现、银行承兑汇票垫款、信用证垫款、担保垫款、进出口押汇、拆出资金等。
第四条银行应按季计提一般准备,一般准备年末余额应不低于年末贷款余额的1%。
银行提取的一般准备,在计算银行的资本充足率时,按《巴塞尔协议》的有关原则,纳入银行附属资本。
专业会计:金融企业会计例题(相关分录)
三、贷款损失准备的会计核算1.贷款资产发生减值时,应将已减值贷款的余额(本金、利息调整)转入贷款(已减值)借:贷款-××贷款—××借款单位贷款户(已减值)贷:贷款-××贷款—××借款单位贷款户(本金)借或贷:贷款-利息调整2.确认资产减值损失借:资产减值损失-贷款资产损失贷:贷款损失准备本期应计提的贷款损失准备大于其账面余额的,应按其差额补提;应计提的贷款损失准备小于其账面余额的,应按其差额冲减。
3.资产负债表日(1)应按贷款的摊余成本和实际利率计算确定的利息收入,编制会计分录:借:贷款损失准备贷:利息收入(2)将按合同本金和合同利率计算确定的应收利息金额进行表外登记,编制会计分录:(表外)收入:应收未收贷款利息-××借款人户4.收回减值贷款时(1)若收回的款项金额小于已减值贷款资产的账面价值借:吸收存款-活期存款-××借款人户贷款损失准备贷:贷款-××贷款—××借款单位贷款户(已减值)(2)若收回的款项金额大于已减值贷款资产的账面价值借:吸收存款-活期存款-××借款人户贷款损失准备贷:贷款-××贷款—××借款单位贷款户(已减值)资产减值损失5.已计提贷款损失准备的贷款价值以后又得以恢复借:贷款损失准备恢复增加的金额贷:资产减值损失-贷款资产损失恢复增加的金额8.已确认并核销的贷款以后又收回时(1)按原核销的已减值贷款余额恢复贷款账面余额借:贷款-××贷款—××借款单位贷款户(已减值)贷:贷款损失准备(2)按实际收到的金额A若收回的款项金额小于已减值贷款资产的账面价值借:吸收存款-活期存款-××借款人户贷款损失准备贷:贷款-××贷款—××借款单位贷款户(已减值)B若收回的款项金额大于已减值贷款资产的账面价值借:吸收存款-活期存款-××借款人户贷款损失准备贷:贷款-××贷款—××借款单位贷款户(已减值)资产减值损失。
贷款损失准备的相关环节核算
贷:吸收存款
12月31日确认并收到贷款利息:
借:应收利息
贷:利息收入
借:吸收存款
贷:应收利息
②20×6年12月31日,B公司经营出现异常,该 行进行客观减值证据测试并根据五级分类制 度分类,用单项评估减值。根据当前掌握资 料,对贷款合同现金流量重新做了估计,具 体见表3和表4。 20×6年12月31日,确认贷款利息: 借:应收利息 贷:利息收入
例题
现在假设××银行20×5年1月1日对B企 业发放一笔5年期贷款1500万元,合同年利率 为10%,期限六年,到期一次偿还本金。假定 该贷款的实际利率为10%,利息按年收取。其 他有关资料及账务处理如下(小数点后数据 四舍五入):
① 20×5年1月1日发放贷款时:
借:贷款——本金
15000000
商业银行贷款损失准备是商业银行 为抵御贷款风险而提取的用于弥补银行 到期不能收回的贷款损失的准备金。
二、商业银行提取贷款损失准备的必要性
•提高银行抵御风险的能力 •稳健性原则在银行业会计核算的具体表现。 •贷款业务风险大。
二、商业银行提取贷款损失准备的必要性
•提取贷款损失准备可有效应对风险。 •而对于商业银行的同业拆借、应收利息 及其他应收款等放贷业务,银行一般根 据其具体的情况分析,合理计提坏账准 备。
估计不会改变:
确认减值损失的回转=9766600×10%=976660(元)
借:贷款损失准备 976660
贷:利息收入
976660
据此,20×7年12月31日贷款的摊余成本
=9766600+976660=10743260 (元)
表3 贷款合同现金流量
时间
未折现金额
20×7年12月31日 1500000
金融企业贷款损失准备金财税差异案例分析
金融企业贷款损失准备金财税差异案例分析金融企业贷款损失准备金财税差异案例分析某商业银行2016年贷款损失准备期末余额为160万元;2016年发生贷款损失100万元,提取贷款损失准备150万元,年末贷款资产余额为20000万元;2016年发生贷款损失610万元,提取贷款损失准备710万元,年末贷款资产余额为30000万元。
2016年度会计处理:1、贷款损失核销时:借:贷款损失准备贷:贷款2、期末计提贷款损失准备:借:资产减值损失贷:贷款损失准备本期计提的贷款损失准备=20000×1%-=150,期末会计余额为200万元。
汇算清缴:1、9号文第二条规定,金融企业准予当年税前扣除的贷款损失准备金计算公式如下:准予当年税前扣除的贷款损失准备金=本年末准予提取贷款损失准备金的贷款资产余额×1%-截至上年末已在税前扣除的贷款损失准备金的余额。
金融企业按上述公式计算的数额如为负数,应当相应调增当年应纳税所得额。
准予当年税前扣除的贷款损失准备金=20000×1%-160=402016年会计上计入损益的资产减值损失为150万元,税法上准予税前扣除的贷款损失准备金为40万元,应调增应纳税所得额110万元。
2、《企业资产损失所得税税前扣除管理办法》规定,准予在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的资产损失,是指企业在实际处置、转让上述资产过程中发生的合理损失,以及企业虽未实际处置、转让上述资产,但符合《通知》和本办法规定条件计算确认的损失。
企业实际资产损失,应当在其实际发生且会计上已作损失处理的年度申报扣除;法定资产损失,应当在企业向主管税务机关提供证据资料证明该项资产已符合法定资产损失确认条件,且会计上已作损失处理的年度申报扣除。
企业发生的资产损失,应按规定的程序和要求向主管税务机关申报后方能在税前扣除。
未经申报的损失,不得在税前扣除。
2016年度企业发生贷款损失110万元,属于实际资产损失,并且会计上已作处理,可以作为资产损失在税前扣除。
贷款损失准备核算探讨
贷款损失准备核算探讨作者:和艳美来源:《财会通讯》2010年第10期《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以下简称“指南”)规定:“贷款损失准备”核算企业(银行)贷款的减值准备。
因此,贷款损失准备的内涵应该是为贷款的减值所做的准备,在贷款发生减值时,对应冲销其减值。
但指南中有关贷款减值会计处理的规定,却没能充分体现其真实内涵。
为此,本文提出不同于指南规定的新的处理方式,以期共同探讨。
[例]2007年1月1日,A银行向B公司发放贷款430万元,贷款期限5年,本金400万元,合同利率5%,到期一次还本付息。
2009年底,因B公司发生财务困难,A银行预计到期只能收回本金一半,未来两年的利息照常收回,结果正如预计的一样。
设面值为P,票面年利率为i,实际利率为R,计算结果如表1、表2所示:一、指南规定的账务处理方法(简称“原法”)(1)2009年末会计处理:正常处理:借:贷款——应记利息20贷:贷款——利息调整 6.01利息收入13.99确认减值损失:借:资产减值损失188.29贷:贷款损失准备188.29同时,借:贷款——已减值470.73贷:贷款——利息调整10.73——本金400——应计利息60(2)2010年末确认利息收入:借:贷款损失准备8.65贷:利息收入8.65同时将应计利息30万元进行账外登记。
(3)2011年末确认利息收入,收回本金:借:吸收存款300贷款损失准备179.64贷:利息收入8.91贷款——已减值470.73同时将应计利息30万元进行账外登记。
同时转销账外应收未收利息60万元。
二、笔者提出的账务处理方法(简称“新法”)(1)2009年末会计处理:正常处理:借:贷款——应计利息20贷:贷款——利息调整 6.01利息收入13.99确认减值损失:借:资产减值损失188.29贷:贷款损失准备188.29(2)2010年末确认利息收入:借:贷款——应计利息20贷:贷款——利息调整 5.85利息收入8.65贷款损失准备 5.77(3)2011年底末确认利息收入,收回本金,借:贷款——应计利息20贷:贷款——利息调整 5.15利息收入8.91贷款损失准备 5.94借:吸收存款300贷款损失准备200贷:贷款——本金400应计利息100三、比较分析从以上计算结果及账务处理可以清楚地看出:(1)新法同原法一样,能够保证按企业会计准则及其指南规定所应确认的金额,准确地反映每一会计期间:一是实际收到的本金、利息;二是按未来现金流量和实际利率计算、确认的摊余成本;三是按实际利率和期初摊余成计算、确认的利息收入。
浅谈贷款损失准备的核算
计 21 0 1年 减 值 的利 息 4 0 0 0元 . 0 0 按 实 际利 率 ,折 现 到 2 1 0 0年底 的现 值。 32 1 年底 , . 1 0 增加 的贷款 损失 准 备 1 8 18 6元 , 际 上是 2 1 实 0 0年底 贷
贷 : 款—— 本金 贷
— —
40 00 0 0 0
10 00 0 0 0
应计 利息
Co mmeca Ac o ni g2 ・ 5期 ri c u t 01 2・ l n 1
表1
日期
不 减 值 情 况 下 相 关 计 算 结 果
期 初摊 余成 本 应 计利 息
现金 流人
C O
O O O
利息 收入
D= R AX 1 16 4 3 8
l 5 7l 3 6 1983 3 7 1416 4 5
期 末摊余 成 本
F A+ C = D— 44 16 4 3 8
45 74 0 6 0 47) 2 3 【 7 7 4 8 14 9 5 2
利 息 收入
2 00 0 0 0
6 2 0 17
、
企 业会 计 准 则规 定 的账 务 处 理方 法
1 0 9年 底 : .0 2 ( ) 常处 理 : 1正
1 98 3 3 7
() 2 确认 减值损 失 : 2 00 0 0 0 6 2 0 17
198 3 3 7
浅 谈 贷 款 损 失 准 备 的 核 算
●和 艳 美 / 文
《 业 会 计 准则 应 用指 南》 定 : 贷款 损 失 准备 ” 算 企 业 ( 行 ) 企 规 “ 核 银 贷款 的减 值 准 备 。
因此 ,贷 款 损 失 准备 的 内 涵应 该 是 为 贷款 的减 值 所 做 的 准备 ,在 贷 款 发 生 减值 时 ,对
贷款损失准备
贷款损失准备贷款损失准备贷款损失准备是指银行或金融机构为应对潜在的信贷风险而设立的一种贷款准备金。
它是银行计提的资金,用于弥补可能产生的不良贷款造成的损失。
本文将从定义、计提方法、作用及管理等方面,对贷款损失准备进行详细分析。
一、贷款损失准备的定义贷款损失准备是银行在发放贷款过程中,预留的一部分资金用于弥补可能产生的贷款损失。
它是银行风险管理的重要措施之一,旨在保障银行的可持续经营和增强其抗风险能力。
贷款损失准备的设立标准和计提方法由各国的金融监管机构确定。
二、贷款损失准备的计提方法贷款损失准备的计提方法主要有经验法、分级法和个案法三种:1. 经验法:也称为平均损失率法,根据历史经验和风险评估结果,计算出平均损失率,并将其乘以未偿还贷款的余额,得出贷款损失准备的数额。
2. 分级法:根据不同贷款类别的风险程度,将贷款划分为不同的风险等级,并为每个风险等级计提相应比例的贷款损失准备。
3. 个案法:根据对每笔贷款的风险评估结果,对个别贷款计提相应的贷款损失准备。
这种方法适用于规模较小、风险明显较大的贷款。
三、贷款损失准备的作用贷款损失准备的作用主要有:1. 防范信贷风险:贷款损失准备可以帮助银行及时应对信贷风险,降低不良贷款对银行资产的冲击。
2. 保障银行可持续经营:通过计提贷款损失准备,银行可以提前准备资金,用于弥补可能发生的贷款损失,从而保障其可持续经营。
3. 提高银行的抗风险能力:贷款损失准备可以提高银行的抗风险能力,减少不良贷款对银行的影响,保证其正常运营。
四、贷款损失准备的管理贷款损失准备的管理包括风险评估、计提、使用及监督等方面:1. 风险评估:通过建立完善的风险评估体系,对贷款进行分类和评级,确定合理的贷款损失准备计提比例。
2. 计提:根据风险评估结果,按照相应的计提方法,计算贷款损失准备的数额。
3. 使用:贷款损失准备的使用应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监管要求,用于弥补可能发生的贷款损失,并及时核销坏账。
中国人民银行制定《贷款损失准备计提指引》
中国人民银行制定《贷款损失准备计提指引》(权威发布)为了增强银行抵御风险的能力,鼓励银行逐步与国际通行标准接轨,配合《贷款风险分类指导原则》的实施,中国人民银行制定了《贷款损失准备计提指引》(以下简称《指引》),要求各银行根据《指引》规定,及时足额提取各类贷款损失准备。
国内银行无法一次提足贷款损失准备的,应根据自身的经营情况,制定贷款损失准备的计提及核销方案,采取分年平均或逐年递增(递减)的方式,分年逐步提足各类准备,但最晚不超过2005年。
《指引》全文如下:第一条为了提高银行抵御风险的能力,真实核算经营损益,保持银行稳健经营和持续发展,制定本指引。
第二条银行应当按照谨慎会计原则,合理估计贷款可能发生的损失,及时计提贷款损失准备。
贷款损失准备包括一般准备、专项准备和特种准备。
一般准备是根据全部贷款余额的一定比例计提的、用于弥补尚未识别的可能性损失的准备;专项准备是指根据《贷款风险分类指导原则》,对贷款进行风险分类后,按每笔贷款损失的程度计提的用于弥补专项损失的准备。
特种准备指针对某一国家、地区、行业或某一类贷款风险计提的准备。
第三条贷款损失准备的计提范围为承担风险和损失的资产,具体包括:贷款(含抵押、质押、保证等贷款)、银行卡透支、贴现、银行承兑汇票垫款、信用证垫款、担保垫款、进出口押汇、拆出资金等。
第四条银行应按季计提一般准备,一般准备年末余额应不低于年末贷款余额的1%。
银行提取的一般准备,在计算银行的资本充足率时,按《巴塞尔协议》的有关原则,纳入银行附属资本。
第五条银行可参照以下比例按季计提专项准备:对于关注类贷款,计提比例为2%;对于次级类贷款,计提比例为25%;对于可疑类贷款,计提比例为50%;对于损失类贷款,计提比例为100%。
其中,次级和可疑类贷款的损失准备,计提比例可以上下浮动20%。
第六条特种准备由银行根据不同类别(如国别、行业)贷款的特殊风险情况、风险损失概率及历史经验,自行确定按季计提比例。
商业银行贷款损失准备会计核算
二 、 款 损 失 准 备 制 度 存 在 的 问题 及建 议 贷
( ) 一 贷款损 失准备制度存 在的 问题 新 会计准则 《 企业 会计
准 则第 2 2号》 实施后 , 由于银监会并 未随之 出台新 的银 行贷款损 失准备计提政策 , 部分商业银行仍执行《 金融企业呆账准备提取管 理办法》 等旧的监管政策 。从 目贷款损失准备的计 提来看 , 计提 范 围扩 大 , 计提 比例 和标 准与国际接轨 , 报表披露 更为全面具体 。 但无论是 旧的监管政策如还是新会计 准则 ,在具体实施 中都存在
备分类差异很大。 从操作程序 上看 , 商业银行 由“ 一逾 两呆 ” 为基础
、
我 国 商 业银 行贷 款损 失 准备 的会 计 核 算
从 会计 计量的角度 ,银行需要计提减值 准备 以准确反映贷款
资产价值 。 银行贷款损失准备计提 的会计核算 , 通常需按照一定 的 程序进行 , 涉及贷款损失准备 的计提 、冲减和贷款损失的核销等
产减值 损 失”贷 记 “ 款损失 准备 ” 冲减 时 : 记“ 款损 失准 , 贷 ; 借 贷 备” 贷记 “ , 资产减 值损 失 ”核 销时 : ; 借记 “ 贷款损 失准 备 ” 贷记 ,
“
××贷款一
××单位逾期贷款户” 确认核销后又收 回时 : 。 借记
“
××贷款—— ××单位逾期贷款户”贷记 “ , 贷款损 失准备 ”借记 ,
产减值 损失 , 计入 当期损益 。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 , 当按照该 应
金 融资产的原“ 际利率 ” 实 折现确定 。
一
部 、 务总局 、 税 银监会以及有关全 国性金融机构总行都有关于贷款 损失准备计提的制度规定 , 且各有关政策法规并不完 全一致 , 由此 导致计提 口径不 一致 ; 提范围不 同; 计 账户设置不 同 ; 贷款损 失准
商业银行贷款损失准备计提指引
商业银行贷款损失准备计提指引在咱们这个快节奏的社会里,贷款就像是个老朋友,能帮我们解决燃眉之急,买车、买房,甚至是过个好年。
但是,你知道吗?银行在发放这些贷款的时候可没那么简单,尤其是得考虑到一个重要的事情——贷款损失准备。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个话题,带你走进这个看似复杂其实挺有趣的世界。
1. 什么是贷款损失准备1.1 概念解读简单来说,贷款损失准备就是银行为那些可能“泡汤”的贷款提前留的一笔钱。
你想想,如果银行把钱都放出去,万一借款人还不上,银行可就得心痛了。
因此,他们需要留一部分资金,防止将来出现坏账。
这就好比你买了一块肉,虽然你很喜欢,但还是得留点钱以防它变质。
1.2 重要性这玩意儿可不是小事,贷款损失准备关系到银行的安全和稳定。
如果没有这笔准备金,银行可能面临风险,一旦遇到借款人违约,银行的利润就会大打折扣。
就像咱们常说的,“未雨绸缪”,提前准备总是好的嘛。
2. 如何计提贷款损失准备2.1 计提原则那么,银行是怎么来决定这个准备金的数额呢?其实,这就像给孩子选玩具,得看他需要什么。
银行要根据借款人的信用情况、贷款类型以及经济环境来评估。
比如,如果借款人信用良好、还款能力强,那准备金就可以少提;反之,则要多留点,以防万一。
2.2 计提方法说到方法,银行一般会使用“历史损失率法”和“预期损失法”两种方式。
历史损失率法就像翻旧账,根据过去的坏账比例来预测未来的损失。
而预期损失法则更为灵活,银行会结合当前经济状况、借款人特征等因素来进行评估。
这就像是在看天气预报,今天可能是阴天,明天也许就会下雨,得提前带上伞。
3. 贷款损失准备的管理3.1 动态调整贷款损失准备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就像咱们的生活,时刻在变。
银行需要定期对准备金进行检查和调整,确保它能够应对市场变化和经济波动。
比如,经济繁荣时期,准备金可以适当减少;而在经济下行期,就得加大力度。
这就跟减肥一样,不能只靠一次性的努力,要长期坚持。
贷款损失准备的会计核算【精选】
贷款损失准备的会计核算一、典当行放出贷款可以按1%计提贷款损失准备。
贷款损失准备计提的有关规定:根据财政部《关于修改金融机构应收利息核算年限及呆账准备金提取办法的通知》的规定,从1998年1月1日起,贷款呆账准备金由按年初贷款余额1%的差额提取改按本年末贷款余额(不含委托贷款和同业拆借资金,包括抵押贷款等)1%的差额提取,并从成本中列支,当年核销的贷款呆账准备金在下年予以补提;对金融企业实际呆账比例超过1%的部分,当年可全额补提贷款呆账准备金。
二、呆账损失准备的核算(一)贷款损失准备的账务处理为了核算和监督贷款损失准备的提取和使用情况,加强呆账贷款核销的管理,应设置“贷款损失准备”科目。
该科目借方反映呆账贷款的核销数,贷方反映贷款损失准备的提取数,余额在贷方,为已提取的贷款损失准备。
贷款损失准备提取时的会计分录为:借:营业费用——计提贷款损失准备贷:贷款损失准备冲减贷款损失准备时的会计分录为:借:贷款损失准备贷:营业费用——计提贷款损失准备(二)计提方法1、一般准备的计提例:某商业银行2001年1月1日应提取贷款损失准备的贷款余额为100亿元,贷款损失准备余额为一亿元。
2001年1--6月,该行核销呆帐3000万元。
6月30日,该行应计提损失准备的贷款余额为120亿元。
6—12月收回已核销呆帐1000万元,2001年12月31日该行的应计提损失准备的贷款余额为110亿元。
则6月30日该行应计提的贷款损失准备为:120×1%—(1—0.3)=0.5(亿元)会计分录为:借:营业费用5000万贷:贷款损失准备5000万12月31日该行应计提的贷款损失准备为:1.1×1%—(1+0.2)= —0.1(亿元)会计分录为:借:贷款损失准备1000万贷:营业费用1000万2、专项准备的计提:对于关注类贷款,计提比例为2%;对于次级类贷款,计提比例为25%;对于可疑类贷款,计提比例为50%;对于损失类贷款,计提比例为10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余额在贷方,为已提取的贷款损失准备。
贷款损失准备提取时的会计分录为:
借:营业费用——计提贷款损失准备
贷:贷款损失准备
冲减贷款损失准备时的会计分录为:
借:贷款损失准备
贷:营业费用——计提贷款损失准备
(二)计提方法
1、一般准备的计提
例:某商业银行 2001 年 1 月 1 日应提取贷款损失准备的贷款余额为 100 亿元,贷款损
三、贷款损失准备的核销 (一)贷款损失准备的核销的有关规定
商业银行在实际发生呆账损失时,按规定的呆账损失核销范围、审批权限和审批程序报 批后,从贷款损失准备中予以核销。根据金融保险企业财务制度规定,下列未收回的贷款可 以列为呆账:①借款人和担保人已经依法宣告破产,经法定清偿后仍然未能归还的贷款;② 借款人死亡,以其遗产未能还清的贷款;③借款人遭受重大自然灾害或意外事故,损失巨大 且未获保险补偿,确实无力偿还的部分,或获保险补偿后未能还清的贷款:④经国务院专案 批准核销的逾期贷款。 (二)贷款损失准备核销的账务处理
120×1%—(1—0.3)=0.5(亿元)
会计分录为:
借:营业费用
5000 万
贷:贷款损失准备
5000 万
12 月 31 日该行应计提的贷款损失准备为:
1.1×1%—(1+0.2)= —0.1(亿元)
会计分录为:
借:贷款损失准备
1000 万
贷:营业费用
1000 万
2、专项准备的计提:
对于关注类贷款,计提比例为 2%;对于次级类贷款,计提比例为 25%;对于可疑类贷
核销呆账贷款时的会计分录为: 借:贷款损失准备 贷:逾期贷款——××单位逾期贷款户 已确认并转销的呆账贷款,以后年度又收回来的的金额增加呆账准备,其会计分录为: 借:逾期贷款——××单位逾期贷款户 贷:贷款损失准备 应按收回同时应在借款单位存款账户内扣收逾期贷款,其会计分录 借:活期存款——××单位存款户 贷:逾期贷款——××单位逾期贷款户 贷款损失准备 本科目核算银行按照规定提取的贷款损失减值准备。银行不承担风险的受托贷款等不计提贷 款损失准备。本科目应按照单项贷款损失准备和组合贷款损失准备等分别设置明细科目进行 核算。 期末,银行应根据借款人的还款能力、还款意愿、贷款本息的偿还情况、抵押品的市价、担 保人的支持力度和银行内部信贷管理等因素,分析其风险程度和回收的可能性,以判断其是 否发生减值。如有客观证据表明其发生了减值,应对其计提贷款损失准备。 遵循原则 银行计算的当期应计提的贷款损失准备,为期末该贷款的账面价值与其预计未来可收回金额 的现值之间的差额。在计算贷款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对于存在减值客观证据的各项重要贷款,银行应逐项计算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按 各项重要贷款的原始实际利率折现,如某项贷款的利率是变动利率则按依合同确定的当前实 际利率折现;下同)。 (二)对于存在减值客观证据的各项非重要贷款,银行可逐项也可对其组合计算预计未来现 金流量现值。 (三)对于不存在减值客观证据的各项贷款,无论其是否属于重要贷款,均应按类似信用风 险特征进行组合,以判断其是否发生减值。如对该组合存在减值的客观证据,应对其组合计 算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以单项或组合计提贷款损失准备的贷款,不应再包括在此类贷款 组合中进行减值测试。 注意事项
销的贷款呆账准备金在下年予以补提;对金融企业实际呆账比例超过 1%的部分,当年可全
额补提贷款呆账准备金。
二、呆账损失准备的核算
(一)贷款损失准备的账务处理
为了核算和监督贷款损失准备的提取和使用情况,加强呆账贷款核销的管理,应设置“贷
款损失准备”科目。该科目借方反映呆账贷款的核销数,贷方反映贷款损失准备的提取数,
失准备余额为一亿元。2001 年 1--6 月,该行核销呆帐 3000 万元。6 月 30 日,该行应计提
损失准备的贷款余额为 120 亿元。6—12 月收回已核销呆帐 1000 万元,2001 年 12 月 31 日
该行的应计提损失准备的贷款余额为 110 亿元。
则 6 月 30 日该行应计提的贷款损失准备为:
提取贷款损失准备时,借记“资产减值损失――计提贷款损失准备”科目,贷记本科目。本 期应计提的贷款损失准备大于其账面余额的,应按其差额补提减值准备,借记“资产减值损 失――计提贷款损失准备”科目,贷记本科目。 对于确实无法收回的各项贷款,经批准作为坏账损失时,应冲销提取的贷款损失准备,借记 本科目,贷记“客户贷款”、“贴现”等科目。 已确认并转销的贷款损失准备,如以后又收回,应按实际收回的金额,借记“客户贷款”、 “贴现”等科目,贷记本科目;同时,借记“单位存款”、“个人存款”等科目,贷记“客户 贷款”、“贴现”等。 贷款损失准备应单独核算,在资产负债表上,计提贷款损失准备的资产应以扣除该项资产所 计提的贷款损失准备后的金额反映;计提的贷款损失准备,单独在资产减值准备明细表上反 映。 本科目应按贷款损失准备金的种类进行明细核算。 本科目期末贷方余额,反映银行已计提贷款损失准备金的余额。 会计处理 贷款损失准备的会计处理 一、本科目核算企业(银行)的贷款发生减值时计提的减值准备。 计提贷款损失准备的资产 透支、信用卡透支、转贷款和垫款等。企业(保险)的保户质押贷款计提的减值准备,也在 本科目核算。 二、本科目应当按照计提贷款损失准备的资产类别进行明细核算。 三、贷款损失准备的主要账务处理 (一)资产负债表日,企业根据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准则确定发生减值,按应减记的金额, 借记“资产减值损失”科目,贷记本科目。本期应计提的贷款损失准备大于其账面余额的, 应按其差额计提;应计提的金额小于其账面余额的差额做相反的会计分录。 (二)对于确实无法收回的各项贷款,按管理权限报经批准后转销各项贷款,借记本科目, 贷记“贷款”等科目。 (三)已计提贷款损失准备的贷款价值以后又得以恢复,应在原已计提的贷款损失准备金额 内,按恢复增加的金额,借记本科目,贷记“资产减值损失”科目。 (四)企业收回贷款时,应结转该项贷款计提的贷款损失准备。 四、本科目期末贷方余额,反映企业已计提但尚未转销的贷款损失准备。 计提本月印花税怎么做会计分录 理论上印花税是不需要计提的,但现在不一样了,你要计提也是可以的 计提的时候,一样过应交税金或应缴税费科目 借:管理费用-印花税 贷:应交税金或应缴税费-印花税 交的时候 借:应交税金或应缴税费-印花税 贷:银行存款 因为现在有些企业交印花税是根据收入来计算印花税,或签订了大额合同按月分期缴纳,所 以计提印花税也是可以的 以前的印花税是根据合同交,就不存在计提的问题 不需要计提,按购销合同金额的 0.3‰交纳,实际交纳时 借:管理费用-印花税 贷:现金(银行存款)
贷款损失准备的会计核算
一、典当行放出贷款可以按 1%计提贷款损失准备。贷款损失准备计提的有关规定:根据财
政部《关于修改金融机构应收利息核算年限及呆账准备金提取办法的通知》的规定,从 1998
年 1 月 1 日起,贷款呆账准备金由按年初贷款余额 1%的差额提取改按本年末贷款余额(不
含委托贷款和同业拆借资金,包括抵押贷款等)1%的差额提取,并从成本中列支,当年核
款,计提比例为 50%;对于损失类贷款,计提比例为 100%。其中,次级和可疑类贷款的损
失准备,计提比例可以上下浮动 20%。
例:某商业银行 2001 年 3 月 31 日贷款余额为 100 亿元,按五级分类的情况如下:正
常贷款为 70 亿元,关注类贷款为 24 亿元,次级类为 3 亿元,可疑类贷款为 2 亿元,损失类
贷款为 1 亿元。 2001 年 6 月 30 日贷款余额为 120 亿元,按五级分类的情况如下:正常贷
款为 80 亿元,关注类贷款为 30 亿元,次级类为 6 亿元,可疑类贷款为 3 亿元,损失类贷款
为 1 亿元。 2001 年 3 月 31 日该行应计提的专项准备为: 24×2%+3×25%+2×50%+1×100%=3.23(亿元) 2001 年 6 月 30 日该行应计提的专项准备为: (30×2%+6×25%+3×50%+1×100%)—3.23 =1.07(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