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河流域环境保护调查报告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陕西省咸阳市渭河流域环境保护的调查

第一部分——前言

一、调查背景

环境保护是指利用环境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协调人类与环境的关系,解决各种问题,保护和改善环境的一切人类活动的总称。包括采取多方面的措施,合理地利用自然资源,防止环境的污染和破坏,以求保持和发展生态平衡,扩大有用自然资源的再生产,保证人类社会的发展。因此,从战略性高度出发,我国政府于1983年12月召开全国环境保护大会,正式提出将环境保护作为中国的一项基本国策。经过近三十年的努力,环境保护取得了很大成就,但是环境保护问题仍刻不容缓。我所调查的咸阳市地处“八百里秦川”的腹地,黄河的最大支流渭河流经咸阳,通过调查发现了咸阳市政府在渭河环境保护方面取得的成就与依然存在的问题,实现了所学知识与具体情况的有机联系,并认真分析,力求找到解决问题的具体途径。

二、调查方法

个案调查

三、调查对象

咸阳市对渭河流域的综合整治

四、调查过程

1月10日—1月15日规划调查提纲

1月16日—1月18日查询资料并实地调查

1月19日—1月20日汇总所得资料

2月1日—2月3日写调查报告

五、咸阳市与渭河简介

咸阳市是陕西省第三大城市,省辖市,为中华第一帝都。位于渭河平原中部,渭河北岸,九嵕山之南,因山南水北皆为阳,故称咸阳,秦始皇统一全国后定都咸阳,咸阳成为全国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咸阳是中国甲级对外开放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全国双拥模范城、国家级卫生城市、中国地热城、全国十佳宜居城市、优秀旅游城市、中国魅力城市、全国精神文明创建工作先进城市。

渭河是黄河最大支流,发源于甘肃省渭源县,东至陕西省潼关县汇入黄河,全长800多公里,流域面积13万余平方公里。

第二部分——正文

一、咸阳市渭河流域的污染状况

渭河干流中游主要流经咸阳市,解放前,渭河为沿岸居民提供了饮用和灌溉水源,使关中地区成为富庶之地,但是,全国解放后,随着国家对关中地区的开发,加之人口的急剧增长,使得这条关中人民的母亲河不堪重负,断流现象显著增加。20世纪80年代至20世纪末,渭河北岸的咸阳和南岸的西安城市规模快速扩大,各种工厂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渭河两岸,工厂所产生的污水未经处理就直接排放到渭河中,由于当时人们环境保护意识单薄,生活污水也直接排放到河水中,政府只看到了工厂快速增加所带来的经济效益而忽视了其对渭河水质的极大破坏,多年的污染使渭河水质下降到劣五类水质,水中的鱼虾已经绝迹,河水散发着令人作呕的臭味。甚至一度被陕西省人大常委会认定为“已经基本丧失了生态功能,成为黄河流域污染最严重的河流之一。”民盟中央2009年对渭河流域的调研报告称:“水污染加剧,影响下游地区用水安全。渭河源区水质长期在五类水质下徘徊,类重度污染水域118公里,72.4%的人口饮水不安全。”

一个个排污口,一份份超标的断面监测报告,昭示着渭河的苦衷,诉说着渭河的悲伤。

二、咸阳市渭河流域的污染治理

为了响应党中央的环境保护政策,更好的实现可持续发展,为了咸阳市人民的饮用水安全,咸阳市政府于2003年启动了咸阳市最大的城市环保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东郊污水处理厂,并于2006年五月下旬投入运营。这不仅标志着咸阳市结束了大量污水直排渭河的历史,也对改善咸阳乃至渭河流域水环境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咸阳市东郊污水处理厂是渭河咸阳段流域污染治理的骨干项目工程,设计日处理城市生活污水20万吨,经过处理的水质达到二级排放标准后排入渭河。工程分为两期建设,目前已全部建设完毕并投入运营,使得咸阳市的污水处理能力大大提高。

另外,面对满目疮痍、伤痕累累的“母亲河”,咸阳市政府不敢懈怠,正在用声势浩大的“渭河综合治理”工程改变着“母亲河”的现状,咸阳市委、市政府采取自我加压的方式,本着高质量、高效率完成“治渭”任务的的宗旨,将渭河咸阳段综合治理作为当前经济建设的头等大事,并迅速出台了《咸阳市渭河综合整治规划及实施方案》,方案规定的具体任务:加宽加高堤防98公里,新建交通桥3座;改建碍洪铁路桥组3座,滩区整理18平方公里:栽植堤肩行道林76公里、堤外防护林30公里;修建生态景观滨河公园12处;建设生态湿地公园1处,新建水质生态监测断面4处,建设管理设施4处,总投资38余亿元。截至2011年七月底,渭河咸阳段综合整治工程建设已取得阶段性成效。

此外,陕西省政府重拳出击,渭河流域城市河流出境断面化学需氧量每超标1毫克/升,省级财政将从市财政直接划拨10万元作为对渭河流域污染治理补偿和奖励资金。咸阳市委、市政府迅速响应这一条例,对渭河咸阳段沿岸化工等高污染企业进行综合整治,引导各企业进行科学创新,力求降低污染,或者企业自建污水处理设施,将本企业所产污水处理达标后再排放,对于屡教不改的企业或工厂,责令其关闭。

在省、市两级的高压政策下,一个个排污口消失殆尽了,渭河流域的污水直接排放现象得到明显改善,渭河水质由以前的劣五类上升到现在的四类水质,整理措施收到明显效果,前几年对渭河望而却步的人们现在又回到了渭河岸边。

在渭河治理的实践中,咸阳市政府的做法得到了陕西省委、省政府的极大肯定,2007年2月,陕西省政府在咸阳市召开了全省渭河流域污染治理项目建设现场会,向全省推广“咸阳模式”。

“这种方式在经济上解决了政府投资不足,日常运行难以为继的难题;在管理体制上形成了政府和企业之间相互配合、协作互利共赢的合作机制,避免了‘晒太阳’工程现象的发生。”咸阳市东郊污水处理厂的负责人说。所谓的“咸阳模式”也称之为BOT模式,就是在污水处理厂建设中采用“企业建厂、政府建网、企业经营、政府监管,企业按规定标准排放、政府按达标水量付费”的市场运作模式,它创新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的一条新路。咸阳市东郊污水处理厂投入运营以来,污水处理各项指标均已达到国家一级B标准要求,并顺利通过了陕西省环境监测中心站的验收监测。自从与咸阳市环保局正式签订运行合同以来,企业经营收益稳定。目前,企业每日污水处理能力已经占到咸阳市生活污水的七成左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