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 简述恶性肿瘤的异型性

合集下载

肿瘤的异型性 名词解释

肿瘤的异型性 名词解释

肿瘤的异型性名词解释
肿瘤的异型性是指肿瘤的特点,它包括形态结构、细胞生长速率、外壳密度和细胞组成等。

这些特点对肿瘤的形成有重要的影响,以及肿瘤的类型、进展以及患者的预后。

形态结构:形态结构可以帮助医生判断肿瘤是否具有恶性倾向。

恶性肿瘤的形态结构,通常具有不规则的外形,而良性肿瘤则会形成像肿块或囊性结节一样结实的外形。

细胞生长速率:肿瘤的生长速率可以衡量肿瘤的活跃程度,也就是说它可以帮助医生确定肿瘤的分级。

恶性肿瘤的生长速率比良性肿瘤快,常常内聚形成新的肿瘤细胞,而良性肿瘤的生长速率比较慢,只会形成良性肿瘤的组织,而不会形成新的细胞。

外壳密度:外壳密度是指肿瘤形成的细胞外壳的硬度。

一般来说,外壳越硬,肿瘤就越恶性,而外壳越柔软,肿瘤就越良性。

恶性肿瘤的外壳密度会很高,而良性肿瘤的外壳密度比较低,这样才能容易地被切除。

细胞组成:细胞组成可以帮助医生确定肿瘤的种类。

一般来说,恶性肿瘤由癌细胞与正常细胞混合构成,而良性肿瘤大多由一种类型的细胞组成。

因此,通过观察肿瘤组织样本中的细胞组成,可以确定肿瘤的类型。

肿瘤的异型性是医生诊断肿瘤的重要指标,它包括形态结构、细胞生长速率、外壳密度和细胞组成等,这些特点对肿瘤的形成、类型、进展和预后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在肿瘤的治疗中,医生需要利用肿瘤
的异型性来诊断肿瘤的种类,并给出合适的治疗方案来改善患者的预后。

因此,要有效诊断肿瘤,医生需要研究肿瘤的异型性,并且要对不同的肿瘤具有足够的认识,以便确定最佳的治疗方案和获得最好的疗效。

(10页)病理学大题

(10页)病理学大题

1.简述玻璃样变性的病变特点、常见类型及对机体的影响?特点:组织或组织间质中出现均质性红染的玻璃样物质。

常见类型有①结缔组织玻璃样变。

②血管壁玻璃样变。

③细胞内玻璃样变。

不同类型的玻璃样变,对机体的影响不同。

结缔组织玻璃样变,可使纤维组织变硬,失去弹性。

血管壁玻璃样变,可使管壁增厚、变硬,管腔狭窄,甚至闭塞。

细胞内玻璃样变,影响细胞的功能。

2.概述坏死的病理变化?坏死组织的镜下特点主要是细胞核的变化,表现为核浓缩、核碎裂、核溶解。

细胞质崩解,细胞轮廓消失。

间质崩解液化。

坏死组织变成一片红染、无结构的颗粒状物质。

肉眼观失活组织的特征是无光泽、无弹性、无血液供应、无感觉及运动功能。

失活组织只有及时清除,才能防止感染,促进愈合。

3.简述细胞再生能力分类并举例?①不稳定细胞:生理状况下就经常进行更新,如表皮细胞。

②稳定细胞:生理状况下稳定,受到损伤后表现出较强的再生能力,如各种腺上皮细胞。

③永久性细胞:缺乏再生能力,如神经细胞、心肌细胞。

4.简述肉芽组织的形态特点及功能?肉芽组织是由大量新生的毛细血管和成纤维细胞构成的幼稚结缔组织,往往伴有各种类症细胞。

肉眼观为鲜红色、颗粒状,柔软湿润。

肉芽组织的功能有①抗感染及保护创面。

②机化坏死组织、血栓等。

③填补组织缺损。

5.举例说明化生的病理学意义?化生是一种已分化组织转化为另一种性质相似的分化组织的过程。

例如鳞状上皮化生,常见于气管、支气管粘膜。

这是一种适应性反应,但若持续存在,可能成为支气管鳞状细胞癌的基础。

肠上皮化生,这种化生常见于胃,与胃癌的发生有一定的关系。

6.简述影响创伤愈合的因素及防治原则?影响创伤愈合的因素包括全身因素和局部因素,为了促进创伤愈合应加强营养,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饮食,补充微量元素锌等。

局部血液循环不良,感染与异物、神经损伤均影响创伤愈合。

因此,利用热敷、红外线等理疗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控制感染,清除异物均有利于创伤愈合。

7.常见的变性有几种?有五种,①细胞水种;②脂肪变性;③玻璃样变性;④病理性色素沉着;⑤病理性钙化。

肿瘤-肿瘤的分化与异型性PPT课件

肿瘤-肿瘤的分化与异型性PPT课件
肿瘤细胞的形态、大小、染色深 浅不一,核分裂像增多。
100%
组织结构
肿瘤组织结构紊乱,排列不整齐 ,层次不清。
80%
细胞分化程度
肿瘤细胞的分化程度与正常组织 细胞差异明显,分化程度越低, 恶性程度越高。
异型性与肿瘤恶性程度的关系
01
异型性越大,肿瘤的恶性程度越 高,预后越差。
02
异型性可以作为判断肿瘤良恶性 、恶性程度和预后的参考指标之 一。
05
总结与展望
总结
肿瘤的分化
肿瘤的分化描述了肿瘤组织与其 起源的正常组织之间的相似程度。 高分化肿瘤与正常组织相似,低 分化肿瘤则与正常组织差异大,
恶性程度更高。
肿瘤的异型性
异型性是肿瘤组织与其起源的正 常组织在结构、染色深浅、细胞 大小、核变化等方面的差异。异 型性越大,肿瘤的恶性程度越高。
治疗方法
预后评估
01
02
03
预测病情发展
肿瘤的分化与异型性可以 反映肿瘤细胞的生物学行 为和恶性程度,从而预测 病情的发展趋势和预后。
评估治疗效果
通过观察治疗后肿瘤的分 化与异型性变化,可以评 估治疗效果和预测复发风 险。
制定治疗计划
根据肿瘤的分化与异型性, 可以制定更为个性化的治 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和 患者的生存质量。
分化程度越高,肿瘤细胞的恶性程度越低,预后 较好。
分化程度与肿瘤细胞的遗传学特征、生物学行为 和治疗效果密切相关。
03
肿瘤异型性
异型性的概念
肿瘤细胞与其起源的正常细胞在形态、功能和代谢等方面的差异 。
异型性是肿瘤发生、发展的标志之一,也是判断肿瘤良恶性的重 要依据。
异型性的表现
80%
细胞形态

病理学各章试题及答案

病理学各章试题及答案

病理学各章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病理学研究的对象是:A. 疾病的原因B. 疾病的表现C. 疾病的形态学变化D. 疾病的治疗答案:C2. 下列哪项不属于基本病理变化:A. 变性B. 坏死C. 炎症D. 肿瘤答案:D3. 下列哪种变性是不可逆的:A. 水变性B. 油变性C. 玻璃样变性D. 脂肪变性答案:C4. 下列哪种坏死属于凝固性坏死:A. 肝细胞坏死B. 心肌梗死C. 肺出血性梗死D. 肠出血性梗死答案:B5. 下列哪种炎症介质具有趋化作用:A. 组胺B. 缓激肽C. 白细胞介素-1D. 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答案:C二、填空题6. 病理学研究的两大基本内容是______和______。

答案:形态学变化、功能变化7. 坏死的形态学特征是______、______和______。

答案:核固缩、核碎裂、核溶解8. 炎症的基本病理变化包括______、______和______。

答案:变质、渗出、增生9. 肿瘤的基本特征是______和______。

答案:克隆性、异型性10. 下列疾病中,属于良性肿瘤的是______,属于恶性肿瘤的是______。

答案:脂肪瘤、肺癌三、判断题11. 玻璃样变性是指细胞内或间质中出现均匀红染的玻璃样物质。

()答案:√12. 凝固性坏死只见于实质性器官。

()答案:×(凝固性坏死可见于实质性器官和间质组织)13. 炎症时,中性粒细胞具有趋化作用。

()答案:√14. 肿瘤的发生发展与遗传因素无关。

()答案:×(肿瘤的发生发展与遗传因素有关)15. 良性肿瘤不会恶变。

()答案:×(良性肿瘤在一定条件下可以恶变)四、简答题16. 简述炎症的基本病理变化。

答案:炎症的基本病理变化包括变质、渗出和增生。

变质是指炎症局部组织的损伤,包括细胞变性、坏死等;渗出是指炎症局部血管内的液体、细胞等成分渗出到组织间隙;增生是指在炎症过程中,局部组织出现新的细胞生长。

肿瘤 肿瘤的分化与异型性 病理学课件

肿瘤 肿瘤的分化与异型性 病理学课件
肿瘤的分化与异型性
目录 CONTENT
01
肿瘤的分化
02
肿瘤的异型性
03
肿瘤的分级
肿瘤的分化
分化:细胞从幼稚到成熟的生长发育过程 肿瘤的分化:肿瘤组织与其起源组织比较,在组织结构和细胞形态上的 相似程度。 两者相似性大:肿瘤的分化程度高; 两者相似性小:肿瘤的分化程度低 两者缺乏相似之处:未分化
1.肿瘤组织结构的异型性:良性肿瘤的异型性不明显,一般都与其起源 组织相似;恶性肿瘤的组织结构异型性明显,瘤细胞排列更为紊乱,失去 正常的排列结构和层次。
2.肿瘤细胞形态的异型性:良性肿瘤细胞异型性很小或无;恶性肿瘤细 胞的异型性明显,具有瘤细胞多形性、核异形性并出现病理性核分裂、胞 浆略嗜碱性。
恶性肿瘤根据分化程度分为三级: Ⅰ、Ⅱ、Ⅲ级。
排列结构层次。
肿腺癌
肿瘤的异型性
恶性肿瘤细胞的异型性 1.瘤细胞的多形性:瘤细胞大小、形态不一致 ; 2.核的异型性
核体积:增大,核/浆增大 核大小及形状:不一,出现巨核、双核、多核 核膜:厚; 核染色质:粗颗粒状,分布不均 核仁:肥大,数目增多(可达3~5个) 核分裂像:增多,出现病理性核分裂 3.胞浆呈嗜碱性(核蛋白体增多)
肿瘤的异型性
肿瘤组织无论在组织结构和细胞形态上,都与其起源组织有不同程度 的差异,这种差异称为异型性。
与起源组织差异 分化程度 异型性 恶性程度



良性/低




肿瘤的异型性
(一)肿瘤组织结构的异型性 良性肿瘤的异型性不明显,一般都与其发源组织相似。 恶性肿瘤的组织结构异型性明显,瘤细胞排列更为紊乱,失去正常的
肿瘤的异型性
肿瘤的异型性

病理学问答题要点

病理学问答题要点

病理学问答题1、简述坏死的类型及结局。

答:(1)类型:1)凝固性坏死:坏死组织由于失水变干,蛋白质凝固而变成灰白或黄白色比较坚实的凝固体,故称为凝固性坏死。

常见于心、肾、脾的贫血性梗死,镜下特点为坏死组织的细胞结构消失,但组织结构的轮廓依然保存。

2)液化性坏死:组织起初肿胀.随即发生酶性溶解,形成软化灶多发生于蛋白质少,脂质多的组织或溶解酶多的组织。

3)特殊类型的坏死:①干酪样坏死:由于结核杆菌引起的坏死,坏死组织彻底崩解,镜下不见组织轮廓,只见一些无定形的颗粒状物质略带黄色,形成状如干酪样的物质,称为干酪样坏死。

②脂肪坏死:液化性坏死的特殊类型,主要分为创伤性脂肪坏死和酶解性脂肪坏死。

③纤维素样坏死:发生在结缔组织和小血管壁的一种坏死,坏死组织呈细丝、细颗粒状或片块状红染似纤维蛋白,常见于结缔组织病和急进性高血压病。

④坏疽:是与外界大气相通部位的较大范围组织坏死,继发腐败菌感染后,导致坏死组织呈黑色、污绿色等特殊形态学改变。

坏疽又分为干性坏疽、湿性坏疽、气性坏疽三个类型。

(2)结局:1)溶解吸收 2)分离排出 3)机化 4)包裹、钙化2、简述坏死和凋亡有何区别。

答:3、简述细胞周期不同类型的细胞各自的特点。

答:(1)不稳定细胞:在细胞周期中连续分裂的细胞,它们对机体的建立和组织的更新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如:胚胎早期的细胞、造血干细胞、上皮基底细胞等。

(2)稳定细胞:一般情况下不增殖,受到一定刺激后,可重新进入细胞周期,恢复增殖能力。

如:肝、肾的实质细胞、血液中的淋巴细胞等。

(3)永久性细胞:某些细胞分化程度很高,完全失去增殖能力,破坏后则成为永久性缺损。

如:人的红细胞、神经元细胞和骨骼肌细胞等。

4、简述肉芽组织的肉眼与镜下特点、功能及转归和肉芽组织各成分与功能的关系。

答:(1)形态 1)肉眼观:颗粒状、鲜红色、柔软湿润、触之易出血而无痛觉。

2)镜下观:①大量新生毛细血管平行排列,与表面垂直,并在近表面处相互吻合形成弓装突起,肉眼观呈鲜红色细颗粒状。

肿瘤细胞的异型性是什么

肿瘤细胞的异型性是什么

肿瘤细胞的异型性是什么文章目录*一、肿瘤细胞的异型性是什么*二、恶性肿瘤细胞质异型性的表现*三、肿瘤细胞超微结构的异型性肿瘤细胞的异型性是什么1、肿瘤细胞的异型性是什么肿瘤组织在细胞形态和组织结构上,都与其来源的正常组织有不同程度的差异,这种差异称为异型性(atypia)。

异型性的大小可用肿瘤组织分化成熟的程度来表示。

分化(differentiation)在胚胎学中指原始幼稚细胞在胚胎发育过程中,向不同方向演化趋于成熟的程度。

病理学将此术语引用过来,指肿瘤细胞与其发生部位成熟细胞的相似程度。

肿瘤细胞异型性小,表示它和正常来源组织相似,分化程度高,则恶性程度低。

反之,肿瘤细胞异型性大,和正常来源组织相似性小,肿瘤细胞分化程度低,往往其恶性程度高。

异型性是判断良、恶性肿瘤的重要组织学依据。

间变(anaplasia)在现代病理学中指肿瘤细胞缺乏分化的状态。

由未分化细胞构成的恶性肿瘤称间变性肿瘤。

间变性肿瘤多为高度恶性的肿瘤。

2、肿瘤细胞的异型性的特点2.1、肿瘤细胞的多形性即肿瘤细胞形态和大小不一致。

恶性肿瘤细胞一般比正常细胞较大,有时可见瘤巨细胞。

但少数分化很差的肿瘤其肿瘤细胞较小,圆形,大小也比较一致。

2.2、瘤细胞核的多形性瘤细胞核比正常细胞核增大,核大小、形状和染色不一。

并可出现双核、巨核、多核、奇异核、核着色深(由于核内DNA增多)。

染色质呈粗颗粒状,分布不均匀,常堆积于核膜下,使核膜显得肥厚。

核分裂像增多,特别是出现不对称性、多极性及顿挫性等病理性核分裂时,对恶性肿瘤具有诊断意义。

2.3、瘤细胞胞浆的改变由于胞浆内核蛋白体增多而多呈嗜碱性。

瘤细胞产生异常分泌物或代谢产物(如激素、粘液、蛋白、色素等),因此具有不同特点。

2.4、肿瘤细胞超微结构的改变一般来说,良性肿瘤的超微结构与其起源的组织基本相似。

恶性肿瘤细胞根据其分化的程度表现出不同的异型性。

3、肿瘤组织结构的异型性肿瘤的组织结构的异型性是指肿瘤组织在空间排列方式上(包括极向、器官样结构及其与间质的关系等方面)与其来源的正常组织的差异。

肿瘤细胞的异型性

肿瘤细胞的异型性

⑥肿瘤血管生成:
指实体性肿瘤在机体内诱导形成 新生血管的现象。受血管生成因子和 抗血管生成因子调控。
2、肿瘤的生长方式: ①膨胀性生长:
发生在器官或组织内的大多数良性肿瘤 所表现的生长方式。 ②侵袭性生长:
为大多数恶性肿瘤的生长方式。 ③外生性生长:
发生在体表、体腔或管道器官表面的肿 瘤常向表面生长。良性、恶性肿瘤都可呈外 生性生长。
四、肿瘤的生长与扩散:
(一)肿瘤的生长: 1、肿瘤的生长速度: ①倍增时间: ②生长分数:瘤细胞群体中处于增殖阶段
(S期+G2期)的细胞的比例。
③瘤细胞的生成与丢失: 肿瘤生长速度决定于生长分数和瘤生成
与丢失之比,而与倍增时间关系不大。 抗癌药针对处于增殖期的细胞,高生长
分数瘤对化疗敏感。
④肿瘤的演进:指恶性肿瘤在生长过程中变 得越来越富于侵袭性(生长加快、浸润和转 移)的现象。与异质化有关。
►分级: 恶性肿瘤的分级主要是根据其分化程度
的高低来确定恶性程度的级别。一般分为三 级: ◇Ⅰ级(高分化):属低度恶性. ◇ Ⅱ级(中分化):属中度恶性. ◇ Ⅲ级(低分化):属高度恶性。 ►这种分级对于决定治疗方案和判定预后有 一定意义。
►分期:
较为常用的是TNM分期。
T:Tumor,表示肿瘤. N:Lymph Node,表示淋巴结转移
第一节 肿瘤的概念
► 肿瘤是机体在各种致瘤因素作用下,局部 组织的细胞在基因水平上失去对其生长的正 常调控,导致克隆性异常增生而形成的新生 物。因常形成局部肿块而得名。
► 具有异常的形态、代谢和功能,失去分化 成熟的能力.
► 具有相对的自主性生长;与机体不协调, 有害无益。
► 恶性肿瘤还具有明显的侵袭破坏能力及转 移特性.

肿瘤异型性名词解释

肿瘤异型性名词解释

肿瘤异型性名词解释肿瘤异型性是指肿瘤细胞与正常细胞的形态、结构以及组织学特征上的明显差异。

肿瘤异型性是肿瘤的重要特征之一,具有一定的诊断和预后意义。

肿瘤异型性可以从细胞层面和组织层面进行评估。

在细胞层面,肿瘤细胞通常显示出形态、大小、核质比例以及核分裂数目等方面的异常变化。

正常细胞的大小、形状、核质比例等是相对稳定的,而肿瘤细胞的异型性表现为大小不一、形态不规则、核质比例倾斜等特点。

此外,肿瘤细胞的染色质和核仁的形态也会发生明显改变,出现异常的核形态、异常的染色质排列等。

在组织层面,肿瘤异型性主要反映在组织结构上的异常变化。

正常组织的细胞排列有一定的规律,呈现出一定的结构组织学特征,而肿瘤组织通常会破坏正常组织结构,出现细胞的异常排列、增生和分化不良等现象。

肿瘤组织的异型性表现为细胞排列紊乱、不良分化、核分裂指数升高等特点。

肿瘤异型性的程度可以根据细胞和组织特征的异常程度来评估。

轻度异型性指肿瘤细胞或组织结构的异常轻微,与正常细胞或组织相比差异不大;中度异型性指肿瘤细胞或组织结构的异常明显,但还能够和肿瘤类型相符;重度异型性指肿瘤细胞或组织结构的异常非常明显,与肿瘤类型不符,常见于恶性肿瘤。

肿瘤异型性的评估对肿瘤的诊断和预后判断有重要意义。

在病理学上,肿瘤异型性是判断肿瘤恶性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

通常,异型性越严重,肿瘤越可能为恶性。

此外,肿瘤异型性还可以用于判断肿瘤的分化程度和浸润深度,对肿瘤的治疗和预后判断也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总之,肿瘤异型性是指肿瘤细胞和组织结构与正常细胞和组织的明显差异,是肿瘤的重要特征之一。

通过评估肿瘤的异型性,可以帮助诊断和预后判断,并为肿瘤的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异型性的名词解释

异型性的名词解释

异型性的名词解释由于分化的程度不同,肿瘤的细胞形态和组织结构与相应的正常组织相比,有不同程度的差异,病理学将这种差异称为异型性。

分类肿瘤的异型性有两个方面:细胞异型性和结构异型性。

(一)肿瘤的细胞异型性(cellular atypia)有以下表现:(1)肿瘤细胞通常比相应正常细胞大;(2)肿瘤细胞的大小和形态很不一致(多形性),可以出现瘤巨细胞,即体积很大的肿瘤细胞。

但是,有些分化甚差的肿瘤,其瘤细胞很原始,体积不大,大小和形态也可以比较一致;(3)肿瘤细胞核的体积增大。

胞核与细胞浆的比例(核浆比)增高。

例如,上皮细胞的核浆比正常时多为1:4~1:6,恶性肿瘤细胞则可为1:1;(4)核的大小、形状和染色差别较大(核的多形性)。

可出现巨核、双核、多核或奇异形的核。

核内DNA常增多,核深染(hyperchromasia),染色质呈粗颗粒状,分布不均匀,常堆积在核膜下;(5)核仁明显,体积大,数目也可增多;(6)核分裂像常增多,出现病理性核分裂像,如不对称核分裂、多极性核分裂等。

良性肿瘤细胞一般异型性较小,恶性肿瘤细胞则常具有高度异型性。

上述瘤细胞的形态,特别是胞核的多形性和病理性核分裂,常为恶性肿瘤的重要特征,在区别良恶性肿瘤上有重要意义。

异型性越大,表示肿瘤组织和细胞与相应正常组织的差异越大。

异型性是肿瘤组织和细胞出现成熟障碍和分化障碍的表现。

一般来说,异型性越大,成熟程度和分化程度就越低。

有些恶性肿瘤细胞分化很差,异型性显著,称为间变性肿瘤(anaplastic neoplasm)。

间变性的肿瘤细胞常具有多形性(pleomorphism),即肿瘤细胞的大小和形状变异很大。

间变性肿瘤多为高度恶性的肿瘤。

(二)肿瘤组织在空间排列方式上与相应正常组织的差异称为肿瘤的结构异型性(architectural atypia)。

如食道鳞状细胞癌中,鳞状上皮排列的极向显著紊乱;胃腺癌中腺上皮失去极向,形成的腺体很不规则;子宫内膜腺癌中,腺体之间正常的内膜间质消失等等。

名词解释 肿瘤的异型性

名词解释 肿瘤的异型性

名词解释肿瘤的异型性肿瘤的异型性是指肿瘤细胞与正常细胞在形态、结构、功能等方面的不同之处。

在肿瘤组织中,细胞之间的异质性很常见,这是肿瘤细胞发展演化过程中的一种典型特征。

肿瘤的异型性主要分为两个方面,一是肿瘤细胞之间的异质性,二是肿瘤细胞与正常细胞的异质性。

首先,肿瘤细胞之间的异质性是指肿瘤组织中不同种类的肿瘤细胞之间的形态、结构和功能的差异。

在一个肿瘤中,由不同种类的肿瘤细胞构成是非常常见的情况。

这些肿瘤细胞可能来源于不同的发育阶段或细胞系,导致细胞的外观和功能的不同。

例如,在一个恶性肿瘤中可能同时存在肿瘤细胞和其分化状态下的细胞。

这种异型性使得肿瘤的发展和治疗变得更加复杂和困难。

其次,肿瘤细胞与正常细胞的异型性是指肿瘤细胞与相应正常细胞之间的形态、结构和功能的差异。

在肿瘤发展的早期,肿瘤细胞还保留着部分正常细胞的特征,但随着肿瘤的进展,这种差异会逐渐增加。

肿瘤细胞的异型性体现在多个方面,例如细胞形态的改变、细胞核的异型性、细胞器的异常及亚细胞结构的改变等。

此外,肿瘤细胞的功能也会因为异型性而发生变化,导致增殖、分化、凋亡、侵袭和转移等过程异常进行。

肿瘤的异型性是肿瘤发展过程中的一种常见现象,它不仅给肿瘤的诊断和研究带来了挑战,也对肿瘤的治疗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在肿瘤的诊断中,医生需要通过组织学和细胞学的方法来确定肿瘤的类型和程度。

然而,肿瘤细胞的异型性使得诊断变得更加复杂,容易造成误判。

在治疗方面,肿瘤细胞的异型性也是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

由于异型性的存在,肿瘤细胞对药物的敏感性和治疗效果可能会有所不同,因此针对不同类型和程度的异型性设计个体化的治疗方案显得尤为重要。

针对肿瘤细胞异型性的研究也是当前肿瘤学领域的热点之一。

科学家们希望通过研究肿瘤细胞的异型性,揭示肿瘤发展的机制,并为肿瘤的预防和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例如,一些研究表明,肿瘤细胞的异型性与肿瘤的恶性程度密切相关,异型性越高的肿瘤往往具有更强的侵袭和转移能力。

病理学 简答题

病理学 简答题

一.何为肉芽组织,其结构功能如何?答:肉芽组织:新生的富含毛细血管的幼稚阶段纤维结缔组织,肉眼表现为鲜红色,颗粒状,柔软湿润,形似鲜嫩的肉芽。

形态特点:肉眼:肉芽组织表面呈颗粒状,鲜红色,柔软湿润,触之易出血而无痛觉。

光镜:A.内皮细胞增生→实性细胞索和扩张的毛细血管→与表面垂直在近表面处互相吻合形成弓形突起。

B.毛细血管周围有许多新生的成纤维细胞,很少有胶原纤维形成。

C.多少不等的炎性细胞浸润于肉芽组织。

感染性损伤以中性粒细胞为主;非感染者炎细胞以单核细胞和淋巴细胞为主。

D.肉芽组织深层往往有一层由纤维细胞,大量胶原纤维和少量小血管构成的成熟纤维结缔组织。

作用:1.抗感染保护创面。

2.填补创口及其他组织缺损。

3.机化或包裹坏死,血栓,炎性渗出物及其他异物。

二.什么是血栓形成,血栓形成的条件中哪一项最重要,说其机制?答:活体心血管腔内,血液成分形成固体质块的过程叫血栓形成。

条件:心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血流状态的改变,血液凝固性增加。

其中心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最重要。

机制:内皮损伤,胶原暴露,血小板与胶原粘附;血小板释放颗粒合成TXA2;血小板被激活并相互凝集;血小板聚堆释放凝血酶,激活纤维蛋白质,纤维蛋白网罗白细胞和红细胞,形成血栓。

三.简述梗死发生的原因和条件答:1.血管阻塞:血栓,栓塞2.血管受压闭塞:肠套叠,肠扭转→肠梗死3.动脉痉挛:心绞痛,心肌梗死。

梗死的形成条件:1.供血血管的类型双重供血:肺、肝,前臂.终末动脉血供或吻合支少:肾,脾,心,脑2.血流阻断发生的速度有效侧枝循环能否及时建立3组织对缺氧的耐受性、心脑敏感、骨骼肌和纤维组织耐受4.血的含氧量贫血、心衰、休克。

四.何谓化脓性炎症?简述其常见类型并举例答:以中性粒细胞大量渗出为主,伴有不同程度的组织坏死和脓液形成的炎症为化脓性炎,常见3种类型:脓肿、蜂窝织炎常发生于疏松组织内,如蜂窝织炎性阑尾炎;表面化脓发生于浆膜、粘膜,若脓液不能排出,在浆膜腔或官腔内蓄积称积脓,如胆囊积脓。

肿瘤名词解释

肿瘤名词解释

肿瘤名词解释
异型性:肿瘤组织结构与细胞形态与相应正常组织发生不同程度的差异。

间变:肿瘤细胞缺乏分化,异异型性明显。

转移:恶性肿瘤细胞从原发部位侵入淋巴管,血管,体腔,迁徙到其他部位,继续生长,发展为同种类型的肿瘤的过程。

恶病质:晚期的恶性肿瘤病人,发生机体严重消瘦,贫血,厌食,全身衰弱的症状
癌前病变:某些疾病或病变虽然本身不是恶性肿瘤,但有发展成恶性肿瘤的潜力,其发生相应恶性肿瘤的风险增加。

这些疾病或病变称为癌前疾病或癌前病变。

非典型增生:描述细胞增生并出现异型性,常发生于上皮,包括被覆上皮(如鳞状上皮和尿路上皮)和腺上皮(如子宫内膜腺上皮,乳腺导管上皮)
原位癌:发生于上皮,指异型增生的细胞在形态,生物学特性上与癌细胞相同,常累及上皮全层但未冲破基膜向下润,也称上皮内癌。

癌基因:是在研究肿瘤病毒(特别是反转录病毒)制瘤过程中认识到的。

肿瘤抑制基因:在细胞生长和增殖的调控中起重要作用的基因。

这些基因的产物有抑制细胞生长的作用。

当等位基因变异或缺失时,其功能丧失,导致细胞发生转化。

端粒:染色体末端存在一种称为端粒的DNA重复序列,其长度随着细胞的复制逐渐缩短。

病理学:肿瘤的异型性

病理学:肿瘤的异型性

病理学:肿瘤的异型性肿瘤组织无论在细胞形态和组织结构上,都与其发源的正常组织有不同程度的差异,这种差异称为异型性。

异型性是肿瘤异常分化在形态上的表现。

异型性小,说明分化程度高,异型性大,说明分化程度低。

区别这种异型性的大小是诊断肿瘤,确定其良、恶性的主要组织学依据。

良性肿瘤细胞的异型性不明显,一般与其来源组织相似。

恶性肿瘤常具有明显的异型性。

由未分化细胞构成的恶性肿瘤也称为间变性肿瘤,间变是指恶性肿瘤细胞缺乏分化,异型性显著。

间变性肿瘤具有明显的多形性,瘤细胞彼此在大小和形状上有很大的变异,因此往往不能确定其组织来源。

间变性肿瘤一般具有高度恶性。

1.肿瘤细胞的异型性良性肿瘤瘤细胞的异型性小,一般与其来源的正常细胞相似。

恶性肿瘤瘤细胞常具有高度的异型性,表现为以下特点:(1)肿瘤细胞的多形性,即肿瘤细胞形态和大小不一致。

恶性肿瘤细胞一般比正常细胞较大,有时可见瘤巨细胞。

但少数分化很差的肿瘤其肿瘤细胞较小,圆形,大小也比较一致。

(2)瘤细胞核的多形性瘤细胞核比正常细胞核增大,核大小、形状和染色不一。

并可出现双核、巨核、多核、奇异核、核着色深(由于核内DNA增多)。

染色质呈粗颗粒状,分布不均匀,常堆积于核膜下,使核膜显得肥厚。

核分裂像增多,特别是出现不对称性、多极性及顿挫性等病理性核分裂时,对恶性肿瘤具有诊断意义。

恶性肿瘤细胞的核异常改变多与染色体呈多倍体或非整数倍体有关。

(3)瘤细胞胞浆的改变:由于胞浆内核蛋白体增多而多呈嗜碱性。

瘤细胞产生异常分泌物或代谢产物(如激素、粘液、蛋白、色素等),因此具有不同特点。

(4)肿瘤细胞超微结构的异型性:一般来说,良性肿瘤的超微结构与其起源的组织基本相似。

恶性肿瘤细胞根据其分化的程度表现出不同的异型性。

总的来说,恶性肿瘤细胞通常绝对或相对明显增大,核膜可有内陷或外凸,使核形不规则甚至形成奇异型核。

胞浆内的细胞器常有数目减少、发育不良或形态异常。

细胞连接常有减少,有利于肿瘤浸润生长。

病理肿瘤的异型性名词解释

病理肿瘤的异型性名词解释

病理肿瘤的异型性名词解释引言:病理肿瘤的异型性作为一种病理学特征,被广泛应用在临床诊断和治疗过程中。

本文将对病理肿瘤异型性的概念、分类以及应用等进行详细解释,以期能够增加对该概念的全面理解。

一、病理肿瘤异型性的概念病理肿瘤异型性,又被称为肿瘤细胞的异型性,是指肿瘤细胞在形态、结构、功能和遗传特性等方面出现的异常变化。

与正常细胞相比,病理肿瘤细胞的异型性表现为分化异常、形态变异、增殖活跃以及遗传变异等方面的差异。

异型性是病理肿瘤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特征,对于区分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以及判断预后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二、病理肿瘤异型性的分类根据病理肿瘤细胞的异型性程度和表现形式,可以将其分为以下几类:1. 细胞异型性:细胞异型性指肿瘤细胞的大小、形状、染色性以及核分裂指数等方面的变异。

细胞异型性的程度通常与肿瘤的恶性程度相关,即恶性肿瘤在细胞异型性方面表现更为明显。

2. 核异型性:核异型性主要指肿瘤细胞核的大小、形状、染色性以及核仁的形态等方面的变异。

在良性肿瘤中,细胞核通常呈现圆形或椭圆形,染色性均匀;而恶性肿瘤的细胞核呈现不规则的形状,染色性不均匀,常见核仁增多等现象。

3. 结构异型性:结构异型性主要指肿瘤组织的细胞排列方式以及组织结构的异常变化。

在恶性肿瘤中,肿瘤细胞的排列紊乱,组织结构破坏,常见核分裂象的出现,这些都是结构异型性的表现。

三、病理肿瘤异型性的应用病理肿瘤异型性在临床诊断和治疗中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以下将分别从诊断和治疗两个方面进行解释。

1. 临床诊断应用:通过观察病理肿瘤的异型性特征,可以对肿瘤进行分类、分级,并判断其恶性程度,为临床医生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例如,在乳腺癌的分型中,病理学家会观察肿瘤细胞的异型性表现,结合其他临床指标,对肿瘤进行分期,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

2. 治疗应用:病理肿瘤异型性在肿瘤治疗中也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

通过研究肿瘤细胞的异型性特征,可以发现肿瘤的生长规律以及存在的分化阻滞因素,从而选择合适的治疗策略。

本科《病理学》作业

本科《病理学》作业

《病理学》作业(昆明医科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校外教学点专升本)一、名词解释:变性坏死坏疽虎斑心萎缩肥大增生化生溃疡空洞机化再生肉芽组织创伤性神经瘤心衰细胞槟榔肝血栓形成栓塞栓子炎症介质绒毛心脓肿溃疡窦道瘘管炎性息肉炎性假瘤肉芽肿菌血症败血症脓毒血症毒血症假膜性炎肿瘤异型性非典型性增生转移角化珠癌前病变原位癌Virchow's Signal node Krukenberg's tumor 肿瘤的实质癌脐Aschoff body 枭眼细胞肺肉质变早期肺癌隐性肺癌矽结节革囊胃早期胃癌早期肝癌假小叶新月体结核球颗粒性固缩肾Good Pasture综合征原位癌累及腺体Paget病肺原发综合症树胶肿结核结节假结核结节嗜酸性脓肿干线型肝硬化R-S细胞卫星现象噬神经细胞现象二、比较题:1、比较干性坏疽、湿性坏疽、气性坏疽。

2、比较贫血性梗死与出血性梗死的不同点。

3、比较良、恶性肿瘤。

4、比较癌与肉瘤。

5、比较大、小叶性肺炎的异同点。

大叶性肺炎小叶性肺炎相同点急性渗出性炎,均可引起肺实变,均有细菌感染引起发病年龄青壮年小儿和年老体弱者病因肺炎球菌多种细菌发病机制与机体变态反应有关机体抵抗力下降或呼吸道防御基本病变纤维素性炎化脓性炎病变范围一个肺段至整个肺大叶以细支气管为中心,小叶为单预后好,并发症少差,并发症多见病变特点分四期,病变一致,无支气管病变灶状、多彩性、不一致性、有支气管病变临床特征咳铁锈色痰、实变体征咳粘液脓性痰、散在湿性啰音并发症肺肉质变、中毒性休克心衰、呼衰、支气管扩张6、比较一期愈合和二期愈合的异同点。

两种愈合基本过程是一样的,均有出血、炎症等伤口早期反应、伤口收缩和肉芽组织增生及瘢痕形成。

一期愈合见于组织缺损少、创面整齐、无感染,经接合或黏合后对和严密的创口,二期愈合见于组织缺损较大、创面不齐、哆开,无法整齐对合或伴有感染得创口。

故二期愈合与一期愈合有以下不同:1.由于坏死组织多,或伴有感染,局部组织变性、坏死、炎症反应明显,只有感染被控制,坏死组织被清除后,再生才能开始。

【病理学】19 第六章 肿瘤-肿瘤的异型性

【病理学】19 第六章 肿瘤-肿瘤的异型性
提示平滑肌源性肿瘤等
间变(anaplasia):
是指已分化成熟的细胞和组织的退分化,返回到原始的幼 稚
状态。因此,间变瘤细胞是指缺乏分化或异型性明显的恶 性 细胞,间变性肿 瘤 是指高度恶性肿 瘤
间变性甲状腺癌
异型性、分化、间变的关系
Atypia 、 differentiation 、 anaplasia 是 从 不 同
病理性核分裂像: 不对称性、多极性、顿挫性等 对诊断恶性肿瘤具有重要的意义
(3) 细胞浆的改变:
核蛋白↑→嗜碱性
一些肿瘤细胞可产生异常分泌物或代 谢产物而具有不同特点,如激素、粘液、糖 原、脂质、角质和色素等,有助于对其进行 区别
上述肿瘤细胞的形态,特别是细胞 核的多形性常为恶性肿瘤的重要形态特征, 对区别良恶性肿瘤具有重要意义,而细胞浆 内的特异性产物常有助于判断肿瘤的细胞来
绒毛状腺瘤—局部癌变
上为肠腺瘤 下为肠腺癌
肠粘膜 绒毛状肠腺瘤
高分化肠腺癌
皮肤鳞状细胞癌
二、细胞的异型性:
(1) 细胞的多形性:大且大小不等、形状不一
可见瘤巨细胞
细胞小,均匀一致,核的多形性:
核大,核浆比例失调(正常为1:4-6,恶性肿 瘤细胞可接近1:1),大小形状不一、浓染,染 色质呈粗颗粒状,核膜增厚,核仁清楚,可见 双核、多核、巨核、畸型核,核分裂像常增多
肿瘤性增生、非肿瘤性增生 良、恶性肿瘤 恶性肿瘤的恶性程度
分化程度高 异型性小
分化程度低 异型性大
肠腺瘤
肠腺癌
一、组织结构异型性:
指肿瘤组织空间排列方式上与其来 源的正常组织的差异,如细胞排列紊乱, 层次、极向消失
良性肿瘤的细胞异型性不明显,诊断的主要依 据是其组织结构的异型性

湖北临床病理科模拟题2021年(29)_真题-无答案

湖北临床病理科模拟题2021年(29)_真题-无答案

湖北临床病理科模拟题2021年(29)(总分99.XX98,考试时间120分钟)A1/A2题型1. 下列对肿瘤的命名不正确的是A. 瘤病指的是肿瘤多发的状态B. 凡称为瘤的都是良性肿瘤C. 具有癌和肉瘤两种成分的恶性肿瘤称为癌肉瘤D. 称为母细胞瘤的不一定都是恶性肿瘤E. 癌是指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2. 下列肿瘤肉眼形态中,最具恶性特征的是A. 绒毛状B. 分叶状C. 囊状D. 火山口状溃疡E. 乳头状3. 下列可作为确定肿瘤的主要依据的是A. 局部形成肿块B. 肿瘤的大小C. 细胞生长速度加快D. 细胞增生E. 细胞呈克隆性增生4. 肿瘤细胞分化程度越高,说明肿瘤A. 异型性越大B. 恶性程度越低C. 转移越早D. 预后越差E. 对放射治疗越敏感5. 下列关于癌的病理分级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 高分化鳞癌形成角化珠B. 实性癌不形成腺样结构C. 分级主要依据癌组织细胞的分化程度D. 未分化癌属高度恶性的腺癌E. 低分化鳞癌恶性度高6. 与肿瘤发生有关的宿主内在因素不包括A. 激素水平B. 遗传因素C. 免疫状态D. 营养状况E. 年龄因素7. 下列属于原位癌的是A. 早期子宫颈癌B. 乳腺导管内癌C. 局限型子宫内膜癌D. 胃黏膜内癌E. 早期食管癌8. 对于综合判定肿瘤良恶性来说,最关键的是A. 肿瘤的生长速度B. 对机体的影响C. 肿瘤的继发性改变D. 肿瘤的复发E. 肿瘤的生物学行为9. 区别乳腺内良性肿瘤与恶性肿瘤的主要临床依据是A. 肿瘤的体积B. 肿瘤的活动度C. 肿瘤的硬度D. 肿瘤的部位E. 肿瘤的浸润情况10. 子宫颈柱状上皮鳞化后发生的恶性肿瘤称A. 腺棘皮癌B. 鳞癌C. 癌肉瘤D. 腺鳞癌E. 腺癌11. 下列关于恶病质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 是良性肿瘤恶变时的主要表现B. 机体严重消瘦C. 肿瘤恶性增殖所致的严重消耗状态D. 全身衰竭的状态E. 癌症晚期患者的表现12. 与激素有关的肿瘤是A. 皮肤癌B. 肝癌C. 乳腺癌D. 胃癌E. 结肠癌13. 较早发生血道转移的肿瘤是A. 肺癌B. 结肠癌C. 绒毛膜上皮癌D. 膀胱癌E. 肝癌14. 下列不属于直接蔓延的是A. 横纹肌肉瘤侵及周围软组织B. 乳腺癌侵及胸大肌、胸腔至肺C. 脑胶质瘤周围出现小卫星灶D. 食管癌侵及胃贲门部E. 子宫颈癌侵及直肠和膀胱15. 下列特殊染色中不能用于显示黏液成分的是A. 黏液卡红B. VG三色染色C. HID(高铁二胺)染色D. AB(爱尔森蓝)染色E. PAS染色16. BRCA-1基因突变可引起A. 鼻咽癌B. 结肠腺瘤性息肉病C. 视网膜母细胞瘤D. 家族性乳腺癌E. 子宫内膜癌17. 下列不是恶性肿瘤的是A. 髓母细胞瘤B. 霍奇金淋巴瘤C. 多形性腺瘤D. 黑色素瘤E. 尤文肉瘤18. 下列组织发生的肿瘤不能称之为癌的是A. 肠上皮B. 血管内皮C. 膀胱移行上皮D. 肝细胞E. 肾小管上皮19. 癌的常见肉眼形态特点是A. 形状不走,切面灰白色,质硬,干燥,呈树根状向周围组织浸润B. 结节状、有包膜,切面灰白色质硬C. 分叶状,可有或无包膜,切面灰红、质硬D. 不规则结节状,有无完整包膜不走,切面灰红、湿润如鱼肉状E. 分支乳头状或绒毛状,根部有蒂与正常组织相连20. 恶性肿瘤的主要特征是A. 血管丰富B. 细胞排列紊乱C. 浸润性生长和转移D. 巨细胞形成E. 核分裂象多见21. 肿瘤恶性程度的高低取决于A. 肿瘤发生的部位B. 肿瘤的大小C. 肿瘤的生长方式D. 肿瘤患者的临床表现E. 肿瘤细胞的分化程度22. 有关肿瘤免疫的描述,错误的是A. 体液免疫起主要作用B. 癌组织内大量淋巴细胞浸润是预后较好的指标C. 恶性肿瘤可以破坏宿主的免疫功能D. 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容易发生恶性肿瘤E. 肿瘤特异性抗原是肿瘤细胞独有的抗原23. 癌前病变指的是A. 有明显癌变危险的一类良性病变B. 交界性肿瘤C. 一类恶性病变D. 一类必然癌变的病变E. 癌变早期24. 上皮内瘤变指的是A. 不发生浸润和转移B. 可长期保持原来的结构,甚至消退C. 上皮从非典型增生到原位癌的连续过程D. 一种早期癌E. 特指发生于子宫颈上皮内的异型增生25. 良性肿瘤对机体的影响主要取决于A. 肿瘤发生的部位B. 肿瘤的大小C. 肿瘤是单发或多发D. 肿瘤的生长速度E. 肿瘤发生的年龄26. 呈浸润性生长的良性肿瘤是A. 脑膜瘤B. 神经鞘瘤C. 血管瘤D. 平滑肌瘤E. 纤维瘤27. 下列癌在胃幽门部一般不会出现的是A. 鳞状细胞癌B. 腺癌C. 胶样癌D. 硬癌E. 髓样癌28. 下列关于副肿瘤综合征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 可表现为内分泌、神经、骨关节、消化、造血等系统的异常B. 肿瘤由于局部浸润和远处转移而引起的一系列病变和临床表现C. 肿瘤的产物或异常免疫反应等原因引起D. 肿瘤细胞产生和分泌激素或激素类物质E. 肿瘤细胞的一些酶活性增加,从而使部分激素分解、丧失或部分丧失功能29. 淋巴结转移性癌的诊断依据是A. 淋巴结肿大B. 淋巴结质地变硬C. 相邻的淋巴结融合成团D. 淋巴结内出现异型细胞E. 淋巴结内出现癌细胞30. 脑的恶性肿瘤常先转移至A. 外周神经B. 椎体C. 肺D. 中枢神经内E. 肝31. 下列符合腺瘤特征的是A. 可见腺管结构B. 形成小叶结构C. 无分泌功能D. 经淋巴道转移E. 浸润性生长32. 下列属于上皮组织特异性标记物的是A. vimentinB. Ⅷ因子相关抗原C. CEAD. CKE. desmin33. NF-1基因突变可引起A. 乳腺癌B. 视网膜母细胞瘤C. 肾母细胞瘤D. 神经纤维瘤病E. 结肠腺瘤性息肉病34. 下列属于上皮组织来源的肿瘤是A. 淋巴瘤B. 间皮瘤C. 胶质瘤D. 膀胱乳头状瘤E. 畸胎瘤35. 下列发生鳞状细胞癌可能性最小的部位是A. 阴道B. 肾脏C. 子宫颈D. 食管36. 决定肿瘤性质的主要依据是A. 患者的临床表现B. 患者的发病年龄C. 肿瘤的肉眼形态D. 肿瘤的生长方式E. 肿瘤的细胞形态和组织结构37. 恶性肿瘤细胞的异型性主要表现为A. 瘤细胞排列紊乱B. 瘤细胞核的大小及形态不一致C. 瘤细胞的多形性D. 瘤细胞分泌功能丧失E. 瘤细胞胞质多呈嗜碱性38. 肿瘤的演进是指A. 恶性肿瘤的直接蔓延现象B. 恶性肿瘤的生长速度C. 恶性肿瘤的转移现象D. 恶性肿瘤的浸润能力E. 恶性肿瘤在生长过程中变得越来越富有侵袭性的现象39. 不符合肿瘤免疫的描述是A. 老年人免疫系统功能下降恶性肿瘤的发病率高B. Kaposi肉瘤的发生与免疫系统功能缺陷有关C. 免疫抑制治疗可诱发恶性肿瘤D. 先天性免疫缺陷患者恶性肿瘤的发病率高E. Wilms瘤的发生与免疫系统不健全有关40. 下列不属于癌前疾病或癌前病变的是A. 乳腺纤维腺瘤B. 结肠多发性腺瘤性息肉病C. 黏膜白斑D. 皮肤慢性溃疡E. 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41. 下列关于上皮内瘤变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 重度非典型增生和原位癌统称为上皮内瘤变Ⅲ级B. 用于描述上皮从非典型增生到原位癌的连续过程C. 指的是上皮性恶性肿瘤浸润前的肿瘤性改变D. 属于一种早期癌E. 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可与浸润癌同时存在42. 下列最能够体现恶性肿瘤特征的是A. 核分裂象增多B. 出现转移C. 细胞增殖旺盛D. 血管丰富E. 对机体的影响较大43. 下列肿瘤组织继发病变中,应除外B. 钙化C. 恶性变D. 黏液样变E. 出血44. 肉瘤的主要形态特点是A. 青少年多见B. 包膜不完整C. 异型性明显,有核分裂象D. 肿瘤实质和间质分界不清E. 血道转移45. 属于副肿瘤综合征的是A. 肿瘤所致的贫血B. 肿瘤所致的疼痛C. 肿瘤所致的全身衰竭D. 肿瘤所致的发热E. 肿瘤所致的内分泌紊乱46. 左锁骨上淋巴结转移性腺癌的原发部位最可能是A. 胃B. 食管C. 甲状腺D. 肺E. 乳腺47. 下列肿瘤不发生转移的是A. 未分化癌B. 高分化癌C. 微小癌D. 类癌E. 原位癌48. 呈特征性Flexener-Wintersteiner菊形团排列的肿瘤是A. 无性细胞瘤B. 胶质瘤C. 黑色素瘤D. 视网膜母细胞瘤E. 骨肉瘤49. 下列属于间叶组织特异性标记物的是A. LCAB. CKC. GFAPD. vimentinE. desmin50. 与HTLv-1感染关系密切的肿瘤是A. 食管癌B. 鼻咽癌C. 子宫颈癌D. T细胞白血病E. Burkitt淋巴瘤51. 下列属于被覆上皮来源的肿瘤是A. 淋巴管瘤B. 脑膜瘤C. 移行细胞癌D. 肝细胞癌E. 管状腺瘤52. 下列不属于腺癌的是A. 印戒细胞癌B. 髓样癌C. 硬癌D. 单纯癌E. 基底细胞癌53. 关于肿瘤间质的描述正确的是A. 由胶原纤维组成B. 不具有特异性C. 任何肿瘤都有间质D. 不含有血管E. 形态有异型性54. 诊断恶性肿瘤最可靠的依据是A. 出现转移B. 出现激素异常分泌症状C. 切除后易复发D. 肿瘤体积较大E. 肿瘤与周围组织界限不清55. 肿瘤的异质性是指A. 肿瘤在组织结构上的差异B. 肿瘤细胞的不同亚克隆在侵袭能力、生长速度、对激素的反应、对抗癌药物的敏感性等方面的差异C. 良恶性肿瘤对机体影响的差异D. 肿瘤在细胞形态上的差异E. 肿瘤在代谢、功能方面的差异56. 下列关于肿瘤抗原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 肿瘤相关抗原既存在于肿瘤细胞,又存在于某些正常细胞B. 肿瘤分化抗原是正常细胞和肿瘤细胞都具有的与某个方向分化有关的抗原C. 肿瘤胚胎抗原在分化成熟组织中不表达或表达量很小D. 肿瘤胚胎抗原可作为肿瘤标记物用于肿瘤的辅助诊断和病情监测E. 人体恶性肿瘤都有肿瘤特异性抗原57. 下列病变中癌变可能性最大的是A. 中度非典型增生B. 肠上皮化生C. 重度非典型增生D. 鳞状上皮增生E. 轻度非典型增生58. 下列最符合交界性肿瘤的是A. 肿瘤中既有鳞状细胞癌成分,又有腺癌成分B. 同时具有癌和肉瘤结构的肿瘤C. 癌前病变D. 介于良性与恶性之间的肿瘤E. 发生于表皮与真皮交界处的肿瘤59. 下列不符合良性肿瘤特点的是A. 可引起内分泌紊乱B. 可发生转移C. 极少复发D. 可恶变E. 可引起严重的局部压迫和阻塞症状60. 良恶性肿瘤的区别要点中,应除外A. 细胞异型性B. 生长方式C. 复发和转移D. 生长速度E. 局部压迫和阻塞的严重程度61. 下列组织中的恶性肿瘤不可能是肉瘤的是A. 软骨B. 血管C. 腺体D. 纤维组织E. 平滑肌62. 不符合异位内分泌综合征描述的是A. 不发生于肉瘤B. 可发生于肺癌C. 可发生于胰腺癌D. 可发生于肝癌E. 可发生于胃癌63. 淋巴结转移性肿瘤最先出现于A. 淋巴滤泡生发中心B. 淋巴结门C. 被膜下D. 副皮质区E. 边缘窦64. 肉瘤易发生血道转移的原因是A. 实质和间质分界不清楚B. 生长速度快C. 间质中血管丰富D. 恶性程度高E. 多发生于血管丰富的部位65. 瘤细胞多呈漩涡状排列的肿瘤是A. 脑膜瘤B. 畸胎瘤C. 脂肪肉瘤D. 黑色素瘤E. 横纹肌肉瘤66. 有助于诊断肌源性肿瘤的标志为A. PSAB. CKC. vimentinD. desminE. PCNA67. APC基因突变对下列肿瘤具有诊断意义的是A. 家族性结肠腺瘤性息肉病B. 视网膜母细胞瘤C. 神经纤维瘤病D. 肾母细胞瘤E. 家族性乳腺癌68. 下列不是间叶组织来源的肿瘤是A. 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B. 淋巴瘤C. 血管瘤D. 骨肉瘤E. 恶性间皮瘤69. 癌肉瘤指的是A. 癌转变为肉瘤B. 腺上皮发生的恶性肿瘤C. 同时具有癌和肉瘤两种成分的肿瘤D. 间叶组织发生的恶性肿瘤E. 鳞状上皮发生的恶性肿瘤70. 关于肿瘤间质,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 起着支持和营养肿瘤实质的作用B. 可出现肌成纤维细胞和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浸润C. 对决定肿瘤的类型起辅助作用D. 对维持肿瘤的生长起重要作用E. 由结缔组织和血管组成71. 关于恶性肿瘤细胞的异型性,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 恶性肿瘤细胞的形态、大小及染色深浅不一致B. 恶性肿瘤细胞核质比例增大,胞质多呈嗜碱性C. 恶性肿瘤细胞核异常的改变多与染色体呈多倍体或非整倍体有关D. 肿瘤细胞核的大小、形状及染色不一致E. 核分裂象的出现是诊断恶性肿瘤的主要根据72. 关于肿瘤分级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 肿瘤分级的主要依据:肿瘤的分化程度、异型性和核分裂象的数目B. 高分化肿瘤一般不发生转移C. 肿瘤的分级是制订治疗方案和估计预后的重要指标之一D. 恶性肿瘤的分级是描述其恶性程度的指标E. 肿瘤的组织学级别越高,恶性度越低73. 关于肿瘤免疫逃逸的描述错误的是A. 肿瘤患者的免疫系统受到抑制B. 接受免疫抑制治疗的患者恶性肿瘤的发病率增高C. 极少数恶性肿瘤自行消退与宿主免疫功能增强有关D. 恶性肿瘤细胞的抗原性增强E. 肿瘤细胞可破坏机体的免疫系统74. 非典型增生是指A. 肿瘤细胞的异型性B. 无浸润、无转移的肿瘤性增生C. 细胞异型增生,未累及上皮全层D. 损伤因子刺激下的反应性增生E. 间变性肿瘤细胞的生长特点75. 下列疾病中属于交界性肿瘤的是A. 卵巢交界性浆液性乳头状囊腺瘤B. 皮肤乳头状瘤C. 乳腺纤维腺瘤D. 葡萄胎E. 血管瘤76. 下列不是恶性肿瘤的特点的是A. 易发生转移B. 浸润性生长C. 常有完整包膜D. 细胞异型性明显E. 恶病质77. 下列不是良性肿瘤的一般特征的是A. 分化较成熟、异型性小B. 生长速度慢C. 不转移D. 与周围组织分界不清E. 手术后不易复发78. 下列不符合癌的特点是A. 呈灰白色、质较硬、较干燥B. 较常见,多见于中老年人C. 上皮组织来源的恶性肿瘤D. 多经血道转移E. 形成癌巢,瘤实质与间质分界清楚79. 下列表现为激素分泌过多的肿瘤不属于异位内分泌综合征的是A. 胃癌B. 神经母细胞瘤C. 垂体腺瘤D. 肺癌E. 肝癌80. 肿瘤血道转移的确切根据是A. 血液中查见肿瘤细胞B. 恶性肿瘤细胞侵入动脉C. 肿瘤细胞栓塞于远隔器官D. 在远隔器官形成同一类型的肿瘤E. 恶性肿瘤细胞侵入静脉81. 骨转移性肺癌指的是A. 肺癌转移到骨B. 骨肉瘤和肺癌相互转移C. 骨肉瘤转移到肺D. 其他部位的原发肿瘤转移到肺和骨E. 肺和骨的恶性肿瘤转移到其他部位82. 瘤细胞呈栅栏状或不完全漩涡状排列(Vero-cay小体)的肿瘤是A. 胶质瘤B. 神经鞘瘤C. 平滑肌瘤D. 纤维腺瘤E. 滑膜肉瘤83. 下列病毒的检测对诊断肝癌有意义的是A. HTLVB. HBVC. HPVD. HSVE. EBV84. 下列抗体可作为肿瘤间质血管的特异性标记的是A. CD31B. CKC. CD45D. PCNAE. CD6885. 下列肿瘤恶变后称之为癌的是A. 纤维瘤B. 管状腺瘤C. 脑膜瘤D. 滑膜瘤E. 淋巴管瘤86. 腺鳞癌指的是A. 既有鳞状细胞癌成分又有腺癌成分的肿瘤B. 鳞状细胞癌伴腺上皮化生C. 腺瘤中含有鳞状细胞癌成分D. 既有癌的成分又有肉瘤成分的肿瘤E. 腺癌伴有鳞状上皮化生87. 实质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组织构成的肿瘤是A. 乳头状囊腺瘤B. 癌肉瘤C. 肾母细胞瘤D. 上皮样肉瘤E. 肉瘤样癌88. 肿瘤性增殖与炎性增殖的根本区别是A. 生长迅速B. 细胞增殖旺盛C. 增生的细胞在形态、代谢和功能上与机体协调一致D. 细胞不同程度失去分化成熟的能力E. 局部形成肿块89. 肿瘤分期的主要依据不包括A. 局部和远处淋巴结转移B. 原发肿瘤大小C. 浸润深度和范围D. 肿瘤的异型性E. 远处转移90. 可自行消退的肿瘤是A. 神经母细胞瘤B. 骨肉瘤C. 子宫平滑肌瘤D. 畸胎瘤E. 结肠腺癌91. 不符合非典型增生细胞形态特点的是A. 核分裂象增多B. 细胞排列极向消失C. 细胞核DNA增多,浓染D. 细胞大小形态不一E. 核仁数目增多,体积变小92. 下列属于交界性肿瘤的是A. 性质介于良恶性肿瘤之间B. 癌前病变C. 分化好的恶性瘤D. 混合性肿瘤E. 良性瘤局部恶变93. 最能体现恶性肿瘤细胞的形态特点的是A. 多核B. 病理性核分裂象C. 核大D. 核分裂象E. 核仁大94. 下列不是恶性肿瘤细胞的形态特点的是A. 核与胞质的比例增大B. 胞质嗜酸性增强C. 细胞大小不一、形态不规则D. 核深染、核仁肥大E. 病理性核分裂象95. 下列不符合肉瘤的特点是A. 肉瘤周围可见有网状纤维B. 起源于间叶组织C. 多经血道转移D. 呈灰红色、湿润,质软、鱼肉状E. 临床上相对少见,多发生于青少年96. 类癌是指A. 起源于胚胎神经嵴的嗜银细胞肿瘤B. 一种介于瘤与癌之间的肿瘤C. 一种与癌类似的恶性肿瘤D. 一种癌前病变E. 一种不发生转移的癌97. 下列肿瘤最易发生肝转移的是A. 胚胎性癌B. 宫内膜癌C. 乳腺癌D. 胃癌E. 膀胱癌98. 恶性肿瘤细胞入血的途径主要为A. 中等动脉B. 中等静脉C. 毛细血管和小静脉D. 淋巴管E. 小动脉99. 不形成菊形团结构的肿瘤是A. 神经母细胞瘤B. 髓母细胞瘤C. 黑色素瘤D. 视管膜瘤E. 视网膜母细胞瘤100. 下列病毒的检测对子宫颈癌的诊断有辅助意义的是A. HTLVB. HSVC. EBVD. HBVE. HPV101. 可用于标记肿瘤细胞的增殖能力的标记物是A. Ki-67B. CKC. AFPD. CD34E. CEA102. 肿瘤命名的主要依据是A. 组织/细胞类型和生物学行为B. 发生部位C. 形态特点D. 生长速度E. 肿瘤的异型性103. 肿瘤的硬度与下列哪项无关A. 实质与间质的比例B. 变性、坏死等继发改变C. 肿瘤间质血管的比例D. 肿瘤的良、恶性E. 肿瘤的种类104. 良性肿瘤的异型性主要体现在A. 组织结构空间排列紊乱B. 胞核与胞质的比例增高C. 胞质呈嗜碱性D. 出现病理性核分裂象E. 瘤细胞核的多形性105. 下列不符合肿瘤性增殖的是A. 生长旺盛B. 增生的细胞或组织分化成熟C. 与机体不协调D. 增生组织不具有原来正常组织的结构及功能E. 相对的无止境生长106. 下列关于恶性肿瘤分期的描述错误的是A. T4N3M1表示肿瘤处于晚期B. T代表原发肿瘤C. N代表区域淋巴结受累情况D. T1N1M1表示肿瘤处于早期E. M代表远处转移107. 不参与肿瘤免疫的细胞是A. NK细胞B. 巨噬细胞C. 细胞毒性T细胞D. 肥大细胞E. B细胞108. 关于非典型增生的描述正确的是A. 一般不发展为癌B. 非典型增生一般不可逆转C. 一定发展为癌D. 可视为恶性指征E. 属于癌前病变109. 下列关于交界性肿瘤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 肿瘤细胞的形态介于良性、恶性肿瘤之间B. 交界性肿瘤治疗既要手术切除干净,又要术后定期随访C. 交界性肿瘤不需手术治疗,只需定期随访观察D. 肿瘤细胞的形态符合恶性,但没有明显的扩散转移等恶性表现E. 肿瘤细胞的形态上属于良性,但呈浸润性生长,切除后易复发110. 诊断恶性肿瘤的确切依据是A. 局部淋巴结肿大B. 迅速增大的肿块C. 恶病质D. 顽固性疼痛E. 细胞和组织异型性明显111. 癌与肉瘤最主要的区别是A. 生长方式不同B. 发生的年龄不同C. 组织来源不同D. 发生的部位不同E. 转移途径不同112. 转移瘤的形态特点不包括A. 多位于器官表面B. 边界多不清楚C. 多发性,散在分布D. 与原发瘤组织类型相同E. 可形成“癌脐”113. 能分泌激素的肿瘤是A. 类癌B. 黑色素瘤C. 胶质瘤D. 淋巴瘤E. 子宫颈癌114. 恶性肿瘤通过血道转移最常受累的脏器是A. 肝、肺B. 肝、脑C. 肺、骨D. 脾、淋巴结E. 脑、脊椎115. 左颈部淋巴结转移性鳞癌的原发部位最可能是A. 肝B. 甲状腺C. 鼻咽癌D. 乳腺E. 胃116. 嗜银染色对于评价下列哪类肿瘤具有辅助诊断意义A. 上皮性肿瘤B. 间叶性肿瘤C. 淋巴造血组织肿瘤D. 生殖细胞肿瘤E. APUD肿瘤117. 与EBV感染关系密切的肿瘤是A. Kaposi肉瘤B. 胃癌C. 食管癌D. 乳腺癌E. 鼻咽癌118. 不能作为神经组织标记物的是A. MBPB. EMAC. S.100D. NSEE. GFAP119. 下列属于真性肿瘤的是A. 创伤性神经瘤B. 淋巴管瘤C. 室壁瘤D. 动脉瘤E. 错构瘤120. 癌指的是A. 上皮组织发生的恶性肿瘤的统称B. 间叶组织发生的恶性肿瘤的统称C. 所有肿瘤的统称D. 以上都不是E. 所有恶性肿瘤的统称121. 肿瘤的体积与下列哪项无关A. 实质与间质的比例B. 肿瘤的良、恶性C. 生长时间的长短D. 发生部位E. 血液供应充足与否122. 下列不属于细胞异型性范畴的是A. 核分裂象增多B. 细胞核崩解成核碎片C. 细胞核大小不等D. 核质比例增高E. 肿瘤细胞的大小和形态不一致123. 关于间变,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间变性肿瘤属低度恶性肿瘤B. 指上皮组织的不典型增生C. 是指交界性肿瘤的病变特点D. 是一种癌前病变E. 指恶性肿瘤缺乏分化124. 制订肿瘤治疗方案和估计预后的重要参考指标是A. 肿瘤的分级和分期B. 肿瘤的组织来源C. 肿瘤的异型性D. 肿瘤的大小E. 肿瘤的发生部位125. 在肿瘤免疫中最重要的效应细胞是A. 中性粒细胞B. 嗜酸性粒细胞C. 巨噬细胞D. 肥大细胞E. 浆细胞126. 原位癌的主要特征是A. 发生于子宫颈黏膜上皮B. 可长期保持原来的结构,甚至消退C. 是一种早期癌D. 癌变波及上皮全层,但未突破基底膜向下浸润E. 上皮内出现异型性的细胞127. 最易发生恶变的痣是A. 表皮样痣B. 皮内痣C. 混合痣D. 蓝痣E. 交界痣128. 肠腺瘤和肠腺癌的主要鉴别依据是A. 间质数量B. 细胞异型性C. 肿瘤的生长方式D. 肿瘤的大小E. 黏液分泌量多少129. 确定癌的主要依据是A. 老年人发病B. 癌细胞弥散分布C. 癌细胞浸润性生长形成巢D. 转移多见E. 外生性生长130. 良性肿瘤对机体的影响应除外A. 压迫组织B. 激素分泌过多C. 阻塞腔道D. 可继发出血、坏死E. 晚期可有恶病质131. 下列不具有内分泌功能的肿瘤是A. 胰岛细胞瘤B. 肾上腺皮质瘤C. 卵巢颗粒细胞瘤D. 垂体腺瘤E. 乳腺纤维腺瘤132. 一般不发生转移的器官是A. 肾、肾上腺B. 肝、肺C. 心、脾D. 胸膜、腹膜E. 脑、骨133. 容易转移到脊椎的癌是A. 膀胱癌B. 乳腺癌C. 前列腺癌D. 卵巢癌E. 肾癌134. 下列特殊染色可用于脂肪肉瘤鉴别诊断的是A. PAS染色B. 网状纤维染色C. 苏丹Ⅲ染色D. VG三色染色E. 嗜银染色135. WT-1基因突变可引起A. 肾母细胞瘤B. 鼻咽癌C. 食管癌D. 神经纤维瘤病E. 视网膜母细胞瘤136. 下列哪组抗体的检测在临床上用于判定乳腺癌预后和指导治疗A. AR/PSAB. SMA/vimeminC. ER/PRD. p53/PCNAE. CK/EMA。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7 简述恶性肿瘤的异型性。

答恶性肿瘤的异型性明显,组织结构极度紊乱,与起源组织相差甚远。

肿瘤的细胞表现为:
(1)细胞的多形性:细胞大小、形态不一致。

(2)细胞核的多形性:核大,可出现双核、多核,核分裂现象增多,并出现病理性核分裂像。

(3)胞浆多呈嗜酸性。

18 简述良性肿瘤、上皮组织、间叶组织恶性肿瘤的命名原则。

答良性肿瘤的命名:一般在起源组织名称之后加“瘤”字。

即为肿瘤名称,,如脂肪瘤。

少数结合形态命名,如乳头状瘤。

恶性肿瘤的命名: (1)起源于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起源组织后加“癌”,如腺癌。

(2)起源于间叶组织的恶性肿瘤,起源组织后加“肉瘤”,如纤维肉瘤。

19 常见肿瘤的扩散方式有哪些?
答 (1)直接蔓延。

(2)转移,包括:淋巴道转移、血道转移、种植性转移。

31大叶性肺炎的并发症有哪些
大叶性肺炎少数病例由于感染严重或机体抵抗力低下,可发生下列并发症:1、中毒性休克。

多发生于细菌毒力过高的患者,重者可危及生命。

2、败血症。

系大量细菌侵入血液所致。

3、肺肉质变。

因肺泡腔内中性粒细胞减少,蛋白溶酶产生不足,纤维蛋白渗出物不能充分溶解清除而发生机化,称肺肉质变。

4、肺脓肿及脓胸少见。

27 缓进型高血压病分几期?各期有何特点?
缓进性高血压病一般分三期:
(1)功能障碍期:本病为高血压病的早期阶段,主要是由于全身细小动脉痉挛而致血压的升高,血压波动大,适当休息后血压可恢复正常。

(2)动脉硬化期:细小动脉因长期痉挛,逐渐发生硬化,管腔狭窄,外周阻力升高,血压持续升高,经适当治疗及休息,血压可有所下降,但不能恢复到正常水平。

(3)内脏病变期:为高血压病的晚期表现。

此期全身细小动脉痉挛、硬化,内脏器官因血液循环障碍,发生器质性病变。

血压升高较严重,一般难以恢复正常,可伴有心肾器官功能改变及脑出血。

25风湿病的基本病理变化有哪些?
风湿病的基本病理变化,按其发展过程可分三期:
(1)变质渗出期:表现为结缔组织黏液样变性与纤维蛋白样坏死,周围炎细胞浸润。

(2)增生期(肉芽肿期):表现为风湿小体形成,此为风湿病的特征性病变。

(3)纤维化期(愈合起):风湿小体逐渐转变为纤维组织或瘢痕。

由于病变反复发作,以上病变可以新旧并存。

24 试比较癌与肉瘤的区别。

23 简述肿瘤对机体的影响。

良性肿瘤:局部压迫和阻塞。

恶性肿瘤:局部压迫和阻塞、浸润破坏器官、发生转移、出血、坏死、感染、疼痛、恶病质
2 组织坏死的结局有哪些?
答:1)溶解吸收来自坏死组织本身和中性粒细胞的溶蛋白酶将坏死物质进一步分解液化,尔后由淋巴管或血管加以吸收,不能吸收的碎片由巨噬细胞吞噬消化。

2)分离排出较大的坏死灶周围发生炎症反应,白细胞释放溶蛋白酶,溶解吸收加速,使坏死灶与健康组织分离。

在皮肤,粘膜可形成溃疡,在肾、肺内脏可形成空洞。

3)机化由新生的毛细血管和成纤维细胞组成的肉芽组织取代坏死组织,最终形成纤维瘢痕。

4)包裹钙化坏死灶较大,或坏死物质难以溶解吸收,或不能完全机化,则由周围新生结缔组织加以包裹,其中的坏死物有时可发生钙化。

21 试比良性肿瘤与恶性肿瘤的区别。

2 何谓癌前病变?常见有几种?
答:癌前病变:某些在统计学上具有明显癌变危险的疾病及病变,如不及时治疗即有可能转变为癌,如:(1)粘膜白斑;(2)慢性子宫颈炎伴宫颈糜烂;(3)纤维囊性乳腺病;(4)结肠、直肠的腺瘤性息肉;(5)慢性萎缩性胃炎及胃溃疡;(6)慢性溃疡性结肠炎;(7)皮肤慢性溃疡。

4 试述动脉粥样斑块各种继发性病变的形成及危害.
答:1 )斑块出血:因斑块缘小血管破裂或表面纤维组织破裂而致,
可使斑块突然变大, 阻塞血管腔;2 )斑块破裂:局部纤维帽薄弱处破裂, 可形成粥样溃疡及继发血栓形成, 粥样物质进入血流可造成栓塞。

3 )血栓形成:斑块内膜损伤, 为血栓形成的条件, 血栓腔狭窄或急性阻塞, 脱落后造成栓塞, 并可导致梗死;4 )钙化:粥样坏死物内有钙盐沉积,钙化致血管壁变硬变脆;5 )动脉瘤形成:动脉粥样斑块底部的平滑肌萎缩,在血压作用下扩张。

2 试述大叶性肺炎各期的基本病理变化。

答:(1 )充血水肿期:起病1-2d ,镜下肺泡壁毛细血管明显扩张充血,肺泡内可见大量的浆液渗出物,混有少量红细胞、中性白细胞和巨噬细胞。

大体观,病变肺叶肿胀,重量增加,呈暗红色,切面湿润可挤出带泡沫的血性液体。

•红色肝样变期;发病后第3-4d ,镜下肺泡壁毛细血管仍明显扩张,充血,肺泡内充满多量纤维素交织成网,其中有多量红细胞,少量中性细胞和巨噬细胞。

相邻肺泡内的纤维网经肺泡间孔相连接。

大体观,病变肺叶明显肿胀,重量显著增加,切面暗红色,实变,硬度增加如同肝脏,故名红色肝样变期。

•灰色肝样变期:发病后第5-6 天进入此期,镜下见肺泡内充满大量纤维素交织成网,其中有多量中性白细胞,少量巨噬细胞和红细胞,相邻肺泡内纤维素网相连接现象更明显。

由于肺泡内渗出物的增加,压迫肺泡壁毛细血管致充血消退,呈贫血状,红细胞渗出停止。

大体观,病变肺叶明显肿胀,重量显著增加,切面灰白色,实变,硬度增加似肝,故名灰色肝样变期。

•溶解消散期:发病后一周左右进入此期,镜下见肺泡内的渗出物开始消散,渗出的中性白细胞大部分已变性坏死,巨噬细胞明显增多。

纤维素网解体成碎块,并进一步熔解消失。

大体观,病变肺部质地变软,切面实质变病灶消失,最终肺组织可完全恢复正常。

3 简述肝硬化晚期腹水形成的机制。

答:①门静脉高压,毛细血管压力高,管壁缺氧,通透性增加水及电解质成分,血浆渗出;②肝合成白蛋白功能降低致使低蛋白血症;
③再生结节压迫肝窦或小叶纤维化致窦内压升高,使大量淋巴液形成,从肝包膜及淋巴管漏出,进入腹腔;④肝灭活激素水平下降,使醛固酮,抗利尿激素等增多水钠潴留。

14 何谓化脓性炎症?化脓性炎症有哪些类型?
化脓性炎症是以中性粒细胞大量渗出为特征的炎症,常伴有不同程度的组织坏死和脓液形成,多由化脓菌引起。

根据化脓性炎症的病因和部位的不同,可将其分为下列三类:
(1)表面化脓和积脓:表面化脓是指浆膜或黏膜组织的化脓性炎症,当发生在浆膜或胆囊、输卵管的黏膜时,脓液则在腔内蓄积,称为积脓
(2)蜂窝织炎:疏松组织中大量中性粒细胞弥漫性浸润称为蜂窝织炎。

主要由溶血性链球菌引起
(3)脓肿:为局限性化脓性炎症,主要特征为组织发生坏死溶解,形成充满脓液的腔,称为脓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