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水质工程学考试复习资料
(完整版)水质工程学(下)考试复习资料
![(完整版)水质工程学(下)考试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97d04a7a81c758f5f61f6790.png)
1. 解释生化需氧量BOD 在水温为20度的条件下,由于微生物的生活活动,将有机物氧化为无机物所消耗的溶解氧量。
2. 解释化学需氧量COD 用强氧化剂,在酸性条件下,将有机物氧化为CO2与H2O所消耗的氧量。
√3. 解释污泥龄曝气池内活性污泥总量与每日排放污泥量之比,即活性污泥在曝气池内的平均停留时间。
4. 绘图说明有机物耗氧曲线5.绘图说明河流的复氧曲线6. 解释自由沉降当悬浮物质浓度不高时,在沉淀的过程中,颗粒之间互不碰撞,呈单颗粒状态,各自独立地完成沉底过程。
7. 解释成层沉降又称区域沉淀,当悬浮物质浓度大于500mg/L时,在沉淀过程中,相邻颗粒之间相互妨碍、干扰,沉速大的颗粒也无法超越沉速小的颗粒,各自保持相对位置不变,并在聚合力的作用下,颗粒群结合成一个整体向下沉淀,与澄清水之间形成清晰的液——固界面,沉淀显示为界面下沉。
√8. 解释沉淀池表面负荷的意义在单位时间内通过沉淀池单位表面积的流量。
√9. 写出沉淀池表面负荷q0的计算公式 q=Q/A√10. 曝气沉砂池的优点平流沉砂池主要缺点是沉砂池中夹杂有15%的有机物,使沉砂的后续处理增加难度,故需配洗砂机,把排砂经清洗后,有机物含量低于10%,称为清洁砂,再外运,曝气沉砂池可克服这一缺点。
√11. 说明初次沉淀池有几种型式平流式沉淀池、普通辐流式沉淀池、向心辐流式沉淀池、竖流式沉淀池、斜板(管)沉淀池√12. 说明沉淀有几种沉淀类型自由沉淀、絮凝沉淀、区域沉淀(成层沉淀)、压缩13. 说明沉砂池的作用去除比重较大的无机颗粒。
√14. 辐流沉淀池的进水和出水特点普通辐流式沉淀池中心进水,周边出水,中心传动排泥。
进水管设穿孔挡板,变速水流,中心流速最大,沉下的颗粒也是中心最大,向四周逐渐减小,出水用锯齿堰,堰前设挡板,拦截浮渣。
15. 解释向心辐流沉淀池的特点向心辐流式沉淀池周边进水,中心出水。
流入槽采用环形平底槽,等距设布水孔导流絮凝区的宽度与配水槽等宽,沉淀池的表面负荷可高于普通辐流式2倍,流水槽,可用锯齿堰出水。
水质工程复习内容..
![水质工程复习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7c49369fd4d8d15abe234e6e.png)
A. 具有布朗运动 B. 溶解度高
C. 表面积大
D. 双电层结构
答案:AD
3、压缩双电层与吸附电性中和作用的区别在于 ( )。
A. 前者会出现电荷变号 B. 后者会出现电荷变号
C. 前者仅靠范德华引力 D . 后者仅靠静电引力
答案: B
《水质工程学Ⅰ》课件
4、在水的混凝处理中,混合阶段剧烈搅拌的目的是 ( )。
A. 造成颗粒碰撞 B. 药剂快速水解、聚合及颗粒脱稳 C. 使速度梯度减小 D . A、B、C都有 答案:B 5、为防止絮凝体破碎,在絮凝阶段要求速度梯度( ) A. 逐渐增大 B. 逐渐减小 C. 维持不变 D. 都可以 答案:B 6、在机械絮凝池中,颗粒碰撞主要靠( )提供能量
《水质工程学Ⅰ》课件
7.水中杂质按尺寸大小可分成几类?简述各类杂质主要来 源、特点及一般去除方法?
答:水中杂质按尺寸大小可分成:悬浮物、胶体杂质和溶 解杂质。
悬浮物尺寸较大,易于在水中下沉或上浮。但胶体颗粒尺 寸很小,在水中长期静置也难下沉,水中所存在的胶体通 常有粘土、某些细菌及病毒、腐殖质及蛋白质等。有机高 分子物质通常也属于胶体一类。天然不中的胶体一般带有 负电荷,有时也含有少量正电荷的金属氢氧化物胶体。
答:由于斜板(管)的水力R很小,则Re小,Fr大,水力条件 好。
6、 沉淀池表面负荷和颗粒截留沉速关系如何?两者涵义有何 区别?
答:沉淀池表面负荷和颗粒截留沉速在数值上相等,但含义不 同。沉淀池表面负荷指单位沉淀池表面积的产水量,而截留沉 速指沉淀池中能被全部去除的所有颗粒中最小颗粒的沉速。
7、斜管沉淀池的理论根据是什么?为什么斜管倾角通常采用 600?
《水质工程学》复习题
![《水质工程学》复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fd981af9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d33baf5.png)
《水质工程学》复习题《水质工程学》复习题一、填空题1、常见的以压力差为推动力的膜滤工艺按过滤孔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为、、和。
2、循环冷却水的冷却是在冷却构筑物中以为冷却介质,由、和三个过程共同作用的结果。
3、常用无机混凝剂有三大类:、和复合型高分子混凝剂。
4、活性污泥微生物增殖分为以下四个阶段(期)、、、。
5、污水生物脱氮的原理同化作用、氨化作用、、。
6、生物流化床按使载体流化的动力来源不同,可分为、和机械搅拌流化床。
7、厌氧消化器的物料不同,其限速步骤是不同的,溶解性底物厌氧消化的限速步骤为,纤维素厌氧消化的限速步骤是。
8、我国当前饮用水水质指标共106项,分四大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9、水中杂质按其尺寸大小可分为三大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活性炭的制备分两步,第一步是_____________,第二步是_____________。
11、控制消毒效果的CT值中C是_____________,T是接触时间。
12、.鼓风曝气提供的是_____________,机械曝气提供的是_____________。
13、生物除磷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剩余污泥排放。
14、列举活性污泥处理系统中的异常情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污泥处理的基本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稳定和调理。
二、选择题1、机械搅拌絮凝池沿水流前进方向一般设()挡搅拌机,转速(),用隔墙或穿孔花墙分隔,水从其中串联流过。
A.4~5;从小到大 B.1~2;从大到小C.3~4;从小到大 D.3~4;从大到小2、《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要求水的浊度小于()NTU,色度小于()度。
水质工程学期末复习
![水质工程学期末复习](https://img.taocdn.com/s3/m/fa36f841cf84b9d528ea7a3d.png)
水质工程学期末复习第三章1.絮凝机理2.影响混凝效果的因素(1)水力条件的影响(P61)水力条件包括:水力强度,作用时间混凝过程:快速混合,絮凝反应水的混合条件:1快速混合:短历时,强度大;2絮凝反应阶段:随水流速度的强度的减小而逐渐减小(2)PH 温度第四章1.根据司笃克斯克斯公式解释沉降方向、速度:据司笃克斯(STOKES)在1851年的研究结果指出,球体微粒在静水中沉降,其沉降速度与球体微粒的半径平方成正比,而与介质的粘滞系数成反比2.平流沉淀池(P95)理想沉淀池的基本假设:①颗粒处于自由沉淀状态,颗粒的沉速始终不变。
②水沿水平方向流动,在过水断面上,各点流速相等,并在流动过程中流速始终不变。
③颗粒沉到底就被认为去除,不再返回水流中。
④在沉淀池的进口区域,水流的悬浮颗粒均匀分布在整个过水断面上。
3.概念截留速度:恰好能让杂质颗粒在池中沉淀下来的颗粒的沉速(P96)水中造粒:利用有机高分子絮凝剂的混凝过程中,由体系外部供给一定能量,在某些条件下生成的密实的颗粒状絮凝体(P115)第五章1.滤料应该满足的基本要求(P129):①具有足够的机械强度②具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③具有用户要求的颗粒尺寸和粒度组成④外形接近于球状,表面粗糙而有棱角⑤能就地取材,廉价。
2.图5-10 快滤池的最优工作条件(P137)主要考图的含义及其如何影响滤速,水质周期和滤层的关系3.幅流沉淀池用于污水处理的二沉池或者污水浓缩,适用于悬浮物浓度高,沉淀池量大的水处理。
4.滤层的反冲洗大阻力配水系统和小阻力配水系统的优缺点,区别(P161)第六章1.吸附(P179)物理吸附与化学吸附的不同:物理吸附①易在较低温度下进行②物理吸附可逆③没有选择性④物理吸附可形成单分子吸附层或多分子吸附层;化学吸附①作用力是化学键,其吸附热较高②不可逆③具有一定选择性④只能形成单分子吸附层第七章1.氯消毒和折点加氯法的概念、过程(P211)图7-5 曲线中各段所表示的意思2.臭氧-生物活性炭(P221)优势:消毒能力强,缺陷:作用及生产不方便,生产臭氧耗能高及运行成本高,不能持续消毒3.消毒副产物和消毒副产物的前期产物(P212)第十三章1.活性污泥法的基本构成及各部分的作用:1.曝气池:微生物降解有机物的反应场所;2.二沉池:a)泥水分离保证出水水质;b)浓缩污泥;c)保证回流污泥,维持曝气池内的污泥浓度。
水质工程学复习资料
![水质工程学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488a980e0812a21614791711cc7931b764ce7b4e.png)
1.什么是水旳良性社会循环?何谓水质性水资源短缺?答:水旳良性社会循环:从天然水体取水不会对水体生态环境构成威胁;对都市污水和工业废水进行处理使其排入水体后不会导致污染,实现水资源旳可持续运用。
水质性水资源短缺:丰水地区,由于水源水质受到污染而不适宜作为饮用水源。
2.水处理中旳反应器有哪些类型?答:常见旳有间歇反应器、活塞流反应器、恒流搅拌反应器等3.水中杂质按尺寸大小可提成几类?简述各类杂质重要来源、特点及一般清除措施?答:水中杂质按尺寸大小可提成:悬浮物、胶体杂质和溶解杂质。
悬浮物尺寸较大,易于在水中下沉或上浮。
但胶体颗粒尺寸很小,在水中长期静置也难下沉,水中所存在旳胶体一般有粘土、某些细菌及病毒、腐殖质及蛋白质等。
有机高分子物质一般也属于胶体一类。
天然不中旳胶体一般带有负电荷,有时也具有少许正电荷旳金属氢氧化物胶体。
粒径不小于0.1mm旳泥砂清除较易,一般在水中很快下沉。
而粒径较小旳悬浮物和胶体物质,须投加混凝剂方可清除。
溶解杂质分为有机物和无机物两类。
它们与水所构成旳均相体系,外观透明,属于真溶液。
但有旳无机溶解物可使水产生色、臭、味。
无机溶解杂质重要旳某些工业用水旳清除对象,但有毒、有害无机溶解物也是生活饮用水旳清除对象。
有机溶解物重要来源于水源污染,也有天然存在。
4、为何斜板、斜管沉淀池旳水力条件比平流式沉淀池好?答:由于斜板(管)旳水力R很小,则Re小,Fr大,水力条件好。
5、沉淀池表面负荷和颗粒截留沉速关系怎样?两者涵义有何区别?答:沉淀池表面负荷和颗粒截留沉速在数值上相等,但含义不一样。
沉淀池表面负荷指单位沉淀池表面积旳产水量,而截留沉速指沉淀池中能被所有清除旳所有颗粒中最小颗粒旳沉速。
6、斜管沉淀池旳理论根据是什么?为何斜管倾角一般采用60°?答:斜管沉淀池旳理论根据是采用斜管沉淀池既可以增长沉淀面积,又可以运用斜管处理排泥问题。
斜管倾角愈小,则沉淀面积愈大,沉淀效率愈高,但对排泥不利,实践证明,倾角为60°最佳。
水质工程学复习内容
![水质工程学复习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2f1259ad804d2b160a4ec028.png)
名词解释1、富营养化:是指富含磷酸盐和某些形式的氨素的水,在光照和其他环境条件是以的情况下,水中所含的这些营养物质足以使水中的藻类过量生长,在随后的藻类死亡和随之而来的异样微生物代谢活动中,水体所含的溶解氧很可能被耗尽,造成水体质量恶化和水生态环境结构破化的现象。
2、同向絮凝:由水力或机械搅拌推动水流运动引起的脱稳颗粒间的碰撞絮凝。
3、异向絮凝:有布朗运动引起的脱稳颗粒间的碰撞絮凝。
4、强化絮凝:通过某种手段强化传统混凝工艺对天然有机物〔BDP前驱物〕的去除,从而控制后续消毒过程中氯化消毒副产物的生成量。
5、接触絮凝:澄清池开始运转时,在原水总投入较多的凝聚剂,如果在池内形成一个絮体体积浓度足够高的区域,是投药后的原水进入该区域与具体很高提及浓度的粗粒絮体接触,就能大大提高原水中细粒悬浮物的絮凝速率。
6、自由沉淀:悬浮物质浓度不高,在沉淀过程中颗粒互相不碰撞,呈离散状态各自独立地完成沉淀过程。
7、拥挤沉淀/干预沉降:当水中有大量颗粒在有限的水体中沉降时,由于颗粒之间产生影响,致使颗粒沉速较自由沉降时小的现象8、絮凝沉淀:脱稳的胶体或微小的悬浮物聚结成大的絮凝体而沉淀的过程9、浅池理论:按照理想沉淀池的原理,在保持截留沉速U和水平流速V都不变的条件下,减小沉淀池的深度,就能相应地较少沉淀时间和缩短沉淀池的长度。
10、截留沉速:恰能在池中沉淀下来的颗粒沉速u11、外表溢流率/外表负荷:单位沉淀面积上承受的水量。
12、有效粒径d10:表示通过筛孔的滤料质量占滤料总质量10%时对应的筛孔孔径。
d80:表示通过筛孔的滤料质量占滤料总质量80%时对应的筛孔孔径。
13、不均匀系数k:d80与d10的比值14、滤层膨胀率e:在滤层的反冲洗中,滤层因部分或全部悬浮于上升水流中而使滤层厚度增加的现象,称为滤层膨胀。
滤层增厚的相比照率,为滤层膨胀率e=(L-L0)/L×100%15、反冲洗强度:用水对滤层进行反冲洗时,经滤层单位面积上流过的反冲洗水量。
水质工程学考试复习资料整合版!!!!!!!!!
![水质工程学考试复习资料整合版!!!!!!!!!](https://img.taocdn.com/s3/m/7c70e973a417866fb84a8e61.png)
1.活性污泥——向生活污水注入空气进行曝气,每天保留沉淀物,更换新鲜污水,这样在持续一段时间后,在污水中即形成一种黄褐色的絮凝体,这种絮凝体主要是由大量繁殖的微生物群体所构成,它易于沉淀与水分离,并使污水得到净化、澄清。
这种絮凝体就是称为活性污泥。
2.污泥龄 -----曝气池内活性污泥总量与每日排放污泥量之比,即活性污泥在曝气池内的平均停留时间。
3.活性污泥组成:(1)具有代谢功能活性的微生物群体(2)微生物内源代谢、自身氧化物的残留物(3)由原污水夹入的难为细菌降解的惰性有机物(4)由污水夹入的无机物质4.MLSS和MLVSS ----------MLSS即混合液悬浮固体浓度,表示的是在曝气池单位容积混合液内所有的活性污泥固体物的总重量MLSS=Ma+Me+Mi+Mii MLVSS即混合液挥发性悬浮固体浓度,表示的是混合液活性污泥中有机性固体物质的浓度。
MLVSS=Ma+Me+Mi5.污泥沉降比SV-------单位mg/L混合液,指混合液在量筒内静置30min后所形成沉淀污泥的容积占原混合液容积的百分率,以%表示。
它能够反映曝气池运行过程的活性污泥量,可用以控制、调节剩余污泥的排放量,还能通过它及时地发现污泥膨胀等异常现象的发生。
6.污泥指数SVI------单位ml/g,物理意义是在曝气池出口处的混合液,在经过30min静沉后,每g干污泥所形成的沉淀污泥所占有的容积,以ml计。
SVI=SV/MLSS.SVI值过低,说明泥粒细小,无机质含量高,缺乏活性;过高,说明污泥的沉降性不好,并且已有产生膨胀现象的可能。
7.污泥含水率------污泥中所含水分的重量与污泥总重量之比的百分数V1/V2=W1/W2=(100-p2)/(100-p1)=C2/C1,p1、V1、W1、C1——污泥含水率为p1时的污泥体积、重量与固体物浓度。
8.厌氧消化的投配率-----投配率是每日投加新鲜污泥体积占消化池有效容积的百分数。
水质工程学复习资料整合3
![水质工程学复习资料整合3](https://img.taocdn.com/s3/m/8a48ab6fa45177232f60a26f.png)
1、泥龄——曝气池内活性污泥总量与每日排放污泥量之比,即活性污泥在曝气池内的平均停留时间称为泥龄,因之又称为“生物固体平均停留时间”。
2、MLVSS——本项指标所表示的是混合液活性污泥中的有机性固体物质部分的浓度,是混合液挥发性悬浮固体浓度。
3、污泥有机负荷率——是有机污染物量与活性污泥量的比值(F/M),又称污泥负荷,是活性污泥系统的设计、运行的重要参数。
4、活性污泥——向生活污水注入空气进行曝气,每天保留沉淀物,更换新鲜污水,这样在持续一段时间后,在污水中即形成一种黄褐色的絮凝体,这种絮凝体主要是由大量繁殖的微生物群体所构成,它易于沉淀与水分离,并使污水得到净化、澄清。
这种絮凝体就是称为活性污泥。
5、Kla—氧总转移系数,表示暴气过程中氧的总传递性,当传递过程中阻力大,则Kla值低,反之则Kla值高。
18、生物脱氮——指利用好氧微生物去除污水中呈溶解性的有机物,主要是利用氨化和消化的方式去除污水中的有机物。
6、污泥脱水——指利用不同的浓缩方法,去除颗粒间的空隙水,毛细水以及污泥颗粒吸附水和颗粒内部水和颗粒内部水,以降低污泥的含水率。
7、AB和A/O法—AB法处理工艺,系吸附生物降解工艺的简称,A/O法是厌氧和好氧工艺的结合简称。
1、地下水除铁时常用什么工艺?为什么地下水除锰比除铁困难?答:除铁常用工艺为:O2 含铁地下水曝气接触过滤消毒出水铁和锰的性质相似,但是铁的氧化还原电位比锰低,所以容易被O2氧化,相同pH值时Fe2+比Mn2+的氧化速率快,以致影响Mn2+的氧化,因此地下水除锰比除铁困难。
2、曝气池内溶解氧浓度应保持多少?在供气正常时它的突然变化说明了什么?答:曝气池内溶解氧浓度应保持在不低于2mg/L,在局部也不宜低于1 mg/L。
供气正常时它突然变化,可能是由于进水水质变好,有机物BOD-负荷降低,使DO突然升高;可能由于进水水质恶化,有机物BOD-负荷增大,使DO突然降低;可能由于进水水质太恶劣,致使微生物群崩溃。
水质工程学题库及复习资料给水部分
![水质工程学题库及复习资料给水部分](https://img.taocdn.com/s3/m/8e9ea2b0b8d528ea81c758f5f61fb7360a4c2b58.png)
水质工程学题库及复习资料给水部分水质工程学(一)复习思考题一、名词解释1、水体自净污染物随污水排入水体后,经过物理的、化学的与生物化学的作用,使污染的浓度降低或总量减少,受污染的水体部分地或完全地恢复原状,这种现象称为水体自净。
2、反应器在化工生产过程中,都有一个发生化学反应的生产核心部分,发生化学反应的容器称为反应器。
3、活塞流反应器和恒流搅拌反应器活塞流反应器:也称管式反应器,流体是以队列形式通过反应器,液体元素在流动的方向上绝无混合想象,每一流体元素停留时间都是相等的,各点上的反应物浓度和反应速度有确定值。
恒流搅拌反应器:也称连续搅拌罐反应器,物料不断进出,连续流动。
反应器内各点浓度完全均匀,反应速度不随时间变化,有返混作用。
4、胶体稳定性指胶体粒子在水中长期保持分散悬浮状态的特性。
分为1、动力学稳定性2、聚集稳定性。
5、凝聚和絮凝凝聚指胶体脱稳并生成微小聚集体的过程;絮凝指脱稳的胶体或微小的悬浮物聚结成大的絮凝体的过程。
6、四个混凝作用机理1、压缩双电层作用机理2、吸附—电性中和作用机理3、吸附架桥作用机理4、沉淀物的网捕、卷扫作用机理7、胶体保护当胶粒表面被高分子物质全部覆盖后,量胶粒接近时,由于“胶粒-胶粒”之间所吸附的高分子受到压缩变形而具有排斥势能,或者由于带电高分子的相互排斥,使胶粒不能凝聚。
8、异向絮凝和同向絮凝异向絮凝:指脱稳胶体由于布朗运动相碰撞而凝聚的现象。
同向絮凝:指借助于水力或机械搅拌使胶体颗粒相碰撞而凝聚的现象。
1 / 159、自由沉淀和拥挤沉淀颗粒在沉降过程中不受颗粒彼此间影响的沉淀,称为自由沉淀。
颗粒在沉淀过程中相互干扰,使悬浮颗粒以接近或相同的沉速拥挤下沉,呈界面式沉降,出现清、浑水层间的明显界面(浑液面)的沉淀,称为拥挤沉淀。
10、截留沉速和表面负荷截留沉速u0指能够全部被去除的颗粒中的最小颗粒的沉降速度。
表面负荷q是指单位沉淀面积上承受的水流量,其中11、接触絮凝在池内形成一个絮体浓度足够高的区域,使投药后的原水与具有很高体积浓度的粗粒絮体接触,可以大大提高原水中细粒悬浮物的絮凝速率,这种方式称为接触絮凝。
水质工程学总复习
![水质工程学总复习](https://img.taocdn.com/s3/m/92673c20192e45361066f546.png)
水质工程学总复习1、水循环的两个途径:自然循环、社会循环2、城市污水分类:生活污水、工业废水、被污染的雨水、其他废水。
3、工业污水分类:生产污水、生产废水4、被处理水的最终处置:直接排放到水体、农业灌溉、循环利用5、好氧、缺氧、厌氧6、BOD生化需氧量:水中有机污染物被好氧微生物分解至无机物时所消耗的溶解氧的量。
mg/LO2 1)第一阶段生化需氧量(碳氧化阶段):①在异养菌作用下,含碳有机物被氧化为CO2,H2O,含氮有机物被氧化为NH3,所消耗的氧以Oa表示,与此同时,合成新细胞(异养型)。
②合成的新细胞,在生活活动中,进行着新陈代谢,即自身氧化的过程,产生CO2,H20,NH3,并放出能量和氧化残渣,这种过程叫做内源呼吸,所消耗的氧量用Ob表示。
耗氧量O a+O b,成为第一阶段生化需氧量(或称为总碳氧化需氧量、总生化需氧量、完全生化需氧量)用BODu或La或Sa表示2)第二阶段(硝化阶段):在自养菌(亚硝化菌)作用下,NH3被氧化为NO2-和H2O,所消耗的氧量用O C表示,再在自养菌(硝化菌)作用下,NO2-被氧化为NO3-,所消耗的氧量用O d表示,与此同时合成新细胞。
耗氧量O C+O d,成为第二阶段生化需氧量(或称为氮氧化需氧量、硝化需氧量)用BOD或NODu或LN表示6、BOD5,20℃五日生化需氧量:由于有机物的生化过程延续时间长,在20℃水温下,完成两阶段大约需要100d以上,五天生化需氧量约占总碳氧化需氧量BODu的70%~80%,20天后的生化反应过程迅速趋于平缓,因此常用20天的生化需氧量作为UBOD,但工程使用上,20天太长,故用五日生化需氧量作为可生物降解的有机物的综合浓度指标,即BOD5,20℃7、COD化学需氧量:在一定的严格的条件下,水中各种有机物质与外加的强氧化剂作用时,所消耗的氧量,以氧的mg/L计。
1)使用重铬酸钾为强氧化剂,称为重铬酸钾耗氧量,COD Cr,简称COD,化学需氧量。
水质工程学复习资料
![水质工程学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976be0f414791711cd79175e.png)
水质工程学I 思考题第 1 章 水质与水处理概论、选择题1.地表水水质特点是( )A. 浊度变化大B. 水温不稳定C. 含盐量大D. 易受有机污染E. 细菌多2.地下水与地表水相比, 其特点是( )A. 分布广B. 水温稳定C. 受污染少D.含盐量少E. 浊度低3. 水中杂质按颗粒尺寸大小可分为( )A. 胶体B. 悬浮物C. 溶解杂质D. 有机物E. 细菌第 2 章水的处理方法概论一、问答题1、 三种理想反应器的假定条件是什么 ?研究理想反应器对水处理设备的设计和操作有何作用 ?2、 3 种理想反应器的容积或物料停留时间如何求得?试写出不同反应级数下 3 种理想反应器内物料的平均停留时间公式。
3、在实验室内作氯消毒试验。
已知细菌被灭火速率为一级反应,且 k=0.85min-1 。
求细菌被灭火 99.5%时,所需消毒时间为多少分钟?4、 设物料i 分别通过CSTR 型和PF 型反应器进行反应后,进水和出水中 i 浓度值比均为 C0/Ce=10,且属一级反应,k=2h-1。
求水流在 CSTR 型和 PF 型反应器内各需多少停留时间。
5、 PF 型和 CMB 型反应器为什么效果相同?两者优缺点比较。
一、选择题A. 动力学稳定性B. 聚集稳定性A. 前者会出现电荷变号B. 后者会出现电荷变号C. 前者仅靠范德华引力D . 后者仅靠静电引力1. 混合阶段要求快速剧烈,通常不超过( 2. A. 5 分钟 B. 2 分钟 破坏胶体的稳定性可采用投加 C. 1 分钟 D. 30 秒3. A. 氧化剂 B. 食盐 胶体稳定性的关键是( C. 消毒剂 )D. 混凝剂4.D. 范德化力作用 异向絮凝是由下列因素造成的颗粒碰撞( 5. 6. 7.8.C. 水化膜A. 布朗运动B. 机械C. 水力 影响混凝效果的水力控制参数是( A.流量Q B.流速uC. 水温D. 水泵 ) D. 速度梯度 G ) C. 表面积大 同向絮凝中 , 颗粒的碰撞速率与下列因素有关 ( A. 速度梯度 B. 颗粒浓度 胶体能稳定存在于水中的原因是( A. 具有布朗运动 B. 溶解度高 ) C. 颗粒直径D. 表面水化膜E. 双电层结构D. 絮凝时间E.搅拌方式影响混凝效果的主要因素为( A. 水温 B. 水的 PH ) C. 水的碱度 D.水的流速 E. 水中杂质含量在机械絮凝池中,颗粒碰撞主要靠( A. 机械搅拌器 B. 自身能量消耗 10.压缩双电层与吸附电性中和作用的区别在于( 9.)提供能量 C. 水平流速 D . 布朗运动11 .为防止絮凝体破碎,在絮凝阶段要求速度梯度( A. 逐渐增大 B. 逐渐减小 ) C. 维持不变 D. 都可以12 .在混合阶段,剧烈搅拌的目的是( ) A. 造成颗粒碰撞 B. 药剂快速水解、聚合及颗粒脱稳 二、名词解释 C. 使速度梯度减小D . A 、 B 、 C 都有1.胶体稳定性2. 同向絮凝3. 胶体脱稳4. 异向絮凝5. 聚集稳定性6. 动力学稳定三、简答题 1 、在净化水时投加混凝剂的作用是什么?第3章凝聚和絮凝2. 3. 4.2、试写岀常用的三种混凝剂及一种有机高分子混凝剂。
水质工程学期末考试复习
![水质工程学期末考试复习](https://img.taocdn.com/s3/m/e5e4a2f40975f46527d3e18f.png)
给水工程复习1、比较CMB与CSTR反应速度,说明为什么后者使用较多,如何改良?答:CMB反应浓度是变化的,反应浓度由高到低;CSTR的反应是在低浓度下进行的,反应具有连续性,反应时间较长。
改良:可用多个CSTR串联达到缩短反应时间的目的。
2、地表水常规处理工艺答:混凝→沉淀→过滤→消毒3、胶体稳定原因;混凝机理--多加后果;常用混凝剂与助凝剂(记几个);知道同向絮凝、异向絮凝;絮凝控制指标(G、GT);如何理低温低浊度水;泵前投加前提;知道常用的混合设备;各种絮凝设备(隔板、折板、机械、网格栅条)如何做到G值逐渐减小。
答:胶体稳定的原因:1、胶体的动力学稳定:小颗粒在水中的布朗运动2、胶体的聚集稳定:由表面同性电荷的斥力或水化膜作用的影响导致粒子不能聚集。
3、胶体的结构:胶核-胶粒(滑动面ζ电位)-胶团混凝机理:1、压缩双电层作用2、吸附电性中和作用3、吸附架桥作用4、网捕-卷扫作用投药量:高价比低价投加少得多,多加会使得胶体再稳。
常用混凝剂:硫酸铝、硫酸亚铁、三氯化铁、碱式氯化铝、聚合硫酸铁,聚丙烯酰胺;助凝剂:PAM,活化硅酸,骨胶,海藻酸钠,氯,生石灰。
同向絮凝:碰撞由水力或机械运动产生,是水处理的主要絮凝形式。
异向絮凝:碰撞由布朗运动所产生,小颗粒(≤1μm)才存在布朗运动,颗粒聚集变大,其絮凝速率由颗粒碰撞速率决定。
絮凝控制指标(G、GT):G是速度梯度,表达的是两流层的速度差与垂直间距之比;T是停留时间。
如何处理低温低浊度水:泵前投加前提:离水厂比较近。
常用的混合设备:泵,管道,机械。
各种絮凝设备(隔板、折板、机械、网格栅条)如何做到G值逐渐减小:隔板絮凝池:前窄后宽;折板絮凝池:采用异波-同波-平板;机械絮凝池:控制搅拌强度;网格-栅条絮凝池:前网格,中栅条,后空。
4、知道拥挤沉淀的四个分区、浑液面及沉淀相似性;理想沉淀池、截留沉速、表面负荷;影响平流式沉淀池的因素;如何设计平流式沉淀池才能保证其运行良好(进水、出水、沉淀--水力半径、水平流速、排泥);斜管角度、长度、进水方位及适用条件;澄清原理;高密度澄清池特点;气浮池气泡及投加发泡剂的作用。
《水质工程学》复习题
![《水质工程学》复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7748cb5f4431b90d6c85c7a4.png)
《水质工程学》复习题一、填空题1、常见的以压力差为推动力的膜滤工艺按过滤孔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为、、和。
2、循环冷却水的冷却是在冷却构筑物中以为冷却介质,由、和三个过程共同作用的结果。
3、常用无机混凝剂有三大类:、和复合型高分子混凝剂。
4、活性污泥微生物增殖分为以下四个阶段(期)、、、。
5、污水生物脱氮的原理同化作用、氨化作用、、。
6、生物流化床按使载体流化的动力来源不同,可分为、和机械搅拌流化床。
7、厌氧消化器的物料不同,其限速步骤是不同的,溶解性底物厌氧消化的限速步骤为,纤维素厌氧消化的限速步骤是。
8、我国当前饮用水水质指标共106项,分四大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9、水中杂质按其尺寸大小可分为三大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活性炭的制备分两步,第一步是_____________,第二步是_____________。
11、控制消毒效果的CT值中C是_____________,T是接触时间。
12、.鼓风曝气提供的是_____________,机械曝气提供的是_____________。
13、生物除磷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剩余污泥排放。
14、列举活性污泥处理系统中的异常情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污泥处理的基本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稳定和调理。
二、选择题1、机械搅拌絮凝池沿水流前进方向一般设()挡搅拌机,转速(),用隔墙或穿孔花墙分隔,水从其中串联流过。
A.4~5;从小到大 B.1~2;从大到小C.3~4;从小到大 D.3~4;从大到小2、《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要求水的浊度小于()NTU,色度小于()度。
《水质工程学》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水质工程学》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f4593ac4431b90d6d85c718.png)
水质工程学复习题(课程代码392351)一、单选题(本大题共30小题)1、下列属于微生物学指标的是()。
A、细菌总数B、细菌种类C、游离生物D、水PH值参考答案:A2、湿投凝聚剂时,溶解次数应根据凝聚剂用量和配制条件等因素确定,一般每日不宜超过()次。
A.5 B.3 C.6 D.8参考答案:B3、选择沉淀池或澄清池类型时,应根据原水水质、设计生产能力、处理后水质要求,并考虑原水水温变化、制水均匀程度以及是否连续运转等因素,结合当地条件通过()比较确定。
A.同级别水厂B.工程造价C.技术经济D.施工难度参考答案:C4、平流沉淀池的沉淀时间,应根据原水水质、水温等,参照相似条件下的运行经验确定,一般宜为()。
A.1.5~2.0h B.1.0~1.5h C.1.0~2.0h D.1.0~3.0h参考答案:C5、滤料应具有足够的机械强度和()性能,并不得含有有害成分,一般可采用石英砂、无烟煤和重质矿石等。
A.抗蚀B.耐高温C.高硬度D.耐磨参考答案:A6、凡能提高或改善混凝剂作用效果的化学药剂可称为()。
A、助凝剂B、混凝剂C、溶剂D、絮凝剂参考答案:A7、使固-液混合物通过多孔材料(过滤介质),从而截留固体并使液体(滤液)通过的过程是()。
A、浮选B、沉淀C、过滤D、澄清参考答案:C8、水和氯应充分混合。
其接触时间不应小于()。
A.40min B.60min C.30min D.20min参考答案:B9、取水构筑物进水自流管或虹吸管的数量不得少于()条。
当一条管道停止工作时,其余管道的通过流量应满足事故用水要求。
A.4 B.2 C.3 D.5参考答案:B10、水厂平面布置时必须要达到的要求是()。
A、水厂应考虑绿化,新建水厂绿化占地面积不宜少于水厂总面积的40%,清水池池顶宜铺设草皮B、水厂内应采用水洗厕所,厕所和化粪池的位置应与净水构筑物保持大于10m的距离C、城镇水厂或设在工厂区外的工业企业自备水厂周围,应设置围墙,其高度一般不宜小于10mD、水厂的防洪标准应低于城市防洪标准,并应留有适当的安全裕度参考答案:B11、滤池由开始进入有效过滤期到出水浊度达到泄漏值,称为()。
水质工程学给水复习资料
![水质工程学给水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cd1ad383ec3a87c24028c41b.png)
第一章水质与水处理概论1、天然水体中的杂质分类⑴按水中杂质的尺寸,可分为溶解物、胶体颗粒和悬浮物。
⑵从化学结构上可分为无机物、有机物和生物。
⑶按杂质的来源可分为天然杂质和污染性杂质。
2、水体富营养化:指富含磷酸盐和某些形式的氮素的水,在光照和其他环境条件适宜的情况下,这些营养物质足以使水中的藻类过量生长,在随后的藻类死亡和随之而来的异氧微生物代谢活动中,水体中的溶解氧很可能被耗尽,造成水质恶化和生态环境结构破坏的现象。
3、两个相关的水质指标描述水体的自净过程:生化需氧量BOD:该值越高说明有机物含量越高,水体受污染程度越严重。
水中溶解氧DO:是维持水生物生态平衡和有机物能够进行生化分解的条件,DO值越高说明水中有机污染物越少。
水体中BOD值和DO值呈高低反差关系第三章凝聚与絮凝1、胶体的稳定性:从水处理角度而言,是指交替颗粒在水中长期保持分散状态的特性。
⑴动力稳定性;⑵带电稳定性;⑶溶剂化作用稳定性。
2、胶体稳定存在的原因:⑴胶体的双电层结构:胶体粒子可以通过吸附而带有电荷,同种胶粒带同种电荷,而同种电荷会相互排斥,要使胶体聚沉,就要克服排斥力,消除胶粒所带电荷。
⑵胶体粒子在不停的做布朗运动。
3、胶体的凝聚机理:⑴压缩双电层作用:水处理所去除的胶体主要为带负电的胶体,常用的铝盐、铁盐混凝剂产生的带正电和的高价金属羟基聚合离子可以起到压缩双电层的作用。
高价电解质压缩双电层的能力优于低电解质离子,所以,一般选作混凝剂的多为高价电解质。
如:Fe3+、AL3+。
⑵吸附电中和作用:指胶体微粒表面吸附异号离子、异号胶体颗粒或带异号电荷的高分子,从而中和了胶体颗粒本身所带部分电荷,减少了胶体颗粒间的静电斥力,使胶体颗粒更易于聚沉。
⑶吸附架桥作用:指分散体系中的胶体颗粒通过吸附有机物或无机高分子物质架桥连接,凝集为大的聚集体而脱稳聚沉,此时胶粒间并不直接接触,高分子物质在两个胶体颗粒之间像一座桥一样将它们连接起来。
水质工程学复习资料
![水质工程学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29d153beeefdc8d377ee327a.png)
水质工程学复习资料一.填空降低水的浊度不仅为满足感官性要求,对限制水中病菌、病毒、及其它有害物质的含量,也具有积极意义。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主要对、、、和五类指标制定了控制标准。
衡量胶体颗粒稳定性的重要指标是ζ电位混合阶段,适宜的速度梯度为 S-1,反应阶段速度梯度为 S-1。
水中杂质颗粒产生拥挤沉淀条件是颗粒处于相互干扰状态。
悬浮颗粒在理想沉淀池中的去除率只与沉淀池的有关,而与其它因素如、、和均无关。
滤池反冲洗时,砂层处于完全膨胀状态,这时水流通过砂层的水头损失表达式为h=(1-m0)(ρs/ρ-1)/L 。
澄清池的种类和型式甚多,基本上可分为两大类:和。
液氯气化时,要吸收大量的热,因此生产上常用自来水浇洒在氯瓶的外壳上以供给热量。
基于“反粒度”过滤概念,于是便出现、、及等方式。
饮有水含氟宜小于 1.0 mg/l,一般将除氟方法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沉淀,另一类是离子交换采用氯氨消毒时,一般先加,待其与水充分混合后再加,这样可减少。
石灰软化法只能去除碳酸盐硬度。
活性炭吸附性能强主要原因是,吸附饱和后再生,再生方法有和两种。
二名词解释淡化和除盐:淡化指高含盐水经过局部除盐后,变为生活及生产用的淡水过程;除盐指淡化水进一步的除盐过程。
电渗极化与浓差极化:电渗析极化指操作电流达到某一定值时,在膜界面处引起水的电离,H+和OH-分别透过阳、阴膜来传递电流,这种膜界面现象称为极化现象。
浓差极化指在膜分离过程中,水连同小分子透过膜,而大分子溶质则被膜所阻拦并不断累积在膜表面上,使溶质在膜面处的浓度高于溶质在主体溶液中的浓度,从而使溶质从膜表面向着主体溶液进行反扩散。
混凝和凝聚:混凝指水中胶体等微粒通过凝聚和絮凝两个过程结成絮状大颗粒过程;凝聚指水中胶体颗粒间的斥力,由于物理或化学的某种效应而部分地或全部地去除掉,颗粒从而可能粘结在一起的现象或过程。
等速过滤与减速过滤:滤池进水量保持不变,亦即滤速不变时,称等速过滤;滤池随时而逐渐减小的过滤过程称减速过滤。
(完整word版)《水质工程学》期末复习资料
![(完整word版)《水质工程学》期末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bb2c333db307e87101f69683.png)
《水质工程学》期末复习资料1.《生活饮用水标准》GB5749-2006,色度<15,浑浊度<1NTU,6.5<pH<8.5,TDS<1000,总硬度<450,耗氧量<3.反应器期望的反应器设计软化完全混合快速混合器完全混合加氯活塞流絮凝器局部完全混合的活塞污泥反应器局部完全混合的活塞流流沉淀活塞流生物滤池活塞流砂滤池活塞流化学澄清完全混合吸附活塞流活性污泥完全混合及活塞流水体:水,生物,底泥4.典型地表水处理流程(给水处理):原水—混凝—沉淀—过滤—消毒—饮用水5.混凝:通过某种方法使水中胶体粒子和微小悬浮物聚集的过程,是水和废水处理工艺中的一种单元操作.//凝聚(胶体脱稳并生成微小聚集体),絮凝(脱稳的胶体或微小悬浮物聚结成大的絮凝体)6.影响混凝效果的主要因素:1.水温2.pH 3.碱度4.水中浊质颗粒浓度5.水中有机污染物6.混凝剂种类与投加量7.混凝剂投加方式8.水力条件7.紊流絮凝理论:涡旋运动产生的剪切力和惯性离心力是絮凝颗粒产生接触碰撞的主要动力.水中的胶体和悬浮物是使水产生浑浊的主要原因,而且还是水中各种细菌.病毒.污染物的载体.表征水中胶体物质含量的主要水质参数是浊度.9.DLVO理论:各种形状的胶体颗粒之间因相互吸引产生的吸引势能和因双电层排斥产生的排斥势能的计算方法,对憎水颗粒的稳定性进行了定量描述和处理.两颗粒之间的吸引势能E A与胶体颗粒表面间距x成反比,且永远都是负值.凝聚机理:压缩双电层/.吸附电中和./吸附架桥作用./网捕卷扫作用.11.压缩双电层:如果能使胶体颗粒的双电层变薄.排斥能降到相当小时,两胶体颗粒接时,就可以由原来的排斥力为主变成吸引力为主,胶体颗粒间就会发生凝集,水中胶体粒通常带有负电荷,便胶体顺粒间相互排斥而稳定,当加入含有高价态正电荷离子的电解质时,高价态正离子通过静电引力进入到胶体颗粒表面,置换出原来的低价正离子,这样双电层中仍然保持电中性,但正离子的数量却减少了,也就是双电层的厚度变薄了,胶体颗粒滑动面上的了电位降低,当了电位降至0时,称等电状态,此时排斥势垒完全消失,其实,在实际生产中,只要将电位降至某一数值使胶体颗粒总势能曲线上的势垒处E==0,胶体颗粒用,此对的了更位称为临算电位.吸附电中和:胶体颗粒表面吸附异号离子.异号胶体颗粒或带异号电荷高分子,从而中和了胶体颗粒本身所带部分电荷,减少了胶体颗粒间的静电斥力.13.吸附架桥:分散体系中的胶体颗粒通过吸附有机或无机高分子物质架桥连接,凝集为大的聚集体而脱稳聚沉,此时胶体颗粒之间并不直接接触,高分子物质在两个胶体颗粒之间像一座桥一样将它们连接起来.当高分子物质投加量过多时,胶体颗粒表面被高分子所覆盖,两个胶体颗粒接近时,受到胶体与胶粒之间因高分子压缩变形而产生的反弹力和带电高分子之间的静电排斥力,使胶体不能凝集.若过少则无法形成架桥.14.网捕-卷扫:指投加到水中的铝盐.铁盐等混凝剂水解后形成大量的具有三维立体结构的水合金属氧化物沉淀,这些水合金属氧化物体积收缩沉降时,会像多孔的网一样,将水中胶体颗粒和悬浮浊质颗粒捕获卷扫15.絮凝机理P62异向絮凝: 同向絮凝:16.混凝剂:①无机盐类混凝剂:硫酸铝.三氯化铁.硫酸亚铁.②高分子混凝剂:聚合氯化铝PAC(利用水解缩合过程中产生的高价多核配合物的压缩双电层和吸附电中和作用),1.形成絮凝体速度快 2.投加量相对低 3.对原水水质适应性好 4.最佳混凝pH范围较宽5.配置和投加过程中药液对设备的腐蚀程度小合成有机高分子混凝剂:聚丙烯酰胺PAM(常作为助凝剂:不能在某一特定水处理工艺中单独用做混凝剂但可以与混凝剂配合使用而提高或改善凝聚和絮凝效果的化学药剂)//PAM以吸附架桥改善已形成的絮体结构17.混凝控制:对混凝剂投加量的控制.//影响混凝剂需要量的因素:1.混凝要达到的目标2.处理构筑物的性能3.原水的水质4.混凝剂自身的特性17.混凝动力学:解决颗粒碰撞速率和混凝速率的问题异向絮凝动力学:已完全脱稳的胶体颗粒在水分子热运动的撞击下作布朗运动,这种运动是随机的无规则的,将导致颗粒间相互碰撞聚集,产生絮凝,由小颗粒聚集成大颗粒.在这一絮凝过程中,水中颗粒数量浓度或单位体积水中颗粒数减少.而颗粒总质量不变,颗粒的絮凝速率决定于颗粒的碰撞速率.同向絮凝动力学:(当颗粒粒径大于1 m时,布朗运动基本消失,需要采用水力或机械搅拌推动水流运动来促使颗粒相互碰撞,即进行同向絮凝)速度梯度G:控制混凝效果的水力条件.在絮凝过程中,所施功率或G越大,颗粒碰撞速率越大,絮凝效果越好GT值:(快速搅拌条件)T是絮凝反应时间,GT值包含了表征搅拌的量G和反应时间T是一个综合衡量混凝时间过程的量值控制指标.18.混合设施:水力混合/水泵混合/管式混合/机械混合P88絮凝设施:水力絮凝反应设施(隔板絮凝池.折板絮凝池.网格絮凝池.穿孔旋流絮凝池).机械絮凝反应设施机械絮凝池:水中絮凝体存在不同速度梯度而产生同向絮凝的絮凝构筑物,水流的动能来源于搅拌机的功率输入.隔板絮凝池:经快速混合后的水在隔板之间流动,由于水在隔板间流动存在阻力.(往复式隔板絮凝池:在转折处消耗较大能量.絮凝颗粒碰撞机会增加,但容易引起絮凝体破碎)(回转式隔板絮凝池:避免了絮凝体破碎,但减少了颗粒碰撞机会,影响了絮凝速度)折板絮凝池:增加絮凝体碰撞的机会,相比隔板絮凝池折板絮凝池可以缩短总絮凝时间,絮凝效果良好.网格絮凝池:能耗均匀,絮凝颗粒碰撞机会一致,可以提发絮凝效率,缩短絮凝时间,但也存在末端池底积泥.穿孔旋流絮凝池:结构简单,但絮凝效果较差,已较少使用19.沉淀和澄清:.(分为自由沉淀.絮凝沉淀.成层沉淀/拥挤沉淀)通过重力作用,使水中的悬浮颗粒、絮凝体等物质被分离去除,若向水中投加适当的化学物质,他们与水中待去除的离子化合,生成难溶化合物而发生沉淀,则称为化学沉淀,可以用于去除某些溶解盐类物质.20.在水中作沉降作用的颗粒杂质受重力.浮力.水流阻力.【Re<1 层流,Re>1000紊流】平流沉淀池:前部进水区,后部出水区,下部沉泥区(泥斗排泥.穿孔管排泥.机械排泥),中部沉淀区.(紊动性指标为雷诺数,稳定性指标为弗劳德数.①能同时降低雷诺数和提高弗劳德数的唯一方法是降低水力半径R,措施是加隔板,进行纵向分格,增大湿周,减小水力半径②增大水平流速,提高Re加强水流的紊动性而不利于沉淀,另一方面也提高了Fr,从而加强了水流的稳定性而有利于沉淀效果的提高.目前我国规范规定:在混凝池中水平流速为10-25mm/s最高可达30-50mm/s)平流沉淀池:优点:1.对冲击负荷和温度变化的适应能力较强2.施工简单,造价低/缺点:1.采用多斗排泥,每个泥斗需单独设排泥管各自排泥,操作工作量大,采用机械排泥,机件设备和驱动件均设于水中,易腐蚀./适用条件:适用地下水位较高及地质较差的地区大中小型污水处理厂.理想沉淀池理论:对于理想沉淀区,表面负荷与截留沉速相等.理想沉淀池的基本假设:①颗粒处于自由沉淀状态,颗粒的沉速基本不变②水流沿水平方向流动,在过水断面上,各点流速相同,并在流动过程中流速始终不变③颗粒沉到底就被认为去除,不再返回水流中.23.影响平流沉淀池沉淀效果的因素:(1)沉淀池实际水流状况对沉淀效果的影响(2)凝聚作用的影响23.沉淀废水处理系统中的作用:1.在一级处理的废水系统中,沉降是主要工艺,废水处理效果的高低基本取决于沉淀池的沉淀效果2.在二级处理的废水处理系统中,沉降具有多种功能3.24.过滤的五大机理:沉淀.惯性.截阻.扩散.动力效应.25.反冲洗:上升水流剪切力&固体颗粒间碰撞摩擦(滤层在过滤过程中,逐渐被悬浮物堵塞,滤层的水头损失随之不断增长.)(气冲.水冲.气水冲洗)滤层反冲洗强度与滤层的膨胀率有关,与滤料粒径正相关.26.V型滤池:一种石英砂均质滤料滤池,采用气水反冲洗+表面横扫适用于大中型水厂(过滤时进水,反洗时横向扫洗布水)特点:滤层纳污能力高,过滤周期长,反冲耗水量低,冲洗效果好26.消毒机理:1.破坏细胞壁2.改变细胞通透性3.改变微生物DNA/RNA 4.抑制酶活性①氯消毒:通过次氯酸起消毒作用,当HOCl分子到达细菌内部时,与有机体发生氧化作用而使细菌死亡.(加滤点通常设置在滤池到清水池的管道上)②臭氧氧化:偶极加成反应/亲电取代反应消毒剂类型:氧化剂//.金.银等重金属离子//一些物理方法//阳离子表面活性剂.29.对于确定的消毒剂,影响消毒效果的因素可能有三个方面①消毒剂的浓度②消毒剂与水的接触时间③水质本身的因素截留物膜结构悬浮物.颗粒.纤维和细菌对称和不对称多孔膜生化制品.胶体和大分子不对称结构的多孔膜全部悬浮物.溶质和盐致密不对称膜和复合膜非解离和大分子物质阴阳离子交换膜膜滤过程推动力分离机理渗透物微滤MF压力差筛分水.溶剂溶解物超滤UF压力差筛分水.溶剂.离子和小分子反渗透RO压力差溶解/扩散水和溶剂电渗透ED电位差离子交换电离离子30.反渗透前一定要设置微滤31.微滤(应用于污水处理.中水回用).超滤:33.微滤和超滤都是在压差推动力下进行的液相分离过程34.反渗透和纳滤用于将低分子量的溶质从溶剂中分离出来.35.发生反渗透的两个必要条件:①选择性透过溶剂的膜②膜两边的静压差必须大于其渗透压差目前用于水的淡化除盐的反渗透膜主要有醋酸纤维素(CA)膜/芳香族聚酰胺膜37.电渗析:在直流电场作用下,以电位差为推动力,利用离子交换膜的选择透过性,使水中阴阳离子进行定向迁移38.反渗透膜的透过机理主要是优先吸附-毛细孔流模型反渗透装置:板框式.管式.卷式.中空纤维式40.离子交换膜:并不是起离子交换作用,而是起离子选择透过性作用.具有孔隙作用.静电作用.扩散作用.41.超滤的应用:工业废水的处理.城市污水处理.饮用水的生产.蛋白质的过滤回收.果汁的澄清.食用油精炼.医药产品的除菌.激素的提取.酒类酿造.电泳涂漆废水中涂料的回收.42.连续微滤CMF的应用:污水处理中水回用.地下水地表水净化.海水淡化系统前级预处理.饮料澄清除浊.大型RO系统前预处理.除氧方法:热力除氧电厂时将给水加热至沸腾以除去水分中的溶解氧实验厌氧环境形成:(联氨和亚硫酸盐)N2H4+O2→N2+2H2O 2Na2SO3+O2→2NaSO444.膜分离在水处理中的应用:饮用纯水(太空水)的制备;医药工业中注射用水洗瓶水及其他无菌水的制备;电子工业中超纯水的制备;火力发电厂锅炉补给水的制备;饮料与化妆品工业中产品配方用水的制备;制造业中终端洗涤水的制备;饮用水纯化/苦碱水脱盐/海水淡化;废水循环与再生利用(零排放);BOD/COD 的最小化;垃圾填埋场渗出水的浓缩处理;染料.颜料.油漆.含油废水的处理;纸浆与造纸废水的处理及木素磺酸盐的回收;金属.食品.皮革.农药和除草剂废水的处理45.反渗透的应用:太空水.纯净水.蒸馏水等制备;酒类制造及降度用水;医药.电子等行业用水的前期制备;化工工艺的浓缩.分离.提纯及配水制备;锅炉补给水除盐软水;海水.苦盐水淡化;造纸.电镀.印染等行业用水及废水处理46.中水回用流程Wastewater→screen→vibro screen(振动筛)→contact oxidation tank→UF unit(超滤)→chlorine disinfection(氯消毒)→activated carbon adsorption(活性炭吸附)→chlorine disinfection→reusable water48.水厂的主要构筑物1.混合2.絮凝与沉淀池3.滤池与反冲洗系统4.清水池5.送水泵房6.加矾.加氯系统49.水的软化:利用阳离子交换树脂中可交换的阳离子把水中所含的钙镁交换出来.浮选利用固体或液滴与他们在其中悬浮的液体之间的密度差,实现固液或液液分离的方法过滤使固液混合物通过多孔材料(过滤介质),从而截留固体并使液体(滤液)通过的过程.如果悬浮固体颗粒的尺寸大于过滤介质的孔隙,则固体截留在过滤介质的表面,这种类型的过滤称为表面过滤;表面过滤的介质可以是筛网厚的多孔载体等;如果悬浮固体颗粒是通过多孔物质构成的单层或多层滤床被去除,则称为体积过滤或滤层过滤膜分离,利用膜实现物质的分离.按被分离的物质尺寸由大至小,可以将膜分离分为微滤,超滤、时,其组成在两相界面与相内部是不同的,处着两相界面处的成分产生了积蓄,这种现象称为吸附,通常在水处理中是指固相材料浸没在液相或气相中,液相或气相物质固着到固相表面的传离子交换物质是在分子结构上具有可交换的酸性或碱性基团的不溶性颗粒物质,固着在这些基团上的正负离子能和基团所接触的液体中的同符号离子交换而对物质的物理外观无明显的改变,也不引起变质或增溶作用.它可改变所处理液体的离子成分,但不改变pH调整到接近中性或是调整到平衡pH的任何处理,使他们变成不溶解的或无毒无害的.氧化还原反应广泛用于从生活给水和工业废水中去除铁锰含氯或含铬的废水的去毒处理.各种有机物的去除等水质稳定处理水中的碳酸盐系统不平衡所进行的控制水的腐蚀性或结垢性的处理(防止Fe(OH)3黄色沉淀物)①利用CaCO3在管壁上形成保护膜[确定最佳pH范围②利用SiO2在管壁上形成保护膜③利用聚磷酸钠腐蚀与结垢(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由于周围介质相互作用,材料遭受破坏或材料性能恶化的过程.腐蚀的控制方法合理选材/阴极保护/介质处理/缓蚀剂法电化学防腐外加电流阴极保护/牺牲阳极阴极保护(铜锌电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活性污泥——向生活污水注入空气进行曝气,每天保留沉淀物,更换新鲜污水,这样在持续一段时间后,在污水中即形成一种黄褐色的絮凝体,这种絮凝体主要是由大量繁殖的微生物群体所构成,它易于沉淀与水分离,并使污水得到净化、澄清。
这种絮凝体就是称为活性污泥。
2.污泥龄 -----曝气池内活性污泥总量与每日排放污泥量之比,即活性污泥在曝气池内的平均停留时间。
3.活性污泥组成:(1)具有代谢功能活性的微生物群体(2)微生物内源代谢、自身氧化物的残留物(3)由原污水夹入的难为细菌降解的惰性有机物(4)由污水夹入的无机物质4.MLSS和MLVSS ----------MLSS即混合液悬浮固体浓度,表示的是在曝气池单位容积混合液内所有的活性污泥固体物的总重量MLSS=Ma+Me+Mi+Mii MLVSS即混合液挥发性悬浮固体浓度,表示的是混合液活性污泥中有机性固体物质的浓度。
MLVSS=Ma+Me+Mi5.污泥沉降比SV-------单位mg/L混合液,指混合液在量筒内静置30min后所形成沉淀污泥的容积占原混合液容积的百分率,以%表示。
它能够反映曝气池运行过程的活性污泥量,可用以控制、调节剩余污泥的排放量,还能通过它及时地发现污泥膨胀等异常现象的发生。
6.污泥指数SVI------单位ml/g,物理意义是在曝气池出口处的混合液,在经过30min静沉后,每g干污泥所形成的沉淀污泥所占有的容积,以ml计。
SVI=SV/MLSS.SVI值过低,说明泥粒细小,无机质含量高,缺乏活性;过高,说明污泥的沉降性不好,并且已有产生膨胀现象的可能。
7.污泥含水率------污泥中所含水分的重量与污泥总重量之比的百分数V1/V2=W1/W2=(100-p2)/(100-p1)=C2/C1,p1、V1、W1、C1——污泥含水率为p1时的污泥体积、重量与固体物浓度。
8.厌氧消化的投配率-----投配率是每日投加新鲜污泥体积占消化池有效容积的百分数。
投配率过高,消化池内脂肪酸可能积累,pH下降,污泥消化不完全,产气率降低;过低,污泥消化较完全,产气率较高,消化池容积大,基建费用增高。
9.厌氧消化的C/N比-----合成细胞的C/N约为5:1,因此要求C/N达到(10-20):1为宜。
C/N太高,细胞的氮量不足,消化液的缓冲能力低,pH值容易降低;太低,氮量过多,pH值可能上升,铵盐容易积累,会抑制消化过程。
10.最小污泥龄------指微生物繁殖一代所需要的时间。
11.污泥脱水-----指用真空、加压或干燥方法使污泥中的水分分离,减少污泥体积,降低储运成本。
12.活性污泥的培养驯化方式异步培驯法、同步培驯法、接种培驯法。
13.生污泥、消化污泥、可消化程度生污泥包括初次沉淀污泥、剩余活性污泥、腐质污泥。
生污泥经厌氧消化或好氧消化处理后,称为消化污泥。
可消化程度表示污泥中可被消化降解的有机物数量。
14.消化污泥的培养与驯化方式逐步培养法、一次培养法15.污泥机械脱水有几种方法真空过滤脱水、压滤脱水、滚压脱水、离心脱水16.气浮中产生气泡的方法电解法、散气法、溶气法17.废水中常用混凝剂:石灰、碳酸铝、硫酸亚铁、三氯化铁18.化学沉淀影响因素:同名离子效应、盐效应、酸效应、络合效应19.硝化反应:指氨氮在亚硝化菌氧化下变成亚硝酸氮,继而亚硝酸氮再由硝化菌氧化为硝酸盐的化学反应。
20反硝化作用:由一群异养菌微生物在缺氧条件下,将烟硝酸氮和和硝酸氮还原成气态氮(N2)或N2O 的过程。
21.氧化沟:又称连续循环反应器,它池体狭长,池身较浅,曝气池一般呈封闭的环状沟渠形,污水和活性污泥在池中作不停的循环流动。
22.水力停留时间:指水从池体一段流到另一端所需要的时间。
1. 除铁、除锰的基本工艺流程是什么?答:地下水除铁一般采用接触氧化法或曝气氧化法。
当受到硅酸盐影响时,应采用接触氧化法。
接触氧化法的工艺:原水曝气—接触氧化过滤;曝气氧化法的工艺:原水曝气——氧化——过滤。
地下水除锰宜采用接触氧化法,其工艺流程应根据下列条件确定:1)当原水含铁量低于2.0毫克/升、含锰量低于1.5毫克/升时,可采用:原水曝气——单级过滤除铁除锰;2)当原水含铁量或含锰量超过上述值时,应通过实验确定。
必要时可采用:原水曝气——氧化——一次过滤除铁——二次过滤除锰;3)当除铁受到硅酸盐影响时,应通过实验确定。
必要时可采用:原水曝气——一次过滤除铁(接触氧化)——曝气——二次过滤除锰。
2.地下水除铁时常用什么工艺?为什么地下水除锰比除铁困难?答:除铁常用工艺为:O2 含铁地下水曝气接触过滤消毒出水;。
铁和锰的性质相似,但是铁的氧化还原电位比锰低,所以容易被O2氧化,相同pH值时Fe2+比Mn2+的氧化速率快,以致影响Mn2+的氧化,因此地下水除锰比除铁困难。
3. 试述厌氧生物处理的基本原理?怎样提高厌氧生物处理的效能?答:厌氧生物处理是在无氧的条件下,由兼性及专性厌氧细菌降解有机物,最终产物是二氧化碳和甲烷气,使污泥得到稳定。
要提高厌氧生物处理的效能,就应严格控制温度,并且需要保持较长的污泥龄。
4.简述活性污泥膨胀的产生原因、分类、以及相应的对策答:原因:主要是丝状菌大量繁殖引起,也有由污泥中结合水异常增多导致的污泥膨胀。
超负荷、污泥龄过长或有机物浓度梯度小也会引起,排泥不畅易引起结合水性污泥膨胀。
对策:缺氧、水温高等加大曝气量,或降低进水量以减轻负荷,或适当降低MLSS值,使需氧量减少等,如污泥负荷率过高,可适当提高MLSS值,以调整负荷。
如缺氮、磷、铁养料,可投加消化污泥液。
如pH值过低,可投加石灰等调节。
如污泥大量流失,可投加5-10mg/L氯化铁,帮助凝聚,刺激菌胶团生长;也可投加漂白粉或氯液,抑制丝状菌繁殖。
也可投加石棉粉末、硅藻土、粘土等惰性物质,降低污泥指数。
5.污泥厌氧消化的机理?为什么产甲烷阶段是污泥厌氧消化的控制阶段?答:机理:传统观念认为厌氧消化概括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酸性发酵阶段,有机物在产酸细菌的作用下,分解成脂肪酸及其他产物,并合成新细胞;第二阶段是甲烷发酵阶段,脂肪酸在专性厌氧菌——产甲烷菌的作用下转化成CH4和CO2。
目前较为公认的理论模式是:(1)水解阶段;(2)产酸发酵阶段;(3)产氢产乙酸阶段(4)产甲烷阶段。
原因:产甲烷细菌的代谢速率较慢,是整个厌氧生物处理工艺的限速步骤,所以是污泥厌氧消化的控制阶段。
6. 简述生物除磷的原理,常用的生物除磷工艺有哪几种?答:所谓生物除磷,是利用聚磷菌一类的微生物,能够过量地,在数量上超过其生理需要,从外部环境摄取磷,并将磷以聚合的形态贮藏在菌体内,形成高磷污泥,排出系统外,达到从污泥中除磷的效果。
生物除磷的机理比较复杂,有待人们进一步去探讨,其基本过程是:(1)聚磷菌对磷的过剩摄取,在好氧条件下,聚磷菌营有氧呼吸,不断地氧化分解其体内储存的有机物,同时也不断提通过主动输送方式,从外部环境向其体内摄取有机物,由于氧化分解,又不断地放出能量,能量为ADP所获得,并结合H3PO4而合成ATP。
H3PO4,除一小部分是聚磷菌分解其体内磷酸盐而取得的外。
大部分是聚磷菌利用能量,在透膜酶的催化作用下,通过主动输送的方式从外部将环境中的H3PO4摄入体内的,摄入的H3PO4一部分用于合成A TP,另一部分则用于合成聚磷酸盐。
(2)聚磷菌的放磷。
在厌氧条件下,聚磷菌体内的A TP进行水解,放出H3PO4和能量。
这样,聚磷菌具有在好氧条件下,过剩摄取H3PO4,在厌氧条件下,释放H3PO4的功能。
生物除磷技术就是利用聚磷菌这一功能而开创的。
常用的生物除磷工艺有:1)弗斯特利普(Phostrip)除磷工艺;2)厌氧-好氧除磷工艺;6.生物除磷机理,了解A/O生物除磷工艺答:机理:生物除磷是利用聚磷菌一类的微生物,能够过量的,在数量上超过其生理需要,从外部环境摄取磷,并将磷以聚合的形态贮藏在菌体内,形成高磷污泥,排出系统,达到从污水中除磷的效果。
基本过程:在好氧条件下,聚磷菌对磷过剩摄取;在厌氧条件下,聚磷菌体内的ATP水解,放出H3PO4。
工艺特点:(1)在反应器内停留时间较短(2)反应器内污泥浓度在2700—3000mg/L(3)BOD去除率与活性污泥系统相同,磷的去除率较好(4)污泥的肥效好(5)易沉淀,不膨胀缺点:①除磷率难于进一步提高②在沉淀池内容易产生磷的释放现象。
7. 试述生物膜法处理废水的基本原理。
简述生物膜从载体上脱落的原因?答:原理:细菌一类的生物和原生动物、后生动物一类的微型动物附着在滤料或某些载体上生长繁育,并在其上形成膜状生物污泥——生物膜。
污水与生物膜接触,污水中的有机污染物,作为营养物质,为生物膜上的微生物所摄取,污水得到净化,微生物自身也得到繁衍增殖。
生物膜从载体上脱落的原因:当厌氧层还不厚的时候,它于好氧层保持着一定的平衡与稳定的关系,好氧层能够维持正常的净化功能,当厌氧层逐渐加厚,并达到一定的程度后,其代谢产物也逐渐增多,这些产物向外逸出,必然要透过好氧层,使好氧层的生态系统的稳定状态遭到破坏,从而失去了这两种膜层之间的平衡关系,又因气态代谢产物不断逸出,减弱了生物膜在滤料上的固着力,处于这种状态的生物膜称为老化生物膜,老化生物膜的净化功能较差,因而易于脱落。
8. 简述SBR工艺的运行过程及主要特点。
答:SBR工艺的工作机理。
1)污水流入工序。
污水流入曝气池前,该池处于操作周期的待机(闲置)工序,此时沉淀后的清夜已排放,曝气池内留有沉淀下来的活性污泥,污谁流入的方式有单纯注水、曝气、缓速搅拌3种。
2)曝气反应工序。
当污水注满后,即开始曝气工序,它是最重要的一道工序。
3)沉淀工序。
使混合液处于静止状态,进行泥水分离,沉淀时间一般为1~1.5h,沉淀效果良好。
4)排放工序。
排除曝气池沉淀后的上清液,留下活性污泥,作为下一个操作周期的菌种。
5)待机工序。
SBR工艺的主要特点:工艺简单,处理构造物少,无二沉池和污泥回流系统,基建费用和运行费都较低。
SBR用于工业废水处理,不需要调节池。
污泥的SVI值比较低,污泥易沉淀,一般不会产生污泥膨胀。
调节SBR运行方式,可同时具有去除BOD和脱氮除磷的功能。
当运行得当,处理水水质优于连续式活性污泥法。
SBR的运行操作、参数控制应实施自动控制操作管理,以使达到最佳运行状态。
9.好氧塘中DO值和PH值在昼夜是如何变化的?为什么?答:在好氧塘内高效地进行着光合成反应和有机物的降解反应,溶解氧是充足的,但在一日内是变化的,在白昼,藻类光合作用放出的氧远远超过藻类和细菌所需要的,塘水中氧的含量很高,可达到饱和状态,晚间光合作用停止,由于生物呼吸所耗,水中溶解氧浓度下降,在凌晨时最低,阳光开始照射,光合作用又开始,水中溶解氧又上升;好氧塘内pH值也是变化的,在白昼pH值上升,夜晚又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