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政治我国的宗教概况
高三政治我国宗教的概况
![高三政治我国宗教的概况](https://img.taocdn.com/s3/m/04c1f883284ac850ad02422c.png)
我国宗教的概况【教学重点】宗教的本质和作用;我国宗教状况的变化;【教学难点】宗教主要起消极作用;我国宗教的状况发生了变化,但宗教的本质并没有改变;【素质要求】1、知识方面:宗教的本质、宗教产生的根源、世界三大宗教、宗教的社会作用;我国存在多种宗教;我国宗教状况的变化;2、能力方面:正确认识宗教的产生与存在,区分正当的宗教和邪教;辩证地分析宗教的作用;正确认识我国的宗教状况;3、觉悟方面:善于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分析问题;通过宗教在文化艺术上的表现,来欣赏建筑、雕塑、绘画艺术;民族与宗教交织的复杂性,使我们每一个人在认识宗教或民族问题时都要有全面的观点。
【整体感知】本节的内容重点在于我国宗教政策,突出我国政策的必然性和必要性。
为此,就要先了解什么是宗教,特别要了解宗教的作用。
所以,第一框题的重点就是“宗教的作用”,分析其作用的两方面,对以后理解我国的宗教政策是必要的准备。
复习提问:投影打出资料一:1992年12月6日,狂热的印度教徒捣毁了印度北方邦的一座具有460多年历史的古清真寺,引发了印度教徒和穆斯林之间一场严重的教派冲突,导致了持续5天的教派骚乱,造成1100多人丧生,4000多人受伤。
这场骚乱波及巴基斯坦、孟加拉、阿富汗等穆斯林国家。
资料二:在我国各民族中,都有宗教流传,有10多个民族基本全民信教。
问:以上材料说明什么问题?教师归纳:民族和宗教的联系非常密切。
印度教徒的骚乱事件充分说明,宗教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
导入新课:宗教和民族的联系非常密切,那么什么是宗教?宗教是怎样产生的?宗教有哪些社会作用?现在我们开始学习第二节我国的宗教,今天首先学习第一个框题。
讲授新课:第二节我国的宗教(板书)一、我国的宗教概况(板书)(一)宗教的本质(板书)为了更好地掌握和理解什么是宗教,我们先来看看宗教是怎么出现的。
1、宗教的起源(板书)(布置学生阅读教材,提出思考题。
)最初的宗教是怎样出现的?宗教产生的根源是什么?(学生阅读、讨论,教师归纳。
高中政治 第三单元第7课第三框我国的宗教政策
![高中政治 第三单元第7课第三框我国的宗教政策](https://img.taocdn.com/s3/m/4e446004a5e9856a5612609b.png)
第三框:我国的宗教政策导学案【学习目标】知识目标:了解我国的宗教政策是宗教信仰自由,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宗教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能力目标:领会我国的宗教政策遵循了宗教自身发展的客观规律,尝试用历史的、辨证的眼光观察、评价问题,提高学生的比较、鉴别能力。
利用已有历史知识,深入学习本课。
培养善于将不同学科知识综合起来,不断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明确宗教信仰自由时宪法赋予公民基本权利,是保护和尊重人权的表现,坚持以科学的态度对待宗教,弘扬科学,树立科学世界观。
【教学重点难点】我国的宗教政策【独立阅读与自我积累】(一)全面正确地理解我国地宗教政策1、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包括两个方面,既保护的自由,又保护的自由。
国家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
宗教活动必须在允许的范围内进行。
任何人不得利用宗教反对,破坏、和,损害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
2、依法管理宗教事务:为了保护宗教界的和正常的活动,制止和打击利用宗教进行违法犯罪活动,抵御的渗透。
3、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任何境外组织和个人不得。
我国政府支持宗教界在的基础上开展,抵御境外势力,坚决打击宗教极端势力。
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原因:既是对我国宗教的客观要求,也是我国的要求。
(二)弘扬科学精神1、科学地态度对待宗教:贯彻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不是人们信仰宗教。
我们要以科学地态度对待宗教。
2、弘扬科学精神(1)巩固的指导地位,坚持不懈地对人民群众进行世界观和的宣传教育,形成的社会风尚。
(2)作为中学生,我们要用武装自己,弘扬科学精神,不断提高,树立科学的,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
【各抒己见与互查互动】1、我国的宗教政策的内容?2、宗教信仰自由政策:(1)内涵:(2)实质:(3)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包括两个方面:3、依法加强对宗教事务的管理(1)什么是依法加强对宗教事务的管理?(2)为什么要依法加强对宗教事务的管理?4、怎样理解坚持宗教的独立自主自办原则?5、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1)为什么要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2)怎样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6、我们应该如何对待宗教?7、作为中学生应如何弘扬科学精神?8、我国为什么要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9、下列行为中不符合我国宗教政策的是()A.公民向寺庙捐赠钱物B.学生参加圣诞节活动C.新华书店出售《圣经的故事》D.父母强制未成年子女信教10、玉树地震,地动山摇;抗震救灾,感动天地。
高三政治有关宗教知识点归纳
![高三政治有关宗教知识点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681f577259fafab069dc5022aaea998fcc22404f.png)
高三政治有关宗教知识点归纳直至今日,宗教依旧在社会上影响着人们的生活。
高三政治课本中关于宗教的部分有4个知识点需要同学们牢记。
下面是店铺给大家带来的高三政治有关宗教知识点归纳,希望对你有帮助。
宗教知识点1、宗教的本质:宗教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对人们现实生活的虚幻反映,是一种唯心主义世界观。
宗教知识点2、宗教的社会作用:从历史发展的总过程来说,宗教主要起消极作用。
(1)消极作用(主要)A宗教是剥削阶级用以维护其统治的工具。
B宗教充当了帝国主义、殖民主义侵略扩张的工具。
C宗教对认识和改造自然有着阻碍作用。
D宗教对科学的发展起着阻碍作用。
(2)积极作用(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和一定范围内)A宗教的产生从不同方面反映了当时下层群众的某些政治经济要求,对社会发展产生过进步影响B宗教对文化艺术发展起过积极作用C宗教的一些教义教规,宗教道德中的某些积极因素,在一定程度上起着调整人际关系的作用。
宗教知识点3.我国的宗教政策:(1)我国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①尊重和保护宗教信仰自由是我国一项长期的基本政策。
(A宗教信仰自由含义:公民有信仰宗教的自由,也有不信仰宗教的自由;有信仰这种宗教的自由,也有信仰那种宗教的自由;在同一宗教里,有信仰这个教派的自由,也有信仰那个教派的自由;有过去不信教而现在信教的自由,也有过去信教而现在不信教的自由。
B正常的宗教活动是指在宗教活动场所或教徒家中进行,在宪法、法律和政策范围内进行的活动。
任何人不得在宗教活动场所内进行无神论宣传。
任何宗教组织和教徒也不得到宗教活动场所以外进行宗教活动。
)②依法加强对宗教事务的管理。
这是为了使宗教活动纳入法律、法规和政策范围,更好地、全面地贯彻执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③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
这并不是要求教徒放弃有神论的思想和宗教信仰,而是要求教徒在政治上同社会主义国家的法律、政策和国家利益相一致。
④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
(2)依据:符合宗教自身规律;有利于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有利于团结信教群众,共同致力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高考政治《中国的宗教政策与宗教和谐》知识点导览
![高考政治《中国的宗教政策与宗教和谐》知识点导览](https://img.taocdn.com/s3/m/f5e3d01a59fb770bf78a6529647d27284b7337ba.png)
高考政治《中国的宗教政策与宗教和谐》知识点导览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多宗教的国家,为了维护国家的宗教和谐、保证公民的宗教信仰自由,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宗教政策。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中国的宗教政策与宗教和谐进行导览。
第一,宗教政策的基本原则。
中国政府对宗教事务的管理遵循三个基本原则:一是保障公民宗教信仰自由,保护公民的宗教权益;二是维护宗教事务的公共秩序和社会稳定;三是与宗教团体保持独立性,不干预宗教内部事务。
这些原则为中国的宗教政策奠定了基础。
第二,宗教政策的法律依据。
中国宪法明确规定了公民的宗教信仰自由,并禁止任何宗教迫害和歧视。
此外,中国还通过了《宗教事务条例》等法律法规,为宗教事务的管理提供了法律依据。
第三,宗教政策的具体措施。
中国政府为保障公民的宗教信仰自由,采取了一系列具体措施。
首先是建立宗教事务管理机构,负责宗教事务的管理与服务。
其次是制定宗教场所管理办法,规范宗教场所的建设和管理。
此外,还出台了宗教活动管理办法、宗教人员管理办法等法规,规范宗教活动和宗教人员的行为。
第四,宗教和谐的实践经验。
中国政府致力于促进不同宗教之间的和谐共处。
一方面,中国鼓励各宗教团体加强交流,增进相互了解与友谊。
另一方面,中国政府也倡导宗教团体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提供社会服务,促进宗教和社会、经济的和谐发展。
第五,中国的宗教政策在国际上的影响。
中国的宗教政策赢得了国际社会的普遍认可和赞赏。
中国积极参与全球宗教事务,发挥了建设性的作用。
中国政府主张宗教和谐,倡导不同文明之间的对话与交流,为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作出了贡献。
总结起来,中国的宗教政策旨在保障公民的宗教信仰自由,维护宗教的和谐与社会稳定。
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通过法律法规和机构建设,为宗教事务的管理提供了有力保障。
中国的宗教政策在国际上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为促进世界宗教事务的发展与交流作出了贡献。
通过对中国的宗教政策与宗教和谐的导览,我们不仅可以了解中国政府保障宗教信仰自由的基本原则和法律依据,还能够了解中国宗教政策的具体措施以及其在国际上的影响。
高一政治必修二我国的宗教政策
![高一政治必修二我国的宗教政策](https://img.taocdn.com/s3/m/f7243036580216fc700afdb7.png)
1、宗教信仰自由是我国一项长期的基本政策
(1)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内涵 A、公民有信仰宗教的自由,也有不信仰宗教 宗教的自由;
B、有信仰这种宗教的自由,也有信仰那种宗 教的自由;
C、在同一宗教里,有信仰这个教派的自由, 也有信仰那个教派的自由; D、有过去不信教而现在信教的自由,也有过 去信教而现在不信教的自由。
提示
不是。宗教信仰自由包括两个方面,既保护信仰宗
教的自由,又保护不信仰宗教的自由。
2.在我国宗教界人士不能当选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或者担 任政府职务吗?
提示 这种观点是不对的。我国坚持宗教同政权相分离的
原则,根据我国宪法规定,宗教活动必须在法律和政策规定的 范围内进行,任何人不得利用宗教干预国家行政司法、学校教 育和公共教育。而宗教界人士当选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或担任 政府职务是代表宗教界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恰好体现了我国 社会主义民主的真实性和广泛性。所以,我国宗教界人士可以 当选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或担任政府职务。
4、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两个要求”、“两个支持”---(见教材)
近20年来,国家先后拨款3亿元维修和保护西藏的 寺庙、藏传佛教等宗教活动场所,满足了信教群众 正常的宗教活动的需要。
宗 教 界 政 协 委 员 参 政 议 政
四、弘扬科学精神
1、以科学的态度对待宗教 2、弘扬科学精神
电影《耶稣受难记》剧照
耶稣的复活
耶稣的祈祷
宗教文化
晒佛节
佛像被上百名喇嘛抬向晒 佛台。
山坡上--佛像由高向低展开。
世界穆斯林的麦加朝觐
朝觐者进入麦加前,必须 在麦加所设"戒关"受戒-身着戒衣的女哈吉。
高三政治复习(真题 模拟 原创)专题民族宗教与外交
![高三政治复习(真题 模拟 原创)专题民族宗教与外交](https://img.taocdn.com/s3/m/f63f3a6ca8956bec0975e3f0.png)
专题十三民族、宗教与外交【考点定位】一、考点扫描1.我国的民族和宗教(1)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的基本特征;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2)我国的宗教政策宗教的本质和社会作用;我国的宗教政策;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反对封建迷信2.国际社会和我国的对外政策(1)当代国际社会国际关系及其决定因素;主权国家及其权利;联合国及其他国际组织;国际法的概念和作用(2)当今时代的主题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世界多极化在曲折中发展;当代国际竞争的实质(3)我国的对外政策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坚持对外开放,加强国际交往是我国的基本国策二、考情分析考点一:考查宗教的知识【名师点睛】虽然宗教问题一直是个高考冷点,但是由于它和民族问题密切相关,所以我们要关注。
【试卷演练】(2018高考海南卷12)中国伊斯兰教协会2001年成立中国伊斯兰教教务指导委员会,正式开展“解经”工作。
10年来相继出版的4辑《新编卧尔兹演讲集》,从教义和教规角度对伊斯兰教经典作出了既符合伊斯兰教信仰精神、又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解释。
中国伊斯兰教协会进行的“解经”工作①保障了伊斯兰教教职人员的权利②消除了信教群众在教义理解上的差异③有助于丰富伊斯兰教文化内涵④有利于引导伊斯兰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考点二:考查民族的知识【名师点睛】民族问题会成为我们高考的一个长效热点,这一点是有国际国内形势决定的。
【试卷演练】(2018高考重庆卷34)2018年,中央决定大幅度减免新疆困难地区企业所得税,免除新疆困难地区公益性工程的配套资金,同时,全国19个省市对口援助新疆资金将超过100亿元。
这些举措体现了①我国坚持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②国家富强是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前提③民族地区的发展是民族团结的政治基础④国家方针政策和民族地区具体特点的结合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考点三:考查我国的外交政策【名师点睛】主要是考查我国外交政策的目标、宗旨、立场等。
【高中政治】我国的宗教概况ppt精品课件
![【高中政治】我国的宗教概况ppt精品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a0ed8eba58da0116c174957.png)
公元7 阿拉 世纪 伯半 岛
神“安 古 兰 拉” (真主)经 及其旨 意 释迦牟 尼(创 始人)
约8.51 亿人
公元 古印 前进6- 度 5世纪
佛 经 大乘佛教、亚洲 小乘佛教
约3.05 亿人
2、我国存在多种宗教
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天主教 道教 国际宗教界的友好往来和文化学术 交流活动已成为中国民间对外交往的组 成部分。
宗教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对人们 现实生活的虚幻的反映,是一种唯心主义 世界观。 宗教是一种不可忽视的社会力量
4 、宗教的社会作用
材料一:宗教是人民的鸦片。-------马克思
材料二 :……倘有中国人将法国教堂、墓地触犯、毁坏, 清地方官须严拘重惩。 3.法国人可以前往内地游历、传 教。入内地传教之人,地方官务必厚待保护。…… ——《天津条约》
第一,宗教是剥削阶级用以维护其统治的工 具(阶级统治的工具) 第二,宗教充当了帝国主义、殖民主义侵略 扩张的工具
第三,宗教对认识和改造自然有着阻碍作用
第四,宗教对科学的发展起阻碍作用
洪秀全
金田起义
威 斯 敏 斯 特 教 堂
拉 斐 尔 《 西 斯 廷 圣 母 》
2)一定的积极作用:
第一,反映了当时下层群众的某些政治经济 要求.对社会发展起积极影响。
4)广大信教群众是拥护社会主义的。(思想政 治状况) 5)信教不信教的群众在政治经济上的根本利 益是一致的。(人民内部矛盾)
思考: 1.我国宗教状况发生变化的根本原 因是什么?
2.我国宗教状况发生变化,是否意 味着宗教本质已发生变化?
知识结构
我 国 的 宗 教 概 况
当代世界三大宗教 我国存在多种宗教 宗教的起源和本质 宗教的社会作用
高中政治我国的宗教政策人教版必修二
![高中政治我国的宗教政策人教版必修二](https://img.taocdn.com/s3/m/8fb9778c48d7c1c709a145cd.png)
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及宗教政策第三框我国的宗教政策【学习要求】1、了解我国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内容2、了解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学习重点】全面正确地理解我国的宗教政策【自学提纲】一、我国宗教具有爱国主义传统——探究与共享二、全面正确理解我国的宗教政策1、我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1〕宗教信仰自由的含义:第一_________________ 第二_ 第三___________ 第四____________〔2〕国家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①什么是正常的宗教活动②什么是不正常的宗教活动③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既又,这是一项全面、完整的政策。
是宪法赋予公民,是我国④宗教信仰自由的实质是2、依法管理宗教事务〔了解管理目的、邪教是不是宗教〕3、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那么〔为什么要自办?〕4、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1〕为什么宗教要与社会主义相适应?既是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又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怎样和社会主义相适应①要求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要求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支持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支持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弘扬科学精神1、正确认识宗教2、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形成崇尚科学的社会风尚3、中学生要接受无神论宣传,树立科学世界观【知识测评】一、单项选择题:1、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①符合宗教自身规律②有利于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③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④有利于团结信教群众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2、在我国,各级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中的宗教界人士有17000余人。
高中政治我国的民族和宗教
![高中政治我国的民族和宗教](https://img.taocdn.com/s3/m/68e7bf146c85ec3a87c2c5ea.png)
我国的民族和宗教一、考试易联系的热点1.联系我国及世界其它国家的实际,分析做好新形势下的民族工作、宗教工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理解我国民族政策、宗教政策是适合我国国情的正确政策,要全面贯彻落实。
2.用我国处理民族关系三个原则、我国民族政策等知识,分析为什么要牢牢把握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主题,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努力开创新世纪新阶段我国民族工作的新局面。
3.用我国宗教政策的知识,分析做好新形势下的宗教工作,要加强信教和不信教、信仰不同宗教群众的团结,要全面贯彻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二、易错易混点1.民族自治机关。
民族自治机关是指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和政府机关,不包括司法机关。
民族自治地方的司法机关与其他地方是一样的,没有特殊的职权。
2.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可以依照宪法制定民族区城自治法。
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可以依照宪法和法律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但无权制定民族区域自治法。
制定民族区域自治法的权力属于全国人大。
3.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与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联系。
为了实现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民族共同繁荣,维护国家主权和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我们制定了民族区域自治政策。
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是制定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基础和依据;而民族区域自治政策则体现了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有利于贯彻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民族共同繁荣。
4.宗教信仰问题是公民个人的私事,所以我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题中观点是片面的,把宗教信仰的实质看作宗教信仰的原因.我国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就其实质来说,是要使宗教信仰问题成为公民个人自由选择的问题,成为公民个人的私事。
国家保障公民享有宗教信仰自由的同时,也保障公民享有不信仰宗教和宣传无神论的自由。
5.我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所以国家保护一切宗教活动,而对从事封建迷信活动的人都绳之以法。
(1)国家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
正常的宗教活动必须在宪法、法律和政策范围内进行,这种活动受法律保护,任何人不得加以干涉。
高中政治-我国的民族和宗教
![高中政治-我国的民族和宗教](https://img.taocdn.com/s3/m/0b07823bf111f18583d05acf.png)
走出误区
有人认为民族自治地方的司法机关和其他地方不一样
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目的,是在国家统一领导 下,帮助少数民族地区发展政治、经济、文化,以实 现各民族的共同繁荣和国家的富强。 在我国,任何公民,部分民族、性别、职务大小、 地位高地都必须受法律的约束,不得由超越法律的特 权,任何人违法都要受到法律得制裁,不存在特殊公 民,因此,民族自治地方的司法机关和我国其他地方 的司法机关一样,在实现职权时也必须以事实为依据, 以法律为准绳。只有这样,才能维护法律的尊严,体 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
2、关于民族区域自治权的正确表述是 A.民族区域自治权由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政府、法 院和检察院行使 B.民族区域自治权由民族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 政府行使
C.民族区域自治权只有少数民族才能享有
D.民族区域自治权的实质是少数民族的自由权
(06文综北京卷)33.北京是一个多民族人口构成的大都市, 全市有5个民族乡,100个民族村,39所民族小学,10所民族 中学,在16所大学中开办了民族班、初步形成了较为完整的 民族教育体系。另外,全市建立了民族乡村医疗卫生网络, 许多民族乡村,街道还兴办了敬老院和文化馆,这些事实表 明 ①民族乡村自治是我国民族区域自治的重要制度 ②民族平等权利得到体现 ③相同的经济权利得到体现 ④不同的民族风俗和习惯受到尊重
高中政治
我国的民族和宗教 坚持我国的民族和宗教政策, 巩固适合国情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实践证明,由我国民族三原则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的结合与促进,实行有中国特色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是中国共产党正确解决我国民族问题,巩固国家统一和 社会主义制度的伟大创举。学习这些政策和制度的相关 知识,有助于青年学生更加清楚地了解我国的国情,更 加自觉地承担起坚持和完善这些原则和制度的历史责任。 通过对我国民族宗教概况和国际上一些国家民族宗教矛 盾纠纷加以比较,更加认清“民族宗教无小事”,自觉 地维护民族团结,自觉地弘扬科学精神,接受无神论教 育,树立科学世界观。
高一政治我国的宗教政策知识点总结
![高一政治我国的宗教政策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cafc2b3a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9f37335.png)
高一政治我国的宗教政策知识点总结我国的宗教政策是指中国政府采取的一系列针对宗教的政策,其目的是维护国家安全、社会稳定和民族团结。
以下是我国宗教政策的知识点总结以及三个例子。
一、我国的宗教政策1. 宗教信仰自由我国的宪法规定,每个人都有选择自己信仰的宗教信仰的自由,并且没有任何人有权以任何方式强制他人改变他们的宗教信仰。
这是我国宗教政策的基本原则。
2. 政府干预宗教事务的限制政府对于宗教团体的组织、活动和领导人的任命等事宜,应该依据法律规定进行管理。
政府不得干预宗教内部的事务,也不得干预宗教团体的财产和教义。
3. 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政府有权管理宗教问题,以确保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
如有宗教组织或活动危及国家安全或社会稳定,政府采取必要的措施予以制止。
二、三个例子1. 穆斯林反恐教育自2014年起,新疆自治区穆斯林快速开展了一项针对恐怖主义的反恐教育运动。
该计划旨在教育穆斯林团体反对极端主义和恐怖主义,增强他们对中国国家的忠诚度。
该运动也是我国宗教政策中一项针对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措施。
2. 佛教寺庙管理为了保护公众、维护社会稳定,中国政府开展了一项全国性的佛教寺庙管理运动。
该项目要求所有佛教寺庙都要注册,同时制定了一系列规定,包括寺庙管理、土地使用和财务管理等。
该措施旨在确保所有佛教寺庙都遵守有关规定,免受可能存在的不良实践的影响。
3. 东正教活动管理中国政府对东正教的管理比较宽松,绝大多数东正教会都可以正常活动。
但是,政府认为东正教会可能影响国家安全,并通过一系列限制措施来管理这些团体。
例如,外国神职人员必须获得政府许可才能到中国传教,而新教徒不能成立教堂。
这些措施是为了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
总之,我国的宗教政策始终坚持了宗教信仰自由的基本原则,同时保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
政府管理宗教事务,既是为了维护国家利益,也是为了保护信徒们的权益。
我国的宗教政策归纳起来,是重点强调宗教信仰自由的同时,政府可以对宗教团体和活动进行一定的管理和监管,这种管理和监管的目的是为了保证国家的安全和社会的稳定。
高三政治《政治常识》第四课 我国的民族和宗教
![高三政治《政治常识》第四课 我国的民族和宗教](https://img.taocdn.com/s3/m/ecdeaec78bd63186bcebbc1b.png)
高三政治《政治常识》第四课我国的民族和宗教【重难点】⑴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⑵民族区域自治政策;⑶我国的宗教政策;【疑点】⑴为什么我国采取了不同于其它国家的民族政策?⑵如何理解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⑶宗教的发展趋势是怎么样的?⑷宗教与封建迷信的共性与区别是什么?为什么说法轮功组织是“邪教”?⑸共产党员为什么不能信教,不得从事封建迷信活动?共产党员为什么不能修炼“法轮功”?【重点难点、疑点的解决方法】从生活出发,由感性抽象出理性。
再用理性的成果反观现实社会,分析问题。
重点和难点主要用以启发式的设问逐层分析讲解的方法。
疑点问题采用讨论的方法,学生自由发言,各抒己见,但要有理有据,教师评论归纳,阐明正确的观点。
通俗易懂的内容可以采用自学法,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相互提问,逐步展开。
并能够随时发现问题,在教师的引导下解决问题。
1、知识方面:⑴民族是历史上形成的稳定的人群共同体;⑵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共同心理素质是民族的基本特征;⑶以汉族为主体,大杂居、小聚居、交错杂居是我国民族的分布特点;⑷我国各族人民共同缔造了统一的祖国;⑸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是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⑹民族区域自治是指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⑺民族区域自治是我国的基本民族政策,出是我国的重要政治制度;⑻宗教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唯心主义的世界观,宗教又是一种社会力量;⑼宗教是自然压迫和社会压迫的产物;⑽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是世界的三大宗教,在我国,还有天主教和道教;⑾宗教对社会发展主要起消极作用,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和一定范围内出有某些积极作用;⑿在我国社会主义条件下,宗教状况发生了根本变化;⒀社会主义条件下,宗教还将长期存在;⒁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是符合马克思主义的正确政策;⒂要反对封建迷信,树立科学的世界观;2、能力方面:⑴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分析说明我国处理民族关系三原则的正确性;⑵根据我国国情和实践说明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正确性和优越性;⑶能够从国内外的事例比较中说明民族团结对维护国家统一、社会稳定的重要性;⑷运用马克思主义关于宗教的基本观点,分析说明我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正确性,说明加强对宗教事物管理的必要性;⑸能够从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的要求分析说明树立科学世界观的重要性;⑹归纳法和演绎法等的思维方式的训练和培养;激发学生在一定理论基础上的想像力;⑺纵向或横向比较的方法;3、觉悟方面:从国家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和长远利益的角度思考民族和宗教问题。
我国的宗教政策1最新版
![我国的宗教政策1最新版](https://img.taocdn.com/s3/m/a84f3a2c0b4e767f5acfce39.png)
4)宗教独立自主自办的具体要求是什么?坚持 独立自主自办原则有何意义?
2、我国实行现行宗教政策的原因是什么?
随堂练习-------
1、《中共中央关于共产党员不准修炼“法轮大法”
的通知》中指出:李洪志所编造的“法轮大法”,宣扬
行为上 “
四 不 ”
不得反党反社义,危害国家,社会. 不得损害国家、集体的利益 不得干预行政司法教育
不得恢复封建特权剥削制度
依法加强对宗教事务的管理 主体:政府
范围:对宗教方面的法律、法规、政 策的贯彻实施进行管理监督
维护宗教的合法权益 直接目的
打击利用宗教进行的违 法犯罪活动
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
二 我国的宗教政策
二、我国的宗教政策
宗教信仰自由
?
我国实行宗教 依法加强对宗教事务的管理 信仰自由政策 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
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
我国实行宗教 信仰自由政策 的必要性
依据 必要性
信与不信
宗 思想上 信何教、何教派
教 信
何时信
在宗教活动场所
仰 自
正常宗教活动 宗教仪式
由
宪法、法律政策规定范围
C.国家保护一切宗教活动
D.宗教信仰自由包括不信仰宗教的自由
3、(不定项)我们之所以要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是因为 A.我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的政策 B.正常的宗教活动有系统化的理论指导 C.正常的宗教活动有利于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 D.正常的宗教活动是在法律范围内进行的
ACD
现代人每天生活在纷繁、复杂的社会当中,紧张、高速的节奏让人难得有休闲和放松的时光。人们在奋斗事业的搏斗中深感身心的疲惫。然而,如果你细心观察,你会发现作 为现代人,其实人们每天都在尽可能的放松自己,调整生活节奏,追求充实快乐的人生。看似纷繁的社会里,人们的生活方式其实也不复杂。大家在忙忙碌碌中体味着平凡的 人生乐趣。由此我悟出一个道理,那就是----生活简单就是幸福。生活简单就是幸福。一首优美的音乐、一支喜爱的歌曲,会让你心境开朗。你可以静静地欣赏你喜爱的音乐, 可以在流荡的旋律中回忆些什么,或者什么都不去想;你可以一个人在房间里大声的放着摇滚,也可以在网上用耳麦与远方的朋友静静地共享;你还可以一边放送着音乐,一 边做着家务....生活简单就是幸福。一杯清茶,或一杯咖啡,放在你的桌边,你的心情格外的怡然。你可以浏览当天的报纸,了解最新的国内外动态,哪怕是街头趣闻;或者捧 一本自己喜欢的杂志、小说,从字里行间获得那种特别的轻松和愉悦....生活简单就是幸福。经过精心的烹制,一桌可心的菜肴就在你的面前,你招呼家人快来品尝,再备上最 喜欢的美酒,这是多么难得的享受!生活简单就是幸福。春暖花开的季节,或是清风送爽的金秋,你和家人一起,或是朋友结伴,走出户外,来一次假日的郊游,享受大自然 带给你的美丽、芬芳。吸一口新鲜的空气,忘却都市的喧嚣,身心仿佛受到一番洗涤,这是一种什么样的轻松感受!生活简单就是幸福。你参加朋友们的一次聚会,那久违的 感觉带给你温馨和激动,在觥酬交错之间你享受与回味真挚的友情。朋友,是那样的弥足珍贵....生活简单就是幸福。周末的夜晚,一家老小围坐在电视机旁,尽享团圆的欢乐 现代人越来越会生活,越来越会用各种不同的方式来放松自己。垂钓、上网、打牌、玩球、唱卡拉OK、下棋.....不一而足。人们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寻找放松身心的最佳方式, 在相对固定的社交圈子里怡然的生活,而且不断的扩大交往的圈子,结交新的朋友有时,你会为新添置的一套漂亮时装而快乐无比;有时,你会为孩子的一次小考成绩优异而 倍感欣慰;有时,你会为刚参加的一项比赛拿了名次而喜不自胜;有时,你会为完成了上司交给的一个任务而信心大增生活简单就是幸福!生活简单就是幸福,不意味着我们 放弃了对目标的追逐,是在忙碌中的停歇,是身心的恢复和调整,是下一步冲刺的前奏,是以饱满的精力和旺盛的热情去投入新的“战斗”的一个“驿站”;生活简单就是幸 福,不意味着我们放弃了对生活的热爱,是于点点滴滴中去积累人生,在平平淡淡中寻求充实和快乐。放下沉重的负累,敞开明丽的心扉,去过好你的每一天。生活简单就是 幸福!我的心徜徉于春风又绿的江南岸,纯粹,清透,雀跃,欣喜。原来,真正的愉悦感莫过于触摸到一颗不染的初心。人到中年,初心依然,纯真依然,情怀依然,幸甚至 哉。生而为人,芳华刹那,真的不必太多要求,一盏茶,一本书,一颗笃静的心,三两心灵知己,兴趣爱好一二,足矣。亦舒说:“什么叫做理想生活?不用吃得太好穿得太 好住得太好,但必需自由自在,不感到任何压力,不做工作的奴隶,不受名利的支配,有志同道合的伴侣,活泼可爱的孩子,丰衣足食,已经算是理想。”时间如此猝不及防, 生命如此仓促,忠于自己的内心才是真正的勇敢,以不张扬的姿态,将自己活成一道独一无二的风景,才是最大的成功。试问,你有多久没有靠在门槛上看月亮了,你有多久 没有在家门口的那棵大树下乘凉了,你有多久没有因为一个人一件事而心生感动了,你又有多久没有审视自己的内心了?与命运的较量中,我们被迫前行,却忘记了来时的方
高三政治《政治常识》第四课4.2.2 我 国 的 宗 教 概 况
![高三政治《政治常识》第四课4.2.2 我 国 的 宗 教 概 况](https://img.taocdn.com/s3/m/f810fb543c1ec5da50e27019.png)
高三政治《政治常识》第四课4.2.2 我国的宗教概况【重点】我国宗教的特征;【难点】社会主义社会宗教发生了重大变化,但宗教的本质没有改变;【素质要求】⑴知识方面:在我国流行的五大宗教,我国宗教的特点,我国宗教状况变化的原因、表现,在我国,宗教的本质没有根本改变,我国宗教存在的问题。
⑵能力方面:正确认识我国的宗教状况。
⑶觉悟方面:民族与宗教交织的复杂性,使我们每一个人在认识宗教或民族问题时都要有全面的观点。
【整体感知】这是一个承上启下的过渡内容,介绍我国的宗教概况,就是既要看到我男宗教与世界宗教的联系,又要看到我国宗教不同于世界其他国家的方面,我国的宗教已发生了重大的变化,这是制定我国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国情基础。
复习提问:世界上有哪几种宗教流传最广?(学生回答,教师引入新课。
)引入新课:我们知道当代世界上有三种主要的宗教流传。
那么我国又有哪些宗教流传呢?在社会主义时期我国的宗教状况有些什么变化?讲授新课二、我国的宗教概况(板书)我国和世界上大多数国家一样,有多种宗教并行流传。
1. 我国存在多种宗教(板书)提问:在我国流传较广、影响较大的主要有哪些宗教?结合学生回答,教师归纳讲述:我国有五大宗教并行流传,历史悠久。
虽然我国的宗教信仰者只占很小的比例,但由于我国人口多,信教者的绝对数字是不小的。
现在可以统计的信教群众有3千多万人。
佛教、道教没有严格的入教仪式,信教人数比较难准确统计,估计也有好几千万人,加起来,我国有上亿人信仰各种宗教。
我国五大宗教中,多数是世界性宗教,与国外宗教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
近年来,我国各宗教已经与世界7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和发展和友好关系,多次派代表团出席国际宗教会议和宗教学术会议。
我国的宗教团体和组织,参加上世界佛教徒联谊会、伊斯兰事务最高理事、世界宗教和平会议、亚洲宗教和平会议、世界基督联合会等世界性宗教组织。
近年来,赴麦加朝觐的中国穆斯林每年都有一两千人。
我国宗教界还积极接待国际宗教人士的来访,广交朋友,增进友谊。
高中政治教案 第四课 第五课 我国的民族和宗教 对外关系
![高中政治教案 第四课 第五课 我国的民族和宗教 对外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fe53bc03eff9aef8941e066c.png)
高三政治学攻略第四课我国的民族和宗教第一节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第一框我国各民族共同缔造了统一的伟大祖国1、民族及其今本特征p103民族是人类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民族的特征: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的经济生活、共同的心理素质2、我国民族的概况p105民族的分布特点:以汉族为主体,大杂居,小聚居,交错杂居的分布特点。
主要表现在:以汉族集中地区杂居着许多少数民族: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也多与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交错杂居。
2、各民族共同缔造了伟大的祖国p106祖国统一大业是各民族人民共同完成的祖国的辽阔疆域和多种经济是各族人民共同开拓的祖国灿烂的文化是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各族人民奋勇抵御殖民主义侵略,共同保卫了祖国的边疆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各族人民共同创立的3、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p110我国民族关系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已经由压迫与被压迫、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转变为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型关系4、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p111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是我国社会主义时期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民族平等:含义:是指各民族具有同等的地位,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依法享有相同的权力,履行相同的义务。
依据:民族无优劣之分,都为人类历史发展做出过贡献地位:民族平等是马克思主义在民族问题上的基本观点表现:①各民族政治权利、社会地位上实现了平等②各民族在发展经济文化方面享有平等的权力。
③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的语言文字的平等权利,都有保持或者改革自己风俗习惯的自由民族团结:含义:是指各民族在社会生活和交往中的和睦、有好和互助、联合的关系。
因。
意义:民族团结是增强国家综合国力的需要;是我国统一、繁荣、昌盛的重要保证;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客观要求;是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也是各民族的共同愿望。
妨碍因素:国际敌对实力的影响和跳动,国内极少数民族分裂分子的破坏活动,一部分干部或者群众存在着一些民族偏见,大民族主义和地方民族注意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的宗教概况
一、重点难点
重点:宗教的本质。
我国宗教状况的变化。
难点:宗教的社会作用。
二、教学方法
可以采用阅读、讲授结合法,可以粗略阅读本课内容,由教师先讲解宗教的含义,然后布置学生细读教材,由学生提出问题,由教师解答,或教师先设疑,由学生回答,而后由学生、教师共同分析归纳。
可采用现代化多媒体教学手段,播放一些宗教活动的画面,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摆事实、讲道理,帮助学生透过复杂的宗教现象,深刻认识宗教的本质与社会作用。
帮助学生提高认识,发展能力。
三、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1.事例导入法
多媒体出示资料:1992年12月6日,狂热的印度教徒捣毁了印度北方的一座具有460多年历史的古清真寺,引发了印度教徒和穆斯林之间严重的教派冲突,导致了持续5天的教派骚乱,造成1100多人丧生,4000多人受伤,这场骚乱波及多个穆斯林国家。
由此可见,作为一个国家,如果不能处理好宗教关系,后果会怎样。
由此产生一系列疑问,从而导入本课。
2.逻辑导入法
第一节,我们了解了民族的有关知识,而民族又与宗教问题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比如在我国各民族中,都有宗教流传,有10多个民族基本上全民信教。
那么,什么是宗教?宗教是怎样产生的?从而导入第二节的教学内容。
主体内容教学
1.宗教的本质
布置学生阅读教材116页至117页第四自然段,思考两个问题:一是最初的宗教是怎样产生的;二是宗教产生的两个根源是什么。
教师可根据学生回答情况进行归纳:宗教不是从来就有的,它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人类思维发展到一定水平而出现的社会现象。
(1)宗教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首先,要弄清楚宗教产生的两个根源。
在宗教学中,最有影响的宗教起源论有:自然神话论、实物崇拜论、万物有灵论、祖先崇拜论、图腾崇拜论。
可以通过多媒体简单介绍上述论点,引发学生进一步设问:宗教产生的根本原因究竟是什么呢?而后学习马克思主义观点中关于宗教产生的自然原因。
那么,宗教产生的社会根源又是什么呢?在此教师可举例分析,如佛教产生的社会根源是当时古印度各国之间连年战乱,“积尸如莽,流血城池”的人间惨相,使释迦牟尼判定世间“无常”,最终舍弃王位出家修行,踏上探索人生解脱的漫漫长路,从而使学生认识到宗教产生的社会原因是阶级压迫和剥削。
(2)当代世界流行的主要宗教。
要强调指出,当代世界上流行最广、影响最深的宗教主要是基督教、伊斯兰教以及前面提到的佛教。
在此,可让学生回答三大宗教的主要情况,也可用多媒体出示表格,了解各自的产生时间、地点、信仰、标志、基本经典、大的派别等内容,也可布置学生阅读118页小字部分。
2.宗教的社会作用
这是本节的一个难点。
宗教的社会作用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它既有消极的一面,又有积极的一面。
但教材重点分析了它的消极作用。
为了突破难点,请学生阅读教材118~121页,思考:如何正确认识宗教的社会作用?
(1)主要起消极作用
为什么说宗教主要起消极作用呢?这是由宗教的本质所决定的,那么宗教的本质是什么呢?要强调指
出宗教是对客观世界的虚幻的歪曲的反映,是一种唯心主义世界观,这就决定了它不可能主要起积极作用。
为明确其消极作用,可以布置学生阅读教材118~199页相关内容,找到宗教起消极作用的四点表现:第一,维护剥削阶级统治的工具。
第二,充当了帝国主义、殖民主义侵略扩张的工具。
第三,对认识和改造自然有阻碍作用。
第四,对科学的发展起阻碍作用。
以上四个方面,应该由教师或学生举例分析说明。
(2)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和一定范围内,宗教也起过一定的积极作用,从宗教的产生过程来分析。
宗教在不同方面,不同程度地产生过积极的影响,如对农民运动的推动作用,对文化发展的推动作用及其在一定程度上起着调整人际关系的作用。
3.我国存在多种宗教
要明确指出,我国有多种宗教并行流传。
那么,在我国流传较广、影响较大的主要有哪些宗教呢?可以布置学生阅读思考这个问题。
在我国,有从国外传入我国的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天主教以及中国土生土长的道教。
我国信教人口约有1亿,还有一些少数民族几乎全民都信教,除道教外,其余都是世界性宗教。
4.我国宗教状况的变化
首先,可以由学生分析我国宗教的特点,可以归纳为四个特点:第一,长期性;第二,群众性;第三,民族性;第四,国际性。
其次,布置学生阅读教材,找出我国宗教发生的四个深刻变化分别是什么?
(1)宗教存在和发展的阶级根源已经基本消灭。
(2)宗教已经成为教徒独立自主自办的事业。
(3)宗教组织已经成为联系各信教群众的爱国组织。
(4)广大信教群众是拥护社会主义制度的。
对于以上的四个变化,应分别举例子讨论分析,加深理解。
最后设问:我国的宗教是不是没有问题了呢?如果有,还存在哪些问题呢?
在此,可以举例“法轮功”的危害,分析其实质,在此基础上,明确我国的宗教仍旧存在问题,不同矛盾,区别对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