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椎动物的主要类群(5)

合集下载

动物的主要类群_脊椎动物的主要类群(王晓青)

动物的主要类群_脊椎动物的主要类群(王晓青)

2尝试描述青蛙和鳄鱼与其生活环境 相适应的结构特点
• 青蛙有四肢,能在陆地上爬行、跳跃,趾 间有璞和光滑的皮肤又能使其适于在水中 游泳,皮肤有保护色便于隐蔽。鳄鱼的四 肢更强健有力,而且指端有爪,适于快速 爬行运动,体表覆盖有角质的鳞片,能防 止水分蒸发,皮肤干燥,适于陆地生活。
两栖动动物的主要特征
九山初中 王晓青
当我们在吃鱼的时候,会发现 但用筷子剔除鱼骨头的之后, 有一条贯穿整个鱼身的粗条 状骨骼。 他 们 被 称 为 什 么?

动物的分类
脊椎动物:体内有脊椎
有 无 脊 柱
根 据 体 内 无脊椎动物:体内无脊椎
二 脊椎动物
地球上的脊椎动物大约接约5万种,根据它们 的形态、结构等方面的特点,可以将它们分 为下面5类:
5、下列不是哺乳动物的特征的是 ( A、卵生 B、哺乳 C、全身被毛 D、用肺呼吸
A

6、下列各项中,不能说明鸟的外形与飞行生活相 适应的是 ( ) A A身体分为头、颈、躯干、四肢和尾五部分 B身体的躯干部呈纺锤形 C身体的绝大部分被有羽毛 D前肢特化为翼
• 7、下列各项所列的脊椎动物中,全部是恒温动 物的一组是 ( C ) • A、鸟类和爬行类 B、两栖类和哺乳类 • C、鸟类和哺乳类 D、鱼类和爬行类
第三条 剪去背鳍和臀鳍
第四条 用薄硬板夹住躯干和
尾部,保留全部的鳍 下沉,不能游动 姿态正常,游动灵活,速度快
第五条 正常鲫鱼
总结:
鳍是鱼的运动器官 1.胸鳍和腹鳍有保持鱼体水平方向 平衡的作用,胸鳍还有转换方向 的作用。 2.背鳍有保持竖直方向平衡的作用。 3.尾鳍能产生前进的动力和保持鱼 体运动方向。 4.鲫鱼的游泳主要靠尾部和躯干部 的左右摆动而产生前进的动力。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第五单元第一章动物的主要类群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第五单元第一章动物的主要类群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知识点汇总第1章动物的主要类群考点一动物类群概述1. 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的分类依据:体内有无脊柱。

2. 变温动物与恒温动物(1)变温动物:其体温随环境温度的变化而改变,如鱼类、两栖动物、爬行动物等。

(2)恒温动物:其体温不会随环境温度的变化而改变,如鸟类和哺乳动物等。

考点二无脊椎动物腔肠动物1.(1)主要特征:身体呈辐射对称;体表有刺细胞;有口无肛门。

1 身体由两层细胞--外胚层和内胚层构成,依靠触手、口捕食,依靠消化腔进行消化,食物残渣由口排出。

2 在条件适宜下,依靠芽体进行出芽生殖。

芽体长成小水螅后,从母体上脱落下来,进行独立生活,条件不适宜时也可进行有性生殖。

3 刺细胞是外胚层的一种细胞,腔肠动物特有的攻击防御的利器,在触手处尤其多。

4 辐射对称的意义便于感知四周环境来自各个方向的刺激(2)举例:水螅、水母、海葵、海蜇、珊瑚虫等。

2.扁形动物(1)主要特征:身体呈两侧对称对称;背腹扁平,有口无肛门。

1 大多寄生生活,少数自由生活(与线形动物类似)2 涡虫依靠眼点感光,依靠口、咽捕食,依靠肠进行消化。

(2)举例:涡虫、血吸虫、绦虫、华枝睾吸虫等。

【特别提醒】(1)扁形动物和腔肠动物的共同特征是有口无肛门,食物残渣由口排出。

(2)扁形动物大多数寄生在人和动物体内,消化器官简单,生殖器官发达。

(3)血吸虫的幼体寄生在钉螺体内,中间宿主为钉螺,成虫寄生在人体内,它的寄主是钉螺和人,血吸虫病主要通过皮肤感染。

3.线形动物(1)主要特征:身体细长,呈圆柱形;体表有刺细胞有口有肛门。

蛔虫适于寄生的特点体表具有角质层,起保护作用;消化管的结构简单,肠仅由一层细胞组成,1可消化食糜;生殖器官发达;没有专门的运动器官。

2 预防蛔虫病注意饮食卫生,不喝生水,不吃没洗净的蔬果。

3 秀丽隐杆线虫是自由生活的线性生物,生活周期短,容易繁殖,是人类研究遗传发育衰老等过程重要实验动物(2)举例:蛔虫、蛲虫、钩虫、丝虫、线虫等。

课题二:脊椎动物的主要类群

课题二:脊椎动物的主要类群

你能说出他们的特点?
它 们 属 于 哪 类 动 物 ?
4.鸟类
最早约出现在1.5亿年前,现存共约8500种。 提起鸟类,你们首先想到它的那一大特征呢? 世界上飞得最快的鸟是雨燕,每小时可飞300千米。 鸟类为什么会飞呢?
鸟类的哪些结构和飞翔相适应?
P84讨论题 鸟的结构: 1、身体呈纺锤形(流线型),外被羽毛 (保温)。



适合水中生活的特点: a.流线型体形,体表有粘液 b.用鳃呼吸 c.用鳍游泳 d.体表有侧线,感知水流方向
鱼类与人类的关系
观赏 入药 食用
养花
梭子织布
青蛙的幼体(蝌蚪)和成体(青蛙)的 生活环境、形态特征有何不同?
生活在水中
生活在潮湿的陆地
身体像鱼,
用尾游泳 用鳃呼吸
陆地上
产卵
爬行类代表动 物
乌龟
蜥蜴

避役
你 认 识 这 些 动 物 吗 ?
壁虎
为什么说壁虎、 乌龟、蛇是同 一类呢?猜一 猜!
蛇 乌龟
请仔细观察乌龟和蛇,记录观察结果
壁虎、乌龟、蛇它们有什么共同点?
(1)壁虎、乌龟和蛇它们都有鳞或甲。 (2)它们都是以爬行为行走方式。 (3)它们都是以卵生繁殖的,即产卵,后代破 壳而出。
毒蛇和无毒蛇
主要区分在于:有没有 毒牙和毒腺
蟒 蛇
毒蛇和无毒蛇的区分:
你还想认识更多的毒蛇吗?
名称 头部 尾
牙齿
有毒牙、有毒腺 无毒牙和毒腺
毒蛇 三角形 骤细 无毒 椭圆形 渐细 蛇
如果我们被蛇咬了, 应该怎么处理?
应立即根据齿痕来判断是否被毒蛇所伤。 一旦被毒蛇咬伤时,要立即在咬伤处的上方 用带子结扎,以阻断血液和淋巴的回流,但 每隔15分钟左右应放松1~2分钟,以免组 织坏死。结扎后,马上用双氧水、高锰酸钾 或食盐水冲洗;冲洗后,割破受伤处,把含 毒液的血液挤出,然后送往医院治疗。

脊椎动物的分类

脊椎动物的分类

成体
用肺呼吸 没有尾 有强健的四肢 水陆两栖
两栖类
青蛙有哪些形态结构与 水陆两栖相适应?
1、青蛙的皮肤能分泌大量的 粘液,因而经常保持湿润。 2、生活在不同环境中的青蛙 有不同的体色。 3、青蛙的后肢比前肢发达。 趾(指)间有蹼。 4、幼体在水中生活用鳃呼吸 5、成体生活在陆地,也可生 活在水中,用肺呼吸兼用皮 肤呼吸。 6、青蛙是变温动物,在环境 低于70C时进入冬眠。
臀鳍 腹鳍
完成表格
名称
鱼类 两栖类 爬行类 鸟类 哺乳类
生活方式 水生 水陆两栖 陆生 陆生 陆生
受精方式 体外 体外 体内 体内 体内
呼吸器官 鳃 鳃肺皮肤 肺
肺肺
体温是否恒 不恒定 定 体表被什么 鳞片 繁殖方式 卵生
不恒定
裸露 卵生
不恒定 恒定
角质鳞片 或甲
羽毛
卵生 卵生
恒定
毛 胎生
体外长有毛皮,胎生, 用母乳哺育幼儿
青蛙的身体表面没有鳞片,皮肤裸露在外面,能够分泌 黏液,
眼睑
鼻孔(呼吸的通道)
鼓 膜(听觉器官) 后肢发达 具有五趾 趾间有蹼
两栖类
青蛙的发育
蟾蜍
蝾螈
大鲵(娃娃鱼)
脊椎动物.两栖动物
两栖 类
幼体 身体似鱼 用鳃呼吸 有尾 没有四肢 生活在水中
爬行类的共同特征
1、皮肤上有鳞片或甲 2、卵外包着坚硬的卵壳 3、用肺呼吸 4、变温动物,需冬眠 5、幼体发育摆脱了水环境,
成为了真正的陆生动物
鸟类(麻雀、鸽、鸡、鸭)
鸟的前肢变成了翼,适 应于飞翔活动,用肺呼 吸,体内受精,卵生, 卵外有坚硬的外壳保护 ,卵靠亲鸟的体温进行 孵化,并有亲鸟担任育 雏任务,大大提高了成 活率,鸟的体温恒定, 不需冬眠,体表有羽毛 。

脊椎动物的主要类群

脊椎动物的主要类群

6.对两栖动物中的“两栖”含义的理解最正确的 ( D ) A.幼体生活在水中 B.有时生活在水中,有时生活在陆地 C.主要生活在水中,也可以在陆地生活
第三课时 哺乳动物
学习目标
第三课时
1.描述家兔与生活相适应的形态结 构特点。(重点) 2了解常见的哺乳类,掌握哺乳类的 主要特征。
第三课时 哺乳类
1.自学教材87--88页,并把助学自 主学习完成。把填的空在课本中标 出。 2.完善自主学习,小组内交流自主 学习中的疑惑点。 3. 时间5分钟.
骨有的薄,有的愈合,长骨中空 胸骨发达,具龙骨突
消化系统 口内无齿,直肠短
呼吸系统 双重呼吸
食量大,消化能力强
下面是燕子的一组形态结构图,请从图中 提取有效信息,分析燕子适于飞行生活的特 点。
1
(1)从①②两图的信息中能够获取: 身体呈流线型,前肢变成翼 (2)从③、④两图的信息中能够获取: 胸肌发达、胸骨发达 (3)除上述四幅图中的信息外,请你再写出几条鸟类适于飞行 的特点: ①消化:食量大、直肠短 ②呼吸:双重呼吸、供氧充分
卵生
胎生、 哺乳
1.鱼鳃是由( D )组成的 A.鳃丝 C.鳃丝、鳃弓 B.鳃耙、鳃弓 D.鳃丝、鳃耙、鳃弓
2.下列哪项不是家鸽外部形态中适于飞行的特点( B ) A.身体呈流线型 C.前肢变成翼 B.体表被覆羽毛 D.双重呼吸
3.蝙蝠不属于鸟类,而属于哺乳类,这是因为其( C )
A.有发达的胸肌
骨骼特点
龙骨突
家鸽的骨 有的很薄 长骨中空, 短骨愈合, 既轻便又牢固
胸骨发达有龙骨突 胸肌发达
呼吸系统
双重呼吸:1、概念 2、过程 3、意义
气体
呼吸道

脊椎动物的主要类群(复习课

脊椎动物的主要类群(复习课

脊椎动物的主要类群(复习课)复习目标:1.能熟练说出脊椎动物各类群主要特征。

2.描述鱼、青蛙、蜥蜴、家鸽、家兔与其生活相适应的结构特点,能举例说出各类群常见的代表动物。

认同“生物的形态结构总是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观点。

3.感知生物“由低等到高等、由简单到复杂、从水生到陆生”的进化顺序复习重点、难点1.脊椎动物的类群及特征2. 各类群与其生活相适应的结构特点复习过程:一、导入识别图片,说出他们都属于什么类群?哪几个可以划分成一组?引出课题,并出示复习目标二、基本知识梳理知识点一: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的概念和分类1.脊椎动物与无脊椎动物概念2.脊椎动物包括: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知识点二:动物与其生活相适应的结构特征A.鱼类适于水中生活的特征(1)体型:身体呈,减少。

(2)体表:覆盖着,表面有一层,减少。

(3)运动器官:鳍①背鳍、胸鳍和腹鳍:保持鱼体②尾鳍:游泳:(尾部和躯干部的左右摆动提供动力)(4)呼吸器官:。

重点解析:鳃丝的特点和流出的水中气体的变化B.两栖类适应水陆两栖生活的特征1.与周围环境颜色相似,为保护色2.且分泌,游泳时减少阻力;皮肤里密布,可辅助呼吸,这是对陆上生活的适应3.头部有口、等发达的感觉器官,是对陆地复杂环境的适应4.前肢,可身体;后肢,趾间有,适于和.5.青蛙用呼吸,辅助呼吸,在水中、陆地均可呼吸6.卵生、体外受精(在中)C. 爬行动物已经完全适应陆生环境的特点1.头后面有,可以灵活转动,便于。

2.四肢短小,可以迅速爬行。

3.皮肤,表面覆盖有,既保护身体又能减少。

4.只用呼吸,气体交换能力强,满足对氧气需求。

5.体内受精,将卵产在上,卵内较多并含有一定的,卵外有坚韧的保护。

(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

)难点点拨:1、不是既生活在水中,也能生活在陆地上的动物就是两栖动物,如扬子鳄、龟等动物就属于爬行动物。

2、与两栖动物相比,爬行动物才是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其原因是爬行动物的生殖和发育彻底脱离了水的限制。

生物的类群

生物的类群

【概念与规律】一、动物的主要类群1、动物是生物界中的最大类群,150多万种动物占据生物总数的四分之三左右。

在庞大繁杂的动物世界里,各种动物以自己独特的生活方式来适应外界环境,争得在大自然中的生存地位。

2、生物学家根据动物体内有无脊柱,将动物分为脊椎动物(vertebrate)和无脊椎动物(invertebrate)两个主要类群。

脊椎动物又分为鱼类(fishes)、两栖类(amphibians)、爬行类(reptiles)、鸟类(birds)和哺乳类(mammals);无脊椎动物又分为原生动物、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形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节肢动物和棘皮动物等。

3、脊椎动物中五大类群动物之间的比较:4、无脊椎动物中除了原生动物为单细胞动物外,其余均为多细胞动物。

节肢动物是动物界里种类最多,分布最广的无脊椎动物,约占动物界种类的五分之四以上,比较常见的有甲壳类、蛛形类、多足类和昆虫类。

昆虫无论在种类上还是数量上都超过其他所有动物的总和,几乎在地球表面任何地方92————————————生物的主要类群————————————都有它的分布。

二、植物的主要类群1、已被人类认识的植物约有35万种,根据它们繁殖方式的不同,可分为种子植物(spermatophyte)和孢子植物(cryptogamae)。

种子植物又可分为被子植物(angiosperm)和裸子植物(gymnosperm)。

被子植物又可分为单子叶植物(monocotyledon)和双子叶植物(dicotyledon)。

孢子植物有藻类(algae)、苔藓(moss)、蕨类(fern)等类群。

2、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的根本区别在于被子植物的胚珠有子房包被,种子有果实包被,而裸子植物的胚珠和种子都是裸露的。

但它们都是种子植物。

绿色开花植物都是被子植物。

3、双子叶植物和单子叶植物的主要不同点:没有花和种子,用孢子进行繁殖。

苔藓植物生活在比蕨类植物更阴湿的地方,它们植株矮小,有茎、叶的分化,但没有真根,也没有花和种子,用孢子进行繁殖。

生物学 脊椎动物有哪些分类

生物学 脊椎动物有哪些分类

生物学脊椎动物有哪些分类?脊椎动物是生物界中一类具有脊柱或脊椎骨的动物,它们属于脊索动物门(Chordata)。

脊椎动物可根据不同的分类系统和分类标准进行划分。

根据传统的分类系统,脊椎动物主要分为以下几个主要类群:1. 鱼类(Pisces):鱼类是最早出现的脊椎动物类群,也是最为广泛的类群之一。

鱼类包括了无颌鱼类、软骨鱼类和硬骨鱼类等。

它们多生活在水中,呼吸通过鳃进行,身体通常呈流线型,具有适应水中运动的特殊结构,如鳍和鳞片。

2. 两栖类(Amphibia):两栖类包括了青蛙、蝾螈和蟾蜍等。

它们的生活方式是在水和陆地之间转换的,早期生活阶段通常在水中,成年后可以在陆地上生活。

两栖类的皮肤通常湿润,没有鳞片,通过皮肤进行呼吸。

3. 爬行类(Reptilia):爬行类包括了蜥蜴、蛇、龟和鳄鱼等。

它们是第一个完全适应陆地环境的脊椎动物类群。

爬行类的身体通常覆盖有鳞片,通过肺部进行呼吸。

4. 鸟类(Aves):鸟类是一类能够飞行的脊椎动物,它们具有羽毛和前肢改变为翼的特征。

鸟类的骨骼通常轻巧且中空,使得它们能够轻盈地飞行。

鸟类通过肺部进行呼吸。

5. 哺乳类(Mammalia):哺乳类是最高等和最复杂的脊椎动物类群。

它们具有哺乳腺,能够产生乳汁哺育幼崽。

哺乳类的体温恒定,具有毛发和耳朵等特征,通过肺部进行呼吸。

哺乳类包括了包括了食肉类、啮齿类、灵长类和鲸豚类等。

除了以上主要类群,还有一些特殊的脊椎动物类群,如爬行鸟类(Archosauria)包括了鸟类和鳄鱼等;合弓类(Synapsida)包括了哺乳类和其近亲;双孔类(Dipnoi)包括了肺鱼等。

这些类群在进化历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需要注意的是,随着科学的发展,分类系统可能会发生变化,新的研究和发现可能会导致对脊椎动物分类的调整和重新组织。

因此,理解脊椎动物的分类需要不断关注最新的科学研究和分类系统的更新。

脊椎动物的主要类群{第一课时)备课教案-2022-2023学年济南版七年级上册

脊椎动物的主要类群{第一课时)备课教案-2022-2023学年济南版七年级上册

教学目标:1、通过多种方式(图片、视频、实验演示等)的学习活动,能说出鱼类、两栖类、爬行类的主要特征。

2、列表比较三类脊椎动物的异同。

3、认同“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生物学观点,感知生物“由低等到高等、由简单到复杂、由水生到陆生”的进化顺序。

教学重点:蚯蚓和蝗虫的系统结构和生理特征。

教学难点:知识与能力的综合培养。

在基础知识的基础上总结出各类群的主要特征,进而理解进化的历程及顺序。

课时安排:联系孩子们的社会经验及对动物的了解,能得出它们的生活环境上看,鱼类生活在水中,两栖类水陆两栖,爬行类在陆地上,鸟类及哺乳类适应陆地生活了,能得出“从水生到陆生”的结论,从而理解这5类的顺序不可以颠倒,因为这是进化的顺序。

(二)鱼类●代表动物:鲫鱼体型:梭形,减少运动时的阻力。

体色:背面深灰黑色,腹面白色,保护色体表:覆盖鳞片,能分泌粘液,起保护作用。

运动器官:鳍呼吸器官:鳃●讨论:鱼鳍在运动中的作用准备了一段视频,同学们在优美的画面中理解鱼鳍的作用。

背鳍和臀鳍:保持竖直方向平衡的作用。

胸鳍和腹鳍:保持左右方向的平衡。

胸鳍还可以转换方向。

尾鳍:产生前进的动力和决定运动的方向。

●鱼类的呼吸器官准备的第二段视频,同学们能够清晰的观察到口和鳃盖的交替闭合,理解这是鲫鱼在呼吸,鳃是它们的呼吸器官。

鱼的呼吸器官是,鳃丝是鲜红色,气体交换就是在进行的。

鱼的口与鳃盖张合,那是鱼儿在。

侧线的作用侧线有感知水流方向和水压的作用。

常见的鱼类(淡水鱼类及海洋鱼类)四大家鱼--淡水养殖的鱼类市场上能见到的常见的海洋鱼类鱼类的主要特征师引导生总结鱼类终生生活在中;身体一般呈,体表多覆盖着,用呼吸;用游泳。

(二)、两栖类代表动物:3种:青蛙、蟾蜍、大鲵以青蛙为代表,带领孩子们总结出:●生活环境:幼体生活在水中,成体既可以生活在水中,也可以生活在潮湿的陆地上。

●呼吸器官:幼体用鳃呼吸,成体用肺呼吸,皮肤裸露且湿润,能够辅助呼吸。

讨论思考:“既可以生活在水中,也可以生活在陆地上的动物就是两栖动物。

动物的主要类群导学案(脊椎动物)

动物的主要类群导学案(脊椎动物)

班级:组别:姓名:组内评价:
课题第3节动物的主要类群导学案-脊椎动

课时第2课时任课人王万明
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
1.认识鸟类和哺乳类的常见种类主要形态生理特征。

2.认识鸟类与哺乳类与人类的密切关系。

过程与方法:
通过参与观察与讨论等学习活动,增强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分析问题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不同类群动物的认知,进一步体会动物种类的多样性。

2、通过对不同类群动物的与人类关系的学习,正确认识生物科学的价值观,进一步强化热爱动物、保护动物的情感。

重难点重点: 1.鸟类和哺乳类的常见种类主要形态生理特征。

2.鸟类与哺乳类与人类的密切关系。

难点:鸟类和哺乳类的常见种类主要形态生理特征。

器材
教学
流程
小组学习教师点拨、点评
自主学习请同学们自学课本P55-61内容,然后填空。

1.鱼类终生生活在中;身体一般呈,用呼吸;用游
泳。

2.两栖动物的幼体生活在,用呼吸;大多数成体生
活,用呼吸;受精作用在完成,体温。

3.爬行动物皮肤干燥而又粗糙,皮肤表面覆盖着,可,
受精,卵生,卵外有坚韧的卵壳保护,完全摆脱了对水的限制。


应。

体温。

是动物。

4.鸟类有喙无齿;被覆;前肢;体温;生殖为卵生。

5.哺乳动物一般体表;体温恒定;大脑发达;生、。


钟。

济南出版社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二单元第二章第二节脊椎动物的主要类群识图作答题专项训练(含答案)

济南出版社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二单元第二章第二节脊椎动物的主要类群识图作答题专项训练(含答案)

济南出版社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二单元脊椎动物的主要类群识图作答题专项训练1.图中是我们学过的五种动物,请回答有关问题:(1)生物A是一种农业害虫,它的身体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三部分,它的体表有坚硬的______,可以起保护和支持作用,并能防止体内水分的蒸发;(2)生物B的呼吸器官是_______,身体呈梭形,有利于减小在水中游泳时的阻力。

(3)生物C生活在水中和潮湿的陆地,用_________呼吸,兼用__________呼吸。

(4)生物D的前肢变成____,骨中空,内充气体,它特有的呼吸方式是_________,能保证飞行时氧气的充足供应。

(5)生物E在生殖发育方面的突出特点是_______________,保证了E比其他生物的后代有较高的成活率,___________是这类动物特有的结构。

(6)上述类群中属于无脊椎动物的是_______;属于恒温动物的有_______.(填字母)2.观察下面几种动物,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1)上述类群中属于无脊椎动物的是_______________(填字母);属于变态发育的是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

(2)D是一种农业害虫,消灭的最佳时期是____________期。

D与C相比较在发育时少了__________期。

(3)B群体具有迁徙行为,从动物的获得途径上看这属于先天性行为,这种行为是由动物体内的___________________所决定的。

(4)动物的运动形式多种多样,但都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

E类能够适应水中生活,它的运动形式以____________为主,运动器官是__________________。

(5)F特有的生殖发育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大大提高了后代的成活率,能够适应复杂多变的陆地环境。

3.生物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进行野外考察时,拍摄了如下一些动物的照片,请你利用本学期所学的动物学知识,协助兴趣小组的同学进行科学分析和研究:(1)千姿百态的动物王国里,动物的身体构造千差万别;我们可以将上述动物分为两大类:其中AD等属于____动物,BC等属于_____动物。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课件:5.1动物的主要类群(脊椎动物)复习课(共15张PPT)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课件:5.1动物的主要类群(脊椎动物)复习课(共15张PPT)

气囊辅助 有门齿、
呼吸
犬齿和臼
恒温
齿的分化 恒温
课堂练习
1.请将左侧所列生物与其对应的气体交换部位连在 一起。
下图是我们学过的几种动物。请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分(的1)蒸生发物。A(的2)体生表物有B坚的硬呼的吸_外_器_骨_官_骼_是,_能__有__效_且地身防体止呈体流内线水形, 有水利 中于和减潮小湿在的水陆中地游用_泳__时__的_呼阻鳃吸力,。兼(3用)_生__物__C_辅的助成呼体吸生。活在
生活在水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中,体表 幼体生活 体表覆盖
有鳞片; 在水中, 角质鳞片
用鳃呼吸,用鳃呼吸; 或甲;用
通过尾部 成体水陆 肺呼吸,
和躯干部 两栖,用 在陆地上
的摆动以 肺呼吸, 产卵,卵
及鳍的协 皮肤辅助 表面有坚
调游泳 呼吸
韧的卵壳
变温
变温
变温
体表覆羽;
前肢变成 体表被毛;
翼;有喙 胎生,哺
无齿;有 乳;牙齿
鳃丝进行气体交换; 流入的水中氧气多,二氧化碳少;流出的水氧气 少,二氧化碳多 3、侧线的作用? 感知水流方向、速度等
1、青蛙的变态发育过程?
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
2、成体两栖动物的皮肤为何是裸露湿润的?
成体两栖动物需要皮肤进行气体交换、辅助呼吸
3、两栖动物是否是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
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都离不开水,并不是真 正适应陆地生活的脊椎动物
肺 皮肤
(4)生物D的前肢变成_翼__;骨中空,内充气体:它特有的呼
吸方式是双重呼吸,每呼吸一次,气体经过气囊在肺进行
_2__次气体交换,能保证飞行时氧气的充足供应。
(5)麻雀会飞,蝙蝠也会飞,但蝙蝠却属于哺乳动物,因 为蝙蝠和生物E在生殖发育方面有共同的突出特点,即 _胎__生__、_哺__乳_ 保证了生物E的后代有较高的成活率。(6)图中 属于恒温动物的有______。(填D字、母E )

脊椎动物的主要类群教案

脊椎动物的主要类群教案

脊椎动物的主要类群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观察鲫鱼的形态结构,说出鲫鱼的生活方式和与之相适应的形态结构特点。

(重点)(2)描述鱼类的主要特征,说出鱼类适应水中生活的形态结构特点(重、难点、)(3)尝试描述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特征。

2.能力目标通过探究活动的实施,发展学生科学探究能力和小组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初步确立生物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关注动物的生活环境。

(2)通过分组实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科学探究的素养。

课前准备:活鲫鱼、鱼的骨骼标本、玻璃缸、清水等,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的多媒体图片。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及时间安排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复习提问3分钟1.1.软体动物的主要特征是什么?2.2.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是什么?3.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的主要区别是什么?学生回忆。

强化知识的识记和落实。

创设情景激发兴趣2分钟生活中常见的小动物鱼、乌龟、蜥蜴、蛇等,它们形态特征、生活环境各不相同,但是它们又有共同之处,这共同之处是什么呢?这节课我们来认识这些动物。

板书:第二节脊椎动物的主要类群1脊椎动物的主要类群有哪些呢?教师明确:常见的脊椎动物有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

学生思考、讨论、交流、回答。

通过设疑激发学生探究新知识的兴趣,从而引入课题。

引导探究层层推进12分钟鱼类【导入】:小蝗虫到池塘边玩耍,遇见鲫鱼正在无聊的吐泡泡。

鲫鱼开腔道:“‘旱鸭子’,你敢把头没在水中一个小时吗?”小蝗虫满不在乎地说:“敢!但你敢到岸上呆一个小时吗?”鲫鱼想了想说:“敢!”心理却说:“等轮到我时,你早已憋死啦!”青蛙跑来作证。

于是小蝗虫将头深深浸入水中,一个小时后,小蝗虫安然无恙的抬起头,鲫鱼顿时傻了眼。

青蛙催促道:“鲫鱼先生请便吧。

”鲫鱼不得已,跳到岸上,不一会儿便死了。

你知道鲫鱼失败的原因是什么?鲫鱼有哪些特点适应水中生活呢?下面我们一起来仔细观察鲫鱼,进一步认识鱼的特征。

脊椎动物的主要类群 (鱼类、两栖类、爬行类)

脊椎动物的主要类群 (鱼类、两栖类、爬行类)
新鲜的鱼(即刚死不久的)其鳃丝是鲜 红色的;死得时间长的鱼,其鳃丝为暗 红色
鲫鱼的体温
在寒冷的冬季,鱼的体温和 夏季一样吗? 不一样,所以
说,鱼是 变温 动物。
鱼的骨骼
(由脊椎骨组成)
鲫鱼
探究鱼类适应水中生活的特征
侧线
侧线其实是一些鳞片上的小孔排列而 成的,通过与水的接触,能感知水流 方向和水压的作用。
活动二:探究与实验
鲫鱼的鳍
背鳍
尾鳍
胸鳍
腹鳍
臀鳍
1、认识各种鳍。 2、探究胸鳍、腹鳍、背鳍、臀鳍、尾鳍的作用?
讨论:
如何设计实 验,来研究每个 鳍的功能?
探究鱼类适应水中生活的特征
提出问题 作出假设
鲫鱼在水中游泳靠的是鱼鳍
制定计划
取两条鲫鱼,一条不作任何处 理,另一条用木条和纱布分别 固定不同的鱼鳍,固定后观察 1-2分钟,记录鱼的运动情况。
实施计划
(注意:珍爱小动物)
得出结论
表达交流
自主探究: 按下表实验,观察现象,记录结果。
实验
现象(游泳姿态和速度的变化)
1 固定胸鳍和腹鳍
鱼体侧翻
2 固定尾鳍
游动不灵活,速度慢
3 固定背鳍和臀鳍
身体侧翻,游泳路线弯曲
4 用薄硬板夹住躯干和
尾部,保留全部的鳍 下沉,不能游动
5 正常鲫鱼
姿态正常,游动灵活,速度快
鱼的运动器官是鳍

鳍 1个,保持鱼体前进的方向。
胸鳍和腹鳍 1对,如果剪去会侧翻,有保持鱼体平衡的作用。
背鳍和臀鳍 各1个,协助胸鳍和腹鳍保持身体的平衡。

力 尾部和躯干部的左右摆动
总结: 鳍是鱼的运动器官,各种鳍在运 动中起协调作用。

脊椎动物的主要类型

脊椎动物的主要类型

试卷第1页,总14页……订………_______考号:____……订………绝密★启用前脊椎动物的主要类型课时练习未命名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I 卷(选择题)请点击修改第I 卷的文字说明一、单选题1.下列特征与鸟类适应飞行生活关系不大的是( )A .体形呈流线型,被覆羽毛B .长骨中空,内部含有气体C .龙骨突上有发达的胸肌D .趾端有利爪 2.扬子鳄是我国特有的爬行动物,下列描述与其特征不相符的是( ) A .体表覆盖鳞甲 B .在陆地上产卵 C .卵表面有坚硬的卵壳 D .用鳃呼吸3.下列有关鸟类适应空中飞行生活特征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体表被覆羽毛,前肢变成翼 B .消化能力强,飞行时可随时排出粪便C .骨骼和肌肉都很轻且薄,有利于减轻体重D .有气囊辅助肺呼吸,吸气和呼气时都能进行气体交换4.某生物兴趣小组到淮安铁山寺国家森林公园考察,发现一只不知名的小动物,这只小动物被覆羽毛,有角质的喙,前肢变为翼,此动物最可能属于( ) A .鱼类 B .哺乳类 C .鸟类 D .爬行类5.鸟的食量大,消化能力强,食物经消化吸收后形成的残渣很快就随粪便排出,这些特点与它 相适应( ) A .栖息在树上 B .在地上行走 C .捕食害虫 D .空中飞行二、多选题6.下列关于家兔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家兔盲肠发达,以植物为食试卷第2页,总14页B .家兔靠体表的毛维持体温的恒定C .家兔心脏分四腔,输送氧气能力强D .家兔和家鸽一样,都利用肺呼吸,运动时进行双重呼吸 7.哺乳动物区别于其它动物的主要特征是( )A .体表被毛B .胎生、哺乳C .心脏四腔D .体腔内有膈 8.关于哺乳动物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哺乳动物用牙齿撕咬、切断咀嚼食物B .绝大多数哺乳动物以胎生方式繁殖后代提高了哺乳动物的产仔率C .哺乳动物具有高度发达的神经系统能灵敏感知外界环境的变化D .哺乳动物全部都是恒温动物9.根据动物摄取的食物不同,可将动物分成肉食性动物、植食性动物和杂食性动物,下列动物是杂食性的是( ) A .老虎 B .牛 C .猪 D .鸡 10.下列与动物的运动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A .鸟类身体呈现流线型,被覆羽毛,可减少飞行时空气的阻力B .鱼用鳍游泳,体表有黏液减小水中的阻力C .人屈肘时,肱三头肌收缩,肱二头肌舒张D .蝌蚪游泳,青蛙跳跃,运动方式不一样,被称为两栖动物。

脊椎动物的主要类群(公开课)

脊椎动物的主要类群(公开课)

鱼类是终生生活在水中的脊椎动物,它们 具有一系列适应水中生活的形态特征。
鱼有哪些结构特点是与水中生活有关的?
1.体色——鱼身体的背面深灰黑色,腹面白色。(使鲫 鱼不容易被上面和下面的敌害发现)是一 种保护色。
2.体形——鱼的身体呈梭形,可以减少游泳时的阻力。 3.体表——体表有粘液和鳞片,可以起到保护鱼体和 减少游泳时的阻力的作用。
背鳍 保持竖直方向平衡
鱼口与鳃盖交替张合完成呼吸运动
鳃(气体交换的场所)
尾鳍
保持鱼体左右方向 胸鳍 平衡,转换方向。
腹鳍
臀鳍
竖直方向 平衡
保持鱼体左右方向平衡 保持鱼体
产生前进的 动力和控制 运动的方向
侧线:感知水流和水压,测定方向
2.鱼类代表动物
青鱼、草鱼、鲢鱼、鳙 鱼被称为“四大家鱼”
青鱼
鲢鱼
古代鱼类进化而来 两栖动物 陆生动物祖先
3.两栖动物与人类的关系
(1)消灭农田害虫 (2)养殖的牛蛙可供食用 (3)多种药物的来源, 如蟾酥、蛤士蟆油
中华蟾
(4)教学及科学研究的良好实验材料
爬行动物

避役


中生代霸主----恐龙
爬行动物
1.主要特征: 与两栖动物相比,爬 行动物的皮肤干燥、 厚实,体表覆盖着角 质的鳞片或甲,用肺 呼吸,体内受精,陆 地上产卵,其卵有坚 硬的外壳
动 物 脊椎动物:
无脊椎动物:
腔肠动物
பைடு நூலகம்
水母
海葵 海蜇
珊瑚虫
水螅
主要特征:生活在水中; 身体由两层细胞及其围城的一个消化腔组成; 身体辐射对称;有口无肛门。
无脊椎动物:
扁形动物
血 吸 虫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爬行类
总结:
爬行动物的皮肤干燥、厚实,体 表覆盖着角质的鳞片或甲,用肺 呼吸,陆地上产卵,其卵有坚韧 的卵壳,是真正摆脱对水的依赖 而适应陆地生活的脊椎动物。
拓展延伸
鱼类、两栖类、爬行类 动物的体温会随着环境 温度的变化而变化,都 属于变温动物。
鱼类、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比较表

胸肌发达
骨有的薄,有的愈合,长骨中空

胸骨发达,具龙骨突
理 特
消化系统

口内无齿,直肠短 食量大,消化能力强
呼吸系统 双重呼吸
1 下面是燕子的一组形态结构图,请从图中 提取有效信息,分析燕子适于飞行生活的特 点。
(1)从①②两图的信息中能够获取:身体呈流线型,前肢变成翼 (2)从③、④两图的信息中能够获取: 胸肌发达、胸骨发达 (3)除上述四幅图中的信息外,请你再写出几条鸟类适于飞行 的特点:①消化:食量大、直肠短 ②呼吸:双重呼吸、供氧充分
阅读相关内容回答问题: 1.常见的鸟类有哪些? 2.鸟类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总结
鸟类的主要特征
鸟类有角质的喙;身体呈流线型,前肢变 成翼;有的骨中空,有的骨愈合;直肠短,能减 轻体重;体表被覆羽毛,具有保温作用.
鸟类适于飞翔生活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特点。
外部形态
身体呈流线形型 体表被覆羽毛
飞行器官是翼
5、鱼类侧线的作用? 侧线:感知水流,测定方向。
总结:鱼类的主要特征
鱼类终生生活在水中,身体呈梭形, 体表大多覆盖鳞片,用鳃呼吸,用鳍 游泳。
【合作交流】 1.鲫鱼有哪些特征能减小游泳时水的阻力? 提示:鲫鱼的体型呈梭形、体表分泌黏液都有利于减小游泳时 水的阻力。 2.如果你到集市上去买鱼,如何判断鱼是否新鲜? 提示:可根据鳃丝的颜色判断。 分析:鳃丝内密布毛细血管,是气体交换的场所,活鱼的鳃丝 是鲜红色的。若鳃丝鲜红,则鱼是新鲜的;若鳃丝暗红,则证 明鱼已经死亡很长时间。
2、尝试描述各种鱼鳍的作用?鱼鳍运动器官 胸鳍:1对,转换方向,保持鱼体左右平行。 腹鳍:1对,保持鱼体左右平行。 背鳍、臀鳍:各1个,保持竖直方向平行。 尾鳍:1个,产生前进的动力和决定运动方向
3、鱼口与鳃盖的交替张合,起什么作用? 呼吸 鳃
4、鱼的脊柱是如何构成的?其功能是什么? 鱼的脊柱由许多脊椎骨构成,其功能是 对身体起到保护和支持作用。
可食用可观赏 干制品可入药
养殖
鲨鱼 梭子织布
牛蛙
蟾酥 饲养牛蛙 青蛙蟾蜍等捕食害虫
蟾蜍分泌毒液 大鲵是重点保护动物
蛇、乌龟
蛇胆 制皮革 蛇、蜥蜴捕食害虫
蛇捕捉家禽、毒液
小结 脊 椎 动 物
鱼类
具有高度适应水生生活的特征
两栖类
由水生向陆生过渡
爬行类
最早出现的真正的陆生动物
鸟类 哺乳类
学习目标 第二课时
③循环:心跳快、供血强 ④体表:体表被覆羽毛
2、请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1)从图中可以看出家鸽 的身体呈_流_线型,减少了 飞行时空气中的阻力。 (2)家鸽的胃包括[⒋]腺_胃_ 和[⒌]肌_胃_两部分,而[③] _嗉_囊只起到暂时贮存和软化食 物的作用。家鸽的[⑧]直_肠_短 ,便于粪便的及时排出,减轻了自身重量,利于飞行。
(3)家鸽的呼吸也十分特殊,被称作_双__重_呼__吸__。
鸟类(1)生活习性:适于空中_飞_行_。
学习目标 第一课时
1.描述鱼类的主要特征,说出鲫鱼 的生活方式和与之相适应的形态结 构特点。(重点)
2.尝试描述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与 其生活相适应的形态特征。
合作探究 观察鲫鱼的体形、体色、鱼鳍、鳃、脊柱。
1、鲫鱼的体形、体色对其水生生活的意义? 体形:梭形;能减少鱼在水中游动的阻力。 体色:背面深灰黑色,腹面白色;保护色。
1.描述家鸽与飞行生活相适应的形 态结构特点。(重点)
2了解常见的鸟类,掌握鸟类的主要 特征。
鸟类
探究:鸟类有哪些 特点适应于飞行生 活
观察外形 体形 体表 前肢
的特点
鸟类
一、家鸽的外部形态
1、体形:呈流线型 (减少飞行时的阻力)
2、体表:被覆羽毛(有保温作用) 3、前肢: 变成翼 (飞行器官)
海马
泥鳅
两栖类
阅读相关内容讨论: 1.两栖动物的生活环境是怎样的? 2.两栖动物有哪些特征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
两栖类
总结:
两栖类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 吸;成体既可以生活在水中,也 可以生活在陆地上,用肺呼吸, 皮肤裸露且湿润,能够辅助呼吸。
爬行类
阅读相关内容讨论: 1.常见的爬行动物有哪些? 2.为什么说爬行动物是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 3.鱼类、两栖类和爬行类的共同特征是什么?
有喙无齿
储存和软 化食物
磨碎和初步 消化食物
消化系统
极短,减轻体重
【合作交流】 1.鸟类的骨骼特点对飞行生活有何意义? 提示:骨薄而轻,有多块骨发生愈合;长骨中空,充满空气, 有利于减轻体重;胸骨发达很突出,有利于胸肌的附着。 2.鸟类的消化特点对飞行生活有何意义? 提示:食量大,消化能力强,能够为飞行生活提供充足的营养 物质;直肠短,不能贮存粪便,有利于减轻体重。
§6.1 动物的主要类群
鱼类 两栖类 爬行类 鸟类 哺乳类
脊椎动物又可细分为:
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
变温动物(体温不恒定)
恒温动物(体温恒定)
1 掌握脊椎动物如:鱼类 两栖类 爬行类 鸟类 哺乳类的 主要特征及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2 描述鲫鱼 青蛙 爬行类 家鸽 家兔与其生活相适应的特 点,了解常见的鱼类 两栖类 爬行类 鸟类 哺乳类常见种类。
两栖动物
爬行动物
终生生活 幼体:水中 在水中 成体:水中和陆地
陆地
皮肤和覆盖物 黏滑、有鳞片 湿润、裸露 干燥,覆盖鳞甲
呼吸器官 繁殖和发育

幼体:鳃 成体:肺和皮肤
水中 产卵 水中 产卵
水中 发育 水中 发育

陆地 产卵 陆地 发育
列举 与人
类关
系的 实例
食用观赏 药用 经济价值 除害 危害 其它
龙骨突
胸骨发达有龙骨突 胸肌发达
骨骼特点
家鸽的骨 有的很薄 长骨中空, 短骨愈合, 既轻便又牢固
呼吸系统
双重呼吸:1、概念 2、过程 3、意义
呼吸道
气体

气囊
1_双_重_呼吸:鸟类所特有的呼吸方式。 2.概念:每呼吸_一_次_,气体_两_次_经过肺,在肺里进行 _两_次__气体交换。 3.意义:提高了气体交换的_效_率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