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油降凝剂种类概述
聚合物型原油降凝剂的作用机理及应用_王丽娟
绝大多数原油降凝剂的高分子结构都含有较 规整的长链结构, 并以结晶状态存在。它们的熔化 或结晶温度与各自的组成及分子量等密切相关, 一般地说, 当原油中蜡的平均碳原子数与降凝剂
收稿日期: 1997 01 30; 修改稿收到日期: 1997 08 21。
原 油的 改性。为 此, 有 人提 出以下 几种 筛选 模 式[ 18] :
模式 1: 对大多数原油存在一个特定温度, 即
倾点, 不能用化学方法降低至该温度之下, 这个结
论可提供对某种原油进行加剂改性的 可能性信
息。
模 式 2: 从 含 蜡原 油 的差 示 扫描 量热 分 析
( DSC) 曲线与降凝剂的相应曲线对比来筛选降凝
降凝剂牌号
化学组成
研制, 生产厂家
EV A GY EJ 6 ZDR Ⅰ, Ⅱ, Ⅲ EP 系列 EM S
F 21 W HO W HP AOA
PEM 12
乙烯 羧酸乙烯酯共聚物
马来酸酐接枝改性 E VA 乙烯/ 丙烯三元共聚物
北京有机化工厂
石 油天然气 管
道科学研究院 中 科院长春 应 化所 浙江大学
3. 2 降凝效果的实验室评价
实验室模拟的现场工况过程只是定性的, 至 今没有一套可行的定量方法。要为特定的原油确
定最好的降凝剂, 必须发展标准的实验室模拟方 法, 使之用于评价原油和长输管道设计。对此, 应
注意以下几方面因素:
考察降凝剂改性实验室效果好坏, 需综合考
虑倾点、粘度、屈服值、蜡沉积动态稳定性等, 与此
DSC 曲线的降凝剂。若原油中蜡的成分较复杂, 或现有降凝剂中并无具有合适 DSC 曲线的产品 时, 应考虑将两种以上的降凝剂进行复配使用以 达到对原油充分改性的效果。
国内管输原油降凝剂的发展现状及趋势
到目前为止 , 有关原油降凝剂降凝机理主要
有 以下 5种 。
2 1 晶核作用 理论 .
晶核作用是指降凝剂相对分子质量大于蜡分 3 降凝 剂效果 的影响 因素 子的相对分子质量或降凝剂熔点 比蜡的结 晶温度 高, 所以当温度降低时, 降凝剂先于蜡析出而成为 蜡结晶中心 , 使降温过程 中形成 的小晶核 比加剂 前有所增加, 因此不易形成大的蜡团, 达到降低凝
() 2 原油加剂改性效果不稳定。原油在管线 内运行时, 经过管流长时间的低速剪切 和输油泵 短暂的高速剪切及 中间加热站的重复加热, 这些 都使原油的凝点和黏度恶化 , 明降凝剂 的抗剪 说
切 和抗重 复加热 性能较 差 。
温度时, 外界或流动本身的剪切作用对降凝剂 的 改性 效果无 影 响 ; 果 原 油在 析 蜡温 度 范 围 内受 如 到较剧烈的剪切作用( 如过泵) 这可能影响降凝 ,
使用效果也有重要影响。
吸附作用是指降凝剂吸附在已经析出的蜡结 晶中心上 , 将蜡晶隔开 , 降低蜡 晶间的粘附作用。
2 3 共 晶作用理论 .
共晶作用是指降凝剂分子在低于析蜡点 的温 度时与蜡共 晶析出, 改变蜡晶生长方向 , 并降低蜡
晶比表面积。但是这些假说只是根据蜡分子与降 凝剂的作用结果提 出的, 缺乏直接的实验验证。 2 4 改善蜡 的溶解 性理论 . 降凝剂如同表面活性剂 , 加降凝剂以后 , 增加 了蜡在原油中的溶解度 , 使析蜡量减少, 同时又增 加了蜡的分散度。由于蜡分散后的表面电荷 的影 响 , 晶之间相互排斥 , 蜡 不容易形成三维 网状结 构, 因此原油的流动性得 以改善。 2 5 凝胶化 理论 .
我 国原油的特性, 对降凝剂的研究取得 了很大进
展, 研制出了丙烯酸高碳醇酯一马来酸酐一醋酸
原油降凝剂的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
原油降凝剂的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作者:王金玺来源:《价值工程》2012年第06期摘要:介绍了原油降凝剂的产生、种类及在国内外的发展现状。
分析和探讨原油降凝剂的主要作用机理,并对未来降凝剂的发展趋势进行预测。
关键词:原油;降凝剂;研究进展中图分类号:TE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2)06-0031-02‘0 引言我国除新疆克拉玛依和青海冷湖原油外,多数原油含蜡量较多,凝点较高。
含蜡原油在低温下容易析出蜡晶,随着温度的降低,蜡晶数量增多并长大聚集,形成三维网状的蜡膏状物质而使原油失去流动性,给原油的开采和输送带来困难。
通过在原油中加入高分子降凝剂,避免了蜡晶间粘结形成三维网状结构,达到降凝、减粘及改善低温流动性的目的[1]。
本文综述原油降凝剂的产生、分类及研究现状,并对未来原油降凝剂的发展趋势进行评述。
1 原油降凝剂的产生1931年,Davis利用氯化石蜡和萘经过缩合反应,合成了最早的烷基萘降凝剂,目前该降凝剂仍是主要降凝剂品种之一,但由于该降凝剂颜色较深,呈深褐色,对中质和重质润滑油的降凝效果好,因此不宜用于浅色油品,多用于内燃机油、齿轮油和全损耗油中。
30年代末相继出现了商品名为Santopour的降凝剂(它是氯化石蜡和酚的缩合物)、聚甲基丙烯酸酯降凝剂以及聚异丁烯降凝剂。
国内对降凝剂的研究不但起步较晚,而且大部分是对润滑油降凝剂的研究,从20世纪60年代后才开始从事原油降凝剂的研究,1984年石油管道科学研究院首次完成了对江汉原油用EVA作降凝剂改性,并在冬季在钟市一荆门75knl长输管线上工业试验成功,其原油凝点由21.5℃降至8℃,有效成分添加量仅为10ppm[2]。
2 原油降凝剂的种类目前市面上销售的原油降凝剂种类很多,例如:EVA、ZDR-1、EMS、WHO等各种原油降凝剂,但是从其化学组成、合成的路线及降凝效果来看,原油降凝剂大致分为四种类型,具体如下。
2.1 降凝剂EVA及其改性物降凝剂EVA即为乙烯与醋酸乙烯酯共聚物,它是一种带有极性基团、而且聚乙烯部分结晶的热塑性聚合物。
原油降凝剂 Basoflux RD 5120 T 安全技术说明书
安全技术说明书页: 1/15 巴斯夫安全技术说明书按照GB/T 16483编制日期 / 本次修订: 10.12.2021版本: 3.1日期/上次修订: 07.02.2021上次版本: 3.0日期 / 首次编制: 22.06.2018产品: 原油降凝剂 Basoflux® RD 5120 TProduct: Basoflux® RD 5120 T(30693980/SDS_GEN_CN/ZH)印刷日期 23.10.20231. 化学品及企业标识原油降凝剂 Basoflux® RD 5120 TBasoflux® RD 5120 T推荐用途和限制用途: 油田用特性化学品公司:巴斯夫(中国)有限公司中国上海浦东江心沙路300号邮政编码 200137电话: +86 21 20391000传真号: +86 21 20394800E-mail地址: **********************紧急联络信息:巴斯夫紧急热线中心(中国)+86 21 5861-1199巴斯夫紧急热线中心(国际):电话: +49 180 2273-112Company:BASF (China) Co., Ltd.300 Jiang Xin Sha RoadPu Dong Shanghai 200137, CHINA Telephone: +86 21 20391000Telefax number: +86 21 20394800E-mail address: ********************** Emergency information:Emergency Call Center (China):+86 21 5861-1199International emergency number: Telephone: +49 180 2273-1122. 危险性概述纯物质和混合物的分类:易燃固体: 分类1巴斯夫安全技术说明书日期 / 本次修订: 10.12.2021版本: 3.1产品: 原油降凝剂 Basoflux® RD 5120 TProduct: Basoflux® RD 5120 T(30693980/SDS_GEN_CN/ZH)印刷日期 23.10.2023特异性靶器官毒性-一次接触: 分类3 (蒸汽可能会导致嗜睡及眩晕.)对水环境的急性危害: 分类2对水环境的慢性危害: 分类2标签要素和警示性说明:图形符号:警示词:危险危险性说明:H228易燃固体。
油田加药装置常用哪些药剂
油田加药装置在油田开发中广泛应用,但是在工作过程中常遇到油稠、结蜡、腐蚀等问题,这样会给正常工作带来不小的麻烦,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常常需要加一些药剂,宝恒泵业为大家介绍常用药剂介绍。
1,破乳剂(破乳降粘)原理:对于含水原油因形成油包水乳状液而导致粘度明显上升,可用破乳剂进行破乳降粘,同时在杆管表面形成水润湿膜,起到减阻作用。
使用方法:适用于原油本身粘度不太高的油井加药量100-200mg/l。
2,缓蚀剂原理:缓蚀剂在金属表面形成一层吸附膜或沉淀膜或氧化膜,把金属表面与水隔开,起到保护作用。
使用方法:最好采用连续加药,以提高缓蚀剂效果。
用量50-100mg/t,稀释倍数至少3倍。
3,阻垢剂原理:把阻垢剂水溶液加入回注水中,抑制水垢的形成。
油田用水结垢是油田生产中不可避免的问题、它随着油田产出水量增加而日益突出,结垢问题严重影响了油田生产。
采油工艺采用污水回注处理,回注水含有大量的钙、镁以及锶、钡等离子,相应带来管线的钙镁结垢、腐蚀等问题。
注水管线的结垢可造成堵管、泵卡、注水压力升高等故障,从而导致注水效率下降、油井产量大大减少等严重危害。
因此,油田进行污水回注时必须投加回注水阻垢剂。
目前有三种类型产品,有机膦酸类,羧酸类与聚合物类。
4,清蜡剂:用于清除杆管表面的蜡原理:由有机溶剂(混苯、轻质油、醇醚)和活性剂组成使用方法:间歇式加入原液,加药量,加药周期根据结蜡程度定。
注意事项:不要用热水稀释,小剂量加药,对结蜡严重井,清蜡不彻底,需要定期大剂量加药或热洗。
5,降粘剂原理:把降粘剂水溶液加入稠油中,经搅拌形成低粘度的相对稳定的水包油型(O/W)乳状液。
加药量:根据原油粘度大小确定,一般在300-800mg/l。
用法:把降粘剂用热水稀释成0.5%-1%水溶液,用加药车加入油套环空,对于高含水井>40%)可减少掺水量。
掌握投加药剂的浓度对加药的效果起关键作用在采油队有为数不少的职工认为投加药剂量多多益善这种观点存在很大的误区各种药剂都需要与油井生产想匹配的浓度,才能起到最佳的效果。
原油降凝剂研究浅析
原油降凝剂研究浅析李恺翔;徐仿海;孙忠娟【摘要】With the deterioration and heavier of crude oil quality at home and abroad,huge challenge appeared during the process ofmining,transportation and processing.However,the adding of crude oil pour point depressant can ease the burden,and so many researchers devoted to the study of crude oil pour point depressant.The development progress,species and mechanism of depressing pour point were reviewed,and the factors on the effects of crude oil pour point and application were also analyzed to provide useful reference for the research on crude oil pour point depressant.%随着国内外原油质量变差、变重,原油在开采、储运、加工过程中都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原油降凝剂的加入将会缓解原油的开采、储运负担,于是众多研究者致力于原油降凝剂的研究。
文章对原油降凝剂的发展、种类、降凝机理做了简单的阐述,并对影响原油降凝的因素及应用进行了分析,希望对原油降凝剂的研究有所借鉴作用。
【期刊名称】《广州化工》【年(卷),期】2012(040)024【总页数】4页(P27-29,42)【关键词】原油降凝剂;降凝机理;应用【作者】李恺翔;徐仿海;孙忠娟【作者单位】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化工化学系,陕西延安716000;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化工化学系,陕西延安716000;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化工化学系,陕西延安716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E869原油按照特性因数分类法可以分为:石蜡基原油、中间基原油和环烷基原油,我国大多数油田所产原油属于石蜡基原油,大部分原油含蜡量高,蜡含量在10%~40%,个别原油蜡质量分数可以超过40%,此外原油还含有胶质、沥青质从而导致其凝点升高,流动性变差,尤其在低温条件下易凝固,从而对原油的储运及加工带来了负担,也使成本大幅度攀升,于是降低原油凝点、提高流动性能显得极其重要,为了改善原油的流动性,原油在输送方面采用了热处理、加减阻剂和水悬浮等多种方法,但这些方法能耗大、设备投资费用高,效果不佳。
原油降凝剂研究概况
自动 化管 理 等优 点 : 时 . 学剂 降凝 法 也 是 实现 含 蜡 原 油 常 同 化
温 输送 和改 善 原 油停 输 再 启 动 的有 效途 径 之一 些 年来 . 近 含 蜡 原 油添 加 降凝 剂 输 送 技术 在 国内外 得 到 了大 力 推 广
诸 于 文献 。近 些 年 来 降凝 剂 的研 究 取 得 了较 大 的 进 展 .表 l
、
原 油降 凝 剂 的发 展 概 况
降凝 技 术 最 早 始 于 13 9 1年 . ai 用 氯 化 石 蜡 和 萘 通 过 D vs
Fieea r - rt缩合 反 应 . 成 了 人类 最 早 应 用 的 降凝 剂 . 帕 拉 d- f 合 即 弗 洛 (aao ) p r w 。这 种 降 凝 剂 主要 用 在 润 滑 油 中 . 今 仍 在 广 l f 至 泛应 用 。 后 降 凝 剂从 应 用 于馏 分 油 发展 到 原 油 以及 高 蜡 、 此 粘 稠 原 油 . 凝 剂 的开 发 与应 用 有 了 很 大的 发展 。 降 自Dv ai 现 P rf w后 .9 6年 商 品 名 为 山 驼 普 尔 s发 aa o l 13
1E 、 VA 及 其 改性 物
(at o 】 的 降 凝 剂 问 世 了 ,它是 氯化 石 蜡 和 酚 的缩 合 物 : Sn p w o
13 9 7年 聚 甲 基 丙烯 酸 酯 出现 . 种 化 学 剂不 仅 在 结 构 上 与 前 这 两种不同. 而且 性 能 上也 有 差 异 . 有粘 度 指 数 添加 剂 和 降 凝 兼 剂 两 种性 能 :9 8年 出现 了新 的降凝 剂 聚 异 丁烯 。这 一 时期 13 人 们处 于探 索 时 期 .着 重 开 发主 要适 合于 馏 分 油 的新 型 降 凝
高效原油降凝剂
4
凝固点及粘度 大幅度下降, 原油亦可在管 道内常温下流 动。
5
一、主要技术指标
指标名称 外观 pH 值 密度(20℃)g/cm3 闪点 ℃ 降凝幅度℃ 溶解性
指标 浅黄色或棕红色液体
6.0~8.0 0.75~ 0.95
≥60 ≥8 溶于低碳醇及有机溶剂
6
二、使用方法
2
当前最常见的处理方式是在管道输 送原油时,采用逐站加热工艺对原油进 行升温降粘,以保证原油有较好的流动 性,根据估算燃料动力消耗约占输油量 成本的55%,同时原油中轻质油组份挥 发严重。
针对以上情况,我公司与中国石油 勘探开发研究院共同研制出一种新型高
3
效降凝剂、该产品由改性丙烯酸烷基酯、 马来酸酐、苯乙烯多元共聚物聚合而成。 该系列原油降凝剂组分可与原油中析出 的蜡质发生共晶,吸附在蜡结晶表面上, 破坏蜡的结晶行为和取向性,原油中的 蜡不能附着于其上,形成极性表面层, 改变了蜡晶的形状和尺寸,避免了蜡晶 间粘结形成三维网状结构,阻止蜡晶的
序 药剂名称 加药量 实验温
号
mg/L 度℃
1 CH-01A复 100
合降凝剂
80Leabharlann 2 空白015min ℃
——
30min ℃
24.0
33.0
45min ℃
21.5
降凝幅 度℃ 11.5
—— 8
对乍得油田Ronier 4-2单井原油降凝效果如下:
序 药剂名 加药量 实验 15mi 30mi 45min 降凝幅
号
称
mg/L 温度 n ℃ n ℃ ℃
度℃
℃
1 CH-01A 100
—— 11.0 9.0
原油降凝剂
原油降凝剂原油降凝剂是一种油溶性高分子有机化合物或聚合物为主体的化学添加剂,又称流动性改进剂。
主要改善原油中蜡晶形态和网目构造的发育过程,改变原油中蜡晶的尺寸和形状。
阻止蜡晶形成三维空间和网络构造,从而达到降低原油凝点,低温粘度和屈服值,改善原油的低温流动性的目的,实现安全,高效,节能的输送效益。
作用及效果:(1)原油降凝剂能够控制原油中石蜡结晶生长的空间;(2)原油降凝剂具有抑制原油中石蜡的析出、降低析出、降低析蜡点的特性;(3)原油降凝剂改性原油具有静置保持低温流动的长时效性。
(4)原油降凝剂改性原油具有很好的抗剪切性;(5)原油降凝剂改性原油二次加热温度可大幅度降低;(6)原油降凝剂改性原油具有很好的热稳定性;(7)原油降凝剂对多种原油具有很好的改性效果;(8)原油降凝剂由于其具有特殊的纳米材料性质,可将管道内壁凝油层携带出来,具有“清道夫”的作用。
应用范围:原油长输管道加入原油降凝剂,可有效降低下游进站温度,变加热输为加剂热处理低温输送或常温输送,节省燃料费用。
对于正反输管道,使用该降凝剂后,由于延长了最大允许停输时间,可实现管道间歇输送,从而节省电能消耗,降低输油成本,提高输油效益。
对于新建管道,可以用加剂处理原油代替热水预热投产,实现冷投或准冷投,大大降低投产费用。
对于特殊生产环境,如海上无人值守平台等,在无法正常生产期间,可先期投入原油降凝剂,无需柴油置换就可以保证管线的安全在启动。
达到了简化操作,节省费用的目的。
储备库应用:该产品可有效的降低原有的凝点,降温储存,改善并保持原油的低温流动性,将内壁沉积的油层携带出来,具有“清道夫”的作用。
能耗成本降低,时效性和稳定性的增强,实现含蜡原油降温储存的效果。
采油井的应用:可有效的降低油井原油的凝点和粘度,替代反输稀油和加热采油的效果。
纳米降凝剂高性能改善含蜡原油低温流动性的复合纳米降凝剂制备和高效率低耗能的原油处理工艺,是改善含蜡原油低温流动性并实现其安全、高效、节能输送工艺新技术的两大关键技术,为此,针对大庆原油开展了技术攻关。
原油降凝剂的种类
原油降凝剂的种类本文总结了原油降凝剂的种类及其在国内的发展概况。
标签:原油降凝剂油田化学品0引言我国原油大部分属于含蜡原油,蜡质量分数高达15%~37%,个别原油蜡质量分数高达40%以上。
含蜡原油的凝点高、低温流动性差,给原油的开采和输送带来困难。
原油降凝剂分子能够通过与蜡的相互作用来改善原油中蜡晶的形状和结构,从宏观上降低含蜡原油的凝点、改善其低温流动性。
降凝法输送具有操作简单、设备投资少、不需要后处理以及便于对输油过程进行自动化管理等优点。
近些年来,含蜡原油添加降凝剂输送技术在国内外得到了大力推广。
本文简述了近年来原油降凝剂的在国内外的发展现状,总结了常用降凝剂的种类,以指导新型高效降凝剂的开发和应用。
1原油降凝剂的发展概况降凝技术最早始于1931年,Davis用氯化石蜡和萘通过Fride-craft缩合反应,合成了人类最早应用的降凝剂,即帕拉弗洛(parafiow)。
这种降凝剂主要用在润滑油中,至今仍在广泛应用。
此后降凝剂从应用于馏分油发展到原油以及高蜡、粘稠原油,降凝剂的开发与应用有了很大的发展。
自Davis发现Parafiow后,1936年商品名为山驼普尔(S8n-topow)的降凝剂问世了,它是氯化石蜡和酚的缩合物;1937年聚甲基丙烯酸酯出现,这种化学剂不仅在结构上与前两种不同,而且性能上也有差异,兼有粘度指数添加剂和降凝剂两种性能;1938年出现了新的降凝剂聚异丁烯。
这一时期人们处于探索时期,着重开发主要适合于馏分油的新型降凝剂,而且产物主要是均聚物。
从20世纪50年代起,人们一方面继续开发新型降凝剂,另一方面采用共混及共聚等手段对已有降凝剂进行改性,如乙烯一醋酸乙烯酯共聚物和苯乙烯一马来酸酐共聚物。
1956年,F0ra等人叙述了凝点为24℃的利比亚原油和凝点为12.8℃的尼日利亚原油的管输问题;1967年改进原油流动性的原油降凝剂开始有文献报道。
从此人们对降凝剂的研究从馏分油扩大到了原油。
国内原油降凝剂研究概况
应用降凝剂改善原油的低 温流变性 , 能提高
运行 , 节能降耗 中发挥 了极 为重要 的作用 。例如
原油开采 、 集输 、 储存等作业 的质量和效率 , 加宽 原油炼制时馏分的切割宽度 , 是实现含蜡原油常
从 山东临邑至南京的鲁宁输油管道在应用降凝剂
结构 相似 的烷基 侧 链 , 另外 还 含 有 极性 基 团或 芳
香核 。我 国在 2 世纪 7 年代末开始了降凝剂相 0 0 关研究, 发展至今 , 已有几十种降凝剂产品, 其中 烷基萘类 、 聚烯烃 类、 聚酯类应 用较广 泛。例 如 19 93年, 河石管线加人 C E—H 降凝剂 , 加入量为 00 5, 原油凝点从 3 .0 9 6, 6℃降到 1 6℃ ;94 , 19 年 濮临原油输送管线采用 C E型降凝 剂, 降凝剂添
收 稿 日期 :0 5 9 8 2 0 —0 —0
加量为 00 5 , . 0 原油凝点从 3 3℃ 降到 1 3℃ ;
19 年, 9 6 靖吴华马管线加人降凝剂 G Y一 , 3 降凝 剂加人量为 0 0 5 , . 0 原油凝点从 2 3℃ 降到 5
℃。19 年 , 9 6 双一魏管线加人 G 3降凝剂 , Y一 加
降凝剂首次专利发表 于 2 0世纪 3 年代 , 0 随
着其机理研究迅速发展 , 已有 的降凝剂的特性 对 及针对性选择取得 了大量 的研究成果 。 () 1降凝剂的分 子量及其分 布对其降凝作用 有很大影响。分子量过低时 ( 0 200以下) 没有降 凝效果 , 分子量较高时 , 效果也不好 , 一般认为分 子量 4 0  ̄10 0 为宜。一般降凝剂的共聚物 0 0 0 0 0 相对分子质量较低 , 但要求高于蜡分子的相对分 子质量 。原则是原油 的凝 点高 、 中碳原子数高 蜡 时, 应适 当增 加 长碳 链 降凝 剂 的 比例 , 反之 亦
原油降凝剂种类概述
原油降凝剂种类概述原油降凝剂种类概述摘要:在我国原油处理中,常使⽤降凝剂,原油降凝剂的作⽤是降低原油粘度,使原油在开采和运输过程中,减少阻⼒,增产增效。
本⽂总结回顾了原油降凝剂的发展历程,详细介绍了各类原油降凝剂及其特点。
关键词:降凝剂发展历程特点我国原油⼤部分属于⾼含蜡原油,蜡含量⾼达l5%~37%,个别原油蜡含量⾼达40%以上,且⼤部分集中在润滑油馏分内。
此外,原油还含有胶质和沥青质等多种组分,给⽯油的开采和运输带来很多困难。
如原油中含的⽔分就必须脱除,否则不仅影响后加⼯,也会增⼤运输负荷。
由于原油的这种复杂组成,使得当温度降到某⼀值时,原油开始析出微⼩的晶粒,随着温度不断下降,蜡晶逐渐增多,最终形成结晶⽽失去流动性。
由此可见,降低原油凝固点和改善其流动性能有着很重要的意义。
为改善含蜡原油的流动性,采⽤了热处理、添加减阻剂、稀释、⽔悬浮等多种输送⽅法,但这些⽅法普遍存在能耗⼤、设备投资和管理费⽤⾼,且停输后再启动困难等问题。
从降低能耗和⽣产成本、提⾼管道运⾏的安全性⾓度,向原油中添加合成化学降凝剂,是实现原油常温乃⾄低温输送的最简便、有效的⽅法。
化学添加剂是通过降低原油凝固点、降低其粘度或减少其流动阻⼒来改进原油流动性的。
⽬前,最受瞩⽬的⽅法是加⼊降凝剂降低原油的凝点,增加其流动性。
原油降凝剂是原油流动改性剂的⼀个重要组成部分,⼜称为低温流动改进剂。
它们是⼀类能够降低⽯油及油品凝固点,改善其低温流动性的物质。
近年来,⽤原油降凝剂来改善含蜡原油流变性的化学改性技术越来越受重视。
1 原油降凝剂的种类含蜡原油失去流动性的原因是由于在低温下析出蜡晶,这些蜡晶⼤多呈板状或针状,并且相互结合在⼀起形成三维⽹⽬构造,把低凝点的油分、胶质、沥青质、污泥、⽔等吸附并包在⾥⾯,形成蜡膏状物质,⽽使原油失去流动性。
降凝剂的作⽤是影响蜡晶形态和⽹⽬构造的发育过程,改变原油中蜡晶的尺⼨和形状,阻⽌蜡晶形成三维空间⽹络结构。
苏丹Neem油田原油降凝剂的研制及应用
苏丹Neem油田原油降凝剂的研制及应用苏丹位于非洲东北部,是一个拥有丰富石油资源的国家。
苏丹的石油产业自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起步,迅速发展成为国家经济的支柱产业,石油出口收入占国家财政收入的比重较大。
苏丹的油田原油中含有较高的硫和重金属等杂质,使得原油的降凝性较差,这就需要一种高效的原油降凝剂来帮助提高原油的品质和提高采油效率。
在这种情况下,苏丹的科研人员们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通过不懈努力,最终研发出了适合苏丹油田原油特点的降凝剂,并取得了显著的应用效果。
本文将详细介绍苏丹Neem 油田原油降凝剂的研制及应用情况。
一、苏丹Neem油田原油的特点Neem油田是苏丹最大的石油产区之一,产出的原油具有的特点主要包括:硫含量高、重金属含量高、密度大、粘度大等特点。
这些特点给原油的降凝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因此需要一种高效的降凝剂来帮助提高原油的降凝性能。
针对Neem油田原油的特点,苏丹的科研人员们进行了大量的实验和研究工作,通过分析原油的组分特点和析出行为,筛选出了一系列具有潜力的降凝剂原料。
随后,他们对这些潜力原料进行了进一步的实验和改良,最终确定了一种适合Neem油田原油的降凝剂配方,并进行了大量的实验验证。
经过多次的实验和改良,苏丹Neem油田原油降凝剂的配方最终得到了确定,并且取得了较好的稳定性和降凝效果。
该降凝剂不仅可以有效地降低原油的硫和重金属含量,还可以有效地提高原油的降凝性能,使得原油在常温下不易结晶凝固,提高了原油的流动性和采油效率。
苏丹Neem油田原油降凝剂的成功研制,为苏丹油田的提质增效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
自从该降凝剂投入使用以来,取得了显著的应用效果。
通过使用降凝剂处理后的原油硫和重金属含量大大降低,基本达到了国际标准,从而有效提高了原油的质量和降凝性能;降凝剂处理后的原油在常温下不易结晶凝固,提高了原油的流动性,降低了采油难度,提高了采油效率;使用降凝剂处理后的原油可以减少管道和设备结垢的风险,延长了管道和设备的使用寿命,节约了维护成本。
原油降凝剂
原油降凝剂
原油有一定量的石油蜡,这些石油蜡的浓度、结构及分子量都与油源有密切的关系,在石油开采、输送、储存过程中由于冷却,这些蜡就结晶出来,沉积在井下设备、出油管线、分离器和储罐的金属表面,由于蜡的不断沉积,缩小了油管的流通面积,以至堵塞管道,降低油井的采油效率。
在管道输送原油时,采用逐站加热工艺对原油进行升温降粘,以保证原有的流动性,燃料动力消耗约占输油成本的30%,同时原油中轻质油份挥发损失。
加入原油降凝剂实现常温输送,对降低能耗意义重大。
在乙烯-醋酸乙烯体系中加入强极性集团采用高压多元聚合生产工艺制得原油降凝剂,与原油中的石蜡发生共晶吸附作用,阻止石蜡结晶长大,降低原油的凝固点、粘度,改善原油的低温流动性能。
在原油中加入一定量的原油降凝剂,能显著改善原油的低温流动性能,原油呈现牛顿流体特征的温度可降低5~10℃,凝点降低10~20℃,屈服应力值和低温表观粘度降低80%以上。
这是实现原油常温集输的有效途径。
原油降凝剂对国内多种含蜡原油都有良好的改性效果
从以上试验结果可见,原油降凝剂对国内外多种原油具有很好的降凝降粘效果,可安全、经济地应用于含蜡原油的开采和输送作业中。
第九章降凝剂
一般降凝剂对脱蜡深度较深的油品降凝效果更好。 如PMA对某机械油的降凝。基础油粘度越大,降 凝效果越差。
烷烃和环烷烃对降凝剂的感受性最好,其次为 少环长侧链的芳烃。对中、重芳烃和胶质无降凝 作用。这些组分在油中含量达到一定程度,可使 降凝剂完全丧失作用。
空白
-7
-18
-6
0.5%PMA
-38
-44
T803B,用于深度脱蜡油(T803A比T803B分 子量大)。
4. 苯乙烯-富马酸酯共聚物
T808, A— 用于深度脱蜡油; B— 用于浅度 脱蜡油。
在轻质润滑油和多级内燃机油中特别有 效,具有良好的剪切稳定性。适用于工业 润滑油。
二、降凝剂的作用机理
含蜡原油在低温下凝固,主要原因是蜡的结晶导 致。蜡的结晶是分子定向排列,形成板状或片状 结晶,并相互粘结,形成三维网状结构。同时将 低凝点的油包于其中,使整个油品丧失流动性。
第九章 降凝剂
Pour Point Depressant
润滑油除具有清净分散、润滑、冷却、抗氧抗腐蚀、 防锈等作用外,还应具有良好的低温流动性。
降凝剂也叫倾点下降剂,能够将润滑油的凝点或倾 点降低。因此扩展了润滑油基础油的应用范围。
从含蜡原油制取低凝点润滑油,可以采用的方法 有:
①深度冷冻脱蜡 能耗高,处理量下降,收率低。 ②加氢异构脱蜡或裂化 投资大,操作费用高,但
2.基础油 降凝剂的降凝效果与基础油的性质密切相关,同
一降凝剂对凝点和馏分组成不同的基础油降凝效 果有显著差异。影响基础油对降凝剂感受性的因 素主要是基础油的脱蜡深度(凝点)和粘度。
对粘度相近的基础油,脱蜡深度小时,基础油 中残余的蜡的析出温度就高。对共晶作用的添加 剂来说,其侧链平均碳数大,才能在蜡析出时与 其共晶。
【降凝剂在原油管输中的应用】原油降凝剂
【降凝剂在原油管输中的应用】原油降凝剂陕北原油具有石蜡含量高、黏度高、凝点高等特点,现管道运输是其主要的运输方式,针对陕北三高原油主要通过逐站加热的输送方法,因为在部分出油少的油区不能满管输送,小管线输送过程中温降大等实际情况,高凝点原油的输送不但制约了停输时间,还带来了很大的凝管危险性,另外也增大了能源浪费和设备投资率。
对此,延长石油管道运输公司已开始探索应用降凝剂,并取得了不错的成效,减阻剂可以有效降低原油凝点,而实现较低温安全输送。
降凝剂的主要成分是一些高分子聚合物,当它加注于原油时,可以有效改变原油中的蜡的结晶习性、蜡晶体的结构形态以及晶体之间相互作用的性质,使原油凝固点下降、也降低在低温时的粘度等物性,从而改善了三高原油的低温流通性。
添加降凝剂是实现低温输送的有效途径,但降凝剂种类繁多,化学反应机理各不相同,加上不同地区产出原油物性也有很大的不同,所以在降凝剂的应用中,必须有针对性的选择,合理配对才能提高成效。
1 原油凝结的主要原理原油是一种多组分的半流动的复杂有机化合物,不同组成,决定了其不同的粘稠度和流动性,一般具有一定的刺鼻臭味。
他的流动性主要取决于其中蜡含量的多少,含蜡越高凝固点越高。
当原油的温度降到一定值时,蜡状晶体颗粒在范德华力、共价键和氢键等力的作用下,碰撞频率大大增加,非常容易相互结合,形成特点的网络结构,使原油凝结而失去了原来的流动性,从而形成不同形态的蜡晶附着在管路内壁致使原油的流动性受到了阻碍难以输送。
2 降凝剂对含蜡原油的改性原理2.1降凝剂的作用机理含蜡原油凝结的主要机理是原油在温度较低时使原油中高凝固点、高粘性有机成分易形成蜡状晶体,这些蜡状晶体以不同的形态相互结合在一起并且形成了三维的网络结构,将低凝点的油分、胶质、沥青质、污泥、水等等一些组分吸附并包在里面,形成蜡膏状的物质,而使原油失去其流动性。
添加降凝剂可以有效影响和改变原油中高凝成分蜡晶的发育历程,并改变蜡晶的形态结构,阻碍和阻止高凝成分形成空间网络结构从而改善原油的低温的流通性。
原油降凝剂PVMO的合成及其性能评价
原油降凝剂PVMO的合成及其性能评价第18卷增刊1996年9月江汉石油学院JOURNALOFJIANGHANPETROLEUMiNsTlTUTEV ol18Sup.Sep1996原油降凝剂PVMO的合成及其性能评价矿旷刘付臣(辽河石油勘探局钻采工艺研究院,盘锦124010),摘要根据降凝剂的作用机理t呆帛溶剂法合成了一币}厚油降凝剂——甲基丙烯酸商碳酸酯一马来酸商碳醇醋一醋酸乙烯酯共聚物(筒稗PVMO).用谖聚台物对江汉厚油,大庆原油和馏分油进行了降凝实验.结果表明,它对原油的降凝蚊果较好当PVMO的加量为0?3时,大废原油的凝固点可降低18℃+江汉朦油可降低14c.此,还考察了热处理温度对降凝减粘效果的影响.在热处理温度为35℃,剪切速率为553I1时,舔加0.2的PVMO,可使江援厚油的表观牯度从100mPa?s降到295mPa?s,降幅约达70.同时,其流变性也得了改善. 嚣TE345端.了泅髓中国法分类号Tt.f'r,第一作者简介郑延戚,男,1965荦生,1989年大学毕业t讲师原油管道输送是当前普遍采用的最为经济有效的输送方法.近年来,由于高含蜡原油的开采量日益增加,在石油开采及集输过程中,此类原油的降凝减粘及防蜡措施也就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采用注热水,热油,沿地埋设伴热管线或其他措施都会带来很大的能量浪费,而且只能清除蜡堵于一时,不能确保原油顺利输送于永远.因此+寻求一种简单,经济的常温输送方法是非常重要的.目前.采用添加降凝剂降低原油凝固点的方法是最为引人注目或最有前途的方法之一.原油降凝剂是基于馏分油降凝剂发展起来的,其作用机理有二n—一是吸附机理;二是共晶机理.根据以上理论,原油降凝剂应是一种高聚物,分子中应具有直链烷烃结构和极性结构,直链烷烃基可位于主链或侧链上,链的长度应与原油中蜡分子链匹配,以便与蜡分子共晶或吸附.据此,笔者合成了一种新型的三元共聚物——甲基丙烯酸高碳醇酯马来酸高碳醇酯一醋酸乙烯酯(即PVMO)作为原油降凝剂,并对它进行了降凝减粘的效果评价.lPVMO的合成11单体的台成1.J.1马来酸十八酯称取~定量的马来酸酐和十八醇(摩尔比为1:2)倒人三口瓶中,加人溶剂甲苯,催化剂对甲苯磺酸和阻聚剂对苯二酚,装好辅助设施后升温到100c,进行单酯化反应,1h后再加入定量的对甲苯磺酸进行双酯化反应,2h后酯化产物经减压蒸出残余反应物和溶收稿日期1995—0520.改圊日期1996—0723江双石油学院第18卷剂,然后用浓度为10的NaOH溶液冲洗2次,除去阻聚剂和催化剂,分出水相,将油相置于真空烘箱中干燥后作为中间产物11.2甲基丙烯酸十八醋将甲基丙烯酸和十八醇按摩尔比 1.2:1加入三口瓶中,并加入溶剂,催化剂和阻聚剂,装上必要的设施后回流5h,当分出水的量与理论值相当时,则表明完全酯化;然后经洗涤,减压蒸馏出反应物,溶剂以及干燥而得中间产物.1.2共聚物的合成将马来酸十八酯,甲基丙烯酸十八酯和醋酸乙烯酯按重量比15:60:25倒人四口瓶中,加入溶剂甲苯,装好温度计,搅拌器,冷凝管和加料漏斗.将引发剂配成一定浓度的溶剂溶液,从加料漏斗缓慢加入,控制温度在11O~120℃之间,在氮气保护下反应一段时间,抽真空,除溶剂,干燥后得到淡黄色的马来酸十八酯一甲基丙烯酸十八酯一醋酸乙烯酯三元共聚物.2PVMO的性能评价2.I稀释剂的影响由于PVMO为半流动性物质,为加剂方便起见,将它与矿物油配成一定浓度的溶液.筛选出的矿物油对试验用原料油凝固点影响如表1所示.裹1稀释荆对试验用油凝固点的影响由表1可知,稀释剂对试验用油的凝固点影响不大.2?2PVMO的降凝效果评价实验裹2PVMO对试验用油降凝效果的影响采用GB51O规定的方法?对PVMO进行了降凝效果评价试验.试验中测定了加入PVMO前后的凝固点.另外,试验中采用了成都仪器厂生产的NXS一1型旋转粘度计测定处理前后原油的表观粘度.车报■增刊郏廷成等:原油降凝剂PVMO的台成及其性能评价由表2可知,PVMO对试验用油均有一定的降凝作用.但PVMO对原油的降凝效果优于对馏分油的效果.一般来说,降凝剂对原油降凝作用的大小与原油性质指表3大庆原油和江汉原油油样的主要性质指标堂塑堕宣堕坚堕皇!塑宣堕堕堕宣堕量江汉原油0.8736322-222?0122大庆原油0.87693508-!!标有关.表3列出了大庆原油和江汉原油的—些性质指标,其中影响降凝效果的主要因素为含蜡量.大庆原油含蜡量高达25.4,凝固点较高(35c).对照表2和表3可以看出,在PVMO加量为0.3时,可使大庆原油凝固点降低18c,江汉原油凝固点降低14C.总之,原油烷基缸越长,降凝剂中酯基碳数越高,其降凝效果越好.PVMO对馏分油的降凝效果之所以较差(凝固点仅降低7~8℃),与馏分油中蜡分子量分布范围有关,馏分油中蜡分子量分布窄,在降温过程中,蜡会在较窄的温度范围内大量析出根据降凝剂的作用机理,所加降凝剂必需在较窄温度范围内与大量蜡晶产生吸附或共晶,才能有效地降低凝固点.但是,由于降凝剂分子量分布范围宽,与馏分油中子不能产生有效的吸附或共晶,从而影响了它的降凝效果.相比之下,原油中蜡分子量分布较宽,其析蜡温度也较宽,加降凝剂后可以改善最初析出的蜡结晶和相继析出来的蜡结晶之间的相互作用,延迟了蜡空间网状结构的生成J,因而降凝效果较好.2.3评价试验结果讨论2.3.1PVMO的加量对降凝效果的影响PVMO加量对试验用油降凝效果的影响见图1.由图1可看出,原油降凝效果随降凝剂加量的增加而迅速提高,当达到一定的数值(例如,对大庆原油加量约为0.25.对江汉原油约为0.3)后而趋于平缓;当超过这一值后,降凝效果并不明显,反而使成本增加.降凝剂对馏分油的降凝效果影响不大, 表明此种降凝剂不适合于馏分油,2.3.2原油预热温度对降凝效果的影响用江汉原油在加人降凝剂和不加降凝剂时进行了原油预热温度对降凝效果的影响试验(图2).由图2可知,未加降凝剂时,预热温度在60℃左右,凝固点升高;而随预热温度的增加,凝固点降低.这可用热处理降凝机理加以说明].原油热处理降凝就是在加热原油中蜡全部溶解,而后在所形成的晶体结构具有最小强度的情况下进行冷却,蜡晶析出,原油中的胶质沥青吸附包围在析出的蜡品周围,改变蜡晶结构,使原油凝固点降低;而在加热温度不太高的情况下,低熔点的蜡在原油中溶解,脱离出来的胶质和沥.0_I.30j/\<\10~{\,———~,6284_】自江汉石油学院第18卷青质又吸附到高溶点石蜡晶体表面,冷却时,已溶解的石蜡又转变成晶体,胶质,沥青质的钝化作用降低,从而使晶体结构强度增加,凝固点升高.加人PVMO后,在同样的预热温度下,凝固点大大降低,峰值消失,在预热温度为7o ~80C时,加人降凝剂后的凝固点仅降低2℃.可见,PVMO的加人,不仅可使原油预热效果大为改善,而且还可使预热温度明显降低.2,4原油表观粘度及流变性江汉原油在加人降凝剂0.2前后粘度变化曲线见图3.由图3可看出,加剂后原油表观粘度明显下降且粘温曲线变得平缓,说明原油低温流动性能有较大改善.当温度为35c时,原油表观粘度降低达7O.图4为江汉原油加人降凝剂后的流变曲线由图4可看出,在试验温度范围(3o~5o ℃)内,温度升高,剪切应力下降,双对数座标图上的流变曲线斜率为一条接近于1的直线,这表明,加0.2的PVMO后,江汉原油流变性能得到了显着的改善.:{交舞o3O405060在剪切速率553s_1下加搏温度/"C图3江汉原油牯温流变曲线3结论2004006001000剪切速度率/s图4添加0.2PVM[舳江汉原油流变曲线1)用溶剂法合成的马来酸酯一醋酸乙烯酯一甲基丙烯酸酯三元共聚物(PVMO)对原油的降凝效果比对馏分油的降凝效果好.2)加人0?3的PVMOt可使大庆原油凝固点降低18℃,江汉原油凝固点降低I4℃.3)当原油中加人0?2%的PVMO,预热温度为50~85℃时,取得了较好的降凝效果; 且与70~80℃预热温度下的降凝效果相差不大,所以使用降凝剂可以降低原油预热温度,这对原油输送节能有着重要意义.4)江汉原油中加入PVMO后,可使35c的原油表观粘度降低7oG,原油的低温流动性和流变性能得到明显改善.∞柚l.0\倒霉譬增刊郑延成等:原油降凝剂PVMO的合成厦其性能评价8l?参考文献1樱井傻男石油产品添加剂.石油产品舔加剂翻译组译.北京:石油工业出版杜?1980.363~3662李蕈球.原油蜡中饱和馏分含量及其分子量分布对原油降凝剂感受性影响的研究.石油(石油加工),1990,18(1)8~133古宾BE等.高粘高凝原油和成品油管道输送脒袒泽译.北京:石油工业出敝杜,1987lo~15[编辑正丁]SynthesisofPourDepressorforCrudeOilandItsPourPointDepressingEffectZhengYanchengZhaoXiutaiLiKehua(Ji~nghanPetroleun~Institute.Jhagsha434102,China)LlUFUChen(L[aohePetroleumExplorationAdminiscration.Panjin124010,Chhaa) ABSTRACTBasedonthemechanismofpourpointdepressant,acopolymeris synthesizedwhichishigheralkylacrylates——maleicacetate—,vinylacetatecopolymer (PVMO),apourpointdepressant.Itsinfluencesonpourpointdepressionandviscosity reductionofcrudeoil.especiallyontherheologicalpropertiesoftheJianghancrudeoilare studied.Theresultsareasfollow:thepourpointoftheJianghancrudeoilloweredby12℃,apparentviscosityloweredby70at35℃(adding0.2PVMO);thepourpointof theDaqingcrudeoI1loweredby18℃(adding0.3PVMO).ItisshowedthatthePVMO iseffectiveinpourpointdepressionandviscosityreductionofcrudeoils. SUBJECTTERMSpourpointdepressant;viscosityreducing;copolymer;rheological proDerty。
原油管道输送降凝降粘技术
道勘察设计院设计 。
华东原油输送管道分布图
总 长 约 千 米 年 输 油 能 力 12000 4500
万 吨
4.华中原油管网概况
中部地区油田,分布在湖北和 河南两省境内,有江汉油田、河 南油田和中原油田,主要炼油企
业有湖北荆门炼油厂和河南洛阳
炼油厂。 江汉原油管道有潜荆线 ( 潜 江至荆门 ) , 1970 年建成,全长 90 公里,年输能力 170 万吨。河 南原油管道有魏荆线 ( 魏岗至荆 门 ) 和魏荆复线。中原原油管道
4.1 原油降凝剂的降凝作用机理
降凝剂在高于 油品浊点温度 下结晶析出, 成为晶核发育 的中心。
在油品的浊点 温度下,降凝 剂与蜡共同析 出结晶,对蜡 晶形成了定向 作用。
降凝剂在略低 于油品浊点的 温度下析出吸 附在已析出的 蜡晶核的活性 中心上。
降凝剂如同表 面活剂,增加 了蜡在油品中 的溶解度,使 析蜡量减少, 不易形成三维 网状结构
发表文献 US 1820295 US 2002990 US 2055417 FR 834992 US 3309181 FR 1509671 US US NL DE GB US DE FR DE DE 3485756 3574575 6812167 1800712 1165303 3506574 1941581 2008163 1940944 1963567
伴热保温输送 水悬浮输送
热处理输送 添加降凝剂、减阻剂输送 稀释输送 低粘液环输送 乳化输送
原油输送 工艺
天然气饱和输送 浆料输送 剪切处理输送 压力处理输送
3.1国外原油管道输送技术现状
密闭输送工艺 冷热原油顺序输送 原油/成品油顺序输送工艺 对高凝、高黏原油采用热处理和加剂处理工艺 采用环保、高效、节能型管道设备,泵效达 85%以上 效果好,节能 应用普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原油降凝剂种类概述摘要:在我国原油处理中,常使用降凝剂,原油降凝剂的作用是降低原油粘度,使原油在开采和运输过程中,减少阻力,增产增效。
本文总结回顾了原油降凝剂的发展历程,详细介绍了各类原油降凝剂及其特点。
关键词:降凝剂发展历程特点我国原油大部分属于高含蜡原油,蜡含量高达l5%~37%,个别原油蜡含量高达40%以上,且大部分集中在润滑油馏分内。
此外,原油还含有胶质和沥青质等多种组分,给石油的开采和运输带来很多困难。
如原油中含的水分就必须脱除,否则不仅影响后加工,也会增大运输负荷。
由于原油的这种复杂组成,使得当温度降到某一值时,原油开始析出微小的晶粒,随着温度不断下降,蜡晶逐渐增多,最终形成结晶而失去流动性。
由此可见,降低原油凝固点和改善其流动性能有着很重要的意义。
为改善含蜡原油的流动性,采用了热处理、添加减阻剂、稀释、水悬浮等多种输送方法,但这些方法普遍存在能耗大、设备投资和管理费用高,且停输后再启动困难等问题。
从降低能耗和生产成本、提高管道运行的安全性角度,向原油中添加合成化学降凝剂,是实现原油常温乃至低温输送的最简便、有效的方法。
化学添加剂是通过降低原油凝固点、降低其粘度或减少其流动阻力来改进原油流动性的。
目前,最受瞩目的方法是加入降凝剂降低原油的凝点,增加其流动性。
原油降凝剂是原油流动改性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又称为低温流动改进剂。
它们是一类能够降低石油及油品凝固点,改善其低温流动性的物质。
近年来,用原油降凝剂来改善含蜡原油流变性的化学改性技术越来越受重视。
1 原油降凝剂的种类含蜡原油失去流动性的原因是由于在低温下析出蜡晶,这些蜡晶大多呈板状或针状,并且相互结合在一起形成三维网目构造,把低凝点的油分、胶质、沥青质、污泥、水等吸附并包在里面,形成蜡膏状物质,而使原油失去流动性。
降凝剂的作用是影响蜡晶形态和网目构造的发育过程,改变原油中蜡晶的尺寸和形状,阻止蜡晶形成三维空间网络结构。
但是,降凝剂不能抑制蜡晶的析出,只能改变蜡晶的形态,使蜡晶形成三维空间网络结构的能力变弱,从而改善含蜡原油的低温流动性能。
目前公认的原油降凝剂有如下几种类型:1.1 表面活性剂型这类原油降凝剂是通过在蜡晶表面吸附的原理,使蜡不易形成遍及整个体系的网状结构而起降凝作用,例如石油磺酸盐、聚氧乙烯烷基胺等。
研究证实,多支链、空间结构对称的降凝剂诱导石蜡生成了球晶和致密的蜡晶结构,减少了比表面积,从而抑制了晶间网状结构的形成。
初步认为,降凝剂与蜡的相互作用近似于表面活性剂的“增溶”作用。
1.2 聚合物型这类原油降凝剂是通过与石蜡共同结晶的机理,使蜡晶的晶型产生扭曲,阻碍蜡晶的长大形成网络结构,起到防蜡作用。
主要有3类,即长链烷基萘、聚烯烃类(以聚σ烯烃为主)、聚酯类,其中又以酯类聚合物为主。
烷基萘又称巴拉费罗,是世界上最早使用的添加剂,20世纪3O年代开始使用,也是中国生产的第一个添加剂品种,于1954年在大连石油七厂投产,产品代号为T8O1。
此产品对中质及重质润滑油有很好的降凝效果,一般用于内燃机油、机器油和齿轮油中,加剂量约为0.2%~l0%。
聚烯烃类以聚σ烯烃为主,是20世纪7O年代由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自行研制开发的,统一代号T803。
此产品适于各种油品,加剂量约为0.2%~1.0%。
聚酯类降凝剂有3种基本类型:醋酸乙烯酯聚合物、丙烯酸烷基酯聚合物、马来酸酯或富马酸酯聚合物。
以聚丙烯酸酯为例,产品代号为T602,此产品色浅,降凝效果显著,除具降凝效果外,还有增粘作用,加剂量一般为0.1%~0.5%。
1.3 复配型共聚物原油降凝剂对原油的降凝效果有很强的选择性。
由于成品油,尤其原油中蜡的含量及相对分子质量分布、胶质、沥青质的含量和性质随原油的种类不同而不同,为了能更有效地降低原油的凝点,并适合于多种油品,选择几种主碳链不同的降凝剂或不同极性侧链的降凝剂进行复配,使得主碳链数的范围扩大,原油不同碳数的蜡晶被覆盖的范围也相应增大,从而有效提高了降凝剂的降凝作用。
目前有2种复配方法得到广泛应用。
(1)利用酯型降凝剂,从事原油石蜡烃碳数分布与降凝剂长度间的匹配研究。
当碳链碳数与石蜡正构烷烃相匹配时,能比较容易地吸附在刚形成的蜡晶表面上,干扰蜡晶生长,例如,聚合物AEMV和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复配物和苯乙烯一马来酸酐一丙烯酸十八醇酯共聚物与醋酸乙烯酯一马来酸酐一丙烯酸十八醇酯共聚物的复配物。
(2)从降凝剂分散蜡晶角度看,充分利用高分子表面活性剂和全氟表面活性剂的高分散作用,可以增加铵盐、酰胺基等高分散型基团,加强PPD分散性。
美国Conoco公司配方和美国CIBA GEIGY公司的配方都混入了全氟表面活性剂。
我国原油形式多样,成分差别很大。
目前我国已开采的原油以低硫石蜡基居多,大庆等地原油均属此类。
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大庆原油,硫含量低,蜡含量高,凝点高,能生产出优质煤油、柴油、溶剂油、润滑油和商品石蜡。
胜利原油胶质含量高(29%),比重较大(0.91左右),含蜡量高(约l5%~ 2l%),属含硫中间基。
汽油馏分感铅性好,且富有环烷烃和芳香烃,是重整的良好原料。
针对我国不同的原油类型,我国国内研制的降凝剂也有很多种,具体情况见表1,从中可见,降凝剂是以高分子聚合物、共聚物和降凝剂的复配居多。
2.原油降凝剂的发展情况由于国外降凝剂研究最早可追溯到2O世纪30年代,我国进行原油降凝剂的研究和生产落后于国外数十年,降凝剂的品种和数量远少于国外。
目前仍有很多型号的降凝剂主要依赖进口,不但价格较贵,而且我国原油多含蜡基,蜡含量高,对进口剂的感受性较差,使用效果并不理想。
表2给出了国外近年来降凝剂的研究情况。
目前,国产的降凝剂主要有以下几类:(1)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VA)。
这种降凝剂是由乙烯和醋酸乙烯共聚而成。
其中含VA4O一5O的产品对原油降凝效果最佳。
我国在初期引进和研究的降凝剂多属此类,如F21降凝剂。
(2)三元共聚物。
这种降凝剂是一种新型高分子降凝剂,它是由乙烯、醋酸乙烯和乙烯醇氧烷基聚醚聚合而成,如wHP即属此类。
(3)丙烯酸酯聚合物这种降凝剂是由丙烯酸与高碳醇酯化后聚合而成,如GY 系列降凝剂就属此类。
表1 我国的原油降凝剂种类表2 国外降凝剂的种类3.原油降凝剂的应用(1) WHP降凝剂。
WHP降凝剂是由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研制开发的一种新型高分子表面活性剂型降凝剂。
这种降凝剂既具有聚合物的特点,又有一定的表面活性,与某些常用的降凝剂,如EVA等相比,不但对一般蜡原油,而且对高碳蜡原油均表现出良好的降凝效果。
例如对高碳蜡的吐哈原油在加药量50mg/L时,一般原油没有降凝效果,而WHP可以使原油凝固点从17"C降至10";而对高碳蜡的新疆混合原油,加药量20mg/L时WHP可以将原油的凝固点从l1℃降至一15℃,而最好的降凝剂只能降至一8~C。
即使对凝固点较高的江汉原油,加药量为100mg /L时.一般的降凝剂只能将凝固点从34℃降至22℃,而WHP则可降至14℃。
另外,WHP降凝剂对鲁宁线的原油还有一定的降粘效果,在加药量为40mg/L 时,在3O℃降粘幅度为25.2o/,而一般的降凝剂最大的降粘幅度为14%。
(2) GY系列降凝剂。
GY系列降凝剂是由管道科学研究院开发生产的一种原油降凝剂,这种降凝剂对高含蜡原油具有明显改性效果。
1993年至1995年在中洛线使用GY系列降凝剂,在加剂量50mg/L条件下,可以使该线原油的凝点降低1O~12℃,3O℃粘度下降率92 。
经现场试验,中洛线可以实行隔站点炉的运行方式,大大节省了能源。
1993年,在马惠宁线GY系列降凝剂还代替进口降凝剂达到了同样的处理效果。
1993年至1995年魏荆线原油使用GY系列降凝剂,加剂量50mg/L,凝点降低12℃,35℃粘度下降8O 。
该线的最低输量由原来的5000t/d降至2500t /d,大大加宽了管线的输油极限,经济效益显著。
这种降凝剂在秦京线、库鄯线,使用都获得满意的效果。
此外,GY系列降凝剂还应用于油田的集输管线上,也获得了成功。
如在靖一吴一华一马集输管线上应用,当加药量50mg/L时,可使原油凝固点降低21℃,并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3) CE系列降凝剂。
这种降凝剂对含蜡高和含胶质沥青质高的原油都具有良好的降凝、降粘效果,其适用范围较广,在很多条输油管线上应用都获得了成功。
CE系列降凝剂于1991年首次在花格续使用,就取得了成功,管输原油的凝点由33℃降至23℃:,20℃粘度由3521mPa·s降至224mPa·s。
1992年1O月中洛复线投产时,使用CE降凝剂,原油凝点由32℃降至22℃,实现了该线在低输量下的安全越冬,年节约8000t燃料油。
1994年在濮临线应用,原油凝点由32"C降至8"C,进站温度由35℃降至22℃,由七站加热减至二站加热运行。
9个月节约燃料油6000t。
1995年在鲁宁线上应用,胜利原油凝点由24℃降至3"C,运行温度由35℃降至25℃,由春秋冬季十二站加热,夏季六站加热运行降为春夏秋季一站运行,冬季六站运行,节约燃料油2×10 t。
CE降凝剂于1996年在华北油田内部输油管线上应用获得成功;在荆晋线上应用,原油凝点由32℃至9~C,进站温度由4O℃降至23℃;在河石线应用,原油凝点由38℃降至18℃,进站温度由43℃降至32℃,年节约燃料油2600t。
目前,在我国除以上三种降凝剂领导主涌外,还有很多由各油田自行开发生产或复配的多种类型的降凝剂也同样发挥着重要作用。
另外许多降凝剂的应用已不单单局限于长输管线上,有些降凝剂还作为防蜡剂用于高含蜡油井以降低原油的凝点和粘度,提高单井原油产量,延长洗井周期。
4.原油降凝剂的应用前景目前,我国东部管网很多管线已进入低输量工作状态。
东北管网虽满输量运行,但最终衰减也是必然。
由于加降凝剂输送原油,可以显著降低原油的凝点和粘度,改善低温流动性,从而避免正反输运行,节约投资,节约能源及管理费用,保证管线在低输量下的正常运行。
随着降凝剂在原油开采工艺中的不断应用,随着降凝剂对原油降凝效果以及对原油组分的适应性的不断提高,降凝剂必将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1] 刘林林王宝辉王丽等.原油降凝剂种类及应用,化工技术与开发,2006,35(2):12-16[2] 康万利马一玫.原油降凝剂研究进展,油气储运,2005,24(4):3-7[3] 张巧凤原油降凝剂研究概况,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24(5):54-56[4] 王敏赵静张廷山等原油降凝剂及其在我国原油中的应用,现代化工,2001,21(11):58-61[5] 刘文辉史斌朱杰等国产降凝剂的发展及应用概况,油气田地面工程,2002,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