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永对宋词的全面改革

合集下载

柳永苏轼对词的贡献

柳永苏轼对词的贡献

柳永苏轼对词的贡献柳永是第一位对宋词进行全面革新的大词人,对后来词人的影响很大,苏轼就是其中的一位。

柳词在词调的创作、章法的铺叙、景物的描写、意向的组合和题材的开拓上都给苏轼以启示。

苏轼作词,既力求在“柳七郎风味”之外自成一家,又充分吸收了柳词的表现方法和革新精神。

苏轼继柳永之后,对词体进行了全面的改革,突破了词为“艳科”的传统格局,提高了词的文学地位,使词从音乐的附属品转变为一种独立的抒情诗体,从根本上改变了词史的发展方向。

苏轼受到柳永的影响,苏词对柳词有承袭的地方,亦有其创新之处。

柳永是词学史上的“第一座”里程碑,从整个词学的发展史来看,柳永、苏轼、周邦彦分别代表着词学发展的三个高峰。

柳永是首要的一环,他奠定了词体的生命基调,但是柳永的成就是阶段性的而非总结性的。

词没有柳永,不一定能进一步开拓文学生命,但词如果没有苏轼的杰出革新成就以及周邦彦的“集大成”,那么词就不能提到与诗文相提并论的地位。

论开拓和创造成就,柳永首膺其功,他为词打下基本的规格。

宋翔凤曾云:“柳词……高处足冠群流……以屯田一生精力在是,不似东坡辈以余事为之也。

”不止是苏东坡,北宋词家大都未能冲破“文以载道”的观念,作家填词,总给人遮遮掩掩的感觉,词很难登入大雅之堂。

柳永的性格纵放自傲,政治上的遭遇使他向“专业词人”的方向发展,为词开辟了新的天地。

柳词在形式方面,衍小令为长调,柳永大力创作慢词,从根本上改变了唐五代以来词坛上小令一统天下的局面,使慢词和小令平分秋色。

柳永创作了大量成功的作品,具有相当高的示范意义,对词的继续发展是功不可没的。

在技巧方面,独辟“柳词家法”,以赋为词,铺叙展衍,成为后代学慢词着必学的门径。

柳永还“变旧声,作新声”,柳词除七分之一承袭旧调,其余的都是柳永创的新调,即使是承袭旧调的作品,柳永也能根据词情的需要,在词的长短和分句方面做调度。

如《浪淘沙》,唐五代词牌字数28字,柳词133字,形式分句也有很大差异。

柳永对词体制、艺术的贡献

柳永对词体制、艺术的贡献

柳永对词体制、艺术的贡献柳永对词体制、艺术的贡献柳永不仅从音乐体制上改变和发展了词的声腔体式,而且从创作方向上改变了词的审美内涵和审美趣味,即变“雅”为“俗”,着意运用通俗化的语言表现世俗化的市民生活情调。

下面是柳永对词的贡献评论,供大家参考!柳永对词体制、艺术的贡献1、大量制作长调慢词.柳永大力创作慢词,从根本上改变了唐五代以来词坛上小令一统天下的格局,使慢词与小令两种体式平分秋色,齐头并进.慢词篇幅体制的扩大,相应地扩充了词的内容涵量,也提高了词的表现能力.词至柳永,体制始备.形式体制的完备,为宋词的发展和后继者在内容上的开拓提供了前提条件.2、增加了词中“赋”的比重,大量铺叙柳永多用赋体,开拓了词的内容.柳永多用“赋”体,进行铺叙,开拓了词的内容.这样使词具有了一定的情节性和逻辑性,能表现很丰富、复杂的内容.如《望海潮》、《雨霖铃》.3、确立了词的体段配置模式.他善于巧妙利用时空的转换来叙事、布景、言情,而自创出独特的结构方式.词的一般结构方式,是由过去和现在或加上将来的二重或三重时空构成的单线结构;柳永则扩展为从现在回想过去而念及现在,又设想将来再回到现在,即体现为回环往复式的多重时间结构. 如《雨霖铃》、《八声甘州》都是如此.4、俗中有雅,以市井语入词,雅俗并陈.柳永不仅从音乐体制上改变和发展了词的声腔体式,而且从创作方向上改变了词的审美内涵和审美趣味,即变“雅”为“俗”,着意运用通俗化的语言表现世俗化的市民生活情调.在慢词体制的发展过程中影响最大的词人便是柳永.而且,柳永还发展了词的俚俗性特征,使之符合市民阶层的审美口味,开创了“俚俗词派”.柳永是宋词发展转变过程中的关键性人物.正是因为柳永的出现,才使宋词的创作走向更为广阔的道路.他的创作为宋词的发展展示出灿烂的前景.慢词在词的发展史上是新事物,柳永词的特点,也集中体现在这个“新”字之上.“新”,是“新声”、“新腔”,是新的艺术,新的形式.历代对这一“新”字,有许多记载和精辟的分析、评价.《苕溪渔隐丛话》卷一引《后山诗话》说:“柳三变游东都南北二巷,作新乐府,骫骨皮从俗,天下咏之.”李清照在她的《词论》中说:“逮至本朝,礼乐文武大备,又函养百余年,始有柳屯田永者,变旧声,作新声,出《乐章集》,大得声称于世.”清刘体仁《七颂堂词绎》说:“柳七最尖颖,时有俳狎.”清宋翔凤在《乐府余论》中说:“慢词盖起宋仁宗朝,中原息兵,汴京繁庶,歌台舞席,竞赌新声.耆卿失意无俚,流连坊曲,遂尽收俚俗语言编入词中,以便伎人传习,一时动听,散播四方.其后东坡、少游、山谷辈相继有作,慢词遂盛.”慢词“起仁宗朝”之说有误,但对柳永词的评价大体是得当的.具体地说,柳永词的“新”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即:形式上有新的创造;内容上有新的开拓;艺术上有新的进展;语言上有新的变化.1、形式上有新的创造2、内容上有新的开拓3.艺术上有新的进展4、语言上有新的变化对柳永词的`俚俗、直率、大胆,时人几乎持一致的非议态度,因为这与词坛整体“趋雅”的审美倾向完全相违背,与时人的审美期待心理相矛盾.同时代的文坛领袖晏殊的态度十分鲜明.其后,苏轼特意将柳永标举出来,立为反面靶子,努力追求一种不同于柳永的审美风格.然而,正是这种“俚俗”、“尘下”和“鄙语”,才赋予柳永词以崭新的时代特征;也正是这种“俚俗”,才使得他的词在下层人民中间广泛流传,并且受到普遍的欢迎.正如宋翔凤《乐府余论》所说:“柳词曲折委婉,而中具浑沦之气.虽俚语,而高处足冠群流,倚声家当尸而祝之.”两宋时期,尽管文人阶层对柳永俚俗词加以贬斥,而平民百姓却做出了自己的选择.事实上,文人阶层口头上虽然不断对柳词加以指责,创作实践中却或多或少都要接受其影响.在以后讨论各家创作时就会常常接触到这一话题.当然,柳词并非全用俚俗的口语入词,根据内容的需要,他还善于提炼书面语言,善于融化前人的诗句入词,使他词的语言具有很高的文学性.柳永在词史上的影响是巨大而又深远的.柳永词由于三点原因而受到当时社会各阶层普遍的喜爱:其一,语言俚俗浅近,易于被接受.《碧鸡漫志》卷二称柳词“浅近卑俗,自成一体,不知书者尤好之.”《后山诗话》称柳词“作新乐府,骫骨皮从俗,天下咏之.遂传禁中,仁宗颇好其词,每对酒,必使侍妓歌之再三.”徐度在《却扫篇》中说:“故流俗人尤喜道之.”宋翔凤《乐府余论》说:“耆卿失意无俚,流连坊曲,遂尽收俚俗语言,编入词中,以便伎人传习,一时动听,散播四方.”柳永词首先被民间下层以及边疆汉文化修养层次较低的少数民族所喜闻乐见是不容置疑的,《避暑录话》卷下称:“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就说明了其受欢迎的普遍程度.胡寅在《酒边词序》中也说:柳词“好之者以为无以复加.”即使是具有较高文化修养的文人士大夫和社会上层,虽然口头上和理智上表示反对,现实中也掩饰不住对柳词的喜爱.仁宗在人前人后的两套作为,以及晏殊、苏轼等事实上是熟读了柳词却加以贬斥的事实,充分说明了这一点.其二,大量创制新调,符合了人们的审美需求.李清照《词论》说:柳永“变旧声作新声,大得声称于世.”在艺术欣赏方面,人们的审美心理永远是“喜新厌旧”的.最动听迷人、流行一时的乐曲也要逐渐被新兴的音乐所替代,柳永“新声”的出现,正好给人们带来全新的艺术享受.其三,“艳冶”的话题,迎合了人们的性心理.《艺苑雌黄》说:“柳之《乐章》,人多称之.然大概非羁旅穷愁之词,则闺门淫媟之语.”张端义《贵耳集》说:“盖词本管弦冶荡之音,而永所作旖旎近情,故使人易入.虽颇以俗为病,然好之者终不绝也.”男女性爱是出自人的自然本性的,因此也成为文学的永恒主题,这类题材的作品便受到了无论哪个阶层、哪个时代的读者的普遍欢迎.尤其是宋代都市经济繁荣之后,出现了一个古代的“市民阶层”,他们由中下层官员及家属与仆人、衙门吏卒、商人、手工业者、艺人、城市贫民等等组成,他们在工作闲暇、茶余饭后需要精神调剂,需要娱乐享受,而这个阶层平日最大最多的娱乐方式就是赤裸裸地谈论“性”话题.柳永词因此深得他们的喜爱,趋之若鹜.德国著名音乐家舒曼曾经说过这么一句话:“要尊重前人的遗产,也要一片真诚地对待新事物.”柳永正是这样做的.他全面继承了我国古代诗歌的艺术传统并直接继承唐、五代词的创作经验,其中,他接受“花间”词人,特别是接受韦庄和李煜的影响更为明显.贺裳在《皱水轩词筌》中说:“小词以含蓄为佳,亦有作决绝语而妙者,如韦庄‘陌上谁家年少足风流,妾拟将身嫁与,一生休,纵被无情弃,不能羞’之类是也.牛峤‘须作一生拚,尽君今日欢’抑亦其次.柳耆卿‘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亦即韦意,而气加婉矣.”这里所说,虽然是指柳永的小令,但其率直真切,以抒情见长的特点却是贯穿于柳词整个创作之中的.然而,更值得注意的却是柳永能一片真诚地对待新事物.柳永长期生活于歌伎舞女之间,他一面继承敦煌曲子词的传统,一面从民间的“新声”中汲取丰富营养,从而在形式、内容、手法以及语言上有了新的突破和新的创造,并由此而获得很高声誉.柳永在词史上的地位也集中体现在这两个方面:慢词形式的大量创制和运用,从而使其成熟并得到推广,成为两宋词坛的主要创作形式;民间文学与语言的汲取,以及俚俗词派的创立.在词史上,作品在当时能有如此巨大的影响,除柳永以外,恐怕很难找到第二个了.而且,柳永词不仅在国内广泛流传,当时就传播到西夏、高丽,在国际上也有一定影响.柳永以毕生精力从事词的创作,在词的创作上,他是个全才.他既有创意之才,又有创调之才,在创意与创调两方面都充分表现出他的创新精神.后代词人几乎没有不在这两方面接受他的影响的.很明显,如果没有柳永的出现,词的创作还很难摆脱小令的影响.正是因为柳永大量填写慢词并取得很大成功,“东坡、少游辈继起,慢词遂盛”(宋翔凤《乐府余论》).这说明,象苏轼这样的大词人和秦观这样的“婉约之宗”,也都是在柳永的影响下大量从事慢词写作的.周邦彦受柳永的影响更为明显.《柯亭词论》说:“周词渊源,全自柳出,其写情用赋笔,纯是屯田法.”不过,在接受柳永的影响方面,各有不同,有的在创意方面接受的多些,有的在创调方面接受的多些.而在创意、创调两个方面同时接受柳永影响的词人就很少了.苏轼开创了豪放词的创作,把词推向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但他在创调方面却没有象柳永那样做出大的贡献.又如周邦彦,他在词调、词律的规范化方面做出了很大贡献,但在创意方面的进展却微乎其微.可见,在中国词史上能够象柳永那样在创意与创调两个方面同时作出贡献的词人,在北宋以后的词坛上几乎是绝无仅有的了.王灼承认柳永词“序事闲暇,有首有尾,亦间出佳语,又能择声律谐美者用之.。

浅谈柳永对宋词的贡献

浅谈柳永对宋词的贡献

浅谈柳永对宋词的贡献柳永作为宋代词坛举足轻重的人物,在中国文学史上有重要地位和广泛影响。

他精心构制慢词,开辟“以赋为词”的新型表现手法,打破唐五代以来词坛的奢靡之风和小令独统词坛的单一局面,拓展了词的表现内容,在词史上获得了较高的声誉。

一种文学形式的兴旺发达,需要一批为之奋斗的人。

北宋时期,柳永开辟的俚俗词派,让宫廷词、士大夫词逐渐走向民间,促进了宋词的口语化和通俗化,以至出现了“凡有井水处,即能歌柳词”的现象。

柳永的不懈努力为宋词发展与繁荣做出了巨大贡献。

一、推动慢词的发展,打破小令统治词坛的局面(一)柳永推动了慢词长调的兴旺。

柳永关注到了词的特殊特征,特别注意了词的格律与平仄。

加之他在音乐方面的特殊天赋,赋予词以一种特殊的美感。

一方面维护了词的传统,同时又勇于开拓创新,对领字、对句、长短句综合运用,使慢词有了崭新的发展。

比如柳永的代表作品《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

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

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

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

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

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

争知我、倚阑干处,正恁凝愁。

柳永在词作中,用“对”字起领全篇,显得干净利落,再以“渐”字自然的过渡到下文的描述,同时掺杂着作者浓烈的感情色彩。

有如“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

争知我、倚阑干处,正恁凝愁。

”一句,作者运用长短句相结合和手法,把感情婉转流畅的表现出来,明净而透彻。

同时在词作中,无处不透露着作者对词的平仄和韵律的深刻体悟,展现出作者深刻的文字功底。

(二)柳永打破小令统治词坛的单一局面。

唐五代时期,词主要以“小令”为主,慢词在柳永之前出现甚少,在词的总数中占有很小的比例。

柳永大力推广慢词,从根本上打破唐五代以来小令统治词坛的单一局面。

如柳永的慢词长调《戚氏》:晚秋天。

一霎微雨洒庭轩。

槛菊萧疏,井梧零乱惹残烟。

凄然。

望江关。

北宋词人柳永对词体的变革与创新

北宋词人柳永对词体的变革与创新

北宋词人柳永对词体的变革与创新在柳永之前,词的表现艺术有一个相对定型的阶段,比如多用小令;讲究温柔细腻、缠绵含蓄;格调或艳冶或伤感等等。

但柳永登上词坛以后,一反传统的格调,他大胆创新,积极探索,使词的表现艺术别开生面,从而推动宋词进入了一个全面革新的阶段。

大致说来,柳永在丰富词的表现艺术方面做出的突出贡献有以下几点。

如果说最能体现花间南唐“面目”的词体形式是小令,那么,能够代表宋词“自家面目”的词体形式则是慢词。

因为从小令和慢词二者成就比较而言,宋代的慢词要相对高于小令,除宋初二晏、欧阳之外,诸大家名家的代表作品几乎都是慢词。

而这一局面的开拓之功当属柳永。

柳永和他经典之作的意境据薛瑞生先生《乐章集校注》柳词今存216首,薛先生指出:“一部《乐章集》,慢词几占三之二,这在两宋词人中,尤其在柳永之前,实为仅见。

”在他的推动下,北宋词坛以小令为主的单一格局开始发生了新的变化:过去小令一统的局面被打破了,词体由短变长,由简趋繁,内容题材也随之而扩大,表现手法也大大丰富。

杨海明认为,柳永这样大量创制慢词“开启了真正的‘宋词’(相对于令词的基本维持在晚唐五代遗风上面而言)的新天地。

”从此,“宋词”才以自己独有的体式出现于词坛。

因此,冯煦所谓以晏殊“为北宋倚声家初祖”的说法是值得商榷的。

因为晏殊虽是名家,但毕竟所作多为五代花间旧调,沿袭的痕迹相当明显,不但从内容到形式都未能给宋词带来创新性的变化,而且,还倡闲雅之风调,使宋词的路子越走越窄,有陷于山穷水尽的危险。

柳永作品舞台剧而柳永则放弃花间南唐的老路,以其力挽颓波之雄心奇才,适应了当时时代的需要,大量创制慢词长调,“变旧声作新声”开启了宋词的全新面貌。

在他的影响下,北宋王安石、苏轼、秦观、黄庭坚、晁补之、张耒、贺铸、周邦彦等几乎所有的大家名家都写出了相当多的长调慢词,虽然他们也都有小令,但能够代表他们创作成就而传世不朽的篇章却是长调慢词。

慢词体式不仅推动了词在内容、题材方面的全面革新,而且也大大地推动了词体在表现手法、艺术技巧方面的全面革新。

试论柳永词在宋词发展变革中的重要地位

试论柳永词在宋词发展变革中的重要地位

试论柳永词在宋词发展变革中的重要地位
摘要:
1.柳永词的特点及其在宋词中的地位
2.柳永对宋词的革新及其影响
3.柳永与苏轼在词的发展中的作用比较
4.柳永词对后世的影响
正文:
柳永是我国北宋时期著名的词人,他的词作具有丰富的感情和深刻的思想内涵,对宋词的发展变革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在他的词作中,我们可以看到他对词这一文学形式的深刻理解和探索,以及对生活的独到见解。

柳永词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他的词具有强烈的感情色彩,以描写爱情为主线,深入揭示了人性的复杂和微妙。

其次,他的词善于运用细腻的心理描写和生动的意象,表达对生活的感悟和对理想的追求。

再次,他的词注重语言的锤炼和音乐的韵律,形式优美,富有音乐感。

柳永在宋词的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他的词作对宋词的革新和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他的词打破了传统的形式束缚,开创了新的艺术风格,使词这一文学形式更加丰富和多样。

他的词也影响了后世的文学创作,对明清小说和戏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与柳永同时期的苏轼也是一位杰出的词人,他的词作具有豪放奔放的风格,对宋词的发展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然而,柳永和苏轼在词的发展中的作用是有所不同的。

柳永注重对词的形式和音乐的探索,苏轼则更注重对词的内容和思想的表达。

两人在词的发展中起到了相辅相成的作用,共同推动了宋词
的繁荣。

总的来说,柳永词在宋词发展变革中的重要地位是不可忽视的。

论述柳永词在宋词发展变革中的重要地位和贡献

论述柳永词在宋词发展变革中的重要地位和贡献

论述柳永词在宋词发展变革中的重要地位和贡献柳永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一位重要的诗人、作家,他在宋词发展变革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他的词作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丰富的情感内涵,对后世的词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柳永的词作在形式上具有创新性。

他的词以七绝为主,采用排比、对仗等修辞手法,使得词行节奏感强烈、押韵自然流畅。

他以自己的艺术手法突破了传统词作的局限,赋予词作更加灵动、富有韵味的特点。

其次,柳永的词作在内容上富含激情与深情。

他以痛苦的爱情为主题,以个人感受和体验为出发点,表达了内心的思想和情感。

他的词作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与升华,抒发了个人对命运和人生的思考与感悟。

他的词作具有强烈的现实性和通俗性,真实地展现了普通人的情感世界。

再次,柳永的词作在表达方式上具有独特魅力。

他善于利用生活常识和通俗语言,使其词作贴近读者,易于理解和共鸣。

柳永的词作既兼容了婉约词、豪放词的特色,又吸收了南唐词、五代词等不同地域风格和艺术风格的元素,使词作更加多样化和丰富。

柳永的词作对宋代诗词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他引领了宋代词的新潮流,开创了新的艺术风格和表达方式。

他不仅对后世的文人产生了巨大影响,也为后世的词坛发展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参照。

他的词作具有时代精神和深度思考,为后来的词人提供了更广阔的创作空间和思想启示。

综上所述,柳永词在宋词发展变革中具有重要地位和贡献。

他的词作不仅在形式上独具一格,而且在内容和表达方式上承载了深厚的情感和思想内涵。

他的作品对后世的诗词产生了重要影响,为后来的词人提供了艺术上的启示和借鉴。

柳永的词作成为中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一朵瑰宝,彰显了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文化价值。

论柳永词的开创之功

论柳永词的开创之功

论柳永词的开创之功
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柳永,是第一位对宋词进行全面改革的词人,对后世影响深远。

改革,是他在词学上最大的贡献。

他的改革成就主要表现在:
1、开创慢词时代。

他一生创作了很多优秀并被广为传诵的曲调(即词牌,约210多个),其中绝大多数是慢词(即长调,近90个),彻底打破此前花间派小令一家独大的局面。

柳之创作主要来源有二:教坊曲调与民俗歌曲的改造,以及自创曲调。

2、扩大了宋词的传播范围。

此前宋词仅在上层社会流行,柳永词一出,民间争相传诵。

文人贵族的文学,逐渐向普罗大众的文学转变。

平民百姓得以共享文化建设发展的成果,柳永功不可没。

3、极大丰富了词作内容。

不再像小令那样多写上流社会的生活,柳永词大量描写中下层民众的生活、感情状态,展示了北宋繁华富裕的都市生活和丰富多彩的市井风情。

4、灵活多变的文学表现手法。

雅俗并陈,大量使用通俗语言和白描手法,巧妙利用时空转换,善于将景、物、人、事等多种因素交错融合,浑然自成一体。

深受柳永全面改革宋词影响的,包括苏轼、黄庭坚、秦观、周邦彦等著名词人。

苏轼充分吸取了柳词的表现方法和革新精神,从而开
创了豪放派;黄庭坚与秦观的俗词与柳永一脉相承,秦观的雅词长调的铺叙点染手法,也是从柳词变化而来;周邦彦慢词的章法结构,同样脱胎于柳词。

可惜的是,自柳永之后,再无第二个作家对宋词进行过深刻的改革。

可以说,柳永的改革,既是空前的,也是绝后的。

诠释柳永对宋词的革新

诠释柳永对宋词的革新

诠释柳永对宋词的革新摘要:柳永是我国北宋词坛上一位杰出的词作家,他第一个对宋词进行全面革新,对宋初词坛的发展和后来词人的创作影响巨大。

他大力创作慢词,一改唐五代以来词坛上小令一统天下的格局。

他对词调的创用,章法的铺叙,意象的组合,景物的描写,题材的开拓等方面都有创造性的建树,对宋词的发展和繁荣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柳词比较真实而深刻地反映了市民阶层的生活、思想和愿望。

他的词“俚不伤雅,雅而能俗”,收到了“雅俗共赏”之效,在当时就获得“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的社会效果,陈师道《后山诗话》评其词“天下咏之”。

关键词:柳永;宋词革新;慢词与词调;审美情趣柳永是开一代词风的宋词名家,他是北宋词坛上第一个卓有建树的词人。

唐五代以来的文人词到了柳永那个时代,已经走向了一条艰难的窘迫小路。

词坛上小令占据着主导地位,题材僵硬,思想感情有待于深化,表现手法也有待于创新,形式、题制、语言等等都有待于丰富和完善。

而就是柳永,通过对慢词的探索创造,突破了此类种种诟病,为宋词注入了新鲜的血液,使宋词得到了高度的发展。

柳永对宋词的革新是多方面的,其影响也是巨大的。

1、慢词的发展和词调的丰富如果说苏轼通过“以诗为词”的途径,建立了豪迈词风,从而使作为“艳科”的词提高了文学地位,并与传统文学并驾齐驱。

那么,柳永则通过“以赋为词”的方式,使慢词得了到长足的发展。

整个唐五代时期,词的体式以小令为主,慢词总共不过十多首。

柳永生活的那个年代,慢词只在市井艺人口中传唱,柳永勇于摒弃传统的偏见,大量创作慢词、填写慢词。

有数据统计,柳永一人就创作了慢词87调125首。

柳永大力创作慢词从根本上改变了唐五代以来小令一统天下的格局,使慢词与小令两种体式平分秋色,起头并进。

慢词扩大了篇幅体制,也相应地扩充了词的内容含量,增强了词的表现能力。

玩赏冶游、都市风光、歌姬情感、咏史怀古、羁旅行役,在柳永处皆可入词。

将自身真实的情感,真实的人生融入词中,词的题材着实得到了大大的拓展。

柳永对宋词的革新和对宋词发展的贡献。

柳永对宋词的革新和对宋词发展的贡献。

柳永对宋词的革新和对宋词发展的贡献。

柳永在宋词的世界里,宛如一颗璀璨而独特的星辰,他对宋词的革新与贡献,那可是相当了不起的事儿。

柳永之前,宋词大多走的是典雅精致的路线,像宫廷里的贵族,端着架子,讲究格律严谨、用词高雅。

可柳永就像一阵自由不羁的风,吹进了这略显沉闷的宋词天地。

他的词,题材那叫一个广泛,就像打开了一个装满各种奇珍异宝的大箱子。

他写市井生活,那些街头巷尾的小人物、小商贩,在他笔下活灵活现。

什么青楼女子的情思哀怨,普通百姓的柴米油盐,都能入词。

这难道不是给宋词注入了一股新鲜的活力吗?就像在一潭平静的湖水里扔进了一颗石子,泛起层层有趣的涟漪。

柳永的词风,那是独树一帜。

他擅长用直白而细腻的语言,像一位能工巧匠,精心雕琢着情感的艺术品。

他的词里没有太多晦涩难懂的典故堆砌,就像家常菜,朴实却美味可口。

比如“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简单几个字,把离别的愁绪刻画得入木三分,仿佛能让读者看到那对即将分离的恋人,泪眼婆娑,喉咙像被堵住一样说不出话来。

这与以往那种高高在上、让人捉摸不透的词风相比,是不是更能打动人心?就像温暖的阳光,能照进更多人的心里,而不是像遥远的星光,虽美却清冷。

在词的传播上,柳永更是个“营销大师”。

他的词在当时的民间那叫一个火,就像现在的流行歌曲,大街小巷都有人传唱。

他就像一个明星,粉丝众多。

为啥呢?因为他的词通俗易懂,又饱含深情。

那些青楼女子唱着他的词,就像现在的歌手演唱热门金曲,吸引了无数人的耳朵。

这使得宋词不再只是文人雅士在书斋里把玩的高雅玩意儿,而是走向了更广阔的天地,让更多的普通百姓能接触到、欣赏到宋词的魅力。

这难道不是把宋词从一个小众的艺术圈子,拉到了大众的舞台中央吗?柳永还大胆创新词的体制。

他创作了大量的慢词,这慢词就像一部部长篇小说,而以往的小令则像短篇小说。

慢词有更多的篇幅来铺陈情感、叙述故事。

他在慢词里像一位出色的导演,精心安排情节的起承转合。

比如在《雨霖铃》中,从离别前的场景描写,到离别时的难舍难分,再到离别后的思念惆怅,通过慢词的形式,展现得淋漓尽致。

柳永对词的贡献

柳永对词的贡献

柳永是宋词发展史上一位标志性的人物,他大量创制慢词,改变了以小令为绝对主体的传统体式;开创俚俗词派,改变了以“雅”为绝对主体的传统风格;创作主体介入,改变了以人物类型表现为绝对主体的传统方式。

任何一种文学形式的兴旺发达,都需要一批为之呕心沥血的人,北宋时期,由唐民间曲子词发展而来的词体逐渐兴盛起来。

在这一过程中,柳永以毕生精力开疆拓土,功不可没。

他对词坛的贡献是多方面的,择其要而言,可以称之为“三变”。

变体——大量创作慢词,改变了以小令为绝对主体的传统体式宋词最重要的特点是抒情性。

一般诗人文士对当时流行的市井俗曲偏见甚深,不愿写慢词,而柳永却摒弃文人偏见,大量地填写和创制慢词。

与小令相比,慢词长调具有更饱满的音乐容量,能容纳丰富的生活内容和艺术情节,柳永首创“以赋为词”,成功地将辞赋的铺叙手法用来作词,开拓了词学创作的新途径——“屯田蹊径”,②创造了一套适合慢词长调的表现手法——“柳氏家法”。

③柳永之后,慢词在张先的创作中被逐步采用,到了苏东坡和辛弃疾,又创造性地“以诗为词”、“以文为词”,将波澜壮阔的历史画面和现实批判精神寄于词作,写下了《念奴矫·赤壁怀古》、《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等辉煌的慢词篇章。

柳永在形式上的奠基,为苏、辛等人的突破提供了必要条件。

两宋词坛,从柳永以后开始进入了一个以慢词为主的新的历史阶段。

变风——开创俚俗词派,改变了以“雅”为绝对主体的传统风格词起于民间,但进入文人手中之后,词走上了雅化的道路。

唐五代词,特别是第一位大力作词的名家温庭筠开创了婉丽绮靡的词风,宋初词坛亦然。

柳永在词的语言、结构与风味上,继承、发扬了民间词的俚俗本色,将词引向市井街巷的广阔天地,开创了宋代的俚俗词派。

柳词语言表达方式直白,如话家常,呈现出口语化、通俗化和大众化的美学风范。

如《定风波》:“自春来,惨绿愁红,芳心是事可可。

【经典论述】——为什么说北宋词的发展,至柳永出而为一大变

【经典论述】——为什么说北宋词的发展,至柳永出而为一大变

【经典论述】——为什么说北宋词的发展,至柳永出而为一大变展开全文为什么说北宋词的发展,至柳永出而为一大变?北宋词至柳永出现了大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创制和推动慢词艺术的发展是柳永对词特殊的贡献。

唐五代以至宋初,词的体式以小令为主,柳永大力创作慢词,从根本上改变了唐五代以来词坛上小令一统天下的格局,使慢词与小令两种体式平分秋色,齐头并进。

为长调慢曲作词,柳永属第一人,他是慢词体制的开创者。

柳永的创体之功是基于他的创调,在两宋词坛上,柳永是创用词调最多的词人,在宋代所用八百八十多个词调中,有一百多调是他首创或首次使用。

词至柳永,体制始备,令、引、近、慢、单调、双调、三叠、四叠等长调短令,日益丰富,形式体制的完备,为宋词的发展和后继者在内容上的开拓提供了前提条件。

二、对题材的开拓。

首先,他写了许多描写都市繁华生活的词,以写都市风貌、都市生活风俗与反映尽享太平的市民思想为主,如《望海潮》歌咏杭州的山水风物,反映了宋代社会太平时期城市经济的繁荣景象及中下层市民的生活面貌,这在词的题材方面是一大开拓。

其次,写与歌妓来往的歌妓词,这些词虽不乏秦楼楚馆的放荡和情欲的赤裸裸宣泄,但更多带有才子佳人恋爱的情调而要求灵与肉的统一。

柳永的笔下充分表现对歌女们的温柔多情的理解并大胆表现她们的情感,这种写法开了市民文学的先声。

再次,表现了世俗女性大胆而泼辣的爱情意识,也表现了被遗弃的或失恋的平民女子的痛苦心声。

在其他文人词的同类题材作品中,爱情缺失的深闺女性一般只是自怨自艾,逆来顺受,内心的愿望含而不露,而柳永词中的世俗女子则是大胆而主动地追求爱情,无所顾忌地坦陈心中对平等自由的爱情的渴望。

三、以赋为词。

词的体式和内容的变化,要求表现方法也要作相应的变革。

柳永为适应慢词长调体式的需要和市民大众欣赏趣味的需求,创造性地运用了铺叙和白描的手法。

柳永将“敷陈其事而直言之”的赋法移植于词,或直接层层刻画抒情主人公丰富复杂的内心世界,或铺陈描绘情事发生、发展的场面和过程,以展现不同时空场景中人物情感心态的变化。

唐宋词十七讲:柳永

唐宋词十七讲:柳永

唐宋词十七讲:柳永唐宋词十七讲:柳永柳永(约984年—约1053年),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柳永,字耆卿,因排行第七,又称柳七,福建崇安人,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

柳永是第一位对宋词进行全面革新的词人,也是两宋词坛上创用词调最多的词人。

对宋词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唐宋词十七讲:柳永北宋社会上至达官贵人,下至贩夫走卒,每个人都唱词写词。

可是,专力写歌词的柳永,却是平生落拓不得志的。

因为他生活浪漫,不检点,就被那些自命为正人君子的所谓官场的社会所摈弃了。

有一天柳永见晏殊,晏殊就说,贤俊作曲子吗?他的意思是说,你的品格不太好,怎么总作那些歌曲呢?柳永不服气说宰相先生你不是也写歌词吗?晏殊说某虽作曲子,不曾道“针线闲拈伴伊坐”呀。

柳永所写的是勾栏瓦舍之中的阶级层次比较低的歌伎酒女。

所以他的词,曾经被很多人讥讽诋毁。

那些文人诗客不喜欢他,说是市井的人,不读书的人才喜欢他。

说他虽脱村野,而声态可憎。

认为他写的是俗滥。

这是大家共同看到的柳词的缺点。

一般看到柳词的长处在那里呢?因为他既然写的是长调,就不能够像冯延巳,李后主把感情凝聚在一起的,他要铺排叙述,不能够只以一个重点的感发为主。

关于长调的铺叙,我们要看《夜半乐》这首词:冻云黯淡天气,扁舟一叶,乘兴离江渚。

渡万壑千岩,越溪深处。

怒涛渐息,樵风乍起,更闻商旅相呼,片帆高举。

泛画鹢、翩翩过南浦。

望中洒旆闪闪,一簇烟村,数行霜树。

残日下、渔人鸣榔归去。

败荷零落,衰杨掩映,岸边两两三三,浣纱游女。

避行客,含羞笑相语。

到此因念,绣阁轻抛,浪萍难驻。

叹后约、丁宁竟何据。

惨离怀、空恨岁晚归期阻。

凝泪眼、杳杳神京路。

断鸿声远长天暮。

他有时间,有地点,出发了。

因为他要铺排,一段一段地写下去。

他是扁舟一叶,渡过了万壑千岩,经过了越溪深处。

听到有商人旅客彼此在在船上相呼。

片帆高举,乘着有画的船翩翩过南浦。

从江水中经过,来到了一处村庄,看见岸边浣纱的游女。

“到此因念。

”后边是他的感想。

谈谈“奉旨填词的柳三变”——析柳永对宋词发展的贡献(一)

谈谈“奉旨填词的柳三变”——析柳永对宋词发展的贡献(一)

谈谈“奉旨填词的柳三变”——析柳永对宋词发展的贡献(一)当晏殊、欧阳修创作清丽闲雅的小令词的时候,社会上已经在广泛地争相创造“新声”了。

《宋史·乐志》记载:宋代初期设立教坊音乐机关,在旧曲的基础上创造“新声”,“新声”更加流丽动听。

大量为这种更加流丽动听的“新声”写词来歌唱的词人,就是柳永。

叶梦得《避暑录话》说:柳永在作举子时,喜欢去青楼妓院,他善于写歌辞。

教坊乐工,每得新腔,必定请求柳永代为填词,这种新腔才流传于社会上。

可见柳永写词在当时即有较大影响。

宋翔凤《乐府余论》也说:“宋仁宗朝,中原息兵,汴京繁富,歌台舞席,竞赌新声。

耆卿(柳永)失意无聊,流连坊曲,遂尽收俚俗语言,编入词中,以便使人传习。

一时动听,传播四方。

”柳永,字耆卿。

初名三变,字景庄,崇安(今福建崇安)人。

生卒年不详。

他落拓不羁,常出入于秦楼楚馆,与妓女、乐工交往。

这种不拘礼法的行为,颇受到当时一些正统派人物的非难。

他的词就很有点浪子作风。

他在《鹤冲天》词中说“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把写诗填词的才子说成是不当官的公卿宰相。

白衣,是表示平民的身分。

他又说:“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

”认为做官是“浮名”,还不如喝酒、唱曲。

有人向仁宗推荐他,宋仁宗说:“此人风前月下,好去浅斟低唱,何要浮名?且去填词。

”他因此受罢黜,郁郁不得志,每天和一些浮浪子弟纵游于娼馆酒楼,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

因为宋仁宗嫌他行为放浪,不用他,说过让他“且去填词”的话,所以他自称“奉旨填词”。

他后来改名永,才在景祜元年(1034)考中进士,做过睦州推官,定海晓峰盐场盐官、余杭县令、屯田员外郎等小官。

死的时候很凄凉,棺木寄放在镇江的寺庙里,一说葬在枣阳县的花山。

后来每到清明节,远近许多人带着酒食在他的墓地祭奠饮宴,叫做“吊柳会”。

柳永是北宋第一个专力写词的作家,他精通音律,又熟悉民间新曲,当时“教坊乐工,每得新腔,必求永为辞,始行于世”(叶梦得《避暑录话》)。

试论柳永词在宋词发展变革中的重要地位

试论柳永词在宋词发展变革中的重要地位

试论柳永词在宋词发展变革中的重要地位柳永(1004-1054)字耆卿,原名三变,排行第七,人称柳七,福建崇安人,出身官宦家庭,自幼多受家庭影响,爱好文学,同时为人放荡不羁,年轻时屡试不第,到晚年才中进士,之后做过睦州掾官、定海晓峰盐场盐官和屯田员外郎等小官。

在北宋的著名词人中,他是官位最低的一个,但他却以毕生的精力从事词的创作。

柳永是北宋第一个专业词人,现存“乐章集”,他对词的贡献和影响很大,堪称词史上一个里程碑式的人物。

本文从以下四个方面来谈谈柳永在词史上的贡献。

一、形式上有新的创造在词的发展上,柳永大力并成功地发展了慢词,增加了词的容量,扩大了词的表现力。

从柳永开始,词的发展进入了慢词长调的阶段。

柳永改造创作了七十多个长调词牌,他在唐中叶民间曲子词和少许文人慢词的基础上,特别是学习和吸收了宋初民间乐曲的创作经验,或依新调填新词,或自创新调,写了许多慢词,他的《乐章集》中慢词占十之七八。

柳永精通音律,爱好民间音乐,他和乐工们合作,创作了大量的以篇幅较长、句子错综不齐为特色的慢词,尤其引人注目。

(如顾敻的《甘州子》)只有33个字,柳永的《甘州子》增为78个字;牛峤的《女冠子》只有41个字,柳永的《女冠子》增为111字和114字两体;李煜的《浪淘沙》只有54个字,柳永的《浪淘沙慢》增为133个字;晏姝的《雨中花》只有50个字,柳永的《雨中花慢》增为100个字)。

从此,词体的发展开始有了随着乐曲繁衍为长篇的趋势。

虽然长调本不是柳永所创,但长调得到发展并蔚然成为一代的风气,倡导之功不能不归于柳永。

在北宋时,词的体式便相当完备了,这也是使柳永成为里程碑式人物的主要原因。

二、内容上有新的开拓长期以来,人们习惯了用评诗的标准来评诗,通常用“诗言志”来要求词面,未见其长处,而柳永在词的内容题材上有新的开拓。

1.柳永的慢词充分发挥了词的抒情功能,表情大胆表露,特别是他不顾士大夫的轻视和排斥,在描写享乐与风情传统题材时,以晏殊为代表,专写达官贵人的天地转向、青楼市井,更具有市民文艺的色彩。

柳永对宋词有什么贡献

柳永对宋词有什么贡献

柳永对宋词有什么贡献柳永是宋代第一个专力写词并对宋词的词体、内容、语言、风格进行了全面开拓的大词人。

柳词在当时曾广泛流传。

1、柳永在创制新词调方面为宋词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词至柳永,形式体制更为完备,为宋词的发展和后继者在形式、内容上进一步开拓奠定了前提条件。

2、柳永对词体文学的开拓,还表现在拓展了词的表现范围、改变了词的审美内涵和风格意趣。

抒情重心、抒情方式和抒情风格的改变,对宋词的发展也有深刻的影响。

3、柳词的语言发扬了民间词的传统,面向市民大众,通俗、生动,自成一体。

他还创造性地发展了词中的铺叙和白描的手法;并自创出独特的结构方式。

柳永掀开了词史新的一页,对词的内容和形式都有开拓之功。

延伸阅读1、柳永是北宋一大词家,在词史上有重要地位,他扩大了词境,佳作极多,他不仅开拓了词的题材内容,而且写作了大量的慢词,发展了铺叙手法,促进了词的通俗化,口语化,在词史上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柳永由于仕途坎坷,生活潦倒,他由追求功名转而厌倦官场,沉溺于旖旎繁华的都市生活,在“倚红偎翠”,“浅斟低唱”中寻找寄托;2、柳永佳作极多,许多篇章用凄切的曲调唱出了盛世中部分落魄文人的痛苦,真实感人,他还描绘了都市的繁华景象及四时景物风光,另有游仙、咏史、咏物等题材,柳永发展了词体,留存二百多首词,所用词调竟有一百五十个之多,并大部分为前所未见的,以旧腔改造或自制的新调,又十之七八为长调慢词,对词的解放与进步作出了巨大贡献,柳永还丰富了词的表现手法,他的词讲究章法结构,词风真率明朗,语言自然流畅,有鲜明的个性特色,柳词又多用新腔,美腔,旖旎近情,富于音乐美,对后世影响也十分深巨。

柳永对我国词史的贡献有几个方面大量制作长调慢词,柳永大力创作慢词,从根本上改变了唐五代以来词坛上小令一统天下的格局,使慢词与小令两种体式平分秋色,齐头并进;增加了词中赋的比重,大量铺叙柳永多用赋体,开拓了词的内容,柳永多用赋体,进行铺叙,开拓了词的内容,这样使词具有了一定的情节性和逻辑性,能表现很丰富、复杂的内容;确立了词的体段配置模式,他善于巧妙利用时空的转换来叙事、布景、言情,而自创出独特的结构方式;俗中有雅,以市井语入词,雅俗并陈,柳永不仅从音乐体制上改变和发展了词的声腔体式,而且从创作方向上改变了词的审美内涵和审美趣味,即变雅为俗,着意运用通俗化的语言表现世俗化的市民生活情调。

论柳永对宋词的革新

论柳永对宋词的革新

论柳永对宋词的革新柳永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著名的词人之一,他对宋词的革新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他倡导词的自由化和豁达化,提倡用白描、写景等手法来塑造诗情画意,实现了宋词艺术的新生。

柳永所处的时代是宋朝南唐时期,这个时期的词一般是以“乐府体”为主,其中的题材大多来源于民间,并加入了音乐的元素。

词的感情基础是情爱和离别,体裁形式较为单一,缺乏创新力。

柳永以天生的词人天赋,意识到了这种状态下的词的局限性和内在矛盾,因此决定进行一场词的“革命”。

首先,柳永要求词要具备个性化,即要有独创性和创新性。

他将词与诗进行了对比,认为词应该是一种短小精干的文学形式,而不是像宋诗那样注重词藻和华丽的韵律。

他主张以写实手法来塑造人物形象和情感,这一认识引导了宋词进入了一个更加真实性和生动性的新发展阶段。

其次,柳永提倡白描手法在词中的使用,即以赋、记叙与描写手法来表现情感和景物,取代原来盛行的“乐府体”。

他的代表作《雨霖铃》便是一个运用白描手法的杰出典范,其中运用了写实主义的塑造手法,表现了作者思乡之情,同时还借助了自然景物来衬托和点缀。

这一手法的推广和使用也使得宋词在表达情感和体现心境上更为卓越和丰富。

此外,柳永还倡导了词中的抒情化和趣味化。

他强调用多元化、嬉笑怒骂等手法来表现情感和塑造人物形象,从而使得词的色彩更加深厚多样化。

他的代表作《大德歌》便是一个充满了谴责与调侃,批判与褒奖,感慨与豪情的作品,展现了柳永丰富多彩的写作风格。

总的来说,柳永对宋词的革新不仅突破了原有的形式和风格,还打破了束缚作家思维和写作习惯惯的桎梏,为宋代词的发展开拓了新的思路和道路。

他的影响在后世甚至远至元、明、清时期,为后世文艺事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柳永对词的体制的突破1、大量采用新曲调 2、写作了许多长.

一、柳永对词的体制的突破1、大量采用新曲调 2、写作了许多长.

欧阳修诗文理论
• 在诗歌创作方面,他提出了“诗穷而后 工”的理论,主张诗歌不应像西昆体那样无 病呻吟,而应该有丰富充实的生活内容。在 对待文道关系方面,能博采众长,为北宋的 诗文革新建立了正确的指导思想,为宋代古 文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前景。 • 其散文内容充实,形式多样;议论文或直 接关系到当时的政治斗争,或表达作者对历 史、人生的深刻思考,总能言之成理,入木 三分。
• 2、元杂剧的剧本 元杂剧的剧本由曲词和宾白组成,还有对演员 动作、表情以及音响效果的提示,称为“科”, 剧本的最后是“题目正名”。 • 3、元杂剧角色 元杂剧的角色分工很细密,男主角为正末,女 主角为正旦,还有副末、贴旦、净、卜儿等。 全剧由主要角色独唱,正末唱者为末本,正旦 唱者为旦本。 • 二、元曲四大家及其代表作 • 1、关汉卿:《窦娥冤》《望江亭》《单刀会》 2、王实甫:《西厢记》等; 3、白 朴:《梧桐雨》《墙头马上》等; 4、马致远:《汉宫秋》他有“曲状元”之称。
关汉卿杂剧创作
• 一、思想内容
• 1、公案剧,揭露司法的黑暗和统治者的残暴, 提示了尖锐的矛盾冲突,如《窦娥冤》等; 2、爱情剧,突出了一些年轻姑娘的勇敢和机 智,赞美她们为争取个人幸福的斗争精神, 如《救风尘》《望江亭》等; 3、历史剧,主要讴歌乱世英雄,寄托历史情 怀,如《单刀会》等。
• 二、艺术成就 • 1、塑造了众多生动的人物形象(从英雄烈士 到市井细民,从大家闺秀到风尘女子,从权 豪势要到地痞流氓,无一不具生动个性) 2、熟悉舞台杂剧,处理关目尤精彩(其杂剧 情节变化自然,场面紧凑集中,富有戏剧性) 3、杂剧有明显的滑稽的特点,很注意调节观 众的情绪; 4、戏剧语言朴素自然,具有生动性和生活化 的特点,人物语言符合各自的个性。其戏剧 语言,可以说是元杂剧语言的典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柳永对词的全面变革
柳永是开一代词风的宋词名家,是我国北宋词坛上一位卓有建树的词人。

他是第一个对宋词进行全面革新的人,对宋初词坛的发展和后来词人的创作影响巨大。

他大力创作慢词,一改唐五代以来词坛上小令一统天下的格局。

他对词调的创用,章法的铺叙,意象的组合,景物的描写,题材的开拓等方面都有创造性的建树,对宋词的发展和繁荣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下面以《戚氏》为例,谈谈柳永对宋词的全面变革:一、大量创制新的词调。

在两宋词坛上,柳永是创用词调最多的词人。

其词一向以“创”字为挈领,他自创词牌,不拘一格,如《迎新春》《黄莺儿》……这首《戚氏》就是柳永的首创,前后三叠,二百一十二字,是《乐章集》中最长的一首词。

二、大力创作慢词,使慢词与小令平分秋色。

唐五代时期,词主要以“小令”为主,慢词在柳永之前出现甚少,在词的总数中占有很小的比例。

柳永生活的那个年代,慢词只在市井艺人口中传唱,柳永勇于摒弃传统的偏见,大量创作慢词、填写慢词。

柳永大力推广并创作慢词,从根本上打破唐五代以来小令统治词坛的单一局面,使慢词与小令平分秋色,齐头并进。

比如柳永的慢词长调《戚氏》“晚秋天。

一霎微雨洒庭轩。

槛菊萧疏,井梧零乱惹残烟。

凄然。

望江关。

飞云黯淡夕阳间...... 对闲窗畔,停灯向晓,抱影无眠。

”全文长达200多字,因此,作者可以游刃有余的把所表达的内容最大限度的表现出来。

肆意的展开联想与想象,联系到大自然的万物生灵,广泛的描绘到“槛菊”、“井梧”、“飞云”、“蝉、蛩”等事物,因而作者可以更自然地融入感情,以达到情景交融的表现效果。

极大限度的扩展了词的容量,提高了词的表现范围。

柳永对慢词的推崇,打破了唐五代以来小令统治词坛的单一局面,促进了宋词的发展与繁荣。

三、语言表达方式上的革新。

雅词多从书面语汇中提练高雅绮丽的语言,而俗词则充分运用日常口语和俚语,生动活泼。

柳永的词着意运用通俗化的语言表现世俗化的市民生活情调:
歌妓的情感与生活、羁旅行役之感、从多方面展现北宋繁华富裕的都市生活和丰富多彩的市井风情等,改变了晚唐五代文人词的审美内涵和审美趣味。

柳永不像晚唐五代以来的文人词那样只是从书面的语汇中提炼高雅绚丽的语言,而是充分运用现实生活中的日常口语和俚语。

如“怎”、“争”、“伊家”、“阿谁”、“看承”、“消得”等等通俗又富表现力的词,从而显得生动、活泼、亲切。

既使词的语言大为丰富,又让读者亲近,易于理解和接受,贴近市民大众口味。

再比如《戚氏》中的“晚秋天”、“当时”、“度日如年”、“从前”等等都是运用了现实生活中的日常口语,使读者感到亲切有味,又易于理解接受。

四、对表现方法进行了革新
词的体式和内容变化,要求表现方法也要作相应的改革,柳永为了适应慢词长调体式的需要和市民大众欣赏趣味的需求,创造性地运用了铺叙和白描的表现手法。

小令由于篇幅短小,只适宜用传统的比兴手法,通过象征性的意象群来烘托、传达抒情主人公的情思意绪。

而慢词则可以尽情地铺叙衍展,所以柳永的词作一般都是直接层层刻画抒情主人公丰富复杂的内心世界;或铺陈描绘事情发生,发展的场面和过程,以展现不同时空场景中人物情感心态的变化。

这首《戚氏》共分为三片,上片描写的是微雨刚过、夕阳西下时的情景,中片写入夜时分从日斜到日暮,再至更阑,风清露冷,天气渐变,人声悄然,下片写从深夜到拂晓,都围侥一个独宿旅寓的行人,写他在这三段时间内的所见、所思和所感。

作者把行人的人生体会,真实的人生感受融入词中,此词的慢词扩大了篇幅体制,也相应地扩充了词的内容含量,增强了词的表现能力。

五、在题材取向上自我化的方向拓展
晚唐五代词,除韦庄、李煜后期词作以外,大多是表现离愁别恨、男欢女爱等类型化情感,柳永词则注意表现自我独特的人生体验和心态。

这首《戚氏》或作于柳永外放荆南期间。

在困于驿馆前路迷茫之际,柳永反思自己一生行历,于词勾画出自己懊悔与自责的孤独身影。

在这首词中,更是着重于描写羁旅行人的自我的心情感受,抒发自我的真实感情,是抒情自我
化的发展与体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