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资源学王秋兵版复习总结归纳
土地资源学复习精华.
土地类型: 在土地分级的基础上,依据一定原则和指标将相同等级的上地单元按其相似性进行的归并的产物士地资源: 指在一定的技术条件和一定时间内可以为人类利用的土地。
土地资源学:以土地资漂的自然、社会、经济属性为基础,研究土地资源的分类、数量与质量性质及其时空变异规律的一门科学土地资源调查:运用土地资源学学科知识,借助测绘制图手段,查清各类土地资源的数量、质重、分布以及他们之间发生规律和相互关系。
持续土地利用评价:是将与土地利用有关的自然环境、经济和社会各个方面的因素联系起来,通过一系列的料学分析,预测土地利用在将来的发展变化趋势,指出土地利用的持续性。
土地利用动态监测:及时掌握土地资源与土地利用的动态信息,揭示其变化规律,为土地资源的规划、管理、保护和利用提供可靠的数据,为国家制定经济建设的重大决策提供土地资源的信息依据。
土地报酬递减规律:由于受土地生产力的因素限制率的作用,在生产力和技术水平等其他条件不变的前提下,人们在同一块土地上连续投入资本和劳动,而达到一定限度时,其增加收益就会递减,这一现象通常称为土地报酬递减规律。
土地资源的退化:指由于人类不当的土地利用或某些不利自然因素的影响,导致土地生产能力或其他功能的衰减,以至土地生态系统向简单无序的方向演替的过程。
土地资源保护:是人类为了自身的生存与发展对土地资源的需求,保存土地资源,恢复和改善土地资源的物质生产能力,防治土地资源的环境污染,使士地资源能够持续地利用所采取的措施和行动。
土地自然适宜性评价:土地针对某种特定利用方式是否适宜,如果适宜,其适宜程度如何,做出等级评定。
土地经济评价:从经济效益方面确定土地的适宜性:是通过对组成土地的经济要素的分析,反映在一定的自然条件下,各种土地在生产或其他利用方面经济效果或价值与使用价值。
即根据土地经济学在考虑劳动和资本投入情况下的土地利用经济效果,评定土地质量。
土地生产潜力:指在一定的自然条件或社会经济条件下,土地生产对人类有用的生物产品或经济产品的潜在能力;对这一潜在能力的评价过程,即土地资源生产潜力评价。
土地资源学知识点
第一章绪论1.土地的概念:土地是地球上由气候、土壤、水文、地形、地质、生物以及人类活动的结果所组成的自然经济综合体。
2.土壤:土壤,指地球陆地表面具有肥力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
它是在气候、母质、生物、地形和成土年龄等诸因子综合作用下形成的独立历史自然体。
3.土地资源的概念(1)资源——在一定的技术经济条件下,能为人类生产和生活所用的一切资料。
《辞海》定义为“资财的来源。
”(2)土地资源——指在一定的技术条件和一定时间内可以为人类利用的土地4.土地资源的基本特性1、土地的资源特性:生产性、区域性、动态性、可更新性、多功能性、有限性、不可替代性2、土地的资产特性:商品特性、产权特性、增值特性、不动产特性。
5.土地的属性(书本):资源属性、资产属性、生态属性、工程属性、社会属性、权籍属性资源属性:整体性、生产性、面积的有限性、位置的固定性和区域差异性、时间变化性、土地的再生性和非再生性、多用途性。
资产属性:供给的稀缺性、位置的固定性、个体的异质性、使用的永久性和增值性、土地价格和价值的二重性、流通的特殊性。
生态属性:支撑功能、养育功能、净化功能6.我国是世界上土地资源丰富、土地总面积较大的国家之一我国土地总面积960万平方公里,占世界土地的7.2%,居世界各国第三位耕地总量占世界耕地9.5%,居世界各国第四位林地总量占世界林地 5.5%,居世界第五位牧草地总量占世界牧草地7.8%,居世界第二位7.我国是土地资源相对紧缺、人地矛盾比较突出的国家人均土地0.784公顷,为世界人均的1/3人均耕地0.106公顷,为世界人均的45%人均林地0.186公顷,为世界人均的26%人均牧草地0.217公顷,为世界人均的37%8.土地资源学的概念土地资源学是研究土地资源的组成、特性、分类、数量、质量、空间分异与时间变异规律以及合理利用与保护的应用基础理论的科学。
9.土地资源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1)土地资源学在学科中的地位(2)土地资源学与土地学科的关系10.土地资源学研究的目的、内容研究目的:寻求解决人类所面临土地资源问题的途径研究内容:1)土地资源学的基础理论研究2)土地资源的空间分布规律的研究——土地类型和土地资源类型3)土地资源的数量和质量特征的研究——土地资源调查与评价4)人与土地的定量关系研究——土地生产潜力与土地人口承载力5)区域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研究6)土地资源的保护与管理11.土地资源学的研究特点(1)综合性和多学科性(2)关联性与复杂性(3)现实性和预测性(4)区域性和全局性12新中国成立后土地资源研究工作大致可分为哪几个时期?各时期的特点?第一个时期:50年代初期财政部的查田定产工作。
土地资源学(王秋兵)
第一章 绪论
1.土地:地球陆地表面由气候、土壤、水文、地形、地质、生物及人类活动结果所组成的一个复杂的自然经济综合体,其性质随时间不断变化。
2.土地资源:指在当前和可预见的将来技术经济条件下,能为人类利用的土地。
3.土地的属性:分为资源属性,资产属性,生态属性,工程属性,社会属性,权属属性
7.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的主要工作成果:县、乡(镇)、村各类土地面积的统计表;县、乡(镇)土地利用现状图、分幅土地权属界线图;县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报告 ,乡镇土地利用现状说明书;县、乡(镇)土地边界结合图表。
8.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程序:
A、准备工作——编写调查任务书、组织调查专业队、培训和试点、收集有关资料、准备仪器与工具
4.土地资源的价值:土地资源的天然价值——土地资源本身所具有,未经人类劳动参与的价值;土地资源上附加的人工价值——即劳动价值;土地资源的稀缺价值——土地资源的稀缺性,构成了与土地资源天然价值和劳动价值相联系却相对独立的另一类价值。
5.土地资源的价格:影响土地资源价格的因素——一般因素(行政因素、人口因素、社会因素、国际因素、经济因素)、区域因素(土地资源所在区域的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个别因素(地块本身的条件和特征)。
? 原则:
? 选择土地分异特性的原则:①分异特性必须是对土地分类目的有重要作用的性状 ②分异特性应具有尽可能多的斜边特性 ③分异特性必须是土地对象本身的性状 ④分异特性必须是易于观测或获取的土地属性
? 应用土地分异特性进行土地分类应遵循的原则:①分异特性必须分类一个群体的所有个体 ②不同大区域的同一等级土地分类需要不同的分异特性 ③土地群体中同一分类等级的所有类别应使用相同的分异特性划分 ④分异特性逐级积累的原则 ⑤分异特性的重要性应与概括水平相当 ⑥分异特性的间隔应保证类别的均一性 ⑦分异特性的定量化
土地资源学(最新王秋兵版复习总结归纳)doc资料
土地资源学(最新王秋兵版复习总结归纳)土地资源学(最新王秋兵版复习总结)第一章绪论1.土地地球陆地表面由气候、土壤、水文、地形、地质、生物及人类活动结果所组成的一个复杂的自然经济综合体其性质随时间不断变化。
2.土地资源指在当前和可预见的将来技术经济条件下能为人类利用的土地。
3.土地的属性分为资源属性资产属性生态属性工程属性社会属性权属属性土地的资源属性 1.整体性2.生产性3.面积的有限性4.位置的固定性和区域差异性5.时间变化性6.土地资源的再生性与非再生性7.多用途性土地的资产属性 1.供给的稀缺性2.位置的固定性3.个体的异质性4.使用的永久性和增值性5.土地价格和价值的二重性6.流通的特殊性第二章土地资源的自然构成要素1.土地资源的气候组成要素光照资源指标——光照强度、光照长度、光照质量热量资源降水资源风力资源2. 地貌类型对土地资源的影响山地与丘陵 1.海拔高度2.山系走向对土地环境的影响3.地面坡度平原 1.扇形地平原2.冲积平原3.湖积平原4.滨海平原3.地下水的类型 1.包气带水2.潜水3.承压水4.土壤的基本物质组成固相包括矿物质、有机质和活的生物有机体、液相土壤水分或溶液、气相土壤空气5.土壤剖面构型是指土壤发生层次垂直序列组成的不同类型的排列组合形式。
一般分为三个最基本发生层次A层是土壤剖面的表层是有机质积聚层B层位于A层下部是淋溶物质的淀积层或聚积层C层母质层位于表土层、淀积层之下由未受成土作用影响或影响较微的风化残积物或堆积物组成是形成土壤的母体或基础第三章土地资源的社会经济构成要素1.土地资源产权指与土地资源相关的一系列权利的总称。
2.土地资源产权制度指对土地资源产权的一系列安排及与之相关的政策和法规。
3.国有土地产权低效率的原因土地产权主体不明国家只是一个虚拟的主体缺乏激励; 国有土地产权的实施成本和监督成本都过高以至于难以实施和难以监督。
4.土地资源的价值土地资源的天然价值——土地资源本身所具有未经人类劳动参与的价值土地资源上附加的人工价值——即劳动价值土地资源的稀缺价值——土地资源的稀缺性构成了与土地资源天然价值和劳动价值相联系却相对独立的另一类价值。
《土地资源学》考试重点【复习版】
土地资源学复习资料考试题型:名词解释(4-5个)、填空(2*8)、简答(5-6个)、辨析(1-2个)、论述(1-2个,主要是土地退化、可持续利用、粮食安全这三个方面)第一章绪论1土地、土地资源的概念土地是由地球陆地表面一定立体空间内的气候、土壤、基础地质、地形地貌、水文及植被等自然要素和人类活动对其改造和利用的结果构成的自然经济综合体。
土地资源指在一定的技术条件和一定时间内可以为人类利用的全部土地,或指当前和可预见的将来对人类具有利用价值的全部土地。
土地资源学:是以土地资源的自然、社会、经济属性为基础,研究土地资源的分类、数量与质量性质及其时空变异规律的一门科学。
2辨析(1)土地与景观、环境的区别与联系景观指土地的具体一部分,与土地存在外延上从属关系;土地侧重于社会经济属性,景观强调其美学、生态价值及长期效益;环境是指环绕于人类周围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包括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它们以实体或非实体形式存在。
景观是指构成人类环境的实体部分。
(2)土地和土壤土地和土壤不同,土壤是土地的构成部分中诸多自然因素的一种。
(3)土地与国土国土是指一个国家主权管辖的地域空间的总称:领土、领空、领海。
土地的概念要狭窄一些,海洋不包括在土地范围之内。
土地是一个学术上的概念,国土是一个政治概念,二者是在不同层面上作出的不同定义。
(4)土地与土地资源的关系土地是我们所研究的客观对象的总称,它包括了一切类型的土地;而土地资源则是从土地所具有的资源利用价值的角度来阐述其具体涵义,它的分类一般要经过对土地的资源价值和利用功能的评价以后,才能确定其是一种什么样的土地资源,土地资源的范围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正在不断扩大。
3土地的特性(填空)1)资源特性:生产性、区域性、动态性、可更新性、有限性、不可代替性、多功能性2)资产特性:商品特性、产权特性、不动产特性、增值特性4、土地的含义:①土地是自然要素相互作用、相互制约构成的自然综合体;②土地是一个垂直系统;③土地的性质和功能取决于各自然要素的综合作用的结果;④土地是人类最基本的生产资料和生存条件,具有社会经济属性。
土地资源学复习资料
土地资源学复习资料第一篇:土地资源学复习资料1、土地的概念:土地是地球表面某一区域,它的性质包括这一区域之上和其下组成生物圈的气候、土壤、地形、地质、水文、动植物的特性以及人类过去和当前的活动结果,它的性质对土地当前和未来的利用有着重要的影响。
对土地的认识:1、土地是综合体2、土地是自然和经济的产物3、土地是地球表面的陆地部分4、土地是一个立体的三维空间实体5、土地性质随时间不断变化6、土地不同于土壤2、土壤的概念:土壤是指地球陆地表面具有肥力能够生长植物的输送表层土壤于土地的区别:1、从相互关系上看;土壤仅仅是土地的一个组成要素,即土地包括土壤2、从本质特征上看;土壤的本质特征是具有肥力,而土地的本质特征是生产力3从形态结构上看,土壤是处在地球风化壳的疏松表层,可以划分为A、B、C等发生层次。
而土地是由地上层的近地面气候(大气圈)、地表层的生物圈和土壤圈以及地下层的水圈和岩石圈组成的立体垂直剖面,土壤只是其地表层的一部分,二者在形态结构上相差甚远。
3、景观的概念:景观是由各个在生态上和发生上共轭的,有规律地结合在一起的最简单的地域单元所组成复杂地域系统,并且是各要素相互作用的自然地理过程总体4土地和国土的区别:所谓国土系归某一个国家管辖的地球上的某一部分空间,即受一国主权管辖的地域空间,广义包括一国的陆地、河流、湖泊、内海、领海和他们的下层、上空,还包括大陆架等。
由此可见,国土是比土地更为广泛的概念。
5、土地的分层;分为三层;地下层,地表层,地上层6、土地资源的概念:土地资源是指在当前和可预见的将来技术经济条件下,能为人类所利用的土地7、土地有哪几种属性:资源属性、资产属性、生态属性、工程属性、社会属性、权籍属性8、土地的资源属性有哪些基本特征:1、整体性2、生产性3、面积的有限性4、位置的固定性和区域的差异性5、时间变化性6、土地资源的再生性与非再生性7、多用途性9、土地的资产属性具有哪些基本特征;1、供给的稀缺性2、位置的固定性3、个体的异质性4、使用的永久性与增值性5、土地价格和价值的二重性6、流通的特殊性10、地产供给稀缺指的是什么;主要是指在某一地区、某种用途的地产供不应求,形成了稀缺的经济资源,造成供求上不同程度的矛盾11、土地的生态功能:1、支撑功能2、养育功能3、净化功能12、土地的三大基本要素:土地的数量、质量、权籍13、土地的权籍属性包括什么?:地权和地籍14、地籍的概念:地籍即土地的“户籍”,是记载土地的位置、界址、数量、质量、权属和用途等基本情况的簿册15、土地资源学的研究方法:1、土地资源学的综合性技术方法2、土地资源学研究的专门化技术1、土地资源组成的自然要素:土地资源是由地球陆地表面一定立体空间的气候、地质、、地貌、土壤、水文、生物等自然要素组成、同时又时刻受到社会经济条件影响的一个复杂的自然经济综合体。
土地资源学复习资料
土地资源学复习资料1.土地的概念土地是我们经常遇到的一个术语,但对土地的科学定义没有统一的理解。
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学科角度对土地有许多不同的表述。
虽然人们目前对土地概念的表达并不一致,但他们对土地的理解相对较近。
2.土壤指能够产生植物收获的陆地疏松表层。
3.国土土地是一个国家管辖的地球空间的一部分,即一个国家主权范围内的区域。
土地不仅指土地,还指国家管辖的地理空间。
土地是一个比土地更广泛的概念。
4.景观景观是基本的自然地理单位,它是在一定地域范围内,可以明显观察得到的一组限区形成的特定的有规律的地域,是由地貌、植被、气候、土壤等多种自然因子以及人类活动共同作用的结果,其各个组成部分有着共同的发展史。
从自然综合体的角度看,景观与土地的概念有许多相似之处,但二者最大区别在于:景观只考虑自然地理因素的作用,而极少考虑社会经济因素的的影响。
5.土地资源土地资源是指在当前和可预见的未来技术经济条件下,人类可以利用的土地。
应该指出的是,自然界中几乎没有对人类毫无用处的土地,也就是说,几乎没有一块土地不是一种资源。
因此,土地和土地资源之间的界限并不明确,这两个概念在日常生活中经常混淆。
6.土地资源学土地资源科学是研究土地资源的组成、特征、分类、数量、质量、空间分异和时间变化规律,以及合理利用和保护的应用基础理论的科学。
1、简述土地和土地资源的概念土地的概念土地是我们经常遇到的一个术语,但对土地的科学定义没有统一的理解。
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学科角度对土地有许多不同的表述。
虽然人们目前对土地概念的表述并不一致,但他们对土地的理解相对紧密,土地资源的概念土地资源是指在当前和可预见的未来技术经济条件下,人类可以利用的土地。
应该指出的是,自然界中几乎没有对人类毫无用处的土地,也就是说,几乎没有一块土地不是一种资源。
因此,土地和土地资源之间的界限并不明确,这两个概念在日常生活中经常混淆。
2、土地的资源特征是什么?1.整体性土地是由气候、土壤、水文、地形、地质、生物和人类活动的结果组成的综合体。
土地资源管理学复习要点
土地资源管理学复习要点土地资源管理学学期总结第一章绪论1.土地的概念2.土地的自然特性和经济特性3.土地的功能4.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第二章土地资源调查1.耕地的概念2.第二次土地调查的土地利用现状分类(一级类12个,二级类57个)3.地类认定的基本原则4.几种主要地类的认定(耕地、林地、交通用地、城镇用地、村庄用地、滩涂等)5.几种主要地类表示符号(水田、旱地、水浇地、果园、茶园、其他园地、有林地、灌木林)6.几种行政界线表示符号(国界、省界、地市界、县界、乡镇界、行政村界、村民小组界)7.土地权属的四种确权方式8.简述二次土地调查中地类调绘的两种方法(综合调绘法、全野外调绘法:区别与特点)9.简述线状地物调绘的基本要求10.最小上图图斑面积11.耕地坡度分级类别12.面积量算基本原则13.土地调查成果检查验收程序第三章城镇地籍调查1.地籍的概念和分类2.宗地的概念及其编号3.地籍街坊的概念4.地籍调查分为权属调查和地籍测量,其中,权属调查中实地调查包括哪五项工作。
5.地籍图上的要素有哪些?6.什么是土地勘测定界?第四章土地质量评价1.城镇土地等与土地级的区别2.城镇土地定级中土地分为哪四种用途?3.城镇土地定级因素包括哪四个方面?4.城镇土地定级中的功能分、作用分、因素分、单元总分值5.简述商服繁华度影响分值计算步骤。
6.简述道路通达度影响分值计算步骤。
7.城镇土地定级因素中的面状因素和点线状因素的区别8.土地定级单元划分的基本原则第五章土地权利登记1.基本概念:土地产权、土地它项权利2.土地抵押权与土地典权3.我国土地所有权制度和使用权制度。
土地资源学复习重点及答案
土地资源学第一章绪论1.土地与土壤、国土、景观的区别与联系(1)土地与土壤,土壤只能够产生植物收获的陆地疏松表层,①从相互关系上看,土地包含土壤②从本质特征上看,土地的本质特征是生产力,土壤的本质特征是肥力③从形态结构上看,土壤只是其地表层的一部分,土地是由地上层的近地面气候、地表层的生物圈和土壤圈以及地下层的地下水和岩石圈组成的立体垂直体。
(2)土地与国土国土是指一个国家所管辖的地球上的某一部分空间,即由一国主权所管辖的地域空间,广义包括一国陆地、河流、湖泊、内海和领海以及它们的下层和上空,还包括大陆架等。
国土是比土地更广泛的概念(3)土地与景观景观是指土地及土地上的空间和物质所构成的综合体表现。
①从属关系上,景观是土地的一部分②从内涵上,土地概念强调除自然属性外,更侧重于其经济社会属性;景观概念则代表了一种较为精细的尺度含义,更强调景观攻擂人欣赏的美学价值和景观作为复杂生命组织整体的生态价值及其带给人类的长期效益。
③景观具有异质性,与以均质型地块单元为基础的土地概念有本质区别。
2.土地资源的概念在当前或可预见将来的经济技术条件下,能为人类所利用的土地。
3.土地的属性(1)自然属性①生产性②整体性③面积有限性④位置固定性和区域差异性⑤时间变化性⑥土地资源的再生性与非再生性⑦多用途性(2)经济社会属性(3个)①土地的社会性②土地的资产性a供给的稀缺性b位置的固定性和个体的异质性c使用的永久性和增值性d土地价格和价值的二重性e流通的特殊性③土地的权籍性a地权,土地所有权为核心的土地财产权的总和b地籍,记载土地位置、界址、数量、质量、权属和用途等基本情况的簿册。
地籍的核心是权属,是调处土地争执、恢复界址、确认地权的依据。
构成土地的三大基本要素,土地的数量、质量和权籍4.土地功能(8个)①养育功能,土地的本质属性是具有生产力②支撑功能,人类一切活动都附着于土地③资源功能,土地是一种综合的自然资源④资产功能,土地具有增值性,是重要的不动产投资对象⑤环境净化功能a,进入土地的污染物质在土体中通过扩散、分解等作用逐步降低污染物浓度,减少毒性。
土资课后复习重点(参考).doc
1.土地、土地资源的概念和土地资源的基本特征土地,是由地球陆地表面一定立体空间内的气候、土壤、基础地质、地形地貌、水文及植被等自然要素构成的自然地理综合体,同时也包含人类活动对其改造和利用的结果,是一个自然——经济综合体。
土地资源,是指在一定的技术条件和一定时间内可以为人类利用的土地。
土地资源的基本特征:P5(1)资源特性:生产性,区域性,动态性,可更新性,多功能性,有限性,不可替代性(2)资产特性:商品特性,产权特性,增值特性,不动产特性2.土地资源学的研究内容P83.土地资源学的发展前景和方向P21适应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需求(1)土资调查与监测的技术服务体系(2)资源优化配置(3)土地利用动态监测(4)生态脆弱区土地资源保护和开发提高对土地资源学科的认识水平(1)基础理论研究(2)土地评价的理论与方法体系(3)学科规范化问题4.气候要素和地学要素对土地资源利用的影响有哪些不同?气候主要从宏观尺度影响土地资源条件和土地利用分区,即由于光、温、水条件的差异, 或根据热量区的划分,决定了我国东西、南北两大系列的土地资源地带性分布规律,以及全国的土地利用分区。
地学因素是一种区域性因素,主要包括地形、水文地质条件、地质构造、岩性等。
地学因素使区域内的光、温、水、土四大要素在大的气候规律控制卜.进行重新的组合分配,而产生了不同的土地资源类型和土地利用方式,是分析局部地区土地资源特征的主导因素。
5.研究和评价区域土地资源特征应考虑哪些因素?应从哪些指标去研究?1.土壤肥力——反映土壤肥沃程度2.土壤水分状况——反映土壤供水能力3.土壤的适宜性6.解释土地类型、土地资源类型、土地利用类型和土地利用结构。
土地类型,由于土地各构成要素的空间变异性,以及各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使得在不同地域空间内具有不同的景观形态特征和土地性质,将景观形态特征和土地性质相对一致的一系列空间单元划分为一种类型组合,即土地类型。
土地资源学期末复习资料
土地资源学资料1.土地:由地球陆地表面一定立体空间内的气候、土壤、基础地质、地形地貌、水文及植被等自然要素构成的自然地理综合体,同时还包含着人类活动对其改造与利用的结果,因此又就是个自然经济综合体。
2.土地资源:指在一定的技术条件与一定时间内可以为人类利用的土地。
3.土地的资源特性:生产性、区域性、动态性、可更新性、多功能性、有限性、不可替代性。
4.土地资源学的研究内容:1、土地资源学的基础理论研究2、土地资源的空间分布规律的研究3、土地资源的数量与质量的研究4、人与土地的定量关系研究5、区域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研究6、土地资源的保护与管理5.土资源学研究方法:1系统分析方法2景观生态学研究方法3现代信息技术应用4社会经济分析方法。
6.(土地资源学的发展方向与前景)我国土地资源学未来研究的重点:1、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开展国土资源管理领域的重大关键问题的研究a、土地资源调查与动态监测的技术服务体系建设 b 土地资源与资产的优化配置的基础性研究 c 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的土地利用 d 生态脆弱地区的土地资源开发与保护研究e山区徒弟资源的开发2、进一步完善土地资源学科体系,加强基础理论体系建设与研究方法的创新 a 拓展土地资源学的基础理论研究 b 土地资源评价的理论与方法的创新 c 严谨对待学科的规范化与标准化问题,重点探讨与规范学科的一些基本理论问题。
7.植被的生态功能:1涵养水源,保持水土;2调节气候,保护环境;3防风固沙,保护农田;4固结土体,改善土壤理化性状。
8.土地类型:指土地各个构成因素(如土壤、岩石、水分等)、性状的不同量的不同组合。
狭义上的土地类型就是指土地的自然类型。
9.土地类型划分的方法与原则:方法:1发生法2景观法3参数法;原则:1自然发生学的原则2综合性原则3主导因素原则4实用性原则。
10.土地类型的演替:指在一定时段内,一种土地类型向另一种土地类型演变的过程,或者说就是一种土地类型被另一种土地类型所代替的过程。
土地资源学复习重点和答案
土地资源学第一章绪论1.土地与土壤、国土、景观的区别与联系(1)土地与土壤.土壤只能够产生植物收获的陆地疏松表层.①从相互关系上看.土地包含土壤②从本质特征上看.土地的本质特征是生产力.土壤的本质特征是肥力③从形态结构上看.土壤只是其地表层的一部分.土地是由地上层的近地面气候、地表层的生物圈和土壤圈以及地下层的地下水和岩石圈组成的立体垂直体。
(2)土地与国土国土是指一个国家所管辖的地球上的某一部分空间.即由一国主权所管辖的地域空间.广义包括一国陆地、河流、湖泊、内海和领海以及它们的下层和上空.还包括大陆架等。
国土是比土地更广泛的概念(3)土地与景观景观是指土地及土地上的空间和物质所构成的综合体表现。
①从属关系上.景观是土地的一部分②从内涵上.土地概念强调除自然属性外.更侧重于其经济社会属性;景观概念则代表了一种较为精细的尺度含义.更强调景观攻擂人欣赏的美学价值和景观作为复杂生命组织整体的生态价值及其带给人类的长期效益。
③景观具有异质性.与以均质型地块单元为基础的土地概念有本质区别。
2.土地资源的概念在当前或可预见将来的经济技术条件下.能为人类所利用的土地。
3.土地的属性(1)自然属性①生产性②整体性③面积有限性④位置固定性和区域差异性⑤时间变化性⑥土地资源的再生性与非再生性⑦多用途性(2)经济社会属性(3个)①土地的社会性②土地的资产性a供给的稀缺性b位置的固定性和个体的异质性c使用的永久性和增值性d土地价格和价值的二重性e流通的特殊性③土地的权籍性a地权.土地所有权为核心的土地财产权的总和b地籍.记载土地位置、界址、数量、质量、权属和用途等基本情况的簿册。
地籍的核心是权属.是调处土地争执、恢复界址、确认地权的依据。
构成土地的三大基本要素.土地的数量、质量和权籍4.土地功能(8个)①养育功能.土地的本质属性是具有生产力②支撑功能.人类一切活动都附着于土地③资源功能.土地是一种综合的自然资源④资产功能.土地具有增值性.是重要的不动产投资对象⑤环境净化功能a.进入土地的污染物质在土体中通过扩散、分解等作用逐步降低污染物浓度.减少毒性。
土地资源学重点归纳
土地资源学重点归纳ImportanceforAki——土地资源学第一章绪论土地科学以土地的自然、社会经济属性为基础以土地类型、质量、数量、空间分布和供求关系作为研究对象,具体研究土地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土地利用和保护、土地整治与管理及其发展变化的一门科学。
土地资源学(TheDicipineofLandReource)研究土地资源的形成和演变规律有、分类与分布特征、数量和质量评价,以及土地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治理与改造、保护和管理等问题的一门综合学科。
土地由地球陆地表面一定立体空间内的气候、土壤、基础地质、地形地貌、水文及植被等自然构成要素构成的自然地理综合体,同时还包含着人类活动对其改造利用的结果,因此,它又是一个自然经济综合体。
土地资源指一定技术条件和一定时间内可以为人类利用的全部土地。
土地资源的基本特性①土地的资源特性:生产性、区域性、动态性、可更新性、多功能性、有限性、不可替代性。
②土地资源的资产特性:商品特性、产权特性、增值特性、不动产特性土地资源研究的内容①土地资源学理论基础研究(土地、土地资源的科学内涵及其基本特性研究;土地资源构成要素分析以及土地资源的形成很演化规律研究)②土地类型和土地资源类型(土地资源的空间分布规律研究)③土地资源调查与评价(土地资源的数量和质量特征研究)④土地生产潜力和土地人口承载力(人与土地的定量关系研究)⑤区域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研究⑥土地资源的保护与管理土地资源学研究方法①系统分析法②景观生态学研究方法③现代信息技术应用(RS、GIS、GPS)④社会经济分析法第二章土地资源构成要素分析土地资源气候特征分析气候要素地球表面直接产生水、热交换的大气层的各种统计状态(如积温、降水等)和物理过程(如升温、蒸发、焚风等)。
影响土地资源特征的最主要的气候要素是光(太阳辐射)、温(热量)、水(降水)太阳辐射由太阳发射的电磁短波辐射,是地球表面土地生态系统中一切过程的能量基础。
土地资源学复习资料
1.土地资源研究方法:系统分析法、景观生态分析法、3s应用方法、社会经济分析法2.土地所有权与土地使用权土地所有权:是土地所有制的法律表现形式,包括:土地所有者对土地占有、使用、收益和依照国家法律作出处分并排除他人干涉的权利。
土地使用权:土地使用者根据法律、文件、合同的规定,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对国有或集体土地,享有占有、使用和收益及部分处分的权利。
3.影响土地资源价格的因素(1)一般因素:①社会稳定和国民经济发展状况。
②城市化发展和人口密度状况。
③土地市场发育完善程度完善的土地市场,不仅包括一级市场(出让),还应考虑二级、三级(转让),市场体制健全完善。
(2)区域因素区域因素指土地资源所在地的自然、社会经济条件。
这些条件对土地资源价格水平有决定性影响。
(3)个别因素指地块本身的条件和特征,因而又称宗地因素。
个别因素是决定同一均质地域内地块差异性和地价差异的重要因素。
包括:土地使用条件,基础设施完善程度,土大小、形状4.中国1:100万土地类型分类系统采用哪三级分类制(1)土地纲土地的光温水生产力 12(2)土地类大(中)地貌类型 105(3)土地型植被亚型或群系、土壤亚类等5.中国1:100万土地资源类型分类系统采取哪五级分类制(1)土地纲:以影响土地地带性分异的水、热、气候因素组合特征为分类依据,具体指标为>10℃。
(2)土地类:在土地纲内具有相同地貌类型的一类土地,其分类以综合反映大中地形和岩性类别的地貌类型为依据(3)土地型:是一个承上启下的土地分类单元,在土地类内具有相同小地貌、土壤类型(土类或亚类)、植物群落的一群土地,以小地貌类型、土类或亚类、植物群落或利用方向作为分类依据(4)土地相:具有相同景观(地形、岩类、土壤、水文、植被)相对一致的一组土地,根据土壤类型、植被群落或利用方式差异划分(5)土地面:土地基层分类的基本单元,是具有相似生产潜力的一片土地,分类依据为土种、坡向、坡度。
土地资源学王秋兵03版课后题
土地资源学王秋兵03版课后题复习思考题第一章绪论1什么是土地?土地具有哪些属性?2根据土地特性,谈谈对土地资源合理利用的认识。
3简述土地与土壤、国土的差别?4土地资源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是什么?5土地资源学研究有哪些特点?6新中国成立后土地资源研究工作大致可分为哪几个时期?各时期的特点是什么?第二章土地资源的自然构成要素1影响土地资源的气候学因素主要有哪些方面?它们是如何影响土地资源的生物生产和城市化建设的?2地表形态与岩性和矿物质组成如何影响土地资源质量? 3地表水与潜水的数量和质量对土地资源的作用以及对土地利用的影响表现再哪些方面?4试述土壤圈在地理环境中的地位、作用、功能?5土壤条件对土地资源的影响取决与哪几个方面?第三章土地资源的社会经济构成要素1人类发展与土地资源利用的关系?2人地关系及其发展?3土地资源伦理与感知对土地资源利用的影响?4土地资源价值构成?5地租的分类及对土地资源配置的影响?6土地资源价格计算的方法?7土地产权的种类及配置效率?8人类活动对土地资源的影响?9全球经济一体化对土地资源格局的影响?第四章土地资源的类型、形成与发展1怎样理解土地类型是一个一定面积内性质相对的土地单元的概念? 2研究土地类型的理论与实际意义是什么?3土地类型结构和演替与人类的活动有什么关系?4土地资源类型的概念与土地类系型的概念有何异同及关系?5划分土地资源类型的作用和方法是什么?第五章土地资源调查1一般土地资源调查的工作程序是什么?它与土地资源现状调查有那些异同点?2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的基本内容及主要工作成果?3 “3s”技术在土地资源调查中应用有哪些特点?第六章土地资源评价1土地资源评价的概念及内涵? 2土地资源评价与土地利用规划有什么内在联系?3土地资源评价的依据是什么?4试述评价因素选择与权重确定对土地资源评价成果与应用的影响? 5评价单元有哪些选择?他们的特点和使用场合是什么?6土地资源评价的归类法和数值法有哪些优缺点?7试比较美国土地潜力评价和FAO土地适应性评价的特点?8土地适应性评价中比配的实质是什么?9什么是土地评价指标体系?他的拟订对整个土地资源评价是什么意义?10试例说明回归分析法在土地资源评价中的应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心整理土地资源学(最新王秋兵版复习总结)第一章绪论1.土地地球陆地表面由气候、土壤、水文、地形、地质、生物及人类活动结果所组成的一个复杂的自然经济综合体其性质随时间不断变化。
2.土地资源指在当前和可预见的将来技术经济条件下能为人类利用的土地。
3.土地的属性分为资源属性资产属性生态属性工程属性社会属性权属属性土地的资源属性 1.整体性2.生产性3.面积的有限性4.位置的固定性和区域差异性5.时间变化性6.土地资源的再生性与非再生性7.多用途性土地的资产属性 1.供给的稀缺性2.位置的固定性3.个体的异质性4.使用的永久性和增值性5.土地价格和价值的二重性6.流通的特殊性第二章土地资源的自然构成要素1.土地资源的气候组成要素光照资源指标——光照强度、光照长度、光照质量热量资源降水资源风力资源2. 地貌类型对土地资源的影响山地与丘陵 1.海拔高度2.山系走向对土地环境的影响3.地面坡度平原 1.扇形地平原2.冲积平原3.湖积平原4.滨海平原3.地下水的类型 1.包气带水2.潜水3.承压水4.土壤的基本物质组成固相包括矿物质、有机质和活的生物有机体、液相土壤水分或溶液、气相土壤空气5.土壤剖面构型是指土壤发生层次垂直序列组成的不同类型的排列组合形式。
一般分为三个最基本发生层次A层是土壤剖面的表层是有机质积聚层B层位于A层下部是淋溶物质的淀积层或聚积层C层母质层位于表土层、淀积层之下由未受成土作用影响或影响较微的风化残积物或堆积物组成是形成土壤的母体或基础第三章土地资源的社会经济构成要素1.土地资源产权指与土地资源相关的一系列权利的总称。
2.土地资源产权制度指对土地资源产权的一系列安排及与之相关的政策和法规。
3.国有土地产权低效率的原因土地产权主体不明国家只是一个虚拟的主体缺乏激励;国有土地产权的实施成本和监督成本都过高以至于难以实施和难以监督。
4.土地资源的价值土地资源的天然价值——土地资源本身所具有未经人类劳动参与的价值土地资源上附加的人工价值——即劳动价值土地资源的稀缺价值——土地资源的稀缺性构成了与土地资源天然价值和劳动价值相联系却相对独立的另一类价值。
5.土地资源的价格影响土地资源价格的因素——一般因素行政因素、人口因素、社会因素、国际因素、经济因素、区域因素土地资源所在区域的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个别因素地块本身的条件和特征。
6.土地资源价格计算——现在还没有具体的量化方法7.人地关系及其发展一是被看作和其它生物一样完全受控于环境环境是人的中心二是人类中心主义的人地关系思想以人类为中心三是协调论主张将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速度同自然资源保护协调起来8.土地资源产权种类共有产权、私有产权、国有产权9.土地资源价格影响因素一般因素是指影响土地资源价格的一般、普通、共同的因素。
包括行政因素、人口因素、社会因素、国际因素、经济因素区域因素是指土地资源所在地区的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
主要有交通条件、环境质量、土地利用规划、基础设施条件个别因素是指地块本身的条件和特征。
包括地块的面积、宽度、长度、形状、坡度、土地利用规划限制、土地使用年限第四章土地资源的类型、形成与发展1.土地类型在土地分级的基础上根据一定的原则和指标将相同等级的土地单位按其相似性进行类群归并的产物。
2.土地分级指在对土地组成要素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通过自上而下的合并或自上而下划开产生出一些等级有高低、复杂程度有差异的土地单位。
3.土地分级系统指土地分级过程中对视作个体单位的具体土地地段进行逐级合并所形成的序列。
4.澳大利亚的土地分级系统澳大利亚土地分机系统分为三级即土地系统、土地单元、土地点。
他们认为土地系统分为三种:简单土地系统、复杂土地系统、复合土地系统。
5.前苏联和德国景观学派的土地分级系统按照地方性分异规律对景观内部综合自然特征的相似性和差异性进行分析、比较对形态单位做出划分并研究不同形态单位的特点及彼此之间的关系。
前苏联所划分的景观形态单位有“地方”、“限区”和“相”三级。
相是最小的景观形态单位即最低级的土地单位。
6.我国的土地分级我国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基本沿用前苏联景观学派的土地方法。
采用地方、限区、和相作为基本的土地分级单位。
20世纪70年代后期起我国的大、中比例尺土地类型制图中的土地分级逐渐趋向于采用前苏联景观学派和英澳学派相结合的三级分级系统。
7.土地分类概念是在一定地域范围内将单个的土地单位按质的共同性或相似性进行不同程度的抽象与归并。
原则选择土地分异特性的原则①分异特性必须是对土地分类目的有重要作用的性状②分异特性应具有尽可能多的斜边特性③分异特性必须是土地对象本身的性状④分异特性必须是易于观测或获取的土地属性应用土地分异特性进行土地分类应遵循的原则①分异特性必须分类一个群体的所有个体②不同大区域的同一等级土地分类需要不同的分异特性③土地群体中同一分类等级的所有类别应使用相同的分异特性划分④分异特性逐级积累的原则⑤分异特性的重要性应与概括水平相当⑥分异特性的间隔应保证类别的均一性⑦分异特性的定量化步骤 1.确定分类的对象 2.确定分类依据和分类指标方法①发生法②景观法顺序法、两列指标网格法、路线考察法③参数法8.土地分级与土地分类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土地分级是对土地的纵向划分土地分类则是对土地的横向即同一等级内类群归并9.土地类型的命名<根据植被、土壤、地貌三因素命名或根据植被、地貌二因素命名;采用群众习惯的名称用地名命名土地类型澳大利亚、英国等在对土地系统命名时大多采用这种方法>第五章土地资源调查1.土地资源调查就是运用土地资源学知识借助测绘制图等手段查清各类土地资源的数量、质量、空间分布状况以及他们之间发生非规律和相互关系为综合农业区划、区域土地资源评价、国民经济发展长远规划以及土地资源学科的科学管理等服务。
2. 土地资源调查大致可以分为土地条件调查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土地条件调查分为①以土地的土壤、植被、地貌、气象、水文和水文地质等自然条件为主要对象的土地质量自然性状调查②以土地投入产出、收益、交通、位置和社会经济条件为主要对象的土地社会经济因素调查。
3.土地资源调查的一般程序A、准备工作——组织专业队伍、制定工作计划、资料准备工作地图的收集、遥感影像资料的收集与整理、各种专业调查资料的收集、社会经济资料的收集、用品准备常用的仪器设备、文具生活用品B、外业调绘——调绘前的准备工作路线勘察、制定工作分类系统、室内预判、调绘阶段(①外业调绘工作的一般程序掌握调绘底图的比例尺确定验证样区选好站立点确定调绘底图的方位抓住特征地物边调绘边地类边检查不得遗漏和重叠补测地物调绘整饰填写作业手簿②样区调绘验证) C、内业工作——转绘工作、量算面积以图幅为基本控制、分幅进行量算、按面积比例进行量算、自下而上逐级汇总、编图与图面整饰(①拼接分幅图②分幅底图的清绘③图面设计)、成果整理原图整理、编写调查报告D、检查验收——验收的内容有外业调绘和补测地物为重点检查对象内业工作着重检查转绘精度、面积量算精度、成图质量等4.调查报告内容调查区域的自然地理特征及社会经济状况调查所采用的工作底图及工作过程调查区土地开发利用的意见。
5.土地资源构成要素土地的位置调查、气候要素调查、地形与地貌要素的调查、水资源调查、土壤资源调查、植被要素调查、土地类型调查、社会经济资料调查6.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概念是指以一定行政区域或自然区域或流域为单位查清区内各种土地利用类型面积、分布和利用状况并自上而下、逐级汇总为省级、全国的土地总面积及土地利用分类面积而进行的调查。
目的1清查各种利用方式土地的数量、质量、分布状况为国家和地区农业区划、土地利用规划与开发服务2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所提供的土地利用类型、分布及其行政区界与权属界线等可为建立土地统计、地籍管理及国家和各级的土地管理工作服务3了解目前土地利用的经验、教训为国家和区域的土地保护提供依据4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是区域土地评价、土地生产潜力与人口承载力研究等工作的先行性工作土地利用现状分类的原则①依据土地利用方式和结构特征②反映土地利用的地域性③多层次系统性基本内容①土地利用现状分类与分布状况②境界与土地权属界线③量算行政辖区范围内的土地总面积和各类土地面积④按土地权属单位及行政辖区范围自下而上逐级汇总土地面积和各类土地面积⑤编制土地利用现状图、土地权属线图⑥总结土地利用的经验教训提出合理利用土地的建议⑦编写土地利用现状报告进行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总结7.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的主要工作成果县、乡镇、村各类土地面积的统计表县、乡镇土地利用现状图、分幅土地权属界线图县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报告乡镇土地利用现状说明书县、乡镇土地边界结合图表。
8.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程序A、准备工作——编写调查任务书、组织调查专业队、培训和试点、收集有关资料、准备仪器与工具B、外业工作——地类调绘、线状地物的调绘、补测地物、境界与土地权属界的调绘、调绘整饰、填写外业手薄、外业调绘的检查C、内业工作——航片的纠正与转绘土地面积量编绘县、乡两级土地利用现状图、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报告D、检查验收9. 现代技术在土地资源调查中的应用3S集成中各部分的作用1RS与GIS的集成①GIS作为RS图像处理的工具图像校正、分类、典型区域选取②RS作为GIS的信息来源点线面要素的提取、DEM的制作、GIS图件的更新2RS与GPS的集成①GPS可以为RS数据的实时、快速定位提供服务为RS数据校正提供服务②RS可以实现GPS定位信息的查询3GIS与GPS的集成①GPS可以为GIS及时采集、更新或修正数据②GIS中可以定点、定位查询专题信息GIS的功能数据获取与编辑数据存储与组织空间查询与分析第六章土地资源评价1.土地资源评价即土地评价是根据特定的目的对土地性能进行鉴定的过程。
就是对土地利用的适宜性和限制性做出说明为土地利用方向选择及用途转变提供依据。
2.土壤评价是依据土壤类型及其理化性质等因素的差异进行的土壤等级的评定土壤肥力的高低仅仅是土壤因素的综合评定。
是土地评价中不可缺少的内容。
3土地资源评价意义为土地税收服务、为调整承包土地和征地费提供依据、为土地交易服务、为估计土地经营好坏服务、为土地利用规划服务原则生产性原则、综合性原则、主导因素原则、针对性原则、比较性原则、相对稳定性原则依据土地资源的生产力、土地资源的适宜性、土地资源的限制性类型1土地自然评价和土地经济评价按主要参评因素的性质分。
2综合性土地评价和单项性土地评价暗评价目标和内容广度分。
3定性土地评价和定量土地评价按评价的精确度分。
4现状土地评价和潜在土地评价暗评价的着眼时间点分。
5农用地评价和非农用地评价按评价对象分。
6土地潜力评价和土地适宜性评价按评价目的和任务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