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阜阳市第三中学高三历史上学期第5周周考试卷
安徽省阜阳三中高二年级上学期历史周考试卷
安徽省阜阳三中高二年级上学期历史周考试卷第 2 页第 3 页C.奥匈帝国在该地区不断进行扩张D.欧洲列强纷纷介入扩张自己的势力4、帝国主义两大军事集团最终形成的标志是A、英日同盟的缔结B、德意奥三国的“同盟条约”的签订C、法俄军事协定的缔结D、英法协约和英俄协约的签订5、1916年,德国发动了“使法国把血流尽”的凡尔登战役。
这次战役是大战中A、第一次大规模战役B、具有决定意义的战役C、规模最大的战役D、最大的一次海战6、关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正确的是( )①与第二次工业革命有关系②从背景看交战各国都是非正义的③生产力的迅速发展和科技的飞速进步,为世界大战的爆发和扩大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和技术基础④一战的爆发与世界市场的形成有关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D.①②③④7、早在1887年,恩格斯就警告欧洲各国的统治者:如果你们开始跳一场最后的大战舞,那么,在悲剧结束时你们必将垮台。
下列哪些国家的历史可以佐证这一预言?①德意志帝国②沙皇帝国③奥匈帝国④奥斯曼帝国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第 4 页8、下列关于一战性质的说法正确的是①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彻底的帝国主义性质的掠夺战争②两大集团参战的目的是为了夺取霸权和掠夺殖民地③塞尔维亚、比利时的抵抗斗争是正义的④美国在一战过程中自始至终扮演了“救世主”的角色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9、把历史的镜头回放到1919年,假若你作为一名中国外交官,和顾维钧、陆征祥等人一起代表中国出席巴黎和会,在这次会议上,你应该不会看到A、英国和法国操纵了这次会议B.列宁率领苏俄代表团参加会议备受冷遇C.定把德国在山东的权益转让给日本D.会议通过了相当苛刻的对德和约会议决10、1945年,美国总统杜鲁门对人说:“由于这个宪章,你们实现了三十年前那个伟大政治家-伍德罗·威尔逊的理想。
”这里“威尔逊的理想”是建立A.联合国B.欧洲联盟C.东南亚国家联盟D.国际联盟11、华盛顿会议是巴黎和会的继续,主要依据是A、战胜国对战败国再次处置和掠夺B、进一步协调了列强在欧洲和中东的关系C、平衡了列强的海军军备竞赛D、调整了列强在东亚和太平洋地区的关系12、1919年3月25日,英国首相劳合·乔治说“你们可以把德国的殖民地夺走,把它的军队减到第 5 页仅够警察的力量,把它的海军减到五等国家的地位,但结果还是平等的,如果德国认为1919年的合约不公平,它将会对战胜国进行报复”。
精品解析:安徽省阜阳市第三中学2019届高三下学期周末文综测试历史试卷(解析版)
安徽省阜阳市第三中学2019届高三下学期周末文综测试历史试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填写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试室号和座位号。
用2B型铅笔把答题卡上试室号、座位号对应的信息点涂黑。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型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整洁。
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1.西周的官僚制度已相当完备,官僚机构庞杂,职官名目繁多。
据统计,仅西周铜器铭文中提到的各类职官就有213种之多。
周王室的官僚机构分为两大系统,即卿事寮和太史寮。
此外,王室还设有掌管周王衣食住行的宫廷内官。
这反映了西周A. 官僚政治的形成B. 国家机器逐步完善C. 分封制逐渐成熟D. 宗法制度渐趋完备【答案】B【解析】【详解】材料“官僚制度已相当完备,官僚机构庞杂,职官名目繁多”反映了西周国家官吏制度完备,说明国家机器逐步完善,故B正确;西周时期是贵族政治,官僚政治尚未形成,故A排除;材料未涉及分封制的问题,故C排除;材料也没有反映宗法制度渐趋完备,故D排除。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紧扣材料信息“官僚制度已相当完备,官僚机构庞杂,职官名目繁多”,学生应该结合所学知识从国家机器的角度入手,注意区别贵族政治与官僚政治的不同,据此即可排除无关选项。
2.据统计,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官绅墓葬中的墓志署名多以世家大族的籍贯族源地为主,到唐代官绅墓葬中的墓志署名绝大部分只写官衔。
墓志署名的变化反映了A. 宗法意识的淡薄B. 考试入仕的开始C. 三省六部制的影响D. 特权垄断的削弱【答案】D【解析】【详解】从题目可知,墓志署名由魏晋南北朝时的世家大族的籍贯族源地转变为唐代官衔,这说明门阀士族势力的逐渐衰落,特权垄断亦受削弱,故D项正确。
高三上学期五调考试历史试卷及解析
2022高三年级五调考试历史试卷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共10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10分钟。
第I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48分。
下列每小题所给选项只有一项符合题意.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涂在答题卡上)1.管仲在齐国推行了“官山海”政策,通过垄断制盐业和冶铁业的运营,沉重打击了齐国的私营盐铁业,使盐铁业重新回到“工商食官”状态。
这种做法的主要影响是A.恢复西周的“工商食官”政策B.推动重农抑商政策出现C.促进经济国有化政策的产生D.促进官营手工业的产生2.有学者指出,自秦代确立监察制度以来,单线垂直的监察体系就初具规模。
这种以皇权为中心的监察体制确定了监察与行政的相对独立、监察官员与政府官僚的分离。
据此,对监察制度的理解正确的是A.能够确保古代官僚集团清正廉明B.确保古代选官用官制度的科学化C.能够促进监察权力独立高效运作D.促使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的转化3.西汉初年,刘邦实行郡国并行制,以长安为中心的周边地区被划分成十五个郡,实行郡县制;对燕、赵、齐、魏、楚等地,则分封同姓子弟与功臣,实行分封制。
刘邦意在A.强化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B.维护政权的稳定性和延续性C.让郡县与王国之间相互牵制D.推动汉初经济的恢复和发展4.据唐《通典》载:“东至宋(今商丘)、汴,西至岐州,夹路列店肆待客,酒馔丰溢。
每店皆有驴赁客乘,倏忽数十里,谓之驿驴。
南诣荆、襄,北至太原、范阳,西至蜀川、凉府,皆有店肆,以供商旅。
远适数千里,不持寸刃。
”材料体现出唐代A.交通便利促进商业发展B.对外经济交流十分繁盛C.坊市制度已经名存实亡D.区域贸易促进城市繁荣5.关于杨贵妃之死,有不同记载。
《旧唐书·杨贵妃传》记载,杨贵妃在马嵬坡“缢死于佛室”;也有资料中说,在马嵬坡被缢死的,乃是个侍女。
这反映出A.历史现象具有很大的复杂性B.历史现象均是通过历史叙述呈现的C.历史事实的真伪性无法判断D.历史记载都不能客观再现历史事实6.有学者指出:“中国佛教……僧人出家,还要尊敬父母,忠于国君,僧人也提倡忠君爱国。
2022届高三年级第五次周练历史试卷
2022届高三年级第五次周练历史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小题,共60分)1. 在商朝,征伐、祭祀、施政等政治要务都要进行占卜;西周时期,君主管理国家的同时往往会关注百姓的议论。
这反映了()A.商朝政治制度被西周抛弃B.国家管理不再借助神权C.西周治国理念发生了变化D.君主利用民意加强集权2. “封建”一词在中国古代意谓“封土建国”“封爵建藩”。
刘邦封建同姓子弟,引发七国之乱;西晋封建司马氏宗室,导致八王之乱;朱元璋封建二十余子,酿成靖难之役。
这反映了()A.封建导致政权衰亡 B.宗室拱卫专制王权C.血缘政治影响深远D.封建体制日趋完善3. 秦代竹简《语书》中说,如果官员对其辖内吏民的犯法奸私行为和各种陋习等不能及时察觉而失职,将被免职,称之为“不胜任”。
这从侧面反映出秦朝()A.社会秩序比较稳定B.地方官员失职的现象十分严重C.已经确立官僚政治D.地方官员仅负责维护社会稳定4. 下面图片主要说明()A.建立了系统的中央集权制度B.分割宰相权力并趋于完善C.创新制度以便加强君主权力D.三省六部制度已基本形成5. 唐代政事堂议政时由中书门下长官轮流主持议政会议,凡诏旨,必须由政事堂会议通过并加盖“中书门下之印”方能生效,否则便是违制。
由此可知,唐代政事堂制度A.有利于防范权力的滥用B.使相权与皇权得以平衡C.是皇帝专权的有力工具D.提高了监察官员的效率6. 1376年,明朝改行省之名为承宣布政使司,所谓“承宣布政”,强调地方行政不过是代皇帝之言、行皇帝之令而已。
这反映了明朝初期()A.地方行政的宗旨与前代无异B.地方权力间相互制衡C.布政使掌握着一省全部权力D.行省制度得到进一步的完善7. 清代康熙皇帝有35个后妃和24个儿子,嫡长子胤礽被立为太子,后被废。
最终康熙帝根据自己的标准秘密选择皇子做继承人,秘密建储制由此开始。
该现象在实质上()A.反映了君主专制的进一步强化B.体现了一夫多妻制的弊端C.否认了嫡长子继承制的合法性D.说明宗法制并非一成不变8. 一般古希腊城邦的行政官员都是义务职,他们也并不组成为某个行政首脑统一领导之下的‘政府’,乃至也不形成对有关首脑的依属关系。
2024届高三历史周考练中国古代史(解析版)
2024届高三历史周考练中国古代史(考试时间:75分钟试卷满分:100分)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目要求。
1.下表是已发掘的新石器时代马家窑文化半山类型墓地不同性别墓葬出土工具统计及其性别属性判断。
据此可知,新石器时代工具类别数量性别男性墓(29座)女性墓(40座)纺轮117女石斧30男石锛60男石凿140男石刀40男A.男耕女织的家庭生产方式出现B.社会贫富分化的现象日益明显C.男子在社会生产中占主导地位D.农业已成为当时主要经济部门【答案】C【详解】根据材料“新石器时代马家窑文化半山类型墓地不同性别墓葬出土工具统计及其性别属性”可知,在男性墓中,用于社会生产的石斧、石锛、石凿、石刀大量出现,而女性墓中却没有发现,说明这些生产工具是男性所特有,男子在社会生产中占主导地位,C项正确;男耕女织的家庭生产方式出现是在春秋时期,排除A项;社会贫富分化的现象日益明显,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B项;农业已成为当时主要经济部门,在材料中无法判断,排除D项。
故选C项。
2.考古发掘显示,夏都二里头被外来者占领后,增加了一些外来样式的陶器,有的属于河北和河南两省交界处的下七垣文化,有的属于山东地区的岳石文化。
之后,商人新建了两座城邑——郑州商城和偃师商城,但其陶器风格多样程度甚至超过被占领后的二里头古城。
这些现象A.反映了国家大一统局面B.体现了战后的文化割裂C.印证了早期文明的特征D.显示了早期商业的盛况【答案】C【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
安徽省阜阳市2023届高三上半年期末教学质量统测文综历史免费试题带答案和解析
选择题韩非子说:“士卒之逃事伏匿,附托有威之门,以避徭赋,而上不得者,万数。
”这一现象A.使中央集权制遭到严重冲击B.表明封建人身依附关系趋于强化C.对国君统治构成潜在的威胁D.为小农经济模式的形成创造条件【答案】C【解析】据材料信息可知,大量的士卒逃逸并依附于有权势的地主贵族,会减少国君控制的人口和财政收入,增强地主贵族的实力,对君主统治构成潜在的威胁,故选C项;材料没有体现中央与地方政府之间的关系,不能反映出中央集权制受到冲击,故排除A项;材料表明逃逸的士兵依附于地主贵族,体现了人身依附关系,但没有对比,无法得出“趋于强化”,故排除B项;小农经济产生的条件是铁犁牛耕的出现和土地私有制的形成,材料没有涉及相关信息,故排除D项。
选择题考古工作者在睡虎地秦墓竹简中发现了“士伍”,他们有属于自己的生产资料和“家室、妻、子”。
其中,有人欠政府的债,有人需向政府借器物使用,有人则沦为雇农、佃农,也有人拥有“臣妾、衣服、畜产”。
据此可推知,秦代A.士兵是主要劳动力B.社会阶层呈现流动性C.政府征派赋役苛重D.自耕农阶层日趋瓦解【答案】B【解析】依据材料中的“有属于自己的生产资料”“家室、妻、子”等信息可知,“土伍”即自耕农,欠政府的债“借器物”“沦为雇农、佃农”“臣妾、衣服、畜产”表明部分自耕农向佃农或地主阶层转化,体现出社会阶层的流动性,故选B项;“士伍”并非士兵,农民是秦代主要劳动力,故排除A项;秦代赋役苛重在题干秦简记载中没有体现,故排除C项;自耕农阶层是秦代农民阶级的重要组成部分,并未瓦解,故排除D项。
选择题朱代书院是相对独立于官学之外的民间性学术研究和教育机构。
下图宋代书院的分布从根本上反映了当时A.科举取士的盛况B.中央集权的加强C.南北政局的不同D.经济格局的状况【答案】D【解析】宋代书院集中于南方是因为经济重心南移带动文化重心南移,故选D 项;A、B两项表述立足于从全国整体考虑,无法解释书院集中于南方的原因,故排除;材料是对两宋时期书院的统计,且书院是民间机构,受政局影响较小,故排除C项。
安徽省阜阳市第三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三次周考历史试题
安徽省阜阳三中2019—2019学年高三年级第一学期历史周考试卷(时间:90分钟分值:100分)第I卷(60分)单项选择题30题,每题2分。
每题后面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意的。
1.汉字作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蕴涵了丰富的历史信息。
《说文》中说:“耕,犁也。
从耒,井声。
一曰古者井田,谓从井,会意。
(注:人耕曰耕,牛耕曰犁。
)”对材料理解不正确的是A.古代先民早期使用的松土工具是耒耜B.牛耕在春秋时期成为主要耕作方式C.早期“耕”的动力是人D.耜耕不能代表奴隶社会最高的生产水平2.明朝时期江浙地区市镇如雨后春笋,蓬勃兴起,这些市镇与明朝以前的城市相比,其主要特点有①多为商业中心②个别市镇出现新的生产方式③呈现专业化特色④兼有政治、商业中心的双重功能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草市最早出现在魏晋南北朝②汉朝和唐朝前期对“市”的时间和规模都有限制③北宋时期开始出现夜市和早市,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④明朝中后期,江南棉织业最早出现资本主义萌芽A.②③④ B.①② C.①③④ D.①②④4.《唐六典》记载:“凡州界内有出铜、铁处,官未采者,听百姓私采。
若铸得铜及白铁,官为市取;如欲折充课役,亦听之。
”材料反映出A.民营矿业可私自铸币以补充市场需求B.市场上铸币金属的增多导致税制紊乱C.政府在官矿优先的前提下允许公私兼营D.私营矿业出现了雇佣关系5.《墨子·鲁问篇》记载:“鲁之南鄙人有吴虑者,冬陶夏耕,自比于舜。
”这一史料可以得出的结论是()A.春秋战国时期土地私有制确立B.“礼崩乐坏”的现象向社会下层转移C.自耕农经济在当时已经出现 D.生产关系的变革是自下而上的6.史料记载:(江南)“自晋氏迁流,迄于太元(晋孝武帝年号,376~396年)之世,百许年中,无风尘之警,区域之内,晏如也。
”材料反映了江南的什么历史现象?A.农业技术先进B.自然条件优越C.历代开发为其奠定了基础D.社会环境相对安定7.下列对工官制度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工官指的是历朝历代设立的专门管理社会上手工业生产的官员B.其产品是官家和皇帝私用的物品,平民无权享用C.工官的制作工艺水平代表了当时手工业技术的顶峰D.工官制度对古代中国的科技进步未起到积极作用8.明朝海禁政策和闭关锁国政策的相同之处是()A.禁止中外一切贸易活动 B.禁止民间与各国进行贸易C.都为防止倭寇的侵扰 D.都长期实行9.传统观点认为明代的釉上红彩为宣德朝(1426--1435年)所首创。
安徽省阜阳三中高三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
安徽省阜阳三中2011届上学期高三期末试题历史试题本试卷分第1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10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注意事项:1.答第1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填涂在答题卡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程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60小题.每题1分.共60分。
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珂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史记》中有西周时重要诸侯国受封的记载,其中《楚世家》写到:“楚之先祖出自帝颛项(Zhuānxū血墒注:传说的中古帝名)高阳。
高阳者,黄帝之孙……”。
该材料主要反映了()A.楚国是西周最早分封的诸侯国B.周王借先代帝王的名望维护统治C.楚之先祖乃黄帝之孙,为“大宗”D.西周分封诸侯以西周的王族为主2.美国历史学者费正清在谈到中国古代的某项制度时说:“它依靠的是血缘或准血缘的宗法关系而非封建制度的法律原则。
”下列各项最能够印证这一观点的是()A.禅让制B.井田制C.嫡长子继承制 D.郡县制3.“这是一个划时代的突破和最骇人听闻的社会结构,没有封国封爵,没有公侯伯子男。
……尤其是儒家学者更是大惑不解,而且不久就大起恐慌,这简直就是打碎他们的饭碗了。
” 这个时代是指()A.春秋战国B.秦代C.汉代D.唐宋时期4.右图是一张残缺的中国古代某时期的政治制度体系表。
对这张体系表所反映的政治制度,理解不正确的是()A.各部门职责分工明确、相互协作和分权制衡B.相权被分化,君主C.符合近代的“分权制衡”理论D门下省官员和御史都有一定的监督权力5.明朝永乐帝时设立了内阁制,以内阁作为皇帝处理国政的助理机构。
英国“光荣革命”之后,国王威廉三世逐渐以内阁代替枢密院,成为国王直辖的高行政机关。
下面关于两国内阁制的叙述,正确的是()A.内阁制的形成标志着两国的皇权(王权)得到空前强化B.内阁已经成为两国最高权力的象征C.明朝的内阁长官称丞相,英国的内阁长官称首相D.明朝内阁是君主专制加强的结果,英国内阁是君主立宪制的体现6.古希腊历史学家曾记述,一名希腊人对波斯国王薛西斯说:“希腊人虽然是自由的,但他们并不是在任何事情上都是自由的,他们受着法律的统治,他们对法律的畏惧甚于你自民对你的畏惧。
安徽省阜阳三中2019届高三上学期周考历史试题11.25
18-19学年阜阳三中高三年级第12周周考历史试卷第I卷选择题(70分)下列选项中有且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每题2分共70分。
1.1565年,西班牙侵人菲律宾后开辟了菲律宾与墨西哥之间的商业航线,史称“马尼拉大帆船贸易”。
形成了繁荣的“太平洋丝绸之路”。
此后,中国的丝绸、瓷器等商品源源不断地输入拉丁美洲各地。
美洲的白银至少有半数输往中国。
这对中国的影响是A.促使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B.进一步拉大与西班牙贸易逆差C.促进了明清农业与江南工商业的发展D.中国逐渐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2.1890年,与西方相比,上海机器织布局一般男女工人收入较低,平均工资是银元5元左右(月薪)。
而农业相对发达的直隶(京津地区),普通农民的总收入,即使在年成好的年头,每人也只有18元。
这说明当时A.直隶地区经济发展优于上海B.上海地区自然经济开始瓦解C.新生产方式有利于人民生活的改善D.男女工人收入差距日益缩小3.英国教会在上海创办的印刷厂曾出现“牛拉机器印刷”的怪事。
据传教士回忆:“这个情景在国内(指英国)引起极大兴趣,为了满足当时中国的需要,……预订了《圣经》100万册。
……几部大机器从英国运往上海,安装后,以牛车为运转工具,立即开始昼夜印刷。
”对该史料解读合理的是A.“这个前景”应该是指鸦片战争英国的胜利B.“这个情景”应该是指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C.“牛拉机器印刷”反映中国近代印刷业竞争激烈D.“牛拉机器印刷”反映出英国印刷技术落后4.下表为辛亥革命后20年间中国机器进口的状况。
对该表信息解读错误的是每五年平均机器和工具年进口值(单位:1000海关两)A.民国政府的倡导一定程度推动了农业近代化B.中国传统农业仍然占主导地位C.精耕细作的小农经济不需近代农机生产D.资金短缺制约近代农机生产推广5.自1894年以后到1913年的二十年间,进口机纱加强了攻势,除印纱外,还有日纱,且国内近代纱厂兴起,产量已占进口纱的62.5%,这对棉农纺织户的自纺纱起了“釜底抽薪”的作用。
安徽省阜阳市第三中学高三历史上学期第周周考试卷
安徽省阜阳市第三中学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5周周考试卷(时间:90分钟分值:100分)注意:请将答案认真、清晰地写在答题卷上,并保持卷面整洁。
第I卷(60分)单项选择题30题,每题2分。
每题后面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意的。
1.虽然远航的目的是寻找黄金,但客观上却取得了地理上的重大发现,它不仅发现了美洲这块新大陆,而且通过实地考察探明了地球上的海洋是相通的,证明了地球是圆形的,这对科学的发展和人们宇宙观念的更新具有重要意义。
”材料突出反映了新航路开辟A.把美洲纳入世界世界家庭 B.有助于近代自然科学的兴起C.促进了欧洲的资本原始积累 D.有利于欧洲社会转型2.有学者指出,在16~20世纪间,6000多万欧洲移民在美洲、澳大利亚等地建立了殖民地。
1820-1980年间3700万欧洲移民后裔在美国建立了家园。
16-19世纪问,奴隶贸易将1200万非洲人运到了美洲。
材料说明A.世界各大洲之间形成了大规模人口迁移 B.世界人口流动导致了新的国家的产生C.国际移民改变了人口迁入地的人种组成 D.国际移民促进了世界经济的发展3.1526年非洲刚果国王阿方索写信给葡萄牙国王诉说:“这个国家每个角落都有许多商人(葡萄牙的贩奴者),他们将毁灭这个国家,人们每天遭受奴役和劫掠,甚至王族成员也不能幸免。
”对“劫掠”的正确理解是A.缓解了欧洲人力资源的短缺 B.掠夺了非洲大量黄金白银C.促进了欧洲海外市场的拓展 D.加速了欧洲资本原始积累4.“1600-1763年间,西北欧强国荷兰、法国和英国赶上并超过了西、葡两国。
这一发展对于整个世界具有重要意义。
它使西北欧成为世界上最有影响、最生气勃勃的地区。
”其原因是A.殖民扩张的影响 B.英法两国国力超过西班牙、葡萄牙C.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D.西班牙与葡萄牙自身的衰落5.汉萨同盟是德意志北部城市之间形成的商业、政治联盟,13世纪同盟逐渐形成,14世纪达到兴盛,加盟城市最多达到160个,15世纪转衰,1669年解体。
阜阳市第三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二调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
阜阳市第三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二调考试历史试卷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下表所示是新石器时代中国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社会概况。
据此可知( )C.文明时代已经到来D.区域文化联系密切2、战国时期,社会产生了各种思想流派,如儒、法、道、墨等学派,他们著书讲学,互相论战,提出各自的主张,后世将这种局面称为“百家争鸣”。
“百家争鸣”的出现( ) A.推动儒家成为主流思想 B.反映了社会变革的需要C.体现了宗法观念的衰落D.导致了贵族制度的消亡3、张岂之在《中国历史》中写道:秦始皇时代,秦帝国的反抗力量主要活动于关东(指河南函谷关以东地区)……秦末大起义中数十家反秦武装力量也均嶇起于关东;而关中地区未曾燃起一星反抗的火花。
该学者重在说明( )A.称县制度不符合时代的要求B.各地经济发展水平差异非常大C.关中地区享有特权生活富足D.六国旧地对秦统治缺乏认同感4、汉武帝时,桑孔羊坚决反对私人聚众开矿炼铁,认为“铁器兵刃,天下之大用也,非众庶所宜事也”,如果允许私人开办,易“成奸伪之业”。
由此可知,他认为( )A.百姓炼铁导致聚众叛乱B.炼铁私营导致与国争利C.私人冶铁降低兵器质量D.铁业官营利于国家稳定5、十六国时期,内迁的少数民族建立了自己的民族割据政权,其统治之下的人民主要是汉族,为了统治和在新的社会条件下生活的需要,采取了一些汉化政策。
内迁少数民族采取的汉化政策( )A.促进了江南地区的开发B.消除少数民族与汉族的矛盾C.巩固了自身的割据政权D.最终导致了汉族王朝的覆灭6、下表所示为北周、隋、唐建立初期册封前代帝王的举措。
这些举措旨在( )C.继承西周分封制度D.减少政权更迭的阻力7、《长安三万里》暑期热播,其中讲述李白(商贾之子)曾多次试图以“干谒”(为谋求王位而请见当权的人)之举进入什途,然始终抑郁不得志,让人啼笑不已。
安徽省阜阳市第三中学2022_2022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二次调研考试试题202222070111
安徽省阜阳市第三中学2022-2022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二次调研考试试题本试卷分第一卷〔选择题〕和第二卷〔非选择题〕两局部.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第一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题2分,共50分。
1.梁启超认为:“中国历史上有意义的革命之一的周朝革命,打破黄帝、尧、舜以来部落政治的局面。
〞周朝打破“部落政治〞的重大举措是实行〔〕A.分封制 B.王位世袭制 C.宗法制 D.世卿世禄制2.?说文解字?解释说:“宗,尊祖庙也。
〞宗法的“宗〞的本义是宗庙。
这说明宗法制以什么纽带?〔〕A.财产B.地域C.信仰D.血缘3.“西周的封建社会从纵剖面看,是一个宝塔式结构,王室之下,有几级的封建。
从横切面看,统治阶级中也存在着以血缘为根底的宗族组织。
〞材料最能说明西周在政治上〔〕A. 以血缘关系为根底继承权力和财产B. 具有“家国一体〞的特点C. 宗族是管理国家的组织D. “天下为公〞的局面形成4.假设有一名秦朝的政府高官,他每天工作特别繁忙,除了将大臣的奏章归纳整理外,还得对一些违法乱纪的官员进行暗访、调查。
那么,这名政府高官应是〔〕A.丞相B.御史大夫C.太尉D.郡守5.秦始皇为了维护皇帝的尊严,规定:只有皇帝一人称“朕〞;皇帝的命令称“制〞或“诏〞;皇帝所用的玉印称“玺〞。
这些规定的最重要的目的是〔〕A.便于发布命令B.增强皇帝的神圣感C.便于控制兵权D.否认周王的权威6.秦朝郡县制适应了中央集权政治的需要,主要是在于〔〕A.郡县官吏必须对上一级负责B.郡县官吏与皇帝是臣与君的关系C.郡县是地方行政管理机构D.郡县完全由中央和皇帝控制,官吏不能世袭7.据?汉书?记载?,汉武帝时,某一官员“周行郡国,省察治状,黜陟能否,断治冤狱.....〞这一官员的身份应是〔〕A. 丞相B. 郡守C. 尚书D. 刺史8.宇文恺是隋代工部尚书主持,建造了许多大型建筑,尤其是主持建造隋朝新都大兴城和东都洛阳城,为以后各代都城建设树立了样板这一事例可以说明〔〕A. 朝令须由三省共同议决,B. 门下省职掌诏令的草拟C. 中书省可监察地方政府,D. 尚书省是负责执行的机构9.“三司之职,国初沿五代之制,……通管盐铁、度支、户部,号曰计省。
安徽省阜阳市第三中学高二5月周考历史试题
安徽省阜阳市第三中学高二5月周考历史试题级力量的壮大,贵族、大地主的地位与经济实力都大为下降了,但他们仍把持政治权力,造成权力分配与社会力量对比高度脱节的状态。
”为了解决这种“状态”,英国在政治上 A.发动光荣革命,与新贵族阶层妥协B.颁布《权利法案》,确立了议会主权C.建立内阁机构,限制国王的行政权D.改革议会制度,中等阶级更多参政7. 1800年,美国总统、联邦党人亚当斯要求政见不同的内阁成员皮克林辞职,遭到皮克林拒绝,于是亚当斯将其免职。
皮克林因此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位被总统免职的内阁成员。
亚当斯此举 A.加强了联邦政府的行政权力B.体现了总统与内阁之间权限不明C.行使了宪法赋予总统的职权D.反映了联邦党与其他党派的斗争8.根据美国1787年宪法,众议员名额按照各州人口比例分配,各州人口数“按自由人总数加上所有其他人口的五分之三予以确定”。
这一规定违背了《独立宣言》中提倡的 A.主权在民原则B.天赋人权原则C.各州自治原则D.各州平等原则9.华盛顿在1787年3月致麦迪逊的信中说:“凡是有判断能力的人,都不会否认对现行制度进行彻底变革是必需的。
我迫切希望这一问题能在全体会议上加以讨论。
”这里所说的“彻底变革”是指 A.革除联邦体制的弊端B.建立三权分立的共和体制C.废除君主立宪制D.改变松散的邦联体制10.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国会分参、众两院,参议院由各州议会分别选派两名参议员组成,众议院议员按人口比例由各州选民普选产生,每两年选举一次。
这些规定体现了 A.参议院代表少数人利益B.各州根据人口分享联邦权力C.联邦制与共和制的原则D.众议院主导联邦的立法权力11.下表是美国制宪会议中出现的三个国会建设方案。
方案一(弗吉尼亚方案) 方案二(新泽西方案) 最终方案(康涅狄格方案)设立一个按人口比例分配表决权的国会设立一个各州无论大小有同等表决权的国会设立各州享有同等表决权的参议院和按人口数确定代表名额的众议院最终方案的形成过程体现了 A.选举是民主原则的基本体现B.国会是代议政体的权力中枢C.妥协是现代政治的重要机制D.分权是共和制度的关键措施12. 1845年,美国国会通过一项法案:禁止总统在未经国会同意拨款的前提下授权建造海上缉私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时间:90分钟分值:100分)注意:请将答案认真、清晰地写在答题卷上,并保持卷面整洁。
第I卷(60分)单项选择题30题,每题2分。
每题后面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意的。
1.虽然远航的目的是寻找黄金,但客观上却取得了地理上的重大发现,它不仅发现了美洲这块新大陆,而且通过实地考察探明了地球上的海洋是相通的,证明了地球是圆形的,这对科学的发展和人们宇宙观念的更新具有重要意义。
”材料突出反映了新航路开辟A.把美洲纳入世界世界家庭 B.有助于近代自然科学的兴起C.促进了欧洲的资本原始积累 D.有利于欧洲社会转型2.有学者指出,在16~20世纪间,6000多万欧洲移民在美洲、澳大利亚等地建立了殖民地。
1820-1980年间3700万欧洲移民后裔在美国建立了家园。
16-19世纪问,奴隶贸易将1200万非洲人运到了美洲。
材料说明A.世界各大洲之间形成了大规模人口迁移 B.世界人口流动导致了新的国家的产生C.国际移民改变了人口迁入地的人种组成 D.国际移民促进了世界经济的发展3.1526年非洲刚果国王阿方索写信给葡萄牙国王诉说:“这个国家每个角落都有许多商人(葡萄牙的贩奴者),他们将毁灭这个国家,人们每天遭受奴役和劫掠,甚至王族成员也不能幸免。
”对“劫掠”的正确理解是A.缓解了欧洲人力资源的短缺 B.掠夺了非洲大量黄金白银C.促进了欧洲海外市场的拓展 D.加速了欧洲资本原始积累4.“1600-1763年间,西北欧强国荷兰、法国和英国赶上并超过了西、葡两国。
这一发展对于整个世界具有重要意义。
它使西北欧成为世界上最有影响、最生气勃勃的地区。
”其原因是A.殖民扩张的影响 B.英法两国国力超过西班牙、葡萄牙C.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D.西班牙与葡萄牙自身的衰落5.汉萨同盟是德意志北部城市之间形成的商业、政治联盟,13世纪同盟逐渐形成,14世纪达到兴盛,加盟城市最多达到160个,15世纪转衰,1669年解体。
其原因是A.德国北部经济的衰落 B.欧洲重商主义兴起C.德国宗教改革的出现 D.新贸易路线的竞争6.英国殖民者罗得斯在1877年说:“可惜我们不能到达夜间在我的头顶闪烁的星星那里,如果可能,我就要吞并那星星。
我经常想到这件事,我看到它们那样亮却又那么远,只觉得心中难受”。
这句话反映的本质问题是A.世界已经被西方国家瓜分完毕 B.殖民扩张给亚非拉地区带来空前的灾难C.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矛盾加剧 D.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对市场需求的狂热7.“新航路开辟的另一个经济后果便是‘价格革命’,……在一个世纪内,西班牙的物价上升四倍以上。
欧洲其他国家虽然没有达到这样程度,但是这个价格革命却打乱了传统的经济关系。
”材料中“打乱了传统的经济关系”的含义是①欧洲贸易中心转移到大西洋沿岸②封建地主经济地位削弱③资产阶级经济力量增长④世界各地日益连成为一个整体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8.17世纪中叶,有个英格兰作家说十六、十七世纪之交时,烟草的售价是“等重的烟草与等重的白银价值相当”这反映了A.这是英国商业革命的典型表现 B.与大量白银流入英国市场有关C.欧洲出产的烟草具有很高的价值 D.欧洲普遍陷入贫困,买不起烟草9.下表是法国货币图尔里佛中含银量的变化,说明A.使法国走上殖民扩张的道路 B.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C.有利于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 D.推动了商业中心的转移10.表:西欧金银出口量,1601—1780年(吨,银当量),由此可推知A.世界市场逐步形成 B.大西洋沿岸成为世界经济中心C.西方殖民扩张遭到抵制 D.中国在对外贸易中占优势地位11.哥伦布在1503年向西班牙国王和王后说道:“陛下可以统治此间……人们可在这里获得黄金。
”后来他又在遗嘱中写道:“我在1492年发现印度大陆以及大批岛屿……在此之后……(国王)命令我进行第二次航行以求新的发现,并在我所发现的土地上建立殖民地……我征服该岛并使它的居民纳贡。
”材料表明A.掠夺工业原料 B.进行资本原始积累 C.倾销过剩商品 D.开展世界性贸易12.“当我们把自己的目光从资产阶级文明的故乡转向殖民地的时候,资产阶级文明极端伪善和野蛮本性就赤裸裸地呈现在我们面前,因为它在故乡还装出一副很有体面的样子,而一到殖民地它就丝毫不加掩饰了。
”表明A.现代文明是资本主义扩张的结果 B.资产阶级不加掩饰地呈现西方价值观念C.资产阶级文明是伪善不道德的 D.殖民主义文明就是肮脏的奴役和掠夺13.对右图所示数据解读最准确的是A.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完全形成B.西方国家工业革命完成C.英国取得“世界工厂”的地位D.工业革命推动了国际贸易发展14.在1636年到1637年间,荷兰出现了一股争相求购郁金香的热潮,导致郁金香价格急速上升,当时很多人变卖家财,参与到投机郁金香上。
到1637年后期,郁金香泡沫破裂,很多人蒙受巨大损失,引发了历史上第一次金融危机。
这反映出A.资本主义发展影响人们的投资观念 B.与东方经济往来日益频繁C.经济的泡沫化引发世界市场的波动 D.民族主义推动了国花种植15.《世界历史资料选》:“从贸易观点看,两国早就互相倾轧;在争夺殖民地上,双方更是公开敌对。
……英国对荷兰人的竞争越来越猜忌不安,不择手段地想破坏。
”为此A.1588年英国海军打败荷兰的“无敌舰队”,取得了海上霸权B.17世纪初英国成立东印度公司,建立了遍布世界的商业殖民帝国C.17世纪中期英国颁布《航海条例》,打击了荷兰贸易D.18世纪中期英国最终打败荷兰,确立了世界殖民霸权16.由右图可以推知,这一时期西欧的殖民扩张A.导致世界各地逐渐被瓜分B.加速殖民地半殖民地社会转型C.客观上传播了先进的工业文明D.有利于世界市场的进一步拓展17.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
不管反动派怎样惋惜,资产阶级还是挖掉了工业脚下的民族基础。
说明A.世界市场形成使民族工业失去价值 B.反动派是真正维护民族基础的力量C.挖掉“民族基础”、开拓“世界市场”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一种进步D.资产阶级“挖掉了工业脚下的民族基础”暴露了它的自私与短见18.下图呈现的变化反映了A.工业革命推动产业结构调整B.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渐趋形成C.自由主义准则影响不断扩大D.英国农业经济呈现衰退趋势19.18世纪后期19世纪初叶,“大部分科学进步不是像在17世纪那样来自牛津、剑桥和伦敦,而是来自利兹、格拉斯哥、爱丁堡,尤其是伯明翰。
”这一现现象说明A.工业革命推动了科学的进步 B.英国科学进步的速度加快C.英国教育水平明显提高 D.科学推动了工业革命的进程20.本杰明·迪斯累里曾在其小说《西比尔》中强调了这些阶级的生活是多么不同、多么互不相关:“两个民族;它们之间没有往来、没有同感;它们好象不同地带的居住者即不同行星上的居民,不了解彼此的习惯、思想和感情;它们在不同的繁育情况下形成,吃不同的食物,按不同的生活方式生活,不受同样的法律支配……富人和穷人。
”这种情况A.使社会出现新的种族 B.导致英国议会进行改革C.工业革命加剧了社会分裂 D.动摇了英国民主政治的基础21.维基百科上说:“博尔顿和瓦特成为合伙人后,博尔顿倾其精力和财力使瓦特的蒸汽机梦想成为现实,并在1775年通过国会将瓦特的专利保护从1769年延长到1799年。
”这本质上体现了A.专利制度推动科技成果的推广 B.经济利益驱动着工业革命C.新技术的推广需要志同道合者的帮助 D.蒸汽机的发明促进了经济垄断22.1883年4月,北美的铁路大亨们决定,将北美铁路时间标准的数量从约50个减少到4个。
11月,铁路标准时间在北美正式施行。
没过几天,大约有70%的学校、法庭和地方政府采用铁路时间为自己的标准时间。
波士顿、华盛顿、纽约、芝加哥等城市开始分享同一时间。
材料表明,当时的美国A.联邦集权向纵深发展 B.垄断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C.科学技术的进步 D.生活方式和时间观念的变化21.有学者说“(西欧)以前的社会中,知识分子与大众之间在教育水平上的隔阂,现在则仅为程度高低的细小差别。
从表面上看,这种变化与机器革命没有任何联系,但事实上正是机器革命才使世界上渐渐消除了文盲阶层”。
其意在说明A.工业革命促进了教育下行 B.大众教育开始在西欧兴起C.社会精英成为变革的主体 D.机器生产有利于教育平等24.18世纪英国,经过国王和议会授予公司特许组建了垄断公司……19世纪中叶以后,企业的设立已经相当自由,只要符合法律规定的条件,不需要任何机关的审批或核准。
19世纪中期后,不仅英国,其他资本主义国家也是如此。
1904年美国有托拉斯318个,它们存并了5300个工业企业,其中有26个托拉斯控制本行业生产的80%以上。
其反映A.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竞争加剧 B.自由主义逐渐退出历史舞台C.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破坏 D.生产组织与经济管理演变25.下图是全球殖民地占陆地(南极洲除外)面积的比例变化情况表,解读正确的是A.在①阶段英国人击败西班牙成为海上霸主B.在②阶段殖民扩张的主要是西班牙、葡萄牙C.在③阶段美国成为新崛起的世界殖民大国D.在④阶段殖民扩张使世界市场逐步形成26.有人说19世纪30年代的英国,“万锭纱爵爷已经和万亩田爵爷”平起平坐了,导致这种变化的原因是A.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B.责任内阁制的确立C.议会改革的推动 D.工业革命的完成27.从19世纪后期起,大型工业企业开始在国家经济增长中扮演重要角色。
在所有大型企业的新形式中,制造业无论是在资本构成、生产效率还是在技术进步、知识更新等方面都走在了前头。
这说明A.手工工场开始退出历史舞台 B.第一次工业革命影响了工业规模C.垄断企业成为经济发展主要推动者 D.制造业承担了大部分的科研工作28.工业革命时期的英国童工盛行,一些父母“很少从保护子女与子女福利的角度要求控制劳动时间,却十分担心议会将限制劳动时间,剥夺他们子女的劳动利益。
”该现象反映了英国A.劳动力严重短缺 B.倾向于立法保护童工C.社会保障制度建立 D.价值体系的紊乱29.下表是1843年,创办和主编医学杂志《柳叶刀》的医疗改革者托马斯·维克利对这一年不同地区不同人员死亡的平均年龄的统计结果,对此解读正确的是A.农业地区的国家福利制度、措施比工业地区完善B.农业地区的医疗水平比工业地区先进C.以农业经济为主的环境更适合人类的生产、生活D.有助于全面了解工业革命的影响30.读欧美18~19世纪大事年表(部分)。
以下对该表的解读,符合历史实际的是A.资本主义经济快速发展 B.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充分暴露C.社会主义运动成为历史发展主题 D.资本主义民主制度不断腐朽没落第II卷(40分)31.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