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地理学复习资料
地理学中的重要地理知识点
地理学中的重要地理知识点地理学是研究地球上空间分布和相互关系的学科,涵盖了地球的自然和人文方面的知识。
以下是地理学中的一些重要地理知识点。
1.地球的结构和成分:地球由地壳、地幔和地核组成。
地壳被分为陆壳和海壳,陆壳主要是固态岩石,海壳主要是海水。
地幔是介于地核和地壳之间的岩石层,地核是地球的内部部分,主要由铁和镍组成。
2.地球板块运动:地球板块运动是地壳上的巨大块状岩块不断移动和变形的过程。
板块运动导致了地震、火山喷发和山脉的形成。
3.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地球自转是地球绕自身轴线旋转一周的运动,公转是地球绕太阳轨道运动一周的运动。
地球自转造成了昼夜的交替,公转导致了四季的变化。
4.海洋和海洋循环:海洋是地球表面大片的盐水体,覆盖了地球表面的72%,影响着气候和生态系统。
海洋循环是由风、地球自转和地形等因素共同驱动的系统,起到调节气候和携带热量的作用。
5.大气圈和气候:大气圈是地球的外层大气层,包括了各种气体和气象现象。
气候是特定地区长期的天气模式,受到太阳辐射、大气环流、海洋和地形等因素的影响。
6.地球的生态系统:生态系统是由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生态单位,包括了生物群落、生物种群和非生物因素等。
地球上的生态系统包括了陆地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和海洋生态系统。
7.自然灾害:地理学关注自然灾害的发生、原因和预防措施。
自然灾害包括地震、火山喷发、风暴、洪水、干旱和滑坡等。
8.人口地理学:人口地理学研究人口的分布、迁移和变化。
人口地理学关注人口数量、密度、结构和人口迁移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9.经济地理学:经济地理学研究经济活动的空间组织和影响。
经济地理学关注资源分布、产业区位、城市发展和贸易等经济现象。
10.城市地理学:城市地理学研究城市的发展、结构和功能。
城市地理学关注城市化、城市规划、交通和城市生活质量等问题。
这些只是地理学中的一些重要知识点,地理学还有许多其他领域的研究内容,如政治地理学、文化地理学、旅游地理学等。
地理考试复习材料
地理考试复习材料
自然地理
地球的形态
- 地球是一颗近似于球体的行星,但它并不是完全球形的,赤道稍微鼓起、两极稍稍扁平。
- 地球上水的分布非常不均衡,北半球海陆比例偏向于陆地,而南半球海陆比例偏向于海洋。
- 一般通过经度和纬度来描述地球上的一个点。
地球的运动
- 地球公转一周的时间为365.25天,形成了四季的变化。
- 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为23小时56分4秒,形成了昼夜交替的现象。
- 地球还有一个重要参数叫倾角,形成了极昼极夜现象。
物质循环和生态系统
- 生物圈是由生物和非生物因素相互作用形成的。
-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包括了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三个部分,其中最主要的物质循环有碳循环、氮循环和水循环。
人文地理
人口与城市
- 人口分布不均衡,大多数人聚居于沿海和河流流域。
- 城市化是当前全球的趋势之一,城市中心是一个城市的核心区域,周围是不同层次的城市郊区和城市扩展区。
- 城市规模通常通过城市人口数量来衡量,不同的城市有不同的城市等级。
农业和工业
- 农业是人类最基本的生产活动之一,其发展历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原始农业、传统农业和现代农业。
- 工业的发展极大地推动了城市化的进程,工业的高速发展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影响,需要加强环保意识。
- 农业和工业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在不同发展阶段加以合理的布局和计划。
以上是本文大体内容,适用于地理学科的初、高中生以及其他地理学习者。
复习地理知识需要积累和联系,只有做到真正的理解才能更好地应用到实际生活和学习中去。
地理学的重要知识点
地理学的重要知识点地理学是研究地球表层的学科,涉及到人文地理、自然地理以及地球科学等多个方面的知识。
下面是地理学中的一些重要知识点。
1.地球的形状与运动:地球是一个近似于椭球体的立体物体,它具有自转和公转的运动。
地球自转一天约为24小时,公转一年约为365.25天。
2.地球的层次结构:地球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三个主要层次,地壳是最外层,地幔和地核则位于地壳之下。
3.大洋和陆地:地球表面的70%是海洋,30%是陆地。
大洋分为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和南极洲周围的洋。
4.地理坐标系统:地球上的任意一点都可以通过经度和纬度来确定。
经度是指东西方向的线,纬度是指南北方向的线。
5.自然地理:包括地形地貌、气候、土壤、植被、水文等自然要素的分布和相互关系的研究。
6.人文地理:研究人类活动在地理环境中的分布、演变和影响。
人文地理可以涉及到人口、城市、文化、经济等方面的内容。
7.自然资源:地球上存在着各种自然资源,包括矿产资源、水资源、森林资源、土壤资源等。
地理学研究如何合理利用和保护这些资源。
8.环境问题:地理学帮助人们了解环境问题的成因和影响,包括气候变化、污染、生态破坏等。
地理学通过研究地球的自然系统和人类活动,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
9.人口地理学:研究人口的分布、迁移、增长等问题。
人口地理学可以揭示人口与地理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对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0.城市地理学:研究城市的空间分布、形态、功能和发展等问题。
城市地理学关注城市的构成要素、交通、工业、居民活动等方面的内容。
11.地理信息系统(GIS):地理学的一个重要工具,用于收集、存储、处理和分析地理数据。
GIS可以用于制图、空间分析等方面。
12.地球科学:地理学与地球科学有重叠之处,地球科学研究地球内部结构和地球表层的运动、变化等方面的问题。
13.地理教育:地理学作为一门教学科目,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地理意识和地理思维,帮助他们了解和认识自己所处的地理环境。
初中地理总复习人教版
初中地理总复习人教版一、地理的定义和研究对象地理是研究地球表层现象和人类在地球上的活动的学科。
它的研究对象包括地球的自然环境、人类活动和地球上的各种地理现象。
二、地球的构造和地理环境地球由地壳、地幔和地核构成。
地壳分为陆壳和海壳,地幔是地球的中层,地核分为外核和内核。
地球的地理环境包括大气环境、水文环境和生态环境。
三、地球的运动与地理现象地球有自转和公转两种运动。
自转导致地球的昼夜变化和地球上的时区现象,公转导致季节的变化。
地球的运动还引发了地理现象,如地震、火山喷发和台风等。
四、地球的层次结构和地理区划地球的层次结构包括大洲、国家、省、市等不同的行政区划。
地理区划是根据地理条件、经济发展水平、文化特点等划分出的不同地理区域。
五、地球上的自然地理现象地球上存在着许多自然地理现象,如山脉、高原、平原、河流、湖泊、草原等。
这些地理现象对人类活动和生态环境都有着重要影响。
六、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有着深远影响。
不合理的开发利用会导致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而科学合理的活动则能够促进地理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七、经济地理和城市发展经济地理研究的是地球上各地的经济活动和资源分布情况。
城市发展是经济地理中的重要内容,城市化进程对地理环境和人类社会都有着深远影响。
八、人口与人口迁移人口是地理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人口迁移对地理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都有着重要影响。
人口迁移的原因包括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等。
九、地球资源与可持续发展地球资源是指地球上各种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
合理利用地球资源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需要注重资源的保护和节约利用。
十、地理信息技术和地理学科的发展地理信息技术是地理学发展的重要工具,它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研究地球。
地理学科的发展也需要不断与其他学科进行交叉融合。
以上是初中地理总复习人教版的内容概述,希望对你的复习有所帮助。
初中地理会考复习重点资料
初中地理会考复习重点资料1. 大地的形状与地球的运动- 大地的形状:地球是近乎球形的,但由于地球自转引起的离心力作用,使得赤道部分稍微扁平。
- 地球的运动:地球有自转和公转两种运动。
自转是指地球绕自身轴线旋转,一天分为24小时。
公转是指地球绕太阳运动,一年约365.25天。
2. 中国地形- 中国地形特征:中国地形由西北高,东南低的横断山脉决定,分布有高原、平原、盆地和山地等地形。
- 中国地势特点:由西北向东南递降,形成了"南高北低"的地势格局。
3. 气候与气象- 气候:气候是指一个地区长期的天气状况。
主要影响因素包括纬度、海陆分布、地形及地物等。
- 气象:气象是指短期的天气状况,包括温度、湿度、风向、降水等要素。
4. 人口与城市- 人口分布:人口分布因素包括自然环境、经济发展、交通等因素。
- 城市发展:城市化进程快速推进,城市发展受到人口增长、经济发展和社会需求的影响。
5. 自然资源与经济发展- 自然资源:自然资源是指地球上供人类利用的各种物质和能量,包括能源资源、矿产资源、水资源等。
- 经济发展:经济发展需要充足的自然资源支持,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可以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6. 交通运输与通信技术- 交通运输:交通运输是地理学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其发展影响着地理空间的结构和格局。
- 通信技术:现代通信技术的发展使得信息的传递更加快捷和便利,对地理空间的联系和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以上是初中地理会考的复习重点资料,希望对复习有所帮助。
如有不对或有其他问题,请告知。
期中地理复习资料七下
期中地理复习资料七下在我们学习生涯中,期中考试是一个重要的节点,对于地理这门学科来说,掌握基础知识非常重要。
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复习,以下是一些七年级下册地理的复习资料,希望可以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自然地理东西半球:黄道面所划分的地球的东、西两半球也是自然分界线。
赤道线:重要的纬线,坐标为0度,是南北半球的分界线。
北极圈、南极圈:是指一年中一天的最长时间,当地白天24小时,黑夜也24小时。
水循环:指水在地球上不断循环,包括蒸发、凝结、降落、渗透等过程。
是星球命运生存的基本过程之一。
二、人文地理人口密度:是指人口数量与面积或体积之比。
人口密度高的地区往往意味着生产力水平高,较为发达,比如东南沿海地区。
农业区位:是指适宜农业发展的地理位置,包括生态、气候、地形等方面的条件要求。
如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
城市群:是指一组相互依存、相互支持的大城市及周围城市,它们共同构成一个城市群区域。
如长江三角洲城市群。
自然灾害:包括地震、火山爆发、洪涝、旱灾等,是地球不断演化和变化过程中产生的。
预防灾害,掌握科学知识,加强灾害应对能力非常重要。
三、地理技能壁画法:用不同颜色、不同粗细、不同长度的线条,简单地表现各种地貌、地图上的信息,有助于快速掌握地理知识。
口诀法:通过简单明了的口诀,帮助我们记忆地理知识点,如“豆腐渣”的点位法,“冰啤酒”的气候分布法等。
模型法:使用样品或模型,辅助地理理论的讲解和演示。
如细胞模型法、三峡模型法等。
四、举一反三掌握地理必须要了解的一个原理是"一体两面"。
例如,我们知道地球是由大陆和海洋组成的一个整体,在地球上每一个事物都有两个方面,如人口流动,既包含城市人口和农村人口,又包括人口输入和输出,这些就是在地理学上的体现。
因此掌握地理知识不仅仅是记忆一些概念和术语,更要深入了解其背后的理论和原则,让知识具有共性和指导性。
以上就是一些七年级下册地理的复习资料,同学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学习,希望大家都能够在期中考试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初中地理总复习资料 (3)
初中地理总复习资料1. 地球与地理地理是一门研究地球及其上的人类活动的科学。
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地球,地理学的核心内容包括地球的构成、地理环境、人文地理等方面。
1.1 地球的构成地球是由固体地壳、液态地幔和矿质核心组成的。
地壳分为大陆地壳和海洋地壳两部分。
大陆地壳主要由花岗岩组成,海洋地壳主要以玄武岩为主。
地幔是地球较厚的一层,主要由硅酸盐岩石组成。
地球的核心主要由铁和镍构成。
1.2 地理环境地理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两个方面。
1.2.1 自然环境自然环境是指地球上的自然条件,包括气候、地形、水文等要素。
气候是地球表面大气长期变化的总和,主要由温度、湿度、降雨、风等因素组成。
地形是地球表面的地形特征,包括山地、平原、高原、河流、湖泊等。
水文是指地球上的水资源,包括地表水和地下水。
1.2.2 人文环境人文环境是指地球上的人类活动和文化特征。
人类活动涉及经济、政治、社会等多个方面,包括农业、工业、交通等。
文化特征主要是指不同民族、不同地区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艺术等。
2. 中国的自然环境中国位于亚洲东部,东临太平洋。
中国的自然环境多样,包括高山、平原、河流、湖泊、海洋等。
2.1 高山中国的高山主要分布在西南地区和西北地区,包括喜马拉雅山脉、天山山脉、昆仑山脉等。
这些山脉穿插在中国的边境地区,对中国的地势起着重要影响。
2.2 平原中国的平原主要分布在东部和中部地区,包括华北平原、东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等。
这些平原地势较低,地形相对平坦,适宜农业和人类居住。
2.3 河流中国的河流众多,包括黄河、长江、珠江等。
黄河是中国的第二长河流,被称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
长江则是中国的第一长河流,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2.4 湖泊中国的湖泊广泛分布在全国各地,包括鄱阳湖、洞庭湖、太湖等。
这些湖泊不仅是重要的淡水资源,还具有重要的生态环境和景观价值。
2.5 海洋中国的海岸线长达1.8万多公里,主要分布在东海、南海和黄海。
初一下册地理复习资料
初一下册地理复习资料一、地理的基本概念地理是一门研究地球表面的学科。
它包括人文地理和自然地理两个方面。
人文地理主要研究人类在地球上的分布、活动与发展;自然地理主要研究地球的自然现象和自然资源。
地球是我们生活的家园,由地壳、地幔、外核和内核组成。
地球表面有五大洲,分别是:亚洲、非洲、欧洲、大洋洲和南美洲。
国家是一个具有独立主权的政治实体,地球上有195个国家。
地理学常用的研究方法包括地图、地形图、统计表格和实地考察等。
地图是地理学中最常用的工具之一,它可以直观地展现地理信息。
二、中国的地理特点中国是世界上第三大国家,东临太平洋,西部高原和山脉遍布,南方多湿地和高山,北方多平原和沙漠。
中国地域辽阔,地貌多样,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
中国也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
中国的地理特点还包括三大河流:长江、黄河和珠江。
长江是中国最长的河流,也是世界上第三长的河流;黄河是中国第二长的河流,黄河流经的地区是中国的农业重镇;珠江是中国最大的南方河流,是广东省的母亲河。
中国的高原主要有青藏高原,海拔高,气温低,多年积雪,被誉为“世界屋脊”。
中国的山脉有喜马拉雅山脉、祁连山脉、长白山等,这些山脉对于中国的水源和气候起着重要作用。
中国各个地区的气候差异较大,北方气候以寒冷干燥为主,南方气候以温暖湿润为主,西南地区气候多样,东北地区气候寒冷。
三、自然灾害与防灾减灾中国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地中海地震带和喜马拉雅地震带,是全球最多地震的国家之一。
地震是地壳发生突然变动引起的地面振动,严重地震会引发次生灾害,如山体滑坡、泥石流等。
除了地震,中国还经常发生洪水、台风、干旱等自然灾害。
洪水是由于强降雨导致河流水位超过警戒线造成的,而台风则会带来强风暴雨、风暴潮等灾害。
为了减少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中国采取了多种防灾减灾措施。
例如,加强地质灾害隐患点的监测与治理,修建堤坝来控制洪水,加强气象监测和预警,制定应急救援预案等。
四、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是当今世界所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
高考地理基础必备知识点
高考地理基础必备知识点地理作为高考科目,其基础知识点是考生须要掌握的重要内容。
下面将从地球、地理信息、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等方面,介绍一些高考地理基础必备的知识点。
一、地球的基本构造和运动地球是我们生活的家园,了解地球的基本构造和运动是地理学习的首要内容。
1. 地球的构造地球由内到外分为核、地幔和地壳三个部分。
其中,地壳是我们生活的地球表层,其厚度大约为35公里。
2. 地球的运动地球有两种基本运动:自转和公转。
自转是指地球绕自身轴线旋转的运动,公转是指地球绕太阳运动的轨道。
二、地理信息系统地理信息系统是收集、存储、管理、分析和展示地理信息的工具。
下面介绍一些与地理信息系统相关的知识点。
1. 地理信息的收集地理信息可以通过卫星遥感、地理定位系统和地理调查等方式进行收集。
这些信息可以用于制作地图、分析地理现象等。
2. 地理信息的展示地理信息可以通过制作地图、制作数据图表等方式进行展示。
地图是一种常见的地理信息展示方式,它可以直观地呈现出地理现象和地理空间关系。
三、自然地理自然地理是研究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的地理学科,下面介绍一些与自然地理相关的知识点。
1. 地理环境地理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
自然环境是指自然界中的各种自然要素,如气候、地形、水文等;人文环境是指人类活动所形成的各种要素,如城市、交通等。
2. 气候与气象气候是指长期平均的天气状况,而气象是短期的天气现象。
了解气候和气象对于理解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具有重要意义。
四、人文地理人文地理是研究人类活动及其与地域之间相互关系的地理学科,下面介绍一些与人文地理相关的知识点。
1. 人口与城市人口是指居住在某个地理区域内的人的总数,城市是人口聚集较多、以非农业为主的居住地区。
人口和城市的发展与一国经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
2. 交通与通讯交通和通讯对于地理空间的联系和经济、文化交流具有重要作用。
了解各种交通方式和通讯技术有助于理解地理发展和地域联系的变化。
高考地理 大全 知识点
高考地理大全知识点高考地理是每个参加高考的学生必须面对的科目之一,其中包含了大量的知识点。
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备考,我将为大家整理出一份高考地理的知识点大全,希望能对大家的复习有所帮助。
1. 地理学的基本概念与分类- 地理学的定义与发展历程- 地理学的分类及其研究内容- 地理学的特点和方法2. 自然地理学- 大气圈与天气- 大气的组成与结构- 大气圈的物理特征与运动规律- 天气系统与变化规律- 水文与水循环- 水圈的特征与类型- 水资源与利用- 水循环与水文过程- 地理环境与自然灾害- 地理环境因素及其影响 - 自然灾害的定义与分类 - 自然灾害的防治与应对3. 人文地理学- 人口与城市- 人口数量与分布- 人口变动与人口结构- 城市的特征与发展- 农业与农村- 农业的类型与特点- 农业生产方式与技术- 农村发展与问题- 工业与交通- 工业化进程与工业类型 - 交通运输的发展与重要性 - 交通网络与物流体系4. 地理信息技术- 地理信息系统概述- 地理信息系统的定义与发展 - 地理信息系统的组成与功能 - 地理信息系统在实践中的应用 - 遥感技术与地理信息提取- 遥感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 遥感图像的解译与分析- 地理信息的提取与处理- 全球定位系统与导航- 全球定位系统的原理与构成 - 全球定位系统的应用与功能 - 导航技术的发展与应用5. 区域地理学- 中国地理概况- 自然地理环境与特点- 人文地理背景与特色- 经济发展与区域差异- 世界地理概况- 主要自然地理特征- 人文地理背景与分布- 经济发展与地缘政治- 城市与区域发展- 城市化与城市发展- 区域差异与发展策略- 区域合作与经济一体化以上就是我给大家整理的高考地理知识点大全,希望能对大家的复习有所帮助。
大家应该根据自己的复习情况,结合教材和参考书进行有针对性的复习,多做题、多总结,相信大家一定能在高考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加油!。
地理复习会考知识点总结
地理复习会考知识点总结一、自然地理学1. 地球基本概念地球是太阳系中的一颗行星,是我们生活的家园。
地球自转产生白昼和黑夜,公转产生季节变化。
2. 地球的形状地球是一个近似椭球体,由于自转和地球自身重力引起的地球扁球化。
3. 地球的地理坐标地理坐标是地球表面上点位置的坐标,由经度和纬度组成。
4. 地球的内部结构地球内部由核、地幔和地壳组成,地球内部的活动导致了地震、火山等自然灾害。
5. 地球的大气圈地球的大气圈是由不同气体组成的气体层,包括对流层、平流层、同温层和平流层。
6. 地球的水圈地球的水圈包括陆地表面的水体和海洋,在地理过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7. 地球的生物圈地球的生物圈包括所有生命体的栖息地,包括陆地生态系统和水域生态系统。
二、人文地理学1. 人口地理学人口地理学研究人口的数量、分布和结构,以及人口与环境的相互关系。
2. 城市地理学城市地理学研究城市的产生、发展和演变过程,城市的规划和管理等问题。
3. 农业地理学农业地理学研究农业生产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包括农业生产的空间分布和种植业制度等问题。
4. 工业地理学工业地理学研究工业的空间分布和工业化对环境和人口的影响。
5. 交通地理学交通地理学研究交通系统的空间分布和交通运输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6. 区域地理学区域地理学研究地理区域的共同特征、空间组织和演变规律。
三、地理信息技术1. 地理信息系统地理信息系统是一种用于收集、存储、分析和展现地理信息的技术系统。
2. 遥感技术遥感技术是通过卫星、飞机等远距离手段获取地球表面的信息。
3. 全球定位系统全球定位系统是一种通过卫星信号确定地球表面位置的技术系统。
四、自然灾害1. 气象灾害气象灾害包括台风、龙卷风、暴雨等,对人类的生活和生产造成严重影响。
2. 地质灾害地质灾害包括地震、火山喷发、泥石流等,对地球环境和人类生活安全造成威胁。
3. 生物灾害生物灾害包括疾病、虫害等,对农业生产和人类健康造成影响。
普通地理学
普通地理学1.地理科学研究的主体对象:地球表层的各地理圈层组成的系统。
2.黑子出现的周期:11年。
3.八大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4.地球公转:引起地球的四季变化;地球自转:引起昼夜更替的变化。
5.黄赤交角:23°27′4.51″6.科里奥利力:地球自转使气流和水流发生固定的偏转,此偏转力称为科里奥利力。
7.岩石的分类及关系:岩石可分为三类,即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
8.地球表层:大气圈、生物圈、人群圈、土壤圈、水圈、岩石圈。
9.土壤形成过程:①土壤母质的破碎;②动植物的腐化和混合;③土壤物质组合成土壤层。
10.土壤-植物系统的养分的输入输出:①矿物风化的输入;②大气中养分的输入;③淋溶作用的输出;④由动植物引起的养分循环;⑤容易为植物所利用的养分物质在土壤中的储存。
11.试说明地球上不同纬度太阳辐射量全年的变化?春分点(3月20日或21日)和秋分点(9月22日或23日):由于直射赤道,阳光照射圈即昼夜分界线的晨昏圈,正好切过两极,因此南北半球各维度上的白昼和夜晚长度都是12h.冬至日(12月22或23日),太阳直射23°27′S即南回归线,切过南极圈(66°33′S),南极圈内整日处于晨昏圈的向阳一侧,而北半球内却处于晨昏圈的背向太阳一侧,因此,此时由南向北日照依次减小。
夏至日(6月21日或22日),地球日照情况相反。
12.以河流为例,试说明地球表层各圈层的相互作用及其如何形成地理环境系统?河流影响气候:降水量的多寡决定着径流补给来源的丰缺,蒸发量大小反映着径流损耗的多少,降水量的时空分布,降水强度,降水中心及其移动方向影响着径流过程和洪峰流量,气温,风和饱和差也因降水,蒸发有影响而对径流间接其作用。
河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河流是地球水分循环的一个重要的,不可或缺的环节,内陆河流把水分从高山输送到内陆盆地底部或者湖泊中,实现水分的小循环;外流河把大量的水分由陆地带入海洋,弥补海洋的蒸发损耗,实现水分的大循环。
地理会考必看知识点
地理会考必看知识点地理会考是一个全面考察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的考试。
下面是一些考试中的必看知识点,帮助学生高效备考。
1.地球的结构和地壳运动地球是由地核、地幔和地壳组成的。
地壳运动包括构造活动、地震和火山活动等。
构造活动主要有地壳的隆升和沉降、地层的形成和变动等。
2.自然地理环境自然地理环境是指地球地表的各种自然要素的组合与分布。
自然地理要素主要有气候、土壤、水体和植被等。
了解各个要素的特征和分类,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是必不可少的。
3.湿润带、干旱带和高山带的特征和分布地球表面上有不同的气候类型和生态环境。
湿润带、干旱带和高山带是其中三个重要的区域类型。
湿润带通常有充足的水源和植被,适宜农业和其他人类活动。
干旱带则缺乏水源,大部分地区的土地无法利用。
高山带因为海拔较高,气候寒冷,植被稀疏。
4.人类活动和环境问题随着人类活动的增加,环境问题也日益严重。
其中包括土地退化、水污染、空气污染和气候变化等。
了解这些问题的原因、影响和可能的解决方案是非常重要的。
5.区域地理和国际关系区域地理和国际关系研究不同地理区域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合作。
了解各个国家和地区的地理特点、资源和经济发展状况,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冲突是非常重要的。
6.城市化和城市规划城市化是指城市人口的增加和城市化过程的发展。
了解城市的特点、城市规划和城市发展的问题是必不可少的。
城市规划包括城市土地利用、城市交通、城市绿化和城市建筑等。
7.人口和人口迁移人口是地理学中的重要研究对象。
了解人口的特点、人口分布和人口迁移的原因和影响是非常必要的。
人口迁移包括农村人口向城市的流动和人口从一个国家迁移到另一个国家的移民。
8.区域发展和经济地理区域发展和经济地理研究经济活动在空间上的分布和地理环境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了解各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特点、资源和产业分布,以及经济发展不均衡的原因和影响是非常重要的。
以上是一些地理会考中必看的知识点。
备考时,学生需要掌握这些知识点的基本概念、特点和相互关系。
地理会考知识点总结
地理会考知识点总结1. 自然地理知识点1.1 大地构造和板块构造学说•大地构造学说:地球表面由陆地和海洋所组成,陆地和海洋是地球表面不同的地质单元。
大地构造学说认为地球表面的巨块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处于不断运动的状态。
•板块构造学说:地球表面被分为若干个板块,这些板块沿地球表面分布,并且不断运动。
板块构造学说解释了地球上地震、火山和山脉等地理现象的形成。
1.2 地理气候区划•气候:指一定时期内某地区的气温、降水和风向风速等气象要素的平均状态。
气候影响着地球上的生态系统、人类社会和经济发展。
•地理气候区划:根据气候类型和区域气候特征将地球表面分为若干个气候带或气候区。
常见的地理气候区划包括:热带气候带、温带气候带和寒带气候带。
1.3 地势与地貌•地势:指地球表面的高低起伏状况。
地势的形成与地质构造、水文地质和气候等因素有关。
•地貌:指地球表面的形态特征。
地貌的形成主要受地质构造和风、水等自然力的作用。
1.4 水文地质•水文地质:研究地下水资源的存在、分布、运动和利用等问题。
水文地质对于人类生活和地球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 人文地理知识点2.1 人口与城市•人口:指某一特定地区的居民人数。
人口数量的分布情况和变化趋势对于社会经济发展和资源利用具有重要的影响。
•城市:指人类聚居定居并发展的地方。
城市发展影响着社会、经济和文化等各个方面。
2.2 经济地理•经济地理:研究地理环境对经济活动的影响以及经济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经济地理关注资源的分布、生产方式、交通运输和城市化等问题。
2.3 交通网络与区域发展•交通网络:指连接起不同地理区域的路网、铁路、航空和水路等交通设施。
交通网络的完善是区域发展的重要条件。
3. 地理中的环境问题3.1 地球生态系统•地球生态系统:由地球上的生物、地理环境和相互关系构成的复杂系统。
地球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对于维持地球生物多样性和环境平衡具有重要影响。
3.2 自然资源与保护•自然资源:指地球上自然存在的具有经济利用价值的物质和能源。
地理高考知识点小册
地理高考知识点小册一、概述地理是人们对地球表层现象及其规律的研究,是一门与人类生产、生活、环境密切相关的科学。
本小册旨在为即将参加高考的学生提供地理知识点的整理和归纳,帮助他们更好地备考和理解地理学科。
二、地球与地球运动1.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地球呈近似椭球体,赤道略大于极半径。
2.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地球自西向东自转一圈所需时间为24小时,公转一周所需时间为365.25天。
3. 地球的倾斜与地理分区地球轴倾斜23.5度,造成了地球季节的变化和北半球、南半球气候的差异。
三、地球表层结构与板块构造1. 地壳、地幔和地核地球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三层,地壳最薄,地核最热。
2. 板块构造理论地球表层被分为若干个板块,板块之间相对运动引发了地震、火山和地质灾害。
四、地球的水资源与水循环1. 地球的水资源分布地球约71%的表面被水覆盖,但可利用的淡水资源非常有限。
2. 水循环的过程水循环包括蒸发、凝结、降水和地下水补给等过程,是地球上水分分布平衡的重要机制。
五、气候与环境问题1. 气候要素和气候类型气候要素包括温度、降水、湿度、风力等,地球上不同地区由于气候要素的差异,形成了各种不同类型的气候。
2. 全球气候变化全球气候变化是当今全球面临的严峻环境问题,包括全球变暖、海平面上升等。
六、自然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1. 地理区位与人类生活人类的生活与地理区位息息相关,地理环境影响了人们的居住、农业、交通和产业发展等。
2. 城市化与国土规划城市化进程对土地资源和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的压力,合理的国土规划对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七、地理学科的研究方法与技巧1. 地图的使用与制图地图是地理学的基本工具,学会使用地图并能正确制作简单地图是地理学科学习的基础。
2. 野外调查与数据处理野外实地调查是地理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数据处理的准确性对研究结果的可信度具有重要影响。
八、地理学科与可持续发展1. 地理学科的综合应用地理学科在城市规划、环境保护、自然资源管理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价值。
初中地理会考复习提纲
初中地理会考复习提纲一、地理的基本概念和研究方法1.地理的定义和分类-地理的定义-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区别2.地理学的研究方法-地理学的实地考察方法-图件和实验方法-统计和分析方法-地理信息系统(GIS)的应用二、地球与地图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地球的形状-地球的大小2.地球的运动-自转和公转-时间和经度的关系3.地图的制作和使用-地图的分类-地图的制作步骤-地图的使用方法三、地球的层构造和板块构造1.地球的内部结构-地球的层析结构-不同地质层的特点和组成2.地壳的活动和板块构造-地壳的活动现象-板块构造理论-板块边界的主要类型和地震地带四、气候与天气1.气候的基本要素-温度-湿度-降水-风2.气候的分类-不同气候类型的特点-中国的气候类型及其分布3.天气的形成和变化-气压变化和气流形成-气象要素变化的影响因素-不同天气现象的形成和特点五、水资源和水环境问题1.水资源的分布和利用-全球水资源的分布-中国水资源的分布和利用-水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2.水污染和水环境治理-水污染对环境的影响-水环境治理的措施和方法六、土壤资源和土地利用1.土壤的形成和类型-土壤的主要成分和形成过程-不同土壤类型的特点和分布2.土地利用与农业生产-农业耕地和林地的利用-农业发展对土地的影响3.城市土地利用与城市化-城市土地的利用和开发-城市化对土地资源的影响和管理七、人口与城市化1.人口资源和人口分布-人口资源的分布和特点-人口密度和人口分布规律2.人口迁移和城市化-人口迁移的原因和类型-城市化过程和城市化对社会经济的影响3.城市规划与建设-城市规划的意义和内容-合理城市发展的措施和方法八、经济地理1.经济活动和经济区位-经济活动的特点和分类-经济区位的重要性和选择原则2.工业和交通运输-工业发展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交通运输对经济发展的作用和类型3.区域经济发展-区域经济特色和类型-区域合作和开放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九、旅游地理1.旅游资源和旅游地类型-旅游资源的种类和特点-旅游地的分类和发展2.旅游业发展和旅游规划-旅游业对经济发展的贡献-旅游规划和旅游管理的重要性3.旅游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旅游环境对旅游业的影响-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措施和方法十、自然灾害与防灾减灾1.自然灾害类型和特点-地震-暴雨和洪水-干旱-风暴和台风2.防灾减灾的基本原则和措施-预测和监测-防灾工程-灾后救援和重建以上是初中地理会考复习的提纲,详细内容可根据自己的课程教材和知识点进行具体的学习和整理。
普通地理学原理
普通地理学原理地理学是研究地球表面的自然和人文现象的学科,它以空间分布为研究对象,通过观察、实地调查和科学分析,揭示地球上的各种现象和规律。
普通地理学是地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涉及了地球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
一、地球的形状和结构地球是一个近似于椭球形的球体,由地壳、地幔和地核组成。
地壳是最外层的固体壳层,包括陆地和海洋,地幔是地壳与地核之间的一层软流动的岩石层,地核是地球的中心部分,主要由铁和镍组成。
地球的形状和结构对地理现象的发生和分布有着重要影响。
二、地球的运动地球有自转和公转两种运动。
自转是指地球绕着自己的轴线旋转,公转是指地球绕太阳运动。
自转使得地球出现了昼夜交替的现象,公转导致了地球季节变化的发生。
地球的运动对气候、季节和生物分布等地理现象产生了重要影响。
三、地球的大气圈地球的大气圈是由气体组成的,包括了对人类生活至关重要的氧气和二氧化碳等气体。
大气圈的存在使得地球具有了适宜人类生存的气候条件,同时也影响着大气循环、气候变化和天气现象。
四、地球的水圈地球的水圈是指地球上水的存在和循环过程。
地球上的水存在于海洋、湖泊、河流、冰川和大气中等形式。
水的循环过程包括了蒸发、降水和径流等过程,水的存在和循环对地球上的生物和人类活动有着重要影响。
五、地球的地理区域地球的地理区域是根据地理特征和人文特征划分出来的地理单元。
地理区域可以按照自然地理区域和人文地理区域来进行划分。
自然地理区域是根据自然环境的差异划分出来的,如高山地区、平原地区和沿海地区等;人文地理区域是根据人类活动和文化差异划分出来的,如城市地区、农村地区和工业区等。
六、地球的生态系统地球的生态系统是由生物和环境相互作用形成的一个复杂的系统。
生态系统包括了生物圈、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等要素,它们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维持着地球上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
七、地球的自然灾害地球的自然灾害是指由自然力量引起的灾害事件,如地震、火山喷发、洪水和干旱等。
初一上册地理复习资料 (2)
初一上册地理复习资料一、地理基础知识复习1. 地理学的定义和分类地理学可以定义为研究地球表层空间分布特征、构造、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的学科。
根据研究内容的不同,地理学可分为自然地理学和人文地理学。
2. 地球的形状和尺寸地球是一个近似于椭球体的三维几何体,其主要特征包括赤道半径、极半径和平均半径。
赤道半径约为6378公里,极半径约为6357公里。
3. 地球的运动地球有自转和公转两种运动。
自转是指地球绕自身轴线旋转一周的运动,周期为24小时,导致了昼夜交替。
公转是指地球绕太阳轨道运动的运动,周期为365.25天,导致了四季的更替。
4. 地球的内部结构地球可以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
地壳是地球最外部的一层,由岩石和土壤组成;地幔是地壳之下的一层,由岩石和矿物组成;地核是地球的最内部,由铁和镍组成。
5. 自然地理区划自然地理区划是以地球表层自然特征的分布为基础,将地球表层划分为不同的区域。
常见的自然地理区划包括世界大洲划分、气候带划分等。
二、中国的地理概况1. 中国的地理位置中国位于东亚,东临太平洋,面积约9.6万平方公里。
中国的地理位置为我国在世界上的地理位置,是区位地理学的基本概念之一,对我国的国情、物流分布等有重要意义。
2. 中国的地理特征中国地理特征多样,包括广袤的平原、高山、盆地和丘陵等。
中国地势东高西低,主要山脉有秦岭、太行山、黄山等。
主要的河流有长江、黄河等。
3. 中国的气候特征中国的气候由于地域广阔,气候类型多样。
例如,东部沿海地区气候温暖湿润,华北地区气候干旱寒冷,西部高原地区气候多样,南部亚热带地区气候湿热。
4. 中国的自然资源中国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包括煤炭、铁矿石、石油、天然气等矿产资源,以及丰富的水资源和生物资源。
这些自然资源对中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起着重要作用。
三、地理与人类活动1. 城市与乡村城市是人口聚集、经济、文化中心,具有密集的人口、建筑物和交通设施。
乡村则相对较为分散,人口和经济活动较为稀疏。
地理七下复习资料
地理七下复习资料地理七下的学习内容涵盖了地球、地理与人类社会、经济地理等多个方面的知识。
复习这些知识,可以帮助我们加深对地理的理解,提高我们的学习成绩。
下面是地理七下的复习资料,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一、地球和地图地球是我们生活的家园,了解地球的基本结构和特征对于理解地理知识是非常重要的。
1. 地球的形状和特征地球是一个近乎球形的天体,具有以下特征:- 地球呈现出两极扁平、赤道膨胀的椭圆体形态;- 地球表面覆盖了约71%的水域和29%的陆地;- 地球表面的地理现象多种多样,如山脉、河流、湖泊、海洋等。
2. 地球的内部结构地球由地壳、地幔和地核三部分构成:- 地壳是地球最外层的固体岩石壳层;- 地幔位于地壳之下,由固体和半固体物质组成;- 地核是地球的核心部分,由固体和液态铁镍合金组成。
3. 地理经纬度和地图投影地理经纬度是地球上的坐标系统,帮助我们确定地理位置。
经度表示东西方向,纬度表示南北方向。
地图投影是将地球表面展开成平面图的方法,有许多不同的投影方式。
二、地理与人类社会地理与人类社会密不可分,人类的生产活动和生活方式受地理条件的影响。
1. 农业地理农业地理研究农业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包括以下内容:- 不同气候条件下的农作物类型和适宜种植区域;- 不同地理条件下的农业方式和生产技术;- 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
2. 工业地理工业地理研究工业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包括以下内容:- 不同地理条件下的工业布局和区域发展;- 资源类型对工业发展的影响;- 工业化对环境的影响和可持续发展。
3. 城市地理城市地理研究城市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包括以下内容:- 城市的发展与地理条件的关联;- 城市人口分布与城市规模的关系;- 城市规划与可持续城市发展。
三、经济地理经济地理研究地理环境对经济活动的影响,以及经济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 交通运输与通信交通运输和通信是现代经济活动的重要支撑,地理条件对其有着较大影响:- 不同地理条件下的交通运输方式选择;- 运输设施对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 信息通信技术对经济全球化的推动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程结构⏹ 第1章 地理学概述⏹ 第2章 地球表层系统基本组成 ⏹ 第3章 地球表层系统基本格局 ⏹ 第4章 地球表层系统基本过程第1章 地理学概述1.1 什么是地理学⏹ 地理(geography)一词的由来中国:最早的词:商周时期的《周易.系辞》“仰以观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
最早的书籍:《山海经》、《管子.地员篇》、《汉书.地理志》等。
西方:最早的词:古希腊学者埃拉托色尼(公元前276-194年),geo 是地球,graphy 是描述,合在一起是地球的描述。
最早的书籍:《奥德赛》、《地理学指南》等。
⏹ 地理学的定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地理学是研究地球表层人地系统相互作用的时空分异规律、动力学机制的学科。
美国地理学家联合会(AAG ):地理学是关于地方与空间的科学,研究地球表层事物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形成机制、区域差异和人与环境相互作用。
(Geography is the science of place and space. Geographers ask where things are located on the surface of the earth, why they are located where they are, how places differ from one another, and how people interact with the environment. ) ⏹ 解析:研究对象:①地球表层系统(广义);②地球陆地表层系统(狭义)。
基本视角:①空间差异与相互作用:地表事物空间分布与空间相互作用规律。
②人地相互作用:自然环境对人类的影响,人类对自然环境的适应与改造效应。
③空间过程与形成机理。
1.2 地球表层系统简介⏹ 定义:地球表层系统是指接近地球表面由岩石圈表层、水圈、土壤与生物圈、人类圈和大气圈底层(对流层)构成的物质系统,是人类生存的直接环境。
⏹ 空间范围:垂直范围:大体上至对流层(边界层)顶下至岩石圈上部(风化壳)。
水平范围:整个地球表层特别是陆地表层。
⏹ 组成与基本格局垂直格局 大气圈 (圈层构成)岩石圈水圈土壤圈与生物圈大气圈是在地球引力的作用下,包围地球的巨厚气态物质。
地球表层系统的大气圈专指广义大气圈的对流层部分。
对流层分最下层(摩擦层或行星边界层)、自由大气层、顶层(与平流层的过渡层)3个层次。
岩石圈是地球外围的固体部分,由地壳和上地幔顶部坚硬的岩石组成。
岩石圈分三个层圈,上层是沉积岩层,中层是硅铝层(地壳),下层硅镁层(上地幔顶部)。
地球表层系统关注的岩石圈主要指表层的风化壳或第四纪松散沉积物。
水圈是地球表面的水以各种存在形式覆盖的圈层。
主要由海洋、河流、湖泊、沼泽、地下水、冰川、高山积雪等组成。
土壤圈是固态地球表面具有生命活动、处于生物与岩石圈之间进行物质循环和能量交换的疏松表层。
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的总和。
绝大多数生物都集中生活在岩石圈、水圈、土壤圈和大气圈相互接触交融的地带水平格局基本过程地表固体物质运动过程大气运动过程含义:地球表层系统及其组成要素的水平空间分布。
基本特征:空间差异性与尺度差异性——在基本过程作用下,各圈层形成相对稳定的多层嵌套水平空间格局。
空间差异性的主要表现:全球尺度的空间差异:海陆分布,热量(气温)分布。
陆地内部的空间差异:地貌分布,气候分布,水文分布、土壤分布,植被分布,人口分布,经济分布,文化分布,土地分布等。
尺度差异性的主要表现:地球(陆地)表层系统及其组成要素普遍存在不同等级水平空间尺度的镶嵌结构。
地质大循环:地壳运动引起的海陆间物质循环变化过程。
一般为万年以上的时间尺度。
现代固体物质运动:在短时间尺度上,陆地表面的岩石、风化物质、土壤等,在重力、流水、风力、冻融等的作用下,发生搬运、沉积的过程。
全球大气循环模式(全球尺度):垂直环流系统:哈得莱环流圈、费雷尔环流圈、极地环流圈;近地面层的行星风系:信风带、西风带、极地东风带。
季风环流(海陆尺度):近地面层,夏季盛行风由海洋吹向陆地,冬季盛行风由陆地吹向海洋。
局地环流(地方尺度):海陆风、山谷风、城乡风。
水圈运动过程生物过程:地球表层生物的生命周期过程,包括了生长、死亡和分解环节,表现为能量转换和营养物质循环过程。
人类活动过程 的总和) 主要驱动力(地球表层基本过程的主要外部驱动力)太阳辐射能、地球内能、天体引力能、地球旋转力(地转偏向力)太阳辐射能地球内能表层大洋循环:海洋表层水体在风的作用下形成的运动过程(洋流)。
陆-海-气系统水循环:地球表层的水经过蒸发、输送、凝结、降落、下渗、径流等环节形成的循环运动过程,分为海陆大循环和陆地小循环、海洋小循环、局地微循环。
以辐射形式到达地球的太阳能,是地球表层系统过程与格局形成的主要源泉;太阳辐射能的作用:地表增温、大气增温的源泉;由于辐射能在地表分布的差异,成为气候、植被格局形成的源泉;大气循环、水循环的基本动力;地表岩石风化、搬运的主要动力;生物循环的基本动力。
地球内部岩石中所含的放射性元素在衰变过程中所产生的热能;地球内能的作用:地壳运动、地震、火山活动的动力源泉;地貌格局(构造地貌)形成的动力源泉;现代地表固体物质、河流运动的主要动力源泉(重力势能)。
天体引力能地转偏向力⏹ 基本特征组成的多样性:地球表层系统各圈层及其要素组成复杂多样,主要包括空间差异的普遍性(地理学第一定律):地球表层系统及其组成要素普遍存在空间分布的差异性,一般地说,距离越近,空间地理单元的差异性越小;反之,越大。
地球表层系统及其组成要素普遍存在空间联系或相互作用,一般地说,距离越近,空间地理单元之间的联系越紧密,反之,越小。
尺度镶嵌的普遍性:地球表层系统及其组成要素普遍存在不同尺度(全球、区域、地方)的镶嵌结构,这种镶嵌结构之间普遍存在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
过程与机理的复杂性:地球表层系统及其组成要素的运动过程普遍存在着复杂相互作用。
主要包括1.3 地理学学科体系⏹ 与相邻学科的关系 在现行科学体系中的地位在现代地球系统科学体系中的地位月球及太阳等天体对地球的引力;天体引力能的作用:海水、大气等地表流体周期性运动(潮汐)的动力源泉。
由于地球自转运动而作用于地球上运动质点(气流、水流)的偏向力(科里奥利力,作用方向是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
作用:影响地表流体(气流、水流)运动方向,特别是决定了大气环流的东西向运动。
影响河流地貌发育形态,北半球表现为右岸侵蚀、左岸堆积。
气态、液态、固态物质并存;无机与有机物质并存; 人类与自然环境并存。
气态、液态、固态物质的相互作用;内、外营力的相互作用; 无机与有机物质的相互转化; 人类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作用; 空间与尺度的相互作用。
⏹现行学科体系宏观框架⏹现行学科体系1.4 主要研究方法(一)地理调查与观测方法概述:遥感技术大规模应用之前,是获得地理事物信息的主要方法。
遥感技术大规模应用之后,与遥感技术共同构成了快速、准确获得地理事物信息的方法体系。
主要承担小尺度定量监测和校正、检验遥感技术的功能。
野外调查对象:地理景观。
主要目的:识别主要地理景观要素或综合体的类型与格局。
基本内容:地质地貌(岩性、地貌类型等);水文(水体类型、河流等级结构等);土野外观测访谈调查 资料调查(二)地图法地图的概念:地图是遵循一定的数学法则(投影,比例尺),将客体(一般指地球)上的地理信息,通过科学的概括,并运用符号系统表示在一定载体上的图形,以传递它们的数量和质量在时间与空间上的分布规律和发展变化。
地图的作用:地理信息(数据、成果)展现的基本工具。
地理调查的重要辅助工具。
地理分析的重要辅助工具(与GIS 结合)。
(三)遥感技术遥感定义:应用探测仪器,不与探测目标相接触,从远处把目标的电磁波特性记录下来,通过分析,揭示出物体的特征性质及其变化的综合性探测技术。
遥感技术系统:包括被测日标的信息特征、信息的获取、信息的传输与记录、信息的处理和信息的应用五大部分。
遥感分类(按遥感平台分) 遥感的作用:实时、准确地获取较大空间范围的地理信息,为地理规律的研究奠定了坚实基础。
对象:地理过程。
目的:定量识别地理过程的运动规律。
基本内容:地貌过程:土壤侵蚀变化等水文过程:河流流量、泥沙变化等 气候过程:气温、降水、风变化等生物过程:动植物种类、群落结构、生物量变化等。
对象:人群目的:人地关系中的人类行为因素主要内容:人与资源的关系:土地、水、能源、生物等人与环境的关系:污染等人与经济关系:农业投入,农业产出等 人与社会关系:人口、教育等。
对象:各级政府部门等目的:补充地理学研究所需的各类信息主要内容:资源:国土、海洋、水利、农业、林业、旅游等环境:环保、气象、水利、国土、农业、林业、测绘等 社会经济:统计、建设、发改委、计生委等。
地面遥感:传感器设置在地面平台上; 航空遥感:传感器设置在航空器上; 航天遥感:传感器设置在环绕地球的航天器上。
(四)地理信息系统技术GIS(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ystem)的定义:由计算机硬件、软件和各种定量方法组成的系统,该系统主要支持空间数据的采集、管理、处理、分析、建模和显示,以便识别复杂的地理规律。
GIS的基本构成:一般包括以下主要部分:系统硬件、系统软件、空间数据和应用模型。
GIS的作用:开展地理格局与过程的定量分析,发现复杂的地理规律,是地理学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五)数学及复杂系科学方法普通统计分析方法(不考虑空间属性的数据分析):相关分析、回归分析、时间序列分析、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趋势面分析、马尔可夫预测。
空间分析方法(考虑空间属性的数据分析):空间分布分析、空间形态分析、空间距离分析、空间场分析系统工程方法:线性规划、多目标规划、投入产出分析、随机型决策、控制论方法、模糊数学、灰色系统方法复杂性科学方法:系统动力学、分形理论、小波分析、人工神经网络、遗传算法、元胞自动机1.5 地理学发展方向⏹社会需求 全球环境变化 可持续发展:如何协调环境与发展的关系人类环境需求的提高:环境需求的“精细化”。
⏹ 科学需求:全球环境变化研究(1980年代至今):主要计划:IGBP , IHDP , WCRP , DIVERSITAS 等。
目标:认识全球环境变化的机理、过程、格局、效应。
可持续发展研究(1980年代至今):目标: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转型所需要的新技术体系等。
⏹ 地理学发展方向:气候变化 资源短缺 环境污染 生态退化主要问题:横向扩展有余,纵向深化不足。
总目标:完成从现状地理学向现代地理科学的转变。
主要变化:从地球陆地表层系统要素研究向整体研究转变、从格局研究向过程与机理研究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