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感概论复习题环科
遥感复习题库
遥感复习题库遥感复习题库遥感技术是一种通过利用卫星、飞机等远距离感知手段获取地球表面信息的技术。
在现代科技的发展中,遥感技术在环境监测、资源管理、城市规划等领域起着重要的作用。
为了更好地掌握和应用遥感技术,我们需要进行系统的学习和复习。
下面是一些遥感复习题,帮助大家回顾和巩固相关知识。
一、选择题1. 遥感技术主要利用的是哪种电磁波?a) 可见光b) 红外线c) 微波d) X射线2. 遥感图像的分辨率是指什么?a) 图像中物体的大小b) 图像中物体的数量c) 图像中物体的形状d) 图像中物体的颜色3. 遥感技术可以用来监测哪些自然灾害?a) 地震b) 暴雨c) 沙尘暴d) 龙卷风4. 遥感图像的分类是指什么?a) 对图像进行数字化处理b) 对图像进行地物分类c) 对图像进行色彩增强d) 对图像进行尺度变换5. 遥感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主要包括哪些方面?a) 土壤湿度监测b) 农作物生长监测c) 病虫害预警d) 全部都是二、判断题1. 遥感图像的分辨率越高,图像中物体的细节越清晰。
(√/×)2. 遥感技术只能用于地球表面的观测,无法应用于其他行星。
(√/×)3. 遥感图像的颜色是由图像传感器决定的,与真实物体的颜色无关。
(√/×)4. 遥感技术在城市规划中可以用来监测土地利用和土地覆盖情况。
(√/×)5. 遥感技术可以通过监测植被指数来评估植被的健康状况。
(√/×)三、简答题1. 请简要介绍一下遥感技术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2. 什么是遥感图像的增强?请举例说明。
3. 遥感图像的分类有哪些方法?请简要描述其中一种方法。
4. 遥感技术在资源管理中的应用有哪些优势?5. 请简要介绍一下遥感技术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
四、应用题1. 请利用遥感图像判断下面的土地利用类型:(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回答)2. 请利用遥感图像评估下面的植被健康状况:(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回答)通过以上的复习题,我们可以回顾和巩固遥感技术的相关知识。
遥感概论期末考试试题
遥感概论期末考试试题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遥感技术中,"遥感"一词的英文缩写是:A. RSB. GISC. GPSD. AI2. 以下哪项不是遥感技术的主要应用领域?A. 农业监测B. 城市规划C. 军事侦察D. 电影制作3. 遥感图像的分辨率是指:A. 图像的清晰度B. 图像的尺寸C. 图像中每个像素所代表的地面面积大小D. 图像的色彩数量4. 关于光谱分辨率,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光谱分辨率越高,图像的色彩越丰富B. 光谱分辨率越高,图像的清晰度越高C. 光谱分辨率越高,图像的噪声越低D. 光谱分辨率越高,图像的覆盖范围越广5. 以下哪种传感器是主动式传感器?A. CCD相机B. 红外扫描仪C. 激光雷达D. 多光谱扫描仪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遥感技术可以应用于______、______、______等多个领域。
2. 遥感数据的获取主要依赖于______、______和______等设备。
3. 光谱分辨率是指传感器能够分辨的最小光谱范围,它影响着图像的______和______。
4. 空间分辨率是指图像中每个像素点所覆盖的地面面积,它与______和______有关。
5. 遥感数据的预处理包括辐射校正、______和______等步骤。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简述遥感技术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2. 描述遥感图像的几何校正过程及其重要性。
四、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1. 论述多时相遥感数据在农业中的应用,并举例说明。
2. 论述遥感技术在城市规划中的作用,并分析其优势和局限性。
五、案例分析题(共20分)某地区利用遥感技术进行土地利用变化监测。
请分析以下遥感图像,并回答以下问题:- 图像中显示的土地利用类型有哪些?- 如何通过遥感图像识别不同类型的土地利用?- 该地区在过去十年中土地利用变化的趋势是什么?注意事项:- 请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所有题目。
环境遥感试题
《环境遥感》笔记整理一、名词解释(4’×6=24’)1. 遥感(狭义):是指应用探测仪器,不与探测目标相接触,从远处把目标的电磁波特性记录下来,通过分析,揭示出物体的特征性质及其变化的综合性探测技术。
环境遥感(狭义):是指利用遥感技术探测和研究环境污染的空间分布、时间尺度、性质、发展动态、影响和危害程度,以便采取环境保护措施或制定生态环境规划的遥感活动。
2. 电磁波:交互变化的电磁场在空间的传播。
3. 电磁波谱:按电磁波在真空中传播的波长或频率,递增或递减排列,则构成了电磁波谱。
4. 绝对黑体:如果一个物体对于任何波长的电磁辐射都全部吸收,那这个物体称称为绝对黑体。
其吸收率α(λ,T)≡1,ρ(λ,T)≡0,与物体的温度和电磁波波长无关。
5. 散射:辐射在传播过程中遇到小微粒而使传播方向改变,并向各个方向散开,称为散射。
6. 大气窗口:通常把电磁波通过大气层时较少被反射、吸收和散射的、透过率高的波段称为大气窗口。
7. 反射率:物体反射的辐射能量Pρ占总入射能量P0的百分比,称为反射率ρ。
8. 镜面反射:是指物体的反射满足反射定律。
入射波和发射波在同一平面内,入射角与反射角相等。
9. 漫反射:是指不论入射方向如何,虽然反射率ρ与镜面反射一样,但反射方向却是“四面八方”。
10. 反射波谱曲线:反射率随波长变化的曲线。
11. 传感器:是收集、探测、记录地物电磁波辐射信息的工具。
12. 摄影成像:摄影是通过成像设备获取物影像的技术。
13. 像点位移:在中心投影的影片上,由于地形的起伏引起平面上的点在像片位置上的移动。
14. 扫描成像:依靠探测元件的扫描镜对目标地物以瞬时视场为单位进行的逐点、逐行取样,以得到目标地物电磁辐射特性信息,并形成一定谱段的图像。
15. 瞬时视场角:扫描系统在某一时刻对空间所张的角度。
16. 像点:瞬时视场角在影像上对应的点(像素)。
18. 扫描角:机下扫描点与顺时扫描点所形成的角度。
遥感概论复习题
遥感概论复习题遥感概述1、阐述遥感的基本概念。
2、遥感探测系统包括哪几个部分?3、与传统对地观测手段比较,遥感有什么特点?举例说明。
4、遥感有哪几种分类?分类依据是什么?5、试述当前遥感发展的现状及趋势。
遥感的物理基础1、大气对通过其中传播的电磁波的散射有哪几类?他们各有什么特点。
2、什么是大气窗口?常用于遥感的大气窗口有哪些?3、论述太阳辐射传播到地球表面又返回到遥感传感器这一整个过程中所发生的物理现象。
4、请绘出小麦、湿地、沙漠、雪的典型光谱曲线图,并分别对这些光谱反射率曲线的特征及其成因作出说明。
5、遥感某火电厂冷却水的热污染(温度梯度为90-50度),试问在哪个波段、选用何种传感器,在每天什么时刻及天气状况下,遥感最为有利,为什么(b=2.898×10-3m.K,计算精确到0.1um)。
6、熟悉颜色的三个属性。
明度、色调、饱和度,选取自然界的某些颜色例如:树叶、鲜花、土地等,比较它们三种属性区别。
7、光的合成怎样推算新颜色?用色度图说明。
8、加色法和减色法在原理上有什么不同?举例说明什么时候用加色法,什么时候用减色法?9、利用标准假彩色影像并结合地物光谱特征,说明为什么在影像中植被呈现红色,湖泊、水库呈蓝偏黑色,重盐碱地呈偏白色。
遥感图象的获取原理1、主要遥感平台有哪些,各有何特点?2、摄影成像的基本原理是什么?其图像有何特征?3、扫描成像的基本原理是什么?扫描图像与摄影图像有何区别?4、如何评价遥感图像的质量?航空遥感与航空像片1、按摄影机主光轴与铅垂线的关系,航空摄影可公为哪几类?2、影响航空像片比例尺的因素有哪些?怎样测定像片的比例尺?3、比较航空摄影像片与地形图的投影性质有什么差别?4、什么是像点位移?引起像点位移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航天遥感与卫星图像1、试从技术特性和应用两方面,对航天(卫星)遥感与航空遥感作一比较。
2、航天遥感平台主要有哪些?各有什么特点?3、地球资源卫星主要有哪些?常用的产品有哪几类?4、简述卫星图像的主要特征。
遥感概论试题(归纳)
名词解释1.遥感——应用探测仪器,不与探测目标相接触,从远处把电磁波特性记录下来,通过分析,揭示出物体的特征性质及其变化的综合性探测技术。
2.目视解译——指专业人员通过直接观察或借助辅助判读仪器在遥感图像上获取特定目标地物信息的过程。
3.三原色——若三种颜色,其中的任一种都不能由其余两种颜色混合相加产生,这三种颜色按一定比例混合,可以形成各种色调的颜色,称为三原色。
红绿蓝是最优的三原色,可以方便的产生其他颜色。
4.密度分割——单波段黑白遥感图象可按亮度分层,对每层赋予不同的色彩,使之成为一种彩色图象,这种方法叫密度分割。
5.非监督分类——是在没有先验类别(训练场地)作为样本的条件下,即事先不知道类别特征,主要根据像元间相似度的大小进行归类合并(将相似度大的像元归为一类)的方法。
1.大气窗口由于大气层的反射、散射和吸收作用,使得太阳辐射的各波段受到衰减的作用轻重不同,因而各波段的透射率也各不相同。
我们就把受到大气衰减作用较轻、透射率较高的波段叫做大气窗口。
2.光谱分辨率指遥感器在接收目标辐射的电磁波信息时所能分辨的最小波长间隔。
光谱分辨率与传感器总的探测波段的宽度、波段数和各波段的波长范围和间隔有关。
间隔愈小,分辨率愈高。
3.遥感图像解译专家系统遥感图像解译专家系统是模式识别和人工智能技术相结合的产物。
它用模式识别方法获取地物多种特征,为专家系统解译遥感图像提供依据,同时应用人工智能技术,运用遥感图像解译专家的经验和方法,模拟遥感图像目视解译的具体思维过程,进行遥感图像解译。
4.监督与非监督分类监督分类指根据已知样本区类别信息对非样本区数据进行分类的方法。
非监督分类指事先对分类过程不施加任何先验知识,仅凭遥感影像地物的光谱特征的分布规律进行分类,即按自然聚类的特性进行“盲目”分类。
1.遥感平台遥感中搭载传感器的工具统称为遥感平台,常见的有气球、飞机、人造地球卫星和载人航天器。
2.微波遥感指利用某种传感器接收地面各种地物发射或者反射的微波信号,籍以识别、分析地物,提取所需的信息。
遥感复习考试资料及答案
然遥感考试资料第1章绪论名词解释:1、遥感:在不直接接触目标物的情况下,使用特定的探测仪器来接受目标物体的电磁波信息,再经过对信息的传输、加工、处理、判读,从而识别目标物体的技术。
❝2、遥感平台::用来装载传感器的运载工具填空题:1、遥感平台的种类可分为航天平台、航空平台、地面平台三类。
2、按照传感器工作方式,遥感可以分为被动遥感、主动遥感两类。
3、遥感技术系统由:遥感平台、传感器、遥感数据接受与处理系统、遥感资料分析解译系统4个部分组成。
问答题:1、遥感的应用领域有哪些(至少举6类)?答:资源遥感、环境遥感、农业遥感、林业遥感、渔业遥感、地质遥感、气象遥感、水文遥感、城市遥感、工程遥感第2章遥感电磁辐射基础名词解释:❝1、电磁波:电磁波是在真空中或物质中通过传播电磁场的振动而传输电磁能量的波❝2、电磁波谱:按电磁波在真空中传播的波长或频率递增或递减顺序排列❝3、绝对黑体:对任何波长的电磁辐射都全部吸收的物体❝4、绝对白体:反射所有波长的电磁辐射❝5、灰体:没有显著的选择吸收,吸收率虽然小于1,但基本不随波长变化的物体❝6、绝对温度:和热力学温度是同义词, 符号T单位K❝7、辐射温度:如果实际物体的总辐射出射度(包括全部波长)与某一温度绝对黑体的总辐射出射度相等则黑体的温度称为该物体的辐射温度❝8、光谱辐射通量密度:单位时间内通过单位面积的辐射能量❝9、大气窗口:通过大气后衰减较小,透过率较高,对遥感十分有利的电磁辐射波段通常称为“大气窗口”❝10、发射率:实际物体与同温度的黑体在相同条件下的辐射功率之比。
❝11、光谱反射率:物体的反射辐射通量与入射辐射通量之比❝12、光谱反射特性曲线:平面坐标曲线表示,横坐标表示波长,纵坐标表示反射率或者(在平面坐标上表示地物反射率随波长变化规律的曲线)填空题:1、电磁波谱按频率由高到低排列主要由r玛射线、X射线、紫外线、可见光、红外线、微波、无线电波等组成。
遥感概论期末试题及答案
遥感概论期末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遥感技术的基本流程包括哪些环节?a) 数据采集、数据传输、数据处理、数据分析b) 数据采集、数据传感、数据处理、数据分析c) 数据采集、数据传输、数据存储、数据分析d) 数据采集、数据传输、数据处理、数据应用答案:d) 数据采集、数据传输、数据处理、数据应用2. 遥感数据分为哪几种类型?a) 主动遥感数据、被动遥感数据b) 空间遥感数据、热红外遥感数据c) 光学遥感数据、微波遥感数据d) 高分辨率遥感数据、低分辨率遥感数据答案:c) 光学遥感数据、微波遥感数据3. 遥感数据的空间分辨率表示什么意思?a) 反映数据的时间间隔b) 反映数据的空间位置精度c) 反映数据的光谱分辨能力d) 反映数据的像元尺寸答案:d) 反映数据的像元尺寸4. 遥感影像的光谱分辨率表示什么意思?a) 反映数据记录的时间跨度b) 反映数据记录的幅度范围c) 反映数据记录的空间尺度d) 反映数据记录的波段数量答案:d) 反映数据记录的波段数量5. 遥感技术在哪些领域有广泛应用?a) 农业、环境监测、城市规划等b) 医疗、教育、旅游等c) 航空、航天、地质勘探等d) 建筑、财务、人力资源等答案:a) 农业、环境监测、城市规划等二、简答题1. 什么是遥感技术?它的基本原理是什么?遥感技术是指通过空间传感器对地球表面的物体、现象进行观测和测量的技术手段。
它的基本原理是运用各种传感器获取地球表面的电磁波辐射信息,并通过数据处理和分析,实现对地表物体的识别、分类和定量描述。
2. 请简要介绍一下光学遥感和微波遥感的特点及应用领域。
光学遥感是利用地球表面反射、散射和辐射的可见光和红外辐射信息进行观测和测量的遥感技术。
其特点包括具有较高的空间分辨率和较丰富的光谱信息。
常用的光学遥感器有高分辨率遥感卫星,广泛应用于农业、环境监测、城市规划等领域。
微波遥感是利用地球表面微波辐射的信息进行观测和测量的遥感技术。
遥感概论复习题答案
遥感概论复习题答案一、单选题1. 遥感技术是通过什么方式获取地球表面信息的?A. 直接接触B. 间接测量C. 人工观察D. 遥感卫星答案:D2. 遥感技术中,SAR代表什么?A. 同步辐射B. 卫星遥感C. 合成孔径雷达D. 空间分析答案:C3. 以下哪个波段属于短波红外区域?A. 0.4-0.7微米B. 0.7-1.1微米C. 1.1-3.0微米D. 3.0-5.0微米答案:B4. 遥感数据的分辨率包括哪些类型?A. 空间分辨率B. 光谱分辨率C. 时间分辨率D. 所有以上答案:D5. 遥感图像的几何校正的目的是:A. 提高图像的对比度B. 纠正图像的几何误差C. 增强图像的颜色D. 减少图像的噪声答案:B二、多选题1. 遥感技术可以应用于以下哪些领域?A. 土地利用规划B. 环境监测C. 军事侦察D. 农业作物评估答案:A, B, C, D2. 遥感数据的预处理包括哪些步骤?A. 辐射校正B. 大气校正C. 几何校正D. 光谱分离答案:A, B, C三、判断题1. 遥感技术只能用于白天获取数据。
(错误)2. 遥感技术可以穿透云层获取地表信息。
(正确)3. 所有遥感传感器都具有相同的空间分辨率。
(错误)四、简答题1. 简述遥感技术的基本工作原理。
遥感技术是通过遥感传感器在飞机或卫星等平台上,利用电磁波的反射、吸收和散射特性,获取地球表面或大气中目标物的图像和数据。
这些数据经过处理和分析,可以用于各种应用领域。
2. 描述遥感数据的三种主要分辨率类型及其意义。
空间分辨率:指图像上单个像素所代表的地面面积大小,分辨率越高,图像越清晰。
光谱分辨率:指传感器能够区分不同波长电磁波的能力,分辨率越高,能够获取的光谱信息越丰富。
时间分辨率:指传感器在一定时间内获取数据的能力,时间分辨率越高,能够更频繁地监测同一地区。
五、论述题1. 论述遥感技术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及其重要性。
遥感技术在环境监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最新遥感复习题(城环专业)答案汇总
最新遥感复习题(城环专业)答案汇总2010年遥感复习题(城环专业)答案1.解释下列名词:1.热容量(C )—是指在一定的条件下,如定压或定容条件下,物体温度升高1℃所需要吸收的热量。
单位为卡/度(cal/℃)。
2.比热(c)–- 是指将1g的物质温度升高1 ℃所需的热量。
单位为卡/克·度(cal/g·℃ )。
对于一定的物质而言,热容量与质量成正比,单位质量的热容量叫做比热。
在有限的温度范围内,物质的比热可以认为是常数。
均匀物质的热容量等于其比热与质量的乘积。
3.热传导率(K)—是物体对热量通过的速度的量度。
热传导率的单位是 cal/(cm·s·℃)。
它用来测量两个物质之间热传递流畅的程度。
4.热惯量(P)—是指两种物质之间传递热量的速度快慢程度的度量。
它是物质热惰性的一个综合指标,也是物质对温度变化热反应的一种度量。
热惯量低的物质,其密度、热传导率和比热就低,说明它对周围温度变化的反映比较迟钝。
如木头、玻璃对于温度上的变化反映比较慢。
相反,热惯量高的物质将迅速升温或降温。
这类物质有银、铜和铅等金属,它们具有高的密度,高的传导率和高比热的特性5.亮度系数(P):是指在相同照度条件下,某物体表面亮度(B)与绝对白体(全白的物体)理想表面亮度(B 0)之比,即:亮度系数是没有单位的。
绝对白体的亮度系数为1,但在自然界中很难找到, 通常用硫酸钡纸或氧化镁纸作标准反射面, 它的亮度系数是0.98, 而绝对黑体(全黑的物体)的亮度系数为0。
物体的亮度系数不同,在像片上反映为色调的差异。
一般亮度系数大,像片上的色调浅;亮度系数小,其色调就深。
6.反差即黑白差,即黑白像片(胶片)中明亮与阴暗部分亮度的差别。
反差系数是指影像上表现出的反差与原景物反差的比值,通常用r表示。
r = 影像反差/景物反差从公式 r = 影像反差/景物反差可以看出:当r=1时,地物的不同亮度(感光密度)都能得到正确的表达。
遥感概论复习题
遥感概论复习题遥感概论复习题第一章一、填空:1、遥感的分类方法很多,按遥感平台分:地面遥感、航空遥感、航天遥感、航宇遥感。
2、遥感的分类方法很多,按工作方式分:主动遥感和被动遥感。
成像遥感与非成像遥感。
二、简答及综合题1、何谓遥感?遥感技术系统主要包括哪几部分?遥感:广义上指一切无接触的远距离探测,包括对电磁场、力场、机械波(声波、地震波)等的探测。
狭义上指是应用探测器,不与探测目标相接触,从远处把目标的电磁波特性记录下来,通过分析,揭示出物体的特征性质及其变化的综合性探测技术。
遥感技术系统主要包括:被测目标的信息特征、信息的获取、信息的传输与记录、信息的处理和信息的应用五大部分。
2、遥感的主要特点表现在哪几方面?并举例说明。
遥感的主要特点:(1)观测范围大、具有综合、宏观的特点(2)信息量大,具有手段多,技术先进的特点(3)获取信息快,更新周期短,具有动态监测的特点(4)数据的综合性和可比性:反映了地球上许多自然人文信息,红外遥感昼夜探测、微波遥感全球探测人们可以从中选择需要的信息(5)经济型:与传统方法相比大大节省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具有很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6)局限性:遥感技术所利用的电磁波还是很有限,仅是其中的几个波段。
3、遥感的发展主要经历了哪几个阶段?(1)无记录的地面遥感阶段(2)有记录的地面遥感阶段(3)空中摄影遥感阶段(4)航天遥感阶段4、当前遥感发展趋势?(1)新一代传感器的研制,以获得分辨率更高,质量更好遥感图像和数据(2)遥感应用不断深化(3)地理信息系统的发展与支持是遥感发展的又一进展和方向5、根据你所学的知识,例举遥感在你所学专业领域中的应用。
(1)遥感在资源调查方面的应用 a:在农业、林业方面的应用 b:在地质矿产方面的应用 c:在水文水资源方面的应用(2)遥感在环境监测评价及对抗自然灾害方面的应用 a:在环境监测方面b:在对抗自然灾害方面的应用(3)遥感在区域分析及建设规划方面的应用(4)遥感在全球宏观研究中的应用(5)遥感在其他方面的应用a:在测绘地图方面的应用b:在历史遗迹、考古调查方面的应用c:军事上的应用第二章一、填空:1、电磁波谱按波长由低到高排列主要由γ射线、X射线、紫外线、可见光、红外线、微波无线电波等组成。
遥感概论复习题
遥感概论复习题第一章一、填空:1、遥感的分类方法很多,按遥感平台分:地面遥感、航空遥感、航天遥感、航宇遥感。
2、遥感的分类方法很多,按工作方式分:主动遥感和被动遥感。
成像遥感与非成像遥感。
二、简答及综合题1、何谓遥感?遥感技术系统主要包括哪几部分?遥感:广义上指一切无接触的远距离探测,包括对电磁场、力场、机械波(声波、地震波)等的探测.狭义上指是应用探测器,不与探测目标相接触,从远处把目标的电磁波特性记录下来,通过分析,揭示出物体的特征性质及其变化的综合性探测技术。
遥感技术系统主要包括:被测目标的信息特征、信息的获取、信息的传输与记录、信息的处理和信息的应用五大部分.2、遥感的主要特点表现在哪几方面?并举例说明。
遥感的主要特点:(1)观测范围大、具有综合、宏观的特点(2)信息量大,具有手段多,技术先进的特点(3)获取信息快,更新周期短,具有动态监测的特点(4)数据的综合性和可比性:反映了地球上许多自然人文信息,红外遥感昼夜探测、微波遥感全球探测人们可以从中选择需要的信息(5)经济型:与传统方法相比大大节省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具有很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6)局限性:遥感技术所利用的电磁波还是很有限,仅是其中的几个波段。
3、遥感的发展主要经历了哪几个阶段?(1)无记录的地面遥感阶段(2)有记录的地面遥感阶段(3)空中摄影遥感阶段(4)航天遥感阶段4、当前遥感发展趋势?(1)新一代传感器的研制,以获得分辨率更高,质量更好遥感图像和数据(2)遥感应用不断深化(3)地理信息系统的发展与支持是遥感发展的又一进展和方向5、根据你所学的知识,例举遥感在你所学专业领域中的应用.(1)遥感在资源调查方面的应用 a:在农业、林业方面的应用 b:在地质矿产方面的应用 c:在水文水资源方面的应用(2)遥感在环境监测评价及对抗自然灾害方面的应用 a:在环境监测方面b:在对抗自然灾害方面的应用(3)遥感在区域分析及建设规划方面的应用(4)遥感在全球宏观研究中的应用(5)遥感在其他方面的应用a:在测绘地图方面的应用b:在历史遗迹、考古调查方面的应用c:军事上的应用第二章一、填空:1、电磁波谱按波长由低到高排列主要由γ射线、X射线、紫外线、可见光、红外线、微波无线电波等组成。
环境遥感试题(卷)
试卷一一、填空题(共10 题,每题2分)1、“遥感” (Remote Sensing),即“遥远的感知” 。
在一定距离以外感测目标物的信息,通过对信息的分析研究,确定目标物的属性及目标物之间的相互关系。
它是一种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为基础的综合性应用技术。
2、遥感信息的三个物理属性是: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近红外波段在植物遥感中的重要作用,这是因为近红外区的反射是受叶内复杂的叶腔结构和腔内对近红外辐射的控制,以及近红外光对叶片有近50%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和______ 的原因。
4、植物的发射特征主要表现在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 谱段。
植物在热红外谱段的发射特征,遵循_________________ 定律,与植物温度直接相关。
5、土地覆盖是“地球陆地表层和近地面层的____________________ ,是自然过程和人类活动共同作用的结果” ,而土地利用是指人类利用土地的 _____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 不断满足自身需求的行为过程。
6、遥感图像的分类有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__ 两种。
7、土壤热通量指土壤_________________ ,与热流方向的土温梯度、土壤热容量、热扩散率成_______________ ,对土壤蒸发、地表能量交换均有影响。
8、水的光谱特征主要是由水本身的物质组成决定,同时又受到各种水状态的影响。
水体可见光反射包含、及 3 方面的贡献。
9、海洋的微波辐射取决于2 个主要因素:一是海面及一定深度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是 _____________ 。
遥感概论复习题及答案
遥感概论复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遥感技术主要利用以下哪种波长的电磁波来获取地表信息?A. 无线电波B. 可见光C. 红外线D. 微波答案:B, C, D2. 下列哪项不是遥感数据的主要类型?A. 光学影像B. 雷达影像C. 声纳影像D. 红外影像答案:C3. 遥感技术在以下哪个领域中不常用?A. 农业监测B. 城市规划C. 军事侦察D. 天气预报答案:D二、填空题1. 遥感技术是一种通过_________来获取地表信息的技术。
答案:遥感传感器2. 遥感数据的分辨率可以分为空间分辨率、光谱分辨率和_________。
答案:时间分辨率3. 多光谱遥感与高光谱遥感的主要区别在于_________。
答案:光谱分辨率的不同三、简答题1. 简述遥感技术的主要应用领域。
答案:遥感技术的主要应用领域包括但不限于农业监测、城市规划、环境监测、资源勘探、灾害评估、军事侦察等。
2. 描述遥感数据的三种主要分辨率,并简要说明它们的重要性。
答案:空间分辨率是指遥感数据中单个像素所代表的地表面积大小,它影响着图像的清晰度;光谱分辨率是指遥感数据中可分辨的光谱波段的数量和宽度,它影响着数据对特定物质的识别能力;时间分辨率是指遥感数据获取的频率,它影响着对地表动态变化的监测能力。
四、论述题1. 论述遥感技术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及其重要性。
答案:遥感技术在环境监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通过获取地表的光谱信息,可以监测植被覆盖变化、水体污染、土地利用变化等环境问题。
例如,利用多光谱或高光谱遥感数据,可以识别不同植被类型,评估植被健康状况,从而对生态系统进行有效监测。
此外,遥感技术还可以用于监测自然灾害,如洪水、干旱、森林火灾等,为灾害预警和应急响应提供重要信息。
五、案例分析题1. 某地区发生森林火灾,遥感技术如何帮助评估火灾影响范围和程度?答案:遥感技术可以通过获取火灾发生地区的热红外影像来评估火灾的影响范围和程度。
热红外遥感数据能够捕捉到地表温度的异常升高,从而识别出火灾区域。
遥感概论 复习题
遥感概论复习题遥感概论复习题遥感是一门研究地球表面物体与现象的探测、识别和解释的科学技术。
它通过获取和分析来自卫星、飞机、无人机等平台所获取的遥感数据,为我们提供了对地球表面的全球观测和监测能力。
遥感技术的广泛应用已经渗透到各个领域,如环境监测、农业、城市规划等。
在本篇文章中,我们将回顾一些遥感概论的重要概念和知识点。
一、遥感基础知识1. 什么是遥感?遥感技术的基本原理是什么?遥感是通过获取和分析来自卫星、飞机、无人机等平台所获取的遥感数据,以获取地球表面物体与现象的信息的科学技术。
遥感技术的基本原理是利用电磁波与地球表面物体的相互作用,通过测量和分析反射、辐射、散射等现象,来获取地物信息。
2. 遥感数据的分类有哪些?各自的特点是什么?遥感数据可以分为光学遥感数据和微波遥感数据。
光学遥感数据主要包括可见光、红外线和热红外线数据,具有高分辨率和丰富的光谱信息,适用于地物识别和分类。
微波遥感数据主要包括雷达和 passive microwave 数据,具有穿透云雾和观测夜晚的能力,适用于地形测量和土壤湿度等方面的研究。
3. 什么是遥感影像?如何解译遥感影像?遥感影像是通过遥感技术获取的地球表面的图像。
解译遥感影像是指通过观察和分析遥感影像中的特征和信息,来识别和理解地物类型、空间分布和变化。
解译遥感影像需要结合地物的光谱特征、空间分布、形态特征等进行综合分析。
二、遥感数据处理与分析1. 遥感数据的预处理包括哪些步骤?各自的作用是什么?遥感数据的预处理包括辐射定标、大气校正、几何校正等。
辐射定标是将原始遥感数据转换为物理量,如辐射亮度或反射率。
大气校正是去除大气对遥感数据的影响,以准确反映地物的表观反射率。
几何校正是将遥感影像与地球表面的几何关系进行匹配,以保证数据的地理位置准确。
2. 遥感图像分类的方法有哪些?各自的优缺点是什么?遥感图像分类的方法主要包括基于像元的分类、基于对象的分类和基于深度学习的分类。
遥感概论复习题
遥感概论复习题考点《遥感概论》课程复习思考题1.何谓遥感?遥感技术系统主要包括哪几部分?2.当前遥感发展的特点如何?3.试述遥感在地学中的主要应用,并举例说明。
4.遥感技术中常用的电磁波波段有那些?各有那些特性?5.太阳的电磁辐射与地球的电磁辐射总的特点是什么?两者有何不同。
6.大气散射有几种类型?选择性散射与非选择散射有何不同?7.说明反射率、透射率和吸收率之间的关系和区别。
8.什么是大气窗口?9.水、植被、土壤的反射光谱特征各有那些特点?10.热辐射的定律有那些?主要内容是什么?11.感光材料的主要性能指标有哪几个?12.区域航空摄影中为什么要有重叠?重叠率是多少?为什么航向重叠要比旁向重叠的重叠率高?13.什么是中心投影?中心投影有那些特点?中心投影与垂直投影有那些不同?14.如何确定航空像片的比例尺?航片上各处的比例尺是否一致,为什么?15.什么是航空像片的投影误差?投影误差的规律是什么?16.航片判读中主要依据那些判读标志?17.试说明热红外图像的几何特征和物理特征。
18.热红外图像的判读标志有那些,它与常规判读标志有何不同?19.什么是侧视雷达?试说明侧视雷达成像的基本原理。
20.侧视雷达图像的地面分辨率由哪两种分辨率组成?从近射程至远射程是如何变化的?21.试说明侧视雷达图像的几何特征。
22.侧视雷达图像的色调变化与哪些因素有关?试说明各种因素是如何影响的。
23.陆地卫星的传感器有几种?波段是怎样划分的?各种传感器中各个波段的分辨率是多少。
24.为什么陆地卫星轨道要与太阳同步?25.什么是太阳同步卫星?什么是地球同步卫星?26.SPOT卫星传感器的特点与陆地卫星有何不同?27.试说明极轨气象卫星图象分辨率和扫描宽度。
28.与可见光和近红外遥感相比,微波遥感有什么优点?29.名词解释:辐射通量、辐射通量密度、辐射出射度等。
30.电磁波:速度=波长*频率31.红、绿、兰的互补色分别是:青、品红和黄。
遥感概论试题(一)
资源环境学院遥感概论试题(一)姓名胡思文班级地信1011一、名词解释(20分)1、遥感——应用探测仪器,不与探测目标相接触,从远处把电磁波特性记录下来,通过分析,揭示出物体的特征性质及其变化的综合性探测技术。
2、目视解译——指专业人员通过直接观察或借助辅助判读仪器在遥感图像上获取特定目标地物信息的过程。
3、三原色——若三种颜色,其中的任一种都不能由其余两种颜色混合相加产生,这三种颜色按一定比例混合,可以形成各种色调的颜色,称为三原色。
红绿蓝是最优的三原色,可以方便的产生其他颜色。
4、密度分割——单波段黑白遥感图像可按亮度分层,对每层赋予不同的色彩,使之成为一种彩色图像,这种方法叫密度分割。
5、非监督分类——是在没有先验类别(训练场地)作为样本的条件下,即事先不知道类别特征,主要根据像元间相似度的大小进行归类合并(将相似度大的像元归为一类)的方法二、填空(20分)1、按遥感平台不同可以分为____地面遥感_____ 、_____航空遥感_____ 、_____航天遥感_____ 、______航宇遥感_____,按工作方式可分为________成像遥感________和________非成像遥感________、________主动遥感________和________被动遥感________。
2、根据航天遥感平台的服务内容不同,可以将其分为_________气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海洋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陆地____________三大系列。
3、目标地物的识别特征包括_____色调_____、_____颜色_____、______阴影_____、_____形状_____、_____大小______、______纹理_____、位置、______图形_____和______相关布局______。
4、常见的遥感摄影相片包括_______黑白彩色________、黑白红外相片、_______天然彩色_______、_________彩色红外_______、多波段摄影相片和____________________。
遥感概论复习题环科.doc
遥感概论复习题环科.doc《遥感概论》课程复习思考题1.何谓遥感?遥感技术系统主要包括哪⼏部分?遥感:顾名思义是遥远感知的意思。
它是⼀种远距离的,不与物体直接接触⽽取得其信息的⼀种探测技术。
从⼴义上说是泛指从远处探测,感知物体或事物的技术。
即不直接接触物体本⾝,从远处通过仪器(传感器)探测和接收来⾃⽬标物的信息(如电场,磁场,电磁波,声波,地震波等信息),经过信息的传输及其处理分析,识别物体的属性及其分布特征的技术。
狭义遥感是指从远离地⾯的不同丁?作平台上(如⾼塔,⽓球,飞机,⽕箭,⼈造地球卫星,宇宙飞船,航天飞机等)通过传感器,对地球表⾯的电磁波(辐射)信息进⾏探测,并经信息的传输,处理和判读分析,对地球的资源与坏境进⾏探测和监测的现代化的综合性技术。
遥感技术系统包括:⼀、遥感信息的收集系统1、遥感传感器。
(按电磁波接收⽅式的不同可分为被动式遥感传感器、主动式遥感传感器)2、遥感平台⼆、遥感信息的接收和预处理系统:地⾯接收站主要由两套处理系统组成1、I RRS系统,即进⾏遥感数据接收和记录的接收系统。
2、I DPS系统,即进⾏图象预处理的图象数据处理系统。
三、遥感信息的分析和判读系统1?⽬视判读2 .光学处理3.数字图象处理2.当前遥感发展的特点如何?(1)新⼀代传感器的研制,以获得分辨⼒更⾼,质量更好的遥感图象和数据。
随着遥感应⽤的⼴泛和深⼊,对遥感图象和数据的质量提出了更⾼的要求。
其空间分辨⼒,光谱分辨⼒及时相分辨⼒的指标均有待进⼀步提⾼。
(2)遥感应⽤不断深化"在遥感应⽤的深度和⼴度不断扩展的情况下,微波遥感应⽤领域的开拓,遥感应⽤成套技术的发展,以及全球系统的综合研究等成为当前遥感发展的⼜⼀动向。
⑶地理信息系统的发展与⽀持是遥感发展的乂…进展和动向。
地理信息系统(GIS)是60年代初发展起来的⼀种新技术,它是⼀种管理和分析空间数据的有效⼯具,是遥感的进⼀步发展和延伸,成为遥感技术从实验阶段向⽣产型商品化转化历史进程⼬的⼜⼀进展,成为当前遥感发展的⼜⼀新动向。
遥感试题及答案
遥感试题及答案题目:遥感技术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一、选择题1. 遥感技术主要依靠以下哪种手段获取地表信息?()A. 光学遥感B. 热红外遥感C. 微波遥感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2. 下列哪种遥感平台主要用于地球资源与环境监测?()A. 地球同步轨道卫星B. 太阳同步轨道卫星C. 载人航天器D. 航空遥感答案:B3. 遥感图像的分辨率分为哪几个层次?()A. 粗分辨率、中分辨率、高分辨率B. 低分辨率、中分辨率、高分辨率C. 粗分辨率、低分辨率、高分辨率D. 粗分辨率、中分辨率、低分辨率答案:B4. 以下哪种遥感技术适用于监测森林火灾?()A. 可见光遥感B. 红外遥感C. 多光谱遥感D. 合成孔径雷达遥感答案:B二、填空题5. 遥感技术是利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手段,对地表物体进行远距离感知的技术。
答案:电磁波、声波、光波6. 遥感图像的分辨率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方面。
答案:空间分辨率、光谱分辨率、时间分辨率7. 在遥感图像处理过程中,常用的图像增强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答案:对比度增强、亮度增强、边缘增强三、判断题8. 遥感技术只能获取地表物体的二维信息。
()答案:错误9. 遥感技术可以用于监测地表物体的动态变化。
()答案:正确10. 微波遥感对地表物体具有较好的穿透能力。
()答案:正确四、简答题11. 简述遥感技术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答案:遥感技术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资源调查:遥感技术可以快速、准确地获取地表资源信息,如土地利用、植被覆盖、水资源分布等,为资源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2)环境监测:遥感技术可以实时监测地表环境变化,如大气污染、水质污染、土壤污染等,为环境治理提供数据支持。
(3)灾害监测:遥感技术可以及时监测自然灾害,如洪水、地震、火灾等,为灾害预警和救援提供信息。
(完整word版)遥感复习题及答案
1、遥感?遥感与GIS的关系?高光谱遥感?遥感的概念:遥感就是从远处探测和感知物体或事物的技术。
遥感(RS)与遥测计算技术系统获取数据,通讯、互联网(Internet)传输数据,地理信息系统则承担处理、存贮及分析数据的任务,同时形成万维网地理信息系统(Web GIS)。
高光谱遥感是高光谱分辨率遥感(Hyperspectral Remote Sensing的简称。
它是在电磁波谱的可见光,近红外,中红外和热红外波段范围内,获取许多非常窄的光谱连续的影像数据的技术。
一般光谱分辨率在λ/100 。
2、遥感分类?1、按遥感平台来分:地面遥感\航空遥感\航天遥感(太空遥感)【n 遥感平台:安装或装载传感器的飞行器。
n 传感器:记录地物发射或反射电磁波的装置】2、按传感器的探测波段来分:紫外遥感\可见光——(反射)近红外遥感\热红外线遥感\微波遥感3、按工作方式分:主动遥感\被动遥感\成像遥感\非成像遥感【n 主动遥感:遥感系统本身带有辐射源的遥感。
n 被动遥感:由传感器接收来自地物反射自然辐射源的电磁辐射来探测的遥感.】4、按遥感的应用领域分:外层空间遥感\大气层遥感\陆地遥感\海洋遥感OR 从具体的应用来分:资源遥感\环境遥感\农业遥感\林业遥感\渔业遥感\地质遥感\气象遥感\水文遥感\城市遥感\工程遥感\灾害遥感\军事遥感3、遥感的主要特点是什么?1.宏观性2获取信息快3信息量大,技术先进4应用领域广5 数据的综合性和可比性,多波段性,多时相性(城市变迁)4、遥感技术组成包括哪些部分?遥感过程包括哪几部分?一、技术组成:遥感平台、传感器、地面控制系统.1、遥感平台:装载传感器的工具近地面平台、航空平台、航天平台2、传感器(遥感器):是记录地物反射和发射电磁波能量的装置是遥感技术系统的核心。
一般由信息收集、探测系统、信息处理和信息输出4部分组成.3、地面控制系统:指指挥和控制传感器与平台并接受其信息的系统二、遥感过程遥感试验,遥感获取,遥感信息接收,遥感信息处理,遥感信息分析应用5、遥感的发展趋势?(此题答案仅供参考,没找到和题目一致的答案)三、当前遥感技术发展的主要特点与展望1、新的传感器的研制,以获得分辨率更高,质量更好的遥感图像和数据2、大、中、小卫星相互协同,高、中、低轨道卫星相结合,时间分辨率从几小时到几十天不等,形成多级分辨率影像,以提供从粗到精的对地观测数据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遥感概论》课程复习思考题1.何谓遥感?遥感技术系统主要包括哪几部分?遥感:顾名思义是遥远感知的意思。
它是一种远距离的,不与物体直接接触而取得其信息的一种探测技术。
从广义上说是泛指从远处探测,感知物体或事物的技术。
即不直接接触物体本身,从远处通过仪器(传感器)探测和接收来自目标物的信息(如电场,磁场,电磁波,声波,地震波等信息),经过信息的传输及其处理分析,识别物体的属性及其分布特征的技术。
狭义遥感是指从远离地面的不同工作平台上(如高塔,气球,飞机,火箭,人造地球卫星,宇宙飞船,航天飞机等)通过传感器,对地球表面的电磁波(辐射)信息进行探测,并经信息的传输,处理和判读分析,对地球的资源与环境进行探测和监测的现代化的综合性技术。
遥感技术系统包括:一、遥感信息的收集系统1、遥感传感器。
(按电磁波接收方式的不同可分为被动式遥感传感器、主动式遥感传感器)2、遥感平台二、遥感信息的接收和预处理系统:地面接收站主要由两套处理系统组成1、IRRS系统,即进行遥感数据接收和记录的接收系统。
2、IDPS系统,即进行图象预处理的图象数据处理系统。
三、遥感信息的分析和判读系统1.目视判读2.光学处理3.数字图象处理2.当前遥感发展的特点如何?(1)新一代传感器的研制,以获得分辨力更高,质量更好的遥感图象和数据。
随着遥感应用的广泛和深入,对遥感图象和数据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其空间分辨力,光谱分辨力及时相分辨力的指标均有待进一步提高。
(2)遥感应用不断深化。
在遥感应用的深度和广度不断扩展的情况下,微波遥感应用领域的开拓,遥感应用成套技术的发展,以及全球系统的综合研究等成为当前遥感发展的又一动向。
(3)地理信息系统的发展与支持是遥感发展的又一进展和动向。
地理信息系统(GIS)是60年代初发展起来的一种新技术,它是一种管理和分析空间数据的有效工具,是遥感的进一步发展和延伸,成为遥感技术从实验阶段向生产型商品化转化历史进程中的又一进展,成为当前遥感发展的又一新动向。
3.试述遥感在地学中的主要应用,并举例说明。
一、遥感已成为地理研究的重要信息源1.遥感的引入使地理学增加了一种获取信息的现代化手段。
2.遥感的引入为地理学的区域综合分析,区域动态分析的深入研究提供了便利的基础。
3.遥感的数据源种类繁多,为当今地理学的发展开辟了新的途径。
4.这些数据逐渐成为地理学研究的重要数据源。
二、遥感已成为地理研究的重要手段和方法。
以往地理学传统工作方法常是从点,线实地观测入手,以点、线逐渐过渡到区域面上的分析研究,现今由于遥感信息的应用,则可首先从面上区域分析研究入手,然后有重点地选择若干点,线进行野外验证和检查。
这样大大减少了实地观测的野外工作量,节省了人力财力,提高了效率也提高了研究工作的精度和质量。
举例:A.在地质上,对研究区域构造,找金,找煤,找地下水,大型工程的稳定性评价都做了大量的工作。
B.水资源方面,如青藏高原以往300年来先后历经了150多次考察,查出了500多个湖泊,而近年来利用遥感不仅对以往的湖泊面积,形状进行了修正,而且还补充了地面考察或地图上未标明的300多个湖泊C.最近师大学等高校利用遥感和GIS监测影响我国气候的沙尘暴天气。
4. 遥感技术中常用的电磁波波段有那些?主要是紫外到微波的围,紫外波段 0.01m μ—0.40m μ;(其中只有0.3—0.4m μ波长的紫外线部分能穿过大气层到达地面,且能量很小,小于0.3m μ的紫外线几乎都被吸收。
目前主要用于探测碳酸盐岩石的分布及水面油污染的监测。
) 可见光波段 0.40m μ—0.76m μ(鉴别物质特征的主要波段,是遥感最常用的波段)它可分为: 紫色光 0.40m μ—0.43m μ 兰色光 0.43m μ—0.47m μ 青色光 0.47m μ—0.50m μ 绿色光 0.50m μ—0.56m μ 黄色光 0.56m μ—0.59m μ橙色光 0.59m μ—0.62m μ 红色光 0.62m μ—0.76m μ红外波段 0.76m μ—1000m μ(1mm ),它也是遥感中常用的波段。
它可分为:近红外波段 0.76m μ—3.0m μ(反射红外或光红外)中红外波段 3.0m μ—6m μ(热红外) 远红外波段 6m μ—15m μ(热红外)超远红外波段 15m μ—1000m μ(热红外)微波波段 1mm —1m 。
(全天候遥感,有主动和被动之分,具有穿透能力,发展潜力大) 它可分为:毫米波 1—10mm ,厘米波 1—10cm ,分米波 0.1—1m5. 太阳的电磁辐射与地球的电磁辐射总的特点是什么?两者有何不同。
总的特点:都属于自然辐射源自然界中最大的两个辐射源是太阳和地球。
太阳是可见光和近红外遥感的主要辐射源,地球是远(热)红外遥感的主要辐射源。
(1)太阳辐射1)太阳辐射覆盖了很宽的波长围。
2)太阳辐射的大部分能量集中在0.4-0.76m μ之间的可见光波段。
它占太阳辐射总能量的43.50%,所以太阳辐射一般称为短波辐射。
3)太阳辐射主要由太阳大气辐射所构成,在射出太阳大气后,已有部分太阳辐射能被太阳大气(主要是氢(H 2)和氮(N 2))所吸收,使太阳辐射能量受到一部分损失。
4)太阳辐射以电磁波的形式,通过宇宙空间到达地球表面(约1.5×108km ),全程时间500秒。
地球挡在太阳辐射的路径上,以半个球面承受太阳辐射。
地球表面各部分承受太阳辐射的强度不相等。
5)太阳辐射先通过大气圈,然后到达地面,由于大气对太阳辐射有一定的吸收,散射和反射,所以投射到地球表面上的太阳辐射强度有很大的衰减。
(2)地球的电磁辐射地球辐射可分为两个部分:短波(0.3-2.5m μ),主要是反射信息(反射太阳的红外辐射),它只能在白天接收太阳的辐射能。
另一部分是长波(6m μ以上)主要是发射信息(热辐射),它既能在白天发射也能在夜间发射。
地球辐射的峰值波长在9.66m μ处,属于远红外波段围。
由太阳和地球辐射的电磁波谱,左边为太阳辐射波谱曲线,右边为地球辐射波谱曲线,两曲线相交于5m μ上方。
由图可得出三个结论:(1)当m μλ3<时,传感器接收的信息是地面反射太阳辐射的能量,它包括可见光,近红外与近紫外的能量,且以可见光的能量为主。
地球自身的热辐射极弱。
(2)当m μλ6>时,传感器接收的信息是地物发射的长波辐射(热辐射)能量为主,峰值波长在9-10m μ处,故以远红外为主。
发射信息,白天、夜晚均可接收。
(3)当λ在3-6m μ时,即中红外波段位置时,太阳与地球的热辐射均不能忽视,所以在进行红外遥感时摄影时间常选择在清晨时分,目的是尽量减少太阳辐射的影响。
6. 大气散射有几种类型?选择性散射与非选择散射有何不同?根据辐射的波长与散射微粒的大小之间的关系,散射作用可分为三种:1)瑞利散射:由较小的大气分子引起的,当微粒直径d 比辐射波长λ小得多时,即λ<<d,所引起的散射。
一般地10λ<d时,ϕ=4 41λγ∝它主要由大气分子对可见光的散射引起的,所以也叫分子散射。
当波长大于1m μ时,瑞利散射可不予考虑,故红外线和微波可以不考虑瑞利散射的影响。
但在可见光中由于波长愈短,瑞利散射的影响愈大,如晴空呈兰色,由于大气中的气体分子把波长较短的兰光散射到天空中的缘故。
2)米氏散射:当微粒直径与波长相差不大,即λ≈d时,所引起的散射。
ϕ=2;21λγ∝米氏散射主要由大气中的气溶胶所引起的。
由于大气中的云、雾等悬浮粒子的大小与0.76~15m μ的红外线的波长相近,因此云、雾对红外线的米氏散射有影响。
瑞利散射和米氏散射都属于选择性散射。
即波长越短,散射越强烈。
3)非选择性散射:当微粒的直径比波长大得多时,即λ>>d时,所发生的散射。
当λ>d 时,0=ϕ,γ为一常数,散射强度与波长无关,即任何波长的散射强度相同。
因此大气中的水滴、雾、烟尘等气溶胶对太阳辐射常常出现这种散射。
常见的云或雾均由大水滴组成,即λ>>d ,对各种波长的可见光散射均相同,呈白色。
这种散射将使传感器接收到的数据受到严重影响。
在可见光和近红外波段,瑞利散射是主要的。
由于瑞利散射的缘故,紫外线在地面极弱,也很难作为遥感可用的波段。
当波长超过1m μ时,瑞利散射的影响可忽略不计,但在波长大于0.5m μ时,米氏散射超过了瑞利散射的影响。
在微波波段,由于波长比云中小水滴的直径还要大,所以小雨滴对微波波段是属于瑞利散射,因此微波有较强的穿透云层的能力。
(41λγ∝,λ很大,γ很小)。
7. 说明反射率、透射率和吸收率之间的关系和区别。
关系:按能量守恒与转换定律,物体反射、吸收、透射电磁辐射的能力,可用物体反射能量、吸收能量和透射能量占入射能量的比例系数(或百分率)来表示。
即:E 入射/ E 入射= E 反射/ E 入射+ E 吸收/ E 入射+E 透射/ E 入射=1也可以写成:1=ταρ++ (1) (式中:ρ—反射率, α—吸收率,τ—透射率)对于不透明的物体而言,τ=0,因此(1)式可写成:1=+αρ(2)地物的反射率可以用仪器测定,而吸收率可通过(2)式求出。
上式表明,地物反射率越高,其吸收率越低;吸收率高的物体,其反射率就低。
自然界中不同的地物反射率是不同的,表现为不同的光谱特性,即使同一地物由于表面情况不同,其光谱特性也会发生变化。
区别:反射率:地物反射电磁波能力的大小,一般用反射率表示。
地物的反射率是地物的反射能量与入射能量之比,其数值用百分率表示。
即:反射率是可见光和近红外波段遥感的主要判读依据。
地物的反射率大小与入射电磁波的波长、入射角的大小以及地物表面的颜色和粗糙度等有关。
在一般情况下,当入射电磁波波长一定时,反射能力强的地物,反射率大,传感器记录的亮度值也大,在黑白遥感图象上色调就浅。
反之,反射入射光能力弱的地物,反射率小,传感器记录的亮度值就小,在黑白遥感图象上色调就深。
这些色调的差异就是遥感图象目视判读的基本出发点。
航空遥感技术中常用亮度系数表示地物反射电磁波的能力的大小。
其含义是指在相同照度条件下,物体表面的亮度与理想的纯白色全反射表面的亮度之比,即:透射率:透射是入射光经过折射穿过物体后的出射现象。
被透射的物体为透明体或半透明体。
为了表示透明体透过光的程度,通常用入射光通量与透过后的光通量 之比τ来表征物体的透光性质,τ称为光透射率。
吸收率:是指投射到物体上而被吸收的热辐射能与投射到物体上的总热辐射能之比。
这是针对所有波长而言,应称为全吸收率,通常就简称为吸收率。
8、什么是大气窗口?太阳辐射与大气相互作用产生的效应,使得能够穿透大气的辐射,局限在某些波长围。
通常把通过大气而较少被反射,吸收或散射的透射率较高的电磁辐射波段称为大气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