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望舒的《雨巷》读后感1500字
读《雨巷》有感通用3篇
![读《雨巷》有感通用3篇](https://img.taocdn.com/s3/m/110b8df63086bceb19e8b8f67c1cfad6195fe9bf.png)
读《雨巷》有感通用3篇读《雨巷》有感通用3篇看完一本名著后,相信你心中会有不少感想,这时候,最关键的读后感怎么能落下!怎样写读后感才能避免写成“流水账”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读《雨巷》有感,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读《雨巷》有感1穿行于阡陌田里,时光悄悄地变换,苍桑踏入了我的眉间两鬓,唯有你,一柄油伞,一帘苏青白裙,很简单,十分简单,但你的模样已在我的脑海中里深深地印记,难以释怀,忘不了你身影,忘不了你容貌。
回首在江南地区大街上,只求得你嫣然一笑,泰国清迈步伐,彷徨在这里孤寂的多雨季节,望着尘世中漎然穿过的身影,忘也不是,记也不是,毫无头绪,问天,天不言。
本抱紧你我能携手并肩携手并肩在这里街边,恬淡时光沫子,这一切的梦镜迫不得已一次次粉碎在残酷的现实中。
痛苦,凄然的泪无可奈何滑下面颊,在我的手指尖悄悄地落下来,孰人跟我说悲伤,孰人帮我宽慰;痛苦,期望早就吓醒了心海那一缕上千年不息的节奏。
你模糊不清的身影,将我推动了痛苦的谷底,也许上千年的循环已不够矣,任时光几般,你全是我依然等候的苏青白裙的女人。
看不绝彼此上辈子姻缘,一眼忘川,许你苍老我容貌,由于等你,婉言谢绝了诸多的幽丽暗香;由于等你,婉言拒绝了世间中的千万茶靡。
仅因遗忘不上那一份情深,只求等你拨款我心里那一线清商古曲。
无可奈何海峡两岸花,花打开之岸,花叶子没缘相遇,每年花伤语,岁岁盼伊归,昏灯单影,上千年寻梦,凄凄怨怨分离,曰曰夜夜心绪,相遇一瞬姻缘,更陪你来日得续,一曲相思曲不绝循环,红了樱桃又绿了芭蕉。
当再度一望无际越过浅雨,和着以往的旧曲,你,好像向我走过来,认清了那了解又生疏的身影,但也许,终归仅仅梦一场。
读《雨巷》有感2“我喜欢你是寂静的,仿佛你消失了一样,你从远处聆听我,我的声音却无法触及你……”聂鲁达一句话让我记忆犹新。
就像所有追求者那般,早已记住她的样子,爱她,渴求她,而她无法听见自己真情的告白。
无法触及,又如何走向心爱的姑娘?这种真情在《蒹葭》与《雨巷》中皆有体现。
雨巷读后感雨巷读书心得与感悟五篇
![雨巷读后感雨巷读书心得与感悟五篇](https://img.taocdn.com/s3/m/4faffd3c941ea76e59fa041f.png)
雨巷读后感雨巷读书心得与感悟五篇《雨巷》是戴望舒的成名作,约作于政治风云激荡、诗人内心苦闷彷徨的1927年夏天。
WTT为您整理编辑雨巷读后感,欢迎阅读。
雨巷读后感(一)现实的黑暗和理想的幻灭在诗人心中的投影一首好的抒情诗,应该是艺术美的结晶。
它会超越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而唤起人们审美的感情。
戴望舒的《雨巷》就是这样一首优美的抒情诗。
然而多年来,《雨巷》和戴望舒的其他一些诗作,却被视为象征派和现代派的无病呻吟而排斥在文学史的视野之外;直到最近,人们才像观赏出土文物一样,把这些作品从遗忘的尘土中挖掘出来,又重新看到了它们身上具有的艺术光辉。
戴望舒在坎坷曲折的二十多年创作道路上,只给我们留下了九十多首抒情短诗,《雨巷》,就是他早期的一首成名作。
雨巷读后感(二)《雨巷》大约写于1927年夏天。
最初发表在1928年8月出版的《小说月报》第十九卷第八号上。
戴望舒的挚友杜衡在1933年写道:说起《雨巷》,我们很不容易把叶圣陶先生底奖掖忘记的。
《雨巷》写成后差不多有年,在圣陶先生代理编辑《小说月报》的时候,望舒才忽然想把它投寄出去。
圣陶先生一看到这首诗就有信来,称许他替新诗的音节开了一个新的纪元。
......圣陶先生底有力的推荐,使望舒得到了“雨巷”诗人的称号,一直到现在。
(《望舒草·序》) 人们熟知的文学史上的这段佳话,反映了《雨巷》一诗在当时的价值和影响。
就抒情内容来看,《雨巷》的境界和格调都是不高的。
《雨巷》在低沉而优美的调子里,抒发了作者浓重的失望和彷徨的情绪。
打开诗篇,我们首先看到诗人给人们描绘了一幅梅雨季节江南小巷的阴沉图景。
诗人自己就是在雨巷中彳亍彷徨的抒情主人公。
他很孤独,也很寂寞,在绵绵的细雨中,“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
在这样阴郁而孤寂的环境,他心里怀着一点朦胧而痛苦的希望:“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结着愁怨的姑娘”。
这个姑娘被诗人赋予了美丽而又愁苦的色彩。
她虽然有着“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芬芳”,但是也“丁香一样的忧愁”。
雨巷读后感(3篇)
![雨巷读后感(3篇)](https://img.taocdn.com/s3/m/34c5ee3c590216fc700abb68a98271fe910eaf1a.png)
雨巷读后感(精选3篇)雨巷读后感(精选3篇)当阅读完一本名著后,大家一定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是时候写一篇读后感好好记录一下了。
你想知道读后感怎么写吗?下面是收集的雨巷读后感(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我喜欢上了那种带着朦胧感的《雨巷》,是被它那动人的字眼,还是喜欢那种撑着油纸伞漫步在江南小巷的感觉,一切都是那么醉人。
直到现在,每次读这首诗,心中都有种莫名的感觉,喜欢雨,喜欢雨天单独一个人撑着伞静静的走着,喜欢江南小巷的那种幽静恬淡,喜欢小巷石板路上的清幽与古朴,喜欢小巷的朦胧,喜欢那个叫做丁香的姑娘……多少次看着眼前蒙蒙细雨,梦想着自己就是那个叫丁香的姑娘,撑着一把伞,走在青石板上,任风吹着头发,我只是静静的走着,遇见那个浪漫的诗人,倾听他内心的失望与希望,听他诉说他的幻灭与追求,向他诉说我的愁怨,彷徨,诉说我的惆怅,迷茫。
当然这只能使梦想,只是我在生活中被压抑的想要找个世外桃源的地方去释放自己,想到一个就像是《雨巷》中的悠长的小巷中去漫步,想到那里栽下属于自己的桃花,属于自己的世外桃源。
曾经吟着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曾经渴望有一个属于自己的花园,曾经听着《蓝色的爱》,在心里勾画那片属于自己的温柔的海滩,曾经,曾经,曾经……曾经的梦想很美丽,当然现实依旧很剧烈,也许你说得对,面对困难的时候,乐观一点,笑着对自己说我可以,事情就没有想象的那么复杂了……到现在,我的脑海里,还仿佛出现着那小巷里的场景,还在吟诵着“撑着油纸伞,单独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寞的雨巷,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结着秋怨的姑娘。
它是有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芬芳……”在这周的学习生活中,我学习了雨巷这首诗,一说雨巷,大家都会联想到,在一个下着雨的小巷里,一个人孤独的行走着,他也许是在思念自己的恋人,也可能在思念自己的工作,而我,在学习了雨巷这首诗后,仿佛又回到了自己的家乡。
雨巷的感受(优秀10篇)
![雨巷的感受(优秀10篇)](https://img.taocdn.com/s3/m/457e375b26d3240c844769eae009581b6bd9bd1b.png)
雨巷的感受(优秀10篇)雨巷的感受篇1第一次读到《雨巷》,它给我的感觉不怎么美,但我却深深的喜欢上它。
一首好的抒情诗,应该是艺术美的结晶。
它会超越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而唤起人们审美的感情。
《雨巷》就是这样!《雨巷》创设了一个富于浓重点象征色彩的抒情意境。
在这里,诗人把当时的黑暗而沉闷的社会现实暗喻为悠长狭窄而寂寥的“雨巷”。
这里没有声音,没有欢乐,没有阳光。
而诗人自己,就是这样的雨巷中彳亍彷徨的孤独者。
他在孤寂中怀着一个没好的希望。
希望有一种美好的理想出现在自己面前。
诗人笔下的“丁香一样的”姑娘,就是这种美好理想到象征。
然而诗人知道,这美好的理想是很难实现的。
她和自己一样充满了愁苦和惆怅,而且又是倏忽即逝,像梦一样从身边飘过去了。
留下来的,只有诗人自己依然在黑暗的现实中彷徨,和那无法实现的梦一般飘然而逝的希望!《雨巷》就是一部分进步青年这种心境的反映。
戴望舒写这首诗的时候只有二十一二岁。
一年多以前,他与同学杜衡、施蛰存、刘呐鸥一起从事革命的文艺活动,并加入了共产主义青年团,用他的热情的笔投入了党的宣传工作。
1920_年3月,还因宣传革命而被反动当局逮捕拘留过。
“四·一二”政变后,他隐居江苏松江,在孤寂中嚼味着“在这个时代做中国人的苦恼”。
诗里那撑着油纸伞的诗人,那寂寥悠长的雨巷那像梦一般地飘过有着丁香一般忧愁地姑娘,并非真实生活本身地具体写照,而是充满象征意味地抒情形象。
我们不一定能够具体说出这些形象所指的全部内容,但我们可以体味这些形象所抒发但朦胧的诗意。
那个社会现实的气氛,那片寂寞徘徊的心境,那种追求二不可得的希望,在《雨巷》描写的形象里,是既明白又朦胧的,既确定有飘忽地展示在读者眼前。
在《雨巷》中,诗人创造了一个丁香一样的就着愁怨的姑娘的象征性的抒情形象。
这显然是首古代诗词中一些作品的启发。
用丁香结,即丁香的花蕾来象征人们的愁心。
戴望舒之为戴望舒,恐怕大抵是因为《雨巷》,这并非是说他别的诗不好,或有质疑他的才华。
雨巷读后感4篇
![雨巷读后感4篇](https://img.taocdn.com/s3/m/2c505377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a0082f0.png)
雨巷读后感雨巷读后感4篇认真读完一本著作后,相信大家的收获肯定不少,需要好好地就所收获的东西写一篇读后感了。
那么读后感到底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雨巷读后感,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雨巷读后感1鲍佩珍《雨巷中的伊人》打开这本充满书香和内涵的美书,一股清新和宁静之气即刻充满你的鼻翼,这倒与《红楼梦》大不相同,《红楼梦》中的诗如水草。
取出水,即不好,放在水中,好看!戴望舒的诗,现在的我,该是看不懂的吧!只像李商隐中“只是当时已惘然”所描绘的那样!戴望舒,那刚强的文字,好像不只是文字,而是多了一份东西,浓厚强烈。
时而捉摸不清、朦胧、含蓄,时而又明朗、沉挚。
终还是明了,还是那份热爱祖国,憎恨侵略者的强烈感情和对美好未来的热烈向往吸引着我向他靠近,去细嗅那股单纯的爱国气息。
现在的我,正是在慢慢的细嗅着吧!夏天的夜晚,初三的学子们在期盼着那美妙的下课铃声。
“铛。
”,“下课”老师的一声令下,便是我们的解放。
各自手忙脚乱地收拾着书包,拎起书包,便冲向了那门外的一片黑色。
骤然间,巨大的雨滴砸在了地上、伞上、头发上。
撑着红色的伞,独自踩着轻悠的脚步,踏过一个个的水坑,走在巷子中。
忽地,脑子中闪过一幅雨巷的画面:1927年的雨在沉痛的吟唱,白色的恐怖在天空中蔓延,让朦胧的雨显得格外的凄凉。
缓缓地,丁香一样的姑娘,袭一身紫纱,披一头秀发,撑着油纸伞,缓缓地,带着丁香一样的颜色,带着丁香一样的芬芳,带着丁香一样的忧愁,在雨中哀怨,哀怨又彷徨,彷徨在这悠长又寂寥的雨巷。
像梦一样,带着冷漠,凄凉,惆怅。
丁香一样的姑娘默默地走近,走近,有发出叹息,惊叹为何她会如此默默行进,默默地叹息。
雨巷幽深的气息夹杂着青石板的翠绿以及旧时木屋咖啡灰。
为此时的雨巷上空原本昏暗的天空更加抹上一丝幽暗。
她像梦中飘过一般,静默地远去,到了颓矮的篱墙,走尽在这雨巷。
我殊不知已脱口而出:“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多美的诗啊!是否1928年8月的他也是这么觉得的呢?夜幕再次降临,独自披上青色的外套,走出家门。
《雨巷》读后感
![《雨巷》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a71d1ec96c175f0e7dd1376d.png)
《雨巷》读后感范文(精选4篇)《雨巷》读后感1那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是有多么地高洁、美丽,让诗人可望不可即。
她那叹息般的眼光,丁香般的惆怅是有多么大的光芒,让世人沉醉其中,无法自拔,以至即使是徒劳的等待,也愿意在彷徨中继续追求。
也许,这首爱情失落与理想失落的协奏曲,是他在苦苦彷徨追求的时候,那颗孤苦迷茫的心所演奏的,如此哀怨,凄清,连我这个局外人,也不禁感动得心都在颤抖了!泰戈尔曾经说过:“只有经历了地狱般的磨练,才能炼出创造天堂的力量;只有流过血的手指,才能弹出世间的绝唱。
”有位署名作家刘墉也曾说过:“人生如茶,不会苦一辈子,但总要苦一阵子。
”我想,那些苦难与挫折,便是成长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吧,其实痛定思痛,没有什么克服不了的挫折,愁中评愁,也没有什么越不过去的坎,抗中抗败,失败后的阳光依旧灿烂!感谢戴望舒,感谢《雨巷》,感谢他在挫折中的执着。
他带个我的不只是丁香般朦胧的姑娘,不只是美好高洁的理想,还有成长道路中面对艰难苦困不放弃、不退缩的勇气!挫折并不可怕,它是我们成长的催化剂,可怕的是不敢面对挫折,那会把我们推进堕落的深渊……《雨巷》读后感2《雨巷》这首诗曾经轰动整个文坛,这首诗的作者戴望舒也被誉为“雨巷诗人”,他的这篇成名作广受大众喜爱和好评,为无数人传颂。
这首《雨巷》是作者因当时的时代背景与个人际遇经历而作的,所有整首诗中常见“愁怨”、”哀怨“、”彷徨“、”凄清“、”凄婉“等字样,让人读出了作者所处的.境遇。
当时作者所处的社会弥漫着悲观迷茫的情绪,大革命失败的痛苦,而诗人自己则又陷入了苦恋中,不能自拔。
撑着油纸伞的姑娘,她彷徨,孤寂,在雨中哀怨,走近又走远了。
抒发出作者愁苦抑郁的心情。
用象征的手法将弄而不结、繁而不乱的意象环环相扣地结合在一起,将雨的凄清和巷子的幽深以及姑娘的惆怅表现的淋漓尽致,共同组成了一幅低沉而唯美的图画,借此表达自己的失望和彷徨的心声,对革命前途的迷茫。
每次读《雨巷》,我就能想象出这样的场面,柔橹声中多水多桥的江南雨巷中,撑着油纸伞的纤纤少女漫步在小巷,可能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像丁香一样的姑娘……《雨巷》读后感3也许课本中结合戴望舒所处的时代背景以及生活经历,会比较倾向于将这首诗理解为一首革命抒怀诗。
《雨巷》的读后感(精选4篇)
![《雨巷》的读后感(精选4篇)](https://img.taocdn.com/s3/m/3da66e5bde80d4d8d05a4f55.png)
《雨巷》的读后感(精选4篇)《雨巷》的读后感1 也许课本中结合戴望舒所处的时代背景以及生活经历,会比较倾向于将这首诗理解为一首革命抒怀诗。
可是我是一个十八岁的少女,哪个少女不怀春,看到这首诗我更多是想到男女之间暧昧幽怨的情感。
戴望舒是一个文学工作者,一般能够接近并深入了解文学的人都是感性多情,心思细腻的人,戴望舒也不例外。
他曾迷上同窗好友,也就是当时号称“文坛三剑客”之一的施蛰存的妹妹施绛年。
可是施绛年却提出一个条件:戴望舒要出国留学,取得洋学位并找到体面工作后,才能与她正式结婚。
建立在一系列条件基础上的感情是十分脆弱的,没有多久,他们破裂了。
在《雨巷》中我们可以时时见到一个盛着油纸伞在雨中的丁香少女。
雨巷这个地方本来就是能让人从心底深处涌起一股寂寞凄凉的地方,耳边顿时听见淅淅沥沥的一阵雨声。
记得从前在余光中的《听听那冷雨》的读后感中写道:我喜爱雨声嘀嗒,享受细雨的触摸。
余光中的雨也是冷的,可那是乡情无以舒展时的失落之冷,而戴望舒的冷则是有这对爱情的渴望而无以实现的冷。
看到丁香少女我眼前又浮现了婉君的影子,这个与悲剧联系在一起的悲情女子。
当然丁香少女还没有苦情到这个地步,她在雨中哀怨彷徨,像梦一般的凄婉迷茫,流露出太息般的眼光,朱唇微启,吐出丁香般的惆怅。
我喜爱有着幽怨的美丽女子,这会赋予她们神秘而淡漠的优雅气质。
也许丁香正在雨巷中无尽的回忆刚逝去的爱情,想念着爱人的面容和体温,鼻前萦绕的是那永远不能释怀的气味。
爱是空城,回忆是双城的距离。
我只想对所有丁香般的女子说,回忆是件十分美好的事,应该将回忆用水晶盒装好,藏在心灵一角,让它在岁月的流逝中转化成心灵最美的一颗水晶钻,但不要让它变质,不要经常打开盒子,因为那只会让你因上一段爱情的逝去而变成唠叨不已的怨妇。
只有让遗失变为美好,才能在梦中与幸福相见。
海的思念绵延不绝终于和天在地平线交会爱如果走得够远应该也会跟幸福相见承诺常常很像蝴蝶美丽的飞盘旋然后不见但我相信你给我的誓言就像一定会来的春天但我认为不要相信任何人的誓言,只有靠自己自立自强才能赢得属于自己的真正幸福。
关于雨巷的感悟
![关于雨巷的感悟](https://img.taocdn.com/s3/m/388916d7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009a309.png)
关于雨巷的感悟(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总结、工作计划、演讲致辞、规章制度、合同协议、条据文书、励志名言、好词好句、教学资料、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work summaries, work plans, speeches, rules and regulations, contract agreements, policy documents, inspirational quotes, good words and sentences, teaching materials, other sample essays, and more.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关于雨巷的感悟关于雨巷的感悟关于雨巷的感悟要怎么写,才更标准规范?根据多年的文秘写作经验,参考优秀的关于雨巷的感悟样本能让你事半功倍,下面分享【关于雨巷的感悟(优秀8篇)】,供你选择借鉴。
雨巷读后感(5篇)
![雨巷读后感(5篇)](https://img.taocdn.com/s3/m/e9e09c96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84ac0bc.png)
雨巷读后感雨巷读后感(5篇)当仔细品读一部作品后,相信大家的视野一定开拓了不少,让我们好好写份读后感,把你的收获和感想记录下来吧。
那么你真的会写读后感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雨巷读后感,欢迎大家分享。
雨巷读后感1当梦想与现实交峰的那一刻,我看到了他们的差距。
在我跟着戴望舒以一个寻梦的名义在青色的海里和青色的大海的底里寻找的时候。
我看到了,我真真切切的看到了经——梦与现实的差距。
梦会开花,而且会开世娇妍的花,那梦,真美,我想去捡起那青色海底的金色的贝壳,和那娇妍的花,即使让我在旅途上我会遍体鳞伤,纵然,要攀九年的冰山,航九年的大海,可,我不怕。
也许,有一天,我逢着了那枚金色的贝在青色的大海的海底里,那颗海水养九年,天水养了九年的金色的贝壳,我把它捧在手心,将耳朵慢慢地贴过去,静静的听那云雨声,风涛声,让心沉醉。
雨巷读书笔记,雨巷读后感那一天,我一直等着,等着,它在暗放星开绽放的那一天,直到岁月斑驳了你曾留在沙滩上的足迹,直到风儿吹白了你的头发,雨水模糊了你的双眼的那一天。
那梦,是潜意识里的渴望,等到梦开出娇妍的花,金色的贝壳吐出桃色的珠,可此时的我们已衰老了。
这就是寻梦者的一生。
雨巷读后感2诗心如水,道不尽的相思离愁,语不完的哀怨彷徨;诗音如画,说不尽的水畔蒹葭,雨巷丁香;诗思如烟,散不尽的伊人姑娘,凄清惆怅。
在《蒹葭》中,白露秋霜,秋水缭绕。
深秋的寂寥,蒹葭上已经化霜的白露,水中孤独的沙洲,河岸对面缥缈的伊人之影,可望而不可求。
即使不惧艰难险阻,溯洄,或是溯游找寻,亦是了无结果,反而让内心的惆怅更增几分。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我们与宇宙比起来过于短促的一生,却和人类崇高的理想交织在茫茫秋水之畔,人生如是,唯有叹息和将满腔思绪化作小小的一首诗。
在《雨巷》中,丁香芬芳。
雨的哀怨,寂寥的雨巷,油纸伞上有增无减的凄凉,巷中的默默彳亍,雨巷中飘过的姑娘,一偶遇而无再续。
即使再次寻找,走尽雨巷,她的芬芳,也已消失在雨的哀曲中,反而让寒漠,凄清和惆怅涌上心头。
读《雨巷》有感通用6篇
![读《雨巷》有感通用6篇](https://img.taocdn.com/s3/m/8e3a41f0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00a53d4.png)
读《雨巷》有感品味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都有很多值得分享的东西,不能光会读哦,写一篇读后感吧。
怎样写读后感才能避免写成“流水账”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读《雨巷》有感,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读《雨巷》有感1犹记得初次遇见她的那天,云淡风轻。
如烟花般的三月,稍纵即逝。
丁香烂漫的绽放,香气一阵阵扑到她那流泪的脸庞。
细雨淅沥。
青石铺就的悠长小巷,望也望不到头。
自那次初见,我的脑海里时时浮现出她的模样。
撑着油纸伞,念着她那忧伤的目光,默默彳亍着,静静寻觅着,多希望在这寂寥的雨巷,逢着这位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
若不是家族恩怨,若没有家人的歇斯底里,我们,或许也就不会有那么多的苦。
或许我们也可以像其他的情侣一样,在一个飘香的季节结成连理。
可如今,这一切都变成了幻想。
我们,可不可以不勇敢。
这样就可以懦弱地藏匿在巷子里,不顾他人的闲言碎语,不管他人的指手画脚。
只有我们,相互搀扶着,在这浪漫的小巷里携手到老。
明明知道你已随父母离去,明明了解你已经不会再出现在这条小巷里,明明千遍万遍地告诉自己忘记你。
已经不能和你呼吸同一城的空气,已经感受不到你的气息。
丁香花又开,婆娑的花影里,你忧愁的目光在我的记忆里投影,湮染了往事的静谧。
如果可以,愿人生只如初相相遇。
我似乎还能看得到,你带着愁怨向我走近,默默吐出一句————今生君负我,来世亦念君。
你太息般的眼光灼伤了我,我听到风雨都在悲泣,你静静的远了,远了。
我向着你的背影,喃喃道,愿得一心人,白首不相离。
读《雨巷》有感2雨,也自有它的脾气:时而绵绵细雨,时而倾盆大雨,像极了一个温柔而又豪放的姑娘,这姑娘脸上挂满了笑容,但在笑容中又有几分悲伤和惆怅。
我向学校走去,雨只有细细的几滴,但天空己乌云密布,我撑开了花伞。
走到一条小河旁,才发现雨渐渐地大了,它为河披上了一条风纱,让河在此刻显得更加娇羞,像一个羞涩的少女一般。
我走到学校门口,门口狭窄,叶子们在榕树妈妈的怀抱中,在雨的洗礼中,更加翠绿了。
戴舒望雨巷读后感3篇_读后感作文_
![戴舒望雨巷读后感3篇_读后感作文_](https://img.taocdn.com/s3/m/8c459002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1850d32.png)
戴舒望雨巷读后感3篇《雨巷》之于戴望舒,就像《洛神赋》之于曹子建,《滕王阁序》之于王勃,《长门赋》之于司马相如,《再别康桥》之于徐志摩,《边城》之于沈从文,大家读了之后会有那些感受呢?下面就跟小编来看看戴舒望雨巷读后感吧!戴舒望雨巷读后感篇一:戴望舒以《雨巷》一诗出名,又以“雨巷诗人”的美誉名扬诗坛,可见《雨巷》一诗在他的诗歌创作中占有多么显赫的地位。
可是,细读戴望舒的诗,不难发现他是一位诗情横溢、才华出众的诗人。
他的许多诗歌都很优秀,犹如散落在世事尘埃中的粒粒珍珠。
拂去浮躁,静下心来,捧一杯清茶去读隔了大半个世纪的戴望舒的诗,依然能感觉到他诗歌中所散发出的不可抵挡的璀璨光芒。
戴望舒的一生是动荡的一生。
在他短短的四十五年的人生旅途中,经历了太多的不幸与磨难。
命运的多舛,国难的当头,腥风血雨的黑暗社会的摧残,使得他孤独、彷徨、愤怒、绝望,这些人生的不幸都造成了他诗歌的基调——忧郁、苦闷。
中国古典诗歌的滋养、外国各流派诗歌的影响,人生履历的不断更变,使得戴望舒的诗歌历经了从稚嫩到成熟的过程。
风格也从浪漫派转到了象征派,又从象征派转到了现代派和超现实主义派。
戴望舒认为:诗应该处在表现自己与隐藏自己之间。
他的诗注意给读者留下一个进入的窗口,在朦胧中有一种透明感(注①)。
因此,读他的诗,能从诗句传达出的不确定性和模糊性的信息中领悟超出一般思想主题的情绪内涵来,也许这就是所谓的“诗的多解性与深刻性吧”。
很喜欢读戴望舒的《印象》,诗中那幽微的铃声,那航到烟水去的渔船,那颓唐的残阳无不透着古意的悲凉与幽远,如袅袅不觉的萧在低回,意境空灵而洒脱。
(附诗:是飘到深谷去的/幽微的铃声吧,/是航到烟水去的/小小的渔船吧,/如果是青色的珍珠;/它已堕到古井的暗水里。
//林梢闪着的颓唐的残阳,/它轻轻敛去了/跟着脸上浅浅的微笑。
//从一个寂寞的地方起来的,/迢遥的,寂寞的呜咽,/又徐徐回到寂寞的地方,寂寞地。
)也喜欢读他的《古意答客问》。
《雨巷》读后感(精选10篇)
![《雨巷》读后感(精选10篇)](https://img.taocdn.com/s3/m/3a2edb364b7302768e9951e79b89680202d86b45.png)
《雨巷》读后感(精选10篇)《雨巷》读后感篇1打开诗篇,诗人就给我们描绘了一幅梅雨季节江南小巷的图景:白墙黑瓦的建筑物之间,小巷曲折而悠长;正是梅雨季节,天空阴沉沉的,小雨淅淅沥沥地下个不停。
小巷里空荡荡的,只有诗人一人在雨巷中独行;而他彷徨不定的步态则分明透露着他内心的孤寂和苦闷之情。
在这样阴郁而孤寂的环境,他心里怀着一点朦胧而痛苦的希望:“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结着愁怨的姑娘”。
这个姑娘被诗人赋予了美丽而又愁苦的色彩。
她虽然有着“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芬芳”,但是也“丁香一样的忧愁”。
丁香花开在仲春时节,花色或白或紫,给人柔弱、娇美而又纯洁、庄重的感觉。
丁香花娇美却易凋谢,中国古代的诗人们对着丁香往往伤春,说丁香是引愁之物。
中国古代的诗歌中有不少吟咏丁香的名句,如:“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南唐李璨《浣溪纱》词);“丁香体柔弱,乱结枝犹坠”;“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等等。
由于中国古代诗人们的反复吟咏和广泛传唱,在文人心中,丁香逐渐成为美丽、高洁、柔弱、愁怨之类性质的象征。
丁香一样的姑娘,是做着脆弱的梦的姑娘,她的愁怨自然少不了。
在长久的期待中,姑娘终于来了,在雨中哀怨,“她静默地走近”,然而又终于失望了,“又投出太息一般的眼光”,终于从身边飘过去,二人间的距离又重新拉开。
这两位彷徨者都得了同一种抑郁病,因而同病相怜。
然而,正因为病症相同,不可能互相拯救,只得分手。
他们是在彷徨,更是在彷徨中继续追求。
其实戴望舒诗中的姑娘形象就是他的理想的化身。
他彷徨求索,就是为了寻找姑娘――理想。
姑娘出现了,但是,“像梦中飘过”一样,只在面前一闪,转瞬便消失了,连同她的颜色,她的芬芳,她的太息与她的惆怅,空留下主人公自己在雨巷独自彷徨。
在这里,诗人把当时的黑暗而沉闷的社会现实暗喻为悠长狭窄而寂寥的“雨巷”。
这里没有声音,没有欢乐,没有阳光。
而诗人自己,就是这样的雨巷中彷徨的孤独者。
他在孤寂中怀着一个美好希望。
《雨巷》读后感8篇
![《雨巷》读后感8篇](https://img.taocdn.com/s3/m/3efcddeb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acf80a1.png)
《雨巷》读后感《雨巷》读后感8篇当品味完一本著作后,大家一定都收获不少,这时最关键的读后感不能忘了哦。
那要怎么写好读后感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雨巷》读后感,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雨巷》读后感1《雨巷》一诗是诗人戴望舒的成名诗,这首诗带给我一种舒缓、低沉而又优美的旋律和节奏,也很轻易的让我们感受到它所抒发的情感——凄清,冷漠,惆怅,哀怨。
诗一开篇,诗人就给我们描绘了衣服雨中小巷的美丽画面,同时又为全文打下铺垫,确定了全诗的背景。
诗人孤身一人独行于雨巷之中,而他彷徨的脚步,内心对丁香姑娘的期盼,都透露着他内心的苦闷和孤寂,更有对丁香姑娘求之而不得的焦急难过。
于是诗人便写出了“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
”在我看来,诗人诗中所写的丁香姑娘,正是施绛年,因为施绛年是诗人戴望舒的深爱之人,但由于种种原因,诗人戴望舒与施绛年相恋8年却毫无结果。
自此戴望舒便从未走出那条悠长而又寂寥的雨巷,在一个不可能的丁香姑娘身上,浪费去一生的时光。
正如诗中所写“像梦一般的,像梦一般的凄婉迷茫。
”诗人把施绛年比为丁香姑娘,通过丁香花给读者描绘了一个柔弱、娇美而又纯洁的施绛年。
丁香花娇美却容易凋谢,自古以来丁香被认为是引愁之物,古诗中有不少吟咏丁香的名句“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
”诗人巧妙的运用了丁香这一意象,既抒发了自己对丁香姑娘的向往,又表达了自己求而不得的惆怅与内心的悲伤。
等到诗人带我们走过一道“颓圮的篱墙”,这“颓圮的篱墙”正是诗人与“丁香姑娘”相聚相守这一具体的希望破灭的象征,“丁香姑娘”终于消失在雨巷尽头,但这时诗人还处在魂不守舍的状态中,即使看不到“丁香姑娘”,他还是感受着“丁香姑娘”娇美的背影和清冷空气中遗留的颜色和芳香,并为颜色和芳香的消散而伤感不已。
诗的结尾,诗人又将开头所出现的镜头又重播了一遍,首尾两节的词句几乎相同,只是将“我希望逢着”改为了“我希望飘过”,仅这一处的改变,就说明诗人与丁香姑娘相聚相逢的机会和希望越来越少,越来越渺茫。
雨巷戴望舒读后感
![雨巷戴望舒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16a2ad32964bcf84b8d57b1c.png)
雨巷戴望舒读后感雨巷戴望舒读后感(一)今天,在一本书上提到了戴望舒《雨巷》,我记得以前读过,记忆中是一首情诗,我记得有这样的句子: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
她是有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芬芳,丁香一样的忧愁,妈妈说,理解一首诗要了解时代背景,要理解深层的意思。
我有去读,才有了更深的体会:诗歌描绘了一幅梅雨时节江南小巷的阴沉图景,借此构成了一个富有浓重象征色彩的抒情意境。
在这里,诗人把当时黑暗阴沉的社会现实暗喻为悠长狭窄而寂寥的“雨巷”,没有阳光,也没有生机和活气。
而抒情主人公“我”就是在这样的雨巷中孤独的行着的彷徨者。
“我”在孤寂中仍怀着对美好理想和希望的憧憬与追求。
诗中“丁香一样的姑娘”就是这种美好理想的象征。
雨巷戴望舒读后感(二)戴望舒只有一个,所以,那飘满丁香花芬芳的小巷,也只有他才走得出那份独道的悠长与寂寥。
那结着愁怨、有着丁香花般芬芳与忧愁的姑娘,只能在他的笔下,才会款款而行,摇曳生香。
看过一首诗,大意是这样的:以前我们狼狈为奸,狼还在,狈没了。
以前我们衣冠禽兽,衣冠还在,禽兽没了。
以前我们酒肉朋友,酒肉还在,朋友没了。
以前我们寻欢作乐,我们还在,欢乐没了。
据说狼和狈是一类动物。
狼的前腿长,后腿短;狈则相反,前腿短,后腿长。
狈每次出去都必须依靠狼,把它的前腿搭在狼的后腿上才能行动,否则就会寸步难行。
有一次,狼和狈走到一个人家的羊圈外面,虽然里面有许多只羊,但是羊圈既高又坚固,于是它们想出了一个好主意:让狼骑在狈的脖子上,再由狈用两条长的后腿直立起来,把狼驮得很高,然后,狼就用它两条长长的前脚,攀住羊圈,把羊叼走。
同样是撑着一把伞,一样的独自彷徨在这悠长的雨巷。
可任凭你从黎明走到黄昏,把小巷走穿,把巷子踏平,那丁香花一样结着愁怨的姑娘也未能出现。
也许,她被永久地停驻在了戴望舒的雨巷,那是一个只属于戴望舒的女人,那朵美丽芬芳的丁香花只为他一个开放。
谁都可以,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就象是人都可以华裳锦衣一样,却不一定能穿出神韵和气质来。
戴望舒的《雨巷》读后感(精选5篇)
![戴望舒的《雨巷》读后感(精选5篇)](https://img.taocdn.com/s3/m/b5260515dc36a32d7375a417866fb84ae45cc39f.png)
戴望舒的《雨巷》读后感(精选5篇)第一篇:戴望舒的《雨巷》读后感戴望舒的《雨巷》读后感品味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一定领会了不少东西,何不写一篇读后感记录下呢?那么你会写读后感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戴望舒的《雨巷》读后感,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戴望舒是我国现代著名诗人,我在初中的时候,曾经拜读过他的《雨巷》。
《雨巷》是戴望舒的成名作,戴望舒更因此而成为传诵一时的“雨巷诗人”。
戴望舒是带着我国晚唐诗家的旧诗影响步入新诗坛的。
在《雨巷》中,反映出了他对诗的音乐美、诗的形象流动性和主题的朦胧性的追求。
首先我们先来详细的解读一下《雨巷》。
《雨巷》全诗由7节组成。
在第一节中,写到“我”“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而在这“悠长又寂寥的雨巷”中,“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
这个“丁香般愁怨的姑娘”是我心目中的想象、追求和希望。
而第二节则是对这个“丁香般的姑娘”的进一步想象与补充。
从视觉、嗅觉、感觉、情感等方面来丰富她,把丁香彻底浸染进“她”的血脉、气质中。
“她”在雨中“哀怨又彷徨”,把“她”和雨连结在一起,用雨来衬托“她”的哀怨。
形成了一幅充满中国传统意境的水墨画。
第三节,写这个让我着迷的“丁香般的姑娘”“像我一样”,在这寂寥的雨巷中默默的彳亍着,而“冷漠、凄清,又惆怅”的氛围,则充斥在这样的`情境中。
第四节,写“她”和“我”在这悠长又寂寥的雨巷中相遇,相较“我”的恋恋不舍,“她”只是“默默的走近”“投出太息一般的眼光,然后“她”“如梦一般的飘过”。
第五节,写这个“丁香般的姑娘”与我擦肩而过,然后“她”“默默的走远了”,“走尽这雨巷”。
第六节,我与这“丁香般的姑娘”彻底的失之交臂。
虽然“我”不舍,但“她”还是在我的目光中,在这哀愁的雨中,“消失掉了她的颜色”、“消失掉了她的芬芳”“消散了她太息般的眼光”“她丁香般的惆怅”。
所以在第七节中,“我”独自“撑着油纸伞”,在雨巷中彷徨徘徊,期望能再逢着那个“丁香般愁怨的姑娘”。
《雨巷》读后感范文(4篇)
![《雨巷》读后感范文(4篇)](https://img.taocdn.com/s3/m/9fe17d68f4335a8102d276a20029bd64783e628d.png)
《雨巷》读后感范文(精选4篇)《雨巷》读后感范文(精选4篇)当认真看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的视野一定开拓了不少,这时候,最关键的读后感怎么能落下!那么你会写读后感吗?下面是精心的《》读后感范文(精选4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那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是有多么地高洁、美丽,让诗人可望不可即。
她那叹息般的眼光,丁香般的惆怅是有多么大的光芒,让世人沉醉其中,无法自拔,以至即使是徒劳的等待,也愿意在彷徨中继续追求。
也许,这首爱情失落与理想失落的协奏曲,是他在苦苦彷徨追求的时候,那颗孤苦迷茫的心所演奏的,如此哀怨,凄清,连我这个局外人,也不禁感动得心都在颤抖了!生在俗世,没有谁天生就具有诗人的气质,所以我们只能在喧嚣中沉浮,在忙碌中徘徊,在昏昏沉沉中迷失自我。
可是,戴望舒却在徘徊、昏沉中写出了如此唯美的,这该是经历了多少磨难与打击后的重生!成长,便是如此充实的一个过程。
只有经历了痛,才会懂得苦,只有懂得苦,才会觉得甜,便能如满月朝阳,投射出圆润的光芒,才能在昏昏沉沉中,找到迷失的自我!泰戈尔曾经说过:“只有经历了地狱般的磨练,才能炼出创造天堂的力量;只有流过血的手指,才能弹出世间的绝唱。
”有位署名作家刘墉也曾说过:“人生如茶,不会苦一辈子,但总要苦一阵子。
”我想,那些苦难与挫折,便是成长中不可缺少的局部吧,其实痛定思痛,没有什么克服不了的挫折,愁中评愁,也没有什么越不过去的坎,抗中抗败,失败后的阳光依旧灿烂!感谢戴望舒,感谢《雨巷》,感谢他在挫折中的执着。
他带个我的不只是丁香般朦胧的姑娘,不只是美好高洁的理想,还有成长道路中面对困难苦困不放弃、不退缩的勇气!生命就像是一个舞台,偶尔有悲剧也是在所难免的,而我们每个人都是那舞台上的人,再悲惨,也终会落幕,而那舞台上的“演绎”,也许已成为经典,闪闪发光,而的主角,却因为这个“悲剧”而变得更加出众,甚至名扬四海,万古流芳……挫折并不可怕,它是我们成长的催化剂,可怕的是不敢面对挫折,那会把我们推进堕落的深渊……《雨巷》这首诗曾经轰动整个文坛,这首诗的作者戴望舒也被誉为“雨巷诗人”,他的这篇成名作广受群众喜爱和好评,为无数人传颂。
雨巷读后感4篇
![雨巷读后感4篇](https://img.taocdn.com/s3/m/2c505377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a0082f0.png)
雨巷读后感雨巷读后感4篇认真读完一本著作后,相信大家的收获肯定不少,需要好好地就所收获的东西写一篇读后感了。
那么读后感到底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雨巷读后感,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雨巷读后感1鲍佩珍《雨巷中的伊人》打开这本充满书香和内涵的美书,一股清新和宁静之气即刻充满你的鼻翼,这倒与《红楼梦》大不相同,《红楼梦》中的诗如水草。
取出水,即不好,放在水中,好看!戴望舒的诗,现在的我,该是看不懂的吧!只像李商隐中“只是当时已惘然”所描绘的那样!戴望舒,那刚强的文字,好像不只是文字,而是多了一份东西,浓厚强烈。
时而捉摸不清、朦胧、含蓄,时而又明朗、沉挚。
终还是明了,还是那份热爱祖国,憎恨侵略者的强烈感情和对美好未来的热烈向往吸引着我向他靠近,去细嗅那股单纯的爱国气息。
现在的我,正是在慢慢的细嗅着吧!夏天的夜晚,初三的学子们在期盼着那美妙的下课铃声。
“铛。
”,“下课”老师的一声令下,便是我们的解放。
各自手忙脚乱地收拾着书包,拎起书包,便冲向了那门外的一片黑色。
骤然间,巨大的雨滴砸在了地上、伞上、头发上。
撑着红色的伞,独自踩着轻悠的脚步,踏过一个个的水坑,走在巷子中。
忽地,脑子中闪过一幅雨巷的画面:1927年的雨在沉痛的吟唱,白色的恐怖在天空中蔓延,让朦胧的雨显得格外的凄凉。
缓缓地,丁香一样的姑娘,袭一身紫纱,披一头秀发,撑着油纸伞,缓缓地,带着丁香一样的颜色,带着丁香一样的芬芳,带着丁香一样的忧愁,在雨中哀怨,哀怨又彷徨,彷徨在这悠长又寂寥的雨巷。
像梦一样,带着冷漠,凄凉,惆怅。
丁香一样的姑娘默默地走近,走近,有发出叹息,惊叹为何她会如此默默行进,默默地叹息。
雨巷幽深的气息夹杂着青石板的翠绿以及旧时木屋咖啡灰。
为此时的雨巷上空原本昏暗的天空更加抹上一丝幽暗。
她像梦中飘过一般,静默地远去,到了颓矮的篱墙,走尽在这雨巷。
我殊不知已脱口而出:“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多美的诗啊!是否1928年8月的他也是这么觉得的呢?夜幕再次降临,独自披上青色的外套,走出家门。
戴望舒的《雨巷》读后感1500字
![戴望舒的《雨巷》读后感1500字](https://img.taocdn.com/s3/m/b434045d1ed9ad51f01df23b.png)
戴望舒的《雨巷》读后感1500字戴望舒是我国现代著名诗人,我在初中的时候,曾经拜读过他的《雨巷》。
《雨巷》是戴望舒的成名作,戴望舒更因此而成为传诵一时的“雨巷诗人”。
戴望舒是带着我国晚唐诗家的旧诗影响步入新诗坛的。
在《雨巷》中,反映出了他对诗的音乐美、诗的形象流动性和主题的朦胧性的追求。
首先我们先来详细的解读一下《雨巷》。
《雨巷》全诗由7节组成。
在第一节中,写到“我”“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而在这“悠长又寂寥的雨巷”中,“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
这个“丁香般愁怨的姑娘”是我心目中的想象、追求和希望。
而第二节则是对这个“丁香般的姑娘”的进一步想象与补充。
从视觉、嗅觉、感觉、情感等方面来丰富她,把丁香彻底浸染进“她”的血脉、气质中。
“她”在雨中“哀怨又彷徨”,把“她”和雨连结在一起,用雨来衬托“她”的哀怨。
形成了一幅充满中国传统意境的水墨画。
第三节,写这个让我着迷的“丁香般的姑娘”“像我一样”,在这寂寥的雨巷中默默的彳亍着,而“冷漠、凄清,又惆怅”的氛围,则充斥在这样的情境中。
第四节,写“她”和“我”在这悠长又寂寥的雨巷中相遇,相较“我”的恋恋不舍,“她”只是“默默的走近”“投出太息一般的眼光,然后“她”“如梦一般的飘过”。
第五节,写这个“丁香般的姑娘”与我擦肩而过,然后“她”“默默的走远了”,“走尽这雨巷”。
第六节,我与这“丁香般的姑娘”彻底的失之交臂。
虽然“我”不舍,但“她”还是在我的目光中,在这哀愁的雨中,“消失掉了她的颜色”、“消失掉了她的芬芳”“消散了她太息般的眼光”“她丁香般的惆怅”。
所以在第七节中,“我”独自“撑着油纸伞”,在雨巷中彷徨徘徊,期望能再逢着那个“丁香般愁怨的姑娘”。
但是,要再次逢着这个“丁香般愁怨的姑娘”是渺茫的,所以我只能退而求次,期望在梦中与“她”相会(像梦一般地凄婉迷茫)。
《雨巷》明面上是写抒情主人公对在雨巷中逢着的“丁香姑娘”充满的甜蜜又忧伤的情怀,希望能与这个“丁香姑娘”再次相逢。
戴望舒《雨巷》感悟心得
![戴望舒《雨巷》感悟心得](https://img.taocdn.com/s3/m/f823d8a4b8d528ea81c758f5f61fb7360b4c2bd9.png)
戴望舒《雨巷》感悟心得戴望舒《雨巷》感悟心得引言:《雨巷》写于1927年夏天,血腥的“四·一二”大屠杀之后,戴望舒写的《雨巷》等诗中便自然贮满了彷徨失望和感伤痛苦的情绪。
这种彷徨感伤的情绪,不能笼统地说是纯属个人的哀叹,而是现实的黑暗和理想的幻灭在诗人心中的投影。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读《雨巷》感悟心得,欢迎大家阅读!《雨巷》感悟心得一我徘徊在巷口。
也许我在等一场雨,等一场雨揉碎云的执念,等那摇曳的雨帘氤氲出如烟的美丽,等一场雨的流浪,等一次唯美的邂逅。
如我所愿的,那清脆的滴答声便响了起来。
雨斜斜落下,也许是一曲缠绵的相思,也许是一首哀婉的长诗。
我撑开伞,唯有静听雨声。
一些思念,几许往事,滴滴声声地在雨里发芽,在雨里生根。
放眼望去,巷中可见之路已被雨水淋湿,生发出莫名的情绪,我,该不该走进?也许“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
我走进雨巷深处,会看见佳人蛾眉颦蹙,美目凝愁,痴痴地想着心上人现在何处,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又或者我根本入不得那深深的庭院,只能轻轻抚着生了铜绿的门环,推想佳人居处必是“月桥花院,锁窗朱户,只有春知处”。
也许“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
我走进雨巷深处,会看到戴望舒和他的丁香姑娘相逢的一刹那。
两颗苦闷找不到出路的心一旦遇见,便开始了飘飘洒洒的倾诉和相见恨晚的慨叹,他们携手走出雨巷,走到雨晴的地方。
又或者他们仍旧错肩,默默彳亍着,冷漠凄清惆怅,最后没有下文地别离,留下我为他们嗟叹与感伤。
也许我走进雨巷深处,会遇见多年前背着个小书包晃荡的自己。
她在一呼一呼地吃麻辣烫,她在被一个有着花白络腮胡子的爷爷笑话门牙被老鼠啃了,她在敏捷地躲开那只大黑狗,她和伙伴们走着伟大的秘密小道,其实那只是人家房子间大概半米的间隙而已。
然后我走了过去,致她一束开得茂盛的山茶,问她能不能让我将这段怀想了无数次的童年时光再走一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戴望舒的《雨巷》读后感1500字
戴望舒是我国现代著名诗人,我在初中的时候,曾经拜读过他的《雨巷》。
《雨巷》是戴望舒的成名作,戴望舒更因此而成为传诵一时的“雨巷诗人”。
戴望舒是带着我国晚唐诗家的旧诗影响步入新诗坛的。
在《雨巷》中,反映出了他对诗的音乐美、诗的形象流动性和主题的朦胧性的追求。
首先我们先来详细的解读一下《雨巷》。
《雨巷》全诗由7节组成。
在第一节中,写到“我”“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而在这“悠长又寂寥的雨巷”中,“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
这个“丁香般愁怨的姑娘”是我心目中的想象、追求和希望。
而第二节则是对这个“丁香般的姑娘”的进一步想象与补充。
从视觉、嗅觉、感觉、情感等方面来丰富她,把丁香彻底浸染进“她”的血脉、气质中。
“她”在雨中“哀怨又彷徨”,把“她”和雨连结在一起,用雨来
衬托“她”的哀怨。
形成了一幅充满中国传统意境的水墨画。
第三节,写这个让我着迷的“丁香般的姑娘”“像我一样”,在这寂寥的雨巷中默默的彳亍着,而“冷漠、凄清,又惆怅”的氛围,则充斥在这样的情境中。
第四节,写“她”和“我”在这悠长又寂寥的雨巷中相遇,相较“我”的恋恋不舍,“她”只是“默默的走近”“投出太息一般的眼光,然后“她”“如梦一般的飘过”。
第五节,写这个“丁香般的姑娘”与我擦肩而过,然后“她”“默默的走远了”,“走尽这雨巷”。
第六节,我与这“丁香般的姑娘”彻底的失之交臂。
虽然“我”不舍,但“她”还是在我的目光中,在这哀愁的雨中,“消失掉了她的颜色”、“消失掉了她的芬芳”“消散了她太息般的眼光”“她丁香般的惆怅”。
所以在第七节中,“我”独自“撑着油纸伞”,在雨巷中彷徨徘徊,期望能再逢着那个“丁香般愁怨的姑娘”。
但是,要再次逢着这个“丁香般愁怨的姑娘”是渺茫的,所以我只能退而求次,期望在梦中与“她”相会(像梦一般地凄婉迷茫)。
《雨巷》明面上是写抒情主人公对在雨巷中逢着的“丁香姑娘”充满的甜蜜又忧伤的情怀,希望能与这个“丁香姑娘”再次相逢。
但实际上“雨巷”中的“丁香姑娘”只是诗人所创造的一个象征形象。
这个像梦一般飘过的,像丁香般结着愁怨的姑娘,只是诗中抒情主人公的内心幻觉,“丁香姑娘”由景而生,又与景相互相生,这才构成了这首诗朦胧神秘的气氛。
“像梦一般地凄婉迷茫”的“丁香姑娘”,本身就带着一种隐隐约约,模模糊糊的光晕;而她的象征意义对读者来说更是扑朔迷离,“她”可以说是诗人对爱情的向往,也可以是对理想的渴望,更可以是对刚刚经历过的革命的憧憬。
(在仍处于白色恐怖中的1927年夏写成此诗)
戴望舒的《雨巷》常被拿来与李金发的《弃妇》相比。
《弃妇》——李金发
长发披遍我两眼之前
遂隔断了一切羞恶之疾视,
与鲜血之急流,枯骨之沉睡。
黑夜与蚁虫联步徐来,
越此短墙之角,
狂呼在我清白之耳后,
如荒野狂风怒号:
战栗了无数游牧。
靠一根草儿,与上帝之灵往返在空谷里。
我的哀戚唯游蜂之脑能深印着;
或与山泉长泻在悬崖,
然后随红叶而俱去。
弃妇之隐忧堆积在动作上,
夕阳之火不能把时间之烦闷
化成灰烬,从烟突里飞去,
长染在游鸦之羽,
将同栖止于海啸之石上,
静听舟子之歌。
衰老的裙裾发出哀吟,
徜徉在丘墓之侧,
永无热泪,
点滴在草地
为世界之装饰。
与李金发的《弃妇》相比,戴望舒的《雨巷》更具有亲切性,“丁香姑娘”比“弃妇”更让读者感到亲切熟悉与明朗。
其原因是因为,戴望舒更注重对中国诗歌传统的传承与融合,正如第一段所说,戴望舒是带着我国晚唐诗家的旧诗影响步入新诗坛的。
在《雨巷》中,我们可以看到,这首诗转化了的中国古典诗词中集美丽、高洁、愁绪与一体的“丁香”形象,曾分别出现在李商隐、杜甫、李璟的诗词中。
(“本是丁香树,春条结始生”——李商隐;“丁香体柔弱,乱结枝犹垫”——杜甫;“青鸟不传云中信,丁香空结雨中愁”——李璟。
)同时,诗中的“油纸伞”“悠长又寂寥的雨巷”“丁香般的愁怨”“颓圮的篱墙”更体现了一种“杏花春雨江南”古典文化传统,具有东方美
学情调。
《雨巷》中蕴含的朦胧美不足以促使作者获得“雨巷诗人”这传诵一时的称号。
正如第一段所说的,《雨巷》不仅体现了主题的朦胧性,更体现了一种音乐美。
诗中不断分行造成的缓慢,仿佛是抒情主人公在前行又仿佛是在原地徘徊彷徨的脚步成就了该诗罕见的音乐美。
诗歌开首是将一个长句(我/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又寂寥的雨巷)切分为多个短句。
并且充分运用了押韵手法。
而且《雨巷》还运用了重复、顶真与回环等修辞手法,使诗歌整体读起来流畅、荡气园润。
正是因为这种朦胧美和音乐美,才成就了《雨巷》。
《雨巷》更因此,而成为现代汉语诗歌试实验的一个里程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