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合成实验典型事故资料
全国化工危险化学品典型事故案例汇编(2017年)
![全国化工危险化学品典型事故案例汇编(2017年)](https://img.taocdn.com/s3/m/c572f1b7daef5ef7ba0d3ca0.png)
全国化工危险化学品典型事故案例汇编(2017年)01-浙江华邦医药化工有限公司“1•3”较大爆炸火灾事故 (1)02-湖北省钟祥市金鹰能源“11•11”较大中毒事故 (5)03-浙江林江化工“6•9”爆炸较大事故 (8)04-安徽万华“4•2”较大爆燃事故 (12)05-吉林松原石化“2•17”较大爆炸事故 (15)06-新疆宜化“2•12”较大电石炉喷料灼烫事故 (20)07-河南豫港焦化“4•28”较大爆炸事故 (23)08-青海盐湖工业公司“6•28”较大爆炸事故 (26)09-连云港聚鑫生物“12•9”重大爆炸事故 (29)10-湖北大江化工“9•24”较大窒息事故 (33)11-中石油乌鲁木齐石化公司“11•30”较大机械伤害事故 (36)12-山东日科“12•19”较大火灾事故 (40)13-内蒙古乌海华资“6•27”较大爆炸事故 (43)14-江西之江化工“7•2” 压力容器爆炸事故 (47)15-大连西太石化“11•18”中毒事故 (51)16-新疆宜化“7•26”较大燃爆事故 (55)17-山东金誉石化“6•5”重大爆炸着火事故 (59)01-浙江华邦医药化工有限公司“1•3”较大爆炸火灾事故2017年1月3日8时50分许,位于临海市浙江省化学原料药基地临海园区的浙江华邦医药化工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邦公司”)C4车间发生爆炸火灾事故,造成3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400多万元。
一、事故单位及生产工艺情况华邦公司创建于2002年9月,占地68.27 亩,总资产5360万元,现有员工200 人,主要产品包括6,6-二氢青霉烷酸二苯甲酯(DP-3)、三苯基氯甲烷、潘生丁二氯物(DDH)等医药中间体,所有产品均不属于危险化学品,但其生产过程涉及加氢、氧化、磺化、胺化、硝化、重氮化等重点监管危险化工工艺和甲苯、乙酸乙酯、液氨、氢气、乙炔等重点监管危险化学品,且涉及危险化学品的使用和回收。
事故发生在C4 车间生产DDH的环合反应釜。
实验室火灾事故教训记录
![实验室火灾事故教训记录](https://img.taocdn.com/s3/m/d287b126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a660e5e.png)
实验室火灾事故教训记录一、实验室火灾事故的介绍实验室是科研人员进行实验和研究的场所,通常会使用各种化学试剂和实验仪器。
由于实验室的独特性质和规模较小,一旦发生火灾事故,后果可能十分严重。
实验室火灾事故可能会导致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环境污染等问题。
因此,实验室火灾事故的防范工作十分重要。
近年来,我国的各大高校和科研机构也频繁发生实验室火灾事故,这些事故给科研工作和人员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极大影响。
因此,对实验室火灾事故进行认真总结和教训记录,对预防类似事故的再次发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实验室火灾事故的原因实验室火灾事故的发生通常与以下原因有关:1. 实验操作不当:科研工作者在进行实验操作时,往往会忽略安全规程和操作指南,从而导致化学试剂泼溅、电路短路或高温点燃易燃材料等事故。
2. 电气设备故障:实验室中的各种电气设备如照明设备、通风设备、实验仪器等可能因故障而引发火灾事故。
3. 化学试剂的存放和管理不当:在实验室中,化学试剂的存放和管理是一个重要的环节。
如果试剂存放不当、容器泄漏或者未能及时更换陈旧的试剂,就会增加火灾的风险。
4. 实验室设计和建筑缺陷:一些实验室建筑物设施老化、通风不畅或者消防设备不全等问题,也可能成为火灾事故的隐患。
三、实验室火灾事故的教训1. 强化安全教育培训:实验室工作者在进行实验操作前,应接受相关安全知识的培训和教育。
并且在工作过程中要时刻保持警惕,严格遵守安全规程,确保实验操作的安全性。
2. 定期维护检查设备:实验室中使用的各类电气设备和实验仪器,都应定期进行维护检查,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转和安全性。
3. 定期检查化学试剂:对实验室中的化学试剂定期进行检查和清点,清除过期试剂,并对试剂容器进行定期更换和维护,防止泄漏和腐蚀。
4. 加强实验室建筑管理:实验室建筑物和设施的维护管理也是非常关键的环节。
对实验室进行定期的建筑检查和通风设备的清理维护,确保实验室的工作环境和建筑结构安全可靠。
有机合成实验典型事故
![有机合成实验典型事故](https://img.taocdn.com/s3/m/da89abce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b4e8681.png)
未对化学品进行检查
在有机合成实验中使用的化学品可能存在毒 性、腐蚀性、易燃易爆性等危险因素。如果 未对化学品进行检查,例如是否符合安全标 准、是否需要特殊储存和运输等,可能导致 安全事故的发生。
应急处理不当
缺乏应急预案
在有机合成实验中,如果缺乏应急预案,例如对于化学品泄漏、火灾、爆炸等危险情况的应对措施,可能导致事 态扩大或造成人员伤亡。
要。如果流量控制不当,可能导致反应不完全、产物纯度下降或产生有
毒有害物质等危险情况。
实验安全意识薄弱
对危险因素认识不足
缺乏自我保护能力
实验人员对有机合成实验中可能存在 的危险因素认识不足,例如对化学品 的毒性、腐蚀性、易燃易爆性等缺乏 了解,容易发生意外事故。
实验人员缺乏自我保护能力,例如不 会正确使用防护用品、不会正确处理 化学品泄漏等,容易发生意外事故。
有机合成实验典型事故
• 有机合成实验概述 • 有机合成实验典型事故类型 • 有机合成实验事故原因分析 • 有机合成实验安全防范措施 • 有机合成实验事故案例分析
01
有机合成实验概述
有机合成实验的定义与特点
定义
有机合成实验是一门通过化学反应将简单化合物转化为复杂化合物的实验科学。 它涉及到多种反应类型和操作技术,如加成反应、取代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等。
事故原因
实验过程中,学生误将化学试剂混合,产生剧烈化学反应并释放 大量热能,导致灼伤。
事故后果
造成多人灼伤和烫伤。
事故教训
加强实验前的安全教育和培训,确保学生了解实验操作规程和安全 注意事项。
案例五:某化学实验室仪器损坏事故
事故原因
实验过程中,操作人员未按规定使用仪器,导致仪器损坏。
事故后果
有机化学实验教学与安全教育融合实践——以三苯甲醇合成实验为例
![有机化学实验教学与安全教育融合实践——以三苯甲醇合成实验为例](https://img.taocdn.com/s3/m/be1a0b7cbc64783e0912a21614791711cd79795c.png)
大 学 化 学Univ. Chem. 2024, 39 (3), 345收稿:2023-09-04;录用:2023-11-08;网络发表:2023-11-23*通讯作者,Email:***************.cn基金资助: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有机化学课程思政(HITSZIP20030)•化学实验• doi: 10.3866/PKU.DXHX202309010 有机化学实验教学与安全教育融合实践——以三苯甲醇合成实验为例金剑*,程景,杨雪苹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实验与创新实践教育中心,广东 深圳 518055摘要:有机化学实验流程繁琐,使用的仪器设备与试剂种类多。
传统的实验室安全教育在实验危险源辨识方面有所欠缺。
以三苯甲醇合成实验为例,我们把实验操作分解成多个步骤,引导学生辨识每一步操作涉及的危险源,与学生分享相关的典型案例,并借由事故危害强化学生对实验安全的重视。
通过不同实验项目中反复实操危险源辨识,学生熟练掌握了化学合成实验通用危险源的安全操作,并能在新实验中主动分析危险源,做好个人防护,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
关键词:有机化学实验;危险源辨识;安全操作中图分类号:G64;O6Integration Practice of Organic Chemistry Experiment and SafetyEducation: Taking the Synthesis of Triphenylmethanol as an ExampleJian Jin *, Jing Cheng, Xueping YangEducation Center of Experiments and Innovations,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Shenzhen), Shenzhen 518055,Guangdong Province, China.Abstract: Organic chemistry experiments involve complex procedures and the use of various instruments and reagents. Traditional laboratory safety education has been lacking in the identification of potential hazards in experiments. Taking the synthesis of triphenylmethanol as an example, we break down the experimental procedures into multiple steps, guiding students to identify the hazards involved in each step of the operation. We share relevant typical cases with students and reinforce their awareness of experiment safety through accident examples. By repeatedly practicing hazard identification in different experimental projects, students become proficient in the safe operation of common hazards in chemical synthesis experiments and are able to proactively analyze hazards, take personal protective measures, and strictly follow safety protocols in new experimentsKey Words: Organic chemistry experiment; Identification of hazards; Safety operation化学实验过程往往涉及有毒、有害、易燃、易爆试剂,以及高温、高压实验设备,一旦发生实验事故,极易引起火灾、爆炸、环境污染,造成人身伤亡、财产损失、生态环境污染[1],甚至带来严重的舆论冲击[2,3]。
实验室安全事故典型案例和教训
![实验室安全事故典型案例和教训](https://img.taocdn.com/s3/m/0a84cb020b1c59eef9c7b40f.png)
突然有一股氯硅烷挥发气体冲出,此时正值受伤人
俯身紧固螺丝,来不及躲闪,正好喷到脸上和两手
臂上,将其灼伤。
事故原因: 这套高压釜反应装置被安置在棚内,当时又正值高温
时节,棚内温度超过40℃,管内残留的氯硅烷变为气体, 产生了一定的压力,拔去塞子时氯硅烷气体就冲了出来。
经验教训: 高温对化学试剂可能带来的危险性认识不足,科研人员
脸上的防护镜被击落
斑斑血迹
事故原因: 玻璃封管不耐高压,且在反应过程中无法检测
管内压力。氨水在高温下变为氨气和水蒸汽,产生 较大的压力,致使玻璃封管爆炸。
经验教训: 化学实验必须在通风柜内进行,密闭系统和有
压力的实验必须在特种实验室里进行 。
二 . 金属钠燃烧事故
责任人:某某 时间: 2019.3.1
更换,导致事故的发生。
经验教训: 经常更换油浴。 (另:水泵的循环水必须经常
更换。)
四. 爆 炸事 故
责任人:某某 时间:2019.11.9
地点: 新楼5楼
事故经过: 用1,4-丁炔二醇和氯化亚砜在吡啶存在下制备4-氯 -丁炔-1-醇,反应完成后用乙醚萃取。经水洗干燥后在常压下 蒸去乙醚和苯,剩下500mL 有机物,用水泵减压蒸馏,蒸出产 物。加热温度110-120℃,减压20mmHg,反应瓶1000mL。当蒸 出150 mL产品时,内温急剧上升失去控制,随即发生爆炸。由 于通风柜的拉门处于关闭状态,没有造成人员受伤。该反应曾 多次重复做过,因反应量很小,未曾发生事故。
七. 盐酸气伤人事故
时间:2019年8月2日
地点:军工基地
责任人:某某
受伤人:某某
事故经过:当日上午当事人、受伤人等在安装高压釜
的紧固件和阀门。在前几日拆卸时已将管道内氯硅
CSB典型事故案例分析—T2反应器冷却失效爆炸事故给我们的启示(2016-05期)
![CSB典型事故案例分析—T2反应器冷却失效爆炸事故给我们的启示(2016-05期)](https://img.taocdn.com/s3/m/b127f8938762caaedd33d4c0.png)
CSB典型事故案例分析—T2反应器冷却失效爆炸事故给我们的启示唐彬 1 天津市居安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何琛2 上海于睿商务咨询有限公司关键词: 危害识别、PHA、工艺设计及放大、美国化学品安全与危害调查委员会(CSB)摘要本文结合美国化学品安全与危害调查委员会对T2反应器冷却系统失效导致爆炸事故的分析,从反应危害识别、工艺危害分析、员工危险性教育等方面深刻分析产生爆炸事故的原因,并提出改进措施。
1.介绍1.1事故简介2007年12月19日下午1:33,在佛罗里达州杰克逊维尔北部的一家小型化学品制造工厂(T2 Laboratories, Inc,以下简称T2)因化工装置反应失控发生了一场爆炸事故,导致四名T2员工死亡,另有4名T2员工及28名附近其他工厂的工作人员共计32人受伤。
CSB对这起事故进行了调查、报告。
导致事故发生的原因很多,本文将基于CSB对T2爆炸事故的调查研究,着重阐述企业做好危险辨识,落实各项风险防控措施的重要性。
图1:2007年12月20日T2事故现场1.2 T2公司简介T2公司是一家位于佛罗里达州杰克逊维尔的小型私有企业,它于1996年由一位化学工程师和一位化学家合作成立共同拥有直到事故发生,主要从事溶剂混溶业务。
从1996年至2001年,T2一直在位于杰克逊维尔市中心的工业和住宅混合区的一个仓库经营,主要从事印刷业溶剂的混合和销售,它也混装预制的指定浓度的甲基环戊二烯三羰基锰(MCMT)给高级燃料发展技术公司(以下简称AFD),一个第三方分销商。
2001年,T2在杰克逊维尔北工业区租赁了30.4亩的土地,开始实施生产甲基环戊二烯三羰基锰(MCMT)。
2004年1月,T2开始批次生产MCMT。
到2007年12月的,MCMT成为T2的主要业务。
事发当天,T2雇佣12人,正生产其第175批MCMT(批号175)。
1.3 MCMT介绍MCMT是有机锰化合物,作为增加汽油辛烷值的添加剂使用,最早是由Ethyl公司于20世纪50年代末研发制造的。
实验室安全事故案例分析
![实验室安全事故案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1f6d3e564b7302768e9951e79b89680203d86ba4.png)
实验室安全事故案例分析在科学研究和实验教学的领域中,实验室是探索知识、创新技术的重要场所。
然而,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实验室安全事故时有发生,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和环境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本文将通过对几个典型的实验室安全事故案例进行分析,探讨事故发生的原因、造成的后果以及从中汲取的教训,以期提高实验室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加强实验室安全管理,预防类似事故的再次发生。
案例一:化学试剂爆炸事故事故经过在某高校化学实验室,一名研究生在进行有机合成实验时,由于操作不当,导致反应失控,引发了化学试剂爆炸。
爆炸产生的冲击波将实验室的门窗震碎,造成该研究生重伤,同时实验室的设备和仪器也遭到了严重的损坏。
事故原因分析1、实验人员安全意识淡薄,在进行实验前没有充分了解实验所涉及的化学试剂的性质和潜在危险,也没有制定详细的实验方案和安全措施。
2、实验操作不规范,在添加化学试剂时没有按照规定的顺序和剂量进行,导致反应失控。
3、实验室安全设施不完善,缺乏有效的通风设备和防爆装置,无法及时排除有害气体和降低爆炸的危害。
事故后果1、人员伤亡:研究生重伤,需要长时间的治疗和康复,对其身心健康和学业造成了极大的影响。
2、财产损失:实验室的设备和仪器损坏严重,需要大量的资金进行修复和更换。
3、科研进度受阻:由于实验室受损,相关的科研项目被迫暂停,影响了科研成果的产出和学术交流。
教训与启示1、加强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实验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使其充分了解实验过程中的潜在危险,并掌握相应的应急处理方法。
2、严格遵守实验操作规程,进行实验前必须制定详细的实验方案,并经过导师或专业人员的审核和批准。
3、完善实验室安全设施,配备有效的通风设备、防爆装置、消防器材等,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
案例二:电气火灾事故事故经过在一家企业的研发实验室,一台老化的实验设备在运行过程中突然发生短路,引发了电气火灾。
由于实验室存放了大量的易燃物品,火势迅速蔓延,虽然消防人员及时赶到并扑灭了大火,但仍造成了一定的财产损失。
实验室溢撒案例
![实验室溢撒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f17fb60e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e31fb28.png)
实验室溢撒案例一、实验室化学品溢撒事故在某大学的化学实验室中,发生了一起化学品溢撒事故。
当时,实验室的一名研究生正在进行有机合成实验,不慎将一瓶含有有害气体的试剂瓶打翻,导致实验室内充满了有毒气体。
由于该研究生没有及时采取应急措施,事故造成了实验室的严重污染和人员受伤。
二、实验室生物样本的泄露事故在一家医学实验室,一名技术人员在处理生物样本时不小心将一瓶含有致病菌的标本瓶碎裂,导致致病菌泄露。
实验室中的其他工作人员暴露在致病菌的环境中,一些人出现了感染症状,造成了严重的卫生和安全问题。
三、实验室辐射设备事故某核能研究所的实验室中,一台辐射设备在进行实验时发生了故障,导致辐射泄露。
实验室内的工作人员暴露在高强度辐射环境中,造成了严重的辐射伤害。
事故发生后,实验室被迫停工,对受伤人员进行了紧急救治和辐射防护。
四、实验室火灾事故一所高中的化学实验室发生了一起火灾事故。
当时,一名学生在进行实验时不慎将化学试剂倒入火源附近,导致燃烧。
火势迅速蔓延,整个实验室被火焰包围。
紧急时刻,学校及时疏散了师生,消防队员迅速赶到现场扑灭了火势。
五、实验室气体泄漏事故在一家化工企业的实验室中,一台储气罐发生了泄漏,导致有毒气体弥散到实验室的周围环境。
实验室工作人员未能及时发现并采取应急措施,造成了周围环境的严重污染和人员的中毒。
事故发生后,企业不得不停工整顿,并对实验室的安全管理进行了全面检查和改进。
六、实验室化学品混合反应事故在一家化工研究所的实验室中,一名实验员在进行试剂混合反应时,不慎将两种不相容的化学品混合在一起,导致剧烈的化学反应。
实验室内发生了爆炸,造成了实验员的重伤和实验室的严重损毁。
事故发生后,研究所对实验室的安全规范进行了全面修订,并采取了更加严格的管理措施。
七、实验室设备失效事故在一所大型制药公司的实验室中,一台关键设备发生了失效,导致实验室无法正常进行药物研发工作。
由于设备的停工,公司的研发计划受到了严重影响,造成了经济损失和项目延期。
2022年15个化工行业安全事故典型案例解析
![2022年15个化工行业安全事故典型案例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06206b8e32d4b14e852458fb770bf78a64293a54.png)
另外再延伸一下,固废处理车间也属于环保设施的范畴,最近两年,确实发生了不少环保设 施的事故案例,基于此,在2022年12月23日,国务院安委办和生态环境部、应急管理部联合发布 了17号文《关于进一步加强环保设备设施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旨在加强化工企业内环保设施 和设备的安全管理,相信在2023年期间,各类型的环保设施类工程项目,应该会面临和主体工程 同样的监督管理,包括三同时制度、专篇审核、风险评估论证等等。
2022年4月16日5时,位于淄博市临淄区的中国 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齐鲁分公司炼油厂发生一 起坍塌事故,造成1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180万 元。
事故阶段 关键装置 作业环节 涉及行业 涉及危化品
运行
罐区
违章操作
冶金
煤焦油
开停工
工艺装置
违章操作
石油化工
乙烯、丙烯、 乙烷、丙烷
检维修
工艺装置
有限空间 作业
石油化工 冶金 精细
涉及危化品 蒽油 \ 石脑油
玻璃鳞片 甲醇、氨气
事故案例概况
事故名称
时间
开远市龙腾冶炼厂 “3·23”煤焦油储 罐火灾事故
2022/3/2 3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 限公司茂名分公司 “3·30”一般油化工股份有 限公司齐鲁分公司 “4·16”坍塌事故
受伤。
运行
实验室
违章操作
石油化工
茂金属催 化剂
广西奕安泰药业有限公 司“10·4”一般着火 事故
典型事故二十一:中石油兰州石化“1.7”罐区爆炸事故
![典型事故二十一:中石油兰州石化“1.7”罐区爆炸事故](https://img.taocdn.com/s3/m/72a70d8e6bec0975f565e204.png)
典型事故二十一:中石油兰州石化“1.7”罐区爆炸事故一、事故调查分析(一)事故概要1、事故简介2010年1月7日17时24分,兰州石化公司316#罐区发生火灾、爆炸事故,事故共造成6人死亡、1人重伤、5人轻伤,未造成次生事故和环境污染。
2、事故原因(1)直接原因设备缺陷。
由于316#罐区R202球罐出料管弯头母材焊缝热影响区存在组织缺陷,致使该弯头局部脆性开裂,导致碳四物料大量泄漏,泄漏汽化后的碳四物料蔓延至罐区东北侧丙烯腈装置焚烧炉,遇焚烧炉明火引燃爆炸。
(2)间接原因①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不到位Ⅰ、未按规程规定对事故管线进行定期检验没有按照国家质监总局2003年6月试行的《在用工业管道定期检验规程》规定,对在用工业管道进行全面定期检验,致使R202球罐出料管线母材存在的组织缺陷未被发现和整改。
Ⅱ、未按规定落实事故管线更换计划2007年3月,经检验发现R203、R206、R207球罐底部进出物料管线腐蚀严重、壁厚减薄,定为4级,企业下达了R201、R202、R203、R204球罐底部进出物料管线更换计划。
实际仅更换了R201球罐底部进出物料管线,R202、R203、R204球罐底部进出物料管线一直未更换。
②设备管理人员没有认真履行设备管理职责设备管理部门和有关管理人员,没有按照规定要求对碳四车间R202等球罐进出物料管线进行全面检测检验,在R202球罐管线更换计划下达后,又没有履行监督落实职责,致使事故隐患长期存在并最终导致事故发生。
③安全应急处置设施不完善316#罐区自1986年建成投运以来,未按照《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GB50160-2008)规定,对储罐进出物料管道设置自动联锁切断装置,致使事故状态下无法紧急切断泄漏源,导致泄漏扩大并引发事故。
(二)基本情况1、兰州石化公司基本情况兰州石化公司拥有原油加工能力1050万吨/年、乙烯生产能力70万吨/年、化肥生产能力52万吨/年、合成树脂生产能力124.5万吨/年、合成橡胶生产能力17.5万吨/年、炼油催化裂化剂生产能力5万吨/年。
化工实验室废弃化学品收集和实验室安全事故培训PPT
![化工实验室废弃化学品收集和实验室安全事故培训PPT](https://img.taocdn.com/s3/m/5b55d4ad960590c69ec3768d.png)
子博士后在D楼清洗10升反应釜,
将导热油管道阀门方向开反,导致 导热油从缓冲口喷出,烟气弥
漫至整个大楼。
教训:没有合理的操 作规程,操作不当。
14
所内案例:管道老化、破损
2008年4月11日约凌晨1点,值班牛学康 老师发现A427实验室漏水,系1#通风厨 的2#水管漏水,经多方寻找,实验室负 责人到场后关闭室内总阀方止住。
所外案例:中科院有机所
一.
责任人:某某 事故经过:
封管事故
地点:新楼3楼
时间:2004.11.23
玻璃封管内加入氨水 20mL,硫酸亚铁 1g ,原料4g,加热温 度160℃。当事人在观察油浴温度时,封管突然发生爆炸,整个 反应体系被完全炸碎。当事人额头受伤,幸亏当时戴防护眼睛, 才使双眼没有受到伤害。
教训:夜间实验,无人 值守,水阀漏水。
12
所内案例:调试设备,人员离开
2010年11月11日11:35,D101发泡实 验室,调试挤出机螺杆控制系统, 吃 饭时间人员离开,温度失控,着火 并 产生大量烟雾。(处理:全所通报 批
评,取消2010年高分子事业部评
优。)
教训:大型设备运行,
13
所内案例:实验操作不当
3Kg) 。由硅油电加热,从上午 9 点开始,油浴温度为 170 度左右。
接收了1升时,馏分不再流出。当事人感觉有点不正常,按以往
的收率估计应该有 1.8-2 升左右的产品 , 因此以为是减压蒸馏的 冷阱堵塞导致真空度下降。在查看了水银减压计未发现真空度下
降,此时突然发现就收瓶及冷凝管里有大量白色烟雾涌出,当事
教训:冷却水管路接 头不老,做完实验不 关水阀。
17
危化品典型事故案例
![危化品典型事故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f227ebc928ea81c758f578ba.png)
实例01: 广西广维化工股份有机厂“8·26”爆炸事故-2008.08.26
2.间接原因 ①CC-601A~E储存反应液的5台100m3储罐并联使用。若1台发生事故,将殃 及其余4台,导致泄漏量↑,事故后果↑。 ②罐区、罐组平面布置及安全设施不符现行标准、规范的要求。 罐组内的储罐为3排(现要求:不应超过2排)。 料泵设在防火堤内(现要求:应设在防火堤外,且满足相应防火间距)。 罐区无可燃气体检测报警设施(现要求:应在可能泄漏甲类气(液)体 场所内设置)。 防火堤排水口未设置隔断阀(现要求:污水和雨水,出堤排出口均应安 装隔离阀)。 ③设备安全管理混乱。 今年4-5月大修期间,因扩建需要而更换罐区至精馏工段2台反应液泵, 未同时更换进出管。采用大小头与原管连接。流量↑,扬程↑会带来流速↑, 静电危害↑,认识不足,也无对策。
实例02: 江苏联化科技有限公司爆炸-2007.11.27
2.采用危险工艺手动控制的化工装置,要加快技术改造,尽快实现工艺过 程的自动化(DCS)控制,实现重要工艺参数的自动控制和自动报警。高度危 险的化工装置还要在实现DCS控制的基础上装备紧急停车系统(ESD),提高化 工装置的本质安全水平。 3.进一步加强从业人员的安全教育和技能培训,提高操作人员的安全意识、 操作技能和应急处置能力。 在不断完善各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和化学事故应急预案的基础上,加强演练, 寻找不足,持续改进,提高企业在事故状态下的应急指挥和应急处置能力。
实例02: 江苏联化科技有限公司爆炸-2007.11.27
三、原因分析 1.直接原因 操作人员没有将加热蒸汽阀门关闭到位,造成重氮化反应釜在保温过程中 被继续加热,重氮化釜内重氮盐剧烈分解,导致化学爆炸。 2.重要原因 在重氮化反应保温时,操作人员未能及时发现重氮化釜内温度升高,及时 调整控制;装置自动化水平低,重氮化反应系统没有装备自动化控制系统和自 动紧急停车系统;重氮化釜岗位操作规程不完善,没有制定针对性应急措施, 应急指挥和救援处置不当。 四、事故教训 1.要继续深化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专项行动,认真开展“回头看”检查。对 已查出的隐患,必须立即整改,一时难以整改的必须做到整改责任、方案、资 金、期限和应急预案五落实。
化学实验室事故典型案例集锦
![化学实验室事故典型案例集锦](https://img.taocdn.com/s3/m/7c7d496c2cc58bd63186bdbb.png)
前言
化学实验室里,安全是非常重要的,它常常潜藏 着诸如发生爆炸、着火、中毒、灼伤、割伤、触电等 事故的危险性。虽然知道许多化学药品易燃易爆,一 些化学药品对身体有害,但是每天都要接触这些东西, 安全意识也就逐渐淡漠了。有因人员操作不慎、使用 不当和粗心大意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发的人为责任事故;有因仪器设备 或各种管线年久老化损坏酿发的设备设施事故;有因 自然现象酿发的自然灾害事故;爆炸性事故的发生, 多为人员违反操作规程引燃易燃物品,或仪器设备或 各种管线年久老化损坏酿发的设备设施事故,易燃爆 物品泄漏,遇火花引发爆炸。
案例八、其他事故
Ø 事故描述: 样品处理间的排风橱因长期使用高氯酸,在维修时电钻产生电火花引 起燃烧。 Ø 事故教训: 定期使用碱水清洗排风定期检查排风发现异常及时上报。
Ø 事故描述: 做分液萃取,先是用50ml HCl洗涤有机相(含产品),然后再用50ml 5% NaHCO3洗涤产品,结果振摇的时候,塞子被冲开,产品全部喷出。 Ø 事故教训: 洗涤产品的时候一定要小心,如果洗涤会生成气体的话,一定要注意 放气。
案例六、误操作事故
事故原因:该事故是由于当事人在投料时粗心大意,没有仔细核对所要使用的化学 试剂而造成的。实验台药品杂乱无序、药品过多也是造成本次事故的主要原因。
经验教训:这是一起典型的误操作事故。它告诫我们,在实验操作过程中的每一个 步骤都必须仔细、认真,不能有半点马虎;实验台、工作台要保持整洁,不用的试 剂瓶要摆放到试剂架上,避免试剂打翻或误用造成的事故。
案例二、爆炸事故
事故原因:据当事人和其课题组长事后分析,含炔基官能团化合物在加热条件 下容易与浓度较高的杂质发生聚合反应,放出大量的热量,导致温度失控引发 爆炸。4-氯-丁炔-1-醇是含炔基官能团的化合物,可能与反应中产生的杂质在 高温下发生聚合反应引发爆炸。
实验室安全事故案例
![实验室安全事故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64c22914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b685231.png)
实验室安全事故案例实验室安全事故是指在实验室工作中发生的意外事件,可能导致人身伤害、财产损失甚至环境污染的事件。
实验室安全事故的发生往往给实验室工作带来严重的影响,甚至可能造成不可逆转的后果。
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些实验室安全事故案例,以期引起大家对实验室安全的高度重视和警惕。
案例一,化学品泄漏事故。
某实验室在进行化学试验时,由于操作不慎导致一种腐蚀性较强的化学品泄漏。
由于实验室通风设施不完善,化学品蒸气扩散到周围空间,造成实验室工作人员呼吸道不适,部分人员出现呕吐、眼睛灼痛等症状。
事故发生后,实验室工作人员立即进行了紧急疏散,并进行了相应的急救和处理。
事故原因主要是操作不当和通风设施不完善。
案例二,火灾事故。
某实验室在进行实验操作时,由于高温设备故障或操作不当,导致实验室内发生火灾。
由于实验室内存放了大量易燃物品和化学试剂,火势蔓延迅速,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事故发生后,消防人员迅速赶到现场进行扑救,并进行了相关善后工作。
事故原因主要是设备故障和物品存放不当。
案例三,实验器材损坏事故。
某实验室在进行实验操作时,由于实验器材老化或操作不当,导致实验器材损坏。
损坏的实验器材可能造成实验结果不准确,甚至给实验人员带来安全隐患。
事故发生后,实验室管理人员对实验器材进行了全面检查和维修,以确保实验操作的安全和准确性。
事故原因主要是设备老化和操作不当。
以上案例充分说明了实验室安全事故的严重性和可能造成的后果。
要避免实验室安全事故的发生,我们需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加强实验室安全意识培训,提高实验人员对安全事故的认识和防范意识;二是加强实验室安全设施建设,确保实验室通风、消防等设施完善;三是加强实验室安全管理,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和应急预案,确保实验室安全生产。
总之,实验室安全事故是一件严重的事情,我们每个人都应该高度重视实验室安全,做好安全防范工作,确保实验室工作的安全和稳定进行。
希望以上案例能够引起大家对实验室安全的高度重视和警惕,共同营造一个安全、和谐的实验室工作环境。
安全教育培训记录之典型事故案例分析
![安全教育培训记录之典型事故案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46485c85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15a01b0.png)
安全教育培训记录之典型事故案例分析一、案例背景在进行安全教育培训时,经常利用实际案例进行教学,以帮助员工深刻认识安全事故的严重性和危害性。
本文将从一个典型事故案例入手,分析事故发生的原因、对企业的影响以及相关的教训和应对措施。
二、事故描述这起事故发生在某化工企业的生产车间,该车间主要从事有机合成产品的合成和储存。
事故当天,由于操作失误,一名工人将错误的物质倒入反应釜中,导致剧烈的化学反应并引发爆炸。
事故造成多名工人受伤,部分生产设备损毁,严重影响了企业的正常生产和运营。
三、事故原因分析1. 人员操作失误:工人操作中的失误是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
在该化工企业中,操作岗位涉及复杂的化学反应和工艺,需要工人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
然而,受到培训的不足以及工作压力的影响,工人在操作过程中疏忽大意,致使事故发生。
2. 安全管理不到位:企业在安全管理方面存在一定缺陷。
培训内容不够全面,未能将重点放在安全生产上;安全标识不明确,导致工人对危险区域的辨识不足;应急预案不完善,未能提供及时有效的应对方法等。
这些问题都是导致事故发生的一个重要原因。
四、事故教训与应对措施1. 强化安全教育培训:企业应加强对员工的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专业素养。
通过定期组织安全培训课程,增加员工的安全知识和操作技能,使其能够在工作中正确应对各种安全风险。
2. 完善安全管理制度:企业应加强安全管理制度的建设,明确责任、规范流程,确保安全生产可持续进行。
完善安全标识,明示危险区域和禁止行为,提高员工的警觉性。
同时,加强对应急预案的制定和实施,确保在事故发生时能够及时、有效地进行应对和处置。
3. 加强监督和检查:企业应定期开展安全隐患排查和检查工作,确保生产环境的安全合规。
建立监督机制,加强对操作过程的监控和检查,及时发现和纠正潜在的安全隐患,防患于未然。
五、结论安全教育培训是保障企业生产安全的重要措施之一,通过典型事故案例的分析,可以帮助员工深刻认识安全事故的严重性和危害性,有效避免类似事故的再次发生。
2014年典型案例汇编
![2014年典型案例汇编](https://img.taocdn.com/s3/m/2632645fe45c3b3567ec8b76.png)
典型事故案例(2014—01)四川广元天森煤化公司发生爆炸事故5月2日,四川广元市旺苍县嘉川镇辖区内天森煤化有限公司在对附属设施污水处理池进行检修过程中发生爆炸,造成3人死亡。
天森煤化公司成立于2012年,现有员工104人,属于新建企业,按照《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安全监督管理办法》的规定办理了相关手续,目前正在进行试生产。
该公司主要从事煤焦油深加工,产品包括粗苯、洗油、脱酚酚油、工业萘、沥青等。
4月30日,天森公司放假,生产线全面停产。
5月2日天森公司组织3名检修人员对污水池(长20米、宽10米、高3.5米,上面盖有彩钢板)加装污水泵,14:50分许进行焊接作业时发生爆炸,造成3人死亡。
经初步调查和分析,事故原因是:天森公司前期试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流入污水处理池,污水中所含有机物挥发,可燃气体集聚,作业人员在未经动火审批,没有进行可燃物浓度检测分析的情况下进行焊接作业,引爆可燃气体,导致事故发生。
山西临汾永鑫焦化公司发生煤气爆炸事故2014年4月26日,山西省临汾市安泽县永鑫煤焦化有限责任公司发生煤气爆炸事故,造成4人死亡、27人受伤(其中8人重伤)。
永鑫公司位于山西省临汾市安泽县唐城镇车村,民营企业,建于2003年1月,职工1700多人,有2个焦化厂。
事故单位焦化一厂建有60万吨/年焦化装置、10万吨/年甲醇装置各一套。
4月26日永鑫公司安排对回炉煤气管道进行检修。
8:40开始,操作人员关闭回炉煤气管道交换旋塞、向煤气主管通蒸汽置换、关闭回炉煤气管道总阀、开焦化炉(1#和2#)末端放散,经采样分析置换后,维修人员进行了盲板封堵,并继续用蒸汽吹扫,经分别在煤气退液管、焦化炉(1#和2#)末端取样分析合格后,停止吹扫,卸掉煤气管道短节,进行检修工作。
12:30左右,维修人员在两座焦炉之间连接平台底层清理回炉煤气管道内的沉积物时,发生爆炸。
经初步分析,事故原因是:盲板安装错位,并且未完全紧固,煤气渗漏,检修作业现场煤气富集,作业监护人员和安全管理人员随身携带的便携式可燃气体报警仪报警,但未引起重视,检修过程中机械作业产生的火花引爆煤气。
实验室安全培训
![实验室安全培训](https://img.taocdn.com/s3/m/ccda2145482fb4daa58d4be3.png)
1 典型案例
2015年12月18日上午10:10分左右,清华大学化学系何添楼一有机催 化实验室发生爆炸,一名博士后研究人员在事故中死亡。
其家属在其公开微博中称,经过现场的观察,孟博士后当天所进行的 实验是催化加氢实验,是一个常规实验。孟博士后的操作台只有燃烧迹象, 没有爆炸迹象,标有孟XX名字的反应釜完好。事发后第三天得知,爆炸的 是一个氢气钢瓶,爆炸点距离孟博士后的操作台两三米处,钢瓶为底部爆 炸。钢瓶原长度大概一米,爆炸后只剩上半部大概40公分。
你知道吗?实验时通风橱的拉门必须关闭三分之二以 上,这样既提高了实验室的舒适性又起到防爆的作用。
也可参照《采暖通风和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2015
GB17914-2003
PPE 的佩戴
案例一
时间:2005年8月2日
地点:××
责任人:某某
受伤人:某某
事故经过:当日上午当事人、受伤人等在安装高压釜的紧固件和阀门。 在前几日拆卸时已将管道内氯硅烷液体放出,为挡灰尘用简易塞将氯硅
2.3自燃、忌水性物质
危险特征
自燃性物质:易氧化、易分解、遇水易燃、积热自燃 忌水性物质:遇水易燃易爆、遇氧化剂和酸着火爆炸、
自燃性 、毒害性(硼氢化物毒性比氰化物、光气毒性 还大)和腐蚀性
安全要求
处理金属钠等忌水性物质时必须清理周围易燃物品,
远离散发酸性气体的物质; 戴面罩和橡皮手套;
国外实验室安全事故
Karl Barry Sharpless MIT教授,有机合成界大咖,诺贝尔奖得主
在处理装有冷凝液氧的核磁管时爆 炸,玻璃碎片致其一直眼球被刺破。
实验室安全突出问题
• 新反应、新材料的科研工作探索性强、规 问题1 律不明、信息不全 问题2 • 化学药品用量小,品种多 问题3 • 人员的专业素质强,安全素质需提高 问题4 • 缺乏针对性的安全管理标准与规范
事故案例分析
![事故案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d92367fad15abe23482f4dc0.png)
2.4.1 事故概况 氯气泄漏是因管道短接处出现漏点造成的,郯城县化工厂已被责令
停业整顿。关于事故造成的受伤人数,郯城官网通报确认为125人。8月 11日上午,郯城县刚刚召开了安全生产大会,郯城县化工厂因十年未出 现安全事故受到表扬。当晚9点多,氯气泄漏事故即发生。 2.4.2 事故原因
1. 直接原因 (1)垫圈损坏氯气泄漏
发生泄漏的正是液氯充装车间充装装置液氯液下泵零部件,一个直 径为25毫米的球阀垫圈因气体压力过大,导致被损坏,氯气泄漏出来。
2. 间接原因 (1)天气原因
氯碱分厂液氯充装车间旁有电气仪表厂和施工工地,约有80多人。 氯气发生泄漏时,恰遇一阵北风。向北方向,分厂40人全部氯气被熏 着,加之施工工地和仪表厂其31名人员都先后出现了身体不适。其中, 7人中毒,其他人是皮肤粘膜刺激性反应,有49人留院观察,另外22人 住院治疗。
通事故,一辆载有约40吨(超载25吨)液氯的山东槽罐车鲁HO0099与 山东货车鲁QA0398相撞,槽罐车两个直径10厘米的法兰从根部完全断 裂,导致槽罐车液氯大面积泄漏。造成王兴等3个乡镇29人死亡,送医 院治疗300多人,村民群众近1万人进行疏散,约2千亩农作物受灾,环 境受到严重污染,京沪高速公路宿迁至宝应段关闭20个小时的特大液氯 泄漏事故。 2.1.2 事故原因
1. 直接原因 ①、设备腐蚀穿孔导致盐水泄漏,是造成三氯化氮的形成和聚集 的重要原因。根据重庆大学的技术鉴定和专家的分析,造成氯气泄漏和 盐水流失的原因是氯冷凝器列管腐蚀穿孔。腐蚀穿孔的原因主要有5个
方面:一是氯气、液氯、氯化钙冷却盐水对氯冷凝器存在普遍的腐蚀作 用;二是列管中的水分对碳钢的腐蚀;三是列管外盐水中由于离子电位 差对管材发生电化学腐蚀和点腐蚀;四是列管与管板焊接处的应力腐 蚀;五是使用时间已长达8年并未进行耐压试验,使腐蚀现象未能在明 显腐蚀和腐蚀穿孔前及时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