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研究方法真实验设计
第五章 真实验设计 1单因素完全随机
实验设计中使用的符号
X:表示一种处理,即研究者操作或变化的实验变量(自变量); 在比较不同的处理时,以X0, X1, X2 …表示
O:表示处理前或后的一种观测或度量
自左至右:表示时间次序或先后
同一横行的X或O:表示这些X或O作用于同一组被试
R:表示被试已被随机化选择、分配 M:表示把被试加以配对 ……由虚线所隔开的各组是非同质的,虚线表示不能随机选择和 部署两组
同样A在B2水平上是否简单效应; B在A1水平上是否简单效应; B在A2水平上是否简单效应;
5.比较(comparisons) 对各处理水平平均数之间差异的估价叫比较。
例如,在一个2X3两因素实验中,A因素和B因素的 主效应都是显著的。对于A因素来说,主效应显著 明显是由于A1水平与A2水平之间的差异显著,而B 因素的主效应显著则有多种可能
2.处理与处理水平的结合
处理与处理水平的结合都是指实验中一个特定的、 独特的实验条件。 例如,在一个探讨人在快速呈现条件下命名汉字的 2X2两因素完全随机实验设计中,有呈现速度(A)和 汉字频率(B)两个因素,其中呈现速度有50毫秒(A1) 和100毫秒(A2)两个水平,汉字有高频字(B1)和低 频字(B2)两个水平。这时,实验中有4种处理水平 的结合:A1B1、A1B2、A2B1、A2B2 。
第五章 真实验设计
第一节 单因素完全随机设计
心理学研究方法
理论(或思辨)的研究方法 现象学(或描述)的研究方法
观察法
个案法 访谈法 实证的研究方法 相关法
实验法 传统实验心理学方法 认知实验心理学方法
认知神经科学方法
做实验研究,需要具备两方面的知识:
1) 是有关研究课题的知识;作为研究基础的理论背 景、研究的基本假设与预期……。研究课题的确 定主要取决于研究者对所要研究的问题的专业知 识,它保证开展的研究在特定的领域中有继承、 有发展、有一定的科学价值。 2) 是有关实验的一般结构,即实验设计及统计学知 识。研究的质量主要取决于研究者的实验设计及 统计学知识,它保证研究结果的可靠性,结论的 合理性。
心理学中的主要研究方法和实验设计
心理学中的主要研究方法和实验设计心理学作为一门科学,涉及到各种不同的研究方法和实验设计来探索和解释人类的思维、情感和行为。
本文将介绍心理学中的主要研究方法和实验设计,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心理学研究的过程和原理。
一、观察法观察法是最早也是最简单的心理学研究方法之一。
它通过直接观察和描述人类行为来获取研究数据。
观察法可以是自然观察,即研究者观察真实的行为环境;也可以是实验室观察,即将被观察者置于经过控制的实验条件中。
观察法的优点是能够获取真实的行为数据,直接观察对象的行为特征,但缺点是有时会受到观察者主观因素的影响而导致数据不准确。
二、调查法调查法是一种常用的心理学研究方法,通过问卷调查或面谈的方式获取被调查者的信息和观点。
调查法可以分为横断面研究和纵向研究。
横断面研究是对一组被调查者在同一时间点上进行调查;而纵向研究是在一段时间内对同一组被调查者进行多次调查。
调查法的优点是能够获取大量的数据,了解被调查者的真实观点和看法,但缺点是可能受到样本选择偏差和回答者主观因素的影响。
三、实验法实验法是心理学研究中最为常见和有效的方法之一。
实验法通过在实验室中精确控制变量的方法,研究者可以观察和测量特定因素对被试者行为的影响。
实验方法可以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接受特定的处理或干预,而对照组则不接受处理,用来作为比较的基准。
实验法的优点是能够精确地控制变量,确定因果关系,但缺点是可能存在实验环境和样本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四、案例研究法案例研究法是通过深入研究个别个体或群体的特殊情况来获取心理学数据。
案例研究法通常通过访谈、观察和文献分析等方式收集数据,并对个别个体或群体进行全面的描述和分析。
案例研究法的优点是能够提供详细的信息和个别案例,但缺点是无法进行统计分析和推广到整个群体。
五、脑电图和神经影像法脑电图和神经影像法是现代心理学研究中常用的技术手段。
脑电图通过记录大脑电活动,可以监测到大脑在不同任务和情境下的电信号变化;神经影像法通过使用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或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等技术,可以观察大脑在特定任务中的血流和代谢变化。
(心理学研究方法)4真实验设计
控制顺序效应的办法——拉丁方设计
N!种顺序:当有3个条件的话就有6种可能的顺序, 包括ABC、 ACB、 BAC、 BCA、 CAB、 CBA
当有6种处理水平的话,就有720种可能的顺序。所以至 少要720个被试。
注意:当N为偶数,只 需一个拉丁方。 当有N为奇数个条件的 话,就必须构建2个拉 丁方。另一个是第一个 反方向。如N=5,那么 第一个拉丁方的第一行 是BAECD,那么第二个 拉丁方是DCEAB
问题2:假设对120个被试进行了前测,测量了每个被试的运动持续性程 度。如何用前测分数来确认上一个问题是否已经发生?
问题3:这是被试内、还是被试间设计?对于现在的干扰因素,你有什么 办法来控制额外变量的干扰?
问题4:使用被试内设计,该如何分配被试?
多因素实验设计
1、同时探讨字频和字号是否会影响读者的阅读速度 2、自变量:字频、字号、字体三个因素 12种处理水平:字频两个水平,字号三个水平,字体两 个水平 表示为:2字频(高频、低频)×3字号(大号、中号、 小号) ×2字体(正体、斜体)
真实验设计
内容
第一节、提高实验的内部效度的方法
✓ 控制组(对照组)的设置 ✓ 额外变量的控制方法
随机化 保持恒定或匹配
第二节、被试间设计
基本概念 优缺点
第三节、被试内设计
控制组的设置
实验研究必须包含控制组(对照组)。 概念
实验组:处理情境称为实验组。 控制组:无处理情境称为对照组(或控制组)。
实验组:20位 对照组:20位
考虑抑郁程度的高低是混淆变量,请分别采用 随机化、恒定、匹配法把40位被试分为实验组 和对照组?
心理学研究方法与实验设计问题及答案
心理学研究方法与实验设计问题及答案心理学作为一门研究人类心理活动的科学,依托于严谨的研究方法与实验设计,能够揭示出人类心理的内在机制,为解决各种心理问题提供有益的启示。
本文将探讨心理学研究方法与实验设计中常见的问题,并提供相应的答案以供参考。
一、样本选择问题在心理学研究中,样本的选择是至关重要的。
一个典型的问题是如何选择合适的样本以代表目标人群。
首先,研究者需要明确自己研究的目标人群是哪些。
然后,可以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从目标人群中抽取一定数量的个体作为研究样本。
这样做可以保证样本的代表性,使得研究结果的推广性更强。
二、操作性定义问题心理学研究中经常遇到的一个问题是如何准确地操作性定义研究变量。
操作性定义是将抽象的概念转化为可以被实际观察和测量的具体指标。
在设计实验时,研究者需要确定每一个变量所对应的具体操作定义,并且确保这些定义是清晰、明确、可操作和可重复的。
只有这样,研究结果才能被其他研究者复制和验证。
三、实验设计问题实验设计是心理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一个常见的问题是如何设计有效的实验来验证研究假设。
在设计实验时,研究者需要确保实验组和对照组的设置是合理的,并且能够对研究变量产生影响。
此外,还需要控制其他可能干扰研究结果的变量,如使用随机分组和盲法等技术。
通过合理的实验设计,可以最大程度地提高实验结果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四、数据收集问题数据收集是心理学研究中的重要一环。
一个常见的问题是如何采集到准确可信的数据。
在数据收集过程中,研究者需要设计好合适的测量工具,并确保测量工具的信度和效度。
同时,研究者还需要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以免数据收集过程中出现失误或数据损失的情况。
此外,对于涉及到个人隐私的数据,研究者还需要保证数据的保密性和安全性。
五、数据分析问题数据分析是心理学研究中的关键一环。
一个常见的问题是如何选择合适的统计方法来处理研究数据。
在选择统计方法时,研究者需要根据研究设计和实际情况来确定使用哪些统计指标和假设检验方法。
心理学研究方法第五讲准实验设计和比较研究
心理学研究方法
第五讲准实验设计和比较研究
22
对不等比较组前测后测设计的评价(2)
但是,当条件不允许采用随机等组的真 实实验设计,面对的是预先组成的团体, 不能做到随机选择和分配两个等组被试 时,采用不等比较组前测和后测的准实 验设计,对于心理学的研究还是具有很 大的应用价值的,而且,虽然准实验设 计对机体变量和其他额外变量的控制不 够充分,但是能够实现某种程度的控制。
O
心理学研究方法
第五讲准实验设计和比较研究
8
(一)不等比较组设计(4)
库克和坎贝尔曾经举例说明这种设计的作用。 这个例子是有关辅导期的长短对即将假释犯 人在假释期间违反规则次数的作用的研究。 设计模式如下:
X12
O
X9
O
X6
O
X3
O
X0
O
心理学研究方法
第五讲准实验设计和比较研究
9
(一)不等比较组设计(5)
第五讲 准实验设计和比较研究
准实验设计
– 不等比较组设计 – 中断时间序列设计
比较研究
– 横断研究 – 纵向研究 – 跨文化研究
心理学研究方法
第五讲准实验设计和比较研究
1
一、准实验设计(1)
准实验设计(quasi-experimental design)是一种未能完全符合控制额外 因素作用的实验设计。这种方法不象真
心理学研究方法
第五讲准实验设计和比较研究
18
(一)不等比较组设计(14)
其次,由经过训练的观察者采用周期性 的取样方法,分别观察并记录两组每个 学生在课堂上的适宜和不适宜的行为。 然后,对实验组实施实验处理两周,即 给予实验组学生管理课堂活动的机会, 对控制组不给予这种机会,而且控制组 学生也不知道实验组学生能得到管理课 堂活动的机会。
(心理学研究方法)4真实验设计
真实验设计的步骤
1
2. 设计实验因素
2
选择独立变量和依赖变量,并决定其取
值范围。
3
4. 实施实验
4
按照预定的程序和条件进行实验操作。
5
6. 数据分析
6
使用适当的统计方法分析数据并得出结 论。
1. 确定研究目的
明确研究要解决的问题,确定实验的目 的和假设。
3. 随机分组
将参与者随机分配到实验组和对照组。
• 能够控制组间个体的差异,提高内部效度。 • 分配效果能够通过统计方法进行检验。 缺点: • 样本容量要求较高。 • 某些特殊因素可能无法完全平衡。
匹配设计
优点:
• 能够减小组间个体的差异,提高内部效度。 • 可以更好地平衡特定因素。 缺点: • 匹配效果可能不够理想。 • 样本配对要求较高。
实验设计中的威胁因素和对策
实验设计的应用领域和未来发展趋势
应用领域
实验设计广泛应用于心理学研究的各个领域,如认 知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等。
未来发展趋势
未来的实验设计将更注重探索多变量之间的复杂关 系,结合新兴技术如脑成像等,深化对心理过程的 理解。
5. 收集数据
记录实验结果和相关数据。
实验组与对照组的设置方法
1. 在组内设置
将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成员分别集中在一起,进行分组处理。
2. 在组间设置
随机将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成员分配到不同的组别中。
3. 扩展设计
通过增加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数量,增加统计效力。
随机分组设计和匹配设计的优缺点
随机分组设计
优点:
心理学研究方:4种真 实验设计
本节将介绍心理学中常用的实验设计方法,包括定义、重要性、步骤、实验 组与对照组设置、随机分组与匹配设计的优缺点、威胁因素与对策、实验结 果统计分析以及应用领域与未来发展趋势。
心理学实验设计方案
1.问卷调查:包括人口学资料、生活事件、心理应激源等。
2.行为实验:设计实验任务,观察和记录特定心理现象的行为表现。
3.心理测量:采用标准化的心理测量工具,如焦虑量表、抑郁量表等,评估心理现象。
4.数据分析:探讨各组间的差异,分析影响特定心理现象的因素。
六、预期成果
1.揭示特定心理现象的群体差异及其与心理社会因素的关系。
3.伦理问题:保护研究对象隐私,遵循伦理原则。
4.实验偏差:采用双盲设计,控制实验条件,减少偏差。
九、总结与展望
本实验设计方案旨在深入探讨特定心理现象,为心理健康领域提供科学依据。通过严谨的实验设计、精细的数据分析和合理的成果应用,预计将对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干预实践产生积极影响。同时,本方案也为未来相关研究提供了研究框架和方法论参考。
二、研究目的
1.描述并比较特定心理现象在不同性别、年龄和职业背景人群中的差异。
2.探究影响特定心理现象的主要心理社会因素。
3.为心理干预策略和心理教育提供科学依据。
三、研究设计
1.研究对象:选取我国城市居民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抽样方法,计划招募800名成年人。
2.实验方法:采用实验心理学研究方法,结合问卷调查、行为实验和心理测量技术。
(2)青年女性组(年龄:18-35岁,性别:女)
(3)中年男性组(年龄:36-55岁,性别:男)
(4)中年女性组(年龄:36-55岁,性别:女)
4.实验流程:
(1)发放问卷,收集研究对象的基本信息、生活状况、心理状况等。
(2)进行实验操作,观察并记录特定心理现象的表现。
(3)使用心理测量工具,评估研究对象的特定心理现象水平。
2.构建特定心理现象的影响因素模型。
心理学研究方法整理!
1、准实验设计:由库克和坎贝尔提出。
伴随现场实验的发展而发展起来。
→特点:介于真实验设计和非实验设计之间。
从研究中对额外变量的控制程度出发,准实验设计差于真实验,但比非实验设计控制严格,一般准实验设计不容易随机挑选、分配被试,可能产生额外变量与自变量的混淆。
另外,其外部效度不一定好。
→类型:①单组设计:时间序列设计、相等时间样本设计②多组设计:不相等组前后测设计、不相等组前后测时间序列设计2、实验研究:定义:是在控制无关变量、操纵自变量的条件下研究心理现象的变化,从而确定变量之间关系的研究。
对变量间的因果关系感兴趣。
特点:系统操纵或改变一个变量,观察这种操纵或改变对另一变量所造成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揭示变量间的因果关系。
3、决定论:认为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普遍存在客观规律和因果联系的理论。
(不同于宗教的先决论)4、被试变量:又称被试特性,一般作为自变量处理。
一是被试固有的。
(如性别、婚姻状况、年龄、文化程度等)二是暂时的。
(如遭遇灾害否、吸毒否)三是被试行为分类。
(如喜欢早上锻炼还是喜欢晚上锻炼)5、检查点:自变量的不同取值。
6、额外变量:会对结果产生影响,但是又不是研究者能够控制的变量。
7、混淆变量:无关变量的一种,该变量与自变量之间存在系统性关联,并对因变量产生影响的变量。
这个影响的结果叫虚假效应。
(PS.无关变量:与研究目的无关的变量)8、因果关系研究:一个变量为操作变量,另一个为随自变量变化的因变量,可以揭示因果关系。
9、相关研究:两个变量都没有任何操作,只是调查、测量、观察的结果。
如两个变量均为被试变量。
(eg.与父母共处的时间与儿童的抑郁水平)注:相关研究对个体差异感兴趣,而因果研究关心某类人的普遍心理规律;相关研究只研究机体间的方差,因果研究关心处理间的方差。
10、交互作用:反映的是两个或多个因素的联合效应。
或者说是因素间相互影响和制约的关系。
(当一个因素如何起作用受另一个因素的影响时,我们就认为存在二重交互作用。
心理学研究方法教案
心理学研究方法教案【心理学研究方法教案】1. 引言本教案旨在介绍心理学研究方法,帮助学生了解并学习如何有效地开展心理学研究。
通过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学生将能够掌握基本的心理学研究方法,提升其研究能力和科学素养。
2. 实验法介绍2.1 实验法概述实验法是心理学研究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它通过控制变量,确定因果关系,对心理现象进行研究。
本教案将逐步介绍实验法的步骤和重要概念。
2.2 实验设计2.2.1 变量的操作定义实验设计中,研究者需要明确自变量和因变量,并对自变量进行操作定义。
通过操作定义自变量,可以确保实验的可重复性和准确性。
2.2.2 随机分组设计随机分组设计是一种常用的实验设计方法。
它通过将实验对象随机分配到不同实验组,以消除个体差异,提高实验结果的可靠性。
2.2.3 控制组设计控制组设计是实验设计中的重要概念之一。
在实验过程中,设置一个对照组,以比较实验组的结果变化。
通过对照组的设置,可以排除其他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干扰。
3. 问卷调查法介绍3.1 问卷调查法概述问卷调查法是心理学研究中常用的数据收集方法。
它通过向被试者分发调查问卷,收集被试者的意见、态度和看法,用于心理学研究。
3.2 问卷设计3.2.1 问题的选取与编制问卷设计中,问题的选取和编制直接关系到问卷的可信度和有效性。
研究者应该根据研究目的和问题进行合理的问题选取和编制。
3.2.2 问卷格式和布局问卷的格式和布局对被试者的回答情况和数据收集质量有重要影响。
合理的格式和布局设计可以提高数据收集效率,并减少被试者的疲劳感。
4. 观察法介绍4.1 观察法概述观察法是心理学研究中常用的方法之一。
它通过观察和记录被试者的行为和反应,得出心理学研究结论。
本教案将介绍观察法的步骤和技巧。
4.2 观察记录4.2.1 记录方式选择观察记录的方式有多种选择,研究者可以根据研究对象和研究目的选择合适的记录方式。
4.2.2 观察者的角色观察者在观察过程中需要保持客观、中立的态度,并严格按照设定的观察指标记录被试者的行为。
实验心理学的相关实验设计
实验心理学的相关实验设计
实验一:情绪和记忆的相关性研究
实验目的:研究受试者的情绪对记忆能力的影响
实验方法:实验将由20名受试者组成,他们将被要求观看20张图片,每张图片展示不同的情绪,例如开心,伤心,害怕,厌恶等等。
每个受试者将被分配到两个组,一个组接受情绪暗示,另一个组没有
接受情绪暗示。
再次检查受试者时,如果有任何受试者表现出明显的情绪
反应,则将被移出试验组。
实验步骤:
1.首先,受试者被要求填写一份关于他们自身的抑郁情况的问卷,以
便对受试者的情绪状态进行初步评估。
2.其次,受试者将按照实验条件观看20张图片,每张图片将展示不
同的情绪,受试者可以选择是否受到情绪暗示,如果受试者选择了被情绪
暗示,则受试者将被要求观看暗示的图片;如果受试者不受情绪暗示,则
受试者将被要求观看每个图片一次。
3.接下来,受试者将被要求在观看过这些图片后对这些图片的细节进
行回忆。
4.最后,受试者的记忆细节将被记录,以便与初步评估的情绪和暗示
的情绪进行比较,以及他们的记忆能力是否受到情绪影响。
实验预期:
预期结果:在本次实验中。
心理学研究方法-准实验设计
选择
研究开始的时候,一个群体与另一个群体之间 就可能存在差异,就会有因为选择而造成的对 内部效度的威胁。除了组别之外,实验组的被 试还可能有很多方面都不同于对照组。
伴随选择的附加效应
诸如成熟等影响内部效度的因素,会与选择因 素结合起来,共同影响到内部效度。
选择和成熟的附加效应 选择和历史的附加效应 选择和测试手段的附加效应
在自然环境中进行真实验的困难
1、获得做研究的许可困难。
除非学校、政府、企业等人认为研究有用,否则他们不 大可能在经济上或其他方面给予支持。
2、获得被试困难。
虽然有人认为随机分配不公平,因为有些个体可能失去 接受一种新处理的机会,但是随机分配仍然是确定一种 新处理是否有效的最好和最合理的方法。
真实验的优点
真实验的重大优点之一就是控制了所有这些对 内部效度的威胁。
如果可能就应该进行真实验,但如果真实验不 可进行再考虑进行准实验。
真实验也可能控制不到的问题
实验污染、实验者期望效应、新奇效应
准实验设计
练习
单组前测-后测设计中对内部效度的威胁: 一个心理学家对抑郁新疗法的效果感兴趣,他 招募了一个样本,包括想减轻抑郁的20人。在 研究的开始,他让所有被试完成一个关于抑郁 症状的问卷。该测试的平均值是42,表明有严 重的抑郁症状。(此测量中没有抑郁的个体一 般分数范围是0-10。)在接下来的16周里,这 位心理学家对被试实施一种新的疗法。处理结 束时被试再次完成抑郁问卷,后测的平均分数 是12.0,表明被试的抑郁症状显著降低,而且 只有轻微的抑郁。于是这位心理学家得出结论
真实验的三个重要特点
真实验中会实施某种干预或处理。
真实验是需要进行严格控制,一个实验者需要设计实验条 件、分配被试、系统地操纵自变量和选择因变量。
心理学真实验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名称心理学真实验研究:对个体情绪调节能力的影响因素分析二、实验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个体情绪调节能力的影响因素,为提高个体情绪调节能力提供理论依据。
三、实验假设1. 个体情绪调节能力与年龄、性别、性格、心理素质等因素存在相关性。
2. 个体情绪调节能力可以通过情绪调节训练得到提高。
四、实验对象随机抽取某高校100名大学生作为实验对象,其中男性50名,女性50名,年龄在18-25岁之间。
五、实验材料1. 情绪调节问卷:包括情绪调节能力、年龄、性别、性格、心理素质等基本信息。
2. 情绪调节训练教材:包括情绪调节理论、技巧和方法等。
六、实验方法1. 问卷调查:对实验对象进行情绪调节问卷的施测,收集实验数据。
2. 情绪调节训练:对实验对象进行为期4周的情绪调节训练,每周2次,每次1小时。
3. 重复问卷调查:在情绪调节训练结束后,对实验对象进行第二次情绪调节问卷的施测,比较训练前后的变化。
七、实验程序1. 实验对象随机分组:将100名实验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0人。
2. 问卷调查:对两组实验对象进行情绪调节问卷的施测,收集实验数据。
3. 情绪调节训练:对实验组进行为期4周的情绪调节训练,对照组不进行任何干预。
4. 重复问卷调查:在情绪调节训练结束后,对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第二次情绪调节问卷的施测,比较训练前后的变化。
八、实验结果1. 实验组在情绪调节训练后,情绪调节能力得分显著提高(p<0.05)。
2. 对照组在情绪调节训练后,情绪调节能力得分没有显著变化(p>0.05)。
3. 实验组和对照组在年龄、性别、性格、心理素质等方面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九、讨论1. 个体情绪调节能力与年龄、性别、性格、心理素质等因素的相关性需要进一步研究。
2. 情绪调节训练对提高个体情绪调节能力具有显著效果。
3. 本实验结果为提高个体情绪调节能力提供了理论依据。
十、结论1. 个体情绪调节能力可以通过情绪调节训练得到提高。
黄希庭《心理学研究方法》课后习题(真实验设计)【圣才出品】
第5章真实验设计1.什么是实验设计,什么是好的实验设计?答:实验设计是进行科学实验前做的具体计划。
它主要是用来控制实验条件和安排实验程序。
实验设计的目的在于尽可能减少额外的或未控制的变量,从而增加实验产生有效的一致结果的可能性。
实验设计是实验成功的关键。
一个好的实验设计能够用最少的人力、物力获得最多和最有效的实验数据以达到实验的最佳状态。
2.单因素完全随机设计包括哪些设计类型,其各自的优点和局限性是什么?答:单因素完全随机设计的类型主要有:(1)实验组控制组后测设计,只有一个自变量,并且自变量只有两个水平,随机选择一组作为实验组接受实验处理,另一组作为控制组不接受实验处理,其基本模式为:R1X O1R2- O2a.优点:可以控制选择、被试消亡以及选择和成熟的交互作用等的影响;控制历史、成熟、仪器的使用等因素的干扰;避免因前测经验而产生对后测的练习、熟悉和疲劳效应,从而控制前测对后测的反作用效应,简化实验程序,节省人力、物力和时间。
b.局限:只有一个自变量,不能分析多个自变量及其交互作用对因变量的影响。
(2)实验组控制组前测后测设计模式,在单因素完全随机等组后测设计基础上的扩展,对两个等组施加了前测,其基本模式为:R1O1 X O2R2O3- O4a.优点:由于采用随机选取并随机分配被试的方法形成等组,从而可以控制选择、被试亡失以及选择与成熟的交互作用等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干扰,并控制历史、成熟、仪器的使用和统计回归等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b.局限:由于实验组和控制组都参加前测,使得被试的前测经验可能影响后测的敏感性,可能产生熟悉效应或疲劳效应,从而影响后测的可靠性。
此外,进行两次测验,从人力、物力和时间上也不是很经济。
(3)所罗门四组设计,将被试随机分成四个组,其中随机组1和2接受前测,随机组1和3接受相同的实验处理,而随机组2和4不接受任何实验处理,作为控制组,并且4个随机组都接受实验后测。
其基本的设计模式为:R O1X O2R O3O4R X O5R O6a.优点:实验实际上是进行了四个实验,从而可以通过检验来验证实验处理的效果,有充分的理由推断结果的差异是由实验处理造成的。
第三讲 真实验设计
第三讲真实验设计一、实验设计概念的由来1:广义的,实验者预料或者设计出来的,包括对实验变量的操纵,对无关变量的控制,对因变量的测量和统计分析方法的研究计划。
2:狭义的,对各种变量和实验程序加以安排和规定的实验模式。
按照舒华(1994):实施实验处理的一个计划方案以及与计划方案有关的统计分析。
实验设计包括如下活动:1.建立与研究假说的统计假说;2.确定实验中使用的实验处理(自变量)和必须控制的多余条件(无关变量);3.确定实验中需要的实验单元(被试)的数量以及被试抽样的总体。
4.确定将实验条件分配给被试的方法;5.确定实验中每个被试要记载的测量(因变量)和使用的统计分析。
所谓真实验设计-----在随机化原则基础上分配被试,能够充分控制全部内在的无效变异源和外在无关因素的影响,以获得比较准确的实验结果的设计。
它是相对于准实验设计而言的。
所谓真实验设计是在各种设计方法中要求控制条件最严密、操纵自变量最有效和测定记录因变量最准确的一种。
为了达到这些目标,常常需要将这类研究置于实验室条件下进行,也称为实验室研究设计(张一中,1998)。
二、心理学实验设计中的随机化问题1随机化的概念和意义所谓随机化(RANDOMIZATION)就是研究者根据概率的原则进行选择或者分配变量的过程。
随机化是近代实验设计的基本要求之一,是控制实验中无关因素的有效手段。
2实验设计中需要随机化的因素首先是被试的取样(抽样统计分析)心理学的实验研究是通过被试样本实现的,根据样本的研究结果来推断总体的某些特点。
在实验研究中,要求被试样本完全是按照随机化的原则从总体中抽取得到的,因此,按照随机化的原则和方法获得的样本就称为随机样本。
在取样之前,我们要懂得研究总体和样本的概念。
所谓总体就是研究对象的全体,总体可以是无限的,也可以是有限的。
一般而言,在具体研究中,被试的取样总是以有限总体为研究对象的。
一般情况下,对总体全部进行研究是不可能的,也是不必要的。
心理学研究方法与实验设计(1)
心理学研究方法与实验设计1.计算机模拟法的优点与缺点计算机模拟法是根据智力活动规律的理论编写计算机程序,模拟某些智力活动的过程,以此来验证理论揭示智力活动规律的一种方法,其主要功能就是模拟人的智力活动。
具有严密的逻辑性、机械性、类别性和正确性等特点。
1.计算机模拟法的优点(1)计算机模拟法能证实某些智力理论,从而促进智力研究的发展,提高人们对某些环节的认识。
(2)计算机模拟法促进了人们对长时记忆知识库和解决问题策略的研究,许多研究表明,知识库有关知识越多,则解决问题越容易,信息加工也越快。
还有,在内部操作空间中,信息超过了一定的容量,而自动中心又没有及时将加工信息转到外部空间,那么,就会影响对解决问题策略的选择,甚至操作失败。
2.计算机模拟法的局限性(1)计算机模拟法不具灵活性。
一方面计算机模拟几乎是以实验的口语记录为依据的,与人的实际智力活动的操作步骤并非相同;另一方面,计算机模拟操作是以串行方式进行的,而人的智力操作既有串行操作,也有平行操作。
(2)计算机模拟法只能做某些智力活动的类比,与人的实际智力活动有一定的距离。
因为人在智力活动中要受情绪、动机等因素的影响,而计算机不存在这些影响因素,因此计算机模拟的结果的可推性就受到限制。
2.在实验研究中无关变量的来源及其误差是什么1.无关变量的主要类型(主要来源):(1)被试方面存在的无关变量:参与研究的动机;焦虑;有关经验;性格特点;当时生理状态;被试的反作用。
(2)主试方面存在的无关变量:研究者的年龄、性别、外表、言谈举止、态度、暗示等都有可能影响结果。
(3)研究设计方面存在的无关变量:研究方法本身不完善;测量仪器、设备的安排、布置、调整不当;测量工具不完善,如题目用词模棱两可、难度不当、指导与不明确;被试选取、研究时间和环境选取方面存在的不足;研究程序安排不当。
(4)研究实施环境条件方面的无关变量:如温度、光线、声音、布置、熟悉性、桌面好坏、空间宽窄等。
心理学研究实验设计
心理学研究实验设计简介:心理学研究是了解人类思维、行为以及情感的过程的学科,而实验设计是研究者运用科学方法来收集和分析数据的基本工具之一。
本文将介绍心理学研究实验设计的基本原理,包括实验设计的步骤、实验材料的选择和实验过程的控制等。
实验设计步骤:1. 研究问题确定:研究者需要明确自己感兴趣的研究问题,比如探究人类对于恐惧刺激的反应。
2. 实验假设提出:根据研究问题,研究者需要提出一个可验证的实验假设,如“与男性相比,女性在面对蜘蛛时表现出更强的恐惧反应。
”3. 变量选择:根据实验假设,确定自变量和因变量,并控制其他可能的干扰变量。
在这个例子中,自变量可以是性别,因变量可以是恐惧反应的强度。
4. 设计实验条件:确定实验中的条件和操作步骤,例如让被试者观看一段蜘蛛视频并记录他们的心率和肌肉紧张程度。
5. 实验材料选择:选择合适的实验材料来触发特定的反应,比如使用蜘蛛视频、问卷调查等。
6. 受试者招募:根据研究需要,确定受试者的数量和招募方式。
7. 实施实验:按照预定的实验条件和操作步骤,对受试者进行实验,并记录数据。
8. 数据分析:运用统计学方法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并根据结果得出结论。
9. 结果解释:解释实验结果与实验假设之间的关系,并讨论可能的解释和限制因素。
10. 结论和进一步研究建议:总结实验研究的发现,并提出未来进一步研究所需的方向和建议。
实验材料选择:1. 实验刺激:根据研究问题,选择合适的实验刺激来触发受试者的特定反应。
比如,在研究情绪反应时,可以使用图片、视频或者文字作为实验刺激。
2. 问卷调查:通过编制合适的问卷来收集受试者对于特定事物的看法和情感反应。
3. 认知任务:设计适当的认知任务来测试受试者的注意力、记忆和思维能力。
4. 生理测量:借助生理传感器收集受试者的生理指标,如心率、皮肤电反应等。
实验过程控制:1. 随机分组:将受试者随机分配到不同的实验条件中,以避免可能的偏倚。
2. 对照组设计:设置一个对照条件,可以是没有任何处理的基准条件,以便比较和评估实验结果。
设计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设计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设计心理学是一种研究人类行为和心理过程的学科,它使用多种研究方法来了解人类的心理状态。
以下是设计心理学常用的研究方法:
1. 实验研究:实验研究是设计心理学中最常用的研究方法之一。
研究者通过控制和操纵不同变量,来观察和测量其对被试者行为和心理过程的影响。
实验研究通常包括实验组和对照组,在不同条件下比较两组之间的差异。
2. 观察研究:观察研究是通过直接观察和记录被试者的行为和环境来收集数据的方法。
观察研究可以是自然观察,即在被研究者自然环境中进行观察,也可以是实验室观察,即在控制条件下观察被试者的行为。
3. 问卷调查:问卷调查是通过给被试者提供一系列问题,并收集其回答来了解其看法、态度和行为。
问卷调查可以是面对面的,也可以是在线或书面形式的。
4. 访谈:访谈是一种直接与被试者交谈的方式,用于了解其思维、感受和行为。
访谈可以是结构化的,即按照既定的问题顺序进行,也可以是非结构化的,即根据被试者的回答进行深入的探索。
5. 实地研究:实地研究是指研究者亲自去实地观察和体验被研究对象的环境,以了解其行为和体验。
实地研究常用于研究与设计和空间相关的心理效应,如环境心理学和人类地理学。
以上是设计心理学常用的研究方法,研究者可根据研究目的和问题选择适合的方法或结合多种方法进行研究。
真实验设计的名词解释
真实验设计的名词解释真实实验设计的名词解释在科学研究中,真实实验设计是一种广泛应用的方法,用于确定因果关系和评估干预措施的效果。
它被广泛应用于医学、心理学、教育学以及其他社会科学领域。
本文将对真实实验设计的概念进行解释,并探讨它在研究中的重要性和应用。
一、真实实验设计是什么?真实实验设计是一种研究方法,旨在通过控制和操作独立变量,观察其对因变量的影响。
与观察性研究不同,真实实验设计是在实验室或自然环境中进行的,研究者可以主动介入并操纵变量。
这种设计通常涉及将参与者随机分配到不同的干预组和对照组,以便比较不同干预条件下的结果。
二、真实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在真实实验设计中,有几个基本原则需要遵循:1. 随机分配:参与者应当随机分配到不同的组,以确保组间的差异不是由其他因素引起的。
2. 操纵变量:研究者应当有意识地操纵独立变量,例如干预措施或处理。
3. 控制变量:除了独立变量外,其他可能影响结果的变量应当尽量保持不变,以便更准确地评估因果关系。
4. 测量结果:研究者应当使用可靠和有效的方法来测量和收集数据,以便对结果进行分析和解释。
三、真实实验设计的重要性真实实验设计在研究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因果推断:通过控制变量和随机分配参与者到不同条件下,真实实验设计允许研究者更准确地确定因果关系。
这是其他观察性研究无法达到的。
2. 内部效度:真实实验设计使研究者能够在控制条件下进行研究,从而提高研究的内部效度。
这意味着研究结果更准确,可以更可靠地推断结果与干预措施之间的关系。
3. 广泛适用性:真实实验设计可以应用于不同领域和问题。
它不仅可以用于医学研究,如评估新药物的效果,还可以用于教育研究,如评估教育政策的影响等。
四、真实实验设计的应用案例真实实验设计在各领域中都有广泛的应用。
以下是一些典型的应用案例:1. 医学领域:研究人员可以使用真实实验设计来评估新药物的疗效。
他们可以将患者随机分配到接受治疗和接受安慰剂的组别,以比较不同药物对疾病的疗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文献管理
文献导入 分组管理 排序、标记 记录笔记 文献查找 重复文献删除 作者、期刊分析
文献导入
手输入文献信息 数据库文献信息下载导入 Pdf文件直接导入
操作方法: 1、进入cnki网站检索,勾选需要到处的文献 2、点击“导出/参考文献”
每一种处理水平接受不同的被试,被试间设计(betweensubjects design):每个被试只接受一个自变量水平的处理
每一种处理水平接受相同的被试,被试内设计(within-subjects design):每个被试接受自变量的所有处理水平
被试间设计、被试间变量
汉字的频率是否影响读者命名汉字的速度 自变量:汉字频率 两个水平:高频、低频 把被试分成两组,一组只命名高频字,一组只命名低频字 这个设计是被试间设计,字频是一个被试间变量
最少有两个自变量,多因素实验设计
同时探讨字频和字号是否会影响读者对汉字的阅读速度
自变量:字频和字号两个因素 把被试分成两组,一组只阅读高频字,一组只阅读低频字;每个被试都阅读所有字号水平
的字 字频是被试间变量,字号是被试内变量
单因素完全随机设计
实验组控制组后测设计
实验组控制组前后测设计
维普
Pubmed文献导入
方法:Import option: pubmed(NLM)
排序、标记、记录笔记
三、引文编辑
术语解释:citation? Bibliography? Style? 插入参考文献 顺序调整 更换样式 去除endnote标记
内容
真实验设计
Endnote文献管理软件(重点)
真实验设计
基本概念
单因素实验设计、多因素实验设计
分类标准:实验中自变量数目的多少 一个自变量:单因素实验设计 两个或两个以上自变量:多因素实验设计
处理水平:自变量的类别称为水平
单因素实验设计
例子1 汉字的频率是否影响读者命名汉字的速度 自变量:字频 两个水平:高频、低频
三因素实验设计
同时探讨字频、字号及字体对读者阅读速度的影响 自变量:字频、字号、字体三个因素 12种处理水平:字频两个水平,字号三个水平,字体两个水平 表示为:2字频(高频、低频)×3字号(大号、中号、小号) ×2字体(正体、斜
体)
被试间设计、被试内设计
怎样把被试分配到自变量的不同水平中去
例子2 字号的大小是否会影响读者的阅读速度 自变量:字号 三个处理水平:大、中、小号,操作定义分别是1号,5号和8号
多因素实验设计
两因素实验设计 同时探讨字频和字号是否会影响读者的阅读速度
自变量:字频和字号两个因素 六种处理水平:字频两个水平,字号三个水平 表示为:2字频(高频、低频)×3字号(大号、中号、小号)
实验设计的注意点 :
一定要有对照组!
实验组和对照组前测一定要保证没有差异!
预实验非常有必要!
自变量和因变量是什么? 自变量有几个? 因素有几个水平? 组内设计还是组间设计?
ENDNOTE软件使用
作业
在cnki,维普,web of science,pubmed各找2篇感兴 趣的文献
“字号”的例子
被试内设计、被试内变量
汉字的频率是否影响读者命名汉字的速度 自变量:汉字频率 两个水平:高频、低频 一组被试,每个被试既命名高频字,也命名低频字 这个设计是被试内设计,字频是一个被试内变量
混合设计(MIXED-DESIGN)
一个实验中既包括被试间设计,也包括被试内设计:既有被试间变量, 也有被试内变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