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临床心身疾病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因此溃疡病的发生是多因素作用的结果, 主要包括 1.患者病前的高胃蛋白酶原血症 2.能引起精神过度紧张的性格特征 3.生活事件因素的激发作用 认知领悟疗法是目前采用较多效果 也比较好的。
内科疾病的心理干预

目标是消除心理社会刺激因素,改善情 绪状态,提高治疗依从性和生活质量, 帮助建立有效的社会支持体系。



狭义 心理社会因素在发病、发展过程中 起重要作用的躯体器质性疾病。 心身疾病对人类健康构成严重威胁,是 造成死亡率升高的主要原因,已日益受 到医学界的重视 1999 我国死亡率最高的前三位疾病都可 归为心身疾病,恶性肿瘤、脑血管病、 心脏病,合计死亡率为62.3%
心身关系分类



1.心身反应 —心理应激原引起的躯体机能的改 变,一般在刺激作用或威胁情境消失后就可随 之恢复,这种可逆的心理、生理变化称为心身 反应。 2.心身障碍—心理应激原过强或作用过久,引 起躯体机能持续存在,但并不伴有躯体器质性 改变的称心身障碍。 3.心身疾病—是指一种发病、发展、转归和防 治都与心理因素密切有关的躯体疾病。
第七章 心身疾病
第一节 概述
第一节

概述

Hale Waihona Puke Baidu
一、心身疾病的概念 (一) 心身疾病定义 心身疾病或称心理生理疾患,指心理社会因 素在某些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 一类躯体器质性疾病和躯体功能性障碍的总称。 心身障碍:心理社会因素在疾病的发生、发展、 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躯体功能性障碍。
(一) 心身疾病定义
二、心身疾病的发病机制


(三)学习理论 :认为某些社会环境因 素的刺激可以引发个体习得性心理和生 理反应,具体表现为情绪紧张、呼吸加 快、血压升高等。 巴甫洛夫经典条件反射的著名实验是狗 的唾液分泌反应,说明条件反射是一种 独立的生理反应。
二、心身疾病的发病机制

行为学习理论认为某些社会环境刺激 引发个体习得性心理和生理反应,表现 为情绪紧张,呼吸加快,血压升高等, 由于个体素质上的问题,或特殊环境因 素的强化,或通过泛化作用,使得这些 习得性心理和生理反应可被固定下来, 而演变成为症状和疾病。
(二)冠心病患者的心理反应 1.对诊断和症状的反应 2.心肌梗死患者急性期心理反应 3.心肌梗死患者康复期的心理反应
第二节 常见心身疾病



(三)冠心病的心理社会干预 1.患者的教育。 2.危险的行为矫正治疗。 A性行为的矫正对改善冠心病的临床过程 有重要意义,主要是采用以认知行为矫 正疗法为主的综合校正模式。 3.改变不良生活方式。 4.抑郁焦虑的治疗

四 综合的心身疾病发病机制 1.心理社会刺激物传入大脑 2.大脑皮质联合区的信息加工 3.传出信息触发应激系统引起生理反应 4.心身疾病的发生
三、 心身疾病的诊断与防治原则
(一)心身疾病的诊断原则 心身疾病的诊断要点 1.疾病的发生包括心理社会因素,要明 确其与躯体症状的时间关系 2.躯体症状有明确的器质性病理改变, 或者存在已知的病理生理学变化。 3.排除神经症和精神病
第四节 其他科常见心身疾病


(五)日间尿频 治疗:消除不良心理因素,鼓励患儿说 出他烦恼的事情。必要时给予阿托品以 解除平滑肌痉挛、抑制膀胱排尿。 (六)夜惊 治疗:进行心理疏导。同时在睡前可口 服鲁米那或冬眠灵等药物加深睡眠,控 制夜惊发生。
儿科心身疾病的心理干预

儿科心身疾病的心理干预应该包括心理护理和 心理治疗。对婴幼儿的治疗手法轻柔,尽量允 许母亲陪护,通过游戏对患儿进行情感交流, 增加患儿的安全感。学龄儿童已懂事,体验到 疾病的痛苦。可采用支持性心理法,对疾病治 疗给与必要的解释、劝慰、保证和鼓励,让患 儿认识自己的病友,帮助他们相互交流,树立 信心。对于严重的心理障碍要及早识别进行心 理治疗。
其他科常见心身疾病


二、妇产科心身疾病 (一)闭经 (二)痛经 (三)功能性子宫出血 (四)子宫卵巢切除综合症 (五)妊娠、难产、分娩的心理问题
妇产科病人的心理问题的干预




1.开展健康教育,普及医疗卫生知识向广大妇 女宣传健康科学知识。 2.通过心理护理,心里支持疗法,改善病人不 良情绪,调控妊娠、分娩过程。 3.通过心理指导,提高病人心理素质,使他们 学会以积极乐观的态度对待疾病治疗 4.提供一些音乐、娱乐、健身设施以改善心身 反应。
(二)、心身疾病的范围

最早是有Alexander提出的其中心身疾病, 被称为“神圣七病”

溃疡病、溃疡性结肠炎、局限性肠炎、 甲状腺机能亢进、类风湿性关节炎、原发性 高血压、支气管哮喘。
(五)身心反应-特殊医学障 碍中的心理因素



1.躯体疾病引起患者的心理反应 自我意识转变、 对疾病的认识反应、 情绪反应 2.躯体疾病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原发性心理障碍 、继发性社会后果 3.不同的躯体疾病可以通过对神经系统 的直接、间接作用而影响心理活动
二、心身疾病的发病机制


(二)心理生理学理论 此研究-侧重于心身疾病发病过程,重点说 明那些心理社会因素,通过何种生物学机制作 用与何种状态的个体,导致何种疾病的发生。 心理生物学理论认为:心理神经中介途径、心 理神经内分泌途径和心理神经免疫途径是心身 疾病发病的重要机制。在免疫方面,心理社会 因素通过免疫系统与躯体健康和疾病的联系可 涉及三条途径 1.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 2.通过 自主神经系统的递质,3.中枢神经与免疫系统 的直接联系
三、糖尿病

(二)糖尿病患者的心理反应 青少年 I型 成年期II型 (三)糖尿病患者的心理社会干预 1.健康教育,2.改变生活方式,保持情绪 稳定。3.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4.心理治 疗和精神药物治疗。
四 哮喘


(一)心里社会因素 1.亲子关系 是一种变态反应性疾病,心理因素可以 诱发和加重哮喘发作 有人认为特定的人格特征和特殊的潜意 识是导致哮喘的主要原因
第二节、常见心身疾病

一、原发性高血压 (一)心理社会因素 1.不良行为、2.童年应激、3.负性情绪 4.慢性应激、5.人格特征、6.精神障碍 (二)原发性高血压心理生物学机制 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 1.压抑和表达情感与血压的关系 2.心理社会因素与抗高血压药物的选择关系 3.明确与心理社会因素相关的高血压临床表现
二、心身疾病的发病机制

根据近代研究发现:一切心理应激主要 通过中枢神经系统再影响到植物神经系 统、内分泌系统和免疫功能,而这些是 作为中介机制并最终影响内脏器官的。
二、心身疾病的发病机制

不论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还是斯 金纳的操作条件反射,都将强化作为学 习过程的一个要素来说明。
二、心身疾病的发病机制
第二节 常见心身疾病


2.生活事件 应激性生活事件常作为冠心病发病的危 险因素之一。 3.冠心病与负性情绪 抑郁、焦虑障碍 双相障碍
第二节 常见心身疾病

4.不良健康行为 行为危险因素还包括吸烟、缺乏运动、 过食与肥胖以及对社会压力的适应不良 等
第二节 常见心身疾病

第四节 其他科常见心身疾病

三、皮肤科心身疾病 (一)神经性皮炎 (二)斑秃 (三)寻麻疹
皮肤科心身疾病治疗




皮肤科病人的心理治疗首先应使病人了解心理 社会因素,尤其是情绪因素与皮肤病症状之间 的密切关系,认识心理应激常常是症状出现和 加剧的重要原因。 治疗:1尽量消除心理社会的刺激改善病人的 情绪状态使之保持积极愉快的情绪。 2.要让病人认识到大多数疾病是可以治愈的。 3.加强心理疏导,纠正不正确的认识,树立战 胜疾病的信心,积极、乐观地治疗。


2.应激性生活事件 目前认为哮喘的发生与免疫、感染、内 分泌、自主神经、生物化学和心理因素 有关。 3.负性情绪 焦虑 惊恐障碍可能恶化哮喘


(二)哮喘患者的行为特征 过分紧张、敏感多疑,紧张担心常有濒死感, 抑郁,过分依赖,幼稚敏感和希望受人照顾 (三)心理干预 解除病因,催眠、暗示、放松。 积极关注,创造一个和谐的家庭关系,避免对 儿童的过度保护,多参加户外活动等。
五消化性溃疡和功能性胃肠病


三、消化性溃疡病 性格: 溃疡病人具有争强好胜、不能松弛、 生活之弦总是绷的紧紧的 。 发病机制: 损害因子的增强和保护因子的减弱。 损害因子主要包括胃酸和胃蛋白酶分泌过 多对自身组织的消化作用。保护因子主要是胃、 十二指肠黏膜及其分泌的黏液。
三、溃疡病
二、心身疾病的发病机制


(一)心理动力学 重视潜意识心理冲突在心身疾病发生中的作用, 认为个体特异的潜意识特征决定了心理冲突引 起特定的心身疾病,心身疾病的发病有三个要 素:1未解决的心理冲突2.身体器官的脆弱易 感倾向3.自主神经系统的过度活动, 目前认为-潜意识的心理冲突是通过自主神经系 统功能活动的改变,造成某些易感器官的病变 而致病。
(六)、心身疾病的分类

目前普遍认为属于心身疾病的常见病有 消化系统、呼吸、循环、神经、内分泌 代谢系统、骨骼肌肉、泌尿生殖、皮肤 科、耳鼻喉科、眼科、口腔科、儿科、 妇产科、恶性肿瘤。
一、心身疾病发病原因

(一)情绪与躯体功能(积极、消极) (二)性格与心身疾病 (三)生活事件与心身疾病 (四)个体易感性与心身疾病 (五)应付方式与社会支持系统
其他科常见心身疾病

一、儿科心身疾病 (一)小儿厌食 治疗消除病因 (二)神经性呕吐 治疗: 解决不良的心理因素,行为治疗 药物治疗:联合使用赛庚啶、阿托品、 维生素B1
第四节 其他科常见心身疾病

(四)夜间遗尿症 病因 1.遗传 2.功能性膀胱容量减少 3.睡眠过深 4.心理因素及教养 治疗:行为矫正法配合药物或针灸治疗 较为实用
第二节、常见心身疾病
高血压的人格特征是好斗、敌意、过分 谨慎、好奇任性、急躁易怒。 治疗:1.松弛训练 2.运动疗法 3.对伴发的精神障碍进行积极治疗 4.改变生活方式 5.生物反馈。 心理行为治疗已被作为临界高血压或轻型 高血压的首选方法和治疗方法之一。

第二节 常见心身疾病


二、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一)心里社会因素 1.A型行为模式: 指具有好胜心强、雄心 勃勃、努力工作而又急躁易怒的行为特 点,概括为时间紧迫感和竞争敌意倾向。 一年随访表明 当A型行为减少后,冠心 病的预后显著改善。
(二)心身疾病的特点




1.以躯体症状为主,有明确的病理生理过程。 2.某些个性特征是疾病发生的易患素质。 3.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与心理社会应激(生活事 件)和情绪反应有关。 4.生物或躯体因素是某些心身疾病的发病基础, 心理社会因素往往起“扳机’作用。 5.心身疾病通常发生在自主神经支配的系统或 器官。 6.心身疾病综合治疗比单用生物学治疗效果好。
第二节 常见心身疾病


三、糖尿病 (一)心里社会因素 1.应激生活事件 2.负性情绪和精神障碍 抑郁与糖化血红蛋白存在有关 精神分裂症患者中2型糖尿病患病率高于 一般人群
糖尿病

3.个性特征 糖尿病人多具被动性、依赖性、不成熟 型、适应不良、缺乏安全感、优柔寡断 和受虐狂的某些行为特征。
三、 心身疾病的诊断与防治原则

(二)心身疾病的诊断程序 1.全面了解病史 2.详细的体格检查 3.心理行为的检查 4.综合分析
三、 心身疾病的诊断与防治原则



(二) 心身疾病的治疗原则 1.心理干预目标 消除心理社会刺激因素:通过心理支 持改善其认知达到治疗目的 –治标 消除心理学病因:行为矫正-治本 消除生物学症状

2.心、身同治原则 采用心身相结合的治疗原则 心理干预:支持疗法、松弛疗法、生物 反馈、认知疗法、行为矫正等治疗方法
三心身疾病的诊断与防治原则




(三)心身疾病的预防 从早做起 1.有明显心理素质上弱点的人,要通过心理指 导,健全其人格 2.有行为问题者,用心理行为技术予以指导矫 正 3.对工作生活存在应激的人,应及时进行心理 疏导 总之-心身疾病的预防工作要多层、次多侧面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