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机学综合实验报告书

合集下载

电机状态分析实验报告(3篇)

电机状态分析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了解电机的基本工作原理和运行状态。

2. 掌握电机各种状态下的特性分析。

3. 学会使用实验设备对电机进行状态检测。

二、实验原理电机是将电能转换为机械能的装置,根据工作原理和运行状态可分为以下几种:1. 静态:电机转子处于静止状态,没有机械能输出。

2. 稳态:电机转子以恒定速度旋转,输出稳定的机械能。

3. 过渡态:电机转子从静止状态加速到稳态或从稳态减速到静止状态的过程。

三、实验设备1. 电机实验台:用于安装和驱动实验电机。

2. 交流电源:提供实验所需的电能。

3. 电流表、电压表:用于测量电机的电流和电压。

4. 转速表:用于测量电机的转速。

5. 温度计:用于测量电机温度。

四、实验内容1. 静态实验(1)观察电机外观,记录电机型号、规格等基本信息。

(2)连接实验设备,确保实验安全。

(3)关闭电源,观察电机转子是否转动。

(4)分析实验结果,得出结论。

2. 稳态实验(1)开启电源,调节电压,使电机达到额定电压。

(2)观察电机转速,记录转速值。

(3)观察电机温度,记录温度值。

(4)分析实验结果,得出结论。

3. 过渡态实验(1)开启电源,逐渐增加电压,观察电机转速变化。

(2)记录电机加速过程中的转速、电流、电压等参数。

(3)分析实验结果,得出结论。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静态实验实验结果显示,在关闭电源的情况下,电机转子处于静止状态,没有机械能输出。

2. 稳态实验实验结果显示,在额定电压下,电机转速稳定,输出稳定的机械能。

同时,电机温度也在正常范围内。

3. 过渡态实验实验结果显示,随着电压的增加,电机转速逐渐升高,直至达到稳态。

在过渡过程中,电流和电压也相应增加。

六、结论1. 电机在静态状态下,没有机械能输出。

2. 电机在稳态状态下,输出稳定的机械能,且温度正常。

3. 电机在过渡态状态下,从静止加速到稳态,电流和电压逐渐增加。

七、实验注意事项1. 实验过程中,确保实验设备连接正确,电源开关处于安全状态。

电动机实验报告doc

电动机实验报告doc

电动机实验报告篇一:电机实验报告黑龙江科技大学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报告实验项目名称电机维修与测试所属课程名称电机学实验日期 XX年5.6—5.13班级电气11-13班学号姓名成绩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实验室篇二:电机实验报告实验报告本课程名称:电机拖动基础班级:电气11-2 姓名田昊石泰旭孙思伟指导老师:_史成平实验一单相变压器实验实验名称:单相变压器实验实验目的:1.通过空载和短路实验测定变压器的变比和参数。

2.通过负载实验测取变压器的运行特性。

实验项目:1. 空载实验测取空载特性U0=f(I0), P0=f(U0)。

2. 短路实验测取短路特性Uk=f(Ik), Pk=f(I)。

3. 负载实验保持U1=U1N,cos?2?1的条件下,测取U2=f(I2)。

(一)填写实验设备表(二)空载实验1.填写空载实验数据表格2. 根据上面所得数据计算得到铁损耗PFe、励磁电阻Rm、励磁电抗Xm、电压比k(三)短路实验1. 填写短路实验数据表格O(四)负载实验1. 填写负载实验数据表格表3 cos?2=1(五)问题讨论1. 在实验中各仪表量程的选择依据是什么?根据实验的单相变压器额定电压、额定电流、额定容量、空载电压,单相变压器电源电压和频率、线圈匝数、磁路材质及几何尺寸等。

2. 为什么每次实验时都要强调将调压器恢复到起始零位时方可合上电源开关或断开电源开关?防止误操作造成人身伤害、防止对变压器及其它仪器仪表等设备过压过流而损坏。

3. 实验的体会和建议1.电压和电流的区别:空载试验在低压侧施加额定电压,高压侧开路;短路试验在高压侧进行,将低压侧短路,在高压侧施加可调的低电压。

2.测量范围的不同:空载试验主要测量的是铁芯损耗和空载电流, 而短路试验主测量的是短路损耗和短路电阻。

3.测量目的不同:空载试验主要测量数据反映铁芯情况,短路试验反映的是线圈方面的问题。

4.试验时,要注意电压线圈和电流线圈的同名端,要避免接错线。

电动机实验报告 (6页)

电动机实验报告 (6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电动机实验报告篇一:电机电机学实验报告电机学实验报告实验一直流他励电动机机械特性一.实验目的了解直流电动机的各种运转状态时的机械特性二.预习要点1.改变他励直流电动机械特性有哪些方法?2.他励直流电动机在什么情况下,从电动机运行状态进入回馈制动状态?他励直流电动机回馈制动时,能量传递关系,电动势平衡方程式及机械特性又是什么情况?3.他励直流电动机反接制动时,能量传递关系,电动势平衡方程式及机械特性。

三.实验项目1.电动及回馈制动特性。

2.电动及反接制动特性。

3.能耗制动特性。

四.实验设备及仪器1.MEL系列电机系统教学实验台主控制屏。

2.电机导轨及转速表(MEL-13、MEL-14) 3.三相可调电阻900Ω(MEL-03) 4.三相可调电阻90Ω(MEL-04)5.波形测试及开关板(MEL-05) 6、直流电压、电流、毫安表(MEL-06)7.电机起动箱(MEL-09)五.实验方法及步骤1.电动及回馈制动特性接线图如图5-1直流电流表mA1、A1分别为220V可调直流稳压电源自带毫安表、安倍表; mA2、A2分别选用量程为200mA、5A的毫伏表、安培表(MEL-06) R1选用900Ω欧姆电阻(MEL-03)R2选用180欧姆电阻(MEL-04中两90欧姆电阻相串联) R3选用3000Ω磁场调节电阻(MEL-09)R4选用2250Ω电阻(用MEL-03中两只900Ω电阻相并联再加上两只900Ω电阻相串联)开关S1、S2选用MEL-05中的双刀双掷开关。

按图5-1接线,在开启电源前,检查开关、电阻等的设置;(1)开关S1合向“1”端,S2合向“2”端。

(2)电阻R1至最小值,R2、R3、R4阻值最大位置。

(3)直流励磁电源船形开关和220V可调直流稳压电源船形开关须在断开位置。

电机综合实验报告

电机综合实验报告

昆明理工大学电力工程学院电机综合实验报告班级:电自102姓名:杨富林学号:201010501207实验一、变压器综合实验 三相变压器并联运行一、 实验目的1、 学习三相变压器投入并联运行的方法。

2 、测试三相变压器并联运行条件不满足时的空载电流。

3、研究三相变压器并联运行时的负载分配的规律。

2、二、 实验原理1、并联运行条件1)空载时,各变压器的相应的次级电压必须相等而且同相位,即各变压器应有相同的变比,K 1 k 2 K 3 Kn2)在有负载时, 各变压器所分担的负载电流应该与它们的容量成正比例,即各变压器应有相同的短路电压 标幺。

3)各变压器的负载电流都应同相位,即要求各变压器的短路电阻和短路电抗的比值相等。

2、变压器并联运行时负载的分配当变压器并联运行时, 负载分配与变压器容量有着密切的关系, 负载与额定容量成正比与短路电压成反比 公式如下:S 1 : S 2 : S 3S N U SN1 :U SN2 :k1 k2: S Nn Ukn实验线路1、并联原理图2、接线图四、实验结果及分析1、测试两台三相变压器理想运行的空载电流。

实验参数(截屏图)实验结果:参数读取值:参数变压器1变压器29089V9089V9089V9089V9089V9089V0.004544A0.004544A0.004544A0.004544A0.004544A0.004544A分析:变压器空载运行时其空载电流只0.0045A ,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说明理想状态下变压器并联时不会产生环流。

2、测试三相变压器并联运行变比不同时的空载电流1) 实验参数将次级变压器的二次侧电压下降10%,其他参数保持不变。

2) 实验结果参数变压器1变压器28587V 8587V8587V8587V8587V8587V3759A3759A3759A3759A3759A3759A4) 数据分析:由把数据可以看出当变压器 2 的次级电压境地 10%后,造成并联的两个变压器不对称产生了 3759A 的环流, 这将对电力系统产生一定的危害。

(完整版)电机电机学实验报告

(完整版)电机电机学实验报告

电机学实验报告实验一直流他励电动机机械特性一.实验目的了解直流电动机的各种运转状态时的机械特性二.预习要点1.改变他励直流电动机械特性有哪些方法?2.他励直流电动机在什么情况下,从电动机运行状态进入回馈制动状态?他励直流电动机回馈制动时,能量传递关系,电动势平衡方程式及机械特性又是什么情况?3.他励直流电动机反接制动时,能量传递关系,电动势平衡方程式及机械特性。

三.实验项目1.电动及回馈制动特性。

2.电动及反接制动特性。

3.能耗制动特性。

四.实验设备及仪器1.MEL系列电机系统教学实验台主控制屏。

2.电机导轨及转速表(MEL-13、MEL-14)3.三相可调电阻900Ω(MEL-03)4.三相可调电阻90Ω(MEL-04)5.波形测试及开关板(MEL-05)6、直流电压、电流、毫安表(MEL-06)7.电机起动箱(MEL-09)五.实验方法及步骤1.电动及回馈制动特性接线图如图5-1M为直流并励电动机M12(接成他励方式),U N=220V,I N=0.55A,n N=1600r/min,P N=80W;励磁电压U f=220V,励磁电流I f<0.13A。

G为直流并励电动机M03(接成他励方式),U N=220V,I N=1.1A,n N=1600r/min;直流电压表V1为220V可调直流稳压电源自带,V2的量程为300V(MEL-06);直流电流表mA1、A1分别为220V可调直流稳压电源自带毫安表、安倍表;mA2、A2分别选用量程为200mA、5A的毫伏表、安培表(MEL-06)R1选用900Ω欧姆电阻(MEL-03)R2选用180欧姆电阻(MEL-04中两90欧姆电阻相串联)R3选用3000Ω磁场调节电阻(MEL-09)R4选用2250Ω电阻(用MEL-03中两只900Ω电阻相并联再加上两只900Ω电阻相串联)开关S1、S2选用MEL-05中的双刀双掷开关。

按图5-1接线,在开启电源前,检查开关、电阻等的设置;(1)开关S1合向“1”端,S2合向“2”端。

电机实验报告_2

电机实验报告_2

直流电机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1.掌握直流发电机的运行特性测定2.掌握自励发电机的自励条件和自励过程3.掌握直流并励电动机工作特性和机械特性的测定4.直流并励电动机的调速方法分析二.实验器械直流发电机与电动机,滑线电阻*2,直/交流电压/流表若干,灯箱,转速表,导线三.实验内容1.测定他励直流发电机的空载特性曲线2.测定他励直流发动机的外特性3.测定并励直流电动机的调压调速特性四.实验步骤(一)他励电机按照如图连接电路在并励条件下,M,N端分别接A,B端,在他励条件下M,N端分别接在C,D端。

1.测定他励直流发电机的空载特性设定额定电压为230V ,额定转速为1450r/min ,连接电路后,将励磁电阻1f R 调到最小,调节电阻Q R 到最大,接通电源,调节1f R 以及Q R ,使电动机转速达到1500r/min,此时发电机在空载状态下,调节2f R 改变发电机的端电压和2f I ,读出相应电表上的0U ,2f I 的值,并记录数据。

2.测定他励直流发电机的外特性设定额定电压为230V ,额定转速为1450r/min ,连接电路后,将1f R 调到最小,Q R 调到最大,接通电源,改变1f R 及Q R ,使电动机的转速达到1500r/min ,保持转速不变,电动机的端电压为220v 的状况下逐步改变灯箱的负载。

记录发电机的U,I 值。

(二)测定并励直流电动机的转速特性 根据上图改变接线方式AI N 3.22=min /1500r Nn =V U N 220=1.在U=220V,f I 2P 为常数条件下,调节Q R ,测量并记录PQ 两段电压及相应的转速n 。

2.在U=220V ,P2为常数,Q R =0的条件下,调节1f R ,改变转速,记录1f I 与对应的n五.实验数据分析1.他励直流发电机空载特性根据实验要求,作出相应曲线从图中可以看出,随着励磁电流f I增大,他励发电机的输出电压随之上升。

电机学实践教学报告(3篇)

电机学实践教学报告(3篇)

第1篇一、前言电机学作为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旨在使学生掌握电机的基本原理、结构、工作特性和应用。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我们开展了电机学实践教学,通过实验和实际操作,加深对电机学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本报告将对本次实践教学的整个过程进行总结和分析。

二、实践目的与内容1. 实践目的(1)加深对电机基本原理的理解。

(2)掌握电机实验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3)提高动手能力和实验技能。

(4)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团队合作精神。

2. 实践内容(1)直流电机实验:包括直流电机的启动、调速、制动等实验。

(2)异步电机实验:包括异步电机的启动、调速、制动等实验。

(3)同步电机实验:包括同步电机的并网、调速、制动等实验。

(4)电机控制实验:包括电机保护、变频调速等实验。

三、实践过程1. 直流电机实验(1)实验目的:掌握直流电机的启动、调速、制动等基本操作。

(2)实验步骤:① 按照实验指导书连接实验电路。

② 启动直流电机,观察电机运行情况。

③ 调节电枢电压,观察电机转速变化。

④ 实施制动,观察制动效果。

2. 异步电机实验(1)实验目的:掌握异步电机的启动、调速、制动等基本操作。

(2)实验步骤:① 按照实验指导书连接实验电路。

② 启动异步电机,观察电机运行情况。

③ 调节电源频率,观察电机转速变化。

④ 实施制动,观察制动效果。

3. 同步电机实验(1)实验目的:掌握同步电机的并网、调速、制动等基本操作。

(2)实验步骤:① 按照实验指导书连接实验电路。

② 启动同步电机,观察电机运行情况。

③ 调节励磁电流,观察电机转速变化。

④ 实施制动,观察制动效果。

4. 电机控制实验(1)实验目的:掌握电机保护、变频调速等基本操作。

(2)实验步骤:① 按照实验指导书连接实验电路。

② 设置电机保护参数,观察保护效果。

③ 调节变频器输出频率,观察电机转速变化。

四、实践结果与分析1. 实验结果通过本次实践教学,我们成功完成了直流电机、异步电机、同步电机和电机控制实验,掌握了电机的基本操作和实验方法。

关于电机学的实训报告

关于电机学的实训报告

一、摘要本次电机学实训旨在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加深对电机基本原理、构造、工作原理及其应用的理解。

通过为期两周的实训,我不仅掌握了电机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还提升了动手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以下是对实训过程的详细记录和总结。

二、实训目的1. 理解电机的基本原理和构造。

2. 掌握电机的工作过程和性能测试方法。

3. 学习电机维护和故障排除的基本技能。

4. 提高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三、实训内容1. 理论学习实训初期,我们重点学习了电机的基本理论知识,包括直流电机、交流电机、同步电机和异步电机的原理、分类、特点和应用。

通过查阅资料和课堂讲解,我们对电机有了初步的认识。

2. 电机构造观察在实训老师的带领下,我们参观了电机实验室,观察了各种类型的电机实物。

通过实际观察,我们了解了电机的构造,包括定子、转子、端盖、轴承等部件,以及它们之间的连接和作用。

3. 电机性能测试我们学习了电机性能测试的基本方法,包括空载实验、负载实验、效率测试和温升测试等。

通过实验,我们掌握了测试仪器的使用方法,并学会了如何分析测试数据。

4. 电机维护与故障排除实训中,我们学习了电机维护的基本知识和故障排除技巧。

通过实际操作,我们学会了如何检查电机的绝缘性能、润滑轴承、更换损坏的部件等。

四、实训过程1. 第一周:理论学习与实验准备- 完成了电机基本理论的学习,包括各类电机的原理、分类、特点和应用。

- 观察了电机实物,了解了电机的构造和部件。

- 学习了电机性能测试的基本方法,包括测试仪器和测试步骤。

2. 第二周:实验操作与数据分析- 进行了空载实验、负载实验、效率测试和温升测试等,掌握了测试仪器的使用方法。

- 分析了实验数据,了解了电机的性能指标和影响因素。

- 学习了电机维护和故障排除的基本技能,包括绝缘性能检查、轴承润滑和部件更换。

五、实训成果通过本次实训,我取得了以下成果:1. 掌握了电机的基本原理和构造,对各类电机有了深入的了解。

电机综合实训报告

电机综合实训报告

一、实习背景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电机作为电能转换的重要设备,广泛应用于工业、农业、交通运输等领域。

为了提高我们的实际操作能力和专业技能,学校组织了电机综合实训,旨在让我们全面了解电机的原理、结构、制造工艺和实际应用。

二、实习目的1. 掌握电机的结构、原理和基本性能;2. 熟悉电机制造工艺和装配过程;3. 培养实际操作能力,提高动手实践水平;4. 深化对电机应用领域的认识,为将来从事相关工作打下基础。

三、实习内容1. 电机的结构及原理(1)直流电机:了解直流电机的结构、工作原理、励磁方式及调速方法;(2)异步电机:掌握异步电机的结构、工作原理、励磁方式及调速方法;(3)同步电机:了解同步电机的结构、工作原理、励磁方式及调速方法。

2. 电机的制造工艺和装配过程(1)原材料准备:了解电机所用原材料的特点及选用标准;(2)加工工艺:熟悉电机主要部件的加工工艺及加工设备;(3)装配过程:掌握电机各部件的装配顺序、方法及注意事项。

3. 电机的实际应用(1)工业应用:了解电机在工业生产中的广泛应用,如传动、驱动、控制等;(2)交通运输:掌握电机在交通运输领域的应用,如电动车、船舶、飞机等;(3)农业应用:了解电机在农业机械、灌溉、排灌等方面的应用。

四、实习过程1. 实习前期:学习电机相关知识,为实习做好准备;2. 实习中期:参观电机生产线,了解电机制造工艺和装配过程;3. 实习后期:参与电机装配,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五、实习心得1. 通过实习,我对电机的结构、原理和制造工艺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为以后从事相关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2. 实习过程中,我学会了与团队成员协作,提高了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3. 实习使我认识到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相结合的重要性,只有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才能真正提高自己的技能水平;4. 实习让我对电机在各个领域的应用有了更全面的了解,为以后的工作方向提供了参考。

六、总结电机综合实训是一次宝贵的学习机会,通过这次实习,我不仅掌握了电机的相关知识,还提高了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电机学实验报告

电机学实验报告

实验一 直流发电机的空载和负载实验一、 实验目的实验方法测取并励发电机的空载和外特性 二、 预习要点并励发电机的空载和负载特性 三、 实验项目 1、 空载特性在保持N n n=,0=I 的条件下,测取)(0f I f U =2、 外特性 在保持N n n=,fNf R R =的条件下,测取)(I f U =四、 实验设备DSZ-1型电机系统实验装置 五、 实验线路及操作步骤 (一) 实验线路实验线路如图所示。

图中M 为直流串励电动机,G 为直流并励发电机,选用D41。

M 作为G 的原动机,用联轴器直接连接。

1R 选用D01面板上励磁调节电阻。

直流电压、电流表选用D41。

(二) 操作步骤 1、 起动电动机(1) 将测功机、串励电动机、并励发电机连接,机组安装好后,用手转动电机检查是否灵活。

(2) 按电路图接线,并检查线路,确认无误。

(3) 将电源电压调至最小,将测功机加载旋钮沿逆时针方向转过一定的角度,使电动机在起动过程中戴上一定的负载。

(4) 接通直流电源的绿色按钮,起动电动机,同时调节电压和测功机加载旋钮,直至N U U =V 220=,电动机起动完毕。

2、 测空载特性(1) 调节测功机的加载旋钮,使发电机转速N n n =。

(2) 在保持开关S 断开的条件下,即0=I ,调节1R 的数值,直至N U U =为止。

(3) 每次测取电机励磁电流f I ,电压U 的数值,共取8组数据,记录于表1中。

3、 测外特性(1) 调节测功机的加载旋钮,使发电机转速N n n =。

(2) 闭合开关S ,保持fN fR R =,调节2R 的数值(3) 每次测取电机负载电流I ,电压U 的数值,共取8组数据,记录于表2中六、实验报告1、 绘制直流并励发电机的空载特性)(0f I f U =和外特性曲线)(I f U =2、 根据绘制的曲线分析并励发电机的空载和外特性曲线特点实验二 直流串励电动机一、 实验目的1、 实验方法测取串励电动机的转速特性和转矩特性。

电机学实践教学报告摘要(3篇)

电机学实践教学报告摘要(3篇)

第1篇摘要:电机学作为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电机原理、设计、运行和维护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本报告针对电机学实践教学进行了详细阐述,包括实验准备、实验过程、实验结果分析及实验总结等环节。

通过本次实践,学生深入理解了电机的基本原理,掌握了电机实验操作技能,提高了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一、实验目的1. 理解电机的基本原理,掌握电机的工作特性。

2. 学会电机实验的操作方法和步骤。

3. 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培养动手实践能力。

4. 增强团队协作意识,提高综合素质。

二、实验准备1. 实验器材:直流电机、交流电机、电源、电流表、电压表、转速表、示波器等。

2. 实验软件:电机仿真软件、绘图软件等。

3. 实验指导书:了解实验目的、原理、步骤、注意事项等。

三、实验过程1. 直流电机实验(1)观察直流电机结构,了解其工作原理。

(2)通过改变电枢电压,观察电机转速、转矩、功率等参数的变化。

(3)分析电机工作特性曲线,总结规律。

2. 交流电机实验(1)观察交流电机结构,了解其工作原理。

(2)通过改变电源频率,观察电机转速、转矩、功率等参数的变化。

(3)分析电机工作特性曲线,总结规律。

3. 电机调速实验(1)观察电机调速系统,了解其工作原理。

(2)通过改变调速系统参数,观察电机转速、转矩、功率等参数的变化。

(3)分析电机调速效果,总结规律。

4. 电机控制实验(1)观察电机控制电路,了解其工作原理。

(2)通过改变控制电路参数,观察电机转速、转矩、功率等参数的变化。

(3)分析电机控制效果,总结规律。

四、实验结果分析1. 直流电机实验结果分析:通过实验,学生掌握了直流电机的基本工作原理,了解了电机参数的变化规律。

实验结果表明,当电枢电压增大时,电机转速、转矩、功率均增大;当电枢电压减小时,电机转速、转矩、功率均减小。

2. 交流电机实验结果分析:通过实验,学生掌握了交流电机的基本工作原理,了解了电机参数的变化规律。

电机综合实验报告

电机综合实验报告

电机综合实验报告班级:姓名:学号:实验一、变压器综合实验一、实验目的1、学习三相变压器投入并联运行的方法。

2、测试三相变压器并联运行条件下不满足时的空载电流。

3、研究三相变压器并联运行时的负载分配的规律。

二、实验原理理想的并联运行的变压器应能满足以下各条件:(1)空载时,各变压器的相应的次级电压必须相等而且同相位。

如此,则并联的各个变压器内部不会产生环流。

(2)在有负载时,各变压器所分担的负载电流应该与它们的容量成正比例。

如此,则各变压器均可同时达到满载状态,使全部装置容量获得最大程度的应用。

(3)各变压器的负载电流都应同相位,则总的负载电流便是各负载电流的代数和。

当总的负载电流为一定值时,每台变压器所分担的负载电流均为最小,因而每台变压器的铜耗为最小,运行较为经济。

为要满足第一个条件,并联运行的各变压器必须有相同的电压等级,即各变压器都应有相同的电压变比;即k1=k2=k3=……=k n。

且属于相同的连接组,不同连接组别的变压器不能并联运行。

为要满足第二个条件,保证各个变压器所分担的负载电流与其容量成正比例,各个变压器应该有相同的短路电压标幺值。

为要满足第三个条件,使变压器负载电流同相,即要求各个变压器短路电阻与短路电抗的比值相等。

因此,要求阻抗电压降的有功分量和无功分量应分别相等,即各个变压器应该有相同的短路电压有有功分量和无功分量。

变压器并联运行时的负载分配当变压器并联运行时,通常短路电压标幺值随着容量的不同而不相同,大容量的变压器有较大的短路电压。

各个并联运行的变压器实际分担负载的计算公式:由此可见,各个变压器的负载分配与该变压器的额定容量成正比,与短路电压成反比。

如果各个变压器的短路电压相同,则变压器的负载分配只与额定容量成正比。

三、实验线路图A-1 实验线路连接图四、实验结果及分析1、测试两台三相变压器满足理想条件并联运行时的空载电流实验参数:图A-2 实验参数设置 1实验结果:图A-3 实验结果1分析:由所得的数值可知,两变压器电压等级相同15.75e3V,标幺值相同,阻抗和电抗标幺值分别为0.0016061和0.07001.环流只有0.006427A,可看出一次环流和二次环流相差很小。

电机课程实验报告

电机课程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理解直流电机的基本工作原理和特性。

2. 掌握直流电机的实验方法,包括空载特性、负载特性和调速特性。

3. 分析并比较不同类型直流电机的性能差异。

4. 培养实验操作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

二、实验原理直流电机是一种将直流电能转换为机械能的装置,主要由电枢、磁极、换向器和电刷等部分组成。

实验中主要研究直流电机的以下特性:1. 空载特性:指在无负载情况下,电机转速与电压的关系。

2. 负载特性:指在负载情况下,电机转速与负载的关系。

3. 调速特性:指电机在不同负载下,转速随电压的变化规律。

三、实验设备1. 直流电机实验台2. 直流电源3. 电压表4. 电流表5. 阻抗箱6. 负载装置四、实验步骤1. 空载特性实验:- 调节直流电源电压,使电机空载运行。

- 测量并记录不同电压下电机的转速。

- 绘制空载特性曲线。

2. 负载特性实验:- 在空载特性实验的基础上,逐渐增加负载。

- 测量并记录不同负载下电机的转速和电流。

- 绘制负载特性曲线。

3. 调速特性实验:- 在负载特性实验的基础上,调节直流电源电压。

- 测量并记录不同电压下电机的转速和电流。

- 绘制调速特性曲线。

4. 不同类型直流电机性能比较:- 分别进行并励直流电机、串励直流电机和复励直流电机的实验。

- 比较不同类型直流电机的空载特性、负载特性和调速特性。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空载特性:- 实验结果表明,空载时电机转速与电压呈线性关系。

- 当电压增加时,转速也随之增加。

2. 负载特性:- 实验结果表明,负载时电机转速与电流呈非线性关系。

- 当负载增加时,转速下降,电流增加。

3. 调速特性:- 实验结果表明,不同电压下,电机的转速和电流存在一定的规律。

- 当电压降低时,转速降低,电流增加。

4. 不同类型直流电机性能比较:- 并励直流电机:转速随电压变化较小,适用于负载变化较小的场合。

- 串励直流电机:转速随负载变化较大,适用于负载变化较大的场合。

电机学 实验报告

电机学 实验报告

电机学实验报告
《电机学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通过实验,掌握电机的基本原理和工作特性,了解电机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实验仪器:直流电机、交流电机、电源、电动机测试台、示波器、万用表等。

实验原理:电机是将电能转换为机械能的装置,根据不同的电源和结构,可以分为直流电机和交流电机。

直流电机是利用直流电源产生磁场,通过电流在磁场中受力的作用产生转矩,从而驱动电机转动;交流电机则是利用交流电源产生旋转磁场,通过磁场的变化产生感应电动势,从而驱动电机转动。

实验步骤:
1. 将直流电机连接到电源上,并通过万用表检测电机的电压、电流和转速。

2. 将交流电机连接到电源上,并通过示波器观察电机的电流波形和转速。

3. 调节电机测试台的负载,观察电机在不同负载下的性能表现。

4. 通过实验数据分析,得出电机的效率、功率特性等参数。

实验结果:通过实验,我们得出了直流电机和交流电机在不同工况下的性能表现,包括转速、电流、功率、效率等参数。

我们发现,直流电机在低速高转矩方面表现优异,而交流电机在高速稳定性方面表现更好。

实验结论:电机是一种将电能转换为机械能的重要装置,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对电机的工作原理和性能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这对我们今后的学习和工作都具有重要意义。

总结:电机学实验报告通过对直流电机和交流电机的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电机的工作原理和性能特点,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奠定了基础。

希望通过不断的
实验和学习,我们能够更好地掌握电机的应用和发展,为社会的进步做出贡献。

电机实验报告(推荐8篇)

电机实验报告(推荐8篇)

电机实验报告第1篇扬州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本科生实习题目:课程:专业:班级:学号:姓名:指导教师:实习日期:电机学实习报告刘伟目录前言以及大中电机厂概况1、实习的目的及要求实习的目的实习的任务及要求2、电机整体结构及框架图电机整体结构电机各部分器件3、课程及参观内容第一天课程内容-------------安全生产教育第一天参观内容-------------电机制造的各个车间第二天课程内容-------------低压交流异步电动机技术简介第二天参观内容-------------锻压车间和绕线车间第三天课程内容-------------高压三相异步电动机技术简介和同步电机技术简介第三天参观内容-------------高压电机第四天课程内容--------------直流电动机技术简介和高压电机出厂试验、测试第四天参观内容-------------线圈制造分厂4、收获和体会文献来源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是一门非常普遍的学科。

电气工程一级学科包含电机与电器、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高电压与绝缘技术、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电工理论与新技术五个二级学科,电气工程的主要特点是以强电为主、弱电为辅、强弱电结合,电工技术与电子技术相结合、软件与硬件结合、元件与系统结合,具有交叉学科的性质,电力、电子、控制、计算机多学科综合,是“宽口径”专业。

电机实验报告第2篇实验报告格式一、实验报告知识述要实验报告是以实验本身为研究对象,或者以实验作为主要研究手段而得出科研成果后所写出的科研文书。

实验报告具有一般科研文书的科学性、实践性、规范性等特点。

(一)实验报告的概念和用途实验报告是实验者在某项科研活动或专业学习中,用简洁准确的语言完整真实地记录、描述某项实验过程和结果的书面材料,是对实验工作的总结和概括,是整个实验工作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也是实验成果的重要表现形式。

在科研活动中,实验是形成、发展和检验科学理论或假设的重要方法,而实验报告是实验环节的理吐升华,是实验工作的重要环节。

电机各种实验报告

电机各种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熟悉电机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2. 掌握电机实验的基本操作和数据处理方法;3. 研究电机的主要特性曲线,如空载特性、负载特性、调速特性等;4. 了解电机在各种工况下的运行状态。

二、实验原理电机是一种将电能转换为机械能的装置,根据能量转换形式的不同,可分为直流电机、交流电机和同步电机等。

本实验主要针对直流电机进行实验研究。

直流电机的基本结构包括定子、转子、电刷、换向器和轴承等。

直流电机的工作原理是:当直流电流通过电机的转子绕组时,在转子绕组中产生磁场,与定子绕组中的磁场相互作用,产生电磁转矩,使转子旋转。

三、实验设备1. 直流电机实验台;2. 万用表;3. 交流稳压电源;4. 电阻箱;5. 秒表;6. 记录本。

四、实验内容1. 空载实验(1)目的:测量电机空载时的转速、电压和电流,绘制空载特性曲线。

(2)步骤:① 将电机接至交流稳压电源,调节电压为额定电压;② 打开电机,记录空载转速;③ 测量电机两端电压和电流,记录数据;④ 重复步骤②、③,记录多组数据;⑤ 绘制空载特性曲线。

2. 负载实验(1)目的:测量电机在不同负载下的转速、电压和电流,绘制负载特性曲线。

(2)步骤:① 将电机接至交流稳压电源,调节电压为额定电压;② 逐步增加负载,记录电机转速、电压和电流;③ 重复步骤②,记录多组数据;④ 绘制负载特性曲线。

3. 调速实验(1)目的:研究电机在不同电压下的转速,绘制调速特性曲线。

(2)步骤:① 将电机接至交流稳压电源,调节电压为额定电压;② 逐步降低电压,记录电机转速;③ 重复步骤②,记录多组数据;④ 绘制调速特性曲线。

4. 短路实验(1)目的:研究电机短路时的电流、电压和转速,绘制短路特性曲线。

(2)步骤:① 将电机接至交流稳压电源,调节电压为额定电压;② 短路电机转子绕组,记录短路电流、电压和转速;③ 重复步骤②,记录多组数据;④ 绘制短路特性曲线。

五、实验数据与分析1. 空载特性曲线:从实验数据可以看出,电机空载时的转速随电压的升高而升高,电流随电压的升高而减小。

电机学实验报告

电机学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理解电机的基本工作原理,掌握电机的结构及其工作特性。

2. 学习电机实验的基本方法,提高实验技能。

3. 通过实验验证电机的基本理论,加深对电机学知识的理解。

二、实验原理电机是一种将电能转换为机械能或机械能转换为电能的装置。

本实验主要研究交流异步电机和直流电机的工作原理及特性。

三、实验仪器与设备1. 交流异步电机2. 直流电机3. 交流电源4. 直流电源5. 电流表6. 电压表7. 电阻表8. 转速表9. 测功机10. 实验台四、实验内容及步骤1. 交流异步电机实验(1)测量电机的空载特性1. 将交流电源接入电机,调节电压,使电机达到额定转速。

2. 分别记录不同电压下的定子电流和转速。

3. 绘制空载特性曲线。

(2)测量电机的负载特性1. 在电机的定子上接上测功机,使电机带上一定的负载。

2. 调节电压,使电机达到额定转速。

3. 分别记录不同电压下的定子电流、转速和输出功率。

4. 绘制负载特性曲线。

2. 直流电机实验(1)测量电机的空载特性1. 将直流电源接入电机,调节电压,使电机达到额定转速。

2. 分别记录不同电压下的定子电流和转速。

3. 绘制空载特性曲线。

(2)测量电机的负载特性1. 在电机的定子上接上测功机,使电机带上一定的负载。

2. 调节电压,使电机达到额定转速。

3. 分别记录不同电压下的定子电流、转速和输出功率。

4. 绘制负载特性曲线。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交流异步电机实验结果(1)空载特性曲线空载特性曲线表明,当电机转速接近额定转速时,定子电流和电压成线性关系。

(2)负载特性曲线负载特性曲线表明,当电机带上一定负载时,定子电流、转速和输出功率成非线性关系。

2. 直流电机实验结果(1)空载特性曲线空载特性曲线表明,当电机转速接近额定转速时,定子电流和电压成线性关系。

(2)负载特性曲线负载特性曲线表明,当电机带上一定负载时,定子电流、转速和输出功率成非线性关系。

六、实验结论1. 交流异步电机和直流电机在空载和负载状态下,其定子电流、转速和输出功率与电压成非线性关系。

综合实验报告

综合实验报告

一、实验内容(实验原理介绍):1、调速基本原理:由《电机学》的知识可以得知:调速即速度控制,是指在直流传动系统中人为的或自动的改变电动机的转速,以满足工作机械对不同转速的要求。

由《电机与拖动技术》可知:直流电动机转速和其他参数之间的稳态关系可表示为: n =Φ-Ke IR U 式中 n ——转速(r /min ) U ——电枢电压(V )I——电枢电流(A )R——电枢回路总电阻(Ω)Φ——励磁磁通(Wb ) Ke——有电机结构决定的电动势常数。

从机械特性来看,就是通过改变电枢电压U ,减弱励磁磁通Φ,或改变电枢回路电阻R 等方法来改变电动机的转速。

对于要求在一定范围内无级平滑调速系统来说,以调节电枢电压的方式为最好。

速度调节,可以通过手动给定信号并通过中间放大、保护等环节来实现。

电动机转速人为给定,不能自动纠正转速偏差的方式称为开环控制。

在很多情况下我们希望转速稳定,即转速不随负载及电网电压等外界扰动而改变。

此时,电动机能自动调节,即采用闭环控制。

本次实验的要求即是采用闭环调速的方式来实现直流电机的速度调节。

2、调速方案的选择与分析由于电机出厂时其内部的参数就已经确定了,因此弱磁调速的方法通常比较复杂,而改变电枢回路的电阻的方式调速不能实现平滑调速,只能用于少数场合,因此改变电枢电压的调速方式最为常用。

本实验即是采用改变电机两端的平均电压的调节方式。

本次实验设计的系统由AT89C52单片机为主控芯片,以L9110芯片作为电机驱动芯片,光电对管作为速度反馈元件,用四位数码管来显示速度;系统可以细分为单片机最小系统、驱动模块、电机模块、电机测速模块;系统框图设计如图1 单片机控制直流电机闭环调速系统框图在该系统中,通过控制单片机某一固定引脚的电压输出,通过电机驱动模块将电压放大之后加在电机的两个输入端,采用PWM调制方式,通过改变加在电机两端的电压的平均值来调节电机的转速,采用光电对管来实现电机的转速测量,将获取的转速值通过闭环的方式反馈到控制系统的输入端,通过比较给定值与电机实际值,通过差值控制的方式改变单片机的输出电压的占空比,进而调节电机的转速,使电机的速度达到给定的数值,实现直流电机的闭环调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额定转矩
根据负载试验额定相电流 ,按 在工作圆ODE上确定工作点L。确定L的方法:以 为圆心, (毫米)为半径作圆弧,交工作圆于L。从L点作Lh线垂直于OE线,交OB线于b点,线段Lb的长度即为额定转矩 (同步千瓦)
=安
=毫米
Lb=毫米
=
=
同步千瓦
(13)最大转矩
作于OB1线平行的直线切起动圆于S点,从S点作垂直于OE1的直线交OB1于T点,线段ST的长度即为最大转矩 (同步千瓦)。(对10千瓦以上的鼠笼式异步电动机用圆图法求得的最大转矩应乘以的修正系数)
(10)作起动圆
连接O和D1点,作OD1线的垂直平分线,交OE于C1点,C1点即为起动圆的圆心。作起动圆OD1E1。量起动圆直径
=毫米
=安
(11)作电磁功率线
按 , 求 和 角。分别作工作圆的电磁功率线(与OE成 角)交工作圆与B点及起动圆的电磁功率线(与OE1成 角)交起动圆于B1点。OB线和OB1线分别为工作圆和起动圆的电磁功率线。
序号
线电压(V)
线电流(A)
三相输入功率(W)
P01
P02
1
2
3
4
5
6
7
8
9
10
空载试验结束后定子相电阻测定:
空载试验计算
1
2
3
4
5
6
7
8
9
10
线电压入功率 (W)
定子铜耗 (W)
机械、铁耗 (W)
其中:
(1)作曲线:
,并将 、 分离
(2)计算:当 时利用上面三个曲线求
试验结束时冷却介质温度
试验结束时的绕组电阻
(二)负载试验
(1)负载试验的目的是测取工作特性曲线。即电动机在额定电压、额定频率下输入功率 、定子电流 、效率 、功率因数 及转差率 与输出功率 的关系曲线。
(2)工作特性曲线应在电动机温度接近热状态时由负载试验测取。此时,在~倍额定功率范围内测取6~8点数据:三相电压、三相电流、输入功率及转差率或转速。
10.启动过程中最小转矩的测定(仅对笼形电机)。
11.超速试验(对笼形转子电动机,仅在型式试验时进行)。*
12.振动的测定。*
13.噪声的测定。
14.转动惯量的测定。
15.短时升高电压试验。*
16.耐电压试验。*
其中后面标有*的为检查试验项目。第12项也可根据需要仅列为型式试验项目。
二、试验内容及方法
《电机学》
综合实验报告书
——三相异步电动机
姓名:
班级:
学号:
江苏大学电气学院
一、概述
电机制造厂生产的电机产品,它的质量是否符合国家标准规定的指标,要通过试验来验证。我们设计的电机,它的计算数值是否符合实际,生产过程中由于制造工艺引起的偏差又是多少,也必须通过试验来判断,所以电机的试验是考核其质量是否合格的一个重要手段,同时又为改进电磁设计、结构、制造工艺等方面提供了可靠的证据。
1.新产品试制完成时。
2.电机设计或工艺上的更改足以引起某些性能发生变化时,则应进行有关的型式试验项目。
3.当检查试验结果与以前的型式试验结果发生不可容许的偏差时。
4.各类型电机标准所规定的定期抽试。
检查试验(又称出厂试验)是电机制造厂按照简化项目对电机成品所进行的试验,以确定该电机的主要指标符合标准,保证出产电机的质量。制造厂的每一台电机成品都必须进行检查试验,检验合格者才允许出厂。从内容上看,检查试验只是型式试验的一部分。
三相异步电动机试验方法应根据国家标准GB1032-85《三相异步电动机试验方法》进行。试验中测量仪表接线按《电机学实验指导书》进行。限于设备,我们只能进行温升试验、负载试验、空载试验及堵转试验。
(一)温升试验(略)
由于设备和试验时间限制,温升试验暂时不做。已知数据:
试验开始时冷却介质温度
试验开始时的绕组电阻
(5)若堵转试验时最大电压在~倍额定电压范围内,应根据试验数据绘制堵转特性曲线 , ,额定电压的堵转电流 ,堵转转矩 ,由特性曲线上查取。
(6)若堵转试验时限于设备,最大电压低于 ,应作 曲线,并延长在该曲线上查取 时的堵转电流 ,此时的堵转转矩按下式求取:
, ——试验中测取的最大电流及该点转矩
(五)电机型式试验记录及计算
(3)原点
取原点 ,作横坐标 、纵坐标 ,在纵坐标上作相电压矢量 (任意长)

(4)空载运行点
根据空载运行数据:相电流 和功率因数 按 确定空载运行点

(5)理想运行点
根据空载运行数据:理想空载损耗 ,按 从 垂直 下降 毫米,确定理想空载点 ,作 平行于

=毫米
(6)圆心线偏角
根据空载运行数据: 和基准工作温度电阻 ,按 计算,作OE,与OG成 角,OE即为圆心线
(3)效率的间接测定法
效率的测量有间接法和直接法,采用间接法各部分损耗按下面方法计算:
a.额定电压下的铁耗 由空载试验求取;
b.机械损耗 由空载试验求取;
c.定子绕组铜耗
——定子相电流
——换算到基准工作温度时定子绕组相电阻
换算: ——实际冷状态绕组的相电阻(三相平均值),单位
——实际冷状态时绕组的温度,单位
(3)如限于设备,堵转试验不能从 开始,对于 以下的电动机,堵转试验的最大电流应不低于倍额定电流。
(4)本试验要利用圆图法求取额定转矩和最大转矩,应注意测量(~)倍额定电流和(~)倍额定电流时两点的数据。因为电机产生额定转矩时,定子电流在额定电流附近,而产生最大电磁转矩时,定子电流约为(~)倍额定电流。当电流较大时,磁路趋于饱和,定转子漏抗比额定运行时小,故作出的圆比额定运行的圆要大,作图时务必加以注意。
异步电机的型式试验项目有:
1.绕组对机壳及绕组相互间绝缘电阻测定。*
2.绕组在实际冷状态下直流电阻的确定。*
3.转子电压的测定(仅对绕线转子和交流换向器电动机)。*
4.空载试验。*
5.堵转试验(仅对笼形电机和交流换向器电动机)。*
6.温升试验。
7.效率、功率因数和转差率的测定。
8.短时过转矩试验。
9.最大转矩的测定。
=毫米
(8)作工作圆
连接O和D点,作OD线的垂直平分线,交OE于C点,C点即为工作圆的圆心。作工作圆的半圆ODE。量工作圆直径
=毫米
=安
(9)起动圆短路点
根据短路试验数据:取试验线电流接近(~) 点的 、 、 ,按 计算
按 计算 ,按 和 确定起动圆短路点D1(方法同工作圆)。

=伏
=瓦

=毫米

=毫米
——基准工作温度,对A、E、B绝缘等级为 ,对F、H绝缘等级为
——常数,铜绕组为235,铝绕组为228
d.转子绕组损耗
e.杂散损耗
对不实测杂散损耗的电机,额定功率时的杂散损耗值取其输入功率的%。对其它负载点,杂散损耗值按与定子电流平方成正比确定(实际计算时可取电流接近名牌上额定电流的某点数据作为额定负载时的杂散损耗,以该值为参考值计算)。
欧姆
(7)工作圆短路点
根据短路试验数据:取试验线电流接近(~) 点的 、 、 及额定相电压 ,按 计算额定电压时的短路相电流
按 计算短路相电流为 的短路功率 ,按 和 确定工作圆短路点D。
确定D点的方法:作距 线为 毫米的平行线,一O点为圆心, 毫米为半径,画圆弧交平行线于D点。

=伏
=瓦

=毫米

转子绕组损耗
负载试验计算
1
2
3
4
5
6
7
8
9
10
额定线电压 (V)
线电流 (A)
相电流 (A)
输入功率 (W)
定子铜耗 (W)
电磁功率 (W)
转差率
转子铝耗 (W)
杂散损耗 (W)
总损耗 (W)
输出功率 (W)
功率因数
(1)作曲线 ,并从曲线上求 时:
(2)计算额定转矩 =(注:额定功率单位为kW)
2. 空载试验测量
为分离铁耗 和机械损耗 ,作曲线
其中: ,
(四)堵转试验
(1)堵转试验的目的是求取额定电压时的堵转电流和堵转转矩(起动电流和起动转矩)。还可以利用堵转试验数据作圆图,求取额定转矩和最大转矩。
(2)堵转试验施于定子绕组的电压尽可能从不低于倍的额定电压开始,然后逐步降低电压至定子电流接近额定值为止,其间共测取5~7点读数,每点应同时测取下列数据:三相电压、三相电流、转矩、输入功率,每点测量及读数时,通电持续时间不应超过10秒,以免绕组过热。
ST=毫米
=
=
同步千瓦
(14)过载能力
按 计算电机的过载能力,即最大转矩倍数
=
圆图示例:
3. 短路试验测量
序号
线电压(V)
线电流(A)
三相输入功率(W)
短路力矩
( )
PK1
PK2
1
2
3
4
5
6
7
8
9
10
短路试验结束后定子相电阻测定:
短路试验计算
1
2
3
4
5
6
7
8
9
10
线电压 (V)
相电压 (V)
线电流 (A)
相电流 (A)
三相短路功率 (W)
短路力矩
若试验最大电压在(~) 之间,则按(1)作图计算,否则按(2)作图计算(即试验最大电压低于 )。
三相鼠笼异步电动机
型式试验记录单
型号:额定功率:接法:绝缘等级:
制造厂:额定电压:频率:工作方式:
产品编号:额定电流:转速:重量:
1. 负载试验记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