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走依法治国之路
走依法治国之路
![走依法治国之路](https://img.taocdn.com/s3/m/01f3d40b52ea551810a687f6.png)
义文化的重要条件,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也是实现
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证。只有坚持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 才能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实现提供重要保障。 (3)青少年要认真学法,对法律提倡做的事情积极去做,法 律规定做的事情一定去做,法律不允许做的事情坚决不做, 逐步增强守法意识,树立法制观念,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 主义法治国家作出应有的贡献。
混乱。
(1)上述材料集中说明了我们国家正在实施什么基本方略? (2)结合材料分析我们为什么要坚持这一基本方略? (3)在实施这一基本方略的进程中,我们青少年应该怎么做?
(1)依法治国方略。 (2)依法治国方略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要求,是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是建社中国特色社会主
收获平台
1、本节课,我学到了: 2、我下一步应该:
依法治国,积极参与; 遵守法规,从我做起; 违法现象,尽力制止; 违法行为,绝不参与; 法治国家,我尽全力!
走依法治国之路
依法治国视频
依法治国的相关知识
(结合教材92-93页)
黑社会的“保护伞” 文强被判死刑的视频 重庆黑社会的最大“保护伞”文强 被判死刑说明了什么?
请列举我们国家依法严惩违 法犯罪行为的例子。
1、结合视频,谈谈依法治国具有怎 样伟大而深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的意义?
2、结合视频思考:我国为什么要运用 法律来治理国家?
2、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因为( )
①是进一步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要求 ②是发展社 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 ③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 化的重要条件 ④是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B
八年级思想品德下册《走依法治国之路》教学反思
![八年级思想品德下册《走依法治国之路》教学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d0e2269f84868762caaed5b6.png)
本课知识理论性较强,学生对依法治国知之甚少。
新的教学标准中把依法治国的条文删除。
针对这一情况组织学生课下搜集依法治国的相关案例,即帮助学生初步了解了所学内容,又培养了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能力。
课前准备充分。
在导入新课的设计方面,通过对比鲜明的两幅画面,使学生充分认识到社会生活中不能没有法律,从而导入新课:走依法治国之路。
不足是案例不够新颖,不能很好地紧密贴近学生生活实际,材料加观点较多,不如情景分设加问题探究。
“。
全面依法治国的路径
![全面依法治国的路径](https://img.taocdn.com/s3/m/8471d41fdc36a32d7375a417866fb84ae55cc35d.png)
全面依法治国的路径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基本方略,也是推动国家现代化建设的必然选择。
全面依法治国的路径是建立在中国国情和发展实践基础上的,旨在构建法治体系,保障公平正义,维护社会稳定,推动经济发展,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目标。
一、建设法治体系全面依法治国的首要任务是建设法治体系,即以宪法为核心,以法律为基础,以法治为手段,以法律法规为依据,健全法律制度体系,建立健全法治实施机制。
这意味着要完善国家的法律体系,加强立法工作,推进法治化的行政管理,健全司法机构和法律监督机制,提高司法公正性和效率。
同时,要加强法治宣传教育,提高公民的法律意识和法治素养,使全社会形成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围。
二、保障公平正义全面依法治国的核心价值是保障公平正义。
要坚持公正司法,确保法律公正透明执行,保障人民的合法权益。
要加强社会公平正义的建设,推动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缩小贫富差距,保障人民的基本生活权益。
要加大执法力度,打击腐败行为,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树立法治的权威和公信力。
三、维护社会稳定全面依法治国的目的之一是维护社会稳定。
要加强公共安全管理,创新社会治理方式,提高社会风险防控能力,保障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要加强网络安全和信息安全管理,构建网络空间法治体系,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
要加强维护社会秩序的法治化管理,处理好各类矛盾纠纷,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四、推动经济发展全面依法治国对于推动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要加强市场经济体制的法治化建设,保护产权,维护市场秩序,促进公平竞争,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要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提高创新能力和竞争力。
要加强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利用的法治化管理,推动可持续发展。
同时,要加强对经济犯罪的打击力度,维护经济秩序,保障市场经济的有序运行。
五、实现长治久安全面依法治国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国家长治久安。
要加强国家安全法治化建设,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保障国家发展利益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第17课第一框题【走依法治国之路】
![第17课第一框题【走依法治国之路】](https://img.taocdn.com/s3/m/4f4cfa73f46527d3240ce0a2.png)
春秋时期,鲁国国王出巡,遇一羊群失窃 案,久查未决。忽有人来告发,使案成功告 破。国王下令奖赏告发人。该人却要求开恩, 从轻处罚窃羊贼,因为那人是他父亲。“什
么?你竟敢告你父亲?”国王怒道。
“我认为你告父即不孝父母,不孝即不忠,不忠自 己的父亲,即犯国法,犯法则死!”国王说道。 可怜的告发人被揪出去杀了。
1.认识依法治国的涵义
2.依法治国重要意义
1.依法治国是发展社会主义民 主政治的基本要求。
2.依法治国是发展社会主义市 场经济的客观需要。 3.依法治国是建设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文化 的重 条件 。
4.依法治国是国家长治久安的 重要保障。
学习本节课的收获?
1.知道依法治国的含义 2.明确依法治国的重要意义
请思考:国王的判案是“人治”还是 “法治”?
法令行则国治,法令弛则国乱。
法律执行到位,国家就治理好, 法律松弛则国家就混乱。
箭口初中柳吉臻
学习目标:
1.认识依法治国的含义,理解依法治国的意义。 2.提高学生辨别是非善恶的能力,在日常生活中 从行动上自觉依法维护社会秩序。 3.增强法律意识,承担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 历史重任。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依法 Nhomakorabea国走
依
法
发展民主政治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
治
国
依法治国的
重要意义
之
路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实现国家长治久安
法治与全面依法治国的实现路径
![法治与全面依法治国的实现路径](https://img.taocdn.com/s3/m/60e004ebd0f34693daef5ef7ba0d4a7302766c1e.png)
法治与全面依法治国的实现路径近年来,中国致力于全面依法治国,将法治作为国家治理的基本原则和方向。
全面依法治国,既是社会进步的需要,也是国家发展的必然趋势。
那么,如何实现法治和全面依法治国呢?本文将从立法、执法、司法和宣传教育四个方面探讨法治的实现路径。
一、立法之路要实现法治,首先需要完善立法体系。
立法应以人民利益为出发点,通过政府公开透明的立法程序,广泛听取民意,保证法律制度的科学合理。
此外,还需要加强立法的研究和评估工作,对现有法律进行修订和补充,确保法律与社会发展相适应。
在立法过程中,还需要提高立法质量和效率。
一方面,通过合理程序,保证立法的科学性和民主性。
另一方面,要加强对立法过程的监督,防止个别利益集团利用权力损害公众利益,确保立法的公正性和廉洁性。
二、执法之策一个有效的法治体系离不开执法的规范和公正。
为了实现全面依法治国,我们需要建立健全的执法机制和权力监督机制。
首先,要加强执法能力和执法规范化建设。
培养一支高素质的执法队伍,提高执法人员的法律素养和道德修养。
同时,建立统一的执法标准和规范,加强对执法行为的监督和评估,确保执法的公正和透明。
其次,要加强权力监督制约。
建立健全的行政监察体系,推行政务公开,加强对行政权力的监督和制约。
建立健全司法独立的制度和机制,加强对司法人员的监督和考核。
加强司法公正和廉洁的宣传和教育,提高人民对司法的信任和支持。
三、司法之阐法治的核心是司法的公正和高效。
要实现全面依法治国,必须加强司法改革,提升司法公正和效率。
首先,要建立健全独立公正的司法体系。
加强司法独立和审判权的保障,确保司法权不受其他权力的干扰。
同时,要加大对司法人员的培训和考核力度,提高司法人员的专业水平和道德素质。
其次,要倡导和弘扬法治精神。
法官应当秉持中立、公正、廉洁的原则,依法审判,不能被金钱、权力等因素左右。
加强对司法公正的宣传和教育,提高人民对司法的认同和支持。
四、宣传教育之途在全面依法治国中,宣传教育起着重要的作用。
谈谈坚持全面依法治国,推进法治中国建设的具体路径
![谈谈坚持全面依法治国,推进法治中国建设的具体路径](https://img.taocdn.com/s3/m/bd2cc1f2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7055d9b.png)
谈谈坚持全面依法治国,推进法治中国建设的具体路径谈谈坚持全面依法治国,推进法治中国建设的具体路径在中国,法治建设是国家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
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必然要求。
如果我们想要实现中国梦,就必须坚持全面依法治国,推进法治中国建设。
本文将围绕这一主题,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加强法治理念的宣传教育法治建设的基础是法治理念,而法治理念的根本是人民至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因此,我们必须加强法治理念的宣传教育,让全体公民都明确法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具体而言,可以通过各种形式的宣传活动,如宣传册、广告、电视、网络等,向公众普及法律知识,提高公众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养。
同时,也要加强对法治的宣传教育,让人们了解法治的内涵和意义,从而树立法治观念,促进法治精神在社会上的普及和深入。
二、完善法律体系法律体系是法治建设的重要保障。
在完善法律体系方面,我们需要加强立法工作,制定更为完善的法律法规,确保法律的全面性、科学性和先进性。
同时,还需要加强对法律实施的监督和评估,及时发现并纠正法律实施中的不足和问题,确保法律的有效性和权威性。
三、加强司法体制改革司法体制是法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要加强司法体制改革,重点是加强司法独立,保证司法公正。
具体而言,可以通过建立独立的司法机构和完善司法程序,加强司法监督,提高司法人员的素质和能力等措施,确保司法的公正、公平和公正。
四、加强法律意识教育法律意识教育是法治建设的重要内容。
要加强法律意识教育,重点是加强基层法律服务,提高公民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养。
具体而言,可以通过建立法律服务站、开展法律咨询、普及法律知识等措施,加强基层法律服务,提高公民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养。
五、加强法治宣传教育法治宣传教育是法治建设的重要内容。
要加强法治宣传教育,重点是加强宣传和教育,提高公众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养。
具体而言,可以通过开展法律讲座、法律知识竞赛、法律宣传广告等措施,加强法治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养。
走依法治国之路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走依法治国之路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https://img.taocdn.com/s3/m/fd292e28482fb4daa58d4b7b.png)
说 》 , 建 出有 利 于统 治 者 的 稳定 的社 会 秩 序。法 )创
家 “ 治 ” 中 的 公 正 、 平 思 想 也 在 一 定 程 度 上 影 法 观 公 响 了后 世 王 朝 的 治 国 观 念 , 其 是 唐 宋 以 后 , 治 者 尤 统
普遍认 识领 会“ 于律 己” 不淫 意 法 外 ” 严 “ 的重 要 性 , 开 明的君 主更 是能做 到“ 法不 任智 , 任 任公 不任 私 ”
就 中国传 统 的“ 治 ” 法 状况 看 , 自是 以“ 治 ” 人 和 “ 制” 主体 , 专 为 当然 我们 亦 可 以感 受 到 “ 治 ” 法 的要
求。
如法 家的 “ 不别 亲 疏 ” “ 断 于法 ” 含 着公 平 、一 蕴 与公 正 , 现代 法治 起源 少 不 了对法 律 的 公 正原 则性
我 们 要 追 寻 的 法 治 , 首 先 表 现 为 “ 法 而 治 ” 也 缘 ,
严 , 法必究 。 改 革 开 放 二 十年 来 , 国人 民代 表 违 全
大 会 18 9 2年 通 过 了 现 行 宪 法 及 三 部 修 正 案 已 有
8 0件 行政 法规 ,0 0多件地 方性 法规 , 2 60 以宪 法为核 心 的有 中 国 特 色社 会 主 义法 律 体 系 框 架 已初 步 形 成 , 应 了时代 发展 的需要 。 顺
的遵 循 。商 鞅主 张“ 自卿相将 军 以至太夫 庶人 , 有不 从王令 , 中禁 乱上 制 者 , 死 不 赦 ” 《 群 书 ・ 犯 罪 (商 赏 刑》 。 非 也 竭 力 主 张 用 刑 的 公 平 、 正 , 法 不 阿 )韩 公 “ 14 9 9年 中华人 民共 和 国成 立 , 创 了二 十世纪 开 中 国法 制 现代 化进 程 的崭 新 历 程 , 表人 民 利益 的 代 法制体 系 开始 建立 。但 由 于从 1 5 9 6年到 1 7 9 8年这 较 长 的时 闻 内 高度集 中统一 的计划 体 制 , 政策机 使
谈一谈法治中国,法治道路的认识
![谈一谈法治中国,法治道路的认识](https://img.taocdn.com/s3/m/931d25dd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902684d.png)
谈一谈法治中国,法治道路的认识法治与德治作为治国手段,是相辅相承、相得益彰的关系。
在治理国家的过程中,既要重视法治建设,又要重视道德建设,使二者紧密结合起来。
下面由我为大家整理的对法治之路的认识,希望大家喜欢。
对法治之路的认识篇一一为何法治建设首要的是走对路我们都听过南辕北辙的寓言故事,它告诉人们:做任何事情,都要首先认准方向、找准道路,否则就会事与愿违,犯根本性的错误。
法治建设也是如此。
从世界范围看,有的国家找到了适合自己的法治道路,法治搞得比较好;而有的国家则没有走对路,法治建设搞得不成功,甚至导致国家动荡、发展停滞或倒退。
法治作为上层建筑,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是一个国家在特定经济、政治和文化条件下的治国模式。
世界上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法治道路。
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家,法治道路必然不同;社会制度相近但历史文化传统不同的国家,法治道路也不会相同。
说到底,每个国家的法治道路,是与各自的历史文化传统、社会条件等因素密切相关的。
对中国来讲,我们是一个有着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又是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大国,具有独特的法治传统、独特的国情、独特的现实问题,这就决定了我们的法治建设必定要走自己的路。
我们的法治道路要扎根自己的传统。
虽然中国几千年来人治传统根子很深,但我们的先人们很早就开始探索如何驾驭人类自身这个重大课题。
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就有了自成体系的成文法典,汉唐时期就形成了比较完备的法典,中华法系在世界几大法系中独树一帜。
礼法合治、德主刑辅,礼乐刑政、综合为治,法不阿贵、刑无等级等法治思想影响深远。
今天搞法治建设,应根植中国土壤,挖掘和传承中华法律文化精华,不能抛却,也无法抛却历史传统、割断文化血脉。
我们的法治道路要立足自己的国情。
两千多年前,商鞅就说过,“为国也,观俗立法则治,察国事本则宜。
不观时俗,不察国本,则其法立而民乱,事剧而功寡”。
中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国情复杂,又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法治建设决不能罔顾国情、超越阶段。
《依法治国》教案(精选3篇)
![《依法治国》教案(精选3篇)](https://img.taocdn.com/s3/m/a7682381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c1ed4d3.png)
《依法治国》教案(精选3篇)《依法治国》教案篇1课题:熟悉依法治国教学目标:1、学问与力量①知道依法治国的含义、本质、根本目的及基本要求②理解并把握法治与德治的关系③理解实施依法治国的重要意义2、过程与方法情景感悟、案例分析、阅读争论沟通、合作探究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①懂得在推动依法治国的同时,必需大力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②增加守法的意识重点难点:1、重点:依法治国的含义、本质、根本目的、基本要求2、难点:理解实施依法治国的重要意义媒体预备:多媒体课件课时支配:一课时教学过程:教学环节老师活动内容形式同学活动内容形式设计意图导入新课一、情景感悟,导入新课春秋时期,鲁国国王出巡,遇一羊群失窃案,久查未决。
忽有人来告发,使案胜利告破。
国王下令奖赏告发人。
该人却要求开恩,从轻惩罚窃羊贼,由于那人是他父亲。
“什么?你竟敢告你父亲?”国王怒道。
“我认为你告父即不孝父母,不孝即不忠,不忠自己的父亲,即犯国法,犯法则死!”国王说道。
可怜的告发人被揪出去杀了。
思索:国王的判案是“人治”还是“法治”?过渡:在封建社会里,由于受“家天下”思想的影响,皇帝的话就是金科玉律,那是一个“人治”的社会。
现在文明进入到现代社会,那现代社会又是一个怎样的社会呢?现代社会是一个“法治”的社会。
阅读、争论、沟通,然后全班沟通设置问题情境,激发爱好并导入新课学习学习新课二、学习新课(一)你说我说大家说:用线将下列我们的生活与所对应的的相关法律连起来。
上学教育法、义务教育法就业劳动法结婚登记婚姻法驾驶车辆道路交通平安法上饭店消费者权益爱护法摸彩票中奖民法、税法立遗嘱继承法老师小结:公民的生活离不开法。
师:生活中能没有法吗?(二)感悟体验1、认真观看文本插图,比较并结合“没有法规,不成方圆”“家有家规,国有国法”等格言,谈自己的感想。
师:这说明白遵守家规、校规、公共场所活动法规的重要性。
2、名言阅读法令行则国治,法令弛则国乱。
——王符说说对这句话的理解。
全面依法治国的目标要求及其实现路径
![全面依法治国的目标要求及其实现路径](https://img.taocdn.com/s3/m/76940e00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04d84e6.png)
全面依法治国的目标要求及其实现路径
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化建设的总目标,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
必要条件,也是中国走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全面依法治国的目标是要求尊重和维护宪法
和法律的权威,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加强公正司法,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形成有效的
法治环境,让法律成为社会公正和人民幸福的保障。
实现全面依法治国的路径是多方面的。
一是强化法治意识。
法治道路是无坦途的,必
须加强全民法治教育,提高人民群众对法治的意识和参与意识,依法管理干部、维护法律
尊严。
二是打造法治环境。
加强公正司法,推进行政改革,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建设法治
政府,切实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就业、教育、医疗、环境等方面的问题。
三是加强立法工作。
完善立法体系,加强对法律质量的监督和检查,确立科学、民主和适用的立法程序和
制度,为实践活动提供必要的法规依据。
四是注重法治宣传。
加强新闻宣传、文化教育、
法律服务,让法治成为国家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形成全民法治意识。
在实现全面依法治国的过程中,还需要不断探索法治建设的新途径、新模式和新手段。
加强互联网法治,打击网络犯罪,促进网络安全建设;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提高社会
信用水平,增强市场秩序和社会治理的效率;加强法治社会建设,建设和谐社会,筑牢社
会和谐之基;加强国际法治合作,积极参与国际法律事务,争取国际法治环境更加完善和
公正。
法治建设路:坚持全面依法治国的时代探索
![法治建设路:坚持全面依法治国的时代探索](https://img.taocdn.com/s3/m/a650c03a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11274d8.png)
法治建设路:坚持全面依法治国的时代探索伴随着中国的发展进程,法治建设成为当前社会发展的重要课题。
全面依法治国被确立为国家的基本方略,为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然而,全面依法治国的实践过程中也面临着种种挑战和困境。
本文将从法治建设的目标、路径和探索中的问题等方面来探讨全面依法治国的时代进程。
首先,全面依法治国的目标是构建一个公平、公正、公开、有序的社会。
法治建设的核心是建立和完善法律制度体系,以法律为准绳来规范社会行为,保护市民的合法权益。
全面依法治国的目标不仅仅是实现司法公正,更是通过法治建设来推动社会的持续发展。
在实现这一目标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思考法律如何与社会各方面的需求和利益相协调,如何平衡公共权力和个人权利,如何激发市民的参与意识和责任感,等等。
这些问题都需要在法治建设中不断探索和解决。
其次,全面依法治国的路径是符合中国国情的。
中国拥有独特的历史、文化和制度背景,因此,在法治建设中要切实把握好国情和时代要求。
我国的法治建设需要紧密结合实际,既要尊重世界法治的普遍价值,也要坚持本土化的特色。
这就需要我们加强立法工作,健全法律体系,完善司法制度,提高司法公正性和效率。
在这一过程中,应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加强法律宣传教育,培养市民的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
同时,还需要加强对公职人员和执法机构的监督,提升司法公信力。
这一系列措施的落实,才能确保法治建设的有效推进。
然而,在全面依法治国的探索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法治观念的普及仍然不足。
在当今日新月异的社会,法律法规不断出台和更新,但很多人对法律的意识和理解仍然较低。
这就需要加强法律教育,推动全社会形成尊法守法的氛围。
其次,司法公正性和公信力的提升亟待解决。
全面依法治国的前提是司法的独立和公正,但在现实中,一些问题仍然存在。
我们需要加强对司法制度的改革,确保法官、检察官的廉洁和公正行事。
同时,还需要加强司法透明度,提高审判公开和公正性。
九年级思想品德“依法治国”主题教学案例
![九年级思想品德“依法治国”主题教学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f0c4a54ea45177232e60a212.png)
通过活动和案例分析引导学生了解我国依法治国方略的基本要求
通过典型案例分析,引导学生理解现实生活中如何做到有法可依、违法必究、执法必严
案例二: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于2000年7月31日上午对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成克杰受贿案做出一审判决,以受贿罪判处成克杰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没收个人全部财产。9月7日 最高人民法院裁定核准成克杰死刑。9月14日 成克杰被执行死刑。(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违法必究)
案例三:2004年5月29日下午,某市扫黄打非办在市影剧院门前举办集中销毁非法音像制品现场会,共销毁非法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10万多张(执法必严)。
问题:上述案例体现了依法治国的哪方面内容?
4.探究:政府依法行政的意义。
教师:政府能否自觉地依法行政,严格依法办事,直接影响到宪法和法律的尊严、权威,直接关系到依法治国基本方略能否顺利实施,关系到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宏伟目标能否顺利实现。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国的重要环节。政府及其工作人员要依法行政,使国家的公共管理活动依法进行,符合法律的规定。
让学生了解依法治国的含义以及重要性
教学环节二: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是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1.讨论:我国如何实施依法治国的方略?
主要内容如下。
依法治国,首先要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可依是依法治国的前提。
其次要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它要求执法机关和执法人员在执行法律时要做到一丝不苟、依法办事。有法必依是依法治国的中心环节。
在学生讨论交流的基础上,教师总结:从刚才的发言中我们可以发现公民的生活、国家的治理都离不开法律。没有了法律,公民的利益就得不到保障,国家就不能长治久安。因此,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走依法治国之路。那么,依法治国的含义是什么呢?
全面依法治国的目标要求及其实现路径
![全面依法治国的目标要求及其实现路径](https://img.taocdn.com/s3/m/75d1ac9a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1296044.png)
全面依法治国的目标要求及其实现路径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也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迫切要求。
全面依法治国的目标要求包括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法治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政府等方面,实现路径如下。
一、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实现,需要确立以宪法为核心的法律体系,形成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不断健全法治体系。
全面依法治国的路径之一是完善宪法制度,坚持依宪执政。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律,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制定和公布的最高法律,是治国理政的总章程。
在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过程中,必须严格依照宪法规定的程序和原则,加强宪法的实施和全面有效的监督。
宪法的修改和完善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重要内容,要根据国家和社会的发展需要,及时进行宪法的修正和完善,使宪法不断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需要。
需要形成健全的法律法规体系,严格实施法治化监管。
在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过程中,必须建立健全了法律体系,形成完善的法规体系,实现权力约束和公正司法。
要完善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其他社会组织的法律法规制度,依法行使职权、执行公共管理、公正执法。
依法行政,促进公正司法,加强司法公正,依法审判,权威公正,在程序保障和民事行政诉讼制度方面,不断保障人民的合法权益。
还要强化对行政权力的监督,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防范和纠正执法不当和司法不公。
全面依法治国还需要建设社会主义法治社会,包括建设法治文化、法治精神、法治道德等方面。
要加强法治教育和宣传,培养全民法治观念、法治意识和法治素质,提高全民法制意识。
要通过多种形式、多渠道、多层次的教育宣传,普及法律知识,提高全民的法治素养,使全体公民自觉遵守法律、学习法律、守法用法、知法守法。
要同时倡导尊法学法守法的社会风尚,形成良好的法治文化和法治精神。
还需要建立健全社会管理体系,推动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依法管理,依法处理社会矛盾。
加强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居民委员会等社会机构的法治建设,依法行使职权,依法服务社会;加强社会矛盾的调解、化解和处理,引导社会各方面依法行事,协议化解纠纷,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全面依法治国的实现途径
![全面依法治国的实现途径](https://img.taocdn.com/s3/m/ec560987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d33bafd.png)
全面依法治国的实现途径1. 引言好嘞,咱们今天就来聊聊“全面依法治国”这个话题。
说实话,这听起来挺高大上的,像是专家们开会时说的那些术语。
但是,别担心,咱们把这事儿聊得简单明了。
法律可不是冰冷的条文,它跟我们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真心可以让社会变得更美好。
想想看,大家都能在法律的保护下,生活得安心舒心,谁不想要呢?所以,今天就来看看实现这个目标的几条途径。
2. 法治宣传2.1 提高公众法律意识首先,咱得从普及法律知识开始。
你想啊,法律就像咱们的安全网,大家都得知道怎么使用才能让它保护我们。
可以通过各种渠道,比如学校、社区、媒体,搞一些生动有趣的法律知识宣传活动。
让大家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明白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
这就像教小孩儿骑自行车,先得让他们明白刹车在哪儿,才能骑得稳,对吧?2.2 开展法律培训再来,咱们还可以搞法律培训。
比如,给社区里的居民开个小课堂,邀请一些专业的律师来给大家讲讲合同、权利、义务这些事儿。
让大家不仅仅是在电视剧里看到法律的运用,而是真正理解它,运用到自己的生活中。
就像教你怎么炒菜,知道了材料和步骤,才能做出美味的佳肴。
3. 加强法治建设3.1 完善法律体系接着,咱得说说法治建设。
这就像盖房子,基础得打得牢,法律体系得完善。
各类法律法规要能与时俱进,跟上社会发展的步伐。
有些法律条文可能是几百年前定的,咱们今天生活的环境早就不同了,这就需要不断调整和修订。
这就像穿衣服,得根据季节换衣裳,才能舒适又得体。
3.2 强化法律执行当然,光有法律可不行,还得有人来执行。
咱们得保证法律条文不是摆设,而是实实在在能落到实处的。
这就需要公安、检察、法院等部门共同合作,形成合力。
比如,发生了违法行为,不能让犯错的人逍遥法外,也不能让守法的人受委屈。
每个人都要明白,做了坏事是要付出代价的,正如“法不容情”。
4. 加强司法独立4.1 保障法官的独立性最后,咱得提提司法独立的问题。
法官就像是裁判,只有他们公正无私,才能保证比赛的公平。
集体备课 走依法治国之路
![集体备课 走依法治国之路](https://img.taocdn.com/s3/m/cb00308ddd88d0d232d46a01.png)
集体备课走依法治国之路一、个人初备学习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学生深刻认识依法治国对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的重要作用,自觉树立法制观念,增强守法意识。
知识目标:知道依法治国的含义,理解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遵循的基本方略。
能力目标:培养守法观念,在日常生活中自觉维护社会秩序。
学习重难点:重点:依法治国的含义难点:依法治国的重要意义学习过程:环节一、新课导入初步感悟法令行则国治,法令弛则国乱。
这是被古今中外历史反复证明了的真理。
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宏伟蓝图的实现,离不开法治,必须走依法治国之路。
今天,我们共同来探究第十七课第一课时“走依法治国之路”。
环节二、自主探究全面理解学习任务、阅读教材。
思考:什么是依法治国?我国为什么要实行依法治国?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1) 依法治国的涵义是什么?(2)依法治国的核心、主体、内容、地位、依据各是什么?(3)依法治国对国家公职人员和公民提出了什么要求?法治则国兴(1)为什么要走依法治国之路?(2)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客观上要求用法律来()。
才能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有序地进行。
(3)社会的文明进步表现在哪些方面?(4)()是人民的最高利益,是我们各项事业顺利发展的前提。
实行是维护长治久安国家最有效、最根本的办法,也是最重要、最可靠的保障。
环节三、思维互动解难释疑1、师生互动,组间交流,解决自学中个人和小组解决不了的疑难问题。
2、我们一起分析判断:“法令兴则国治国兴,法令弛则国乱国衰”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
环节四、知识整合系统小结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涵义?要求?)法治则国兴(依法治国的必要性?)环节五:夯实基础及时反馈1、银行监管部门开展了银行业案件专项治理活动,加大了金融案件的查处追究力度。
银行业案件高发势头得到初步遏制,大案要案数量逐季下降,专项治理成效开始显现。
2005年,银行业金融机构发现经济案件和违规经营案件1087件,涉案金额30.9亿元,比上年同期下降9.9亿元,降幅8.4%。
走依法治国之路教学反思
![走依法治国之路教学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4337301fda38376bae1fae2e.png)
走依法治国之路教学反思教学反思: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的艺术首先包括谈话的艺术。
”作为教师,有必要优化自己的课堂评价语言,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实现师生间的有效对话。
课堂上教师的评价语言我觉的应做到如下几点:1.要真诚多样,要善于调动学生。
教师的评价不应是简单重复学生的回答,或是单调的:嗯、不错、好的、是的、答得很好、是吗?而且语调、语速没有多大的变化。
教师的课堂评价语言是一门艺术,它植根于深厚的教学功底、良好的口语素养和正确的教学理念。
个性化、灵活化、多样化的评价语言是激发学生个体潜能发挥的重要因素。
当学生回答得轻时,教师一句“请你再讲一遍,响一点,让同学们一起分享你的思想,好吗?”比简单的重复学生的答案效果好的多;当学生亮出自己的观点,回答出彩时,教师在语言表扬的同时报以掌声伴以欣喜的表情会更让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激发课堂参与的积极性。
2、加强课前预习,打造高效课堂,让学生在课前自学,完成学案,课上相互讨论,相互补充,进一步完善答案,提高课堂效率,尽量节约时间,处理练习,复习知识点。
3、正确处理知识、能力、觉悟之间的关系。
任何一门学问,都有自己的知识体系,既要重视知识点的学习,也要注重知识点的形成过程,通过解读材料,使学生逐步感悟到这一知识的内在本质。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得到了新知,培养了能力,使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得到提升,才能达到思想品德课的本质要求,使课堂的以丰富。
4、通过这节课,我个人感到,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很不熟悉,有些课件在使用上还存在着很大问题。
第二是学生课前预习很不到位,相当多的学生处于应付的状态,少数学生学案做得较好,严重影响了课堂的效率。
第三是小组的讨论还不到位,本想是尽量省去讨论这一环节,来提高课堂效率,但没有达到预期目的。
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https://img.taocdn.com/s3/m/957f9bb7e87101f69e3195ef.png)
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作者:罗姗娜来源:《法制与社会》2020年第12期关键词坚定不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作者简介:罗姗娜,中共宜春市委党校。
中图分类号:D616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文献标识码:A ; ; ; ; ; ; ; ; ; ; ; ;DOI:10.19387/ki.1009-0592.2020.04.289近些年来,随着我国依法治国的不断发展,我国必须要拥护党的纲领政策,响应党的号召,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对此始终坚持党对于国家的引领,积极的贯彻落实依法治国的基本方针政策,坚定不移的保证政策的有力发展,从而为后续的党的建设提供最主要的中坚力量。
除此之外,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进步,现阶段社会仍然存在着很多不良现象,必须要严惩这些不良分子,维护社会良好秩序。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改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水平不断提高。
不过现阶段的发展必须要以党的政策方针为基础,逐步地根据党所发布的各项方针政策实现依法治理的观念。
在此期间必须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思想体系建设,开展以依法治国为基本的方针政策,不断地对我国内部的社会主义法治体系进行深化改革,逐步确定法律规章体系建设,逐步的实现法治化治理。
除此之外,还要积极发动各行各业的群众力量,积极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奠定基础,努力完善社会主义思想以及社会主义体系,积极宣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得全体意识的法治观念明显增强,相信在党的领导下我们国家的社会蓝图一步一步地成为现实,并且逐步的迈上了国际舞台。
在中国共产党的方针政策指引下,我国现阶段主要根据实际的发展国情,并吸取其他国家所接触获取的成功经验,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但是由于实践经验不充足还存在着比较多的缺陷,因此必须要通过长期性的探索,才能够找出一条符合我国发展国情的道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依法治国 法 治 国
○
依法治国 依法治国 国 的
(二)阅读课本 合作探究 二
阅读93页的材料,讨论: 阅读 页的材料,讨论: 页的材料 不依靠法律,全国的“ 不依靠法律,全国的“打 黑” 行动能顺利进展下去吗? 行动能顺利进展下去吗? 为什么? 为什么? 事实证明: 事实证明:仅靠舆论监督 和道德谴责不够, 和道德谴责不够,必须依 法治理。 法治理。
查处劣质奶粉、 ?查处劣质奶粉、严惩涉案有关人员对社会 主义市场经济有什么作用? 主义市场经济有什么作用? ( ) 促进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案例三: 日下午, 案例三:2004年5月29日下午,某市扫黄打 年 月 日下午 非办在市影剧院门前举办集中销毁非法音像 制品现场会,销毁非法音像制品、电子出版 制品现场会,销毁非法音像制品、 多万张。 物10多万张。 多万张 非法音像制品、出版物有什么危害? 非法音像制品、出版物有什么危害? 怎样才能制止非法音像制品、出版物的蔓延? 怎样才能制止非法音像制品、出版物的蔓延?
法 治 则 国 兴
探究一: 探究一:
:
依法治国有什么重要意义?
案例一: 案例一:1998年11月,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 年 月
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审议通过《 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审议通过《中华人民 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 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将村民自治纳入 了规范化发展轨道。 年来 年来, 了规范化发展轨道。5年来,村民自治在探索 中前进,在前进中发展 在前进中发展, 中前进 在前进中发展,取得了令人可喜的成 推进了农村的社会稳定, 绩:推进了农村的社会稳定,调动了广大农民 群众的积极性。 群众的积极性。 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 的制定有什么现实意义? 的制定有什么现实意义? ( 进一步:安徽阜阳伪劣奶粉案发后, 案例二:安徽阜阳伪劣奶粉案发后,有关部门对阜阳 劣质婴儿奶粉事件涉及的11人省区市劣质奶粉案件查 劣质婴儿奶粉事件涉及的 人省区市劣质奶粉案件查 处工作进行了督查。共查处劣质奶粉生产企业 家黑 处工作进行了督查。共查处劣质奶粉生产企业49家黑 窝点1家 不合格奶粉生产企业 家 在查清事实, 窝点 家、不合格奶粉生产企业3家。在查清事实, 分清责任的基础上, 分清责任的基础上,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和程序对有关 地方政府和监管部门的97名责任人员作出了处理。 地方政府和监管部门的 名责任人员作出了处理。 名责任人员作出了处理
帮你理解: 帮你理解:
江泽民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概括指出: 江泽民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概括指出: 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 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 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 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 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 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 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 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 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 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 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 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 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看法和注意 力的改变而改变。 力的改变而改变。
课题:走依法治国之路 走依法治国之路
执教: 执教:谭建芳
单位: 单位:滨城区堡集一中
见多识广
• 请说一说我们新滨州的巨大变化 请说一说我们新滨州的巨大变化 新滨州
这么美好的生活需要什么来 保证呢? 保证呢?
共同讨论: 共同讨论:
假如生活中没有法律‥‥‥
(可以从学校、家庭和社会生 可以从学校、 活中的某一角度, 活中的某一角度,也可从公民 个人生活、 个人生活、国家生活的角度进 行讨论) 行讨论)
?
严重阻碍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进步。 ( 严重阻碍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进步。 必须运用法律手段管理 )
1、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要求 、
法 令 行 则 国 兴
4、维护社会秩序,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 、维护社会秩序, 重要保障 3、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条件 、 2、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 、
同学们, 同学们,你知道在封建社会 谁有赦免犯人的权利吗? 谁有赦免犯人的权利吗?
哪 种 社
法治社会 依法治国) (依法治国)
会 好 ?
人治社会 以人治国) (以人治国)
探究二: 探究二:
什么是依法治国?
(一)现场调查: 一 关于“依法治国” 关于“依法治国”,你同意下面的哪种 说法? 说法?
依 法 治 国
是党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也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 建设必须遵循的基本方略
通过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通过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请你试着总结一下。 请你试着总结一下。
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