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意识的本质

合集下载

意识的本质

意识的本质

D
3、近年来,一些新名词不断产生。诸如知识经济、 电子邮件、多媒体、软件、信用卡、电子商务、电 子政务、网络经济、再就业等。从哲学上看,这一 事实说明 ( )

A.理论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
B.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 C.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D.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客观存在的反映。 (
1、除人脑外,其它动物都不能产生意识,因为只有人脑才是 意识的来源。 ( × )


1.现实生活中没有龙,人们头脑中有龙的形象 龙的概念。对这种现象解释错误的是( )
C
A.龙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以特殊形式出现的反映 B.能动地反映外部世界是意识的主要特点 C.意识可以凭借人们丰富的想象而产生 D.意识可以对现实生活中的材料进行加工,可以创 造出新的形象新概念
探究:所有的意识都是对 客观存在的反映吗?
三、从意识的内容来看:
1.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2.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像
错误的意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吗?
正确的思想意识与错误的思想意识 都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小结:
起源
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 的产物
意识是人脑特有的机能 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一、从意识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起源来看
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2.意识是劳动和社会(社会实践)的产物
思考 人脑(物质器官) 劳动、 1.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社会 提供和丰 交往 2.意识是劳动和社会(社会实践)的产物 语言(表达手段) 富了意识 的内容
探究:只有人才有意识吗?
后来,人 黑猩猩 们把黑猩猩放 经过人们的 到船上,同样 反复训练, 点上火,给它 它能打开水 一个水桶,让 龙头,用水 它灭火,但它 桶放水灭火。 此时已束手无 策了。

高中政治《哲学与生活》5.1意识的本质

高中政治《哲学与生活》5.1意识的本质

晚上出来觅食。
有了人脑,不一定就会产生意识
一个城市里的小朋友,被同学骂她是 猪。她非常高兴。因为她从没见过猪 。只看过动画片,所以她认为猪是很 可爱的。
还有一个城市里的小学生,她写文章 写到:猪是四四方方的动物。因为她 只见过冻猪肉。
3、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从内容来看)
意识的物质器官: 人脑
(3)意识的形成离不开社会实践
如何认识意识的本质?
1、从起源看 它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2、从生理基础看 它是高度发达的物质系统——人脑的机能
3、从内容看 它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结论1:意识的本质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主观映像
结论2:物质世界是先于人的意识而存在的,物质是本原的,意识 是派生的,物质决定意识。
C、脱离社会实践,人脑不会有意识功能
D、意识是大脑的产物
7、民谚“南人不梦驼,北人不梦象” 说明了( ) A.物质决定意识 B.意识反作用于存在 C.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D.意识决定社会存在的变化
A.科学家需要空气才能工作
B.没有空气鸟儿不能飞翔
C.意识依赖于物质
D.物质和意识相互依赖
6、一些地方出现过“狼孩”、“熊孩”、“豹孩” ,他们虽为人所生,但由于他们的生活环境长期与人 类社会活动脱离,所以他们没有形成人的意识。这一 事实说明( )
A、人脑不一定是产生意识的物质器官
B、有了人脑一定会有意识
刺激
如:谈梅生津、谈虎色变
人所特有
2、意识是人脑的机能(从生理基础看)
(1)人脑是高度发达的物质系统,是意识活 动的物质器官
人脑
≠动物脑 ≠大脑 ≠电脑
(2)意识通过人脑在一、二信号系统基础上 的反射活动实现

5.1意识的本质

5.1意识的本质

意识是自然界长期 发展的产物
简单 反应 刺激 感应 感觉和 心理 人类 意识
生物的反应形式是人类意识产生的前提
一、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1.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①意识产生的物质基础:
一切物质都具有的反应特性
②意识产生的(生物学)前提:
生物的反应形式(刺激感应、感觉和心理)
黑猩猩经过人们的反复 训练,它能打开水龙头, 用水桶放水灭火。 后来,人们把黑猩猩放 到船上,同样点上火,给 它一个水桶,让它灭火, 但它此时已束手无策了。
从古猿到人的进化中脑量的变化
人脑与动物脑的区别
人 脑 动物脑
黑猩猩400克,占体重的 1/150 大猩猩500克,占体重的 1/500 大象6000克,占体重的 1/1000 皮层平滑,黑猩猩的大脑皮 层是人脑的1/4
重量 1500克,
占体重的1/50
构造 大脑皮层2600平方厘米
140亿个细胞
思考:有人认为,意识的形式和内容都
是客观的。这种观点正确吗?
意识的内容是对物质的反映,所以意识
的内容是客观的;但意识的形式是主观 的。
〖典题3〗莫言在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时说,自 己的作品与家乡百姓的生活密不可分,艺术风 格也深受故乡的泥塑、剪纸、扑灰年画、茂腔 等民间艺术的影响。莫言独具特色的小说创作 揭示的哲学道理有( ) ①意识形式的差异性决定了所反映的客观 存在的多样性②意识反映客观存在的方式可以 而且应当是多种多样的 ③意识能否正确反映 客观存在取决于反映的想象力 ④意识如何反 映客观存在受制于反映者的个性、能力和素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变 式 〗一项研究报告称,通过在瘫痪者脑部 的皮层运动区植入微小的感应器件,可收集大 脑所发出的与躯体运动有关的神经信号,由于 感应器件与电脑相连,信号可快速传递给机械 臂,从而让它根据瘫痪病人的意念作出相应的 动作。这项研究进一步佐证了( )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5.1意识的本质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5.1意识的本质
人脑是意识活动的物质器 在电脑的控制下,机器能够“自动”地命中目标。
意识的形成既离不开人脑,又离不开被反映的存在。 什么因素促成了动物心理到人类意识的转变? 一切物质都具有的反应特性,是人类意识产生的物质基础。
官,是不是就说明有了人 一切物质都具有的反应特性,是人类意识产生的物质基础。
动物心理不仅包括感觉和简单的动机,而且包括知觉、表象和情绪,已具有初步综合和分析的能力。 意识不仅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更重要的还是社会的产物。 一切物质都具有的反应特性,是人类意识产生的物质基础。
“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 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的物 质的东西而已。”
马克思
(独立于意识之外)
客观 生活 存在 实践
人脑
加工 改造
意识
原材料
加工厂
产品
意识的形成既离不开人脑,又离不开被反映的存在。离开 了客观存在,意识就不能产生。
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而内容则是客观的 。
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而内容则是客观的?
第五课 把握思维的奥妙
第一框 意识的本质
Part.1
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第一阶段:非生命物质的反应特性 自然界中的一切物体都具有的某种能以一定状态回答环 境影响的固有的属性或功能,即物质的反应特性。
水滴石穿
铁制品生锈
岩石风化
一切物质都具有的反应特性,是人类意识产生的物质基础。
第二阶段:生物的刺激感应性
识 统——人脑的机能 (2)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它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第一阶段:非生命物质的反应特性 A、①② B、③④ (2)有了人脑,不一定就会产生意识。 鲁迅曾说:“天才们无论怎么说大话,归根结蒂,还是不能凭空创造出来。
从内容看,它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离开了客观存在,意识就不能产生。

5.1意识的本质 (共16张PPT)

5.1意识的本质 (共16张PPT)

-5-
第一框 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 一 二 三
Z知识梳理
HISHISHULI
Z重难聚焦
HONGNANJUJIAO
2.意识的含义 从意识的起源看,它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从意识的生理 基础看,它是高度发达的物质系统——人脑的机能;从意识的内容 看,它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3.物质决定意识 物质世界是先于人的意识而存在的,物质是本原的,意识是派生 的,物质决定意识。
-13-
第一框 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Z知识梳理
HISHISHULI
Z重难聚焦
HONGNANJUJIAO
【例题2】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 端。”看到月亮,一个小孩会形象地把它同日常生活中的某些东西 联系起来;而一个远离故土的人会以“我寄愁心于明月,随君直到夜 郎西”抒发自己的离情别绪。这体现了( ) ①认识活动是主观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和思索 ②认识可以 因为对同一个客观对象理解的不同而不同 ③认识对象具有能动 的反映特性,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 ④认识可以摆脱客观事物的原 貌,实现认识对象的创新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4-
第一框 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Z知识梳理
HISHISHULI
Z重难聚焦
HONGNANJUJIAO
-15-
第一框 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Z知识梳理
HISHISHULI
Z重难聚焦
HONGNANJUJIAO
-16-
第五课 把握思维的奥妙
-1-
第一框 意识的本质
-2-

最新5.1《意识的本质》

最新5.1《意识的本质》

2、意识的形式
甲:这是一条绳。 乙:这是一条蛇。 不同的人对同一个事物的反映往往是不一样的
意识对客观存的反映不是照镜子式,而是人脑对客 观存在能动的反映。
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形式是主观的。
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
(1)意识的内容来自于客观存在,意识在本 质上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2)无论是正确的意识还是错误的意识,都 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正确(错误)的 思想意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本来面目的如实 (歪曲)反映。 (3)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形式是主观的。
重 1500克 量 占体重的1/50
构 大脑皮层2600厘米 造 140亿个神经细胞 人脑机能区包括运 机 动区、感觉区、语 能 言区形成网络系统
大脑容量小
大脑回路少
正在进化中
人脑十分复杂
人脑的结构
人脑的功能
人脑结构的复杂性和结构的严密性,决 定了它具有产生意识的生理基础。
这说明了……
二、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第四阶段:人类的意识
望梅 止渴
谈虎 色变
1、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无机物
滴水石穿
低等生物
植物向阳
高等动物
动物的反射

思维着的精神
简单 反应
刺激 感应
感觉和 心理
人类 意识
思考:看了这个进化过程,我们能得出 什么结论?
注意:
①一切物质都具有的反应特性 ——人类意识产生的物质基础 ②生物的反应形式(刺激感应、感觉和心理) ——人类意识产生的前提
3. 著名的科学家巴甫洛夫说:“无论鸟翼是多 么完美,但如果不凭籍空气,它永远不会飞翔 高空。事实就是科学家的空气。你们如果不凭 籍事实,就永远不会飞起来。”这段话主要说 明了( )

5.1意识的本质优秀教学案例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四

5.1意识的本质优秀教学案例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四
5.1意识的本质优秀教学案例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四
一、案例背景
本节课的主题是“5.1意识的本质”,属于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四。在我国的高中政治教学中,对意识的本质的探讨一直是重要内容。意识作为人类社会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本质的探讨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提高其思维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我以实际案例为导入,让学生了解意识的本质在实际生活中的体现。例如,通过展示一些心理实验,让学生了解意识的作用和影响,以及意识与物质之间的关系。同时,我还会结合一些社会现象,让学生思考意识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从而更好地理解意识的本质。
3.运用小组讨论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其合作意识及团队协作能力;
4.设置实践性任务,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运用所学知识,提高其实践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本节课旨在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人文素养和社会责任感。具体包括:
1.培养学生对政治学科的兴趣,激发其学习政治的积极性;
2.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认识到意识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五)作业小结
在作业小结环节,我会布置一道思考题,让学生课后进行深入思考。题目可以是关于意识的本质的问题,或者关于意识在社会现象中的应用的问题。通过作业小结,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其思维能力。
五、案例亮点
1.情景创设:本节课通过生动、真实的情境创设,让学生深入体验意识的本质。利用多媒体展示心理实验和社会现象,引导学生直观地感受意识的作用和影响。这种情境创设的方式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抽象的概念。
5.教学策略的灵活运用:本节课运用了情景创设、问题导向、小组合作、反思与评价等多种教学策略,使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和立体。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目标,灵活运用不同的教学策略,使学生能够在不同的教学活动中获得不同的学习体验和收获。这种教学策略的灵活运用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促进其全面发展。

生活与哲学5.1 意识的本质

生活与哲学5.1  意识的本质

D
•探究三: •只有人脑才能产生意识,那么 有了人脑就一定会产生意识吗?
1919年,一个印度人在狼窝内救出 了两个小女孩。小的约2岁,大的约8岁。 小的不久就死去了,大的却活下来,人 们给她取名卡玛拉。卡玛拉生活习性和 狼一样,四肢爬行,吃扔在地上的肉; 害怕光亮、水、火;不穿衣,给她衣服 就把衣服撕破;白天睡觉,夜间活动, 深夜时经常发出狼一样的嚎叫。
促进了意识的表 达手段:语言的 产生,提供和丰 富了意识内容。
**(意识是社会发展的产物
1、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1)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2)意识是社会发展的产物。
探究二:有没有一种高等动物的脑在复杂性上 超过人脑? 动物的脑在机能上有没有可能达到 人脑的水平? 以上探究说明了什么?
科幻电影定义为包含着某种因素的电影,这些 因素是基于科学(包括现有的科学和假设的科学) 而假想出来的。在今天的世界中,它们是不可能 发生的,或还没有发生的。由此可见科幻电影的 产生 A.来源于人们对未来的设想 B.以自然科学的产生为基础 C.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D.根源于人们创造的主观世界
c
中国旧体诗多以中原及周边地区的生活为题材。 进入近代,随着人员交往、文化交流的增多,中 国旧体诗出现了反映西方社会的内容,如“地冷 宜亲火,楼高可摘星”反映伦敦的阴冷气候和城 市风貌:“开函喜动色,分明是君容”反映照片 给远方亲人带来的喜悦。从中国旧体诗内容的变 化可以看出 ①意识内容的变化本质是人的反映方式的变化 ②没有被反映者就不可能有任何意识的内容 ③有什么样的意识内容就有什么样的反映对象 ④意识内容的变化根源于社会生活实践的变化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一)意识的本质
• 1、从意识的起源看,它是物质世界长期发 展的产物。 • 2、从意识的生理基础看,它是高度发达的 物质系统——人脑的机能。 • 3、从意识的内容看,它是客观存在的主观 映象。

5.1 意识的本质

5.1 意识的本质

A.科学家需要空气才能工作
C
B.没有空气鸟儿不能飞翔
C.意识依赖于物质
D.物质和意识相互依赖
9.古语说“画为心迹,境由心生"。艺术创作是一种心灵历程,是艺术家内心对自
然与社会的真实体验,它最亲近自然而又最超越自然。这说明
①艺术作品是对现实生活的真实写照
②艺术创作过程是客体主体化的过程
③艺术作品的形式与内容都是主观的 ④艺术作品是人脑对现实的能动反映
二、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黑猩猩灭火
后来,人们把 黑猩黑猩猩放猩到经船过上人, 同们样的点反上复火训,练给,它它 一能个打水开桶水,龙让头它,灭用 火水,桶但放它水此灭时火已。束
手无策了。
人脑与动物脑的区别
人脑
动物脑
黑猩猩400克
重量
1500克
大猩猩500克
占体重的1/50
大象6000克,占体重的1/1000
至今有关社会主要矛盾表述的首次改变。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体现了
①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
②要在绝对运动中把握相对静止 ③人的意识归根结底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A
④正确认识是客观与主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7.在电脑的控制下,机器能够自动调节,导弹能够自动命中目标,宇宙飞船能
够自动导航。因此,有人认为,电脑是有意识的。上述观点
②意识反映客观存在的方式可以而且应当是多种多样的
③意识能否正确反映客观存在取决于反映者的想象力
C
④意识如何反映客观存在受制于反映者的个性、能力和素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5.“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慈乌:此鸟初生,母哺六十日,长

高中政治-5.1意识的本质

高中政治-5.1意识的本质
一系列反射活动实现的。
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想一想:有了人脑就一定会产生意识吗?
思 意有考识人:?脑这为不时什候么一的?定狼就孩能能产不生能意产识生
你可知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道理?
结合图片简述“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道理?

巧妇

苹果
舌头
加工
酸甜
客观 通过实践 人的 信息 事物 作用于 感官 传输
人脑
加工 形成
意识
自然山水
画家
山水画
意识的形成条件:
1、人脑------生理基础 意识的形成不仅有人
2、客观存在
脑还要有客观事物通
3、实践
过实践作用于人脑
毛泽东:要想知道梨子的滋味,就要拿 个梨子亲口尝一尝。
鬼神观念的形成 1、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你(想意识象的中内的容是客观的) 鬼神是什么 样子的?
()
7.动物、电脑、智能机器人都有意识。( )
8.上帝、鬼神观念等错误的意识,不是人脑对客观存在
× 的反映,是主观臆造的。(

高考错项: 1、(重庆)琴音的物理特性决定 了听琴者的情感体验。 2、(天津)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 正确反映。 3、(江苏)意识是主观的也是不 真实的。 4、(上海)意识是事物感性形象 在大脑中的再现。
D人脑是产生意识的物质器官,有了人脑就能产 生意识
7、在电脑的控制下,机器自动调节,
导弹自动命中目标,宇宙飞船自动导航。
有人认为,电脑是有意识的。上述观点
( )C
A认为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B否认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C否认意识是人脑特有的机能 D否认意识对物质有能动作用
8.民谚“南人不梦驼,北人不梦象”说明了 ()

高中政治必修4《生活与哲学》5.1 意识的本质

高中政治必修4《生活与哲学》5.1 意识的本质

第一信号系统 (具体事物刺激) 第二信号系统 (语言刺激)
望梅止渴 说梅止渴 谈虎色变
动物与 人共有
人类特有
探究四
人脑是意识的物质器官。但是, 是不是有了人脑,就有了意识呢?
狼孩的故事
由于狼孩脱离了人类社会,所以不可能产生意识。
狼孩
1929年,在印度加尔各 答东北的米德纳波尔,人们 常看到一种神秘的动物出没 于森林。一到晚上,有一个 四肢走路的怪物尾随在四只 大狼的后面。后来,人们打 死了大狼,在狼窝里发现了 两个怪物,原来是两个母狼 养大的裸体女孩,小的有七 八岁,大的只有十一二岁。 她们的习性象狼,吃生食, 爬行,不会说话,不会思维, 只会象狼一样嗥叫,常常在 晚上出来觅食。
探究二
2、人的意识是从动物的心理发展 而来的,上述动物的心理为什么不能 发展为人的意识?
动物心理不能发展为人的意识,其根本原因:
动物不能使用劳动工具劳动,没有高度发 达、高度完善的人脑。 纯碎的动物心理并不会自发地形成意识。 意识一开始就是劳动的产物,社会的产物。
劳动是整个人 类生活的第一个基 本条件。劳动不是 消极地适应环境, 而是积极地支配自 然,改造自然。制 造和使用工具的需 要使人直立行走, 解放双手。
注意: 1.意识是人类特有的思维活动,动 物的活动是一种本能活动。 2.不能把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看成是直 观的镜子对事物的反映。因为意识活动具有 创造性特点。 3、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不是大 脑对客观事物的放映。因此,动物的大脑不 能产生意识。 4、电脑 ≠ 人脑 意识是人脑特有的机 能。“电脑思维”只是对人脑思维功能和思 维的信息过程的模拟,它同人类思维有本质 的区别。电脑不能产生意识。
有了人脑,不一定就会产生意识

5.1意识的本质

5.1意识的本质
第五课 把握思维的奥妙
1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识记并理解意识的本质;理解意识 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的机能, 是客观存在的反映; 能力目标:通过对意识起源和本质原理的学习, 使学生逐步确立辩证唯物主义的意识观,具有 正确认识意识现象、分析物质与意识的界限、 把握二者之间的辩证关系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树立物质决定意识, 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的观点,做到一切从实 际出发。
正确的意识——如实反映客观事物的本来 面目 错误的意识——歪曲反映客观事物的本来 面目
16
三、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从内容
来看)
1、意识的内容来自于客观存在,意识在 本质上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2、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形式是主观的。 3、无论是正确的意识还是错误的意识, 都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人的意识是什么关系?
反应 特性 刺激 感应
感觉 心理
人的 意识
4
一、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1、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物质基础
前提
一切物质都具 有的反应特性
生物的反应形式
(刺激感应、感觉、
心理)
5
1929年,在印度加尔各答东 北的米德纳波尔,人们常看 到一种神秘的动物出没于森 林。一到晚上,有一个四肢 走路的怪物尾随在四只大狼 的后面。后来,人们打死了 大狼,在狼窝里发现了两个 怪物,原来是两个母狼养大 的裸体女孩,大的有七八岁 ,小的只有两岁。她们的习 性象狼,吃生食,爬行,不 缺乏社会性劳动 会说话,不会思维,只会象 狼一样嗥叫,常常在晚上出 来觅食。
17

归纳总结一下本框题的主要内容:
18
起源 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
的产物

5.1意识的本质

5.1意识的本质

× × ×


6. “日有所思,夜有所梦”,不管梦境多么离奇,它也 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 )

【随堂练习】
1、从本质上说,意识是 (
A.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B.社会实践的产物 C.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
)
D.人脑特有的机能
2.有了人脑不一定有意识。是因为(

A. 人脑只是意识的“加工厂”
机器和厂房
生产 加工
原材料
产品
意识
人 脑
(意识的物质器官)
社会 实践
客观存在
(意识的反映对象)
1、意识的内容来自于客观存在。意识在本质上是人脑 对客观存在的反映。意识的形成离不开社会实践。
正确的思想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但错误的意识不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观音菩萨的外貌酷似汉族人,上帝的外貌象西方 人,可见,人是按照自己的形象去创造神的。宗 教观念可以在客观世界找到某种原型。
探究:“龙”是中华 民族的象征,可是地 球上从来就没有出现 过“龙”,那么, “龙”的观念又是从 何而来呢? 东汉人王符曾指出龙有九似: 这充分说明,人 的意识即使再奇 头似驼、角似鹿、眼似兔、 幻,也是客观存 耳似牛、颈似蛇、腹似蜃、 在在人脑中的反 麟似鲤、爪似鹰、掌似虎 映。
第五课 把握思维的奥妙
(1)人脑是产生意识的生理基础和物质器官
(2)意识活动是通过人脑对外界刺激的一系列反自行产生意识吗
探究活动三:
在电影和电视剧中,经常看到妖 魔鬼怪的形象。在你心中的妖魔鬼怪 到底什么样?请同学们在黑板上画出 你心中的妖魔鬼怪。 问题:请同学们运用本课知识对上述 同学的画作进行分析?
B. 意识只有部分内容来自人脑 C. 意识不一定是人脑的产物 D. 人脑不一定是健全的人脑

高中思想政治5.1意识的本质课件

高中思想政治5.1意识的本质课件

起源 是物质世界长期 开展的产物
意 生理 识 根底 是人脑的机能
内容 是客观存在的 主观映象
人脑 本 对客 质 观存 : 在的
反映
结论:
物质世界是先于人的 意识而存在, P12物质是本原的, 意识是派生的,物质
决定意识。
社会实践
客观存在
人脑
产生 意识
走出误区
× 1.意识是大脑的机能,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电脑不会产生意识
三、从意识的内容和对象看: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
意识的物质器官:人脑
意识的反映对象:客观存在
厂房和机器
加工、改造
原材料
产品〔意识〕
客观事物 〔原料〕
通过 社会实践 作用于 人脑
产生
意识
〔输送带〕
〔加工厂〕
〔产品〕
意识形成的三要素:客观存在、社会实践、人脑。三者缺一不可。
探究
正确的思想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但错误的意识是否也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如鬼神观念的出现是否意味着鬼神的存在〕?
整个世界
自 然 界 物质世界 人类社会
想一想
人的思 维 自然界是物质的 人类社会是物质的
人的意识是社会的产物
意识世界
世界是物质 的世界,世 界的真正统 一性就在于 它的物质性
整个世界包括物质世界和意识〔精神〕世界, 为什么却说整个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 世界的本质是物质?
这就需要我们进一步了解物质和意识的关系
为卡玛娜,活到了十七岁。
卡玛娜不喜欢穿衣服,给
她穿上衣服她就撕下来;
用四肢爬行,喜欢白天缩
在黑暗的角落里睡觉,夜
里那么象狼一样嚎叫,四
处游荡,想逃回丛林。她

高中政治必修3 5.1意识的本质

高中政治必修3 5.1意识的本质

从意识的生理 从意识的生理 基础来看 基础来看
2,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1)人脑是产生意识的生理基础, 综上所析, 人脑是产生意识的生理基础, 综上所析, 意识是人脑的特有机能 (2)意识活动是通过人脑对外界 刺激的一系列反射活动实现的
意识不仅是 自然界长期 发展的产物, 发展的产物, 更重要的还 更重要的还 是社会的产 物.
意识一开始就是 劳动的产物 的产物, 劳动的产物,是社 的产物. 会的产物.
思考: 思考:
为什么动物的心理最终没有发展到人的意识? 为什么动物的心理最终没有发展到人的意识?
从意识的起源 从意识的起源 来看
自然界, 1, 意识是物质世界(自然界,人类社 长期发展的产物. 会)长期发展的产物.
(1)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1)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2)意识更重要的是社会的产物
物质世界是先于人的意识而存在,物质, 物质世界是先于人的意识而存在,物质, 小结: 小结: 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 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 起源
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 的产物 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意识
本 质
生理基础
内容
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1)原理: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本质是物 )原理 世界是物质的世界, 世界是物质的世界 世界上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 质,世界上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 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 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世界的真正统 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⑵方法论: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一切从 方法论:要求我们想问题, 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解放思想,实事 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解放思想, 求是,与时俱进,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求是,与时俱进,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5.1《意识的本质》教案

5.1《意识的本质》教案

《意识的本质》的教案【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识记意识是社会的产物,劳动的产物;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

3.结合所学哲学原理,分析从一切物质都具有的反应特性,到一切生命物质所具有的刺激感应,再到动物的感觉和心理活动中人的意识产生的条件,论证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能力目标:通过对意识起源和本质原理的学习,使学生逐步确立辩证唯物主义的意识观,具有正确认识意识现象、分辨物质和意识的界限、把握二者之间辩证关系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牢固树立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的思想观点。

2.坚定辩证唯物主义的信仰。

【教学重难点】重点:意识的本质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

难点:意识的产生过程。

【教学过程】一、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起源)师:说一说哪些属于意识现象?生:师:人类意识产生之前,一切物质对外界的作用有没有反应?它们是怎么反应的呢?”生:师:第一阶段:无生命物质的简单反应特性(图片:自然界的“岩石风化”、“水滴石穿”等现象。

)地球上最早存在的无生命的无机物,尽管还没有感觉、意识,但都具有简单的反应形式。

这是一种机械的、物理的、化学的反应过程,是没有选择性的、完全被动的反应形式。

第二阶段:低级生物对外界刺激的感应特性(图片:向日葵总是面向太阳的方向、蚯蚓受到刺激后的反应。

)无机物经过长期的发展,产生了有机物,出现了生物反应形式。

在植物和低级动物身上,这种反应叫刺激感应性。

应激性和反应特性的区别是具有了为了维持其生存而趋利避害的选择性,这就表现了一定程度的主动性,从此掀开了地球进化历史上新的一页。

第三阶段级:高级动物的感觉和心理。

(图片:狗见到食物会分泌唾液。

)随着低级生物向较高级动物的发展,产生了感觉器官和神经系统,并在刺激感应性的基础上,形成较高级的反应能力,就是动物的感觉。

动物的感觉是一种较高级的反映形式,它大大提高了动物适应复杂多变的环境的能力。

5.1意识的本质(2018用)

5.1意识的本质(2018用)

6.有一种内涵颜值叫“主要看气质”,有一种魂飞魄 散叫“吓死宝宝了”,有一种励志情怀叫“洪荒之 力”。每一热词背后都有一个饱受关注的社会事件 。这反映了( ) ①物质和意识不可分离 ②认识是客观与主观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③物质决定意识 ④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三)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从内容本质看)
(1)意识的内容来自于客观存在,意识 在本质上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意识的形成离不开客观存在、人脑和 社会实践,三者缺一不可。 (2)无论是正确的意识还是错误的意识, 都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3)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形式是主观的。
意识依赖于物质 1、起源: 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物质决定意识 ①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物质是本原的 ②是社会发展的产物 意识是派生的
7.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是杜甫《月夜忆舍 弟》中的名句。诗人感到“月是故乡明”,这表 明( ) A.诗人的感受完全是主观的,不具有任何客观基础 B.诗人反映的是认识主体的心理感受,而非认识对 象的客观状况 C.审美活动不遵循认识的一般规律 D.并不是所有的不一定有意识。是因为( )
A.人脑不一定是健全的人脑 B. 意识只有部分内容来自人脑
C. 意识不一定是人脑的产物
D.人脑只是意识的“加工厂”
4.“礼”字的繁体是“禮”,本字为“豊”,一看便知与祭 祀有关。在甲骨文中“豊”的顶部就像两串美玉,底部就像 有支架的鼓。合起来的会意就是击鼓奏乐,用美玉敬奉祖先 和神灵。上升到定义,就是履行敬神祈福的仪式。这种合数 文以成一字,而义在其中的会意造字方法( )
× 1、意识是大脑的机能,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
2、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正确反映(

高中政治必修四 5.1 意识的本质

高中政治必修四 5.1  意识的本质

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
一方面,意识的内容来自于客观存在,意识在本质上是人 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无论是正确的意识还是错误的意识,都是 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另一方面,意识不同于客观存在本身,它的反映形式是主观 的,是经过人脑改造过的东西,。
因此,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而内 容则是客观的;意识是客观内容与主观形式的统一。
A. 都是人的意识 B. 都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直接的反映 C. 都是根源于物质的 D. 都是意识的表现形式
意识是在第一、第二信号系统基础上产生的反映。
【举例】两个住在茅屋里的姑娘畅想当上皇后的享受。一个说:“我若 当上皇后,一定找两个丫鬟,一个帮我喂猪,一个替我打草”。另一个 说:“我若当上皇后,一定预备两个大罐子,一个盛红糖,一个盛白糖, 想吃红糖有红糖,想吃白糖有白糖”。由于她们的生活非常贫困,决定 他们的想象如此简朴。
由于劳动,人类的食物由少数果实发展到多种植物、肉食和熟食, 输入人体的养料日益丰富,为脑髓的发达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 由于劳动,脑容量加大,脑的结构复杂化,促进了脑的机能。 b劳动推动了语言的产生 原始人在生产中互相帮助、共同协作,就产生了交流思想的必要, 在到了非说不可的地步时就产生了语言。语言是思维的工具,有了 语言,人们能够交流思想积累经验,形成了日益丰富的人类认识, 促进了人类意识的产生和发展。
物质决定意识
意识
起源
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生理基础 人脑的机能
内容
对客观存在的主观反映
物质决定意识; 意识依赖于物质; 物质是本原; 意识是派生。
本质 对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
马克思: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 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课把握思维的奥妙第一框意识的本质一、教材分析《意识的本质》是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第5章第1框的教学内容,主要学习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识记意识的本质;理解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

2.能力目标:通过对意识起源和本质的原理学习,使学生逐步确立辨证唯物注意的意识观,具有正确认识意识现象、分辨物质和意识的界限、把握二者之间辨证关系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牢固树立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的思想观点,坚定辨证唯物主义的信仰。

三、教学重点难点意识的本质四、学情分析本框题的内容比较简单,主要是为学习第二框意识的作用作铺垫和准备的,所以,教师在讲这节课时不要在具体内容上花过多的时间。

五、教学方法1.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思考,讨论、交流学习成果。

2.学案导学:见后面的学案。

3.新授课教学基本环节:预习检查、总结疑惑→情境导入、展示目标→合作探究、精讲点拨→反思总结、当堂检测→发导学案、布置预习六、课前准备1.学生的学习准备:课前预习2.教师的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制作,课前预习学案,课内探究学案,课后延伸拓展学案。

3.教学环境的设计和布置:全班分为四组,教室内教学。

七、课时安排:1课时八、教学过程(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检查落实了学生的预习情况并了解了学生的疑惑,使教学具有了针对性。

(二)情景导入、展示目标教师:哲学的基本问题就是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通过前边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整个世界是由物质构成的,物质本质上是一种客观实在。

那么,意识的本质是什么呢?下面我们来探究一下意识的本质。

(多媒体展示学习目标,强调重难点,明确学习目标)(三)合作探究、精讲点拨探究一: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教师活动:指导学生阅读课本第35页探究框题内容,并思考所提问题。

学生活动:阅读课本,分组讨论问题。

教师点评:通过材料我们可以知道,物质的反应特性是人类意识产生的物质基础,生物的反应形式是人类意识产生的前提。

(多媒体展示知识要点)1、意识产生的物质基础一切物质所具有的反应特性2、意识产生的生物学前提生物的反应形式3、意识是劳动的产物4、意识是社会发展的产物5、物质不是意识的产物,意识却是物质的最高产物教师活动:指导学生阅读课本第35页内容,并思考为什么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学生活动:阅读课本,分组讨论问题,代表发言。

教师点评:总之从意识产生的基础、前提还有产生过程来看,都充分的说明了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探究二: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教师活动:指导学生阅读课本第36页第一个探究框题内容,并思考所提问题。

学生活动:阅读课本,讨论问题。

教师点评:通过探究活动,我们知道了没有任何一种动物的脑在复杂程度上超过人脑;动物脑在机能上永远不可能达到人脑的水平。

人脑是高度发达的物质系统,是产生意识活动的生理基础。

(多媒体展示知识要点)1、为什么人脑能成为意识活动的物质器官人脑结构的复杂性和组织的严密性2、人脑是如何实现意识活动的通过人脑在第二信号系统的基础上对外界刺激的反射来实现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36页“相关链接”内容,并思考所反映的问题。

学生活动:自主阅读,积极思考讨论。

教师点评:链接内容反映了意识活动是通过人脑对外界刺激的一系列反射活动实现的。

探究三: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1、意识的内容来源于客观世界2、无论是正确的意识,还是错误的意识,都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3、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形式是主观的4、意识体现了主观形式与客观内容的统一教师点评:从意识的起源看,它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从意识的生理基础看,它是高度发达的物质系统——人脑的机能;从意识的内容看,它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四)反思总结,当堂检测教师组织学生反思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并进行当堂检测。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构建知识网络并对所学内容进行简单的反馈纠正。

(课堂实录)(五)发导学案、布置预习通过学习这一课,我们知道了意识的本质其实是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既然意识能反映客观世界,那么它对客观世界有什么作用呢?请大家带着这个问题预习下一节课:意识的作用。

九、板书设计1、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1)、意识产生的物质基础一切物质所具有的反应特性(2)、意识产生的生物学前提生物的反应形式(3)、意识是劳动的产物(4)、意识是社会发展的产物(5)、物质不是意识的产物,意识却是物质的最高产物2、意识是人脑的机能(1)、为什么人脑能成为意识活动的物质器官人脑结构的复杂性和组织的严密性(2)、人脑是如何实现意识活动的通过人脑在第二信号系统的基础上对外界刺激的反射来实现3、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1)、意识的内容来源于客观世界(2)、无论是正确的意识,还是错误的意识,都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3)、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形式是主观的(4)、意识体现了主观形式与客观内容的统一十、教学反思本课的设计采用了课前下发预习学案,学生预习本节内容,找出自己迷惑的地方。

课堂上师生主要解决重点、难点、疑点、考点、探究点以及学生学习过程中易忘、易混点等,最后进行当堂检测,课后进行延伸拓展,以达到提高课堂效率的目的。

本节课的知识是学习第二框的基础,所以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学生分组讨论合作探究,在老师的引导下完成教学重点内容。

本节课时间45分钟,其中情景导入、展示目标、检查预习5分钟,合作探究10分钟,教师归纳讲解10分钟,反思总结当堂检测5分钟左右,其余环节10分钟,能够完成教学内容。

【导学案】第五课把握思维的奥妙第一框意识的本质课前预习学案一、预习目标预习:意识的本质(理解)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二、预习内容1、从意识的起源看,它是的产物;2、从意识的生理基础看,它是的机能;3、从意识的内容看,它是的主观映象(反映)。

4、不管是正确的意识,还是错误的意识,都是人脑对。

5、物质世界是先于人的意识而存在的,物质是,意识是,物质意识。

三、提出疑惑通过自主学习,你还有哪些疑惑,请把它填在下面的表格中疑惑点疑惑内容课内探究学案一、学习目标识记意识的本质;理解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

学习重难点:意识的本质。

二、学习过程探究一:无生命物质的反映特性、生物的反应形式同人的意识是什么关系?探究二:动物的脑在机能上有没有可能达到人脑的水平?三、反思总结四、当堂检测1.人类意识的产生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人类意识产生的物质基础是()A.一切物质都具有的反应特性B.人脑C.思维着的精神D.客观存在2.从意识的产生来看,意识更重要的是的产物。

()A.自然界长期发展B.物质世界C.大脑D.社会发展3.我国历史上有许多关于月亮的传说,如“嫦娥奔月”,有许多关于月亮的名言佳句,如“露是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而动物只能在月光下从事它们的本能活动。

这说明()A.人的意识是从动物的心理发展而来的B.意识活动是人类特有的,它和动物的心理有本质区别C.人能反映事物,而动物则不能D.一切物质都具有反应特性4.一些地方出现过“狼孩”、“熊孩”、“豹孩”,他们虽为人所生,但由于他们的生活环境长期与人类社会活动脱离,所以他们没有形成人的意识。

这一事实说明()A.人脑不一定是产生意识的物质器官B.有了人脑一定会有意识C.脱离社会实践,人脑不会有意识功能D.意识是大脑的产物课后练习与提高一、选择题1、“万物皆有思想”的论调违背了下列哲理:A、有了人脑就有了意识B、意识不仅能够反映事物的现象,而且能够反映事物的本质C、意识的内容来自于客观事物D、意识是人脑特有的机能2、我们每个人都做过梦而且梦中的景象变化万千,犹如现实生活,据说有的科学家发明创造就是在梦中完成的,因此,我们对梦的正确认识是:A、梦境是虚构的,与客观世界无关B、梦境可能是神的启示C、梦境是人脑中储存的日常生活信息的再现D、梦境并不是无端的,它是对未来生活的预兆3、有文献记载:在印度曾多次发现“狼孩”,这些“狼孩”有的已经十几岁,但是都不会说话,不会思维。

这些事例说明:A、狼孩的脑子不是人脑B、狼孩的脑子天生就笨C、狼孩的脑子虽然是人脑,但是思维不一定是人脑的机能D、狼孩没有社会实践,所以不可能产生思维费尔巴哈说:“如果上帝的观点是鸟创造的,那么上帝一定是长着羽毛的动物;如果牛能绘画,那么它画出来的上帝一定是另外一头牛。

”4、费尔巴哈的观点说明:A、不是上帝创造人,而是人按照自己的形象创造了上帝B、关于上帝的观念是人脑自生的C、有什么样的上帝就有什么样的上帝观念D、人以外的其他动物是没有意识的5、费尔巴哈的上述观点蕴涵的哲理是:A、只要有了人脑,就能产生意识B、人脑是意识的物质器官C、意识的根源在于客观存在D、错误的意识不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二、问答题6、有位老中医擅长治疗肝病,幕名而来的人很多。

科技人员根据这位老中医的诊断经验和开的处方,把肝病分为8个主型、36个亚型,从而可以开发两百多种不同的处方,并输入电脑,制定出电子处方,做到因人而异,对症下药。

请回答:电脑能否代替人脑产生意识?参考答案1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