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购进猪饲养管理注意事项

合集下载

新进仔猪的9个管理程序

新进仔猪的9个管理程序

新进仔猪的9个管理程序一、仔猪入栏前,清理和消毒猪舍。

消毒用2%的火碱水,用喷雾器彻底消毒猪舍走廊、猪圈墙壁和地面,用火焰枪喷烧地面和墙面能有效杀死病毒。

二、饲养人员要穿专用衣服和鞋。

喂猪时穿上,喂猪后脱去;喂猪用的工具和料库要专用,一切工具不得拿做他用;猪舍入口处要设消毒槽,进出猪舍后必须消毒,无关人员不得随意进入猪舍和料库。

三、进猪当天,即猪入圈就注射猪瘟疫苗,剂量根据当地疫病情况定。

在注射疫苗前首先一定要鉴别一下疫苗的质量是否可靠:1、看一下疫苗瓶上的有效期,过期疫苗不能用。

2、看一下疫苗是什么颜色。

合格的疫苗是白色,细看稍带有点粉红色;如果猪瘟疫苗发黄,即使稍微带一点,黄色也是变质苗,不能用。

3、摇动疫苗瓶,瓶内疫苗粘底,不动,这样的疫苗不能用。

4、注射器抽上稀释液,当针头扎透瓶盖后稀释液后自动进瓶内为合格,如果稀释液不能自动进入瓶内的疫苗不能用。

另外必须用人医用来打点滴的生理盐水做猪瘟疫苗稀释液,注射疫苗时,必须打一头猪换一个针头避免交叉感染。

四、猪进圈1-2小时后供足清洁卫生的饮水;应3-4小时后给料,第一次给料要少,以半饱为好,日喂6-8次,间隔为2-3小时,20斤以上猪日喂6次,30斤以上日喂5次,30斤以后的猪日喂4次,建议第一顿早6点,最后一顿晚10点为宜;在头5天内每次给料以八分饱为好,即给料10分钟,槽中应有少量料。

长途运输来的仔猪第一次供水,水中应加补液盐或白糖。

每100斤水中加3-4斤白糖。

五、用料精前3天,料精比例为10%,不足部分用麸子和玉米补,3天后料精比例为15%,其余用玉米和麸子补,6天后逐渐调整到参考量,其中秘诀是:看着猪的粪便调整着料精比例喂,粪便的正常样是胎软成堆或成条状。

六、小猪进来应该垫板床,最好使用仔猪保温箱,防止着凉拉稀。

七、猪进圈后第八天,即停药三天后,给猪注射5号病疫苗,猪丹毒疫苗,猪肺疫疫苗,和仔猪副伤寒疫苗,着重提一下猪5号病疫苗问题。

新购仔猪饲养管理要点

新购仔猪饲养管理要点

新购仔猪饲养管理要点新购进的仔猪由于环境、饲料、饲喂方式等的改变,常常爱发病,因此对新购进仔猪要强化饲养喂养管理,补救措施并采取相应的综合防范措施,以减少猪的发病或死亡。

1、做好仔猪进栏前的准备工作,栏舍、用具要彻底消毒。

农户准备购进仔猪前,应预备好栏舍、用具和饲料。

对栏舍要急于清扫干净,更曾尤其是过去养猪曾出现过疾病、病猪死亡的栏舍,更应彻底消毒,栏舍墙壁、地面以及食槽、饮水器的消毒可选用2—3%石灰乳,或3—5%煤酚皂溶液,或2—4%福尔马林溶液等喷洒消毒;铁锹、帚把等冲洗器具可用清水冲洗干净后,放在日光下曝晒消毒。

2、养猪应尽量采用自繁自养,以减少疾病的半叶。

不明确养殖场和养猪户无基本母猪群,靠从市场上购进猪源,如不采取严格的检疫和隔离饲养措施,即便难免购进病猪而将疫病传入。

因此,坚持政策措施自繁自养是防止疫病传入的一项基本措施,各地养猪的实践证明,凡是坚持自繁自养的养猪场和养猪户,防疫制度健全,就很少发生或不是发生传染病。

养猪户(特别是养猪场)应尽量建立基本母猪群,坚持自繁自养,农户购猪最好到无疫病的养猪场和本村组的健康猪群中购买,尽可能不从市场上购猪,以减少虫害的传入,并避免阿尔罗县猪群不必要的应激反应。

3、仔猪进栏后喂养要有的放矢,并采取综合措施防范疾病发生。

刚购进的仔猪,放入栏舍让其自由活动,熟悉新环境,栏舍内经常保持有净化水的饮水供应,最初一周内最差饮用0.1%高锰酸钾水,待其寻找食物时,可先投喂适量的青绿多汁饲料,以后再喂给少量的全价料,一般以猪吃到7—8成饱为宜,待猪适应新的喂养方式后,再让其自由采食。

农户贮存养猪饲喂自配的混合料,适量添加饲料添加剂或抗菌素类药物,为增强猪的胃肠适应能力,并可在饲料中适量添加酵母或大黄苏打片。

经过10天左右的饲喂追踪,如猪采食、饮水均正常,可给猪进行猪瘟、猪丹毒、猪肺疫、仔猪副伤寒等疫苗防疫立克次体接种,经过10—20天的隔离观察,若无疫病发生,经驱虫、阉割去势后,方可与其他猪合群饲养,并逐渐转入正常人的育肥阶段饲养。

新进仔猪的日常管理

新进仔猪的日常管理

论述猪只冬季的饲养管理技术赵红秋(彰武县畜牧业发展服务中心123200)摘要:冬季温度低、早晚温差较大,容易使猪只的免疫力下降从而导致细菌或病毒的侵袭,影响猪只的健康,一旦没有及时的处置,死亡率会增加。

因此要注重冬季对猪只的饲养管理,采取先进、科学的养殖技术,提高猪只存活率,保证养殖经济效益。

本文主要论述了冬季猪只的饲养管理技术,供参考。

关键词:冬季养殖;猪只饲养;养殖技术1做好环境卫生工作冬季本身气候较为恶劣,容易感染患病。

如果没有做好环境卫生工作,会增加患病的风险。

首先要定期消毒猪舍,通常消毒频率为每周1次。

其次,保证猪舍内的排污系统正常运行,粪便等能够及时排出,避免堵塞和冰冻。

猪舍内残留的垃圾粪便需要及时处理。

同时,猪场内应该采取隔离饲养制度,防止疫病的交叉感染[1]。

2保持良好的通风通风不良会使猪舍内的有害气体含量增加,危害猪只的呼吸系统,并促进病原体的滋生。

部分猪舍为了在冬季保证良好的温度,忽视了通风的重要性。

猪舍内的通风可以选择在每日气温较高的时间,并且要避免冷空气侵袭猪只,引起患病。

3做好防寒保暖措施对于冬季的低气温,防寒保暖措施是必不可少的。

首先,要保证门窗的完整性,及时修复破损。

其次,定期检修饮水、供电以及取暖设备是否正常运行。

冬季猪舍内的温度应该控制在15℃~22℃较为合适。

室内温度过低容易导致猪只患病,温度过高会影响猪只的舒适度[2]。

4保证营养充足调整饲料配方以提高猪只的抗寒能力,冬季适当增加能量饲料的供应量。

可以在饲料中添加玉米和植物油。

此外,适当的添加氨基酸、维生素以及酶制剂有助于提高猪只的抵抗力,进而提高其抗寒能力。

5调整养殖密度夏季温度过高,为了避免疾病的传播需要降低养殖密度,到了冬季时,要合理的调整养殖密度,通常猪舍中应该增加30%的养殖数量,使猪只之间的距离减小,增加彼此间的散热,同时能够节约保暖设施的消耗。

但是要格外注意猪只打架的问题[3]。

6做好疫病防控工作冬季无论是猪舍内环境还是猪舍外环境都比较恶劣,此时也是猪只呼吸道疾病以及多种疾病的高发期。

新购进苗猪的饲养管理

新购进苗猪的饲养管理

生长速度慢
原因分析
苗猪适应新环境需要时间,疾病感染、饲 料配方不合理、饲养环境差等因素都可能 影响其生长速度。
解决方案
提供适宜的饲养环境,如保持清洁卫生、 适宜的温度和湿度等,选用营养均衡的饲 料,及时治疗疾病,确保苗猪健康状况良 好。
饲料转化率低
原因分析
饲料配方不合理、饲料质量不稳定、饲养管 理不当等因素都会导致饲料转化率低。
隔离与观察
隔离饲养
新购进的苗猪应隔离饲养,观察其健康状况,避免疾病传播。
观察记录
对新购进的苗猪进行观察,记录其饮食、排便、活动等状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03
购进后的饲养
饲喂管理
01 02
适应饲料
新购进的苗猪需要逐渐适应新的饲料,特别是从母乳转向固体饲料。 应逐渐减少母乳的比例,增加固体饲料的比例,以帮助苗猪适应新的 饲料。
消毒措施
对猪场进行彻底的消毒,消灭病 原菌,防止疫病的传播。
制定饲养计划
根据猪场规模、设施、气候等因素 ,制定合理的饲养计划,确保苗猪 的健康成长。
猪舍设施准备
01
02
03
检查设施
调整设施
备足饲料
检查猪舍的屋顶、墙壁、地面、 门窗等设施是否完好,以及通风 、采光等是否适宜。
根据苗猪的生活习性,对设施进 行调整,如增加保温设施、饮水 设施等。
新购进苗猪的饲养管理
2023-11-05
目 录
• 购进前的准备 • 购进中的管理 • 购进后的饲养 • 购进后防疫 • 常见问题及处理 • 饲养管理建议
01
购进前的准备
猪场环境准备
了解猪场情况
了解猪场的地形、气候等自然 条件,以及周边环境、疫情等 情况,以便为新购进的苗猪提

猪饲养管理需注意事项

猪饲养管理需注意事项

猪饲养管理需注意事项猪饲养是农户经济收入的重要来源,但是猪饲养管理涉及到许多方面,如果管理不当往往会影响猪的健康和生长发育,影响养殖效益。

猪饲养管理需要注意以下事项:1. 猪舍环境的卫生猪舍环境的卫生是猪饲养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项。

猪舍应保持干燥通风,定期清理猪舍内的粪便和污物,并进行消毒处理,避免细菌、病毒和寄生虫的滋生。

定期更换猪舍内的垫料、饲料槽和饮水器等设施,保持其清洁卫生,减少疾病的传播。

2. 饲料的质量和配比猪的生长发育和健康状况与饲料的质量和配比密切相关。

合理的饲料配比能够满足猪的营养需求,提高猪的生长速度和肉质品质。

饲料的质量也影响着猪的健康状况,因此要选择优质的饲料,并根据猪的生长阶段和品种进行科学搭配。

3. 饮水的质量和供应水是猪生长的必需品,水的质量和供应情况直接影响着猪的生长和健康。

饮水设施应保持清洁,水源要选用清洁卫生的水,保证供应充足。

特别是在炎热的夏季,要增加猪的饮水量,以确保猪的水分和体温平衡。

4. 疾病的防治猪是一种容易患病的动物,因此疾病的防治是猪饲养管理的重点。

要加强对猪群的日常观察,及时发现猪的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的预防和控制措施。

要定期对猪进行疫病的预防接种和驱虫等工作,保障猪的健康和生长。

5. 合理的饲养密度猪的饲养密度是指单位面积内饲养的猪的数量,合理的饲养密度能够避免猪群间的争斗和打斗,降低疾病传播的风险,提高猪的生长效益。

在安排猪舍内的饲养密度时,要根据猪的品种、年龄和生长阶段等因素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

6. 猪只的管理猪只的管理包括对猪只的日常喂养、观察和繁殖管理等。

喂养要按时、定量、定点进行,避免猪只挑食和浪费饲料。

要定期对猪只进行体检、观察猪只的生长状况和健康状态。

对于种猪和母猪,要加强繁殖管理,控制配种时间和种猪的选配,提高繁殖效益。

7. 安全防护措施在饲养管理过程中要加强对猪只的安全防护措施。

特别是对于猪只的生活环境和饲养设施,要及时发现和排除安全隐患,避免猪只的受伤和逃逸。

外购小猪的饲养管理及保健要点

外购小猪的饲养管理及保健要点

外购小猪的饲养管理及保健要点一、购猪前的准备工作1、首先是要做好猪栏的清洗消毒工作,上一批猪出售后,及时对本单元进行彻底清理(清理一切没必要存在的及有可能对猪只造成伤害的危险物品),冲洗(包括料箱,网床,窗台,风机,天棚,地板及各种用具做到物见本色),应在一个星期内将猪栏用水浸泡一天,使猪栏地面墙角的粪便,平时猪的呕吐物,唾液等有机物彻底泡软,然后彻底清除(因为存在油脂,分泌物等有机物内的病菌,消毒剂难以作用到将其杀灭),等待干燥后在晴天中午用“烧碱”或“鼎氟醛”根据环境消毒的浓度将所有栏舍,场地都消毒一遍,直到购猪前消毒(本着一清,二冲,三消,四修,五熏,六空,七再消,八接猪的原则,彻底净化消毒),经一周的空舍净化后调整舍内环境(温度,湿度等),做好接入外购仔猪的准备。

2、购猪前先关注最近一个星期的天气变化,避免在天气突变时进猪。

秋冬宜中午运输回场,夏季应在午后和晚上运输为好。

3、其次是饲料的准备,根据仔猪的大小可选用九鼎(富捷)112或者125仔猪前期饲料。

注意:A,久未开启的饲料机,应在粉碎配置饲料前先用麸皮或粗糠清理饲料机内的铁锈和可能霉变的饲料。

B,猪栏内的供水管,由于长久没用,管内的水可能细菌滋生变质,应把死水清理放出。

4、确定购猪的数量和地方,了解购猪场的疫情和防疫情况,不要到疫病正流行的区域购进小猪,尽量到一个猪场一次性购进小猪。

5、购猪口诀:羊头,狗颈,马身。

无明显病态反应(健康,精神状况良好),品种差异性不大(以后卖像好),有条件打苗后拉走(防止无抗体水平),最好上车前注射克米克,防止运输中应激和感染。

二、购进仔猪后的饲养管理要点:外购猪好不好养,能否顺利过度过来,仔猪进猪场的第一个月最关键,而第一个月里的第一个星期最最关键,应当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1、应激是导致仔猪不稳定的最大因素,所以应想办法减少对猪应激。

首先给仔猪提供一个舒适的安静的环境,要求环境干燥卫生,温度控制在22—28度左右,切莫让温差过大,注意天气突变。

新购进仔猪的饲养管理及注意事项

新购进仔猪的饲养管理及注意事项

新购进仔猪的饲养管理及注意事项作者:许英民来源:《科学种养》2018年第04期新购进仔猪由于受到各种应激因素的影响,如长途运输、环境变化、饲料变更等,给仔猪造成精神上和生理上的压力,导致机体各项机能紊乱。

应激反应轻微者10多天不生长,严重者出现高热、腹泻、便秘等症状,甚至死亡。

养殖户从开始选择、购买仔猪,直至仔猪入场,整个过程都要足够重视。

下面具体介绍新购进仔猪的饲养管理及注意事项,以供养殖者参考。

一、新购进仔猪的选择在选择仔猪时,将仔猪引入观察室,任其随意走动,仔细观察猪只状态及生长情况。

1. 精神状态健康仔猪活泼好动,抬头看四方,行走稳重欢快,有人靠近站立不动时,仔猪会随即上前探望。

2. 耳眼鼻仔猪耳根要硬、耳叶要薄,两眼大且睫毛短,眼睛周围干净无异物;口大呈斧刀形,表明仔猪的采食量大;鼻孔大而湿润,表明仔猪的肺活量大;采食时尾巴不断摇摆,表明仔猪的食欲旺盛。

3. 被毛健康仔猪的被毛柔顺、发亮、有光泽,肤色红润;如果皮肤苍白、被毛松乱,则为不健康仔猪。

4. 猪蹄猪蹄要求粗壮、直立、挺拔,两腿及关节一样大。

两腿关节肿大或大小不一的仔猪不宜选购,有跛行和腿型内外“八”字的仔猪也不能购进。

5. 胸腹部健康仔猪胸腹部无红斑和出血点,腹围饱满而不胀;病猪往往腹部胀满或凹陷,无脐疝和阴囊疝。

6. 粪便健康仔猪粪便颜色、形状正常;粪便稀薄,或干硬小,或颜色不正常的都不能选购。

7. 均匀度观察猪群发育的均匀度,同一批购进的仔猪,要求日龄、体重、发育程度相接近;如果购进仔猪生长不一致,则不好统一饲养管理。

二、新购进仔猪的饲养管理1. 饲料与饲喂新购进的仔猪不要马上饲喂饲料,应先饮20℃左右的清洁温水,并在水中加入0.1%维生素,2小时后再喂饲料,这样不仅可以抵抗猪只应激和提升体内免疫力,还可提高疫苗免疫力。

仔猪购进当天饲料不宜喂太多,应逐日增加喂量,直至1周后再按正常饲喂量进行饲喂。

新购仔猪要选用营养全面、消化性能好的饲料,可采用高档浓缩料,如宝宝壮仔猪饲料,是采用优质原料、强化维生素、微生态制剂和免疫活性物质等配制而成,具有抗应激、提升免疫力、促进消化系统发育、预防呼吸道和消化道疾病的作用。

猪饲养管理需注意事项

猪饲养管理需注意事项

猪饲养管理需注意事项猪饲养管理是确保猪的健康和生产性能的关键环节。

正确的管理措施可以有效地预防疾病、促进生长和提高生产效益。

下面是猪饲养管理中需要注意的一些重要事项。

一、饲料管理:1.合理的饲料配方:根据猪的不同生长阶段、体重及繁殖状况等因素,科学地制定饲料配方。

保证猪的营养需求得到满足,同时避免过度喂养导致的营养浪费和生长过快的问题。

2.合理的饲喂量:根据猪的年龄、体重和环境温度等因素,科学地确定合理的饲喂量。

避免过度喂养和不足喂养,造成饲料浪费或猪只生长缓慢。

3.饲料的质量:选择优质的饲料原料和饲料品牌,并确保饲料的消化率和营养价值符合标准。

饲料的质量对猪只的生长和健康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4.定时定量饲喂:每天按照固定的时间和数量饲喂猪只,养成良好的饲喂习惯。

同时避免过度饲喂,以免引起消化不良和生长缓慢等问题。

二、环境管理:1.洁净卫生:保持猪圈的环境干净和卫生,定期清理猪圈内的粪便和杂物。

防止猪只接触污染物,减少疾病传播的风险。

2.通风排污:保证猪圈的通风良好,排除内部积聚的污染气体和湿度。

猪只在良好的环境条件下生活,不易受到呼吸道疾病的侵袭。

3.保温保湿:根据季节和环境温度等因素,为猪圈提供适宜的温度和湿度。

保持猪只的体温稳定和舒适,促进正常的生长和健康。

4.防控昆虫和啮齿类动物:采取有效的措施防止昆虫和啮齿类动物侵扰猪圈。

防止猪只受到伤害和传染病的传播。

三、疾病预防与控制:1.定期体检:对猪只进行定期体检,及时发现和处理疾病。

体检可包括观察猪只的精神状态、食欲和粪便等,以及抽血、化验等检查。

2.疫苗接种:根据猪只的生长阶段、繁殖状况和环境因素等,科学地制定疫苗接种计划。

及时接种合适的疫苗,提高猪只的免疫力。

3.隔离管理:将新进猪只隔离一段时间,观察其身体健康状况。

防止病原微生物通过新进猪只传播到整个养殖场。

4.疾病防治:采取科学、合理的药物使用措施,对猪只进行疾病的治疗和预防。

注意用药的剂量和频率,避免药物残留和抗药性的产生。

新入栏猪饲养管理及注意事项

新入栏猪饲养管理及注意事项

新入栏猪饲养管理及注意事项
进猪前的准备工作首先争取时间要了解所购猪的背景,是否存在
疫情或尚处亚健康状态,是否做好免疫接种等,避免购入带病猪。


次在运输过程中要注意中转御寒、遮风,长途运输中途要食水或饲喂
少量饲料,称猪、抓猪时要注意轻拿轻放,避免猪损伤。

猪入栏前使
空圈舍能保持20℃~24℃舍温,使猪入栏后尽快适应新的良好环境。

组群与密度组群要本着体重大小相近的原则,避免差异过大造成
大欺小、强欺弱现象。

密度最出色以每平方米养1头猪为好,每栏饲
养8~10头,避免密度过大和群体过大。

要准备好足够的料槽和水槽
或使用自由槽和饮水器。

避免凋亡的措施饮水:猪入栏后要先饮用15℃~20℃的清洁温水,水中加入电解多维、维生素C氨基酸和葡萄糖粉合成抗应激处方药。

饲喂:对初入栏猪的饲喂要本着少给勤添、逐渐过渡的原则,开始每
天可饲喂5~6次,7天后每天饲喂4次,定时饲喂,要选用营养全面、消化性较好的高档子猪料,可将因饲料变更造成的应激降到最低,并
促进子猪消化器官、免疫脏器的正常发育。

环境:要给猪创造一个温暖、干燥、清洁、舒适的生活环境,调整舍内温度,继续保持圈舍卫
生清洁,做好通风换气,有效保证舍内空气新鲜,改善猪舍的空气质量,降低氨气浓度。

猪饲养管理需注意事项

猪饲养管理需注意事项

猪饲养管理需注意事项
猪是一种适应性强的动物,但是在饲养过程中仍需要注意一些事项,以确保猪的健康和生产效益。

以下是猪饲养管理需注意的事项:
1. 选择合适的场地和栋舍。

猪圈应选用较平坦、通风、干燥、卫生、光照良好、排水畅通的场地。

栋舍应保持干燥卫生,天花板、墙面等要无死角,尽量减少噪声和异味的污染。

2. 按照标准饲养密度饲养。

根据猪的品种、体重、性别等因素合理确定饲养密度,保证猪在圈内行动方便,空气流通、避免交叉感染。

3. 提供充足的饲料和清洁的饮用水。

饲料种类齐全,营养均衡,要保证每头猪每天的饲料摄入量和营养成分达到一定标准。

饮用水应保持清洁、新鲜、充足,避免水中有异物和病原体。

4. 实施疫病防控措施。

疫病是影响猪健康和生产效益的主要因素之一。

要定期进行消毒、防控和灭鼠、杀虫等工作,以保证猪的健康。

5. 加强管理和监测。

要加强对猪的管理,包括喂养、饮水、疫病防控、环境卫生等方面,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

同时,要对猪的生产、生长等情况及时监测,以调整饲养措施。

总之,充分做好猪的饲养管理工作,不仅可以提高猪的生产效益,缩短养育周期和降低成本,还可以保障猪的健康和品质,提高市场竞争力。

养好新引进仔猪的六大注意事项

养好新引进仔猪的六大注意事项

养好新引进仔猪的六大注意事项新买进的仔猪很难饲养管理,往往发病和死亡也很高,因此,精心饲养新引进的仔猪是关键。

一集市买出入境猪应该检疫由于仔猪的生长环境、饲料和饲养方式的发生改变,导致其食量减少,身体瘦弱,抵抗力降低。

因此,应将仔猪单独饲养半个朋至1个月。

经观察,如无病疫发生,才可与原来的猪混。

二给适于母羊以适宜的环境小猪购入后,应关在闭风向阳、环境安静、适温、干燥的猪舍内,尽量让仔猪及早适应新的环境。

三了解小猪原饲喂习惯购买仔猪时,应向原畜主了解一下小猪断奶后喂什么饮料和饲养技术,以便照样仿效,使猪尽快适应新环境。

仔猪购进的第一餐应喂鲜嫩年夜饭清洁的青料,以后先喂粒料,然后喂粥青料,要充分供给。

仔猪第1次应饮千分之一的高锰酸钾水或把酒凉茶,1周内应喂温开水。

四要精喂防病断奶仔猪母体抗体消失,抗病能力降低,病菌更易侵入,因此,新买的仔猪易生病。

买回的买回来仔猪可用抗菌药土霉素、痢特灵或磺胺二甲基吡咯,每月每头喂1片,混拌于饲料里。

每天要喂5~6次,以后逐渐减少到3~4次。

猪舍要保持干爽、清洁和可行的温度。

饲料中,尽力搭配较多的蛋白质、矿物质饲料,尽量避免喂不易消化的饲料,以免引发消化不良。

对未注射疫苗的仔猪,要及时补针,防止疫苗传播。

喂饲料应“三定”,即定时、定量、定质。

一般对刚买进的小猪每天应固定5~6餐,每餐喂量要基本能保持均衡,喂量以九成饱为宜,以保持下次饲喂有时有良好的食欲。

如变换饲料品种时,也要逐步进行,使猪的消化功能逐渐适应代莱食物。

五要做好小猪的调教工作即要让猪吃料、睡觉和大小便四角定位。

小猪购进前,先在猪栏内可将睡觉的地方内衬铺些干爽的垫草;在出粪口或运动场的墙角放一点腐植酸;吃料应固定在方便投料的地方。

鸽子经过几次调教就能很快地九位将三角位固定下来。

六新购的仔猪应及时驱虫防病购买进的小猪兔子易患疥癣和湿疹。

除了保持猪栏的清洁、干燥处,对已发生疥癣病的猪,可用机油加少量能用的硫磺粉拌匀后才,用棉纱布蛋卷涂抹患处,同时要彻底清圈。

猪饲养管理需注意事项

猪饲养管理需注意事项

猪饲养管理需注意事项
猪饲养管理是农畜产品养殖中重要的一环,关系到猪的生长发育和养殖效益。

下面将介绍一些猪饲养管理的注意事项。

1. 合理的饲料配方:猪的饲料需要包括足够的能量、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

根据不同阶段的猪的需求,合理调配饲料,以保证猪的健康和生长发育。

2. 饲养环境的控制:猪对环境温度敏感,需要合适的温度和湿度。

饲舍应该保持干燥、通风和清洁,防止猪患病。

也要注意合理的照明和噪音控制,避免对猪产生不良影响。

3. 饮水管理:猪对水质量要求比较高,需要干净、新鲜的饮水。

饮水设施要经常清洗和消毒,保证猪的饮水无菌。

4. 疫病防控:猪容易感染多种传染病,如猪瘟、口蹄疫等。

要定期给猪进行抗疫接种,保持猪群的免疫力。

饲养环境要保持干净,隔离病猪,避免病毒传播。

5. 定期体检:定期对猪进行全面体检,及时发现猪的健康问题。

如果发现猪有不适或异常情况,要及时采取治疗措施。

6. 饲养密度控制:饲养密度过高会导致猪之间争食、争夺资源,容易发生疫病。

要控制饲养密度,避免过度饲养。

7. 粪便处理:猪的粪便是有机肥料,但也含有病原菌和寄生虫卵,要对粪便进行合理处理。

可以选择集中存放、发酵或进行资源化利用,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

8. 增强管理水平:提高饲养员的技术水平,增强管理的科学性和操作的规范性。

定期组织培训,学习新的养殖技术和知识,提高解决问题和应对突发情况的能力。

猪饲养管理需注意事项

猪饲养管理需注意事项

猪饲养管理需注意事项猪饲养是一项复杂而重要的工作,合理的饲养管理可以提高猪的产量和质量,减少疾病发生的风险。

以下是猪饲养管理需注意的事项。

1. 猪舍环境:猪舍内的温度、湿度、通风等条件对猪的生长和健康起着重要作用。

应确保舒适的温度(一般为18-20摄氏度),适当的湿度(50-70%),良好的通风系统,以保持空气流通和新鲜。

猪舍应保持清洁,每日清理便池,定期消毒猪舍。

2. 饲料管理:猪的饲料应保证充足和均衡,包括充足的水源。

饲料应根据猪的不同生长阶段和需求,科学搭配和提供。

饲料的质量和卫生状况也需要注意,防止受到霉变、污染或过期饲料的影响。

3. 猪群管理:同一批猪的个体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等级和身体状况差异,需要进行合理的猪群管理。

分群饲养是一种常用的方式,以避免争斗和相互踩踏,进而减少伤害和疾病传播。

对猪群进行适当的检疫,检查健康状况和注射疫苗,可以有效控制疾病的发生。

4. 猪的运输:猪的运输是猪饲养中不可避免的环节,但同时也是猪的一种压力和潜在的疾病传播途径。

在运输过程中,应确保猪的安全和舒适,提供适当的通风和温度控制,避免过度拥挤和受伤。

在车辆和设备方面,需要保持清洁和消毒,以防止疾病的传播。

5. 病害防控:猪饲养过程中,常常会遭受一些疾病的威胁。

为了减少疾病的发生,需要加强预防和控制措施。

定期进行疫苗接种,合理使用药物和添加剂,提高猪的免疫力和抵抗力。

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和疫情监测,及时发现和处理疾病。

6. 水源管理:猪的饮水是保证其生长和健康的重要条件之一。

饮水器要保持干净和畅通,定期清洗和消毒。

水源本身也要做好检测和处理,防止水质污染和传播疾病。

猪饲养管理需要综合考虑舍环境、饲料管理、猪群管理、运输、病害防控和水源管理等方面的因素。

只有合理科学地进行管理,才能提高猪的生产力和健康水平,确保猪的安全和养殖效益。

刚买回来的仔猪怎样饲养养猪

刚买回来的仔猪怎样饲养养猪

刚买回来的仔猪怎样饲养养猪刚出生的小猪,一直长到30公斤左右的猪,都称为仔猪。

刚买回来的仔猪怎样饲养?下面是店铺精心为你整理的刚买回来的仔猪的饲养,一起来看看。

刚买回来的仔猪的饲养.做好购买仔猪前的准备工作在准备买仔猪5天~10天前,首先将圈舍清扫干净,尤其是发生过疫病的圈舍,更应彻底冲洗干净并消毒。

此外,在冬春及炎热季节要及时做好保暖和防暑降温工作。

2.准备好仔猪所需的饲料最好先从养殖户那里购买3天~5天仔猪吃的饲料,让其在饲料上有个适应过程,以防因饲料不适应造成腹泻;在自配饲料中要每吨料中加阿莫仙400g+痢贵神速400g+平衡态1680g+高效绿原酸500g,减少仔猪贩运应激,减少腹泻的发生。

3.了解所买仔猪的基本情况,合理饲喂在购买仔猪时应问清仔猪以前喂料的种类、饲喂次数及时间。

仔猪刚买回时喂料量对其生长发育影响很大,如果喂料过多,容易造成消化不良、下痢等胃肠疾病;如果料供给不足又会因饥饿发生应激反应,影响健康生长。

所以,新购仔猪1天~3天要限量饲喂,每次只喂7成~8成饱,少喂勤添,每次饲喂时仔猪听到响声蜂拥而至,叫声不断,看出饥饿状态即可。

以后逐渐减少饲喂次数,日投料量控制在原日粮的70%左右,经5天~6天的限饲后再逐渐增加,可以根据仔猪的采食、粪便等具体情况投料。

4.注意防止仔猪发病,做好“三查”“三看”工作“三查”即做到早、中、晚三次查看;“三看”即一看仔猪采食情况:喂料时仔猪的争先恐后情况、喂第二顿时要看饲槽内饲料剩余情况。

二看子猪排粪状况:如果圈内有少量零性粪便呈黄色,粪内有饲料颗粒,说明有个别猪食过量,投料应比上次减少20%左右;如果发现粪便呈糊状,淡灰色,并有零星呈黄色,粪内含有未消化饲料,这是仔猪要下痢的预兆。

三看仔猪精神和活动情况:健康的仔猪精神旺盛,眼睛明亮有神,尾巴上翘打卷,摇摆自如、行动灵活,喂食前仔猪听到响声蜂拥而至,叫声不断;相反,发现精神不振,萎缩,行动迟缓,头尾下垂,两眼无神的仔猪应及时诊治。

猪饲养管理需注意事项

猪饲养管理需注意事项

猪饲养管理需注意事项饲养猪需要注意许多事项,包括饲料、水源、环境、疫病防控等方面。

本文将会介绍一些重要的注意事项,让您可以更好地饲养猪。

一、饲料管理1.饲料质量饲料质量是影响猪生长发育和繁殖效果的重要因素,应该选择优质的饲料。

在选购饲料时,要检查饲料的颜色、气味、口感、添加剂种类和用量等方面,以保证饲料的质量和安全。

2.饲料种类和配比不同品种和生长阶段的猪需要不同的饲料种类和配比,应该根据猪的需要和实际情况,合理选择饲料。

同时,饲料的配比也要根据猪的体重、生长情况、环境温度、运动量等因素进行调整。

3.喂食方式和时间饲料的喂食方式和时间也是影响猪的生长和发育的重要因素,应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一般来说,喂食应该定时定量,每天喂食2~3次,不能让猪吃饱,以免影响消化吸收和健康。

二、水源管理1.水质猪的日常饮水应该使用清洁、卫生、无异味的自来水或井水,应该定期对水源进行检测和过滤,确保水质安全。

2.饮水方式猪的饮水方式也是影响猪生长和健康的重要因素,应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饮水设备。

一般来说,使用自动饮水设备可以更好地控制猪的饮水量和质量。

三、环境管理1.舒适温度猪的生长和繁殖需要适宜的环境温度,一般来说,成年猪的适宜温度范围为18~25℃,幼猪的适宜温度范围为25~30℃,应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2.通风猪舍内应该保持良好的通风,避免积聚有害气体和过高的湿度,同时可以减少疫病发生的机会和提高猪群的健康水平。

3.卫生四、疫病防控1.疫苗接种为了预防猪的疾病,应该按照疫苗接种计划和程序进行疫苗接种,定期进行疫苗补充。

2.隔离和检疫每批新引进的猪应该在指定的隔离场进行隔离和检疫,以筛查和排除潜在疫病。

3.常规体检定期进行常规体检可以及时发现疾病和问题,对猪的健康管理非常重要。

综上所述,饲养猪需要注意许多细节和问题,只有科学管理和合理饲养,才能够保证猪的健康和生产效益。

农户新购仔猪的管理技术

农户新购仔猪的管理技术

农户新购仔猪的管理技术
农户新购仔猪的管理技术
(一)、圈舍消毒在仔猪入舍前,圈舍应清扫、消毒。

在准备让仔猪睡觉的地上放置干草,在排粪便的地上洒些水,便于训练仔猪的三定点习惯。

(二)、隔日喂料入圈舍当天的仔猪,仅供清洁、卫生的饮水,第二天上午喂正常喂料量的60%~70%。

因为仔猪经过长途运输,机体疲劳,还受应激因素影响,故需要一定时间休息。

第一天不喂食还可让猪有饥饿感,有利于仔猪适应新换取的饲料。

(三)、训练仔猪采食生料由于现在农村养猪仍喂熟料,仔猪也大都采用熟喂,所以对新购进的仔猪应训食生料。

方法是:取一些适口性好的青料切碎后,加上少量精料,用水拌湿后直接饲喂,先少量多次,然后逐渐过渡到日喂两次。

(四)、驱虫、洗胃、健胃在仔猪适应新环境后,就进行驱虫。

把驱虫药拌入少量适口性好的饲料中,晚上一次喂服;3天后用10~15克小苏打拌料一次喂服洗胃;5天后用大黄苏打片拌料,早、晚各一次。

仔猪经过上述调教后,比用传统方法饲养更容易管理,且生长快。

一般20公斤重的仔猪,经3个月饲养后,体重可过90~100公斤。

专利查询。

外购仔猪的饲养管理及疾病防治

外购仔猪的饲养管理及疾病防治

外购仔猪的饲养管理及疾病防治一、饲养管理1.圈舍环境:卫生清洁,干燥无尘,温度适宜18-25摄氏度,密度适中,通风良好,光照充足。

2.调教:仔猪购入一周内要加强饲养管理,让猪养成定点吃料、睡觉、排泄的好习惯,便于以后的管理,减少劳动量。

3.饲喂:30市斤体重以下的,每天可喂5次,每次饲喂的时间间隔应一致,可喂乳猪宝或用SL221配料。

30市斤-60市斤体重的每天喂四次,用S512配料。

60市斤-出栏的,每天喂2-3次,用S513配料。

日采食量的计算方法是:体重小于30斤的=体重﹡0.05斤。

30-100斤的=体重*0.045斤。

100-160斤的=体重*0.04。

160-出栏的=体重*0.035。

上述公式,计算出的日采食量在夏秋季可适量的减少,冬春季可适量的增加。

4.饮水:猪的日饮水量为日采食量的2倍左右,炎热季节可适量增加,一定要给予充足并且清洁的饮水。

5.去势:仔猪去势可在购入第二周,于早晨空腹时实施,一定要在仔猪精神状态好,健康无病时进行,去势前后在饮水或饲料里加入速补康连用7-15天,以降低猪的应激。

6.消毒:A、环境消毒,平时消毒夏季每周1-2次,冬季每周3-4次,疾病多发季节每天消毒一次消毒药可选用卫康,特灭杀或农福轮流使用,避免病毒和细菌耐药。

B、饮水消毒,每十天当中加三天卫康或高锰酸钾,也可以用欣气康或克毒宁二、疾病防治1.仔猪购入时立即注射猪瘟疫苗,每头仔猪注射6-8头份,同时注射德力先1-3ml,其他疫苗可根据季节和当地的疾病流行情况,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

各种菌苗尽量不做或少做,可通过细心管理,定期投药来预防细菌疾病;加强消毒。

对疫苗过敏的仔猪可注射2ml的肾上腺素或地塞米松缓解。

2.仔猪购入2个小时后给水,少给勤添,避免引起应激性腹泻,水里加速补康,连饮一周,长期饮用更好。

可以提高猪的抗病力。

促进仔猪的生长发育。

购入四个小时后喂料,饲料中加呼肠舒或呼诺玢连喂一周,控制常见的各种细菌病。

新购进仔猪要注意哪些问题

新购进仔猪要注意哪些问题

新购进仔猪要注意哪些问题在养猪生产中,有一些养猪场(户),自己不养母猪或养少量母猪,仔猪部分或全部靠从外地购进,有的因引种不慎带进疫情,或因护理不善造成仔猪大批发病死亡。

笔者建议上规模的养猪场(户)最好自繁自养,确需外购仔猪也必须采取综合预防措施,以提高仔猪的成活率。

1、在准备进猪前2周,先将猪舍空栏,高压水枪冲洗,用2-3%烧碱液消毒,干燥后彻底水洗,再用福尔马林熏蒸或火焰消毒。

对运猪车辆也要严格消毒。

仔猪购进后必须先在隔离舍隔离观察3周以上,确定健康无病后方可进入原有猪圈饲养。

2、仔猪必须来自非疫区,要有免疫标识和兽医部门开具的检疫证明。

选择正规的专业化猪场引进猪苗,不要选集市上一家一户收购来的。

要选择体型好、健康活泼、被毛光亮、生长发育正常的仔猪,不能买病弱猪、小僵猪或体重不足5公斤的小仔猪。

3、仔猪因长时间、长距离运输和环境的改变,极易发生应激,出现食欲不振、发热、抵抗力下降、腹泻等症状,因此进场后前10天要特别加强护理。

仔猪到场后,先按大小强弱合理分群,每栏圈养15-20头,当天不要急于喂料,先供给葡萄糖盐水,加维生素C和复合维生素B,以减轻应激。

4、刚断乳的仔猪必须喂给近似母乳营养成分、易于消化的饲料,日粮中可添加活性酶蛋白、乳清粉、柠檬酸等,有利于提高仔猪成活率。

饲料要新鲜,少食多餐、少喂勤添,每天喂料4-6次,饮水要干净充足,如需换料要有一周左右的过渡期。

5、要保持仔猪栏舍的清洁、干燥、通风、温度适宜、环境安静,特别是早期断乳的仔猪,最怕阴冷潮湿,尽量不要用水冲洗猪栏地面,可先将粪便清除后,再用拧干消毒液的拖把擦干净。

有条件的,可将保育舍设计为高床饲养。

6、经1-2周的过渡,确定仔猪适应环境,正常采食后,对仔猪进行猪瘟、猪丹毒、链球菌、五号病等疫苗的免疫接种,做到一头猪一个针头。

一周后再进行预防驱虫,驱虫药应选择广谱、高效、安全的药物,如伊维菌素或阿维菌素制剂,混料喂服,连用7天。

新购猪苗养殖过程中要注意什么自己配猪饲料如何配

新购猪苗养殖过程中要注意什么自己配猪饲料如何配

新购猪苗养殖过程中要注意什么自己配猪饲料如何配?新购猪苗养殖过程中要注意什么?1、刚购买的猪苗不应马上与其他猪合群饲养,为了防止其带人某些猪病,应先对猪体表进行药物消毒(如用5%的来苏儿,0.5%过氧乙酸等),然后在隔离舍内饲养15~20天,确认无病健康后再与其他猪合群。

2、应查明猪苗是否做过系统免疫注射若未注射时应全群补注各种疫苗,如猪瘟、猪丹毒、猪肺疫等疫苗。

3、要注意猪的合理分群要把体重相差不大,品种和来源相同的猪苗放在同一圈中饲养,以防大欺小、强欺弱,互相打斗和采食不均。

4、应注意饲料日粮的质量和种类尽量先采用猪苗原来采食使用的饲料,然后再逐渐变换成正常饲料,以防止猪苗因饲料突然改变而造成食欲下降和消化不良。

5、要注意猪舍环境不要使猪舍过于潮湿、寒冷或温度过高,应尽量创造适于断乳仔猪的舒适。

、卫生的环境条件,减少不利因素对猪苗的影响。

自己配猪饲料如何配?猪吃的东西虽然不像人吃的那么讲究,但是也是有一些原则需要遵守的,否则就会影响到猪的正常生长发育甚至是身体健康。

而无论是生长缓慢还是疾病因素,都是影响猪场养殖效益的主要原因。

所以,配制以及供给猪饲料需要注意四个原则:原则一:量的大小以育肥猪为例,40斤以内的猪每天采食饲料为1.8斤左右;40斤~100斤的育肥猪每天采食量为3.6斤左右;100斤~160斤的猪每天采食量为4.5斤左右;160斤~240斤的猪每天采食量为5.5斤左右。

原则二:肉的品质养殖户在喂猪的时候,增加饲料的种类,保证猪的营养摄入平衡。

这样养出来的猪,肉质基本上就差不了。

原则三:饲料口味猪喜欢吃带有甜味的饲料,所以在猪的日粮中添加一些蔗糖不失为一种好的办法。

如果中途需要更换饲料的话,那么为了防止猪不适应新饲料的口味,可以在新饲料中加入适量的旧饲料来帮助猪适应过渡。

另外,像如今天气比较炎热的情况下,湿料对于猪来说会比干料的适口性更好。

原则四:吸收利用通常来说颗粒小的饲料会比颗粒大的饲料消化利用率更高,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也不能给猪喂食过多的粉料,因为这会影响到猪的消化系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购进猪饲养管理注意事项
新入栏猪由于受到各种应激因素的影响,如运输应激、环境变化、饲料变更等,给幼猪造成精神上和生理上的压力,导致胃肠功能紊乱,内分泌失调,往往造成幼猪多发腹泻、水肿病等疾病,造成发育不良、增重缓慢、死亡率增加的后果。

笔者根据自己的经验,提出如下建议:
进猪前的准备工作首先要了解所购猪的背景,是否存在疫情或处于亚健康状态,是否做好免疫接种等,避免购入带病猪。

其次在运输过程中要注意御寒、遮风,长途运输中途要饮水或饲喂少量饲料,称猪、抓猪时要注意轻拿轻放,避免猪损伤。

猪入栏前使空圈舍保持20℃~24℃舍温,使猪入栏后尽快适应新的良好环境。

组群与密度组群要本着体重大小相近的原则,避免差异过大造成大欺小、强欺弱现象。

密度最好以每平方米养1头猪为好,每栏饲养8~10头,避免密度过大和群体过大。

要准备好足够的料槽和水槽或使用自由采食槽和饮水器。

避免应激反应的措施饮水:猪入栏后要先饮用15℃~20℃的清洁温水,水中加入电解多维、维生素C和葡萄糖粉合成抗应激药物。

饲喂:对初入栏猪的饲喂要本着少给勤添、逐渐过渡的原则,开始每天可饲喂5~6次,7天后每天饲喂4次,定时饲喂,要选用营养全面、消化性较好的高档子猪料,可将因饲料变更造成的应激降到最低,并促进子猪消化器官、免疫器官的正常发育。

环境:要给猪创造一个温暖、干燥、清洁、舒适的生活环境,调整舍内温度,保持圈舍卫生清洁,做好通风换气,保证舍内空气新鲜,改善猪舍的空气质量,降低氨气浓度。

细心观察猪群动态新入栏猪要做好“三定位”,调教好猪的采食、睡卧、排粪尿习惯,做好猪的定位工作,将为今后的管理带来一劳永逸的效果。

要随时观察猪的精神、采食、健康状态,发现异常情况及时解决。

做好免疫接种工作入栏猪通过5~7天的过渡饲喂后,应激状态得以缓解,需要进行各类疫苗接种,包括猪瘟、猪丹毒、猪肺疫、子猪副伤寒四大疫病,如在购猪时了解到对方已做过4种疫病的免疫接种,建议再补注1次猪瘟疫苗。

另可视情况增加口蹄疫疫苗、子猪水肿病疫苗的免疫项目。

消毒与驱虫猪入栏后要用2%的来苏儿液进行猪体、圈舍消毒,可起到防止咬斗的作用,以后要定期做好消毒工作。

带猪消毒可选用刺激性小、广谱高效的消毒药物。

每头猪在育肥阶段最好驱虫2次,驱虫时间可选择在猪入栏后1个月左右,间隔15天左右再驱虫1次,驱虫药物可选用广谱高效、副作用小的药物,如阿维菌素或伊维菌素等。

友情提示:本资料代表个人观点,如有帮助请下载,谢谢您的浏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