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社会历史批评
社会历史批评

第四讲现实主义批评——社会历史批评、道德批评、阶级批评/意识形态批评一、社会历史批评产生的背景及定义1、背景文艺理论背景:表现说和再现说对比起始:18世纪维柯对荷马史诗的评论,以诗歌反观希腊的社会环境。
后由法国人丹纳使之完全确立,他的名言是:“文学史时代、种族和社会环境的产物”。
1865年,丹纳《艺术哲学》。
2、定义:社会—历史批评是一种从社会历史发展的角度观察、分析、评价文学现象的批评方法。
二、社会历史批评的特点1、侧重研究文学作品与社会生活、历史发展的关系。
巴尔扎克认为:文学是社会的表现。
我企图写出整个社会的历史。
案例:月牙儿与青春之歌2、重视作家对待社会现象、对待历史潮流的思想倾向。
案例:子夜3、重视作品的社会作用案例:茅盾:我们的作品一定不能仅仅是一支吗啡针,给工农大众一时的兴奋刺激,我们的作品一定要成为工农大众的教科书4、在文学观上,认为文学本质上是对社会生活和历史发展的再现。
三、社会历史批评的基本评价尺度:真实性、倾向性、社会功能(功能性)1、时代及环境的真实、人物性格的真实、作品细节的真实父母都是在一九四零年前后入伍的小八路,父亲参加过平型关大捷、百团大战,后又在辽沈战役中负了伤。
平型关大捷是1937年,1940年前后入伍的“小八路”又怎么能参加平型关大战?2、作家的倾向性表现在写作中选材、褒贬、理解。
例子:大仲马,柯南道尔3、维护或破坏一种意识形态,教化民众、传道授业。
四、社会历史批评的基本操作1、多适用于现实主义作品《白鹿原》《家春秋》《骆驼祥子》等,也有例外。
2、对文学作品的社会历史内容的阐释发展杜甫的三吏三别,是对安史之乱后动乱事实的描述。
3、考察文学作品的社会历史内容与作家的关联(知人论世)巴金是青年人的朋友《家》沈从文生平与创作的关系道德批评一、道德批评定义1定义:道德批评主张将文学与人生联系起来,坚持用道德的观点看待文学现象。
2道德:道德,一般定义为通过社会舆论和个人自我意识维持人与人、人与社会正常关系的规范体系。
《社会历史批评》课件

文化唯物主义
文化唯物主义认为文化是社会存 在和发展的重要因素,强调文化 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和塑造作用。
文化唯物主义主张从文化的角度 去理解和解释社会现象,认为文 化是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和形
成的。
文化唯物主义认为文化具有相对 独立性,可以影响和制约人们的 思维方式、行为习惯和价值观念
。
结构主义与后结构主义
社会历史批评旨在揭示文学作品所蕴含的社会意义和历史价值,以及作品对社会 和历史进程的影响。
特点
跨学科性
社会历史批评融合了文学、历史 、社会学等多个学科的理论和方
法,具有跨学科的特点。
实证性
社会历史批评强调对文学作品产生 的社会历史背景进行实证研究,以 揭示作品背后的社会历史内涵。
价值判断
社会历史批评不仅对文学作品进行 描述和分析,还对其价值进行判断 ,探究作品在当时和后世的影响。
文本中的权力关系分析
总结词
揭示文本中权力关系和不平等的表现
详细描述
分析文本中的人物、事件和冲突,探究它们背后的权力关系和不平等现象,以 及如何通过文本进行表达和传播。
04 社会历史批评的案例分析
CHAPTER
《红楼梦》中的社会历史批评
• 总结词:通过对《红楼梦》中人物、情节和背景 的深入分析,揭示了封建社会的阶级矛盾和家族 衰落。
《红楼梦》中的社会历史批评
阶级矛盾
通过对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史的描述,展现了封 建社会阶级之间的矛盾和斗争。
家族衰落
通过对贾宝玉、林黛玉等人物的命运描写,反映了封建家族 的衰落和没落。
《红楼梦》中的社会历史批评
• 总结词:通过对《红楼梦》中人物性格、命运和家族关系 的深入分析,揭示了封建社会的伦理道德观念。
文学批评导引常见问题解答(大学期末复习试题)

绪论文学批评的性质本章常见问题1.简述文学批评与文学理论的主要区别文学理论着重研究文学的本质、范畴,文学活动的一般规律,属于基础理论研究;文学批评则更关注理论的变化和对文学实践活动的分析和评价,是一种应用学科。
2.文学批评的艺术思维特征主要包括哪几个方面?(1)出入有度的情感距离。
在评论文学作品这种审美形式时,评论家也需要体验、感悟、想象,也必然有一定程度的情感流露。
但同时它也需要心理距离,需要对情感加以理智的控制。
而这种情感距离与其他人文科学中所持的客观态度是不一样的。
(2)思维方式上的求异性。
这首先表现在它所关注的对象是具体的不可重复的文学作品,而不是一般现象。
第二,它所追求的目标是一种独到的认识,而不是某种共识,它对研究对象的发现、评价同时也意味着对自我的发现和评价。
换句话说,它融入了自我的因素,体现的是一种个性化的风格。
(3)强烈的形式感。
这里的形式是与素材相对应的。
文学评论也关注作品的素材,但它更关注作品的形式。
因为作品的形式集中地体现了人们的创造,更能引起读者的愉悦。
这是文学批评与其他人文科学不同之处。
3.文学批评的思维特征文学批评要求抽象思维与艺术思维的结合。
它是以理性活动方式对感性活动成果的研究,以逻辑思维方式对艺术思维成果的研究。
在文学批评的全过程中,既要把握理性思维的基本性质,又要融合艺术思维的若干成分,形成跨越、沟通、结合两种思维的文学批评思维。
4.20世纪文学批评的世纪特征强烈的革新变化态势,自觉的语言批评意识,批评的理论化,文学批评的世界性传播。
第一章文学批评的历史1.简述刘勰提出的批评的“六观”。
一观位体,即对作品从主题思想到表现形式作总的观察,包括体裁的选择;二观置辞,分析作品的语言技巧;三观通变,分析作家在文学发展历程中的继承和创新;四观奇正,分析作品在表现方法上的恰当与否;五观事义,考察作家在引经据典上的处理;六观宫商,分析作品的音律。
2.王国维的“境界”说是如何体现中西文论的融合的。
文学批评第二章+社会历史批评

文学对时代精神的塑造
社会历史批评认为文学作品在反映时 代精神的同时,也参与了时代精神的 塑造,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和演变。
文学的社会功能
道德教化功能
社会历史批评认为文学作品具有道德教 化的功能,能够引导读者树立正确的道 德观念,培养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
文学批评第二章 社会历 史批评
汇报人: 202X-12-28
contents
目录
• 社会历史批评的定义与背景 • 社会历史批评的主要观点 • 社会历史批评的方法与技巧 • 社会历史批评的实践与应用 • 社会历史批评的局限与挑战
01
社会历史批评的定义与背景
定义
社会历史批评是一种文学批评方法, 它强调文学作品与社会历史背景之间 的联系,通过对作品所反映的社会历 史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揭示作品的主 题、意义和价值。
社会历史批评强调社会、历史背景对作品的影响,但对于作者的个人经历、情感和审美选择等方面的 探究相对较少。这样的批评视角可能无法全面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和审美追求。
难以全面评价文学作品的多元价值
总结词
社会历史批评在评价文学作品时,难以全面 考虑作品的多元价值。
详细描述
文学作品往往包含多个层面的价值,如文学 性、艺术性、思想性、审美体验等。社会历 史批评可能难以全面评价这些价值,尤其是 作品中的文学性和艺术性,因为其更侧重于
题。
02
社会历史批评的主要观点
文学与社会的关系
文学是社会生活的反映
社会历史批评认为文学是社会生活的镜像,通过文学作品可以观察到特定时代的社会风貌、价值观和道德观念。
文学批评第二章 社会历史批评

丹纳
使 社会历史批评的完全确立起来,是法国的 艺术学者丹纳,丹纳的代表作是《艺术哲学》。 丹纳提出影响文学的三要素:种族、环境和时代, 他认为,要研究文学就要到这些因素中去寻找最 终的根源。 丹纳的研究方法:丹纳从种族、环境和时代研 究文学的方法主要是受到近代法国实证主义的开 创者孔德的影响。孔德拒斥思辨的形而上学,倡 导运用严谨的实证知识,凭借观察去研究各种事 实及其在整体中的相互关系,受孔德影响,丹纳
们去寻求神的东西 ,都曾是全体人民的生活。” 法国的斯达尔夫人发表了《从社会制度与文 学的关系论文学》一书,第一次以专文的形式研 究文学与其他生活领域如地理环境、宗教哲学思 想、政治法律制度、社会文化风尚等的相互影响。 她说,“我打算考察宗教、社会风俗和法律对文 学有什么影响,而文学反过来对宗教、社会风俗 和法律又有什么影响。”斯达尔夫人的方法标志 着 西方社会历史研究方法的基本形成。
在他这里,文学艺术对现实的模仿也就不是 像平面镜那样对外物原模原样的反映,而 是用一块凸镜去折射表现出人的深层的精 神世界。也即黑格尔的绝对理念。所以, 从某方面来说,别林斯基是一个浪漫主义 的现实主义者。(把文学理想化,意味着 是在个别和有限的现象中描写一般和无限 的东西,不是从现实中摹写一些偶然的现 象,而是要创造典型形象。)
3、十九世纪俄国的社会历史批评 别林斯基:受德国古典哲学的影响,尤 其是受黑格尔的影响比较明显。 别林斯基强调文学对现实的再现。他说: “诗歌是现实的再现。它不虚构现实所没 有的东西;它不过是把现实的现象加以理 想化,把这些现象提高到普遍的意义上 来。”所以他的“现实”并不是指表面的 社会现象,而是带有普遍性的那个社会现 实。因此,
应用到怎样生活这一个问题上。”
讨论
采用社会历史批评的模式,结合一部作 品(影视作品亦可),讨论பைடு நூலகம்中的家庭、 婚姻、阶层、政治、宗教、伦理道德等等。
(完整word版)文学批评复习

文学批评提纲题型:1.名词解释(5题×5)(张力、反讽、生化、解构主义等)2.填空(10题×1)(流派、代表人物、著作、代表观点、机构等)3.不定项选择(10题×2)4.简答(2题×10)(要点5′展开5′)5.论述(25)写一篇500字以上的评论性文章(理论要点10分,结合文本阐释15′,一篇文章,运用所学的文学批评方法来分析)导论1.什么是文学批评文学批评是以一定的文学观念,文学理论为指导,以文学欣赏为基础,以批评家所面对的当代各种具体的文学现象(包括文学创作,文学接受和文学理论批评现象,而以具体的文学作品为主)为主要对象的研究活动;它的目的和任务是对文学现象做出判断,评价,指出其思想上,艺术上的得失和所以得失的原因。
2.文学批评的性质:科学性、自发性、开放性1)科学性a、意味着它不是一门单纯的艺术,而是一种知识,这是由批评的目的所决定的b、文学批评的科学性,还意味着它具有客观的基础,而不是主观的随意评价c、也意味着文学批评必须按照审美的标准,而不是可以采用任意的尺度2)自律性:表现在批评对创作的独立,对理论的独立3)开放性:a、文学批评的开放性,主要是由于文学作为“交织着多层意义和关系的一个极其复杂的组合体”的本质所决定的B、也是文学批评进行审美发现的必然要求C、同样是文学批评应对今天全球跨学科的学术趋势的挑战而做出的回应3.文学批评的功能:阐释功能(阐释与判断)发现功能创造功能第一章文学批评的主体1。
蒂博代将文学批评分为自发批评、职业批评、大师批评2。
批评主体应怎样坚守明确的价值立场(10分简答题)1)注重核心价值与共识性价值的辩证关系2)体现崇高的精神担当3)贯穿严肃的政治情怀4)显现高尚的学术人格第二章文学批评的对象(怎样展开研究):文本、作者、思潮、文学史第三章文学批评方法(上)(重点)一、社会历史批评1。
什么是社会历史批评***社会历史批评:一种从社会历史发展的角度观察,分析,评价文学现象的批评方法。
00542 《文学概论二》名词解释 知识点

00542 《文学概论二》名词解释知识点第一章绪论文艺学:实际上是指研究文学的学位,因而应该叫“文学学”,人们通常把它称为“文艺学”。
它包括三个分支:文学史、文学批评、文学理论。
文学理论:是以人类历史和现实中的所有文学现象为对象,归纳总结文学的性质、特征和功能,阐释文学创作、文学接受、文学发展的规律,进而发现和论证文学的基本原理、概念范畴和研究方法的学科。
第二章文学观念文学文本:是指作家创作出来的、未被读者阅读的“文学作品”。
模仿说:认为文学艺术起源于人类的模仿本能,文学艺术是人对自然和社会模仿的结果。
巫术说:认为文学艺术起源于原始巫术的思想和仪式活动之中。
(代表人物:爱德华·泰勒和弗雷泽)游戏说:认为文学艺术产生于原始人的游戏冲动和游戏活动。
(有系统思想的理论家:席勒和斯宾塞)劳动说:认为文学艺术起源于人类的生产劳动。
(普列汉若夫《没有地址的信》、鲁迅)第三章文学创作文学创作:建立在作家对社会生活的观察、了解、感受、体验的基础上,作家经过艰辛而复杂的精神劳动,创造出特殊的精神产品——文学作品。
艺术积累:指作家在进入艺术构思之前,从审美的角度去认识、体验社会人生,并收集、积累创作材料的动。
所谓“取精用宏”,是说作家在创作中对材料应该尽可能地精炼、提纯,而这种精练、提纯必须以对丰富材料的大量占有为后盾。
艺术构思:是指作家在艺术积累的基础上,在某种创作动机的指导下,通过复杂的心理活动,在头脑中把生活素材转化为整体内心形象结构的思维过程。
内心形象:艺术构思中的形象,也称为内心形象,与文学作品中的艺术形象有别。
它是在原始材料、原始经验的基础上,经过艺术的提炼、概括,在作家的头脑中逐渐成形的。
形象孕育:即作家将已经萌发的内心形象,进一步加工、充实、改进、完善。
形象形成:即内心形象在作家头脑中基本完成、定型。
强化突出,是在构思中调动多种材料和手段去集中表现形象的某一特征。
夸张变形,是在构思中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以改变常态、违反常规的方式去塑造形象。
2023外国文学研究方法(视频课) 网课章节测试参考

第一章单元测试1、单选题:《道德经》所蕴含的水观不包括()选项:A: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构成的B:水取下与不争C:水柔弱胜刚强D:上善若水答案: 【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构成的】2、多选题:雷克思罗斯喜爱道家思想的原因是()选项:A:他对现实社会的洞察和反思B: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社会的现实批判和对共产主义社会的构想C:他的童年悲惨遭遇D:美国经济危机的影响答案: 【他对现实社会的洞察和反思;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社会的现实批判和对共产主义社会的构想;他的童年悲惨遭遇;美国经济危机的影响】3、多选题:社会历史批评要求以社会历史的视角考察、理解和评价文学作品以及文学现象,将文学作品产生的()等与作品联系起来综合分析。
选项:A:历史条件C:作家生活经历D:时代背景答案: 【历史条件;社会风俗;作家生活经历;时代背景】4、判断题:比较研究与比较文学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选项:A:对B:错答案: 【对】5、判断题:文学批评不能人云亦云,要有正确的立场。
()选项:A:对B:错答案: 【对】第二章单元测试1、单选题:比较文学形象学研究的是“他者”形象,即“对一部作品、一种文学中的()的研究。
”选项:B:人物形象C:宗教形象D:国民形象答案: 【异国形象】2、多选题:比较文学形象学的文本内部研究可以分为()选项:A:等级关系B:词汇C:社会集体想象物D:故事情节答案: 【词汇;社会集体想象物;故事情节】3、判断题:法国启蒙思想家伏尔泰将我国元代纪君祥的《赵氏孤儿》改编成戏剧并题为《中国孤儿》。
()选项:A:错B:对答案: 【对】4、判断题:与恰达耶夫、别林斯基等俄国西欧派代表人物相比,普希金对中国的认识要客观和友好得多。
()选项:A:对B:错答案: 【对】第三章单元测试1、单选题:实证研究法,必须严守“实事求是的治学精神、怀疑否定的批判精神、敢于超越前人的创造精神,“不攘人之美”、反对抄袭的学术规范。
”实证研究法,基于清代“什么学”,“实事求是”“无证不信”得名。
课件-文学批评--社会历史批评

示例:余华《我的文学道路》
阅读对写作的重要:“任何一个作家首先都是一个 读者,一个好的读者才能成为一个好的作家。”
如:川端康成 细部描写 “细部是我们生命的所在” 卡夫卡 “他解放了我的写作” 鲁迅 “想象力后面必须要跟着洞察力” 福克纳 心理描写“真正优秀的心理描写都是不
写心理的。”
3、考察文学的社会作用
3、马克思主义文艺学
马克思主义使文学批评的社会历史方法置于科 学理论基础之上,并使之进入一个全新的阶段。
著名文艺理论家:卢那察尔斯基、普列汉诺夫、 卢卡契等。
茅盾的社会历史批评
文学须“表现人生指导人生” 茅盾的“作家论”批评:结合时代精神特质
和变迁来把握作家思想和艺术发展的脉络,同时 采用阶级分析的方法,在评判作品时充分考虑作 家的阶级出身、社会阅历及政治态度。
二、社会历史批评的源起
1、孔子的“兴观群怨”说 2、孟子的“知人论世”说、“以意逆
志”说 3、柏拉图、亚里士多德、贺拉斯等人
的观点
三、重要理论家及观点介绍
1、法国社会学批评 斯达尔夫人:《从社会制度与文学
的关系论文学》 (简称《论文 学》) 强调自然环境因素对文学形态的作 用,将欧洲文学分为南方文学和北 方文学。 强调从宗教、风尚和法律等维度考 察文学。
强调文学的认识价值,把文学作品视为社会的 写照和反映,希望通过文学更好认识社会。
通过艺术形象影响读者的思想、道德和世界观, 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自己,激发他们追求真理 的欲望。
《祝福》通过祥林嫂的命运反映了什么样 的社会历史内容
1、她遭遇了怎样的不幸? 2、她的故事发生在什么时候? 3、她生活在一个什么样的环境中? 4、造成她的不幸的社会根源是什么? 5、小说的主旨是什么?
第二章,第二节简单化、机械化和教条主义倾向产生的历史背景和教训

王荫庭《普列汉诺夫读本》2008 中央编译出版社 《普列汉诺夫对历史唯物主义理论的创新性贡献》 《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08年 第24卷 第02期 王荫庭,1934年出生于湖南湘潭。1955年北京在学哲学系本科毕业, 原武汉大学哲学系教授。1987年调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政治学院哲 学系教授。1994年退休。普列汉诺夫研究专家,译著有《普列汉诺夫 机会主义文选》、《在祖国的一年》、《论战争》、《无政府主义和 社会主义》、《工团主义和社会主义》等。《普列汉诺夫哲学新论》 获得首届“光明杯”全国哲学社会科学优秀学术著作二等奖。 白小斌,《论普列汉诺夫对唯物史观的贡献》《常熟理工学院学报》 2009年 第5卷 第05期 郭鹏;《普列汉诺夫研究综述》《科教文汇》2009年 第06期
弗· 梅林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特别是历史唯物主义的保卫与阐释,是第二国际反 批判的重要成果,不仅取得了保卫马克思主义的良好效果,而且有力地推动了历史 唯物主义的发展。
《论历史唯物主义》一书忽略了意识形态的相对独立性及 其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 当时由于一些历史思想家和资产阶级理论家大肆篡改、歪 曲和攻击马克思主义,鼓吹思想、理性是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 素,马克思恩格斯为了清除传统的唯心史观,正确地说明社会 发展的规律,所以,在反驳论敌时,经常不得不特别强调被敌 人所否认的一些重要原理,而把重点放在经济基础决定政治观 念,法的观念和其它意识形态等上层建筑,以及由它们所引起 的行动上,这是由当时的斗争形势决定的,是十分必要的。
梅林的《论历史唯物主义》中的主要观点
(1)文章主要反击论敌在物质因素和精神因素的关系方面对唯物史观的攻击 (2)阐述基本原理时说出了物质生产方式的父亲忽略了母亲 (3)矫正了把生产力的发展单纯归结为工具、技术的发明或改进的片面观点 (4)没有回答经济发展的推动力量和生产过程本身的推动力量是谁的问题。
第一章社会历史批评课件

• 宋明以美学的言近旨远为特征。
• 象征物象的逐渐定型,成为“寄托”阐释的基础。 • 宋人对杜甫《江村》诗中“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 鱼钩。”惠洪《天厨禁脔》:“妻比臣,夫比君。棋局, 直道也。针合直而敲曲之,言老臣以直道成帝业,而幼君 坏其法。稚子,比幼君也。” • 穿凿附会
• 清代则以集成融合为特征: • 综合整理“以意逆志”的困难:文心难明,本事不清,兴 会适然,见仁见智…… • 因此有人提出:重视知人论世,不能牵强,袁枚提出“作 诗者以诗传,说诗者以说传。传者传其说之是,而不必其 尽合于作者也。”
二、社会历史批评的操作方法 1.角度和考察重点
•
社会历史批评:运用社会学理论,从社会历史发展视角 观察、分析、评价文学现象的批评方法。 社会历史批评的文学观:文学的本质是对社会生活的反映。 文学作品不是凭空创造,也不完全是个人行为,而是一 定社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是影响、制 约乃至控制文学发生、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文学一旦被意识到其对人类生活的巨大影响力时,它不 可避免地便有了种种附加功能。相应地,也产生了种种对文 学的期待。文学在反映生活的同时,也可以介入生活,并在 特定时期担负起启蒙和匡正时弊的任务。 将文学置于特定的社会环境和历史阶段中加 以考察,是社会历史批评最重要的特征。
总结社会历史批评的操作方法
文献功夫:收集一切材料对资 Nhomakorabea敏感 拒绝泛泛而谈,拒绝穿凿附会
文学批评写作的注意事项举隅
三、练习:
对刘心武《班主任》进行社会历史批评
30分钟,300字
四、社会历史批评方法的价值和局限
价值 1.遵循“文学作品反映社会现实”的文学观,对文本所反映的 深度和广度进行全面考察; 2.挖掘作者的社会责任感和认知,作为批评家,在文学批评 中体现自己的社会责任感和认知。考验批评家的勇气。 局限 穿凿附会 作家中心论 庸俗社会学 1.过度阐释 容易变成作家传记研究,或社会学研究,而忽视了文学批 评最基本的着眼点是文学现象。 2.单一,缺乏或易忽视审美评价 3.真实性与艺术加工之间的博弈
文学批评第二章 社会历史批评

2、从作品所产生的社会结构(以生产力、经 济基础为根本)研究作品。 马克思认为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反映了 十八十九世纪没落的贵族阶级与上升的资产阶级 的尖锐冲突。 3、从作品的道德意义研究作品 阿诺德的道德,“凡与怎样生活这一问题有关的,便 是道德的。……归根到底,诗是生活的批判,诗 人的伟大在于把观念有力而美丽地应用到生活上。
2、近代:具有社会历史性质的批评发端者是18世纪意大利 的学者维科。维科在他的《新科学》一书当中,通过对荷 马史诗的研究,考察了古希腊的生活环境、状况以及不同 历史时期的希腊人的兴趣爱好和希腊各地的传说。维科主 要是借助神话进行一种社会历史研究。 直到德国批评家赫尔德和法国的斯达尔夫人等人,才 开始从文学研究的角度探讨文学与社会的关系。 赫尔德从历史的观点出发,认为诗歌起源于宗教,所 谓最早的诗就是关于神的赞美诗,赞美诗起源于原始人在 畏惧、惊恐和苦难时刻对想象的神的祈祷。”难熬的痛苦 生活、可怕的意外状况、令人难以承受的需求这些迫使人
“现实”这个字眼意味着一切——可见的世 界和精神的世界,事实的世界和概念的世 界。认识中的理性和现象中的理性——总 之,显露在自己面前的精神,是现实性; 另一方面,一切局部的、偶然的、非理性 的东西,作为现实性的反面,作为它的否 定,作为若有,而不是实有,都是幻影性。 别林斯基
车尔尼雪夫斯基:艺术的第一个目的就是再现现 实,他的这种不同于古典的艺术是对现实的模仿, 而是接近别林斯基的艺术观念。 4、英国的马修· 阿诺德:与俄罗斯的社会历史 批评学家不同,强调文学的社会文化意义。代表 作为《文化与无政府状态》。阿诺德认为,文学 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拯救人类灵魂的作 用。(物质、制度无法解决人的精神问题,精神 方面的问题只有从精神方面入手,最好的解决办 法就是宗教,但起来,是法国的 艺术学者丹纳,丹纳的代表作是《艺术哲学》。 丹纳提出影响文学的三要素:种族、环境和时代, 他认为,要研究文学就要到这些因素中去寻找最 终的根源。 丹纳的研究方法:丹纳从种族、环境和时代研 究文学的方法主要是受到近代法国实证主义的开 创者孔德的影响。孔德拒斥思辨的形而上学,倡 导运用严谨的实证知识,凭借观察去研究各种事 实及其在整体中的相互关系,受孔德影响,丹纳
社会学概论 第二章 社会学的产生与发展

• 2、政治社会学。研究合法统治 • 权威的类型:
• ①传统权威,即靠被领导者对传统和世袭的 崇拜而维系的统治。
• ②魅力权威,即靠领导人的人格魅力而维系 的统治。这种统治通常比较脆弱,不能持久。
• ③法理权威,即根据所制定的规则的合法性 而维系的统治。
• 提出科层制的特点:权力分层、职务分等; 因事设职、专职专人;量才用人,按绩晋升; 规章成文,按章办事;公文往来,言行有据。
•
1895年芝加哥大学创办了《美国社会学杂志》, 成为美国社会学界最早的专业期刊
•
1905年,美国社会学协会成立,随后各种地区性 和专门性的社会学机构纷纷成立。
• 1910年,美国大多数学院和大学开设社会学课程。
• “芝加哥学派”
•
在20世纪20~30年代,以芝加哥大学社会学系为 中心,形成了社会学界著名的“芝加哥学派”。
第二章 社会学的由来与发展
本章主要简述西方社会学的产生与发展 历史,社会学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通过历 史的追述使大家对社会学这门学科有一个更 全面的了解。
• 自1838年孔德最先使用社会学一词,社
会学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
• 19世纪30年代到19世纪末,社会学创立。 • 19世纪末到20世纪40年代,社会学的学
结构和功能的不断变化而发展;社会是一个
以部分与整体之间的合作为特征的结构。
三、社会学的学科化
(19世纪末至20世纪40年代) 特点:
第一,社会学确定了自己的研究范围和方 法,形成了独立的学科。
第二,社会学研究的问题越来越具体,与 其他学科的区分越来越明显。
埃米尔· 迪尔凯姆(1858~1917),法国著 名社会学家和社会活动家,著《社会分工论》、 《自杀论》、《社会学方法论》等,创办《社 会学年鉴》。
第二章 社会历史批评

莎士比亚《哈姆雷特》:
“人是多么了不起的一件作
品!理智是多么高贵!力量 是多么无穷!行动多么像天 使!洞察多么像天神!宇宙 的精华!万物的灵长!”
丹纳:影响文学产生和发展的三因素
是种族、环境(包括地理、气候等自 然环境以及文化风俗等社会环境)和 时代。 以古希腊为例:
希腊环境:“在希腊文明的中心雅典,南 方最上品的果树不必栽培就会生长,那儿 每隔二十年左右才结一次冰;夏季的炎热 有海上的微风调剂;除了从色雷斯偶尔吹 来几阵东北风,地中海上有一股酷热的东 南风以外,气候非常温和。”
考德威尔:文艺应该干预社会现实,应该 有助于建立与社会现实的紧密关系。 戈德曼:文学作品与社会集团的精神结构 (政治、宗教、阶级等)之间存在着同源 性。 伊格尔顿:文化的社会历史批评——文学 应该利用自己的审美属性对资本主义的异 化现实(感性与理性、欲望与精神的对立) 进行批判,从而恢复人的完整性;文学从 根本上而言也是一种意识形态,它具有一 定的政治功能。
比如像批判现实主义的作品,中国当代的密切 反映时代和生活的伤痕文学、改革文学、反思文 学、寻根文学等作品都是其很好的解剖对象。
如刘心武《班主任》通过对谢惠敏、石红、宋 宝琦这些孩子形象的刻画,对十年文革浩劫给人 们精神上造成的巨大伤害进行了揭露和反思,其
末尾的“救救孩子”的呼声具有强烈的时代意义。
车尔尼雪夫斯基:美在生活,艺术
的美是对生活的美的反映;艺术家 应成为社会的教师,文艺作品应成 为生活的教科书。 杜勃罗留波夫:文学以不同于科学 的形式再现生活,服务社会;文学 批评的任务就是要正确阐明作家所 描写的形象所包含的社会意义。
四、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历史批评 卢那察尔斯基:文学活动不可能脱离 社会存在。 “诗人表现的思想感情,他笔下的 形象,他的文学风格,他的乐音等等, 以至他的细节,无不细致入微地依存 于社会基础。” 卢卡奇:推崇现实主义的艺术,认为 再现了整体的现实真实的现实主义艺 术才是伟大的艺术。(比如莎士比亚 再现了文艺复兴时代的人的主题;巴 尔扎克充当记录19世纪法国社会的书 记)
《社会历史批评》课件

2
法律制度设计
社会历史批评为法律制度的设计提供了历史参考,帮助确保制度的适应性和有效 性。
3
社会变革评估
社会历史批评可以评估社会变革的历史进程和成果,为未来的社会发展提供借鉴 和启示。
案例分析
古代国家制度变革对社 会结构的影响
通过案例分析古代国家制度 变革,揭示其对社会结构和 权力分配的影响。
现代国际冲突解决的历 史变迁
《社会历史批评》PPT课 件
社会历史批评PPT课件
概述
什么是社会历史批评?
社会历史批评是对历史事件和社会现象进 行深入剖析和评估的学科领域。
发展历史和意义
社会历史批评的发展历史与社会变革密切 相关,其研究对于理解社会发展趋势和未 来走向具有重要意义。
社会历史批评的理论基础
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 义
通过案例分析现代国际冲突 解决历史,探讨解决机制的 发展和影响。
当代中国社会政策的批 评思考
通过案例分析当代中国社会 政策,提出对社会政策的批 评和改进建议。
总结
社会历史批评的贡献与局限
社会历史批评的贡献包括深入剖析历史事件、启发社会发展,但也存在方法和数据的局限。
未来发展方向
未来社会历史批评应注重跨学科合作,整合多样化的研究方法,增强研究的深度和广度。
社会历史批评的方法论
宏观历史研究
通过对整个社会历史进程的分析和比较,揭示历史事件和社会变迁的普遍规律。
微观历史研究
从个体和群体的角度出发,深入挖掘历史事件的内在动因和影响。
案例研究
通过具体案例的深入分析,揭示个别历史事件对整体社会发展的影响和启示。
社会历史批评的应用
1
政策评估
社会历史批评可以对政策的历史背景和成效进行社会历史批评的理论基础之 一是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 义,强调经济、社会和政治 因素对历史发展的决定作用。
《社会历史批评》PPT课件 (2)

精选PPT
15
西方社会学批评的先驱
▪ 赫尔德:文学的产生和繁荣依 赖于社会生活条件的总和。 “难熬的困苦生活、可怕 的意外情况、令人难以承受的 需求,这些迫使人们去寻求神 的东西,都曾是(按照当时的 生活方式)全体人民的事情。”
精选PPT
16
西方社会学批评的代表
▪斯达尔夫人:《从文学与社会制度 的关系论文学》(1800年)、《论 德国》(1810年)。
丹纳
精选PPT
19
泰纳
➢ 种族与文艺
►泰纳所谓的种族,是指由天生和遗传所造成的民族特性。 泰纳认为这些天生和遗传所造成的民族特性,会显示出 一个种族的血统和智力上的共同特点,成为某一民族的 原始模型的巨大标记和永恒的本能。
➢ 环境与文艺
►泰纳认为,任何种族都生活在一定的环境中,“自然界 环绕着他,人类环绕着他;偶然性的和第二性的倾向掩 盖了他的原始的倾向,并且物质环境或社会环境在影响 事物的本质时,起了干扰或凝固的作用。”
精选PPT
24
三、19世纪俄国革命民主主义批评
➢如果说法国人从理论形态上为社会学批评方 法做了界定,则俄国人更多是在理论与具体 实践中为这一方法做出了实质性的贡献。
➢别林斯基是俄国社会批评的奠基者。在他看 来,文学就是对现实生活的再现。
➢别林斯基的继承者车尔尼雪夫斯基则更为明 确地将文学与人类社会活动以及特定群体的 倾向性联系在一起。
▪ 社会意识决定于社会存在,同样,任何文学 现象决定于它所得以产生的社会历史状况, 因而只有从社会历史状况出发才能获得关于 文学现象的真正解释。沿着马克思这一思路, 梅林、拉法格、普列汉诺夫等曾经作过大量 有价值的研究。
精选PPT
23
“新马克思主义”者:社会批判理论
文学批评方法与案例

第一章社会批评第一节社会历史批评理论的发展及贡献(一)文学的“环境、时代、种族”因素的提出:斯达尔夫人、泰纳(二)文学的“服务于社会”功能的提出:托尔斯泰别林斯基、车尔尼雪夫斯基(三)文学的社会因素向更深层的结构拓进:卢那察尔斯基、卢卡契、戈德曼第二节社会批评的若干核心概念解说(一)环境;(二)道德;(三)结构第三节社会学批评的案例(一)托尔斯泰《<莫泊桑文集>序》;(二) 卢那察尔斯基《艺术史中社会学因素和病理学因素》【本章参考书目】(1) 斯达尔夫人《论文学》,徐继曾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年(2) 丹纳《艺术哲学》,傅雷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3) 《车尔尼雪夫斯基论文学》上卷,辛未艾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78年(4) 《托尔斯泰读书随笔》,王志耕等译,上海三联书店,2000年(5) 卢那察尔斯基《艺术及其最新形式》,郭家申译,百花文艺出版社,1998年(6) 豪泽尔《艺术社会学》,居延安译,学林出版社,1987年(7) 戈德曼《论小说的社会学》,吴岳添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8) 戈德曼《文学社会学方法论》,段毅、牛宏宝译,工人出版社,1989年(9) 赫伯特·里德《艺术与社会》,陈方明、王怡红译,工人出版社,1989年(10) 埃斯卡尔皮《文学社会学》,符锦勇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年【思考题】(1) 文学艺术与社会的关系研究经历了哪些阶段?(2) 在社会学批评中道德维度的作用是什么?(3) 是环境影响艺术文本还是艺术文本影响环境?(4) 用“文本、个人主体、超个人主体”的模式进行社会学批评的写作练习。
泰纳在整个19世纪,法国人始终保持着对文学与社会之关系的热情,另一位被视为“社会学派”的艺术理论家泰纳基于科学化的努力,试图将文学的本质在特定的语境因素中加以确定。
于是,他在其《<英国文学史>序言》(1863-4)中提出了著名的“三要素”说。
《文学批评学》教学大纲

《文学批评学》教学大纲一、课程性质:《文学批评学》是汉语言文学专业选修课,是一门兼具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实践的课程,能使学生系统了解文学评论的基本理论和实践应用方法,系统了解文学评论的基本理论以及熟悉二十世纪以来中西常用文学评论方法,提高对文学作品的鉴别、评判能力,为进入到文学研究阶段打下良好基础。
本课程内容包括三部分,第一部分讲述文学批评的性质、历史和功能;第二部分阐述各种文学批评模式的理论观点、基本特征和分析步骤;第三部分讲述文学批评主体、文学批评文本的样式和写作技巧。
二、教学目的:1.系统学习和掌握当今文学批评的基本理论和主要方法,改善和更新学生的理论知识结构;2.培养学生参与文学评论实践活动的自觉意识,训练并提高学生评论文学现象的实际能力;3.引导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的文学批评观,正确分析和评价古今中外各种文学现象。
三、教学建议l.在本大纲规定的范围内,教学时应着重讲清文学批评的几种批评方法,特别要注意培养学生运用基本理论和方法进行文学评论的能力。
2.教学时应注意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的文学和评论状况,组织学生参与有关文学评论的实践活动。
主要内容及网络辅导学时分配第一讲绪论、第一章第二讲第二章第三讲第三章第四讲第四章第五讲第五章第六讲第六章第七讲第七章第八讲第八章、第九章第九讲第十章第十讲第十一章、第十二四、教学内容《文学批评学》包括三大部分:第一部分讲述文学批评的性质、历史和功能:第二部分阐述各种文学批评方法的理论观点、基本特征和分析步骤:第三部分讲述文学批评主体、文学批评文本的样式和写作技巧。
重点与难点:本课程的设计侧重于第二部分,重点讲授各种文学批评方法,难点在评介各种批评理论方法的同时,培养学生运用各种批评理论方法分析作品的实践操作能力。
教学大纲:绪论文学批评的性质文学批评概念:文学批评是以一定的文学观念、文学理论为指导,以文学欣赏为基础,以批评家所面对的当代各种具体的文学现象(包括文学创作、文学接受和文学理论批开现象,而以具体的文学作品为主)为主要对象的研究活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鲁迅《文学与出汗》:
类人猿,类猿人,原人,古人,今人, 未来的人,……如果生物真会进化, 人性就不能永久不变。不说类猿人, 就是原人的脾气,我们大约就很难猜 得着的,则我们的脾气,恐怕未来的 人也未必会明白。要写永久不变的人 性,实在难哪。(转下页)
精品课件
(续上)譬如出汗罢,我想,似乎于古有之,于 今也有,将来一定暂时也还有,该可以算得较为 “永久不变的人性”了。然而“弱不禁风”的小 姐出的是香汗,“蠢笨如牛”的工人出的是臭汗。 不知道倘要做长留世上的文字,要充长留世上的 文学家,是描写香汗好呢,还是描写臭汗好?这 问题倘不先行解决,则在将来文学史上的位置, 委实是“岌岌乎殆哉”。 听说,例如英国,那小 说,先前是大抵写给太太小姐们看的,其中自然 是香汗多;到十九世纪后半,受了俄国文学的影 响,就很有些臭汗气了。那一种的命长,现在似 乎还在不可知之数。
精品课件
2、考察作品是否反映和体现了时代的 进步倾向和潮流。
如巴尔扎克虽然在政治上是一个代表 封建贵族利益的保王党人,但在他的 小说中,他又看到了他心爱的贵族灭 亡的必然性,于是他不得不违反自己 的阶级同情和政治偏见把他们描写成 不配有更好命运的精品人课件 。
《高老头》中名门贵妇鲍赛昂夫人最后被迫离开 巴黎,是贵族厄运的真实写照;巴尔扎克看到了 上升的资产阶级的不可阻挡的趋势,但是对他们 卑鄙凶残、贪婪无耻的形象又给予了无情的鞭挞, 如葛朗台、拉斯蒂涅;巴尔扎克不同意共和党人 的政治主张,但在小说中又看到了他们是反对派 中真正有行动能力和高尚品德的人物,所以他能 在作品中以毫不掩饰的口吻对他们大加赞赏,如 《幻灭》中的克雷斯吉安,《农民》中的尼雪龙。
精品课件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第二节 社会历史批评的理论特征
一、社会历史批评的文学观 1、从本质上而言,文学是一定社会历史条件
下的产物,是社会生活的反映。 2、文学随着社会、时代的发展而发展。 3、文学可以介入生活、干预生活,对社会的
发展和进步起到一定的作用。如鲁迅先生 说文学是匕首投枪,是改造国民性的手段, 它可以发人深省,引起疗救的注意。
精品课件
第三节 社会历史批评的操作方法
一、阐释作品的社会历史内容
1、批评家分析任何一个作家及其作品时,要将其 置于特定的具体历史条件下。
比如鲁迅在《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 系 》中在分析魏晋文学风格的时候,认为曹操的 尚刑名影响到文章方面,形成了“清峻”(简约 严明)的风格 ;曹操反对当时人自命清流的风气, 影响到文章方面,形成了“通脱”(想说什么就 说什么)的风格;曹丕、曹植对“诗赋欲丽”、 “文以气为主”思想的提倡,形成了“华丽、壮 大”的风格。
3、社会效果的尺度: (1)文学作品必须既能够有
一定的陶冶性情、愉悦身心 的娱乐功能,又能给人以丰 富的社会历史知识和生活知 识,提高人们观察生活、认 识生活的能力。
精品课件
(2)文学作品必须能够以先进的积极的社 会理想和美学理想鼓舞人们去勇敢地创造 美好的社会和人生。
奥斯特洛夫斯基《钢铁是怎样炼成 的》:“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生命对 于每一个人来说只有一次。因此,人的一 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 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 羞耻。这样,在他临死的时候,就能够说, 我把整个的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献给了人类 最宝贵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奋斗。”
希腊时代:
“古代生活的所有这些特点,都出于 同一个原因,就是没有前例而简单的 文明;都归结到同一个后果,就是非 常平衡而简单的心灵,没有一组才能 与倾向是损害了另一些才能与倾向而 发展的。……希腊人……离开原始状 态没有这样远,给他活动的政治范围 更适应人的机能,四周的风俗更有利 于保持动物的机能:他和自然的生活 更接近,少受过度文明的奴役,所以 他更近于本色的人精品课。件 ”
精品课件
(接上页)例如,他看见上级注视的目光,便疑 心上司对他不满,听到上司说话,他也要琢磨半 天,甚至连上级轻声咳嗽,他也要疑心是否有怪 罪自己的意思。同样,他对自己与妻子的感情也 是充满了担心,时常为猜测所苦恼,但却没有勇 气与妻子交流。当他发现妻子在跟一个年轻男子 一起走进咖啡厅时,他想问个究竟,却又“不敢 迎着他们走去”,想等他们出来再说,又怕妻子 难堪,也使自己难堪,最后犹豫再三,“只有垂 头扫兴地走回自己的办公地方去了”。
第二 章
社会历史批 评
精品课件
什么是社会历史批评:
一种从社会历史发展的角度 观察、分析、评价文学现象 的批评方法,它主要研究文 学与社会生活的关系,重视 作家的思想倾向和文学的社 会作用。
精品课件
第一节 社会历史批评的发展历史
一、社会历史批评的滥觞
(一)中国古代的社会历史批评观念 孔子: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 孟子:知人论世 曹丕:文章乃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 刘勰:“歌谣文理,与世推移”,“文变染
精品课件
2、倾向性尺度:即作家通过 作品中艺术形象所流露出来的 对生活的理解和评价,它是作 家社会立场和思想观点的体现。 作家是否站在社会历史发展的 高度认识生活,所创作的作品 是否符合历史发展的趋势,是 否有利于社会的进步等,都是 倾向性考察的范围。
精品课件
比如鲁迅先生的作品都反映了他对 当时社会和人们的真实认识,而且他 的这种深刻认识是建立在他对旧中国 黑暗统治及其导致的国民劣根性的批 判(如对成年闰土、阿Q、华老栓)以 及对新的社会希望的追求(如《药》 的末尾在革命烈士夏瑜的坟上加个花 环;《故乡》结尾对希望之路的描写) 的基础上的,正是这种认识,使得他 的作品反映了时代和人民的呼声,反 映了社会发展的趋势,成为中国现代 文学的一个旗手。精品课件
而已”);索巴克维奇 的贪吃笨重(“他
把半边羊肋翻到自己的盘子里,吃得精光 ,
啃着,吮着,连一根小骨头也不放过”)、
野蛮粗暴等。
精品课件
车尔尼雪夫斯基:美在生活,艺术 的美是对生活的美的反映;艺术家 应成为社会的教师,文艺作品应成 为生活的教科书。
杜勃罗留波夫:文学以不同于科学 的形式再现生活,服务社会;文学 批评的任务就是要正确阐明作家所 描写的形象所包含的社会意义。
再现了文艺复兴时代的人的主题;巴
尔扎克充当记录19世纪法国社会的书
记)
精品课件
考德威尔:文艺应该干预社会现实,应该 有助于建立与社会现实的紧密关系。
戈德曼:文学作品与社会集团的精神结构 (政治、宗教、阶级等)之间存在着同源 性。
伊格尔顿:文化的社会历史批评——文学 应该利用自己的审美属性对资本主义的异 化现实(感性与理性、欲望与精神的对立) 进行批判,从而恢复人的完整性;文学从 根本上而言也是一种意识形态,它具有一 定的政治功能。
精品课件
希腊种族:“希腊人有那种欢乐和活 泼的本性。……阿里斯托芬……描写 雅典人庆祝和平:‘多快活啊,多快 活啊!’”……“这种气质使人把生 活看做行乐。最严肃的思想和制度, 在希腊人手中也变成愉快的东 西。”……“希腊人心目中的天国, 就是在阳光普照之下的永远不散的筵 席;最美的生活就是和神的生活最接 近的生活。在荷马的诗歌中,最幸福 的人使能‘享受美好的青春,到达暮 年的大门’的人。精品”课件
斯达尔夫人:《从社会制度与文学的关系 论文学》(1800) 。该文第一次以专文的 形式研究文学与其他生活领域如地理环境、 宗教哲学思想、政治法律制度、社会文化 风尚等的相互影响。
比如莎士比亚戏剧的兴起就与文艺复兴 时期的人文主义思想以及文化的复兴有关, 也与当时英国的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有关 (催生了市民阶层),还与伊丽莎白时代 的开明政治有关(如应伊丽莎白一世之邀 , 创作《温莎的风流娘儿们》)。
精品课件
希腊雕塑:《维纳斯》、《掷铁饼者》:
精品课件
三、19世纪俄国革命民主主义批评 别林斯基:优秀的文学既应该反映深刻的
社会现实,又要塑造美的艺术形象。 比如果戈理《死魂灵》以投机钻营骗子
六等文官乞乞科夫访问各地主庄园收购死 亡的农奴名单妄图骗取抵押金发财致富的 活动为主线,描绘了一幅从乡村到城市的 广阔图画,表现了旧的农奴制度和新的资 本主义制度之间的矛盾,暴露了俄国地主 从经济到精神上的破产和堕落,深刻揭露 了农奴制社会的腐朽和反动本质。
精品课件
莎士比亚《哈姆雷特》:
“人是多么了不起的一件作 品!理智是多么高贵!力量 是多么无穷!行动多么像天 使!洞察多么像天神!宇宙 的精华!万物的灵长!”
精品课件
丹纳:影响文学产生和发展的三因素 是种族、环境(包括地理、气候等自 然环境以及文化风俗等社会环境)和 时代。
以古希腊为例:
希腊环境:“在希腊文明的中心雅典,南 方最上品的果树不必栽培就会生长,那儿 每隔二十年左右才结一次冰;夏季的炎热 有海上的微风调剂;除了从色雷斯偶尔吹 来几阵东北风,地中海上有一股酷热的东 南风以外,气候非常温和。”
精品课件
《死魂灵》中塑造了许多的优秀的典型形
象:比如乞乞科夫的贪婪(收购死魂灵骗
取抵押金)、谨慎(他总是找那些与之气
味相投的地主做买卖)、狡诈(以各种理
由与地主们结识,尽量骗取地主的信任,
能不花钱的就不花钱);玛尼洛夫的满足
现状(“眼睛里满是甜甜的笑意,脸上流
露出心满意足的深情”)、空虚懒惰
(“所有不切实际的计划只是在嘴上说说
精品课件
4、从表面平淡无奇的事件中揭示出蕴含其中的社 会历史内容,使之产生震聋发聩的效果。
比如巴金的《寒夜》表面上看去好像只是曾树生 与汪文宣的母亲由于婆媳关系不合而离家出走, 但小说实际上内含着对知识分子悲惨命运及其懦 弱性格的揭示,汪文宣本来是一个意气风气、具 有教育救国理想的知识分子。但是,现实生活却 逐渐使他成为一个唯唯诺诺,畏首畏尾的庸人。 他的性格和心理已经具有了某种病态。(转下页)
精品课件
二、社会历史批评的批评尺度 1、真实性尺度:指文学作品所展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