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犯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的行为有哪些
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的侵权判断标准是什么

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的侵权判断标准是什么
在⾼科技盛⾏的今天,计算软件已经成为⼤家在⽣活中都会使⽤到的东西,但是由于计算机软件的开发过程较为复杂,所以它也⼀直受到著作权的保护。
那么,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的侵权判断标准是怎样的呢?下⾯,店铺⼩编详细为您介绍具体内容。
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的侵权判断标准是什么
(⼀)未经软件著作权⼈许可,发表或者登记其软件的;
(⼆)将他⼈软件作为⾃⼰的软件发表或者登记的;
(三)未经合作者许可,将与他⼈合作开发的软件作为⾃⼰单独完成的软件发表或者登记的;
(四)在他⼈软件上署名或者更改他⼈软件上的署名的;
(五)未经软件著作权⼈许可,修改、翻译其软件的;
(六)其他侵犯软件著作权的⾏为。
《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
第⼆⼗三条除《中华⼈民共和国著作权法》或者本条例另有规定外,有下列侵权⾏为的,应当根据情况,承担停⽌侵害、消除影响、赔礼道歉、赔偿损失等民事责任:
(⼀)未经软件著作权⼈许可,发表或者登记其软件的;
(⼆)将他⼈软件作为⾃⼰的软件发表或者登记的;
(三)未经合作者许可,将与他⼈合作开发的软件作为⾃⼰单独完成的软件发表或者登记的;
(四)在他⼈软件上署名或者更改他⼈软件上的署名的;
(五)未经软件著作权⼈许可,修改、翻译其软件的;
(六)其他侵犯软件著作权的⾏为。
如果你情况⽐较复杂,店铺也提供律师在线咨询服务,欢迎您进⾏法律咨询。
著作权法案例

一、著作权法案例计算机软件侵权案案例:工程师王某开发了一种计算机软件,某计算机公司闻讯后打算购买,但因价格问题双方未达成协议。
计算机公司遂复制后自用。
问题:1、计算面公司的做法是否侵权?2、计算机软件保护哪些内容?3、计算机软件著作权保护期如何计算?评析:1、计算机公司的做法构成侵权。
因为计算机软件受著作权法的保护,王某对其开发的计算机软件享有著作权。
《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规定:未经软件著作权人的同意,复制其软件构成侵权,应承担民事责任。
2、计算机软件保护的内容有:计算机软件程序及其有关文文件。
3、计算机软件著作权保护期为25年,截止于软件首次发表后第25年的12月31日。
保护期满,软件著作权人可以向软件登记管理机构申请续长25年,但保护期最长不超过50年。
时事新闻属于著作权法保护范围吗?案例:我们生活在一个信息时代,每天都有大量的时事新闻通过报纸、广播电台、电视台等新闻媒介报道出来,那么,这些时事是否适用著作权法的保护呢?评析:根据我国《著作权法》第5条规定,时事新闻不适用著作权法的保护。
时事新闻一般是指通过报纸、广播电台、电视台等新闻媒介报道的有关事件或者事实的单纯消息。
时事新闻是要迅速、广泛地传播给大众的,因此应允许自由使用,不适用《著作权法》保护,否则会影响它的复制和传播。
如果作者对时事新闻进行了加工整理,加进了评论,付出了智力创造劳动,那么作者的这一劳动成果应受《著作权法》的保护。
作品再版时未通知著作权人,是否侵犯了著作权人的修改权?案例:李教授自己编写一本《社会主义经济学论要》教材,1985年由教育出版社出版,由于这几年经济发展很快,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从承包制到部分股份制,从有计划商品经济再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提出,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内容也不断变化,李教授随着形势的变化,对原作进行了一半的修改以便再版时适应新的需要。
可最近教育出版社在出版合同有效期间内再版了此书,却没有通知李教授,于是李起诉教育出版社侵犯了他的修改权。
《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

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为了保护计算机软件的合法权益,维护计算机软件市场秩序,促进计算机软件产业的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条例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计算机软件有关活动的单位和个人。
第三条定义计算机软件,是指以计算机程序为核心,由与之配套的文档、介质等组成的独立的实体或者功能部件。
第四条基本原则计算机软件保护应当遵循公平竞争、保护原创、尊重知识产权的原则。
第二章软件著作权第五条软件著作权的取得软件著作权的取得应当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的规定。
第六条著作权声明著作权人可以在计算机软件上加注著作权声明,包括作者姓名、著作权人名称、年份等信息。
第七条软件登记软件著作权人可以向国家版权局申请软件登记,登记信息应当真实、准确。
第三章软件保护措施第八条技术保护措施计算机软件著作权人有权采取有效的技术保护措施,防止未经授权的复制、传播、篡改等行为。
第九条制作者保护措施计算机软件制作者有权要求用户提供合法购买证明,以验证用户的软件使用权。
第十条反盗版措施计算机软件著作权人可以与互联网服务提供者合作,采取反盗版措施,保护软件版权。
第四章违法行为和处罚第十一条侵犯软件著作权的行为未经软件著作权人许可,擅自复制、传播计算机软件的行为,构成侵犯软件著作权的行为。
第十二条软件盗版行为制作、销售、传播盗版计算机软件的行为,构成软件盗版行为。
第十三条处罚措施对于侵犯软件著作权、软件盗版等违法行为,将依法采取处罚措施,包括罚款、查封、没收违法所得等。
第五章法律责任第十四条赔偿责任侵犯软件著作权、软件盗版的行为人应当承担赔偿责任,包括经济损失和名誉损害赔偿等。
第十五条惩戒措施对于严重侵犯软件著作权、软件盗版的行为人,可以采取法律惩戒措施,包括限制从事相关行业活动、吊销营业执照等。
第六章附则第十六条本条例的解释权本条例的解释权归中华人民共和国版权局所有。
第十七条实施时间本条例自XXXX年XX月XX日起施行。
修改软件的法律后果(3篇)

第1篇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软件已成为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然而,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用户往往会遇到软件运行不稳定、功能不完善等问题,从而产生修改软件的需求。
然而,修改软件并非无足轻重,它涉及到一系列的法律后果。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修改软件的法律后果进行分析。
一、侵犯著作权软件作为一种智力成果,受到著作权法的保护。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规定,软件著作权人对其作品享有复制权、发行权、出租权、展览权、表演权、放映权、广播权、信息网络传播权、改编权、翻译权、汇编权等权利。
未经著作权人许可,擅自修改软件,即构成对软件著作权的侵犯。
1. 刑事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一十七条规定,以营利为目的,未经著作权人许可,复制发行其计算机软件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2. 民事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第四十七条规定,侵犯著作权的行为,应当承担停止侵害、消除影响、赔偿损失等民事责任。
二、侵犯软件专利权软件专利权是指对软件技术方案给予法律保护的权利。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规定,软件作为一种技术方案,可以申请专利。
未经专利权人许可,擅自修改软件,即构成对软件专利权的侵犯。
1. 刑事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一十八条规定,以营利为目的,未经专利权人许可,实施其专利,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2. 民事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第六十六条规定,侵犯专利权的行为,应当承担停止侵害、消除影响、赔偿损失等民事责任。
三、侵犯软件商业秘密软件商业秘密是指不为公众所知悉、能为权利人带来经济利益、具有实用性并经权利人采取保密措施的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
未经权利人许可,擅自修改软件,泄露其商业秘密,即构成对软件商业秘密的侵犯。
1. 刑事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一十九条规定,以盗窃、利诱、胁迫或者其他不正当手段获取权利人的商业秘密,给商业秘密的权利人造成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软件著作权案例

软件著作权案例软件著作权是指对计算机软件的著作权,包括计算机程序和相关文档。
软件著作权的案例在法律实践中具有重要意义,下面将通过几个案例来介绍软件著作权案例的相关情况。
首先,我们来看一个关于软件著作权的案例。
2018年,某公司开发了一款新型的手机应用程序,该应用程序在市场上获得了很高的人气。
然而,不久后,另一家公司推出了一款与该应用程序非常相似的产品,甚至界面和功能都几乎一模一样。
原公司认为这是对其软件著作权的侵犯,遂向法院提起诉讼。
经过审理,法院认定被告公司的行为构成了对原告软件著作权的侵犯,最终判决被告公司赔偿了巨额的经济损失,并停止侵权行为。
其次,还有一起关于软件著作权的案例。
某软件公司开发了一款特殊的操作系统,经过多年的研发和改进,该操作系统在行业内占据了重要地位。
然而,一家竞争对手窃取了该操作系统的源代码,并将其用于自己的产品中。
原公司发现后立即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对方停止侵权行为并赔偿损失。
经过长时间的诉讼,法院最终判决对方公司停止使用该操作系统,并赔偿了原公司数百万的经济损失。
最后,还有一起关于软件著作权的案例。
一家软件开发公司开发了一款独特的游戏软件,该软件在市场上获得了很高的人气。
然而,不久后,一些不法分子利用盗版软件窃取了该游戏,并在网上进行了大规模的传播。
原公司发现后立即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对方停止侵权行为并赔偿损失。
经过法院的审理,最终判决对方停止传播盗版软件,并赔偿了原公司数百万元的经济损失。
通过以上案例可以看出,软件著作权的保护在现代社会中显得尤为重要。
软件开发公司应当加强对软件著作权的保护意识,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他人对其软件著作权的侵犯。
同时,对于侵权行为,应当及时向法院提起诉讼,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只有通过法律手段对侵权行为进行制裁,才能有效地保护软件著作权的合法权益,促进软件产业的健康发展。
总之,软件著作权案例的审理和判决对于维护软件开发公司的合法权益具有重要意义。
浙江某公司、苏州某公司等侵害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纠纷案

浙江某公司、苏州某公司等侵害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纠纷案文章属性•【案由】侵害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纠纷•【案号】(2021)最高法知民终51号•【审理法院】最高人民法院•【审理程序】二审•【裁判时间】2023.10.12正文浙江某公司、苏州某公司等侵害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纠纷案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民事判决书(2021)最高法知民终51号上诉人(一审被告):浙江亿某通信科技公司。
法定代表人:胡某,该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
委托诉讼代理人:邱戈龙,广东长昊律师事务所律师。
委托诉讼代理人:谢富裕,广东长昊律师事务所律师。
上诉人(一审被告):苏州启某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委托诉讼代理人:闫红艳,山东博睿(深圳)律师事务所律师。
被上诉人(一审原告):网某科技(苏州)公司。
法定代表人:金某,该公司总经理。
委托诉讼代理人:刘某乙,男,该公司员工。
委托诉讼代理人:吕成伟,北京德恒(苏州)律师事务所律师。
一审被告:刘某甲。
委托诉讼代理人:董翔,江苏大名大律师事务所律师。
委托诉讼代理人:刘学松,江苏大名大律师事务所律师。
一审被告:吴某某。
委托诉讼代理人:黄雪芬,广东长昊律师事务所律师。
一审被告:谢某。
委托诉讼代理人:闫红艳,山东博睿(深圳)律师事务所律师。
上诉人浙江亿某通信科技公司、苏州启某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因与被上诉人网某科技(苏州)公司及一审被告刘某甲、吴某某、谢某侵害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纠纷一案,不服江苏省苏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于2020年7月14日作出的(2018)苏05民初845号民事判决,向本院提起上诉。
本院于2021年1月11日立案后,依法组成合议庭,并于2021年1月27日对本案当事人进行了询问。
上诉人浙江亿某通信科技公司的委托诉讼代理人谢富裕,上诉人苏州启某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及一审被告谢某的共同委托诉讼代理人闫红艳,被上诉人网某科技(苏州)公司的委托诉讼代理人吕成伟、刘某乙,一审被告刘某甲的委托诉讼代理人董翔、刘学松,一审被告吴某某的委托诉讼代理人黄雪芬到庭参加询问。
使用盗版软件侵犯著作权的案例

使用盗版软件侵犯著作权的案例1. 背景介绍在当今数字化信息时代,软件已成为人们生活和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然而,随之而来的是盗版软件的泛滥,给软件开发商和版权所有者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
盗版软件不仅侵犯了著作权,还可能对用户的计算机安全造成威胁,对于盗版软件的使用和传播必须严肃对待。
2. 案例分析2.1 2013年,某公司卖淘宝店铺的三个卖家被指控销售盗版Windows操作系统和Office办公软件,共侵权价值达到6.1亿元人民币。
2.2 2015年,杭州一家公司被发现使用盗版AutoCAD软件,被判赔偿1000万元。
2.3 2018年,深圳一名个人在信信公众号上出售盗版Adobe软件,涉案价值超过200万元,被判刑一年。
3. 法律规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未经著作权人许可,擅自复制、发行、传播计算机软件等作品的行为均构成侵权行为。
盗版软件不仅侵犯了著作权,还有可能构成刑事犯罪,涉及更为严重的法律后果。
4. 危害分析4.1 对软件开发商和版权所有者的经济损失;4.2 对用户的计算机安全构成威胁,可能导致个人和企业的数据泄露和损失;4.3 侵犯著作权,违背了市场经济秩序,损害了知识产权的国际形象。
5. 解决办法5.1 加强监管和执法力度,严厉打击盗版软件的生产、销售和使用;5.2 提高软件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推动通过正规渠道获取和使用正版软件;5.3 深入开展相关法律宣传教育,增强公众对侵权行为的警惕和防范意识。
6. 结论盗版软件侵犯了著作权,损害了软件开发商和版权所有者的合法权益,更给用户和整个社会带来了安全隐患和经济损失。
需要加大力度打击盗版软件的非法行为,保护知识产权,维护市场秩序,建设健康的数字化环境。
7. 鼓励创新和正版软件需求7.1 政府在软件和知识产权保护方面应该加强督促,鼓励和促进软件行业创新,提高软件知识产权的保护水平。
通过加大对侵权行为的打击力度,使侵权成本增加,维护正版软件市场环境,提供正版软件的环境。
软件知识产权侵权行为有哪些

软件知识产权侵权⾏为有哪些众所周知,我们国家对于软件著作权也是进⾏保护的,但是软件著作权与⼀般作品的著作权不同的是需要经过登记后,软件著作权⼈才享有发表权、开发者⾝份权、使⽤权、使⽤许可权和获得报酬权。
在实践中,由于软件著作权所能带来的利益较⼤,因此发⽣的侵犯软件著作权的事件也⽐较多。
那么,软件知识产权侵权⾏为有哪些呢?今天,店铺⼩编将为⼤家带来对这个问题详细的解答,具体内容请仔细阅读下⽂。
软件知识产权侵权⾏为有哪些软件侵权⾏为的主要形式包括但不限于:1、剽窃。
剽窃是指将他⼈依法享有著作权的软件窃为⼰有并发表或者登记的⾏为。
剽窃的主要表现是采取抄袭或部分抄袭等⽅式,在他⼈软件上署⾃⼰的名称(或姓名)并发表或者登记。
2、⾮法复制。
⾮法复制是指未经软件著作权⼈许可,擅⾃将他⼈软件制作⼀份或者多份的⾏为的⾏为。
⾮法复制的主要表现形式是盗版,这种侵权⾏为直接掠夺了正版⼚商的市场份额和商业利润,是⽬前最为普遍的软件侵权⾏为,危害性⼗分明显,也最为公众熟知。
3、擅⾃使⽤。
擅⾃使⽤是指未经软件著作权⼈许可,⼜⽆法律根据,对他⼈软件实施演⽰、修改、翻译、注释、应⽤的不合法的使⽤⾏为。
⽐如,⼀个企业未经授权在其内部计算机使⽤系统中安装和应⽤他⼈软件;⼜如,擅⾃修改、翻译、注释他⼈软件并进⾏市场推⼴,并追求⾮法利益。
4、擅⾃许可他⼈使⽤。
擅⾃许可他⼈使⽤是指未经软件著作权⼈许可,⼜⽆法律根据,未经授权许可第三⼈使⽤他⼈软件的⾏为。
⼀般情况是,计算机硬件以及系统软件⽣产商、分销商或零售商为了推销其⽣产、经销的硬件或软件,未经授权在其硬件中预装软件或者在销售系统软件中搭售、免费搭送他⼈软件。
5、擅⾃转让。
擅⾃转让是指未经软件著作权⼈许可,⼜⽆法律根据,未经授权将他⼈软件转让给第三⼈的⾏为。
特别是,具有⼀定软件开发能⼒和声誉的⽣产商将他⼈软件剽取后直接署上⾃⼰的名称对外发表和销售,更具有隐蔽性和侵害⼒。
对于软件著作权来讲,经过登记后,软件著作权⼈才享有发表权、开发者⾝份权、使⽤权、使⽤许可权和获得报酬权。
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2011年修订)

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2011年修订)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务院•【公布日期】2011.01.08•【文号】国务院令第588号•【施行日期】2011.01.08•【效力等级】行政法规•【时效性】已被修改•【主题分类】计算机软件著作权正文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2001年12月2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339号公布根据2011年1月8日《国务院关于废止和修改部分行政法规的决定》修订)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护计算机软件著作权人的权益,调整计算机软件在开发、传播和使用中发生的利益关系,鼓励计算机软件的开发与应用,促进软件产业和国民经济信息化的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所称计算机软件(以下简称软件),是指计算机程序及其有关文档。
第三条本条例下列用语的含义:(一)计算机程序,是指为了得到某种结果而可以由计算机等具有信息处理能力的装置执行的代码化指令序列,或者可以被自动转换成代码化指令序列的符号化指令序列或者符号化语句序列。
同一计算机程序的源程序和目标程序为同一作品。
(二)文档,是指用来描述程序的内容、组成、设计、功能规格、开发情况、测试结果及使用方法的文字资料和图表等,如程序设计说明书、流程图、用户手册等。
(三)软件开发者,是指实际组织开发、直接进行开发,并对开发完成的软件承担责任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或者依靠自己具有的条件独立完成软件开发,并对软件承担责任的自然人。
(四)软件著作权人,是指依照本条例的规定,对软件享有著作权的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
第四条受本条例保护的软件必须由开发者独立开发,并已固定在某种有形物体上。
第五条中国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其所开发的软件,不论是否发表,依照本条例享有著作权。
外国人、无国籍人的软件首先在中国境内发行的,依照本条例享有著作权。
外国人、无国籍人的软件,依照其开发者所属国或者经常居住地国同中国签订的协议或者依照中国参加的国际条约享有的著作权,受本条例保护。
中国十大软件侵权案例

中国十大软件侵权案例1. 微软诉大亚软件侵权案2006年3月,上海市版权局对大褬尗司的微软软件使用情况进行了现场核查及询问,现场发现在大亚信息公司办公场所之内,发现总共9个品种共计130套的微软软件被侵权使用。
为此,微软公司将大褬尗司告上法庭,2009年4月22日,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对微软与上海大亚信息产业有限公司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纠纷进行了一审宣判,判决被告大褬尗司立即停止对原告微软公司享有的9种软件的侵害,并赔偿微软公司包括合理费用在内的经济损失共计人民币40万元。
本案成为我国首例上市公司以及上市公司的参股公司因为盗版软件诉讼而进行信息披露的案件,从而受到广泛关注。
该案件的判决结果一经审判,加强了我国上市公司及其它企业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的认知,众多上市公司开始积极的开展企业内自检,积极联络软件合法提供商,着手消除著作权侵权隐患。
2.“珊瑚虫”引发侵权案近几年,“珊瑚虫”QQ在网上十分流行,“珊瑚虫”QQ对腾讯正版QQ进行了非法改动,并放置于互联网上供他人下载以获取巨额利益,严重侵犯了腾讯的著作权。
2008年,腾迅以侵犯其软件著作权为由再次将“珊瑚虫”QQ原作者陈寿福告上法庭,法院判决:被告人陈寿福犯侵犯著作权罪,被判处有期徒刑3年,并处罚金120万元;对被告人陈寿福违法所得总计117.28万元予以追缴。
珊瑚虫QQ案件的审判结果,引起行业内极大热论。
“知识产权的保护对于成长中的中国互联网产业极为关键。
用户和企业的合法权益都应受到法律的保护。
”这是本案的最大启示。
而本案的审判结果,也成为互联网行业知识产权保护的一个标杆,为其它同类型侵权案件提供了案例参考。
3.斯维尔公司软件遭天正公司侵权案在业界引起广泛关注的深圳市斯维尔科技有限公司诉北京天正工程软件公司天正建筑设计等软件著作权侵权案件有了终审结果。
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于2006年6月做出终审判决:天正公司应立即停止侵权行为,销毁侵权软件复制品以及相关的使用手册、宣传册,从其网站上,删除与侵权软件相关的网页资料,并向斯维尔公司赔偿人民币60万元。
北大方正集团有限公司等诉北京高术天力科技有限公司等侵犯计算机

!"
北大方正集团有限公司等诉北京高术天力科技 有限公司等侵犯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纠纷再审案
案号5 !1226"民三提字第 / 号 判决日期 *1226 年 4 月 3 日
审理过程
北大方正集团有限公司 !以下简称北大方正公司 "# 北京红楼计算机科学技 术研究所 ! 以下简称红楼研究所 " 向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起诉北京高术 天 力 科 技 有 限 公 司 ! 以 下 简 称 高 术 天 力 公 司 "# 北 京 高 术 科 技 公 司 ! 简 称 高 术 公 司 " 侵 犯方正 世纪 #$% 软 件 # 北 大方正 %&’()*+,-( 中文字 库和方 正文 合 软 件
要点分析
侵犯著作权案件中 $ 陷阱取证 % 的合法性问题 在民事诉讼中 " 对于法律没有明文禁止的行为 " 主要根据该行为实质上的 正当性进行判断 ! 本案中 "北大方正公司通过陷阱取证的方式 " 取得了高术天力 公司安装盗版方正软件的证据 " 而且获取了其实施同类侵权行为的证据和线 索 "其目的并无不正当性 "这种取证方式亦未侵犯高术公司 #高术天力公司的合 法权益 "也并未损害社会公共利益和他人的合法权益 ! 加之侵犯计算机软件著 作权行为具有隐蔽性较强 #取证难度大等特点 " 采取该取证方式 " 有利于解决此 类案件取证难问题 " 起到威慑和遏制侵权行为的作用 " 也符合依法加强知识产 权保护的法律精神 !
!"#$%&!’(")*+,-.
!"#
中国百例经典知识产权案例精要
知识产权案件类型

知识产权案件类型知识产权案件涉及多种不同的类型,以下是常见的一些案件类型:1.侵犯著作权侵犯著作权是指未经著作权人许可,复制、发行、表演、放映、广播、汇编、通过信息网络向公众传播其作品的,或者出版他人享有专有出版权的图书的,或者表演者未经著作权人许可,以表演为业,使用他人作品演出,或未经表演者许可,对其表演进行现场直播或公开传送,或未经表演者许可,播放其现场表演等侵犯著作权的行为。
2.侵犯商标权侵犯商标权是指未经商标注册人的许可,在同一种商品或类似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或近似的商标,侵犯商标注册人享有的商标专用权的行为。
3.侵犯专利权侵犯专利权是指未经专利权人许可,以生产经营为目的,实施了专利权利有效期内发明创造的行为。
4.侵犯商业秘密侵犯商业秘密是指以盗窃、贿赂、欺诈、胁迫或者其他不正当手段获取权利人的商业秘密,或者非法披露、使用或允许他人使用其所掌握的或获取的商业秘密,都属于侵犯商业秘密的行为。
5.假冒注册商标假冒注册商标是指未经注册商标所有人许可,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情节严重的行为。
6.侵犯植物新品种权侵犯植物新品种权是指未经品种权所有人许可,以商业目的生产或销售授权品种的繁殖材料的,或者为商业目的将授权品种的繁殖材料重复使用于生产另一品种的繁殖材料的侵犯植物新品种权的行为。
7.侵犯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权侵犯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权是指未经布图设计权利人许可,复制或者部分复制其作品的,或者将布图设计作品及其复制品用于与布图设计正常业务范围无关的产品、服务或者将与布图设计作品及其复制品一致或者近似的标识用于商品、商品包装或者容器以及产品、商品交易文书上等侵犯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权的行为。
8.侵犯原产地名称权侵犯原产地名称权是指未经原产地名称权利人许可,在商品上使用或申请注册原产地名称的行为。
9.侵犯表演者权侵犯表演者权是指未经表演者许可,现场直播或公开传送其现场表演活动,或录音录像其表演的行为,以及在经许可的营业性演出中,他人复制该表演的录音录像制品的行为等侵犯表演者权的行为。
程序员法律案例解析题库(3篇)

第1篇一、案例分析题1. 案例背景:某程序员小张在某软件公司工作,由于工作繁忙,他决定利用业余时间开发一款个人项目。
经过几个月的努力,小张成功开发出一款手机应用程序。
在一次偶然的机会,小张发现这款应用程序与某知名公司的一款产品功能相似,于是他决定将该应用程序修改后,以自己的名义申请专利。
2. 问题:(1)小张的行为是否构成侵权?(2)如果小张的行为构成侵权,他应承担哪些法律责任?3. 解析:(1)小张的行为可能构成侵权。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的规定,任何单位或者个人未经专利权人许可,不得实施其专利,即不得为生产经营目的制造、使用、许诺销售、销售、进口其专利产品,或者使用其专利方法以及使用、许诺销售、销售、进口依照该专利方法直接获得的产品。
在本案例中,小张开发的手机应用程序与知名公司的产品功能相似,可能侵犯了该公司的专利权。
(2)如果小张的行为构成侵权,他应承担以下法律责任:a. 贵令停止侵权:法院可以判决小张停止使用该应用程序,并销毁侵权产品;b. 赔偿损失:小张需赔偿知名公司因侵权所遭受的损失;c. 消除影响:法院可以判决小张公开赔礼道歉,消除侵权行为造成的不良影响;d. 罚款:根据侵权情节的严重程度,法院可以判决小张支付一定数额的罚款。
二、案例分析题1. 案例背景:某程序员小李在某科技公司工作,由于工作压力大,他决定离职创业。
在离职前,小李将公司内部的一些技术资料和客户信息带回家,准备用于自己的创业项目。
不久,小李的创业项目获得了成功,但他发现公司的技术资料和客户信息被竞争对手抄袭,导致公司业务受损。
2. 问题:(1)小李的行为是否构成侵权?(2)如果小李的行为构成侵权,他应承担哪些法律责任?3. 解析:(1)小李的行为可能构成侵权。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的规定,经营者不得以不正当手段获取、使用他人商业秘密。
在本案例中,小李将公司内部的技术资料和客户信息带回家,可能侵犯了公司的商业秘密。
《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全文

《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全文《计算机软件保护》分总则、软件著作权、软件著作权的许可使用和转让、法律责任、附则5章33条,自2002年1月1日起施行,下面是条例的详细内容。
《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2001年12月2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339号公布根据2011年1月8日《国务院关于废止和修改部分行政法规的》第一次修订根据2013年1月30日《国务院关于修改〈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的决定》第二次修订)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护计算机软件著作权人的权益,调整计算机软件在开发、传播和使用中发生的利益关系,鼓励计算机软件的开发与应用,促进软件产业和国民经济信息化的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所称计算机软件(以下简称软件),是指计算机程序及其有关文档。
第三条本条例下列用语的含义:(一)计算机程序,是指为了得到某种结果而可以由计算机等具有信息处理能力的装置执行的代码化指令序列,或者可以被自动转换成代码化指令序列的符号化指令序列或者符号化语句序列。
同一计算机程序的源程序和目标程序为同一作品。
(二)文档,是指用来描述程序的内容、组成、设计、功能规格、开发情况、测试结果及使用方法的文字资料和图表等,如程序设计说明书、流程图、用户手册等。
(三)软件开发者,是指实际组织开发、直接进行开发,并对开发完成的软件承担责任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或者依靠自己具有的条件独立完成软件开发,并对软件承担责任的自然人。
(四)软件著作权人,是指依照本条例的,对软件享有著作权的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
第四条受本条例保护的软件必须由开发者独立开发,并已固定在某种有形物体上。
第五条中国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其所开发的软件,不论是否发表,依照本条例享有著作权。
外国人、无国籍人的软件首先在中国境内发行的,依照本条例享有著作权。
外国人、无国籍人的软件,依照其开发者所属国或者经常居住地国同中国签订的协议或者依照中国参加的国际条约享有的著作权,受本条例保护。
关于计算机软件侵权的法律规定

关于计算机软件侵权的法律规定计算机软件侵权是指在未经软件著作权人授权或许可的情况下,对软件著作权人享有著作权的软件进行复制、传播、出租、展览、播放、放映、表演、发布和摹制等侵权行为。
为了保护软件著作权人的合法权益,各国制定了相关的法律规定。
以下文章将详细介绍中国和美国关于计算机软件侵权的法律规定。
中国法律规定1.刑事处罚:第二百三十三条明确规定,侵犯软件著作权,情节严重的,对责任者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情节特别严重的,对责任者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2.民事赔偿:根据中国著作权法的规定,著作权人可以向侵权人请求赔偿。
根据侵权情节的不同,赔偿的金额可以包括实际损失、侵权行为产生的收益和合理维权费用。
对故意侵权的,法院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判决侵权人支付赔偿金,并可以决定赔偿金的一至五倍。
3.行政处罚:根据《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的规定,行政管理部门有权对违反计算机软件保护规定的单位和个人进行处罚,包括责令停止侵权行为、没收违法所得、罚款等。
美国法律规定美国对计算机软件的保护主要依据《美国著作权法》。
根据美国著作权法,软件著作权人享有制复制、分发、展示、表演和展示等权利,未经著作权人的授权进行上述行为都构成侵权。
对软件侵权行为,美国法律规定了以下对侵权行为的处罚:1.民事赔偿:根据美国著作权法的规定,侵权人因为侵权行为可能被判决支付损害赔偿金,包括著作权人的实际损失和侵权行为的收益。
2.刑事处罚:侵犯计算机软件著作权属于重罪,可能会面临刑事处罚。
侵权人可能会被判处罚金和监禁。
3.强制禁令:著作权人可以向法院申请强制禁令,要求侵权人停止侵权行为。
法院会根据实际情况判断是否满足强制禁令的条件。
此外,中国和美国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也都加入了国际知识产权组织(WIPO),并且双方也存在着互相承认和保护对方著作权的协议。
总结计算机软件侵权是一种严重的侵权行为,对著作权人的合法权益造成了严重的损害。
罪名解析-侵犯著作权罪

侵犯著作权罪刑法条文第二百一十七条:以营利为目的,有下列侵犯著作权情形之一,违法所得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违法所得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一)未经著作权人许可,复制发行其文字作品、音乐、电影、电视、录像作品、计算机软件及其他作品的;(二)出版他人享有专有出版权的图书的;(三)未经录音录像制作者许可,复制发行其制作的录音录像的;(四)制作、出售假冒他人署名的美术作品的。
构成要件侵犯著作权罪,是指以营利为目的,违反著作管理法规,未经著作权人许可,侵犯他人的著作权,违法所得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行为。
(一)主体侵犯著作权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既包括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并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也包括经国家批准和未经国家批准从事出版、发行活动的单位。
单位犯侵犯著作权罪的,实行两罚制,即对单位判处罚金,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本条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并且具有营利的目的。
如果行为人出于过失,如误认为他人作品已过保护期而复制发行,或虽系故意,但由于追求名誉等非营利目的的,则不能构成本罪。
(三)客体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的著作权管理制度以及他人的著作权和与著作权有关的权益。
所谓著作权,也称版权,是作者或其他著作权人对已经创作出来的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所享有的专有权利。
著作权是知识产权的重要组成部分。
根据《著作权法》的规定,著作权包括以下五个方面的人身权和财产权:发表权、署名权、修改权、保护作品完整权、使用权和获得报酬权;与著作权有关的权益主要是指出版者、表演者、录音录像制作者等拥有的著作邻接权。
侵犯著作权罪即是对上述著作权和与著作权有关权益的直接侵犯,同时为了加强对著作权的管理,《著作权法》对作品范围、著作权内容、归属及保护期限、侵犯著作权和与著作权有关权益的行为及法律责任等均作了明确规定,其目的是通过对著作权和与著作权有关权益的保护,鼓励人们创作和推广智力成果的积极性,促进我国科学文化事业的发展繁荣。
关于计算机软件侵权的法律规定

关于计算机软件侵权的法律规定1、《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版权局关于不得使用非法复制的计算机软件通知的通知》(国办发〔1999〕19号)……任何单位在其计算机系统中不得使用未经授权的计算机软件。
2、《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2010修正)第三条本法所称的作品,包括以下列形式创作的文学、艺术和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工程技术等作品:……(八)计算机软件;……第十条著作权包括下列人身权和财产权:……(五)复制权,即以印刷、复印、拓印、录音、录像、翻录、翻拍等方式将作品制作一份或者多份的权利;(六)发行权,即以出售或者赠与方式向公众提供作品的原件或者复制件的权利;(七)出租权,即有偿许可他人临时使用电影作品和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创作的作品、计算机软件的权利,计算机软件不是出租的主要标的的除外;……第四十七条有下列侵权行为的,应当根据情况,承担停止侵害、消除影响、赔礼道歉、赔偿损失等民事责任:……(七)使用他人作品,应当支付报酬而未支付的;……第四十八条有下列侵权行为的,应当根据情况,承担停止侵害、消除影响、赔礼道歉、赔偿损失等民事责任;同时损害公共利益的,可以由著作权行政管理部门责令停止侵权行为,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销毁侵权复制品,并可处以罚款;情节严重的,著作权行政管理部门还可以没收主要用于制作侵权复制品的材料、工具、设备等;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一)未经著作权人许可,复制、发行、表演、放映、广播、汇编、通过信息网络向公众传播其作品的,本法另有规定的除外;(二)出版他人享有专有出版权的图书的;(三)未经表演者许可,复制、发行录有其表演的录音录像制品,或者通过信息网络向公众传播其表演的,本法另有规定的除外;(四)未经录音录像制作者许可,复制、发行、通过信息网络向公众传播其制作的录音录像制品的,本法另有规定的除外;(五)未经许可,播放或者复制广播、电视的,本法另有规定的除外;(六)未经著作权人或者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人许可,故意避开或者破坏权利人为其作品、录音录像制品等采取的保护著作权或者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的技术措施的,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七)未经著作权人或者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人许可,故意删除或者改变作品、录音录像制品等的权利管理电子信息的,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八)制作、出售假冒他人署名的作品的。
关于计算机软件侵权的法律规定

关于计算机软件侵权的法律规定计算机软件侵权是指未经许可或授权,使用、复制、传播、修改或销售他人的计算机软件,侵犯了软件著作权人的合法权益。
为了保护软件著作权人的权益,我国制定了一系列的法律规定,用于规范和保护计算机软件著作权。
下面将介绍我国关于计算机软件侵权的法律规定。
一、著作权法著作权法是我国保护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的基本法律规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软件具有著作权保护,软件著作权人享有署名权、修改权、发表权和复制权等权利。
未经软件著作权人同意,任何人不得以发表、传播、复制等方式侵犯软件著作权人的合法权益。
二、反不正当竞争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未经许可,商业目的使用他人计算机软件,构成不正当竞争行为。
这里的不正当竞争行为包括软件盗版、软件破解和软件反编译等。
不正当竞争行为不仅侵犯了计算机软件著作权人的权益,还严重扰乱了市场秩序。
三、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是我国专门制定的为了保护计算机软件著作权人权益的法规。
该条例对软件复制、软件发行、软件扫描、软件反编译等行为作出了明确规定。
未经软件著作权人许可,禁止私自复制、传播软件,并对违法行为做出了相应惩罚。
四、侵权责任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计算机软件侵权行为将承担侵权责任。
侵权责任包括停止侵权行为、消除侵权后果、赔偿损失等。
侵权责任法对于计算机软件侵权行为进行了细致的界定和规范,对侵权方进行了严厉的制裁。
五、刑法相关规定根据我国刑法相关规定,严重侵犯计算机软件著作权构成犯罪。
例如,非法制造销售侵权复制品、非法破解技术防护手段等行为将构成犯罪,并受到刑事处罚。
刑法的相关规定对于打击和惩治严重的计算机软件侵权行为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综上所述,我国对于计算机软件侵权的法律规定非常明确,旨在保护软件著作权人的合法权益,维护市场秩序,推动计算机软件产业的发展。
作为广大计算机软件用户,我们应当自觉遵守这些法律规定,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使用正版软件,共同营造一个良好的计算机软件环境。
微软诉某计算机公司侵害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纠纷案例评析

微软诉某计算机公司侵害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纠纷案例评析本文将就微软诉某计算机公司侵害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纠纷案例进行评析。
该案例是一起典型的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纠纷案件,涉及到多方的复杂利益关系,该案例对于计算机软件行业的规范和维护市场秩序有着积极的作用。
案例概述2018年3月,微软公司就某计算机公司盗用其Office 产品源代码等进行侵权操作提起诉讼,要求索赔一定数目的赔偿款,以及要求其停止销售相关的产品。
据微软声称,该公司在其产品中盗用了微软Office产品的源代码,同时经过修改,将其整合到其产品中,制造了与微软公司的产品非常相似的产品。
此举导致了微软公司利益的受损。
此案受到了广泛的社会关注。
法律分析1. 知识产权法律基础知识产权是计算机软件行业最重要的资产之一,其中包括了著作权、专利权和商标权等。
在本案中,微软以侵犯其著作权为由提起诉讼,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第十二条规定:“所谓著作权,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其所创作的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享有的专有权利。
”由此可见,计算机程序一样被视为一种文学或艺术作品,享有著作权的保护。
2. 法律依据(1)侵权行为确认著作权法第十一条规定:“享有著作权的当事人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以复制、发行、出版、展览、表演、放映、广播、信息网络传播或者其他方式侵犯著作权人的著作权。
”因此,该公司盗用微软Office产品的源代码无疑构成了侵权行为。
(2)损害赔偿要求根据著作权法第四十六条之规定:“侵犯著作权,损害著作财产权人的利益的,应当停止侵害,赔偿损失,赔偿其经济损失。
”微软公司可以要求该公司停止侵权行为,并要求获得经济赔偿。
(3)权利保护的具体形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的规定,著作权人可以要求采取以下措施进行保护,包括:责令停止侵犯,禁止重复侵犯,没收违法所得和侵权的工具和材料等。
3. 判案依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第五十条,侵犯著作权,损害著作权人的利益,可以要求赔偿经济损失和合理费用。
侵犯著作权的法律责任(包括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有哪些

侵犯著作权的法律责任(包括民事责任、⾏政责任和刑事责任)有哪些侵犯著作权的法律责任(包括民事责任、⾏政责任和刑事责任)有哪些?店铺⼩编为您准备了相关知识,希望对您能有所帮助。
侵犯著作权的法律责任(包括民事责任、⾏政责任和刑事责任)有哪些⼀、民事责任是指侵权⾏为⼈因实施侵权⾏为⽽应承担的民事法律后果。
1、适⽤民事责任的侵犯著作权⾏为。
第⼀,侵权⾏为使他⼈的合法权利和利益遭受损害。
损害事实是侵权责任的前提。
第⼆,⾏为⼈的⾏为与损害事实之间存在因果关系,⾏为⼈的⾏为导致或传便损害事实的发⽣。
第三,⾏为⼈实施侵权⾏为是由于过错。
第四,⾏为⼈必须具备民事⾏为能⼒。
2、民事责任形式(1)停⽌侵害。
为能够及时制⽌侵权⾏为,防⽌扩⼤损害后果,受害⼈可以要求⼈民法院责令侵权⼈⽴即停⽌正在进⾏的侵权⾏为。
例如,根据受伤⼈请求,⼈民法院可以责令出版侵权图书的出版社⽴即停⽌出版,发⾏侵权图书,对已出版的图书应当收回、封存、销毁。
(2)消除影响。
侵权⼈承担这项责任,应采取有效⽅式,说明事情真相,消除其侵权⾏为给著作权⼈带来的消极影响。
(3)公开赔礼道歉。
即应当是以可使公众了解的⽅式。
承认侵权,并向著作权⼈表⽰歉意。
(4)赔偿损失。
赔偿损失⼜称损害赔偿。
是指侵权⼈以⾃⼰的财产抵偿,弥补⾃⼰的⾏为给受需⼈造成的损害。
对财产损害的赔偿,以实际损害包括直接损害和间接损害作为确定赔偿⾦额的标准,不允许获得超过实际损害的赔偿⾦。
对于精神损害的赔偿,通常规定了停⽌侵害、恢复不誉等和有限的经济赔偿。
有下列侵权⾏为的,应当根据具体情况,承担停⽌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等民事责任:(1)未经著作权⼈许可,发表其作品的;(2)未经合作作者许可,将与他⼈合作创作的作品当作⾃⼰单独创作的作品发表的;(3)没有参加创作,为谋取个⼈名利,在他⼈作品上署名的;(4)歪曲、篡改他⼈作品的;(5)剽窃他⼈作品的;(6)未经著作权⼈许可,以展览、摄制电影和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法使⽤作品,或者以改编、翻译、注释等⽅式使⽤作品的,著作权法另有规定的除外;(7)使⽤他⼈作品,应当⽀付报酬⽽未⽀付的;(8)未经电影作品和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法创作的作品、计算机软件、录⾳录像制品的著作权⼈或者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许可,出版其作品或者录⾳录像制品的,著作权法另有规定的除外;(9)未经出版者许可,使⽤其出版的图书、期刊的版式设计的;(10)未经表演者许可,从现场直播或者公开传送其现场表演,或者录制其表演的;(11)其他侵犯著作权以及邻接权的⾏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侵犯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的行为有哪些
(一)未经软件著作权人许可,发表或者登记其软件的;(二)将他人软件作为自己的软件发表或者登记的;(三)未经合作者许可,将与他人合作开发的软件作为自己单独完成的软件发表或者登记的;(四)在他人软件上署名或者更改他人软件上的署名的;(五)未经软件著作权人许可,修改、翻译其软件的。
二、软件著作权各项权利
发表权:即决定软件是否公之于众的权利;
署名权:即表明开发者身份,在软件上署名的权利;
修改权:即对软件进行增补、删节,或者改变指令、语句顺序的权利;
复制权:即将软件制作一份或者多份的权利;
发行权:即以出售或者赠与方式向公众提供软件的原件或者复制件的权利;
出租权:即有偿许可他人临时使用软件的权利,但是软件不是出租的主要标的的除外;
信息网络传播:即以有线或者无线方式向公众提供软件,使公众可以在其个人选定的时间和地点获得软件的权利;
翻译权:即将原软件从一种自然语言文字转换成另一种自然语言文字的权利;
其它权利:应当由软件著作权人享有的其他权利。
三、软件著作权登记意义
作为税收减免的重要依据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决定〉有关税收问题的通知》规定:“对经过国家版权局注册登记,在销售时一并转让著作权、所有权的计算机软件征收营业税,不征收增值税。
”
作为法律重点保护的依据
《国务院关于印发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若干政策的通知》第三十二条规定:“国务院著作权行政管理部门要规范和加强软件著作权登记制度,鼓励软件著作权登记,并依据国家法律对已经登记的软件予以重点保护。
”比如:软件版权受到侵权时,对于软件著作权登记证书司法机关可不必经过审查,直接作为有力证据使用;此外也是国家著作权管理机关惩处侵犯软件版权行为的执法依据。
作为技术出资入股
《关于以高新技术成果出资入股若干问题的规定》规定:“计算机软件可以作为高新技术出资入股,而且作价的比例可以突破公司法20%的限制达到35%”。
甚至有的地方政府规定:“可以100%的软件技术作为出资入股”,但是都要求首先必须取得软件著作权登记。
作为申请科技成果的依据
科学技术部关于印发《科技成果登记办法》的通知第八条规定:“办理科技成果登记应当提交《科技成果登记表》及下列材料:(一)应用技术成果:相关的评价证明(鉴定证书或者鉴定报告、科技计划项目验收报告、行业准入证明、新产品证书等)和研制报告;或者知识产权证明(专利证书、植物品种权证书、软件登记证书等)和用户证明”。
这里的软件登记证书指的是软件著作权的登记证书和软件产品登记证书,其他部委也有类似规定。
企业破产后的有形收益
在法律上著作权视为“无形资产”,企业的无形资产不随企业的破产而消失,在企业破产后,无形资产(著作权)的生命力和价值仍然存在,该无形资产(著作权)可以在转让和拍卖中获得有形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