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中庸思想之解读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语》中庸思想之解读

摘要:中庸思想在我国源远流长,作为衡量君子的最高道德标准,对中国社会具有深远的影响。作为孔子思想体现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庸思想时时刻刻体现在其伦理观、宇宙观、教育观等各个方面。《论语》一书集中体现了孔子对中庸观念的总结和具体运用,反映出了中庸观念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精神意义,这是早期儒家对中庸思想的理解和发展。

关键词:《论语》;中庸;时中

中庸是中国古代儒家衡量君子的最高道德标准,无数文人士大夫将其作为一生的追求,所以中庸观念普遍受到重视。后代儒家不断地对“中庸”观念做出自己的阐释和发挥。郑玄注《礼记?中庸》“君子中庸”句说:“庸,常也,用中为常道也”。程颐释“中庸”说:“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苦,天下之正道,庸者,灭下之定理”。朱熹理解为:“中者,不偏不倚,无过、不及之名。庸,平常也”。虽然后儒对“中庸”的理解大相径庭,基本一致。但是这和原始儒家的初衷是否一致,还需要我们认真思考。《论语》一书是记载孔子及其弟子言行举止的一书,对我们理解原始儒家的“中庸”观念有很大参考价值。

追本溯源,中庸的观念在我国上古三代时期就已经有了萌芽。在《尚书》中就有相关“中道、执中、行中”的记载,这时的中庸观念主要体现在了政治方面。直到孔子正式提出了中庸这一概念,其更多的功用体现在了伦理方面,成为衡量君子的最高道德标准。这一点在《论语》中有较为直观的体现,将中庸观念融合在了各个方面。随后,孔子的孙子子思做出专著《中庸》一书,将中庸思想上升到了宇宙观的高度。又经过汉宋的儒生千百年来的不断发挥和引申,中庸观念在人们心中根深蒂固,成为中国国民性的一部分,最终对中国传统文化形成了深远的影响。纵观中庸的发展历程可以简单概括为,起源于《尚书》,提出于《论语》,成熟于《中庸》,发扬于后儒。对于“中庸”概念的首先出现者,我们可以发现《论语》一书对中庸思想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对研究原始儒家的中庸思想十分重要。根据学者统计,《论语》中出现“仁”109次,出现“礼”75次,我们不能否认“仁”和“礼”在孔子思想体系中的重要作用。但“礼”是周代就固有的,“仁”是孔子思想的最终目的。即孔子想以“克己复礼”为“天下归仁”。那么,通过什么样的手段才能将“礼”和“仁”联系起来呢?善于温故知新的孔子,在对历史文献的钻研中,归纳出了新的观点,即从“礼”到“仁”的方法论武器――“中庸”。孔子赋予了“中庸”在伦理观中极高的地位。所以发出了这样的感慨:“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1]“中庸”在孔子的思想体系中成为了衡量君子道德的最高标准。

文质彬彬,取之中道

“女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2]是孔子对其弟子的告诫。“君子儒”便成为了后代儒生追求的目标。那怎么样才算是一个合格的君子呢?孔子给出的答案是“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就是说“质朴多于文采,就未免粗野,文采多于质朴就未免虚浮,文采和质朴配合恰当,才能称为君子”。作为君子,既不能“野”,又不能“史”,所以“质”“文”要配合恰当,找到一个平衡点,这个平衡点要恰到好处,才能称之为君子。要想做

到“文质彬彬”,只有坚持中庸原则,重点是对度的把握。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就是君子也不会例外。作为一个人,就会有七情六欲,难免会有喜怒哀乐。要坚持理性,不被情绪控制,真正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是十分困难的。面对怎样控制我们情绪的难题,孔子给出的答案同样是坚持中庸原则。“《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3]“乐”是适度的纵情与陶醉,“淫”则是不加控制的欢愉宣泄;“哀”是心中思念至极但又能自我克制的一种情感状态,“伤”则是一任思念不断加深以致造成自我伤害的一种失控状态。坚持中道的“乐”“哀”,摒弃过度的“淫”“伤”。面对自己喜爱的事物,要做到陶醉但不过度;面对使自己伤感的事物,要做到哀婉但不伤痛。

在孔子的伦理观中,仿佛任何问题的解决方案都可以用“中庸”二字来一言以蔽之。中庸之道成为至高原则,成为解决一切问题的上方宝剑。“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起点成为了坚守中庸之道。追求至真至善至美的出发点要恪守中庸之道。经过一生的探索,孔子将自己的观点用“中庸”二字来概括,做得不够不行,做得过了也不行,这看似简单的道理,却包含了无穷无尽的智慧。

过犹不及,取舍有度

在一万一千多字的《论语》中,“中庸”一词仅仅出现了一次。而孔子也没有对“中庸”做出具体的规范的解释。我们只能从《论语》的字里行间对中庸进行揣测,给了我们极大的发挥和想象的空间。用“过犹不及”来形容孔子的中庸之道,虽然不会概括的很全面,但也不至于有很大的偏差。“过犹不及”的意思是“过分和赶不上同样不好”这四个字体现了孔子中庸之道的全部精髓。《论语》中体现这一原则的记载有:

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曰:“然则师愈与?”子曰:“过犹不及。”[4]

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曰:“再,斯可矣。”[5]

子曰:“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

也。”[6]

孔子对中庸之道的解释还可以理解为“过犹不及”。即我们要把握一个度的问题,在质变量变中,关键的是度,任何事情只有掌握好度,才能把事情做好。以上的相关记载,我可以看出孔子将“过犹不及”坚持“中行”作为中庸之道的一部分,这些对人的要求,但是孔子的思想博大精深,不仅对人,对自然万物也有博爱精神。做为一个“仁”者,他的“仁”不仅只是针对人这个群体,而是扩展到了万事万物。

对与“中庸”二字的理解,孔子将中庸之道发挥的淋漓尽致。正如如他所说:“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做任何事都坚持“叩其两端”,这样就不会将事情做得过了头,也不会出现做得不够的现象。可以说“中庸”观念孔子一生思想奋斗的主要收获之一。“见危授命”与“危邦不入”,是他处理生死的中庸;“敬鬼神而远之”是他对待鬼神的中庸;“周而不比”“和而不同”是他对交友之道的中庸;既要“亲亲”,又要“尚贤”,是他选用人才的中庸;“礼之用,和为贵”是他治国之道的中庸。《论语》一书中时时刻刻阐释了“礼”与“仁”,并且这二字之间是有联系的“礼”与“仁”是互为表里的,“仁是礼的内涵,礼是仁的形式;仁是礼的基础,礼是仁的上层建筑”。对于“中庸”却没有更多的具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