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工业产业基地项目实施方案
湖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促进全省石化产业转型升级绿色发展的实施方案
湖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促进全省石化产业转型升级绿色发展的实施方案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湖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公布日期】2016.11.04•【字号】鄂政办发〔2016〕90号•【施行日期】2016.11.04•【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原材料工业正文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促进全省石化产业转型升级绿色发展的实施方案鄂政办发〔2016〕90号各市、州、县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石化产业是我省重要的工业支柱产业。
“十二五”以来,全省认真贯彻落实“工业强省”“两计划一工程”战略部署,着力调结构、转方式、促转型,实现了规模翻番、结构优化、质效提升、位次前移。
同时,我省石化产业存在产能结构性过剩、自主创新能力不强、产业布局不合理、行业整体效益不佳、生态环保和安全生产压力大等问题,加快推进石化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迫在眉睫。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石化产业调结构促转型增效益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6〕57号)精神,加快推进全省石化产业转型升级,提升产业发展质量和效益,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经省政府同意,制定如下实施方案: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围绕全省石化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点领域,着力去产能、补短板、调布局、降消耗、减排放、保安全,加快推进优势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培育壮大先进化工新材料和高端化学品产业;优化产业布局,促进产业集聚;加强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实现“两化”融合,推动全省石化产业调整改造、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和绿色可持续发展,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
(二)发展目标。
到2020年,乙烯产品产业链不断延伸,有机原料、先进化工新材料和高端化学品产业快速发展。
落后生产工艺装备、安全隐患大、环境污染严重、资源能源消耗高的石化产品生产线加快淘汰,有效化解过剩产能。
城镇人口密集区和环境敏感区内的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搬迁入园或转产关闭,新建石化项目100%进入化工园区和石化产业园区,园区建设更加规范,产业布局更趋合理,建成一批具有国际水平的技术研发中心和较强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
湖北省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汉江生态经济带发展规划湖北省实施方案(2019-2021年)的通知
湖北省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汉江生态经济带发展规划湖北省实施方案(2019-2021年)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湖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公布日期】2019.08.07•【字号】鄂发改长江〔2019〕289号•【施行日期】2019.08.07•【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自然生态保护正文湖北省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汉江生态经济带发展规划湖北省实施方案(2019-2021年)的通知武汉市、襄阳市、十堰市、孝感市、荆门市、随州市、仙桃市、潜江市、天门市、神农架林区人民政府,省委军民融合办,省教育厅、省科技厅、省经信厅、省民政厅、省财政厅、省人社厅、省自然资源厅、省生态环境厅、省住建厅、省交通运输厅、省水利厅、省农业农村厅、省商务厅、省文化和旅游厅、省卫生健康委、省应急管理厅,省统计局、省扶贫办,省能源局、省林业局,国家开发银行省分行:为落实《汉江生态经济带发展规划》,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将《汉江生态经济带发展规划湖北省实施方案(2019-2021年)》印发你们,请认真抓好落实。
湖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19年8月27日汉江生态经济带发展规划湖北省实施方案(2019-2021年)为贯彻实施《汉江生态经济带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推进湖北汉江生态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打造“美丽汉江”1.加强重要生态区域建设和保护。
实施生态红线管理,建设秦巴山(湖北)生物多样性生态功能区及大洪山、桐柏山水土保持生态功能区。
编制实施丹江口库区(湖北)地质灾害防治规划。
(责任单位:省自然资源厅。
实施主体:汉江流域各市人民政府。
因各项工作均需地方政府协同落实,实施主体以下不再重复。
)2.建设沿江绿化带。
加强汉江干支流河岸带和丹江口库区库滨带生态保护与修复。
推进沿汉江干流生态林带、国家储备林建设。
修复裸露山体。
保护利用汉江中下游滩涂地。
(责任单位:省自然资源厅、省林业局)3.加强中小流域治理。
湖北省国土资源厅关于加强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促进矿业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鄂土资发[2014]17号
湖北省国土资源厅关于加强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促进矿业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正文:---------------------------------------------------------------------------------------------------------------------------------------------------- 湖北省国土资源厅关于加强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促进矿业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鄂土资发〔2014〕17号)各市(州)、直管市、神农架林区国土资源局:为了服务全省“建成支点,走在前列”发展战略,进一步加强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工作,促进矿业转型升级,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根据国家有关政策规定,结合我省实际,提出以下指导意见。
一、充分认识加强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促进矿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意义(一)是资源保障的重要途径。
随着全省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同步快速推进,对资源的需求集中释放,经济发展面临的资源瓶颈制约日益突出。
我省矿产资源禀赋条件较差,资源利用方式较粗放,节约与综合利用潜力巨大。
加强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可以开源节流,释放和盘活一批资源储量,达到“小矿变大矿、一矿变多矿、呆矿变活矿”的效果,提高资源保障能力。
(二)是环境保护的现实需要。
矿业开发形成的“三废”,压占土地,污染环境,产生了许多安全隐患。
加强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实现矿业“三废”资源化利用,可以减少排放增量,逐步消纳历史存量,有利于矿产开发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促进生态文明建设。
(三)是经济升级的内在要求。
矿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性、先导性产业,是资源型产业的发展底盘。
国内外经济正向绿色经济深度转型调整,矿业也必须同步转型升级,由粗放向集约转变,走绿色发展道路,切实提高产业竞争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落实省委“竞进提质、升级增效”的要求,实施省政府“两计划一工程”,也迫切要求矿业及后续加工业加快转型升级,提升发展传统优势资源产业,培育发展资源综合利用和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湖北省承接产业转移的路径研究
湖北省承接产业转移的路径研究湖北省作为中国内地中心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和制造业大省。
近年来,随着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加速,湖北省正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吸引更多的产业项目落户,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本文将从湖北省承接产业转移的路径进行研究,探讨湖北省如何通过产业承接实现经济发展的转型升级。
一、湖北省承接产业转移的现状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不断加深,许多企业开始寻求在中国内地进行产业转移。
而湖北省作为中国内地中心地区,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和丰富的资源禀赋,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产业项目进驻。
目前,湖北省正在积极推动产业承接,特别是在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方面,湖北省通过提供土地资源、税收优惠等政策吸引了一大批企业落户。
武汉市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等先后引进了一批知名企业,提升了当地产业发展水平。
湖北省加大了对技术创新的扶持力度,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从而在产业转移中获得更多的竞争优势。
二、路径一:提供政策支持和服务保障政策支持是产业承接的核心动力。
湖北省在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提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包括土地供应、税收减免、人才引进等方面。
特别是在土地供给方面,湖北省不仅提供了大量的工业用地,还利用土地整治改造提升了产业配套条件,提高了产业承接的吸引力。
湖北省还通过建立产业发展基金、技术创新基金等企业融资支持机制,加大对承接产业的金融支持力度,降低产业转移企业的投资成本,提高了投资回报率,促进了产业承接的加速发展。
服务保障是产业承接的重要环节。
湖北省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建立健全了工商登记、企业设立、资金拨付等实施细则,为产业承接企业提供了更加便利的创业服务。
特别是对于外来企业,湖北省加大了对外资企业的服务力度,提供了更多的涉外服务窗口,为外来企业提供了更便捷的投资环境。
三、路径二:培育产业集群和创新能力产业承接要实现真正的转移与落地,就需要依托于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完善。
湖北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关于印发湖北省大数据产业“十四五”发展规划的通知
湖北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关于印发湖北省大数据产业“十四五”发展规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湖北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公布日期】2021.12.31•【字号】鄂经信规划〔2021〕204号•【施行日期】2021.12.3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发展规划正文湖北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关于印发湖北省大数据产业“十四五”发展规划的通知各市、州、县经信局,省直相关部门:现将《湖北省大数据产业“十四五”发展规划》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工作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湖北省经济和信息化厅2021年12月31日湖北省大数据产业“十四五”发展规划信息技术与经济社会的交汇融合引发了数据迅猛增长,数据正在成为与物质、能源同等重要的基础性战略资源。
立足湖北通信枢纽、信息产业基础和人才资源优势,推动大数据产业发展,对促进经济转型和创新发展、提升政府治理能力、优化民生公共服务等具有重大意义。
为贯彻落实国家大数据发展战略,促进大数据产业快速健康发展,依据《“十四五”大数据产业发展规划》和《湖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特编制本规划。
一、发展基础(一)发展现状一是基础设施建设有序推进。
全省在用数据中心超过80个,机架数量超过10.8万架,武钢大数据中心、国家网安基地中金大数据中心、襄阳云计算基地和宜昌三峡大数据中心等项目加快建设,初步形成了“一主两翼”的数据中心集群。
截至2020年,全省5G宏基站累计超3.6万个,百兆及以上宽带接入用户累计达到1624万户,互联网出省带宽达36.6Tbps;武汉顶级节点已接入二级节点17个,标识注册量超过48亿。
二是大数据应用领域不断拓宽。
省内龙头企业积极开展大数据应用探索,在装备、汽车、电子、化工等行业建成15个重点工业互联网平台,长飞、武重等龙头企业获得全国工业互联网试点示范。
湖北省政务大数据能力平台入库数据达172亿条,对接完成179个重点信息系统,省政务办“破信息共享藩篱筑政务一窗底座”实践案例荣获政务服务创新奖。
湖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湖北省5G+工业互联网融合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3年)的通知
湖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湖北省5G+工业互联网融合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3年)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湖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公布日期】2021.12.31•【字号】鄂政办发〔2021〕69号•【施行日期】2021.12.3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发展规划正文湖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湖北省5G+工业互联网融合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3年)的通知各市、州、县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湖北省5G+工业互联网融合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3年)》已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工作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2021年12月31日湖北省5G+工业互联网融合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3年)为深化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发展,加快推动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加快培育形成我省5G与工业互联网融合叠加、互促共进、倍增发展的创新态势,奋力打造5G+工业互联网发展新高地,助力制造业集群化、高端化、数字化、融合化、绿色化发展,制定本行动计划。
一、发展目标坚持5G+工业互联网融合创新、深度赋能,通过实施“3357”计划(启动3大行动、构建3张信息网络、提升5项产业能力、重点打造7类应用场景),力争到2023年,全省网络基础设施、产业能力体系、应用场景示范取得明显成效,初步建成全国前列、中部领先的5G+工业互联网融合创新发展新高地。
网络基础设施进一步优化。
全省5G宏基站数量达到10万个,实现县以上中心城区、重点区域、重点行业的连续覆盖。
加快行业龙头企业内网升级改造进度,建设一批5G全连接工厂。
完善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新建15个二级节点,武汉顶级节点标识注册量达到100亿个。
产业支撑能力进一步提升。
面向工业场景高实时、高可靠、高精度的需求,着力突破一批5G关键技术,加快5G+工业互联网融合产品研发和产业化。
培育一批5G产业链优秀企业,建设50家企业级、行业级工业互联网平台,力争建设1-2家国家级双跨平台。
湖北老工业基地改造的生态路径思考
关键 词 : 湖北 ; 老工业基 地 ; 生态工业 园区; 循环 经济
中图分类号 : 17 2 3 文献标 识码 : F 2 (6 ) A
文章编号 :o3 8 7 ( O9 O 一 06 O 10 — 4 7 2 0 )5 O 6 一 4
一
、
湖北 老工业基地改造的路径选择
下, 遵循循环经 济的理念 , 推进生态工业 园的建设 , 大力 努
力推动老工业基地又快又好的发展 。
湖北是我 国重要 的老工业 基地之一 ,兴建 了武钢 、 武
锅、 武重 、 船、 武 三峡 等一批重 点项 目。 形成 了以钢 铁冶金 、
下面将从 三个层 面来分析这一抉择的依据及其 重要意
义 。首先, 十六届 四中全会 提出“ 中共 构建社会主义 和谐社 会” 的执政理念 , 用经济 和社会理性来构建“ 和谐” 是举全 就 社会之力 , 尽最大可能摆脱 能源、 生态 、 发展 与生存危机 , 摆
湖 北社 会 科 学 2 0 0 9年第 5期
湖北老工业基地改造的生态路径思考
李 君, 韩德明
( 湖北工业大学 , 湖北 武汉 4 o7 ) 3 0 4
摘 要 : 北老工业基 地的改造振兴应该 选择 循环 经济发 展 的模 式 。在研 究发达 国家建立 生态园 区实现可 湖
持续发展经验并且充分了解国内生态园区建设情况之后 , 可以因地制 宜借鉴 国内外的成功经验 , 逐步改建成
脱为争夺资源、 财富 、 地位而形成 的政治 、 社会及心理危机 ,
实现人类 与 自然和谐相处 ,那么发展工业生态与循 环经济 是实现这一理想的最理性的选择 。 其次 , 从中国宏观经济 的“ 瓶颈制约” 问题层面来观察 , 中国经济 发 展始 终是 在 “ 高投 入 ——强 约束一 经 济调 整——再高投入——更强约束——被迫再调整 ”这样 的循 环中进行 的 ,这样 的大起大落 困扰着中国经济持续健康发 展。“ 瓶颈” 产业部门主要包括农业 、 能源工业、 原材料工业 、 交通运输业 。而循环经济 的最大贡献即在于提高资源利用
湖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等部门关于推动新型建筑工业化与智能建造发展的实施意见
湖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等部门关于推动新型建筑工业化与智能建造发展的实施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湖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公布日期】2021.09.02•【字号】鄂建文〔2021〕34号•【施行日期】2021.09.02•【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建筑节能与科技正文湖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等部门关于推动新型建筑工业化与智能建造发展的实施意见鄂建文〔2021〕34号各市、州、直管市、神农架林区住(城)建局、发改委、教育局、科技局、经信局、财政局、人社局、自然资源局、生态环境局、交通运输局、水利局、市场监管局、公共资源交易监管局,人民银行武汉分行营业管理部、湖北辖内各中心支行、各直管市区支行,各银保监分局、直管组: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6〕71号)、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部委《关于加快新型建筑工业化发展的若干意见》(建标规〔2020〕8号)和《关于推动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的指导意见》(建市〔2020〕60号)精神,加快推进全省建筑业工业化、数字化、智能化升级,促进建筑业高质量发展,经省人民政府同意,提出如下实施意见:一、总体要求以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十四五”规划为引领,以装配式建筑为载体,以新型建筑工业化为抓手,以数字化、智能化为驱动,加大智能建造新技术、新产品在工程建设领域应用,培育全产业链融合一体的智能建造产业体系,全面提升工程质量安全水平,为建筑业转型升级聚势赋能。
二、目标任务建立有效的新型建筑工业化与智能建造发展政策体系、技术标准体系和产业体系,建筑工业化、数字化、智能化整体水平显著提高,创新引领能力大幅增强,竞争优势日益明显,实现建设工程项目短周期、减能耗、少污染和建筑高品质、高效益的目标。
到2025年,培育建筑产业互联网平台5个,打造省级以上新型建筑工业化示范基地20个,建设省级以上新型建筑工业化示范项目100个。
湖北潜江一万亩食品产业园提案(最新)ppt课件
2020/12/28
-
49
3)从潜江城市战略看,“油气盐”的传 统工业基础逐步面临资源枯竭的情势,如 何进行产业链的有效转型,如何保障资源 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中部绿色食品产 业园”将能够有力承载并回答这一问题。
2012年08月
2020/12/28
-
1
报 告 目 录
2020/12/28
前言
背景篇
城市篇
定位篇
工作执行篇
-
2
PART1:前言
2020/12/28
-
3
【前言】
“我是潜江人”——这句由曹禺先生1989年在北京写出的 话,让很多潜江人骄傲和关注,这句话带给了潜江很多,影 响到潜江的今天……
而著名作家碧野在70年代初盛赞潜江的 “这是一座绿色的 城” ;虽一度被“油气”的帽子所掩盖,但在今天,这句话将更 加映入我们的眼帘,影响更多……
两站,形成了四通八达的立体化现代交通网络。
◇ 武汉港:距潜江1.5小时车程
◇ 武汉天河国际机场:距潜江1.5小时车程
◇ 汉口火车站和武昌火车站:距潜江1.5小时车程
2020/12/28
-
34
3、物产认知——丰盈之绿
潜江农作物总播种面积148.5万亩。地上盛产“粮、棉、油”,目前已成为 国家商品粮、优质棉、特种水产、速生丰产林、瘦肉型生猪、农业综合开发 和农业出口创汇七大基地。 水产业:水产养殖面积14.3万亩,总产量15.6万吨。 畜牧业:牛年出栏2.9万头,牲猪年出栏101.56万头,羊年出栏2.89万头, 家禽年出栏1674.88万只,禽蛋年产量3万吨。
湖北省装配式建筑示范产业基地和示范项目管理办法
本办法所称装配式建筑示范项目(以下简称示范项目)
是指按照法律法规和有关技术标准规定,采用装配式建造方
式,在标准化设计、工厂化生产、装配化施工、信息化管理、
一体化装修、智能化应用等方面具有典型示范意义和推广应
用价值的建设项目。
第三条示范产业基地主要包括设计咨询类、部品部件
1.湖北省装配式建筑示范项目申请表(附件3);
2.湖北省装配式建筑示范项目申请书(附件4),包含
项目基本情况、先进性、成果创新等内容;
3.质量、安全保障措施;
4.预期经济、社会、环境效益分析;
5.相关证明材料,包括申请单位的营业执照、在建工程
的施工许可证或竣工工程的验收合格证、装配率计算书、获
奖证书(复印件)、项目所在地质量安全监督机构开具的项
单位地址
单位性质
员工人数
研发人数
申报类型
口设计咨询类口生产类口科技研发类口集成应用类
优先申报类型
企业基本情况
注册资本
(亿元)
企业资质
法人信息
姓名
身份证号
联系人
姓名
电话
邮箱
经营状况
(装配式建筑业务)
上年营业额
(万元)
上年净利润(万元)
主营业务收入
(万元)
上年研发投入(万元)
联合单位
(如有可填)
单位名称
造,近三年内实施的装配式建筑工程项目未发生质量安全事
故。
(二)申报示范项目应符合以下基本条件:
1.示范项目申请主体原则应为项目建设单位或者工程
总承包单位,也可由建设、工程总承包、设计等单位联合申
报。申报示范项目符合国家基本建设程序,在建项目主体结
湖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湖北省绿色建筑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鄂政办发[2013]59号
湖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湖北省绿色建筑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正文:----------------------------------------------------------------------------------------------------------------------------------------------------湖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湖北省绿色建筑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鄂政办发〔2013〕59号)各市、州、县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湖北省绿色建筑行动实施方案》已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2013年8月29日湖北省绿色建筑行动实施方案为推动城乡建设绿色、循环、低碳发展,根据国务院要求,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主要目标“十二五”期间,全省新建绿色建筑1000万平方米以上,完成既有居住建筑、公共建筑和公共机构办公建筑节能改造600万平方米;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面积达5000万平方米以上,武汉城市圈实施集中连片发展,其他市县太阳能热水系统在民用建筑中基本实现规模化应用;基本建成公共建筑节能监管体系,形成省、市两级公共建筑能耗监测平台;建设一批绿色生态城镇、绿色建筑集中示范区和国家绿色生态示范城区。
到2015年末,全省城镇新建建筑20%以上达到绿色建筑标准;新建建筑节能标准设计阶段执行率达100%,施工阶段达98%以上;公共建筑单位面积能耗降低10%,其中大型公共建筑降低15%;县以上城镇新建居住建筑开始实施低能耗建筑节能标准。
二、重点任务(一)推进绿色生态城镇建设。
加强城乡规划引导,各地城镇新区(含开发区、工业园区)要按照绿色生态发展要求规划、建设、管理,组织编制绿色生态专项规划,建立包括绿色建筑比例、生态环保、公共交通、可再生能源利用、土地集约利用、水资源利用、废弃物回收利用等内容的指标体系,组织开展绿色生态城区示范,推进绿色生态城镇建设。
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促进湖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的通知-鄂政发〔2020〕28号
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促进湖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的通知正文:----------------------------------------------------------------------------------------------------------------------------------------------------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促进湖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的通知鄂政发〔2020〕28号各市、州、县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现将《促进湖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2020年12月31日促进湖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促进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20〕7号),进一步促进湖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下简称高新区)高质量发展,现制定如下措施。
一、把握发展要求,构建全域发展新优势(一)突出高质量发展目标。
坚持“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方向,把握“高”和“新”的定位,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着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将高新区建设成为全省创新驱动发展示范区、高质量发展先行区。
到2025年,全省国家高新区达到14家、省级高新区超过30家,高新区生产总值超过2.3万亿元,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超过8000亿元,高新技术企业超过1万家,企业研发经费投入占园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7%左右,每万名从业人员当年专利申请量超过300件,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引领带动能力显著增强。
(责任单位:省科技厅)(二)强化自创区创新引领。
推动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强化与中国(湖北)自由贸易试验区联动发展,大胆开展政策先行先试,实现自创区与自贸区改革举措的深度叠加、改革创新功能的有机融合,加快探索具有湖北特色的创新驱动发展路径,加快建设武汉东湖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支撑武汉创建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湖北省经信委规划处关于印发《创建湖北省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
湖北省经信委规划处关于印发《创建湖北省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湖北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公布日期】2012.05.15•【字号】鄂经信规[2012]151号•【施行日期】2012.05.15•【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原材料工业正文湖北省经信委规划处关于印发《创建湖北省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鄂经信规〔2012〕151号)各市、州、直管市、林区经信委: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开展创建“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工作的通知》(工信部规〔2009〕358号)和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国土资源部《关于进一步做好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创建工作的指导意见》(工信部联规〔2012〕47号)精神,我委制定了《创建湖北省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管理办法(试行)》。
现将《创建湖北省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管理办法(试行)》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此通知。
二〇一二年五月十五日创建湖北省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管理办法(试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推进湖北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加速全省新型工业化进程,促进工业做大做实做强,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引导产业集约化、规模化发展,依据工业和信息化部《创建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管理办法(试行)》文件精神,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湖北省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以下简称示范基地)是指以可持续发展为前提,以产业集聚为主要特征,以工业园区为主要载体,主导产业特色鲜明、水平和规模居全省领先地位,在产业升级、“两化融合”、技术进步、自主创新、节能减排、效率效益、安全生产、区域品牌发展和人力资源充分利用等方面走在全省前列的产业集聚区。
第三条示范基地申报范围:各类开发区、工业园区(集聚区)和省级以上重点布局的产业发展区域等。
第四条创建示范基地遵循公平、公正、公开原则,统筹规划,合理配置资源,规范、有序推进。
黄石新港物流工业园总体规划20182030年
《黄石新港(物流)工业园总体规划(2018-2030年)环境影响报告书》(征求意见稿)韦源口镇人民政府2019 年1月1.黄石新港(物流)工业园总体规划评价背景2009年湖北省批复成立黄石新港(物流)工业园以来,黄石新港凭借得天独厚的优势条件快速发展,黄石新港招商、建设的步伐十分迅速,多个大型企业已经确定在此落户,并对自身企业的用地需求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这些项目的引入对于快速形成黄石新港新材料产业链至关重要,也是助推黄石实现先进制造业基地目标的重要项目。
黄石新港(物流)工业园区亟需调整总体规划,以有效解决目前黄石新港的用地诉求,加快推进黄石新港建设进展,落实项目建设实际需求。
《湖北黄石新港(物流)工业园区总体规划(2009~2030)》于2012年由市政府批准实施,为保证规划的延续性和可操作性,黄石新港又陆续编制了多个下位规划及专项规划,包括《黄石港棋盘洲港区控制性详细规划(2011.07) 》《黄石新港(物流)工业园区控制性详细规划》《黄石新港道路专项规划》《黄石新港市政设施专项规划》等,这些规划在总规的框架下,对港口用地布局及用地规模、道路交通、市政设施等内容作了深化和细化,特别是港口用地和道路交通调整幅度相对较大,随着各个项目的入驻,用地也不断得到调整。
但是整体缺乏有机整合,对规划管理造成一定困惑,因此,亟需根据现状规划和发展情况,编制新一轮的总规,指导园区具体建设。
2.规划区域环境质量现状(1)环境空气质量现状根据阳新县环境保护局提供的例行监测数据,结合HJ663统计方法对SO2、NO2、PM10、PM2.5、CO、O3的年评价指标进行环境质量现状评价,工业园所在区域大气环境质量未达标。
补充特征污染物均满足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2012)标准要求。
(2)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根据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韦源河各指标均能满足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Ⅴ类水体”水质要求;长江(黄石~阳新段)各指标均能满足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Ⅲ类水体”水质要求;海口湖各指标均能满足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Ⅲ类水体”水质要求;春湖水质不能达到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Ⅲ类水体”水质要求,超标因子为高锰酸盐指数、COD和BOD5,超标倍数分别为0.23、0.8和0.75,超标原因与春湖流域污水处理及收集管网设施不足,管网建设滞后、接纳了部分未经处理的生活污水、农业面源污染有关。
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开发区改革和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鄂政发〔2017〕50号
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开发区改革和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正文:----------------------------------------------------------------------------------------------------------------------------------------------------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开发区改革和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鄂政发〔2017〕50号各市、州、县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开发区改革和创新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17〕7号)精神,加快推动全省开发区改革、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现制定如下实施意见。
一、优化开发区功能布局(一)准确把握功能定位。
坚持发挥开发区作为改革排头兵、开放试验田和发展主力军的作用,加快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为构建我省“一主两副多极”区域经济新格局提供支撑。
坚持以产业发展为主,围绕先进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农产品精深加工业和现代服务业,推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积极引导国家级开发区推进以人为核心的产城融合,突出生产功能,加快补齐生活区、商务区、办公区等服务功能建设短板,实现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协同发展。
坚持以科学规划为引领,编制实施全省开发区中长期总体发展规划,推进总体发展规划与土地利用、城市建设、生态保护等规划深度融合,实行“多规合一、一规管总”。
(省发展改革委、省经信委、省国土资源厅、省环保厅、省住建厅等单位,各市、州、县人民政府分工负责)(二)大力引导特色发展。
大力实施差异化、特色化、品牌化发展战略,引导开发区培育壮大特色突出、优势明显、竞争力强、产业链完整的主导产业,形成错位竞争、优势互补的良性互动格局。
支持国家级开发区发挥引领、示范和带动作用,突出发展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高附加值加工贸易、保税物流等产业,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特色品牌园区、高端产业聚集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示范区、开放型经济和体制创新的先行区。
湖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湖北省制造业产业链链长制实施方案(2021-2023年)的通知
湖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湖北省制造业产业链链长制实施方案(2021-2023年)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湖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公布日期】2021.04.09•【字号】鄂政办发〔2021〕23号•【施行日期】2021.04.09•【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工业和信息化管理其他规定正文湖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湖北省制造业产业链链长制实施方案(2021-2023年)的通知鄂政办发〔2021〕23号各市、州、县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湖北省制造业产业链链长制实施方案(2021-2023年)》已经省委、省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实施。
2021年4月9日湖北省制造业产业链链长制实施方案(2021-2023年)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扎实推进领导包保服务产业制度,不断优化营商环境,提升重点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增强重点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促进全产业链素质整体跃升,结合实际,特制订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省委十一届八次全会精神,坚持新发展理念,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以夯实产业基础能力为根本,以提升战略性和全局性产业链为重点,以自主可控、安全高效为目标,坚持政府引导和市场主导、应用牵引和问题导向、产业招商与技术突破、突出重点与全面提升相结合,以链长制为抓手,更加注重锻长板、补短板、强优势、固底盘,提高重点领域制造能力,提升产业外向度水平,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为推进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主支撑。
二、主要目标聚焦16条重点产业链,即:汽车产业链、智能制造装备产业链、集成电路产业链、光通信产业链、现代化工产业链、节能环保产业链、纺织产业链、食品产业链、新材料产业链、生物医药产业链、大数据产业链、人工智能产业链、软件和信息服务产业链、工业互联网产业链、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产业链、航空航天产业链,实施产业链链长制,通过提升产业链带动链主企业、骨干企业、单项冠军企业做大做强做优,提升国内、省内配套水平,重点培育产业链链主企业50-80家,力争突破“卡脖子”技术20项。
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湖北省十个重点产业调整和振兴实施方案的通知
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湖北省十个重点产业调整和振兴实施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湖北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9.07.15•【字号】鄂政发[2009]34号•【施行日期】2009.07.15•【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机关工作正文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湖北省十个重点产业调整和振兴实施方案的通知(鄂政发〔2009〕34号)各市、州、县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现将《湖北省电子信息产业调整和振兴实施方案》、《湖北省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实施方案》、《湖北省钢铁、有色金属产业调整和振兴实施方案》、《湖北省石化产业调整和振兴实施方案》、《湖北省纺织产业调整和振兴实施方案》、《湖北省装备制造业调整和振兴实施方案》、《湖北省船舶工业调整和振兴实施方案》、《湖北省轻工产业调整和振兴实施方案》、《湖北省物流业调整和振兴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
省政府有关部门要按照工作分工,加强沟通协商,密切配合,尽快制订和完善各项配套政策措施,确保我省十个重点产业调整和振兴三年目标的实现。
各市、州、县人民政府要按方案确定的目标、任务,结合当地实际抓紧制订具体措施,推动工作落实,确保取得实效。
二○○九年七月十五日湖北省电子信息产业调整和振兴实施方案(2009—2011年)为应对金融危机的影响,贯彻落实国家电子信息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立足当前、谋划长远,推动我省电子信息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思路及目标(一)总体思路。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主线,坚持立足当前与谋划长远相结合、市场运作与政府引导相结合、自主创新与引进吸收相结合、贯彻国家规划与发挥地方优势相结合的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加强自主创新,加快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以优化环境实现产业突破,以重大项目推动产业发展,以重大成果规模化应用培育新的增长点,实现电子信息产业跨越式发展。
(二)总体目标。
到2011年,全省电子信息产业主营业务收入、工业增加值均较2008年实现倍增,增加值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提高到10%以上,产业规模继续保持中部地区第一的位置。
湖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印发《湖北省关于促进省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发展的意见》的通知
湖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印发《湖北省关于促进省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发展的意见》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湖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公布日期】2020.12.20•【字号】鄂发改地区[2020]472号•【施行日期】2020.12.20•【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企业技术进步与高新技术产业化正文湖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印发《湖北省关于促进省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发展的意见》的通知鄂发改地区[2020]472号各市、州、县人民政府,省政府有关部门:经报省人民政府同意,现将《湖北省关于促进省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发展的意见》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湖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20年12月20日湖北省关于促进省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发展的意见为发挥湖北省承东启西区位优势和内陆市场中心优势,抢抓产能向内陆市场转移的重大机遇,推动湖北省加快融入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现就促进省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发展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持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有力有序有效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加快推进新旧动能转换和产业转型升级,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围绕优势产业打造全产业链,推动产业集群集聚发展,增强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竞争力,培育新形势新阶段下经济发展新引擎和开放合作新平台,把湖北省建设成为中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高地,打造国内大循化重要节点和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战略链接。
(二)基本原则。
——坚持市场导向,改革创新开放发展。
遵循市场规律,充分发挥市场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强化规划和政策引导,着力优化营商环境,完善公共服务;积极开展先行先试,增强创新驱动发展能力,不断推动全方位、深层次对外开放。
——坚持科学布局,产业集聚协调发展。
立足各地比较优势,引导产业集聚,合理确定产业承接重点;推动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间产业科学布局、有序承接和错位发展,与周边地区良性竞争,实现互利共赢。
产业园区项目策划书
产业园区项目策划书一、项目性质:工业二、建设单位:天门工业园管理委员会三、地点范围:天门工业园天仙公路以北方向8#路两侧,天仙公路以南方向7#路两侧,覆盖范围6平方公里,用地面积2500亩。
四、项目背景建设背景天门是一个农业大市,是国家著名的商品粮、优质棉、优质油和瘦肉猪生产基地,是武汉城市经济圈内重要的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之一,主要农产品产量在全省占有重要地位,具有发展食品加工业的许多有利条件和良好现实基矗食品加工业是直接关系广大人民群众生活和健康的重要产业,是增长较快的朝阳产业,是永恒的消费型产业,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
天门市充分发挥农产品资源丰富的优势,抓住加工这个关键环节,推动食品加工业向规模化、产业化、聚集化发展,提高食品加工水平,促进天门市从农业大市向食品加工强市转变。
资源优势天门市主要粮食作物有水稻、小麦、大豆、玉米,经济作物有棉花、油菜、蔬菜,传统作物有黄花菜、花生、绿豆、荞麦、芋环、菊芋等;主要水产品有青鱼、草鱼、鲢鱼、鲤鱼、鳙鱼、鲫鱼、鳊鱼,名特优水产品有河蟹、龙虾、斑点叉尾回、黄颡鱼、淡水白鲳、鳜鱼、南方大口鲶、异育银鲫、泥鳅、黄鳝、义河蚶等;主要畜禽品牌产品有"健康之村"牌大活猪、"侨乡"牌皮咸蛋、"茶圣寺"牌香味板鸭、"康东"牌宫禽酱鸭系列、"全盛"牌无公害土鸡蛋等。
天门市出口的农产品主要有棉花、黄豆、芝麻、大米、莲藕、生猪、鲜蛋、龙虾、蔬菜、饼粕以及黄花菜等土特产及其加工产品。
此外,多宝的花生、九真的慈菇、岳口的芋环以及渔薪的酱菜、干一马湾的皮咸蛋、胡市的板鸭等农副产品,都具有很强的市场竞争优势和发展潜力。
天门市境内的野生动植物约有1100余种,其中野生动物200余种、野生植物900余种。
在900余种野生植物中,有药材9类152种,属国家收购的有20种,年收购量一般为吨,其中野生半夏行销国内,有"荆半夏"之称。
武汉8个产业振兴方案
武汉市电子信息产业调整和振兴实施方案 (1)武汉市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实施方案 (12)武汉市钢铁产业调整和振兴实施方案 (21)武汉市石化产业调整和振兴实施方案 (29)武汉市装备制造业调整和振兴实施方案 (35)武汉市船舶产业调整和振兴实施方案 (46)武汉市轻工纺织产业调整和振兴实施方案 (54)武汉市物流业调整和振兴实施方案 (62)武汉市人民政府文件•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武汉市电子信息等8个重点产业调整和振兴实施方案的通知‣(武政…2009‟45号)各区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各部门:经研究,现将武汉市电子信息等8个重点产业调整和振兴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二〇〇九年七月二十七日•武汉市电子信息产业调整和振兴实施方案‣电子信息产业是国民经济的战略性、基础性和先导性支柱产业,加速发展电子信息产业对实现我市“工业强市”目标、转变发展方式、拉动经济增长、增加社会就业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的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总体要求,依据国家电子信息产业调整振兴规划,特制订本实施方案。
方案实施期为2009~2011年。
一、全市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现状及面临的形势“十一五”以来,我市电子信息产业连续保持高速增长的发展态势。
2008年,全市电子信息产业(含软件、信息服务、信息技术应用等服务业)实现销售收入 806.4亿元,2005—2008年,年均增长25% 。
电子信息产品出口额达 139.6亿元,占全市外贸出口总额的29.3% 。
目前,我市在电子信息产业领域掌握了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是全球第二大光纤光缆制造基地,中国最大的光电器件生产基地,“武汉〃中国光谷”已经成为中国光电子产业的重要支撑。
2008年下半年以来,受国际金融危机、国内经济发展放缓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我市电子信息产业受到了一定的冲击,主要表现在产业整体增速下滑,企业融资难度加大,部分企业经营出现较大困难,12英寸芯片和富士康等重大项目投资、量产计划推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湖北工业产业基地项目实施方案规划设计/投资分析/产业运营摘要做强“一核”。
以中国(合肥)智能语音及人工智能产业基地(中国声谷)为安徽省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核心区,对人工智能全产业链进行布局,重点开展人工智能芯片研发、算法开发、智能语音技术及产品开发应用、智能传感器和传感网研发、智能软硬件研制(智能机器人、智能无人系统、智能终端、机器视觉系统等)、开放平台构建以及人工智能的行业应用,打造在全国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新一代人工智能重大新兴产业基地。
汽车、家电产业是安徽省传统优势产业,在产业结构中占有重要位置。
安徽省已经发展成为全国最重要的家电产业集聚区和自主品牌汽车生产制造基地,近年来四大家电产量均位居全国前列,整车产能达到150万辆。
智能网联和无人驾驶汽车、智慧家电是汽车、家电产业未来发展趋势,这为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和产业化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作为全国首批农业物联网区域试验工程试点省份,安徽省在大田生产物联网建设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改造传统农业的市场空间广阔。
在教育、医疗卫生、社会治理、公共服务等领域,全社会对应用人工智能技术提高服务管理水平的需求也日益迫切。
人工智能作为新一轮产业变革的核心驱动力,正在深刻改变人类生产生活方式,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社会生产力进步。
大力发展人工智能产业,是培育安徽省经济增长新动能、构筑产业竞争新优势的迫切需要,也是推动创新驱动发展、产业转型升级和社会变革进步的重要途径,对于加快建设现代化五大发展美好安徽具有重要意义。
该机械装备项目计划总投资7360.66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4949.25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67.24%;流动资金2411.41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32.76%。
达产年营业收入16303.00万元,总成本费用12461.75万元,税金及附加145.75万元,利润总额3841.25万元,利税总额4516.83万元,税后净利润2880.94万元,达产年纳税总额1635.89万元;达产年投资利润率52.19%,投资利税率61.36%,投资回报率39.14%,全部投资回收期4.05年,提供就业职位333个。
本报告所涉及到的项目承办单位近几年来经营业绩指标,是以国家法定的会计师事务所出具的《财务审计报告》为准,其数据的真实性和合法性均由公司聘请的审计机构负责;公司财务部门相应人员负责提供近几年来既成的财务信息,确保财务数据必须同时具备真实性和合法性,如有弄虚作假等行为导致的后果,由公司财务部门相关人员承担直接法律责任;报告编制人员只是根据报告内容所需,对相关数据承做物理性参照引用,因此,不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湖北工业产业基地项目目录第一章机械装备项目绪论第二章机械装备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第三章建设规模分析第四章机械装备项目选址科学性分析第五章总图布置第六章工程设计总体方案第七章项目风险评价第八章职业安全与劳动卫生第九章项目计划安排第十章投资估算与经济效益分析第一章机械装备项目绪论一、项目名称及承办企业(一)项目名称湖北工业产业基地项目(二)项目承办单位xxx科技发展公司二、项目提出的理由从企业角度而言,虽然人工智能的企业数量和融资规模迅速攀升,但存在大小企业一拥而上、炒作概念的现象。
云计算、大数据企业纷纷改换门庭,导致人工智能产业鱼目混珠,企业技术水平参差不齐。
企业急于将人工智能商业价值变现,对技术难度的预估过于乐观,对自身技术产品普遍夸大宣传,瞄准的发力方向存在扎堆现象。
同时,企业面临政府、资本、同业及舆论的多重压力,在主营方向、技术研发方面缺乏定力,技术、产品普遍趋同情况显著。
人工智能作为新一轮产业变革的核心驱动力,正在深刻改变人类生产生活方式,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社会生产力进步。
大力发展人工智能产业,是培育安徽省经济增长新动能、构筑产业竞争新优势的迫切需要,也是推动创新驱动发展、产业转型升级和社会变革进步的重要途径,对于加快建设现代化五大发展美好安徽具有重要意义。
人工智能作为新一轮产业变革的核心驱动力,正在深刻改变人类生产生活方式,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社会生产力进步。
大力发展人工智能产业,是培育安徽省经济增长新动能、构筑产业竞争新优势的迫切需要,也是推动创新驱动发展、产业转型升级和社会变革进步的重要途径,对于加快建设现代化五大发展美好安徽具有重要意义。
三、机械装备项目选址及用地规模控制指标(一)机械装备项目建设选址项目选址位于某某产业园,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规划电力、给排水、通讯等公用设施条件完备,建设条件良好。
湖北省位于中国中部,长江中游,东邻安徽,西连重庆,西北与陕西接壤,南接江西、湖南,北与河南毗邻。
介于东经108°21′42″—116°07′50″、北纬29°01′53″—33°6′47″之间,东西长约740千米,南北宽约470千米。
<p>湖北省正处于中国地势第二级阶梯向第三级阶梯过渡地带,湖北省地势呈三面高起、中间低平、向南敞开、北有缺口的不完整盆地。
地貌类型多样,山地、丘陵、岗地和平原兼备。
山地、丘陵和岗地、平原湖区各占湖北省总面积的56%,24%和20%。
地势高低相差悬殊,西部号称"华中屋脊"的神农架最高峰神农顶,海拔达3105米;东部平原的监利县谭家渊附近,地面高程为零。
湖北省西、北、东三面被武陵山、巫山、大巴山、武当山、桐柏山、大别山、幕阜山等山地环绕,山前丘陵岗地广布,中南部为江汉平原,与湖南省洞庭湖平原连成一片,地势平坦,土壤肥沃,除平原边缘岗地外,海拔多在35米以下,略呈由西北向东南倾斜的趋势。
<p>湖北省地处亚热带,位于典型的季风区内。
全省除高山地区外,大部分为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光能充足,热量丰富,无霜期长,降水充沛,雨热同季。
<p>湖北省年平均气温15℃—17℃,大部分地区冬冷、夏热,春季气温多变,秋季气温下降迅速。
一年之中,1月最冷,大部分地区平均气温2℃—4℃;7月最热,除高山地区外,平均气温27℃—29℃,极端最高气温可达40℃以上。
全省无霜期在230—300天之间。
<p>湖北省平均降水量在800—1600毫米之间。
降水地域分布呈由南向北递减趋势,鄂西南最多达1400—1600毫米,鄂西北最少为800—1000毫米。
降水量分布有明显的季节变化,一般是夏季最多,冬季最少,夏季雨量在300—700毫米之间,冬季雨量在30—190毫米之间。
6月中旬至7月中旬雨量最多,强度最大,是梅雨期。
<p>湖北省境内除长江、汉江干流外,省内各级河流河长5千米以上的有4228条,河流总长5.92万千米,其中河长在100千米以上的河流41条。
长江自西向东,流贯省内26个县市,西起巴东县鳊鱼溪河口入境,东至黄梅县滨江村出境,流程1041千米。
境内的长江支流有汉水、沮水、漳水、清江、东荆河、陆水、滠水、倒水、举水、巴水、浠水、富水等。
其中汉水为长江中游最大支流,在湖北省境内由西北趋东南,流经13个县市,由陕西白河县将军河进入湖北省郧西县,至武汉汇入长江,流程858千米。
<p>湖北素有“千湖之省”之称。
境内湖泊主要分布在江汉平原上。
现有湖泊755个,湖泊水面面积合计2706.851平方千米。
100平方千米以上的湖泊有洪湖、长湖、梁子湖、斧头湖。
<p>按中国植被分类原则和系统,湖北省自然植被分为4个植被型组:针叶林、阔叶林、灌丛和水生植被;12个植被型:寒温性针叶林、温性针叶林、暖性针叶林、针阔叶混交林、落叶林、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常绿阔叶林、竹林、常绿针叶灌丛、常绿革叶灌丛、常绿落叶阔叶灌丛和水生植被等,30个群系组,124个群系。
<p>湖北省地表水资源量991.15亿立方米,折合径流深533.2毫米,比2014年偏多11.9%。
其中长江流域地表水资源量986.29亿立方米,折合径流深534.4毫米,偏多11.9%;淮河流域地表水资源量4.87亿立方米,折合径流深359.2毫米,偏多7.8%。
<p>湖北省已发现的木本植物有105科、370属、1300种,其中乔木425种、灌木760种、木质藤本115种。
这在全球同一纬度所占比重是最大的。
全省不仅树种较多,而且起源古老,迄今仍保存有不少珍贵、稀有孑遗植物。
除有属于国家一级保护树种水杉、珙桐、秃杉外,还有二级保护树种香果树、水青树、连香树、银杏、杜仲、金钱松、鹅掌楸等20种和三级保护树种秦岭冷杉、垂枝云杉、穗花杉、金钱槭、领春木、红豆树、厚朴等21种。
藤本植物种类多且分布广,价值较高的有爬藤榕、苦皮藤、中华猕猴桃、葛藤、瓜蒌等10多种。
全省的草本植物有2500种以上,其中已被人们采制供作药材的有500种以上。
<p>湖北省在动物地理区划系统中属东洋界、华中区,有陆生脊椎动物687种,其中两栖类48种、鸟类456种、爬行类62种,兽类121种。
全省被国家列为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112种。
其中,属一类保护的有金丝猴、白鹳等23种;属二类保护的有江豚、猕猴、金猫、小天鹅、大鲵等89种。
全省共有鱼类206种,其中以鲤科鱼类为主,占58%以上,其次为鳅科,占8%左右。
全省鱼苗资源丰富,长江干流主要产卵场36处,其中半数以上在湖北境内。
<p>湖北省矿产资源丰富,全省已发现矿产136种(不含亚矿种,下同),约占全国已发现矿种数的81%;其中已查明资源储量的矿产有87种,约占全国已查明资源储量矿产的56%;已发现但尚未查明资源储量的矿种有49种。
<p>(二)机械装备项目用地性质及规模项目总用地面积20543.60平方米(折合约30.80亩),土地综合利用率100.00%;项目建设遵循“合理和集约用地”的原则,按照机械装备行业生产规范和要求进行科学设计、合理布局,符合规划建设要求。
(三)用地控制指标及土建工程项目净用地面积20543.60平方米,建筑物基底占地面积15352.23平方米,总建筑面积27528.42平方米,其中:规划建设主体工程19754.24平方米,项目规划绿化面积1632.73平方米。
四、能源供应1、项目年用电量435470.83千瓦时,折合53.52吨标准煤,满足湖北工业产业基地项目项目生产、办公和公用设施等用电需要2、项目年总用水量14311.10立方米,折合1.22吨标准煤,主要是生产补给水和办公及生活用水。
项目用水由某某产业园市政管网供给。
3、湖北工业产业基地项目项目年用电量435470.83千瓦时,年总用水量14311.10立方米,项目年综合总耗能量(当量值)54.74吨标准煤/年。
达产年综合节能量20.25吨标准煤/年,项目总节能率26.54%,能源利用效果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