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环保概论-答案
农业环保概论试卷A及答案
东北农业大学成人教育学院考试题签农业环保概论(A)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1.农业环境:2.生物圈:3.生物放大:4.镉米:5.1.()2>毒土34.SO2567.()891012①牛3.SO2①SO345.下列烟型中对作物污染危害最小的是。
①漫烟型②平展型③锥型④屋脊型6.六六六在淹水条件下,其降解速率。
①增大②降低③不变④等于零7.硝酸盐在植物体不同器官积累程度顺序一般是①茎>根>叶>花②茎>花>叶>根③茎>花>根>叶④根>茎>叶>花8.大量有机物排入水体后,引起死鱼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①富营养化②毒性③悬浮物增加④溶解氧下降9.甲醛和SO对作物复合污染是作用。
2①协同②独立③拮抗④相加10.野马是1保护动物。
①二类②一类③三类④非保护类11.下面比较稳定的食物链是_________①A→B→C→D②C→D→A→B③C→B→A→D④A→D→C→B12.施碳使玉米对镉的吸收。
①不变②增加③减少④最大13.下列方法中可以消除土壤中重金属污染。
①客土②施碳③淹水④换土14.西维因的羟基代谢物与植物体内的葡萄糖醛酸结合后毒性降低,此现象称为①生物活化②生物降解③初级解毒④次级解毒15.《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是年颁布的。
①197912341.答案一、名词解释1.农业环境——围绕农业生物的各种因素的总和。
具有范围广,不稳定性,环境质量恶化不易察觉与恢复等特点。
2.生物圈——地球上有生命活动的领域及其居住环境的整体。
它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
其范围为地球表面以上约12km的高度和至海面以下约10km的深度。
3.生物放大——在生态系统同一条食物链中,由于高营养级生物以低营养级生物为食物,某种元素及其它不易被分解的污染物(如六六六、DDT等),其在生物体内的浓度随食物链营养的上升而逐步增大的一种现象。
4.镉米——指重金属镉的含量超过1.0mg/kg的大米。
农村环境保护作业参考答案完整版
农村环境保护作业参考答案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农村环境保护》作业参考答案1、什么叫环境、农业环境农业环境的主要组成是什么环境:广义的环境一般来说是指除生物圈之外的其他圈层是广大生物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
狭义的环境是指以人类为中心,人周围的大气、水、土壤、岩石、动植物等自然环境,是人类的环境。
农业环境:农作物(或以农业生产)为主题的周围环境的各种因素的总和。
农业环境可以由两部分组成: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其主要组成要素如下:(1)大气环境农作物生长过程中,通过叶片吸收空气中的CO2,借助于叶片中的叶绿素将太阳能转化为碳水化合物中的化学能,从而共给植物生长。
而植物在这一过程中产生O2释放到大气层中。
(2)水体环境水是各种生物赖以生存的宝贵资源。
,可为人类所利用的淡水资源确实很少,今年由于农业的发展,水体污染严重,污染物质主要分为有机污染物合物及污染物两大类。
(3)土壤资源环境近年来我国土地资源减少,质量也不断下降,主要有:a、土地沙漠化。
b、水土流失问题。
c、土地盐碱化。
d、土壤污染问题。
(4)聚落环境聚落环境是人类聚居的场所,活动的中心。
聚落环境根据其性质、功能和规模可分为院落环境、村落环境和城镇环境。
2、目前我国的农业环境问题主要有哪些方面?目前我国的农业环境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污水灌溉;(2)土壤退化;(3)农药污染;(4)畜禽粪便、生活垃圾;(5)焚烧秸秆;(6)社区—庭院垃圾;(7)大量施用化肥;(8)乡镇企业污染;(9)地膜对土壤的危害;(10)非农业占地3、自然资源的分类与特点是什么?自然资源的分类:1、自然资源原生性自然资源,如太阳能、空气等;2、次生性自然资源不可更新资源可回收的非再生资源,如金属;3、不可回收的非再生资源,如石油;4、可更新资源,如动物、植物、微生物、水等自然资源的特点:(一)普遍性的特征:(1)自然资源的系统性;(2)数量的有线性和潜力的无限性;(3)资源的变动性;(4)资源得多用性;(5)资源的地域性和国际性(二)我国自然资源的特点(1)资源总量大,种类齐全,堪称资源大国;(2)人均占有量低,资源相对紧缺;(3)资源质量相对悬殊,低劣资源比重偏大;(4)水、土资源与人口组合错位;(5)能源南北差异悬殊;4、什么是水资源调查你所居住的城市(或乡镇)水资源的现状如何每人每年平均用水量是多少水资源:自然界的水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是不可替代的自然资源,也是生态环境的基本要素之一。
农业环境保护复习题答案
农业环境保护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1.农业环境——围绕农业生物的各种因素的总和。
具有范围广,不稳定性,环境质量恶化不易察觉与恢复等特点。
2.生物圈——地球上有生命活动的领域及其居住环境的整体。
它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
其范围为地球表面以上约12km的高度和至海面以下约10km的深度。
3.生物放大——在生态系统同一条食物链中,由于高营养级生物以低营养级生物为食物,某种元素及其它不易被分解的污染物(如六六六、DDT等),其在生物体内的浓度随食物链营养的上升而逐步增大的一种现象。
4.镉米——指重金属镉的含量超过1.0mg/kg的大米。
此种米对人体危害大,不能食用。
5.指示植物——指对环境污染十分敏感,可用作环境污染指示材料的一类植物。
6.农业生态系统——是人们利用农业生物与非生物的农业环境之间,以及生物种群间相互作用建立的,并按人类社会需求进行物质生产的有机整体,是一种被人类驯化的半自然的生态系统。
7.自然保护区——是指为了保护自然的目的,把包含保护对象的一定面积的陆地或水体划分出来,进行特殊的保护和管理的区域。
保护对象主要包括:有代表性的自然生态系统,珍稀濒危动植物的天然集中分布区,水源涵养区,有特殊含义的地质构造,地质剖面和化石产地等。
8.酸雨——指pH值小于 5.6的大气降水。
9.土壤背景值——指在未受到人为活动影响,土壤中某种元素或化合物的平均含量。
它反映了土壤质量的原始状况。
10.土地处理系统——是利用土壤及其中的生物对污染的综合净化作用来处理污水,同时利用污水中的水分和肥分来促进农林作物生长,并使其增产的一种工程设施,它包括污水的预处理设施贮水湖、灌溉系统和地下排水系统等。
11.生物活化——污染物在生物作用下或在生物体内转化为此,其母体毒性更大的化合物的现象。
《农村环境保护》课程形成性考核册参考答案
《农村环境保护》课程形成性考核册作业参考答案农村环境保护作业1(第一章~第三章)1、什么叫环境、农业环境?农业环境的主要组成是什么?(参教材第2-7页)答:1、环境:广义的环境一般来说是指除生物圈之外的其他圈层是广大生物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
狭义的环境是指以人类为中心,人周围的大气、水、土壤、岩石、动植物等自然环境,是人类的环境。
2、农业环境:农作物(或以农业生产)为主题的周围环境的各种因素的总和。
农业环境可以由两部分组成: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3、农业环境的主要组成要素如下:(1)大气环境。
农作物生长过程中,通过叶片吸收空气中的CO2,借助于叶片中的叶绿素将太阳能转化为碳水化合物中的化学能,从而共给植物生长。
而植物在这一过程中产生O2释放到大气层中。
(2)水体环境。
水是各种生物赖以生存的宝贵资源,可为人类所利用的淡水资源确实很少,今年由于农业的发展,水体污染严重,污染物质主要分为有机污染物合物及污染物两大类。
(3)土壤资源环境。
近年来我国土地资源减少,质量也不断下降,主要有:土地沙漠化、水土流失、土地盐碱、土壤污染问题。
(4)聚落环境。
聚落环境是人类聚居的场所,活动的中心。
聚落环境根据其性质、功能和规模可分为院落环境、村落环境和城镇环境。
2、目前我国的农业环境问题主要有哪些方面?(参教材第8-9页)答:目前我国的农业环境问题主要有以下10个方面:(1)污水灌溉。
由于水污染与水资源短缺,只能利用污水进行农田灌溉。
(2)土壤退化。
长期过量施用化肥,会赵成土壤物理性质恶化,肥力下降,土壤板结,肥效降低,反过来又使施用量不断增加,是农产品的成本增加,并造成对环境及农业的污染。
(3)农药污染。
农药是人为投放到环境中数量最大的有毒物质,已经对人类的生活和健康造成威胁,农药环境污染已成为全球关注的世界十大公害之一。
(4)畜禽粪便、生活垃圾。
(5)焚烧秸秆。
(6)社区—庭院垃圾。
(7)大量施用化肥造成蔬菜硝酸盐积累。
农村环境保护作业参考答案
农村环境保护作业参考答案农村环境保护作业参考答案蜗牛在线欢迎您访问,本文为蜗牛在线收集与网络!《农村环境保护》作业参考答案作业11、什么叫环境、农业环境?农业环境的主要组成是什么?环境:广义的环境一般来说是指除生物圈之外的其他圈层是广大生物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
狭义的环境是指以人类为中心,人周围的大气、水、土壤、岩石、动植物等自然环境,是人类的环境。
农业环境:农作物(或以农业生产)为主题的周围环境的各种因素的总和。
农业环境可以由两部分组成: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其主要组成要素如下:(1)大气环境农作物生长过程中,通过叶片吸收空气中的CO2,借助于叶片中的叶绿素将太阳能转化为碳水化合物中的化学能,从而共给植物生长。
而植物在这一过程中产生O2释放到大气层中。
(2)水体环境水是各种生物赖以生存的宝贵资源。
,可为人类所利用的淡水资源确实很少,今年由于农业的发展,水体污染严重,污染物质主要分为有机污染物合物及污染物两大类。
(3)土壤资源环境近年来我国土地资源减少,质量也不断下降,主要有:a、土地沙漠化。
b、水土流失问题。
c、土地盐碱化。
d、土壤污染问题。
(4)聚落环境聚落环境是人类聚居的场所,活动的中心。
聚落环境根据其性质、功能和规模可分为院落环境、村落环境和城镇环境。
2、目前我国的农业环境问题主要有哪些方面?目前我国的农业环境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污水灌溉由于水污染与水资源短缺,只能利用污水进行农田灌溉。
(2)土壤退化长期过量施用化肥,会赵成土壤物理性质恶化,肥力下降,土壤板结,肥效降低,反过来又使施用量不断增加,是农产品的成本增加,并造成对环境及农业的污染。
(3)农药污染农药是人为投放到环境中数量最大的有毒物质,已经对人类的生活和健康造成威胁,农药环境污染已成为全球关注的世界十大公害之一。
(4)畜禽粪便、生活垃圾(5)焚烧秸秆(6)社区―庭院垃圾(7)大量施用化肥造成蔬菜硝酸盐积累过量使用氮肥使蔬菜体内的硝酸盐超标,人使用后硝态氮在人体消化道内转化为毒性很大的亚硝酸盐,对人危害极大,尤其是婴儿更容易中毒。
环境保护概论课后习题答案
环境保护概论课后习题答案第一篇:环境保护概论课后习题答案第一章练习题一、选择题1.环境污染按污染产生的来源来分,分为工业污染、农业污染、交通运输污染、生活污染等。
2.造成英国“伦敦烟雾事件”的主要污染是烟尘和二氧化碳。
3.中国的环境问题包括生态破坏问题、资源问题、环境污染问题、人口问题。
4.下列属于环境功能的是调节功能。
二、填空题1.当前全球性大气变暖的主要原因是二氧化碳的超量排放。
2.酸雨通常指PH低于5.6的降水,但现在泛指酸性物质以湿沉降或干沉降的形式从大气转移到地面。
3.环境问题可分为自然环境问题与社会环境问题。
4.环境按环境要素性分成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
5.环境污染特征包括时间效应、范围效应、浓度效应、治理难度效应。
6.多学科交叉、微观、宏观是环境科学的三个特点。
三、判断题1.地球上所有生物总和就是生物圈。
(X)2.温室效应使全球变暖。
(√)3.人类活动不会影响生物圈的稳态。
(X)4.臭氧层是在逸散层。
(X)5.环境容量是指环境可以容纳产生的污染物。
(X)第二章练习题一、选择题1.生命系统是指生物及其生存环境。
2.生产者是蘑菇、草。
3.消费者是指不能自己制造有机物的生物。
4.生态平衡是一种动态平衡。
5.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非生物部分。
6.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这句成语,从食物链的角度来分析,正确的含义是生产者-消费者-顶层消费者。
7.再由植物-雷鸟-猛禽组成的食物链中,如果捕捉了全部的猛禽,雷鸟的数量会先升后降。
8.在食物网中,数量最多的是生产者。
二、填空题1.生物多样性包含了动物、植物、微生物(物种多样性、遗传变异多样性、生态系统)三个层次。
2.生态系统的三大基本功能是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流交换。
3.生态平衡失调主要有生物多样性缺失、环境变化两个方面的标志。
4.根据草原生态系统食物网示意图回答问题:此图中含有5条食物链。
草原生态系统中数量最多的生物是老鼠此图中的各种动物可以统称为消费者此图中最长的一条食物链可以表示为草-鼠-蛇-鹰三、判断题1.生态系统中的生物成分由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组成,非生物成分由阳光、大气、水、土壤、营养成分等组成。
《环境保护概论》习题参考答案
《环境保护概论》习题参考答案目录《环境保护概论》部分第一章绪论 (1)第二章生态学基础 (9)第三章可持续发展与循环经济 (17)第四章环境与人体健康 (22)第五章大气污染及防治 (26)第六章水体污染及防治 (35)第七章土壤污染及防治 (42)第八章固体废物污染及防治 (49)第九章物理性污染及防治 (54)第十章环境管理 (59)《环境监测》部分第一章绪论 (66)第二章水和废水监测 (69)第三章空气和废气监测 (75)第四章固废和土壤监测 (80)第十章噪声监测 (82)第一章绪论一、名词解释1、环境: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
2、自然环境:环绕生物周围的各种自然因素的总和3、聚落环境:人类进行聚居生活的场所。
是人类利用和改造自然而创造出来的与人类关系最密切、最直接的生存环境。
4、人工环境:为了满足人类的需要,在自然物质的基础上,通过人类长期有意识的社会劳动,加工和改造自然物质,创造物质生产体系,积累物质文化等所形成的环境体系。
5、环境要素:环境要素也称作环境基质,是构成人类环境整体的各个独立的、性质不同的而又服从整体演化规律的基本物质组分。
6、环境容量:是指一个特定的环境或一个环境单元所能容纳某污染物的最大负荷量。
7、环境自净:正常情况下,受污染的环境,经一些自然过程及在生物参与下,都具有恢复原来状态的能力,称此能力为环境的自净作用。
8、环境承载力:是指在某一时期,某种环境状态下,某一区域环境对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支持能力的限度。
9、环境问题:指由于人类活动作用于人们周围的环境所引起的环境质量变化,以及这种变化反过来对人类的生产、生活和健康的影响问题。
10、环境科学:研究人类生存的环境质量及其保护与改善的科学。
二、单项选择题1、A2、B3、B4、D5、A6、B7、B8、C9、A 10、C11、A 12、A 13、D 14、C 15、B16、B 17、A 18、D 19、D 20、A三、简答题1、什么是环境保护?环境保护一般是指人类为解决现实或潜在的环境问题,协调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保护人类的生存环境、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而采取的各种行动的总称。
环保概论作业参考答案
《环境保护概论》作业参考答案1-3章1.什么是环境问题?当前人类面临的主要全球性环境问题;两次环境问题高潮的区别。
答:(1)环境问题是指由于人类活动作用于人们周围的环境所引起的环境质量变化,以及这种变化反过来对人类的生产、生活和健康的影响问题。
(2)当前人类面临的主要全球性环境问题:1)温室效应引起的全球气候的变暖;2)臭氧层的破坏;3)酸雨区的扩展;4)自然资源的短缺和耗竭;5)生态破坏和生物多样性的减少;6)危险废物越境转移。
(3)1)影响范围不同。
第一次高潮是局部性、小范围的环境污染问题,第二次高潮是大范围、全球性的环境污染问题。
2)危害后果不同。
第一次高潮环境污染主要是对人体健康的影响,第二次高潮不但危害人体健康的影响,而且全球性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已危及人类的生存与发展。
3)污染源复杂程度不同。
第一次高潮污染源相对简单,第二次高潮污染源比较复杂。
2、可持续发展的涵义?答: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3、结合实际,论述中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任务和战略措施。
答:要点:(1)战略任务:1)工业污染防治a.预防为主、防治结合; b.集中控制、综合利用;c.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转变为集约;2)城市环境综合整治; 3)能源利用率提高;4)生态环境保护a.生态农业 b.造林 c.生物多样性保护。
要点:(2)战略措施:1)加强科技开发; 2)用经济手段保护环境;3)提高全民族环境意识;4)加强环境法制、环境管理。
4、什么是生态学及生态系统?答:(1)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及其作用机理的科学。
(2)生态系统是指在自然界的一定空间内,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制约,不断演变,达到动态平衡,相对稳定的统一整体,是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的单位。
5、生态系统有什么功能?答:生态系统具有三大功能即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联系。
6、什么是生态平衡?生态破坏原因是什么?答:(1)如果生态系统内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之间在较长时期内保持相对协调,物质和能量的输入输出接近相等,结构与功能长期处于稳定状态,在外来干扰下,能通过自我调节恢复到最初的稳定状态,这种状态就是生态平衡。
农业环保概论-答案
东北农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农业环境保护作业题参考答案作业题一参考答案一、概念1. 是指以农业生物(包括农作物、畜禽和鱼类等)为中心的周围事物的总和,包括大气、水体、土地、光、热以及农业生产者劳动和生活的场所(农区、林区、牧区等)。
2. 指由于人类活动和自然过程引起某种物质进入大气中,呈现出足够的浓度,达到了足够的时间并因此而危害了人体的舒适、健康和福利或危害了环境的现象。
3. 由于人类活动或其他活动产生了废水和废物,这些物质未经处理或未经很好的处理进入水体,其含量超过了水体的自然净化能力,导致水体的质量下降,从而降低了水体的使用价值,这种现象称为水体污染。
4. 污染物质进入水体,经过一段时间(距离)后,由于物理、化学、生物等方面的作用,使污染物浓度降低,水体水质恢复到受污染前的状态,称为水体自净。
5. 是指土壤不受或少受人为污染的情况下,保持的化学成分的自然含量。
二、填空题1. 发展不协调2. 机械除尘器、过滤除尘器、湿式除尘器、静电除尘器3. 工业污水、生活污水、农业废水4. CO2、CFC、CH4、N2O;CO2的含量5. P、N;赤潮;水华6. 镉、甲基汞7. 物理法、化学法、物理化学法、生物法;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8. 太阳紫外线、保温三、简答题1.答:(1)以长江为界,南方酸雨多于北方;(2)我国酸雨属硫酸型;(3)降雨酸度有明显的季节性,一般冬季雨水pH低,夏季pH高;(4)城区的酸雨比郊区严重。
2.答:(1)调节城市小气候、防风沙、滞尘、降低地面扬尘;(2)使空气增湿、降温,缓解城市“热岛效应”;(3)可吸收有害气体和杀菌作用。
3.答:(1)调整肥料结构,降低肥料的使用量;(2)大力普及平衡施肥,减少化肥用量;(3)合理的有机无机肥结构;(4)科学的施肥技术,减少化肥损失;(5)合理的灌溉技术,减少化肥流失;(6)适当调整种植业结构,充分利用豆科作物的固氮肥源,减少化肥使用量。
4.答:(1)污水灌溉;(2)土壤退化;(3)农药污染;(4)畜禽粪便、生活垃圾;(5)焚烧秸秆;(6)社区、庭院污染;(7)大量施用化肥造成蔬菜中硝酸盐积累;(8)乡镇企业污染;(9)地膜对农业生态系统的危害;(10)非农业占地。
农业环保概论试卷B及答案
注:装订线内禁止答题,装订线外禁止有姓名和其他标记。
东北农业大学成人教育学院考试题签农业环保概论(B)一、名词解释(共5小题,每题4分,共20分)1.农业生态系统:2.自然保护区:3.酸雨:4.土壤背景值:5.土地处理系统: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1.环境科学以环境污染为研究对象。
()2.正常水体,根据当时的温度,溶解氧应达到饱和。
()3.被重金属污染的底泥是危险的二次污染源。
()4.酸雨是由于燃料燃烧向大气中排放SO2和NOX所造成的。
()5.镉污染土壤,施磷肥可降低作物对镉的吸收。
()6.自然环境对污染物具有的一定承受量称为环境容量。
()7. P为自养生物的生长速度,R为异养生物的生长速度,在氧垂曲线的分解内R>P。
()8.汞的甲基化作用降低了汞在环境中的毒性。
()9.大气中氟化物对作物的危害多发生在生理功能旺盛叶片上。
()10.污水适合灌溉生吃蔬菜。
()三、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下面比较稳定的食物链是① A→B→C→D ② C→D→A→B ③ C→B→A→D ④ A→D→C→B2.施碳使玉米对镉的吸收。
①不变②增加③减少④最大3.下列方法中可以消除土壤中重金属污染。
①客土②施碳③淹水④换土4.西维因的羟基代谢物与植物体内的葡萄糖醛酸结合后毒性降低,此现象称为①生物活化②生物降解③初级解毒④次级解毒5.《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是年颁布的。
① 1979年② 1984年③ 1988年④ 1989年注:装订线内禁止答题,装订线外禁止有姓名和其他标记。
6.下列植物中是一类保护植物。
①水稻②银杉③天麻④油茶7.草食动物是。
①生产者②第Ⅱ级消费者③第Ⅰ级消费者④第Ⅲ级消费者浓度增加而产生的效应。
8.碳循环中出现的主要问题是由于CO2①拉波特②城市热岛③二次污染④温室9.下列动物中对硝酸盐最敏感的是 3 。
①熊②兔③牛④鸡10.农业环境标准有地方标准、国际标准、国家标准, 1 是直接执法标准。
本科《农业环境保护》课程期末试卷(附详细答案)(2013下学年)
《农业环境保护》考试试卷姓名学号成绩一、简答题(10分/个,共60分,任选其中的6题作答)1、农业环境保护的内容有哪些?答:主要内容包括生态农业和农业环境污染。
生态农业主要研究农业生产中的物质流和能量流等的良性循环。
农业环境的污染不仅来自工业和城市三废的排放,还有农业生产中施用的大量化肥和农药污泥等。
2、应用生态学规律在环境保护中的有哪些应用?答:将生态学研究所得到的基本规律和关系应用到生态保护、生态管理和生态建设的实践中,使人类社会实践符合自然生态规律,使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协调发展。
主要有以下应用:(1)环境质量的生物监测与评价;(2)利用生态系统的自净能力消除环境污染;(3)阐明污染物质在环境中的迁移转化规律;(4)为环境容量和环境标准的制定提供依据;(5)保护和合理利用生物资源。
3、如何控制大气污染保护农业环境?答:大气污染的控制,目前主要是对污染源的有效控制和采取农业措施进行治理。
从物理、化学等技术方面考虑,有一下几点:第一,改革能源结构,尽可能采用低污染或无污染能源,对污染的燃料能源进行预处理改进;第二,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研发采用无污染或低污染的工业生产工艺;第三,重视城镇绿化,充分利用植物净化优势;第四,认识和掌握气象变化规律,充分利用大气自净能力,可以降低大气中污染物浓度,避免或减少大气污染危害。
4、我国水资源危机主要原因是什么?应采取哪些措施?答:主要原因:(1)生产工艺落后,耗水量大,循环利用率低;(2)人们的节水意识不够强烈,生产生活中浪费严重;(3)水污染严重,使本不富足的水资源更加紧张;(4)对地下水的过度开采和土壤污染使地下水资源破坏严重。
采取措施:(1)更多地应依靠经济手段和法制相结合,提高水价,加大对水污染的处罚力度,及排污费征收;(2)对水资源的保护建立完备可行的监督管理处罚奖励制度;(3)提倡清洁生产,循环经济等。
5、简述土壤中主要的污染源和污染物。
答:污染源:化肥农药残留、废物(废渣、污水和垃圾等)的处理场所、大气或水体污染物、某些元素的富集中心或矿床周围,自然扩散晕。
农业生态与环境保护试卷答案
农业生态与环境保护试卷答案《农业生态与环境保护》试卷答案一、名词解释(每个4分,共40分)1.农业生态系统:是人类为满足社会需求,在一定边界内通过干预,利用生物与生物、生物与环境之间的能量和物质联系建立起来的功能整体。
2.能量转移:植物利用太阳能,通过光合作用生产食物能,食物能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从一个营养级传递到另一个营养级。
3.食物网:生态系统中,一种生物常常以多种生物为食,同一生物又常常被多种生物取食,于是食物链交错起来,多条食物链相互连接、形成的网状结构。
4.能量传递效率:通常指食物链各环节上能量的各种转化效率。
5.次级生产:指动物、微生物等异养者的生产,是利用初级生产产物进行物质和能量转化,表现出的生产力,是生态系统的第二性生产。
6.种群:是指占据特定空间与时间的同一物种的集合体。
二、选择题(每题4分,共40分)1C 2C 3C 4D 5A6D 7D 8C 9D 10C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农业生态系统新的特点。
农业生态系统是被人类驯化了的自然生态系统,新的特点主要表现在:①受人类控制②净生产力高③组成要素简化,自我稳定性较差。
④开放性系统⑤同时受自然与社会经济“双重”规律的制约⑥有明显的区域性2. 农业生态系统辅助能的类型、性质和作用。
辅助能的类型:自然辅助能、人工辅助能:生物辅助能(有机能)、工业辅助能(无机能)辅助能的性质:不能转化成生物能,对生物能的合成、转化起辅助作用辅助能的作用:促进转化、减少消耗、改善环境3. 农业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调控原则。
(1)重视投入,减少非生产性消耗,不断平衡输入和输出的关系。
(2)在投入问题上,注意有机与无机相结合。
(3)建立合理的耕作制度。
(4)改革生产管理技术,减少不必要的投入如少免耕技术。
(5)协调各部门之间的物质循环。
《农村环境保护》作业参考答案
《农村环境保护》作业参考答案1、什么叫环境、农业环境农业环境的主要组成是什么环境:广义的环境一般来说是指除生物圈之外的其他圈层是广大生物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
狭义的环境是指以人类为中心,人周围的大气、水、土壤、岩石、动植物等自然环境,是人类的环境。
农业环境:农作物(或以农业生产)为主题的周围环境的各种因素的总和。
农业环境可以由两部分组成: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其主要组成要素如下:(1)大气环境农作物生长过程中,通过叶片吸收空气中的CO2,借助于叶片中的叶绿素将太阳能转化为碳水化合物中的化学能,从而共给植物生长。
而植物在这一过程中产生O2释放到大气层中。
(2)水体环境水是各种生物赖以生存的宝贵资源。
,可为人类所利用的淡水资源确实很少,今年由于农业的发展,水体污染严重,污染物质主要分为有机污染物合物及污染物两大类。
(3)土壤资源环境近年来我国土地资源减少,质量也不断下降,主要有:a、土地沙漠化。
b、水土流失问题。
c、土地盐碱化。
d、土壤污染问题。
(4)聚落环境聚落环境是人类聚居的场所,活动的中心。
聚落环境根据其性质、功能和规模可分为院落环境、村落环境和城镇环境。
2、目前我国的农业环境问题主要有哪些方面目前我国的农业环境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污水灌溉;(2)土壤退化;(3)农药污染;(4)畜禽粪便、生活垃圾;(5)焚烧秸秆;(6)社区—庭院垃圾;(7)大量施用化肥;(8)乡镇企业污染;(9)地膜对土壤的危害;(10)非农业占地3、自然资源的分类与特点是什么自然资源的分类:1、自然资源原生性自然资源,如太阳能、空气等;2、次生性自然资源不可更新资源可回收的非再生资源,如金属;3、不可回收的非再生资源,如石油;4、可更新资源,如动物、植物、微生物、水等自然资源的特点:(一)普遍性的特征:(1)自然资源的系统性;(2)数量的有线性和潜力的无限性;(3)资源的变动性;(4)资源得多用性;(5)资源的地域性和国际性(二)我国自然资源的特点(1)资源总量大,种类齐全,堪称资源大国;(2)人均占有量低,资源相对紧缺;(3)资源质量相对悬殊,低劣资源比重偏大;(4)水、土资源与人口组合错位;(5)能源南北差异悬殊;4、什么是水资源调查你所居住的城市(或乡镇)水资源的现状如何每人每年平均用水量是多少水资源:自然界的水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是不可替代的自然资源,也是生态环境的基本要素之一。
农业环保概论网上考查课作业题答案
东北农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农业环保概论网上考查课作业题一、名词解释1. 水质指标:表示水质的好坏和水体被污染的程度2. 土壤环境容量:土壤环境单元所容许承纳的污染物质的最大数量或负荷量3. 温室效应: 大气层中的某些微量气体组分能使太阳的短波辐射透过,加热地面,而地面增温后所放出的热辐射,却被这些组分吸收,使大气增温,这种现象称为温室效应。
4. 绿色食品: 是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按照特定生产方式生产,经专门机构认定,许可使用绿色食品标志商标的无污染的安全、优质、营养类食品。
5. 生态系统: 是在一定空间中共同栖居着的所有生物与其环境之间不断地进行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
二、简答题1. 简述当前世界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1)全球变暖;(2)臭氧层破坏;(3)酸雨;(4)淡水资源缺乏与水污染;(5)土地退化与沙漠化;(6)生物多样性丧失;(7)海洋污染;(8)危险废物越境转移。
2. 城市绿化的环境效应有哪些?(1)调节城市小气候、防风沙、滞尘、降低地面扬尘;(2)使空气增湿、降温,缓解城市“热岛效应”;(3)可吸收有害气体和杀菌作用;(4)吸声降噪。
3.简述化肥对土壤和环境的影响?(1)化肥的重金属元素污染;(2)施用化肥对土壤性质的影响;(3)化肥施用与水环境富营养化;(4)化肥对农产品的污染。
三、论述题1. 什么是光化学烟雾?光化学烟雾的形成条件和危害?光化学烟雾是指氮氧化物、碳氢化合物等一次污染物,在太阳紫外线的作用下发生光化学反应,生成浅蓝色的混合物(一次污染物和二次污染物)的污染烟雾现象。
形成条件:(1)大气中存在NO2和碳氢化合物;(2)必须有充足的阳光,产生290—430nm的紫外线辐射,使NO2光解;(3)地理气象条件,天空晴朗、高温低湿和有逆温层存在,或由于地形条件,导致烟雾在地面附近积聚不散者,易于形成光化学烟雾。
危害:刺激人眼和上呼吸道,诱发各种炎症;影响植物生长,降低抵抗病虫害能力;使橡胶制品老化,染料褪色;对油漆、涂料、纺织纤维、尼龙制品造成损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东北农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农业环境保护作业题参考答案作业题一参考答案一、概念1. 是指以农业生物(包括农作物、畜禽和鱼类等)为中心的周围事物的总和,包括大气、水体、土地、光、热以及农业生产者劳动和生活的场所(农区、林区、牧区等)。
2. 指由于人类活动和自然过程引起某种物质进入大气中,呈现出足够的浓度,达到了足够的时间并因此而危害了人体的舒适、健康和福利或危害了环境的现象。
3. 由于人类活动或其他活动产生了废水和废物,这些物质未经处理或未经很好的处理进入水体,其含量超过了水体的自然净化能力,导致水体的质量下降,从而降低了水体的使用价值,这种现象称为水体污染。
4. 污染物质进入水体,经过一段时间(距离)后,由于物理、化学、生物等方面的作用,使污染物浓度降低,水体水质恢复到受污染前的状态,称为水体自净。
5. 是指土壤不受或少受人为污染的情况下,保持的化学成分的自然含量。
二、填空题1. 发展不协调2. 机械除尘器、过滤除尘器、湿式除尘器、静电除尘器3. 工业污水、生活污水、农业废水4. CO2、CFC、CH4、N2O;CO2的含量5. P、N;赤潮;水华6. 镉、甲基汞7. 物理法、化学法、物理化学法、生物法;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8. 太阳紫外线、保温三、简答题1.答:(1)以长江为界,南方酸雨多于北方;(2)我国酸雨属硫酸型;(3)降雨酸度有明显的季节性,一般冬季雨水pH低,夏季pH高;(4)城区的酸雨比郊区严重。
2.答:(1)调节城市小气候、防风沙、滞尘、降低地面扬尘;(2)使空气增湿、降温,缓解城市“热岛效应”;(3)可吸收有害气体和杀菌作用。
3.答:(1)调整肥料结构,降低肥料的使用量;(2)大力普及平衡施肥,减少化肥用量;(3)合理的有机无机肥结构;(4)科学的施肥技术,减少化肥损失;(5)合理的灌溉技术,减少化肥流失;(6)适当调整种植业结构,充分利用豆科作物的固氮肥源,减少化肥使用量。
4.答:(1)污水灌溉;(2)土壤退化;(3)农药污染;(4)畜禽粪便、生活垃圾;(5)焚烧秸秆;(6)社区、庭院污染;(7)大量施用化肥造成蔬菜中硝酸盐积累;(8)乡镇企业污染;(9)地膜对农业生态系统的危害;(10)非农业占地。
5.答:光化学烟雾是指氮氧化物、碳氢化合物等一次污染物,在太阳紫外线的作用下发生光化学反应,生成浅蓝色的混合物(一次污染物和二次污染物)的污染烟雾现象。
形成条件:(1)大气中存在NO2和碳氢化合物;(2)必须有充足的阳光,产生290—430nm的紫外线辐射,使NO2光解;(3)地理气象条件,天空晴朗、高温低湿和有逆温层存在,或由于地形条件,导致烟雾在地面附近积聚不散者,易于形成光化学烟雾。
危害:刺激人眼和上呼吸道,诱发各种炎症;影响植物生长,降低抵抗病虫害能力;使橡胶制品老化,染料褪色;对油漆、涂料、纺织纤维、尼龙制品造成损害。
6.答:(1)生态工程技术:a.农业的立体种植、养殖技术,b.食物链结构的工程技术;(2)能源开发技术:a.沼气的产生及利用技术,b.太阳能利用技术;(3)小流域综合管理技术:a.水土流失治理技术,b.小流域综合利用技术;(4)有害生物综合防治技术;(5)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6)农业生产资料的生态化改造技术:a.控释肥料,b.新型农药;c.降解地膜。
四、论述题(参照教材232-234页)可从我省具有的地域优势、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优势(光、温、水、土、气、森林资源、生物资源、生物有机肥源等)、政府发展绿色食品政策和导向等方面进行论述。
作业题二参考答案一、概念1. 指围绕这人群的空间及其可以直接、间接影响着人类生活和发展的各种自然因素(自然环境)和社会因素(社会环境)的总体。
2. 指由于人类活动和自然过程引起某种物质进入大气中,呈现出足够的浓度,达到了足够的时间并因此而危害了人体的舒适、健康和福利或危害了环境的现象。
3. 由于人类活动或其他活动产生了废水和废物,这些物质未经处理或未经很好的处理进入水体,其含量超过了水体的自然净化能力,导致水体的质量下降,从而降低了水体的使用价值,这种现象称为水体污染。
4. 污染物质进入水体,经过一段时间(距离)后,由于物理、化学、生物等方面的作用,使污染物浓度降低,水体水质恢复到受污染前的状态,称为水体自净。
5. 是指土壤不受或少受人为污染的情况下,保持的化学成分的自然含量。
二、填空题1. 发展不协调2. 机械除尘器、过滤除尘器、湿式除尘器、静电除尘器3. 工业污水、生活污水、农业废水4. CO2、CFC、CH4、N2O;CO2的含量5. P、N;赤潮;水华6. 镉、甲基汞7. 物理法、化学法、物理化学法、生物法;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8. 重金属、有机合成农药三、简答题1. 答(1)以长江为界,南方酸雨多于北方;(2)我国酸雨属硫酸型;(3)降雨酸度有明显的季节性,一般冬季雨水pH低,夏季pH高;(4)城区的酸雨比郊区严重。
2.答:(1)调节城市小气候、防风沙、滞尘、降低地面扬尘;(2)使空气增湿、降温,缓解城市“热岛效应”;(3)可吸收有害气体和杀菌作用。
3.答:(1)调整肥料结构,降低肥料的使用量;(2)大力普及平衡施肥,减少化肥用量;(3)合理的有机无机肥结构;(4)科学的施肥技术,减少化肥损失;(5)合理的灌溉技术,减少化肥流失;(6)适当调整种植业结构,充分利用豆科作物的固氮肥源,减少化肥使用量。
4.答:特性:(1)长期性;(2)隐蔽性;(3)难治理性。
防治措施:(1)植物吸收去除重金属;(2)施用重金属抑制剂;(3)调节土壤氧化还原电位;(4)改变耕作制度;(5)客土、深翻。
5.答:光化学烟雾是指氮氧化物、碳氢化合物等一次污染物,在太阳紫外线的作用下发生光化学反应,生成浅蓝色的混合物(一次污染物和二次污染物)的污染烟雾现象。
形成条件:(1)大气中存在NO2和碳氢化合物;(2)必须有充足的阳光,产生290—430nm的紫外线辐射,使NO2光解;(3)地理气象条件,天空晴朗、高温低湿和有逆温层存在,或由于地形条件,导致烟雾在地面附近积聚不散者,易于形成光化学烟雾。
危害:刺激人眼和上呼吸道,诱发各种炎症;影响植物生长,降低抵抗病虫害能力;使橡胶制品老化,染料褪色;对油漆、涂料、纺织纤维、尼龙制品造成损害。
6.答:作用:臭氧层中臭氧能够强烈吸收来自太阳的紫外线,所以臭氧层使地球生物免受紫外线的照射,同时又对地球起保温作用。
防止臭氧层破坏对策:减少或停止向大气的排放消耗臭氧层的化学物质,是有效措施。
1987年签订的《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对CFC及哈龙(Halon)二类中的8种物质进行了限控,规定发达国到2000年完全停止使用这些物质,发展中国家在2010年完全停止使用这些物质。
在进行这样的限定后,预计到2050年北极臭氧减少速率低于现在,而到2100年以后,南极臭氧洞将消失。
此外,积极开展消耗臭氧层物质(ODS)替代品及替代技术开发与研究工作也使有效解决途径。
四、论述题(参考教材6-9页)从农业上存在的污水灌溉;土壤退化;农药污染;畜禽粪便、生活垃圾;焚烧秸秆;社区、庭院污染;大量施用化肥造成蔬菜中硝酸盐积累;乡镇企业污染;地膜对农业生态系统的危害;非农业占地等问题入手展开论述。
作业题三参考答案一、概念1. 是指以农业生物(包括农作物、畜禽和鱼类等)为中心的周围事物的总和,包括大气、水体、土地、光、热以及农业生产者劳动和生活的场所(农区、林区、牧区等)。
2. 是在一定空间中共同栖居着的所有生物与其环境之间不断地进行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
3. 由于人类活动或其他活动产生了废水和废物,这些物质未经处理或未经很好的处理进入水体,其含量超过了水体的自然净化能力,导致水体的质量下降,从而降低了水体的使用价值,这种现象称为水体污染。
4. 化学需氧量,是废水中有机物经化学氧化剂氧化所需要的氧量。
5. 是指氮氧化物、碳氢化合物等一次污染物,在太阳紫外线的作用下发生光化学反应,生成浅蓝色的混合物(一次污染物和二次污染物)的污染烟雾现象。
二、填空题1. 发展不协调2. 机械除尘器、过滤除尘器、湿式除尘器、静电除尘器3. 能量流动、物质循环、信息传递4. CO2、CFC、CH4、N2O;CO2的含量5. P、N;赤潮;水华6. 镉、甲基汞7. 物理法、化学法、物理化学法、生物法;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8. 重金属、有机合成农药三、简答题1. 答(1)以长江为界,南方酸雨多于北方;(2)我国酸雨属硫酸型;(3)降雨酸度有明显的季节性,一般冬季雨水pH低,夏季pH高;(4)城区的酸雨比郊区严重。
2.答:(1)调节城市小气候、防风沙、滞尘、降低地面扬尘;(2)使空气增湿、降温,缓解城市“热岛效应”;(3)可吸收有害气体和杀菌作用。
3.答:(1)调整肥料结构,降低肥料的使用量;(2)大力普及平衡施肥,减少化肥用量;(3)合理的有机无机肥结构;(4)科学的施肥技术,减少化肥损失;(5)合理的灌溉技术,减少化肥流失;(6)适当调整种植业结构,充分利用豆科作物的固氮肥源,减少化肥使用量。
4.答:特性:(1)长期性;(2)隐蔽性;(3)难治理性。
防治措施:(1)植物吸收去除重金属;(2)施用重金属抑制剂;(3)调节土壤氧化还原电位;(4)改变耕作制度;(5)客土、深翻。
5.答:(1)种苗选择;(2)外源物质处理;(3)提倡在农业系统内实行轮作、间作、套种和立体种植和其他轮作套种模式;(4)绿色食品的肥料使用;(5)作物的病虫害综合防治:a.生物防治技术;b.农业防治技术;c.物理及机械防治技术。
6.答:作用:臭氧层中臭氧能够强烈吸收来自太阳的紫外线,所以臭氧层使地球生物免受紫外线的照射,同时又对地球起保温作用。
防止臭氧层破坏对策:减少或停止向大气的排放消耗臭氧层的化学物质,是有效措施。
1987年签订的《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对CFC及哈龙(Halon)二类中的8种物质进行了限控,规定发达国到2000年完全停止使用这些物质,发展中国家在2010年完全停止使用这些物质。
在进行这样的限定后,预计到2050年北极臭氧减少速率低于现在,而到2100年以后,南极臭氧洞将消失。
此外,积极开展消耗臭氧层物质(ODS)替代品及替代技术开发与研究工作也使有效解决途径。
四、论述题答:参考教材106页图4-3污水的活性污泥法处理工艺流程简图,及相应文字表述回答该问题。
作业题四参考答案一、概念1. 大气层中的某些微量气体组分能使太阳的短波辐射透过,加热地面,而地面增温后所放出的热辐射,却被这些组分吸收,使大气增温,这种现象称为温室效应。
2. 是在一定空间中共同栖居着的所有生物与其环境之间不断地进行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