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圈地运动的成因及其影响
圈地运动产生的原因
圈地运动产生的原因圈地运动是指欧洲历史上发生的一系列土地私有化运动,这些运动导致了大量农民失去了他们的土地和生计。
这些运动的根源可以追溯到中世纪,但在18世纪末和19世纪初达到了顶峰。
本文将探讨圈地运动产生的原因,并分析其对当时社会的影响。
1. 农业生产技术的改进18世纪末和19世纪初,农业生产技术得到了极大的改进,这导致了农业生产力的大幅提高。
例如,新的农业机器和肥料的使用使得农民能够更有效地耕种土地,提高了产量。
这种技术进步也导致了人口的增长,因为更多的人可以在农村生存。
然而,这种技术进步也导致了土地的相对过剩。
农民可以生产更多的粮食,但他们也需要更多的土地来生产这些粮食。
这种土地的需求超过了当时的土地供应,这就导致了圈地运动的发生。
2. 土地所有权的改变在中世纪,土地的所有权是分散的。
许多人拥有小块土地,这些土地通常是以共有方式使用的。
这种共有制度在某些方面是有效的,但它也导致了土地的劣化和生产力的下降。
在18世纪末和19世纪初,土地所有权的改变成为了一个趋势。
许多大地主开始购买小农民的土地,并将这些土地合并为大农场。
这种合并的结果是,土地变得更加高效,并且可以生产更多的粮食。
然而,这种合并也导致了大量的小农民失去了他们的土地和生计。
3. 工业革命的影响工业革命是18世纪末和19世纪初发生的一场革命,它带来了许多的变化。
其中之一就是城市化的加速。
城市化的结果是,许多人离开了农村,前往城市寻找工作和机会。
这种城市化现象导致了农村人口的下降。
农村人口的减少使得土地更加容易被大地主控制。
这就是为什么圈地运动在这个时期变得更加普遍和容易发生的原因之一。
4. 政府政策的影响政府政策也对圈地运动的发生起了重要的作用。
在18世纪末和19世纪初,政府开始采取一些政策,例如向大地主提供贷款和补贴,以及禁止小农民在公共土地上放牧。
这些政策使得大地主能够更容易地购买小农民的土地,并将这些土地合并为大农场。
政府还通过立法来加强土地私有化。
英国圈地运动
7. 广泛存在的腐败加剧了圈地运动的发生
8.现如今的农村地方政府为了所谓的政绩也大肆把原来属于农民个人使用权的土地征收起来交
给少数的承包商使用使农民变成失地农民A Nhomakorabea10
中国圈地运动主要特征
1. 以公共利益之名征收土地,主要 用于房地产等商业用途;
2. 补偿大大低于实际价值; 3. 常常与地方政府腐败相伴生; 4. 常常采用暴力手段。
18世纪,他们通过《公有地围圈法》,这样,出现更大规模用暴力
把农民共同使用的公有地(农民对公有地有使用权,而西方法律中使用
权也是一种财产权)强行夺走、然后据为私有的圈地运动。仅“1801年
到1831年农村居民被夺走350多万英亩公有地,农村居民却未得到过一
文钱的补偿。”通过此种“私有化”,大量农民的财产权──土地使用权被
3 ,圈地运动还在劳动力、市场、原料等方面,推动了 工业革命的发展,使英国工业革命开展得比较早,而 且进展迅速,到十九世纪中期,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 个工业国,进而很快确立了世界霸主地位。
总之,圈地运动以损害广大农民的利益为前提,他不 但发展了农业资本主义,扩大了资本的原始积累,同 时也为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原料、大量 廉价的雇佣劳动力、广阔的国内市场,有利于整个资 本主义的发展,应充分肯定其积极作用。
出现,表示在农业中也大量出现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直到1845年,英国
的圈地运动才逐渐结束。
A
5
运动概况:
1862年英国伦敦
英国圈地运动
A
6
经济影响
1、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自由劳动力。
2、使资本主义经济深入农村,对农业进行了资本主义 改造。
3、促进了农业和农村生产力的发展。
圈地运动文档
圈地运动介绍圈地运动是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在英国兴起的一种农民斗争形式,主要目的是为了抵抗土地私有制和大地主的压迫。
这一运动标志着农民阶级开始组织起来,争取自身权益的斗争。
背景19世纪末,由于英国农业产出的不断增加和城市人口的快速增长,土地成为了一个热门资源。
富有的地主们开始以高价格购买农民的土地,并将其合并到大地产中。
这种土地私有化的趋势导致了农民的生活条件恶化,他们失去了土地的控制权和生计来源。
运动的发展圈地运动起初是农民个体的抵抗行动,他们争取恢复自己土地的所有权。
随着运动的不断壮大,农民们开始组织起来,形成了各种农民联盟和协会。
这些组织通过示威、抗议和罢工等形式,表达了对土地私有制的不满,并要求政府采取措施来保护农民的权益。
在运动中,农民们采取了多种策略来圈地,其中最著名的一种是“圈地战争”。
农民们会在夜晚悄悄进入富有地主的土地,并用标志物将其划定为他们的领域。
这种行动既是对地主的抗议,也是对自己权益的主张。
圈地运动的影响圈地运动虽然并未取得最终的胜利,但它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圈地运动使农民们认识到他们作为一个群体的力量,也加强了他们的组织能力和意识形态。
其次,圈地运动引起了广泛的社会关注,促使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来保护农民的权益,包括土地法的修改和土地分配的改革。
最后,圈地运动也为后来的农民运动和工人运动提供了经验和启示,对英国社会的进步和民主化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结论圈地运动是英国农民为了争取自身权益而展开的斗争,它标志着农民阶级开始组织起来,反对土地私有制和大地主的剥削。
尽管运动并未取得最终胜利,但它对农民群体的意识觉醒和组织能力提升产生了积极影响,同时也促使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来保护农民的权益。
圈地运动为后来的农民运动和工人运动提供了经验和启示,对英国社会的进步和民主化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注意:以上文档为虚拟智助生成的结果,仅供参考,需要经过用户再次校对和修改方可使用。
英国圈地运动
英国圈地运动英国圈地运动是英国历史上发生的一场重大社会运动,旨在改变土地的使用与所有权。
该运动始于18世纪的英国,当时农民群众争夺土地的问题越来越严重。
这场运动在很大程度上塑造了英国农村社会结构,并对英国的经济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在18世纪初,农业是英国社会的主要经济活动。
然而,封建制度限制了农民的土地使用和所有权。
大多数土地由贵族和地主拥有,而农民只能以佃农的身份种植土地,并向地主支付租金。
这种分配方式导致了农民被迫生活在贫困中,他们只能依靠自己的农田来生存,而无法改善自己的生活状况。
随着农业生产力的提高和农民的工作技术的进步,农民渴望建立自己的农田。
然而,土地所有权的分配制度限制了他们的发展。
于是,农民们开始发起圈地运动,希望通过分割和重新分配土地来改善自己的生活状况。
圈地运动的核心目标是将公共土地分割给农民个体,使他们能够拥有和耕种自己的农田。
在这场运动中,许多农民携带工具,组织起来,试图争夺和分割大片土地。
这导致了一系列的地方性冲突和骚乱,引起了当局和地主的重视。
圈地运动的活动加剧了社会的紧张局势,尤其是在人口增长和农村贫困问题日益严重的情况下。
当时,富有的地主和贵族试图通过议会法律来限制圈地运动的影响,并维护他们的特权地位。
尽管圈地运动并没有完全改变土地制度,但它对英国农村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农民们的抗议和行动迫使政府和地主们采取了一些补偿措施,以缓解农民的贫困状况。
政府通过通过立法限制圈地的规模和方式,以保护农民的利益。
此外,圈地运动还促使了农业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和农业生产力的提高。
然而,圈地运动也导致了一些负面影响。
随着大量土地被分割和私有化,农民之间的社群感减弱,农村社会的凝聚力下降。
农村社区和传统的集体劳动方式开始走向瓦解,个体主义逐渐取代了合作精神。
此外,许多农民被迫转向其他职业,导致了农村人口的减少和城市化的加速。
总体而言,英国圈地运动是一场重要的社会运动,对英国农业和社会结构产生了深刻影响。
英国圈地运动
英国圈地运动是指发生在英国15至19世纪的一次历时持久、影响深远的土地变革运动。
英国在1235年的《默顿条例》和1285年的《第二威敏斯特条例》中已经授权庄园领主圈占自由佃户不需要的荒地。
到16世纪,受毛纺织业快速发展和羊毛产品市场发达、物价上涨等因素影响,使得一些逐利的英国贵族和资产阶级强行将耕地变为牧场,引起了很严重的社会问题,并且遭到了王室的反对。
到了18至19世纪,圈地运动因得到政府的直接支持,逐渐达到高潮,这一时期被称为“议会圈地”时期,被圈占的土地达到了英格兰总面积的20%。
圈地运动改变了土地财产权,改变了土地使用和耕作方式、村庄布局以及农民的生活方式。
很多失地农民因此进入城镇成为劳动力,使劳动者与其劳动条件的所有权分离,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英国圈地运动》课件
2
导致了农民疾苦和生活困难。
圈地运动推动了英国农业的现代化,
提高了农业生产力。
3
城市化加速
农民失去土地后,纷纷涌向城市寻求 工作机会,加速了城市化的进程。
英国圈地运动的启示
1 土地所有权
土地的所有权对社会经济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2 社会公平
需平衡贵族与农民等社会阶层的利益,避免社会不稳定。
3 政府调控
《英国圈地运动》PPT课 件
英国圈地运动,又称为“乡村改造运动”,是指在18世纪至19世纪时,英国进 行的一项重要领地改革运动。
定义
英国圈地运动是指在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时,英国贵族和富有的农场主将公有土地私有化的一系列政 策和法律变革。
历史背景
18世纪,英国人口激增,农民数量迅速增加,导致土地面积有限,耕地变少, 农业产量下降,造成了许多社会问题。
政府应当发挥调控作用,合理规划土地利用。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与中国圈地运动的对比
时间
英国圈地运动: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中国圈地运动:1950年代至1980年代
规模
英国圈地运动:主要集中在英国;中国圈地运动:涉及全国各地
影响
英国圈地运动:加速农业现代化和城市化;中国圈地运动:分田单干,推动农业发展
结论与总结
英国圈地运动对英国的农业、经济和社会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它给我们提供了许多有益的经验与启示, 为今后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英国圈地运动的原因
1 农业革命
农业革命使农业生产效率提高,需求增加,导致了对土地的需要。
2 经济利益
贵族和富有农场主希望从圈地运动中获得更多的经济利益。
3 地租制度
地租制度的存在使得贵族和富有农场主可以通过圈地运动增加他们的土地收入。
英国圈地运动制度分析
英国圈地运动制度分析圈地运动是一场深刻的制度变迁,提高了产权效率,推动了英国社会的发展。
其直接动力来自土地产品价格的变动和不同土地经营方式的绩效差异,根本动力来自土地资源配置效率。
圈地运动在提高土地资源配置效率的同时损害了社会公平,给我们的启示是政府应建立社会保障,以维护公平。
标签:圈地运动;制度变迁;效率;公平圈地运动是英国历史上的重要事件,对英国历史进程产生了重大影响。
圈地运动是一场过程复杂、影响深远的土地使用制度变革,它推动了英国农业的商业化,为工业革命提供了先期支持,也是一项重要的公共经济政策的实施。
同时,在圈地运动过程中存在土地使用和所有权的交易中存在着成本和收益分配的不公平现象,其极端后果是导致了暴力冲突,如托马斯·莫尔用“羊吃人”来猛烈批评圈地对农民的掠夺和剥削。
本文将从分析圈地运动的目的与动因入手,结合圈地运动的背景,对圈地运动的后果——效率与公平问题进行评论与总结。
1圈地运动的背景与作用1.1圈地运动的历史过程圈地运动历经四百多年,从都铎王朝初期一直持续到了维多利亚时代,大体上以“光荣革命”前后为界,可以分为早期圈地,即都铎圈地和晚期圈地,又称议会圈地。
都铎时代的圈地面积不大,涉及的地区不广,但因为处置圈围土地的方式比较剧烈,违背了当时的社会道德规范,加之把可耕地改为牧场减少了对劳动力的需求,造成农村人口外流,所以历来成为暴力积累的典范;而议会圈地虽然圈围的面积更大,涉及的地区更广,但因为议会圈地对圈围土地的处置是在法律的框架内进行的,圈地后地产的集中已经是当时人们出于经济利益而达成的共识。
可以看出,圈地运动的制度变迁经历了一个从自发性的诱致性制度变迁到强制性的政府主导的制度变迁的转换过程,同时经历了一个从非正式制度变迁到正式制度变迁的转换过程,符合一般制度变迁的方式,是一个提高产权效率的制度变迁。
1.2圈地运动的原因分析1.2.1土地产品价格的变动16世纪初到17世纪中叶,英国经济持续增长,呢绒成了重要的出口商品,英国毛纺织业的迅速发展,对羊毛的需求越来越大,致使羊毛的价格日益上涨,养羊业成为最有利可图的生产行业。
英国自由农民圈地
圈地运动的启示
土地利用改革
圈地运动启示我们,土地利用方式的改变可以带来生产力的提高 和资源的优化配置。
社会公平与协调发展
圈地运动中存在着社会不公和暴力冲突,启示我们要在现代化进 程中关注社会公平和协调发展。
法律与制度保障
圈地运动中农民的权利和利益需要法律和制度的保障,以确保社 会稳定和发展。
圈地运动与现代社会
工人,为贵族和富裕农民的资本主义农业服务。
晚期阶段
17世纪中叶至18世纪末
随着工业革命的兴起和城市化的发展,许多贵族和富裕农民开始将 圈占的土地出租给工业资本家和城市居民,这是圈地运动的晚期阶 段。
晚期阶段的特点
这个时期的圈地主要是为了满足工业革命和城市化对土地的需求, 而不是为了进行农业资本主义经营。
生活水平下降。
社会秩序动荡
失去土地的农民成为流民,增加 了社会的不稳定因素,甚至引发
了一些暴力事件。
地主的贪婪
追求利益最大化
圈地运动使得地主能够集中土地,获得更大的经 济利益,他们追求的是利益的最大化。
对农民的剥削
圈地后,地主对农民的剥削加剧,农民的负担更 加沉重,生活更加艰难。
社会阶级矛盾
地主与农民之间的矛盾加剧,社会阶级矛盾进一 步激化。
城市人口增加
农民进城为城市提供了大量的劳动 力,导致城市人口增加。
社会秩序混乱
圈地运动导致社会秩序混乱,增加 了社会的不稳定性。
圈地运动的争议
04
农民的反抗
失去土地
由于圈地,许多农民失去了他们 的土地和生计,导致社会不稳定
和不满情绪。
生产效率低下
圈地后,一些农民无法适应新的 生产方式,导致生产效率低下,
冲突原因
英国自由农民圈地
羊毛产业的发展促使一些商人开始圈 占土地,建立大型的资本主义农牧场 。
中期阶段
17世纪初,随,允许商人、 企业主购买整个村庄的土地,建
立大型的资本主义农牧场。
中期圈地运动导致大量农民失去 土地,成为雇佣劳动者,生活条
件恶化。
晚期阶段
18世纪末至19世纪 初,圈地运动进入最 后阶段。
16世纪晚期到17世纪中期,圈 地运动达到高潮,同时也引发 了激烈的争议。
经济背景
羊毛出口业的兴起和呢绒业的迅 速发展是圈地运动的重要经济原
因。
羊毛出口业的兴起为圈地运动提 供了市场和动力。
呢绒业的迅速发展进一步促进了 羊毛出口业的繁荣,从而为圈地
运动提供了更大的市场需求。
社会背景
农民对封建制度的束缚感到不满,希望获得更多的自由。
晚期圈地运动使得土 地更加集中,资本主 义农牧场进一步扩大 。
工业革命的完成使得 农村的劳动力大量涌 向城市。
03
圈地运动的影响
圈地运动为农民提供了成为自由劳动力的机会,同时也改变了他们的生产和生活方 式。
圈地运动加速了封建制度的瓦解,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条件。
02
圈地运动的过程
早期阶段
15世纪末至16世纪初,英国的农业经 营模式以小农经济为主,土地分散且 经营效率低下。
早期圈地运动对农民的影响尚不显著 ,部分农民仍可维持原有的生活方式 。
英国自由农民圈地
汇报人: 日期:
目录
• 圈地运动背景 • 圈地运动的过程 • 圈地运动的影响 • 圈地运动的评价 • 圈地运动的历史意义 • 总结
01
圈地运动背景
历史背景
15世纪晚期和16世纪早期,英 国的农业经济处于低迷状态, 农民生活困苦。
圈地运动是在什么背景下开展的 该类型分别是什么样的
圈地运动是在什么背景下开展的该类型分别是什么样的本文导读:1、毛纺织业的迅猛发展。
15世纪后,英国毛纺织业迅猛发展,市场上的羊毛价格开始猛涨,使养羊变得有利可图,但需要大片的土地。
于是,贵族们把原来租种他们土地的农民赶走,把可以养羊的土地圈占起来发展养羊业。
2、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新航路开辟后,扩大了世界各地区、各民族之间的经济和文化交往。
英国地处大西洋航运的中心线上,对外贸易急剧扩大,从而进一步刺激了英国羊毛出口业和毛织业的发展,推动了养羊业的发展。
3、英国大量公有土地的存在。
在英国,森林、草地、沼泽和荒地没有固定的主人。
一些贵族利用自己的势力将其变为牧场。
4、利润的刺激。
英国的封建的习惯地租与资本主义地租之间的差别极大,使地主看到把土地租给农业资本家比对农民进行封建剥削更为有利可图,从而刺激了圈地运动的发展。
5、政府支持的结果。
政府总的来说是支持圈地运动的。
如1593年,国会废除反圈地法令,引起了圈地狂潮。
1640年资产阶级革命爆发后,资产阶级不再反对圈地,从1688年起,政府公开支持圈地。
圈地运动类型第一种:小块零散土地的集中英国中世纪的时候形成一种敞田制,就是地的肥瘦、远近、干湿都不同,为了公平分配,给你一小块肥的、一小块瘦的、一小块远的、一小块近的……,于是你有几块小土地,但并不连在一起,而是散落在各个地方,和别人的土地混在一起,这样分散的小块土地,被称为条田。
条田当然不利于个人耕种,所以大家就互相协商对换或买卖,使土地集中,这样的圈地完全是自发自愿的。
第二种:对公荒地的圈占首先要知道,古代英国和古代中国是完全不同的体制。
中国是皇帝一家独大,其他无论地主还是农民都是小的;而英国是地方领主权力大,王权较弱。
那时候的英国,领主占有他管辖区域内的土地,除了各级领主自己经营的土地外,其它土地给农民租种,成为农民的份地。
这两种土地之外还有一些公用地和森林沼泽等荒地,这些公地和荒地法律上当然也是领主的,但实际上是公用或无主的。
高一历史圈地运动知识点
高一历史圈地运动知识点在英国历史上,圈地运动是一个具有重要影响的事件。
它不仅改变了土地利用方式,也引发了社会和经济结构的巨大变革。
本文将介绍高一历史学生需要了解的关于圈地运动的知识点,并深入探讨其在英国历史中的重要性。
一、什么是圈地运动圈地运动又称为圈地法案,是指英国在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实行的一系列法律和政策,旨在改变土地的使用权和所有权。
在此期间,大量农地从公共领地转变为私人领地,造成了农业生产的巨大变革。
二、圈地运动的原因1. 农业生产的改良需求:圈地运动推动了农业生产方式的改良,使得农地可以更有效地利用,并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
2. 经济动机:贵族和农地拥有者在圈地运动中追求经济利益,通过扩大土地面积来增加农产品的产量及收益。
3. 科技革新:圈地运动时期,科技的进步为农业生产带来了新的机会和潜力,因此圈地运动也受到了科技革新的推动。
三、圈地运动的影响1. 农业现代化:圈地运动改变了农地的使用方式,引入了新的农业技术和装备,提高了农业生产的效率和产量,推动了农业现代化的进程。
2. 农村人口流动:圈地运动使得许多原本依赖耕种土地为生的农民失去了土地,导致大量农村人口流向城市寻找工作机会,推动了城市的发展和工业化进程。
3. 贫富分化:圈地运动使得部分贵族和富农积累了更多的土地和财富,而许多农民则变得更加贫困。
这导致了社会贫富分化的加剧和社会不稳定的产生。
4. 社会变革:圈地运动在英国社会结构中引发了重大变革,从传统的封建农业社会转变为资本主义的工业社会,对后来的工业革命产生了深远影响。
四、历史背景和重要事件1. 圈地运动的典型时期: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是圈地运动的典型时期,其中以1760年到1830年的间隔最为重要。
2. 圈地法案的实施:圈地运动通过一系列法案和政策来实施,包括了由议会颁布的《私人地区圈地法》和《公共地区圈地法》等。
3. 创立农业改良学会:1793年,农业改良学会成立,致力于推动农业生产的改革和提高。
英国圈地运动的真相与启示
近日以拆掉农村的平房院子、圈占宅基地为特点的新一轮“圈地运动”,又把圈地这个老话题推到台前。
不管是哪一轮大拆大圈,始终有一种振振有词的说法:不拆不圈怎么发展!?而作为这种说法的最佳例证,英国的圈地运动又被屡屡提起。
问题是,英国的圈地运动真的可以证明,大拆大圈是发展的“必经阶段”?英国圈地运动的四种类型对英国的圈地运动不能一概而论经常看到不同的人或不同的文章说到英国的圈地运动,讲出来的情形却大不相同。
其实未必是谁错了谁对了,而在于圈地运动本就不能一概而论。
从时间上看,可以称为圈地运动的土地集中从13世纪就开始,到1876年英国议会颁布法令禁止圈地终止,跨越600多年;从类型上看,也是五花八门,主要的大类就可以分为4种。
第一种:小块零散土地的集中英国中世纪的时候形成一种敞田制,就是地的肥瘦、远近、干湿都不同,为了公平分配,给你一小块肥的、一小块瘦的、一小块远的、一小块近的……,于是你有几块小土地,但并不连在一起,而是散落在各个地方,和别人的土地混在一起,这样分散的小块土地,被称为条田。
条田当然不利于个人耕种,所以大家就互相协商对换或买卖,使土地集中,这样的圈地完全是自发自愿的。
第二种:对公荒地的圈占首先要知道,古代英国和古代中国是完全不同的体制。
中国是皇帝一家独大,其他无论地主还是农民都是小的;而英国是地方领主权力大,王权较弱。
那时候的英国,领主占有他管辖区域内的土地,除了各级领主自己经营的土地外,其它土地给农民租种,成为农民的份地。
这两种土地之外还有一些公用地和森林沼泽等荒地,这些公地和荒地法律上当然也是领主的,但实际上是公用或无主的。
当大块的土地紧缺时,大家就打上了这些公地和荒地的主意,领主或佃农都有圈占为己用的行为,在土地不缺的地方,这种占用也相安无事,但是在一些土地紧缺的地方,就不能随意占了,佃农和领主们就要互相协议,比如领主要占一块,就给佃农一些补偿。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大多数就这样通过协议、在(王室和领主的)法律框架内圈占了,但也有少数补偿不到位或者不补偿就强占的,引起了暴力冲突。
圈地运动
英国圈地运动圈地英国圈地运动兴起的原因及其影响在14、15世纪,在农奴制解体过程中,英国新兴的资产阶级和新贵族通过暴力把农民从土地上赶走,强占农民份地及公有地,剥夺农民的土地使用权和所有权,限制或取消原有的共同耕地权和畜牧权,把强占的土地圈占起来,变成私有的大牧场、大农场。
这就是英国历史上的“圈地运动”。
那么,圈地运动在英国兴起的原因和影响有哪些呢?一. 兴起的原因1. 毛纺制呢业的迅猛发展。
15世纪后,英国毛纺制呢业迅猛发展,市场上的羊毛价格开始猛涨,使养羊变得有利可图,但需要大片的土地。
于是,贵族们把原来租种他们土地的农民赶走,把可以养羊的土地圈占起来发展养羊业。
2. 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新航路开辟后,扩大了世界各地区、各民族之间的经济和文化交往。
英国地处大西洋航运的中心线上,对外贸易急剧扩大,从而进一步刺激了英国羊毛出口业和毛织业的发展,推动了养羊业的发展。
3. 英国大量公有土地的存在。
在英国,森林、草地、沼泽和荒地没有固定的主人。
一些贵族利用自己的势力将其变为牧场。
4. 利润的刺激。
英国的封建的习惯地租与资本主义地租之间的差别极大,使地主看到把土地租给农业资本家比对农民进行封建剥削更为有利可图,从而刺激了圈地运动的发展。
5. 政府支持的结果。
政府总的来说是支持圈地运动的。
如1593年,国会废除反圈地法令,引起了圈地狂潮。
1640年资产阶级革命爆发后,资产阶级不再反对圈地,从1688年起,政府公开支持圈地。
二. 圈地运动对英国的影响1. 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自由劳动力。
圈地运动实现了农民与土地的分离,使农民越来越少,失去土地的农民部分成为农场的雇佣工人流入城市,为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准备了大量的自由劳动者。
同时,圈地运动也使家庭手工业被破坏,为工业扩大了国内市场,从而大大促进了英国的工业发展,使英国成为17、18世纪欧洲商业的领头羊。
2. 使资本主义经济深入农村,对农业进行了资本主义改造。
首先是土地所有制变化:圈地运动摧毁了小农经济,建立起资本主义的大农业,使农村由封建土地所有制转变为资本主义土地所有制。
圈地运动产生的原因
圈地运动产生的原因圈地运动是指英国在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期间,贵族和富人大规模收购农民的土地,将其围起来,改种商业作物,导致农民失去了土地和生计,引发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
那么,圈地运动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呢?一、商业农业的兴起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期间,英国工业革命带来了大量的工业品,推动了市场经济的发展。
商业农业也随之兴起,贵族和富人开始在土地上种植商业作物,以满足市场需求。
由于商业作物收益高,土地的价值也随之上升,农民的土地被视为珍贵的资源。
二、农业革命的影响农业革命是指18世纪英国农业生产方式的变革,包括种植新品种作物、改进耕作技术和养殖方式等。
这些变革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使得农村人口增加,土地需求量也随之上升。
贵族和富人通过圈地来满足自己的土地需求,推动了圈地运动的发展。
三、国家政策的影响在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期间,英国政府实行了一系列的法律和政策,鼓励贵族和富人圈地。
例如,1793年通过的《小麦出口法》规定,只有拥有一定面积的土地才能出口小麦,这促使贵族和富人增加土地面积。
此外,政府也通过一系列的税收政策,鼓励土地合并和圈地,使得圈地运动得以加速。
四、社会结构的影响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期间,英国社会结构发生了重大的变化。
贵族和富人成为了社会的主要阶层,他们通过圈地来增加自己的财富和地位。
此外,由于农民的土地被圈起来种植商业作物,农民失去了土地和生计,导致了社会问题的出现。
综上所述,圈地运动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商业农业的兴起、农业革命的影响、国家政策的影响以及社会结构的影响。
这些原因相互作用,共同推动了圈地运动的发展,对英国农村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论述圈地运动
论述圈地运动圈地运动,也称为英国乡村圈地运动(Enclosure Movement),是指从18世纪开始在英国进行的大规模农田整理和土地私有化运动。
该运动对英国农业、经济、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并对世界范围内的土地利用和土地权益产生了重要影响。
圈地运动的起因主要包括人口增长、需求变化、农业技术进步等因素。
在18世纪初,英国人口快速增加,对粮食和农产品的需求不断上升。
同时,农业生产技术的改进使得农业生产效率得以提高,从而需要更大规模的农田来满足粮食需求。
为了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土地私有化和集中经营成为不可避免的趋势。
圈地运动的核心内容是通过法令和立法手段将原本属于普通农民共有或通过共享使用的土地划归地主私有,并将土地重新规划和整理。
这一过程中,大片农田被围起来,形成了小封闭的农田,而原本的农民则失去了流转和使用土地的权利。
许多农民被迫离开农村,转而成为无地租农民或佃农,面临着生计困难和贫困的境地。
圈地运动的结果是出现了庞大的庄园主和富裕农民阶级,他们通过集中经营和农田的规模化种植,获得了更高的农业产出和利润。
与此同时,贫困农民和无地租农民的生活条件下降,社会矛盾日益激化。
这也为工业革命的到来提供了劳动力储备和城市工业化的推动力。
值得注意的是,圈地运动对经济发展和农业效益的影响是双重的。
一方面,它促使了农业生产的现代化和资本化,增加了农业产出和农产品的质量。
另一方面,却剥夺了许多农民的土地权益,导致了大量人口流离失所和贫困现象的加剧。
总的来说,圈地运动是英国农业发展和土地利用方式转变的重要阶段。
它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农业生产的进步和经济发展的推动,但也引发了社会不公和阶级矛盾。
如今,圈地运动的历史经验提醒我们在进行土地改革时,需要平衡各方利益,保护农民的土地权益,并注意社会公平和可持续发展的问题。
【知识解析】“公地悲剧”案例分析:英国圈地运动的前因后果
英国圈地运动的前因后果
3.圈地运动的后果 在“圈地运动”的阵痛之后,英国人惊奇地发现,
草场变好了,英国人作为整体的收益提高了。由于土 地产权的确立,土地由公地变为私人领地的同时,拥 有者对土地的管理更高效了,为了长远利益,土地所 有者也会尽力保持草场的质量。同时,土地兼并后以 户为单位的生产单元演化为大规模流水线生产,劳动 效率大为提高。英国正是从“圈地运动”开始,逐渐 发展为“日不落帝国”的。 4.启发
当一个地区或国家的资源安全无法得到保障时,就可能会面临各种各样资源问题。 人类可以通过制定相关政策、采取有效措施,解决所面临的资源、环境问题。
再见
英国圈地运动的前因后果
英国圈地运动的前因后果
“公地的悲剧”被用来解释由于公共产品的使用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往往 使它在使用过程中落入低效甚至无效的资源配置状态。
举例:英国圈地运动 1.背景
英国曾经有一种土地制度——封建主在自己的领 地中划出一片尚未耕种的土地作为牧场(称为“公 地”),无偿向牧民开放。这本来是一件造福于民的 事,但由于是无偿放牧,每个牧民都放养尽可能多的 牛羊。随着牛羊数量无节制地增加,公地牧场最终因 “超载”而成为不毛之地,牧民的牛羊最终全部饿死。 这就是公地悲剧的故事。
英国圈地运动的前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后果
2.圈地运动 15-16世纪的英国,草地、森林、沼泽等都属于
公共用地,耕地虽然有主人,但是庄稼收割完以后, 也要把栅栏拆除,敞开作为公共牧场。由于英国对外 贸易的发展,养羊业飞速发展,于是大量羊群进入公 共草场。不久,这类土地开始退化,“公地的悲剧” 出现了。于是一些贵族通过暴力手段非法获得土地, 开始用围栏将公共用地圈起来据为己有,这就是臭名 昭著的“圈地运动”。“圈地运动”使大批的农民和 牧民失去了维持生计的土地,历史书中称之为血淋淋 的“羊吃人”事件。
英国圈地运动的名词解释
英国圈地运动的名词解释英国圈地运动,又称为圈地革命,指的是从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期,英国乡村地区大规模的土地私有化和农村社会形态的巨大变革。
这一运动对于英国现代工业革命的推动和社会变革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下面,我们将对英国圈地运动进行详细解释和探究。
一、背景与动因1. 农业革命:18世纪后半叶,随着农业技术的进步、农作物的改良以及养殖业的发展,农业生产能力大幅提升,农民从农村迁往城市的趋势加剧。
这使得土地的租金和价值迅速上涨,促使地主们积极寻求圈地提高农业产出。
2. 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资本主义的崛起和工业革命加速了英国社会的转型。
工厂需求大量劳动力,人们涌向城市,导致农业的荒芜与农民的失业。
地主们寻求私有化土地并进行大规模圈地,以创造更多的利润和市场。
3. 达额法与地主压迫:达额法限制了农民的权益,导致农业生产无法充分发展,农民的生活条件恶化。
地主们则利用较为宽松的法规,通过圈地来驱逐农民,从而获得更高的收益。
二、圈地运动的过程1. 圈地的方法:圈地运动通过几种方法来实现。
最早的是通过法律手段,如议会法令和私人法令来实施圈地。
然后,地主们开始通过购买农民的土地或者通过法庭判决来侵占农民的土地。
后来,还出现了暴力手段,一些地主组织雇佣暴徒帮助他们在农村进行圈地。
2. 圈地的影响:圈地运动导致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
农民们失去了自己的土地和以往的自给自足生产方式,被迫成为佃农、雇佣工人或者迁移到城市从事工业生产。
地主们则进一步加强了对土地的控制,获得了更多的利润。
农村的人口由此急剧下降,导致了城市人口的快速增长。
三、圈地运动的影响1. 社会分化与农民贫困:圈地运动加剧了农民的贫困和社会的分化。
失去土地的农民只能以佃农或雇佣工人的身份工作,生活条件恶劣,生计难以维持。
地主阶级则成为了土地的独有主人,获得了丰厚的利润,加剧了贫富差距。
2. 农业产业的现代化:圈地运动加速了农业的现代化和农业产业革命。
关于英国圈地运动
2023年英国圈地运动未来的英国圈地运动2023年,英国发生了一场前所未有的运动——圈地运动。
这场运动引起了全国的关注,对英国社会结构和土地利用方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这场运动的起因、影响以及可能的解决方案。
圈地运动源于人民对土地分配不公正的不满。
近年来,英国的土地集中在少数富裕阶层手中,导致大部分人无法拥有稳定的居住和生存空间。
爆发圈地运动的原因之一是人民对这种不平等感到愤怒。
圈地运动不仅影响大城市,也波及到乡村地区。
人们开始占领私人土地,建立临时住所。
一些低收入家庭组织起来,自发形成了小型社区,共同分担住房和食物资源。
在城市中,市中心的空置物业被黑暗社会势力占领,使得治安日益恶化。
对社会秩序和土地使用的现状进行改革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
首先,政府应该制定合理的土地分配政策,以确保土地的公平使用。
其次,政府需要提供更多的住房项目,针对低收入家庭和年轻人提供负担得起的住房选择。
此外,政府还应加大对私人土地的管理和监管力度,以防止非法占用和不良使用。
此外,社会各界应发挥积极的作用,共同解决土地分配问题。
社区组织可以与政府合作,提供合适的土地和建筑物,以帮助低收入家庭和无家可归者。
同时,各界人士也可以提供经济支持和资源共享,帮助那些在圈地运动中受到影响的人们。
除了解决土地分配问题,人们还需要关注圈地运动对社会稳定的影响。
随着私人土地的占用和空置物业的滋生,犯罪活动也随之增多。
政府应加强对社会治安的维护,并加大力度打击非法活动和犯罪行为。
最后,教育也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通过教育,人们可以了解土地利用的重要性和合理分配的必要性。
学校可以开设相关课程,培养年轻一代的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从而在未来的土地利用中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总之,2023年英国圈地运动是人民对土地分配不平等的抗议,它影响了社会结构和土地利用方式。
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政府制定合理的政策,提供负担得起的住房,并加强对土地的管理和监管。
圈地运动发生的原因是什么?圈地运动的后果
圈地运动发生的原因是什么?圈地运动的后果在英国14世纪之后因为圈地运动非常多农民开始不断的失去土地,他们没有了耕种或者畜牧的土地后,生活的很悽惨困苦,可是却没有能力进行反抗,因为争夺他们土地的人是资产阶级,他们根本没有任何能力和这些人对抗,这些都是因为圈地运动所带领的恶劣影响。
那么圈地运动是什么呢?关于圈地运动是什么这个问题还要从14世纪开始说起,那个时候农奴制度开始逐渐解体,在这个过程中英国地区新兴起来的资产阶级和一些贵族人士为了自个的利益,用各种暴力方式将土地的拥有者,也就是农民们从这些土地上驱赶出去,将他们的土地占领到自个的手中,让农民们再也没有了这些土地的使用和拥有的权利,并且抑制或者解除之前所设定的耕地或者畜牧的权利,然后将这些争夺而来的土地圈起来,变成自个私人拥有的牧场或者农场。
根据这场行动的方式人们称这些行动为圈地运动。
另外圈地运动也包括四个不同的种类,分别是零散的土地变为集中的形式出现、对公共的荒地也进行圈定,还有还有议会形式的圈定和破除租约的圈定形式。
这四种不同的型别几乎是当时英国出现的所有圈地运动的种类,后面两种形式影响和作用都比较小,但是还是在当时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英国出现的圈地运动后来也逐渐发展到其他的国家,对许多国家都造成恶劣影响。
在英国过去出现过非常多资产阶级占有农民原有土地的现象,他们将农民从原来拥有的土地上驱赶出去,然后将他们的拥有权、使用权以及畜牧权全部剥夺,让土地掌握在自个的手中,然后将这些土地圈定起来,变成自个私人拥有的牧场或者农场,人们将这些行动成为圈地运动,而圈地运动时间也受到了社会发展因素的影响,那么圈地运动时间是在什么时候呢?圈地运动时间还要从中世纪开始说起,当时从英国开始许多地区都实行了敞地的制度,这是一种从农村的公社演变而来的新形式。
每当土地进行收割之后,人们的条田以及农民的土地都会依照习惯接触自个建立的各种阻挡装置,在敞开之后成为公共的天然牧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英国圈地运动的成因及影响——与中国式圈地运动的不同学号:10313331 姓名:郭娟芬摘要:在14、15世纪英国的农奴制解体过程中,兴起了圈地运动。
这场运动推动了英国工业革命的出现,为英国发展成为资本主义强国奠定了基础。
20世纪末中国式的圈地运动促进了房价的上涨,是人民生活贫富差距扩大,一定程度上导致了社会发展的不平衡。
两场圈地运动,产生了不同的两种结局。
关键词:英国圈地运动中国式圈地运动成因影响比较5个世纪之隔,文化间的差异,使两个不同的国度——英国,中国产生了两场不同的圈地运动。
一场得到了政府的支持,另一场最终却遭到政府的反对。
在这里我们将对两场圈地运动的成因、影响进行讨论,区分两者的不同。
一、英国圈地运动概括在14、15世纪农奴制解体过程中,英国新兴的资产阶级和新贵族通过暴力把农民从土地上赶走,强占农民份地及公有地,剥夺农民的土地使用权和所有权,限制或取消原有的共同耕地权和畜牧权,把强占的土地圈占起来,变成私有的大牧场、大农场。
这就是英国历史上的“圈地运动”。
英国的圈地运动最为典型,规模也最大。
封建制度时期,英国就已存在大规模圈地运动。
15世纪末以后,随着新航路的开辟,世界商路从地中海沿岸转移到大西洋沿岸,英国正处在大西洋航运的中心线上,对外贸易大大发展,羊毛出口和毛纺织业兴旺发达,羊毛价格不断上涨,养殖业成为获利丰厚的事业。
往往10英亩牧场的收益超过20英亩的耕地。
于是在工商业发达的英国东南部农村地主首先开始圈占土地,最初贵族地主之圈占公有土地,后来又圈占小佃农的租地和公簿持有农的份地。
此后一些贵族也加入圈地行列。
1485-1550年他们在莱斯特郡圈地的面积占总面积的60%。
莫尔在《乌托邦》(1516)中,辛辣地指责这是“羊吃人”(羊是温顺的动物,在英国这个奇异的国度里,羊能吃人)。
许多小农的土地被圈占,农民不得不远走他乡到处流浪,陷于极端悲惨的境地。
16、17世纪,英国工场手工业得到发展,城市兴起,对农产品的需求大增,圈地运动进一步高涨,特别是1688年以后,英国政府制定大量的立法公开支持圈地,使圈地运动以合法的形式进行,规模更大,据不完全统计,通过这些圈地,英国有六百多万英亩土地被圈占。
工业革命开始后,城市人口剧增,对农产品的需求越来越多,贵族地主为了生产更多的肉类和粮食供应城市,扩大投资,改善土地的生产能力,加速进行圈地,出现圈地建立大农场的热潮。
18世纪和19世纪英国议会通过4763件有关圈地运动的法案,共批准圈占269万公顷共耕地和公有地。
而《公有地围圈法》的通过导致出现更大规模用暴力把农民共同使用的公有地(农民对公有地有使用权,而西方法律中使用权也是一种财产权)强行夺走、然后据为私有的圈地运动。
仅“1801年到1831年农村居民被夺走350多万英亩公有地,农村居民却未得到过一文钱的补偿。
”通过此种“私有化”,大量农民的财产权──土地使用权被强行剥夺,农民同自己的生存资料分离,失去生存保障,被迫成为劳动力市场上的无产者,靠出卖自身劳动力才能生存。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所必需的能被雇佣的劳动力,在圈地运动中大量产生了。
地主圈占大片土地后,或自己雇工经营农场,或者租给租地农场主经营。
资本主义农场大量出现,表示在农业中也大量出现资本主义生产关系。
知道1845年,英国的圈地运动才逐渐结束。
1876年公布的禁止非法圈地的法案虽只应用于公有地,但圈地作为一种运动业已结束。
二、英国圈地运动兴起的原因1、毛纺制呢业的迅猛发展。
15世纪后,英国毛纺制呢业迅猛发展,市场上的羊毛价格开始猛涨,使养羊变得有利可图,但需要大片的土地。
于是,贵族们把原来租种他们土地的农民赶走,把可以养羊的土地圈占起来发展养羊业。
2、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新航路开辟后,扩大了世界各地区、各民族之间的经济和文化交往。
英国地处大西洋航运的中心线上,对外贸易急剧扩大,从而进一步刺激了英国羊毛出口业和毛织业的发展,推动了养羊业的发展。
3、英国大量公有土地的存在。
在英国,森林、草地、沼泽和荒地没有固定的主人。
一些贵族利用自己的势力将其变为牧场。
4、利润的刺激。
英国的封建的习惯地租与资本主义地租之间的差别极大,使地主看到把土地租给农业资本家比对农民进行封建剥削更为有利可图,从而刺激了圈地运动的发展。
5、政府支持的结果。
政府总的来说是支持圈地运动的。
如1593年,国会废除反圈地法令,引起了圈地狂潮。
1640年资产阶级革命爆发后,资产阶级不再反对圈地,从1688年起,政府公开支持圈地。
三、英国圈地运动的影响1、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自由劳动力。
圈地运动实现了农民与土地的分离,使农民越来越少,失去土地的农民部分成为农场的雇佣工人流入城市,为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准备了大量的自由劳动者。
同时,圈地运动也使家庭手工业被破坏,为工业扩大了国内市场,从而大大促进了英国的工业发展,使英国成为17、18世纪欧洲商业的领头羊。
2、使资本主义经济深入农村,对农业进行了资本主义改造。
首先是土地所有制变化:圈地运动摧毁了小农经济,建立起资本主义的大农业,使农村由封建土地所有制转变为资本主义土地所有制,并且改造得很彻底,到18世纪末19世纪初,自耕农大量减少,几近消失。
这种资本主义大农业为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原料大量廉价的粮食及肉类,有力的推动了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而世界上其他建立资本主义制度的国家,如法国、俄国、日本、德国等国家,他们在本国的农村或是建立起资本主义小土地所有制,或是保留了大量的封建土地所有制,造成资本主义发展所需要的劳动力缺乏,国内市场狭小,不利于本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正如马克思所说:“英国处理各种传统的农业关系,要算世界上最革命的国家了。
”将其是经营方式的改变:土地被围圈以后,农业资本家办起农场或牧场,雇佣被剥夺了土地的农民进行生产。
那些将土地出租给资本家的贵族,所得到的不再是封建的地租,而是资本主义的利润。
过去的贵族变成了新贵族,农民则变成了农业工人,从而使农村得以资本主义化。
3、促进了农业和农村生产力的发展。
由于土地的集中,大部分领主更愿意投资新的农作物,追加好的肥料,使用更好的工具,改革排水系统,采用先进的耕作方式,提高产量。
4、加快了英国城镇的进程。
1846年颁布的《贫民迁移法(修正案)》使一些贫民不再被遣返原籍;1865年议会通过的《联盟负担法》扩大了救济贫民的区域范围和贫民居住地范围,使限制定居地不再可能。
大量失去土地的农民移居城市以及工业的发展,使英国的城镇数量大量增加。
如圈地运动开始后居住在1万人以上的城镇居民占英国人口的比例从3.1%上升到8.8%。
又如工业革命前的18世纪60年代,英国的农业人口仍占总人口的80%以上,而到工业革命后的19世纪中叶,英国的农业人口急剧下降到总人口的25%。
5、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准备了阶级条件。
靠圈地发家的贵族地主成为资产阶级化的新贵族,他们在后来的资产阶级革命中起到了领导者的作用,为资产阶级革命打下了良好的阶级基础。
6、使英国阶级关系发生变化。
圈地运动中,圈占土地贵族办起了农场、牧场,雇佣被剥夺了土地的农民进行生产,成为资产阶级化的新贵族,他们在经济利益上与资产阶级是一致的,在后来的资产阶级革命中两者结成联盟共同领导了革命。
7、推动了英国工业革命的出现。
圈地运动造就了大批的资本主义发展所需的自由劳动力,积累了资本,扩大了市场,为工业革命准备了条件。
8、圈地运动对农民来说无疑是一场灾难。
在圈地运动中,无数农民被地主用暴力从土地上赶走,倾家荡产,流离失所。
而政府又颁布血腥法令,不允许这些失去土地的人流浪,他们被迫出卖自己的劳动力。
从这个角度说,圈地运动是一场明显的“羊吃人”的运动。
总之,圈地运动以损害广大农民的利益为前提,他不但发展了农业资本主义,扩大了资本的原始积累,同时也为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原料、大量廉价的雇佣劳动力、广阔的国内市场,为英国发展成为资本主义强国奠定了基础。
有利于整个资本主义的发展,应充分肯定其积极作用。
四、中国式圈地运动在20世纪末期,在发展市场经济过程中,中国各地地方政府通过各种政令不断以相对低廉价格征地,把农民从土地上赶走,剥夺农民耕地使用权,甚至强拆农民住房;再以相对较高的价格出租土地使用权于资本集团。
这就是中国正在上演的“圈地运动”——中国式圈地运动。
那么,中国式圈地运动在中国兴起的原因和影响有哪些呢?中国式圈地运动的兴起总共有八点原因,分别是:城市建设的推动;GDP 作为地方政府政绩的主要考察指标之一;地方财政空虚;农民并不拥有土地所有权(包括宅基地);权势利润的刺激;政府支持的结果,广泛存在的腐败加剧了圈地运动的发生;农村地方政府争政绩。
其主要特征是:以公共利益之名征收土地,主要用于房地产等商业用途;补偿大大低于实际价值;常常与地方政府腐败相伴生;常常采用暴力手段。
圈地运动对中国的影响有:1. 成功地把相当多的农民变为了城镇居民,很多农民因为补偿而变得富有。
2. 促进了房价的高企。
越来越多的外来务工人员为了在城市里立足而背负了巨额的债务,他们包括农民工,通过正统大学教育毕业的学生。
3. 加剧了贫富分化。
靠圈地发家的房地产商和部分地方政府工作人员积累了大量财富,而失去土地的农民更加买不起房,生活环境越来越困苦。
五、英国圈地运动与中国式圈地运动的比较英国的圈地运动和中国的圈地运动,两者相对比可发现虽两者都损害了农民的利益。
但是英国圈地运动是顺应时代潮流的一种方式,它推动了工业革命,有利于整个资本主义的发展,应充分肯定其积极作用。
而中国的圈地运动却造成耕地锐减,粮食大幅度减产,形势相当严峻。
且更大程度上的增加了农民、农民工和刚步入社会的青年人的债务负担。
由此看来,中国的圈地运动是弊大于利,逆历史潮流。
因此需要及时地制止和根除,政府应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来遏制这一现象的发生。
结束语不同的文化造就不同的民族、国家,也使她们在应对时代时做出不同的选择。
世界潮流顺之者昌逆之者亡。
顺应时代潮流的在付出一定代价后能一跃而起,逆时代潮流的将被遏制、抹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