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觉统合失调的八大类型及表现

合集下载

少年度儿童感觉统合失调表现

少年度儿童感觉统合失调表现
大的球,走过去将球放入篮子内。不够高时,以板凳垫高。可让儿童拿较小的球,以 投球方式丢入篮子内。
延伸活动:也可在地上放个箱子,让儿童以俯卧姿势,
将球丢到箱子内,连续丢20-30次。
hjhjk
7
前庭功能失调训练:
5、装鬼先生
适用对象:身体协调不良,过分依赖视觉、胆小、情绪化的儿童 。
指导目标:强化身体协调、前庭平衡、运动企划能力 指导重点:准备一条大被单,将整个头遮住套在大人身上,大人在被单里
导进行手指及手部动作。或者让儿童蹲趴着,学狗以四肢爬行,并抬头“汪汪”学狗 叫,双脚还可学狗踢动。大人也可用手脚支撑,弓起身体呈大象状,儿童则装成小象, 在大人身旁爬行,或穿越大人身下。另外,也可以让儿童趴在有轮子的木箱上,以手 脚划动之。
延伸活动:儿童也可学兔子蹬跑,学蛇扭曲爬行,
或学猫弓起身体。。
让儿童平躺,大人抓住其双手,上下屈伸、闭合,左右摇动;让儿童平躺,大人抓住 其右脚,向左摇过左脚位置,接着换左脚、右手及左手,这种过中线的活动,对儿童 身体协调帮助很大;大人用双手扶抱儿童,让他屈着身体左右摇晃,并将他抱紧一些。 动作不宜太快,缓慢、正确、渐进式的进行,以免让儿童感到不适。
延伸活动:可协助儿童左右翻身,或向前翻跟斗 。 。
hjhjk
5
前庭功能失调训练:
3、投篮球
适用对象:身体协调不良、视觉空间判断错误,常撞墙或碰人的儿童 指导目标:强化前庭觉、手眼协调及运动企划能力。 指导重点:可以在墙上挂一个用纸箱或篮子做成的篮球架。让儿童抓起较大
的球,走过去将球放入篮子内。不够高时,以板凳垫高。可让儿童拿较小的球,以投 球方式丢入篮子内。
hjhjk
1
儿童感觉统合失调表现
1. 前庭功能失调:表现为好动,注意力不集中,上课不专心,爱做小动

儿童感统训练总结

儿童感统训练总结

一、儿童感觉统合失调表现1. 前庭功能失调:表现为好动,注意力不集中,上课不专心,爱做小动作,很难与其他同学相处。

有些孩子还会出现语言发展迟缓,说话晚,语言表达困难等。

2. 视觉统合失调:表现为尽管能长时间地看动画片,玩电动玩具,却无法流利地阅读,写字时偏旁部首颠倒,甚至不认识字,学了就忘,不会做计算、抄错题等。

3. 听觉统合失调:表现为对别人的话听而不闻,丢三落四,经常忘记老师说的话和留的作业等。

4. 本体统合失调:表现为缺乏自信心,消极退缩,平衡能力差,容易摔到,不能像其他孩子那样会翻滚、系鞋带、骑车、跳绳、拍球、手脚笨拙等。

5. 触觉统合失调:表现为紧张、孤僻、不合群、爱惹人、偏食或暴饮暴食、脾气暴躁、害怕陌生环境、吃手、咬指甲、爱哭、爱玩生殖器等。

这样的儿童尽管有正常或超长的智商,但由于大脑无法正常有效地工作,因而直接影响了儿童的学习和交往。

二、家庭训练方法1.与别人玩接球游戏;(1-2)训练目的:社交能力/手臂的运动能力训练要求:家长与孩子对面而坐,家长把球递给儿童,鼓励儿童把球同样递给家长。

难度设置:A开始时家长可把球直接放入孩子手中;B家长把球伸向孩子,鼓励他/她伸手来接球。

C当孩子主动把球给家长时,家长应该说“谢谢”。

帮助给予:如果孩子没有接球、给球的主动性,请另外一位成人给予身体指导,直到孩子开始有主动接、给球的意识,逐渐地撤销给予的帮助。

2.能抓着滚动的球,并把它推回去;(1-2)训练目的:手臂的运动能力/手眼协调训练要求:家长与孩子面对面坐在桌子两端,家长把球推给孩子,鼓励他伸手把球接住并推回给家长。

难度设置:A开始时需要在一手臂的距离内进行推、接球,鼓励孩子双手接球。

推球则用右手从右往左推。

B逐渐地把距离拉大,并鼓励孩子用双手往外推球,用单手接球。

帮助给予:开始时需要另外一位成人的身体协助,注意培养孩子在每一难度的独立操作技能,然后逐渐撤销帮助的程度。

3.能2步1级上楼梯;(1-2)训练目的:训练平衡力、协调及独立行走能力。

儿童感觉统合失调及家庭感统训练八十二种方法之欧阳术创编

儿童感觉统合失调及家庭感统训练八十二种方法之欧阳术创编

儿童感觉统合失调及家庭感统训练八十二种方法什么是儿童感觉统合失调? 感觉统合失调分为:触觉敏感、前庭失调、本体感失调、左右脑平衡失调、视觉统合失调、听觉统合失调。

1. 前庭平衡失调表现为多动不安,走路易跌倒,原地打圈易眩晕,注意力不集中,上课不专心,爱做小动作,调皮任性,兴奋好动,容易违反课堂纪律,容易与人冲突,爱挑剔,很难与其他人同乐,也很难与别人分享玩具和食物,不能考虑别人的需要。

思考或做事情缺乏灵活性,不会举一反三,有些孩子还可能出现语言发展迟缓,说话词不达意,语言表达困难等。

2. 视觉感不良表现是尽管能长时间地看动画片,玩电动玩具,却无法流利地阅读,经常出现跳读或漏读或多字少字,容易串行;写字易颠倒,学了就忘,计算困难,易抄错题抄漏题等。

3. 听觉感不良表现为对别人的话听而不闻,丢三拉四,经常忘记老师说的话和留的作业等。

4. 触觉过分敏感或过分迟钝表现为害怕陌生的环境、吮手、咬指甲、爱哭、爱玩弄生殖器等,过分依恋父母、容易产生分离焦虑,过分紧张、爱挑剔、惹别人,偏食或暴饮暴食、脾气暴躁。

5. 痛觉过分敏感或过分迟钝冒险行为,自伤自残,不懂总结经验教训。

或少动,孤僻,不合群,做事缩手缩脚、缺乏好奇心,缺少探索性行为。

6. 本体感失调会让儿童在体育活动中动作不协调(不会跳绳、拍球等);音乐活动中发音不准(走调、五音不全等);甚至与人交谈、上课发言时会口吃等。

方向感差,容易迷路,不能玩捉迷藏,闭上眼睛容易摔倒,站无站姿、坐无坐相,容易驼背、近视,过分怕黑。

7. 动作协调不良表现为动作协调能力差,走路容易摔倒,不能像其孩子那样会滚翻、骑车、跳绳和拍球,在学习和生活中常常观测距离不准、协调能力差。

观测距离不准,会使孩子无法正确掌握方向;协调能力差,会让孩子手脚笨拙(常撞倒东西或跌倒)。

感觉统合失调的危害失调的危害感觉统合失调的危害感觉统合失调的危害感觉统合失调的儿童智力正常,但由于其统合能力不足导致其智力水平没有得到充分发展,尤其是到了学龄期,在学习能力和性格上出现这样那样的障碍,学习能力下降,语言表达不畅,心理成熟晚,情感脆弱,自控能力差,缺乏自信,不会和别人交往,人际关系差等等。

家长必读

家长必读

家长必读——如何在家进行“感统训练”首先了解一下“儿童感觉统合失调”表现:1. 前庭功能失调:表现为好动,注意力不集中,上课不专心,爱做小动作,很难与其他同学相处。

有些孩子还会出现语言发展迟缓,说话晚,语言表达困难等。

2. 视觉统合失调:表现为尽管能长时间地看动画片,玩电动玩具,却无法流利地阅读,写字时偏旁部首颠倒,甚至不认识字,学了就忘,不会做计算、抄错题等。

3. 听觉统合失调:表现为对别人的话听而不闻,丢三落四,经常忘记老师说的话和留的作业等。

4. 本体统合失调:表现为缺乏自信心,消极退缩,平衡能力差,容易摔到,不能像其他孩子那样会翻滚、系鞋带、骑车、跳绳、拍球、手脚笨拙等。

5. 触觉统合失调:表现为紧张、孤僻、不合群、爱惹人、偏食或暴饮暴食、脾气暴躁、害怕陌生环境、吃手、咬指甲、爱哭、爱玩生殖器等。

这样的儿童尽管有正常或超长的智商,但由于大脑无法正常有效地工作,因而直接影响了儿童的学习和交往。

家庭训练方法1.与别人玩接球游戏;(1-2y)训练目的:社交能力/手臂的运动能力训练要求:家长与孩子对面而坐,家长把球递给儿童,鼓励儿童把球同样递给家长。

难度设置:a开始时家长可把球直接放入孩子手中;b家长把球伸向孩子,鼓励他/她伸手来接球。

c当孩子主动把球给家长时,家长应该说“谢谢”。

帮助给予:如果孩子没有接球、给球的主动性,请另外一位成人给予身体指导,直到孩子开始有主动接、给球的意识,逐渐地撤销给予的帮助。

2.能抓着滚动的球,3.并把它推回去;(1-2y)训练目的:手臂的运动能力/手眼协调训练要求:家长与孩子面对面坐在桌子两端,家长把球推给孩子,鼓励他伸手把球接住并推回给家长。

难度设置:a开始时需要在一手臂的距离内进行推、接球,鼓励孩子双手接球。

推球则用右手从右往左推。

b逐渐地把距离拉大,并鼓励孩子用双手往外推球,用单手接球。

帮助给予:开始时需要另外一位成人的身体协助,注意培养孩子在每一难度的独立操作技能,然后逐渐撤销帮助的程度。

康复医学科健康科普-感统失调

康复医学科健康科普-感统失调

康复医学科健康科普-感统失调感统失调的表现1、前庭觉失调好动、注意力不集中、有攻击行为、平衡能力差、方向感不好、情绪不稳定等。

2、本体觉失调坐不住爱扭来扭去、动作笨拙、自理能力差。

3、触觉失调不喜欢被触碰、孤僻胆小、社会交往能力差、爱咬手、容易紧张或情绪暴躁、害怕陌生环境。

4、视知觉失调阅读困难、丢字漏字、认字但无法理解、写字困难、或者看一笔写一笔、经常抄错题写错数字、不爱收拾屋子、桌面总是乱糟糟的。

5、听知觉失调语言处理能力差,跟他说话要重复好几遍,或者说一句要反应很长时间,跟读长句有困难等。

感统失调原因1、娇生惯养家长对孩子有求必应会让孩子缺乏锻炼自我的机会,失去自立能力,严重影响儿童的感觉统合发展,久而久之让孩子产生依赖感,离开家长就敏感,胆小,怕生,孤僻。

这样不仅养成孩子坏习惯而且动手能力变差,长久就会增加感统失调的程度。

2、过度保护不准宝宝玩外面的沙子、土,害怕弄脏,觉得不卫生,从而直接造成幼儿触觉刺激缺乏。

未经过爬行阶段而过早使用学步车,使幼儿前庭平衡及头部支撑力不足。

3、缺少陪伴很多家长因为工作忙碌,跟孩子沟通、交流的时间少,导致没有陪孩子度过语言敏感期,也没时间陪小孩玩耍。

这样就会可能导致小孩语言发展落后,同时随着逐渐长大,跟父母的距离疏远。

毕竟父母的陪伴,是给予孩子完善心理,自信的最好帮助。

4、活动空间小很多家长怕孩子丢失,怕撞到,常常限制孩子的游戏区域,只能在家玩,在狭小的空间里是不利于孩子的运动发展的。

应该多带孩子去接触大自然,如公园、野外等。

5、电子产品诱惑大长期使用电子产品,会让人与人之间缺少交流,孩子就会缺乏与同龄人或家长的沟通。

对于脑部外界刺激少了,脑网络发展就不佳,感统的问题就会严重。

毕竟,健全的脑网络是感统的保证。

6、学习压力大父母要求高,让孩子过早的学习,会限制孩子更多的身体上的生长发育。

等到以后正式上学,会发现孩子注意力难以集中,不自信等等。

早期的孩子更应该做的是“玩”。

儿童感觉统合失调及家庭感统训练八十二种方法之欧阳总创编

儿童感觉统合失调及家庭感统训练八十二种方法之欧阳总创编

儿童感觉统合失调及家庭感统训练八十二种方法什么是儿童感觉统合失调? 感觉统合失调分为:触觉敏感、前庭失调、本体感失调、左右脑平衡失调、视觉统合失调、听觉统合失调。

1. 前庭平衡失调表现为多动不安,走路易跌倒,原地打圈易眩晕,注意力不集中,上课不专心,爱做小动作,调皮任性,兴奋好动,容易违反课堂纪律,容易与人冲突,爱挑剔,很难与其他人同乐,也很难与别人分享玩具和食物,不能考虑别人的需要。

思考或做事情缺乏灵活性,不会举一反三,有些孩子还可能出现语言发展迟缓,说话词不达意,语言表达困难等。

2. 视觉感不良表现是尽管能长时间地看动画片,玩电动玩具,却无法流利地阅读,经常出现跳读或漏读或多字少字,容易串行;写字易颠倒,学了就忘,计算困难,易抄错题抄漏题等。

3. 听觉感不良表现为对别人的话听而不闻,丢三拉四,经常忘记老师说的话和留的作业等。

4. 触觉过分敏感或过分迟钝表现为害怕陌生的环境、吮手、咬指甲、爱哭、爱玩弄生殖器等,过分依恋父母、容易产生分离焦虑,过分紧张、爱挑剔、惹别人,偏食或暴饮暴食、脾气暴躁。

5. 痛觉过分敏感或过分迟钝冒险行为,自伤自残,不懂总结经验教训。

或少动,孤僻,不合群,做事缩手缩脚、缺乏好奇心,缺少探索性行为。

6. 本体感失调会让儿童在体育活动中动作不协调(不会跳绳、拍球等);音乐活动中发音不准(走调、五音不全等);甚至与人交谈、上课发言时会口吃等。

方向感差,容易迷路,不能玩捉迷藏,闭上眼睛容易摔倒,站无站姿、坐无坐相,容易驼背、近视,过分怕黑。

7. 动作协调不良表现为动作协调能力差,走路容易摔倒,不能像其孩子那样会滚翻、骑车、跳绳和拍球,在学习和生活中常常观测距离不准、协调能力差。

观测距离不准,会使孩子无法正确掌握方向;协调能力差,会让孩子手脚笨拙(常撞倒东西或跌倒)。

感觉统合失调的危害失调的危害感觉统合失调的危害感觉统合失调的危害感觉统合失调的儿童智力正常,但由于其统合能力不足导致其智力水平没有得到充分发展,尤其是到了学龄期,在学习能力和性格上出现这样那样的障碍,学习能力下降,语言表达不畅,心理成熟晚,情感脆弱,自控能力差,缺乏自信,不会和别人交往,人际关系差等等。

如何判断孩子是否感觉统合失调

如何判断孩子是否感觉统合失调

如何判断孩子是否感觉统合失调一、如何判断孩子是否感觉统合失调?随着“感觉统合”的概念日益在社会上普及,经常有家长会向我们询问有关感觉统合的问题,希望能借此对自己的孩子进行判断,为此,我们将感觉统合失调的常见原因和症状概括成十八个问题,家长可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选择相应的选项,我们会帮助家长找出孩子的主要问题,并给予相应的对策指导。

1)上课或做作业时,注意力持续时间很短,小动作特别多;2)写字慢,字迹不端正,大大小小,轻轻重重,出格,本子不整洁;3)组织力不佳,经常弄乱东西,不喜欢整理自己的环境;4)好动、不安,东摸西扯,爬上爬下,跑进跑出,不听劝阻,处罚无效;5)很晚才学会用筷子吃饭,不会跳绳,混淆左右;6)情绪不稳定、急躁、任性,作业多了就感到烦躁;7)作业速度慢,做做玩玩,督促下稍快些,有时考试来不及完成;8)坐姿不端正,常东倒西歪,上课和做作业时易感到疲劳9)独占性强,别人碰他的东西,常会无缘无故发脾气;10)穿脱衣裤、钮扣、拉链,系鞋带动作缓慢、笨拙;11)看起来有正常智慧,但学习阅读或做算数特别困难;12)阅读常跳字,抄写常漏字、漏行,写字笔划常颠倒;13)到新的陌生环境很容易迷失方向;14)语言表达能力差,怕羞,不合群;15)对亲人特别依赖,不喜欢陌生环境,到处要人陪;16)出生前有胎位不正或宫内窘迫等症象;17)出生时为早产或剖腹产;18)婴儿期爬行不足,从小户外活动不足。

二、孩子生活上的异样现象1)剪指甲时的异状:有的孩子对剪指甲特别紧张,经常大声惊叫。

正常的幼儿有时也会有不喜欢的反应,大多数经过几次经验后便会习惯。

防御性太强的孩子则很难透过经验来适应,勉强他们去做反而会造成更强烈的排斥。

2)排列东西时无法把握到正确的方向:有些孩子在排列东西时特别的难以胜任,整理桌椅时方向经常搞错,充分表现出视觉空间能力的不足。

鞋子穿错脚、前后排列相反、玩具无法归位,都可能是感觉统和能力出现问题。

几种感觉统合失调的表现

几种感觉统合失调的表现

几种感觉统合失调的表现◆触觉防御敏感或迟钝。

1、躲避能产生特别触觉感的事物。

比如不爱玩接触身体的游戏;固执于某件衣物、玩具,任何时候都要抱着它才安心。

2、讨厌被触摸,对一些触觉信息具有厌恶、恐惧情绪。

比如被搂抱时感到不快;不爱绘画、泥工、玩沙等手工操作的游戏。

3、对非恶意的触觉刺激具有过激的反应。

如被轻触手臂、腿,就表现出攻击性行为反应;他人显出亲密、友好接触时,感到紧张、反抗或退缩等。

◆前庭功能问题。

1、逃避或害怕运动;2、端坐、写字、阅读的姿势不正确,上课时东倒西歪;3、阅读中容易出现跳行、漏行等;。

4、晕车、晕船,大幅度运动中易头晕;5、结构和空间知觉障碍,难以辨别图像的细微差异。

◆本体功能问题。

1、大运动和精细运动技能差,不喜欢翻跟头,不善于玩积木,很难学会系鞋带、扣扣子等精细动作。

2、在学习和其他活动中,顺序性和时间意识差。

3、书写速度慢,字迹不规则,书写时往往过分用劲。

注意力不集中、学习困难孩子感统失调危害多。

有些家长发现孩子很难安静、注意力不集中、冲动,以为是调皮,其实咨询后发现,他们通常存在感觉统合失调的情况。

姚梅玲说,感统失调让这些孩子很难有计划地进行一连串的事情。

他们通常不知道先做什么,每个动作要用多长时间。

因此,对他们而言,集中注意力完成事情简直不可能。

— 1/2 —— 1/2 —姚梅玲说,尤其孩子上学以后,要读、写、做算术,这些都需要充分的感觉统合,对大脑的功能状况有很复杂的要求,“如果孩子感统出问题,可能直接牵涉到大脑中的学习过程,易导致学习困难”。

此外,任何方面的感觉过程失常也易导致语言发育迟缓。

触觉防御过敏的孩子,其攻击性行为,很可能导致社会交往能力不佳,情绪不稳定。

自由自在地玩、多做户外运动帮孩子干预感统失调。

既然感统失调有这么大的危害,家长该如何干预呢?姚梅玲建议:。

1、让孩子自主地玩。

孩子通过有计划的运动,在不断的尝试中,大脑、身体、心理得以协调。

2、用耐心培养孩子的兴趣,建立自信。

感觉统合八大类型表现

感觉统合八大类型表现

感觉统合失调的八大类型及表现:一、视觉统合失调1、什么是视觉?视觉就是我们用眼睛所看到外界周围的事物。

视觉成熟最重要的是焦距。

通过眼睛观察形状、大小、甚至文字。

2、出现视听失调的原因?婴儿期爬行不足。

在婴幼儿期间,听觉对大脑的成长影响最大,早年的幼儿听觉较弱,所以受不了太高、太大的声音,祖父母带大,环境噪音太多,父母脾气大,经常大声责备,都会造成幼儿为了保护声音对大脑的刺激便会在听觉上形成一层自我保护膜,养成拒绝听别人讲话的习惯。

视觉统合不佳主要表现:看书时容易漏子、掉字、写字时,偏旁部首容易写错、不会做计算、学了就忘、抄错题、甚至不认识字。

二、听觉统合失调1、什么是听觉?声波作用于听觉器官,使其感受细胞兴奋并引起听神经的冲动发放传入信息,经各级听觉中枢分析后引起的感觉。

音变的能力来自触觉。

听觉区的讯息深入大脑的潜能记忆区中,因此听觉的音变能力,对人类的潜意识影响很大,在心理上也产生很大的作用。

听觉统合能力不佳主要表现:对别人说的话听而不见、丢三落四、经常忘记老师布置的作业。

三、嗅觉统合失调1、什么是嗅觉?嗅觉是人类感觉神经中最多也最复杂的器官,嗅觉能协助我们用鼻子灵敏的认识环境,进而保护自己。

嗅觉失调的表现:如无法味到花的芳香、不能闻出某种气味等。

四、味觉失调1、什么是味觉?味觉失调会直接影响到人的生活品质。

味觉也是婴幼儿期非常重要的一种学习能力。

舌头的味觉相当复杂,前面甜的,中段哭的,旁边酸辣的。

必须让食物留在嘴巴里较长的时间,才能感觉发出各种味道,味觉教育需要有相当的耐心及时间。

味觉失调的表现:无法用舌头尝出各种味道,不能尝出酸、甜、苦、辣。

五、触觉失调1、什么是触觉?身体皮肤组织接触外界的一种感觉。

2、什么是触觉失调?触觉失调就是人对外界的感觉出现的与别人不一样的现象。

它分为触觉敏感和触觉迟钝。

触觉敏感:就是说对外界的微小变化产生一种过激的反应。

(这样的孩子的脑神经抑制困难,才导致触觉过分敏感,对任何信息都有反应,大脑经常处于动荡不安的状态,自然无法集中注意力,心烦气躁的。

感统家庭

感统家庭
有效。这种感觉相当特殊,儿童会觉得很好玩,长期使用可以培养儿童抑制轻微刺激 信息的能力,使情绪趋于稳定。
延伸活动:用软毛刷子集中刷儿童敏感的部位,也具
有相同的功能,其余如用梳子梳头发,加强对头皮的刺激,或用 刷子刷大腿及脚底,对触觉刺激的强化也有很大的帮助。
强化触觉训练:
3、小豆子游戏
适用对象:触觉敏感或迟钝、情绪化,自闭症儿童
延伸活动:可协助儿童左右翻身,或向前翻跟斗 。 。
强化平衡感训练:
2、椅子游戏
适用对象:肢体不灵活、胆小、情绪化、容易跌倒的儿童。
指导目标:强化身体协调、固有平衡及运动协调能力。 指导重点:将靠背椅子两排相对,左右各约3—7张,让儿童从中间走过;
将靠背椅子同方向排成一排,一边成峭壁,一边成悬崖,让儿童从椅面上走;将靠背 椅子不规则相对排列,让儿童顺着椅面走过来;将有靠背的椅子背对背并排,让儿童 跨越通过椅背形成的障碍;将多个靠背椅子同方向排成一列,让儿童跨越通过椅背形 成的障碍。
的头,一人抓脚,摇晃数下后,轻轻将他丢向床铺,引导他放松,在床上抖动身 体。
延伸活动:让儿童躺在棉被上,大人手执两边摇晃,并将他丢向床铺。
强化平衡感训练:
7、坐球游戏
适用对象:大肌肉发育不良、肢体不灵活的儿童。
指导目标:强化大肌肉、前庭中枢及脊髓中枢神经健全发展。 指导重点:儿童可以轻轻坐在坐球上,上半身保持垂直放松的姿势,闭上
延伸活动:也可改用板凳或小桌子。并且注意其稳定性,
避免儿童跌倒,出现意外。
强化平衡感训练:
3、拍打气球
适用对象:肢体不灵活、容易跌倒、平衡感不佳、容易情绪化的儿童。
指导目标:强化前庭觉、中枢神经系统及运动协调。 指导重点:以绳子垂吊数个气球,高度约离儿童伸手可及20公分处。让儿

儿童感觉统合失调表现教学课件

儿童感觉统合失调表现教学课件
摇晃或上下振动。由于用棉被垫着不必太担心安全问题,所以尽量让儿童以屁股用力 跃动。
延伸活动:也可用大枕头或坐垫代替,游戏时尽量让儿童
大声发泄,让身心得到舒展。
2020/11/8
强化平衡感训练:
6、丢过去
适用对象:平衡感不佳、走路容易跌倒、不敢走吊桥及平衡台的儿童。 指导目标:强化儿童对地心引力的快速适应能力。 指导重点:准备一个大床铺,铺上软垫或较厚的棉被。父母一人抓住儿童
3. 听觉统合失调:表现为对别人的话听而不闻,丢三落四,经常忘记老
师说的话和留的作业等。
4. 本体统合失调:表现为缺乏自信心,消极退缩,平衡能力差,容易摔
到,不能像其他孩子那样会翻滚、系鞋带、骑车、跳绳、拍球、 手脚笨拙等。
5. 触觉统合失调:表现为紧张、孤僻、不合群、
爱惹人、偏食或暴饮暴食、脾气暴躁、害怕陌生环境、吃手、 咬指甲、爱哭、爱玩生殖器等。
前庭功能失调训练 :2、模仿动物
适用对象:过动不安、经常撞墙、跌倒、身体协调不良的儿童。
指导目标:强化前庭神经及中枢脊髓神经,使前庭平衡能力顺利发展。 指导重点:让儿童俯卧在铺上大棉被的软垫上,抬头看着大人,并由大人引
导进行手指及手部动作。或者让儿童蹲趴着,学狗以四肢爬行,并抬头“汪汪”学狗叫 ,双脚还可学狗踢动。大人也可用手脚支撑,弓起身体呈大象状,儿童则装成小象, 在大人身旁爬行,或穿越大人身下。另外,也可以让儿童趴在有轮子的木箱上,以手 脚划动之。
延伸活动:和儿童一起拍漂浮在空中的气球,仰首跳跃时
需配合儿童的身高。也可让儿童手拿拍子,边跳边拍气球, 以强化手眼协调能力。
2020/11/8
强化平衡感训练:
4、捧大球
适用对象:身体不灵活、容易跌倒及情绪化的儿童。 指导目标:强化前庭觉和中枢神经体系,加强手眼协调及固有平衡能力。 指导重点:找一个较轻的大气球、海滩球或大纸球皆可,由父母及儿童共

儿童感觉统合失调及家庭感统训练八十二种方法

儿童感觉统合失调及家庭感统训练八十二种方法

儿童感觉统合失调及家庭感统训练八十二种方法-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儿童感觉统合失调及家庭感统训练八十二种方法什么是儿童感觉统合失调感觉统合失调分为:触觉敏感、前庭失调、本体感失调、左右脑平衡失调、视觉统合失调、听觉统合失调。

1.前庭平衡失调表现为多动不安,走路易跌倒,原地打圈易眩晕,注意力不集中,上课不专心,爱做小动作,调皮任性,兴奋好动,容易违反课堂纪律,容易与人冲突,爱挑剔,很难与其他人同乐,也很难与别人分享玩具和食物,不能考虑别人的需要。

思考或做事情缺乏灵活性,不会举一反三,有些孩子还可能出现语言发展迟缓,说话词不达意,语言表达困难等。

2.视觉感不良表现是尽管能长时间地看动画片,玩电动玩具,却无法流利地阅读,经常出现跳读或漏读或多字少字,容易串行;写字易颠倒,学了就忘,计算困难,易抄错题抄漏题等。

3.听觉感不良表现为对别人的话听而不闻,丢三拉四,经常忘记老师说的话和留的作业等。

4.触觉过分敏感或过分迟钝表现为害怕陌生的环境、吮手、咬指甲、爱哭、爱玩弄生殖器等,过分依恋父母、容易产生分离焦虑,过分紧张、爱挑剔、惹别人,偏食或暴饮暴食、脾气暴躁。

5.痛觉过分敏感或过分迟钝冒险行为,自伤自残,不懂总结经验教训。

或少动,孤僻,不合群,做事缩手缩脚、缺乏好奇心,缺少探索性行为。

6.本体感失调会让儿童在体育活动中动作不协调(不会跳绳、拍球等);音乐活动中发音不准(走调、五音不全等);甚至与人交谈、上课发言时会口吃等。

方向感差,容易迷路,不能玩捉迷藏,闭上眼睛容易摔倒,站无站姿、坐无坐相,容易驼背、近视,过分怕黑。

7.动作协调不良表现为动作协调能力差,走路容易摔倒,不能像其孩子那样会滚翻、骑车、跳绳和拍球,在学习和生活中常常观测距离不准、协调能力差。

观测距离不准,会使孩子无法正确掌握方向;协调能力差,会让孩子手脚笨拙(常撞倒东西或跌倒)。

感觉统合失调的危害失调的危害感觉统合失调的危害感觉统合失调的危害感觉统合失调的儿童智力正常,但由于其统合能力不足导致其智力水平没有得到充分发展,尤其是到了学龄期,在学习能力和性格上出现这样那样的障碍,学习能力下降,语言表达不畅,心理成熟晚,情感脆弱,自控能力差,缺乏自信,不会和别人交往,人际关系差等等。

感觉统合失调表现有哪几种主要情况

感觉统合失调表现有哪几种主要情况

感觉统合失调表现有哪几种主要情况感觉统合失调表现为如下几种情况:前庭觉不良:身体活动笨手笨脚,不听指挥,视听神经系统扭曲,左右脑思考陷入混乱,严重者会有语言障碍。

平衡统合失调:没有距离感,做事协调能力差,站无站相,坐无坐相,容易跌倒,拿东西不稳,走路撞墙,心烦气燥,好动不安,注意不集中,人际关系不良,有攻击性。

触觉统合失调:对别人的触摸过分敏感,在家和在外判若两人,黏人、爱哭、怕陌生、胆小、孤僻、不合群、坏脾气、挑食、吃手、咬指甲、爱玩弄生殖器等。

这类孩子通常反应较快,IQ也较高,但由于情绪无法控制,EQ很低。

本体统合失调:动作协调不良,平衡能力差,易摔倒,笨手笨脚,自信心不足。

⑤ 视觉统合失调:阅读困难,读书跳行,多字少字,抄错数字,偏旁部首颠倒等。

听觉统合失调:东张西望,对别人的话充耳不闻,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差,经常忘记老师说的话和留的作业。

儿童在使用感觉统合失调器材的训练中,促进感知觉系统的发育,增强自信心和自我控制能力。

在应用儿童感觉统合失调训练器材的游戏中,感觉到自己对躯体的控制,增强感觉信息的输入,尤其是前庭刺激的输入,促进感知觉的协调,进而达到改善脑功能的目的。

感觉统合是指个体对进入大脑的各种感觉刺激信息(视、听、触觉等),在中枢神经中形成有效的组合过程。

即个体在特定的环境内有效地利用自己的感官,从环境中获得不同感觉通路的信息(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运动觉、前庭觉和本体觉等),输入大脑,大脑对输入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包括:解释、比较、增强、抑制、联系、统一),并作出适应性反应的能力。

儿童感觉统合失调训练-童乐迪。

感统器材及作用:— 1/3 —— 1/3 —袋鼠跳:孩子站在袋中,双手提起袋边,双脚同时向前跳。

在跳跃动作中,强化前庭刺激,抑制过敏的讯息。

脚步器:走动时自然放松,身体正直,全身协调,注意力集中。

促进和提高孩子的平衡力,帮助孩子建立前庭固有平衡,发展协调性,提高孩子注意力和观察力。

感觉统合的八大类型及表现

感觉统合的八大类型及表现

感觉统合失调的八大类型及表现:一、视觉统合失调1、什么是视觉?视觉就是我们用眼睛所看到外界周围的事物.视觉成熟最重要的是焦距。

通过眼睛观察形状、大小、甚至文字.2、出现视听失调的原因?婴儿期爬行不足。

在婴幼儿期间,听觉对大脑的成长影响最大,早年的幼儿听觉较弱,所以受不了太高、太大的声音,祖父母带大,环境噪音太多,父母脾气大,经常大声责备,都会造成幼儿为了保护声音对大脑的刺激便会在听觉上形成一层自我保护膜,养成拒绝听别人讲话的习惯。

视觉统合不佳主要表现:看书时容易漏子、掉字、写字时,偏旁部首容易写错、不会做计算、学了就忘、抄错题、甚至不认识字。

二、听觉统合失调1、什么是听觉?声波作用于听觉器官,使其感受细胞兴奋并引起听神经的冲动发放传入信息,经各级听觉中枢分析后引起的感觉.音变的能力来自触觉。

听觉区的讯息深入大脑的潜能记忆区中,因此听觉的音变能力,对人类的潜意识影响很大,在心理上也产生很大的作用.听觉统合能力不佳主要表现:对别人说的话听而不见、丢三落四、经常忘记老师布置的作业.三、嗅觉统合失调1、什么是嗅觉?嗅觉是人类感觉神经中最多也最复杂的器官,嗅觉能协助我们用鼻子灵敏的认识环境,进而保护自己。

嗅觉失调的表现:如无法味到花的芳香、不能闻出某种气味等.四、味觉失调1、什么是味觉?味觉失调会直接影响到人的生活品质。

味觉也是婴幼儿期非常重要的一种学习能力.舌头的味觉相当复杂,前面甜的,中段哭的,旁边酸辣的.必须让食物留在嘴巴里较长的时间,才能感觉发出各种味道,味觉教育需要有相当的耐心及时间.味觉失调的表现:无法用舌头尝出各种味道,不能尝出酸、甜、苦、辣.五、触觉失调1、什么是触觉?身体皮肤组织接触外界的一种感觉.2、什么是触觉失调?触觉失调就是人对外界的感觉出现的与别人不一样的现象。

它分为触觉敏感和触觉迟钝。

触觉敏感:就是说对外界的微小变化产生一种过激的反应。

(这样的孩子的脑神经抑制困难,才导致触觉过分敏感,对任何信息都有反应,大脑经常处于动荡不安的状态,自然无法集中注意力,心烦气躁的.他们穿着的衣服质料不同,或环境有微小的变化时,都会忙着做出不舒服的反映处理,于是最重要的学习信息就很难传入大脑了。

感觉统合失调的主要表现 - 感统失调

感觉统合失调的主要表现 - 感统失调
语言障碍
无语言、习惯性使用动作、表情代替语言;有少量语言但是发音不清晰,语句不完整,语序颠倒、语言理解能力弱。
情绪障碍
有些孩子特别胆小,粘母亲或熟人,惧高,容易惊慌,哭泣,怕陌生的环境,吮手指头,咬指甲,甚至咬人,掐人,怕人触摸。怕洗澡,擦脸,剪指甲,换衣服,喜欢熟悉的环境和习惯的感觉,偏好某种口味,挑食偏食或暴食。而有些则脾气暴躁,爱招惹别人。
多动症倾向
二、三岁时,常常惹人嫌,喜欢乱叫,蹦蹦跳跳,吃东西都安静不下来,喜欢生气,喜欢无缘无故的开关窗户、灯、门等。或者自己一个人自言自语讲个不停,注意听也不知道他在讲些什么。
上学后,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效率不佳,经常忘东忘西,对周围任何刺激非常敏感,心神不宁,上课会无缘无故的站起来,突然趴下或倒在地上,会莫名其妙的去招惹其他孩子,以至经常与人吵架,容易生气和哭泣,经常突然爆发脾气,不过来得快去的也快。喜欢破坏玩具和周围的东西,无法进行较需计划性的活动,房间常乱七八糟,衣服也穿不好,老师交代的习题永远做不完。
孤独症倾向
不喜欢跟小朋友一起玩,喜欢独处,别人叫他,他一般不答应。经常尖叫,目光冷漠,眼睛不能较长时间的盯住熟人或陌生人的眼睛,喜欢自言自语或背广告词,语言缺乏创造性,只能机械的背诵儿歌或自述看过的故事。不能告诉家长在幼儿园发生的事。生活自理能力差,爱看同一部动画片,或听同一盘磁带等。有些孩子见到亲人没有强烈的亲热表现,情绪波动大。
感觉统合失调的主要表现 - 感统失调
注意力不集中、好动不安、语言发展迟缓梯,脾气坏。 不喜欢听人说话,听力不佳,容易忘却,不懂的和别人沟通,脾气古怪,上课不专心。 笨手笨脚,做事消极,缺乏信心,脾气暴躁,粗心大意,发音不准,呼吸不畅,口吃或不喜欢说话。看书时会跳字、跳行,无法阅读,无法计算,眼睛容易疲倦,学习能力不足。 怕人触摸,容易惊慌,哭泣,怕人多,粘固定的人,挑食、偏食,喜欢吸手指,脾气固执暴躁、容易紧张,拒绝进教室,孤独症(自闭症)倾向.

感觉统合介绍

感觉统合介绍

常见的八类感觉统合失调
4.触觉敏感或迟钝:害怕陌生的环境、咬手、爱哭、爱玩生殖 器、过分依恋父母、容易产生分离焦虑、或过分紧张、爱惹 人、偏食或暴饮暴食、脾气暴躁等 5.痛觉过分敏感或迟钝:冒险行为、自伤自残、不懂总结经验 教训。或少动、孤僻、不合群、做事缩手缩脚、缺乏好奇心、 缺少探索行为。 6.本体感失调:方向感差,容易迷路、容易走失、不能玩捉迷 藏,闭上眼睛容易摔倒,站无站姿、坐无坐相、容易驼背, 近视、过分怕黑。 7.动作协调不良:动作协调能力差,走路容易摔倒,不能想其 他孩子一样翻滚、汽车、跳绳、拍球等。 8.精细动作不良:不会系鞋带扣钮扣、用筷子、手脚笨拙、手 工能力差。
二、前庭平衡觉训练
使用器械:转椅、趴地推球、滑板爬、翻 跟斗、各类秋千、滚筒、平衡 脚踏车、按摩大龙球、滑梯、 平衡台、独木桥、袋鼠袋。
三、本体感训练
目的:强化固有平衡、前庭平衡、触觉、 大小肌肉、双侧协调,灵活身体运 动能力、健全左右脑均衡发展。 适应群:语言发展迟缓,笨手笨脚、注意 力不集中、多动不安、情绪化、 组织及创造力不足。
常见的八类感觉统合失调
1.前庭平衡功能失常:多动不安,走路易跌倒,原地打圈易眩 晕,注意力不集中,上课不专心,爱做小动作,调皮任性, 兴奋好动,容易违反课堂纪律,容易与人冲突,爱挑剔,很 难与人同乐,很难与人分享玩具与食物,不鞥呢考虑别人的 需要,有些孩子还可能出现语言发展迟缓,说话词不达意, 语言表达困难等。 2.视觉感不良:尽管能长时间第看动画片,玩电动玩具,却无 法流利的阅读,经常出现跳读或者漏读或多字少字;写字是 偏旁部首颠倒,甚至不认识字,学了就忘,不会计算,常常 抄错题、抄漏题。 3.听觉感不良:别人的话听而不见,丢三落四,经常忘记老师 说的话,留的作业等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视觉统合失调1、什么是视觉?视觉就是我们用眼睛所看到外界周围的事物。

视觉成熟最重要的是焦距。

通过眼睛观察形状、大小、甚至文字。

2、出现视听失调的原因?婴儿期爬行不足。

在婴幼儿期间,听觉对大脑的成长影响最大,早年的幼儿听觉较弱,所以受不了太高、太大的声音,祖父母带大,环境噪音太多,父母脾气大,经常大声责备,都会造成幼儿为了保护声音对大脑的刺激便会在听觉上形成一层自我保护膜,养成拒绝听别人讲话的习惯。

视觉统合不佳主要表现:看书时容易漏子、掉字、写字时,偏旁部首容易写错、不会做计算、学了就忘、抄错题、甚至不认识字。

二、听觉统合失调什么是听觉?声波作用于听觉器官,使其感受细胞兴奋并引起听神经的冲动发放传入信息,经各级听觉中枢分析后引起的感觉。

音变的能力来自触觉。

听觉区的讯息深入大脑的潜能记忆区中,因此听觉的音变能力,对人类的潜意识影响很大,在心理上也产生很大的作用。

听觉统合能力不佳主要表现:对别人说的话听而不见、丢三落四、经常忘记老师布置的作业。

三、嗅觉统合失调什么是嗅觉?嗅觉是人类感觉神经中最多也最复杂的器官,嗅觉能协助我们用鼻子灵敏的认识环境,进而保护自己。

嗅觉失调的表现:如无法味到花的芳香、不能闻出某种气味等。

四、味觉失调什么是味觉?味觉失调会直接影响到人的生活品质。

味觉也是婴幼儿期非常重要的一种学习能力。

舌头的味觉相当复杂,前面甜的,中段哭的,旁边酸辣的。

必须让食物留在嘴巴里较长的时间,才能感觉发出各种味道,味觉教育需要有相当的耐心及时间。

味觉失调的表现:无法用舌头尝出各种味道,不能尝出酸、甜、苦、辣。

五、触觉失调1、什么是触觉?身体皮肤组织接触外界的一种感觉。

2、什么是触觉失调?触觉失调就是人对外界的感觉出现的与别人不一样的现象。

它分为触觉敏感和触觉迟钝。

触觉敏感:就是说对外界的微小变化产生一种过激的反应。

(这样的孩子的脑神经抑制困难,才导致触觉过分敏感,对任何信息都有反应,大脑经常处于动荡不安的状态,自然无法集中注意力,心烦气躁的。

他们穿着的衣服质料不同,或环境有微小的变化时,都会忙着做出不舒服的反映处理,于是最重要的学习信息就很难传入大脑了。

触觉迟钝:就是排斥新事物,不能接受新事物,依赖旧的事物。

(由于一再排斥新的信息,便需要加强旧的信息,于是就很依赖他们已经熟悉的旧的事物。

这样的孩子比一般孩子更渴望被接触,所以也比较粘人。

他们经常固执于某种行为上,特别喜欢强烈又熟悉的旧的感觉,如:偏食、吸吮手指,触摸生殖器,咬人等。

) 3、触觉失调的现象有哪些?现象有:容易分心、常会左顾右盼;脾气暴躁,尤其对亲人特别不好,喜欢强词夺理;不喜欢到陌生地方或人多的拥挤场合;偏食和挑食,不喜欢吃水果和蔬菜等;害羞,碰到陌生人特别紧张,会结结巴巴的说不出来话;内向爱独处,不喜欢到户外玩,怕人多的地方,朋友少,沉默寡言;看电影或电视的时候,容易兴奋,受感动,并喜欢尖叫;怕黑,到暗处一定要有人陪,晚上拒绝出门,讨厌独自在屋里;换床铺便无法入睡,甚至被子、枕头都必须是固定的;清理鼻子和耳朵时,常显得情绪非常不稳定;喜欢粘特定的人,并且非常需要对方的拥抱和溺爱;睡觉的时候喜欢咬被角,抱棉被、衣服和玩具;喜欢吮吸手指,咬指甲、不喜欢别人帮忙剪指甲;不喜欢被抚摸脸部,讨厌洗脸、洗发和剪发;有人协助穿衣服、穿袜子和拉袖口,常会特别的紧张;不喜欢别人由背后接近,常有严重的不安全感;经常到处碰、摸、动个不停,对毛料和布织料特别排斥或特别喜欢;虽喜欢和人聊天,却不喜欢有肌肤接触的勾肩搭背行为。

4、触觉敏感的危害?触觉敏感的孩子常常会衍生前庭觉不足,好动不安的毛病,本体感也会扭曲,情绪化及笨拙现象。

5、强化触觉训练的原则触觉是感觉刺激中分布最广,信息最频繁的,我们几乎不断地在接受触觉刺激,包括晒太阳,吹风,洗澡,游泳以及玩沙,玩土,玩水都是非常重要的触觉刺激。

因此,触觉游戏在日常的生活中随处都可应用。

在皮肤上的各种刺激,会协助决定触觉来影响身体的反应,有时使用毛刷来减少触觉防御的现象,也许先用前庭刺激,再加上刷子的互相调节,治疗触觉防御泛滥的效果更好。

触觉敏感或迟钝主要表现:黑怕陌生的环境、允手、咬指甲、爱哭、爱玩弄生殖器官、过分依赖父母、过分紧张、过分碰触某种东西、有强迫性行为、个人表现缺乏自信、语言行为动手动脚、惹事生非、爱惹别人、偏食、暴饮暴食、不能考虑别人的感受、情绪不稳定等。

六、前庭觉统合失调⒈ 什么是前庭?人的脸部正前面的各个器官如耳朵、鼻子、眼睛和嘴巴所接受到的信息。

透过脑干前边的前庭神经核,进入大脑的功能区。

这个器官所接受的信息称为前庭信息。

⒉ 前庭神经核的功能?① 过滤、筛选、重组身体各部分接受的信息。

② 感受外界的动态和静态信息,对自身起平衡作用。

⒊ 前庭觉失调就是我们的前庭神经核对我们的前庭信息和身体各部分接受的信息不能进行筛选、过滤和重组的能力及不能感受外界的动态和静态信息,使自身无法达到一个平衡的作用。

4、前庭觉发展不成熟,身体便会反映出以下各种现象:重力平衡的能力不稳定,平衡感明显不良;运动企划能力差,严重时无法正确、有效操控肢体;空间感的判断经常失误,对环境的知觉多多少少都有障碍;肢体做交叉动作时有困难,左右手交叉活动时,无法有效地控制,即双侧协调障碍;视觉统合不足,眼球运动有困难,眼球无法控制视觉移动;很难双手或双脚合并做相同的动作,如同时举高双手,或双脚并拢前、后跳动有困难;词汇体系发展不佳,词汇使用经常错误,词句组织短而混淆。

5、强化前庭觉训练的原则:人类所有的感觉器官中,前庭觉是最敏感的,这种信息能否顺应环境,也是肢体得以灵活操作最重要的因素,前庭觉随时提醒我们头和身体的方向,使我们能清楚的接收到视觉信息,如前庭觉不佳,视觉很难跟随移动的目标,眼肌肉和颈部神经也产生信息反应不良的情形,眼球的移动变得不平稳,常会以跳动的方式抓住目标,造成孩子阅读、玩球、划线的困难。

此外,前庭觉会将信息由脊椎体神经体系传达到身体各部位,通知肌肉必须做收缩和运作,以适应环境的需要,同时,也会将肌肉和关节信息传到前庭神经核及小脑,形成身体、神经、大脑功能的互动,是人类探索环境,适应环境的最重要基础。

如果这方面功能不佳,便无法达成感觉统合,孩子便会常常跌倒或撞墙,动作显得笨手笨脚,甚至害怕行动,更会造成感觉信息严重扭曲,而影响到身体的协调行动能力。

前庭觉失调的表现:1、多动,虽好动,但平衡能力比较差。

2、原地打转容易眩晕或打晕。

3、上课注意力不集中。

爱做小动作,上课不专心。

4、畏高或者不怕高5、走路容易跌倒6、调皮任性、自控能力差、情绪不稳定。

7、出现语言发育迟缓、说话词不达意、说话表现困难七、平衡觉失调⒈ 什么是平衡?① 定义:练习身体协调与地心引力的协调的能力。

② 分析:我们的神经体系在活动中,发展出一种与地心引力协调良好的能力,指挥我们的骨骼和大小肌肉。

支撑住我们这个有重脚轻的倒三角架构。

这种良好的协调能力就是平衡能力。

⒉ 平衡感包括:手眼协调。

上下肢体的协调。

全身的协调。

⒊ 平衡失调的主要现象:穿裤子困难,拿筷子,拿汤勺不协调,不会吹口香糖,舌头操作不灵活,不能很好的将水倒入口中。

写作姿势不正确,心烦气躁,生活不能自理。

登高时会极度紧张,身体屈成弓形,大肌肉发展不佳,以至坐无坐相,站无站相,坐时常会趴在桌子上,或以手扶额。

4、强化平衡感训练的原则:由平衡感不足引起的肢体运动协调不良,以及过动不安,可借助加强平衡感的相关运动使其恢复正常。

强化平衡感的活动应注意以下几项原则:不局限于平面,并兼顾上、下立体性的运动,甚至达360度的旋转。

需注意动、静状态的平衡以高速活动强化原始反射的统合能力,以促使身体和地心引力的协调,保持倒三角形身体架构的安定性。

例如,回转、上下或左右摇晃等运动,都有助于前庭体系的发展,对安定与平衡能力也具有很大的作用。

而大小滑板、大弹力球、旋转盘、平衡台、跳床、吊缆系列等都是非常适合的教具。

平衡觉失调的表现:走路时容易跌倒、不能向其他的孩子一样翻滚、骑车、跳绳等。

八、本体觉统合失调⒈ 什么是本体觉?本体觉就是人类对自己身体的了解和操控,人体充分利用和支配自己的关节,肌肉,肌腱。

韧带和骨骼等身体部位的收缩与拉伸,所产生的一种固有的信息。

如:我们不用镜子也可以用手摸到自己的眉毛、耳朵、鼻子等;不用大脑判断也能根据环境做出合乎环境需要的行为和动作,如:跨越水沟、栏杆等等。

⒉ 什么是本体觉失调?本体失调会造成身体协调不良,包括双侧协调、手眼协调及身体感官的自然协调。

⒊ 本体失调的现象?现象有:眼睛看不到东西时,几乎无法做出正确的动作;身体的无意识行动自律失常,随时处在焦虑和紧张中;环境适应困难,经常会重复错误的学习;笨手笨脚,经常碰伤或撞伤;爬楼梯常常会特别紧张;小肌肉的操作经常受阻,无法完成精确性动作,拿笔、拿筷子困难;固有感觉和听觉处理常有障碍,造成方向和情报来源判断严重错误。

⒋ 本体觉失调的原因?出生的那一刹那,除了皮肤触觉神经体系的强烈刺激外,更重要的是大小关节信息和大脑皮质层及中枢神经的联系。

关节信息会带动大小肌肉的活动,让我们不靠视觉也可以了解身体各部分的活动方式,因而了解身体和周围环境的关系,并做出正常的反映。

剖腹产的胎儿由于缺少了这个关节信息的学习过程,出生以后缺乏活动的话。

便也会笨手笨脚、胆小、怕事等。

⒌ 强化本体感训练的原则:本体感觉活动的设计要顾及进行高速活动时的平衡能力,以及与原始反射相关的感觉统合,以促进身体和地心引力的正确协调,以及长时间保持安定姿势的能力,让幼儿在动作训练上能够自动有效的掌握动静之间身体神经的动作,并增强对身体各部位的认知。

文字、图形模仿、翻筋斗、转身跳等,可以促使筋肉在高度紧张和放松间变化动作;模仿动物或他人的动作、躲避球、捉迷藏等童年游戏,则有助于身体形象和运动企划能力的形成;拼图、接龙、连点线成形的游戏,有助于空间视觉的健全;趴地推球、投篮、在跳床上投接球、滑板上拍球、或大滑板配合投掷球或推开障碍物游戏,对视觉空间和运动企划的协调帮助很大。

本体感失调的表现:晕车、裸背、站无站姿,坐无坐姿、过分怕黑、方向感不佳、不能像他人一样捉迷藏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