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预案附件要素评审表
应急预案要素评审表

应急预案要素评审表应急预案要素评审表1.应急预案概述1.1 项目背景1.2 预案目的1.3 预案范围1.4 预案编制依据1.5 预案更新和维护2.应急组织机构与责任2.1 应急组织机构及成员2.2 职责分工与权限2.3 应急组织机构与其他组织的协作3.应急资源清单3.1 人员资源清单3.2 设备设施资源清单3.3 物资资源清单3.4 信息资源清单4.风险评估与预警4.1 风险评估方法与标准4.2 预警机制与流程4.3 风险等级划分及响应措施5.应急响应措施5.1 应急响应级别及相应措施5.2 应急响应流程5.3 应急信息发布机制5.4 演练与训练计划6.应急演练与评估6.1 演练目的与原则6.2 演练计划与方案6.3 演练组织与准备6.4 演练实施与评估6.5 演练总结与改进7.应急恢复与重建7.1 业务系统恢复7.2 设备设施重建7.3 后续评估与改进8.应急培训与教育8.1 培训计划与内容8.2 应急教育与培训形式附件:- 附件一:应急预案编制流程图- 附件二:应急预案组织机构图- 附件三:应急资源清单法律名词及注释:1.应急预案:根据特定情况和需求,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编制的用于应对突发事件的应急操作计划。
2.应急组织机构:负责组织、协调和指挥应急工作的机构。
3.预警机制:通过科学方法和手段,预测、监测和预警异常事件,以便及时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
4.应急响应级别:根据事件的严重性和紧急程度,划分不同级别的应急响应,包括一级响应、二级响应等。
5.演练与训练计划:制定应急演练和培训的时间、地点、内容等安排计划。
6.业务系统恢复:在突发事件发生后,恢复正常运营的各类业务系统。
7.后续评估与改进:对应急预案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进行改进和完善。
综合应急处置预案要素评审表

评审项目
评审容及要求
事故特征*
1.明确可能发生事故的类型和危险程度,清晰描述作业现场风险。
2.明确事故判断的基本征兆及条件。
应急组织及职责*
1. 明确现场应急组织形式及人员。
2. 应急职责与工作职责紧密结合。
应急处置*
1. 明确第一发现者进行事故初步判定的要点及报警时的必要信息。
4.现场自救与互救方面的注意事项。
5.现场应急处置能力确认方面的注意事项。
6.应急救援结束后续处置方面的注意事项。
7.其他需要特别警示方面的注意事项。
注:“*”代表应急预案的关键要素。现场处置方案落实到岗位每个人,可以只保留应急处置。
1.明确本单位开展应急管理培训的计划和方式方法。
2.如果应急预案涉及周边社区和居民,应明确相应的应急宣传教育工作。
3.明确应急演练的方式、频次、围、容、组织、评估、总结等容。
附则
应急预案
备案
1.明确本预案应报备的有关部门(上级主管部门及地方政府有关部门)和有关抄送单位。
2.符合国家关于预案备案的相关要求。
2. 明确应急处置能力评估及应急预案的修订等要求。
保障措施*
1.明确相关单位或人员的通信方式,确保应急期间信息通畅。
2.明确应急装备、设施和器材及其存放位置清单,以及保证其有效性的措施。
3.明确各类应急资源,包括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兼职应急队伍的组织机构以及联系方式。
4. 明确应急工作经费保障方案。
培训与演练*
2.明确技术性预防和管理措施。
3.明确采取的应急处置措施。
预警行动
1.明确预警信息发布的方式及流程。
2.预警级别与采取的预警措施科学合理。
应急预案要素评审表

应急预案要素评审表
一、应急预案目标和范围。
本应急预案的目标是为了在突发事件发生时,能够迅速、有效
地组织应对,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并保障人员生命安全。
范围包
括但不限于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等突发事件。
二、应急预案的制定依据。
本应急预案的制定依据包括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地方政府文件、行业标准以及公司内部管理制度等。
三、应急预案的组织架构。
本应急预案的组织架构包括应急指挥部、应急处置组、应急支
持组和应急协调组。
应急指挥部负责总体指挥和协调,应急处置组
负责具体应对突发事件,应急支持组负责提供支持和保障,应急协
调组负责协调各方资源。
四、应急预案的预警和信息发布。
本应急预案包括预警机制和信息发布机制,确保在突发事件发生时能够及时向相关人员发布预警信息和组织应急处置工作。
五、应急预案的资源保障。
本应急预案包括资源保障机制,确保在突发事件发生时能够及时调动各类资源,包括人力、物资、设备等。
六、应急预案的应对措施。
本应急预案包括应对措施,针对不同类型的突发事件,制定相应的处置方案和措施。
七、应急预案的演练和评估。
本应急预案包括演练和评估机制,定期组织演练,及时总结经验教训,不断完善应急预案。
八、应急预案的修订和完善。
本应急预案包括修订和完善机制,根据实际情况和经验教训,
及时修订和完善应急预案,确保其及时有效性。
以上是本公司的应急预案要素评审表,我们将严格按照该预案的要求,做好应急预案工作,确保在突发事件发生时能够迅速、有效地应对。
应急预案评审表(完整资料).doc

培训与演练*
1.明确本单位开展应急管理培训的计划和方式方法。
2.如果应急预案涉及周边社区和居民,应明确相应的应急宣传教育工作。
3.明确应急演练的方式、频次、范围、内容、组织、评估、总结等内容。
附则
应急预案
备案
1.明确本预案应报备的有关部门(上级主管部门及地方政府有关部门)和有关抄送单位。
应急工作
原则
1. 符合国家有关规定和要求。
2. 结合本单位应急工作实际。
适用范围*
范围明确,适用的事故类型和响应级别合理。
危险性
分析
生产经营单位概况
1. 明确有关设施、装置、设备以及重要目标场所的布局等情况。
2.需要各方应急力量(包括外部应急力量)事先熟悉的有关基本情况和内容。
危险源辨识与风险分析*
相关应急预案名录、
协议或备忘录
列出与本应急预案相关的或相衔接的应急预案名称、以及与相关应急救援部门签订的应急支援协议或备忘录。
注:附件根据应急工作需要而设置,部分项目可省略。
4.明确向事故相关单位通告、报警的方式和内容。
5.明确向有关单位发出请求支援的方式和内容。
应急响应*
响应分级
1.分级清晰合理,且与上级应急预案响应分级衔接。
2.能够体现事故紧急和危害程度。
3. 明确紧急情况下应急响应决策的原则。
响应程序
1.明确具体的应急响应程序和保障措施。
2.明确救援过程中各专项应急功能的实施程序。
3.能够提出相应的事故预防和应急措施。
组织机构及职责组织体系(推荐使用图表)。
2.明确应急组织成员日常及应急状态下的工作职责。
指挥机构及
职责
应急预案要素评审表

应急预案要素评审表一、背景介绍。
应急预案是组织应对突发事件的重要工具,通过制定和实施应急预案,可以有效地减少突发事件对组织和人员造成的损失。
本文旨在评审应急预案的要素,确保其完备性和实用性。
二、评审要素。
1. 事件识别和评估,应急预案中是否明确了各类突发事件的识别标准和评估方法,以及相应的应对措施。
2. 应急组织和职责,预案中是否明确了应急组织的设置和各个成员的职责分工,以及应急指挥系统的运行机制。
3. 应急资源和保障,预案中是否明确了各类应急资源的储备和调配方式,以及对人员的保障措施。
4. 应急演练和培训,预案中是否包含了定期的应急演练计划和培训安排,以及演练结果的评估和改进机制。
5. 信息通信和协调,预案中是否明确了信息通信系统的建设和运行机制,以及各相关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方式。
三、评审方法。
1. 制定评审标准,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应急预案评审的各项标准和指标。
2. 评审人员培训,对评审人员进行培训,使其了解评审要点和方法。
3. 评审实施,由评审人员按照标准和指标对应急预案进行评审,记录评审结果和意见。
4. 评审总结和改进,根据评审结果,总结经验教训,对应急预案进行改进和完善。
四、评审结果。
评审结果应当包括预案的合格性和不足之处,对不足之处提出改进建议,并制定改进计划。
五、结论。
通过对应急预案的评审,可以及时发现和解决其中存在的问题,保证预案的实用性和有效性,提高组织对突发事件的应对能力。
同时,评审过程也是对应急预案的一次检验和提升,有助于组织持续改进和提高整体的风险应对能力。
应急预案要素评审表

应急预案要素评审表
1. 预案编制依据,本应急预案的编制依据包括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地方政府规章、部门规章、行业标准及其他有关文件。
2. 预案编制目的,本应急预案的编制目的是为了规范应急处置
工作,提高应急处置效率,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3. 预案适用范围,本应急预案适用于本单位的各类突发事件应
急处置工作。
4. 预案的组织和指挥,本应急预案明确了应急处置工作的组织
指挥体系,包括应急指挥部的设置、职责分工、指挥关系等。
5. 应急资源保障,本应急预案对应急资源的保障进行了详细的
规定,包括物资、人员、设备等。
6. 应急处置措施,本应急预案对各类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措施
进行了细致的规定,包括人员疏散、医疗救护、物资调配等。
7. 应急演练和培训,本应急预案规定了应急演练和培训的内容、
周期、要求等,以确保各级人员的应急处置能力。
8. 应急预案的修订和更新,本应急预案规定了修订和更新的程序和要求,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应急处置需求。
9. 应急预案的落实和监督,本应急预案规定了应急预案的落实和监督机制,确保应急预案的有效实施。
以上为应急预案要素评审表的内容,根据以上要素编制的应急预案将在实际应急处置中发挥重要作用,提高应急处置效率,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2024年度-应急预案要素评审表

01 02 0301 02 03成为各类突发重大事故的应急基础。
当发生超过应急能力的重大事故时,便于与上级应急部门的协调。
有利于提高风险防范意识。
应急预案体系综合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现场处置方案法律法规要求010203《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等《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时效性原则定期评估和更新应急预案,确保其始终与当前的实际情况和需求相符合。
应急预案应明确具体的操作步骤和处置措施,方便应急人员快速响应。
针对性原则针对不同类型的突发事件和紧急情况,制定相应的应急措施和处置程序。
合法性原则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以及地方政府的法规和规完整性原则编制原则与要求编制流程与步骤关键要素分析预警与报告组织机构及职责和权限,确保应急响应工作的顺危险源辨识与风险分析应急响应与处置急响应措施和处置程序,确保快速、有效地应对紧急情况。
后期处置与恢复重建评审目的与意义评估应急预案的完整性和有效性01提高应急响应能力02促进应急管理工作的持续改进03成立评审小组由应急管理专家、相关部门代表等人员组成评审小组,负责对应急预案进行评审。
制定评审计划明确评审的时间、地点、参与人员、评审内容等,确保评审工作的顺利进行。
实施评审按照评审计划,对应急预案进行逐项评审,记录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改进建议。
评审组织与实施评审标准与方法评审标准评审方法评审结果处理演练计划与准备制定演练计划编写演练脚本准备演练物资演练过程记录详细记录演练过程中的重要事件、行动步骤、人员表现等,可采用文字、图片、视频等多种形式。
演练数据收集收集与演练相关的数据和信息,如响应时间、资源消耗、人员配合等,用于后续的评估和改进。
演练启动作。
演练实施与记录演练评估与改进问题与不足分析演练效果评估经验教训总结应急预案改进根据演练评估结果,对应急预案进行修订和完善,提高预案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更新周期与要求更新周期应急预案应定期进行评估和更新,确保其与实际情况相符。
应急预案要素评审表

应急预案要素评审表一、应急预案编制目的。
为了提高公司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保障员工和财产的安全,减少损失,保障公司的正常生产经营,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二、应急预案编制依据。
1. 国家相关法律法规。
2. 公司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3. 公司实际情况和特点。
三、应急预案编制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公司内部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包括但不限于火灾、爆炸、泄露、意外伤害等突发事件。
四、应急预案组织机构。
1. 应急领导小组,负责预案的制定、组织、领导和协调工作。
2. 应急指挥部,负责应急处置现场的指挥和协调工作。
3. 应急救援队伍,负责应急处置工作。
五、应急预案工作程序。
1. 突发事件发生后,应急领导小组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应急救援队伍进行处置。
2. 应急指挥部根据现场情况,制定应急处置方案,指挥救援队伍进行救援工作。
3. 应急救援队伍按照指挥部的指挥,迅速到达现场,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救援和处置。
4. 应急领导小组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和相关部门报告突发事件情况,并协助相关部门进行调查和处理。
六、应急预案的修订和完善。
1. 定期对应急预案进行评审和修订,确保其与公司实际情况和法律法规相符。
2. 对应急救援队伍进行定期培训和演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七、应急预案的宣传和培训。
1. 公司定期开展应急预案宣传和培训活动,提高员工的应急意识和自救能力。
2. 对新员工进行应急预案培训,确保其了解应急预案的内容和操作流程。
八、应急预案的监督和检查。
公司相关部门对应急预案的执行情况进行定期检查和监督,确保其有效实施。
以上为公司的应急预案要素评审表,希望能够在突发事件发生时,能够迅速、有效地进行处置,保障员工和公司财产的安全。
2024年综合应急预案要素评审表

2024年综合应急预案要素评审表____年综合应急预案要素评审表一、引言在21世纪初期,全球范围内频繁发生的自然灾害、恐怖袭击、公共卫生事件等紧急情况,给社会带来了巨大的损失和影响。
为了有效应对各类突发事件,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各国纷纷制定和实施了综合应急预案。
为适应当前形势,____年综合应急预案要素评审表经过多方协商和研究,作为指导综合应急预案编制及评估的工具,旨在提高综合应急预案的科学性、完整性和实施效果。
二、评审表要素2.1 应急预案指导思想和原则评价指导思想与原则的科学性、灵活性和可操作性,是否能满足不同类型突发事件应急需要。
2.2 组织领导评价组织领导体系的合理性和有效性,包括应急管理机构设置、领导协调机制、部门责任划分等。
2.3 信息收集与预警评价信息收集与预警机制设计的科学性和灵敏度,包括实时监测、预警发布、信息通讯等。
2.4 应急资源保障评价应急资源保障体系的完备性和灵活性,包括人员、物资、器材等资源的储备与调度机制。
2.5 危险源和风险评估评价危险源和风险评估体系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包括灾害类型、危险源点、脆弱区域等的明确和评估方法。
2.6 应急指挥与协调评价应急指挥与协调机制的科学性和高效性,包括指挥体系、决策支持、指挥员培训等。
2.7 应急预案与方案编制评价应急预案与方案编制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包括预案结构、流程及相关配套方案的编制。
2.8 应急演练与训练评价应急演练与训练机制的完善性和科学性,包括演练频率、演练内容、演练评估等。
2.9 应急救援与医疗救护评价应急救援与医疗救护体系的完备性和响应能力,包括救援队伍建设、救援设备配置、医疗救援制度等。
2.10 社会参与与宣传教育评价社会参与与宣传教育机制的有效性和广泛性,包括社会志愿者队伍建设、宣传渠道、教育培训等。
三、评审指标体系3.1 科学性评价要素是否符合应急管理的基本原理,能否支持科学决策和应对行动。
综合应急预案要素评审表

危险源辨识与风险分析*
1.能够客观分析本单位存在的危险源及危险程度。
2.能够客观分析可能引发事故的诱因、影响范围及后果。
符合
组织机构及职责*
应急组织
体系
1.能够清晰描述本单位的应急组织体系(推荐使用图表)。
2.明确应急组织成员日常及应急状态下的工作职责。
符合
指挥机构及职责
1.清晰表述本单位应急指挥体系。
3.明确事故信息上报的部门、通信方式和内容时限。
4.明确向事故相关单位通告、报警的方式和内容。
5.明确向有关单位发出请求支援的方式和内容。
6.明确与外界新闻舆论信息沟通的责任人以及具体方式。
符合
(续上表)
评审项目
评审内容及要求
评审意见
应急
响应
响应分级*
1.分级清晰,且与上级应急预案响应分级衔接。
2.能够体现事故紧急和危害程度。
指挥机构及
职责
1.清晰表述本单位应急指挥体系。
2.应急指挥部门职责明确。
3.各应急救援小组设置合理,应急工作明确。
预防与
预警
危险源监控
1.明确危险源的监测监控方式、方法。
2.明确技术性预防和管理措施。
3.明确采取的应急处置措施。
预警行动
1.明确预警信息发布的方式及流程。
2.预警级别与采取的预警措施科学合理。
9.重新修订后评审的,一并注明。
满足要求
附件 2
综合应急预案要素评审表
评审项目
评审内容及要求
评审意见
总则
编制目的
目的明确,简明扼要。
符合
编制依据
1.引用的法规标准合法有效。
2.明确相衔接的上级预案,不得越级引用应急预案。
综合应急预案要素评审表

综合应急预案要素评审表一、背景应急预案是指为预防和控制自然灾害、事故灾难等不可抗因素造成的损失,合理利用资源,及时采取有效的应急措施,增强组织的承受风险的能力,保护组织人员、财产和社会公共利益而制定的一系列条款、措施和详细预案。
在实际应急预案执行过程中,出现缺乏部分关键要素等问题,对应急预案实施造成一定的困难,导致部分灾害事故的损失加大。
二、目的为规范和完善应急预案的编写,提升应急预案质量与实际效果,提高组织应对抗灾救灾的能力,本文将综合各方面因素,评审要素,以检查应急预案的编写质量和完整性,保证组织在应急事件中发挥最大作用。
三、综合应急预案要素评审表综合应急预案要素评审表综合应急预案要素评审表四、说明1. 目录包括预案核心、疏散预案、沟通预案、医疗预案、物资储备预案、应急救援预案等2. 一级目录每个目录下包括以下要素:1)组织背景组织名称和编号。
2)应急事件详细说明列出可发生的各种应急事件。
3)应急团队及职责设立应急团队及各职责定义。
4)人员名单包括应急团队名单、应急人员名单。
5)紧急联系人列出可能的紧急联系人及联系方式。
6)应急资源列出可能需要的应急资源及储备方案。
7)应急预案流程及步骤包括应急流程、步骤及细节处理等。
8)应急演练计划设立应急演练计划及演练场地等。
9)应急预案更新应急预案需每年更新一次,并保证随时有效性。
3. 二级目录每个一级目录下还可分为二级目录,进一步细分各要素,以保证应急预案更加完善。
五、总结综合应急预案要素评审表是对应急预案中的各要素进行综合评审的结果,可以帮助组织评估应急预案的质量和完整性,同时规范应急预案的编写、提高应急预案的实际效果。
本文提供综合应急预案要素评审表,希望可以为组织应急预案的编写提供帮助。
综合应急预案要素评审表

附则
应急预案
备案
1.明确本预案应报备的有关部门(上级主管部门及地方政府有关部门)和有关抄送单位。
2.符合国家关于预案备案的相关要求。
符合
制定与修订
1.明确负责制定与解释应急预案的部门。
2.明确应急预案修订的具体条件和时限。
符合
注:“*”代表应急预案的关键要素。
附件 3
专项应急预案要素评审表
评审项目
3.明确各类应急资源,包括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兼职应急队伍的组织机构以及联系方式。
4. 明确应急工作经费保障方案。
符合
培训与演练*
1.明确本单位开展应急管理培训的计划和方式方法。
2.如果应急预案涉及周边社区和居民,应明确相应的应急宣传教育工作。
3.明确应急演练的方式、频次、范围、内容、组织、评估、总结等内容。
2.能够覆盖本单位及所属单位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
符合
应急工作
原则
1. 符合国家有关规定和要求。
2. 结合本单位应急工作实际。
符合
适用范围*
范围明确,适用的事故类型和响应级别合理。
危险性
分析
生产经营单位概况
1. 明确有关设施、装置、设备以及重要目标场所的布局等情况。
2.需要各方应急力量(包括外部应急力量)事先熟悉的有关基本情况和内容。
3.明确事故信息上报的部门、通信方式和内容时限。
4.明确向事故相关单位通告、报警的方式和内容。
5.明确向有关单位发出请求支援的方式和内容。
6.明确与外界新闻舆论信息沟通的责任人以及具体方式。
符合
(续上表)
评审项目
评审内容及要求
评审意见
应急
响应
响应分级*
应急预案要素评审表

应急预案要素评审表一、应急预案编制目的。
应急预案的编制目的是为了应对突发事件或灾害,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减少灾害损失,保障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
二、应急预案编制依据。
1. 国家有关法律法规。
2. 地方政府的有关规定。
3. 相关部门的工作要求。
4. 实际应急管理工作经验。
三、应急预案编制范围。
本应急预案适用于本地区内的突发事件或灾害应急管理工作。
四、应急预案编制原则。
1. 以人为本,生命至上。
2. 统一指挥,分级负责。
3. 整合资源,协同作战。
4. 预防为主,综合施策。
五、应急预案编制内容。
1. 突发事件的分类和级别划分。
2. 应急响应机制和指挥体系。
3. 应急资源调配和保障措施。
4. 应急救援和医疗救护措施。
5. 公众信息发布和舆情应对措施。
6. 应急演练和评估机制。
六、应急预案编制流程。
1. 确定编制组织和责任人。
2. 收集、整理相关资料和信息。
3. 制定编制计划和时间表。
4. 分工合作,逐步完善预案内容。
5. 经过内部评审和公开征求意见。
6. 上报审核和批准。
七、应急预案编制验收。
应急预案编制完成后,需要经过相关部门的验收,确保预案的完整性和可操作性。
八、应急预案编制的持续改进。
应急预案需要根据实际情况不断进行修订和完善,确保其适应性和实用性。
以上是本地区的应急预案要素评审表,希望能够为突发事件或灾害的应急管理工作提供有效的指导和支持。
应急预案要素评审表

e)明确应急反应人员向外求援的方式。
应急处置*
响应分级
a)响应分级清晰,符合企业实际。b)响应分级能够体现急和危害程度。响应程序
a)明确事故状态下的应急响应程序和保障措施。
b)明确救援过程中各专项应急功能的实施程序。
c)明确扩大应急的基本要求及内容。
d)响应程序描述的内容力求简单易懂、表达直观清晰。
b)明确成员单位或领导在日常及应急状态下的工作职责。
c)规定的工作职责合理,相互衔接。
指挥机构及职责
a)能够清晰描述本单位应急指挥体系,并能表述相互之间关系。
b)明确应急救援的总指挥、副总指挥和各应急救援小组及其相应职责。
c)规定的工作任务及职责合理,应急工作明确。
预防与预警
危险源监控
a)明确危险源的监测监控方式、方法。
应急预案要素评审表
评审项目
评审内容及要求
评审意见
事故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
a)能够客观分析本单位存在的危险源及危险程度。
b)能够客观分析引发事故的诱因、事故影响范围及危害后果。
c)能够提出相应的事故预防和应急措施。
□符合
□基本符合
□不符合
组织机构及职责*
应急组织体系
a)能够清晰描述本单位的应急组织体系。
b)明确对危险源所采取的技术性预防措施。
c)必要时,相关内容可采用附件方式表述。
预警行动
a)能够按照事故发生的紧急程度和危害程度进行预警。
b)预警级别与采取的预警措施能有机衔接。
c)明确预警信息发布的方式及流程。
信息报告程序*
a)确定报警系统及程序。
b)确定现场报警方式,如电话、警报器等。
应急预案要素、形式评审表

后期处置与恢复
清理现场,恢复正常秩序
评估损失,修复受损设施
调查事故原因,总结经验教训
制定恢复计划,重建受影响区 域
情况
表格内容:包 括风险评估和 应急能力调查 所需的各种信 息,如危险源 名称、位置、 可能发生事故
类型等
评审标准:根 据风险评估和 应急能力调查 结果,制定相 应的评审标准, 以确保应急预 案的有效性和
可行性
应急资源和队伍调查表
资源类型:调查各类应急资源,包括人力、物资、装备等
队伍组成:了解应急救援队伍的构成,包括专业人员、志愿者等
XX
应急预案要素、形式评审表
单击添加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标题
汇报人:XX
目录
01
单击添加目录项标题
02
03
形式评审表
应急预案要素
01
添加章节标题
02
应急预案要素
目的和适用范围
目的: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 够迅速、有效地应对,减少 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适用范围:适用于公司内所 有可能发生的紧急情况,包 括但不限于火灾、地震、交 通事故等
资源清单:详细列出应急预案所需的各种资源,如人力、物力、财力等, 以便进行合理调配。
资源管理:对应急预案所需资源的采购、存储、使用等环节进行管理,确 保资源的充足和有效利用。
资源调度:根据应急预案的实施情况,及时调度各种资源,以满足现场应 急处置的需求。
培训演练计划和培训内容清单
培训演练计划:包括培训时 间、地点、参与人员、演练 流程等内容,确保演练活动 的有序进行。
应急预案要素评审表样本

有关应急预案名录、
合同或备忘录
列出与本应急预案有关或相衔接应急预案名称、以及与有关应急救援部门订立应急增援合同或备忘录。
注:附件依照应急工作需要而设立,某些项目可省略。
附则
应急预案
备案
1.明确本预案应报备关于部门(上级主管部门及地方政府关于部门)和关于抄送单位。
2.符合国家关于预案备案有关规定。
2.符合国家关于预案备案有关规定。
制定与修订
1.明确负责制定与解释应急预案部门。
2.明确应急预案修订详细条件和时限。
2.明确应急预案修订详细条件和时限。
注:“*”代表应急预案核心要素。
应 急 预 案 附 件 要 素 评 审 表
评审项目
评审内容及规定
评审意见
关于部门、机构或
人员联系方式
1.列出应急工作需要联系部门、机构或人员至少两种以上联系方式, 并保证精确有效。
2.列出所有参加应急指挥、协调人员姓名、所在部门、职务和联系电话,并保证精确有效。
2. 列出所有参加应急指挥、协调人员姓名、所在部门、职务和联系电话, 并保证精确有效。
2.明确本单位内部预警信息报告方式、规定与处置流程。
3.明确事故信息上报部门、时限、内容和通信方式。
4.明确向事故有关单位告示、报警方式和内容。
5.明确向关于单位发出祈求增援方式和内容。
6.明确与外界新闻舆论信息沟通负责人以及详细方式。
6.明确与外界新闻舆论信息沟通负责人以及详细方式。
(续上表)
评审项目
3.程序清晰,操作性强。
3. 程序清晰, 操作性强。
3. 程序清晰,操作性强。
应急物资与装备保障*
1.明确相应急救援所需物资和装备规定。
综合应急预案要素评审表

符合
后期处置
1.明确事故发生后,污染物处理、生产恢复、善后赔偿等容。
2.明确应急处置能力评估及应急预案的修订等要求。
符合
保障措施*
1.明确相关单位或人员的通信方式,确保应急期间信息通畅。
2.明确应急装备、设施和器材及其存放位置清单,以及保证其有效性的措施。
9.重新修订后评审的,一并注明。
满足要求
附件 2
综合应急预案要素评审表
评审项目
评审容及要求
评审意见
总则
编制目的
目的明确,简明扼要。
符合
编制依据
1.引用的法规标准合法有效。
2.明确相衔接的上级预案,不得越级引用应急预案。
符合
应急预案
体系*
1.能够清晰表述本单位及所属单位应急预案组成和衔接关系(推荐使用图表)。
符合
附则
应急预案
备案
1.明确本预案应报备的有关部门(上级主管部门及地方政府有关部门)和有关抄送单位。
2.符合国家关于预案备案的相关要求。
符合
制定与修订
1.明确负责制定与解释应急预案的部门。
2.明确应急预案修订的具体条件和时限。
符合
注:“*”代表应急预案的关键要素。
附件 3
专项应急预案要素评审表
评审项目
3.针对危险源和事故危害程度,制定相应的防措施。
4.客观评价本单位应急能力,掌握可利用的社会应急资源情况。
5.制定相关专项预案和现场处置方案,建立应急预案体系。
6.充分征求相关部门和单位意见,并对意见及采纳情况进行记录。
7.必要时,与相关专业应急救援单位签订应急救援协议。
8.应急预案经过评审或论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应急预案附件要素评审表
附件1:应急预案评审意见表
应急预案评审意见
评审专家组组长签字:
(评审意见可加附页)年月日
评审组成员表姓
名单位职务/职称签名
附件 2 综合应急预案要素评审表
评审项目评审内容及要求评审意见
总则编制目的目的明确,简明扼要。
编制依据
1. 引用的法规标准合法有效。
2. 明确相衔接的上级预案,不得越级引用应急预案。
应急预案
体系*
1. 能够清晰表述本单位及所属单位应急预案组成和衔
接关系(推荐使用图表)。
2. 能够覆盖本单位及所属单位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
应急工作
原则
1. 符合国家有关规定和要求。
2. 结合本单位应急工作实际。
适用范围*范围明确,适用的事故类型和响应级别合理。
危险性分析生产经营单
位概况
1. 明确有关设施、装置、设备以及重要目标场所的布
局等情况。
2. 需要各方应急力量(包括外部应急力量)事先熟悉
的有关基本情况和内容。
危险源辨识
与风险分析
*
1. 能够客观分析本单位存在的危险源及危险程度。
2. 能够客观分析可能引发事故的诱因、影响范围及后
果。
组织机构及职责*
应急组织
体系
1. 能够清晰描述本单位的应急组织体系(推荐使用图
表)。
2. 明确应急组织成员日常及应急状态下的工作职责。
指挥机构及
职责
1. 清晰表述本单位应急指挥体系。
2. 应急指挥部门职责明确。
3. 各应急救援小组设置合理,应急工作明确。
预防与预警危险源管理
1. 明确技术性预防和管理措施。
2. 明确相应的应急处置措施。
预警行动
1. 明确预警信息发布的方式、内容和流程。
2. 预警级别与采取的预警措施科学合理。
信息报告
与处置*
1. 明确本单位24小时应急值守电话。
2. 明确本单位内部信息报告的方式、要求与处置流程。
3. 明确事故信息上报的部门、通信方式和内容时限。
4. 明确向事故相关单位通告、报警的方式和内容。
5. 明确向有关单位发出请求支援的方式和内容。
6. 明确与外界新闻舆论信息沟通的责任人以及具体方
式。
评审项目评审内容及要求评审意见
应急响应响应分级*
1. 分级清晰,且与上级应急预案响应分级衔接。
2. 能够体现事故紧急和危害程度。
3. 明确紧急情况下应急响应决策的原则。
响应程序*
1. 立足于控制事态发展,减少事故损失。
2. 明确救援过程中各专项应急功能的实施程序。
3. 明确扩大应急的基本条件及原则。
4. 能够辅以图表直观表述应急响应程序。
应急结束
1. 明确应急救援行动结束的条件和相关后续事宜。
2. 明确发布应急终止命令的组织机构和程序。
3. 明确事故应急救援结束后负责工作总结部门。
后期处置1. 明确事故发生后,污染物处理、生产恢复、善后赔偿等内容。
2. 明确应急处置能力评估及应急预案的修订等要求。
保障措施*1. 明确相关单位或人员的通信方式,确保应急期间信息通畅。
2. 明确应急装备、设施和器材及其存放位置清单,以及保证其有效性的措施。
3. 明确各类应急资源,包括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兼职应急队伍的组织机构以及联系方式。
4. 明确应急工作经费保障方案。
培训与演练*1. 明确本单位开展应急管理培训的计划和方式方法。
2. 如果应急预案涉及周边社区和居民,应明确相应的应急宣传教育工作。
3. 明确应急演练的方式、频次、范围、内容、组织、评估、总结等内容。
附则
应急预案
备案
1. 明确本预案应报备的有关部门(上级主管部门及地方
政府有关部门)和有关抄送单位。
2. 符合国家关于预案备案的相关要求。
制定与修订
1. 明确负责制定与解释应急预案的部门。
2. 明确应急预案修订的具体条件和时限。
注:“*”代表应急预案的关键要素。
附件 3 专项应急预案要素评审表
评审项目评审内容及要求评审意见
事故类型和危险程度分析
*1. 能够客观分析本单位存在的危险源及危险程度。
2. 能够客观分析可能引发事故的诱因、影响范围及后果。
3. 能够提出相应的事故预防和应急措施。
组织机构及职责*应急组织体系
1. 能够清晰描述本单位的应急组织体系(推荐使用图
表)。
2. 明确应急组织成员日常及应急状态下的工作职责。
指挥机构及
职责
1. 清晰表述本单位应急指挥体系。
2. 应急指挥部门职责明确。
3. 各应急救援小组设置合理,应急工作明确。
预防与预警危险源监控
1. 明确危险源的监测监控方式、方法。
2. 明确技术性预防和管理措施。
3. 明确采取的应急处置措施。
预警行动
1. 明确预警信息发布的方式及流程。
2. 预警级别与采取的预警措施科学合理。
信息报告程序*1. 明确24小时应急值守电话。
2. 明确本单位内部信息报告的方式、要求与处置流程。
3. 明确事故信息上报的部门、通信方式和内容时限。
4. 明确向事故相关单位通告、报警的方式和内容。
5. 明确向有关单位发出请求支援的方式和内容。
应急响应
*响应分级
1. 分级清晰合理,且与上级应急预案响应分级衔接。
2. 能够体现事故紧急和危害程度。
3. 明确紧急情况下应急响应决策的原则。
响应程序
1. 明确具体的应急响应程序和保障措施。
2. 明确救援过程中各专项应急功能的实施程序。
3. 明确扩大应急的基本条件及原则。
4. 能够辅以图表直观表述应急响应程序。
处置措施
1. 针对事故种类制定相应的应急处置措施。
2. 符合实际,科学合理。
3. 程序清晰,简单易行。
应急物资与装备保障*1. 明确对应急救援所需的物资和装备的要求。
2. 应急物资与装备保障符合单位实际,满足应急要求。
评审项目评审内容及要求评审意见注:“*”代表应急预案的关键要素。
如果专项应急预案作为综合应急预案的附件,综合应急预案已经明确的要素,专项应急预案可省略。
附件 4 现场处置方案要素评审表
评审项目评审内容及要求评审意见
事故特征*1. 明确可能发生事故的类型和危险程度,清晰描述作业现场风险。
2. 明确事故判断的基本征兆及条件。
应急组织及职责*1. 明确现场应急组织形式及人员。
2. 应急职责与工作职责紧密结合。
应急处置*1. 明确第一发现者进行事故初步判定的要点及报警时的必要信息。
2. 明确报警、应急措施启动、应急救护人员引导、扩大应急等程序。
3. 针对操作程序、工艺流程、现场处置、事故控制和人员救护等方面制定应急处置措施。
4. 明确报警方式、报告单位、基本内容和有关要求。
注意事项1. 佩带个人防护器具方面的注意事项。
2. 使用抢险救援器材方面的注意事项。
3. 有关救援措施实施方面的注意事项。
4. 现场自救与互救方面的注意事项。
5. 现场应急处置能力确认方面的注意事项。
6. 应急救援结束后续处置方面的注意事项。
7. 其他需要特别警示方面的注意事项。
注:“*”代表应急预案的关键要素。
现场处置方案落实到岗位每个人,可以只保留应急处置。
附件 5 应急预案附件要素评审表
评审项目评审内容及要求评审意见
有关部门、机构或人员的联系方式1. 列出应急工作需要联系的部门、机构或人员至少两种以上联系方式,并保证准确有效。
2. 列出所有参与应急指挥、协调人员姓名、所在部门、职务和联系电话,并保证准确有效。
重要物资装备名录或清单1. 以表格形式列出应急装备、设施和器材清单,清单应当包括种类、名称、数量以及存放位置、规格、性能、用途和用法等信息。
2. 定期检查和维护应急装备,保证准确有效。
规范化格式文本给出信息接报、处理、上报等规范化格式文本,要求规范、清晰、简洁。
关键的路线、标识和图纸1. 警报系统分布及覆盖范围。
2. 重要防护目标一览表、分布图。
3. 应急救援指挥位置及救援队伍行动路线。
4. 疏散路线、重要地点等标识。
5. 相关平面布置图纸、救援力量分布图等。
相关应急预案名录、协议或备忘录列出与本应急预案相关的或相衔接的应急预案名称、以及与相关应急救援部门签订的应急支援协议或备忘录。
注:附件根据应急工作需要而设置,部分项目可省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