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检总局第103号令《进出口商品数量重量检验鉴定管理办法》
国家进出口商品检验局关于发布《进出口商品重量鉴定管理办法》的通知

国家进出口商品检验局关于发布《进出口商品重量鉴定管理
办法》的通知
【法规类别】进出口商品检验
【发文字号】国检鉴[1993]393号
【失效依据】本篇法规已被《进出口商品数量重量检验鉴定管理办法》(发布日期:2007年8月27日实施日期:2007年10月1日)废止
【发布部门】国家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原商检局)
【发布日期】1993.12.16
【实施日期】1994.03.01
【时效性】失效
【效力级别】部门规章
国家进出口商品检验局关于发布《进出口商品重量鉴定管理办法》的通知
(国检鉴(1993)393号)
各直属商检局:
为了加强进出口商品重量鉴定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商品检验法》及其《实施条例》有关规定,制定《进出口商品重量鉴定管理办法》,现予以发布,自一九九四年三月一日起执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进出口商品检验局
一九九三年十二月十六日
进出口商品重量鉴定管理办法
(一九九三年十二月十六日国家商检局发布)
第一条为了加强进出口商品重量鉴定工作,维护对外贸易有关各方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商品检验法》(以下简称《商检法》)及《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商品检验法实施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的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对列入《商检机构实施检验的进出口商品种类表》(以下简称《种类表》)以重量结算的和定重包装的进出口商品或者。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关于印发《进出口商品质量分析工作管理规定》的通知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关于印发《进出口商品质量分析工作管理规定》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已撤销)•【公布日期】2012.12.04•【文号】国质检检[2012]758号•【施行日期】2012.12.04•【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通关正文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关于印发《进出口商品质量分析工作管理规定》的通知(2012年12月4日国质检检[2012]758号)各直属检验检疫局:为了加强和规范进出口商品质量分析工作,总局制定了《进出口商品质量分析工作管理规定》,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做好贯彻执行工作。
附件:进出口商品质量分析工作管理规定附件:进出口商品质量分析工作管理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进一步规范和加强进出口商品质量分析(以下简称质量分析)工作,提高质量分析工作效率,保证质量分析工作质量,有效发挥质量分析的重要作用,制定本管理规定。
第二条本管理规定适用于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检验监管司(以下简称总局检验司)和各地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以下简称检验检疫机构),对《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商品检验法》授权进行检验监管的进出口商品质量安全状况,以及进出口商品检验监管专项工作质量情况的分析。
总局检验司和各直属检验检疫机构同时还应按照《关于印发<产品质量状况分析工作制度(试行)>的通知》 (国质检质[2011]240号)要求开展产品质量状况分析。
第三条本管理规定所称质量分析,指总局检验司和各地检验检疫机构根据统计调查数据、检验监管信息等,对一定周期内全国、区域或行业的进出口商品质量状况、趋势、特点及相关检验、检疫、鉴定、监管等情况进行分析评价,查找存在问题,提出改进措施和建议的一项进出口商品检验监管基础工作。
第四条质量分析通常分为综合分析和专题分析两大类。
综合分析主要动态反映一定周期内区域或行业进出口商品质量安全总体状况。
专题分析主要是反映特定时期敏感进出口商品质量安全状况,或针对具体质量安全问题、突发质量安全事件展开的分析。
进出口商品检验管理规章制度

进出口商品检验管理规章制度
进出口商品检验管理规章制度是指国家对进出口商品进行检验
和监管的法律法规、规章制度、标准规范等。
其目的是保障国家质
量安全、维护市场秩序、促进对外贸易健康发展。
1. 进出口商品检验的法律基础:包括国际贸易相关法律、国内法律、行政法规等。
2. 进出口商品检验的基本原则:包括公平、公正、公开、有效、科学、规范等。
3. 进出口商品检验的主体和职责:包括国家质检机构、商检机构、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等的职责和权限。
4. 进出口商品检验的程序和方法:包括申报、取样、实验室检测、监督抽查、验收等的具体步骤和方法。
5. 进出口商品检验的标准和要求:包括技术标准、安全标准、环境标准、包装标准等。
6. 进出口商品检验的证明和认定:包括检验报告、证书、公告、认证等。
7. 进出口商品检验的监督和管理:包括监督抽查、监督检查、处罚、投诉处理等。
8. 进出口商品检验的信息化建设:包括电子申报、信息共享、业务系统建设等。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进出口商品检验管理规章制度的内容,不同
国家和地区可能会有所差异。
进出口企业需要严格遵守这些规章制度,确保产品质量合格,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
企业还需要关注规
章制度的变化和更新,及时调整和改进自身管理措施,满足国家对
进出口商品检验的要求。
进出口商品检验鉴定机构管理办法

进出口商品检验鉴定机构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对进出口商品检验鉴定机构的管理,维护进出口商品检验鉴定市场秩序,保护进出口贸易各方的合法权益,促进对外贸易的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商品检验法》及其实施条例等法律法规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进出口商品检验鉴定业务机构的许可和监督管理。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进出口商品检验鉴定机构,是指依据我国有关法律法规以及本办法规定,经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以下简称国家质检总局)许可,接受对外贸易关系人或者国内外检验机构及其他有关单位的委托,办理进出口商品检验鉴定业务的中资进出口商品检验鉴定机构及其分支机构和中外合资、中外合作、外商独资进出口商品检验鉴定机构及其分支机构(以下简称外商投资进出口商品检验鉴定机构)。
第四条中资进出口商品检验鉴定机构应当经国家质检总局的许可,方可办理进出口商品检验鉴定业务。
外商投资进出口商品检验鉴定机构应当经国家质检总局和省级商务主管部门许可,方可办理进出口商品检验鉴定业务。
未经工商登记注册和许可的进出口商品检验鉴定机构不得承担委托的进出口商品检验鉴定业务。
第五条进出口商品检验鉴定机构应当遵守我国法律法规和国家质检总局的有关规定,以第三方的身份独立、公正地从事业务范围内的进出口商品检验鉴定业务,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第六条国家质检总局、商务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根据各自职责分工,依法对进出口商品检验鉴定机构实施管理。
国家质检总局设在各地的直属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以下简称直属检验检疫局)接受国家质检总局委托受理设立进出口商品检验鉴定机构的许可申请。
直属检验检疫局应当对接受委托实施行政许可的有关内容予以公开。
第二章中资进出口商品检验鉴定机构的设立第七条申请设立中资进出口商品检验鉴定机构应当符合下列条件:(一)投资者或者投资一方应当是以第三方身份,依法在国内专门从事检验鉴定业务3年以上的法人或者自然人。
进出口商品数量重量检验鉴定管理办法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令第103号《进出口商品数量重量检验鉴定管理办法》已经2007年7月24日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局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07年10月1日起施行。
局长李长江二〇〇七年八月二十七日进出口商品数量重量检验鉴定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进出口商品数量、重量检验鉴定工作,规范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以下简称检验检疫机构)及社会各类检验机构进出口商品数量、重量检验鉴定行为,维护社会公共利益和进出口贸易有关各方的合法权益,促进对外经济贸易关系的顺利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商品检验法》(以下简称《商检法》)及其实施条例,以及其它相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制订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进出口商品数量、重量检验鉴定活动。
第三条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以下简称国家质检总局)主管全国进出口商品数量、重量检验鉴定管理工作。
国家质检总局设在各地的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以下简称检验检疫机构)负责所辖地区的进出口商品数量、重量检验鉴定及其监督管理工作。
第四条检验检疫机构实施数量、重量检验的范围是:(一)列入检验检疫机构实施检验检疫的进出境商品目录内的进出口商品;(二)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必须经检验检疫机构检验的其它进出口商品;(三)进出口危险品和废旧物品;(四)实行验证管理、配额管理,并需由检验检疫机构检验的进出口商品;(五)涉嫌有欺诈行为的进出口商品;(六)双边、多边协议协定、国际条约规定,或者国际组织委托、指定的进出口商品;(七)国际政府间协定规定,或者国内外司法机构、仲裁机构和国际组织委托、指定的进出口商品。
第五条检验检疫机构根据国家规定对上述规定以外的进出口商品的数量、重量实施抽查检验。
第二章报检第六条需由检验检疫机构实施数量、重量检验的进出口商品,收发货人或者其代理人应当在检验检疫机构规定的地点和期限内办理报检手续。
第七条进口商品数量、重量检验的报检手续,应当在卸货前向海关报关地的检验检疫机构办理。
进出口商品抽查检验管理办法-海关总署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附件29进出口商品抽查检验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进出口商品的抽查检验工作,规范进出口商品的抽查检验和监督管理行为,维护社会公共利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商品检验法》(以下简称《商检法》)及其实施条例的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的进出口商品是指按照《商检法》规定必须实施检验的进出口商品以外的进出口商品。
第三条抽查检验重点是涉及安全、卫生、环境保护,国内外消费者投诉较多,退货数量较大,发生过较大质量事故以及国内外有新的特殊技术要求的进出口商品。
第四条海关总署统一管理全国进出口商品的抽查检验工作,确定、调整和公布实施抽查检验的进出口商品的种类。
主管海关负责管理和组织实施所辖地区的进出口商品抽查检验工作。
第五条海关总署根据情况可以公布抽查检验结果、发布预警通告、采取必要防范措施或者向有关部门通报抽查检验情况。
第六条进出口商品抽查检验项目的合格评定依据是国家技术规范的强制性要求或者海关总署指定的其它相关技术要求。
第七条海关实施进出口商品抽查检验,不得向被抽查单位收取检验费用,所需费用列入海关年度抽查检验专项业务预算。
第八条各有关部门应当支持海关的抽查检验工作。
被抽查单位对抽查检验应当予以配合,不得阻挠,并应当提供必要的工作条件。
海关按照便利外贸的原则,科学组织实施抽查检验工作;不得随意扩大抽查商品种类和范围,否则企业有权拒绝抽查。
第九条海关有关人员在执行抽查检验工作中,必须严格遵纪守法,秉公办事,并对拟抽查单位,抽查商品种类及被抽查单位的生产工艺、商业秘密负有保密义务。
第二章抽查检验第十条海关总署每年制定并下达进出口商品抽查检验计划,包括商品名称、检验依据、抽样要求、检测项目、判定依据、实施时间等,必要时可对抽查检验计划予以调整,或者下达专项进出口商品抽查检验计划。
进出口商品数量重量检验鉴定管理办法

进出口商品数量重量检验鉴定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进出口商品数量、重量检验鉴定工作,规范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以下简称检验检疫机构)及社会各类检验机构进出口商品数量、重量检验鉴定行为,维护社会公共利益和进出口贸易有关各方的合法权益,促进对外经济贸易关系的顺利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商品检验法》(以下简称《商检法》)及其实施条例,以及其它相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制订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进出口商品数量、重量检验鉴定活动。
第三条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以下简称国家质检总局)主管全国进出口商品数量、重量检验鉴定管理工作。
国家质检总局设在各地的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以下简称检验检疫机构)负责所辖地区的进出口商品数量、重量检验鉴定及其监督管理工作。
第四条检验检疫机构实施数量、重量检验的范围是:
(一)列入检验检疫机构实施检验检疫的进出境商品目录内的进出口商品;
(二)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必须经检验检疫机构检验的其它进出口商品;
(三)进出口危险品和废旧物品;
(四)实行验证管理、配额管理,并需由检验检疫机构检验的进出口商品;
(五)涉嫌有欺诈行为的进出口商品;。
进出口商品数量重量检验鉴定管理办法

进出口商品数量重量检验鉴定管理办法【发文字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令第103号【发布部门】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已撤销)【公布日期】2007.08.27【实施日期】2007.10.01【时效性】已被修改【效力级别】部门规章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令(第103 号)《进出口商品数量重量检验鉴定管理办法》已经2007年7月24日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局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07年10月1日起施行。
局长李长江二〇〇七年八月二十七日进出口商品数量重量检验鉴定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进出口商品数量、重量检验鉴定工作,规范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以下简称检验检疫机构)及社会各类检验机构进出口商品数量、重量检验鉴定行为,维护社会公共利益和进出口贸易有关各方的合法权益,促进对外经济贸易关系的顺利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商品检验法》(以下简称《商检法》)及其实施条例,以及其它相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制订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进出口商品数量、重量检验鉴定活动。
第三条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以下简称国家质检总局)主管全国进出口商品数量、重量检验鉴定管理工作。
国家质检总局设在各地的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以下简称检验检疫机构)负责所辖地区的进出口商品数量、重量检验鉴定及其监督管理工作。
第四条检验检疫机构实施数量、重量检验的范围是:(一)列入检验检疫机构实施检验检疫的进出境商品目录内的进出口商品;(二)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必须经检验检疫机构检验的其它进出口商品;(三)进出口危险品和废旧物品;(四)实行验证管理、配额管理,并需由检验检疫机构检验的进出口商品;(五)涉嫌有欺诈行为的进出口商品;(六)双边、多边协议协定、国际条约规定,或者国际组织委托、指定的进出口商品;(七)国际政府间协定规定,或者国内外司法机构、仲裁机构和国际组织委托、指定的进出口商品。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关于印发《进口大宗货物分港卸货法定鉴定工作管理规定》的通知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关于印发《进口大宗货物分港卸货法定鉴定工作管理规定》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已撤销)•【公布日期】2009.11.23•【文号】国质检检[2009]518号•【施行日期】2009.11.23•【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通关正文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关于印发《进口大宗货物分港卸货法定鉴定工作管理规定》的通知(2009年11月23日国质检检[2009]518号)各直属检验检疫局:根据《进出口商品数量重量检验鉴定管理办法》(国家质检总局令2007年第103号)及《进口商品残损检验鉴定管理办法》(国家质检总局令2007年第97号)的规定,总局制定了《进口大宗散装货物分港卸货法定鉴定工作管理规定》,现印发你们,请遵照执行。
附件:进口大宗散装货物分港卸货法定鉴定工作管理规定附件:进口大宗散装货物分港卸货法定鉴定工作管理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做好进口大宗散装货物分港卸货的鉴定工作,确保法定鉴定工作质量,切实维护社会公共利益和进出口贸易各有关方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商品检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商品检验法实施条例》、《进出口商品数量重量检验鉴定管理办法》及《进口商品残损检验鉴定管理办法》,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由各地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以下简称“检验检疫机构”)对装载于同一船舶同一航次且在国内分港卸货的进口大宗散装货物所实施的数重量鉴定和残损鉴定工作。
第三条除特别说明外,本规定中的港口系指国内卸货港。
第四条涉及分港卸货的检验检疫机构鉴定部门(以下简称“鉴定部门”)及鉴定人员,应恪守职业道德,树立大局意识,积极沟通、相互配合,及时通报检验鉴定有关情况。
第五条各卸货港检验检疫机构之间的联系一般由指定的部门和联系协调人负责,各检验检疫机构应将本机构分港卸货负责部门和联系协调人名单、联系电话、传真及电子信箱等报国家质检总局检验监管司(以下简称“总局检验司”)备案。
教学设计46进口废钢铁散船检验检疫监督作业指导书

1 目的为了加强对进口废钢铁(散船)的检验检疫把关,防止境外不能用作原料的固体废物进口,规范可用作原料的固体废物进口审查许可,控制由于进口可用作原料的废钢铁造成的环境污染,防止不符合安全卫生环保要求的物质及有害生物传入国门,保证工作质量,特制定本作业指导书。
2 适用范围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海关商品编号为7204.1000.00、7204.2100.00、7204.2900.00、7204.3000.00、7204.4100.00、7204.4900.90、7204.5000.00的散装船运进口废钢铁的检验检疫工作。
3 职责3.3相关检测机构、实验室负责相关分支机构委托的实验室检测。
4. 风险信息的收集4.1根据《工矿产品风险分析工作规则》要求,分支机构负责收集进口废钢铁有关的风险信息,并进行筛选汇总,经货物施检部门负责人审核,报分管局领导审批后上报检监处。
4.2风险信息的收集应是实时和动态的,分支机构施检科室应实时收集对该货物风险评估有重大影响的信息,包括货物涉及国内外技术规范强制性要求的项目和要求;货物及其境外供货企业或国内收货人受预警的信息;检验检疫和监管中发现的不合格信息等。
特别是在遭遇重大突发事件或风险预警情况下,应及时将相关信息形成书面材料逐级报告。
4.3风险信息记录的管理。
各种风险信息收集工作应做好记录,以确保原始材料完整、真实、有效,妥善保管。
施检部门负责人为管理责任人,保存期二年。
5. 检验工作流程5.1施检部门接单施检部门应及时签收检务部门传递来的《入境货物报检单》及所附单证、电子监管系统的电子单。
5.2施检部门审单5.2.1重点审核《装运前检验证书》、《固体进口废物许可证》,《国内收货人登记证书》、《境外供货商登记证书》,同时核对合同、发票、提单等随附单证。
5.2.2发现随附单证不完整的,可退回检务部门或与报检人联系进行补充。
5.2.3对审核过程中存有疑问的单证,应进行查证确认,确有问题的,按照有关规定予以处理。
进出口商品数量重量检验鉴定管理办法(2018第二次修正)

进出口商品数量重量检验鉴定管理办法(2018第二次修正)【法规类别】进出口商品检验【发文字号】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第240号令【发布部门】海关总署【发布日期】2018.05.29【实施日期】2018.07.01【时效性】现行有效【效力级别】部门规章进出口商品数量重量检验鉴定管理办法(2007年8月27日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令第103号公布根据2015年11月23日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令第172号《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关于修改<进出口商品数量重量检验鉴定管理办法>的决定》修订根据2018年4月28日海关总署令第238号《海关总署关于修改部分规章的决定》第一次修正根据2018年5月29日海关总署第240号令《海关总署关于修改部分规章的决定》第二次修正)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进出口商品数量、重量检验鉴定工作,规范海关及社会各类检验机构进出口商品数量、重量检验鉴定行为,维护社会公共利益和进出口贸易有关各方的合法权益,促进对外经济贸易关系的顺利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商品检验法》(以下简称《商检法》)及其实施条例,以及其它相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制订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进出口商品数量、重量检验鉴定活动。
第三条海关总署主管全国进出口商品数量、重量检验鉴定管理工作。
主管海关负责所辖地区的进出口商品数量、重量检验鉴定及其监督管理工作。
第四条海关实施数量、重量检验的范围是:(一)列入海关实施检验检疫的进出境商品目录内的进出口商品;(二)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必须经海关检验的其它进出口商品;(三)进出口危险品和废旧物品;(四)实行验证管理、配额管理,并需由海关检验的进出口商品;(五)涉嫌有欺诈行为的进出口商品;(六)双边、多边协议协定、国际条约规定,或者国际组织委托、指定的进出口商品;(七)国际政府间协定规定,或者国内外司法机构、仲裁机构和国际组织委托、指定的进出口商品。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关于修改《进出口商品数量重量检验鉴定管理办法》的决定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关于修改《进出口商品数量重量检
验鉴定管理办法》的决定
佚名
【期刊名称】《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
【年(卷),期】2016(0)3
【摘要】《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关于修改〈进出口商品数量重量检验监督
管理办法)的决定》已经2015年11月6日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局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总页数】1页(P66-66)
【关键词】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监督管理办法;商品数量;进出口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203
【相关文献】
1.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关于实施《进出口乳品检验检疫监督管理办法》有关要求的公告(质检总局2013年第53号公告) [J], 质检总局
2.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关于修改《质量监督检验检疫行政执法证件管理办法》的决定 [J],
3.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公告2012年第31号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关于发布《市场采购出口商品检验监督管理办法(试行)》的公告 [J], 无
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令(第106号)——国家质量监督
检验检疫总局关于修改《质量监督检验检疫行政执法证件管理办法》的决定 [J],
李长江
5.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关于修改《进出口玩具检验监督管理办法》的决定[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商检法

商品检验行为,维护社会公共利益和进出口贸易有 关各方的合法权益,促进对外经济贸易关系的顺利 发展,制定本法。 第二条 国务院设立进出口商品检验部门(以下简称 国家商检部门),主管全国进出口商品检验工作。 国家商检部门设在各地的进出口商品检验机构(以 下简称商检机构)管理所辖地区的进出口商品检验 工作。 第三条 商检机构和经国家商检部门许可的检验机构, 依法对进出口商品实施检验。
第三十六条 伪造、变造、买卖或者盗窃商检单证、印章、标
志、封识、质量认证标志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够刑 事处罚的,由商检机构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并处货值 金额等值以下的罚款。
定,泄露所知悉的商业秘密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有违法 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故意刁难的,徇私舞弊,伪造检验结果的,或者玩忽职守, 延误检验出证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 究刑事责任。
第九条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由其他检验机构
实施检验的进出口商品或者检验项目,依照 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办理。 第十条 国家商检部门和商检机构应当及时收 集和向有关方面提供进出口商品检验方面的 信息。 国家商检部门和商检机构的工作人员在履行 进出口商品检验的职责中,对所知悉的商业 秘密负有保密义务。
第三十七条 国家商检部门、商检机构的工作人员违反本法规
第三十八条 国家商检部门、商检机构的工作人员滥用职权,
第六章 附 则
第三十九条 商检机构和其他检验机构依照本
法的规定实施检验和办理检验鉴定业务,依 照国家有关规定收取费用。
第四十条 国务院根据本法制定实施条例。 第四十一条 本法自1989年8月1日起施
中国进出口商品检验标志管理办法-

中国进出口商品检验标志管理办法正文:---------------------------------------------------------------------------------------------------------------------------------------------------- 中国进出口商品检验标志管理办法(一九八九年七月三十一日国家进出口商品检验局发布)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商品检验法》第十九、二十二、二十三条和国家商检局、对外经济贸易部、海关总署等部门联合发布的《进口商品质量监督管理办法》对进出口商品实施商检标志的规定,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进出口商品检验、认证和质量许可制度使用的各种商检标志。
第三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进出口商品检验局(以下简称国家商检局)统一管理全国商检标志的颁发、使用工作。
国家商检局设在各地方的进出口商品检验局(以下简称商检局)负责管辖范围内的商检标志的颁发、使用和监督管理工作。
第四条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从事出口商品加工生产的企业或外贸经营单位、进口商品的国外厂商或其代理人自愿或根据规定,向国家商检局或有关商检局申请办理。
第二章商检标志的申请、审定和管理第五条涉及安全、卫生和连续两年获得国优或省优的出口商品,申请人可以向当地商检局分别办理《安全标志》、《卫生标志》和《质量标志》。
第六条实施质量许可制度的进口商品,必须申请《安全标志》;其它进口商品,可以自愿申请《质量标志》。
申请人向国家商检局或其指定的商检局办理。
第七条申请人按照本办法的规定,向国家商检局或有关商检局申请商检标志时,应填写“申请书”,并附送生产检测条件等有关资料。
第八条有关商检局接到申请书和资料后,根据国家商检局公布的考核标准,单独或者会同有关部门对有关样品及生产、检测条件进行检验和审查,对符合以下要求的,批准使用有关的商检标志,进口商品报国家商检局批准;(一)符合国家或国际有关安全标准和规定的出口商品和符合国家安全法规和标准的进口商品,使用《安全标志》;(二)符合国家食品卫生标准或有关卫生标准的出口商品,使用《卫生标志》;(三)符合国家优质产品标准或国外先进标准的出口商品和符合进口贸易合同规定或国外厂商质量标准的进口商品,使用《质量标志》。
进出口商品检验鉴定机构管理办法

进出口商品检验鉴定机构管理办法(2002年10月18日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局务会议审议通过,并经商务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审议通过,自2004年1月1日起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令第 58 号《进出口商品检验鉴定机构管理办法》已经2002年10月18日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局务会议审议通过,并经商务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04年1月1日起施行。
质检总局局长李长江商务部部长吕福源工商总局局长王众孚二○○三年九月四日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对进出口商品检验鉴定机构的管理,维护进出口商品检验鉴定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保护进出口贸易各方的合法权益,促进对外贸易的顺利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商品检验法》及其实施条例等法律法规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进出口商品检验鉴定业务机构的许可和监督管理。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进出口商品检验鉴定机构,是指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以及本办法规定,经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以下简称国家质检总局)许可,接受对外贸易关系人或者国内外检验机构及其他有关单位的委托,办理进出口商品检验鉴定业务的中资进出口商品检验鉴定机构以及中外合资、中外合作和外商独资进出口商品检验鉴定机构及其分支机构(以下简称外商投资进出口商品检验鉴定机构)。
第四条中资进出口商品检验鉴定机构应当经过国家质检总局的许可,并依法履行工商登记手续后,方可办理进出口商品检验鉴定业务。
外商投资进出口商品检验鉴定机构应当经过国家质检总局和商务部的许可,并依法履行工商登记手续后,方可办理进出口商品检验鉴定业务。
未经许可和登记注册的进出口商品检验鉴定机构不得承担委托的进出口商品检验鉴定业务。
第五条进出口商品检验鉴定机构应当遵守法律法规和国家质检总局的有关规定,以第三方的身份独立、公正地从事进出口商品检验鉴定业务,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质检总局第103号令《进出口商品数量重量检验鉴定管理办法》《进出口商品数量重量检验鉴定管理办法》已经2007年7月24日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局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07年10月1日起施行。
局长二〇〇七年八月二十七日进出口商品数量重量检验鉴定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进出口商品数量、重量检验鉴定工作,规范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以下简称检验检疫机构)及社会各类检验机构进出口商品数量、重量检验鉴定行为,维护社会公共利益和进出口贸易有关各方的合法权益,促进对外经济贸易关系的顺利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商品检验法》(以下简称《商检法》)及其实施条例,以及其它相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制订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进出口商品数量、重量检验鉴定活动。
第三条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以下简称国家质检总局)主管全国进出口商品数量、重量检验鉴定管理工作。
国家质检总局设在各地的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以下简称检验检疫机构)负责所辖地区的进出口商品数量、重量检验鉴定及其监督管理工作。
第四条检验检疫机构实施数量、重量检验的范围是:(一)列入检验检疫机构实施检验检疫的进出境商品目录内的进出口商品;(二)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必须经检验检疫机构检验的其它进出口商品;(三)进出口危险品和废旧物品;(四)实行验证管理、配额管理,并需由检验检疫机构检验的进出口商品;(五)涉嫌有欺诈行为的进出口商品;(六)双边、多边协议协定、国际条约规定,或者国际组织委托、指定的进出口商品;(七)国际政府间协定规定,或者国内外司法机构、仲裁机构和国际组织委托、指定的进出口商品。
第五条检验检疫机构根据国家规定对上述规定以外的进出口商品的数量、重量实施抽查检验。
第二章报检第六条需由检验检疫机构实施数量、重量检验的进出口商品,收发货人或者其代理人应当在检验检疫机构规定的地点和期限内办理报检手续。
第七条进口商品数量、重量检验的报检手续,应当在卸货前向海关报关地的检验检疫机构办理。
第八条散装出口商品数量、重量检验的报检手续,应当在规定的期限内向装货口岸检验检疫机构办理。
包(件)装出口商品数量、重量检验的报检手续,应当在规定的期限内向商品生产地检验检疫机构办理。
需要在口岸换证出口的,由商品生产地的检验检疫机构按照规定签发包括数量、重量在内的出境货物换证凭单,发货人应当在规定的期限内持换证凭单和必要的凭证向出口口岸检验检疫机构申请查验,经查验合格的,由口岸检验检疫机构签发包括数量、重量在内的货物通关单或者证书。
对于批次或者标记不清、包装不良,或者在到达出口口岸前的运输中数量、重量发生变化的商品,收发货人应当在出口口岸重新申报数量、重量检验。
第九条以数量交接计价的进出口商品,收发货人应当申报数量检验项目。
对数量有明确要求或者需以件数推算全批重量的进出口商品,在申报重量检验项目的同时,收发货人应当申报数量检验项目。
第十条以重量交接计价的进出口商品,收发货人应当申报重量检验项目。
对按照公量或者干量计价交接或者含水率有明确规定的进出口商品,在申报数量、重量检验时,收发货人应当同时申报水分检测项目。
进出口商品数量、重量检验中需要使用密度(比重)进行计重的,收发货人应当同时申报密度(比重)检测项目。
船运进口散装液体商品在申报船舱计重时,收发货人应当同时申报干舱鉴定项目。
第十一条收发货人在办理进出口商品数量、重量检验报检手续时,应当根据实际情况并结合国际通行做法向检验检疫机构申请下列检验项目:(一)衡器鉴重;(二)水尺计重;(三)容器计重:分别有船舱计重、岸罐计重、槽罐计重三种方式;(四)流量计重;(五)其它相关的检验项目。
第十二条进出口商品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报检人应当同时申报船舱计重、水尺计重、封识、监装监卸等项目:(一)海运或陆运进口的散装商品需要运离口岸进行岸罐计重或衡器鉴重,并依据其结果出证的;(二)海运或陆运出口的散装商品进行岸罐计重或衡器鉴重后需要运离检验地装运出口,并以岸罐计重或衡器鉴重结果出证的。
第十三条收发货人或其代理报检企业在报检时所缺少的单证资料,应当在检验检疫机构规定的期限内补交。
第三章检验第十四条进口商品应当在收货人报检时申报的目的地检验。
大宗散装商品、易腐烂变质商品、可用作原料的固体废物以及已发生残损、短缺的进口商品,应当在卸货口岸实施数量、重量检验。
出口商品应当在商品生产地实施数量、重量检验。
散装出口商品应当在装货口岸实施数量、重量检验。
第十五条检验检疫机构按照国家技术规范的强制性要求实施数量、重量检验。
尚未制订技术规范、标准的,检验检疫机构可以参照国家质检总局指定的有关标准检验。
第十六条检验检疫机构在实施数量、重量检验时,发现报检项目的实际状况与检验技术规范、标准的要求不符,影响检验正常进行或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应当及时通知报检人;报检人应当配合检验检疫机构工作,并在规定的期限内改报或增报检验项目。
第十七条检验检疫机构实施数量、重量现场检验的条件应当符合检验技术规范、标准的要求。
收发货人、有关单位和个人应当采取有效措施,提供符合检验技术规范、标准要求的条件和必要的设备。
收发货人、有关单位和个人未及时提供必要的条件和设备,检验检疫机构应当责成其及时采取有效措施,确保检验顺利进行;对不具备检验条件,可能影响检验结果准确性的,不得实施检验。
第十八条检验检疫机构实施衡器鉴重的方式包括全部衡重、抽样衡重、监督衡重和抽查复衡。
第十九条固体散装物料或不定重包装且不逐件标明重量的进出口商品可以采用全部衡重的检验方式;对裸装件或不定重包装且逐件标明重量的包装件应当逐件衡重并核对报检人提交的原发货重量明细单。
对定重包装件可以全部衡重或按照有关的检验鉴定技术规范、标准,抽取一定数量的包装件衡重后以每件平均净重结合数量检验结果推算全批净重。
第二十条以公量、干量交接计价或对含水率有明确规定的进出口商品,检验检疫机构在检验数量、重量的同时应当抽取样品检测水分。
检验中发现有异常水的,检验检疫机构应当责成有关单位及时采取有效措施,确保检验的顺利进行。
第二十一条报检人提供用于进出口商品数量、重量检验的各类衡器计重系统、流量计重系统、船舶及其计量货舱、计量油罐槽罐及相关设施、计算机处理系统、相关图表、数据资料必须符合有关的技术规范、标准要求;用于数量、重量检验的各类计量器具,应当依法经检定合格并在有效期内方可使用。
第二十二条进出口商品的装卸货单位在装卸货过程中应当落实防漏撒措施和收集地脚;对有残损的,应当合理分卸分放。
第二十三条检验检疫机构实施数量、重量检验时应当记录,可以拍照、录音或录像。
有关单位和个人应当予以配合,并在记录上签字确认,如有意见分歧,应当备注或共同签署备忘录。
第二十四条承担进口接用货或出口备发货的单位的计重器具、设施、管理措施以及接发货过程应当接受检验检疫机构的监督管理和检查,并在检验检疫机构规定的期限内对影响检验鉴定工作及其结果准确性的因素进行整改。
第四章监督管理第二十五条国家质检总局及各地检验检疫机构依法对在境内设立的各类进出口商品检验机构和在境内从事涉及进出口商品数量、重量检验的机构、人员及活动实施监督管理。
第二十六条检验机构从事进出口商品数量、重量鉴定活动,应当依法经国家质检总局许可。
未经许可的,任何机构或个人不得在境内从事进出口商品数量、重量鉴定活动。
第二十七条已经国家质检总局许可的境内外各类检验鉴定机构必须在许可的范围内接受对外经济贸易关系人的委托,办理进出口商品的数量、重量鉴定;其现场鉴定人员应当随身携带国家质检总局对其机构、人员资格许可的有关证件并接受检验检疫机构的检查。
对无证从事鉴定活动的人员,检验检疫机构可以责令其离开现场并做相应的处理。
第五章法律责任第二十八条擅自破坏进出口商品数量、重量检验现场条件或者进出口商品,影响检验结果的,由检验检疫机构责令改正,并处3万元以下罚款。
第二十九条违反本办法规定,未经国家质检总局许可,擅自从事进出口商品检验鉴定业务的,由检验检疫机构责令停止非法经营,没收违法所得,并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的罚款。
从事进出口商品检验鉴定业务的检验机构超出其业务范围的,或者违反国家有关规定,扰乱检验鉴定秩序的,由检验检疫机构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可以并处10万元以下的罚款,国家质检总局或者检验检疫机构可以暂停其6个月以内检验鉴定业务;情节严重的,由国家质检总局吊销其检验鉴定资格证书。
第三十条检验机构鉴定人员进行现场鉴定时未携带有关证件的,由检验检疫机构给予警告,并责令其离开现场。
检验机构指派无证人员从事鉴定工作的,由检验检疫机构处3万元以下罚款。
第三十一条检验检疫机构的工作人员滥用职权,故意刁难当事人的,徇私舞弊,伪造检验结果的,或者玩忽职守,延误检验出证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六章附则第三十二条本办法下列用语的含义:公量,是指商品在衡重和化验水分含量后,折算到规定回潮率(标准回潮率)或者规定含水率时的净重(以公量结算的商品主要有棉花、羊毛、生丝和化纤等,这些商品容易吸潮,价格高)。
干量,是指商品的干态重量,商品实际计得的湿态重量扣去按照实测含水率计得的水分后得到的即商品的干态重量(以干量结算的商品主要有贵重的矿产品等)。
岸罐计重,是指以经过国家合法的计量检定部门检定合格的罐式容器(船舱除外)为工具,对其盛装的散装液体商品或者液化气体商品进行的数、重量检验鉴定(包括测量、计算)。
其中,罐式容器包括了立式罐、卧式罐、槽罐(可拆卸或者不可拆卸的槽罐)。
抽查复衡,是衡器鉴重合格评定程序中的一个环节。
指针对合格评定对象(主要是经常进出口大宗定重包装的商品的收货人或者发货人),由检验检疫机构从中随机抽取部分有代表性的商品在同一衡器上进行复衡,检查两次衡重的差值是否在允许范围内,以评定其程序是否处于合格状态的检验方法收集地脚,是指在装缷过程中由于撒、漏的或者是在装卸后残留的小部分商品称为地脚货物,地脚货物应当及时收集计重,扣除杂质,合并进整批重量出证,而不能简单作为损耗扣除。
第三十三条报检人对检验检疫机构的数量、重量检验结果有异议的,可以在规定的期限内向作出检验结果的检验检疫机构或者其上级检验检疫机构以至国家质检总局申请复验,同时应当保留现场和货物现状。
受理复验的检验检疫机构或者国家质检总局应当在规定的期限内作出复验结论。
当事人对检验检疫机构、国家质检总局作出的复验结论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也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第三十四条对外经济贸易关系人对所委托的其他检验鉴定机构的数量、重量鉴定结果有异议的,可以向当地检验检疫机构以至国家质检总局投诉,同时应当保留现场和货物现状。
第三十五条检验检疫机构依法实施数量、重量检验,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收取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