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幼儿进餐规则意识培养

合集下载

中班家庭用餐礼仪教案——营造快乐、和谐的家庭氛围

中班家庭用餐礼仪教案——营造快乐、和谐的家庭氛围

中班家庭用餐礼仪教案——营造快乐、和谐的家庭氛围在很多家庭中,饭桌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场所。

无论是日常三餐还是各种聚会,饭桌都承载了很多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互动和沟通。

如何在饭桌上体现出家庭成员之间的尊重、传递爱、分享快乐成为了每个家庭都需要注意的问题。

我们中班的孩子们正处于天真活泼的年纪,通过制定一份中班家庭用餐礼仪教案,帮助孩子们在饭桌上学会如何表现得得体、礼貌,从而更好地营造出快乐、和谐的家庭氛围。

一、主题目标1. 帮助孩子们掌握基本的家庭用餐礼仪,懂得如何在餐桌上表现得得体、礼貌;2. 促进家庭成员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增进彼此之间的感情;3. 营造快乐、和谐的家庭氛围,让孩子和家庭成员都能感受到温馨、安全的家的氛围。

二、实施方案1. 认识家庭用餐礼仪我们需要让孩子们认识什么是家庭用餐礼仪。

可以通过观看相关视频、图片或讲解的方式,让孩子们对“有礼待人”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随后,我们可以将这些认识通过画图、剪纸等形式体现出来,帮助孩子们深化自己对家庭用餐礼仪的认识。

2. 学习如何摆放餐具在家庭用餐礼仪中,餐具的摆放是至关重要的。

我们可以用实物或图片让孩子们认识各种餐具的名称和用途,并指导他们学习如何将餐具摆放整齐,保持桌面干净整洁的习惯。

3. 学习如何进餐孩子们需要学习如何用正确的方式进餐。

比如,用餐时需要保持端坐,不能把手肘放在桌子上,不能发出大声咀嚼的声音等等。

在用餐前,我们也需要教导孩子们先做手卫生。

4. 注意与家庭成员的交流和表现在餐桌上,家庭成员之间的交流和表现非常重要。

为了让孩子们更好地融入家庭,我们需要教导孩子们如何与家人交流,当别人讲话时要认真听,遇到不同意见时,也要用正确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

家长也可以引导孩子们主动给家人夹菜,或者与父母分担一些家务活,这些小小的举动能让家庭成员更多地感受到亲人的关爱和体贴。

三、教学方法1. 观察法。

家庭用餐礼仪是比较主观的概念,可以通过观察自己、家人或身边好朋友的行为,在实际生活中不停地思考、讨论如何展现出来。

中班常规教案文明进餐

中班常规教案文明进餐

中班常规教案文明进餐一、教学目标。

1. 让幼儿了解文明进餐的重要性,培养良好的餐桌礼仪和习惯。

2. 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和社交能力。

3.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

1. 良好的餐桌礼仪和习惯。

2. 自理能力和社交能力。

三、教学难点。

1. 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和社交能力。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四、教学准备。

1. 教师准备,餐具、食物、餐桌椅、餐巾纸等。

2. 幼儿准备,干净的手和整洁的衣服。

五、教学过程。

1. 创设情境,引入话题。

教师在课前将餐具摆放整齐,准备好食物,引导幼儿围坐在餐桌旁。

教师可以问幼儿,“你们每天都要吃饭,吃饭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呢?”引导幼儿讨论文明进餐的重要性,引起幼儿的兴趣。

2. 观察示范,引导学习。

教师示范如何正确使用餐具,如何擦嘴、擦手,如何端坐,如何用餐时与他人交流。

引导幼儿观察老师的动作,并进行模仿。

3. 实际操作,巩固学习。

让幼儿自己动手使用餐具,擦嘴、擦手,与同伴交流。

教师可以在旁边进行引导和观察,及时表扬幼儿的良好表现。

4. 情景游戏,拓展思维。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情景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体验文明进餐的乐趣。

比如,模拟餐厅场景,让幼儿扮演服务员和顾客的角色,进行角色扮演游戏。

5. 总结讨论,梳理知识。

教师引导幼儿回顾今天的学习内容,总结文明进餐的要点,让幼儿口头回答。

并对幼儿的表现进行评价和鼓励。

六、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幼儿对文明进餐的重要性有了更深的认识,也培养了良好的餐桌礼仪和习惯。

但是在实际操作中,还有一些幼儿表现不够规范,需要在日常生活中多加引导和训练。

下一步,可以结合家长,加强与家庭的合作,共同培养幼儿的文明进餐习惯。

中班幼儿进餐观察记录

中班幼儿进餐观察记录

中班幼儿进餐观察记录幼儿在园的进餐情况不仅关系到他们的营养摄入和身体健康,还能反映出他们的生活习惯、自理能力和社交发展。

为了更深入了解中班幼儿的进餐表现,我进行了为期一周的观察,并做了详细记录。

观察时间:具体时间观察地点:幼儿园中班教室观察对象:中班全体幼儿观察目的:了解中班幼儿进餐的习惯、表现和存在的问题,以便采取相应的教育措施,促进幼儿良好进餐习惯的养成。

观察方法:采用自然观察法,在幼儿进餐时进行现场观察,并记录相关情况。

观察内容及分析:一、进餐前的准备1、洗手环节大部分幼儿能够在老师的提醒下主动洗手,但仍有少数幼儿需要老师多次督促。

在洗手过程中,有些幼儿只是简单地冲一下水,没有认真搓洗手指和手腕。

这可能是因为他们对洗手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或者还没有掌握正确的洗手方法。

2、等待环节幼儿在等待进餐的过程中,表现各异。

有些幼儿能够安静地坐在座位上,耐心等待;而有些幼儿则显得比较兴奋,与旁边的小朋友交谈、打闹。

这表明部分幼儿的自我控制能力和规则意识还有待加强。

二、进餐过程1、食物选择在分发食物时,幼儿对不同的食物表现出不同的兴趣。

例如,对于蔬菜类食物,如青菜、胡萝卜等,很多幼儿不太愿意主动选择;而对于肉类食物,如鸡腿、红烧肉等,则比较受欢迎。

这可能与幼儿的口味偏好有关,也反映出他们对蔬菜营养价值的认识不足。

2、进餐速度幼儿的进餐速度差异较大。

有些幼儿能够较快地吃完自己的饭菜,而有些幼儿则吃得很慢,边吃边玩。

进餐速度较快的幼儿往往咀嚼不够充分,容易造成消化不良;而进餐速度过慢的幼儿则可能会影响到后续的活动安排。

3、进餐姿势观察中发现,部分幼儿的进餐姿势不正确,如趴在桌子上、身体歪斜等。

这不仅不利于食物的吞咽和消化,还可能影响到幼儿的骨骼发育。

4、桌面整洁多数幼儿能够保持桌面的整洁,但仍有部分幼儿会将饭菜撒在桌上,甚至掉到地上。

这说明他们在进餐时的注意力不够集中,或者还没有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三、进餐中的社交行为1、交流互动在进餐过程中,幼儿之间会有一定的交流互动。

教育随笔-培养中班幼儿规则意识

教育随笔-培养中班幼儿规则意识

教育随笔-培养中班幼儿规则意识教育随笔-培养中班幼儿规则意识在学习和工作中,大家一定都接触过随笔吧?随笔是过去社会较为流行的一种文体,语言灵动,婉而多讽。

什么样的随笔才算得上是好的随笔呢?以下是店铺帮大家整理的教育随笔-培养中班幼儿规则意识,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是中班幼儿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但一直以来教师在引导幼儿理解规则时,幼儿总是一直很难理解。

在一次户外游戏中,教师本来预设大型玩具游戏。

在游戏过程中,突然幼儿提议玩“捉迷藏”。

很多与幼儿突然很感兴趣,于是我们开始玩“捉迷藏”游戏。

因为之前在幼儿园没玩过,所以幼儿都很兴奋。

第一次游戏后,教师发现幼儿虽然很高兴但却没理解游戏规则,幼儿对在大型器械自由跑玩感兴趣而已。

于是在游戏后,教师便以游戏的规则吸引幼儿的注意力。

幼儿对游戏产生了兴趣,开始第二次游戏。

游戏后教师再次总结游戏情况,发现许多幼儿没理解游戏要求,提出“藏的人”和“找的人”不同。

幼儿理解游戏的规则后,对游戏更加有兴趣了,提出再次游戏。

于是开始了第三次游戏,这次游戏中幼儿基本能按游戏的规则进行,每个幼儿都很兴奋而且能按规则游戏,且对游戏也更加感兴趣了。

一直以来教师总以为幼儿就喜欢自由的乱玩,游戏与规则没什么关系,有规则的游戏幼儿也不太喜欢的。

但今天发现幼儿慢慢长大后,对游戏的`也发生变化。

游戏中的规则使游戏更加有趣,所以规则被幼儿接受了。

反思以往教师引导幼儿理解规则时都是教师主观的和强迫式的,忽视引导幼儿理解规则的意义和需要,所以幼儿没能很好接受。

所以要从规则的需要方面,引导幼儿理解和接受规则。

让规则成为幼儿的需要,幼儿就能接受,幼儿就能形成良好的规则意识。

如何让规则成为幼儿的需要?从游戏的角度思考,在游戏中让幼儿体会规则的意义,从而产生对规则的需要,培养幼儿良好的规则意识。

【教育随笔-培养中班幼儿规则意识】。

幼儿园中班常规管理细则范文

幼儿园中班常规管理细则范文

幼儿园中班常规管理细则范文一、日常生活规范1. 进出教室:幼儿进出教室时要保持队形,排成一排有序进行。

老师在门口引导幼儿按顺序进出,避免拥堵和混乱。

2. 穿脱衣物:幼儿在穿脱衣物时应先整理好个人物品,然后有序进行。

老师将提前布置好衣物的摆放位置,幼儿需将个人物品放入指定位置,避免混乱和丢失。

3. 就餐规范:幼儿在就餐时要按座位就坐,保持良好的动作姿势。

吃饭时不喧哗,不互相抢夺食物,注意用餐礼仪,不浪费食物。

老师将指定一名小助手负责发放餐具和饭菜,其他幼儿需等待老师发号施令,保持整体的有序性。

4. 睡眠安排:每天都会有固定的午休时间,幼儿需在指定的位置或床铺上就寝。

老师会进行疏导和安抚,让幼儿逐渐入睡。

幼儿在睡觉时要保持安静,避免打闹和嬉戏,以免打扰到其他小朋友。

二、学习规范1. 耐心倾听:幼儿在课堂上要认真倾听老师的讲解和指导,保持良好的学习态度。

不插嘴、不扰乱他人学习秩序,积极向老师请教问题。

2. 小组合作:在小组活动中,幼儿要积极参与,与组员合作完成任务。

共同商讨和解决问题,尊重每个人的意见,不互相批评和指责。

3. 作业完成:幼儿要按时、按量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任务。

认真对待每一道题目,不草率和潦草。

检查好自己的作业后,可以相互交流、互相讨论。

4. 教室卫生:幼儿要保持教室的整洁和干净。

保持桌椅的摆放整齐,不将垃圾随意乱扔。

每天都要完成打扫的任务,保持教室的卫生环境。

三、行为规范1. 尊师重教:幼儿要尊重并听从老师的指挥和教导,不扰乱老师的教学秩序。

对老师要有礼貌和敬意,不使用侮辱性的语言和行为。

2. 友好相处:幼儿要友好相待,不欺负同学,不打架和斗殴。

与同学一起游戏时要互相帮助和分享,不抢夺他人的玩具和物品。

3. 合理表达情感:幼儿要学会正确地表达自己的情感,不用暴力、嘲笑或捉弄他人。

遇到不开心的事情可以找老师倾诉,而不是向同学发泄情绪。

4. 安全意识:幼儿要时刻保持安全意识,遵守安全规则。

浅谈中班幼儿规则意识的培养

浅谈中班幼儿规则意识的培养

浅谈中班幼儿规则意识的培养浅谈中班幼儿规则意识的培养《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在共同的生活和活动中,以多种方式引导幼儿认识、体验并理解社会行为规则,学习自律和尊重他人。

中班幼儿已有初步规则意识,出现自律规则的萌芽,在游戏中幼儿的规则意识及执行规则的能力胜过其他活动,但执行规则还很不理想,在还需要等待的游戏时,缺乏一定的耐心,部分幼儿还不容易控制自己的言行,易插嘴或影响别人。

学习中执行规则能力容易受幼儿兴趣和情绪的影响,需要成人不断地提醒或督促。

所以,在中班段,创设一个能使幼儿感到接纳、关爱和支持的良好环境,使幼儿得到不断的熏染;为幼儿提供人际间相互交往和共同活动的机会和条件,在老师的指导下生成合理的大家都能接受的规则,对培养他们自觉执行规则,并逐渐内化为一种习惯会起到很大的作用。

教师要在活动前提出规则。

只有把要求提在活动前,孩子才有可能在活动中有意识地约束自己的行为,例如,玩沙,是幼儿最爱玩的一个活动,如果没有一定的规则约束,对于年幼的幼儿说,玩的过程中就很可能出现这样的情景:有的把沙撒了别人一头一身,有的踩踏了别人的佳作还有的不小心沙子进了眼睛……也许幼儿玩得很尽兴,但却会有孩子因此受伤害。

这就要求我们在活动前就要向幼儿说明活动要求:运沙时要绕过别人的身体,低一点,不泼沙,爱护自己的和别人的成果等活动规则。

应该让幼儿了解规则不是用管教、限制幼儿的一切活动的,而是用帮助幼儿很好的生活在集体中首先遵守的。

教师在培养规则时,不能强制、管制、限制、说教,而是应该在活动中让幼儿理解其含义。

要帮助孩子建立规则,孩子们在玩耍中发生争吵,往往是由于没有一个明确的游戏规则,各自都按自己的想法做,意见不致有时还因此争斗。

当孩子们在分组或自由活动中出现矛盾时,老师就提醒孩子们想怎么玩游戏,通过慢慢引导帮助他们达成一定的游戏规则,这样游戏就可以在规则的约束下有序地进行了,孩子们也从中增强了规则意识和遵守纪律的观念。

公主前的用餐礼仪教案中班

公主前的用餐礼仪教案中班

公主前的用餐礼仪教案中班公主前的用餐礼仪教案。

在现代社会,用餐礼仪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社交技能。

无论是在商务场合还是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都需要掌握一定的用餐礼仪,以展现自己的修养和教养。

而对于小朋友来说,学习用餐礼仪更是培养他们良好的习惯和礼貌的重要途径之一。

今天,我们将为大家介绍一份公主前的用餐礼仪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大家在日常生活中更好地掌握用餐礼仪,让孩子们在餐桌上表现得更加优雅和得体。

一、入座礼仪。

1. 在用餐前,孩子们应该等待长辈或主人入座后才能够入座。

在入座时,要注意动作要轻柔,不要发出刺耳的声音。

2. 入座后,要保持端正的坐姿,不要摆动椅子或者四处张望。

3. 在用餐过程中,要保持与他人的交流,不要沉默寡言或者大声喧哗。

二、餐具使用礼仪。

1. 在用餐时,要根据餐具的使用顺序来使用。

一般来说,先使用外侧的餐具,再使用内侧的餐具。

2. 使用餐具时,要注意用力要轻柔,不要发出刺耳的声音。

3. 用餐时,要保持餐具的整洁,不要弄脏餐具或者将餐具弄得沾满食物。

三、餐桌礼仪。

1. 在用餐时,要保持坐姿端正,不要弯腰或者伸直身体。

2. 在用餐时,要尽量避免用手直接触摸食物,要使用餐具来取食物。

3. 在用餐时,要注意避免发出声音,不要大声咀嚼或者喝汤。

四、餐后礼仪。

1. 在用餐结束后,要主动帮助收拾餐桌,不要将餐桌弄得一团糟。

2. 在用餐结束后,要感谢主人或长辈的款待,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

3. 在用餐结束后,要保持礼貌,不要急着离开餐桌,要等待其他人用餐结束后一起离开。

通过以上的用餐礼仪教案,我们希望能够帮助孩子们在日常生活中更好地掌握用餐礼仪,让他们在餐桌上表现得更加优雅和得体。

同时,我们也希望家长们能够在日常生活中多加关注孩子们的用餐礼仪,培养他们良好的生活习惯和社交技能。

希望大家都能够在日常生活中展现出最好的自己,成为更加优雅和得体的人。

幼儿园教案:学习文明用餐,从点滴做起

幼儿园教案:学习文明用餐,从点滴做起

幼儿园教案:学习文明用餐,从点滴做起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提高,文明的用餐习惯也成为了十分重要的一部分。

在幼儿园,学习文明用餐,从点滴做起就是培养孩子良好生活习惯的重要任务之一。

本文将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介绍如何让幼儿学好文明用餐。

一、营造宜人的餐桌环境文明用餐,环境至关重要。

幼儿需具备一个安静整洁、气氛和谐的用餐环境,才能养成文明的用餐习惯。

学校可以采用清理干净的餐具,美观整洁的桌布等方式,让餐桌变得更加温馨有序。

美味可口的饭菜也是吸引孩子们文明用餐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制定规范的餐桌礼仪规范的餐桌礼仪是培养幼儿文明用餐习惯的重要保证。

学校需要制定相应的用餐规定,如:用筷子取菜时,不用手指碰触菜肴;不说脏话、不吐痰、不乱扔餐巾等。

同时,幼儿教师可以通过角色扮演、情境教学等方式,帮助幼儿深入理解餐桌礼仪的重要性,进而遵守规范的用餐习惯。

三、培养孩子们的自我意识教育孩子们文明用餐还包括培养孩子们自我意识,让他们知道文明用餐的必要性与好处。

比如说,告诉孩子们文明用餐可以增强身体健康,维护环境卫生,同时也能提升个人形象。

过程中,幼儿不仅要学会遵守规定的规矩,更要从内心了解他们所遵循的文明用餐习惯的内涵与意义。

四、锻炼孩子们的用餐技巧文明用餐不仅只是遵守礼仪规矩,还需要掌握正确的用餐技巧。

教师可以通过视频播放、实践操作等方式,教孩子们使用餐具、使用餐巾的正确方法,让幼儿了解用餐工具的作用。

这些训练还能提升孩子们的动手能力和专注力,更好地让幼儿掌握用餐的正确技巧。

五、参观知名餐厅,学习餐厅文明用餐知识参观知名餐厅,学习餐厅文明用餐的知识和餐厅文化,也是一种非常好的培养孩子文明用餐习惯的方式。

包括餐桌摆设、菜品搭配、就餐流程等方面,还能拓展孩子们的美食视野,增加他们的美食体验。

六、家园共育,齐心协力养成文明餐桌习惯除了学校的教育和训练,家长也是孩子文明用餐的重要来源。

学校应该积极与家长沟通,让家长培养并养成孩子的文明用餐习惯。

幼儿园教案:如何教孩子文明用餐

幼儿园教案:如何教孩子文明用餐

幼儿园教案:如何教孩子文明用餐作为一个家长,你知道让孩子学习如何文明用餐是多么重要。

在幼儿园里,老师可以通过一些教学活动和游戏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餐桌习惯。

如何让孩子在吃饭的同时养成良好的社交习惯和礼仪,本文将为您介绍。

1.培养卫生意识孩子们的卫生意识往往比较低,在吃饭时也会犯一些不卫生的错误。

比如不洗手,把饭菜倒在桌子上,吃饭时用手捏食物等等。

在教学中,要引导孩子养成正确的卫生习惯,让他们知道饭菜应该放在口里,而不是桌子上或地上。

老师可以在课堂上用故事或图片告诉孩子,吃饭前先要洗手。

吃完饭要刷牙,等等。

在餐桌前也可以和孩子一起做一些有趣的游戏,例如“找不同” (找到不卫生的地方,如垃圾桶中垃圾未被处理干净等)。

2.教授基本的礼仪孩子们在餐桌上也需要遵守一定的礼仪。

例如,坐直,说话要轻声细语,不宜大声喧哗,不在餐桌上玩耍等。

老师可以在课堂上教孩子如何使用餐具。

从最基本的筷子、勺子、叉子开始,让我们的孩子掌握使用餐具的技能。

还可以适当利用画板、卡片等教具进行教学,展示如何摆放餐具(比如碗是应该放在左边还是右边)等。

3.引导小朋友用中文说话在一些国际化的幼儿园,会有各种语言背景的孩子。

在餐桌上,老师需要教孩子使用中文说话,让孩子们知道要尊重语言文化,避免语言隔阂而影响交往。

在教学中,老师可以引导孩子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简单的会话。

例如,在午餐时,老师和孩子们一起点餐,让他们学习如何接受服务员的服务,如何点餐等。

在这个过程中,老师还可以教孩子说简单的“请”谢谢”等常用用语。

4.适当运用游戏与活动游戏和活动是让孩子们学习的最佳方式之一。

在餐桌上,老师可以设计一些小游戏或活动,以更好地教育孩子。

例如,让孩子们尝试良好的用餐礼仪,奖励他们完成任务,或者让孩子们练习使用餐具,颁发称号等等。

文明用餐是我们的小朋友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之一。

作为家长和教育工作者,让我们一起为孩子们营造一个文明、和谐的用餐氛围,让他们从小养成良好的习惯,成为真正的优秀人才。

(2024年)幼儿园中班常规进餐教案

(2024年)幼儿园中班常规进餐教案
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营造和谐的进餐氛围
通过营造轻松、愉快的进餐氛围,增 进幼儿之间的友谊和互动,促进班级 和谐。
合理的饮食结构和营养摄入有助于幼 儿身心健康发展,提高身体素质。
2024/3/26
4
教学内容与目标
教学内容:介绍进餐前的准备工作、 进餐过程中的礼仪和规范、进餐后的
整理工作等。
教学目标
让幼儿了解进餐的基本流程和礼仪规 范。
提醒幼儿不要边玩边 吃或边说话边吃,以 免分散注意力或发生 危险。
2024/3/26
教育幼儿细嚼慢咽, 充分咀嚼食物后再吞 咽,有助于消化和吸 收营养。
12
保持桌面、地面和衣物整洁
要求幼儿在进餐过程中保持桌 面整洁,不掉饭粒、菜叶等。
2024/3/26
教育幼儿注意地面卫生,不乱 扔食物残渣或餐具。
提醒幼儿保持衣物整洁,避免 食物污渍或汤汁溅到衣服上。 如有污渍,应及时更换或清洗 。
13
04
进餐过程中的互动与指导
2024/3/26
14
教师示范并引导幼儿模仿
教师站在幼儿面前,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进餐过程,同时展示正确的进餐姿势和 餐具使用方法。
教师示范如何细嚼慢咽、不挑食、不偏食,鼓励幼儿模仿并养成良好的进餐习惯。
幼儿园可通过家园联系册、微信群等方式,及时向家长反馈孩子在园的进餐情况,引导家长 积极配合并参与教育。
2024/3/26
24
分享成功案例和经验,促进家园互动与交流
邀请有经验的家长或专家来园进行分享交流,让其他 家长了解成功的进餐教育案例和经验。
鼓励家长在家长会上分享自己在家中进行幼儿进餐教 育的经验和故事,促进彼此之间的互动和学习。
16

幼儿园教案:培养幼儿良好的用餐习惯

幼儿园教案:培养幼儿良好的用餐习惯

幼儿园是我们孩子成长基础的再生地,一个好的幼儿园教案会帮助孩子培养许多良好的习惯和特质,其中之一就是良好的用餐习惯。

在学前教育阶段,培养孩子良好的用餐习惯对于孩子身体健康和品德素质的提升都至关重要。

一、为什么要培养良好的用餐习惯?1. 饮食状况对身体健康的影响在幼儿园,孩子往往要在学校吃饭。

健康的饮食状况对于身体健康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孩子的营养摄入和能量消耗量成正比,每日规律饮食对于他们的身体状况和身体健康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2. 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在日常生活中,孩子逐渐要学会自己单独吃饭。

只有在扩展自理能力的同时,还要着重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例如,吃饭时不要搭左手肘、揩嘴、满嘴说话等等。

这些习惯可以让孩子立即转变为一个文明、有礼的孩子。

3. 团结协作精神的培养吃饭不是孩子独自享受的时刻,而是在幼儿园中增强团结协作精神和加强生活内务能力的机会。

用餐时间不仅仅是为了填饱肚子,同时也可以促进团队成员之间的友谊和相互之间的关怀,同时也是和老师以及同学们共度时间的重要环节。

二、幼儿园用餐教案怎么定制?1. 细致周全的准备工作使用工具前,幼儿园师生应上下一心作好准备工作,将饭菜细致周全地准备好,并重视食品卫生,做到杜绝问题食品的搭配。

?2.靠近沟通,启发孩子们了解“干净卫生”的重要性在每天用餐前藉由互动讨论,加强孩子们对于“干净卫生”方面的认识。

教师可以利用玩具和儿歌帮助孩子们了解卫生常识,例如:用手消毒液勤洗手、不随意用手抓取食物、不能对别人喷嚏,等等。

3. 倡导文明良好的用餐习惯教师可以引导孩子们形成良好的用餐习惯,例如:坐直、吃慢、朝前看等等,对无良好习惯的孩子可以在平时进行口头提醒、指示和纠正,让孩子们在用餐中形成公共地盘的文明礼仪和良好习惯。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当兼顾孩子们的个人习惯和文化背景。

三、如何培养幼儿良好的用餐习惯?1. 培育用餐基础的礼仪意识在用餐前,教师应教授孩子们一些简单易懂的基础餐桌礼仪,例如,上饭前洗手、用餐时坐直、不让食物溅到身上。

生活主题用餐礼仪教案中班

生活主题用餐礼仪教案中班

生活主题用餐礼仪教案中班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基本的用餐礼仪知识;(2)学会正确使用餐具;(3)培养良好的用餐习惯。

2.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教师讲解、示范和学生模仿的方式,让学生了解用餐礼仪;(2)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形式,培养学生的用餐礼仪意识;(3)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掌握用餐礼仪的基本技能。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的礼貌和谦逊的品质;(2)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3)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1. 教学重点。

(1)用餐礼仪的基本知识;(2)正确使用餐具的技能;(3)培养良好的用餐习惯。

2. 教学难点。

(1)让学生养成良好的用餐习惯;(2)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

教师可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一些不文明的用餐行为,引导学生讨论这些行为的不当之处,引发学生对用餐礼仪的思考。

2. 概念讲解。

通过教师讲解,让学生了解用餐礼仪的基本知识,包括进餐前的洗手、上菜顺序、用餐姿势、用餐用具的使用顺序等。

3. 角色扮演。

教师安排学生分成小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用餐场景,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体会用餐礼仪的重要性。

4. 实际操作。

教师准备餐具和食物,让学生实际操作使用餐具,并注意用餐姿势和礼仪。

5. 小结。

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小结,强调用餐礼仪的重要性,并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注意用餐礼仪。

四、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可以了解到用餐礼仪的基本知识,掌握正确使用餐具的技能,培养良好的用餐习惯。

同时,通过角色扮演和实际操作,学生可以在实践中体会到用餐礼仪的重要性,培养自我管理能力。

然而,由于时间和条件的限制,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可能并不够全面,需要在日常生活中不断强化学生的用餐礼仪意识,让他们在实践中不断提升自己的用餐礼仪水平。

同时,教师也应该不断学习和提升自己的用餐礼仪知识,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

中班幼儿食品安全培养健康饮食习惯

中班幼儿食品安全培养健康饮食习惯

中班幼儿食品安全培养健康饮食习惯在中班阶段,幼儿正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阶段,健康饮食习惯的养成对他们的身体健康和智力发育至关重要。

而食品安全则是保障健康饮食的前提条件。

因此,教师在幼儿园教学中应该重视食品安全教育,培养幼儿健康饮食习惯,促进他们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

一、认识食品安全的重要性食品安全是指食品不会对人体造成危害,是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安全的基础。

中班幼儿正处于身体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的阶段,抵抗力相对较弱,对食品中的有害物质容易产生反应。

因此,教师应当通过生活化教学,让幼儿了解食品安全的意义,懂得如何选择健康、安全的食品。

二、培养幼儿正确的饮食观念均衡饮食是保持身体健康的基础,教师需要引导幼儿养成多样化、均衡的饮食习惯。

在教学活动中,可以通过展示不同种类食物的图片、用具,引导幼儿分辨不同的食物,让他们认识到各种食物的营养成分和作用,激发他们对不同食物的兴趣,培养他们尝试各种食物的勇气。

三、教授食品安全知识在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实际生活场景,引导幼儿学习食品安全知识。

比如,在教学角色扮演中,通过模拟超市购物场景,让幼儿学习选择新鲜食材、检查食品包装是否完好、了解食品标签上的信息等技能,从小培养他们的自我保护意识。

四、贯彻健康饮食理念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成为幼儿的健康饮食引领者,给予他们正确的示范。

可以通过设计饮食营养课程、举办健康饮食主题活动等方式,让幼儿了解不同食物对身体的作用,形成正确的饮食观念,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

五、注意食品卫生与个人卫生除了食品本身的安全性外,食品的加工和储存过程也是影响食品安全的重要因素。

教师可以通过教学活动,引导幼儿学习洗手、洗菜、烹饪等操作规范,培养他们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预防食品污染和交叉感染。

六、家园合作促进健康饮食教师不仅在幼儿园内应加强食品安全教育,还可以通过家园合作的方式,将健康饮食理念延伸到家庭中。

可以定期组织家长会、家庭营养讲座等活动,让家长了解幼儿的饮食需求,共同关注幼儿的健康饮食问题,共同培养幼儿健康的饮食习惯。

中班礼仪《进餐》教案教学反思

中班礼仪《进餐》教案教学反思

中班礼仪《进餐》教案教学反思一、活动目标3.培养幼儿相互尊重、团结合作的意识。

二、活动重难点1.重点:让幼儿掌握基本的进餐礼仪,如排队取餐、不剩饭、不挑食等。

三、活动准备1.教具准备:餐具、餐巾纸、餐盘等。

2.环境准备:整洁的餐桌、舒适的就餐环境。

四、活动过程1.热身活动教师带领幼儿做简单的水果、蔬菜等食物的手指游戏,激发幼儿对进餐的兴趣。

2.基本礼仪学习教师通过故事、图片等形式,向幼儿介绍基本的进餐礼仪,如排队取餐、不剩饭、不挑食等。

教师示范正确的进餐姿势,引导幼儿模仿。

3.实践操作教师将幼儿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配备一套餐具,让幼儿在小组内练习排队取餐、独立进餐。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幼儿的不正确行为,及时给予鼓励和表扬。

4.游戏活动教师组织幼儿进行“文明进餐”比赛,看哪个小组在进餐过程中表现最好。

教师根据比赛结果,给予相应的小奖品,以激发幼儿的积极性。

教师对本次活动进行小结,强调进餐礼仪的重要性。

五、活动延伸1.家庭作业:让幼儿回家后,向家长展示自己学到的进餐礼仪,并尝试独立进餐。

2.环境创设:在教室里布置“文明进餐”的主题墙,展示幼儿在活动中的优秀作品。

教学反思:本次活动中,幼儿对进餐礼仪有了基本的认识,大多数幼儿能够遵守进餐规则,独立进餐的能力得到提高。

但在活动中,我也发现了一些问题:1.部分幼儿在排队取餐时,仍然存在拥挤、推搡等现象,需要加强引导和训练。

2.少数幼儿在进餐过程中,仍然存在挑食、剩饭等现象,需要进一步关注和教育。

3.在实践操作环节,部分幼儿对独立进餐的信心不足,需要教师更多的鼓励和支持。

1.加强排队取餐的引导,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

3.鼓励幼儿在进餐过程中大胆尝试,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通过本次教学活动,我对幼儿进餐礼仪的培养有了更深的认识,也发现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努力提高幼儿的进餐礼仪水平。

重难点补充:1.重点:在基本礼仪学习环节,我设计了一系列对话来引导幼儿理解和掌握进餐礼仪。

中班吃饭常规训练方法教案

中班吃饭常规训练方法教案

中班吃饭常规训练方法教案一、教学目标。

1. 让幼儿了解饭前洗手的重要性,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2. 培养幼儿在餐桌上端正的坐姿和用餐礼仪。

3. 培养幼儿独立用餐的能力,包括使用餐具和吃饭的方法。

4. 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和社交技能,让他们在用餐时能够自如地与他人交流。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的用餐礼仪和自理能力。

2. 教学难点,让幼儿养成良好的用餐习惯,并且在用餐时能够与他人友好交流。

三、教学准备。

1. 教具准备,餐具、洗手液、毛巾、餐桌椅等。

2. 教案准备,教师需要提前准备好详细的教案,包括教学步骤、教学重点和难点等。

3. 教学环境准备,教室需要保持整洁,餐桌椅摆放整齐,以便于教师进行教学活动。

四、教学过程。

1. 前期准备。

教师提前将教室布置好,将餐具摆放在餐桌上,让幼儿有一个清晰的用餐环境。

同时,教师也要准备好洗手液和毛巾,让幼儿在用餐前能够洗净双手。

2. 洗手环节。

教师引导幼儿一起唱洗手歌,提醒他们洗手的重要性。

然后,教师示范正确的洗手方法,包括涂抹洗手液、揉搓双手、清洗指甲等。

最后,让幼儿依次到洗手间洗手,确保双手清洁。

3. 用餐礼仪。

教师和幼儿一起坐在餐桌前,教师示范正确的用餐姿势和礼仪,包括坐直、擦嘴、用餐时不要说话等。

然后,让幼儿模仿教师的动作,练习正确的用餐姿势和礼仪。

4. 自理能力培养。

教师示范使用餐具的方法,包括拿起筷子、刀叉的正确姿势,以及如何用餐巾擦嘴等。

然后,让幼儿自己尝试使用餐具,教师可以适时给予指导和帮助。

5. 交流技能培养。

在用餐过程中,教师鼓励幼儿之间进行友好交流,可以让他们分享自己的用餐经验、食物的口味等。

同时,教师也要引导幼儿在用餐时注意礼貌用语,如“请”、“谢谢”等。

6. 课后总结。

教师和幼儿一起回顾今天的用餐训练课程,让幼儿分享自己的收获和体会。

同时,教师也要对幼儿的表现进行肯定和鼓励,激发他们的自信心。

五、教学反思。

1. 教师要注重用餐训练的细节,包括洗手、用餐礼仪、自理能力和交流技能等方面。

中班幼儿规则意识的培养

中班幼儿规则意识的培养

中班幼儿规则意识的培养1000字中班幼儿是处于3-4岁阶段的孩子,此时期孩子处于自我意识逐渐增强的阶段,因此在教育中,我们应该注重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使孩子学会尊重规则,遵守规则,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

一、通过游戏培养规则意识游戏是幼儿教育不可或缺的部分,我们可以通过游戏来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

比如,在游戏中设置某些规则,例如“不允许抢别人的玩具”、“轮流玩”、“听老师的安排”,并适时进行提醒和纠正,引导幼儿尊重规则,遵守游戏规则。

在规则得到遵守的同时,孩子们也会感受到游戏的公平性和有序性,从而养成良好的规则意识。

二、为幼儿建立安全意识幼儿处于认知和感性发展的阶段,他们的行为往往受到自己视野和精力所限制,缺乏对事物的全面认识。

因此,我们应该提醒幼儿,要注意自己的安全,不做危险的事情。

比如,教育幼儿不要随便出门,不乱跑、乱闯,不触碰有电的插头和电器等。

在幼儿因违反规则出现危险时,我们应该及时指导他们明白错误,不再重复。

只有在不断提醒和指导下,幼儿才能真正理解规则和意识到安全。

三、积极表扬遵守规则的幼儿及时表扬那些遵守规则的幼儿,可以让他们感受到自己在群体中的重要性和成就感。

同时,鼓励和表扬也会对其他孩子产生激励作用,使他们向着遵守规则的方向发展。

在表扬幼儿时,我们应该注重态度和方式,通过表情和语言的温暖鼓励孩子,让他们感到被尊重和关注。

四、家长的参与幼儿规则意识的培养,家长也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家长可以与幼儿共同出门时指导孩子如何遵守交通规则,不在路上乱窜。

同时,在家庭中也可以制定一些规则,比如遵守家庭作息时间,爱护家庭物品等。

通过家长和教师之间的配合和沟通,共同培养孩子正确的规则意识。

总之,对于中班幼儿的规则意识的培养,需要从游戏、安全、表扬和家长参与四个方面加入有效的思路和措施来进行指导。

只有在教育方面的注意、培养中,幼儿才能够真正感受到尊重规则、遵守规则的重要性,从而在逐渐成长的过程中构建出更为积极活跃而正确的背景意识。

建立幼儿园文明就餐行为规范的教案设计

建立幼儿园文明就餐行为规范的教案设计

教案设计:建立幼儿园文明就餐行为规范一、教学目标:1. 掌握文明就餐的基本规范,培养幼儿良好的餐桌礼仪;2. 培养幼儿文明就餐的自觉性,增强幼儿园文明风尚,促进幼儿园整体素质提升。

二、教学内容:1. 文明就餐基本规范:进餐前、进餐中、进餐后;2. 餐桌礼仪:正确握刀叉、餐具用法、咀嚼细嫩等;3. 提高自我文明意识:遵守餐桌礼仪、分享食物、有序进食等。

三、教学过程:1. 导入老师带领幼儿们回忆一些不文明的行为在餐桌上的表现,例如发脾气、乱扔餐具等,使幼儿意识到这些行为是不规范的。

2. 建立文明就餐的基本规范2.1 进餐前老师将幼儿们分成小组,引导他们讨论进餐前需要注意的事项,例如洗手、擦嘴等,大声朗读文明就餐的宣言。

2.2 进餐中老师大声朗读文明就餐的宣言,并演示正确的握刀叉、用餐礼仪等,让幼儿尝试模仿老师做出正确的文明举止。

同时,老师要提醒幼儿表现自己的感受时要注意语调和表情。

2.3 进餐后引导幼儿注意到进餐后需要将餐具扔进垃圾桶等细节,提醒幼儿园把桌子擦干净,让他们在思考后表达出自己的看法。

3. 餐桌礼仪老师示范握刀叉的正确方法,用幼儿易懂的语言概述餐桌礼仪用餐礼仪等,使幼儿明白应该怎样做才符合规矩。

4. 增强自我文明意识老师告诉幼儿们,文明就餐不仅仅是行为上的规范,还需要注意言行举止,小组讨论分享食物的好处,让幼儿意识到文明就餐不仅可以让自己更健康,也可以让自己变得更加文明、有风度。

5. 总结老师让小组代表表达对文明就餐规范的理解,总结讨论中幼儿们表现出来的好行为,并强调幼儿园的文明是一个群体性的影响,让幼儿理解文明习惯的重要性。

四、教学评估:1.教学作业:从切实日常生活中某一方面,呈现文明的片断;2.口头表述或书面表述班规;3.幼儿自评,互相评价。

五、教学反思:1.开展文明就餐规范教育是幼儿园日常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文明就餐是幼儿对社会的尊重,也是一种传承文化的重要方式;2.教育要由家长、教育工作者、社会各界共同支持并参与,形成一种“大家共同推行”的局面,才能够更加有效果;3.教育不应该仅限于班级内部,在幼儿园内进行相互比较竞赛、阅读书籍、参观周边的社区等相关活动,可以增强幼儿的深度理解和记忆。

中班餐桌文化教案——让孩子享受和谐的用餐氛围

中班餐桌文化教案——让孩子享受和谐的用餐氛围

中班餐桌文化教案——让孩子享受和谐的用餐氛围对于中班幼儿来说,饮食文化是一项重要的教育内容。

具体来说,如何在餐桌上向幼儿传递健康、文明、和谐的餐桌文化,是每个幼儿园都需要思考和处理的问题。

这既涉及到孩子们自身的饮食习惯和行为规范,也涉及到家庭和社会的饮食文化传承和融合。

为此,我们制定了一份中班餐桌文化教案,旨在让孩子们享受和谐的用餐氛围,培养健康、文明、礼仪的用餐习惯,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社交能力。

一、注重环境营造,创造和谐用餐氛围餐桌上的环境和氛围对孩子的情绪和行为产生着重要的影响。

我们必须注重环境营造,创造和谐、安静、洁净、整洁的用餐氛围。

1. 设计用餐场所我们需要为孩子们设计一个用餐场所。

这个场所可以是孩子们喜欢的小房间、或者是一张大餐桌,能够容纳所有孩子。

这个场所的设计应该是简洁明了的,符合孩子的使用习惯,有足够的活动空间,也适合于孩子的身体特点。

2. 营造和谐的氛围在用餐前,我们需要提前布置用餐场所,使用具有季节特色的桌布、餐具、鲜花等,让孩子们能够感受到和谐的氛围。

同时,我们还需要在场所内播放一些轻松愉快的音乐,使孩子们在用餐时情绪愉悦,更加有品味。

3. 安装环保设施餐桌上的环保设施也是我们需要重视的地方。

我们鼓励孩子们使用环保的餐具,尽量少使用一次性餐具,并提供餐桌的垃圾回收设施,使得孩子们在用餐的同时,也能够承担起保护环境的责任。

二、传递健康饮食观念,引导孩子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在餐桌文化教育中,我们也需要向孩子们传递正确的饮食观念,引导他们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使他们在成长过程中能够更加健康、积极地面对生活。

1. 准备多样性的餐食我们需要提供健康且多样性的餐食。

有机蔬果、粗粮食品、清淡少油的肉类等,都可以提供孩子们全面的营养。

根据不同季节准备不同的餐点,可以增加孩子们的进食兴趣,提高他们的食欲。

2. 分配适量的食物量我们还需要注意分配适量的食物量,保证孩子们不浪费食物,同时也不会因为用餐太过饱胀,影响健康。

餐桌礼仪不挑食教案中班

餐桌礼仪不挑食教案中班

餐桌礼仪不挑食教案中班餐桌礼仪不挑食教案。

一、教学目标:1. 能够了解餐桌礼仪的重要性,明白不挑食的意义;2. 能够掌握基本的餐桌礼仪,包括就坐姿势、用餐姿势、用餐工具的使用等;3. 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饮食习惯和品味,不挑食,尊重食物。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餐桌礼仪的重要性,不挑食的意义,基本的餐桌礼仪规范。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不挑食,培养他们的饮食品味。

三、教学准备:1. 课件,包括餐桌礼仪的介绍、不挑食的意义、基本的餐桌礼仪规范等;2. 实物,餐具、模拟餐桌等;3. 教学素材,相关的视频、图片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10分钟):教师可以通过展示一些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讨论餐桌礼仪的重要性,并让他们谈谈自己对不挑食的看法。

2. 理论学习(20分钟):通过课件的介绍,让学生了解餐桌礼仪的基本规范,包括就坐姿势、用餐姿势、用餐工具的使用等。

同时,让学生明白不挑食的意义,培养他们对食物的尊重和感恩之心。

3. 实践操作(30分钟):教师可以准备一些餐具,让学生进行模拟用餐,练习基本的餐桌礼仪。

同时,可以设计一些小游戏或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体会不挑食的重要性,培养他们的饮食品味。

4. 拓展延伸(20分钟):教师可以邀请一些有关餐饮行业的专业人士来学校进行讲座,让学生了解更多关于饮食文化和餐桌礼仪的知识。

同时,可以组织学生到餐厅进行实地考察,让他们在实践中加深对餐桌礼仪的理解。

五、教学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该能够了解餐桌礼仪的重要性,掌握基本的餐桌礼仪规范,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和品味。

同时,也应该能够明白不挑食的意义,尊重食物,珍惜食物。

希望通过这样的教学,能够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让他们成为有礼貌、有品味的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中班幼儿进餐规则意识的培养摘要:人们常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在提倡赏识教育、自主教育的同时也出现了另一问题,比如: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出现散漫、自由的现象。

他们对规则的了解是很浅显的。

如就餐而言,在物质条件日益提高以及在“小皇帝、小公主”的家庭教养方式下,幼儿的饮食情况和饮食习惯都出现了严重的问题。

在进餐环节,教师应采取一些行之有效的途径和方法,多让幼儿体验成功,家园合作,发挥家庭提高幼儿规则意识的优势,努力让孩子养成良好的进餐习惯。

关键词:规则;中班;进餐;习惯
一、培养幼儿进餐规则意识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现在的孩子是家中的“小皇帝、小公主”,家长溺爱导致许多幼儿有挑食、偏食、边吃边玩等不良饮食习惯,久而久之势必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

但饮食习惯具有较强的可塑性,有意识地对孩子进行规则教育,让幼儿有序进餐,纠正不良饮食习惯是很有必要的,使幼儿拥有良好的进餐规则意识有助于幼儿的成长。

1.形成一种良好的进餐规则需要在平时的生活中得以积累
受家长的溺爱限制,孩子活动的权利被剥夺了,孩子想动但不许动。

成人担心孩子小不会做事,不让孩子自己动手去吃,而由成人包办。

于是,进餐规则意识原本在活动中得以发展的机会就没有了。

2.家长观念落后
家长只重视幼儿单纯知识智力的开发,如:买书、教幼儿拼音、汉
字、数学等,不懂得去培养幼儿形成良好的生活规则意识,更知道这一点对幼儿的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二、培养幼儿进餐规则意识的重要性
规则是幼儿活动的保障,例如当前我们无论是幼教理论工作者,还是一线教师,都非常强调活动自主的重要性,主张要给予幼儿充分的自主权。

三、教师指导幼儿提高就餐规则意识的案例分析
案例回放:
今天中餐吃鸡肉,我说:“小朋友,今天的鸡肉里面有骨头,所以在吃的时候要注意,慢慢吃,用嘴巴抿,有骨头就吐出来放在自己的桌子上,等吃完之后再将骨头拨进碗里然后倒进垃圾桶。

”不一会儿,只听陆铭宇跑来说:“老师,蒋家兴要把骨头放在我的碗里。

”我随着陆铭宇手指的方向看去,整张桌子都是骨头。

而且几乎每张桌子都是这样,有的幼儿吃完饭之后也在努力地将桌上的骨头拨到碗里,但是桌面还是很脏……
案例分析:
中班的孩子已经能意识到哪些行为表现是不好的,哪些是好的,所以在案例中蒋家兴觉得自己将桌面弄脏了是不好的一种行为表现,不想让老师看到他的这种表现,然而他没有其他好的办法,于是就将自己桌面上的脏东西扔进了其他小朋友的碗里,如果有一定的要求规则能让幼儿主动地去实行那岂不是两全其美?
活动策略:
动手操作是形成规则的前提和基础,为了支持幼儿去探究动手操作,教师应为幼儿提供具有多种教育价值的内容和有适宜结构的材料,为其动手操作活动铺路搭桥。

于是,我让幼儿用废旧报纸制作成小纸篓,让孩子用自己制作的小纸篓盛放桌面垃圾。

孩子们使用自己制作的纸篓盛放垃圾,当看到桌面上因为自己的“功劳”而干干净净时,他们感到非常得自豪。

通过幼儿的实践探索来解决问题,多为幼儿提供动手的机会,从而形成良好的用餐习惯。

四、教师指导幼儿提高规则意识的策略
策略一:多让幼儿体验成功
清代学者颜昊说:“教子十过,不如奖子一长。

”教育家陈鹤琴也说:“小孩子喜欢奖励的,不喜欢抑阻的。

愈奖励他,他愈喜欢学习,愈抑阻他,他愈不喜欢学习。

”比如:教师将幼儿在排队等候、礼让、碗筷要轻拿轻放等画面拍下来作为墙面布置,能强化幼儿的良好规则意识。

策略二:家园合作,发挥家庭提高幼儿进餐规则意识的优势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

家庭是孩子永远眷恋且不停课的学校,父母是孩子第一任且永不卸任的老师。

发挥家庭优势,培养幼儿规则意识,时间比较充裕,且亲情也可以作为保证。

1.在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方面
我们首先要向家长宣传提高幼儿进餐规则意识的重要性,帮助家长转变观念,向家长介绍一些经验和方法。

2.必须及时进行家园双方反馈
培养幼儿良好的进餐规则意识,应充分考虑幼儿生理、心理特点及个体水平差异,再有目的、有计划地将进餐规则意识的培养贯穿于幼儿园与家庭的每个用餐环节之中。

我们教师首先要明确进餐规则意识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然后再带动家长提高认识,促进幼儿进餐规则意识的形成,为使幼儿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未来建设的合格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郑三元.规则的意义与儿童规则教育新思维.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6(5).
[2]王晓红.规则与自主.学前教育,2005(3).
[3]吉亚玲.“自然后果法”在幼儿惜物感培养中的作用.早期教育,2002(9).
(作者单位浙江省富阳市新登镇幼儿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