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发达国家的现代化
四个现代化的解释
农业发展现状,只有这样才能做出符合实际而又便于
操作的决策。
• 区域性
•
西方发达国家现代农业的成功经验非常丰 富,但它们有自身的历史背景、经济发展水平 以及生态资源条件的。我们借鉴发达国家现代 农业经验时,需要对其实现的条件进行分析。 因为,农业生产具有很强的区域性特点,不同 国家的区域性特点不同,即使同一个国家不同 区域,同一区域的不同地区,农业生产的条件 都存在很大的差异。因此,农业现代化内涵具 有区域性特点。
农业生产技术现代化
•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广泛运用先进的 农业科学技术,实现农业生产技术现代化, 是农业现代化的一项重要内容。 • 1、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培育优良品种,实 现良种化 • 2、合理采用化学技术和化工产品,促进农 业生产的发展 • 3、改革耕作技术
农业劳动者的现代化
• 劳动者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实现传 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实质上是农业 生产力系统的全面革新和进步,这其中必 然包括农业劳动者素质的全面提高,以适 应现代农业的要求。 • 1、转变传统观念,适应现代农业的要求 • 2、增加人力资本,提高农民的文化科技素 质
农业现代化的内容
• 根据现代农业的特征,其基本内容包括: • 1 农业生产手段的现代化 • 2 农业生产技术现代化 • 3 农业劳动者的现代化 • 4 农业组织管理的现代化
农业生产手段的现代化
• 农业生产是自然再生产和经济再生产密切 结合的过程。农业生产受土地、动植物、 气候等自然因素的影响和制约。 • 因此,需要用现代化的物质技术装备来武 装农业,为农业提供良好的生产条件和生 产手段,用现代农业机械代替落后的手工 操作,在一切能使用机器操作的部门和单 位尽可能多地使用机器进行生产,实现农 业机械化、电气化、水利化和园林化。
世界各国现代化发展案例
世界各国现代化发展案例摘要:一、引言1.现代化发展的定义与重要性2.世界各国现代化发展的背景与现状二、发达国家现代化发展案例1.美国的现代化发展历程与特点2.德国的现代化发展历程与特点3.日本的现代化发展历程与特点三、发展中国家现代化发展案例1.我国现代化发展的历程与现状2.印度的现代化发展历程与现状3.巴西的现代化发展历程与现状四、现代化发展的挑战与应对策略1.资源与环境挑战2.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3.人口与城市化问题4.全球化与区域合作五、结论1.世界各国现代化发展的启示2.我国现代化发展的前景与建议正文:一、引言现代化发展是一个国家或地区走向繁荣与进步的关键因素。
在21世纪这个充满机遇与挑战的时代,世界各国都在寻求适合自己的现代化发展道路。
本文将通过分析世界各国现代化发展的案例,探讨现代化发展的内涵、历程、特点以及面临的挑战,旨在为我国的现代化发展提供借鉴与启示。
世界各国现代化发展的背景与现状各异。
有些国家依靠科技创新、产业升级实现了经济持续增长,如美国、德国、日本等;有些国家则在探索中不断发展,如我国、印度、巴西等。
以下将分别对这些国家的现代化发展案例进行分析。
二、发达国家现代化发展案例1.美国的现代化发展历程与特点美国作为全球科技创新的领导者,其现代化发展历程可追溯到18世纪末。
美国依靠强大的科技创新能力,实现了从农业国家向工业国家的转变。
在20世纪上半叶,美国引领了全球现代化发展的潮流,其特点是多元化、包容性和持续性。
如今,美国已成为世界上经济、科技、文化等多个领域的领导者。
2.德国的现代化发展历程与特点德国的现代化发展始于19世纪中期。
德国依靠其先进的科技实力和严谨的科研体系,成为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德国的现代化发展特点在于产业政策的引导、教育体系的完善和制造业的领先。
在全球化背景下,德国积极参与国际合作,推动欧洲一体化进程。
3.日本的现代化发展历程与特点日本的现代化发展始于19世纪末,经历了短短几十年的高速发展,一跃成为世界第三经济体。
现代化模式及其特征
素发育而形成的欧美发达国家,其中最典型的代表是英国、法国和美 国等。其突出的特征是自发性、渐进性和自下而上的过程。
◆ 后发外生型模式是指现代化起步晚,主要由外来文明因素的渗
透而实现现代化的中国、日本和俄国等。 其特征是由于这些国家内部缺少现代性因素的基础,社会发展状况与 发达国家之间存在的巨大差距,因此它们要在短时间内走完发达国家 几百年走过的历程,难以避免地会使社会中的各种矛盾交织在一起, 形成现代化过程中一系列的“两难窘境”。
(四)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苏联式社会主义现代化、 发展中国家混合式、东亚现代化模式
中国研究现代化的著名学者罗荣渠教授按照社会形态或制度将现代化模式划 分为三种。
◆ 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类型。其发展格局是“资本主义私有制+自由市场+分权型或
集权型现代国家机构”。这一类型完全是自发形成的,经过长时间的演变,逐步趋于成熟。
◆ 东亚现代化模式。这是罗荣渠教授在后来的“现代化新论续篇”一书中提出的第四
种新的模式。他认为,东亚的现代化具有共同特征:19世纪西方资本主义势力突入,使东亚被 逐步纳入了以西方为中心的新的世界体系,于是东亚才被卷入了世界巨变的大潮,开始了从 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世界的新的社会经济体制缓慢转变的过程,也即从自身衰败化、边 缘化与半边缘化,走向革命化和现代化。
(五)渐进发展、跳跃发展、被动发展、全新发展 模式
我国另一位现代化研究学者钱乘旦在“世界现代化进程”一书中把世界各国政 治现代化的模式概括为四种:
◎ 一种是以英国为代表的“渐进发展”的政治现代化模式。北欧国家、低地国 家和原英国殖民地国家的政治现代化均属此类模式。
◎ 另一种是以法国为代表的“跳跃发展”的政治现代化模式。此外,俄国、西 班牙、葡萄牙、希腊等国的政治现代化也属此种模式。
10主要发达国家的现代化进程
主要发达国家的现代化进程英国通过政治革命与工业革命,首先崛起,开辟了世界近代化进程的先河。
法国、美国继起成为世界强国。
德、俄、日在19世纪中后期也相继跻身于世界近代化国家的行列。
通过本主题的学习,知道主要发达国家在现代化建设道路上的经验和教训,以史为鉴,理解改革开放、科教兴国、和平发展对于中国现代化建设的(一)为什么要选择这一主题?现代化意味着人类从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的工业社会的历史转型,是文明结构多侧面、全方位的重塑,包括经济领域的工业化、政治领域的民主化、社会领域的城市化和观念领域的理性化等内涵。
现代化肇始于西欧。
16—18世纪,西欧科学革命、思想革命、政治革命和工业革命接踵而至,首先在英、法等国塑造了现代社会的原型。
18世纪60年代后,工业革命释放巨大的社会生产力,推动了工业文明由西欧向全球扩展,作为工业文明载体的资本主义殖民体系在19世纪后期形成,由此迈入现代化的全球性发展阶段。
从世界历史的演进看,现代化进程在不同国家起步有早有晚,现代化动因或产生于内部或来自外力,形成了“早发内生”,和“晚发外生”两种现代化类型。
主要发达国家走上近代化道路则有三种途径:革命、改革、王朝战争,可谓殊途同归。
在现代化发展进程中,各国受到本国国情的影响,选择了不同发展模式以应对不断变化的世界大势,对本国及其世界历史进程产生了深刻影响。
对于正身历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的学生,本主题将有助于他们通过审视发达国家的现代化历程,加深对当代中国和平发展的认识。
(二)如何理解这一主题及其学习要求1. 英国英国革命之所以被称为“清教革命”,从现象上看,是英国资产阶级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政治斗争以宗教派别之争的形式出现在历史舞台上,而且贯穿始终。
从革命的直接导火线、对革命进程的影响而至“光荣革命”,都离不开宗教因素。
引导学生分析英国革命出现这一特点的原因:17世纪的英国虽然资本主义经济已有相当发展,但资产阶级思想启蒙运动尚未展开,意识形态仍受宗教影响,披着宗教外衣的反映社会各阶段的思想往往更容易被接受。
主要发达国家的现代化
主要发达国家的现代化——德国
3、德国的现代化伴随着国家的统一进程
• 通过对丹麦、奥地利和法国的三次王朝战争, 1871年建立了统一的德意志帝国。
• 19世纪70年代后, 德国经济快速增长,到 一战爆发前夕成为欧洲第一号工业强国,主 要经济指标先后赶上或超过了法、英。
• 伴随着工业化,城市人口剧增,到1900年, 德国已有约60%的人口居住在城市。
• 评价:斯托雷平改革比较彻底地破坏了俄国 传统的村社土地所有制,加速了农业资本主 义生产方式的形成。但是,改革没有触动沙 皇专制统治,未能使俄国的现代化全面展开, 社会矛盾依然尖锐,沙俄帝国最终难逃覆亡 的命运。
■发展的不平衡和结构性矛盾通过农业危机 暴露出来,并导致了1905年革命。
20世纪初的政治经济改革内容与评价
• 内容:沙皇尼古拉二世于1905年10月发表 《宪法宣言》,企图用君主立宪的许诺平息 社会的不满。1906年,斯托雷平出任首相, 为维护沙皇专制统治和地主利益,防止革命, 开始新一轮改革。
■地主不得任意买卖、处罚农民。农民交纳 赎金后,可得到一块份地。法令还规定了赎 买土地的手续和赎金计算方法。
1861年废除农奴制度——评价
• 改革使俄国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 解决了工业生产需要的劳动力,促 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 到19世纪80年代,大机器生产在一 些主要工业部门已取代了手工劳动。
④渐进的德意志
——君主立宪政体(1848三月革命)
主要发达国家的现代化——德国
2、德意志的统一资本主义发展的产物
①19世纪中叶,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德意 志民族统一问题被提上日程。
②在各邦国中,普鲁士资本主义发展最充分, 综合实力最强。
③1862年,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任俾斯麦为 首相。俾斯麦力主“铁血”统一道路,在 王室领导下,通过王朝战争,取得民族统 一。
发达国家现代化
发达国家现代化英国1.进程A.经济16世纪--18世纪中期:手工工场时代,推行重商主义政策,资本原始积累18世纪中期--19世纪中期:工业革命,世界工厂,现代工厂制度19世纪末20世纪初:第二科技革命,发展滞后于美德两国,失去世界工厂地位;最大资本输出国,伦敦是世界金融中心一战后:从债权国变成债务国,经济发展缓慢二战后:战争中被严重削弱,接受美国“马歇尔计划”援助;重建战后经济体系的方案未被采用;《布雷顿森林协定》和《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缔约国;1973年加入欧共体,参与西欧经济一体化进程;经济改革,实行国家调控资本主义模式B.政治17世纪:资产阶级革命,《权利法案》确立“议会至上”原则和君主立宪制18世纪:宪政体制进一步完善19世纪:推行社会立法,缓和矛盾、化解冲突一战后:大英帝国为英联邦取代C.思想理论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中兴起启蒙运动,霍布斯、洛克为代表人物18世纪:亚当·斯密《国富论》,自由主义经济理论19世纪:欧文是空想社会主义代表;马恩长期在英国活动,丰富完善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D.外交16世纪新航路开辟后最早进行殖民扩张的国家之一1607--1732:在北美大西洋沿岸建立13块殖民地19世纪:排挤荷兰和法国,确立海上霸权,建立起世界上最大的殖民贸易体系19世纪初-20世纪初:头号世界殖民大国;同法俄结成协约国集团;发动两次鸦片战争、参与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和瓜分狂潮;在上海建租界一战后:大英帝国开始衰落,殖民体系渐趋瓦解,1931《威斯敏斯特法案》英联邦正式形成一战战胜国,与美法主导巴黎和会进程,在凡-华体系中世界霸权遭到美国挑战;1928与南京国民政府重订新约,中国收回关税自主权;推行绥靖政策,签定《慕尼黑协定》二战中:不列颠之战;北非阿拉曼战役;发表大西洋宪章,推动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形成;参与二战后期三次国际会议,与美苏共同建立雅尔塔体制;推动联合国建立二战后:参与分区占领德国及柏林;丘吉尔富尔敦演说拉开冷战序幕;追随美国遏制苏联社会主义阵营,北约成员国;欧盟成员国殖民体系崩溃;1984年中英《联合声明》,1997年7月1日中国收回香港2.特点A.现代化的领跑者17世纪,英国通过政治革命实现了对专制王权的民主化改造,确立君主立宪政体,搭建现代民主政治的框架,为世界政治领域的现代化提供了榜样作用。
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现代产业体系政策比较与启示
主要发达国家的现代化美国(精)
美国历史线索要览
• • • • • • • • 从殖民地到美利坚民族(17、18世纪间) 从独立战争到巴黎和约(18世纪中后期) 从邦联条例到联邦宪法(18世纪中后期) 从领土扩张到工业革命(19世纪上半期) 从南北战争到联邦统一(19世纪中后期) 从工业革命到世界工厂(19、20世纪间) 从私人垄断到国家干预(20世纪30年代) 从地理边缘到世界霸主(19世纪末以来)
二、南北战争和联邦统一
1、美国疆域的扩张与南北经济制度的矛盾
(1)西进运动与领土扩张
美国建国时,疆土仅限于大西洋沿岸,经过半个多世纪的 兼并、强行购买和战争,美国版图迅速扩张到太平洋沿岸,国土 面积增加了三倍,为经济的大发展准备了必要的条件。
(2)两种对立的社会制度
★美国独立后,北部各州发展自由资本主义工商业经济, 南方则盛行种植园奴隶制。 ★西进运动中,代表南方利益的民主党利用国会优势地位, 把新的西部各州变为蓄奴州。 ★1860年,主张限制奴隶制的共和党人林肯竞选总统胜出, 引起南方种植园主的恐慌。 ★1861年,南部诸州宣布退出联邦,成立“美利坚诸州同 盟”,并制定临时宪法,选举临时总统,企图从联邦分裂出去。
3、《独立宣言》的发表:(1776年7月4日)
宣言提出资产阶级人权和组织政府原则,认为: 人生来就是平等的,人的生命、自由和追求幸福的权 利是不可剥夺的。宣言历数英王在殖民地的暴政和罪 行,向世界公告:13个殖民地脱离英国独立。
4、软弱松散的邦联:
美国宣布独立后,大陆会 议着手制订《邦联条例》。1781 年经各州批准后实施。 邦联政府权利软弱,分裂危机 日益严重地威胁国家的统一。
联邦宪法 和 三权分立
独立宣言 和 邦联政府
民族独立 与 联邦国家
我国与发达国家农业现代化比较
我国与发达国家农业现代化比较我国与发达国家农业现代化比较摘要:中国是传统农业大国,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传统的耕作手段已不能满足现今农业的要求,农业生产力水平经历着由低级向高级、量变到质变的发展过程,农业现代化是一个必然的趋势。
本文通过比较中国与一些发达国家农业现代化指标来体现其差距,并从中得到中国应如何开展农业现代化的启示。
关键词:农业现代化发达国家模式正文农业现代化就是用现代科学技术和生生产手段装配农业,以先进的科学方法组织和管理农业,提高农业生产者的文化、技术素质,把落后的传统农业逐步改造成为具有高度生产力水平和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农业的过程。
农业现代化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国民经济不断发展的客观要求。
农业现代化包括农业生产手段的现代化,农业生产技术现代化、农业劳动者的现代化、农业管理的现代化。
农业现代化作为一个科学范畴和世界性的概念,能够建立一个高产、优质、低耗的农业生产系统,一个合理、高效、稳定的农业生态系统,一个繁荣、富庶、文明的现资料来源:①The World Bank (2005-2010);②FAO Database(2005-2010) 从表中可以看出,虽然我国每公顷谷物产量、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比重、科技进步贡献率、森林覆盖率等指标差距相对较小,但我国人均耕地面积、人均农业增加值、人均GDP等人均指标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较大。
从总体上来看,我国的农业生产手段的现代化以及技术的运用上存在着很大问题,现代化水平与发达国家还存在较大差距,我们农民人均GDP只有几千时,国外已达到四万多,基本上是我国的十多倍,我国现代农业发展速度必须加快,从而使这种差距不断缩小。
由于社会经济条件与自然条件的不同,在实现农业现代化的过程中采取了不同的发展模式,有各自的发展道路和方法。
一、各发达国家主要道路1.美国模式美国的特点是地广人稀,人均土地资源丰富。
这一资源禀赋特征,使得土地和机械相对价格长期下降,而劳动力相对价格不断上升,促使农场主不得不用土地和机械动力替代人力,包含着农业机械技术的不断改进。
世界各国现代化发展案例
世界各国现代化发展案例【原创实用版】目录1.世界各国现代化发展的概述2.发达国家的现代化发展案例3.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发展案例4.我国的现代化发展道路5.总结正文一、世界各国现代化发展的概述现代化发展是指一个国家在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方面不断进步,以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
自 18 世纪工业革命以来,世界各国纷纷踏上了现代化发展的道路,探索适合自己国家的发展模式。
在这个过程中,不同国家取得了不同程度的成就,也有着各自的经验与教训。
二、发达国家的现代化发展案例1.美国:作为世界上最早实现现代化的国家之一,美国以其市场经济体制、科技创新和民主政治制度为全球其他国家提供了现代化发展的范本。
美国通过吸引全球人才、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等方式,成功实现了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转型。
2.日本:日本在明治维新后,通过学习西方先进制度和技术,实现了经济的快速发展。
在短短几十年时间里,日本从一个封闭的农业国家转型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日本的现代化发展案例显示,一个国家要想实现快速发展,必须勇于改革、善于学习、注重创新。
三、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发展案例1.韩国:韩国在二战后,凭借其开放的市场经济政策、教育投入和人力资源开发,成功实现了经济现代化。
尤其是朴正熙政府时期的“汉江奇迹”,使韩国在短短 20 年内取得了惊人的发展成果。
韩国的现代化发展案例表明,一个国家要想实现快速发展,必须充分发挥人力资源优势,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实施有针对性的产业政策。
2.巴西:巴西作为南美洲最大的国家,在 20 世纪 60 年代开始实施现代化发展战略。
巴西通过发展工业、改善基础设施、扩大教育投入等举措,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成果。
然而,巴西在现代化进程中也面临诸多挑战,如贫富差距、环境问题等。
巴西的现代化发展案例提醒我们,在追求经济增长的同时,不能忽视社会公平和环境保护。
四、我国的现代化发展道路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在社会主义制度的基础上,积极探索适合国情的现代化发展道路。
英国现代化
发达国家现代化英国一、现代化进程1.经济16世纪--18世纪中期:手工工场时代,推行重商主义政策,资本原始积累18世纪中期--19世纪中期:工业革命,世界工厂,现代工厂制度19世纪末20世纪初:第二科技革命,发展滞后于美德两国,失去世界工厂地位;最大资本输出国,伦敦是世界金融中心一战后:从债权国变成债务国,经济发展缓慢二战后:战争中被严重削弱,接受美国“马歇尔计划”援助;重建战后经济体系的方案未被采用;《布雷顿森林协定》和《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缔约国;1973年加入欧共体,参与西欧经济一体化进程;经济改革,实行国家调控资本主义模式2.政治17世纪:资产阶级革命,《权利法案》确立“议会至上”原则和君主立宪制18世纪:宪政体制进一步完善19世纪:推行社会立法,缓和矛盾、化解冲突一战后:大英帝国为英联邦取代3.思想理论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中兴起启蒙运动,霍布斯、洛克为代表人物18世纪:亚当·斯密《国富论》,自由主义经济理论19世纪:欧文是空想社会主义代表;马恩长期在英国活动,丰富完善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4.外交16世纪:新航路开辟后最早进行殖民扩张的国家之一1607--1732:在北美大西洋沿岸建立13块殖民地17-19世纪:排挤荷兰和法国,确立海上霸权,建立起世界上最大的殖民贸易体系19世纪初-20世纪初:头号世界殖民大国;同法俄结成协约国集团;发动两次鸦片战争、参与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和瓜分狂潮;在上海建租界一战后:大英帝国开始衰落,殖民体系渐趋瓦解,1931《威斯敏斯特法案》英联邦正式形成一战战胜国,与美法主导巴黎和会进程,在凡-华体系中世界霸权遭到美国挑战;1928与南京国民政府重订新约,中国收回关税自主权;推行绥靖政策,签定《慕尼黑协定》二战中:不列颠之战;北非阿拉曼战役;发表大西洋宪章,推动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形成;参与二战后期三次国际会议,与美苏共同建立雅尔塔体制;推动联合国建立二战后:参与分区占领德国及柏林;丘吉尔富尔敦演说拉开冷战序幕;追随美国遏制苏联社会主义阵营,北约成员国;欧盟成员国殖民体系崩溃;1984年中英《联合声明》,1997年7月1日中国收回香港二、英国现代化特点1.现代化的领跑者17世纪,英国通过政治革命实现了对专制王权的民主化改造,确立君主立宪政体,搭建现代民主政治的框架,为世界政治领域的现代化提供了榜样作用。
世界现代化面貌的描述
世界现代化面貌的描述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党把实现国家现代化作为民族复兴的奋斗目标。
2020年我国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新征程。
新形势下,进一步加强现代化研究、探索现代化建设规律,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现代化是一个世界现象从世界范围来看,现代化体现为各国追赶、达到和保持世界发展前沿水平的行为与过程。
它像一场国家发展的马拉松比赛,跑在前面的成为发达国家,其后的属于发展中国家,最后的则成为最不发达国家。
当然,发达国家可能掉下来,发展中国家也可以赶上去,其位置转换具有一定规律性。
16世纪,欧洲社会发生巨大变化,欧洲人相信一个新时代已来临,那就是“现代”。
18世纪中叶,欧洲人发明了一个新词“现代化”。
现代化用作动词,指实现现代化的行为和过程,就是成为现代的和满足现代需要的行为和过程,如工业现代化等。
现代化用作名词,指实现现代化之后的状态,就是具有现代特点、满足现代需要的状态,通常指世界先进水平,如国家的现代化等。
现代化用作形容词,指具有现代特点和满足现代需要的。
从这个意义上说,最新、最好和最先进的就是现代化的。
现代化的主要理论形态多年来,国内外一批学者不断深化对现代化的研究,形成了经典现代化理论、后现代化理论和第二次现代化理论等重要成果。
经典现代化理论。
这是20世纪50—60年代形成的现代化理论。
它不是单一理论,而是关于现代化现象的理论集合。
不同领域学者的研究方法各有特色,对现代化的理论阐释也有所差别。
美国社会学家本迪克斯等认为现代化是一种社会变迁,是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变。
我国历史学家罗荣渠强调,从广义上讲,现代化是一个世界性的历史过程,指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全球性大转变;从狭义而言,现代化是落后国家迅速赶上先进工业国家的过程。
欧美学者指出,现代性是现代化结果的抽象表述,包括政治民主化、经济工业化、社会城市化、文化理性化等。
后现代化理论。
该理论在20世纪70—80年代登上学术舞台。
现代化理论
现代化理论现代化理论现代化理论是关于现代化研究成果的集成。
现代化研究历时50余年,形成了庞大的现代化理论体系。
大体上说,包括经典现代化理论、后现代化理论和第二次现代化理论等三大体系。
现代化涉及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现代化理论又可分为政治现代化、经济现代化、社会现代化、文化现代化、人的现代化和比较现代化等各个分支。
经典现代化理论西方学者开展现代化研究,历时50年(50~90年代),最终形成了经典现代化理论体系。
现代化是一个历史过程,包括从传统经济向现代经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传统政治向现代政治、传统文明向现代文明的转变等。
在40~60年代,欧美发达国家已经完成工业化进程,步入高度发达的现代工业社会;发展中国家没有完成工业化进程,仍然处于传统农业社会,有些地区甚至处于原始社会。
所以,在经典现代化理论中,现代化可以被概括为一句话:从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变的历史过程就是现代化经典现代化理论并不是一个单一的理论,而是不同领域、不同学者关于现代化研究的理论成果的统称。
在不同领域和不同地区,现代化具有不同的特点。
1,政治现代化--- 民主化,法制化,科层化(官僚化) 2经济现代化-- 工业化,专业化,规模化3社会现代化-- 城市化,福利化,流动化,信息传播4个人现代化-- 开放性,参与性,独立性,平等性5文化现代化--宗教世俗化,观念理性化,经济主义,普及初中等教育。
经典现代化理论研究,根据领域不同,可以分为政治现代化、经济现代化、社会现代化、个人现代化和文化现代化理论等;根据研究特点不同,可以分为六个学派。
1 政治现代化理论。
代表人物:伊斯顿、阿尔蒙德、阿普特和亨廷顿等2经济现代化理论。
代表人物:罗斯托、弗兰克、格尔申克隆和库兹涅茨等3社会现代化理论。
代表人物:帕森斯、列维、勒纳和穆尔等4现代化心理理论。
代表人物:英克尔斯和麦可勒兰德等5比较现代化理论。
代表人物:布莱克和艾森斯塔特等)等经典现代化理论研究的六个学派1结构学派结构-功能主义。
现代化.ppt
④社会矛盾:工业革命后大量财富的涌现,并 没有使所有人都享受到经济增长的成果。 ■“血汗工厂”:工人在监工监视下,从事高 强度劳作,环境恶劣,劳动时间长,工资低廉, 得不到必要的教育。为取得高额利润,资本家 大量雇佣女工和童工。 ■“城市问题”:中低收入工人入不敷出;许 多人找不到工作;因失业而流落街头;中、小 企业主和手工业者纷纷破产。城市往往形成两 个截然不同的世界:富人区和贫民区。
英国的现代化道路
从封建格局到民族国家 从等级君主到君主专制 从地理边缘到商贸中心 从君主专制到君主立宪
现代化起步前的英国
英国的现代化道路
• 工业革命何以首先发生于英国? 政治前提 经济基础 科技领先 能源条件 市场驱动
政治前提 :1688年“光荣革命”后英
国形成三权分立的君主立宪政体。在18 世纪,英国宪政体制进一步完善,政局长 期稳定,为工业革命提供了政治前提。
• 能源条件:
17-18世纪,英国发现了丰富的煤 炭资源,加之水路交通方面,易于开 采和运输。煤炭取代木材,成为生产 和生活的主要燃料,为冶铁业和机器 制造业的发展提供了廉价和丰富的新 能源。
工业革命何以首先发生于英国?
市场驱动:
新航路开辟后,英国是最早进行海外殖民 的国家之一,通过一系列对外战争,排挤了荷 兰和法国,确立了海上霸权,建立起最大的殖 民和贸易体系,从殖民地获取的资源和利润加 速了资本的原始积累。 由于手工业生产无法满足扩大的市场需求。 所以英国又具有工业革命的迫切性。
机器发明与改进—英国工业革命进程
①启动——棉纺织业:1764年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 机”;1771年,阿克莱特建立第一个水力纺纱厂, 标志现代工厂诞生。 ②突破——蒸气动力:瓦特于1782年研制了“万能蒸 汽机”。这有力地推动了工业革命的步伐,开辟了 崭新的“蒸汽时代”。 ③发展——煤炭钢铁:煤炭和钢铁的生产与应用,解 决了新能源和新材料问题。19世纪初,英国煤产量 的增长和钢铁冶炼工艺的改进为机器制造业奠定了 基础。 ④完成——工业体系:运输技术的改革推进了兴建铁 路的热潮,工业化进程加快。19世纪中叶,英国建 成以纺织、煤炭、钢铁、机械为核心的现代工业体 系,工业革命基本完成。
世界现代化进程
18世纪中叶:各殖民地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18世纪90年代--19世纪上半叶:工业革命。始自纺织业,1793年怀特尼轧棉机; 交通航运富尔顿汽船、钢铁工业、机器制造业发展 1861—1865内战:废除黑人奴隶制度,解决农民土地问题 19世纪下半叶--20世纪初:第二次工业革命,科技突飞猛进,以重工业为工业化标志;农 业机械化;20C初取代英国世界工厂地位,头号工业化国家 1929--1933:美国股市暴跌,引发空前的世界经济危机 1933--1941:罗斯福新政,调整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使美国走出危机 1944--1947:美国主导建立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世界货币体系 “布雷顿森林体系” 和《关税与贸易总协定》;马歇尔计划向西欧提供经济援助 20世纪40年代中期:第三次科技革命以美国为策源地兴起 20世纪70年代:美国经济实力下降,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
3.贡献 政治:法国大革命;《拿破仑法典》 经济:推动欧洲经济一体化发展
思想:法国启蒙思想
4.启示 保持政治稳定有利于推进现代化; 从专制走向民主是历史发展趋势; 现代化进程中要重视精神文明建设;
美国 1.进程 1607--1775:殖民地时代 1775--1789:独立与建国 18世纪末--1865:第一次工业革命与内战 1870—1913:第二次工业革命快速发展时期 1929--1941:危机与改革 1945至今:称霸--独霸世界 A.经济
英国通过政治革命确立了君主立宪政体,并由一系列的技术发明而启动、推进工业革命, 为世界提供了现代化发展的范式。 法国以启蒙思想为先导,政治革命和工业革命并举,崛起为现代工业强国。 美利坚民族先凭借独立战争的胜利摆脱英国殖民统治,继而启动工业革命向现代社会转 型,最后通过内战解决南北冲突,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浪潮中迅速崛起为世界头号工业 化国家。 俄国通过自上而下的改革,废除农奴制,扫除了向现代社会转型的最大障碍,走上资本 主义发展道路。 亚洲的日本被西方列强以武力打开国门后,求知识于世界,成功地借鉴了西方的现代化 经验而走上强国之路,最终摆脱民族危机,实现“脱亚入欧”的目标,跻身现代发达国 家之列。 德意志则在工业革命的推动下,通过王朝战争实现国家统一,后来居上,迅速成长为世 界一流工业强国。
主要发达国家的现代化
三、跨越发展与头号工业强国
1、经济快速发展的条件:
美国内战结束后,工业资产阶级控制联邦政权,国 内政局稳定,利用第二次科技革命发展机遇,鼓励移民, 重视教育和专利发明,开展应用科学和工艺技术研究和 创新,并迅速投入生产。 2、第二次工业革命成果:
(1)实现电气化:爱迪生发明灯泡,在纽约建成第一座 中心发电站;贝尔发明实用电话机,创立贝尔电话公司。 (2)加速工业化:1894年,美国工业生产总值跃居世界 首位,1913年美国成为世界头号经济强国。 (3)完成城市化:到19世纪末,城市网络初步形成。
美国的现代化进程
一、民族独立与联邦国家
1、美利坚民族的形成:
17世纪初,英国在北美大西洋沿岸先 后13个殖民地。18世纪中叶,殖民地经济 的发展,统一市场初步形成,文化交流日益 频繁,形成了共同的文化和共同的语言。 美利坚民族诞生。
2、独立战争的发生:
七年战争后英国加强对殖 民地经济限制和政治压迫。 1775年4月,莱克星顿打响反 英统治第一枪。1776年7月4 日,第二届大陆会议投票通 过《独立宣言》。 1783年, 英国正式承认美国独立。
(1)19世纪上半期以前
• 工业化启动:最初依靠英国技术设备在纺织 业开始工业化。很快就有了自己的创新。如 1793年怀特尼发明轧棉机,提高了脱棉功效。 • 工业化延伸:19世纪上半叶,航运、钢铁突 出。富尔顿的汽船推动了内河航运;通过私 人集资形式修建铁路,推动了西部的开拓。 • 工业化发展: 19世纪上半叶,机器制造业得 到发展。美国以生产标准化见长,促进了流 水线式的规模生产。
五、经济大萧条和罗斯福新政
1、经济的萧条:
1929年10月,纽约股票市场突然暴跌,危机迅速蔓延到商业、 工业和农业。危机波及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其范围之广、持续时 间之长、破坏力之大,仅仅依靠市场调节已难以克服。
中国-西方现代化的发展历程
基本内容: 经济上工业化、政治上民主化 (使近代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占主要地位)
二、近代化的主要内容
阅读材料: 材料1 鸦片战争以后,来华商船的日益增多,为了维修船 舶,外商投资擅自设立船坞。接着,为掠夺中国的资源和剥 削廉价的劳动力,外商创办了各种加工厂,如砖茶厂、缫丝 厂等。 材料2 1861年,曾国藩创办了安庆军械所,任用中国工 匠,仿制西式枪炮;1872年,李鸿章在上海开办了轮船招 商局,拥有轮船30多艘,形成一支实力较强的商船队。 材料3 1866年,方举赞以200元资金,在上海虹口创办 发昌机器厂。这个厂开始时只有打铁炉一座,工人四五人, 三年以后,开始使用车床,由一个手工作坊转化为近代企业。 阅读材料,请判断以上三则材料中提及到的企业分别属于什 么性质的企业。
[讨论] 2、结合中国近代化的过程及制约中国近代化进程的不
利 因素,说明中国近代化的启示。
(1)农业是基础:必须解决农业问题,才能加快近代化进程,为 近代化提供支撑。 (2)政治是前提:国家独立、政权巩固、秩序稳定是实现近代化 的必要前提。 (3)对外开放、兼收并蓄是各国历史发展的经验。实践证明, 闭 关自守导致落后。只有对外开放,放眼世界,国家才能跟上时代的 步伐,真正实现现代化。 (4)知识、人才是关键:欧美等国凭借三次科技革命为工业化提 供了强大的推动力,我们要抓住机遇,实施科教兴 国,这是中国 实现现代化的科学决策。 (5)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根据我国具体情况做出科学决 策,才是近代化的正确途径。 (6)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 近代生产力的发展产生了进步的社会思潮,而进步的社会思想推动 了社会 变革。要摆脱传统观念,解放思想,才能促进近代化的历 程。
发达国家城镇化的经验与启示
38 | 中国报道2013年3月 总第109期Cover Story封面故事发达国家城镇化的经验与启示城镇化是现代化进程中不可逾越的发展阶段。
纵观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城镇化历程,在城镇化进程中的经验教训值得我国当前大力推进城镇化战略时借鉴。
英国英国的城镇化开始于18世纪初工业革命开启时期。
据英国史学家克拉潘估计,1300年城市人口只占总人口的4.4%,1500年左右城镇化率不到10%。
之后城镇化加速发展,1750年城市人口比重占总人口的25%,1801年增加到37.8%,1851年达到50%,1911年达到78%,1980年达到89%,2009年突破90%。
英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完成城镇化的国家,做足了城镇化发展的基础功课。
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
在工业革命的推动下,19世纪英国农业生产技术显著改进,农产品产量显著提高,使英国能以较少的农业人口养活日益增多的城市人口,为城镇化奠定了必要的物质基础。
工业化推动城镇化。
工业革命推动小城镇迅速发展为大城市。
如格拉斯哥在18世纪末还是一个小城镇,但到1831年已经是20多万人的大工业城市了,成为英国近代城镇化的典型。
交通运输促进城镇化。
工业革命带动了以运河、汽船、公路和铁路为主要标志的“运输革命”。
发展极大地加强了英国城乡之间的经济联系,使处于这些交通枢纽的地区迅速成为集商贸、工业和服务业为一体的新型城市或城镇。
城镇化吸纳转移农业人口。
工业革命后,英国社会经济生活重心向城市进行转移,同时城市的新生活方式、新思想观念也在向农村渗透。
生活在广大农村的农民逐渐离开了祖祖辈辈赖以生存的土地,大量涌入城市,为加快城镇化进程补充了源源不断的新鲜血液。
英国城镇化教训:曾经发生过驱赶农民进城的“圈地运动”,激化了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至今仍为史学家所批判。
与城镇化进程相伴随的环境污染,带来了“先污染、后治理”的恶果。
英国的城镇化之路对我国正处于聚集发展阶段的省区,特别是中西部省区有普遍的借鉴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861年废除农奴制度——评价
• 改革使俄国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 解决了工业生产需要的劳动力,促 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 到19世纪80年代,大机器生产在一 些主要工业部门已取代了手工劳动。
工业革命何以首先发生于英国?
• 能源条件:
17-18世纪,英国发现了丰富的煤 炭资源,加之水路交通方面,易于开 采和运输。煤炭取代木材,成为生产 和生活的主要燃料,为冶铁业和机器 制造业的发展提供了廉价和丰富的新 能源。
工业革命何以首先发生于英国?
市场驱动:
新航路开辟后,英国是最早进行海外殖民 的国家之一,通过一系列对外战争,排挤了荷 兰和法国,确立了海上霸权,建立起最大的殖 民和贸易体系,从殖民地获取的资源和利润加 速了资本的原始积累。
二、工业革命给人类历史带来的深刻影响:
①社会结构:工业革命促使英国从农业社会嬗变为工 业社会。
■英国农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例不断缩小,工业和 服务业比重则不断扩大。
■近代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成为社会主导力量, 劳资关系成为主要社会关系。
②生活方式:工业革命加速了城市化进程。城市化带 动了社会生活方式的巨变,竞争日趋激烈,生活节 奏加快,家庭规模缩小,生活内容丰富,教育逐步 普及,生活质量总体提高。
• 由于普鲁士军国主义传统渗透到国家政治生 活中,使德国资本主义具有很强的扩张性。
主要发达国家的现代化——俄国
沙皇俄国时期社会改革 苏俄时期的战争与革命 苏联时期的革命与建设
沙皇俄国时期社会改革(1)
彼得一世改革
• 15世纪末,俄罗斯摆脱蒙古金帐汗国控制,形成中 央集权国家。1689年,彼得一世掌权,为使俄国强 大起来,效法西欧国家,实行一系列改革。
现代化的降生(17——19世纪早期)
政治领域:早期资产阶级革命 经济领域:资本主义经济制度 思想领域:启蒙运动思想解放
工业革命与工业社会的降临
现代化的拓展(19世纪中期前后)
在英国工业 革命影响下,西 欧、北美相继开 始进行工业革命。 人类进入工业文 明时代,资本主 义制度得以巩固 和发展。
工业化拓展中 的
④渐进的德意志
——君主立宪政体(1848三月革命)
主要发达国家的现代化——德国
2、德意志的统一资本主义发展的产物
①19世纪中叶,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德意 志民族统一问题被提上日程。
②在各邦国中,普鲁士资本主义发展最充分, 综合实力最强。
③1862年,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任俾斯麦为 首相。俾斯麦力主“铁血”统一道路,在 王室领导下,通过王朝战争,取得民族统 一。
主要发达国家的现代化
英国 法国 美国 德国 俄国 日本
在民族国家或民族独立前提下,实 现政治民主化、经济工业化、人口 城市化,社会保障化、教育现代化。
现代化:从英国开始的社会转型
16世纪以来,新航路开辟推动了世界的经济、 政治和文化交流,加快了人类社会进步,欧洲经济 重心由地中海转移到大西洋。
在英国发生的17世纪资产阶级革命和18世纪 中叶开始的工业革命成为人类步入现代具有划时代 意义的历史事件。
③发展——煤炭钢铁:煤炭和钢铁的生产与应用,解 决了新能源和新材料问题。19世纪初,英国煤产量 的增长和钢铁冶炼工艺的改进为机器制造业奠定了 基础。
④完成——工业体系:运输技术的改革推进了兴建铁 路的热潮,工业化进程加快。19世纪中叶,英国建 成以纺织、煤炭、钢铁、机械为核心的现代工业体 系,工业革命基本完成。
社会变革 ■美国内战 ■德国统一 ■俄国改革 ■日本维新
英国的现代化道路
从封建格局到民族国家 从等级君主到君主专制 从地理边缘到商贸中心 从君主专制到君主立宪
现代化起步前的英国
英国的现代化道路
• 工业革命何以首先发生于英国? 政治前提 经济基础 科技领先 能源条件 市场驱动
政治前提 :1688年“光荣革命”后英
③经济模式:随着机器大工业的发展,英国的生产 组织和经营管理形式发生了质的变化。
■现代工厂制度——19世纪中叶,工厂已成为英国 工业中占主导地位的生产组织形式。
工厂制有利于运用科学的管理方法,使机器 设备最大限度地发挥生产效能,使工人发挥最大限 度的劳动潜力,提高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
■股份制的经营——现代意义上的股份制直到英国 工业革命时期才逐步确立起来。19世纪中后期, 股份公司和股票交易等构成的股份经济在资本主义 国家经济中已占主导地位。
主要发达国家的现代化——德国
3、德国的现代化伴随着国家的统一进程
• 通过对丹麦、奥地利和法国的三次王朝战争, 1871年建立了统一的德意志帝国。
• 19世纪70年代后, 德国经济快速增长,到 一战爆发前夕成为欧洲第一号工业强国,主 要经济指标先后赶上或超过了法、英。
• 伴随着工业化,城市人口剧增,到1900年, 德国已有约60%的人口居住在城市。
社会立法:工业革命期间,在工人争取生存 而斗争的压力下,欧洲一些国家的政府为维护资 本主义经济持续发展,缓和阶级矛盾,制定了一 些关于劳动、报酬、教育、卫生、社会救济等方 面的法律和法规。社会立法首先从工厂法开始, 然后逐渐扩展到其他社会领域。
工业革命期间资本主义国家推行的社会立法 虽然从法律上一定程度保障了社会底层民众的一 些基本权利,改善了工人的生活条件,发挥了缓 和矛盾、化解社会冲突的作用,但没有从根本上 实现社会的公正、公平,也没有消弭工人与资本 家的矛盾和冲突。
现代化在欧洲的扩展——法国
• 从法兰克王国到查理曼帝国 • 从二元体制到等级君主制度 • 从民族国家到君主专制体制 • 从启蒙思想到政治革命运动 • 从法德冲突到欧洲联合自强
关于法国历史的几个梳理点
法国——欧洲大陆最早开 始现代化进程的国家
经济:技术引进和海外扩张;
思想:启蒙运动和理性主义;
政治:社会革命和民主制度;
• 1870年,法国的工业产值超过了农业产值,机 器大生产成为工业生产中占主导地位的生产形式, 法国进入工业社会。
主要发达国家的现代化——德国
1、统一前的德意志
①分裂的德意志
——邦国分立状态(中世纪以来)
②落后的德意志
——封建农奴制度(中世纪以来)
③蜕变的德意志
——废除农奴制度(1807、普鲁士)
• 评价:斯托雷平改革比较彻底地破坏了俄国 传统的村社土地所有制,加速了农业资本主 义生产方式的形成。但是,改革没有触动沙 皇专制统治,未能使俄国的现代化全面展开, 社会矛盾依然尖锐,沙俄帝国最终难逃覆亡 的命运。
• 19世纪中叶,由于在克里米亚战争中失败, 俄国在经济上、军事上与西方国家的差距暴 露无疑。废除农奴制成为当务之急。
19世纪下半叶到20世纪初,俄国资本主义 性质改革的时期——推动了资本主义发展和现 代化进程。
1861年废除农奴制度——内容
亚历山大二世颁布废除农奴制法令
■农民获得自由民权利和地位,可以自由经 营工商业,订立契约,拥有动产、不动产和 独立处理个人以及家庭事务。
• 在拿破仑统治时期,通过政策扶持、技术革新, 资本主义经济有了很大发展,建立了许多使用机 器生产的工厂。
• 1815年后,政局趋于平稳,工业革命进入大发 展时期。通过引进机器和新工艺、高薪聘请熟练 技工等手段,工业部门机械化程度得到提高。
• 到19世纪五六十年代,法国工业化进入完成阶。 建立起以机器生产为主导的现代工业。
由于手工业生产无法满足扩大的市场需求。 所以英国又具有工业革命的迫切性。
机器发明与改进—英国工业革命进程
①启动——棉纺织业:1764年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 机”;1771年,阿克莱特建立第一个水力纺纱厂, 标志现代工厂诞生。
②突破——蒸气动力:瓦特于1782年研制了“万能蒸 汽机”。这有力地推动了工业革命的步伐,开辟了 崭新的“蒸汽时代”。
■发展的不平衡和结构性矛盾通过农业危机 暴露出来,并导致了1905年革命。
20世纪初的政治经济改革内容与评价
• 内容:沙皇尼古拉二世于1905年10月发表 《宪法宣言》,企图用君主立宪的许诺平息 社会的不满。1906年,斯托雷平出任首相, 为维护沙皇专制统治和地主利益,防止革命, 开始新一轮改革。
国形成三权分立的君主立宪政体。在18 世纪,英国宪政体制进一步完善,政局长 期稳定,为工业革命提供了政治前提。
工业革命何以首先发生于英国?
经济基础:
英国资本主义原始积累的主要方式——圈 地运动在剥夺农民土地的同时也引发了农业的 革命性变化。大批农民从农业生产中解放出来, 为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大量廉价劳动力。
英国历史梳理举凡
●从地理的边缘到文明的中心 ●从日不落到殖民体系的瓦解 ●从英国
• 经济领域:生产、结构、组织等 环国社
• •
政治领域:社会关系和社会矛盾 社会生活:城市化和生活的方式
境际会
• 世界市场: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 问问问
• 变革潮流:各国社会革命与改革 题题题
重视商业利益,推行重商主义;鼓励发展 贸易,降低原料进口税;实施《垄断法》,保 护专利权,通过立法保护私人产权,鼓励技术 创新;最早形成了资本主义的私人企业制度。
工业革命何以首先发生于英国?
• 科技领先:
17世纪的英国是欧洲科技中心之一, 在实验科学和机械技术方面处于领先。
英国的工场手工业面向大众消费,产 品批量大、规格化,易于发展分工和采纳 新技术。在产业分工、技术进步、熟练工 人培养等方面为机器大工业的生产打下了 良好的基础。
拿破仑时期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1815年后法国机械化程度提高 19世纪五六十年代工业化发展 1870年后的法国进入工业社会
• 18世纪下半叶,通过从英国引进新技术, 已初步建立起现代纺织业、冶金业等工业 部门;海外贸易和扩展活动也为法国发展 大工业积累了巨额的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