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化学溶解度曲线题型

合集下载

初三化学中考专题(5)溶解度曲线练习及答案

初三化学中考专题(5)溶解度曲线练习及答案

初三化学中考专题(5)溶解度曲线练习及答案1.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将t1℃时b的饱和溶液加水可变为不饱和溶液B.将t2℃时a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溶液质量不变C.t2℃时,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a>bD.将t2℃时a、b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至t1℃,两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2.下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t2℃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B.甲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C.分别将t3℃时甲、乙、丙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则所得的三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乙>甲>丙D.t1℃时,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40%3.下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将甲、乙、丙三种物质t2℃时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关系正确的是A.甲>乙>丙B.甲=乙=丙C.甲=乙>丙D.丙>甲=乙4.(多选)甲、乙两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t1℃时,甲物质的溶解度为20gB.t1℃时,30g甲加入到50g水中最多可得70g溶液C.t2℃时,乙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变成不饱和溶液D.t2℃时,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t1℃时,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甲<乙5.(多选)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20℃时,进行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B.实验过程中,属于不饱和溶液的是A溶液和C溶液C.实验过程中,只有B溶液和D溶液属于饱和溶液D.实验过程中,B溶液与E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同6.(多选)甲、乙、丙三种不含结晶水的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t2℃时将50g甲物质放入50g水中,充分搅拌后得到100g甲溶液B.t2℃时配制等质量的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甲所需要的水最少C.分别将t2℃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乙>甲>丙D.分别将t2℃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甲溶液中析出的晶体最多丙溶液中无晶体析出7.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所示。

初三化学溶解度试题答案及解析

初三化学溶解度试题答案及解析

初三化学溶解度试题答案及解析1. A 、B 、C 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1)P 点表示t 2℃时完全溶解30gA 物质至少需 g 水.(2)t 2℃时等质量的A 、B 、C 三种饱和溶液中所含溶剂质量最多的是 (序号下同) (3)现有A 、B 、C 三种物质的浓溶液,适用于海水晒盐原理进行结晶的是(4)将t 1℃时A 、B 、C 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升温至t 2℃时,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答案】(1)100;(2)C ; (3)B;(4) B >C >A【解析】 根据ABC 的溶解度曲线可知,(1)P 点表示t 2℃时完全溶解30gA 物质至少需100g 水;(2)t 2℃时等质量的A 、B 、C 三种饱和溶液中所含溶剂质量最多的是应该为该温度下溶解度最小的物质C ;(3)现有A 、B 、C 三种物质的浓溶液,适用于海水晒盐原理进行结晶的是B ,因为蒸发结晶是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的物质;(4)将t 1℃时A 、B 、C 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升温至t 2℃时,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B >C >A ,综合起始温度和终了温度的溶解度的数值可知答案。

【考点】溶解度曲线2. a 、b 、c 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所示。

取t 2℃的a 、b 、c 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蒸发等质量的水后恢复至t 2℃,再降温到t 1℃。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降温至t 2℃时,三种溶液一定都是饱和溶液B .原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是a>b=cC .恢复至t 2℃时,析出溶质的质量一定是a>b=cD .降温至t 1℃, 三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a=c>b【答案】D【解析】A .由题意可知,将饱和溶液恒温蒸发水,析出晶体,剩余的溶液仍为饱和溶液.故A 说法正确;B .由a 、b 、c 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可知,在t 2℃时的a 、b 、c 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的大小是:a >b=c ,由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0%可知,溶质的质量分数是a >b=c ,故B说法正确; C .由于在t 2℃时的a 、b 、c 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的大小是:a >b=c .所以,分别蒸发等量水恢复至t 2℃时,析出溶质的质量a >b=c .故C 说法正确; D .由a 、b 、c 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可知,a 、b 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在降温时析出晶体,得到t 1℃的溶液仍是饱和溶液;由于c 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增大,降温时得到的是不饱和溶液,由于t 1℃,a 的溶解度大于b 的溶解度,都大于c 在t 2℃时的溶解度,所以,降温至t 1℃,三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a >b >c ,故D 说法不正确.【考点】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晶体和结晶的概念与现象3. (6分)下表是Ca(OH)2和NaOH 的溶解度数据。

初三化学溶解度曲线专题

初三化学溶解度曲线专题

化学溶解度曲线专题例题:A 、B 、C 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判断下列说法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B 的溶解度小于A 的溶解度。

( )2、t 3℃时,将A 、B 的饱和溶液都蒸发掉10克水,A 析出的晶体质量大。

( )3、通过降低温度可使C 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

( )4、A 物质的饱和溶液从t 2℃降温到t 1℃时变为不饱和溶液。

( )5、t 2℃时A 、B 两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 )6、t 2℃时A 、B 两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 )7、t 2℃时A 、B 两饱和溶液分别含A 、B 两物质的质量相等。

(即溶质质量相等)。

( )8、降低温度可使接近饱和的B 溶液变成饱和溶液。

( )9、t 3℃时,A 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a% ( )10、采用降低温度、增加溶质、蒸发溶剂都可使C 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

( )11、对A 物质的M 点溶液降温至t 2℃时,其溶质质量分数增大。

( )12、t 3℃时,N 点表示A 、B 两物质的不饱和溶液,表示C 物质的饱和溶液。

( )13、t 2℃时B ,C 两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 1℃时都会析出晶体。

( )14、A 物质的溶液分别处于M 、Q 、P 、N 四点时,溶液中A 的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M>Q>P=N 。

( )M NP15、把t 1℃时A 、C 两饱和溶液升温到t 2℃时,两溶液仍都为饱和溶液。

( )16、t 2℃时A 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 1℃时,溶液变稀了。

( )17、把t 1℃时C 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 2℃时,溶质质量分数不变。

( )18、把t 1℃时A 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 2℃时,溶质质量分数不变。

( )19、把t 2℃时C 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 1℃时,溶质质量分数不变。

( )20、把t 2℃时A 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 1℃时,溶质质量分数不变。

( )21、用降温结晶的方法可除去混在A 中的C 物质。

溶解度曲线题型归纳

溶解度曲线题型归纳

溶解度曲线题型是化学学科中的一种常见题型,考察学生对溶解度曲线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下面将对溶解度曲线题型进行归纳,并提供相关参考内容。

1.理解溶解度曲线的概念溶解度曲线是反映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关系的曲线图。

通常画出物质在单位时间内溶解的质量与溶液温度之间的关系。

2.溶解度曲线分类(1)单斜型: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逐渐增大或逐渐减小,在一定温度范围内变化不大。

(2)递减型: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逐渐减小。

(3)递增型: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逐渐增大。

3.根据溶解度曲线解决实际问题(1)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规律可以用于制备饱和溶液。

当需要制备一定温度下的饱和溶液时,可以根据该温度对应的溶解度,在溶质溶解度大于该值的情况下,添加足够的溶质量使溶液达到饱和状态。

(2)利用溶解度曲线可以推导出溶解热的变化规律。

溶解热是单位质量溶质在溶液中溶解过程中吸收或放出的能量,可以通过测定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来计算溶解热。

4.相关参考内容(1)事实性知识:介绍溶解度曲线的定义、作用和分类,以及溶解度曲线在实际中的应用。

(2)溶解度曲线的示意图:可以绘制一个典型的溶解度曲线示意图,并注明常见的分类。

(3)实例分析:提供一些实际问题,并引导学生根据溶解度曲线进行解决。

例如,根据某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求该物质在某一温度下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

(4)涉及溶解热的题目:通过给定溶解度曲线和实验数据,让学生计算溶解热的值,并解释计算结果的意义。

总结:溶解度曲线题型的基本内容包括溶解度曲线的概念、分类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和应用溶解度曲线,教材和参考资料可以提供相关的知识介绍、示意图、实例分析和涉及溶解热的题目。

这样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溶解度曲线。

初三化学溶解度曲线习题含答案

初三化学溶解度曲线习题含答案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6小题,共32.0分)1.对“10 %的食盐溶液”的含义解释错误的是()A.100g食盐溶液中溶解了10g食盐B.100g水中溶解了10g食盐C.将10g氯化钠溶解在90g水中所得的溶液D.将食盐和水按1:9的质量比配成的溶液2.下列洗涤或去污过程利用乳化原理的是()A.用洗洁精洗去餐具上的油污B.用刷子刷去杯子上的油污C.用酒精除去衣服上的碘D.用汽油除去衣服上的油污3.下列物质放入水中,能形成溶液的是()A.面粉B.冰块C.花生油D.蔗糖4.在蒸馏水中加入NaOH颗粒,不断搅拌,用温度传感器记录溶解过程的温度变化如图a、c两点观察到溶液中有固体存在,b点固体完全消失。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NaOH固体溶于水是放热过程B.a、c两点时,NaOH的溶解度相同C.b点时,该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D.c点时的溶剂质量等于a点时的溶剂质量5.如图,在分别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放入KNO3充分溶解,则说法正确的是()温度cti tzKN@的溶解度Cg/lDOg水)躺90A.甲、乙混合后为t1℃的不饱和溶液B.乙升温至t2℃,溶液质量增加C.乙、丙溶液中溶质质量相等D.丙降温至t1℃,有晶体析出6.曼曼用盛有150g水的烧杯进行如图操作,得到相应的溶液①〜③。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工 片七 £3也加入3()g^ 继续加入升温J J ,卢:\固体$ _______ ^。

吕固体%'^ ___ 并蒸发50 g 本 ------------ - -------------------------------- > —■ ------------------ > 二二二二二 €<«-J 匕三三J150再水 ① ② ③甲f 溶解度/gA.固体W 的溶解度曲线是图乙中的bB.①〜③溶液中,只有②是饱和溶液C.①〜③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③,②〉①D.若将②升温至t 2℃,固体不能全部溶解7 .要将一瓶接近饱和的石灰水变成饱和溶液,小明选择了如下方法。

初三化学中考专题(5)溶解度曲线练习和答案

初三化学中考专题(5)溶解度曲线练习和答案

专题五溶解度曲线1.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将t1℃时b的饱和溶液加水可变为不饱和溶液B.将t2℃时a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溶液质量不变C.t2℃时.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a>bD.将t2℃时a、b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至t1℃.两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2.下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t2℃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B.甲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C.分别将t3℃时甲、乙、丙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则所得的三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乙>甲>丙D.t1℃时.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40%3.下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将甲、乙、丙三种物质t2℃时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关系正确的是A.甲>乙>丙B.甲=乙=丙C.甲=乙>丙D.丙>甲=乙4.(多选)甲、乙两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t1℃时.甲物质的溶解度为20gB.t1℃时.30g甲加入到50g水中最多可得70g溶液C.t2℃时.乙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变成不饱和溶液D.t2℃时.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t1℃时.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甲<乙5.(多选)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20℃时.进行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B.实验过程中.属于不饱和溶液的是A溶液和C溶液C.实验过程中.只有B溶液和D溶液属于饱和溶液D.实验过程中.B溶液与E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同6.(多选)甲、乙、丙三种不含结晶水的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t2℃时将50g甲物质放入50g水中.充分搅拌后得到100g甲溶液B.t2℃时配制等质量的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甲所需要的水最少C.分别将t2℃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乙>甲>丙D.分别将t2℃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甲溶液中析出的晶体最多丙溶液中无晶体析出7.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所示。

(完整版)九年级化学中考溶解度曲线习题

(完整版)九年级化学中考溶解度曲线习题

A B C0 t 1 20 t 2 温度/℃ g 40溶解度全国中考化学汇编之溶解度曲线1.右图是a 、b 两种固体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 的溶解度大于a 的溶解度B.t 1℃时,将a 、b 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恒温蒸发 等质量的水,析出晶体的质量一定相等C.将t 2℃时的b 的不饱和溶液降温至t 1℃, 一定能得到b 的饱和溶液D.t 2℃时,a 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小于 b 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2.右图所示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 (1)t 1℃时,甲物质的溶解度 乙物质的溶解 度(填“>”、“=”或“<”)。

(2)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的是 物质。

(3)t 2℃时,把100g 乙物质放入100g 水中,充分搅拌, 所得溶液是 溶液(填“饱和”或“不饱和”)。

(4)t 2℃时,有一接近饱和的甲溶液,可采用 的方法(任写一种)使它变为饱和溶液。

3.右图是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甲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比乙小 B .15℃时甲、乙的溶解度相等C .30℃时乙的溶解度为30gD .升高温度可使接近饱和....的甲溶液变为饱和.. 4.请根据图7中A 、B 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l)在____℃时,A 、B 两种物质溶解度相同。

(2) t 2℃时,100g 水中溶解_ gA 物质恰好达到饱和,该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 ___,若要把该饱和溶液稀释成质量分数为10%的溶液,应加水 g 。

(3)将t 2℃时A 、B 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 1℃(其它条件不变),溶质的质量分数保持不变的是___ _。

5.(5分) 右图为A 、B 、C 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据图回答: ⑴ t 20C 时,A 、B 、C 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顺序是 ______。

⑵ 将t 20C 时三种物质等质量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00C 时,析出溶质最多的是 ___ ,无溶质析出的是 __ 。

初三化学常考题型

初三化学常考题型

(一)溶解度曲线及其应用类型一一条曲线获取的信息1,太空“冰雪”实验中,过饱和醋酸钠溶液形成的“液球”在接触绳子的一端后瞬间变成温热的“冰球”。

醋酸钠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常温下,醋酸钠易溶于水B.40 ℃时,饱和醋酸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65.6%C.加水能使醋酸钠溶液从饱和变成不饱和D.过饱和醋酸钠溶液结晶过程释放热量初三化学第1部分(一)溶解度曲线及其应用(二)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探究及应用(三)物质的检验、鉴别、除杂、分离(四)物质的转化与推断类型二 两条曲线获取的信息2.KNO 3和NaCl 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KNO 3的溶解度比NaCl 大B.将室温下KNO 3的饱和溶液升高温度,溶液仍饱和C.KNO 3和NaCl 均属于难溶物质D.除去KNO 3中少量NaCl 可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结晶的方法 类型三 三条曲线获取的信息3.(2023安徽中考)煤化工废水中含有NaCl 、Na 2SO 4、NaNO 3,这三种盐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与NaNO 3相比,NaCl 更适合通过饱和溶液降温结晶得到B.a 1 ℃时,NaNO 3的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为80%C.a 2 ℃时,NaCl 和Na 2SO 4的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相等D.40 ℃时,Na 2SO 4的饱和溶液升温到60 ℃变为不饱和溶液 类型四 图、表、线综合分析4.【学科素养·科学思维】(2023江苏扬州江都二模)MgSO 4和Na 2CO 3的溶解度表及溶解度曲线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温度/℃ 20304050607080溶解度 S /gMgSO 4 25.1 28.2 30.8 32.9 34.3 35.0 34.9 Na 2CO 321.5 39.7 49.0 48.5 46.0 45.2 43.9A.甲为MgSO4B.b、c点乙的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相等C.甲的饱和溶液从t1℃升温到t3℃,溶质质量分数增大D.等质量甲、乙饱和溶液从t3℃降温到t1℃,析出晶体的质量(不带结晶水):乙>甲5.(2023山西长治期末)在学习了“溶解度”的相关知识后,小晋用盛有150 g水的烧杯进行如图1所示的实验,图2是相关的溶解度曲线。

中考九年级化学复习专题5 溶解度及溶解度曲线

中考九年级化学复习专题5  溶解度及溶解度曲线

温度/℃
20 30 50 60 80
溶解度/g K2CO3 110 114 121 126 139 KNO3 31.6 45.8 85.5 110 169
考查点2 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趋势与结晶现象的判断(2019.10AC,2016.10AD) (3)KNO3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_增__大__(填“增大”或“减小”)。 (4)将60 ℃的K2CO3饱和溶液降温至30 ℃,__有__(填“有”或“无”)晶体 析出。
C. 将t3 ℃时甲、乙、丙的混合溶液降温至t1 ℃,析 出的固体中可能只有乙
D. 将t1 ℃时乙、丙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 ℃,两种溶 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可能相等
7. (2021郴州改编)T ℃时,等质量的甲、乙、丙三种固体分别加入等质 量的水中,加入固体的质量与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的关系如图所示,请回 答下列问题:
(3)t3℃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甲__=__乙__>_丙__。 【易错警示】比较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大小时,必须指明温度。 (4)甲、乙物质的溶解度均随温度的升高而_增__大__(填“增大”或“减小”), 其中_甲___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变化较大。
考查点2 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判断及转化(2020.11B,2012.10D) (5)P点表示t2℃丙的_不__饱__和__(填“饱和”或“不饱和”,下同)溶液,C点 表示t2℃丙的___饱__和溶液。 (6)将t2 ℃时甲、丙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至t1 ℃,甲变为_饱__和_溶液,丙变 为_不__饱__和_溶液。
水的质量/g
100 100 100 100
溶液
①②③④
固体种类
KNO3 KNO3 NH4Cl NH4Cl
加入固体的质量/g 30 50 30 50

中考化学:总复习溶解度曲线专题

中考化学:总复习溶解度曲线专题

中考化学:总复习溶解度曲线专题通过下列问题链,一图使学生掌握溶解度曲线:1. 物质a在t3温度下的溶解度为2. 在t1温度下,三种物质溶解度大小3. 物质a属于易溶还是可溶物质?4. 在t3温度下,50 g水中最多溶解a的质量5. 在t3温度下,a物质饱和溶液的浓度6. 使c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的方法7. P点的含义是8. a物质中有少量b的提纯方法9. 在t1温度下,三种物质饱和溶液浓度大小10. 在t3温度下,180g a物质饱和溶液降温到t1,所得溶液的质量与浓度11. 在t1温度下,三种物质饱和溶液升温到t3,浓度大小关系12. 在t3温度下,三种物质饱和溶液降温到t1,浓度大小关系13. 在t3温度下,把50ga物质放入50g水中,充分溶解,得到溶液的质量是多少?14. 在t3温度下,等质量的a、b、c三种物质,加适量水溶解,刚好形成饱和溶液,得到溶液的质量大小关系?15. 把t3温度下,等质量的a的饱和溶液与b的饱和溶液,降温到20度,所得溶液质量大小关系?答案:1.80g2.c>b>a3.易溶4.40g5.44.4%6.加溶质,蒸发溶剂,升高温度7.在t2温度下,a和c的溶解度相同8.降温结晶(冷却结晶)9. c>b>a 10.120g 16.7%11. b>a>c 12. b>a>c13. 90g 14. c>b>a 15. b>a溶解度曲线应知应会:1.溶解度曲线由于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而变化,随温度一定而一定,这种变化可以用溶解度曲线来表示.我们用纵坐标表示溶解度,横坐标表示温度,绘出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曲线,这种曲线叫做溶解度曲线。

2.溶解度曲线的意义:①表示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②表示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时的溶解度,可以比较同一温度时,不同物质的溶解度的大小.若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相交,则在该温度下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③根据溶解度曲线可以确定从饱和溶液中析出晶体或进行混合物分离提纯的方法;④根据溶解度曲线能进行有关的计算。

中考化学复习:一题了解溶解度曲线

中考化学复习:一题了解溶解度曲线

一题了解溶解度曲线如下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曲线类型:甲:;乙:;丙:(填“陡升型”、“平缓型”或“下降型”)2.甲t2时溶解度是;含义是或3.n点含义是或4.t2时,甲乙丙溶解度大小关系是;t1时,甲乙丙溶解度大小关系是5.t2时,甲的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是6.t2时,60g甲加入50g水中,溶质质量: g;溶液质量:g;溶质的质量分数:7.t2时,60g甲加入50g水中,降温到t1,析出晶体: g;溶质质量:;溶质质量分数:8.t2时,在各含100gH2O的烧杯中溶解甲乙丙恰好达到饱和状态:★★①溶质的质量大小关系:②溶液的质量大小关系:③溶质的质量分数大小关系:④结论是:9.t2时,等质量的甲乙丙完全溶解在H2O中恰好达到饱和状态:★★①需要的溶剂质量大小关系:②得到的溶液质量大小关系:③溶质的质量分数大小关系:10.t2时,等质量的甲乙丙饱和溶液,降温到t1:★★★①溶液状态:甲,乙,丙(填“饱和状态”或“不饱和状态”)②析出晶体质量大小关系:③溶质的质量大小关系:④溶液的质量大小关系:⑤溶质的质量分数大小关系:11.根据曲线进行物质分离实验:①甲中混有少量乙Ⅰ.分离类型:(填“陡中有缓”或“缓中有陡”)Ⅱ.分离方法:(填“过滤”、“降温结晶”或“蒸发结晶”)Ⅲ.分离步骤:、、、②乙中混有少量甲Ⅰ.分离类型:(填“陡中有缓”或“缓中有陡”)Ⅱ.分离方法:(填“过滤”、“降温结晶”或“蒸发结晶”)Ⅲ.分离步骤:、、、一题了解溶解度曲线(答案)如下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1.曲线类型:甲:陡升型;乙:平缓型;丙:下降型(填“陡升型”、“平缓型”或“下降型”)2.甲t2时溶解度是80g ;含义是t2时,100g水中最多溶解80g甲或t2时,100g水中溶解甲达到饱和状态的质量是80g3.n点含义是t1时,S(甲)=S(丙)或t1时,甲丙溶解度相同4.t2时,甲乙丙溶解度大小关系是甲>乙>丙;t1时,甲乙丙溶解度大小关系是乙>甲=丙5.t2时,甲的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是44.4% ω=80/180×100%=44.4%6.t2时,60g甲加入50g水中,溶质质量:40 g;溶液质量 90:g;溶质的质量分数:44.4%解析:80:100=x:50,解得x=40g;m(溶液)=40+50=90g;ω同上7.t2时,60g甲加入50g水中,降温到t1,析出晶体:27.5 g;溶质质量: 12.5g;溶质质量分数:20% 解析:(80-25):100=y:50,解得y=27.5g;m(溶质)=40-27.5=12.5g;ω=25/125×100%=20%8.t2时,在各含100gH2O的烧杯中溶解甲乙丙恰好达到饱和状态:★★①溶质的质量大小关系:甲>乙>丙解析:溶解度:甲>乙>丙②溶液的质量大小关系:甲>乙>丙③溶质的质量分数大小关系:甲>乙>丙解析:ω=S/(S+100)=1/(1+100/S);S越大,ω越大④结论是:同温度下,溶解度越大,溶质的质量分数越大或同温度下,S越大,ω越大9.t2时,等质量的甲乙丙完全溶解在H2O中恰好达到饱和状态:★★①需要的溶剂质量大小关系:丙>乙>甲;解析:同温度下,溶解度越大,溶解等质量固体需要的水越少②得到的溶液质量大小关系:丙>乙>甲③溶质的质量分数大小关系:甲>乙>丙;解析:同温度下,S越大,ω越大10.t2时,等质量的甲乙丙饱和溶液,降温到t1:★★★①溶液状态:甲饱和,乙饱和,丙不饱和(填“饱和状态”或“不饱和状态”)②析出晶体质量大小关系:甲>乙>丙解析:t2时,溶解度:甲>乙>丙;溶质的质量分数:甲>乙>丙;③溶质的质量大小关系:乙>甲>丙等质量溶液中:溶质质量:甲>乙>丙;溶剂质量:丙>乙>甲④溶液的质量大小关系:丙>乙>甲降温到t1,析出晶体质量:甲>乙,丙不析出晶体,即:甲>乙>丙⑤溶质的质量分数大小关系:乙>甲>丙溶液质量:丙>乙>甲;溶质质量:乙>甲>丙;质量分数:乙>甲>丙11.根据曲线进行物质分离实验:①甲中混有少量乙Ⅰ.分离类型:陡中有缓(填“陡中有缓”或“缓中有陡”)Ⅱ.分离方法:降温结晶(填“过滤”、“降温结晶”或“蒸发结晶”)Ⅲ.分离步骤:热水溶解、降温、结晶、过滤②乙中混有少量甲Ⅰ.分离类型:缓中有陡(填“陡中有缓”或“缓中有陡”)Ⅱ.分离方法:蒸发结晶(填“过滤”、“降温结晶”或“蒸发结晶”)Ⅲ.分离步骤:溶解、蒸发、结晶、趁热过滤。

中考化学溶解度曲线习题汇总含答案

中考化学溶解度曲线习题汇总含答案

溶解度曲线习题汇总1、图1分别为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按下列各小题要求,把适当的答案填入各空格内。

图1(1)A、B、C三种物质中,属于可溶性物质的是_ _,属于微溶性物质的是__ __,属于难溶性物质的是_____ ___;(2)在上述三种物质中,随着温度升高,溶解度增大的物质有____ ____;随着温度升高,溶解度降低的物质有__ ______;(3)A物质在35℃时的溶解度为________,B物质在0℃时的溶解度为_______。

2、右图是X、Y、Z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当它们的溶液接近饱和时,分别采用增加溶质、蒸发溶剂、升高温度三种方法,均可以变成饱和溶液的是()A.X溶液B.Y溶液C.Z溶液 D.X、Y溶液3、右图是某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中表示不饱和溶液的点是()A.a点 B.b点C.c点 D.无4、现有a、b两种物质在t1℃的饱和溶液,将它们的温度分别升高到t2℃,a溶液有晶体析出而b溶液还可以继续溶解一些b晶体。

则能表示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是()5、图5是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1)在____ ____℃时,A和B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在2t℃时,A物质的溶解度比B物质的溶解度____ ____(填“大”或“小”);(2)当A物质的溶液接近饱和时,采用__ __、__ ___、__ __三种方法均可使其变为饱和溶液。

6、根据溶解度曲线回答问题.(1)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的物质是____ ____.(2)t2℃时,溶解度相等的是__ _____.(3)t2℃时,100 g水中加入20 g a物质,溶液不饱和,为使其饱和,可再加入a物质________g,或使其温度降到__ _____℃.7、右图是 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据图回答:(1)当温度是℃,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2)t38、甲乙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所示。

溶解度曲线题型归纳

溶解度曲线题型归纳

溶解度曲线题型归纳溶解度是指在一定温度下,固体溶质与溶剂在一定时间内达到平衡时,单位溶剂中溶解的溶质的质量或物质浓度。

溶解度曲线是描述溶质在溶剂中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图。

对于溶解度曲线的题型归纳如下:1. 溶解度曲线的形状分析题:题目给出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图,要求分析曲线的形状和特点。

常见的形状有正向斜线、反向斜线、S型曲线等。

解答时需要结合曲线的斜率变化、曲线的起伏等特点进行分析。

2. 溶解度曲线的计算题:题目给出溶解度曲线和一定的条件,要求计算某一温度下的溶解度。

解答时需要通过读取曲线上相应温度下的溶解度数值进行计算,并注意增减溶解度的因素,如温度升高溶解度增加。

3. 利用溶解度曲线解题:题目给出溶解度曲线和溶质在溶剂中的溶解过程,要求根据曲线解答一系列问题,如判断溶解过程是否饱和,求解溶解度,计算溶解物质的添加量等。

4. 温度与溶解度的关系题:题目给出溶解度与温度的关系式,要求分析曲线的特点,并进行温度与溶解度的关系探究,如根据温度与溶解度的关系判断溶解过程是吸热还是放热等。

5. 溶解度与溶剂的性质题:题目给出两种不同溶剂中某一溶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曲线,要求分析不同溶剂对溶质溶解度的影响,并根据溶解度曲线进行比较与推论。

解答时需要结合溶剂的极性、分子大小以及溶质-溶剂间的相互作用力等因素进行分析。

在解答这些题型时,需要掌握以下相关内容:1. 溶解度与温度的关系:了解溶解度与温度的变化规律,分析温度变化对溶解度的影响。

例如,通常情况下,随着溶剂温度的升高,溶解度会增加。

2. 饱和溶液和过饱和溶液的概念:了解饱和溶液和过饱和溶液的定义和判断方法,以及饱和溶液和过饱和溶液的溶解度特点。

3. 溶解度曲线的特点:了解不同类型溶解度曲线的特点,如正向斜线、反向斜线、S型曲线等,以及曲线上的关键点和特殊位置。

4. 温度与溶解度的关系表达式:掌握温度与溶解度的关系表达式,如Henry定律。

理解不同物质间溶解度与温度的关系。

中考化学 专题05 溶解度曲线(含解析)

中考化学 专题05 溶解度曲线(含解析)

专题05 溶解度曲线此类试题在解题时应注意:1、正确理解溶解曲线上的点、线等构图元素的含义;2、结合溶液中其他概念及原理进行判断;3、在变化过程中要找清变量和不变量。

预测题:1.甲、乙两种不含结晶水的固体物质溶解度曲线如图,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t1℃时,50g甲的饱和溶液中溶解了10g的甲B.将t2℃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3℃(溶剂的量不变),两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C.t2℃时,要使接近饱和的乙溶液达到饱和状态,可采用蒸发溶剂的方法D.分别将t2℃甲、乙两种物质的溶液降温至t1℃,一定都有晶体析出【答案】 AD【解析】试题分析:A、由甲的溶解度曲线可知,在t1℃时,甲的溶解度是20g,由溶解度的意义可知,在60g甲的饱和溶液中溶解了10g的甲.故A说法不正确;B、由甲、乙两种物质溶解度曲线可知,在t2℃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在升高温度时,甲、乙的溶解度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溶液都由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溶液中溶质、溶剂质量不变,两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故B说法正确;C、t2℃时,要使接近饱和的乙溶液达到饱和状态,可采用蒸发溶剂的方法.故C说法正确;D、由于在t2℃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液不一定是饱和溶液,所以,在降温至t1℃时,不一定都有晶体析出.故D说法不正确.故选AD.考点:溶解度曲线2.右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由图判断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a的饱和溶液从t2℃降温至t l℃时仍为饱和溶液B.在t2℃时,a、b两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C.c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D.t1℃时,a的60g饱和溶液中含有溶剂50 g【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A.从t2℃降温至t l℃时a的溶解度变小,所以溶液仍为饱和溶液。

此项正确。

B.在t2℃时,a、b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则其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如溶液不饱和无法确定。

九年级初三化学-溶解度和溶解度曲线练习(含答案)

九年级初三化学-溶解度和溶解度曲线练习(含答案)

溶解度和溶解度曲线1.将200g溶有物质M的溶液从95℃降低到10℃,不同温度时析出溶质M的质量如下表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温度/℃9590803010析出M的质量/g0015100116A.95℃时该溶液为饱和溶液B.M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C.30℃时析出M后所得溶液中含100g水D.从M的不饱和溶液中析出M可采用先蒸发溶剂、再冷却结晶的方法2.某同学在探究物质溶解的热现象及温度对物质溶解度影响时,设计了如下实验,现象如图一所示,溶解度曲线如图二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M的溶解度曲线为a曲线B.升温可以使N的饱和溶液变浑浊C.M的饱和溶液从t2℃降温到t1℃时,溶质质量分数变大D.如果t2℃时,M、N的饱和溶液质量相等,则溶剂质量M>N3.盐湖地区人们常采用“夏天晒盐,冬天捞碱”的方法来获取NaCl和Na2CO3.结合溶解度曲线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NaCl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不大B.44℃时Na2CO3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为50%C.“夏天晒盐”的原理是让湖水蒸发结晶得到NaClD.“冬天捞碱”的原理是让湖水降温结晶得到Na2CO34.小明自制了一杯蔗糖水(无固体剩余),用于缓解运动后出现的低血糖症状,之后他结合下表蔗糖的溶解度数据,归纳出以下问题,其中正确的是()温度/℃01020406080100182191204238287362487溶解度/gA.配制的蔗糖溶液下层比上层甜B.降温,糖水中一定有晶体析出C.20℃时,蔗糖饱和溶液质量一定为304gD.升温,糖水中蔗糖的质量分数不变5.向2个盛有100g 60℃水的烧杯中,分别加入40g的NaCl和KCl固体,充分溶解。

根据实验和溶解度曲线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①得到的溶液质量为140gB.KCl的溶解度比NaCl的溶解度大C.②得到的溶液为饱和溶液D.②中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约为28.6%6.A、B、C三种不含结晶水的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t2℃时,A、B两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同B.t1℃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从大到小关系:B>C>AC.t1℃时,30g固体A放入50g水中充分溶解,形成饱和溶液65gD.要从B溶液中得到B固体,通常采用蒸发溶剂的方法7.在20℃时,将40g氯化钠固体加入100g水中,充分搅拌后,有4g固体未溶解。

中考化学《溶解度及溶解度曲线》专项练习题(附答案解析)

中考化学《溶解度及溶解度曲线》专项练习题(附答案解析)

中考化学《溶解度及溶解度曲线》专项练习题(附答案解析)1. 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T2℃时,取等质量的甲、乙分别配制成饱和溶液,所需水的质量:甲>乙B. T2℃时,将甲、乙的饱和溶液均降温到T1℃,得到的溶液仍饱和C.若甲中混有少量的丙,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甲D. T2℃时,甲、乙各30g分别加入100g水中,均形成饱和溶液2. 下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20℃时,甲、乙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等B. 40℃时,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C. 40℃时,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40%D. 将40℃甲的饱和溶液降温到20℃,会有晶体析出3. KNO3与KCl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KNO3的溶解度比KCl的溶解度大B. t1温度下的KCl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有晶体析出C. A点所表示的KCl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9%D. 冷却热的KNO3饱和溶液可获得KNO3晶体4. ZnSO4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N点对应的ZnSO4溶液升温或降温均都可能析出晶体B. M点对应的ZnSO4溶液是不饱和溶液C. ZnSO4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随温度升高而增大D. 40℃时,ZnSO4的溶解度为41g5. 下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B. 降温可使接近饱和的丙溶液变为饱和溶液C. 将t2°C甲、乙、丙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乙>甲=丙D. P点表示t1℃时甲、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都是25g6. 下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乙中含有少量甲,可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提纯甲B. t3℃时,甲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大于乙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C. t3℃时,将等质量的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至t2℃,析出晶体的质量甲一定大于乙D. t1℃时,乙的不饱和溶液只有通过蒸发溶剂的方法才能转变成饱和溶液7.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溶解度/g
t/℃ 21O m 3 m 4 m 1 m 2 B c a b A 溶解度的定义: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g 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

影响固体溶解度的因素:
1:溶质、溶剂的性质种类
2:温度
大多数固体物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升高。

如硝酸钾。

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很小。

如氯化钠。

极少数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

如氢氧化钙。

结晶的两种方法:蒸发溶剂、降低温度
饱和和不饱和之间的相互转化:
1、 溶解度曲线点
①曲线上的点:表示对应温度下该物质的溶解度。

如:下图中a 表示A 物质在t 1℃时溶解
度为m 1g 。

曲线上方的点:表示在对应温度下该物质的饱和溶液中存在不能继续溶解的溶质。

如:图中b 表示在t 1℃时,A 的饱和溶液中有(m 2-m 1)g 未溶解的溶质。

曲线下方的点:表示在对应温度下该物质的不饱和溶液。

如:图中C 表示在t 1℃时,A 的不饱和溶液中,还需要加入(m 1-m 3)gA 物质才达到饱和。

②曲线交点:表示在对应温度下不同物质的溶解度相同。

如图中d 表示在t 2℃,A 、B 两物质的溶解度都为m 4g 。

2、溶解度曲线线
溶解度/g C B A O
如图中A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明显增大,A曲线为“陡升型”。

如KNO3等大多数固体物质:
图中B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不大,B曲线为“缓升型”,如NaCl等少数固体物质。

图中C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C曲线为“下降型”,如气体及Ca(OH)2等极少数固体物质。

1 如图分别表示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t1℃时,甲的溶解度小于乙的溶解度
B.M点处甲、乙的溶解度相等
C.t1℃时,向盛有50 g水的烧杯中加入22 g甲,充分溶解后所得的溶液为饱和溶液
D.t2℃时,甲、乙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甲<乙
2 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的溶解度等于乙的溶解度
B.升高温度可以将甲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
C.20 ℃时,100 g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是30 g
D.40 ℃时,分别用100g水配制甲、乙的饱和溶液,所需甲的质量大于乙的质量
3 右图是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将甲、乙、丙三种物质t l℃时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关系正确的是
A.甲>乙>丙 B.甲=乙=丙
C.甲=乙>丙 D.丙>甲=乙
4 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依据溶解度曲线可判断,甲的溶解度比乙的大
B.将甲、乙的饱和溶液从t2℃降到t1℃,析出甲的质量大
C.将t2℃时甲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取降温的方法
D.t1℃时,甲和乙的饱和溶液各100g,其溶质的质量一定相等
5 下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的溶解度等于乙的溶解度
B.将20℃时甲的饱和溶液升温至30℃,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变大
C.30℃时,向20g甲固体中加入50g水,充分搅拌后得到70g溶液
D.甲中含有少量乙时,可以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提纯甲
6 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t1℃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b>a>c
B.t2℃时,30 g a物质加入到50 g水中不断搅拌,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为37.5% C.将t1℃时c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2℃,变为不饱和溶液
D.t2℃时,将相同质量的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析出晶体最多的是a 7 下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请回答:
(1)t1℃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2)当A中混有少量B时,可用方法提纯A;
(3)t2℃时,在100g水中放入适量A物质恰好形成饱和溶液,
此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8 下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t2℃时,甲、乙两种物质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相等
B.t3℃时,将甲、乙的饱和溶液都蒸发掉10g水,析出甲的晶体质量比析出乙的晶体质量大C.t1℃时,把甲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溶剂质量不一定变
D.若甲中混有少量乙,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甲
9 如图为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t2℃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B.温度大于t2℃时,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溶解度的大小关系是甲>乙>丙
C.当甲中混入少量乙时,可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得到较纯净的甲
D.t2℃时甲、丙两物质的饱和液降温到t1℃时,两者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的分数一定相等10 下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

请结合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①℃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关系是(1)。

(用“<”“>”或“=”表示)
②将A的不饱和溶液转变成饱和溶液的方法是(2)(写一种)。

③A中含有少量B,分离得到较纯的A的方法是(3)。

④℃时,将30A物质加入到50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是(4)(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5)。

⑤将℃时A和C的饱和溶液同时升高一定温度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6)。

(用“>”“<”或“=”表示)
11 下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S单位:g/100g水,t单位:℃)回答以下问题:
① 20℃时,A物质的溶解度(6)(填>、=、<)B物质的溶解度。

② 20℃时,将20克A物质溶于150克水,得到的溶液是(7)(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得到溶液的质量为(8)克。

③ 20℃时,将等质量的B和C分别加入盛有等质量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后,其中一个烧杯中仍有少量固体未溶解,则未溶解的固体是(9)。

④用同一种方法可以使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都有晶体析出,该方法是10)。

⑤将30℃时120克A的饱和溶液稀释成10%,需要加水(11) g。

12 如图为a、b、c三种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

①t1℃时c物质的溶解度是(38);
②P点的含义是(39);
③t2℃时,向60g的水中加入35g a物质,充分搅拌,所得溶液的质量是(40) g;
④t1℃时,相同质量的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所含溶剂的质量最少的是(41)(填“a”或“b”或“c”);
⑤欲将b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42)(填序号)。

Ⅰ.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一定增加
Ⅱ.溶质b的质量分数可能增大
Ⅲ.溶液的质量可能不变
Ⅳ.可倾倒出一些水
13 下图是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1)图中阴影部分表示的B溶液为(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2)在t2℃时,将等质量的A、B物质配制成饱和溶液,所得溶液
质量较大的是。

(3)将t2℃时100gA的饱和溶液稀释成10%,需要加水 g。

14 根据如图A、B、C三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回答:
(1)要使C的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可采用的一种方法是;
(2)将三种物质饱和溶液的温度分别从50 ℃降到20 ℃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最大的是。

15 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

(1)20℃时,甲物质的溶解度为 g;
(2)40℃时,把40g甲物质放入100g水中,所得的溶液是(填“饱和”或“不饱和”);(3)欲将40时℃乙物质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的方法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