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政治思想史》精选优质课件课件课件-03中世纪神学政治思想2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宗教改革思想
1. 路德反对罗马教会提出的通过各种悔过形式实现
得救的主张。在他看来,对上帝的真心信仰是 基督徒获救的唯一条件。因信称义 2. 对罗马教会权威进行了批判,并提出了改革教 会的方案。具体表现为: 主张教会中人人平等;宗教会议的权威高于 教皇权威;提出具体的宗教改革措施。 3. 路德明确提出了精神权威与世俗权威彻底分离的 主张。他指出,上帝建立了精神的和世俗的 “两个世界”。
第四节
神学异端与宗教 改革家的政治思想
提要
神学异端的政治思想
路德的宗教改革政治思想
加尔文的宗教改革政治思想 宗教改革运动的历史地位与评价
一、神学异端的政治思想 (一)中世纪的神学异端 自《圣经》的编订开始,教会一直不遗余 力地维护自身阐释教义的权力,只有教会的标 准才是正确的,否则就是异端。中世纪最著名 的反罗马异端有巴黎的约翰、马尔西利奥、但 丁和奥卡姆的威廉。他们理论的共同政治目的 都是否定教皇至高无上的权威。中世纪异端的 共同特征是只反对罗马教会,并不反对基督教 本身。
二、人的“原罪”与信仰主义
(一)原罪理论 捍卫“原罪”理论是奥古斯丁对基督教的重大 贡献之一,在他的努力下,原罪理论成为无可争议的 定论。 奥古斯丁阐述原罪理论的直接原因是对帕拉纠 派人性论的反驳。帕拉纠认为人本无罪,只要过禁欲 主义生活,不需要全能的上帝给予恩典,就可以得到 完美的人生。 对此,奥古斯丁认为:每个人天生都有“原 罪”,这来自亚当和夏娃犯下的偷食禁果大罪,人只 有通过上帝的恩典才能得到拯救。
三、“上帝之城”与“世人之城”
奥古斯丁最重要的著作是《上帝之城》。他在神 学的框架内完整地阐述了基督教的社会政治哲学,成 为中世纪政治思想发展的思想基础,产生了巨大的影 响。 (一)双城论的内容: 即“上帝之城” 和“世 人之城”。“上帝之城”的概念集中表达了基督教对 彼岸的追求,“世人之城” 则集中表达了基督教对此 岸、世俗、政治的鄙视。两个城的分立起源于天使的 背叛,直接起因是人类始祖亚当的犯罪和堕落。两座 城的区分实质上是按照基督教伦理对人进行的区分。
基督教神学政治观中人的二重性与二元化权力体系
灵魂 宗教生活
天堂幸福 教权 人 人的生活 人的目标 权力体系 社会组织 人的角色 权力范围
肉体
世俗生活
世俗幸福
王权 国家
教会 教民
上帝的物
臣民 凯撒的物
中世纪政教制约关系
第二节
奥古斯丁的政治思想
提要
教父与奥古斯丁
人的“原罪”与信仰主义
“上帝之城”与“世人之城”
(2)信仰的地位不可动摇,但本性不再是恩典的对 立面,而是与恩典具有内在一致性的,值得而且 可以发展和完善的。在坚定信仰的前提下,理性 是信仰的有益的补充和助手,它能够帮助人类认 识上帝、坚定信仰。 2.阿奎那的调和运用了独特方法。一切论证皆以 《圣经》为首要依据,但也采取了理性的和经验 的方法。在思想方法上持守“中庸之道”,总是 在两个(甚至更多)极端的观点之间寻求合理的 选择。
(二)12世纪以后的神学异端 12世纪以后,民间也兴起了许多反罗马的 运动,著名的异端教派包括:12世纪的阿尔诺 德派、12世纪末13世纪早期的卡塔尔派和瓦尔 德派、14世纪的胡斯运动。这些异端教派都反 对罗马教会对社会财富的巧取豪夺和对世俗政 治的粗暴干涉;主张教会放弃财富和权力,回 归简朴而纯正的生活方式。他们的观点都来自 《圣经》,缺乏系统性;都将基督教早期的团 结、互助、清贫、虔信当做理想和运动的旗帜。
四、论法的性质与分类 阿奎那的法律学说是他的庞大神学体系的重 要组成部分,与政治和国家学说紧密相 连。 (一)法的性质 法的本质是上帝的意志,法的目标是促成有 道德的社会生活,促进整个社会的福利。
(二)法的分类
阿奎那依据法的起源和功能,将法律分为 永恒法、自然法、人法和神法 1.永恒法源于上帝的智慧,具有终极权威。 2.自然法低于永恒法,人参与和分享了永恒 法。 3.人法低于自然法,是自然法在人类的具体社 会政治事务中的应用。 4.神法就是教会法,是记录在《圣经》中上帝 的法。
(二)信仰主义
基督教的“信仰主义”在奥古斯丁的神学权威支 持下得以确立。它的确立是西方政治思想史上的重大 事件。 “信仰主义”意为信仰是人生意义和真理的首要 来源,甚至是唯一来源,人的理性是微不足道的,最 多只是人生意义和真理的次要的来源。 “上帝的恩典”和信仰对于人的极端重要性就显 示出来,“上帝的恩典”与基督教的各种“圣事” (礼仪)紧密联系在一起,而举行各种“圣事”的权 力掌握在教会手中,教会成为基督教信仰必不可少的 组成部分。
(二)阿奎那
阿奎那(1225—1274)出生于 意大利,主要著作是《反异教大全》 和《神学大全》,《亚里士多德<政 治学>诠释》和《论君主政治》是他 政治思想的重要著作。阿奎那的著 作是经院哲学的百科全书 阿奎那的政治思想包含在他的 神学思想中,其特征在于调和主流 基督教传统与亚里士多德传统的冲 突,即调和信仰与理性之间的关系。
1.但丁(1265—1321)是文艺复兴运动的先驱。 他在《论世界帝国》和《神曲》中都对教权 派的主张予以严厉批驳。但丁坚持精神权威 与世俗权威并列和分工的原则,坚决否认君 主权力来自教皇权力的各种观点。 2.马尔西利奥(约1280—1342)是反教权理论 家之中的激进派。他在《和平的保卫者》中 捍卫世俗权力,彻底否认教会拥有强制性权 力,他的人民主权理论对后世有巨大影响。
5.评价
阿奎那充分重视辩证法的 运用,给予理性和经验以一定 的承认,将经院哲学提高到了 一个新的阶段。
三、国家学说 阿奎那政治理论中最重 要的内容之一就是国家问题。 他借用亚里士多德的理论, 在神学中给予政治和国家以 积极的、肯定的地位,改变 了以奥古斯丁为代表的基督 教对世俗政治的疏远态度。
1.国家的含义:国家是建立在人的社会性基础之上 的公共机构,目的是保护和促进人的公共幸福。 他还强调国家具有基督教的道德目的,按照基督 教教义过有道德的生活。 2.国家与教会的关系问题: 阿奎那继承了精神权威 (教会)与世俗权威(国家)并列的传统,坚持 精神权威与世俗权威各自独立、各自拥有自己的 目的、属性和管辖范围。
三、王权与教权斗争中的政治思想
王权与教权的斗争衍生出了中世纪绝大部分的政 治思想,而且为后世政治思想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1075年,教会改革派领袖教皇格里高利七世发布 敕令《教皇如是说》,标志着教权与王权的正面冲突 全面爆发。 1122年签订的《沃尔姆斯协定》使得教权取得与 王权同等重要的地位。基督教坚持的精神权威与世俗 权威并列的原则,不仅成为牢不可破的信念,而且基 本成为政治现实。政教二元化体系形成。
二、基督教的产生及其早期政治思想 (一)基督教的产生 1.基督教是从犹太教的一 个分支发展而来的。其产生和 发展适应了西罗马帝国覆灭之 后西欧的社会、政治、经济形 势。 2.基督教社会基础的变化 与罗马帝国后期社会危机的加 深促使基督教的政治地位发生 了转变,最终成为罗马国教。
(二)基督教早期政治思想 基督教政治观的形成与它的早期发展史密切 相关,早期政治思想为整个中世纪基督教政 治思想的发展确立了基本原则。 1.基督教坚持一种超越世俗事务的基本态度。 2.基督教坚持上帝是一切权威的终极来源。 3.基督教坚持精神权威与世俗权威并列的原 则。 4.基督教坚持上帝选民的平等与博爱。
(二)评价
1.双城论教诲人们,真正的幸福与和平在彼岸。 奥古斯丁教导世人:政治并不是最高的善业,而是人 性恶的表现和有限的临时补救办法,它本身与人的灵 魂得救无关。 2.双城论将基督教追求的精神权威与世俗权威并 列的原则发挥成一套完整的学说,认为精神秩序和世 俗秩序均是上帝的安排。 3.奥古斯丁的“上帝之城”与“世人之城”学说, 与“原罪说”“预定论”等基督教核心教义紧密联系 在一起,集中地阐述了基督教的社会政治观,第一次 为教会高于国家、教权高于王权提供了系统的论证, 从而奠定了中世纪神学政治观的基本原则。
第三节
阿奎那的政治思想
提要
经院哲学与阿奎那
信仰与理性的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和
国家学说 论法的性质与分类
一、经院哲学与阿奎那
(一)经院哲学 1.“经院哲学”原意为“学院中人的思想”,它 是神学与哲学的混合体。经院哲学有两大特征:一是 以“经院”为生存环境,所谓“经院”即教会或修道 院创办的学校;二是以所谓“辩证法”为论证方法。 2.经院哲学是基督教神学在教父学基础上进一步 发展的结果。自11世纪以来,经历了两百多年的发展, 经院哲学终于出现了自己的巨人——托马斯·阿奎那。
(三)评价
阿奎那是中世纪基督教神学和神学政治观的最 高权威、经院哲学的集大成者。 1.阿奎那关于法律性质和分类的学说吸取了古 典法律传统与基督教神学传统,其关于法律的认识与 理解为近代自然法理论提供了思想材料。 2.阿奎那建立的庞大的神学体系,对挽救基督 教神学信仰危机,维护教会的神权统治起到了很大的 作用,但从本质上说是唯心的、反动的理论,带有调 和、折中的特征,具有很大的欺骗性。
第一节
基督教的兴起与 中世纪政教斗争
提要
神学政治观在中世纪的统治地位
基督教的产生及其早期政治思想
王权与教权斗争中的政治思想
一、神学政治观在中世纪的统治地位
中世纪是基督教的时代,基督教在思想和文化领 域占据了统治地位。主要体现为: 1.基督教义规定了基本的政治价值与原则。 2.在政治理论问题上采用特定的论证方法。 中世纪的论证方法是由基督教教义支配的,是一 个从理论原则到具体结论的演绎过程。 3.教士阶层在知识、文化和教育等方面处于垄断地 位。 总之,中世纪没有独立的政治科学,政治概念和 原理,都是在神学体系内、以神学的形式进行讨 论的。
一、教父与奥古斯丁 (一)教父:教父特指 活跃于公元1世纪至5世纪的 一批神学家,他们将基督教 教义阐述为系统的神学理论, 同时也是基督教统一的维护 者和保卫者。其中影响最大 的当数奥古斯丁(354— 430),他的神学是教父时 代基督教理论的巅峰。
(二)奥古斯丁 奥古斯丁的著述主要有 《上帝之城》《论三位一体》 《忏悔录》等,他将基督教教 义阐发为一个完整的体系。 奥古斯丁的思想不仅深刻 地影响了西方中世纪政治思想 的发展,而且深刻地影响了西 方的许多基本观念和思考问题 的方式。
3.国家政体问题
阿奎那遵循亚里士多德理论,按照正义与 非正义、统治者人数两个标准,将政体划分为 君主政体、贵族政体、平民政体、暴君政体、 寡头政体和暴民政体。他认为,最好的政体是 君主政体,但君主政体会蜕变为暴君政体,而 暴君政体是“最坏的政体”。为了防止这种蜕 变,阿奎那遵循传统,认为人民可以在某些方 面参与政治,统治者手下需要有德之人参与治 理,这种设计类似于混合政体。
胡斯运动 在异端运动当中,胡 斯运动受到了英国理论家 约翰· 威克里夫的影响。 威克里夫认为,只要虔诚 信仰上帝,普通信徒不需 要教会也可得救。他支持 民族教会,认为国王是教 会最为适当的管理者。 民间异端运动为宗教改革确立了大致的方 向和内容,奠定了广泛的群众基础。
二、路德的宗教改革政治思想 (一)路德及其著作 1.1517年10月31日,路德在符腾堡大教堂的汶 口贴出反对罗马教皇售卖 “赎罪劵”的《九 十五条论纲》,拉开了宗教改革的帷幕。 2.路德发表的《致德意志基督教贵族书》、 《论教会的巴比伦之囚》、《论基督徒的自 由》等著名文章,阐述了他的宗教改革思想。 3.路德将圣经翻译为德文,对德国语言和民族 文化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二、信仰与理性的调和
阿奎那以基督教信仰为前提,修改、利用了亚 里士多德理论中能够与基督教神学相适应的因素,调 和宗教与哲学、理性与信仰的矛盾,给理性与经验一 定的定位。 1.阿奎那认为信仰至上,理性是信仰必要而有 益的补充,是阿奎那神学政治理论的思想基础,是阿 奎那神学政治思想的基本特点。 (1)调和的核心原则是“天恩不会取消本性而 只会使本性完善”。将恩典与本性改造为一种和谐的 等级关系。
西方政治思想史
第三章 中世纪的神学政治思想
概述 I. 中世纪的政治观是神学政治观。 II. 奥古斯丁奠定了中世纪政治思想的理论基础, 围绕教权与王权的斗争产生的各种政治思想 构成了中世纪政治思想的重要内容。 III. 阿奎那的政治思想代表了中世纪神学政治观 的最高成果。 IV.神学异端和宗教改革的政治思想为近代民族 国家的发展创造了重要条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