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德育的方法
简述德育的方法
简述德育的方法
德育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 说服教育法: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使学生提高认识、形成正确观点。
这是德育工作的基本方法,主要方式包括语言说服和事实说服。
语言说服法是运用口头和书面语言向学生讲述道理,使学生明辨是非,主要包括讲解、报告、谈话、讨论、指导阅读等方式。
事实说服法则是组织学生接触社会实际,用各种生动具体的事实来说服学生,使学生获得直接经验、形成正确的认识,主要包括参观、访问、调查等形式。
2. 榜样示范法:以他人的高尚思想、模范行为和卓越成就来影响学生品德。
3. 实际锻炼法:教师指导学生参加各种实践活动,以形成一定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
这包括常规训练和实践锻炼两种形式。
实践锻炼法是教育者组织学生按照一定的要求,参与各种实际活动,在活动中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的方法。
4. 情感陶冶法:通过创设良好的情境,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使他们在耳濡目染中受到感化。
主要包括艺术陶冶、环境陶冶、生活实践陶冶等。
5. 道德修养法: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教育,通过自我反省、自我评价、自我激励等方式,提高道德认识和道德实践能力。
6. 品德评价法:通过对学生品德进行客观的评估和评价,强化正面教育,促使他们发扬优点、改正缺点。
以上是德育的几种主要方法,每种方法都有其独特的作用和适用范围。
在实际的德育工作中,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以达到最佳的教育效果。
浅谈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工作的策略
浅谈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工作的策略在小学生的德育教育工作中,班主任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班主任不仅仅是一名教师,更是一名“家长”的角色。
“德育”是指以德为本的教育,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
在小学教育中,班主任应该采取哪些策略来进行德育教育工作呢?本文将探讨这一问题。
1.制定班级行为规范制定班级行为规范是管理班级的首要任务。
班级行为规范应该由班主任和学生共同制定,这样可以使学生更加热心投入。
班级行为规范不仅仅是说一些简单的礼节和社交规范,它应该涵盖学生的大部分行为。
如:守时、讲礼貌、爱护公物等。
制定班级行为规范时,班主任应该列举实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规范,同时,也应该要求学生签字,以表示遵守规范。
2.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在小学班级中,班主任不仅是教育者,还是组织者。
班主任应该鼓励学生在小组中互相合作,共同完成各种任务。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和特长,自由地选择小组,这样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
班主任在这个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他不仅可以监督学生,还可以指导他们如何更好地协作。
这样可以很好地培养学生的领导能力、沟通能力、协作能力等。
3.及时肯定学生的优秀行为德育教育中,及时肯定学生的优秀行为是非常重要的一点。
班主任应该学会及时赞扬学生的优秀行为,这样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使他们更积极地参与德育教育。
班主任可以采取一些方式,如表彰优秀学生、推荐表扬信等,来鼓励学生。
同时,班主任应该注意,不要只关注学生的成绩,而忽视他们的品德和性格。
4.引导学生正确处理矛盾在小学班级中,学生之间的矛盾和冲突是不可避免的。
班主任应该指导学生如何正确处理这些矛盾和冲突。
班主任可以采取一些方式,如:组织班级讨论、角色扮演等,来引导学生正确的处理矛盾和冲突。
这样可以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培养他们的积极向上的情绪,从而更好地进行德育教育工作。
5.关注每一个学生的特点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特点,班主任应该注重发现每一个学生的特点和弱点。
浅谈小学生德育教育
浅谈小学生德育教育作为小学生的德育教育,是指在教育过程中,通过有计划、有组织的活动和教学方法,引导和培养学生的思想观念、情感态度和品德行为。
在当今社会,社会风气日益败坏,道德观念淡化,小学生德育教育被寄予了更为重要的使命。
那么,如何进行有效的小学生德育教育呢?下面从多个方面来谈谈。
一、培养正确的道德观念小学生的德育教育的首要任务就是要培养学生正确的道德观念。
要让学生清楚地知道什么是好的,什么是错的,什么是应该做的,什么是不应该做的。
教师要引导学生正确对待自己、对待他人和对待社会,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充分发挥其积极性和创造性。
为了达到这一目标,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和渠道来实现,比如通过道德故事、道德小品、道德寓言等方式讲述给学生听,让学生通过这些有趣的故事感受到正邪之间的差距,进而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
可以通过学校组织开展德育主题班会、校园文化节、品德模范评选等活动,向学生灌输正确的道德观念。
二、注重品德培养小学生正处于人格形成的关键期,品德培养的重要性显而易见。
为了培养小学生正直、守信的品质,教师要在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对学生进行行为规范的教育,并建立切实可行的奖惩制度,使学生形成一种正确的学习和生活态度。
教师要用自身的言传身教来教化学生,做学生的榜样。
要在小学课程中渗透道德教育内容,比如在语文课中讲述孝、忠、诚等为重要的道德故事,让学生在课堂上就能接触到道德教育,增加其接受道德教育的机会。
学校可以定期举办品德评比活动,评选出学校品德模范和优秀学生,以此来激励学生的品德提升。
三、培养社会责任感在当今社会,人与人的关系日益复杂,社会责任感成为越来越重要的素质。
小学生要学会关心他人,学会分担和承担责任。
德育教育也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主动关心他人,帮助他人,让学生体会到帮助别人的快乐和得到的收获。
在课堂上,可以通过一些学生小组合作的活动,来让学生学会团结和合作,承担自己的责任。
浅谈如何做好小学德育工作
浅谈如何做好小学德育工作学校中的思想品德教育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全过程和学生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渗透在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之中,并与之相辅相成。
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德育在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格和人格素养方面发挥着无法比拟的作用。
虽然不少小学都开展了德育工作,但是仍然存在不少问题,阻碍着小学德育工作的顺利开展和所取得的实效。
文章结合实际,就小学德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加以分析,并提出做好小学德育工作的建议,以供参考。
标签:小学;德育工作人人都说,现在学校的德育工作不好做。
我想说,现在农村学校的德育工作更不好做。
随着社会的发展,历史的变迁,经济快速推进,生活节奏加快,处在这个社会转型时期的农村孩子遇到了许多的麻烦。
如何帮助他们度过這个难关,如何正确的引导他们健康成长,为学校的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有序、有效的进行铺平道路1 找学生多谈心小学生自制能力差,他们难免犯些错误,如吵口、打架、破坏公物等。
而毕业班学生在这些方面尤其突出。
近年来,毕业班学生还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比如早恋、网恋、心理问题等。
如何帮助他们改正错误?实践证明,加强师生的情感交流,注意个别沟通和指导,能有效地帮助学生改正错误,培养学生良好道德品质。
找学生谈心要在尊重学生个性的基础上关爱学生,指导学生,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反省错误,改正小错误。
2 把德育工作的放在首位现代学校教育首要的任务是教会学生做人,而德是做人的根本。
因此,学校要明确德育的核心地位,不仅把德育作为一项重要的教育任务列入工作计划,而且重视德育在各个教育环节上的渗透,注意德育与其他各育之间的关系,对各科教学提出德育要求,注重发挥各学科教学的德育功能,充分发掘各科教学中所蕴涵的丰富的德育因素,如,反映在各学科严谨的知识体系、科学的世界观和辨证的思维方式等方面能给学生以做人的熏陶。
同时,教师的品格及教学态度、教育方式等也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所以,还要提高全体教职员工的素质,增强其德育意识,重视校园文化环境的建设,形成良好的德育氛围。
浅谈小学德育工作中的四个“贯穿”
浅谈小学德育工作中的四个“贯穿”德育工作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小学教育中尤为重要。
小学生正处于成长的关键阶段,良好的德育工作有助于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
在小学德育工作中,有四个“贯穿”是非常重要的,它们分别是贯穿生活、贯穿课堂、贯穿管理和贯穿制度。
下面将对这四个“贯穿”进行具体的探讨。
一、贯穿生活德育工作要贯穿于学生的生活之中,不能仅仅停留在教室和课堂上。
小学生是处于成长发育阶段的群体,他们的认知能力、情感需求都需要在生活中得到满足。
学校德育工作需要与学生的生活相结合,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中汲取道德养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在学校生活中,可以通过开展各种德育活动,引导学生学会互助、关爱他人、团结合作等道德行为。
组织学生参加社区志愿活动、开展环保实践、参与公益活动等,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到道德的力量,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学校可以通过设置生活制度、校规校纪等方式,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规范,使道德教育深深植根于学生的生活之中。
二、贯穿课堂除了贯穿于学生的生活之外,德育工作还要贯穿于课堂教学之中。
课堂是学生获取知识、塑造品格的重要场所,德育工作需要融入到各个学科的教学中,通过课堂教学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在教学中,老师可以通过故事、案例、活动等形式,引导学生思考道德问题,培养他们的道德情感和心理品质。
在语文课上讲述一些感人的故事,引导学生体会其中的道德内涵;在历史课上讲述一些伟人的事迹,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和民族自豪感;在生活技能课上开展团队合作活动,培养学生的责任心和团队意识等。
通过课堂教学,让学生在获取知识的也接受德育教育,形成健康的人格和道德品质。
三、贯穿管理德育工作的贯穿还要体现在学校的管理之中,学校管理者要将德育工作纳入到学校的日常管理中,从管理上保障德育工作的开展。
学校需要建立健全的德育管理体系,完善相关管理制度,提高管理效能,创造有利于德育工作的教育环境。
以爱育德,以德育心——浅谈小学德育教育分析
以爱育德,以德育心——浅谈小学德育教育分析"以爱育德,以德育心"是一句中国传统文化的谚语,意思是通过爱来培养道德,通过道德来培养心灵。
这句谚语出现在许多中国古代教育家的著作中,其中包括孔子的《论语》。
在小学阶段,德育教育是非常重要的。
在这个阶段,孩子们正处在形成基本道德观念和行为习惯的关键时期。
通过德育教育,孩子们可以学习到道德原则,培养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并且能够在日常生活中自觉地遵守道德准则。
在小学德育教育中,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方式来帮助孩子们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如通过讲述传统故事、讲解道德原则和规范,举办各种以道德为主题的活动等。
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自己的言行举止来示范道德行为,并且要善于引导孩子们在日常生活中发现和体会道德价值。
爱育德和以德育心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理念。
在小学阶段,德育教育是非常重要的。
这个时期是孩子们形成基本道德观念和品德的关键时期,对他们今后的人生发展有很大的影响。
以爱育德意味着通过爱来教育孩子,让他们在爱的氛围中成长。
这需要家长和老师以身作则,做出自己应有的道德行为,并且与孩子建立真诚的感情关系,让孩子感受到爱的温暖。
以德育心则是以道德修养来教育孩子的心灵。
这需要老师和家长在教育中注重培养孩子的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使他们养成良好的品德,培养善良的心灵。
在小学德育教育中,家长和老师应该注意以下几点:1.加强孩子的道德修养。
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和老师应该培养孩子的自觉性和独立性,让他们在做事情的过程中养成良好的品德。
2.注重情感教育。
在教育中,家长和老师应该多关心孩子的情感,尽量使孩子感受到爱的温暖。
总之,小学德育教育是培养孩子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的重要过程,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各种有效的方式来帮助孩子们建立良好的道德观念和行为规范。
浅谈小学生德育教育的方法与途径
浅谈小学生德育教育的途径与方法郭海鹏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党中央国务院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从推进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实现党和国家长治久安做出的重大决策。
作为新世纪的少年一代,担负着振兴中华的历史使命,道德品质的优劣将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建设的成败,也关系到中华民族是否能自强于世界民族之林。
因此,加强小学生德育教育工作,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细致的育人工程。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如何有效地探索并实施小学生德育教育的途径与方法呢?本人认为可以从如下五方面进行尝试:一、环境陶冶“孟母三迁”是一个家喻户晓、脍炙人口的选择环境的故事,所以说小学生所处环境好坏对其成长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我们应努力营造一个适应他们健康成长的优良环境。
就拿校园环境来说吧,它是重要的隐性教育方式,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对树立学生良好的道德风尚起着重要的作用,尤其在陶冶思想情操,塑造美好心灵,激励奋发向上的精神方面,有着其它教育方式不可替代的作用。
因此,我们要积极创造条件,让学生在整洁、优美、富有教育意义的环境中学习和生活。
学校在优化育人环境的过程中,要注重绿色校园的形成,注重书香校园的营造,注重文明校园的滋养。
教室周围的环境要尽可能做到美化、净化、绿化,使人有整洁、美观、幽静的感觉;校园角落的环境要尽量因地制宜种植花草树木,布置花坛、开辟花圃,在一些树木、花卉上可以用木牌写上名称作简单的介绍,使学生在自觉爱护花草的同时增长知识;校园走道两旁、楼梯转角或室内走廊中等地方,布置名人图像、格言警句、师生艺术作品等,还可以根据教育要求布置“阅报栏”、“知识栏”、“光荣栏”以及黑板报等等。
总之,要努力让校园的一草一木、一楼一宇、一字一画都能给师生以美的享受、美的熏陶、美的教育,对学生进行耳濡目染。
学生每日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净化的品德言行一定会在潜移默化中养成。
二、学科渗透学校以教学为主,学生在学校大部分时间是上文化课。
浅谈如何对小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浅谈如何对小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浅谈如何有效的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对小学生进行社会生活常识﹑政治法律常识﹑日常行为规范或社会公德等方面的教育。
下面仅就我这几年来的教学实践,谈一谈如何有效的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一、提高自身的修养,坚持以人育人思想政治的实质就是育德。
革命家、教育家徐特立说过:“教育的作用,就是按照一定的形式,培养一定的人格,为一定的社会服务。
”我觉得教师只有不断提升自身的修养,才能做好思想政治工作。
一)、坚持示范性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所谓示范性,是指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教育中,要身体力行,成为学生的模范和表率。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我们要为孩子竖起榜样,以自己美好的心灵和言行影响孩子们的身心朝着美好的方向发展。
如:我们在教室地面上捡起一片碎纸;细心地为学生整理学习用品;当有的孩子生病时关切的问候一声;哪怕是“你真棒”这样简单的三个字……点点滴滴,让学生切身感受到我们的一言一行,从而对他们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二)、用师爱进行爱的教育社会主义荣辱观倡导的核心内涵是一个“爱”字,即爱祖国、爱人民、爱科学、爱劳动、爱社会主义。
德育最重要的是指导学生懂得爱,教育学生会爱。
这就要求我们每位教师第一要博爱,即爱所有的学生,不管其家道如何,也不管学生是伶俐的还是迟滞的,教师要把本人诚挚的爱洒向每位学生的心田。
特别是后进生更需要爱,我班有个学生在上学期期中考试两门课程都没有及格,一年级就考不及格,我觉得她是一名比较笨的学生,后来经过反思,我感觉这个成绩也有我的责任,是我对她的爱不够,对她的关注不够。
后半学期我一有时间,就单独把她没学会的内容教给她,也让其他同学多帮助她,期末考试,她的两门成绩都超过了80分。
其次要爱得深刻,要去呵护学生的心灵,焕发学生生命的活力。
如:在一堂数学课上我要求学生划分用左、右手来判断正确与错误时,突然一名女生站起来说“我分不清左右手。
”全班同学大笑起来,我说:“请你看好,这是左手,这是右手。
小学生德育教育的方法德育教育内容
小学生德育教育内容一、举止文明1、热爱祖国,升国旗奏国歌时自觉肃立。
2、见到老师、客人主动问好。
3、自觉使用“请”、“您好”、“谢谢”、“对不起”、“再见”等礼貌用语。
4、在接受别人的帮助时,要微笑着向别人致谢。
5、向别人请教,态度要诚恳。
6、不打架,不骂人,公共场所不喧哗。
7、不给同学起绰号,不歧视身体有残疾的同学。
8、当同学答错问题时,不起哄、不嘲笑。
9、集合做到“快、静、齐”,观看比赛文明喝采。
二、诚实守信1、诚实守信,说了就要努力去做。
2、答应的事确实难完成的,应向对方说明原由,用诚挚的态度向对方表示歉意。
3、借了别人的东西要按期归还,说话要算话。
三、尊重他人1、耐心听他人说话,不随便打断他人说话。
2、用心听对方说话,不要一边听一边考虑自己的事。
3、听到别人的批评时,不要激动,平静地听他把话说完。
4、不打扰别人的学习、休息、工作和生活,一旦妨碍了他人要及时道歉。
5、未经允许,别人的东西不乱动。
四、守时惜时1、晚上按时睡觉,早上按时起床。
2、放学后按时回家,不在马路上溜达玩耍。
3、回家后,马上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当天事当天毕。
4、做事有计划,不盲目、不拖沓。
五、懂得感恩1、听从父母、老师的教诲,不顶撞父母、老师。
2、体会父母、长辈的艰辛,主动给老人洗脚、捶背、夹菜等。
3、主动替父母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
4、孝敬父母,以优异的成绩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
5、要尊重环卫工人、交通警察的劳动。
六、勤俭节约1、爱惜学习用品,不在课本上乱写乱划,不随便撕扯作业本。
2、不随便向家长要钱,不乱花钱买零食、玩具等。
3、珍惜粮食,不挑食,不浪费饭菜。
4、节约用电、用水,做到人走灯灭,水龙头用后随时关紧开关。
5、对自己、他人、集体的财物要爱护,轻开关门窗,轻拿轻放物品。
不在桌子上凳子上乱写乱划乱贴。
七、遵守秩序1、每天佩戴校牌和红领巾(或队徽)。
2、上下楼梯,轻声慢步,靠右边行。
3、上下学排路队,红灯停,绿灯行,不乱穿马路,不在马路上追跑打闹。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教育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教育小学语文教学是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学素养的重要环节,而德育教育则是培养学生良好品行和道德情操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教育更是不可或缺的一环。
本文将就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教育展开探讨,并提出相关建议。
一、语文教学是德育教育的重要载体语文教学是小学生接触文化的主要途径,也是培养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重要平台。
在语文教学中,老师可以通过传授文学经典、讲解文本内涵、分析人物命运等方式,引导学生感悟人生、珍爱生命,明辨是非,培养良好的情感和道德能力。
语文课堂上的朗读、表演、赏析,都能引导学生向优秀人物学习,感受人性的伟大、懂得真理的可贵,从而在心灵上受到净化,提升自身的品德素养。
语文教学作为德育教育的重要载体,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品格的陶冶,情感态度的塑造。
二、提升学生的道德情操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文学作品来塑造学生的道德情操。
通过解读课文中的人物形象和命运,引导学生感知善恶、懂得友情、珍惜亲情,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在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诗词歌赋、古文经典等文学作品,来感悟爱国、孝道、友善等传统美德,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家国情怀。
教师还可以结合生活实际,通过课外活动、班会讨论等形式,在学生中弘扬正能量,倡导诚实守信、助人为乐、尊敬师长等优秀品质,提升学生的道德情操。
三、培养学生的语言文明和礼仪规范语文教学中,德育教育还表现在培养学生的语言文明和礼仪规范上。
教师可以通过讲解文学名著中的语言表达方式,引导学生掌握优美的语言表达能力,提升学生的语文修养。
也可以通过规范的语言文明引导,培养学生的礼貌待人、尊敬师长的好习惯。
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还可以通过示范、引导等方式,教导学生礼貌用语和行为规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文明礼仪习惯。
四、加强家校合作,共同育人家庭是学生品德养成的重要场所,学校和家庭需要共同合作,共同育人。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学校需要积极加强与家长的沟通,让家长深入了解学校的德育教育理念和实际开展情况,引导家长关注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共同为学生的健康成长贡献力量。
浅谈小学德育教育的方法与途径
浅谈小学德育教育的方法与途径[内容提要]对小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是非常重要的。
自古以来,德育教育都摆在教育的首位。
党和国家对青年的思想品德教育十分重视,在全面提高国民的道德素质,构建和谐社会的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事业中,如何使小学德育教育在健康地轨道上发展,如何发挥丢弃的育人功效。
培养有道德,有文化的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的合格人才,我是如何在教育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
一、德育教育排在首位的必要性。
做人先立德,道德为本源。
道德是一个国家存在与发展的根本“德惟治,否德乱”(1)以德治国,天下就会太平;否则就会大乱。
“德,国之基也”(2)即对国民的道德教育,立德是一个国家兴盛与发展的根本。
“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负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且格”(3)即是说,用行政命令来诱导百姓,用刑法来整齐百姓,老百姓只是勉强进制自己免于犯罪,而不知犯罪是可耻的事情,用道德来教育百姓,用礼教来约束百姓,老百姓不但知廉耻,而且人心归服。
“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
善政,民畏之;善教,民爱之。
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4)这就是说,良好的道德教育能使人心悦诚服,以改革其心;而良好的政治手段虽可以防乱于外,但达不到征服人心。
使百姓衷心拥戴的效果。
陶行知先生说:“道德是做人的根本一环,纵然你有一些学问和本领,也无甚用处。
否则没有道德的人,学问和本领愈大,为非作恶愈大,所以我在不久以前,就提出‘人格长城’来,要我们大家‘建筑价格长城’。
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自觉地创造真善美的人格”。
(5)“千教万教人学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6)即是教育学生立德做人为首。
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无不是重视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教育。
毛泽东同志指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多方面都得到全面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有文化的劳动者”。
(7)“没有正确的政治观点,就等于没有灵魂”(8)我们党的第二代领导人邓小平同志也十分重视对青少年的道德教育,他说:“一个是道德建设,一个是文化建设,两手都要硬”。
浅谈小学班主任如何做好德育工作
浅谈小学班主任如何做好德育工作随着教育制度的推进和社会文化的变化,学生的德育教育已成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小学班主任作为学生们在校期间最亲近的人,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那么,如何做好小学班主任的德育工作呢?一.建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教育的目的在于塑造学生的品格及培养学生的能力,所以班主任需要先建立起正确的教育观念。
班主任既要有高度的道德标准,自我约束自己,摒弃一切不良行为,也要关注身边的学生,尤其是学生的心理发展,理解学生的心情。
只有这样,班主任才有可能对教育责任担负起来,做出更好的教育工作。
二.掌握合适的教育方法班主任应该决定并实行合适的教育方法,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优势和抑制缺陷。
例如,在班级管理中可以采取以公正、理性为基调的管理方式;在业务教育中可以采取成果导向教学,注重实践与活动,把理论知识融入实践科学的操作中。
三.科学地理解学生无论是学习成绩还是生活习惯,每个学生的情况和需求都不相同。
班主任需要密切关注学生的学习状况、习惯、家庭情况等,并及时与学生的家长沟通交流,在管理上采取个性化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潜能,并通过引导、劝导、及时反馈等方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正确认识。
四.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班主任需要创设一个舒适、谦虚以及友好的班级氛围。
班级不仅要具备必要的学习设施,还需要呈现整洁有序、热情开朗的氛围,让学生能够内省自己,锤炼自己的品质,使得各种学习和游戏活动都能愉快和谐地进行。
为此,班主任需与行政部门紧密合作、借助专业力量,打造最适合学生的环境。
五.注重实际深化教育班主任需要结合具体实际情况,开展一些具有针对性的教育活动。
通过开展社会实践、德育主题班会、集体活动、讲座、课程实验等形式,进一步丰富学生的知识、经历和文化;以充满激情和活力的方式,在让学生乐于接受的前提下,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
六.加强家校联合,共同培养学生每个学生都是来自不同的家庭,这意味着家庭对学生成长起着巨大的影响。
浅谈小学生德育教育
浅谈小学生德育教育随着社会的发展,小学生德育教育变得愈发重要。
小学是学生接受基础教育的阶段,德育教育在其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影响着孩子们的成长和未来。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进行小学生德育教育呢?小学生德育教育应该以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为首要目标。
小学生正处于性格形成和道德观念建立的关键时期,所以德育教育应该更多地培养学生的品德修养,包括诚实守信、友善宽容、勤奋好学等基本品质。
教师可以通过讲故事、以身作则、引导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从小培养孩子们的优良品格。
德育教育应该与课堂教育和学校文化相结合,全方位地引导学生。
在学校,德育教育不应该仅仅停留在课堂上,它应该贯穿学校的日常教育教学活动,贯穿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
在每一节课上,老师都应该以身作则,促使学生在学习、生活、交往中形成正确的道德品行。
学校也应该加强对学生的德育教育引导,通过班会活动、校园文明建设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促进学校文化的健康稳定发展。
德育教育还应该注重课程的多样性和趣味性,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效果。
德育教育课程不能仅仅停留在口号、散文、读书笔记等形式上,而应该通过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可以采用情景演绎、角色扮演、游戏竞赛等方式,帮助学生体验各种道德情境,让其在亲身体验中领会道德规范,提高道德意识,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习惯。
德育教育还需要通过家校合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学校和家庭是小学生成长的重要环境,德育教育应该成为学校与家庭沟通合作的重要纽带。
学校可以通过家长会、家访、家校共育活动等方式,与家庭密切合作,使家长参与到教育中来,共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共同关爱学生的成长,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小学生德育教育是一项系统性工程,需要学校、教师、家长等多方共同努力才能取得良好的成效。
我们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注重个性化、全面发展和全人教育,通过德育教育,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促使他们在成长的过程中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成为有理想、有信念、有道德、有责任感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小学品德教育培养方法
小学品德教育培养方法品德教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标是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和行为习惯。
在小学阶段,孩子正处于道德意识形成的关键时期,因此,小学品德教育至关重要。
本文将讨论一些有效的小学品德教育培养方法。
首先,家庭教育在小学品德教育中起着关键作用。
家长应以身作则,成为孩子的榜样。
通过言传身教,家长可以向孩子传递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
此外,家长还可以通过与孩子进行日常交流,讲述一些正面的道德故事,引导他们学会辨别是非、善恶。
鼓励孩子参与家庭活动,并给予适当的赞扬和鼓励,以加强他们的道德自觉。
其次,学校应将品德教育融入日常教学活动中。
教师可以通过讨论班级规则和责任,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互助意识。
在课堂上,教师可以选择一些具有道德教育意义的故事、情景、例子等进行教学。
同时,鼓励学生参与公益活动,如保护环境、帮助弱势群体等,培养他们的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此外,小学可以开展一些针对品德教育的特色活动。
例如,组织学生参与学生自治、班级风纪等活动,让他们亲身体验公平、公正和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学校还可以定期举行道德讲座或主题演讲比赛,邀请专业人士或成功人士分享他们的道德经验和价值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另外,媒体在品德教育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教师和家长可以引导学生选择正面积极的电视节目、电影、书籍等,让他们从中吸取道德教育的意义。
同时,学校可以开展一些媒体素养教育活动,教导学生正确使用媒体,并培养他们对假新闻和不良信息的辨别能力,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
最后,小学品德教育的成功与否也与社会的支持密不可分。
社会机构、社区组织和媒体等可以协助学校和家庭一起开展品德教育活动。
通过举办公益活动、设立奖励机制等方式,引导和激励学生为社会做出积极贡献。
综上所述,小学品德教育的培养方法包括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特色活动、媒体教育和社会支持。
这些方法的综合应用可以为孩子们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的道德教育,帮助他们建立良好的品德习惯和正确的价值观念,为未来的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
浅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德育的方法
浅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德育的方法随着时代的发展,教育不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加重视学生的德育教育。
小学语文教学是学生接受教育的重要阶段,如何在语文教学中进行德育成为了教师们需要思考和探讨的问题。
本文将探讨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德育的方法。
一、推崇优秀文学作品语文教学是德育教育的重要渠道,而文学作品是最直接的教材。
优秀的文学作品能够感染学生,塑造他们的品德。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引导学生阅读一些具有正能量的文学作品,让学生从中领悟道德情操,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
通过文学作品,教师可以向学生灌输正确的价值观念和人生观念,塑造他们积极向上的品格。
二、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在语文教学中,激发学生情感共鸣是进行德育教育的重要方法。
语文教学中的诗歌、散文、小说等文学作品常常具有强烈的情感色彩,教师可以通过这些文学作品引导学生体验其中的情感,让学生在情感共鸣中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情操。
通过阅读一些感人的故事,让学生感悟其中的爱、友情等美好情感,引导学生学会感恩、关爱他人,从而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
三、引导学生思考人生道德问题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文学作品向学生提出一些关于人生道德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
通过故事中的人物命运的抉择,让学生思考什么是道德,什么是真善美,引导学生明辨是非,学会选择。
通过这种方式,能够让学生在思考的过程中得到成长,培养学生正确的道德观念。
四、示范行为教师作为学生的榜样,教师的言行举止是学生学习道德的榜样。
在每个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都要注重自己的言行举止,要做到以身作则,言传身教。
教师要讲究自己的言辞举止,不能粗鲁无礼;在与学生相处时,要注意尊重学生,不能露出不耐烦的神情。
通过教师的示范行为,能够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学会如何与人相处,如何尊重他人,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
五、运用其他学科资源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德育,还可以运用其他学科的资源。
可以借助美术课的教学,让学生通过绘画表现自己的情感;借助音乐课的教学,让学生通过音乐去感受情感。
小学德育论文优秀9篇
小学德育论文优秀9篇浅谈小学德育教育论文篇一开展道德教育活动,可以有很多具体的形式,将生活化的理念引入到道德教育活动中,可以让学生们在现实的真实的环境中更好的理解抽象的道德规范和基础的理论知识。
让学生带着自己的体验和理解去接受道德教育,这样,学生就能够真正的将这些知识点转变成自己的一部分。
除了传统教育当中,采用课堂讲授,案例分析,榜样引导等方式之外,生活化的理念的引入可以让道德教育有更多创新的形式,在学生的注意力培养,道德教育认同度方面获得提高。
所以,在小学德育工作中生活化的理念可以带来更多新的尝试。
一、围绕道德教育的主题探索具有本校特色的德育教育方式每一所学校都有自己的文化传统,也都有自己的办学风格,所以,在道德教育方面也要探所出一条自己学校特色的道路。
例如,可以从校本课程入手,逐渐地形成独具本校特色的道德教育传统。
在课程研发的时候,需要反复实验等问题,这些巨大的难题和阻碍的出现,都是正常的,但是一旦成型之后,教学就具有很大的灵活性。
这也保证了后续道德教育效果的延续。
二、让教师认识到德育工作的重要价值,转变德育工作理念三、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教师要关注到学生的情感体验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道德教育氛围校园环境是小学生在学校生活中所处的主要环境。
走在校园中,校园文化的布置,校园的整体文化氛围,都会给学生带去潜移默化的影响。
所以,从生活化的策略来说,校园文化如何建设,如何打造,也是整个小学德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
不仅要注重自然环境的干净整洁,优雅美感,也要注重文化环境的健康积极向上。
充分利用校园的整体环境,进行道德教育的宣传教育活动。
小学生所处的校园环境,也是他们每天的日常学习生活中所接触的环境。
进入小学阶段,学生们白天大部分时间都在学校中度过,所以,文化环境的打造,要特别注重对学生良好道德素质熏陶的影响。
尤其避免对学生产生负面的消极影响。
在校园环境中,如果发现学生的一些非道德行为,甚至一些教职工的非道德行为,要及时地干预,避免扩大消极的影响。
浅谈小学德育教育论文(2)
浅谈小学德育教育论文(2)浅谈小学德育教育论文篇二《浅谈小学德育教育》摘要:德育工作是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很重要的一部分,是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保证。
本文将结合自己的教学工作实践,浅谈在小学阶段进行德育教育的一些途径和方法。
关键词:小学德育;素质教育;途径;方法要想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高尚的道德品质,我们必须加强对学生的德育教育工作。
在具体的教学工作中,教师要将德育渗透到教学的每个环节,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突出的个性以及全面发展的综合素质。
在小学教育阶段对学生进行德育教学有很多中途径和方法。
笔者将浅谈自己在教学实践中的几点体会和做法。
一、小学阶段实施德育教育的途径(一)思想品德课小学思想品德课程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一门系统性课程。
教师可以通过这门课程的教学,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高尚的道德品质以及坚强勇敢的意志,为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打下良好的思想品德基础。
在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年龄特点,选择切合学生实际情况的教学内容来开展教学工作,使德育教育更有针对性,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启迪学生的思维,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生活中的具体事例来帮助学生明辨是非,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
(二)其他文化课课堂教学学生在学校接受义务教育的过程中,思想品德课的课时毕竟有限,只通过这门课程来完成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工作是远远不够的,所以,教师还要充分挖掘其他学科教材中的德育因素,小学的各门学科都是学生学习系统扎实的文化知识的基础阶段,只有学生学好了这些课程才能逐步培养出良好的道德品质。
因此,各文化学科的教学与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是分不开的。
(三)主题班会和少先队活动等我们每个星期都会组织班会,这是一种很有效也很有针对性的教育形式,教师可以通过班会来进行各种德育教育活动。
少先队是学生自己的组织,是学生对自己进行自我教育的一种重要组织形式。
学校要充分利用少先队的先进性,发挥它的德育功能,使学生能够在自己开展的各项活动中得到正确的德育教育。
浅谈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小学德育教育
浅谈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小学德育教育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小学德育教育是指将培养学生的德育素养作为核心目标,以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和人格修养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的一种教育方法。
核心素养包括道德品质、学习能力、创新能力、交流能力和实践能力等方面的素养,它们是小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也是他们走向未来的关键。
德育教育是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通过课堂教学、校园文化建设和家庭教育等多种方式,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价值观念、行为规范和社会责任感,从而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和个人发展。
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小学德育教育,旨在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提高自我认知和自我管理能力,培养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增强社会适应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为他们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小学德育教育应坚持全面发展的原则,注重培养学生的多元智能和综合素质。
通过丰富多样的教育活动和课程设置,引导学生在道德品质、学习能力、创新能力、交流能力和实践能力等方面全面发展,使他们成为有健康身心、积极向上、富有创造力和责任感的个体。
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小学德育教育应注重培养学生的价值观念和社会责任感。
通过组织学生参与公益活动、社区服务等实践活动,让他们亲身体验到帮助他人的快乐和成就感,培养他们的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激发他们关爱他人和社会的情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
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小学德育教育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通过开展创新教育活动和校内外科技创新竞赛,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和动手能力,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使他们能够主动解决问题,独立思考和探索,培养他们的信息获取和应用能力。
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小学德育教育应注重培养学生的交流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
通过开展集体活动、班级会议、讨论和辩论等形式的交流活动,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听取他人意见的能力和合作精神,培养他们的团队意识和沟通能力,使他们能够在与他人合作和交往中更好地适应社会环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小学德育的方法浅谈小学德育的方法摘要:德育方法是指用来提高学生思想认识,培养他们的品德的方法。
不能把德育方法单纯归结为教师运用的方法或以教师活动为主的方法,在教师的德育影响下师生共同活动的方法。
德育教育在整个教育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作为基础学科的数学也必须重视德育教育。
在数学教学中,结合学生思想实际和知识接受能力,点点滴滴有机渗透,耳濡目染,潜移默化。
关键词:教师;教学;德育;德育方法;学生德育教学在学校教育中占首要地位,这是无可非议的。
德育教学如细雨,润物无声。
数学教学中的德育渗透,就是将德育本身的因素与数学学科所具有的德育因素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德育在潜移默化过程中逐渐内化为学生个体的思想品德。
一、德育方法的概述德育的方法是指用来提高学生思想认识,培养他们的品德的方法。
不能把德育方法单纯归结为教师运用的方法或以教师活动为主的方法,从整体上说,它是在教师的德育影响下师生共同活动的方法。
具体地说,有的方法如说服、奖惩,主要是教师用来影响学生的方法,一般以教师活动为主;有的方法如锻炼、修养,主要是在教师引导下学生自我教育的方法,则以学生的活动为主;有的方法如陶冶,还需要教师利用环境的积极因素来影响学生。
不过,即使是说服的方法,也不限于教师来运用,也可以在教师引导下,由学生来运用。
德育与教学不同,不仅可以依靠教师来做,而且可以依靠家长、有关社会人士来做,还可以通过学生集体来进行。
深入了解德育的特点,有助于我们掌握与运用德育的方法。
陶行知在生活教育实践中,依据其德育原则,总结出了独具特色的德育方法,他的德育方法大致可以归结为四个方面:一是知、情、意合一,陶行知认为,知、情、意的教育是整体的、统一的。
根据这一观点,他阐明德育方法在行与知的关系上,先有行,才有知,行为产生理论,理论指导行动。
情感是促使知识转化为追求真理的信念的催化剂,情感来源于认识,没有正确认识的情感,只能是缺乏理智的感情冲动。
信念与行动的统一,要求学生树立理想社会的信念,追求建立独立、自主、民主的新中国理想,在行动上则应有服从社会与大众的自我牺牲精神。
在追求真理的行动中,培养人适合于社会发展的意志;二是知识品行合一,陶行知主张把学生放在德育的主体地位,让他们参与德育过程,发挥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德育从校方与学生对峙的困境中摆脱出来。
教师在学生进入社会活动之前,就应帮助学生提高明辨善恶、是非、真伪、公私、义利的能力,让他们在一举一动前能下最明白的判断;三是师生共学、共事、共修养,陶行知为确立新型的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而对教育者提出的高标准严要求,也是一条确实可行的德育方法。
师生共同生活、甘苦共尝、心灵沟通,与学生共学共事,教学相长,破除师生之间的隔阂,打开学生身心枷锁,养成尊师爱生的民主风气。
教师时时处处为人师表,与学生共守规章制度,言传身教,砥砺品行,有助于师生形成遵纪守法的良好道德风尚;四是美育感化,陶行知主张把艺术教育列为生活教育的一项课程,通过分门别类的艺术技能练习,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使他们具有一定的审美情趣,形成高尚的道德情操。
陶行知从自己长期的教书育人的实践中总结出的这一整套德育方法,它对各级各类学校德育工作水平的提升,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小学德育方法的运用(一)小学德育的方法1、说服教育说服是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使学生提高认识,形成正确观点的方法。
说服教育是社会主义学校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基本方法。
这个方法通过讲解、谈话、讨论等方式摆事实、讲道理,启发学生的自觉性,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和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
比如,有一个班的学生习惯乱丢纸屑,多次教育无效。
一次,班主任进教室,见地上有几团纸屑,当时还有三位同学未进教室,老师突然想到这是进行教育的好时机,于是,指着地上对大家说:“这几团纸都没有人捡,现在还有三名同学未进来,看看谁会捡”。
前两名同学无动于衷,而第三名同学却捡了起来,全班以一阵热烈掌声给他。
老师脸上掠过一丝微笑,郑重宣布开始班会,表扬了这位拾纸屑的同学。
从此,教室地上看不道纸屑了。
教师善于捕捉了教育时机,拨动学生的心弦,引起他们的情感共鸣,被他们所接受。
2、榜样示范榜样是以他们的高尚思想、模范行为和卓越成就来影响学生品德的方法。
榜样示范教育法以别人的好思想、好品德、好行为去影响、教育学生的一种方法。
榜样人格具体、生动、形象、对学生具有巨大的感染力和说服力,易于为学生所领会和模仿。
特别是小学生,他们的心理特点之一就是希望找到具体的值得尊敬的英雄模范人物,去学习、去模仿,所以教育意义重大。
运用榜样教育学生要选好典型,使典型本身有教育意义,切合学生的实际。
一般常选用的榜样有革命导师,英雄模范人物;历史上伟大人物、科学家、艺术家以及文艺作品中的典型形象;同学中的好人好事;教师和家长,特殊的人际关系决定了这种榜样的作用具有经常性和直接性。
运用榜样教育学生,教师要事先有周密计化,引导学生向榜样人物学习,要具体体现在学生日常生活中。
3、实际锻炼锻炼是有目的地组织学生进行一定的实际活动以培养他们的良好品德的方法。
这种方法是让学生通过参加各种活动和交往受到实际锻炼,从而养成学生良好道德行为习惯,达到知行统一、言行一致的目的。
学生参加实际锻炼的方式多种多样,有学习活动、各种劳动、社会活动、参观访问和各种有益的竞赛活动等。
学校的德育重言而不要不重行,重说服而不重实际锻炼,应当通过加强学生的实际锻炼来解决。
我们既要坚持说服教育,又要重视实际锻炼。
要培养学生具有运用“您好、请、对不起、谢谢”等礼貌用语的良好习惯,通过引导学生遵守一定制度,有助于培养学生组织性、纪律性,顽强的意志和严格要求自己的好习惯。
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实际活动,使他们形成正确的理想和人生观。
4、奖励与惩罚奖励与惩罚是小学德育教育不可或缺的教育方法。
表扬、奖励是对学生的良好思想,行为作出的肯定评价,以引导和促进其品德积极发展的方法。
批评、处分则是对学生不良思想,行为作出的否定评价,帮助他们改正缺点与错误的方法。
公正、严明的奖惩,可以帮助学生分清是非、善恶、美丑,认识自己的优点,好的行为表现和自己的缺点与错误,明确努力的方向;可以培养学生的荣誉感、羞耻感、道义感,激励他们积极进行自我修养、长善救失。
表扬与奖励的方式多种多样,常用有口头表扬、书面表扬、颁发奖状、奖品等,而惩罚是给学生以处分、警告等。
这样能更好的提高个人道德水平和自觉捍卫社会道德规范。
5、情感陶冶陶冶是通过创设良好的情境,潜移默化的培养学生品德的方法。
情感陶冶是指通过设置一定的情境让学生自然而然的得到道德情感与心灵的熏陶,陶冶是一种暗示的德育方法。
陶冶法的基本理论基础是环境与人的发展的相互作用。
一般说来陶冶法有“陶情”和“冶性”两面的作用机制。
陶情是一种与认知活动相互联系的情感和情趣的德育过程;冶性则是与情感联系的认知上的进步乃至人格上的提升。
通过创设良好的情境,使有效的发挥情境的陶冶作用,要与启发说服相结合,引导学生参与情景的创设。
要求教育者有目的的创设良好的情境,给学生品德以积极的陶冶。
6、修养修养是在教师引导下学生经过自觉学习、自我反思和自我行为调节,使自身品德不断完善的一种重要方法。
我国古代教育很重视修养,孔子提倡君子要注意“内自省”,“内自论”。
学生的年龄愈大,他们个人进行的道德修养在自身品德发展中的作用也愈大。
所以我们应当重视指导学生进行自我道德修养。
通过学习吸取思想营养来提高自己,依据个人品德中的弱点或所确定的奋斗目标,选出有针对的座右铭,立定人生志向,树立远大理想,培养学生逐步掌握自我批评的方法,具有自我批评的能力和习惯。
(二)在教学过程中渗透德育1、在教学过程中进行渗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潜移默化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比如研究性学习、合作性学习等,在数学中,有很多规律和定律,如果靠老师口头传授是起不到作用的,这时就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共同思考、总结,这样不但可以培养学生各种能力,而且还可以培养他们团结合作能力等。
2、陶冶情操,潜移默化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应以学生为本,从学生心理需求出发,找到合适的方法,作到真正激起学生的心理认同,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德育熏陶,实现育人的本质。
在教学中,教师要诚于衷而行于外,应满腔热情,精神饱满的出现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并以自身的工作态度和情感去感染和影响学生。
教师要恰当的组织教学,灵活地选择方法,通过对一个个问题的导语,一个个环节的安排,一句句情真意切的话语,激发起学生的情感,使学生感受到老师对自己的爱,从而使学生产生对这门课的兴趣。
数学教材中的很多原理、数据都是我国劳动人民最先计算出来的。
教师要结合数学内容,不失时机进行介绍,创设情境,还原背景,感悟理解,情感共鸣。
结合学生生活实际从而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紧紧抓住“渗透点”进行教学,例如利用三角形稳定性特点应用于房屋人字架、自行车的车架;利用平行四边形可变性特点应用于活动的车门、商店门;运用比例分配知识调配药液、混凝土等。
可以介绍数学家华罗庚在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中卓越贡献的事例,激发学生刻苦学习,为振兴中华而拼搏的责任感,把远大理想与现在生活结合起来。
利用儿童争强好胜,荣誉心强的特点,在教学中的各个环节,应适时引入竞争机制,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和兴趣。
可以组织学生个人或小组为单位进行冠军赛、速算赛或抢答赛等活动;为让学生养成独立思考、说话完整、书写清楚等习惯,可定期组织“比谁听课最认真”、“比谁的作业最清楚”等活动,让学生在竞赛中体验到成功快乐感,增强信心,提高自觉性和自制力。
3、开展活动,拓宽视野通过数学训练和实际应用,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独立思考克服困难的精神。
如学生常会遇到一些难题,许多同学则会“置之不理”,没有迎难而上的勇气和毅力,这时要结合数学家成长的经历教育学生,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要有克服困难,战胜困难的坚强毅力,这对今后干什么事都有很大帮助。
还可以通过数学作业和练习,培养学生严格、认真、仔细、工作有条理,对计算结果负责任的良好作风。
数学中经常见到数字和图形,数字不能有一点错,图形要力求完美,符合要求,这些要求都能促使学生严格要求自己凡事都要认真仔细,干工作要有条有理,对计算结果要负责任。
这些良好品质的培养,对学生今后走入社会参加工作受益无穷。
4、示范导行,“润物无声”数学课上,教师给学生的示范作用以及老师对学生的严格要求,是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主要方法。
教师的示范作用是通过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来感染学生,以自己严谨的教学风格和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来影响学生。
如上课时,教师着装要朴素大方,讲普通话,语言要清楚、明白、有逻辑性。
板书要整齐,书写要规范,辅导“后进生”要耐心、细致,学生在教师的表率作用下,潜移默化地受到有益的熏陶和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