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四年级上册语文语文园地四教案-精选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四》精美优质教案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四》精美优质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49f74dcbdeb19e8b8f67c1cfad6195f312be8f5.png)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四》精美优质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四》,主要内容包括:词语盘点、读读记记、日积月累、拓展阅读和习作五个部分。
其中,词语盘点涵盖了本单元的生字词,读读记记包含了优美的句子和段落,日积月累介绍了趣味语文知识,拓展阅读选取了与本单元主题相关的文章,习作部分要求学生进行小练笔。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掌握本单元生字词,理解并运用词语、句子和段落;学会拓展阅读的方法,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合作、探究的方式,培养学生积累词汇、句子和段落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语文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善于观察的良好习惯。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词语、句子和段落的积累与应用,拓展阅读的方法。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情境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PPT课件、黑板、粉笔、教学录音机。
学生准备:课本、练习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与本单元主题相关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发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词语盘点(10分钟)学生自读生字词,教师检查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情况,并进行讲解。
3. 读读记记(10分钟)学生齐读优美的句子和段落,教师指导学生进行朗读技巧的练习。
4. 日积月累(10分钟)教师讲解趣味语文知识,引导学生进行积累。
5. 拓展阅读(15分钟)学生自主阅读拓展文章,教师进行阅读方法指导,提问并解答学生的疑问。
6. 习作(10分钟)学生进行小练笔,教师巡回指导。
六、板书设计1. 主题:《语文园地四》2. 内容:(1)词语盘点(2)读读记记(3)日积月累(4)拓展阅读(5)习作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抄写本单元生字词,每个词语写三遍。
(2)背诵优美的句子和段落。
(3)结合拓展阅读文章,写一篇小练笔。
2. 答案:(1)略(2)略(3)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效果。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四》优秀教案设计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四》优秀教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aa09164e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50ecc35.png)
语文园地四一、教案设计1. 教学目标•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
•能够熟练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基本意思。
•能够根据课文内容完成相关的阅读理解和写作练习。
2. 教学重点•生字词的掌握与运用。
•课文内容的理解与朗读能力的提升。
•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的锻炼。
3. 教学难点•阅读理解题目的答题技巧。
•写作练习的独立完成能力。
4. 教学准备•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材《语文园地四》课文及教辅材料。
•黑板、彩色粉笔。
•学生教材、练习册。
•笔、纸。
二、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 导入(5分钟)•通过口头提问,复习上节课所学内容,引出本课新课内容。
2. 学习课文(15分钟)•老师朗读课文,学生跟读。
•解释课文中生字词的意思。
•分段解释课文内容,让学生理解。
3. 听读训练(10分钟)•让学生作听写练习,检验学生听力和词汇掌握情况。
4. 阅读理解练习(15分钟)•布置阅读理解题目,让学生独立完成。
第二课时1. 复习(5分钟)•老师和学生一起复习上节课所学内容。
2. 课文朗读(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课文朗读比赛。
3. 写作练习(15分钟)•布置写作练习题目,要求学生独立完成。
4. 课堂讨论(15分钟)•学生展示他们的写作作品,进行互评和讨论。
三、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掌握了课文中的生字词,理解了课文内容,提高了朗读能力,锻炼了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培养他们的阅读和写作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以上为《语文园地四》优秀教案设计,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2024年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四》精美教案
![2024年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四》精美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c79c952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74bd34b.png)
2024年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四》精美教案一、教学内容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本课生字词,理解文章内容,感受作者对秋天的喜爱。
2. 培养学生阅读、欣赏、表达和写作的能力,提高语文素养。
3. 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发现生活中的美,培养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阅读理解的深度和广度,诗词的意境体会,词语接龙的灵活运用,写作实践的创意表达。
教学重点:生字词的学习,文章内容的理解,语文素养的提升。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教学挂图。
学生准备:课本、练习本、彩色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秋天的图片,引导学生感受秋天的美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阅读理解《秋天的雨》:(1)学生自读,了解文章内容;(2)教师讲解生字词,指导阅读;(3)学生讨论,体会文章表达的情感。
3. 诗词欣赏《山行》:(1)教师朗读,学生跟读;(2)讲解诗意,体会作者的情感;(3)学生背诵,感受诗词的韵律美。
4. 趣味语文《词语接龙》:(1)教师示范,学生模仿;(2)小组合作,进行词语接龙游戏;(3)全班交流,分享接龙成果。
5. 写作实践《我的小制作》:(1)教师指导,明确写作要求;(2)学生动手制作,记录制作过程;(3)全班展示,互相评价。
六、板书设计1. 阅读理解《秋天的雨》:生字词、文章结构、作者情感2. 诗词欣赏《山行》:诗意、作者情感、背诵3. 趣味语文《词语接龙》:词语接龙游戏、分享成果4. 写作实践《我的小制作》:制作过程、创意表达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用本课生字词造句;(2)背诵《山行》,并用自己的话说说诗词的意境;(3)完成一篇关于小制作的作文。
2. 答案:(1)例句:秋天的雨,像一位画师,把大地描绘得多姿多彩。
(2)意境:诗人描绘了一幅秋天的山景图,表现出对大自然的热爱。
(3)作文范文: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语文园地四精品教案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语文园地四精品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34acf690812a21614791711cc7931b765ce7bd4.png)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语文园地四精品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园地四,主要内容包括:诗词欣赏《静夜思》、阅读理解《母亲的目光》、习作《我的梦想》以及语文实践活动。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背诵《静夜思》,体会诗人的思乡之情。
2. 通过阅读《母亲的目光》,培养学生关爱家人、懂得感恩的品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诗词的意境体会,习作的构思与表达。
重点:《静夜思》的背诵与赏析,《母亲的目光》的阅读理解,学生习作能力的培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课本、练习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一首古诗吟唱,引导学生进入古典诗词的世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诗词欣赏:a. 朗读《静夜思》,让学生感受诗的韵律美。
b. 解析诗句,引导学生体会诗人的思乡之情。
c. 背诵《静夜思》。
3. 阅读理解:a. 学生自读《母亲的目光》。
c. 讨论文中母亲的目光所蕴含的爱,引导学生关爱家人,懂得感恩。
4. 习作:a. 学生思考自己的梦想,列出习作提纲。
c. 学生互评互改,教师点评。
5. 语文实践活动:开展“我的梦想”分享会,让学生勇敢地表达自己的梦想。
六、板书设计1. 板书诗词《静夜思》。
2. 板书阅读理解《母亲的目光》的关键词:关爱、感恩。
3. 板书习作《我的梦想》的结构:开头、经过、结尾。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我的梦想”为主题,写一篇习作。
答案:学生根据自己的梦想,合理构思,完成习作。
2. 作业题目:《静夜思》诗句默写。
答案:学生完成诗句的准确默写。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习作能力。
2. 拓展延伸:a. 布置学生搜集其他关于母亲的文学作品,进行阅读分享。
b. 开展“我的梦想”演讲比赛,鼓励学生勇敢追求梦想。
重点和难点解析1. 诗词欣赏中的意境体会;2. 阅读理解中关爱家人、懂得感恩的品质培养;3. 习作指导过程中的构思与表达;4. 作业设计中的习作题目及答案;5.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的实施。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园地四》教案及教学反思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园地四》教案及教学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38696a61240c844769eaeeba.png)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园地四》教案及教学反思【篇一】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园地四》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神话文本的特点。
2.发现句子的特点,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丰富,表达方式的多样,使自己的语言表达更加丰富。
3.认读积累古诗,拓展运用。
【过程与方法】结合课文中人物对话,对照课文进行练习,加深对神话文本特点的认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相互交流的好习惯。
2.学习自主识字。
3.加强对古诗词的积累,丰富知识储备。
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神话文本的特点。
难点感受神话故事中句子的神奇。
教学准备: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生:搜集有关花的名称。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交流平台1.自由读文中出现的三段话,想想这组对话的大概意思是什么?你懂得了什么?2.指名朗读。
说说获取了什么信息?3.同桌、小组交流各自的发现。
4.联系自己平时阅读的情况,把好的读书经验向同学们介绍。
5.教师向学生推荐有关神话故事。
二、识字加油站1.自由读词语。
2.同桌之间互相读。
3.指名读,读准生字的音。
4.齐读。
5.理解词语意思,积累并运用这些词语。
三、词句段运用(一)说说下面的词语让你想到了哪些人物或故事。
1.自由读文中的成语。
注意读准字音。
2.指名读词语,集体正音。
3.再读词语,边读边思考这些成语的意思,并在小组里讲讲由这个词语你想到了哪些人物或故事。
4.全班交流。
5.总结:流传千古的成语中,能看到中国的历史和文化,让我们把这些词语背下来,多日积月累些词语。
(二)读下面的句子,感受想象的神奇。
1.老师范读,领读。
2.学生齐读。
3.同桌交流、讨论这三个句子神奇的地方。
4.组内交流,然后各组推行代表在全班汇报。
5.学生代表汇报,师生评议。
6.指名谈谈从课外书中读到的感到神奇的句子。
四、日积月累1.各自轻声读“日积月累”中的古诗,把其中的生字拼读正确,把诗句读通顺。
2.指名读——小组齐读——大声自由读。
3.品味古诗的意思,并且试着读出感情。
四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四精品教案精选
![四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四精品教案精选](https://img.taocdn.com/s3/m/2578e165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202f3f0.png)
四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四精品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二、教学目标1. 能够熟练朗读和背诵所选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作者的情感表达。
2. 学会本课生字,掌握重点词语和成语,并能运用到实际语境中。
3. 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观察、思考、表达、审美等综合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重点:现代诗《秋天的雨》、散文《落花生》的学习,古诗《山行》、《枫桥夜泊》的欣赏。
2.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的抽象概念和意境,词语的运用,以及诗歌朗诵的技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挂图等。
2. 学具:课本、练习本、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秋天的图片,引导学生谈论秋天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课文学习:(1)学习现代诗《秋天的雨》,引导学生感受诗中的意境,分析诗歌的写作特点。
(2)学习散文《落花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
(3)学习古诗《山行》、《枫桥夜泊》,欣赏古诗词的韵律美,了解作者的写作背景。
3. 实践活动:(1)分组进行诗歌朗诵比赛,培养学生的朗诵技巧。
(2)进行词语盘点,让学生学会运用本课所学词语。
(3)写话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创作。
六、板书设计1. 现代诗《秋天的雨》:意境、写作特点2. 散文《落花生》:课文内容、作者情感3. 古诗《山行》、《枫桥夜泊》:韵律美、作者背景4. 语文园地四:诗歌朗诵、词语盘点、写话练习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朗读并背诵现代诗《秋天的雨》。
(2)运用本课所学生字和词语,写一篇关于秋天的短文。
(3)翻译古诗《山行》、《枫桥夜泊》,并赏析其韵律美。
2. 答案:(1)见课本附录。
(2)例文:秋天到了,树叶黄了,一片片落叶像蝴蝶在空中飞舞。
我捡起一片落叶,仔细观察,发现它的形状像一只小船。
在秋天的阳光下,小船闪烁着金黄色的光芒,美丽极了。
(3)见课本附录。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多种教学手段,提高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培养了学生的语文素养。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语文园地四》教案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语文园地四》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0092d2f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1113223.png)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语文园地四》教案一. 教材分析《语文园地四》是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材的一部分,本园地主要包括三个部分:日积月累、交流平台和展示台。
本园地以培养学生语文素养为目标,通过丰富的语言材料和灵活多样的练习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语文基础,对语言有一定的感知和理解能力。
他们善于模仿和创造,对于新鲜有趣的学习内容感兴趣。
但同时,学生的学习习惯和注意力集中程度各不相同,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进行个别指导。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会认会写本课的生字词,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过程与方法:通过多种形式的读,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和语感。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生字词的学习和认读。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情感。
3.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通过设置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运用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课件,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2.课文音频:为学生提供课文的朗读音频,帮助学生跟读、模仿。
3.学习资料:准备与课文相关的学习资料,以便在课堂上进行拓展学习。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自然景观,引导学生欣赏大自然的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播放课文朗读音频,让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随后,教师引导学生跟读,注意语音语调的准确性。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教师针对学生的朗读情况进行指导。
同时,让学生结合课文内容,说说自己喜欢的自然景观,并说明原因。
4.巩固(10分钟)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课文中的问题。
教师选取部分学生进行回答,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
2024年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四》精美精彩教案
![2024年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四》精美精彩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8d3363f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995ab60.png)
2024年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四》精美精彩教案一、教学内容二、教学目标1. 理解《一只小鸟》的故事内容,感受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
2. 掌握本课生字词,并能熟练运用。
3. 学会分析句子结构,提高句子写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阅读理解的技巧,词语的积累与运用,句子写作方法。
难点:分析句子结构,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写作。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PPT课件,黑板,粉笔。
学生准备:语文课本,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小鸟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大自然,引出本课主题。
2. 阅读理解《一只小鸟》:a. 学生自读课文,理解故事内容。
b. 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
3. 词语积累与运用:a. 学生自主学习生字词。
b. 教师讲解词语含义,并进行举例。
c. 学生进行词语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4. 句子练习:a. 教师讲解句子分析方法。
b. 学生练习分析句子,并进行修改。
c. 教师点评,指导学生提高句子写作能力。
5. 写作指导:a. 教师讲解写作技巧。
b. 学生进行课堂写作,教师巡回指导。
c. 学生互相评价,共同提高。
六、板书设计1. 黑板左侧:《一只小鸟》故事概括。
2. 黑板右侧:生字词,句子分析方法,写作技巧。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我的动物朋友》为主题,写一篇作文。
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掌握了阅读理解、词语积累与运用、句子写作等技巧,但在写作方面仍需加强指导。
2. 拓展延伸:推荐学生阅读其他关于大自然的文章,提高阅读理解能力,积累写作素材。
同时,鼓励学生关注生活,观察身边的动物,为写作提供更多灵感。
重点和难点解析1. 阅读理解的技巧2. 词语的积累与运用3. 句子写作方法4. 写作指导一、阅读理解的技巧(1)关注文章主题:在阅读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关注文章的主题,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帮助学生把握文章的中心思想。
(2)分析文章结构:教师应指导学生分析文章的结构,了解文章的开头、发展、高潮、结尾等部分,以便更好地理解文章内容。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4单元《《语文园地四》教案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4单元《《语文园地四》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81bbd91d4bbfd0a79563c1ec5da50e2534dd17e.png)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4单元《《语文园地四》教案一. 教材分析《语文园地四》是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4单元的一篇课文。
本课以“园地”为单元,通过不同形式的语言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语文的魅力,提高语文素养。
本课内容丰富,包括古诗鉴赏、词语辨析、句子仿写、口语交际等多个方面,旨在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语文基础,对古诗、词语、句子等方面的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部分学生在口语交际方面仍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在教学中加以指导和锻炼。
此外,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兴趣程度不同,教学中应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正确认读和理解课文中出现的生字词;能够熟练朗读课文,掌握课文内容;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句子仿写和口语交际。
2.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等方式,提高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探究的学习习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古诗、词语、句子的喜爱,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四. 教学重难点1.生字词的认读和理解。
2.课文的朗读和背诵。
3.句子仿写和口语交际的能力培养。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各种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语文,提高语文素养。
2.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究,培养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
3.小组合作学习:鼓励学生相互讨论、交流,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
六. 教学准备1.课文课件或黑板报。
2.生字词卡片。
3.句子仿写和口语交际的相关材料。
4.录音机、音响等教学设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或黑板报,展示本课的主题《语文园地四》。
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10分钟)播放课文朗读录音,让学生跟随录音朗读课文。
结束后,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3.操练(10分钟)生字词学习:教师出示生字词卡片,学生认读、组内交流,巩固记忆。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语文园地四》教案及反思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语文园地四》教案及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ef7a5727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02ddcf8.png)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语文园地四》教案及反思一. 教材分析《语文园地四》是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的一篇综合性学习内容。
本园地主要包括口语交际、习作、阅读和汉字书写四个部分。
通过本园地的学习,学生可以进一步培养良好的口语交际能力,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加强汉字书写能力,并能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所学知识。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口语交际和阅读理解能力,对于汉字书写也有了一定的掌握。
但部分学生在口语表达和写作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老师在教学过程中给予针对性的指导。
三. 教学目标1.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使学生能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有效的沟通。
2.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使学生能理解并解读不同类型的文章。
3.加强学生的汉字书写能力,使学生能规范、熟练地书写汉字。
4.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团队协作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口语交际:如何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有效的沟通。
2.阅读理解:如何理解并解读不同类型的文章。
3.汉字书写:如何规范、熟练地书写汉字。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各种真实的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运用知识。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的案例,让学生理解并掌握所学知识。
3.小组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思维。
4.示范法:教师通过示范,让学生掌握正确的口语交际和汉字书写方法。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相关教学材料,如PPT、案例、练习题等。
2.学生准备课本、笔记本、文具等学习用品。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创设情境,引起学生对口语交际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或实物展示,呈现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让学生对所学知识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3.操练(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口语交际练习,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所学知识。
4.巩固(10分钟)教师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检查学生对口语交际知识的掌握情况,并对学生的错误进行及时纠正。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语文园地四》教案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语文园地四》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d99f5b9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169eb23.png)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语文园地四》教案一. 教材分析《语文园地四》是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
本课以“园地”为单元,通过不同类型的语文材料,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本课主要包括三个部分:诗歌欣赏、散文阅读和作文练习。
其中,诗歌欣赏部分选取了古代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散文阅读部分选取了朱自清的《春》,作文练习部分要求学生以“我的梦想”为主题进行习作。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和写作能力,对于诗歌和散文的鉴赏也有了一定的基础。
但学生在作文方面,可能会存在思路不清晰、表达能力不足等问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引导学生主动思考、表达和创造。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欣赏诗歌和散文的美妙之处。
2.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等方式,提高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生活、追求梦想的美好情感。
四. 教学重难点1.诗歌和散文的鉴赏方法。
2.作文写作技巧和思路拓展。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生动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互动式教学法: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能力。
3.启发式教学法: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文原文及相关资料。
2.投影仪、多媒体课件。
3.作文纸、文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春天的美景,引导学生感受春天的美好,激发学习兴趣。
2.呈现(15分钟)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让学生感受诗歌和散文的语言美。
然后,分别讲解诗歌和散文的内容,引导学生理解课文。
3.操练(20分钟)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分析诗歌和散文的写作手法,总结鉴赏方法。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4.巩固(10分钟)教师选取几篇学生的作文,让学生评价、修改,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5.拓展(10分钟)学生自由发挥,以“我的梦想”为主题进行作文创作。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语文园地四》教案及反思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语文园地四》教案及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5f66f07811661ed9ad51f01dc281e53a580251c7.png)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语文园地四》教案及反思
一、教案设计
1.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掌握诗词的基本韵律和意义;理解古代故事中的寓意;学会运用不同修辞手法进行表达。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阅读与理解能力;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写作水平。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和人文精神。
2. 教学重点
•掌握诗词的基本韵律和含义;
•理解古代故事的寓意;
•学会运用不同的修辞手法进行表达。
3. 教学难点
•理解古代故事的深层含义;
•运用修辞手法进行创作表达。
4. 教学内容
1.诗词欣赏与理解
2.古代故事阅读与解读
3.修辞手法的学习与应用
二、教学过程
1. 第一课时
•教师引导学生朗读《静夜思》,解释诗中的意境和情感。
•学生进行诗词鉴赏,尝试书写自己的感受。
2. 第二课时
•教师讲解《愚公移山》的故事背景和寓意。
•学生分组讨论故事的启示和意义。
3. 第三课时
•教师讲解修辞手法中的比喻与拟人。
•学生试着用比喻和拟人的手法描述身边的事物。
三、教学反思
在本节课教学中,学生对诗词的欣赏和理解能力有所提高,但在古代故事的理解和修辞手法的应用上仍存在一定困难。
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和创造力,多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提升他们的表达能力。
另外,在课堂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通过合作学习,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所学知识。
以上是本节课的教案及反思,希望对今后的教学工作有所启发。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四》精美教案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四》精美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baf288e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c171fd7.png)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四》精美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四》,内容包括“古诗两首”、“读读记记”、“日积月累”和“阅读与实践”四个部分。
其中,“古诗两首”分别为《题西林壁》和《雪梅》,要求学生能够理解诗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读读记记”旨在引导学生积累词汇,提高语言表达能力;“日积月累”通过趣味阅读,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阅读与实践”则着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熟读并背诵《题西林壁》和《雪梅》,理解诗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 积累词汇,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学会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3. 通过阅读与实践,巩固所学知识,提高阅读理解和实践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理解《题西林壁》和《雪梅》的诗意,积累词汇,提高阅读理解和实践能力。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学会运用修辞手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生准备:课本、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展示和趣味故事,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激发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引导学生自主阅读《题西林壁》和《雪梅》,理解诗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 课堂讲解:(1) 对《题西林壁》进行详细讲解,分析诗句中的修辞手法,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感情。
(2) 对《雪梅》进行详细讲解,指导学生学会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4. 随堂练习:设计相关练习题,检验学生对两首诗的理解程度,及时纠正错误。
5. 词汇积累:引导学生学习“读读记记”,积累词汇,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6. 阅读与实践: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阅读心得,并进行实践操作。
六、板书设计1. 课题:《语文园地四》2. 两首古诗:《题西林壁》和《雪梅》3. 修辞手法:比喻、拟人等4. 词汇积累:精美词语、成语5. 阅读与实践:阅读心得、实践操作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 背诵《题西林壁》和《雪梅》。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四》精美教案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四》精美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a89c422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81ba2ec.png)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四》精美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四》。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词语盘点、读读写写、日积月累、口语交际和习作五大板块。
具体涉及词语的用法、句子的仿写、名言警句的积累、交际能力的培养以及作文的指导。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熟练掌握本单元所学的词语,并能灵活运用;学会仿写句子,积累名言警句;提高口语交际能力,学会倾听、表达和应对。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等方式,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的良好习惯,提高语文素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培养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增强团结合作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词语的运用、句子的仿写、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
难点:作文的指导,如何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写出富有真情实感的作文。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PPT、黑板、粉笔、教学卡片等。
学生准备:课本、练习本、彩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PPT展示生活中常见的场景,引导学生观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词语盘点:学生自主阅读,找出本单元所学的词语,并进行分类记忆。
3. 读读写写:教师引导学生仿写句子,并进行交流展示。
4. 日积月累:学生分享自己积累的名言警句,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5. 口语交际:设置情景,引导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培养口语交际能力。
6. 习作指导:教师讲解作文要求,指导学生观察生活,写出富有真情实感的作文。
7. 随堂练习: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词语盘点:分类记忆,灵活运用。
2. 读读写写:仿写句子,交流展示。
3. 日积月累:名言警句,共同学习。
4. 口语交际:情景模拟,锻炼能力。
5. 习作指导:观察生活,写出真情。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抄写本单元所学的词语,并运用它们造句。
(2)积累一句名言警句,并谈谈自己的理解。
(3)以“我的梦想”为题,写一篇作文。
2024年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四》精美教案
![2024年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四》精美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cbd0733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a660e0f.png)
2024年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四》精美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读写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观察、思考、表达,提高写作能力。
(3)培养阅读兴趣,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过程与方法(1)通过讨论、交流,学会合作学习。
(2)运用多种阅读方法,提高阅读效率。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2)培养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1)生字词的正确读写。
(2)课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
(3)写作能力的培养。
2.教学难点(1)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及其作用。
(2)写作中的观察、思考、表达。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通过图片展示,引导学生观察大自然的美景。
(2)提问:你们觉得大自然的美景有哪些特点?2.课文阅读(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写。
(2)教师辅导,讲解生字词的意思、用法。
(3)学生再次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课文分析(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的结构、主题。
(2)学生讨论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及其作用。
(3)学生分享自己最喜欢的段落或句子,并说明原因。
4.写作指导(1)教师展示优秀作文,引导学生欣赏、分析。
(2)学生讨论作文中的观察、思考、表达。
(3)教师给出写作任务,学生现场写作。
5.课堂小结(2)强调生字词的正确读写。
(3)鼓励学生多观察、多思考、多表达。
6.作业布置(1)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完成课后练习题。
(3)写一篇关于大自然美景的作文。
四、教学反思1.对生字词的讲解要细致,确保学生正确掌握。
2.在分析课文时,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
3.写作指导要具体,帮助学生提高写作能力。
4.课堂小结要简洁明了,强化学生的学习重点。
5.作业布置要适量,确保学生能够充分消化课堂内容。
重难点补充:一、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1)生字词的正确读写:师:同学们,我们来看看这些生字词,比如“辽阔”、“瑰丽”,谁能告诉我它们的意思呢?生1:辽阔就是非常宽广的意思。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四》精美教案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四》精美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cfb4f5f591b6bd97f192279168884868762b839.png)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四》精美教案一、教学内容1. 词语盘点:通过词语接龙游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巩固所学词语。
2. 写话练习:以“我的梦想”为主题,指导学生进行写作练习。
3. 阅读理解:学习《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文,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4. 诗歌欣赏:学习《静夜思》,感受古典诗词的魅力。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掌握本课词语,提高学生的词汇量;学会运用词语进行写话;提高阅读理解能力;感受古典诗词的韵味。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词语接龙、写作练习、阅读理解及诗歌欣赏,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热爱语文的情感;引导学生关爱他人,珍惜美好生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词语的运用、阅读理解的提高、写作技巧的掌握。
2. 教学重点:词语盘点、写话练习、阅读理解、诗歌欣赏。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练习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多媒体展示一组与梦想相关的图片,引导学生谈论自己的梦想,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词语盘点:(1)学生自读词语,巩固记忆。
(2)进行词语接龙游戏,检测学生对词语的掌握。
3. 写话练习:(1)教师提出“我的梦想”主题,引导学生进行口头表达。
(2)学生根据主题进行写作,教师巡回指导。
4. 阅读理解:(1)学生自读《卖火柴的小女孩》,了解故事内容。
(2)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3)讨论课文主题,培养学生的同理心。
5. 诗歌欣赏:(1)学生朗读《静夜思》,感受诗词的韵味。
(2)教师解析诗词,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情感。
(3)进行诗词背诵比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板书设计1. 词语盘点:列出本课词语,标注重点词语。
2. 写话练习:板书写作主题“我的梦想”,展示优秀学生作品。
3. 阅读理解:《卖火柴的小女孩》故事脉络。
4. 诗歌欣赏:《静夜思》全诗。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语文园地四精品教案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语文园地四精品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c049b80c0c708a1284ac850ad02de80d4d806eb.png)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语文园地四精品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语文园地四,主要内容包括《古诗两首》(《夜书所见》、《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语文天地和阅读。
详细内容如下:1.《夜书所见》:叶绍翁的诗作,描绘了深秋夜晚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2.《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陆游的诗作,通过描绘秋夜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和人民的忧虑。
二、教学目标1. 熟练朗读和背诵两首古诗,理解诗意,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2. 学会本课生字,理解词语,提高阅读和写作能力。
3. 培养学生对古典诗词的热爱,提高审美情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两首古诗的朗读、背诵、理解和体会。
难点:《夜书所见》中“送”字的读音和书写,《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中“将晓”和“迎凉”的意义。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课件:展示两首古诗的背景、诗意和生字。
2. 生字卡片:用于认读生字。
3. 作业本:用于随堂练习和作业。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深秋夜晚的图片,引导学生感受秋天的氛围,引入本课学习内容。
2. 新课导入:出示两首古诗,指导学生朗读,注意字音和节奏。
3. 熟读课文:学生自读,指名读,齐读,直至熟练。
4. 理解诗意:教师讲解诗句,引导学生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5. 认读生字:学习生字,组词,理解词语。
6. 例题讲解:分析诗句中的修辞手法,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7. 随堂练习:根据生字和诗句进行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两首古诗的题目和作者2. 生字和词语3. 诗句分析要点七、作业设计(1)朗读并背诵两首古诗。
(2)用生字组词,造句。
(3)模仿诗句,写一段描绘秋天的文字。
2. 答案:(1)见附录。
(2)见附录。
(3)示例:秋天来了,树叶黄了,一片片飘落下来,像一只只黄色的蝴蝶在空中飞舞。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的学习效果,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阅读其他描绘秋天的诗词,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语文园地四教案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语文园地四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fdd39a0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723e5dd.png)
b.讲解写作要点,指导学生构思文章。
c.学生进行写作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6.随堂练习: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
1.板书古诗《题西林壁》、《雪梅》。
2.板书文言文《王戎不取道旁李》、《司马光》。
3.板书生字、词语。
七、作业设计
1.作业题目:
a.背诵并默写《题西林壁》和《雪梅》。
2.古诗教学:
a.朗读古诗,理解诗意。
b.分析诗中的生字、词语,讲解其含义。
c.体会诗人的情感,背诵古诗。
3.文言文教学:
a.阅读文言文,理解故事内容。
b.翻译文言文,讲解生字、词语。
c.分析人物品质,体会故事寓意。
4.词语盘点:通过多媒体展示本单元的生字、词语,引导学生认读、理解并运用。
5.写作指导:
1.理解: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通过朗读、分析、讨论等方式,深入理解古诗和文言文的内容。对于生僻字词、句式结构等难点,教师要进行详细讲解,确保学生理解透彻。
2.背诵:在理解的基础上,鼓励学生进行背诵。可以采用多种方式,如分组竞赛、接龙、单独背诵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教师要关注学生的背诵进度,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
4.课后拓展:鼓励学生在课后进行拓展阅读和练习,提高语文素养。教师可推荐相关书籍、文章,供学生参考。
本节课程教学技巧和窍门
一、语言语调
1.讲解古诗和文言文时,注意语速适中,语气抑扬顿挫,以传达作品的韵律美。
2.在提问和讨论环节,保持亲切、鼓励的语气,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二、时间分配1.合理安排课堂源自间,确保每个环节都有充足的时间进行。
一、教学内容方面
1.是否充分讲解古诗和文言文的内涵,使学生感受到中华文化的魅力?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四》精美教案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四》精美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e3a947f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0c78301.png)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四》精美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四》,主要内容包括:阅读理解《一只窝囊的大老虎》,语文实践活动“有趣的动物”,以及写作训练“我心中的英雄”。
二、教学目标1. 能够理解并掌握课文《一只窝囊的大老虎》的主要内容和寓意,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 通过语文实践活动,学会观察动物,培养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课文寓意,运用写作技巧进行创作。
教学重点: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观察力和表达能力的提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课文挂图。
学生准备:语文课本、练习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组有趣的动物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动物的特点,激发学习兴趣。
2. 阅读理解:(1)学生自读课文《一只窝囊的大老虎》,思考并回答问题:课文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大老虎为什么被认为窝囊?3. 语文实践活动:(1)学生分组讨论,观察身边的动物,找出它们的特点。
(2)每组推荐一名代表进行分享,其他同学认真倾听,学会表达。
4. 写作训练:(1)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你心中的英雄是谁?为什么?(2)学生进行写作,教师巡回指导。
5. 随堂练习:(1)根据课文内容,完成课后练习题。
(2)运用实践活动中学到的观察方法,描述一种动物。
六、板书设计1. 课文《一只窝囊的大老虎》2. 课文关键词:窝囊、勇敢、智慧3. 写作训练:我心中的英雄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描述一种你喜欢的动物,并说明原因。
例文:我喜欢小狗,因为它忠诚、可爱。
每次放学回家,小狗都会摇着尾巴迎接我,让我感受到家的温暖。
答案:我喜欢(动物名称),因为它(特点1)、(特点2)。
每次(场景),(动物名称)都会(动作),让我感受到(情感)。
2.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教师布置拓展作业:观察身边的英雄,了解他们的故事,下节课分享。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阅读理解、语文实践活动和写作训练,培养了学生的阅读能力、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四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四》教案精选
![四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四》教案精选](https://img.taocdn.com/s3/m/f736ebd3b8d528ea81c758f5f61fb7360b4c2b85.png)
四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四》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四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四》,主要内容包括:1. 课文阅读:引导学生阅读《爬山虎的脚》一课,理解课文内容,学习生词、成语,掌握修辞手法。
2. 语文知识:学习句子成分,分析句子结构,提高句子表达能力。
3. 写作训练:学习仿写拟人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词、成语,学会运用修辞手法。
2. 学习句子成分,提高句子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3. 通过仿写拟人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写作水平。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句子成分的分析与应用,仿写拟人句。
2. 教学重点:课文内容的理解,生词、成语的掌握,修辞手法的运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练习本、字典。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爬山虎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其特点,激发学生的兴趣。
2. 阅读课文:学生自读《爬山虎的脚》,理解课文内容,教师进行讲解,分析生词、成语,学习修辞手法。
3. 句子分析:讲解句子成分,分析课文中的句子结构,让学生进行实践练习。
4. 写作训练:引导学生仿写拟人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5. 随堂练习:设计相关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熟读课文,掌握生词、成语,理解课文内容。
(2)分析课文中的句子成分,仿写拟人句。
(3)运用所学修辞手法,写一段话描述一种植物。
2. 答案:(1)略。
(2)例:太阳在天空中笑眯眯地看着我们。
(3)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对句子成分的理解和应用,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生活中观察大自然,运用所学修辞手法进行描述,激发学生对语文的兴趣。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句子成分的分析与应用2. 仿写拟人句的教学3. 作业设计中修辞手法的运用一、句子成分的分析与应用句子成分的分析是语文教学的基础,对于四年级学生来说,掌握句子成分对于提高语文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古人创造了许多神的故事,来表达他们对世界的认识, 如普罗米修斯上天拿取火种,就是古希腊人对火种来 源的一种解释。
◆ 我们要养成敢于提问、善于提问的习惯。
3.读一读。
指名读,齐读。
4.说一说自己是否有同样的体会,你还有什么独特的见解?
5.学生在小组内说一说自己的感受和体会。
6.全班交流。
预设:(出示课件4) 神话想象丰富,题材广泛。
神话是古代人民展现奇特想象和幻想所创作,具有神奇、丰富、多种多样的特色。
表面看起来很荒诞,实质朴素、真实、生动。
神话的故事性强,情节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
如后羿射日和打猎有关,女娲造人与制陶有关,神话把人民的生活情景渗入故事里,加以浪漫化。
神话中的主人公性格鲜明,能力非凡。
主人公大多是原始社会里的劳动英雄、战斗英雄和其它英雄人物的理想化身,也有的主人公是与人类作对的超自然力或敌对的人类集团加以艺术夸张而成,不论是正是反,都是鲜明生动超凡的。
(板书:神话的特点)(出示课件5) 7.鼓励学生多阅读神话故事,在阅读中感受神话的特点。
二、识字加油站。
1.课件出示第一组词语“花圃、花卉、花蕊”。
(出示课件6)
2.教师领读词语。
3.出示拼音学生自读。
4.学生再次认真拼读,说一说这些词语有什么特点?(“花”字组成的词语)
5.课件出示第二组词语“玫瑰、茉莉、牡丹、海棠”。
【设计意图:设计这个
环节,能帮助学生弄清词语的特点】
(出示课件7)
6.教师领读词语。
7.出示拼音学生自读。
8.男女生对读,与同桌讨论这些词语有什么特点?(都
是花的名称)
9.学生说说自己见过的花儿的颜色、形状、香味等。
10.课件出示9个生字:(板书:圃卉蕊玫茉
莉牡丹棠)
圃卉蕊玫茉莉牡丹棠
11.集体读、开火车读、指名读9个生字。
12.想一想:你发现这些生字有什么特点?用什么方法
最容易记住这些字。
13.学生进行交流,教师巡回引导学生发现这些汉字的
特点。
(从结构、偏旁、识记方法方面引导。
)
14.把下面的植物分成两类。
(出示课件8)
松树菊花荷花杨树柳树鸡冠花
杏树
(1)()
(2)()
三、词句段运用
1.导言:同学们,我们在上节课认识了一些花卉,这
节课我们—起走进“词句段王国”,一起去感受词语和句子
的无穷魅力吧。
2.课件出示词语:(出示课件9)
腾云驾雾上天入地神机妙算各显神通
三头六臂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刀枪不入
(1)读一读,指名读,齐读,男女比赛读。
(2)小组交流,读读词语,说一说,看看这些词语有
什么特点。
这些词语都是描写人物特点的成语。
(板书:人物特点)
(3)师导言:你们知道这些词语的意思吗?在小组内【设计意图:这一环节
说一说吧!
(4)小组代表发言,教师点拨:(出示课件10-17)
腾云驾雾:乘着云,驾着雾。
原是传说中指会法术的人乘云雾飞行,后形容奔驰迅速或头脑发昏。
上天入地:升上天空,钻入地下。
形容神通广大。
也比喻为实现某种目的而四处奔走。
神机妙算:惊人的机智,巧妙的计谋。
形容善于估计复杂的变化的情势,决定策略。
各显神通:比喻在各自工作中显身手。
三头六臂:三个脑袋,六条胳臂。
原为佛家语,指佛的法相。
后比喻神奇的本领。
眼观六路:眼睛看到四面八方。
形容机智灵活,遇事能多方观察,全面了解。
耳听八方:耳朵同时察听各方面来的声音。
形容人很机警。
刀枪不入:刀砍不进,枪刺不死,原形容人铜皮铁骨或物体十分结实。
现多比喻一个人僵化固执,冥顽不灵,很难被说服打动。
(5)导言:大家现在已经知道这些词语的意思了,谁能说说你从这些词语想到了哪些人物或故事,大家能不能选一两个成语说一句话呢?
(6)指导学生在学习小组内选词说话,然后全班进行交流。
预设:(出示课件18)
孙悟空不仅会腾云驾雾,还能上天入地呢!
诸葛亮真是一个神机妙算的人。
难道她真的有刀枪不入的本事吗?
(7)积累描写人物的成语。
(出示课件19)
料事如神博古通今出类拔萃学贯中西宽容大度义正辞严赤胆忠心不屈不挠视死如归临危不惧铁面无私大义灭亲的设计,是让学生们理解词语的意思,并在此基础上加以运用。
】
3.课件出示课本上的3个句子:(出示课件20)
(1)读一读,指名读,齐读,男女比赛读。
(2)说一说,小组交流,读读句子,说说这些句子有什么特点。
(3)小组代表发言,教师小结: ➢ 这三个句子都是神话故事中的语句,是作者想象的,让我们感受到了想象的神奇。
➢ (4)想一想:你在其他神话故事中,读到过让你感到神奇的情节吗? (5)先在小组内练习说一说,再选小组代表上台交流。
四、日积月累。
1.课件出示古诗,学习自由读。
(出示课件21)
嫦 娥
[唐]李商隐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2.师范读,学生跟读。
互相交流识记生字。
自由朗读。
3.教师简介作者:(出示课件22)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
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
荥阳。
他擅长诗歌写作,是晚唐最出色的诗人之一,和杜
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
其诗构思新
奇,因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一生很不得志。
死后葬
于家乡沁阳(今河南焦作市沁阳与博爱县交界之处)。
作品
收录为《李义山诗集》。
4.课件出示词语意思:(出示课件23)
[注释]
深:暗。
长河:银河。
碧海青天:指嫦娥的枯燥生活,只能见到碧色的海,
深蓝色的天。
夜夜心:指嫦娥每晚都会感到孤单。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
的设置,是让学生在了解作者和背景的前提下,通过对诗意思的初
步了解,从而达到对诗歌含义的理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