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道德概论-09
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概论
名词解释3 职业:就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对社会所承担的一定的职责和所从事的专门业务。
4道德原则:也称作道德的基本原则或根本原则,它是一定社会或阶级在道德上对人们的行为和品质提出的根本要求,是调整个人与个人、个人与集体以及与社会整体之间利益关系的根本指导,是评价人们行为是善恶的根本标准;同时也是对一定社会或阶级的道德关系的本质概括,是道德的社会本质或阶级属性的最直接最集中的反映,是区分不同道德类型的最根本的标志。
5道德规范:是一定社会和阶级从其社会整体利益出发形成和概括的,人们在墨重社会管子中应当普遍遵循的具体的行为准则。
6教师职业道德基本原则:指教师在教育活动中正确处理各种利益关系应遵循的最根本的行为准则,是对教师行为和品质的根本要求,也是教师道德的社会本质最直接和集中的反映。
28教师职业:教师职业是一种传播知识、培育人才的职业,即教师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实施文化知识传授和思想品德培育,把他们教育成为一定社会所需要的人才。
教师职业是一项崇高而神圣的职业。
29职业道德:人们在职业生活中所应遵循的基本行为准则和一系列职业道德规范。
它涵盖了职业人员(即职工)与服务对象、职工与领导、职工与职业、职业与职业之间等多重关系的调整和处理,是在职业生活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特有的社会道德现象。
30廉洁从教:就是要求教师的教育活动严格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不利用教师的权利从学生身上牟取私利。
31、学生为本:指要求教师的一切工作要以有利于学生的成长和成才为目的,教育的方式和手段以符合学生的特点为依据。
32、教育者集体:狭义是指在学校里专门从事德智体美等方面教育的任课教师所组成的集体;广义指一所学校里全体教职工所组成的教育工作者集体,包括:学校党政领导、行政人员、授课教师、后勤人员等。
33、教育合力:宏观指由多方面教育因素共同施加的全方位、立体式的综合影响;微观指学校各部门及每位教师作为教育因素共同对学生施加全方位的立体影响的过程。
职业道德概述
职业道德概述集团档案编码:[YTTR-YTPT28-YTNTL98-UYTYNN08]职业道德概述职业道德,就是同人们的职业活动紧密联系的符合职业特点所要求的道德准则、道德情操与道德品质的总和,它既是对本职人员在职业活动中的行为标准和要求,同时又是职业对社会所负的道德责任与义务。
职业道德是指人们在职业生活中应遵循的基本道德,即一般社会道德在职业生活中的具体体现。
是职业品德、职业纪律、专业胜任能力及职业责任等的总称,属于自律范围,它通过公约、守则等对职业生活中的某些方面加以规范。
职业道德既是本行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的行为规范,又是行业对社会所负的道德责任和义务。
中文名职业道德外文名 professional ethics定义职业道德(Professional ethics)道德,指衡量行为正当的观念标准,是指一定社会调整人们之间以及个人和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不同的对错标准是特定生产能力、生产关系和生活形态下自然形成的。
一个社会一般有社会公认的道德规范。
只涉及个人、个人之间、家庭等的私人关系的道德,称私德;涉及社会公共部分的道德,称为社会公德。
良好的职业修养是每一个优秀员工必备的素质,良好的职业道德是每一个员工都必须具备的基本品质,这两点是企业对员工最基本的规范和要求,同时也是每个员工担负起自己的工作责任必备的素质。
那么,怎样才是具备了良好的职业修养和职业道德呢每个人平时都有习惯,但不一定是职业习惯,更不一定是符合要求的职业习惯。
那么,哪些才是符合要求的职业习惯呢第一,早到公司。
每天提前到公司可以在上班之前准备好完成工作必须的工作条件,调整好需要的工作状态,保证准时开始一天的工作,才叫不迟到。
第二,搞好清洁卫生。
做好清洁卫生,可以保证一天整洁有序的工作环境,同时也利于保持良好的工作心情。
第三,工作计划。
提前做好工作计划利于有条不紊的开展每天、每周等每一个周期的工作,自然也有利于保证工作的质和量。
职业道德概论复习提纲
《职业道德概论》复习提纲1.道德的含义(P3-4)道德的概念是:道德是社会制定或认可的关于人们具有社会效用的行为应该而非必须如何的非权力规范。
道德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含义:(1)道德是由一定社会的经济关系所决定的特殊意识形态。
(2)道德以善恶为评价标准来评价和规范人们的行为,善恶的客观标准,就是看其行为是否有利于社会的发展进步,是否有利于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
(3)道德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内心信念来发挥自身的调节作用。
(4)道德是调整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
2.道德的本质(P8-9)(重点在特殊本质)简答或论述道德的本质是指道德作为道德而区别于其他社会现象的根本属性。
包括道德的一般本质和特殊本质。
(1)道德的一般本质,是指道德作为同政治,法律等意识形态一样的一般社会意识形态所具有的性质。
这种性质就是受社会关系特别是经济关系的制约。
主要表现在:a:社会经济结构的性质会直接决定各种道德体系的性质;b:社会经济关系所表现出来的利益直接决定着道德的基本原则和主要规范;c:社会经济关系的变化发展必然会引起道德关系的变化发展。
另外,对道德一般本质的理解又是辨证的,我们在承认道德是一定社会经济利益关系的产物的同时,也要承认道德又具有相对独立性,具有自身存在规则和发展规律。
道德的这种独立性突出表现为它既可以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也可以起消极的阻滞或促退作用。
(2)道德的特殊本质是指道德作为人类社会一种特定,具体的意识形态所具有的不同于其它社会意识形态的特殊性质:主要表现为:a.道德是特殊的规范调解方式。
道德是非制度化的规范,一种非权力规范,一种内化的规范。
b.道德是一种实践精神。
道德是人们从“实践-精神”上掌握现实世界的一种特殊方式,其目的是按照“善”的规则去创造性地完善社会和人自身的存在。
3.职业道德的含义(P14)教师职业道德的含义(P22)职业道德是指人们在一定的职业活动中所遵循的,具有自身职业特征的道德规范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道德观念,情操和品质。
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概论
第一章教育职业及教师劳动1、官学:是指由中国历代官府所办的各级学校。
私学是由私人开办的学校。
2、科举制是封建社会的一种教育和考试制度,采用的是分科取士的办法。
3、道德:是由一定社会的经济关系所决定的特殊意识形态,是以善恶评价为标准,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内心信念所维持的,调整人们之间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和个人品质的总和。
4、职业:就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对社会所承担的一定的职责和所从事的专门业务。
5、职业道德:是指人们在职业生活中所应遵循的基本行为准则和一系列职业道德规范。
职业道德分为某种职业特有的职业道德和把各种职业道德作为一个整体来认识的一般的职业道德。
6、教师职业:是根据一定社会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行文化知识传授和思想品德培育,把他们教育成为一定社会所需要的人才。
7、教师职业的特点:教师职业的特点是指教师这一职业角色与其他职业从业人员的区别之所在。
(1)崇高性。
一方面教师承担着传递并发展前人创造的一切优秀文化成果的重任,对人类文化成果的继承和发展起着桥梁和纽带作用。
教师肩负着培养一代新人的重任,对提高新一代的科学文化和思想道德素质起着特殊重要的作用。
(2)奉献性。
教师职业不仅崇高伟大,而且是最富于无私奉献、自我牺牲的职业。
(3教师对学生的教育分为两种:一种是知识的传授,一种是品德的培养。
传授知识的示范性要求教师自身对知识学问的尊重和勤奋钻研,努力成为一个有知识、有道德的人。
(4)主导性。
教师职业活动的对象是学生,学生是整个教育的重心和主体。
由于学生缺乏知识经验,身心要得到发展需要教师的积极引导和帮助。
8、教师职业的社会功能(社会意义):教师职业的社会功能是指教师劳动对于社会进步所起的作用或者所具有的价值和意义。
1、培育一代新人。
教师是育人的导师,对提高新的一代及社会全体成员的思想道德素质起着特殊重要的作用。
教师的作用不可替代。
影响一个人成长发展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学校教育是其中的一个主要要素。
职业道德概述
职业道德概述职业道德,就是同人们的职业活动紧密联系的符合职业特点所要求的道德准则、道德情操与道德品质的总和,它既是对本职人员在职业活动中的行为标准和要求,同时又是职业对社会所负的道德责任与义务。
职业道德是指人们在职业生活中应遵循的基本道德,即一般社会道德在职业生活中的具体体现。
是职业品德、职业纪律、专业胜任能力及职业责任等的总称,属于自律范围,它通过公约、守则等对职业生活中的某些方面加以规范。
职业道德既是本行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的行为规范,又是行业对社会所负的道德责任和义务。
中文名职业道德外文名professional ethics定义职业道德(Professional ethics)道德,指衡量行为正当的观念标准,是指一定社会调整人们之间以及个人和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不同的对错标准是特定生产能力、生产关系和生活形态下自然形成的。
一个社会一般有社会公认的道德规范。
只涉及个人、个人之间、家庭等的私人关系的道德,称私德;涉及社会公共部分的道德,称为社会公德。
良好的职业修养是每一个优秀员工必备的素质,良好的职业道德是每一个员工都必需具备的基本品质,这两点是企业对员工最基本的规范和请求,同时也是每个员工担当起本人的工作责任必备的素质。
那么,如何才是具备了良好的职业修养和职业道德呢?每个人平时都有惯,但不肯定是职业惯,更不肯定是符合请求的职业惯。
那么,哪些才是符合请求的职业惯呢?第一,早到公司。
每天提前到公司可以在上班之前准备好完成工作必须的工作条件,调整好需要的工作状态,保证准时开始一天的工作,才叫不迟到。
第二,搞好清洁卫生。
做好清洁卫生,可以保证一天整洁有序的工作环境,同时也利于保持良好的工作心情。
第三,工作计划。
提前做好工作计划利于有条不紊的开展每天、每周等每一个周期的工作,自然也有利于保证工作的质和量。
第四,开会记录。
及时记录必要的工作信息,有助于准确的记载各类有用的信息,帮助一样平常工作顺利开展。
职业道德课件
·集体主义得要求
正确处理集体利于与个人利益得关系; 正确处理“小集体”与“大集体”得关系; 反对形形色色得错误思想(极端个人主义、
慧与力量 通过职业道德基本要求——引导职业行为
·规范功能表现在两个方面
通过岗位责任得总体规定——使员工明白 职业活动得基本要求
通过具体得操作规程与违规处罚规则—— 让员工明白职业行为底线
整合功能分为两种类型
硬性整合:硬性要求就是企业伦理得底线, 就是职业道德得禁区。
柔性整合:通过职业道德精神得有效应用,凝 聚力量、鼓舞士气、增强战斗力。
服务群众就是公民道德建设得核心,也就是 职业道德建设得核心。
奉献社会(最高境界)
奉献社会就是职业道德中得最高境界 对企业来说,奉献社会意味着承担社会责任;
对于从业人员来说,奉献社会意味着实现职 业理想
社会公德与职业道德 P29
公民道德建设得三大主体:社会公德、职业 道德、家庭美德
社会公德:全体公民在社会交往与公共生活 中应该遵循得行为准则,涵盖了人与人、人 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得关系。
职业道德课件
考试基本情况
职业道德10%,理论知识90% 8个单选,8个多选,9个个人情况表述 2003年第一次职业道德考试;2007年新版教
材使用
课程总目录
第一章 职业道德概述
第二章 职业道德建设得基本原则 第三章 职业化与职业道德
基础理论
第四章 职业技能与职业道德
第五章 职业道德修养
第二章 职业道德建设得基本原则 P25
第一节 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第二节 坚持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原则
第三节 职业活动内在得道德准则:忠诚、审 慎、勤勉
社会主义核心得价值体系
江苏教师职业道德概论09-03真题
2009年江苏省高校、中专校新教师岗前培训《教师职业道德概论》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道德评价和规范人们行为的标准是()A.动机—效果B.成败C.自律D.善恶2、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是()A.主观为自己B.为人民服务C.集体主义D.按劳分配3、教育对象的向师性要求教师从育人的高度注意自身劳动的()A.示范性B.创造性C.主体性D.社会性4、师生之间的伦理关系模式可以分为代际关系、朋友关系和()A.管理关系B.心理关系C.代际—朋友关系D.法律关系5、确立教师职业道德教育引导性原则的依据是道德的()A.他律性B.实践性C.阶级性D.层次性6、孔子“有教无类”的观点体现了他重要的教育理想()A.以民为本B.知行合一C.教育公平D.立志乐道7、教师严格要求学生应当做到严而有理、言而有度、严而有方以及()A.严而有爱B.严而有责C.严而不苟D.严而有恒8、统率教师职业道德评价全过程的原则有目的性原则、质的分析原则和()A.量的分析原则B.主体性原则C.主客体结合原则D.实事求是原则9、大学精神的精髓和内核包括学术自由的精神、独立自主的精神、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开拓创新精神以及()A.理性批判精神B.求真务实精神C.安贫乐道精神D.团结协作精神10、教师之间发展性团结协作关系的显著特点是()A.相互间没有矛盾B.有好的领导C.相互间愿意、敢于、善于提出问题D.规章制度健全二、简述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1、我国职业道德的主要规范是什么?2、如何理解道德是特殊的规范调解方式?3、建立和弘扬大学精神对师德修养的意义是什么?4、师德修养的过程如何?5、如何理解教育劳动的创造性?三、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1、论述教书育人原则的确立依据以及广大教师贯彻教书育人原则的要求。
2、什么是他律?什么是自律?两者关系如何?四、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1、【材料】为了遏制高校学术不端行为,国家教育部研究决定成立学风建设协调小组,由副部长陈希任组长,可受理直属高校学风问题举报并组织对重大学风问题进行调查核实,提出处理建议。
职业道德概论背诵版
道德的定义【马克思主义伦理学对道德如何理解?】[04,07,08简答]:①道德是由一定社会的经济关系所决定的特殊意识形态;(目的是按照善的规则去创造性地完善社会和人自身的存在)②道德以善恶为评价标准来评价和规范人们的行为;③道德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内心信念来发挥自身的调节作用;④道德是调整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社会和个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道德的一般本质是指道德作为同政治、法律、哲学、宗教、艺术等意识形态一样的一般社会意识形态所具有的性质,道德受社会关系特别是经济关系的制约[11简答]:①社会经济结构的性质直接决定各种道德体系的性质;②社会经济关系所表现出来的利益决定着道德的基本原则和主要规范;③社会经济关系的变化发展必然会引起道德关系的变化发展;④当然,道德又具有其相对的独立性,具有自身的存在规则和发展规律,突出表现为可以反作用于社会发展(积极的推动作用或消极的阻碍作用)。
道德的特殊本质:指道德作为人类社会一种特定的、具体的意识形态所具有的不同于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特殊性质。
道德是一种由原则、规范、意识、信念和行为习惯构成的特殊调解规范体系,具有特殊的规范性。
【如何理解道德是一种特殊的规范?】[03,05,09,12简答]主要表现为:①道德是特殊的规范调解方式:道德是一种非制度化的规范;道德是一种非权力规范;道德是一种内化的规范。
②道德是一种实践精神(怎样理解道德是一种实践精神?):(1)道德是一种以指导行动为目的,以形成人们正确的行为方式为内容的精神,因此它是实践的。
(2) 道德不仅仅是价值,更是实现价值的行动,是有目的的行动。
(3)道德是人们从“实践—精神”上掌握现实世界的一种特殊方式,其目的是按照“善”的规则去创造性地完善社会和人自身的存在。
职业指人们在社会活动中所从事的负有特定社会责任、具有专门业务的作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工作。
职业道德[02简答]指人们在一定的职业活动中形成和遵循的,具有自身职业特征的道德规范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道德观念、情操和品质。
职业道德概述
第一章职业道德概述
道德是由社会经济关系决定的。
职业道德的基本要素:职业理想、职业态度、职业义务、职业纪律、职业良心、职业荣誉、职业作风
职业道德特征:鲜明的行业性、适用范围的有限性、表现形式的多样性、一定的强制性、相对稳定性、利益相关性
职业道德的具体功能:①导向功能(引导职业活动方向)
②规范功能(促进职业活动规范化和标准化)
③整合功能
④激励功能(激发从业人员产生内在动力)
职业道德的社会作用:
一、有利于调整职业利益关系,维护社会生产和生活秩序
二、有利于提高人们的社会道德水平,促进良好社会风尚的形成
三、有利于完善人格,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我国传统职业道德的精华
1、公忠为国的社会责任感
2、恪尽职守的敬业精神
3、自强不息,勇于革新的拼搏精神
4、以礼待人的和谐精神
5、诚实守信的基本要求
6、见利思义、以义取利的价值取向
西方发达国家职业道德精华
1、社会责任至上
2、敬业
3、诚信
4、创新
当代西方发达国家职业道德建设的主要做法与经验
1、加强道德立法工作
2、注重信用档案体系的建立
3、严格的岗前和岗位培训
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确立了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
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特征:
1、继承性与创造性的统一
2、阶级性和人民性相统一
3、先进性和广泛性相统一。
新时代教师职业道德概论
新时代教师职业道德概论
新时代教师职业道德是一种协调关系,是教师和社会及学校之间有
序发展共同行动的首要要求。
新时代教师职业道德既包括有道德规范,又包括专业责任。
根据教师法,新时代教师的基本道德规范是,要遵
守宪法和法律,并积极反映社会主流价值观,人人平等、真诚待人、
尊重别人、团结互助。
专业责任是指新时代教师对教育工作的负责任,要立足职责,保持规律教学,加强与学生的交流实践,让学生进一步
掌握知识和技能,建立正确与有效的学习和思维方式,培养自身责任
感和能力,提高教学质量。
新时代教师要把道德规范和专业责任有效
的结合起来,实行“责任与教育相结合,追求心灵的极致”的理念,它
具有推进教育行业建设和促进发展的作用。
职业道德概述课件
职业道德的涵义
• 1、一种职业规范。 • 2、长期以来自然形成的。 • 3、体现为观念、习惯、信念等。 • 4、自律。
• 5、没有实质的约束力和强制力。 • 6、对员工义务的要求。 • 7、标准多元化。 • 8、承载着企业文化用范围的有限性。 • 2、历史继承性。 • 3、表达形式多种多样。 • 4、兼有强烈的纪律性。
职业道德要求
• 诚实守信 • 爱岗敬业 • 办事公道 • 服务群众 • 奉献社会
谢谢
职业道德概述
崔
飞
一、职业道德
• 职业:社会分工实际上就是职业分
工。
• 职业关系:责任关系、权利关系、
利益关系。
• 道德:就是由一定社会的经济基础
所决定,以善恶为评价标准,以法 律为保障并依靠社会舆论和人们内 心信念来维系的、调整人与人、人 与社会各成员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 的总和。
• 职业道德------是指所有从业人员
职业道德(新版 09年)
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录上篇下篇第一章职业道德概述第六章敬业第二章职业道德建设的基本原则第七章诚信第三章职业化与职业道德第八章公道第四章职业技能与职业道德第九章纪律第五章职业道德修养第十章节约第十一章合作第十二章奉献第一章职业道德概述第一节道德与职业道德一、道德的内涵(一)道德的内涵(P3)1、什么是道德?在西方,道德一词来源于拉丁语Morales,指风俗和习惯,后引伸,含有规则、规范、行为品质和善恶评价等含义。
马克思主义论理学认为,道德是人类社会持有的,由社会经济关系决定的,依靠内心信念和社会舆论、风俗习惯等方式来调整人与人之间、个人与社会之间、以及个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的特殊行为规范的总和。
从某种意义上说,道德就是讲人的行为“应该”怎样和“不应该”怎样的问题。
2、道德的三层含义(1)首先,一个社会的道德的性质、内容,是由社会生产方式、经济关系决定的;有什么样的生产方式、经济关系,就有什么样的道德体系。
(2)其次,道德是以善与恶、好与坏、偏私与公正等作为标准来调整人们之间的行为的。
(3)再次,道德不是由专门的机构来制定和强制实施的,而是依靠社会舆论和人们的信念、传统、习惯和教育的力量来调节的。
3、道德的表现形式(道德按表现形式可划分为以下三种类型)家庭美德社会公德职业道德(二)道德与法律的关系1、道德规范与法律规范的联系(1)自从国家产生以来,道德与法律都是国家社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
(2)道德与法律在作用上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3)道德与法律在内容上有相互重叠部分。
比如,我国《宪法》中许多法律条款,如“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同时又是人们所应遵守的社会主义道德规范。
2、道德规范与法律规范的区别(1)在调节范围上,道德适用范围广,而法律的适用范围相对窄。
只有违法的行为,才会受到法律惩处。
(2)在调节主体上,法律代表着国家意志,通过国家司法部门强制执行,而道德主要靠社会舆论、风俗和人们的良心来指导和约束人们的行为。
职业道德概论(完整版)
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内心信念来发挥自身的调节作用,是调整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社会之间的一般本质:指道德作为同政治、法律、形态所具有的性质。
它受着社会关系特别是经济关系的制约。
第一、社会经济结构的性质会直接决定各种道德体系的性质。
第二、社会经济关系所表现出来的利益直接决定着道德的基本原则和主要规范。
第三、社会经济关系的变化发展必然会引起道德关系的变化和发展。
特殊本质:指道德作为人类社会一种特定的、具体的意识形态所具有的不同于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特殊性质。
主要表现为:首先道德是特殊的规范调解方式,是非制度化、非权力和内化的规范;其次道德是一种实践精神方式,道德是一种以指导行动为目的,以形成人们正确的行为方式为内容的精神。
道德作为实践精神是一种价值,是道德主体的需要同满足这种需要的对象之间的价值关系。
同时,道德又不仅仅是价值,更是实现价值的行动,是有目的的行动。
[道德的本性是一种必要的恶。
道德作为一种行为规则,从最根本上来说,是对人的行为的管理和规范,进而是对人的某些欲望和自由的限制、约束、侵犯,因此,就其本身来说,是对人有害的。
道德不过是而创造的害己手段。
(8)],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集中体现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
社会主义事业是人民的事业,因此,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职业道德及其观念的灵魂,是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
(1)为人民服务,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下新型的人际关系。
(2) 为人民服务,体现了一种新的劳动态度,是履行职责的精神动力。
(3) 为人民服务,体现了衡量职业行为善恶是非的最高标准。
职业道德规范是在职业道德基本原则指导下形成的,调整人们职业活动中的利益关系,判断职业行为善恶的具体标准.我国目前的社会主义职业道德规范,具体而言:(1)爱岗敬业,勤于职守。
(2)尽职尽责,奉献社会。
(3)遵纪守法,诚实守信。
(4) 热爱祖国,忠于人民的,(3)团结协作,开拓. 1)教育劳动是以人为对象的创造性劳动,但这一对象与其他劳动实践过程中的对象不同,他是一个有意识的、有思想的、有主动性的人。
教师职业道德概论
教师职业道德概论一、道德的本质道德:是由一定社会的经济关系所决定的特殊意识形态,是以善恶为评价标准,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内心信念所维持的,调整人们之间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二、道德的基本功能1、道德的调节功能。
是道德最重要、最突出的社会功能。
道德的调节功能是指道德调节人的行为并通过调节人的行为来调节社会关系的作用。
2、道德论证功能。
是道德对自己赖以产生的经济基础的作用。
任何道德都是通过社会舆论、风俗习惯、内心信念等特有形式。
它要求人们以一定的善恶标准处世行事,为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服务。
3、道德的教育功能。
是道德的教化作用。
道德教育能使人们提高道德认识、升华道德情感、增强道德信念、强化道德意志,能够培养高尚的道德理想、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塑造健全的道德人格,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
4、道德导向功能。
是社会对人们的道德价值认识和实践活动的方向性指导及其要达到的道德价值目标。
道德能引导人们在道德行为和不道德行为甚至反道德行为自愿地选择道德行为,在遵守基本道德规范的基础上自觉地追求更高层次的目标,在道德冲突的困境中自主地选取较大的价值而牺牲较小的价值。
5、道德的基本功能,还有认识功能。
道德能反映现实。
预测趋势。
6、道德的保障在维护社会生活的稳定、保障人们正常生活和交往方面也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三、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1、基本原则: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集中体现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
①为人民服务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下新型的人际关系。
为人民服务本质上也就是人民自我服务,各个职业团体之间和各个从业人员之间是一种平等互助关系。
②为人民服务体现了一种新的劳动态度,是履行职责的精神动力。
它把“主观为自己,客观为别人”。
③为人民服务体现了衡量职业行为善恶是非的最高标准。
为人民服务,不仅贯穿于社会主义职业道德发展的始终,为人民服务道德的规范和范畴中居于核心地位,起着主导作用,规范指导和规范着人们的职业行为。
职业道德概论
第一章导论道德的含义(可以从四个方面来把握)1道德是由一定社会的经济关系所决定的特殊意识形态2道德是以善恶为评价标准来评价和规范人们的行为3道德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内心信念来发挥自身的调节作用4道德是调节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
道德的本质(一般本质和特殊本质)道德的特殊本质是指:道德作为人类社会一种特定的、具体的意识形态所具有的不同于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特殊性质。
其主要表现为:首先,道德是特殊的规范调节方式。
(1)道德是一种非制度化的规范。
(2)道德是一种非权力的规范。
(3)道德是一种内化的规范。
其次,道德是一种实践精神。
道德的特点及其基本功能特点:1.特殊的规范性2.广泛的渗透性 3.独特的多层次性4.更高的稳定性5.强大的自律性基本功能:1、调节功能(道德最重要、最突出的社会功能)2、论证功能3、教育功能(道德的教化作用)4、导向功能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基本原则:为人民服务因为:(1)它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下新型的人际关系。
(2)体现了一种新的劳动态度,是履行职责的精神动力。
(3)体现了衡量职业行为善恶是非的最高标准。
主要规范:(1)爱岗敬业,勤于职守。
(2) 尽职尽责,奉献社会。
(3) 遵纪守法,诚实守信。
(4) 文明竞争,友好协作。
(5) 勤奋学习,熟练业务。
职业道德的作用1、能直接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2、是职业的生存条件。
3、对从业人员个人道德品质的形成有重要的影响。
4、对社会道德风尚发挥着重要作用。
教师职业道德的概念教师职业道德:是教师在从业过程中进行道德选择、道德评价、道德教育和修养等道德实践中必须遵循的道德规范和要求。
它反映了教师的职业义务,体现了教师所担负的道德责任。
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内容1、热爱祖国,忠于人民的教育事业。
2、尊重自我,热爱学生。
3、团结协作,开拓创新。
4、严格自律,以身作则。
第二章教育劳动和教师职业道德1、教育劳动的特点1、教育劳动的目的和任务的特殊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道德概念的一般理解1.道德是由一定的社会经济关系所决定的特殊意识形态2.道德以善恶未评价标准来评价和规范人们的行为3.道德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内心信念来发挥自身的调节作用4.道德是调节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道德的本质1.道德的一般本质所谓道德的一般本质,是指道德所作为同政治、法律、哲学、宗教、艺术等意识形态一样的一般社会意识形态所具有的性质。
表现在:其一,社会经济结构的性质会直接决定各种道德体系的性质,有什么样的社会经济结构,就相应地有什么样的社会道德,如奴隶社会有奴隶制神会的道德,封建神会有封建制社会的道德。
其二,社会经济关系所表现出来的利益直接决定着道德的基本原则和主要规范。
其三,社会经济关系的变化发展必然引起道德关系的变化发展。
当然,我们对道德一般本质的理解又必须是辩证的,亦即是说,我们在承认道德总是一定社会经济利益关系的产物的同时,也要承认道德又具有其相对的独立性,具有自身的存在规则和发展规律。
道德的这种独立性突出地表现为它即可以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也可以起消极的阻滞或促退作用。
2.道德的特殊本质(简述题道德的特殊本质)首先,道德是特殊的规范调解方式。
(1)道德是一种非制度化的规范(2)道德是一种非权力规范(3)道德是一种内化的规范其次,道德是一种时间精神。
道德不仅是一种社会意识,是一种特殊的调解规范体系,而且是人类掌握世界的特殊方式,是人类完善发展自身的活动。
主要是促使人类结成相互满足的价值关系,推动人们改善这种关系,调节人与人的交往、协作,完善人的人格。
同时,道德又不仅仅是价值,更是实现价值的行动,是有目的的行动。
道德是人们从“实践—精神”上掌握实现世界的一种特殊方式,其目的是按照“善”的规则去创造性地完善社会和人自身的存在。
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和主要规范1.为什么把“为人民服务”作为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1)为人民服务,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下新型的人际关系。
(2)为人民服务,体现了一种新的劳动态度,是履行职责的精神动力。
(3)为人民服务,体现了衡量职业行为善恶是非的最高标准。
2.职业道德的主要规范(5点)(1)要爱岗敬业、勤于职守。
(2)要尽职尽责,奉献社会。
(3)要遵纪守法、诚实守信。
(4)要文明竞争,友好协作。
(5)要勤奋学习,熟练业务。
教育劳动对象的特殊性劳动对象的向师性:教师是学生获求知识的导师和引路人,在学生心目中占有特殊地位。
教师的道德品行和知识不仅是学生学习的内容。
无论教师是否意识到,事实上教师的言论行为、为人处事的态度都被学生视为榜样,被学生竭力模仿。
教育对象的这种向师性,要求教师必须从育人高度注意自身劳动的示范性。
可见,教师的榜样作用对于学生的成长,是任何教科书、任何奖惩制度都不能代替的一种教育力量。
劳动对象的主客体双重性:教育劳动是以人为对象的创造性劳动,他是一个有意识的、有思想的、有主动性的人。
广大青少年既是作为教师的劳动对象(即客体)而出现的,又是作为教育劳动的主体而出现的。
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一切思想和行为,都要受自己意识的支配。
(1)学生是作为主体的主动的一方,接受不接受教师的影响,学生操有某种“主动权”。
(2)教师作为主体以其知识、思想品质作用于学生,那么学生作为客体,也随时以其思想、感情、见解、态度等,影响乃至改变着教师和教师的劳动。
(3)教师劳动的效果、成效,不只是取决于教师作为教学活动主体的努力和能力。
教育劳动方式的创造性:(P31)人类社会的发展,一方面是神会的各部门各行业的高度社会化,另一方面是社会的各部门各行业的更加复杂、更加精细的分工。
所以这一切都需要人的创造性劳动。
大学精神大学精神的定义:大学精神建设要求大学教师要确立起教学与科研相统一的职业责任观、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学术自由观、服务与引领相统一的社会责任观,还要树立起崇高的学术追求并养成独立的学者人格。
大学精神是在大学发展过程中长期积淀、凝结而成的、为大学人所普遍认可并共同追求的、相对稳定的理想、信念、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教书育人原则的确立依据1.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基本职责(任何时代,教育的根本任务都是培养特定社会、特定时代所需要的人才)2.教书育人是遵循教学规律的要求(教书育人原则是依据教学过程的客观规律确立的)3.教书育人是培养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人才的要求(四有新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新人)教书育人原则的要求1.坚持对学生的全面培养2.按教育规律教书育人3.努力学习,提高自身素质,探索教书育人的规律为人师表原则的确立依据1.为人师表是实现教育根本任务的要求2.为人师表是教师职业劳动特点的要求3.为人师表是整个社会对教师的要求为人师表原则的要求1.坚持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2.坚持以身作则,身教重于言教3.坚持言行一致,表里如一4.坚持以身立教,德识统一教育公正原则的确立依据1.教育公正是社会公正总体原则的要求2.教育公正是贯彻人为师表原则的保证,是正确处理师生关系的要求贯彻教育公正原则的要求1.坚持真理2.办事公道3.一视同仁师德要求1.确立学生主体观念2.尊重学生,培养学生个性3.关心学生,深入了解学生4.严格教育,全面要求学生教师集体中人际关系的道德调节1.关心集体:教师所关心的集体是一种真实的集体,在真实的集体里,个人与集体、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在价值本质、价值地位、价值意义上是统一的,不存在内在的分裂和价值序列上的优劣之分。
一方面,个人的价值创造、利益增长和需要的满足依赖于集体价值和利益的增长。
另一方面,集体的总体价值和利益的增长又必须依赖于个人的价值创造和利益的增长。
真实的集体主义,绝不在于片面突出个人,也不在于单纯强调突出集体,而是在于强调个人与集体之间在价值取向上的统一协调和生存发展上的共存共生,并把实现社会整体的共同进步和每个个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真正统一,作为它的最高目标和要求。
2.尊重同事3.团结协作:所谓发展性团结协作,主要是以优化现有教育人际关系、促进发展为目标和出发点,表现为教师同侪之间为了促进发展、优化关系,主动沟通,有问题时,愿意、敢于和善于提出问题,有意见提在当面,“言者无罪,闻这足戒”,寻求和实现了充分的人际交流,不断达到新的理解,形成良性的竞争氛围,促发新的发展契机。
在这类集体中,教师之间的关系表面上似乎不是很和谐,教师同侪之间会围绕某个问题发生激烈的争论,但这种教师人际关系具有激励价值,有利于教师业务能力的发挥和个性的健康发展。
这种教师集体中的团结协作氛围一旦形成,就会使教师逐渐养成并习惯于真实的、真诚的、互相激励的教师人际关系。
4.有益竞争:教师要有一种开拓进取、敢于创新的精神竞争的手段必须符合道德应妥善处理好教师集体中竞争和协作的关系教学工作的道德意义1.教学是以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为目标的进取性工作2.对待教学工作的态度体现教师的道德水平3.做好教学工作是教师良好素质的体现科学研究的道德意义(重点P158)1.有助于引领人类文明发展的健康方向2.有助于高校教学质量的提高3.有助于大学生创造性人格的养成4.有助于高校教师取得科学研究的成功5.有助于大学生科研素养的培养科学研究中的具体道德要求(重点)1.追求真理,用于创新2.实事求是,治学严谨学术腐败主要表现:①抄袭剽窃,就是讲他人成果占位己有。
②伪造或是拼凑包装。
③浮夸吹嘘,制造“学术泡沫”。
④不搞不正之风。
学术腐败产生的原因相当复杂,从大的社会环境来说,整个社会在向市场经济转轨时期出现的价值观、利益观和道德观偏差对学术界的影响等;从学术界自身而言,建立和完善既适应社会发展又符合学术规律的学术管理系统滞后;从学术和学术人员来说,极少数人学术道德低下,学术功底薄弱,心态浮躁,经不起名利的诱惑等;从监督和惩罚机制上看,监督和惩罚机制饿缺位也是我国学术腐败未能得到遏制的一个重要因素。
我国现在只有一个受理院士学术腐败的投诉处理机构即学术道德建设委员会,实际上道德建设委员会并没有行政权力来实施处罚,只能进行道义上的谴责,其接受投诉后至多是向公众交代一下调查结果,往往还是语焉不详,公布被调查者的姓名都很难。
彻底清除学术腐败现象,有赖于党风、社会风气的根本转变,有赖于建立适应市场经济和学术发展规律的学术评价机制,有赖于提高科研人员的道德功底,有赖于建立完善的惩罚机制。
3.配合协作,优势互补4.学术民主,提携后辈高校教师社会服务应当遵循的道德原则1.“诚信”、“公平竞争”与“效率”以及“奉献”(基本道德原则)2. 正确处理权利和义务的关系3. 正确处理岗位主次关系4. 确立自觉的守法道德5. 要主动维护人与自然的道德关系6. 应具有人格示范的要求师德修养的过程1.提高师德意识教师职业道德认识是教师对职业道德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是进行师德修养的起点和前提2.陶冶师德情趣人的行为不仅受思想的支配,也受情感的驱动。
3.磨炼师德意志磨炼坚强的师德意志,是师德修养的必要环节。
4.坚定师德信念确立坚定的师德信念,是师德修养的核心问题。
5.培养师德行为和习惯在明确的师德意识指导下,依靠师德信念,自觉地选择师德行为,养成师德习惯是师德修养的最终目的和归宿。
师德修养过程诸环节关系是什么师德修养的过程就是从师德认识到养成良好的师德行为习惯的五个环节的有机统一的道德实践活动过程:提高师德认识是进行师德修养的前提和基础,陶冶师德情感和磨炼师德意志是把师德认识转化为师德行为习惯的中介,确立师德信念是师德修养的关键,养成良好的师德行为和习惯是师德修养的结果。
新时期师德修养的要求(简答)(一)学术与实践结合(二)他律与自律的结合他律是指道德主体在接受道德的有关原则、规范和要求的过程中,处于被动、受动的位置,其意志受到外在因素的干扰和驱使,把追求道德之外的目的作为行为准则。
自律是指道德主体在道德实践过程中能严于律己,自觉主动地内化道德的有关原则、规范和要求并自觉地付诸行动。
他律和自律是大学教师师德修养过程中的两个不同的阶段,但是二者又有相互关联作用。
这种关系表现在他律是自律的前提和基础,自律是他律的发展和升华。
大学教师加强师德修养必须经过他律阶段的不断积淀、发展、提升,渐而转向自律。
因此,我们强调大学教师的师德修养必须坚持以他律为基础和前提,以自律为目标和境界,坚持他律与自律的结合。
大学教师师德修养坚持他律与自律,可以从一下几个方面理解:a.认识师德修养过程中他律与自律关系的意义b.大学教师在师德修养过程中,要重视他律阶段的积淀和发展c.大学教师加强师德修养要努力由他律转向自律阶段d.在他律和自律的结合中,大学教师的师德修养还要突出师德实践环节(三)品质修炼与仪表修饰的结合教师职业道德评价的原则(3个原则)(一)教师职业道德评价的目的性原则(二)教师职业道德评价的主体性原则通过对教师职业道德评价的两个最有代表性的原则的分析,我们看到目的性原则、主体性原则集中反映了教师职业道德评价的规律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