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山东筝的发展及特征

合集下载

论山东筝曲呈现的艺术特点

论山东筝曲呈现的艺术特点

中华民族拥有着广阔的土地和丰富的音乐种类,各音乐种类在历史、文化、语言、风俗、生活等各方面存在着差异,因此形成了各地区不同的艺术风格。

筝曲作为中国传统音乐的一种体裁形式亦是如此。

我国不同地区的筝曲有着不同的音乐思维、风格特色和演奏技巧。

国内有关山东筝曲的研究不少,但大多为有关形成发展与演奏技法的研究。

本文将从山东筝曲呈现的角度来分析其内容、谱面等形式特点。

一、内容呈现特点(一)标题特点山东筝曲题材广泛,内容多样,反映了人民群众丰富的社会民俗生活,通过音乐形象来表达人们的内心情感,是现实生活的艺术再现。

山东筝曲的乐曲标题主要分为以下几类:1. 以乐曲所表达的中心内容、思想情感或描绘的民俗生活及美景命名这一类型的乐曲标题比较直观地反映了乐曲的故事性和情感性。

如讲述西论山东筝曲呈现的艺术特点文 / 孙源〔摘 要〕中华民族拥有着广阔的土地和丰富的音乐种类,山东筝曲为其中重要一环。

同时,它拥有着与其他地区不同的音乐思维与风格特点。

本文旨在发掘山东筝曲除形成发展与演奏技法以外的特点,从曲目呈现的角度找到其特点,为山东筝曲的研究者与演奏者提供更多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山东筝曲;呈现特点;乐谱音乐理论音乐世界汉时期王昭君出嫁匈奴的《美女思乡》,描写古代宫女们在深宫之中的悲惨遭遇并殷切思念家人的《汉宫秋月》,表达在世不得志选择归隐山林的白发老翁愤世嫉俗心情的《隐公自叹》,诸如此类的还有《文姬思汗》《鸿雁捎书》《禹王治水》等;以温婉轻盈的旋律来表现清风徐来的诗情画意的《清风弄竹》,描绘春耕时节劳动人民在美丽的田野中辛勤劳动场景的《春到田间》等。

新时期创编筝曲也以此类命名方法为主,如生动描绘元宵佳节热闹场景的《庆丰年》、展现欢庆丰收宏伟场面的《丰收锣鼓》等。

2. 以曲牌名或诗词直接命名山东筝曲的小板曲是由曲牌音乐发展演变而来的。

这些筝曲大多直接用曲牌名称来命名,如《剪靛花》《天下同》《凤阳歌》《呀儿哟》《叠断桥》《叹颜回》《梅花落》《降香牌》等。

论山东筝派的演奏风格特征

论山东筝派的演奏风格特征

文化探索76摘要:山东筝派,又称齐鲁筝派。

早在战国时期,古筝就已经广泛流传于山东境内,《高山流水》其中包含了《琴韵》《风摆翠竹》《夜静銮铃》《书韵》四个分曲,在20世纪50年代,这四个分曲被整合统一并冠以《高山流水》的名称。

《高山流水》为我们提供了大量研究山东筝派风格特点的素材资料,通过深入分析《高山流水》这一曲目,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山东筝曲,以便于能够更好地体会到山东筝派的风格。

关键词:山东筝派;演奏风格;传承保护一、山东筝派概况1.历史成因山东筝派,主要指的是流行于菏泽地区和聊城地区的古筝流派。

在历史上,菏泽郓城一带被称为“郓鄄筝琴之乡”,该地区的传统古曲最能代表山东筝派的风格特点。

在山东筝派的筝曲当中,其中大部分体现为六十八板的“八板体”结构。

传统山东筝曲的流传,主要是通过生活在聊城地区的金灼南、金以埙两位老先生传习的,在两位古筝前辈的努力下,许多山东筝派的传统曲目得以保存发扬。

通过长时间的研究发现,该筝派结合山东地区的民间小调、传统音乐等载体,充分拓展了山东筝派的文化内涵,并对山东筝派进行了创新、修复,逐渐形成了山东筝派这一类型。

2.旋律风格受到淳朴民风的影响,山东筝派的筝曲多采用跳进的形式,尤其是在上四度和下四度的频繁跳进当中,形成一种婉转起伏的感觉。

除此之外,山东筝曲中并没有悠长婉转的乐句,其简短明了的乐句更便于听众欣赏理解。

例如从《高山流水》的曲谱当中,可以直接观察到四度及四度以上之间频繁进行的跳动,体现出了流水中浪花迸溅的自然景观。

在曲目的第一部分,短促的停止和突然迸发的节奏重音能够将听众快速带入曲目营造的环境当中,让听众平静自己浮躁的心,感受到自然的静谧与美好;在曲目的第二部分,通过运用简短明了的表现方式,将高山流水的场面景象描绘了出来,听众能够在演奏中看到汹涌澎湃的瀑布、四处飞溅的浪花;在曲目的第三部分,听众能够更加深入地体会到筝曲所带给心灵的洗涤,并给人丰富的想象空间,更能感受到大自然给人们所带来的精神上的馈赠;在曲目的第四部分,悠远之声再次响起,并于乐曲的第一部分相互呼应,使听众完全陶醉于乐曲之中,将高山流水所带来的视觉冲击与心灵冲击表现得淋漓尽致。

浅述山东派筝乐的文化源流与地域特色

浅述山东派筝乐的文化源流与地域特色

浅述山东派筝乐的文化源流与地域特色一、文化源流山东派古筝是全国九大传统筝派之一,以鲁西南传统筝乐为代表。

所谓山东派筝乐,主要指流传在有着“书山戏海,筝琴之乡”之誉的鲁西南一带的传统筝乐。

2006年由菏泽市申报的“山东古筝乐”入选山东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入选国家级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鲁西南古筝历史悠久,三国时期的曹操对郓城和鄄城的古筝音乐印象极佳,称赞“郓鄄筝琴之乡也”。

公元220年,曹植被封为鄄城侯,他在鄄城旧城土山亭堂前,面对茫茫濮水写出了“抚弦弹鸣筝,慷慨有余音”的诗句。

明清时期,郓城筝乐繁盛,黎同庄至今还保存有一架明万历时的16弦筝;据《郓城县志·文艺篇》记载,万历年间,樊侍郎之孙樊陵善弹筝,由他编创的乐曲受到郓城人民的喜爱。

清康熙时期,郓城艺人赴曲阜祭孔,曾用筝、琵琶等四种乐器合奏了根据古琴曲改编的《平沙落雁》。

此外,《水浒传》、《金瓶梅》等明清小说对鲁西南一带的弹筝场景也有多处描写,如《水浒传》第七十一回描写了鲁西南梁山泊中的筝箫伴唱:“马麟品萧唱曲,燕青弹筝,不觉日暮。

宋江大醉,叫取纸笔来,一时乘着酒兴,作《满江红》一词。

写毕,令乐和单唱这首词曲”。

鲁西南有俗话,“霍家小女家家琴,杨氏诸姨部部筝”,反映了这个地区筝乐的盛况。

众所周知,在今天的菏泽地区,筝乐的群众基础甚为广泛,许多民间艺人都从事着以古筝为主奏或伴奏的音乐表演。

鲁西南古筝音乐的传承方式,在民间以口传心授为主,要求是十分严格的。

学生必须将曲谱烂熟于心,指法按部就班,要与老师的演奏丝毫不差,这得通过刻苦训练才能够达到。

据韩庭贵等鲁筝大师说,习筝者一天至少要弹上六七个小时,多在傍晚闲暇时开始,一直弹到夜深。

这种传承方式,保证了流派的特色,使其得到巩固。

学生一般到了基础扎实、得心应手的阶段,就可以即兴编创乐曲了,由于各有特点,所以同是弹筝人,演奏的筝曲却在风格上各有千秋。

据清《郓城县志》载,最早的鲁筝传人是明初郓籍人士李子慎等人,他们擅长抓筝弹琴,编创了许多曲目,历年创演,形成后世的山东派筝乐代表曲目。

论山东筝派的文化内涵与艺术特点

论山东筝派的文化内涵与艺术特点

近代 以来 , 山东筝在菏泽地区的 民间广为流传 , 尤其是在 郓 城 和鄄城两地最为盛行 , 为此该地 享有 “ 郓鄄城筝琴之 乡” 的美
筝曲风格又可 以分为 大指 大关节摇 、 大指小关节摇 、 扎 桩摇 、 悬 腕摇等 , 山东筝 派的大指摇则是“ 大指小关节摇 指” , 这种摇指技 法运用到主旋律 中, 可 以用右手的 四指进行扎桩 , 用 大指末关节

演奏时要注意力度的控制 , 使音色统 们 的追捧 。 在清末 时期 , 山东地区的黎邦荣先生最早开始研究 古 快速 的进行托劈组合动作 , 如, 河南筝派的大指摇 主要是“ 大指大 关节摇指 ” , 它主要 运_ F } j 右 手名指扎桩 于岳 山, 用小臂带动大关节连续进行托劈动作。 再言
筝技艺 , 可谓集众师之长于一身 , 这 为 韩 庭 贵 先 生 继 承 和 发扬 山

山东筝派 的发展概括
古筝最初 在陕西一带盛行 , 经过流传 , 遍布各 地 , 由于不 同 地方 的文化 、经济等因素存在一定的差异 ,形成 了不 同地域风 格 。在我 国 , 有 九大古筝流派享有盛名 , 主要包 括 山东派 、 河南 派、 浙江派 、 陕西派等古 筝流派 , 其 中山东筝派是 最具影响力 的
没有 支架 的情况下靠手腕来控制摇指。 三、 总结
山东 筝作 为我 国主要古筝流派之一 ,经过不断 的发展 已经
有了十六 弦筝 , 可见古筝 自古以来便受到 了人们的青睐 。 我具风格 , 有 着一定的地域特征 。下面我们首先来 了解一下 山东筝派 的发展 概括 , 然后再来重点探讨一下山东筝派 的艺术特点 。

奏风格 , 也为山东筝派的发展起 到了推动作用 。 韩庭 贵幼 时便 开 始学习古筝技艺 , 继承了传 统古 筝曲 目, 后来 同张为 昭老 师学 习 了系统的山东筝 曲。 到了二十_ 一岁 , 他又跟王殿玉老师学 习丫弹

简述山东筝派的技法特征

简述山东筝派的技法特征

间音乐 形式产 生 了碰撞 ,在 其独 有 的乐器 特 点基 础上 借鉴 、依 附 爽 朗 的特 点 ,在 演 奏上 滑音 时 ,要求 力度 稍 大 ,速 度 也要稍 快 , 以上两 者 的一些 音乐 元素 发展起 来 。 山东琴 书和 山东 琴 曲都是 以 因此 , 山东筝 曲 中上滑 音 的演奏 通 常会 出现 按音 的效 果 。例 如 在 古筝作 为伴 奏乐 器 ,惟 一 有所 不 同的是 ,在 前者 中 ,古筝 一开 始 乐 曲 《 渔舟 唱 晚》 中 ,快板 部分 的第 三 次模进 ,左 手 直接 由第 二 并 没有 被 当作伴 奏乐 器 出现 在其 中,而 是后 来添 加进 去 的。古 筝 次 模进 中颤 音和 上 滑音 次第 结合 的技 法递 进 为按音 。这 种按 音 不 在 长期 的伴奏 过 程 中,经过 不 断 的磨 练和 完 善 ,形成 了一 套可 以 是 作 为一种 技法 单 独 出现 的,而 是 随着 乐 曲速 度 的加快 、力 度 的 独 立演 奏 的古筝 乐 曲,并 逐渐 从琴 书 的伴 奏 体系 中走 出来 ,成 为 加 强 ,在上滑 音 的基础 上形 成的按 音 。 件 独 奏 乐器 。而 在 后 者 中 ,古 筝 自始 至 终 占据 主奏 乐器 的地 山东筝 的颤弦 也具 有 自己的特 色 ,相对 其它 筝派 而 言,它 的 位 ,素有 “ 无筝 不成 乐 ”的说法 。 幅度 和力度 都 比较 大 。这主 要取 决 于两 个原 因 :一是 山 东派 的传 统 用筝 是 丝弦 筝 , 由于 其弹 性较 大 ,所 以需 要左 手大 幅度 颤弦 , 二 、演奏技 法 山东筝派 在 继承 了 山东琴 书和 山东 琴 曲特 点的 同时 ,结 合 自 二是 山东 派筝 曲刚 健豪 放 的特 点决 定 了颤弦 幅度 和力度 要 大 。因 身音 乐表现 的需 要而 形成 了一 套相应 的演奏 技法 。右 手技 法主 要 此 山东筝左 手 颤弦 对幅 度和 力度 的 要求 成为 此派 颤弦 技术 的一 大

浅谈各古筝流派特点

浅谈各古筝流派特点

浅谈各古筝流派特点导语:传统的筝乐分为南北两派,但仍可以做更进一步的较为细致的区分,诸如河南筝、山东筝、潮州筝、客家筝、浙江筝等。

这是汉族筝乐的五个主要流派。

下面就由店铺浅谈一下各古筝流派特点,大家一起去了解一下吧!浅谈各古筝流派特点1、河南筝:“奋逸响”恰似河南人的性格和语言高亢粗犷,明郎谐趣。

当然,这指的是一般风格。

河南筝在演奏上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和这一风格当吻合,就是右手从靠近琴码的地方开始,流动的弹奏到靠近“岳山”的地方,同时左手大幅度的揉颤,音乐表现很富有戏剧性也很有效果,在河南筝中,把定这一技巧称为“游摇”。

河南筝的曲目可以说是直接来自民间说唱音乐和戏曲音乐,河南曲子是民间历史悠久的民间说唱音乐,清以后衰落,只有南明地区还十分兴旺,所以又称之为南阳鼓子曲,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带有唱词的“牌子曲”和纯器乐的“板头曲”,等在其中作为重要的伴奏乐器出现,同时,也脱离了说唱而独立演奏。

过去,艺人相见,就经常首先演奏一首板头曲以会知音,并易名为《高山流水》,这或许是抚今追者,跟锺子期与俞伯牙结为知音的故事相关系吧!今天所保存下来的许多河南的传统曲目中,大量的就是这种板头曲,人们常称之为“中州古曲”,如《哭周瑜》、《苏武思乡》等都是。

在河南曲子中,一些短小的曲牌在流传过程中又逐渐形成了一种有角色分工,可以上台表演的形式“小调曲子”今天已成为一个著名剧种“河南曲剧”,小调曲子原来比较简单,但是后来,旋律发展了,筝在伴奏中地位重要,在演奏上也逐渐具备了它的个性,这两者的结合,形成了它在音乐上独有的美,给人以吸引力。

2、山东筝:山东和河南两地区相邻,从语言到习俗有许多相近的地方。

山东筝也有很长时间的历史,如《战国策·齐策》有记:“临淄其富而实,其民无不吹竽,击筑、弹筝。

”所以有不少人称山东筝为齐秦。

而今天所保留下来的许多山东筝曲就是出自山东琴书,其中一部分是作为琴书的前奏出现的琴曲,跟河南板头曲相似,有六十八板“大板曲”,像《汉宫秋月》等,另外,也有由山东琴书的唱腔和曲牌演变而来的,如《凤翔歌》。

山东古筝艺术浅谈

山东古筝艺术浅谈
山东古筝艺术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历代艺人创作了丰富的古筝曲目,积累了大量的演奏经验和手法。近代,筝在山东更是非常流行。它主要盛行于菏泽、聊城两地区,尤其菏泽地区的郓城、鄄城等县,人才济济,享有“古筝之乡”的美称。如我国著名的古筝教育家,演奏家赵玉斋、高自成、赵登山、韩庭贵等都是菏泽人,他们为我国古筝艺术特别是山东派古筝艺术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任何一个音乐品种的艺术特色,既有继承性,又伴随时代的进程、审美观的变化而不断演变。随着社会的发展和音乐表现的需要,山东古筝艺术在建国后有了飞速的发展,筝家中的许多有识之士,沿着古筝艺术的传统在现实生活的肥沃土壤中汲取丰富的养料,创作了许多好的作品。早在五十年代初期,以双手弹奏为特点的古筝新曲《庆丰年》的问世,使山东筝曲的面貌开始了新变化。曲作者赵玉斋先生不仅有着深厚的山东民间音乐功底,又具有对新鲜事物的敏感和改革创新的勇气,他善于吸收其它筝派的长处和民间音乐营养,在他的演奏中体现了山东筝的继承和发展,为筝演奏技巧的改革做出了重要贡献。
《鹦啭黄鹂》这首曲子是由民间乐曲《八板》演变的一首十分巧妙的筝曲。它音符密集繁碎,节奏活泼跳跃,曲调欢快明朗,表现了在轻风荡漾、春光明媚的时节,鹦鹉用它那优美清脆的歌喉和黄莺一唱一和地纵情欢歌。乐曲着重运用右手拇指第一关节的密“摇”和左手“打”弦、“点”指,以及双手配合演奏的“走”指等技法,使得音乐更加活泼隽秀。
《汉宫秋月》是一首著名的传统慢板筝曲,它缠绵哀怨的音调,表达了古代皇宫中宫女们望月思乡的情感。主体旋律由民间乐曲《八板》的变奏构成。以“花”奏开始的旋律低沉幽静,第二乐句,右手正反扣弦的八度双音,结合左手在弱拍上的按揉,进一步呈示和巩固了主题乐思。接着,着重运用“按、揉、点、花”和“吟、颤”手法,细腻的刻画出悲郁的愁绪,凄凉的音调犹如发自肺腑的哭泣。旋律多是大幅度的八度跳进, 时而有激昂的“花”音点缀,表现出宫女们的愤慨情绪。稍快而有力的按颤八度双音及随后的“花”音进行,使全曲发展的高潮。最后,旋律的不断下行和还原的速度,使乐曲走向结束,又回到充满忧思的情感之中。

音乐地理学视角下山东古筝乐的形成与传播

音乐地理学视角下山东古筝乐的形成与传播

音乐地理学视角下山东古筝乐的形成与传播山东古筝乐源于山东半岛,是中国民族乐器中一种古老的弹拨乐器。

其形成与传播与山东地域文化密切相关。

在音乐地理学的视角下,山东古筝乐的形成和传播是受到地理环境、历史发展和文化交流等多重因素的影响。

山东地理环境的独特性,对于山东古筝音乐的形成有着深刻的影响。

首先,山东地处东岸,面向大海,形成了独特的海洋文化。

在这种背景下,山东出现了诸多精神文化的象征,如是中国古代重要艺术类型之一的曲艺,以及京剧等剧种。

其次,山东地势高低起伏,地形图随着沿岸线而发生变化,花山东半岛南面之丘陵地区风光旖旎,而中北部深沟崇山,南北山间由河谷阔谷贯穿,提供了丰富的美妙自然和历史文化元素,使古筝音乐具有独特的山东特点。

二、历史发展与山东古筝的传播山东古筝乐历史悠久,传承至今。

它不但因为其音乐自身特色而得以长存,还得益于山东历史发展的推动。

古代山东地区的文化历史活动相当丰富,人口密度较高,人民生活多样,使得古筝音乐成为一种重要的娱乐方式。

山东古筝乐在唐宋时期就已经形成了比较成熟的曲种和演奏技巧,并已出现了较多具有代表性的作品。

宋代以后,山东古筝乐进入中青年时期,成为寿宴、祭祀和嫁娶等大操大办的婚庆活动的重要音乐形式。

除此之外,山东古筝乐的传播还跟文化交流有密切的关系。

古代山东地区商贾云集,交通便利,加上地理环境好,能畅通无阻的沿海水道,从山东地区走向世界。

这就使山东地区人民能够在经济、文化等方面与他地形成广泛的接触与交流,使得山东古筝乐流传开来。

比如,山东地区的古筝演奏者多次参加音乐比赛和演出,将其独特的音乐和表演艺术展示在其他地区,从而谱写了一些脍炙人口的典故和故事。

总之,山东古筝乐的形成和传播是一个多重因素相互作用的过程。

它的形成和发展源于山东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文化背景,而其传播的广泛性又离不开山东的商业贸易和文化艺术交流。

山东古筝乐的独特性和广泛性,也反映了山东地区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融合力。

论山东筝曲的风格与特征

论山东筝曲的风格与特征
础 上 形 成 的 ,又 称 大 板 曲 、古 曲 ,俗 称 “ 老 八板 ” 。 古 曲 的全 曲 由八
文化 、歌 曲艺术等不 断融合,经过长 时期艺人们创新加 工,在演奏 技法 、艺术特色等方面 形成 了各具特色 的流派 。传统 古筝 乐一般分
版乐句组成 ,每 版有八拍 ,这样 的话全 曲会形 成六十 四板 ,但 由于
关键词 ; 山东筝 曲:风格;特征
古筝 作为我 国古老的弹 弦乐器 ,“ 以其悠 久的历 史、经 典 的传 世 名作 、独特 的音 韵及 身后 的文化 内涵 ,被 誉为 ‘ 众 乐之师 ’ , 历
经数千年不衰 ,在当代备受人们 的青睐 。 ” 到 目前,经过漫长 时间 的发展 ,古筝 艺术 已经逐步形成各 具风格和演技 的流派 ,遍布 大江 南北 。其 中,山东筝派 以其悠 久的历史和独特 的艺术风格而影 响较 为广泛 ,深受 业 内推崇 ,是我 国民族音乐 中的宝 贵财富 。但是 ,通
继 承 和 弘扬 。
二 山东筝 曲的艺术风格和特征
( 一)山东筝曲的分类艺术特征
山东筝 曲主要分 为传 统古典筝 曲和传 统民间筝 曲,是 “由山东 琴 曲、 山东琴书 唱腔 曲牌 以及 民间小 调这 三种音 乐体裁 演变而来 , 可 分为 ‘ 大板 曲’和 ‘ 小 板 曲’两种 形式 。 ” ∞山东筝 曲的 内容 丰 富,题材 多样 ,主要涉及 以下几个 方面 :一是历史典故类 ,如 :《 汉 宫秋月》、《 隐公子 叹》 《 叹颜 回》等;二是抒情类 ,如 :《 福寿颂》 、 《 普天 同庆 》 、《 书 韵》、《 琴韵 》等 ;三 是民 间生 活类 ,如:《 庆 丰 年 》、《 倒推磨 》等 ;四是 自然 景物类 ,如 :《 鸾凤 齐鸣 》 、《 风摆 翠 竹》 、《 风情 雨露 》等 。据统计 ,“ 山东筝 曲在长期 的积累 中逐渐形成 了大板 曲[ O 套 、小八板7 2 首、民间小调 7 0 0 首。 ”

民间音乐影响下的山东筝乐及其发展特点

民间音乐影响下的山东筝乐及其发展特点

民间音乐影响下的山东筝乐及其发展特点作者:徐玉瑶来源:《黄河之声》2020年第13期摘要:近几年来,山东筝乐发展尤为迅速,已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它主要流传于菏泽的鄄城和郓城地区。

据研究山东筝的形成与发展与山东民间传统音乐有密不可分的联系,本文以民间音乐影响下山东筝的起源与发展为主线,深入剖析山东筝乐的独特魅力。

关键词:山东筝乐;民间音乐;演奏特点一、山东筝乐1949年以前古筝只分为两大流派——南派和北派,受每个地域的文化风俗等影响又演变成六派甚至九派,在学术界对于山筝乐的研究有很多,由此可见,山东筝乐的文化价值和风格特色特别具有研究价值。

在史学上记载的山东筝乐有很多,齐鲁大地有着“东有扬琴,西有筝”之称。

《战国策》中有一句“其民无不吹竽、鼓瑟、击筑、弹筝”,可以看出当地居民喜爱筝乐文化并且在战国时期就流传甚广,就连世称聊斋先生的蒲松龄(山东淄川人)对古筝有所提及,在小说《聊斋奇女子》中的辛十四娘和连城等女子都爱弹筝。

在《水浒传》第七十一回里提及到宋江与梁山好汉举行了菊花会,文中提到“燕青弹筝、各取其乐”。

由此可见,筝乐在当时也流传盛行,并且多用于众人娱乐。

二、民间音乐影响下的山东筝乐我国地大物博,而这些流派受地方风俗的影响其风格特色也完全不一。

比如南派,其风格特色委婉、细腻,乐曲表现含蓄,而北方人的热情爽朗造就其北方筝乐比较粗犷,音乐表现也苍劲有力。

山东筝作为北方筝派的代表之一并分为大板筝曲和小板筝曲。

大板筝曲和小板筝曲的形成和发展又主要受到不同的民间音乐的影响,大板筝曲主要受到碰八板的影响,而小板筝曲主要受山东琴书影响较为深远,山东的地理因素也影响着山东筝乐的发展与形成,每个时期都经历了不同的发展与变革,下面,笔者将具体分析碰八板与山东琴书对山东筝乐的影响与发展。

(一)大板筝曲与碰八板大板筝曲主要来源于山东古曲碰八板(又叫系弦合奏曲),该曲为68板(也就是68小节)由八个乐句组成,每个乐句都为8小节而第五乐句多4小節为12小节,形8+8+8+8+12+8+8+8的小节形式。

山东筝曲特点

山东筝曲特点

山东筝曲特点
山东筝:据《战国策?齐策》记载:“临淄其富而实,其民无不欢竽、击筑、弹筝”,所以不少人称山东筝为齐筝。

它的流传主要在包括郓城和鄄城在内的荷泽地区,和鲁西的聊城地区,特别是菏泽地区的民间音乐甚为流行,被人们誉为“筝琴之乡”。

出过不少民间说唱和戏曲,民间器乐的演奏人才。

这两个地区的古筝传授系统不同,曲目也不相同,但传统古曲大都是长度为六十八板的“八板体”结构的标题性乐曲,在演奏技法上也无很大差异。

聊城地区的古筝传人和古曲数量较少,它的传统筝曲主要是聊城地区临清县金郝庄的金灼南先生和金以埙先生传下来的。

由于聊城地区的传统筝曲未能在山东和全国范围内流传,它的历史、传谱等尚待进一步整理、发掘,故人们对于“山东筝”的概念,习惯上只指荷泽地区的古筝。

山东筝曲多和山东琴书、民间音乐有直接联系,曲子多为宫调式,以八大板编组而成。

其中一部分是作为琴书的前奏出现的琴曲,跟河南板头曲相似,有六十八板“大板曲’”,橡《汉宫秋月》、《鸿雁捎书》等都是;在民间常常用套曲联奏的形式来表现多侧面的音乐形象,《琴韵》、《风摆翠竹》、《夜静銮铃》、《书韵》这四首小曲就是作为联缀演奏的套曲。

五十年代曾被加上《高山流水》的大标题并在全国流行。

另外,也有由山东琴书的唱腔和曲牌演变而来的,如《凤翔歌》、《叠断桥》.
山东筝过去多用的是十五弦,外边低音部分用的是七根老弦,里边是八根子弦,俗称“七老八少”。

演奏时,大指使用频繁,刚健有力。

即令是“花指”,也是以大指连“托”演奏的下花指为多;而左手的吟揉按滑则刚柔并蓄,铿锵,深沉,其演奏风格纯朴古雅。

山东古筝小史

山东古筝小史

山东古筝小史筝,是我国古老的民族乐器,根据记载,在春秋晚期就已经广泛流传,至今已然有两千五百多年的历史。

因其历史久远,今日我们常称其为“古筝”。

山东地区的筝乐历史记载,可追朔到《史记·苏秦列传》中所载之“临淄甚富而实,其民无不吹竽、鼓瑟、击筑、弹筝”。

汉魏时期曹植在其郓城王封地時即曾写到“弹筝奋逸响,新生妙如神”;其后,南朝宋至明代、清代皆有山东地区弹筝的记载。

筝在齐鲁大地上已经流传了两千多年。

但是长期以来,我国音乐传承主要以口传心授的方式进行,没有乐谱流传下来,所以,古代筝曲什么样不得而知。

直至清末才有少量的文字谱记录。

因此,我们现在已经无法完整领略古代筝乐的风采。

现今我们所看到的山东筝派,兴起形成于清末,鲁西南有着“郓鄄古筝之乡”之美称。

“城内处处都有瑟,城外村村都有筝”的菏泽地区,郓城、鄄城一带,还有鲁西、聊城地区,特别是菏泽地区,至今流传甚广。

山东筝以它独特的演奏形式、丰富的曲目、鲜明的音乐特征、刚劲内在的音乐气质,在全国古筝众多流派中占有重要位置,深得人们喜爱。

一、山东筝派的源起与沿革传说山东筝派的“祖师爷”是清朝时的一位道士,名字已不可考,此人曾经担任宫廷乐师,后将筝艺传授给了王乐涌,王乐涌又传给了住在郓城与鄄城交界黎同庄的黎邦荣。

他是山东筝派谱系中,能够上溯的最早一位可以明确的人物。

清末民初,黎邦荣在原有筝曲的基础上,融入了山东本地民间说唱音乐的元素,使他的筝曲富于山东民间音乐特色,在这一地区逐渐流传开来,如《汉宫秋月》、《美女思乡》、《高山流水》等。

黎邦荣将他的筝艺传授给了黎连俊、张为台、张念胜、黄怀德等人,山东筝开始逐渐走向繁荣。

在新中国以前,广大民间艺人的社会地位不高、生存环境比较恶劣,包括黎邦荣、黎连俊等人在内的广大民间艺人,在相当的时间内,演奏技艺也是其谋生和改善生活条件的一门重要手艺。

他们大都精通不止一种乐器;如黎连俊除筝以外在早年学习过扬琴、琵琶等乐器;“丝弦圣手”王殿玉以其创造的擂琴著名,但也精通筝技;他们中的大部分也擅长山东的地方曲艺、戏曲,如山东琴书、二夹弦、梆子戏等。

淄博的民间乐器古筝艺术

淄博的民间乐器古筝艺术

淄博的民间乐器古筝艺术淄博位于山东省的中部,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的城市。

在这片热土上,有着许多独特的民间艺术形式,其中古筝艺术是最为著名和受欢迎的一种。

古筝,作为一种古老的民间乐器,通过其独特的音色和优雅的演奏方式,吸引了许多人的关注和喜爱。

一、古筝的起源与发展古筝起源于中国,距今已有数千年的历史。

据传,古筝最早出现在春秋战国时期,经过几百年的发展,才形成了今天我们所熟悉的形态。

古筝是一种弹拨乐器,它有着21根弦,每根弦上都有一个琴码,可以通过演奏者的手指弹拨来发出美妙的音乐。

古筝在演奏时,需要演奏者运用各种技巧,如指法、琴码的按弦和谐音等,以发挥出筝琴的独特魅力。

二、淄博古筝艺术的特点淄博地区的古筝艺术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与其他地区的古筝艺术有所不同。

淄博的古筝艺术注重表达情感和个性,强调音乐的感染力和表现力。

在淄博的古筝表演中,演奏者经常注重塑造音乐的情感,以表达内心的感受和情绪的变化。

同时,淄博的古筝演奏还注重个性的展示,每位演奏者都会根据自己的风格和特点,进行创新和演绎,使得每场表演都令人耳目一新。

三、淄博古筝艺术的传承与发展淄博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城市,古筝艺术在这里得到了广泛的传承与发展。

淄博的古筝爱好者形成了一个庞大的群体,他们不仅通过自己的努力学习和练习,还积极参与各种艺术活动和交流。

在淄博,有许多专门的古筝培训机构和学校,为广大古筝爱好者提供了学习和交流的平台。

同时,淄博的古筝艺术也在各种文化节庆活动中得到了展示和推广,使更多的人能够了解和喜爱古筝艺术。

四、淄博古筝艺术的影响与意义淄博的古筝艺术不仅在当地有着广泛的影响力,也逐渐在国内外范围内得到认可。

淄博的古筝演奏者在各种比赛和演出中频频获奖,并为淄博争得了良好的声誉。

古筝艺术作为一种传统的中国音乐形式,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和文化意义。

通过古筝的演奏与传承,人们能够感受到中国传统音乐的魅力,也能够了解和传承中华民族的音乐文化。

总结:淄博的民间乐器古筝艺术在传承与发展中,展现出独特的魅力和风采。

浅谈山东筝曲滑音特点的成因

浅谈山东筝曲滑音特点的成因

浅谈山东筝曲滑音特点的成因作者:唐甜来源:《群文天地》2011年第10期如果说钢琴是西洋乐器的代表,那么民族乐器的代表非筝莫属了。

筝,也叫古筝。

自春秋战国时期就开始流传,至今已有近3000年历史了。

古筝在我国广泛流传后,筝乐融合了我国各地的民间音乐形式,形成了以不同音韵为特点和各具特色的艺术风格。

随着古筝的发展,各派筝曲都有了变化,现代派的筝曲也层出不穷,但正是由于山东筝特殊的历史渊源,独特的演奏形式、风格、丰富的表现力,使它独树一帜,成为古筝艺术的主要流派之一。

引言筝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广泛流传于神州大地,古老的筝乐在与各地的风土人情、自然环境、语言习惯及其他民间音乐艺术相融相和的过程中,地域性文化特色悄然而生并日渐浓郁,最终形成中华筝乐流派纷呈、风格多样、相互争奇斗妍的局面。

如春秋战国时期以“秦声”见称的陕西筝派,郑卫之音的河南筝派,齐鲁雅韵的山东筝派,中州古调的客家筝派,杭滩丝竹的浙江筝派,弦诗古乐的潮州筝派等等。

正是这些在乐坛上百花齐放的各大派别,才让古筝这门艺术成为民族器乐的奇葩。

在这个传承和发展的时代,为了更好的演绎乐曲,了解曲目的背景、特点以及风格变得尤为重要。

一、山东省概况山东省地处北纬34度25分至38度23分、东经114度36分至112度43分之间,东西最长约700公里,南北最宽420公里,陆地总面积15.67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总面积的1.6%。

地形以平原丘陵为主,中部为隆起的山地,东部和南部为和缓起伏的丘陵区,北部和西北部为平坦的黄河冲积平原,是中国东部沿海的一个重要省份。

它位于黄河下游,东临渤海、黄海,与朝鲜半岛、日本列岛隔海相望,西北与河北省接壤,西南与河南省交界,南与安徽、江苏省毗邻。

山东半岛与辽东半岛相对,环抱着渤海湾。

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山东省成为沿黄河经济带与环渤海经济区的交汇点、华北地区和华东地区的结合部,在全国经济格局中占有重要地位。

山东省属于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四季分明。

浅谈山东筝派在教学中的演奏艺术特色

浅谈山东筝派在教学中的演奏艺术特色

浅谈山东筝派在教学中的演奏艺术特色山东省青岛市文化馆256600古筝是我国特有的古老民族乐器,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已流行,距今约2500年以上的历史。

筝因施弦紧张,发声“筝筝然”而得名,古筝的表现力极强,可用于独奏、重奏、器乐合奏和歌舞、戏曲、曲艺伴奏。

在漫长的发展历程中,筝在各地的民歌说唱戏曲艺术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并与各个地区的器乐相融合,形成了陕西派、山东派、浙江派、河南派、客家派、潮州派、福建派、蒙古筝、朝鲜伽倻琴等九大筝派。

山东筝派是这九大筝派中形成时间较早、影响范围较广、特色较为鲜明的古筝流派之一,在现代筝派发展的过程中有着重要的地位。

一、山东筝派概况山东古筝艺术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并创造积累了丰富的演奏经验和手法。

山东筝曲富有刚劲、优美、音韵浓郁的艺术特点,恰似山东人淳朴憨厚,热情爽朗,粗犷豪放的性格。

曹植有诗曰:“弹筝奋逸响,新声妙如神”,生动刻画出当时古筝艺术盛行的景况。

近代山东筝曲根据地方说唱、民间小调改变乐曲。

它结构精炼简洁,节奏富于变化,旋律优美柔和,具有浓厚的地方风味,并运用简洁有效的手法,使作品在民间风味中散发出时代气息。

做为中国筝重要组成部分的山东筝,是全国有影响的主要流派之一。

形成了自己的风格。

优秀的山东筝曲代表了古筝早期艺术的成熟和发展。

据说最早传筝的师祖可能是一位道人,此人在清朝任过宫廷乐师,随后他又将筝艺传给了居住在山东城与城交界处黎同庄的黎邦荣老先生,而黎邦荣又有了新的创新发展。

他不仅仅演奏宫廷音乐。

而且还使用筝作为民间的说唱音乐伴奏。

使它在结合民间音乐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派生出很多有乡土风格的筝曲。

山东筝派以略见雏形,随后黎邦荣又将筝艺传给了四位弟子,黎连俊,张念胜,张为台,黄怀德,而筝四位弟子又将筝艺传给了赵玉斋,高自成等人,使山东古筝得以流传发展。

二、山东筝的演奏艺术特点音乐风格,尤其是民族风格、神韵很难用书面文字说清,它需要平时多注意去听、感觉、实践体验。

中国地大物博,不同地区的人民生活习惯存在很大的差异,但音乐最终还是社会实践的产物,它是与当地人民的生活方式,语言,风俗习惯息息相关的。

浅谈山东筝的发展及特征

浅谈山东筝的发展及特征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毕业设计(论文)题目(中文):浅谈山东筝的发展及特征(外文):院(系):专业:学生姓名:学号:指导教师:年月日目录1、引言 (2)2、山东筝的历史渊源 (3)2.1、山东筝派的形成 (3)3、山东筝的音乐结构和风格 (4)3.1、山东筝的音乐结构 (4)3.2、山东筝的音乐风格 (5)4、山东筝的演奏技法和演奏特点 (6)4.1、山东筝曲的左手演奏技法 (6)4.2、山东筝曲的右手演奏技法 (6)4.3、山东筝曲的演奏特点 (7)4.4、山东筝曲的演奏形式 (7)4.4.1合奏 (7)4.4.2独奏 (8)5、山东筝派的代表曲目及情感分析 (9)5.1、代表曲目《汉宫秋月》情感分析 (9)5.2、代表曲目《四段锦》情感分析 (9)6、山东筝派的创新和发展 (11)6.1、山东筝派的创新 (11)6.2、山东筝派的发展 (11)7、结束语 (13)参考文献 (14)浅谈山东筝的发展及特征摘要:山东,古城新韵、江北水乡、琅琊古城、古越之都、历代文人墨客辈出。

山东筝派就诞生于此。

山东筝派作为中国古筝的一个重要的流派,历史源远流长。

本文以以古筝的文化为开端引出山东筝派,论述山东筝的概念、历史渊源、成因,接着分析其音乐结构和风格特点,以及左右手演奏技法;其次,介绍和分析山东筝派两首代表曲目《汉宫秋月》和《四段景》;最后,提出了当前山东筝派的现状和遇到的问题,对山东筝派今后的发展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山东筝派;发展;风格特点;代表曲目;演奏技巧1、引言中国古筝由来已久,在汉族传统乐器中,古筝具有音域广、音色美、技巧丰富、表现力强的特点,是我国重要的民族弹拨乐器之一。

山东筝派作为其一个重要的分支,历史悠久。

从现有的资料上看,由于地域的差别,逐渐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各个流派,而山东筝派则是中国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流派之一。

据《战国策》记载:“临淄其富而实,其民无不欢芋、击筑、弹筝”,所以也称为齐筝。

传统的山东筝派主要流传在菏泽和聊城地区,山东筝的传人现知最早的一位是清末民初的文人黎邦荣,他的技艺和乐谱授自一位不传名的僧人,而后又一代代的传承下去,造就了今天的山东筝派。

论文山东筝派发展

论文山东筝派发展

长春师范学院音乐学院中国音乐史结业论文论文题目:山东派古筝艺术的发展与技法完成人:吕明翰年级班级:09级2班学号:0904140211完成时间:2011年6月20日山东派古筝艺术的发展与技法[摘要]山东筝技法演奏特点,发展状况。

[关键词]山东筝派、演奏特点、发展状况、赵登山、赵峰本人幼时师从著名古筝艺术家赵峰先生及赵登山先生学习山东派古筝艺术和技法,随着现代古筝技法的不断发展很多关于古筝的传统文化艺术和传统曲目濒临绝迹失传,本人在这里仅对所学山东筝派艺术的演奏技法、发展及特点进行总结,并阐述一些自己多年来演奏的一些体会。

简单的介绍一下山东筝派,山东筝派曲目丰富,内在刚劲有力,朴实优美在五十年代中国的各大音乐学校就开始聘请山东筝派的艺人进行培养传教,在中国古筝派系里享有盛誉,山东筝派是在全国流传最广和影响最大的古筝流派之一。

由于本人跟随现今山东筝派传承人赵登山赵峰父子学习山东筝曲,耳濡目染的接触到了很多有关于山东筝派发展的事迹和曲目,在2010年的春天又有幸跟随老前辈们重新回到山东郓城更加详细的了解了有观山东筝派的历史,在这里仅以本人亲身所见所闻以及演奏中的一些体会对山东筝派的发展与技法提出自己的观点和一些呼吁。

最为古朴的山东筝在现代主要还是流行于菏泽地区,尤其是郓城鄄城一带,在2010年的实地观摩与考察中发现在郓城一带还有很多民间艺人仍旧使用十三弦的小古筝来演奏山东的传统曲目,很多郓城人依然自发的组成艺人组在村头巷尾抚琴抓筝,他们演奏的都是山东筝派传统具有代表性的曲目《美女思乡》、《汉宫秋月》包括山东有名的套曲、还有碰八板。

本人现在所演奏的很多山东曲目都是从山东108套曲中摘选出来的,有的加以了改动,也并非是原型呈现在观众面前,尤其是碰八板这种山东极具代表性的演奏形式,在现在的舞台上已经很少能够见到了,碰也随之改成了独奏,比如山东的四大套曲中的《高山流水》,实际在山东郓城是一把筝、一张民间的小扬琴、坠琴、和奚琴交替演奏碰节奏(对节奏)演奏出来的,现在山东提到高山流水便分为了四首小曲子《风摆翠竹》、《夜静銮铃》、《琴韵》、《书韵》。

山东派古筝艺术的传承与发展研究

山东派古筝艺术的传承与发展研究

山东派古筝艺术的传承与发展研究摘要:山东派古筝艺术是我国古筝界的重要组成部分,山东派古筝艺术的发展存在一定程度上的特殊性,对我国古筝艺术的传承以及发展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基于此,本文将针对山东派古筝艺术的传承策略进行分析,并探究山东派古筝艺术的发展变化、发展途径以及改革方向,意在使山东派古筝艺术更好地传承、发展下去。

关键词:山东派古筝艺术传承发展一、引言山东派古筝艺术形成于20世纪初期,历经半个多世纪的传承以及发展。

在20世纪50年代,全国各大高校都已经意识到古筝艺术的重要性,纷纷开展古筝课程,而山东派古筝艺术的代表人物张为昭、赵玉斋以及高自成等人均被各地高校聘请为古筝课程教师。

因此,针对山东派古筝艺术的传承以及发展进行研究具备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山东派古筝艺术的传承策略(一)在学校大力宣传山东派古筝艺术山东派古筝艺术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内容之一,山东派古筝艺术传承至今,具备其独有的特点。

从古至今,山东派古筝艺术在流传的过程中熏陶了很多人,也通过其具备的独有特点吸引了很多古筝爱好者。

故而,山东派古筝艺术一直受到大众的欢迎及喜爱。

但是,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学生对古筝艺术的概念越来越淡化,很少人会主动学习古筝乐器,因此,要想使山东派古筝艺术获得传承,那么首先要做到的就是在学校中大力宣传山东派古筝艺术。

在此基础上,学校可以通过开展古筝课程为学生创造接触山东派古筝艺术的机会,让学生了解山东派古筝艺术,学习山东派古筝艺术,进而喜欢上山东派古筝艺术。

不仅如此,为了保障山东派古筝艺术的传承效果,让更多学生喜欢以及想要接触山东派古筝艺术,学校可以积极组织开展山东派古筝艺术活动,通过举办相关比赛,来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其中。

这种活动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还能够促使学生古筝综合素质以及能力的提升,在此基础上拓展山东派古筝艺术的宣传途径,进而有效提高传承效果。

(二)在社会上大力宣传山东派古筝艺术要想将山东派古筝艺术传承下去,仅仅凭借在学校进行宣传是远远不够的,还应注重在社会上积极鼓励一些成年人进行山东派古筝艺术的学习,并且要在此基础上构建一些考级项目,这就能够为一些喜欢山东派古筝艺术的人提供良好的平台,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山东派古筝艺术学习人员解决工作方面的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毕业设计(论文)题目(中文):浅谈山东筝的发展及特征(外文):院(系):专业:学生姓名:学号:指导教师:年月日目录1、引言 (2)2、山东筝的历史渊源 (3)2.1、山东筝派的形成 (3)3、山东筝的音乐结构和风格 (4)3.1、山东筝的音乐结构 (4)3.2、山东筝的音乐风格 (5)4、山东筝的演奏技法和演奏特点 (6)4.1、山东筝曲的左手演奏技法 (6)4.2、山东筝曲的右手演奏技法 (6)4.3、山东筝曲的演奏特点 (7)4.4、山东筝曲的演奏形式 (7)4.4.1合奏 (7)4.4.2独奏 (8)5、山东筝派的代表曲目及情感分析 (9)5.1、代表曲目《汉宫秋月》情感分析 (9)5.2、代表曲目《四段锦》情感分析 (9)6、山东筝派的创新和发展 (11)6.1、山东筝派的创新 (11)6.2、山东筝派的发展 (11)7、结束语 (13)参考文献 (14)浅谈山东筝的发展及特征摘要:山东,古城新韵、江北水乡、琅琊古城、古越之都、历代文人墨客辈出。

山东筝派就诞生于此。

山东筝派作为中国古筝的一个重要的流派,历史源远流长。

本文以以古筝的文化为开端引出山东筝派,论述山东筝的概念、历史渊源、成因,接着分析其音乐结构和风格特点,以及左右手演奏技法;其次,介绍和分析山东筝派两首代表曲目《汉宫秋月》和《四段景》;最后,提出了当前山东筝派的现状和遇到的问题,对山东筝派今后的发展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山东筝派;发展;风格特点;代表曲目;演奏技巧1、引言中国古筝由来已久,在汉族传统乐器中,古筝具有音域广、音色美、技巧丰富、表现力强的特点,是我国重要的民族弹拨乐器之一。

山东筝派作为其一个重要的分支,历史悠久。

从现有的资料上看,由于地域的差别,逐渐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各个流派,而山东筝派则是中国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流派之一。

据《战国策》记载:“临淄其富而实,其民无不欢芋、击筑、弹筝”,所以也称为齐筝。

传统的山东筝派主要流传在菏泽和聊城地区,山东筝的传人现知最早的一位是清末民初的文人黎邦荣,他的技艺和乐谱授自一位不传名的僧人,而后又一代代的传承下去,造就了今天的山东筝派。

山东筝派的音乐风格继承了山东人的直爽和朴实,在听觉上不乏给人一种酣畅淋漓的感觉,加上其演奏技法,更是提高了山东筝派的音乐表现力。

在本文中,作者着重对山东筝派的发展及特征进行系统的研究,并且对一些代表曲目进行分析。

由于目前对山东筝派真正了解的人并不是很多,所以为了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和提高演奏者的技艺,关于山东筝的发展及特征这一课题的研究还是非常有意义的。

2、山东筝的历史渊源2.1、山东筝派的形成早在上个世纪初,随着人们的迁徙、语言的差异、环境的变化,古筝的各个流派就开始逐渐形成。

早期的时候古筝分为五个派别:浙江筝派、山东筝派、河南筝派、客家筝派、潮州筝派。

到了现如今,古筝的流派划分更为的细致,有陕西筝派、河南筝派、山东筝派、潮州筝派、客家筝派、杭州筝派、福建筝派、蒙古筝派和朝鲜筝派九个派别。

每个筝派都有它自己独有的演奏风格和技巧,这些和他们各自的风土人情、语言、生活习惯等等都是密不可分的。

一件事物的形成必定是长时间的历史的沉淀,才会有其成熟的样子。

山东筝派亦是如此。

3、山东筝的音乐结构和风格3.1、山东筝的音乐结构山东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素有“齐鲁古邦”的美誉,底蕴丰厚的文化艺术以及丰富的地方唱腔和民间小调成就了山东筝的朴实和具有浓郁乡土气息的特点。

山东筝的曲子大多由民间小调演变而来,大部分取材于山东琴曲和山东琴书的唱腔曲牌,尤其是近、现代山东筝曲主要是由山东地方说唱音乐山东戏曲音乐如吕剧或柳琴戏、山东琴书等演变而来。

山东筝分为“大板曲”和“小板曲”两种类型,“小板曲”源于山东琴书,是民间演奏家直接将民歌或琴书的唱腔曲牌器乐加以演化而来,例如,《凤翔歌》、《上河调》、《寒口垛》等都为琴书中的曲牌唱腔,山东筝乐大师如高自成、赵玉斋等就曾经运用《凤翔歌》曲牌的旋律改编为《凤翔歌变奏曲》,因此小板筝曲仍旧依附于琴书音乐,类属于古筝小品。

代表曲目有《凤翔歌》、《八大板》、《降香牌》、《天下同》等。

“大板曲”来源于山东琴曲,脱胎于戏曲伴奏,大板曲作为琴书音乐的前奏或间奏出现的琴曲在日积月累的重复演奏中,渐渐演化成作为单独演奏的传统民间古筝乐曲,它脱离于山东琴书或吕剧演出后乐手们合乐的纯器乐乐曲“碰八板”,如赵玉斋创作的《庆丰年》就是运用了山东吕剧的行弦曲,对山东民间曲调的大胆运用再加上双手演奏的技法,深受广大群众的欢迎,并对后来他对其他独奏曲的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这样漫长的演化过程中,渐渐形成了山东筝这样独具一格的音乐结构。

山东拳古曲为方正型,人们称之为《老八板》体系。

这种曲式不仅从音乐上反映了中国人的传统观念,同时也反映了中国人的音乐审美观。

这种曲式上下对偶、成对成双,四平八德,山东人称这部分古拳为大套曲。

一大套曲有八首乐曲,故又被称为四大板,因第四大板《高山流水》是由四首小曲组成的小套曲,这样大套套小套共有八首乐曲。

如:这类古曲板式、调式一样,只是在基本旋律上有些小的变奏和加些不同的演奏手法。

一、二大板乐曲用4/4记谱(34小节),每小节有两板称为双八板,四小节一个乐句为八板,这样8x8应是六十四板,但中国人的传统审美观喜欢八,所以在中间或尾部又扩充两小节而成为六十八板。

3.2、山东筝的音乐风格山东筝又被成为齐鲁筝,其筝曲主要是由风格别致、典雅古朴并且具有较高艺术水平的传统古曲以及具有地方特色的民间音乐组合而成。

曲子多为宫调式,其中八板体结构的古曲是山东筝曲中的组成部分,同时山东筝在演奏时经常与琴书、民间音乐结合,所以琴书的曲牌也成为了山东筝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山东筝派的艺术水平评定中,大指的功力是其重要的标志,因为山东筝派中的主旋律用大指演奏,而中指以及食指主要是配合,在山东筝的演奏中,大指的触弦十分有力刚健,又被称为花指。

4、山东筝的演奏技法和演奏特点4.1、山东筝曲的左手演奏技法山东筝派的曲目左手大多是以颤音、上下滑音为主,演奏技巧注重于按滑音力度和速度,而且上滑音多于下滑音。

左手按弦,运用按、滑、吟、揉等手法来变化音色润饰旋律。

主要的技法有:虚、实、点、空、揉、滑、吟、走。

古筝艺人非常重视左手的演奏技巧,演奏中许多细微的变化和特色的韵味,都是由左手来控制演奏的。

通常情况下,“按音”作为基础的音节单独存在,演奏的时候,常用的手法是使用左手来按住弦,这样就可以演奏出一个上方小三度或者大二度的音。

由于山东筝中“按音”有着声音干脆、清晰的特点,可以演奏出带有强调性的音响效果,由此“按音”就用来表现山东筝的铿锵有力的音乐风格。

“上滑音”是山东筝演奏的代表音,在此他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把山东筝那豪放爽朗的特点展现到了极致。

滑音在演奏中要求力度大,速度快,这样才能表现出铿锵豪放的音乐风格。

“颤音”的大幅度和大力度是其突出的特点,追究其原因在于山东筝是用丝弦制成,丝弦弹性大,这就要求演奏时艺人的左手大幅度震颤就形成了大幅度大力度的特点。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和山东筝的风格相关,它豪放的风格决定了在演奏过程中要大幅度大力度的震颤弦子,也就使其具有这一鲜明的特点。

4.2、山东筝曲的右手演奏技法右手演奏法主要是手指勾搭的技巧,分为大勾搭和小勾搭,大勾搭就是大中指交替勾弦;小勾搭就是大食指交替勾弦。

在老艺人的口中会提到“重弹轻随”,意思就是指先弹中指“勾”这种指法,音量较大,再弹大指,音量略小于中指。

右手弹弦用到的手指主要为大中指,其次乃是食指,其主要的技法有:托、劈、抹、挑、勾、剔、撮、摇、连托、连抹、花指等。

在弹奏过程中,承担主要旋律的为大指,因大指弹奏发声刚劲有力,中指和食指则作为配合发声。

大指连续“劈托”构成“摇”,是大指重要的指法之一,由于“摇”指的滑指顺序为先“劈”后“托”,速度快而有力,发声清脆悦耳,多用于快板古筝曲的演奏。

山东筝的大指以小关节作为主要的活动部位于是最为灵活方便。

“花指”更加具有独特的特点,运用最为频繁,极具特色。

其中“下花指”运用最多是花指的代表。

大指连托数弦构成“下花指”,发出的音响清澈明亮,多用于慢板筝曲和快板筝曲目的演奏。

花指的记写方法有两种,其一以“花”为标记,流行于民间。

目前“*”取代了“花”而流行。

此法记写简便给人留有自由发挥想象的空间。

另外一种记写方法将实音全部记录出来。

这种记写方式最为一目了然。

大指花在演奏旋律时通过大、中指“勾搭”或“大撮”的演奏手法来变换音色和加强重音的旋律。

在右手演奏技法中中指几乎很少独立弹奏旋律,但是不是绝对的,比如《夜静銮铃》就是特殊的曲子,此曲演奏过程中完完全全有大、中指两个手指弹奏。

大指用连续八度的滑奏方式来模拟演奏清脆的銮铃声,中指勾剔出低音来突出旋律,配合演奏出勾人心弦的动听乐章。

在山东筝的演奏手法中,食指很少运用,但是他有奇妙的用途,它在弹奏中用于获得特殊的旋律效果,比如《琴韵》的演奏,主旋律由大、食两指配合弹奏,弹奏出的同音反复,利用其两指触碰弦的力度差异,形成了富有特殊的切分效果。

让人惊叹万分。

4.3、山东筝曲的演奏特点山东筝过去多用十五弦筝,外边的低音部分用七根老弦,里面为八根子弦,俗称“七老八少”。

在演奏过程中,大指使用最为频繁且刚健而有力。

“花指”也是以大指连“托”演奏的下行花指为多,左手吟揉按滑的手法刚柔并蓄,音质铿锵而深沉,演奏风格纯朴而典雅。

4.4、山东筝曲的演奏形式4.4.1合奏合奏就是艺人们常常称为的“碰八板”、“对八板”、“第一大套曲”等,指的就是当地的器乐合奏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

演奏中使用的乐器有古筝、扬琴、琵琶、奚琴,再加上掌握节奏的铃、板、碟等,与南派的客家和潮州形成鲜明的对比。

这种合奏方式演奏自由,可分可合,四大件(古筝、扬琴、琵琶、奚琴)演奏时注重的是长度和调式的一致,但是曲调、曲名各不相同。

此种奏法就是典型的“八板体”乐曲。

4.4.2独奏以上所说的四大件中的每一件乐器都是可以单独演奏的,也就是这里所说的独奏。

相比之下,筝是最主要的乐器。

老艺术家张应易老先生说过:“山东筝本来没有独奏,全是合奏曲、琴曲”。

这里所说的琴曲就是用丝弦乐器演奏的曲目,随着社会的变化和传统文化的遗失,民间的套曲渐渐的被淡化和丢弃。

但是在以往的套曲中由于古筝一直占主要的地位,尽管套曲渐渐被淡化但是套曲中的主角古筝则被传承下来,由于古筝本身复杂度高,在演奏中又不断地进化和演变不断地进步,这一演奏形式就没有随着合奏曲的淡化而消逝,而成为独立的一种演奏形式流传了下来,在流传过程中,一些现代的筝家又对筝曲进行不断地改进和优化,在原有的基础上又进行了创作,逐渐的筝曲已经取代了民间套曲而存在。

于是就形成了山东筝又一种演奏形式-----独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