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高一历史教学计划
部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高一年级第一学期教学计划
部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上册高一年级第一学期教学计划教学目标- 通过本学期的教学,使学生对中外历史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和认识。
- 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 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和历史责任感。
教学内容1. 第一章:人类文明起源- 了解人类文明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 掌握人类早期社会的特点和生活方式。
- 分析人类文明对社会的影响和意义。
2. 第二章:古代东方文明- 了解古代东方文明的兴起和发展。
- 掌握古代中国、印度、埃及和美索不达米亚等文明的基本特点。
- 分析古代东方文明对世界文明的影响和贡献。
3. 第三章:古希腊罗马文明- 了解古希腊罗马文明的兴起和发展。
- 掌握古希腊罗马文明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特点。
- 分析古希腊罗马文明对西方文明的影响和遗产。
4. 第四章:中世纪欧洲文明- 了解中世纪欧洲文明的形成和发展。
- 掌握中世纪欧洲的封建制度、宗教改革等重要事件。
- 分析中世纪欧洲文明对现代世界的影响和启示。
5. 第五章:东亚文明与世界- 了解东亚文明(中国、日本、韩国)的历史演变。
- 掌握东亚文明对世界文明的贡献和影响。
- 分析东亚文明在现代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
6. 第六章:近代世界的变革- 了解近代世界的变革和革命运动。
- 掌握工业革命、法国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等事件的背景和影响。
- 分析近代世界的变革对当代社会的影响和借鉴。
教学方法- 组织学生参与课堂讨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 使用多媒体教具,展示图片、视频等资料,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历史事件和文明的发展。
- 组织小组或个人研究报告,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研究能力。
- 通过历史实地考察活动,使学生亲身感受历史文化。
教学评价- 制定作业和考试,检验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掌握情况。
- 组织学生展示研究成果,评价学生的研究能力和表达能力。
- 通过课堂讨论和互动,评价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资源- 部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上册教材- 多媒体教具、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料- 历史实地考察活动的相关资源教学安排- 第一周:第一章人类文明起源- 第二周:第一章人类文明起源- 第三周:第二章古代东方文明- 第四周:第二章古代东方文明- 第五周:第三章古希腊罗马文明- 第六周:第三章古希腊罗马文明- 第七周:第四章中世纪欧洲文明- 第八周:第四章中世纪欧洲文明- 第九周:第五章东亚文明与世界- 第十周:第五章东亚文明与世界- 第十一周:第六章近代世界的变革- 第十二周:第六章近代世界的变革教学参考- 部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上册教师用书- 相关历史学术著作和研究成果以上为《部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上册高一年级第一学期教学计划》的内容安排和教学参考。
部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下册 高一年级第二学期教学计划
2019统编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第二册《中外历史纲要(下)》教学计划高一年级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较差,还存在很多问题。
大部分学生初中历史基础薄弱,历史学习存在一定困难。
这给教学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而且又面临着高考改革的新形式,疫情带来的居家线上网课学习的新情况。
特制定教学工作计划如下。
一、指导思想准确把握《课程标准》的各项基本要求,立足于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注重渗透历史思想和方法。
针对学生实际,不断研究历史教学,改进教法,指导学法,奠定高考所需要的必备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能力,着力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运用历史的意识和能力。
以历史课本为蓝本,以课程标准为理念,以考试说明为指导,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学习,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探究、归纳总结得出历史规律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素养,即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五个方面。
二、教学任务和目标增强学生对历史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掌握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理解重要的历史概念,把握不同历史时期的基本特征及其发展趋势。
培养学生识图、读史料的分析能力,引导学生学会收集、整理和运用相关的历史学习材料,启发学生对历史事物进行想象、联想和分析、综合、比较、概括等认知活动。
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及与他人合作和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能力。
三、教材分析《中外历史纲要(下)》共分为九个单元23课,主要讲述世界史部分。
在历史时序的框架下,由若干学习专题组成,展示世界历史发展的基本过程。
本册书的学习要点有:古代文明的产生与发展、中古时期的世界、走向整体的世界、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工业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世界殖民体系与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两次世界大战、十月革命与世界秩序的演变、20世纪下半叶世界的新变化、当代世界发展的特点与主要趋势。
通过对世界历史上重大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历史现象的学习,梳理世界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和主要阶段,理解历史进程中的变化与延续、继承与发展、原因与结果,建构历史发展的前后联系,认识历史发展的总体趋势。
高一历史新课程教学计划范文
高一历史新课程教学计划范文
高一历史新课程教学计划范文:
一、教学内容安排:
1. 第一学期:古代史概论、近现代史概论
2. 第二学期: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
二、教学目标:
1. 让学生了解历史的重要性,培养历史意识和历史责任感。
2. 帮助学生掌握古代历史和近现代历史的基本知识,理解历史发展的规律和历史事件的影响。
3. 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和历史思维能力,引导他们正确看待历史问题和历史事件。
三、教学内容和方法:
1. 教师将结合历史教科书和其他教学资源,采用讲授、讨论、实践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 教师将设计案例分析、实地考察等教学活动,让学生通过实践感受历史的魅力和真实性。
3. 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批判性思维,引导他们对历史事件进行深入探究和分析。
四、教学评价方式:
1. 考核方式包括平时表现、小测验、课堂讨论、作业等。
2. 评价内容着重考察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掌握程度、历史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3. 教师将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反馈,并及时调整教学计划,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五、教学资源准备:
1. 教师将准备教学课件、教学资料、教学活动设计等资源,以支持教学内容的展开。
2. 教师将积极利用网络资源、实地考察等方式,拓展学生对历史的理解和认识。
六、教学进度安排:
1. 根据教学计划,教师将制定具体的教学进度表,并及时跟进教学进度,确保教学质量。
2. 教师将在每个学期末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总结和评价,为接下来的教学提供参考。
以上为高一历史新课程教学计划范文,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高一历史教学计划范文7篇
高一历史教学计划高一历史教学计划范文7篇时间流逝得如此之快,我们的工作同时也在不断更新迭代中,是时候写一份详细的计划了。
计划到底怎么拟定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高一历史教学计划7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高一历史教学计划篇1一、教材分析本学期高一历史呈献给学生的是人类政治文明发展史,内容包括中国和外国,涉及古代、近代和现代不同的历史时期。
全本书共计八个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经济决定政治,政治反作用于经济,文化是经济、社会在社会中的体现。
在整个高中阶段,高一学段的政治文明史具有先导性的作用。
二、学生状况本学期是高一年级新生从初中升入高中的第一学期,学生处于新的学习环境、面对新的师资面孔、手握新的教材,这一切绝定了高一新生必然有一个或短或长的心理适应期、心理调整转轨期。
在这一时期,学生可能存在这样或那样的排斥情绪。
高一新生在学习方式、学习方法上也面临着调整,高一新生同时也面临初、高中教材所述的知识点衔接问题。
初中时强调记忆和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高中则更多地强调在记忆的基础上的理解和运用。
对历史而言,则是形成正确的史观,充分发掘教材及相关材料中的有效历史信息,并运用正确的史观和历史信息分析解决历史问题,形成能力。
高一新生来自于全县不同的学校,原学校不同的文化氛围,使学生在心理、生理、学习方式、学习态度和社会认知等方面存在着较多的差异性。
应积极正视学生的差异性,努力推进学生差异性发展。
由此,“新”是高一学生的一大特点,“新”也在某种程度上反映出学生具有更多的塑性。
为此,作为高一年级任课教师,应该紧紧围绕“新”,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做足“新”的文章,充分发掘学生潜能,在“塑才”的征程上打下坚实的基础。
部编版高一历史教学计划(精选16篇)
部编版高一历史教学计划部编版高一历史教学计划历史,简称“史”,指对人类社会过去的事件和活动,以及对这些事件行为有系统的记录、研究和诠释。
历史是客观存在的,无论文学家们如何书写历史,历史都以自己的方式存在,不可改变。
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部编版高一历史教学计划(精选16篇),仅供参考!部编版高一历史教学计划1一、指导思想新高中课程计划在明确高中培养目标、优化课程结构、确保教学内容、促进教学方式转变等方面作了积极的改革探索。
所以教学中应紧跟高中课程改革――素质教育的步伐前进,以确保高中历史教学和教学质量的稳步前进,从而有利于广大学生的自主发展。
二、教材分析历史必修一学习的是人类政治文明发展史,教科书选取的是贯通古今、关联中外的学习专题。
主要了解人类历史上重要的政治制度、政治事件及其代表等基本史实,正确认识历史上的阶级、阶级关系和阶级斗争,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学习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待不同政治制度的产生、发展及其历史影响,理解政治变革是社会历史发站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并能对其进行科学的评价与解释、理解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的人类社会一个漫长而艰难的历史过程,从而树立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而奋斗的人生理想。
政治活动是人类社会生活的主要组成部分。
人类的政治活动既受制于经济和社会其他方面的发展,又反作用于经济及其他活动,给社会发展以巨大的影响。
无产阶级革命导师列宁曾指出:政治就是参与国家事务,给国家定方向,确定国家活动的形式、任务和内容。
换句话说,代表一定阶级利益的社会集团、社会势力及其个人在国家生活中的重要性和国际方面的言论和活动都是政治。
因此,我们学习历史,了解人类社会政治领域中的活动,是非常有必要的。
三、学情分析高一年级共十二个班近700名学生,生源质量参次不齐,教学上一定要进行分层次分阶段地巩固和提高。
针对一些成绩较好的学生则又要进行一定的较难的作业布置和试卷的布置。
针对学情和特点略讲某些章节教学中一定要重点突出详略得当,并以基础知识为主。
部编本历史教材高一教学计划、进度安排及相关要求(9月)
部编本历史教材高一教学计划、进度安排
及相关要求(9月)
教学计划
第一周:古代史概论
- 课程内容:古代史的概述和基本概念
- 研究目标:了解古代史的重要事件和人物,掌握古代史的基本概念和研究方法
-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小组讨论、案例分析
- 家庭作业:阅读指定教材,完成相关练题
第二周:古代中国史
- 课程内容:夏商周时期、春秋战国时期
- 研究目标:了解夏商周时期和春秋战国时期的重要事件和人物,理解重要历史变革的原因和影响
-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小组讨论、作业讲评
- 家庭作业:阅读指定教材,撰写一篇古代中国历史的论文
进度安排
第一周
- 星期一:古代史概论(上午)
- 星期二:古代史概论(下午)
- 星期三:古代史概论(上午)
- 星期四:古代史概论(下午)
- 星期五:古代史概论(上午)
第二周
- 星期一:夏商周时期(上午)
- 星期二:夏商周时期(下午)
- 星期三:春秋战国时期(上午)
- 星期四:春秋战国时期(下午)
- 星期五:复和总结(上午)
相关要求
- 学生应在每堂课前预指定的教材内容,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互动
- 学生应主动完成课后作业,并及时交给老师
- 学生应积极参与小组讨论和案例分析,互相研究和分享
- 学生应按时完成论文或其他相关作业,并且具备一定的研究和写作能力
- 老师会定期进行研究情况的考核和评估,根据学生表现进行奖惩激励
以上为部编本历史教材高一教学计划、进度安排及相关要求(9月)的简要内容和安排。
请学生和老师共同遵守,确保教学进度和质量的达成。
部编版高一历史教案 高中历史部编版教案
部编版高一历史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高中历史部编版教材的内容结构和教学要求•学习历史教材中的重要知识点和概念•掌握部编版高一历史教材的教学方法和技巧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历史分析和解读能力•培养学生的历史文献阅读和运用能力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和热爱•培养学生对国家和文化的自豪感•培养学生正确的历史观和文化观二、教学内容本教案主要围绕高中历史部编版教材展开,重点介绍课程结构、教材内容、教学方法等相关内容。
2.1 课程结构高中历史部编版教材分为必修和选修两个部分。
必修部分包括《古代史》和《现代史》两个模块,选修部分包括《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文化名人》等模块。
2.2 教材内容2.2.1 古代史古代史包括《原始社会与古代文明》、《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和周秦汉时期》、《魏晋南北朝与隋唐时期》等几个阶段的内容。
主要内容包括各个历史时期的社会经济制度、政治制度、文化艺术等方面的内容。
2.2.2 现代史现代史包括《近代史》和《现代中国史》两个模块。
近代史主要包括中国近代社会历史和世界现代史,内容包括中国近代社会的变革、帝国主义侵略和中国的反抗运动等。
现代中国史主要包括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建设等方面的内容。
2.2.3 选修部分选修部分包括《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文化名人》等模块。
通过选修这些模块,学生可以进一步了解历史文化名城和历史文化名人的相关知识。
2.3 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例如讲授法、讨论法、课件演示法、小组合作学习等。
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和教材内容的要求,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三、教学步骤3.1 教学准备准备好所需要的教材、课件、教学资源等。
熟悉教材内容,明确教学目标和要求。
3.2 导入与展示通过导入的方式引发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可以通过展示相关历史图片、视频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3 讲授教材内容根据教学计划,逐步讲授教材内容。
部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上册教学计划(含教学进度表)
部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上册教学计划(含教学进度表)学科背景该教学计划适用于高中历史必修上册,采用部编版教材。
其内容主要涵盖了中国古代史的基本知识和重要事件。
通过研究,学生将了解中国古代社会的发展变迁、历史事件的起因和结果,以及中国古代文化的特点和影响。
教学目标1. 了解中国古代历史的重要时间线和主要事件;2. 理解中国古代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特点及其相互关系;3. 分析历史事件的原因和影响,培养批判性思维;4. 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和文化自信心。
教学内容第一单元:远古史与奴隶社会- 远古文明及其影响-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发展- 奴隶社会及其制度特点第二单元:封建社会与边塞文化- 周王朝及其制度变革- 中华文化的融合与扩散- 边塞文化的形成与传承第三单元:中世纪东方的政治格局- 唐、宋、元三大王朝及其特点- 东方文化的繁荣与影响- 丝绸之路的建立与发展第四单元:明清时代的政治变革- 明清王朝的兴衰及其制度变革- 郑和下西洋及明清对外交往- 社会风貌的变迁与文化变革教学进度表备注:教学进度可能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但应保证各单元内容的完整覆盖。
教学方法与评估本教学计划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授、讨论、小组活动、案例分析等。
通过启发式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和参与度。
同时,将定期进行课堂评估,包括课堂练、小测验、作业等方式,以检验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和能力的提升情况。
总结本教学计划旨在通过部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上册的教材,使学生全面了解中国古代历史的重要内容和发展脉络,培养学生的历史素养和历史思维能力。
通过合理的教学进度安排和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和运用历史知识,提高其文化自信心和综合能力。
高一历史第一学期教学计划5篇
高一历史第一学期教学计划5篇在做工作计划时要认真思考,好的工作计划应像目录树一样,层次分明,环环相扣,是一个完整的体系。
用完整的工作计划去指导我们的工作,会达到省时、省力,事半功倍的效果。
接下来是关于高一历史第一学期教学计划的文章,希望能帮助到大家!高一历史第一学期教学计划1新学期又开始了,为使今后的工作能更顺利的开展,特制定此工作计划,请领导多多批评指导。
一、教材分析高一上学期学习历史必修“政治文明历程”,着重反映人类社会政治领域发展进程中的重要内容。
政治活动是人类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与社会经济、文化活动密切相关,相互作用。
了解中外历重要政治制度、重大政治事件及重要人物,探讨其在人类历史进程中的作用及其影响,汲取必要的历史经验教训。
二、学生现状分析今年任教高一六、七、八、九四个的历史教学工作。
通过初步接触和了解发现学生历史学科基础相当薄弱,缺乏学习兴趣,基本的学习方法和习惯都没有养成,而且对历史学科一惯当作“副科”,非常不重视。
三、本学期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通过学习,了解人类历重要政治制度、政治事件及其代表人物等基本史实,正确认识历阶级、阶级关系和阶级斗争,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2.过程与方法:学习搜集历有关政治活动方面的资料,并能进行初步的归纳与分析;学会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待不同政治制度的产生、发展及其历史影响,理解政治变革是社会历史发展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并能对其进行科学的评价与解释;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从____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是人类社会一个漫长而艰难的历史过程,树立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而奋斗的人生理想。
四、工作措施1.强化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的质,提高学生运用知识的水平就是要将课标要求的基础知识记忆牢固,理解准确。
要注意研究在复习中怎样把注重基础知识的学习和专题问题、热点问题联系起来;要研究怎样整合教材,怎样加强三个必修模块内容之间的嫁接与联系,怎样整合选修模块与必修模块之间的联系;要研究采取哪些方式方法才能让学生把主干历史知识扎扎实实地掌握起来,达到记忆牢固,理解准确,运用灵活。
历史部编版高一教案第一课3篇
历史部编版高一教案第一课3篇历史部编版高一教案第一课篇1新高中课程标准在明确高中培养目标、优化课程结构、确保教学内容、促进教学方式转变等方面作了积极的改革探索,在教学中我们应紧跟高中课程改革的步伐前进。
为适应这一新形势,确保高中教育质量的稳步前进,我们的教学要切实有利于广大学生的自主发展;针对这一新形势,我们提出了“培养具有中国灵魂、世界眼光的现代人”这一口号。
要培养这样的跨世纪人才,首先要求教师自身应该胸怀祖国,放眼世界。
高中历史新课程这一高中历史教育的实验田,对我们教师来讲既是一个挑战,也是一个机遇。
只有认真研究,深入思考,努力实践才能赢得主动,取得事业和人生的双重进步。
在接下来的教学实践中,我们要本着拓展教学思路、创新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技能、放宽教学视野的指导精神,积极摸索和总结教学规律,尽快提升学生在历史学习中的认知能力和求知兴趣,实现望亭中学历史教学的新突破。
二、学生情况分析:高一年级共六个班近三百四十个学生,重点班生源质量相对较好,普通班生源质量相对差一些,高一新生一方面由于初次来到一个新环境,心理和作息习惯都有一个适应的过程,另一方面由于初中的历史基础知识都比较薄弱,所以高一历史教学应注重基础的培养和兴趣的培育。
此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穿插一些与历史教学相关的历史典故,尽量多地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将历史知识与历史发展脉络通过生动活波和直观浅显的方式呈现给学生。
三、教学方法:综合考点内容,突出学科内的知识衔接,注重学科间的贯通,拓宽学生知识面,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基础训练,重在运用;拓展训练,重在提高;综合训练,重在发展。
使学生既从“点”上拓展,又能对所学知识点结合,融会贯通。
高中历史教材的主体结构按“学习专题”构建。
历的政治活动是丰富多彩、极其复杂的,他与经济活动、文化活动一起构成了人类历多彩的生活活动。
只要同学们潜心学习,细心探究,就一定会有许多意想不到的收获,感悟许多历史的真谛。
2024年高一第二学期历史学科教学计划
2024年高一第二学期历史学科教学计划一、教学目标1. 系统性地了解中国古代历史的基本内容和发展脉络。
2. 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和价值观,增强他们对历史的兴趣和热爱。
二、教学内容1. 中国古代历史概述- 怎样看待历史?历史的起源和发展。
- 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青铜时代和铁器时代的特点和影响。
- 夏、商、西周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
- 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变革和社会思想的兴起。
- 秦、汉、三国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
2. 中国古代史的重要事件与人物- 王莽篡位和新朝的兴亡。
- 东汉末年的社会动荡和三国演义。
- 汉武帝时期的改革与侵略。
-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治分裂和文化融合。
- 隋唐时期的统一与长安盛世。
- 宋、辽、金、元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
- 明朝的开创与灭亡。
3. 中国古代文化与科技- 古代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 古代文化的特点和代表作品。
- 古代科技的发展与创新。
4. 中国古代社会制度与思想- 封建制度的兴起与发展。
- 儒释道三教的兴起和影响。
- 农民起义与社会改革。
- 奴隶制度与封建社会的演变。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通过讲解历史事件、人物和文化背景,传授历史知识。
2. 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历史遗址等,以丰富学生的历史体验。
3. 讨论与辩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辩论,培养历史思维的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4. 视听教材:利用多媒体教材、教育影片等,直观地展示历史事件和人物。
5. 书写作业:布置与历史相关的写作作业,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研究能力。
四、教学评价1. 日常表现:考察学生的课堂参与、听课态度和课后作业完成情况。
2. 作业评定:对学生的书面作业进行评分,考察学生的写作能力和思维能力。
3. 项目研究:要求学生按照自己的兴趣选择一个历史主题进行深入研究,并展示研究成果。
4. 期末考试:进行综合性的历史知识考查,考察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掌握和理解程度。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教学设计新部编版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xx市实验学校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教学设计第八单元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第25课两极世界的形成教学设计★学情分析高一历史必修一是政治文明历程,着重反映人类社会政治领域发展进程中的重要内容。
新高中课程计划在明确高中培养目标、优化课程结构、确保教学内容、促进教学方式转变等方面作出了探索。
所以教学中应紧跟高中课程改革的步伐前进,为了适应这一形势,确保高考的顺利推进,确保高中教育质量的稳步前进,教学中要切实有利于广大学生的自主发展。
高中历史必修一8个学习专题,共27课。
主要是了解人类历史上的重要政治制度,政治事件及其代表的基本史实。
本课属于二战结束后世界格局的一次重要的变化, 主要属于当代历史的范畴, 学生有一定的认知基础,但并不扎实。
由于这一时期的内容离现在并不遥远,课文中许多重要事件,如北约、朝鲜战争、越南战争等对当今复杂多样的世界形势仍然有着深远的影响,因此学生对于这一课的内容很感兴趣。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兴趣偏向,在这一课的课件设计中,插入了较多历史图片,通过历史图片的展示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加深学生对历史的感性认识。
也可以提前组织学生在网上下载精美图片,协助教师制作课件,这样既能满足学生的表现欲,也能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冷战”的概念及背景,理解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通过分析“冷战”政策在政治、经济和军事方面的表现,认识美苏“冷战”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关系发展的影响,培养学生综合归纳问题以及全方位观察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材料,分析“冷战”形成的背景,杜鲁门主义和马歇尔计划的实质,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
通过地图、图片、视频的应用,引导学生理解两极格局的影响,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史料和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
部编版高一历史教学计划
部编版高一历史教学计划部编版高一历史教学计划1必修的历史课(一)是政治文明课。
注重反映人类社会政治领域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内容。
新的高中课程计划在明确高中培养目标、优化课程结构、保证教学内容、促进教学方法转变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因此,教学要跟上高中课程改革的步伐。
为了适应这种情况,保证高考的顺利进行和高中教育质量的稳步提高,教学应该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发展。
人类社会政治领域的问题极其复杂。
历史必修课(一)有8个学习题目,共27课。
主要是了解人类历史上重要的政治制度、政治事件及其代表人物等基本史实,正确认识历史上的阶级、阶级关系和阶级斗争,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学会从历史的角度看待不同政治制度的产生、发展和历史影响,理解政治变革是社会历史发展中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并对其进行科学的评价和解释,理解人类社会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的漫长而艰难的历史进程,从而确立为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而奋斗的人生理想。
政治活动是人类社会生活的'主要组成部分。
人类的政治活动不仅受制于经济和社会其他方面的发展,还用于经济和其他活动,对社会发展有很大影响。
因此,我们研究历史,了解人类社会在政治领域的活动是非常必要的。
高一有5个班,每个班近50人,学生素质参差不齐。
所以我一定要巩固和提高我不同层次不同阶段的教学。
对于一些成绩比较好的同学来说,做一些比较难的作业和试卷是很有必要的。
根据学习情况和特点,教学中一定要适当强调和细化某些章节,以基础知识为主。
综合考点内容,突出学科内知识联系,注重学科间联系,拓宽学生知识面,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基础训练,重在应用;扩大培训,注重提高;综合训练重在发展。
让学生既能从“点”展开,又能结合掌握所学的知识点。
高中历史教材的主体结构是根据“研究课题”购买和建造的。
共有八个研究课题,包括绪论、研究建议,主要介绍课题的历史发展线索或研究重点,并对研究方法提出一些建议。
自我评估、材料阅读和思维在课文后辐射,拓宽我们的知识,提高我们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高一历史备课组教学计划安排 部编版
高一历史备课组教学计划安排部编版一、教学目标历史是一门重要的人文科学学科,通过学习历史,可以使学生更好地了解和把握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并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历史意识和历史文化素养。
本教学计划旨在帮助高一学生全面了解历史的本质与重要性,并通过对中国古代史的学习,提供历史思维训练和文化传承。
二、教材选择教材选择部编版高中历史教材,因为该教材系统全面地介绍了中国古代史的内容,并且符合教学大纲的要求,有利于帮助学生掌握相关知识和能力。
三、教学内容与安排1. 第一单元:中华闪耀千古该单元主要介绍了中国古代文明的形成与发展。
通过学习,学生应能:•了解中华文明的源远流长,感受中华文明的伟大•掌握夏、商、周三代的历史脉络和重要事件•理解中华文明的重要特征和影响教学安排:课时教学内容1-2 中国古代文明概述3-4 夏、商两代5-6 周代7-8 毕业总结2. 第二单元:帝国的兴衰该单元主要介绍了中国古代帝国的兴衰历程。
通过学习,学生应能:•了解秦、汉、隋、唐等帝国的特点和成就•掌握汉武帝、秦始皇、李世民等历史人物的事迹•理解帝国兴衰的原因和启示教学安排:课时教学内容1-2 秦帝国3-4 汉帝国5-6 隋唐帝国7-8 毕业总结3. 第三单元:大一统的多民族国家该单元主要介绍了中国古代多民族国家的存在与发展。
通过学习,学生应能:•了解中国古代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过程•掌握元朝、明朝等历史时期的特点和事件•理解多民族国家的管理和文化交流教学安排:课时教学内容1-2 元朝3-4 明朝5-6 多民族国家的管理7-8 毕业总结四、教学方法与手段为了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参与度,我们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如:1.讲授:通过教师讲授,向学生介绍历史知识,传授基本概念和重要事件。
2.案例分析:使用历史案例和事件进行分析和讨论,帮助学生理解历史发展的规律和影响因素。
3.小组合作: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活动,共同完成学习任务,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思维能力。
部编本历史教材高一教学计划、进度安排及相关要求(10月)
部编本历史教材高一教学计划、进度安排及相关要求(10月)1. 教学计划本月的教学计划旨在帮助高一学生系统研究部编本历史教材,并提高他们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单元1: 古代文明与帝国的兴衰- 授课时间: 10月1日 - 10月7日- 授课内容:- 古代国家的起源和发展- 中央集权帝国与分权制国家的对比- 帝国的兴起和衰落原因- 教学目标:- 理解古代文明的形成与发展- 掌握中央集权帝国和分权制国家的特点- 分析帝国兴衰原因- 教学要求:- 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参与讨论- 能够用适当的词汇和表达方式描述古代文明和帝国的特点单元2: 近代史的重大事件与历史变革- 授课时间: 10月8日 - 10月15日- 授课内容:- 近代史中的重大事件和历史变革- 科学技术进步对社会的影响- 政治体制变革的影响- 教学目标:- 了解近代史中的重大事件和历史变革- 分析科学技术进步和政治体制变革的影响- 教学要求:- 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互相交流观点- 能够分析重大事件和历史变革对社会的影响2. 进度安排本月的教学进度安排如下:- 10月1日 - 10月7日: 单元1授课- 10月8日 - 10月15日: 单元2授课- 10月16日 - 10月22日: 复和提问- 10月23日 - 10月31日: 单元考试3. 相关要求为了确保教学顺利进行,以下是对学生和教师的相关要求:- 学生要求:- 准时上课,积极参与讨论- 完成课后作业和复题- 教师要求:- 提供清晰的教学讲解和案例分析- 鼓励学生互动和思考- 及时给予学生反馈和指导以上为部编本历史教材高一教学计划、进度安排及相关要求,请各位老师和学生按照要求积极配合,共同努力使教学取得良好效果。
部编版全球历史轮廓下册 高一年级下学期教学安排
部编版全球历史轮廓下册高一年级下学期教学安排目标本学期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全面了解全球历史的发展轨迹,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和历史思维能力。
教学内容安排第一单元:古代文明的起源和发展- 理解古代文明的概念和特点- 探讨古代文明的起源和发展过程- 分析古代文明对人类社会的影响第二单元:亚洲古代文明- 研究亚洲古代文明的起源、发展和衰败- 探究亚洲古代文明的交流与融合- 分析亚洲古代文明的遗产对现代社会的影响第三单元:欧洲古代文明- 了解欧洲古代文明的兴起和演变- 探究欧洲古代文明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特点- 分析欧洲古代文明的传承与发展第四单元:非洲与美洲古代文明- 研究非洲与美洲古代文明的形成和发展- 探究非洲与美洲古代文明的社会结构和文化特点- 分析非洲与美洲古代文明的贡献与影响第五单元:中世纪的世界- 了解中世纪世界的政治格局和社会结构- 探究中世纪的文化与科技发展- 分析中世纪时期的重大事件和变革教学方法- 多媒体教学:利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源,生动形象地呈现历史事件和文化特点。
- 小组合作研究: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合作项目,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 实地考察:组织学生进行历史文化考察活动,亲身感受历史遗迹和文化景观的魅力。
考核方式- 阶段性测验:每个单元结束后进行一次测验,测试学生对该单元内容的掌握情况。
- 课堂表现:评估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和表现情况。
- 项目作业:布置一些与单元内容相关的项目作业,评估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思维。
教学资源- 教材:部编版全球历史轮廓下册- 多媒体资源: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源- 实地考察资源:相关历史遗迹和文化景观的参观安排以上是《部编版全球历史轮廓下册高一年级下学期教学安排》的内容,旨在通过简洁明了的教学安排,帮助高一年级学生全面掌握全球历史的发展轨迹,培养他们的历史意识和思维能力。
部编版高中历史教案大全
部编版高中历史教案大全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历史的基本脉络。
2.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3.提高学生对历史事件的兴趣和认同感。
二、教学内容1.中国古代史2.中国近现代史3.中国现代史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中国现代史的基本脉络。
2.难点:历史事件的分析和评价,历史人物的评价。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中国古代史1.导入(1)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中国古代历史有哪些重要事件和人物吗?2.教学内容(1)夏、商、周时期的历史事件和人物(2)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事件和人物(3)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历史事件和人物(4)隋、唐、宋、元、明、清时期的历史事件和人物3.课堂讨论(1)分组讨论:每个小组选择一个历史时期,讨论该时期的重要事件和人物。
第二课时:中国近现代史1.导入(1)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中国近现代历史有哪些重要事件和人物吗?2.教学内容(1)鸦片战争及其影响(2)太平天国运动(3)洋务运动(4)戊戌变法(5)辛亥革命(6)五四运动(7)抗日战争(8)解放战争3.课堂讨论(1)分组讨论:每个小组选择一个历史事件,讨论该事件的影响和意义。
第三课时:中国现代史1.导入(1)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中国现代历史有哪些重要事件和人物吗?2.教学内容(1)新中国成立及其意义(2)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3)改革开放(4)香港、澳门回归(5)北京奥运会(6)中国崛起3.课堂讨论(1)分组讨论:每个小组选择一个历史事件,讨论该事件的影响和意义。
五、课后作业2.选择一个历史事件,写一篇短文,分析该事件的影响和意义。
六、教学反思1.提高课堂互动性,让学生更多地参与到课堂讨论中。
2.注重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帮助学生建立完整的历史框架。
3.结合现实生活,引导学生关注历史对现实的影响。
重难点补充:第二课时:中国近现代史重点:理解辛亥革命和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
难点:分析辛亥革命和五四运动对中国社会变革的深远影响。
【精编】部编版高一历史新教材教学计划及总结(二篇)
新人教部编版高一历史新教材教学计划一、学生情况分析本学期教学各班学生分为三个层次,其中有的班级中考成绩在高分以上的较少,中等分线以上的人占大头,中考成绩低。
总的来说,学生的情况不够理想,给教学带来许多困难,学生的基础较一般,认知能力水平低下。
本学期是高一年级新生从初中升入高中的第一学期,学生处于新的学习环境、面对新面孔、手握新教材,这一切决定了高一新生必然有一个或短或长的心理适应期、心理调整转轨期。
在这一时期,学生可能存在这样或那样的排斥情绪。
高一新生在学习方式、学习方法上也面临着调整,高一新生同时也面临初、高中教材所述的知识点衔接问题。
初中时强调记忆和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高中则更多地强调在记忆的基础上的理解和运用。
对历史而言,则是形成正确的史观,充分发掘教材及相关材料中的有效历史信息,并运用正确的史观和历史信息分析解决历史问题,形成能力。
高一新生来自于全县不同的学校、不同的乡镇,原学校不同的文化氛围,使学生在心理、生理、学习方式、学习态度和社会认知等方面存在着较多的差异性。
应积极正视学生的差异性,努力推进学生差异性发展。
由此,“新”是高一学生的一大特点,“新”也在某种程度上反映出学生具有更多的塑性。
二、教材分析本学期教学内容是《中外历史纲要》上,主要反映了中国从古到今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史。
教材把中国通史分成十个单元,内容涵盖了古今的相关史实,理论性、概括性比较强。
新教材把旧教材的三个专题三本书三个学期的内容编成了两本书两个学期来学完,所以课时内容很多,学生要在一节课堂上吸收所有的知识,这对学生和老师都提出了巨大的挑战。
三、具体措施1、做好初高中衔接,充分了解学情,以“立足课本、狠抓基础、培养习惯”为教学的基本任务。
(1)四个班级的教学都要做到“起点要低,讲解要透,因人施教”。
尤其注意培养学生的预习、听课、作业、笔记、积极思维、自主学习”等行为习惯。
(2)根据不同班级的学情,老师在教学的实施、目标方面要有一定的区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一历史教学计划
欧寿杰
一、指导思想
在学校和高一年级组的统筹下,我立足高中历史课程新标准、新教材和当前高考命题趋势,更新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通过扎实有效的教研教学活动,全面提高学生的历史学科素养。
二、教材分析
本学期教学内容是《中外历史纲要》上,主要反映了中国从古到今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史。
教材把中国通史分成十个单元,内容涵盖了古今的相关史实,理论性、概括性比较强。
新教材把旧教材的三个专题三本书三个学期的内容编成了两本书两个学期来学完,所以课时内容很多,学生要在一节课堂上吸收所有的知识,这对学生和老师都提出了巨大的挑战。
二、三、学情分析
高中生虽然在初中的时候学习也是通史,但在初中所学的通史内容比较浅显,多数学生历史基础比较薄弱,对于历史的学习还停留在初中阶段的认识水平,基本的学习方法和习惯没有养成;一些学生对历史感兴趣,但对历史课不一定感兴趣。
四、具体措施
1、做好初高中衔接,充分了解学情,以“立足课本、狠抓基础、培养习惯”为教学的基本任务。
(1)四个班级的教学都要做到“起点要低,讲解要透,因人施教”。
尤其注意培养学生的预习、听课、作业、笔记、积极思维、自主学习”等行为习惯。
(2)根据不同班级的学情,老师在教学的实施、目标方面要有一定的区别。
讲课内容要合理取舍,不能讲授学生无法理解的内容。
(3)课前做好充分准备,研究教材、教法,强调单元备课、突出主题教学;授课以“问题意识”为核心,注重主体活动和立体互动。
每一单元都要进行规范系统地练习、测试,及时了解学生存在的问题,发现问题尽量个别辅导,帮助学生调整学习方法,快速成长。
2、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学习,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1)要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A、教学中,对教材进行一定程度拓展,努力挖掘趣味性的东西。
B、实际生活中能碰到的情况,时事新闻等,引入到教学中。
C、精心制作多媒体课件,增加教学容量,增强教学的直观性。
(2)注重学法指导。
老师尤其要帮助学生自主建立起课时、单元知识结构体系,使基础知识结构化,以利于学生在知识点的相互联系中加深理解记忆。
(3)加强培养学生的能力。
阅读能力、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比较问题的能力,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去思考问题、归纳、概括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等。
(4)课堂教学融入核心素养。
五大素养中“家国情怀”是历史学科追求的最高层次的素养,是“立德树人”之根本。
教师要通过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方式加以培育,要通过情境创设,教材、史料挖掘,试题研究等方法,引导学生体验感悟,思考升华历史学习中的“家国情怀”,并使之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5)养成反思的习惯。
教师课前备课要反思,课后更要反思。
还要让学生养成反思习惯,找出存在问题,分析出现问题的原因,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
3、及时作好教学、教研总结
听取学生反馈意见,特别是对学生查漏补缺,每次检测后仔细分析、寻找原因。
加强同备课组成员的及时沟通和交流,做到经验的总结及时、问题的发现及时,争取本学期教学、教研工作的时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