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思想史》第一篇 先秦
《中国思想史》教学大纲
《中国思想史》教学大纲一、课程简介本课程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专业选修课,授课对象为汉语言专业的本科生。
选取每一个时代影响范围较广、影响程度较深的思想作为学习的内容,了解西周时期礼乐思想和文化的特色、春秋战国时期诸子思想的特点、汉代经学的形成与思想特点、魏晋玄学与南北朝宗教思想、唐代儒家道统的建立与三教融合、宋代新学及理学思想的创新型、明代心学及明清之际启蒙思想的创新型、近代以后中体西用、维新变法、新文化运动等思想潮流。
二、教学基本要求1.知识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中国思想史的研究方法及中国在不同时期反映当时社会存在的正宗得到、士林的和民间的具有代表性的社会思想。
以从中国传统丰富的社会思潮中汲取有益的思想材料为现实的中国社会服务。
2.素质和能力要求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中国传统思想的发展历程,了解我国不同历史时期出现的各家各派的思想,及其主要人物与主要观点,理清中国思想发展的脉络,分析、研究中国的传统思想,感受博大精深的中国思想传统,批判继承中国的传统思想,传承中国思想精华,增强学生爱国主义意识和民族自豪感。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课程教学主要运用课堂讲授、启发教学、情景教学、案例教学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在课堂上自学讨论、主题发言,对个案文本进行鉴赏分析,同时采用多媒体的教学手段,利用网络设备来辅助教学,帮助学生系统地理解和掌握思想史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
四、学时分配教学时数分配一览(总学时数:32)序号章节名称理论学时(线上:*;线下*:)实践学时合计学时第一篇先秦篇5(线上:2;线下:3)0 5 第二篇秦汉篇4(线上:0;线下:4)0 4 第三篇魏晋南北朝篇3(线上:1;线下:2)0 3 第四篇隋唐篇3(线上:0;线下:3)0 3 第五篇宋元篇6(线上:1;线下:5)0 6 第六篇明代至清代中期篇6(线上:0;线下:6)0 6 第七篇近代篇4(线上:0;线下:4)0 4合计学时32课时(线上:4;线下:28)0 32课时五、教学内容第一篇先秦篇【主要内容】1.了解先秦时期政治思想、经济思想、哲学思想、科学思想、法律思想、军事思想等。
《中国思想史》张岂之
《中国思想史》作者:张岂之教学资料、考试复习资料先秦篇 夏商周(宗教) 春秋战国(先秦子学) 先秦子学:儒家、道家、墨家、名家、法家、阴阳家1、商周宗教思想①、夏商周的异同共同点:上帝是元神 异:夏:忠义 商:遵命遵神 周:道德②、夏商周宗教思想的发展原始宗教(原始社会)→上帝一元神(夏商西周)→宗教思想的动摇(西周末年)祖先一元神 祖先即上帝(夏商) A、祖先与上帝分离 B、天命可以转移 C、敬天保民以配天命→春秋时期重人、重民思想—人文理性(西周)A、早期五行说与阴阳说B、民众的呼声,对上帝与祖先神的责问③、早期五行说与阴阳说早期五行说:A《尚书·洪范》五行说B、史伯和同说论“五行”与百物的关系五行说考源:1、源于生产实践。
生产工艺 五材属性2、占星术 五大行星之号3、甲骨卜辞 卜辞中的五方说 东西南北中为五行之滥觞④、西周史伯“和同说”论五行与百物的关系史伯最早提出“和同说”,将五行视为产生百物的物质元素“和实生物”,突出了“和”在万物产生中的作用,认为事物是多样性的统一第一个完整、简略、朴素的唯物辩证的世界观“和”《说文解字》本意相应也。
从口,禾声,即对一句话、一声歌响应的回应。
五行既是物象,又是意象,也可以说是一种独特的符号,非自然界纯粹的物象,相反,作为古代思想家认识天地万物和人类社会所使用的一些隐喻,是通过类比,比喻等直觉思维得到的哲学概念。
和而不同1 君子之修养境界,为人准则 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② “和而不同”的文化启发 多元互补早期阴阳说 :A、《易经》的阴阳八卦说 B、伯阳父以阴阳论地震 提出“气”及“阴阳”观念《易经》阴阳爻,阴阳卦是阴阳思想的符号化,阴阳鱼太极图对待统一,消长流行、互根互动理念。
2、春秋时代的思想儒墨道法的救世之策 士子救国 儒——文士墨——武士 道——隐士 法——谋士先秦诸子思想兴起的条件内因:思想家个人因素外因:经济、政治、文化因素 生产力发展、领主经济大崩溃、动荡的诸侯政治、士阶层的形成、学术发展的逻辑必然。
中国思想史课件(全)
3
影响世界的思想
探索中国思想对世界的影响,如佛教、儒家思想的传播和接受。了解中国思想如 何推动了世界文明的进步。
先秦诸子思想
1 孔子的儒家思想
研究儒家思想的核心原则:仁、礼、忠诚、道德,以及其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2 老子和道家思想
探索道家思想中的道、无为、自然的哲学观念,以及其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3 墨子、名家和法家思想
明清思想
理学与儒学的复兴
探索明清时期理学和儒学 的复兴,以及它们在思想 界的影响力。
西方科学和哲学的传入
研究西方科学和哲学对中 国思想圈的冲击和影响, 以及中国与西方的交流与 互动。
中国现代思想的形成
了解中国现代思想的形成 背景,中国知识分子的思 想解放和近代思想的发展。
现代思想
现代中国哲学家的思想
中国思想史课件(全)
探索中国思想史的悠久和丰富历史,从先秦诸子的思想到现代思想的发展。 了解各个时期的思想家和他们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中国思想史概述
1
中华文明的起源
回溯中华文明的根源,研究中国思想的形成和发展。了解古代中国的哲学思维方 式。
2
传统价值观念
探索中国传统价值观念对中国人的影响,如孝道、仁爱、忠诚等。了解这些价值 观的根源和演变。源自道家思想道家的哲学观念
探索道家的核心思想,包括追求自然、无为而治、达到无我等观念。
道家修炼和内观
研究道家修炼和内观的方式,了解道家如何追求身心灵的和谐与平衡。
道家在艺术和文学中的影响
了解道家对中国艺术和文学的影响,如诗歌、绘画和音乐。
墨家、名家、法家思想
1
墨子的兼爱思想
探索墨子强调的兼爱观念,明确反对战争和暴力,倡导人们之间的和平与共处。
中国思想史葛兆光总结概括
中国思想史葛兆光总结概括中国思想史是中华民族智慧的重要组成部分,涵盖了从古代至今的数千年历史。
葛兆光教授对中国思想史进行了深入研究和总结,并在《中国思想史》一书中进行了详细阐述。
在此,我们将对葛兆光关于中国思想史的总结进行概括,以便更好地理解中国思想的发展与演变。
葛兆光的《中国思想史》从人类离开非人类动物的状态开始,并通过古代先秦思想、儒家思想、道家思想、法家思想以及佛教、道教、唯识宗等各个重要流派的发展演变,全面地梳理了中国思想史的进程。
首先,葛兆光分析了古代先秦思想的演变。
他认为,古人对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观察与认识是古代思想发展的基础。
孔子提出的“仁爱”是儒家思想的核心,主张通过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来实现人类的和谐发展。
而道家思想强调追求自然与宇宙的无为而治,主张顺应自然的本性。
法家思想则注重法律的制定和实施,通过法律的严格执行来维持社会的稳定与秩序。
其次,葛兆光讲解了佛教、道教以及唯识宗等外来思想在中国的传播与融合。
佛教的到来对中国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强调超越轮回,追求解脱和智慧。
道教则主张追求自由自在的生活方式,强调与自然和谐相处。
唯识宗关注心识境界的提升,力求解脱执着与纷争。
最后,葛兆光回顾了现代中国思想的发展。
他认为,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革和挑战,思想也在这一过程中发生了重要的转变。
不同的思潮和流派相互碰撞、融合,丰富了中国思想的多样性。
从推翻儒家传统到倡导实用主义,从儒家再传统到儒学复兴,中国思想在演进的过程中保持了其独特的韧性和生命力。
总的来说,葛兆光在《中国思想史》一书中对中国思想的演变进行了全面的总结和概括。
他深入研究了中国古代先秦思想的发展,关注了佛教、道教及唯识宗等外来思想在中国的传播与融合,最终回顾了现代中国思想的发展。
通过这样的总结,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思想的起源、发展和演变,进一步认识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和独特价值。
葛兆光的研究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深入了解中国思想史的框架,并为我们思考中国当代文化课题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先秦儒家思想总结及评述
先秦儒家思想总结及评述先秦时期是中国思想史上重要的时期之一,儒家思想在这个时期逐渐形成并发展壮大。
儒家思想以儒家学派为代表,提出了许多重要理念和价值观,对中国古代乃至现代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
儒家思想的核心理念是“仁”,即对人的关怀和尊重。
儒家认为,人性本善,人与人之间应该互相关怀和尊重,才能够实现社会和谐与稳定。
儒家强调家庭伦理道德,主张父子之间的亲情、兄弟之间的友爱以及君臣之间的忠诚。
通过这些伦理道德的实践,儒家认为社会会变得更加和谐和稳定。
儒家思想强调了教育的重要性。
儒家认为,教育可以培养人的品德和修养,使之更好地适应社会和贡献社会。
儒家主张以儒家经典为基础的教育,通过教育来传承和弘扬儒家思想。
儒家还提倡个人修养和自律,认为个人的修养可以使个人的品质得到提升,进而影响整个社会的道德水平。
儒家思想注重政治伦理。
儒家认为,一个良好的政治制度能够实现天下为公,达到最大程度的公平和公正。
儒家主张君主专政,强调君主应具备仁德、智慧和勇气,以贯彻仁政、保护人民,并推动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儒家思想中的“君子”理念也提出了对政治精英的要求,认为政治精英应该具备高尚的品质和良好的领导能力。
儒家思想对中国古代社会和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儒家思想强调了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培养了中国人民的家庭情感和社会责任感,形成了中国古代社会稳定和家族观念的基础。
儒家思想对教育产生了重要影响,塑造了中国古代教育制度的基本框架和价值观。
儒家思想还对中国的政治制度和文化价值观产生了重大影响,塑造了中国的长期政治和社会规范。
然而,儒家思想也有其局限性和争议性。
儒家思想过于强调社会秩序和等级制度,限制了个体的发展和创造力。
儒家思想对女性地位的限制也受到批评,认为其过于重视男性家族价值观,忽视了女性的权益。
此外,在现代社会,由于儒家思想强调的社会和谐和稳定,也可能对个体的自由和多样性产生一定的压制。
综上所述,先秦儒家思想是中国古代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社会和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国内名牌大学《中国哲学史》专业指定阅读书目
北京大学、武汉大学、香港中文大学《中国哲学史》阅读书目武汉大学精品课程“中国哲学史”参考书目(李维武)第一编先秦时期的哲学发展任继愈主编:《中国哲学发展史》先秦卷,人民出版社1983年出版。
郭沫若著:《中国古代社会研究》,人民出版社1954年出版。
李学勤主编:《中国古代文明与国家形成研究》,云南人民出版社1997年出版。
杨向奎著:《宗周社会与礼乐文明》修订本,人民出版社1997年出版。
陈来著:《古代宗教与伦理:儒家思想的根源》,商务印书馆1996年出版。
皮锡瑞著、周予同注释:《经学历史》,中华书局1959年出版。
皮锡瑞著:《经学通论》,中华书局1954年出版。
严正著:《五经哲学及其文化学的阐释》,齐鲁书社2001年出版。
钱穆著:《先秦诸子系年》上下册,中华书局1985年出版。
郭沫若著:《十批判书》,人民出版社1954年出版。
郭齐勇、吴根友撰:《中华文化通志•诸子学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出版。
徐复观著:《中国人性论史•先秦篇》,台湾商务印书馆1984年出版。
李泽厚著:《中国古代思想史论》,人民出版社1985年出版。
萧萐父总主编、李德永本卷主编:《中国辩证法史稿》第1卷,武汉大学出版社1990年出版。
李零著:《简帛古书与学术源流》,三联书店2004年出版。
[美]本杰明·史华兹著:《古代中国的思想世界》,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年出版。
第二编汉唐时期的哲学发展徐复观著:《两汉思想史》卷一,台湾学生书局1982年出版;《两汉思想史》卷二,台湾学生书局1979年出版;《两汉思想史》卷三,台湾学生书局1979年出版。
任继愈主编:《中国哲学发展史》秦汉卷,人民出版社1985年出版;《中国哲学发展史》魏晋南北朝卷,人民出版社1988年出版;《中国哲学发展史》隋唐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出版。
周桂钿著:《秦汉思想史》,河北人民出版社2000年出版。
汤用彤著:《魏晋玄学论稿》,人民出版社1957年出版。
先秦时期的思想史与文化背景
先秦时期的思想史与文化背景先秦时期是中国思想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
在这个时期,一批思想家们经过长期的思考和实践,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哲学思想和思想体系,为中国思想史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本文将从文化背景、思想史等多角度来分析先秦时期的思想史。
一、文化背景先秦时期是我国文化发展的一个关键时期,其文化背景决定了当时的思想和哲学也必将受到影响。
在此时期,中国各地方文化开始交流,不同的文化和思想相互碰撞,为思想史的发展提供了基础。
当时的文化主要以礼制为核心,同时关注天文、历法、音乐等多个方面,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文化体系。
这种文化背景使得当时的思想家们在接受旧文化的基础上,进一步总结、创新,推动了中国思想史向前发展。
二、思想史1.儒家思想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思想核心是“仁”。
孔子作为儒家思想的创立者,提出“中庸”之道,即为中正之道,如池鱼之于海一般无限广阔。
他还倡导“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思想,强调个体的道德修养和社会秩序的维护。
儒家思想一直深入人心,并促进了中国封建社会的文化普及。
经过不断的发展,儒家思想在更广泛的范畴内被广泛应用,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之一。
2.道家思想道家思想是中国先秦时期最重要的思想体系之一,其思想核心是“道”。
作为道家思想的代表人物,老子提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思想,并倡导“无为而治”、“知止而不殆”等思想,标志着道家思想的真正诞生。
道家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通过不断的演化发展,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思想之一,影响着整个社会的文化形态。
3.墨家思想墨家思想以兼爱为核心思想,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和互助。
代表人物墨子推崇实用主义思想,认为科技应该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目标,而不是纯粹的追求理论,对于心灵上的自由和对人类的博爱都不予赞同。
4.诸子百家除了上述三家以外,还有诸如名家、法家、纵横家等不同思想体系。
这些思想体系在不同的方面提出了各自独特的观点,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中国文化的多样性。
古代中国的思想史
古代中国的思想史中国历史悠久,数千年的演变孕育出了丰富多样的思想流派和学说。
从古代的先秦时期到宋代的儒释道三教并行,中国思想史经历了一个个辉煌的时期。
本文将以古代中国的思想史为主题,通过分析主要流派和代表人物,展示古代中国人民丰富的思想内涵。
1. 先秦思想的多元发展先秦时期,是中国思想史上最为重要的阶段之一。
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等各种流派浮现,并与百家争鸣形成鲜明对比。
其中,儒家代表了一种亲和教化的思想,提倡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其主要代表人物有孔子、孟子等;道家则强调个体超脱尘世的修道之道,主要代表人物为老子、庄子;而墨家注重实用主义和公平正义,提倡兼爱和非攻;法家则主张法治和权威统治,主要代表人物有商鞅、韩非等。
2. 秦汉思想的演绎与继承秦朝统一六国后,实行了极其严苛的法家统治,使儒、法两家成为主导。
但随着秦朝灭亡,汉朝的兴起推动了思想史的新发展。
汉朝时期,儒家得到了复兴,成为官方思想;而佛教也逐渐传入中国,对中国思想产生了深远影响。
3.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多元并存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处于战乱的时期,政治和社会动荡。
这个时期的思想倾向多元并存,佛教的影响越来越大,道教和儒教也分别形成了独特的风貌。
其中,玄学是魏晋时期的重要思潮,强调个体内心的修炼和超越。
4. 唐宋时期的儒释争锋唐宋时期,中国进入了一个相对繁荣稳定的阶段。
儒家和佛教在这个时期争奇斗艳,产生了许多重要思想。
儒家强调治学和经世致用,形成了新的理论体系;佛教则传播了更多的印度和中亚文化。
同时,道教也经历了一番变革,形成了独特的修道思想。
5. 元明清时期的传统与新文化运动元明清时期,中国社会进入了封建专制的阶段。
传统思想依旧占主导地位,儒家成为官方意识形态,但同时,新文化运动在支撑中国社会进步和革命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在这个时期,理学、学院派、格致派等思潮相继出现,对中国思想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总结:古代中国的思想史是一段充满变革和独特见解的历史。
“马工程”教材《中国思想史》(第二版)特点试分析
教学实践研究"马工程''教材《中国思想史》(第二版)特点试分析崔丽萍(宝鸡文理学院,陕西宝鸡721013)摘要:“马工程”教材《中国思想史》(第二版)比93版教材更注重科技思想,更重视中国思想文化的世界性影响及各种思想之间的交流融合,教材内容更丰富全面,体现学术研究的精进性原则,更符合教材的特征。
建议该教材在以后修订时加入《隋唐时期的科技思想》,在《绪论》中恢复和增加关于“中国思想史特点”的论述,增加“本章小结”部分。
关键词:“马工程”教材《中思想史》特点《中国思想史》编写组编写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以下简称马工程教材)《中国思想史》(第二版)由高等教育出版社于2018年9月正式出版。
该教材是目前思想史学科最权威、普及面最广的教材,是在张岂之先生主编的《中国思想史》(西北大学出版社1993年出版,简称93版)的基础上改编而成的,现对其呈现的新特点、新理念予以分析和评述。
一、简要介绍“马工程”教材《中国思想史》(第二),分是:第一篇先秦篇、第二、第北、第唐、第五宋元、第六明代清中、第代,52。
该教材是史的史教材,大,,,中先《论》部分,述该篇的主要内容和思想,然后是,设思,是对论述主的%该教材《版》《论》!》《版"个部分。
《版前言•:中国思想史》论述了中国思想史在代、下的史及研究和学习中国思想史应注意的问题,《绪论》交代了学习中国思想史的、内容与学,以及《中国思想史》教材的编写,《》《"分别交代了教材的编写版%二、特点及优点(一)更加注重科技思想在93版的《中国思想史•原序》中,张先生提出“学习研究思想史该科学史的成”,马工程教材;了张先生思想理念,分论述(第第二)、宋元(宋元第)、明清之(明代清代中期篇第二章)的科技思想,和展示了中国思想史中包含的特的科学%(二)重视中国思想文化的世界性影响及各种思想之间的交流融合93版相比,“马工程”教材在先秦篇第三章《老子的“自然”之学》中增加了第《老子思想的世界性影响》,第《孔子与儒家学派》中增加了第五节《孔子思想的世界性影响》,通过强调了中国思想的世界性地位和影响%此外,先增加了第九《战国时“会”思想的学派》,北朝增加了第五《儒道释三教论争》,这些节基本着眼于各学派之间的交流融合%而明清之际的宗教思想、科学思想及整代都着各种思想,特是中西思想的交流和融合%(三)教材内容更加丰富全面“马工程”教材93教材增加了6万多字,内容更加丰富,涵盖性更强%除了上述面的增添外,突出了以下几面:(1)增加了各个时的非主流思想,如北朝篇增加了第《儒经学思想》、宋元篇增加了第五章《苏氏蜀学》,使时的思想得以全貌式呈现%(2)增加了学派支派的介绍和论述,如先秦篇第七章《庄子思想及道家学派》增加了第四节《黄老道先道其他流派》、第六增加了第《王阳明心学学派的分演变》,使学派史更为明细%(3)增加宗教思想的论述,如增加了第六《的宗教思想》、宋元增加了第章《宋元时的宗教思想》、第六增加了第《明清之际的宗教思想》,使中国宗教思想的发展脉络更加清晰明了%(4)增加些经典述,如增加第《汉的经学》,对两汉经学的产生、争论进行论述,便于学生对经学的全面把握%此外,在整个教材的行中增加了概述的段落,如对老子“”义的讲述、对朱熹“理”范畴的,使学生能够把握心念的具涵。
总结并评述先秦各家思想
总结并评述先秦各家思想先秦时期是中国思想史上的重要阶段,涌现出了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等多种学派和思想流派。
这些学派和思想对后世影响深远,对中国文化和社会形成了重要的基础和影响。
以下是对先秦各家思想的总结和评述。
儒家是先秦时期最具影响力的学派之一,以孔子为代表。
儒家主张以仁德为中心,注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他们认为通过修养自己的德行,使自己成为一个完美的人,从而对社会起到榜样作用。
儒家强调家庭伦理和社会稳定,倡导孝道、忠诚和礼仪。
他们的思想对后来的社会伦理和政治理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中国社会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道家是先秦时期另一个重要的学派,以老子和庄子为代表。
道家强调追求自然和人的本性,倡导“无为而治”,即让事情自然发展,不要过度干预。
他们认为,人应该顺应自然,放弃功利心理,追求内心的安宁和自由。
道家思想对后来的文化、艺术和宗教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墨家以墨子为代表,提出了以兼爱为核心的思想,反对战争和暴力。
墨家主张实用主义,反对儒家的礼仪和道家的追求自由。
他们倡导节俭、公正和利益最大化,主张通过合作实现社会的和谐发展。
墨家的思想对后来的政治理论和伦理学产生了影响。
法家是先秦时期的另一个重要学派,以韩非子和商鞅为代表。
法家主张以法治来统治国家,强调严格的法律制度和奖罚分明的政策。
他们主张通过法律来约束人的行为,提高社会秩序和效率。
法家的思想对中国的法律制度和政治治理方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总的来说,先秦各家思想在不同的方面都对中国文化和社会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儒家注重人的道德修养和社会伦理,强调家庭和社会的和谐发展;道家强调追求自然和人的本性,强调内心的安宁和自由;墨家注重节俭、公正和利益最大化;法家强调法治和政策的实用主义。
这些学派和思想在对待人性、社会关系和政治治理等方面存在着不同的观点和方法,对中国社会和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然而,这些学派和思想也存在一些问题和局限性。
儒家注重礼仪和家庭伦理,可能过于强调传统的道德规范,对个体的发展和创新存在一定限制;道家强调放弃功利心理,但对于社会组织和发展的方式和目标缺乏具体的指导;墨家的兼爱主张有一定的道德理念,但对于实际实施和社会定位存在一些困难;法家的法律制度和奖惩机制可能限制了个人和社会的发展和创新。
中国思想史概要
中国思想史概要在这样一个非常的时代,在这样一个中国社会转型最关键的历史时期,我们都在改革开放几十年当中,我们都为国家做了事情,也为自己做的事情,但折腾很大。
今天中华民族最根本的问题是没有精神家园。
我们从一个物质上普遍不满足的时代,进入了一个精神上普遍不安宁的时代。
每一个民族都要找到自己安心立命的根本,西方人如何安心?靠对上帝的信仰,以对上帝的信仰来立心。
那么中国人如何安心?就靠我们自己这个心,以本心立命,这是中华民族跟其他民族不同的地方。
除了中华民族之外,你看这个世界上所有的其他民族,无一不是依靠宗教的。
西方是基督教为主;阿拉伯世界是伊斯兰教为主;印度现在不是佛教,是印度教;非洲都有部落宗教。
总而言之,无一不以宗教来立他们的信仰,只有一个民族不是靠宗教的,靠的是哲学。
(可以说靠的是“道”)我们汉语当中本来没有。
是近代日本学者西周在《尚书》当中找了一个“哲“字,把一个“学”,再跟它连起来翻译西方的philosophy。
“哲学”这个词就出现在现代汉语当中了。
但是西方所讲的哲学跟中国的哲学性质上是根本不同的。
西方哲学的主题是知识。
先解决知识问题,再解决人生问题。
探讨这个关于外部世界的客观、可靠、有效的知识,它是如何可能的。
客观知识的前提、方法和基础,是西方哲学研究的主题。
中国哲学的主题就是人生,人生问题解决了再解决知识问题,这正好跟西方哲学倒过来。
西方哲学不是不讨论人生问题的,但是他们先要解决知识问题。
他们认为解决知识问题是解决人生问题的前提,就像苏格拉底那句话“美德即知识”。
所以我们中国的哲学走了跟西方哲学不同的道路,学界因此就有人怀疑,我们能否称我们本民族的论道的学问,能称它为哲学吗?中国无哲学,这也是一种观点。
但是我觉得不要计较词的用语、用法。
就是说我们实际上中国自有自己的哲学,为什么说中国的思想也能称哲学?哲学跟宗教的区分是什么?我们不是个宗教的民族,我们中华民族是哲学的民族。
那么哲学和宗教的区分是什么呢?宗教要把对神的信仰作为前提的,先信仰再理解,再理解教义。
先秦思想论文总结范文
先秦思想论文总结范文先秦时期是中国古代哲学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中国思想史上一片辉煌的篇章。
先秦诸子思想的诞生与发展,为后来的儒家、道家、墨家等学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本文将对先秦诸子思想进行总结,简要概括他们的主要观点和贡献。
在先秦思想中,孔子被誉为儒家思想的奠基人。
孔子的主要思想可以归纳为仁、礼、中庸。
孔子强调人际关系的和谐与良好的社会秩序,提倡仁义道德的实践。
他主张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注重个人的品德修养和社会道德规范。
孔子的思想对于后来的儒家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儒家思想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道家思想的代表人物是老子和庄子。
老子主张“无为而治”,认为万物自然而然地运行,人们应该顺应自然,不要过度干预。
他提倡“无为而无不为”,主张无欲无求,追求内心的宁静与自由。
庄子则强调“自由自在”和“为道者无劳”,他认为人应该放弃俗务,追求心灵的超越与解脱。
道家思想在中国历史上的影响同样深远,对于培养人们的内省意识和思辨能力有着重要作用。
墨子是墨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主要观点是兼爱和非攻。
墨子主张“兼爱天下”,反对战争和暴力,提倡互助和和平。
他主张实用主义,注重发明创造,认为技术发展和实用性是社会进步的关键。
墨子的思想对于中国古代科技和军事理论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除了儒家、道家和墨家,先秦时期还有其他各种各样的学派和思想,如名家、纵横家等。
名家注重文字和辩论技巧,追求名声和声望。
纵横家则重视实用主义和权谋策略,关注政治和国家利益。
这些学派和思想在先秦时期的思想交流和争鸣中,各有千秋,为中国古代思想积淀了丰富的土壤。
总的来说,先秦思想在中国古代哲学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和影响力。
先秦诸子的思想观点各不相同,但他们都在各自的领域内做出了重大贡献。
他们的思想为后来的学派和思想家提供了宝贵的参考和借鉴。
同时,先秦思想也为中国古代文化的蓬勃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营养。
然而,先秦思想也有其局限性,如儒家重视传统和权威,可能造成个人创新能力的局限;道家强调个体感悟,可能导致思想比较模糊和难以实践;墨家强调实用主义,可能忽视了人性的需求等等。
中国哲学史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第一篇先秦哲学一:易经1易经的符号是卦画,文字是筮辞,卦画有两个基本符号,即两种爻。
由三爻组成一卦,共有八卦(经卦),六十四卦,由八卦两两相重演变而成,两种爻经过后来的发展,逐步成为阴阳的代表。
2后来经过伯阳父的发展与改造,融入了“气”的观念,至此,“气”“阴”“阳”成为一个体系。
他认为天地间有一统一的“气”,叫“天地之气”,其间有一定次序,人事秩序的混乱会导致天地之气的失序。
天地之气中,有一部分叫阳气,有一部分叫阴气,有了“阴”“阳”气的相互关系之后,人们就普遍使用阴阳二气解释星象、气候、灾害、音律、疾病等现象,经过一段的实践,春秋哲人开始用阴阳二气来解释宇宙。
3由此也就开始了中国对宇宙问题的探索,我国的宇宙自然论不是原子论、构成论,而是气论、生成论。
“气”与“阴阳”的范畴表达了一种宇宙的秩序和关系,便于说明宇宙的的生成演化。
“气”具有无形无象、无所不包,弥论天涯能质混一的特性,是能动的、生机的、连续的、整体的。
“阴阳二气”的表述则把事物运动变化的根据,规定为内在的诸种力量中的主要的相互克服、制约,这两种力量又是交互作用,相互补充和促进的。
但在一系统中需保持均势和平衡,任何一方偏胜,不能“交通成和”,则失去正常的秩序。
这样一种比较完整的思想论述便于说明自然、人事、社会之间也处于一个大系统之中。
4当然,春秋时期也有思想家把天道和人事分开处理。
5早期易经的思想是由宗教演变而来,是占卜之中总结出来的。
而宗教在原始时期又与政治联系十分紧密,后来的易经中事物的辩证联系也就运用到了政治基础-即九功(水、火、金、木、土、谷、正德、利用、厚生)之类的事物之中。
即研究宇宙的天道与人间的人事联系起来的。
6人们总希望能从某种终极意义上去把握关于天和人的一些现象。
在易经早期,但萌发了我国五行说的朴素唯物主义思想,而这种“五行”思想也运用到了人事之中。
7易经作为我国哲学思想的一个主要来源,其中一些优秀思想对于我国以后的一些哲学家的思想产生了很大影响,成为我国哲学发展的一个线索,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
先秦诸子评介(1)
作具体的分析。
三. 诸子之因缘
【约之有四】
礼崩乐坏,以力相兼 天子失官,学在四夷 贵族衰落,士人崛起 礼贤下士,布衣卿相
【曾经的辉煌——礼乐文明】
• 周代以礼乐文明著称,《礼记》曰:
道德仁义,非礼不成;教训正俗,非礼不备;分争辨 讼,非礼不决;君臣上下,父子兄弟,非礼不定;宦 学事师,非礼不亲;班朝治军,莅官行法,非礼威严 不行;祷祠祭祀,供给鬼神,非礼不诚不庄。(《曲 礼上》) 乐者为同,礼者为异。同则相亲,异则相敬。乐胜则
雅斯贝尔斯在其《历史的起源与目标》中指出:在
公元前 500 年前后,或公元前 800 年~公元前 200
年之间,在中国、印度和西方,同时出现了文化的 突破。他称之为“轴心期”。
【何为轴心期】
他说:‚最不平常的事件集中在这一时期。在中国, 孔子和老子非常活跃,中国所有的哲学流派,包括 墨子、庄子、列子和诸子百家都出现了。象中国一
祀严父,是以右鬼;顺四时而行,是以非命;以孝 视天下,是以上同。此其所长也。及蔽者为之,见
俭之利,因以非礼,推兼爱之意而不知别亲疏。
从横家者流,盖出于行人之官。孔子曰:诵诗三百, 使之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又曰:使乎! 使乎!言其当权事制宜,受命不受辞,此其所长也。 及邪人为之,则上诈谖,而弃其信。
桓王、顷王竟‚求赙‛、‚告饥‛、‚求车‛、‚求 金‛于鲁。
王使伯服、游孙伯如郑请盟。郑伯怨王……不听王命
而执二子。(《左传》僖公二十四年) 所谓‚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云云(《诗〃小雅〃北山》),至此尽成空言。
孔子曰:‚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
中国思想史名词解释
中国思想史名词解释中国思想史是指在中国历史上各个时期和不同思想家之间形成的各种思想流派和学说,以及相关的重要思想概念。
以下是一些中国思想史中常见的名词解释。
1. 儒家:儒家是中国传统思想中最重要的学派之一,源于孔子的教诲和学说。
儒家思想强调人与人之间的道德关系以及仁、孝、礼等美德的重要性,强调良好的社会秩序和个人德行的培养。
2. 道家:道家是中国古代思想中的另一重要学派,主要代表者是老子和庄子。
道家强调追求自然之道,主张清心寡欲、无为而治,以达到个人自由和社会和谐的境地。
3. 墨家:墨家是中国古代的另一重要思想学派,主要代表者是墨子。
墨家强调以兼爱为核心的爱人思想,反对战争和暴力,主张和平与公平的社会秩序。
4. 法家:法家是中国古代思想中的一派,主要代表者是韩非和商鞅。
法家强调依法治国,强调对人性的负面看法,主张严格的法律制度和高效的行政管理,以实现社会稳定和国家发展。
5. 名家:名家是中国战国时期的一派学说,主要代表者是名家四子(公孙龙、公孙渊、申不害、赵胜)。
名家强调言语表达的重要性,倡导修辞和辩论的艺术,重视对伦理和政治问题的讨论。
6. 理学:理学是宋明理学,是中国古代思想中的一派,主要代表者是朱熹。
理学主张通过理解天道和人伦,来统辖个人行为,以及整个社会的秩序和政治制度。
7. 心学:心学是中国明清思想中的一派,主要代表者是王阳明。
心学主张人心与天心相通,认为心性纯善、道德是内心自发的,主张通过内省和修身来实现个人真理和社会和谐。
8. 先秦:先秦指的是中国历史上战国以前的时期,是中国思想史的重要阶段。
在先秦时期,儒家、道家、墨家等学派相继兴起,形成了不同的思想传统。
9. 春秋战国: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古代思想史的重要时期,儒家、道家、墨家和法家等学派在这个时期相互竞争和交流,形成了多元化的思想思潮。
10. 文化大革命:文化大革命是中国现代思想史中的一段重要历史事件。
它在1966年至1976年期间,由毛泽东发起的,旨在推翻旧体制、彻底改造中国社会和思想观念,但最终造成了巨大的社会动荡和人民伤害。
中国古代--先秦
第一部分中国古代史第一单元先秦时期【时空框架】夏约前2070年-约前1600商约前1600年-约前1046西周约前1046年-前771年春秋前770年 -前 476年战国前476年 -前221年阶段特征1、夏商西周时期(前2070—前771年)——我国早期政治制度和中华文化的形成时期(1)政治:社会制度不断进步,夏朝建立了国家机器,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商朝实行了内外服制,西周为了巩固国家政权,政治上实行分封制、宗法制和礼乐制。
(2)经济:农业耕作技术特点是刀耕火种,土地制以西周井田制为代表,手工业以官营为主,商业兴起与发展,西周实行工商食官制。
(3)文化:神鬼文化向礼乐文化的演变天文历法已有早期成就,汉字亦渐成熟。
2、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社会大变革时期(1)政治:分封制及礼乐制度崩溃,周王室失去了天下共主的地位,诸侯争霸与兼并战争盛行,实现局部统一向大统一过渡,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开始形成各诸侯国为了在战争中处于有利地位,以法家思想为指导,进行富国强兵的改革。
阶级关系上,“士”这个阶层非常活跃。
(2)经济:由于铁器、牛耕的出现和推广,生产力有了长足的发展;井田制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趋于崩溃;土地私有制开始确立,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济逐渐居于主导地位,对中国的政治经济制度产生了重大影响。
(3)文化:私学兴起,学术下移,哲学思想流派纷呈,百家争鸣;文学艺术,百花竞艳。
科学技术,世界领先。
一、分封制和宗法制1、西周时期政治制度的特点:①神权和政权的结合;② 家国合一;③ 带有浓厚的部族色彩;④ 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 ⑤ 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形成中央集权。
2、分封制和宗法制的比较(1)确立原因:①春秋时期,生产力的发展( 出现)——根本原因 ② 私田的开垦——直接因素 (2)经过:① 春秋时期,公元前594年鲁国“ ”,承认了土地私有的合法性。
②战国时期,封建土地所有制确立。
先秦诸子起源及原因分析
先秦诸子起源及原因分析1. 引言1.1 先秦诸子起源的背景先秦诸子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这一时期是中国思想史上的重要阶段,也是中国古代哲学的发展时期。
在这个时期,中国社会经历了政治权力的分裂和混乱,诸侯争霸不断,社会经济矛盾尖锐,人们开始反思人生、社会和天地的关系,思想的探索成为时代的主题。
在这个背景下,先秦诸子应运而生。
他们各自提出了不同的哲学思想和理论,对社会、人性、道德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思考和探讨,形成了儒家、道家、墨家、法家、庄家等不同学派。
这些学派代表了不同的价值取向和思想观念,为中国古代哲学的多元化奠定了基础。
在这个混乱的时代,先秦诸子的思想为人们提供了智慧和指引,引领他们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现实中找到了生活的出路。
他们的思想影响了中国古代及后世的数百年,对中国思想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中国哲学思想的宝贵遗产。
【2000字】1.2 先秦诸子的地位和影响先秦诸子的地位和影响在中国思想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他们代表着不同学派的思想和观点,涵盖了儒家、道家、墨家、法家和庄家等多种思想流派,对后世的哲学及文化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先秦诸子的学说在当时的社会中具有权威性和影响力,他们的思想被广泛传播和接受,成为中国传统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他们提倡的道德观念、政治理论、宇宙观念等思想成为后世学者思考和借鉴的对象,对中国社会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先秦诸子的学说也被后世的哲学家和文化人士广泛传承和发展,为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可以说先秦诸子在中国思想史上担当着重要的角色,他们的学说不仅影响了当时的社会文化,也影响了后世的哲学思想传统,对中国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2. 正文2.1 孔子及儒家学说的起源孔子,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
孔子创立的儒家学说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动荡和道德危机。
当时诸侯争霸,社会秩序混乱,礼法不严,文化道德风气败坏。
孔子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宗旨,提倡"仁、义、礼、智、信"的五伦道德观,强调个体德行修养与社会伦理规范相统一。
先秦诸子百家(第一部)
叔孙武叔语大夫于朝曰:“子贡贤于仲尼。”子服景伯 以告子贡。子贡曰:“譬之宫墙,赐之墙也及肩,窥见室家 之好。夫子之墙数仞,不得其门而入,不见宗庙之美,百官 之富。得其门者或寡矣。夫子之云,不亦宜乎!”
子贡说,这是什么话!就像盖房子,我的院墙只有肩膀那么高,当然 一眼就看清楚了。我们老师却是深宅大院,你们只怕连门都摸不着,哪 里知道他老人家的深浅?别人再优秀也只是丘陵而已;我们老师却是太 阳和月亮,永远都不可超越《论语· 子张》!
孔子的身世: 孔子的父亲叔梁纥(核)只当过“县级干部”(邑宰)且 在孔子三岁那年就去世了。所以孔子童年很苦;一 生也不顺。
也?”曰:“瑚琏也。有一次子贡问孔子: ”先生看我这人怎样?孔子说,
你是个东西(器皿(器也)。子贡又问:是什么东西呢?孔子说:饭桶呀! 瑚琏是宗庙里的礼器用来盛放米饭之类食品的,说白了就是饭桶。但用于 宗庙又很高贵,是既贵重又华美,那就是高级饭桶。
据《史记· 孔子世家》,孔子去世七天前子贡去看他。孔子说:阿赐呀 你怎么来得这么晚啊!又说:天下无道已经很久了谁能继承我呢?说着 眼泪就下来了。孔子去世后学生们都守丧三年唯独子贡在墓前守了六年。 后来又力排众议力挽狂澜,极力维护孔子的“光辉形象”,孔子为圣人 的“造圣运动”就是由子贡发起的。
先秦诸子百家
两千五百年前,春秋战国时期的中国正处于剧烈的变革之 中。为了解决社会中出现的现实问题,社会上先后出现了以老 子、孔子、孟子、庄子、墨子以及韩非子为代表的许多 学派。他们著书立说、互相论战,引发了一场历时达三百年之 久的跨世纪大辩论,也迎来了中国思想史上的黄金时代,这就 是先秦诸子百家争鸣。 这也是一场历时三百多年的跨世纪大辩论,儒墨争雄儒道 争锋儒法争用,可谓纵横捭阖机锋迭起智慧纷呈,展现出无穷 魅力。
先秦思想讲话
先秦思想讲话先秦时期是中国思想史上最重要的一段历史,其历史时期长达大约1000年。
这段历史被认为是中国传统思想的发源地,其中最重要的思想贡献是由不同的思想家、学者和政治家在这段历史中倡导的。
一些最著名的思想家,如孔子、老子、墨子、孟子、庄子,都是在先秦时期形成的,其影响力深远地延续至今日。
孔子是先秦思想史上最重要的思想家,他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他强调礼仪是仁义社会的动力,倡导政治合一、服务人民、促进社会和谐及正义な。
他也指出,“治国须先自治”,这强调了无论做任何事情都要以自我守则为原则。
此外,孔子也主张“天下为公”,强调公平正义及重视义务。
老子是中国传统哲学的创始人,他的思想体系是以道法自然为主的,他认为,“一切改变皆由自然即道引起”。
老子和孔子一样强调谦卑,但他更加强调“无为而治”,以及通过配合天道来促进社会和谐。
老子也认为,世界上有八卦及五行,以及六经周易、书经、易经、诗经、吴越春秋、史记,这些有着重要的意义,有助于人们掌握和理解宇宙及人生的秘密。
墨子是中国传统政治思想的创始人,他的思想基础是认为“以仁治国”,他认为法律是以律令人民服从,仁义是以爱心与关怀加以温柔引导,他提倡“外道以善”以双边关系处理外部事务,“内道以仁”以仁慈温和的态度处理内部事务。
他还认为,统治者应该与老百姓有着同样的义务和责任,而不是只发号施令。
孟子是儒家思想的创始人,他的思想主张以爱心和正义服务于民众,他认为“施恩为上,行义为首”。
他还认为,“兼爱则事业顺利”,只有彼此相爱,才能发展出正义社会。
另外,孟子还主张社会平等,认为“天下也是一家”,家中的每个成员都应该彼此尊重,共同参与公共事务。
庄子有“天道下化”的思想,认为统治者应该遵循天道来统治国家,他强调理论上的天道是合乎道德的,应努力实践,以达到天道的真理。
庄子也认为,统治者应具备温和、包容的态度,并立足于“把握节外生枝”原则,实施以慈悲为本的政策,努力处理好细节,把握好小事,以此充分发挥出统治者的良善,从而维护社会的稳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叁
西周末年对宗教观念疑惑的原因。
【 宗夏 教商 观周 念时 】期 的
第一节 春秋时期思想的特点
壹 春秋时期思想的过渡特点:宗教与理性、礼
治与法治、天命与重人观念并存
贰 春秋时期的思想变化是当时社会生产活动、经济政 治关系和民族关系发展变化的综合结果 叁 新封建生产关系的确定、尚贤的政治原则、民族
的交流与融合共同推动了新时期思想文化的进步
壹
西周末年“天”的神圣性的丧失
壹
章
【 宗夏 教商 观周 念时 】期 的
贰 西周末年的社会变化导致了宗教观念的动摇
叁 西周末年的贫富分化加剧、政治统治危机与社会
矛盾激化
肆 宗教批判作为社会批判的先声,预示着新
时代的到来
思考题:
壹
壹
夏商西周时期祖先崇拜和上帝崇拜、天命信仰的关系。
贰
章
早期阴阳说、五行说对宗教观念的影响。
孔子是中国甚至东亚地区文化的共同象 征,不仅如此,孔子思想对西方也有着 深远影响
伏尔泰深受孔子思想影响 德国哲学家康德认为孔子是中国的苏格拉底 美国当代分析哲学家赫伯特·芬格莱特认为孔 子、是一位饱经人世沧桑、饱含人生智慧的思 想导师
章
肆
【 孔 子 与 儒 家 学 派 】
思考题
章
1. 孔子思想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 我们今天应如何看待孔子和儒学?
肆
【 孔 子 与 儒 家 学 派 】
第二节 “仁”“礼”观念
章
孔子淡化了礼作为敬神仪式的宗教色彩,将礼改造 成为人之所以为人的文明修养和言行活动规范。 “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范畴 “为政以德”的政治主张
肆
【 孔 子 与 儒 家 学 派 】
第三节 “和而不同”的文化观
章
古人的“同”观念否认矛盾,不承认差异的同一性; 而承认有矛盾,有差异的统一性的观念,古代称之 为“和” 孔子把“和而不同”原则运用于认识领域 孔子提倡的中庸之道并非折中调和而是指君子 做事与待人接物力求不偏不倚,达到和谐高度
夏 巫觋的出现意味着原始宗教开始变成人为宗教,宗教观念的政治性能得到
强化;祖先崇拜
壹
章
【 宗夏 教商 观周 念时 】期 的
商祖先崇拜和上帝崇拜结合,发展出宗庙祭祀制度,“人格神”上
帝,祭祖活动是王和上帝交通的唯一方式。
周从商的“人格神”转变为人格色彩淡薄但有“德”作为其本质规
定的天或天命。 周人对周王取代商王成为天子的解释
第一节 墨子生平和墨家
先 秦
篇
中国 思想史
导
壹 贰
夏朝—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朝代
论
周朝:“礼乐制度”;“德”“孝”
殷周宗教观与早期阴阳五行观
叁
肆
春秋时期(前770—前476)道家、儒家、墨家,相继创立
伍
战国时期(前475—前221)“儒、道、阴阳、法、名、墨、纵 横、杂、农、小说”,“百家争鸣”
第一节 夏商周时期的祖先崇拜与宗教意识
第二节 阴阳、五行观念的萌芽
壹 贰
《尚书·洪范》的五行说描述了“水”、“火”、 “木”、“金”、“土”等自然现象的性质,并以 之作为人间的根本法则。
壹
章
【 宗夏 教商 观周 念时 】期 的
《周易》集中体现了西周的阴阳观念,形成了较早 的阴阳学说
五行说与阴阳说在西周末年的应用
叁
第三节 西周末宗教思想的动摇
贰
叁 积极发挥人的能动作用
贰
章
思考题:
壹 春秋时期思想的特点是什么?
贰 春秋时期天人之学的思想内容有哪些? 【
叁
春 想 秋 简述《孙子兵法》的军事辩证思维。变时 化 期 】 的 思
贰
章
叄
章
【 老 之子 学的 】“ 自 然 ”
第一节 老子的“道”论
壹 贰 叁 肆
老子以道作为世界的根本
道生成天地万物 道法自然:自然是事物存在的常态 老子的辩证思维:相反相成的范 畴、循环运动的事物、名实的辩 证、有与无的统一
叄
章
【 老 之子 学的 】“ 自 然 ”
第二节 “贵柔”的人生哲理
壹
老子柔弱的人生原理,是其辩证的道论在 人生问题上的推广和运用。
贰 朴拙的智慧 叁 以退为进,后发制人。
肆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叄
章
【 老 之子 学的 】“ 自 然 ”
第三节 老子的伦理和政治思想
壹 老子的伦理思想: 以道为根基
德的自觉 质朴的践行 普遍的道德
贰 老子的政治思想: 以道为根本
无为而无不为 不以智治国 小国寡民
叄
章
【 老 之子 学的 】“ 自 然 ”
第四节 老子思想的பைடு நூலகம்界性影响
壹 对怀特海(1861-1947)的影响
对海德格尔(1889—1976)的影响
贰
对人本心理学的影响
对环境哲学的影响 对中国古代科学思想的影响
【 春 想 秋 变 时 化 期 】 的 思
贰
章
第二节 天道与人道的关系
壹
传统以天命信仰为主的宗教的天人关系开始演变为以人文 为重、以理性认识为基础的哲学的天人关系,预示着传统 宗教观念开始向理性的天人之学转化
贰
叁
重人轻神的倾向促进了自然观中理性因素的增长,因此又为重人 思想提供了更多理论支持。 春秋晚期,随着理性认识的增长,人的能力的增强,宗教关 于国君和天命的天然一致性,即国君统治的神圣性、合法性 都受到冲击。
【 春 想 秋 变 时 化 期 】 的 思
贰
章
第三节 阴阳、五行说的发展
壹 春秋时期,阴阳说与五行说开始结合 贰 阴阳五行说的传播:医学与政治
【 春 想 秋 叁 春秋的阴阳、五行思想沿着理性思 变 辨的历史道路发展。 时 化 期 】 的 思
贰
章
第四节 《孙子兵法》的军事思想
壹
对战争胜负决定因素的客观认识 辩证的军事思想:战争中矛盾的相 互依存与转化 【 春 想 秋 变 时 化 期 】 的 思
肆
【 孔 子 与 儒 家 学 派 】
第四节 教育思想的特点
将学习纳入人之所以为人的修养范围,让学 习和做人、理想人格的达成、理想社会的建 立相关联,是孔子学习思想的要点。
有教无类的教育原则 以培养理想人格作为教育宗旨
章
注重因材施教
言教与身教结合的教育方法
肆
【 孔 子 与 儒 家 学 派 】
第五节 孔子思想的世界性影响
叄
章
【 老 之子 学的 】“ 自 然 ”
思考题:
1. 简述老子“道”论的要点。
2. 老子社会思想的基本内容有哪些? 3. 如何理解“柔弱胜刚强”?
肆
【 孔 子 与 儒 家 学 派 】
第一节 孔子与西周思想文化
章
孔子对西周天命观念的继承与发展:天命观与人学思想 的联合,推动天人之学进入理性的形而上学阶段。 儒学对西周文化与知识的继承和传播 孔子创建的儒学根本上是人学